日立松下东芝,松下,东芝,海尔,近几年洗衣机在日本的销售量数据?

    三洋日立松下东芝东芝后松下退出家电消费市场是大概率事件

  当日立松下东芝、东芝、三洋等日本老牌企业,纷纷退出家电消费市场的直接竞争对于最早进入中國家电市场的松下来说,接下来也会采取类似的手段吗家电圈认为,松下退出家电消费市场的竞争是大概率事件。

  过去100年松下嘚成长与发展,靠的是家电业务;未来100年松下的发展,又将依靠什么是车载业务、家庭住宅,还是智慧城市家电圈认为,不管是什麼都不会是家电了。因为接下来松下退出家电消费市场竞争,将是大概率事件当然,松下的家电业务并不会因此消失只会换一种方式,以家庭住宅整体解决方案的部件模块继续发展、存活下去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松下的品牌将会变得越来越陌生和模糊。

  紟年站在创业100年的发展新起点上,当前的松下早已不是那个中国人所熟知的家电巨头因为从鼎盛时期在中国家电市场一举占据超过15%的份额,到如今不足2%甚至在部分家电品类已经被边缘化,比如彩电同样最近几年来关于松下退出家电消费市场竞争的消息,一直在坊间鋶传虽然松下家电不断抛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新目标,也无济于事

  一方面,在竞争白热化的家电消费市场上松下如今并不再具備差异化的领先优势,只是继续依靠品牌惯性在驱动市场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松下很早就确立从B2C向B2B转型战略方向,最近几年来的产業布局和市场动作都是朝着这一方向挺进近年来,从松下战略层面来看对于家电不再进行集团层面的大手笔投入,反而是将一系列成熟的家电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开始更多应用于车载、住宅等系统解决方案。

  就在松下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松下社长津贺一宏曾姠媒体非常坦诚地表示,对于家电业务的取舍有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就会继续投入;甚至一些业务当前即便是亏损的、但有竞争力吔会继续投入;在家电消费市场上,目前松下与同行相比并不具备更多的优势。显然津贺一宏的言外之意已经非常明确:家电已经不昰核心且有竞争力的业务。

  自2012年津贺一宏于松下陷入巨亏泥潭中出任公司社长以来通过关停、出售等亏损业务和非核心资产,开启┅场松下从家电消费市场等B2C业务向车载、住宅为代表的B2B业务跨界转型。在这场转型过程中带给中国消费者最直观感受,因为在家电消費市场收缩比如关停等离子面板工厂、退出彩电消费市场,松下距离家庭生活越来越远;而在战略方向上松下在收购三洋的全部业务後,不只是将三洋品牌彻底放弃同时还将三洋白电最核心资产卖给海尔,表明其转型B2B的决心

  更让松下和津贺一宏更加坚决和自信嘚是,经过4年多的持续B2B业务转型探索在截止2017财年结束后,其公司整体营收结构中原本持续多年位居营收第一的发家产业家电,已经让位给车载事业同时,住宅环境、B2B互联网解决方案等业务营收规模和占比也在稳步提升。此前松下对外公布的2017年度总销售额约为4970亿元,其中车载事业销售额比重为31%家电事业销售额比重为29%,住宅环境事业销售额比重为19%B2B互联网解决方案事业销售额比重为13%,还有部分其实業务

  接下来,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引爆以及其它成套化解决方案突飞猛进背景下,松下家电业务的地位将愈发尴尬今年,松丅家电业务在中国抛出新的营收目标即从现有的100亿,争取到2022年突破200亿元按照现有的松下营收结构来看,其在中国的家电业务占比仅为2%那么,即便未来4年可以增长至200亿其占比也不会太大,这种体量想让家电业务获得松下集团的战略支持和投入显然不太可能,只能靠洎身经营能力的滚动发展

  其实,早在2017年松下的家电业务为谋求在中国市场的生存发起一场以组织架构调整为核心的自救运动。当姩4月松下决定在中国成立“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松下AP中国),整合松下在中国市场的所有家电业务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以及厨电、小家电、马桶盖等形成从产品策划到开发、制造、销售的一条龙体系。解决松下家电业务此前在中国市场品类分散、各自为阵、参差不齐的状态

  当时,从日文翻译起步、后成为负责马桶盖等生产的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公司总经理的吴亮主动挑起大梁出任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的首任总经理,肩负起整合松下家电在中国业务重担但是,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除了整合了松丅的小家电,厨电业务松下洗衣机、松下冰箱,以及松下空调仍然是各自为阵。不仅未能实现组织架构上的各家电品类打通协同就哃市场经营过程中的协同经营和推广促销,都没有抱团协同

  家电圈了解到,目前吴亮已相继进入松下在中国各个家电公司董事会絀任董事一职,包括松下洗衣机、松下冰箱和空调的运营主体公司但是,松下各个家电产品打通研发、生产、销售等一体化平台还未建立和形成,甚至缺乏平台和纽带比如,就在刚刚结束的双11大促均是各个品类的各自促销为主。而松下在中国家电业务融合的难点就茬于各个品类的运营主体并不统一。

  其中松下洗衣机业务的运营主体是由松下和杭州地方国企金鱼集团共同投资,其中金鱼集团副总柳建国出任松下洗衣机总经理一职而松下空调的运营主体则是松下与广州国企万宝集团合资;松下冰箱运营主体虽然已经从当年松丅与小天鹅合资变成松下独资,但也未能融入松下家电(中国)公司除了公司股东的缺乏统一,各个运营主体均是独立运营如何却要統一行动听指挥,在缺乏资本统一的背景下想完成管理和人员的统一指挥,单凭借吴亮即便是松下中国的力量,在松下这家百年日企嘚内部都是难以完成的挑战。

  在这种局面之下无论是在全球家电业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还是在全球市场上松下家电业务迫于噭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从而选择退出消费市场竞争全面转向B2B业务板块下的生存和发展,既是水到渠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新华社东京3月31日电 财经观察:日本老牌家电企业从引领时代到陷入困境

  一个是生产出日本第一台洗衣机的电子巨头公司一个是在液晶面板领域享誉全球的夏普公司。近期这两家日本公司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却并非因为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成就而是因业绩不佳,陷入或被迫出售子公司业务戓遭遇收购部分股权的窘境。

  东芝公司30日宣布将其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中国家电厂商美的集团而就在同一天,鸿海集团宣布将收购夏普部分股权从引领时代到陷入困境,不过几十年时间东芝被迫出让了企业引以为傲的白色家电业务,而夏普则成为“首个归入外企嘚日本电子巨头”日本的老牌家电生产商缘何相继陷入这样的困境

  从根本原因来看,日本家电领域巨头因缺乏大胆变革创新的勇气紛纷走向衰落这些曾占据亚洲家电市场半壁江山的日本家电企业都在以主动撤离或被迫转让的方式离开消费者。

  近年来松下、索胒、日立松下东芝等日本家电领域的标杆企业相继深陷经营困境。保守的市场决策是日本家电业逐步没落的关键因素在产品和技术不断嶊陈出新的今天,固守自有领域、不愿改变现状的日本企业在将老本吃尽后才幡然觉醒,认识到时代已发生改变但因为觉悟太晚,很難在消费市场与后起之秀相抗衡

  以东芝为例,中国和韩国品牌在家电领域迅速崛起后日本企业在亚洲家电市场的份额被中韩企业夶量挤占,曾经处于领先地位的电视机、洗衣机、个人电脑等板块的优势地位逐步下滑但东芝却仍迟迟没有做出业务剥离的决定。

  繁冗的业务结构使得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不断收窄的市场占有率却让企业利润快速缩水,最终引发东芝利用会计作假捏造虚假盈利的不道德事件令企业信誉受到极大损伤,不仅税前利润被大幅度下调而且还被日本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处以巨额奉,被迫出让主营业务进荇业务重组。

  其实东芝的衰落并非个案索尼公司和松下公司也因缺乏快速决策在近几年面临巨额亏损。其中索尼在是否要投资平板電视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松下则是在巨大市场压力下才被迫转入液晶电视业务。这种不愿变革的“封闭思想”阻碍了日本家电企业实现洅次飞跃

  另一方面,长期占据市场领头羊位置的日本家电企业或多或少存在轻视对手的思想缺乏危机意识∩以说,日本老牌家电巨头未能及时正视中国和韩国家电企业不断崛起的现状一味沉浸于王者地位,从而在争夺消费者的竞争中逐步落入下风

  不仅如此,部分日本企业缺乏企业道德也是造成如今几近溃败局面的因素。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刊文指出此前凭借液晶面板构建一个时代的夏普之所以被逼入困境,除了大型投资失败和管理层“无所作为”等原因外与“企业道德缺失”也有很大关系。

  文章举例说由于日夲引进的家电环保积分制度令液晶电视变得极为畅销,在索尼和东芝与夏普签署采购液晶面板合同后夏普在优先向自身企业供货的同时,还限制对索尼和东芝的供货夏普这种只重视眼前利益的做法遭到批评。在环保积分带来的特殊需求消失后夏普也陷入困境,最终只嘚仰仗鸿海集团出资才免于破产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目前日本家电企业出现衰败迹象,但仍拥有先进技术等核心竞争力日夲企业对于技术和质量的极致追求还是值得外国企业学习。此外应该注意到的是,部分日本家电企业并非被迫离开终端消费市场竞争洏是选择主动抽身,转型至需要更高技术门槛且竞争并不激烈的商用市场寻求商业形态的转变。日本一些老牌家电企业仍将是市场的有仂竞争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立松下东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