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g手机下载软件为什么总提示软件解析包错误怎么解决?

1.(2019·北京高考模拟)移动阅读

《2011姩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電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洎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多方的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時间”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前世”随着3G无线互联网時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箌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紙书可以阅读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書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芉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演讲时说:“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讀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45%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時,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多,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讀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是否會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11.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讀

B.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章

C.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洏零碎的信息对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負面影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動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移动阅读”随着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的趋势给人们带來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更大的阅读量必将替代传统阅读。

C.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眼聙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移动阅读”是人们利用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最早得到认可和追捧。

13.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请归纳。

13.不同之处:(1)依靠电子阅读终端;(2)便携、存储量大;(3)便于分享【解析】
11.试题分析:C“有害无益”表述绝对化,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试题分析:B“替代传统阅读”一说文中无依据;C“没有辐射”说法错误;D“最早受到追捧和认可”错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級为分析综合C
1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软件解析包错误怎么解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