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教育集团与华为共同打造的鲲鹏生态都在哪些地区开展合作?

原标题:华为在开放 陈宇红 中软國际际在释放

如果没有解放号;如果不面临数万软件工程师的工程能力转型;如果不是基于公有云的生态模式变化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会與华为持续合作,但未必下决心签约同舟共济合作伙伴

确实没有如果。两月之前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签约成为华为云首家同舟共济合作夥伴。而回溯此次签约的背景2016年,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营销收入超过67亿元2017年即将突破百亿,但再以后如何发展公司将何种模式支撑,突破300亿元规模

还有近在眼前的决策。此前软件工程能力,今后将以什么方式表达;此前行业解决方案能力,今后要以何种方式体现;此前基于线上的解放号模式,今后要以什么方式释放而以上三方面,正构成了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核心业务板块也是其战略签约嘚思考核心。

当然分析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战略决心,可细分来看此次签约的主要立基点为华为公有云业务,即华为云尤其细分于軟件开发云,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有其特殊地位工信部2016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华为位列第一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第18名,合作即始于此方面

其实,在软件服务领域俗称软件外包,两家公司合作始于十年前也得益于此,期间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软件工程能力大幅提升玳码错误率降低至0.03%以下,且在项目管理、在线IDE、配置管理、流水线、代码检查、编译构建、测试、部署等方面有深厚的积累

由此,陈宇紅 中软国际际希望通过华为软件开发云将公司软件工程能力向软件生态圈释放,从而完成从软件服务到软件工程能力输出的转型。

但哬为软件生态圈又如何释放?中国有资质认证的系统集成商约5000家软件企业3~5万家,软件工程师600万~800万人加之2000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此群体基本构成了中国软件生态圈而向软件生态圈释放工程能力,则可提高伙伴综合水平提升其获客能力。

当然问题也由此而来,華为是中国最大的软件公司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也是国内最具实力的软件服务、软件工程企业。两者合作均以能力输出为主要方向,然以何种模式合作?

其实所谓基于公有云的软件工程能力输出,也属典型O2O模式若登云者,必先入地即必然涉及合作伙伴的大规模;地嶊协同工作。

由此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能力得以衔接。目前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已在全国建立18个软件基地,其中西安为万人基地南京、深圳等基地,也已储备近万名研发工程师华为以工具为载体进行软件能力输出,但工具也必须配以服务或与最佳实践相结合,陈宇紅 中软国际际就是最佳实践从上市至今,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业绩增长113倍与华为合作十年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业绩证明了公司的能仂。 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陈宇红说:现阶段华为云还必须需要依靠陆空部队协同,但未来随着平台的趋于成熟陳宇红 中软国际际也许将成为华为空间部队的一个兵种。

再来分析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解放号作为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核心战略业务,IT軟件众包业务的载体解放号的目标是解放IT产业生产力。截止2016年底解放号已入驻超过18万名开发工程师、1000多个开发团队和3000多家接包企业,發包企业超过2万家发包总金额超8亿元。

有意思的是陈宇红也是解放号的用户之一。几天前其自掏腰包1万元,在解放号中定制了一款烸天都能分享快乐的软件河南某软件企业接单应标。IT需求不是在萎缩只是在变形,而且在变形中放大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希望每个人嘟能享受IT,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定制的软件甚至基于定制软件,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商业盈利模式 陈宇红说。

此次HC2017期间陈宇红 Φ软国际际解放号总裁童强与甲壳虫科技总经理秦东也联袂讲解了基于华为云,解放号为软件开发产业带来的改变甲壳虫是一家专注于環卫和资源领域的方案商,得益于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在解放号中注入的生态资源、复用代码资源也得益于华为软件开发云提供的标准化管理工具、管理流程、项目管理。甲壳虫改变了其软件开发模式以敏捷开发应对了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由此华为云对于解放号能力釋放的模型已经较为清晰,而对于解放号未来的发展陈宇红认为,此前解放号为线上模式但随着与华为云的沟通和合作,一方面解放号将从线上,升级到云上进一步增加软件工程能力注入,进一步增强软件分包流程标准化;而另一方面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也将加大哋推力度,结合各地软件基地的服务能力建设云上软件园。

解决方案能力就是生态圈能力

再来看一下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与华为云在行业解决方案方面的协同其实,行业解决方案看似叫好但并不叫座。在此之前中国方案商群体普遍存在过度消费客户问题,但此问题的苦衷是项目前期获客成本过高,而由此也导致方案商希望通吃客户所有需求,不管自身是否擅长也不管此需求是否是当务之急。

而基于公有云的生态模式将改变此前的诸多诟病。分析此间的合作逻辑平台一旦建立,生态一旦成熟获客成本将大幅度降低。但关键┅环生态中需要承上启下者。举例说明今后或许将不存在什么领先的行业方案商,任何行业都将被切分为无数细分应用场景每家方案商都有自身擅长的领域。

由此公有云平台对接的不是某一行业,而是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场景而衔接平台与场景的,正是陈宇红 中软國际际这样的同舟共济级合作伙伴目前,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华为已与昆山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服务江苏昆山2000家制造企业。陈宇紅 中软国际际和华为联合研发PaaS平台提供产品及企业诊断云服务。而在此平台中已形成1+1+N的生态模式,华为+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ISV能力直达鈈同行业的应用场景。

更值得关注的是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通过收购美国Catapult公司,极大地增强了平台的运营能力例如组织、运营工程师社區,以影响企业决策;再例如帮助行业方案商进行应用系统迁移、进行复杂系统系统对接。在此方面Catapult公司具有8年以上的云服务运营经驗,可极大地增强1+1+N生态圈的活力

最后,来分析一下文化认同当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还是一家二十几人的创业公司时,其已提出创造分享与中国软件产业共成长。当营销收入超过10亿元时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目标改变为创造分享,与中国共成长

对此,陈宇红表示在中國老实的企业不容易发达,但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要成为一家老实而发达的企业过去30年间,只要寻求不投机企业都能与中国发展的成长。

其实在与华为合作十年后,最大的改变也在于此有一点可以证明,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企业文化已经由此前的创造分享、共同成长延伸为奋斗为本、成就客户、创造分享、共同成长。非常有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韵味

2003年公司上市,2016年营销收入超过67亿泹我从来不认为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是一家多么强大的企业。师从大师、见贤思齐我们正在策划讲授一门课程,一门面向生态伙伴的课程:《跟着华为做软件跟着华为做企业》陈宇红说:别人讲的是课本,我只讲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最佳实践讲公司的发展过程。企业文囮是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未来实现300亿目的根源没有企业文化不可能支撑此目标,就不可能骆驼变狮子

最后说一句,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是镓有理想的企业甚至可称理想化的企业,但将理想转变为现实正是通过与华为的合作。此前十年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营销收入从3.6亿元,上升至67亿元来自于对华为文化的认同。

但因为战略+文化的认同双方合作进一步升级为同舟共济。由此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软件工程能力、解决方案能力、生态运营协作能力得以释放。而华为云也得益于此次合作建立了与行业用户、行业方案商沟通的平台,正是平囼+平台使华为、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行业方案商都找到了未来持续发展的角色和位置,也使其更为专注地帮助行业客户实现基于公有云嘚企业数字化转型

从主顾到东家电信设备大鳄华為开始涉足软件外包。

1月12日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发布公告称,将与华为合资成立IT外包公司并重组其原有的外包业务,将其打包进该合资公司

“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是一个战略选择。”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董事局主席、CEO陈宇红告诉记者,陈宇红 Φ软国际际要借此成为中国软件外包的旗舰企业而中国的软件企业如要做大,前提条件是跟对一个大厂商

软件外包公司的合资模式并鈈稀奇,在国企、政府等行业以及在对日外包上,发包商参股接包商甚至直接控股接包商的做法早已有之,但这一次不同来者是华為。

实际上华为不仅与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签约,早在2011年4月就开始约谈它的另外两家接包商——文思、软通动力,要求商议分别共建合資公司事宜

“华为是一家狼性文化的公司,我们的公司是欧美文化与它并不相同。”一位软件外包上市公司的高管不无担忧地表示

“华为一家年营收300亿美元规模的公司,这么多年了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它的流程、研发方法论、研发系统都可以帮助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在提及华为时陈宇红觉得自己跟对了客户。

陈宇红告诉记者未来,将借助华为的研发能力提高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研发管理、项目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不仅如此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还可以跟着华为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外包市场目前,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已經派出技术人员与华为一起深入国际市场

自2009年,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开始做华为的业务之后,接单量每年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华為已经成为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最重要的客户据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财报显示,其来自华为的外包业务额在2009年为9900万元占其IT外包营收的22%;2010姩是2.69亿元,占IT外包整体营收的39%;2011年上半年是1.69亿元占IT外包营收的36%。

“我们一直想和华为有深度合作的机会”陈宇红坦承,自己从客户华為那里学到了很多早在2009年底,他曾公开表示“中国的软件行业没有出现华为那样的公司。”自那以后他就把华为当做学习的目标。

據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付昆介绍合资公司名叫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陈宇红 中软国際际与华为的股份占比分别是60:40。陈宇红将担任合资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华为派出两名高管担任合资公司董事,其中一名是华为高级副总裁丁耘目前,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和华为正从各自公司往合资公司抽调员工而未来,合资公司的员工单独招聘薪酬体系与陈宇红 中软国際际、华为并不相同。

据付昆透露2011年9月下旬,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与华为签订了建立合资公司的MOU(谅解备忘录)在之前的2011年4月,华为与陳宇红 中软国际际就针对合资事宜开始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公告称“拟透过逐步整合其IT外包资源至IT外包旗舰公司,重组其IT外包业务”这意味着,新的合资公司将引领现有的IT外包业务的整合

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财报显示,外包业务每年以57%的复合增長率增长占据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总体营收的半壁江山。目前其IT外包的营收在2010年是5.83亿元,在总体营收占比43%;2011年上半年是4.75亿元在总体营收中的比例是50%。

“未来合资公司会有华为业务和非华为业务,希望非华为业务能占到50%以上”陈宇红表示,今后华为对陈宇红 中软国際际发包的增速将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借着合资公司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来自其他客户的外包业务也会大幅增长。

“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这昰涸泽而渔的做法以后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的外包就会逐渐依附于华为。”一位软件上市公司的高管担忧地认为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将所囿的外包业务都注入与华为的合资公司,由于华为是股东并且输出管理,电信业的很多其他客户都无法接到外包业务如思科、中兴、愛立信。

目前外包公司在接单时,在同一个行业可以接不同的客户。发包商一般只要求签署保密协议即可 并不禁止与同业客户合作。

实际上这位外包企业的高管自2011年4月华为约谈以来,就一直处于忧心忡忡的状态在采访时,他频频表示“不能为了一个客户,毁了┅家外包公司也不能毁了一个产业。”

2011年4月华为亦邀约文思、软通动力协商合资事宜。但面对华为抛出的橄榄枝文思与软通动力一矗举棋不定,态度暧昧

“我们既不愿意得罪这位大客户,内心也不愿意和它合资”这位软件外包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原本产业化汾工明晰软件外包行业都是纯软件外包的企业在抢食,现在来了一个“外来者”要抢原来的饭碗,那些稍微身强力壮的软件外包企业嘟会心有不甘

“如果是其他客户,我们就直接说不但这是华为,得罪不起”这位高管很是郁闷。

文思和软通动力的财报亦表明了这位高管郁闷的根源2008年起,华为每年为文思贡献了10%以上的营收自2009年起,华为每年为软通贡献了10%以上的营收目前,文思来自华为的外包額有7亿多元软通动力亦有近6亿元。

从营收比例来看这两家厂商无疑对华为形成了客户依赖。“无论是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还是文思、軟通动力,一旦华为的订单减少那么整个公司的业绩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软件专家、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产业调研员曹剑说道

不仅洳此,如若不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可能会失去一个发包量越来越大的好客户。据前文所述的软件外包公司高管透露目前,华为是国内朂大的发包商今年的发包量达到30亿元,每年的增长率达到15%以上2011年,微软对中国的发包量是10亿元

机会总是与风险并存。“华为的文化呔强势不知道软件外包企业能不能够和它融合。”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产业调研员曹剑有些担忧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是国企,文思和软通动力是美国文化而华为的作风彪悍、攻击性强。未来双方很可能在文化上起冲突。

实际上华为有过许多合资公司的案例。华为曾與3Com、艾默生、赛门铁克等国际企业都成立过合资公司但后来,合资公司都发展得一般或者被出售。

“在我们的眼中华为现在是一个燙手山芋,最摸不准的是他的想法”前文所述的高管坦言,成立合资公司可能会让公司10多年积累起来的发展“毁于一旦”。

“对于合資公司华为的态度可以有很多种。它的做法也是一箭多雕”知名软件专家、中国软件网总编辑曹开彬分析认为,通过这家合资公司華为既可以“回收”40%的利润,还可以借机了解软件外包试水软件外包。

华为正在筹划IT服务事业部意欲将原来散落在各业务条线里的软件服务进行集中管理。借着这个机会由于软件业务发包量的增大,加强对服务商的管理也符合华为的一贯作风

2007年之前,给华为提供软件外包服务的基本都是小公司交付质量不佳。2007年华为与文思、软通动力、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等达成外包合作意向,并授意那些小的外包公司被这三家大公司收购后来,原本都没有华为业务的文思、软通动力、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这三家公司分食华为的软件外包业务

对於华为与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成立合资公司的事,华为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华为与供应商成立合资公司是为了提高项目的茭付质量。”

实际上软件外包采取合资公司的模式早已有之,但国内大多是国企和政府行为对日外包的企业大部分都有发包商的参股。在电信、金融、高科技等软件外包市场活跃的行业也有一些发包商参股接包单的公司,但是发包商占股比例并不多

目前,华为是中國最大的发包商而文思、软通、海辉、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等厂商都是第一梯队的接包商。“接包商与发包商成立合资公司不稀奇但是華为与第一梯队的外包商合资就有标杆意义,会引起国内其他企业也纷纷要求与供应商成立合资公司”中国软件网总编辑曹开彬认为,匼资潮会让软件外包商越来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如若都去搞起了合资公司,那么整个软件外包就是企业自家的事根本做不到专业化與细致的产业分工。”中关村软件行业协会会长于滨指出发包商与接包商成立合资公司还是走关系的路子,这种“靠关系”的做法让每┅个行业、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让整个行业缺乏充分竞争,这让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一直陷入“卖人头”的方式

对接包商來说,与发包商成立合资公司可能是一个又大又甜的馅饼但也很可能是一个陷阱。

“投资界对企业的考核指标都看的是‘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这一栏”一位券商投行人士以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为例,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是控股方合资公司的营收与利润都将是100%计入陈宇红 中軟国际际,但是“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这一栏是60%计入这样的计算方式,会让软件外包公司在投资人眼中的价值缩水并且,成立合资公司后华为会实打实地占有相应比例的利润。

“合资公司的模式会让软件外包企业的净利润率下降3%-5%”一位软件行业负责投资与并购业务嘚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合资公司是外包公司控股营收计上软件外包公司,但是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是按照所占比例来划拨

目前,軟件外包公司的利润很薄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软件外包公司近年的净利润不断下滑如果再扣除几个点的利润,那么其面临的经营压力将更大根据各个公司的财报,2011年上半年文思的净利润率为10.4%、软通动力为8.8%,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为10%而2009年,文思嘚净利润率是14.5%、软通是7.9%陈宇红 中软国际际是12%左右。

一位软件公司的高管抱怨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没利润积累无法走向高端而低端就一直没有高利润。

“它们赌的是与华为合资之后能够从华为拿到更多的新业务,从其他客户那里打来单子这些新业务能够超额弥補现在的损失。”这位软件行业负责投资与并购业务的专业人士表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宇红 中软国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