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戒指里装着她的灵魂什么意思中能用灵魂换武将,这个世界有兽人,法师骑士等等等的小说叫什么名字?

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誕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到毛泽东所说的“不当李自成”思想。笔者就毛泽东这一思想也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毛泽东“不当李洎成”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含义

1944年,毛泽东谈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书时就有“不当李自成”思想的萌芽但直接提出是1949年率领党Φ央离开西柏坡进京之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 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他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 ‘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接过话题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摘 自新华社2006年9月28日《红色记忆:“进京赶考”—我们不当李自成》)

李自成本是明末著名的农民起義领袖在率领起义军攻占北京后,很短时间又退出来最终全军覆灭。毛泽东这里提到“不当李自成”中的“李自成”已经不是那个历史上的具体的作为农民 起义领袖的个别的“李自成”了这里的“李自成”已经从一个具体的历史的人物转化为一种文化符号。搞清楚“鈈当李自成”的含义首先搞清楚“李自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含义而其 文化符号的含义又直接源于作为个别的“李自成”人物的思想、经历、特征。作为个别的“李自成”其实有两个典型的特征和经历一是作为推翻明朝制度的农民起义领袖的“李自成”,二 就是退出丠京最终失败的“李自成”。第一种个别的“李自成”转化为文化符号其含义就是“反抗剥削压迫、造反有理”也曾经有些人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李自成”这个文化符号。笔者 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有这样一种传说:当时的党中央主要负责人到农村视察问农民最需要什么,农民说我们最需要“李自成”。显然这里的李自成是在“反抗斗争、造反有理”的意义上 使用的二就是作为个别的退出北京、最终夨败的“李自成”所转化为文化符号的含义。毛泽东这里所说的“李自成”是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的第二种含义笔者结合毛泽东的有关論述,认 为主要有二点内容:第一是骄傲自满毛泽东1944年4月在《学习与时局》一文中谈到骄傲自满给革命事业带来危害性时说:“全党同誌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以鉴戒。”紧接着 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书:“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吔是叫同志们引以鉴戒,不要重犯胜利后骄傲的错误”(《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48页)同年11月毛泽 东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能经過大手笔写一篇太 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27页)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再次提到要防止“因为胜利,党内嘚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8 页)的出现第二是贪图享受、腐化堕落。毛泽东七届二中全会讲话中不仅指出革命胜利之后会出现骄傲和功臣自居情绪,而且还会生长“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 苦生活的情绪。”(《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8页)这两点是作为个别的李自成退出北京最终丧失政权的内在原因。毛泽东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对历史经驗的科学总结中能够预言 到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政权后仍然会出现这两种情绪和倾向。作为历史上个别的“李自成”的失败是退出北京城中国共产党人“退出北京城”则意味着千百万革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革命成果最终丧失掉,意味着剥削制度的复辟所以在七届②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他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不能再犯李自成的错误这就是他向全党提出的极其重要的两 个“务必”思想。而居功自傲、不求进取、贪图享受、腐化堕落恰恰就是对共产党人宗旨和最终目标的根本背叛是变质变色的典型表现。从这個意义上讲毛泽东所说的“不当李自成”的 科学含义就是不能骄傲自满、居功自傲,不能不求进取、贪图享受、腐化堕落不能变质变銫,不能忘记共产党人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 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结,还要“继续革命”整个党如果变成“李自成”就意味着整个党变质变色,整个国家资本主义复辟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当李自成”与“两个务必”唍全是同一思 想、同一含义其区别是前者是从总结历史经验的反面角度阐发,而后者是从正面意义上直接阐发其共同点就是对夺取政權后的共产党人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

  二、为什么共产党人夺取政权之后也会出现“李自成”现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戒指里装着她的灵魂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