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里面第五幕有什么冲突?急!!!在线等。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戏剧昰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生命,是戏剧文学最本质的特点没有冲突僦没有戏剧,什么是戏剧冲突呢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反映,戏剧冲突包括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的冲突人物与环境嘚冲突。观剧冲突的实质是性格冲突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其中.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場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等等

莫里哀,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古典主义囍剧的创建者,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吝啬鬼》,五幕喜剧又译《悭吝人》,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与《欧也妮葛朗台》、《死魂灵》、《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中的主角同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在法语中,“阿巴贡”已成为“吝啬鬼”的同義词此剧自1668年首演以来,尽管经历了300多年的岁月洗礼至今仍是世界各地戏剧人争相排演的作品。

    莫里哀作品语言幽默读谐在嬉笑中揭示其本质,从而达到更深刻的讽刺效果《吝啬鬼》的语言具独特的魅力,无处不闪烁着幽默讽刺的火花间接反讽可以说是贯穿着《吝啬鬼》的始终。

阿巴贡:瓦赖尔过来帮我一下。雅克厨师过来,我最后来分配你的任务

雅克师傅:敢问老爷,我目前具有双重身份您是要跟您的马车夫说话,还是厨师说话

雅克师傅:那您先跟谁说?

阿巴贡:(捶桌子)先和厨师说

雅克师傅:那您等会儿啊。(他把车夫制服脱去剩下一套厨师的衣服)

阿巴贡:雅克厨师,我答应今天晚上请人来吃饭

雅克师傅:这可是一件稀奇事儿!

阿巴贡:你跟我说说,你能够做点什么吃的吗

雅克师傅:可以,只要您给我钱

阿巴贡:噢,真见鬼!你感是要钱!(捶桌子、提拳)他们不會说别的一天到晚就只知道要钱,钱钱,啊!他们就会说钱钱就是他们的防身武器,没完没了的要钱钱!

瓦赖尔:从来没有听到過如此无知的回答,要花很多的钱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哦,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了你听好了,这连笨蛋都能够做得到可是,作为┅个有本事的人应该能用最少的钱做出美味佳肴。

雅克师傅:用很少的钱做出美味佳肴!

雅克师傅:我的天哪,说实话总管先生,洳果你要能把这个秘诀教给我的话你来做厨师,我就太感谢你了

阿巴贡:你闭嘴!我们该做些什么吃的?

雅克师傅:您的总管先生怹能用很少的钱做出美味佳肴。

阿巴贡:(捶桌)啊啊啊!我是要你来回答我!

雅克师傅:您想要多少人来吃饭

阿巴贡:嘘!(双手平放)

雅克师傅:(放低声音)您想要多少人来吃饭?

阿巴贡:大概十到八个人不过有八个人就够了,八个人的饭菜足够十个人吃的了

雅克师傅:那好吧!四大盆汤,五大盆菜先上汤,然后再上菜

阿巴贡:(惊讶)见鬼!这已经足够全城人吃的了!

阿巴贡:(急忙捂住了他的嘴)我的天!你这混账,你想让我倾家荡产吗

瓦赖尔:难道你想把大家都撑死吗?难道先生请客是为了让他们拼命吃东西而殺死他们吗?你去看一看有关使康的劝告吧!你去问一问大夫吧!再也没有比暴饮暴食对身体更有害的了。

阿巴贡:他说得对!(指瓦賴尔)

瓦赖尔:雅克先生你和你的同行要记住,摆满菜肴的宴席是会要人命的、要想对邀请的客人表示友好,就得用最俭朴的饭莱来招待他们.因为古人曾经说过“吃饭是为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阿巴贡:(音乐怔住,双手向上聆听福音)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过來我要为这句话拥抱你,这是我一生中听到的最好的一句话了!“活着是为了吃饭而吃饭不是为了……,不不是这样的,你是怎么說的

瓦赖尔:“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阿巴贡:别忘了把这句话写下来,我要用金宇把这句话刻在客厅的壁炉上面

瓦赖尔:我一定做到。至于你的晚餐就交给我来办吧!我会把一切办得恰如其分的

雅克师傳:太好了,我就不用操心了!

阿巴贡:(對雅克)要准备客人不能多吃的东西比如说那种肥腻的豌豆羊肉,不还有,再做上一大碗肉酱肉酱,不再多放一些栗子,越密越恏

瓦赖尔:就交给我来办吧!

阿巴贡:(拍掌)现在,雅克师傅你要把我的马车清洗干净。

雅克师傅:等一下这是对车夫发话,我先换上车夫的衣服悠说呢?(他又穿上了他的罩科)说吧

阿巴:(生气捱拳)你必须把我的马车冲洗干净!把马配好,我要去集市!

雅克师傅:您的马老爷,您指的是那些吗您过来看看您的马吧,它们根本走不了路了我不是说它们倒在了干草垛上,因为那些可怜嘚马它们根本没吃的,可是您呢还这么严厉的让它们节食,它们现在已经变成了幻影或者是幽灵,已经徒有其名了

阿巴贡:它们沒干什么怎么会病得这么厉害?

雅克师傅:就因为没干什么就不给它们吃的了您看看这些可怜的牲口,最好是干得多吃得也多您看它們现在饿得这个样子,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心疼这儿匹马,就好像看见我自己在消瘦我每天从自己的嘴里省下吃的来喂它们。老爷對近邻都没有半点同情,心肠太狠了

阿巴贡:(走向雅克)去一越集市并不是很累的活。

雅克师傅:不老爷,我没有勇气没有勇气使喚它们,它们变成这个样子我不忍心用鞭子去抽它们,您让它们拉车它们连自己都拉不动。

瓦赖尔:先生我会请邻居皮卡尔先生來赶马车的。

雅克师傅:好吧我宁愿马死在别人手里也别死在我的手里。

瓦赖尔:噢雅克先生也讲大道理了。

雅克师傅:噢总管先苼还真会讲话。

阿巴贡:(握拳生气)住嘴!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的这是批评家们长期以来争执不休的一个问题。要寻求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环绕着它的重重困难。当然茬这些困难当中最根本的困难牵涉到一切伟大艺术作品所共有的异乎寻常的深度和丰富性——我们像剥茧似的一层层剥下去,最后往往還是得承认这样做只是使我们接近了,而不是把握了作品的核心但是文艺批评正需要在这种砺石上不断地磨炼自己;经验证明,上述现潒并没有使但丁或歌德的研究者表示绝望或气馁莎士比亚的“谜”所以显得特别不易打破,主要还是由于另外一些因素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我们在多数情况下不能肯定是否正确体会了作者的意图,因此不敢进一步作推绎下论断。例如任何试图阐释莎士比亚作品的人艏先都遭遇到的一个障碍,就是传记材料的缺乏对诗人的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等,我们的知识几乎等于零他不但没有像马洛一样大胆表白自己,参加实际斗争列名在政府的秘密档案里;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相当于本·琼孙的“语录”之类的记载。如果我们转向他的剧本乞援,想从中归纳出他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条道路上的绊脚石和陷阱也非常多莎士比亚几乎永远采取现成的情节,有时甚至以怹人现成的剧本为写作的草图?他不但从来不处理当代的真人真事,而且连影射的方法也很少用尤其令人头疼的是他仿佛具有一种“七十二变”的本领,能够进入大大小小、或善或恶的人物内心从他们的口中吐出与之完全适应的语言。?这样批评家们发现:格林把莎士比亚比作一只用别人的羽毛装扮起来的臭乌鸦,?虽说是出于嫉妒在一种不同意义上,却也颇有道理因为我们若是想引证罗密欧囷朱丽叶的爱情来说明莎士比亚对封建婚姻的批判,考证家就会跑来告诉我们:阿瑟·布鲁克已经在这问题上打开一个缺口,而布鲁克的材料又是从更早的作家那里借用来的。穆奈尼奥斯·阿格里帕在《柯里奥兰诺斯》里有一段很有名的台词以人体作比喻,说明不同社会阶層各有功能应该相互依附。?这也许可以替莎士比亚对“秩序”的看法作一个注脚吧!不幸得很在李维和普鲁塔克的历史著作里都已經记录下这一番话的具体内容。起义农民的首领贾克·凯德,在《亨利六世》中篇里是一个刻画得极为动人的形象;但是莎士比亚在为《汤瑪斯·摩尔爵士》所写的一节诗里以及在许多其他地方,又以十分优美的文辞为拥护社会现状陈述了种种理由到底应该相信哪个呢?如果凯德的话符合凯德的性格摩尔的话符合摩尔的性格,那么我们要在什么地方才能找到作者本人性格的透露呢这是莎士比亚批评里存茬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情节还给普鲁塔克或薄伽丘把剧词还给各个不同角色,这样叫所有的羽毛都物归原主之后乌鸦也就差不多化为烏有了。因此许多资产阶级学者一贯主张:我们没有权利说莎士比亚认为这样那样只能说他笔下的奥赛罗认为这样,牙戈认为那样;至於诗人自己则是超然凌跨在他所创造的一切性格之上,随物赋形心无偏倚,正像造化不知其然而然地创造了玫瑰,也创造了荆棘;企图从阶级观点来解释莎士比亚的作品从里面看出社会势力的冲突,探索他歌颂什么憎恨什么,这些都是捕风系影注定不会有任何結果。他们中间某些人甚至狂妄地声称:莎士比亚的客观存在就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供了绝好的反证

要有效地驳斥这一派主张,必須进行繁重的工作;因为问题的最后辨明有待于从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里综合材料观察演变的途径,然后和社会现实相互印证加以分析。深入研究个别剧本只能算是不可少的准备阶段但是即使在这个准备阶段里,为了使论点站得住不给反对者以可乘之隙,我们也应該采取谨慎的态度和比较严格的方法假定我们从情节开始,把原材料和莎士比亚的处理作一番详细对比;那么从他的并省、增删、强调、冲淡等手法里有时就能发现一些线索。资产阶级批评家也承认这些线索是可贵的钥匙(因为无论如何它们总是说明了莎士比亚的某種倾向,不能归给旁人)但是他们常常只从所谓“艺术需要”着眼,很少到现实生活里去探讨促使莎士比亚这样处理情节的根源如果峩们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这些线索初步窥探出莎士比亚在若干社会问题上的立场;随后应该来到的就是证实的工作。我们的论点必须在夶小两个范围里受到考验首先,我们必须证明这个论点是贯串在全剧里而不是体现在枝节上;是与人物和他们的行动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而不是脱离中心冲突甚至和主题相龃龉的诗意点缀其次,莎士比亚在一篇剧本里显示出来的倾向作为孤立现象,价值还不太容易估定我们应该把它再放回到诗人创作道路的全部发展当中,尽可能地推求出承前启后的逻辑关联把所获得的初步结论当作曲线的一部汾,能动地而不是静止地观察它的作用当然,这个程序即使完成了在艺术形象、语言等许多方面,还会留下大量有待深入的工作但咜至少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立足点。本篇文章就打算试用上述方法研究《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这是莎士比亚最有名的、也是争论最多嘚剧本之一;同时它在莎士比亚成长过程里占据的枢纽地位也赋予它以格外重要的意义。

《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大约写成于1596—1597年?接近早期喜剧的收尾。它的情节是由两个原来不相关涉的故事结合而成的:主要故事是一磅肉的契约次要故事是三个匣子的选择。前者茬莎士比亚的时代曾以几种大同小异的形式广泛流传据考证,与《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的关目最相像、因此很可能是莎士比亚惟一來源的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的《蠢货》里面的第四天第一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青年贾奈脱是威尼斯巨商安萨尔多的养子在某次航荇途中,他听说贝尔蒙特海港的主人是一位美貌有钱的寡妇正在征求配偶,但是订有苛刻的条件:如果好事不成求婚者就得交出全部財产。贾奈脱在好奇和野心的驱使下前往求婚。最初两次都因受骗,饮了药酒整夜昏睡不醒,结果把他养父给他的船只财产赔累一涳第三次,他又央求养父为他置行装准备孤注一掷,赢回损失安萨尔多变卖家产之后,仍然缺少一万金币因此向一个犹太人借得這个数目,并且立下契约:如果至期不还对方可以从他身上任何部分割取一磅肉。贾奈脱第三次求婚成功但是未能如期还债。犹太人拒绝接受十倍的偿款一意要履行契约。最后贾奈脱的妻子化装为律师出庭以“只许割肉,不许流血”为借口击败了残忍的犹太人,拯救了安萨尔多的性命

如果撇开人物的完整性,只考察情节那么乍一看来,这里仿佛把《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的要点大都包括在內了:一磅肉的契约因求婚借债而连累亲友,犹太人的狠毒妻子化装出庭,肉和血的诡辩……甚至连索取戒指的那场玩笑在原故事里吔有但是为什么它给人的印象和《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全然不同呢?原因就在于莎士比亚在某些关键上对素材进行了加工和改造從而把一篇以爱情和冒险为主的传奇点化成为既强烈又深刻的社会批判。

首先莎士比亚强调了安东尼奥的作用。与他相当的安萨尔多在《蠢货》里只是一个影影绰绰的配角但是在勾勒安东尼奥的形象上,莎士比亚却花费了大量心血剧本命名为《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并不是偶然的;安东尼奥确是威尼斯这个商业城市里的头脑人物,他和犹太人夏洛克之间的矛盾是剧本情节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莎壵比亚把这个矛盾的性质交代得很清楚。《蠢货》在这方面相当含混只是当案件快要开庭的时候才顺笔带叙一句:“许多商人打算联合起来,凑款还债;但是犹太人不肯接受因为他一心想致对方于死命,以便能够吹嘘自己害死了最有财势的基督教商人”这里乔万尼似乎还是沿袭中世纪的老调,把犹太人和基督徒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既然信奉“邪教”,作恶就是他们的本性无需深究动机。莎士比亚却鈈满足于这种简单化的安排他在不止一处着重指出在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中间有着超乎种族、信仰之上的经济利益的冲突。两人在剧中第┅次会面的时候夏洛克就通过旁白说出下面这段意味深长的话:

我恨他由于他是一个基督徒,

然而特别是因为他傻头傻脑地

放款不索取酬报,结果把我们

威尼斯城里借贷的利率压低了

只要他一旦落在我的掌心里,

我准得餍足我对他长年的怨愤

他仇恨我们神圣的民族,偏要在

商人们经常聚集的地方骂我

骂我的买卖和得来不易的收入,

硬说那叫什么“利钱”我要是饶了他,

安东尼奥是靠海外贸易为苼的剧本对他交易关系的广泛,船只的众多和所承担的风险等都有详尽的描写他自己曾经夸口说:

我不把成败寄托在一只船上,

或者昰一个地方我全部财富

也不仅指仗这一年交易的盈亏。

对安东尼奥说来他这种生财之道——投资、冒险、获得利润——不止是公平合悝,而且是高尚的;相形之下夏洛克坐在家里无所事事,只管等着“钱生钱”当然就表示他为人鄙陋,心情奸诈莎士比亚把这两种經营方式中间的矛盾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上,使剧本的冲突环绕着它展开这是对素材创造性的增添。从这里正像通过一道墙隙,我们窺见了作者的某些心灵活动

随着安东尼奥地位的上升,他的犹太对手自然也就跃进主要人物的行列莎士比亚对夏洛克的处理和《蠢货》有着根本的不同,这种不同造成了剧本重心的转移简括地说,他使夏洛克摆脱了欧洲传统文学里犹太人特有的那种凶焰万丈的吸血鬼媔貌为他的残暴行为提供出可以理解的动机:

安东尼奥先生,过去有过许多次

在交易桥上你曾经狠狠辱骂我,

由于我放钱并且照例收费。

我总是忍耐地耸耸肩默然承受,

因为受迫害是我们民族的标志

你叫我异教徒,磨牙吮血的狂犬

把唾沫啐在我穿的犹太长袍上,

只不过因为我使了属于我的钱

好吗,现在看起来你要我帮忙了

怎么样呢?你来找我并且对我说:

“夏洛克,我们要用钱”口气哆轻松!

你——曾经大口吐痰在我的胡须上,

踢我就像你要把一头野狗

踢出大门去。这回你又要用钱了

我应该怎样回答呢?我岂不应該说:

“狂犬有钱吗难道一只野狗

可能慷慨地借出三千块金币吗?”

或者我也许应该奴颜婢膝地

不敢出大气低声赔笑地回答,

“亲爱嘚先生星期三你曾经啐过我;

某天你曾经踢过我;还有一次,

你骂我是狗;为了这些善意

我要借给你这笔款项?”

这一番追述是有意嘚它生动地绘出威尼斯城两个集团中间的相互排挤和仇恨,以及高利贷集团所处的不利地位夏洛克运用无懈可击的逻辑(这是他性格嘚突出特点)指明安东尼奥和他的那帮阔朋友们在作大买卖的时候仍然少不了要倚仗借贷,因此高利贷者也可以算威尼斯城邦的一条支柱既然他平日受到难以忍受的欺压,机会来时尔虞我诈无非理所当然在这样一种土壤上,我们没有理由期望会生长出甜美的果实一磅禸的契约并不使我们惊骇。

另外还有两处改动给人印象也很深刻。一个是引进了夏洛克的女儿哲西加席卷家财和安东尼奥的友人劳伦佐私奔的情节正是这个穿插使海涅在观看剧本演出的时候感到分外义愤填膺。当然海涅自己是个犹太人,对他的反应或许应该稍打折扣但他的评论也颇能说明问题。他认为哲西加遗弃、掠夺和出卖了爱她的父亲这是“可耻的叛逆行为”; “至于劳伦佐,他是一场极不洺誉的窃盗案里面的同谋按照普鲁士法律,该在教养所里服刑十五年打上烙印,游街示众”?西方批评家对类似这样的话多数是一笑置之。他们说伊丽莎白时代通俗剧院里的观众本来都讨厌犹太人讨厌高利贷者;犹太人和高利贷者越倒霉,观众越高兴莎士比亚所鉯要这样重重地落笔,让夏洛克闹得人财两空走投无路,主要不过是迎合观众的偏好?当然,诗人一向“博大为怀”“善于从两面觀察问题”,所以“人性化”了夏洛克使他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获得我们的同情,但是如果因此竟谴责安东尼奥和他的友人们就是过于忝真了。?对另外一个改动——剧本给予夏洛克过分严厉的惩罚——他们也作同样的解释?不难看出,这些批评家所谓的“人性化”不過是把好人写坏点把坏人写好点,泯灭界限无分彼此;这是他们惯于用来抵制阶级分析的法宝。但是把这种写作方法强加在莎士比亚身上是断然行不通的用在当前这两个例子上,罅漏尤其显然作者明明是在脱离素材,开辟新的园地以便向我们揭示安东尼奥这一派囚的行为并非无可指摘——几个世代的演员,观众和读者的感受也都证实了这一点而批评家却坚持这只是“人性化”的创作手法,别无罙意不能作为论证作者世界观的资料!这不是把本来是明白的东西故意弄晦涩了吗?

莎士比亚所画出的求婚青年的面貌与以上几点也是楿沟通的《蠢货》里的贾奈脱是一个富裕子弟,向女方求婚的结果使他两次中了骗局蒙受损失;因此最后连本带利地捞了回来,总算昰大快人心的事剧本里的巴散尼奥处境却完全不同。一开始他就坦白地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坐吃山空、外强中干的荡子:

安东尼奥我嘚底细你是知道的;

我家财原来很单薄,却不自量力

长期间撑起一副阔绰的门面,

因此使自己的产业大大削减

他的惟一出路是干一桩賭博性的冒险。在向安东尼奥求援时他用了一系列与投机有关的术语和比喻,因为他熟悉安东尼奥的脾气知道这是最能打动他的言词:

我上学的时候,如果射丢了一支箭

就把另一支类型相同的朝着

同一个方向射出,仔细地观察

它落在什么地方豁出两支去,

往往把两支都找到了……

我欠你很多钱由于我少年任性,

欠你的这部分已经丢光了然而

你若肯朝着当初射箭的方向

再射出一支去,我敢向你保證:

我一定仔细观察把两支都找到,

或者把后来射出的原物奉还

对早先欠下的那支感激如旧。

他把前往贝尔蒙特求婚描写成一笔大有鈳为的买卖:

在贝尔蒙特有一位豪富的嗣女……

广大的世界都知道她的名声

因为四方的飘风从每个地区

都吹来求婚的贵人。她的秀发

下垂额际有如黄金的羊毛,

使她居住的贝尔蒙特变成考刻斯

引诱无数的杰孙前来寻宝。

啊我的安东尼奥,只要我能够

和他们中间的一個分庭抗礼

我心里有一种感觉向我预示:

我毫无疑问准能够如愿以偿。

黄金的羊毛和杰孙!这话对干海外贸易行业的人说或许是不可忼拒的,?但是出自一个情人口里却叫人听来不大舒服。我们不必像海涅那样走向极端说巴散尼奥“根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拆白党”?,也不必像奎勒·寇斥那样求之过深,说这是蓄意欺骗(因为选择匣子纯粹要碰运气,安东尼奥赔钱的机会是二比一所以不该说“准能夠如愿以偿”)?。这些批评都不妨说是杀风景是用违反艺术的迂腐标准来衡量虚构人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问问莎士比亚为什么要这樣做在他别的早期喜剧里,青年男女的恋情并没有沾上这股铜臭味;本剧的原材料也没有要求他如此突出金钱利益这个改动肯定有它嘚目的。和上面提到的其他改动合在一起来看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莎士比亚要强调在威尼斯城里友谊、爱情……一切都或多或少地處在金钱的暗影笼罩之下。巴散尼奥相信波希雅爱他但是他还要讲排场,争取能够和其他豪贵的对手们“分庭抗礼”认为非此不足以荿功。在向安东尼奥告帮时他除了诉诸两人之间平素的友情之外,还暗示这里面有利可图——射出一支箭去就大有捞回两支的可能。於是安东尼奥又转向夏洛克贷款这些周折,简化为经济学的公式其实就等于:倚靠信贷,投资生利不难看出,隐藏在这背后的正是┅种伊丽莎白社会上习见的现象:商业或企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中间既相互抵触、同时也相互依存的关系夏洛克的一磅肉不过是他(作為放款人)从这笔买卖里所要求的“法定报酬”;所以他在法庭上才能振振有词地说:那一磅人肉是他的私有财产,别人无权干预

最后┅个重大变动尤其足以启发我们深思。《蠢货》里的女方是一个嗜利的骗子;尽管后来想出妙计打赢了官司,这仍不足以抵消她最初在峩们心目中留下的印象莎士比亚对素材其他方面的点化都是指向同一方向:把金钱的腐蚀力量引进一个美妙的传奇框子里,揭示人物每┅个行动深处的经济动力对他的计划说来,寡妇这个形象应该是天造地设为什么反而要大力地进行改写呢?然而实际情况是:波希雅囷寡妇代表着遥遥相对的两极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求婚者的约定根本不涉及财产;对自己的家业,她也从没有表示过丝毫骄傲或吝啬当巴散尼奥作出正确的选择之后,她欣喜地将自己和自己全部所有交给心爱的人并且以十分真挚的言词吐露她的感情。

为什么在笼罩铨剧的利欲熏心的阴霾里使这道阳光射进来这个问题把我们引导向选择匣子的次要情节。在把这个次要情节接种在主要情节上的时候莎士比亚为剧本中心冲突的解决埋下了伏线。?

批评家一般认为莎士比亚采用选择匣子的故事只不过因为《蠢货》里的求婚场面“不适於舞台演出”?。这是典型的条件论把这种论调推而广之,莎士比亚所有的天才诗句高超技巧,不过都是为了“凑合”这个或那个演員这条或那条舞台惯例,他们忘记了熟练的匠人从来不抱怨自己的工具伟大作家从来不嫌弃写作必然要受到的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我們应该从效果来判断不能认为找出了起因(即使承认便利舞台演出确实是这番改动的起因),就可以把效果轻便地打发掉波希雅的形潒无可辩驳的效果是给剧本打开了崭新的天地。她不但自己纯洁高尚整个贝尔蒙特和所有来到贝尔蒙特的人似乎都受到了同样的净化。這样剧本里就逐步展开明朗的一面,把黑暗步步逼退直到美和丑、光和影接近于应有的比例和均衡。莎士比亚另外作出的一个小改动吔充分证实了这点这个改动经常遭到批评家的忽视,但它实际上是一个表明质变的印记在三个匣子的原始传说里,铅匣上的铭辞带有濃厚的宗教味:“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上帝安排的结果。”用原故事的话解释:铅匣象征虔诚信奉基督的人们的简单素朴的生活方式?莎士比亚把它改成:“谁选择了我,必须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这就向我们揭示了在贝尔蒙特人和人的关系,与商业城市威胒斯形成一个尖锐的对比巴散尼奥抛弃金匣银匣而选择铅匣,正意味着他把背转向旧事物接受了新的理想和道德准则。这是一个巧妙嘚因小而喻大的笔触因为我们都感觉到:只有经过这番精神上的洗礼,他才配得上波希雅

现在全剧的规模开始清楚了。莎士比亚对情節的改造可以说是由两点出发的:一点是金钱对传统社会关系所起的破坏作用通过以夏洛克为代表的高利贷资本和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商业资本中间的冲突得到集中表现,但是夏洛克的父女关系巴散尼奥的结婚打算等等也都处在这个控制范围里。另一点是问题的解决必須到那个控制范围之外去寻找为此莎士比亚创造了贝尔蒙特这个美好的世界,把波希雅改写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并且引进三个匣孓的故事,使新和旧有了接触点预示新战胜旧的可能。许多批评家都指出过剧本把契约和匣子这两个故事结合得十分自然巧妙认为这標志着莎士比亚艺术技巧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对这样造成的效果又表示反感,说什么它给剧本注入了过多“浅薄的拜物主义的成分”。這种割裂形式和内容的看法显然只能使那些批评家自己陷入无从自圆其说的绝境。

莎士比亚在安排《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的情节上所表现的点铁成金的魔术完全是从对当代社会的深刻观察里面孕育出来的。

关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如何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解体马克思茬《资本论》里有经典性的描述。?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大量金银流入欧洲,工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物价猛烈上涨。過去恃土地和不动产为生的贵族和农民日益走向贫困城市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日益抬头……所有这些征象在16世纪的英国都表现嘚十分清楚。中世纪封建和教会势力所鼓吹的“永恒的”等级秩序在金钱的冲击下开始崩溃了。“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超出自己的本分此消彼长,混乱地交替变更着社会地位农民眼望着市民,市民眼望着绅士绅士眼望着贵族”。?但是向上爬还要以金钱为阶梯格林說得好:“如果没有钱,世族算什么玩艺儿还不是看人颜色的讨饭生活?”?特别令人眼红的是一些借商业发身的新贵:例如约翰·斯宾塞爵士,他出身是小农,凭靠经营地中海和近东贸易变成豪富之后,于1594年竟跃登伦敦市长的职位一呼百诺,滥作威福又如财政家托瑪斯·格列谢姆爵士,由于代理女皇借款,深为政府倚重,影响遍及欧洲。这些都是莎士比亚亲身闻见的事例。金钱的万能力量,好像晴空霹雳一样,震醒了人们的聋聩状态权贵、官吏,甚至教士都纷纷插手到工商业里,希图早日发财培根慨叹道:“世风日下,人们只曉得把金钱奉若神明仿佛手头有钱,公私万事都能如意”?这是当时社会习气的准确写照,并非故意张大其辞

在通货还相当紧缩的凊况下,高利贷者是社会组织里不受欢迎但又不可缺少的成员放债原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时代但是放债面嘚无比扩大,利率的直线上升和这一切的“合法化”,则是封建社会末期才有的现象从统治阶级对放债的态度里也可以观察到微妙的妀变。英国政府曾经屡次企图通过立法手段取缔重利盘剥然而法律只是一纸空文;最后在伊丽莎白时期(1571年),百分之十的利率终于得箌正式承认教会言论一向是猛烈反对高利贷的,但是随着宗教改革的到来新教人士,特别是卡尔文派逐渐唱起不同的调子:

钱不能苼钱。好吧海能生钱吗?租贷房屋向房客要租钱难道这笔钱是房顶和墙壁生出来的吗?不但是土里能够生长、海洋能够运输、以后鈳以变成钱的东西;居住的便利普通也认为可以折算为一定数量的钱。那么如果经商比种地利润大,为什么租给农民一块荒地靠收租為生,就可以准许;从放款里获利就不能准许呢用钱买下一块地之后,那笔钱难道不是每年孳生更多的钱吗放款者的利息是从哪里得來的呢?还不是靠他自己的活动、勤劳和努力把钱收起来不用就等于毫无价值,这个道理有谁能怀疑呢但是找我借钱的人本来也并非咑算借到手之后搁置不用。因此利息并不是从钱而是从生产里面得来的。?

这段话里包含着一条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指出过的真理:创造利息率的动力是两类资本家之间的斗争由于同一资本在贷者手里是借贷资本,在资本家手里是企业或商业资本只能产生一度利润;因此在双方都有权利对利润提出要求的条件下,如何分割只是一个纯经验性的偶然的问题?这里面有很多上下其手的余地。这就是为什么資本家和大商人尽管对过高的利率也时发怨言总起来讲,却拼命设法替借贷打掩护不让这条路被堵断。?根据记载当时的商业利润達到百分之二百五十并不是少见的事,因此商人满可以慷慨地付出八分利的高息?借贷双方在议会里都有靠山,根本不怕法律制裁?

高利贷这样明目张胆地泛滥,吃苦最大的当然还是穷人主要是农民和小生产者。他们面对敲骨吸髓的压榨和变化多端的诈骗束手无策佷多人闹得倾家荡产,甚至被关进监狱当时文学作品里对高利贷的凶威有大量生动的描绘。?罗治写高利贷者“心肠要硬主意要多”,“如果人家到期不还钱上帝在上!他绝不追逼……不过就是这所或那所田庄的地契(比他本利总数还多十倍),这是那位先生很容易付出的也是他很乐意收下的……如果对方有一个充实的铺子,不久可以得到一批新货或者父亲死后可以有所继承,这些他都记在心里到期还不出钱,他就说:‘好为了慈悲,我放你一次先把利息付给我吧!’其实对方不知道他早已把他告下了。要是第二次再付不絀他就把对方赶出门去,使他成为一无所有的人然而(看在基督教面上)并不要他坐监,只是很慈悲地收下他的财产”?至于没有畾庄或铺子的人就连这种慈悲也享受不到了。请听戴克的大声疾呼:“你们简直是铁石心肠把人长年关在狱里折磨虐待,归终还要等疾疒和死亡大发善心把他们从刑罚里解救出来——最可怜是他们的孩子就在你们门口哭喊,但是你们丝毫不动恻隐之情”

官方文件也提供了证实。1592年4月2日枢密院法令声称政府曾经对因欠债长期被禁的穷苦犯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说明:债主不肯让步,毫无同情;院方已收到很多可怜犯人的祈诉并得悉许多人已死在狱中。”?让我们想想夏洛克的一磅肉契约和他在法庭上磨刀霍霍的神气抛开必要的艺術夸张手法,这能说不是不折不扣的现实反映吗那些硬说《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只应看做一出荒唐无稽的神话的批评家,?对这样奣显昭著的联系如何解释呢

相形之下,商业冒险家在当时人眼里则是一个正面形象值得歆羡。尼古拉斯、布勒东以《商人》为题的素描读起来几乎像一篇歌功颂德的骈文:“他骑着木马(指船——译者)周游世界,乘着好风远渡重洋他是国土的发现者,货物的采购鍺;作起事来勇往直前,用起钱来慷慨大度……他利用交换,信用可靠遵守时间,懂得节俭……良心给他以安慰财富给他以名声……海上所获足以在陆上置买田地;由于了解贸易而得到财富的钥匙……衣饰修洁,举止安详饭食精致,彬彬有礼总起来说,他是城市的支柱国家的纳款者,朝廷的装饰国王得力的臣仆。”?这些正是体现在安东尼奥身上的商业道德尊重商人,给他们的活动以同凊的描写是德隆尼、戴克以及其他通俗作家的共同倾向。他们不但把私人资本家的作坊说成是人间乐园?并且经常大力颂扬商人的“慈善”和“急公好义”:

每条街上都有他们的功德:

供人祈祷的教堂,贫民的收容所

引进水源的渠道…… ?

其实,这类文学作品不过是公众意见的风信标商业资产阶级,作为伊丽莎白社会上方兴未艾的新势力本来就是得到广大舆论支持的。上自政府、教会下至小册孓作家(除开极少数例外),对商人一向都是称许备至说他们是国家的命脉,说经商是高尚的职业在威尔逊的《高利贷平议》里,一位律师这样说:“商业冒险家实际是而且应当被认为是,和贵族平起平坐的因为他们历尽艰险把国内丰富的产品运出,等到回来的时候又把我们所缺少的货品大批地而不是锱铢计较地销售出去”?直到17世纪初期,人们还在谈论商人“居心善良”并且把他们和“蚕食社会的蟊虫”——高利贷者——相互比较。?

这种现象如果根究到阶级根源上,自然不足为奇商业的扩张在资本主义兴起阶段是有利於发展生产的,在一定限度内符合人民利益它给原来处在下层的人打开了一条向上的途径,因为做买卖并不需要社会地位或者特殊训练;只要为人勤奋心机灵巧,就有借此发身的可能商人们在反对贵族特权,反对重税反对垄断专卖方面所进行的斗争,使一般群众把怹们看做自己的喉舌从而对他们比较隐蔽的中间剥削就不大注意。为商业辩护的人最喜欢强调的一点就是:商人和所有人一样受市场价格涨落的影响在买进和卖出之间有种种无法预见的风险,完全得听“上帝的安排”既然有赔钱的时候,当然也有赚钱的时候相形之丅,高利贷者索取利息既无需劳动,又有绝对把握;甚至当对方经营失利的时候他们更变本加厉,幸灾乐祸步步逼紧,毫不放松洇此高利贷和经商这两种谋利方式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在处理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关系上莎士比亚除了揭示出这种商人对高利贷者嘚典型的鄙夷态度,还接触到使双方矛盾表现得最为尖锐的两个实际问题:如何分摊利润也就是利率的高低;和如何估计风险,也就是貸款有多大保障夏洛克在谈到自己生意的时候,从来不用“利息”这个字眼他认为那只是自己节衣缩食所得到的“收入”或“赢余”。至于订立契约那和买卖货物一样,总要双方情愿谁也不能强迫别人。用当代一位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如果和我打交道的商人靠峩所借他的钱做买卖,发了财他所以致富并有力量偿还我,主要是由于我的缘故;那么为什么我不能合情合理地索取他的一部分利润既然他是靠我的资本获得了利益呢?”?但是安东尼奥却不这样看他显然认为商业利润应该全部或大部算作商人劳动和心血的报酬;因此他采取放款不收利息的方法来抵制夏洛克,使后者蒙受了“几十万的损失”从历史材料里,我们知道英国商人确曾筹划过类似的互通有无、压低利率的方案。?另一方面高利贷者害怕损失,不肯挪借或者贷款之后,本利俱空这种例子也不是少见的。伊丽莎白时玳有几次远航都曾遇到集款不足的困难,甚至需要政府亲自出面对有钱的人施加压力在剧本里,夏洛克的态度正是这样他曾经屡次彡番地提到海外贸易波折太大,没有把握即使在知道作保的人是富商安东尼奥的时候,他也要审慎地屈指盘算半天然后才“慨然”同意。

以上我们看到了商人和高利贷者在理论和实际活动方面的分歧对这个分歧,整个威尼斯城的人心向背和大部分的英国舆论没有两样:从企图为安东尼奥缓颊转圜的公爵起一直到离开夏洛克投奔巴散尼奥的仆人朗司洛特·高波和(尤其突出地)夏洛克自己的女儿哲西加。除开夏洛克本人,剧中没有任何人物对他有过好评根据最起码的舞台规律,这也足以证明莎士比亚没有意图把夏洛克塑造成正面角色但是为什么他又使安东尼奥和他的友人们也暴露出某些弱点或缺点呢?这种写法是否违背了现实呢

在莎士比亚接过来的原材料里,犹呔人和基督教商人黑脸白脸,善恶分明;经过他的加工这个界限反而显得不大清楚了。我们说:这是因为在对待夏洛克和安东尼奥的矛盾这一问题上莎士比亚只是有保留地支持后者,或者更正确地说他只是支持在安东尼奥和巴散尼奥等人身上获得不完全体现的资产階级新人形象。莎士比亚在剧本里企图为他的资产阶级新人树立一套理想标准用来对抗夏洛克和其他食利者的金钱逻辑。但是在运用这套标准的同时他发现安东尼奥和他的友人们也不能得到一百分。我们只能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夏洛克的“受害者”一面而不应该脱离阶級分析地寄予那位高利贷者什么博爱式的同情。威尼斯社会是一幅新旧势力纠结在一起的图画在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有冲突,然而也囿一定程度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基础所以,剧本最终彻底的解决必须要求把这个基础破坏使应当承担正面人物的角色真能洗清身上的污跡,面目一新毫无疑问,莎士比亚的标准并不现实新兴资产阶级也不可能走他所幻想的道路;但是从上面援引的背景材料看来,他对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估价和处理却不能说不是极端深刻的现实反映,表明他熟悉并且能够认真分析在他周围以瞬息万变的姿态发展着嘚社会生活

这样说是不是对莎士比亚称许过甚,赋予他一种超乎历史条件所允许的认识水平呢不是,因为(一)商人对高利贷的倚恃茬当时已经逐渐明朗化了;(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消极一面已经开始影响到人民的生活;(三)商业理论家们公开提出的口号和道德准则是和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格格不入的

当时英国从事商业的人空前增多,其间竞争自然十分激烈在套购抢先的风气盛行一时的凊况下,“多财善贾”成为大家公认的成功秘诀旧日恃小本经营为生的商贩很快被操纵巨额交易的新型资本家所压倒,而这些资本家做苼意都需要借助于各种方式的贷款英国财政当局为了避免市场混乱,曾经向出口商公司建议限定股东名额只接受那些较富裕的用自己資金作买卖的名副其实的商人,“不要滥行赊欠像一班青年商人的作法”?。赊欠无庸解释,不过是变相的借贷培根在他有名的《論高利贷》里也告诉我们:“当前绝大部分的商业肯定都是掌握在一批借贷付息的青年商人手里。”?两篇文献都提到“青年商人”这裏强调的显然不是年龄的差异,而是指那种打乱了传统商业关系的新兴势力的代表他们的的确确是靠向犹太人借款才把金羊毛猎取到手嘚,虽然他们一方面享受了高利贷的好处另一方面却断然拒绝承担高利贷的恶名。

富裕商人喜欢自诩为社会的“福星”他们在国内摆絀慷慨大度的模样,施行小惠经常把“人人致富”、“推动生产”等好听的词令挂在嘴边。应该承认在16世纪90年代以前,海外贸易和国內工厂作坊的大量建立确曾造成一度繁荣的景象,总的看来这股洪流是不可抗拒,无法制止的但是到莎士比亚写作《威尼斯商人的沖突双方》的时候,它所带来的祸害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来了随着西班牙战争的开始(1588年),原来利润优厚的一些“买卖”如海盗式的袭击抢劫和掠夺殖民地都受到严重影响;许多港口对英国货船采取封闭措施,加上国内接二连三的农业歉收和瘟疫工商业顿时转入蕭条。以商业老手倭尔脱·若莱爵士为例,他原来是把双倍利润看做不值一顾的曾经自豪地说:“还不如叫我的船去打鱼,可以获利更多”?但是到1593年他的语气就改了。根据他的观察英国贸易正面临极大的危机,商人都“胆战心惊按兵不动”,“各门生意日形衰退”?当时人心惶惶的局面在莎士比亚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晚年剧本《亨利八世》里他这样描写资本家惯使的伎俩——借机停工,大批解雇工人:

全体纺织商由于无力维持

手下众多的工人,已经解雇了

纺线的、梳毛的、漂色的、织布的、他们

不会干其他行业为饑饿所驱,

赤贫一无所有,在绝望之下

只能够铤而走险,聚众闹事

自由竞争导向大规模垄断的趋势在伊丽莎白社会上也开始露出苗頭。商人们对贵族领专卖证表示激烈抗议但是他们自己从不放弃任何机会,争取包销这样或那样日用品抬高物价,剥削人民《英格蘭志》的作者哈利逊早在1586年就曾抱怨道:“我不否认我国海军有一部分要靠商人的国外贸易来维持,但是他们假借为国效劳的幌子把售賣货物的权利独揽在手里,也引起物价腾贵的后果”?

最可怕的是:对这一切现象,新兴资产阶级竟表示心安理得用布勒东的话说,僦是“良心”能给他们以安慰他们把传统伦理标准无情地践踏在脚下,露骨地宣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他们的倡导下金钱嘚毒菌深深侵入社会肌体,引起人和人关系的剧烈转变在旧秩序的废墟上兴造起来的新建筑,看来仍旧是相当阴暗、肮脏这是一切伟夶人文主义者的理想都遭遇到的冷酷考验。这里牵涉到的不仅是现在也包括未来;因为资产阶级看到他们自己手腕上还有些旧绳索,周轉不够自由他们要求把未来事态的发展安排得对自己更有利——政府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利益,全人类要普遍接受他们的“信仰”这个信仰,他们自己说得很坦率:

只有求利才能使人勤劳没有利润的事,谁也不会去干与其辛劳工作、无利可得,何不坐在家里、袖手偷懶……所以不管你怎么说,我还是要生活要发财,使我自己可以一天天过得更好至于用甚么方式,我是不计较的不错,我要对全卋界的人耍手腕、使花招把我的良心压缩到最小限度,以求我和我的子孙可以免于饥寒行乞只要我不落在法律明文规定的制裁范围之內就行,而这点我知道得十分清楚:一切法律都允许人把自己的货物卖最高的价格在讲价的时候,相互欺骗不算罪恶只要不过分违反仩帝的禁令,讲好生意条件就得如约兑现。别人怎样谈论根本不必理睬。?

追求利润保护私有财产,坚持契约自由和大鱼吃小鱼的洎由争取合法保障,最后还要拖上一条“不过分违反上帝的禁令”的说教尾巴这是商业道德的绝好概括!下文将要证明,这本来是安東尼奥和夏洛克共同奉行的准则以及使威尼斯成为威尼斯、伦敦成为伦敦的理论依据。剧本对这种准则的抨击是了解作者对两个主要人粅所持态度的钥匙

为叙述方便起见,我们直到现在为止还只是逐项分别地考察莎士比亚对素材的大小改动以及启发它们的社会现实。其实这些改动不过是最起码的出发点从它们引申出来的触须深入到全剧各部分,影响到每个人物的思想行动这样,《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在莎士比亚笔下才完全脱离原故事的陈旧轨道上升至一个新的水平。

简单考察一下剧本的结构和情节发展就可以证实上述的論断。

开场的情景很能发人深省:“愁容满面”的安东尼奥和几个友人出现在威尼斯街头安东尼奥为什么心情忧郁?他的朋友猜不出後世批评家的推测也不能给我们多大帮助。莎士比亚故意不作解答(“这场病我是怎样染上的、得到的它到底是什么性质、有什么根源,我还不知道”)只把现象点明,让我们看到在威尼斯这样一个繁华社会里也有些上层人物感觉空虚、压抑和无名的悲哀。作者不把咹东尼奥的忧郁明确归结到任何一个原因上正因为它是整个生活环境的产物。另一方面诸友人的纷纷谈论告诉我们使一般威尼斯人长籲短叹的不出两个缘故:买卖盈亏(关于这点莎士比亚作出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和谈情说爱(这点是轻轻带过的)随后来到的主要事件——向夏洛克立约借款和哲西加的私奔——正是分承这两点的典型例子。这些例子显然也不足以使人舒眉欢笑这就是威尼斯的基本情調,表面上笙歌沸天十分热闹,骨子里却是阴风惨惨潜伏着一触即发的危机。

当安东尼奥了解到巴散尼奥为到贝尔蒙特去求婚需用一筆款项的时候他回答说:他自己一时钱不凑手,然而可以凭信用去向其他商人借贷这是我们第一次听见“信用”这个名词。通过安东胒奥的话我们明白了威尼斯很大一部分买卖成交的方式,也接触到他和夏洛克之间矛盾的焦点

下面短短的一场突然把我们带到贝尔蒙特。剧本的节奏自始至终就是这样一松一紧来往在两个城市之间。波希雅也感觉苦恼但是那只是因为她还没有充分掌握自己的命运,暫时还必须忍受许多无聊的“王孙公子”们的纠缠在她和侍女聂莉莎的对话里,波希雅毫不掩饰地吐露出她对那帮求婚者的鄙视前文巳经指出,波希雅对金钱财富等只字不提因为那完全不在她的考虑之中,这暗示贝尔蒙特是一个根本不同于威尼斯的世界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初次会见使冲突正式展开。在描写这场冲突当中莎士比亚把原来不近情理的一磅肉故事安插得如此自然,简直好像在创作完铨没有沿袭借用时难免露出的缝接痕迹;因为这是全剧的总发条,如果它的质量有问题其余一切就得跟着涣散了。莎士比亚在这里力求避免的正是许多批评家赞不绝口的“神话传奇味道”他要我们了解:在商业交往里想置对方于死地的愿望不是什么荒唐的虚构,夏洛克吔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这一切在那种社会条件下都是正常的、必然的,由于莎士比亚具有这种洞察事物的能力所以他对立约双方的态度,和《蠢货》的作者比较起来体现出深刻的差异。

安东尼奥认为他本来不屑与夏洛克之流打交道这次为了朋友而“破例”,夏洛克应該看做是对他的赏光;所以他想简单一句话就把犹太人甩开随即转身问巴散尼奥:“他是否知道了你需要多少钱?”不言而喻他的思蕗是:只要我们不惜付出重利,夏洛克一定会掏腰包

夏洛克的答复对安东尼奥和读者是同样出乎意外的。莎士比亚撇开原材料凭空给這位高利贷者嘴里添进一段引经据典的台词,指出《旧约》中的雅各——犹太人的“第三代族长”——当年也曾经利用约定占过他人的便宜。从这个先例里夏洛克得出结论:“赚钱是有福的,只要不进行偷窃!”

对这段似乎文不对题的话应该如何理解呢?多数批评家認为:夏洛克只是想引《圣经》为自己索取利息的行为申辩但是论证不够严密,因此被安东尼奥一追问:“他难道也取利息吗”就张ロ结舌、吞吞吐吐,吃了败仗?他所引的雅各和拉班的故事,“第一比喻不偷。第二对伊丽莎白朝的人来说,不过是花言巧语地为奣显的罪过诡辩”?这未免把夏洛克和他的创造者都估计得过低了。说夏洛克心胸狭窄、嗜财如命、吝啬凶狠……这些都有道理;但认為他不讲逻辑则等于对他性格最突出的一面视而不见这位高利贷者的一言一行都是从他最基本的认识出发,按照极其冷酷严格的逻辑推釋得来的认为莎士比亚故意叫夏洛克当场出丑,好给安东尼奥责骂“伪善”的言词树立一个靶子这是完全误会了作者的苦心。比喻不偷不错,这正是夏洛克的巧妙机关雅各的做法并不紧密结合榨取利息的形式,因为夏洛克的目的正是要把论证面开拓得比较宽以便為自己的买卖和安东尼奥的经营找到一个“共同基础”。换句话说他所想证明的正是《高利贷平议》里那位商人所讲的道理:“在讲价嘚时候,相互欺骗不算罪恶”;为了利润钩心斗角、损人利己是见诸经传、古已有之;商人和高利贷者在玩弄“勤劳”、“节俭”、“信用”等词句的同时,干的其实是同一性质的勾当从安东尼奥的答复里,可以看出商人对这点是如何敏感他们急于要和高利贷者划清堺限,不甘把自己看做这帮寄生者的同路人:

这是雅各服役时讲好的条件

结果如何,他自己无力决定

只能听任上天的处置安排。

你插進这段话是想为利息辩护吗

还是说你的金银是公羊和母羊?

商业盈亏事先无法预见和规定利息根本不同;上文说过,这是商业活动者朂爱用的护身符另一方面,安东尼奥又重复申述商业道德的另一条重要准则:“讲好生意条件就得如约兑现”。这样他就清晰地划萣了他认为是高尚合理的生意范围:这种生意不能索取“钱滚钱”的利息,其中要有人力不能操纵的成分如果在这种基础上订立契约,那就符合《圣经》故事的精神他以商人身份保证,一定坚守不失信用。这番话是在夏洛克的刺激下以自卫的口吻说出的。但是这样┅来恰好使把柄落在对方手里。夏洛克果然依照安东尼奥的标准提出自己的条件:好吧这次我就依照你们的规则和习惯办事,放弃利息但是届期不还钱,需要付出你身体上的一磅肉作为抵偿对这个建议,安东尼奥有何词以答呢说它荒谬可嗤吗?怀疑其中有诡计吗但是性质类似的荒谬买卖在社会上是屡见不鲜的;至于诡计,商业从来没有和它绝过交如果资本家可以贷款给采铅工人或小生产者,偠求届期偿还一定数量的铅理由是“铅的价格事先谁也不能猜准”?——那么夏洛克的契约显然无可非议。安东尼奥明明有许多船只开往远方进行交易;这些船只能否载利归来当然不能由夏洛克随意主张。据安东尼奥的估计在契约期满之前,他的收入可以达到偿还借款所需钱数的九倍;因此这笔买卖完全作得来我们不要忘记安东尼奥不但矢口否认和夏洛克有任何共同基础,而且主动地有恃无恐地丢丅了挑战书:

我今后还会用同样语言骂你

同样地啐你,同样地赏你几脚

如果你愿意借款,不要认为是

借给朋友——在友谊关系上哪裏会

叫不能生产的金属子母孳生?——

就当作你是把这笔钱借给仇人

如果他违约了,你可以理直气壮地

在这以后夏洛克提出他一磅肉嘚条件,其血腥味是不难闻见的但是安东尼奥这时已经摊出他所有的牌,处于被动骑虎难下。当他听见夏洛克伪作冤枉地喊道:你们基督徒自己做买卖伤天害理所以才怀疑他人的心肠!他只有接受一途,尽管他知道夏洛克心怀不善另一方面,他也有自己的算盘:对怹个人的经济情况他知道得比夏洛克更清楚,因此有把握至期偿还;到那时凭文书为证夏洛克就只能吃哑巴亏。这位奸猾的高利贷者居然肯放弃他平日稳妥的生财之道同意作商业性的冒险,而成功机会又是微小得几乎等于零这在安东尼奥眼里,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轉变:

算数我就来签订这张契约,

还要承认犹太人心肠不坏

下面还有更猛烈的悲剧意味的讽刺:

这希伯来人变好了,快成为基督徒了

不索取利息而要求一磅人肉作抵押,这就是“快成为基督徒”的证据!安东尼奥眼睁睁自己把绞索套在脖子上我们怎样解救他呢?他茬斗心机的过程中输了一着(虽然他自己大概认为是赢了)但是威尼斯城的法律恰恰就是为此而设的:输了就得认输。如果我们要提出控诉那么在被告席上站着的不该是夏洛克,而只能是被害者自己顶礼膜拜的商业道德

把批判的锋刃从一个定型化的恶棍转向一种社会現象(这种社会现象是双方都承认,并且视为理所当然的)这就是《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的卓越成就。夏洛克这个性格所以显得像個谜团正因为它是全面计划改动里的一部分,而批评家却坚持把它抽离总体来理解从以下两段引文里可以看出误解夏洛克的两个极端趨势:

这个瘦削的悲剧人物,爱自己的种族和爱生命一样深挚;在偏见的暴行面前挺身为人类的共同本性抗辩;连他的仇恨也带有一定愛国热情的崇高成分;甚至当悲叹钱财遭窃的时候,他的心也还会为另外一些温柔的回忆怦然而动?

因此,从莎士比亚使用的一切戏剧掱法来看他已经三令五申地向我们宣称夏洛克是一个恶棍,虽然说他是个喜剧里的恶棍或者说,捉弄的对象诗人充分利用了当代所囿的偏见来加强渲染这种效果。守财奴、放债者、犹太人——这三种类型从远古时代起就是受公众憎恨和讥嘲的在生活中是这样,在舞囼上也是这样?

前一位批评家抓住夏洛克和一般丑角、恶棍的显著差异——遭受欺压,真实情感的吐露等——从而把他夸大为一个英雄;后一位批评家看到他和一般丑角、恶棍的共同点——丑陋的形象徒费心机、自食其果的行动等——从而把对他的蹂践、诈骗都看做纯粹无害的笑料。这是两条永不能相交的平行线而且都不能贯串全剧。因为莎士比亚虽然从现实生活里挖掘出使夏洛克成为夏洛克的根源为他的骇人行为安排下一定的动机,这决不能被歪曲作对夏洛克的暗暗赞许另一方面,所谓的“历史派”批评家企图冲淡剧本的思想內容认为夏洛克的命运只是“吝啬鬼遭殃”这个老题目的花样翻新,这未免也失之“天真”别的且不说,一磅肉的契约和哲西加的私奔等情节是无论如何不能纳入一个闹剧模子里的

在这两个极端当中,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议论它们大都认为莎士比亚对夏洛克的处理包含着一定的矛盾,并且企图找出造成矛盾的原因或统一矛盾的办法例如,说莎士比亚的艺术直觉战胜了他的理智构思作者本来想丑囮夏洛克,但是在创作过程里这个人物却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不听从作者的指挥;或者说莎士比亚经常在剧本里埋藏着几重意思他给粗俗的伊丽莎白朝观众摆出一个钩鼻子穿长袍的丑角,但是又使少数有眼光肯思考的行家能透过这层外衣看见一个复杂的悲剧性格。这些论调并不新鲜它们曾被用来解释哈姆雷特、马克贝斯、福斯塔夫……一句话,所有难以说通的“矛盾”人物但是如果承认夏洛克的形象是全剧主题转移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所谓的“矛盾”就不存在了这些想入非非的费力解说也就不必需了。夏洛克的为人和職业在莎士比亚笔下受到明白谴责这点本来不该有任何疑问;批评家所以被矛盾的假象所颠倒,只不过是因为这位高利贷者和他的对手嘚冲突放在威尼斯这个典型环境里,很难判明是非其实,这正是症结所在作者巧妙地使对个人的谴责从属于对总的社会现象的谴责,正因为这种现象在双方身上都有所体现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应该充当正面人物的就没有出路但是,难道这足以为夏洛克出脱吗難道只有采取生硬的手法压低一方来增长另一方的身价,才称得起是批判吗

夏洛克的家庭关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哲西加上场就对朗司洛特说:“我们的家是地狱”?这句话包含的无限隐痛,观众从第二幕第五场里可以体会一二这是全剧里惟一使他们父女两人同时出現的场面。夏洛克本来不愿意接受邀请到巴散尼奥家去吃晚饭然而临时他又改变了主意,决定“为仇恨去一趟以便享受那生性挥霍的基督徒的酒食”。他对哲西加的惟一吩咐是“门户要紧”:?

我心里感到有些不祥的兆头

昨夜我还梦见了我的钱袋。

听说要有热闹的假媔舞会从街上经过他立即警告他女儿:?

堵上我房子的耳朵——我是指窗户,

别让那种浅薄浮华的音调

这就是哲西加的生活我们不埋怨一个心灵受到摧残的少女想离开这样的家庭。但是在出走的时候哲西加把她爱财如命的父亲收拾得也未免过狠了一些。她把一整箱金銀从楼窗上丢给情人劳伦佐:

喂接住这箱子,费点劲也值得

幸亏现在是夜里,你看不见我

因为我这副打扮实在很丢人。

哲西加感到害羞的是她的男装打扮不是盗窃她父亲多年积蓄的行为。最后当劳伦佐催她快些的时候她还洋洋得意地说:?

等我去把门锁好,再往身上

多塞几把金钱随后就来。

对她的这种表现葛莱西安诺的评语是:“她真是个好姑娘,不像犹太人”劳伦佐更是兴高采烈地称赞她“既聪明,又美丽、又忠实”有些人要我们相信这里面毫无讽刺,要我们单纯地为“犹太人上当”拍掌称快这自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但是那些“同情”夏洛克的人在下文里又读到些什么呢?谁都明白正是金钱在这场天伦之变里起着最后的分裂作用;它有效哋压灭了仅存的一点人类正常情感。当夏洛克发现女儿携带家财逃跑了他像狂人一样在街上奔走,连哭带喊但是连他的疯狂也是有条悝的:?

女儿啊!我的金钱啊!我的女儿啊!

跟基督徒跑了!我的基督徒的金钱啊!

层次进展十分清楚。丢了女儿固然很惨丢了钱财更昰伤心,最糟糕的是钱财落入了他的基督徒对头手里用夏洛克的荒谬说法来表达,就成了“我的基督徒的金钱”这次事变的主要意义昰他在买卖上又栽了跟头,被安东尼奥那帮人害得大蚀其本在绝望痛苦之余,他只好从可能到来的报复当中寻求慰藉第三幕第一场夏洛克和杜拔尔的对话,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他的复杂心情:?

夏洛克:唉呀真是的,真是的真是的!好好一颗金刚钻,花两千块钱在法蘭克福买的这回算完了——诅咒现在才真正降落到我们民族头上,我现在才真正领略到它的厉害——光那个就是两千块还有其他珍贵嘚、珍贵的首饰!我真恨不得我的女儿就死在我脚下,耳朵上带着那些珠宝;我真恨不得她就在我脚下入殓棺材里装着那些钱——什么丅落都没有么?那么——我不知道这场寻找又花掉了多少钱这简直是,简直是——赔了又赔!贼卷走了这么多又得赔进这么多去捉贼,结果还不能如愿以偿还不能报复。倒霉的事都叫我一个人承担了!叹气的只有我一个人流泪的也只有我一个人!

杜拔尔:不,别人吔有倒霉的——我在热那亚听说安东尼奥——

夏洛克:怎么,怎么怎么?他也倒霉了吗他也倒霉了吗?

杜拔尔:——有一只商船从特里波利斯开回来中途撞沉了。

夏洛克:我感谢上帝我感谢上帝!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杜拔尔:我曾经亲自同几个脱险的水手交谈過。

夏洛克:我谢谢你好杜拔尔,好消息好消息。哈哈是在热那亚听到的吗?

杜拔尔:你的女儿(我还听说)在热那亚一夜就花了仈十块钱

夏洛克:你这不是用尖刀戳我的心吗?——我那些钱是永远别想再看见了——一下子就是八十块!八十块!

杜拔尔:跟我同路箌威尼斯来的有一帮安东尼奥的债主他们都发誓说:他除了破产,再没有第二条路了

夏洛克:我很高兴——我一定要逼死他,我一定偠给他尝点厉害——我很高兴

杜拔尔:其中有一个人拿出一个指环给我看,说是他用一头猴子向你女儿换来的

夏洛克:唉呀,这该死嘚丫头——杜拔尔你这简直是给我罪受——那是我的翡翠指环,是我还没结婚的时候黎雅送给我的——给我满地的猴子我也不肯换啊。

杜拔尔:然而安东尼奥是绝对垮了

夏洛克:对,这倒是不错的这倒的确是不错的——走吧,杜拔尔给我找一个衙役,头半个月就先跟他订好了——只要他到期付不出钱我就要挖他的心。威尼斯一旦没有了他我作起买卖来就可以称心如意了。走吧杜拔尔,在我們会堂里见——走吧好杜拔尔——在会堂里见,杜拔尔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用闹剧的笔法把严酷的激情推到高峰。表面看来夏洛克姒乎是精神失常,听人摆布时哭时笑,但是全场气氛的紧张程度却是以螺旋的方式稳定上升的夏洛克的怨愤有如一股电流,每在女儿囷安东尼奥这两极之间打一个来回就有所增长,直到最后的嘶喊:“我就要挖他的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夏洛克准备忘记他的女儿他的金刚钻,他的翡翠指环在这短暂的片刻,不共戴天的仇恨仿佛使他丢开了原来那副守财奴的面目摇身一变为悲剧性的英雄,然洏随后来到的话却道破了他的心事:“威尼斯一旦没有了他我作起买卖来就可以称心如意了。”要看到这不是深思熟虑的盘算而是在怒不可遏的状态下的自我表白。什么种族仇恨私人侮辱,在夏洛克眼里这些都应该折算为金钱价值因为他只有那么一套尺码。

人性论鍺喜欢在黎雅的指环上作文章前面援引若莱的话,说夏洛克的心还会为一些“温柔的回忆怦然而动”就是指这个。其实这道划破夜空嘚闪电正是加深了四围的黑暗夏洛克悲叹的主要是女儿不够“节俭”,糟蹋了那个指环的经济价值只拿来换取一头猴子。这和他咒他嘚女儿快死以便钱财能够原封不动地入棺是同一种心理。哲西加的行为确实不大光彩但是夏洛克在控诉她的时候,也控诉了自己

现茬让我们回到一磅肉的官司上来。最初订约的时候夏洛克还只是希图侥幸,现在情况不同了安东尼奥的船只接二连三地失事,渺茫的湔景已经大有成为事实的可能中间又发生了哲西加逃走这个波折。夏洛克把自己由此蒙受的全部损失都算在安东尼奥的账上因为他晓嘚劳伦佐是安东尼奥的心腹,安东尼奥、巴散尼奥等人不但深知这桩事情的底细而且曾经替那对情侣出谋献策,掩盖踪迹?这样他的怒火里无形中又添进了大捆木柴。夏洛克的人生哲学是:“你既然夺走我生存倚恃的资料就等于要我的命。”?性命只能用性命来抵偿这就是正义,这就是公道:

犹太人难道没有眼睛吗犹太人难道没有手、五官、肢体、知觉、感情和血气吗?难道他不是和基督徒一样吃下同样的食物,也会饱;被同样的武器一刺也会伤,会同样闹病用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治好,赶上同样的夏天和冬天会感觉同样嘚热、同样的冷吗?要是你们戳我们一刀我们难道不流血吗?要是你们胳肢我们我们难道不笑吗?要是你们给我们下毒药我们难道鈈死吗?要是你们欺辱我们我们难道不该报复吗?如果我们在一切其他方面和你们毫无两样那么在这点上我们也要跟你们学。如果一個犹太人欺辱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如何表示他的柔顺呢?报复如果一个基督徒欺辱了一个犹太人,照基督教的榜样应该如何忍受呢?自然也是报复你们教给我的凶恶手段,我一定照样执行同时我若不加倍奉还给你们,那才怪呢!

这是理直气壮地要求“即以其人の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权利有些批评家硬要把这段话解作莎士比亚对种族歧视的抗议,这是地地道道的断章取义!姑且不说在伊丽莎皛朝的英国犹太人根本不构成尖锐的社会问题;只就全剧布局来看,单单挑选一个奸诈狠毒的夏洛克来为“被压迫的民族”伸冤未免過于滑稽。?这段话所以精彩不在于它可以抽出来作讲道的材料,而在于它来得正好既符合人物性格,也符合情节发展它把问题摆嘚清清楚楚:如果要依照法律,断定曲直这里就是全部论据。夏洛克受到的谴责不可避免也会落在安东尼奥头上;若是宽恕安东尼奥連带着也得宽恕谋害他的人。

这个难以解开的扣子是对资产阶级法治思想的有力揭露在莎士比亚时代的工商业人士当中,“商人政府”“法律至上”等等学说是十分时髦的。新兴资产阶级理论家要人们相信社会上一切罪恶不平都是封建等级和特权制度所造成的后果要破除这种现象只有推举非贵族出身的商人当国执政,制定具有普遍约束性的法律展开“平等”基础上的自由竞争,这样就可以民富国强天下太平。他们号召英国向尼德兰和意大利城邦学习因为那些地方提供了商人政府的范例。?这个潮流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是大家所熟知的它为后来17世纪的革命点起了导火线。但是莎士比亚也意识到这个方案的局限性他看到如果把法律所保护的商业道德绝对化,其後果也将不堪设想最终只能用新的罪恶不平代替旧的罪恶不平。从剧本第四幕法庭开审起这个问题就逐渐占据了中心位置,把夏洛克囷安东尼奥的冲突挤到一边这个重点的默默迁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调动起全剧的力量越过原告和被告头上,向一个令人意想不到嘚目标冲击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割断了纽扣,使观众一方面感到情绪有所澄清另一方面还能回味不尽。

在巴散尼奥以前向波希雅求婚嘚两个贵人都失败了:摩洛哥亲王因为他一心想得到“众人所希求的东西”,选择了金匣;阿拉贡亲王因为他对“他所应得的东西”估计不正确,选择了银匣只有肯牺牲一切的巴散尼奥,背弃威尼斯的标准选择了众人所鄙弃的铅匣,从而获得了心爱的女郎剧本这┅条线的色调是轻快开朗的。我们像置身在一座花园里到处扑鼻都是年轻美好的情感发放的芳香。安东尼奥遭难的消息使这条线折向威胒斯三个匣子的故事和一磅肉的故事终于相会了,两种力量在法庭上展开了正面冲突

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安东尼奥似乎获得一定程度嘚清醒虽说他也曾试图向夏洛克祈求,但是他内心中一定早已知道这无异于“站在海滩上叫大海平伏常日汹涌的波涛”。他明白夏洛克对他心怀不解之仇并非始于今天;他曾经挫折过、屈辱过这“犹太恶狗”,看见他赔钱幸灾乐祸,看见他赚钱咒骂挖苦;总之,怹没有怕过夏洛克也没有对夏洛克抱过幻想。过去他所以能够安然无事不是倚仗夏洛克大发慈悲,而是倚仗威尼斯的“法律”哲西加逃走之后,他不是亲自向公爵出面作证事情就算了结了吗?夏洛克尽管毒螫满怀何尝能动他一根毫毛?所以使今天情况变得危急嘚不是夏洛克的仇恨,而是他自己不幸陷入了“法律的制裁范围”法律——契约——这些原来是安东尼奥生活的靠山,现在转过来压在怹身上了“就当作你这笔钱是借给仇人,如果他违约了你可以理直气壮地依法要求赔偿”,这不是他和夏洛克之间的共同了解吗如果想活命,只有一条道路:撕毁法律(因为夏洛克回心转意的门早已被他亲手关死了);但是作为一个商人,安东尼奥很清楚法律是撕毀不了的:?

公爵也不能阻挠法律的执行

因为城里的异邦人和我们一样

享有权益;这点若有所更变,

城市的法治就会蒙受怀疑

而当地┅切的交易,市面的繁荣

换句话说,维持法律“铁面无私”,一向是合乎商人的要求对商人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巴散尼奥妄想申请当局“暂且这一次用权力扭转法律,为作大大的功德犯一点过错”?,岂不是等于白说吗

夏洛克在这场里充分意识到所有的大型武器都在他一边。尤其使他开心的是这些武器都是敌人运送给他的他用不着偷偷摸摸地使辣手,放冷箭只需要光明正大地坚持自己的匼法权利。这时他语调也有了相应的改变迟缓的谋虑和谨慎的戒备心情都不存在了,一字一句都是斩钉截铁不容商量:?

你们问我为什么我偏偏想要

一块死人的臭肉,却不肯接受

三千块大洋吗我就不回答,怎么样

或者说我喜好这个——这也成了吧?

如果我的家里赶仩闹耗子

我情愿花上一万块大洋除掉它,

下面还有更不伦不类的比喻夏洛克尽量把自己的立场描写为不近人情、荒谬、残酷——没有關系;他有法律,那些基督徒商人整天叫嚷的法律做盾牌。当公爵责备他说:“你这样硬心肠也休想别人慈悲。”他的回答是对包括咹东尼奥在内的全场人物一个最好的教育:

我没做错事怕什么别人的审判?

你们当中有许多买来的奴隶

让你们当作驴马,当作犬豕

驅使作种种卑贱下流的工作,

就因为是你们买来的——我可以说吗?

让他们自由吧和你们子女婚配吧!

为什么他们在重担下流汗?让怹们

睡的床和你们一样软舌头也尝到

同样甘美的食物吧!你们准回答:

“奴隶是我们的”,——我也同样地回答:

我现在向他索取的一磅人肉

是重价买来的是我的,我非要不可

如果你不准,法律就成为废纸

威尼斯的政令就等于全不生效,

我等候审判——回答吧准峩不准我?

很奇怪在“犹太人难道没有眼睛吗?”那段话里批评家看出了莫须有的、与主题毫无关涉的对种族歧视的抗议;但是很少囚注意到这段话里对私有制罪恶的控诉。夏洛克和安东尼奥都是私有制的拥护者只不过夏洛克更坦白更直率地把这个制度推到逻辑的极端。“无数买来的奴隶!”这还是我们在剧中第一次听见提起他们然而,在这俄顷之间威尼斯就变样了。我们看见无数劳动人民弯腰鋶汗的影子安东尼奥和他的友人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他们的慷慨、慈悲等等美德。官司的实质既然是这样显然,正确解决的途徑不能单纯是帮助“善人”安东尼奥逃脱夏洛克的魔掌而必须从根本上否定这套商业道德和法治思想,暴露它们的虚伪性和危害性同時提出另外一套价值标准来衡量人的行为。这个任务不是任何威尼斯居民所能担负的因此必须叫由贝尔蒙特来的波希雅上场。

在波希雅處理案件的方式里有两个疑问:她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夏洛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副和事佬的面目是否含有诚意,还是像猫捉咾鼠欲擒故纵,只是为了磨难对方另外,应该如何看待最后对夏洛克的处治这种处治方法是否“公平”?

波希雅在出庭的时候公攵袋里已经装着准保可以击败夏洛克的法律根据,但是她偏偏要先谈慈悲:

慈悲的品质不是出于勉强

它像及时的甘雨从天空降落

到大地仩面;它有双重的作用,

施与者受施者同样得到福佑,

这是对整个威尼斯讲的不仅仅针对夏洛克一个人。夏洛克反驳公爵的话对贝爾蒙特并不适用。波希雅指出把公道解释作个人利益的保障是对真正公道的歪曲;因为“真要公道行事,我们当中谁也不会得救”——蓄养奴隶的、索取一磅肉的、要求处置私有财产绝对自由的人人都不例外。

夏洛克拒绝了这个观点接着波希雅建议把钱加三倍奉还,泹是犹太人仍然无动于衷;他只认得法律、契约波希雅的评语:“因为这份契约上规定的惩罚,手续正确无误完全没有和法律条文或涵义抵触的地方”,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了法律是为什么目的服务的这些话像锥子一样,句句刺入那些平素崇拜资产阶级法律的人们的耳朵里安东尼奥现在已经完全认识到他是怎样一种力量的牺牲品,他只能“诚心请求堂上从速宣判”最后,波希雅用“找外科医生”的話再作一次尝试夏洛克明知故问地说:“契约上写下了这样一条规定吗?……找不到契约上没有这种字样。”在把矛盾引到这样的高喥使最起码的人情被一脚踢开之后,波希雅才开动了她的“捕鼠机”

这段拖长的唇枪舌剑有很明确的宗旨,那就是打开所有出庭人的眼睛使他们看到争执的焦点何在;同时尽可能地削弱原来存在于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的“共同基础”。随着论辩的步步深入夏洛克朂后彻底孤立了自己。在安东尼奥和巴散尼奥告别的话里在巴散尼奥和葛莱西安诺表白心愿的话里,可以听出波希雅的言论对他们是起叻些作用的;另一方面夏洛克还在兴高采烈地磨刀。对这种人只能用他所熟悉的肮脏武器来战败他,“作法自毙”是他应得的报应

丅坡路是很迅速的。不许流血!因为契约里没提到血这个关被卡住之后,夏洛克就一段一段地开始退却其模样既可鄙,又可恨先想偠三倍赔款,继而想保住本钱最后想一走了之。或许有人认为这样也够了但是,不!钟摆的幅度两面不能不均等他上升得多高,就需要跌下多深法律的机器一旦隆隆响起来是无人能阻挡的,于是跟着来到的是财产充公改信基督教等等严重的惩罚。

这是观众所期望嘚公道吗很难说。如果认为这场诉讼只牵涉安东尼奥和夏洛克这样结局当然有点像落井下石,为之已甚如果,照上文所说的作者隨着剧情演进,把火力转向以威尼斯为代表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理想那么应当承认他的批判和讽刺确实击中了目标。这就是众口交赞的威胒斯法治而不是什么道义或伦理上的裁决。这一场在观众和读者心里普遍留下的不足之感正是作者对解决方式不肯降格以求的最好见證。

我们能够这样断言的根据是莎士比亚的笔并没有停在这里后面还有一幕,而对这一幕的理解和欣赏恰恰和前面的“不足之感”有着緊密关联若是审判终了,万事大吉天空没有半点阴云,这最后一幕就有如画蛇添足了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皎洁的月光:

月光多么恬靜地睡在山坡上……

坐下,哲西加——看,在广阔的天宇中

嵌满了多少晶莹灿烂的金盘。

听见的是低柔悦耳的音乐:

一个人如果灵魂裏没有音乐

对甜蜜和谐的声调无所感动,

他就只配作背叛劫诈的行为;

他精神的活动像黑夜一样沉重

情感像地狱的深渊一样幽暗:

这種人是不能信任的,——听这音乐?

这里对约誓的态度和威尼斯截然不同。巴散尼奥和葛莱西安诺背约把指环赠送给旁人但是他们的妻子却能够观过知仁,从事件当中看出可贵的自我牺牲的品质并且为此表示欢庆。安东尼奥准备再立一张契约保证他朋友爱情的忠贞。这就更加强了和威尼斯社会的对照两种契约的作用是

现在我们明白了使我们感觉不足的是什么。不是因为夏洛克个人受到了什么冤枉而是因为波希雅被迫在威尼斯的范围里解决一个只有在贝尔蒙特才能完满解决的问题。但是问题是不能搬到贝尔蒙特来的威尼斯的街噵、交易桥和法庭是严酷的现实;贝尔蒙特的月光和音乐则蒙着一层理想的薄纱。作者不能跳出现实社会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现实社会。因此在剧末我们不禁想到人间还有高利贷还有在法律的名义下作牛马的无数奴隶。我们感到把夏洛克和安东尼奥等人系在一起的纽带并没有被干净利落地割断;贝尔蒙特对威尼斯的潜移默化和胜利并没有明确到能使人真正信服。一句话在这里我们没有达到弗莱彻和馬辛格等作家善于制造的大团圆,使一切线索整整齐齐地收拢在一起从纯技巧角度看来,这或许应该算一个纰漏但是伟大作家的“纰漏”,往往是和他们警策的地方同样值得我们深思的

莎士比亚的喜剧过去一贯被描写为富于“浪漫情调”。它们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偠线索以误解、猜疑等无中生有的曲折作关键,语言明快诗意洋溢,多数人物都显得很诚实可爱仅有的几个反面角色也只是得到泛泛的处理,不能算真正恶势力的化身不足以叫人切齿痛恨。?从这里批评家们得出如下的结论:这些喜剧是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一種乐观的反映,渗透着一种宽大容忍的精神作者无意于明确地划分是非善恶,“他并不教导只是照耀”?。

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自然会发现这篇剧本“很难合适地排进莎士比亚喜剧发展的行列当中”?。企图突破这个难关的人曾经提出过种种巧妙的解决办法:例如说《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其实是一篇悲剧?因此和喜剧的法则有些不合;或者说夏洛克和安东尼奥、波希雅の间的冲突,其实仍旧象征着对待爱情的两种态度?等等本文对《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作出了另外的解释,但是这个解释如果不顾忣剧本在莎士比亚创作道路中所占的地位也仍然不能算是完整的。

首先应该指出,上面所引的对莎士比亚喜剧的传统描述有两个缺点它把喜剧和史剧、悲剧截然分开,使它们各沿着自己的途径运行互不相涉;仿佛莎士比亚在写《仲夏夜之梦》的时候是一副脑筋,一種态度等到写《约翰王》或《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就换了另一副脑筋另一种态度,尽管这些剧本是同一个阶段的产品这种研究方法是机械的,不能说明问题的莎士比亚作为一个戏剧艺术家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不但喜剧悲剧等等的个别演变只能放在这个整体裏来考虑,而且为什么在某一阶段各剧种之间的比重有所变化为什么对某些剧本说来,喜剧和悲剧的区分已经失去了意义等问题也都偠受到这个整体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其次单就喜剧而论,把它们的主要内容归结为情侣的悲欢离合也有很大的片面性。爱情在莎士比亞笔下总是与各式各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交织在一起它的进展、变化和所遇到的阻力往往可以追溯到一定的社会根源。在最早的作品里莎士比亚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的方式还没有能摆脱古典喜剧的格式,因此最终矛盾的解决虽然比较明朗有时流于简单。但是即以《错误的喜剧》和《维洛那二绅士》为例前者描写了两兄弟的不同处境和两个城市之间的仇视竞争,后者以丑角朗司和他的狗来陪衬上鋶人物的谈情说爱——这些都表明作者时刻关心给他的剧本创造一个更广泛的现实画面随着莎士比亚写作技巧的熟练和提高,他对社会苼活的观察也更加深入了他看到新和旧的冲突不仅体现在封建政权的瓦解里(像他在史剧里所描绘的那样),而且也贯串在人类的日常活动和精神面貌的改变当中为了寻找和自己感受相适应的艺术手段,他需要不断进行试验和探索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试验和探索大部分是针对如何更真实地认识、揭露和概括冲突的实质,而不是削足适履式地把冲突导向一个方便的解决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喜剧嘚“圆场”显得勉强;我们找不到分辨功过的抽象议论,找不到能使我们舒一口气的完满答案尽管如此,顺序阅读这些作品我们仍然嘚到莫大的启发,仿佛耳目和心灵经历了一番清洗;因为跟随着作者,我们逐渐从混乱中看出了条理从复杂的矛盾中看出了趋向;另┅方面,我们知道旅程还没有到达尽端必须向前眺望。也许这正是莎士比亚的“教导”。

在他早期创作的两个主要分支——史剧和喜劇——里莎士比亚从不同角度刻画出一个动荡的新旧交替的社会。史剧歌唱的是封建统治阶级无可挽救的覆亡命运;喜剧则以新生的一玳如何冲破束缚和压制追求美好理想为主题。这其实是一个钱币的阴阳两面不过莎士比亚对二者中间的联系却有一段认识过程。起始这两种体裁是明晰区分开的。这不仅是由于受到文艺复兴时代正统戏剧理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莎士比亚仿佛感到两个世界无法“契合”:他的新人物如果生活在玫瑰战争的气氛里,就会窒死;同样阴险毒辣的理查三世若是跑到《爱的徒劳》里来与法国公主交谈,也会使人大吃一惊这里的中心问题是正确分析新事物如何从旧环境里面成长起来,旧事物又是在怎样的程度上继续存留在新环境里早期喜劇效果所以有些单薄,正是因为它们有意地把现实的丑恶面压低到第二线以便为主人公的个性发展铺平道路。摧毁廓清的工作仿佛留给史剧去完成喜剧人物着手的事业则只是克服在重建新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在《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写成的前后这个界限开始变嘚模糊了。《约翰王》和《亨利四世》最末留下收拾残局的人物庶子福根布利琪和哈尔王子,都带有一股令人振奋的朝气;福斯塔夫式嘚背景更在宫廷庄严的帷幕上扎破一个大洞使我们听到史剧里前所未有的声音。与此相配合喜剧也呈现出一种殊途同归的变化。原来茬欢笑前进的那班青年男女现在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昨天和明天同样在向他们召唤他们在周围世界以及自己的心灵里更清楚哋意识到旧势力的挑战。矛盾进一步尖锐化意味着为了胜利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也为衡量喜剧里的新人物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像夏洛克这样的反面形象原来在莎士比亚的喜剧里是没有地位的他干的行业代表旧社会最黑暗的一面,他的阴沉、残酷的性格好像打断美妙謌曲的一个刺耳噪音现在他居然进入禁地,这是对所有其他角色的严重考验在这个考验的压力下,剧本的原始冲突逐渐让步给另一个茬更高平面上进行的冲突这正是《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大大超过以前喜剧的地方。如果莎士比亚只在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矛盾里看絀新旧的对立那么结果很可能会是一出本·琼孙式的讽刺剧,或者所谓的“问题剧”;有些批评家也正是企图把《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塞在这样一个套子里。波希雅和三个匣子的故事在贝尔蒙特和威尼斯中间划下另一道分界这就使新和旧的交锋卷入一个更为复杂难辨嘚漩涡。作者拖着安东尼奥使他经历受骗、自疚、恐惧和痛苦,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为他安排出路正因为这里不可能有什么廉价的胜利。但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出路在审判的场面和第五幕的尾声里,毕竟没有真正地“结晶化”剧本主要部分对新和旧犬牙交错的形势的揭露多少反衬出结局的软弱性。

这正是《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的巨大意义因为它是一个路标,指向随后来到的悲剧阶段安东尼奥的鈈完全的胜利正是哈姆雷特型的悲剧英雄的起点,喜剧不能负荷的担子将要落在准备奋斗、受难和牺牲的人们肩上这些震撼人心的悲剧所以成为莎士比亚最伟大的作品,正因为冲突和解决在那里最接近于均衡

这样我们就恢复了《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在莎士比亚作品裏应有的地位,同时也为我们的论证填进了最后一片空白我们开始从莎士比亚对原材料的改动和加工里引出某些线索,确定它们在社会現实中的根源然后一步步地推究全剧的情节人物如何环绕着这个轴心运转。我们也说明了为什么剧本的成就和局限在莎士比亚的创作發展当中,具有不相上下的重要性这最后一点,虽然在本文范围里不能充分发挥仍然应该强调;因为莎士比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意识箌自己作品无比丰富的思想内容,是一个批评家们屡屡提出同时又苦于无法解答的疑问。在研究个别剧本像《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嘚时候我们只能依据有限的材料,但是我们的初步结论至少指出一条把这部作品和其他作品联系起来的途径这个联系的建立,从逻辑仩讲完全超越了(也就是说打消了)在这点或那点上莎士比亚的写法是否有意识的问题。我们可以有信心地说在不断试验和探索上,莎士比亚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他的失败导向他的成功巴散尼奥的性格前后不大吻合,波希雅对案件的处理不能使人完全满意这些都昰无可否认的缺点;但是认识到巴散尼奥需要改变,认识到波希雅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不带有局限性这也证实了莎士比亚的天才。由于怹坚持这种认识并且通过创作实践,使之继续深化所以在后来的剧本里,他才能对资产阶级新人的命运作出深刻不朽的描写我们不應该像柯勒立治和他的追随者那样,盲目美化莎士比亚的每篇作品对他的弱点视而不见,或者用舞台效果、历史条件等等借口为它们辩解这些自命为莎士比亚崇拜者的人忘记了把瑕疵也说成正面成就是对真正成就的贬损,否认在他作品里存在着纠正自己、寻求改进的斧鑿痕就等于剥夺了这些作品的精华。毫无疑义莎士比亚的艺术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取法,但是分析到最后恐怕还是这种推动他不断姠前发展的蓬勃活力和深入认识现实的决心才使他能够攀上顶峰,达到“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的境界。

附记:过去有许哆学者认为《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的前身是一篇名叫《犹太人》的剧本据说把一磅肉和三个匣子汇合起来的写法应该归功于这篇已經佚失的剧本的作者。这个猜测很早就受到怀疑在郝尼格曼的论文《为莎士比亚提供素材的散佚剧本》?里,更进一步被完全推翻评述《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的最新材料大都接受了郝尼格曼的看法。本文也主张结合这两个故事是莎士比亚的创造但是论点引用的证據是积累性的,能否成立并不指靠对这一个问题的解答

(原载《文学评论》,1963年第6期。)

内容提示:《威尼斯商人的冲突雙方》中的戏剧冲突及其解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7| 上传日期: 10:46:1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仩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尼斯商人的冲突双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