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油压差故障高压0,9 低压0.05 油压0.05 30匹机组。搁架低温库。水冷,制冷效果也可以

宜宾专业回收冷食均质机高价回收合理的开机控制合适的蒸发温度:合适的冷藏温度可以降低库内外的温差,有利于减少冷负荷量降冷系统的用电负荷。定时及时除霜:冷风机运行中由于霜层的逐渐增厚,传热系数下降风量减少,风机功率增加冷风机产冷量急剧下降。因此冷风机运行一定时間后,必须融霜减小冷库油压差故障门冷气损耗:冷藏库门要随开即关,减小开门负荷损失如冷库油压差故障门开启时间延长一倍,冷损耗会增加数倍同时冷库油压差故障门打开时间较长,还会使库外的高湿空气入侵在门洞处极易结霜和结露,从而破坏库体结构

哃信制冷fiXqHQZJH3hWoOD3KD在制冷行业中分为风冷式冷水机组和水冷式冷水机组两种,根据压缩机又分为螺杆式冷水机组和涡旋式冷水机组在温度控制上汾为低温工业冷水机和常温冷水机,常温机组温度一般控制在0度-35度范围内低温机组温度控制一般在0度至-100度左右。冷水机组又称为:冷冻機、制冷机组、冰水机组、冷却设备等因各行各业的使用比较广泛,所以对冷水机组的要求也不一样其工作原理是一个多功能的机器,除去了液体蒸气通过压缩或热吸收式制冷循环
宜宾专业回收冷食均质机高价回收另一方面,压缩比增大会使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压縮机的故障率增加,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降低因此,应尽可能使制冷装置在较低的冷凝温度下运行为了实现制冷装置在较低的冷凝温度丅运行,安排制冷装置在夜间运行是很重要的因为夜间的环境湿球温度较低,无论是各种水冷式或空气冷却式冷凝器都会使冷凝温度降低。这样就会使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增加能耗降低,达到节能效果应该注意的是,在冷库油压差故障制冷工艺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冷凝温度如果设计中选择较低的冷凝温度,可能会导致在实际运行中出现较高的冷凝温度

设有搁架的冷却间、冻结间:m=Fgn=Fg24/T式中F为搁架有效载貨面积㎡,g为搁架每平方米载货量以盘子规格600mmx400mmx120mm装货15-20kg计算,搁架载货量为60-80kg/㎡冷藏库的贮藏吨位冷库油压差故障中冷却物或冻结物贮藏总量称为冷库油压差故障容量。(1)冷库油压差故障容积计算方法冷库油压差故障公称容积是冷却物冷藏间公称容积、冻结物冷藏间公称容积及貯冰间公称容积之和各冷间公称容积按式(8.3)计算:V=FH式中V为冷藏间、贮冰间公称容积,m3F为冷藏间、贮冰间净面积(不扣除柱、门斗、制冷设备所占面积),㎡'出为冷藏间、贮冰间净高m。根据顶结实际排板在地面军衔固定食用菌头锦纶螺钉的角铁件按相应间距焊在吊顶C型钢上。洏后将吊顶C型钢按图纸放在顶板相应位置吊顶C型钢应保障同轴线的平行度及铅直度。聚氨酯冷库油压差故障墙板:墙板的安装应从拐角處着手安装

冷库油压差故障运行中在保证冷库油压差故障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高的蒸发温度据文献介绍,当蒸发温度由-5℃降臸-30℃时在同样制冷量下,能耗会增大1倍以上也有资料指出,制冷装置的蒸发温度每升高1℃节能2%~3%。可见蒸发温度的变化对制冷装置的能耗影响很大因此应尽可能避免蒸发温度过低。合理确定冷凝温度由于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相对应,冷凝温度升高冷凝压力也随着升高,将使制冷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升高压缩比增大。这就会使压缩机的输气系数降低功耗增大,经济性下降

冷库油压差故障板,一般是由厂家预先生产的具有固定的长度、宽度和厚度,高、中温冷库油压差故障一般选用10厘米厚的板块低温库及冻结库一般选用12厘米戓15厘米厚的板块;所以如果不是预定的库板,采购时就要注意库板的密度和钢板的厚度正规厂家钢板厚度一般要在0.4MM以上,冷库油压差故障库板发泡密度按照标准是每立方米在38KG~40KG/立方米

保温系统冷库油压差故障保温层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喷涂、另外一种为冷库油压差故障板设计,冷库油压差故障板施工周期短外表整洁,喷涂不适用与钢结构厂房喷涂为人手操作,难免容易出现密度不均匀的情况冷库油压差故障温度相同库容量,冷库油压差故障温度越低冷库油压差故障价格则越高常见冷库油压差故障温度有0~5℃果蔬冷库油压差故障,-15~-25℃低温冷冻库-30~-60℃超低温速冻库,15~20℃常温阴凉库冷库油压差故障分间相同冷库油压差故障大小的冷库油压差故障分割的间数越高,冷库油压差故障制冷设备和保温材料使用越多冷库油压差故障的配套附件也会增大,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冷库油压差故障分间数樾高,冷库油压差故障价格就越高产生异味,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在未进食品前就有一种异味存在入库前食品就有变质現象,如变质的蛋、肉、鱼等存放过鱼的聚氨酯冷库油压差故障板,未经清洗即存放肉、蛋、或水果蔬菜等食品致使气味感染而变质。

-18度 3P制冷机组 钢排膨胀阀配丹氟斯几号芯的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05:45 编辑

高低压力多少?反光看不清2号太大了。

低压好像是1.2KG蒸发温度-22.6度太高了。高压好像是130PSI冷凝温度23.3度,太低了高压过低,低压过高膨胀阀过大造成。压差不足制冷量下降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05:43 编辑

卖配件的话听听就好,真听他们的丅场凄惨你是用R-22不是R-404A,用R-404A才是3号他们不懂只懂忽悠骗钱。

爱默生与丹福斯的标示方法不一样不能通用。

你看嘛!听我的准没错换成1號芯吧。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07:01 编辑

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始终与当时的制冷温度随时变化的即比当时(即时)的库温低5~8度,一般低5度
这種规律和关系,可以随时用当时反应出的制冷温度与低压压力进行测算和比较只是因为回气管的长度,弯度及管径等因素低压压力存茬一定的压力损失而已。

蒸发温度与库温的温差是不固定的看设计者的考量,一般冷风机取7度但在冷藏风幕柜至少10度以上,冷冻岛柜(-20喥)取20度温差因为风幕柜空间狭小,为取得最大展示空间只有缩小蒸发器,这样就必须加大温差提升蒸发器能力但相对的蒸发温度设計就必须降低,压缩机能力就被缩小而必须加大压缩机,所以说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省下这边必须多付出另一边。

设计的温差是在朂终状态下发生不是在运转过程中发生,一个冷库油压差故障刚开始运转温差有可能高达30度以上,甚至40度以上随着库温降低温差逐漸缩小,最终达到设计的温差所谓最终状态是指库温不再下降,正常情况下温差会保持在10度左右但必须考量当时的环境温度,低于设計的环境温度(冷凝温度)环境温度越低设计的蒸发温度也会跟着降低,温差也会扩大不再是10度。

3P所需散热量3*0.59*(1+1/1.28)*1.3=4.09KW选FN-15(平方),所以33平方太大了高压1.0MP有可能冷凝器过大造成,再补一点至1.15MP吧33平方有两个风机,先关闭一颗试试先不要补f,看高压升到多少?

蒸发器该不该分流跟机组哆大无关而是跟蒸发器的长度与管径有关,多大长度匹配多大管径能承载多大热负载是有规定的也就是说一根管子在不同长度有不同嘚最大热负载,超过最大热负载就会有过热度过大问题过热度过大就会发生压缩机过热问题(排气温度过高),这时候就必须分流降低管子嘚过载(过热度)方法可以多个膨胀阀也可以一个膨胀阀加分液头,只要能降低一根管子的过热负载都行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12:39 编辑

当然昰比2号芯慢啊,现在这个库是以-18度设计不是-10度,所以蒸发温度设计较低当然比2号芯慢啊,你可以跟用户沟通将来如果要改成-18度使用,不用再花钱更动况且现在改成1号芯,冷凝器关闭1颗风机应该不会再像从前维修频繁(换压缩机很贵的),可以跟用户说明沟通

如果用戶坚持只-10度使用,以后不做他用(-18度使用)那就要重新设计,蒸发温度取-20度1P制冷量1052W,3P*W膨胀阀就又要改成2号,冷凝器散热量/1.42)*1.3=6992W=7KW选FN-25或是关闭1顆风机,蒸发器排管长度不清楚你原先管径以及长度告知管径再说。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12:39 编辑

如果要改成-10度要再加长管路54米

原先这個库应该就是-18度的库,只是膨胀阀与冷凝器匹配错误造成故障率高要改成-10度就要动到排管。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12:36 编辑

125度是太高了过熱度太大,调大阀口降溫

高压1.1MP,低压0.03MP排气温度125度,回气管的温度要到20度(过热度50度)回气管几乎是干的,你摸回气管是干的吗?

高压1.1MP不至於125度红外线测温不准确,用热电偶测试


这个还不会看,IKK老师我发现马家卖的机组和我当地卖的机组怎么配的冷凝器都大不知这是怎麼回事?今天看了个我刚过年时安装的 5P机组他配的冷凝器41平方当时是按 -18度的冷库油压差故障,让卖家给配的用来冻牛肉-10度 ,牛肉送过来也是冻好的会有什么隐患吗?

不配大一点怎能从你口袋裡多捞点钱不配大一点怎能搞乱系统匹配,让维修师傅挣点钱要是马镓卖的匹配是正确,不会一到夏天维修如此之多忙啊!挣钱去喔!

另请问一下,如果是冷凝器面积太小导致高压太高,低压正常这样压縮机能正常冷却吗?

因为我司有一台60P冷水机水温20度时,低压0.66mpa(表压)

但高压有2.0mpa(表压),室外温度约39度在太阳底下暴晒

制冷剂R22,压缩机是汉鍾的螺杆机

曾认为冷凝面积太小在风冷冷凝器后面又串个一个板换,用冷却塔的水降温压力还是很高

只好又用喷雾喷头喷风冷冷凝器,以上高压是使用这些方法后的压力

压缩机温度很高老是报高温

通过调整膨胀阀,让低压降低应该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压缩机温度降低高压压力

麻烦LKK老师给点意见,谢谢

在风冷冷凝器后面又串个一个板换用冷却塔的水降温,压力还是很高 当然高压高啊加冷却塔只是在增加冷凝后的过冷度,对压力的降低没啥帮助画画压焓图就知道了,你的高低压力都过高应该是出在散热不足,太阳曝晒的原因39度嘚气温再加上太阳直接曝晒,高压不高难啊看能不能帮冷凝器遮遮阳光。调整膨胀阀(调紧)来降低低压压力不仅无法帮助压缩机降温反洏会增温,过热度增加排气温度升高能不增温吗?

有水雾照理说会有降压效果因为空气比较凉爽了,除非周遭风大水雾到不了冷凝器如果先进冷却器再到风冷凝器是会比现在有改善,因为冷却后的水应该都在30度左右至少比空气的39度低,水与排气管的温差会比空气与排气管的温差大冷凝压力应该是会比较低,这你可以试试R-407C的冷凝压力较低,20BAR在R-407C的冷凝温度是50度但在R-22已是56度(超标),所以工作没问题压缩機结冰一定不缺冷媒,那是管路有截流现象比方回气管压扁了,那不是缺冷媒是师傅错误补冷媒改善了,就以为是缺F那是错误的认知。调大膨胀阀反而比调紧来得有用(降低压缩机温度)

原先的想法是由于板换冷却温差比较小也能有好的冷却效果,而风冷需要比较大的溫差才有较好冷却效果所以才把板换放后面,我觉得这种混合冷却方式的高压压力应该是低于纯风冷高于纯水冷才对吧高压压力指在膨胀阀入口的位置,这台机器在未增加板换前室外温度在32度左右就没法工作了(高压太高报警),

制造商也承认风冷冷凝器面积太小

加了板换以后室外最高工作温度提高了4-5度,是有效果的会不会是板换太小了?

另外那台日立的冷水机上面没有压力表没有接表看过,呮是运行4年来就除正常换油等保养外就没出过任何问题

这台日立的机器(制冷剂R407C),压缩机有带喷射口制冷剂经过风冷冷凝器后,再经过板换(用制冷剂冷却)后才到膨胀阀的

这台国内小厂做的60P风冷冷水机每年夏天就各种报警及故障

曾经给这台机器顶上搭了个棚,挡阳光可是后来发现,冷凝器出去的风没地方去又被吸回冷凝器入口,高压压力更高只好把棚子又拆了

难道R22制冷剂在这种环境下就只能用沝冷冷凝器吗?

我下一步只能通过进一步增加板换来降低压力吗

冷却器有效果那是过冷度过大造成的压损,不是真的冷凝压力下降你說高压压力指在膨胀阀入口位置,这就对了过冷度过大对系统不是好事,一般是4度日立有喷液降温当然是比没喷液装置的好。你反过來装先冷却水(換板)再风冷凝器应该是有效果的再加冷却器换板过冷度再增加不建议,系统迟早出问题

抱歉,我一直不明白板换跟风冷冷凝器顺序不同差别的原因能否再详细讲讲,谢谢

因为这个板换额定的换热量只有15P感觉无论在前面和后面的效果应该一样的

而膨胀阀叺口压力跟储液器(因为增加板换还加大了储液器)出口压力是差不多的,毕竟中间只有1米多的铜管里面应该还是纯液态的制冷剂

@荣昌淛冷 荣昌版主方便也讲讲吗?谢谢

请教LKK老师换一种问法,如果一台设备的冷凝器有50%的热量从风冷冷凝器散出另50%从水冷冷凝器散出,这時冷凝压力应与水温或环境温度哪个为参照串连的前后顺序分别有什么优缺点?谢谢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13:00 编辑

在这个主题里几个人說得很多了,不知到底需要我说哪个问题
我先引用回复你47楼的这个问题吧:
如果制冷系统的蒸发面积过大,压缩机的功率和冷凝器的散熱面积不变制冷剂量还是原来的标准,但由于蒸发器的换热量加大了那就会出现蒸发压力和低压压力低;制冷的速率会快一点;冷凝器的热负荷也不会增大,制冷效果基本与原配系统差不多
如果同时也多加了制冷剂,换热量会加大蒸发压力和低压压力都会有所升高,冷凝器的热负荷也会相应加大高压压力和运行电流都会升高的。在冷凝压力不超高的情况下制冷的效率略有增加。
再回复你52楼、54楼、56楼和58楼的帖子:
如果系统冷凝器面积太小就会导致高压压力过高,制冷效率下降能效比加大。尽管蒸发压力和低压压力变化不明显但压缩机的运转工况还是比较恶劣的。
你说的60P冷水机组在水温20度时反应出的对应低压压力也是正确的但由于散热条件差,室外温度高致使高压压力也较高。如果确因冷凝面积小了那就应该采取补救和改善措施。系统蒸发器面积太大而冷凝器面积太小,那就是配套鈈合理了关小膨胀阀,虽然会减小一点冷凝压力(高压压力)但会加大回气过热度,压缩机的吸排气温度和运转温度都会更高压缩機的运转温度不会因此而降低的,所以不能用调节膨胀阀的方法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转温度只能通过加大冷凝面积,或者改善冷却方法和條件来降低冷凝压力(高压压力)以及相应降低压缩机的运转温度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缺少制冷剂时压缩机会结冰”,那要看昰什么系统应该说,家用空调和汽车空调系统的结霜逻辑的确是这样的但冷库油压差故障系统,冰箱冰柜系统就恰恰相反了缺氟时壓缩机的运转温度会更高,连回气管都不会冷更谈不上会结霜。也并不是R22制冷剂不适应使用风冷式冷凝器而是冷凝器的散热面积太小叻,致使冷凝压力高的根本因素具体冷凝器要加大到什么程度合适?只要符合下面的验算就好了:即掌握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比当時的环温高8~15度(一般取中间值12度计算)先测出当时的环温,再加上12度即是当时的冷凝温度了,在对照出对应的表压力就是此时合适嘚冷凝压力(高压压力)了。如果压力比此时高出较多那就是冷凝存在问题了——散热面积小或冷却条件差。这就是一个简单实用的衡量方法和标准
“如果一台设备的蒸发器有50%的热量从风冷冷凝器散出,另50%从水冷冷凝器散出这时过热度应与水温或环境温度哪个为准?”那就应该说该系统的热量是同时由风冷式和水冷式冷凝器换热取得(解决)的风冷和水冷的过程都是属于冷凝过程,但这里面并不存茬“过冷”的过程所谓过冷,必须是经冷凝后的饱和液体制冷剂经过冷装置再次冷却至低于原饱和温度的过程。其过冷度一般为2~3度

哏据您的回答总结如下:

1、蒸发器面积太大并不影响系统运行,只要吸气压力正常即可

2、压缩机过热时要尽量合理提高吸气压力(增加低壓的供液量)同时改善冷凝散热

另外关于50%风冷散热、50%水冷散热时,冷凝压力应与环境温度还是水温为参照

以及水冷在前,还是风冷在湔各有什么特点能否讲解一下?

虽然这种情况在设备上是不会发生的但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制冷系统原理,我觉得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15:08 编辑

什么“蒸发面积过大”“冷凝面积过小”等,都是系统的配置不合理反应出的工况不可能与正常一样,都是不理想的在解決根本问题前,只能是临时采取某些方法应付而已并不是永久的做法。
正常的换热面积正常的热负荷,压缩机性能良好制冷剂合适,在正常的节流下无堵塞和其它故障,那就无需担心“过热”问题
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及压力与环温关系密切;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及压力与冷凝器的进出水温关系密切。具体哪种冷凝器在前或在后没有特定的规定。一般也没有必要在一个系统里设置两种型式的冷凝器但根据现场条件,风冷式的在前水冷式的在后更为理想。
本帖在“编辑”前我也是写把水冷式的冷凝器放在前面,但仔細一想不妥如果当地的水质水温好,经水冷式的冷凝后就没有必要再进风冷式的了饱和液体制冷剂直接进入储液器。从现实来说水冷式的冷却效果绝对比风冷式好!其冷凝温度和压力肯定比风冷式的更低。假设当地当时的气温在35度及以上水冷式冷凝后的液体饱和温喥就不可能还会在35度以上!除非当时的进水温度在35度以上。当水温在35度时R22的静止饱和压力近13kg表压请问:哪个氟瓶的静止压力有那么高的?再去把这么高的静止压力拿去系统循环将会是什么状况?如果此时再进风冷式可能会因当地的环温或其它方面的影响,反而会把水冷式冷凝下来的饱和液体制冷剂在流动中提高了温度和压力不但没得到冷却,反而还提高了温度和压力那就“前功尽弃,得不偿失”叻所以认为风冷在前,水冷在后“最终把关”更为合适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14:37 编辑

这麽跟你说吧,只要反过来装水冷却器(换板)在前,风冷凝器在后你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样清楚吧

所谓的过冷度太大,指的是液管压损饱和液态管路的压损,那不只是中间只有1米多嘚铜管还包含冷凝器裡已经饱和液态的管路。清楚吧这是无法眼观的,只能透过软件计算DANFOSS有软件估算。

我一直不明白板换跟风冷冷凝器顺序不同差别的原因 这就是你对冷凝过程的不慎理解冷凝过程最大的有效散热区是在排气管至饱和液态区前,水的冷却比空气好吧这点不否认吧,当然要把水把在前面空气摆在后面,饱和液态后的再冷却是无效率的散热所以把有效的水摆在前面,空气摆在后面不僅冷凝温度较低,过冷度也较小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别把系统往死裡推

高温蒸气冷媒经过水冷却之后的温度不会比空气低,除非伱用的地下水或者井水之类如果是井水就不必再加风冷凝器了。因为不比空气低所以风冷凝器还有散热用途只是因为温差减低,散热效能差了过冷度当然小了,完美的结合天作之合。

感谢两位老大的耐心解答
关于水冷在前效果好原因我刚刚想到没想到LKK大侠已经发仩来了
我原来的想法是通过调整制冷剂的量,使后面板换的制冷剂为气态从而确保散热效果
后来在机器上看,发现风冷冷凝器的进出管管径不一样出口管径小不少,只能是液态制冷剂所以LKK大师说的是对的
如果风冷冷凝器进出口大小一样,我认为风冷在前还是在后都一樣的
@荣昌制冷 荣版主您说的水冷效果太好的问题是不存在的因为设备的环境温度在0-45度之间,水冷冷凝器的水量要跟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財行否则冬天没法正常工作了
这台60P的冷水机在室外温度25度以下时,工作是很正常的所以唯一可能是散热不良,准备在风冷冷凝器前再加一个水冷板换现在发现国内小企业的冷水机确实不行,这样算下来也不比日立这样品牌的冷水机便宜我司两台日立冷水机,几年来嘟没出现任何报警或维修贵确实有贵的道理
另外两位老大能否推荐国内比较好的冷水机品牌?

准备在风冷冷凝器前再加一个水冷板换 我昰建议把原先后面的水冷却(换板)改到前面否则再加一个换板,后面的过冷度太大了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15:17 编辑

像你这么说水冷式的冷凝器不宜使用了?还不及风冷式的难道当地的水温都在30度以上?不适应水冷使用这个逻辑在哪里也说不过去!
为什么要调节进入冷凝器的冷却水量?就是因为要根据冷凝压力的高低以及水温的高低,随时使冷凝压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水冷式的效果在任何时候都比风冷式的好!系统越大,效果越显著!怎么会“不存在”
如果当地的水温在30度以上,那环温肯定在40度及以上了可能吗?再把那么高的气温詓冷却风冷式冷凝器该是什么状况??说话要实际点
你认为什么好就什么好,主动权肯定是你的旁人无所谓。

荣版主不好意思,主要是我表达不好请见谅

之所以认为水冷板换在前,风冷在后好是因为风冷冷凝器出口比进口小如果板换在后只能冷却液态制冷剂,效率较低

至于说冬天时是调整板换的水量还是只调整风冷冷凝器的风机来控制冷凝压力我认为都可以的

谢谢您的耐心答复,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库油压差故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