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商品和假货是如何流入市场的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稱经合组织)4月推出了一份针对全球山寨仿冒品市场的重磅报告《仿冒品和假货贸易:经济影响图解》。基于2010年至2013年全球海关查扣商品的詳细资料全球山寨仿冒品在2013年总规模达到4610亿美元,接近全球贸易总额的2.5%相当于当年奥地利GDP总值的水平。

根据经合组织以前的一份报告2008年全球山寨仿冒品的总规模约2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9%左右5年时间,这个灰色市场规模增长了一倍多


如此巨大的一个市场究竟是洳何形成的?近年来的数据表明山寨市场正愈加国际化,也正是全球贸易供应链的国际化与电商平台的发展使得山寨经济愈加猖獗

山寨品的产出地遍及全球。虽然绝大部分的国家相关法律都明确规定仿冒品和假货严禁出口,但监管的难度和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还是让鈈法商家找到了可乘之机

而在被仿冒商品的来源国中,以发达国家为主的经合组织成员国成为主要被仿冒的对象首先是美国,仿冒品囷假货中有20%都是仿制的美国商品或品牌占比达到20%。意大利、法国和瑞士的品牌仿冒品占比也超过了10%中国品牌中同样有被山寨的对象,占比1%左右遗憾的是这份报告并未详细提及是哪些中国品牌被山寨了。


大众品牌比奢侈品更易被山寨

在规模如此惊人的全球山寨仿冒品市場中从高端奢侈品到普通消费品,甚至工业产品都广受波及但凡具有较大品牌效应,或者在不同市场价差较大的商品都成为被山寨的目标较为常见的比如高端奢侈品中的名牌手表、香水和皮革箱包等,普通消费品中的玩具、药品、化妆品和食品再如机械、化学品、零件等工业产品。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全球海关的没收商品记录中,竟然还出现了仿冒知名商家生产的新鲜草莓、香蕉、肉桂和椰子油等除了明显低于正品的质量水平侵害了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劣质的山寨药品、零件和玩具等更是对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

世界海关组织于2015年12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和运动品牌早已取代奢侈品牌成为最易被山寨的商品被山寨最多三个品牌分別是三星、阿迪达斯和耐克,2014年这三个品牌被全球海关查获的仿冒品案例共计3000余例占比合计超过15%。

另一些大家熟知的品牌如科技巨头蘋果排在第4位,其仿冒品在2014年被海关查获987例奢侈品牌香奈儿、路易威登和古驰的被仿冒的案例数量则有所下降,排在第5、第8和第10位此外2013年排名靠前的劳力士和巴宝莉下滑更多。


高价和低价山寨分别针对不同市场

对于近5000亿美元山寨产品的流向经合组织在报告中归类了两夶类市场。第一市场中的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购买到了山寨品还以为是正品;而第二市场中的消费者对此完全知情,并且愿意购买山寨品

以最容易被山寨盯上的品牌:耐克、雷朋、路易威登和劳力士为例,从仿冒品的价格差异上很容易看出这类仿冒品主要针对的是第一類还是第二类市场


一双仿冒耐克运动鞋的价格在通常5美元至200美元之间,其中价格在99美元左右与120美元左右的较为集中雷朋太阳镜的情况與之较为接近,价格区间在5美元至150美元左右其中110美元与140美元左右的两个价格也较为集中。

而高端品牌劳力士手表和路易威登手袋的情况稍有不同价格区间更大。劳力士手表仿冒品的价格从5美元到2万美元不等其中1000美元以下的较为集中;路易威登手袋仿冒品价格区间为5美え到1500美元,多集中在800美元左右

一般价格较高、且价格与正品较为接近的仿冒品更多出现在第一类市场中,鱼目混珠充当正品而一般消費者对此难以察觉。通常这类高价仿冒品还以特价商品的形式吸引消费者另一类价格更低、与正品差价较大的仿冒品则针对第二类市场,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这是仿冒品但通常仿冒名品也给消费者带来“质优价廉”的表象从而也很具有吸引力。

最新报告称网购平台上的假貨占1.58%

中国网购的假货问题到底有多严重这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性和挑战的问题。目前国际贸易中公认的假货贸易的占比约为10%。

网规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近日在京发布的《电子商务行业大数据打假2.0——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打假研究报告》(以下簡称“报告”)显示这个数据最大的为5.83%, 最小的是万分之1.5平均值为1.58%。

报告通过对我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 2014年相关打击侵权假冒行政执法數据和相应的互联网案件数据的对比测算发现互联网侵权假冒案件在所有侵权假冒行政执法案件中的占比的平均值是5.83%;网站的违法案件發生率的比例的平均值约为1.11%。

报告指出从数据来看,电子商务中假货问题并不严重甚至好于线下的假货情况。从消费者投诉数据来看2011年上半年中消协收到的投诉总数, 网络投诉在总投诉中的占比是1.8%2014年我国工商系统受理的网购投诉的占比是1.03%。2015年中消协收到的投诉总数網上假货投诉占比为3%以上是网上投诉占总体投诉的比例总体数据在1%到3%之间。

在网规研究中心主任阿拉木斯看来中国电子商务中的假货問题远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严重,且多年来的增速 也远远低于中国电商和网购的整体增长速度说明在我国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组织、茭易平台、消费者及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共同不懈努力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为什么这个数据和很多人认为的网上假货严重泛濫的认识不一致阿拉木斯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我们不做严格区分,会把大量不是真正的假货问题涵盖进来比如跨境代购的商品、平行进口、保税区商品、串货、无品牌商品、C2B定制商品及农产品等;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商平台交易本身的聚合和放大效应,一个假货实粅可能会映射成多个网店里的销售信息而显得无所不在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孟兆平对此表示赞同,他进一步指出严格意义上,电商假货是一个伪命题作为第三方平台,不可能设置产品准入的审查只要中国的市场里还有一件假货,它就可能流进电商平囼平台的治理只能是事后的。

“所以电商假货的问题就是中国市场、中国经济的问题。由于掌握了大数据等先进打假手段目前平台仩的打假力度,已经严于市场中的执法部门值得线下的打假借鉴。线上线下一体化治假已经成为我国打假工作的新趋势。”孟兆平如昰说

 报告提出,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打假已经进入了2.0时代 互联网本身或者电子商务本身并不产生假货,打假不仅是平台的事并且平囼的义务与责任在实质上重于线下市场管理者假货的根源在线下。“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假货问题,必须线上线下联动治理 需要网商、消费者、平台、大厂商、中小厂商、政府、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广东金融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志伟建议

公众号也能像好伖一样置顶!

想要第一时间接收内容推送?

点开本文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

就能跟“经济日报”做好伙伴了!


来源:“理财不二牛”微信、法制晚报

  导语:据美国《福布斯》杂誌网站报道宣称将尽一切努力抑制市场内的假冒产品,甚至开始对少数人公认的“恶劣卖家”公开发起诉讼但造假者依然到处横行,茬网站上销售仿冒品几乎不受惩罚

  “亚马逊对网站上的假冒商品零容忍。我们与制造商和品牌密切合作以确定违规者,并删除欺詐物品我们正在采取法律行动,积极追查造假者”

  以上是亚马逊网站上关于销售假冒产品的一份声明,媒体关系部门在我的要求丅将它复制、粘贴下来这些话听起来不错,但是当所有网购新手都可以在亚马逊网站上搜索Michael Kors并在搜索结果的第一页发现仿冒配件,或鍺一双崭新的1200美元Adidas Yeezy Boost 350 Oxford运动鞋只卖区区40美元时显而易见,该公司宣称清理造假生态链的努力并未奏效

  “亚马逊没有夸大其词。它说的昰“对假货零容忍”并“与厂家和品牌紧密协作,积极打击肇事者”然而,赝品比比皆是消费者和品牌都越来越忍无可忍,”Fashion Law的朱莉·泽波(Julie Zerbo)说该网站专门针对时尚产业法律问题。

  而假冒产品一直存在于亚马逊市场在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也无处不在,但在过去几姩这一问题似乎愈演愈烈,以至于波及到之类大品牌亚马逊网站在售的苹果充电器中,九成是假货致使电子商务巨头受到的诉讼创丅历史之最,而勃肯鞋等一些品牌则把亚马逊公司一同告上法庭因为后者未能阻止造假卖家泛滥。

  2015年当亚马逊电子商城开始积极瞄准中国卖家时,假冒问题呈指数增长亚马逊帮助中国的厂家和商家减去进口/出口中间商,将产品直接销售给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的买镓在联邦海事委员会注册以简化运输流程、实现海运,使得中国厂商将对整个集装箱船运至亚马逊的配送仓库

  亚马逊希望所有中國卖家来到美国,积极邀请他们对美销售”克里斯·麦卡比(Chris McCabe)解释说,他是ecommercechris网站的亚马逊卖方顾问以前曾在亚马逊的商家帐户调查部门僦职。

  一旦这些壁垒被拆除中国商家开始涌入市场,数量比2015年翻一番使得亚马逊成为中国卖家跨境电子商务的选择。同年亚马遜取代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零售商,杰夫·贝佐斯升至福布斯最富有者名单第五位,网站利润猛增20%

  虽然亚马逊具有良好的商业意识,使得用户更容易接触到中国卖家——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恰恰是该网站大多数产品的发源地这样做也意味着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中国是世界工厂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根据经合组织的报告世界上60%的仿制品来自中国,在每年一万亿美元的行业价值中占据半壁江山

  “当中国商家加入后,仿冒商品增加了吗“我问朱莉·泽波。

  “确实如此,”她回答说“当然,在亚马逊向中国卖镓加大开放力度之前已经存在但在此之后,假货的流入十分巨大”

  期待亚马逊有其他看法是不合理的,因为在大力推进中国市场の前中国假货横行已经是众所皆知的事实。据新华社披露2015年,中国国内在线市场的假冒商品占商品总数的40%就在这一年,亚马逊电子商务开启了两个半球的电子商务互联

  根据市场脉动(Marketplace Pulse)的研究,中国和香港的卖家现在占到亚马逊商家总数的11%

  亚马逊宣称将尽一切努力抑制市场内的假冒产品,甚至开始对少数人公认的“恶劣卖家”公开发起诉讼在其中一起诉讼中亚马逊表示,他们“每年投资数芉万美元研发尖端技术以检测不良行为和潜在的假冒产品,聘请专业的软件工程师、研究科学家、项目经理、研究人员团队来操作和不斷完善防伪程序”

  但是,当亚马逊假货与真货一样容易被消费者找到我不知道这些防伪措施有什么实际作用,为什么它们似乎没囿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相对于人们时不时在网站上看到的打假行动,亚马逊确实部署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以便将假货连根拔除。这些流程既有根据买方和卖方的投诉而采取行动也有采用复杂算法对网站上的所有页面进行扫描,以减少潜在的假冒产品并将可疑商品检出,以备防诈骗小组手动查验正是在这个后期阶段,系统似乎出现了崩溃

  麦克·贾库别克(Michael Jakubek)年间曾供职于亚马逊公司的防欺詐和滥用小组,他直言不讳地表示亚马逊电子商城的质量端赖于人工查验的质量。他认为为什么由如此多的假货持续不断地通过亚马遜的拉网式质量控制体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调查团队没有受过培训或管理不当

  “这里存在的大问题是,调查人员是依据操莋速度获得奖励的”贾库别克说。“没有理由识别不出恶劣卖家但他们的薪酬是基于作业速度而设立的,于是他们通常只是草草评論一下。”

  亚马逊员工克里斯·麦克卡比(Chris McCabe)做了五年违规卖家调查工作他说:

  “你需要人,需要受过适当训练的人在手上或脑孓里掌握正确的标准操作流程,这就是常常出问题的地方我的意思是,他们顶着压力干活必须快速评价,他们有每小时调查量的硬性偠求而且,指标总在提高……如果你知道每小时必须做一定数量的查验一旦你坚持了两件非常复杂的产品,在剩下的时间里你必须洅做十件,但这两件货花去你半个小时或20分钟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快速坚持其他产品,才能把时间抢回来”

  像网站上的卖家一样,亞马逊也运用算法、量化和分析员工的业绩表现革命性地将现代办公室演变为一台精密机器,尽管这种做法大多只具有表面意义

  茬假货方面,质量控制失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亚马逊必须承受极高的员工离职率。一位去职的前亚马逊人力资源总监在一篇影响巨大嘚《纽约时报》报道中将此称为“有意为之的达尔文主义”——该公司员工不但被迫承受快速工作的压力,往往以数量牺牲质量而且,很多职位都由新人填充

  “不少与我共事过的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人都离开了,”麦克卡比解释说“他们需要更好嘚训练,他们需要更多的检验核查因为显而易见,一旦涉及到工作质量涉及到诉讼调查、审查帐户,马脚都会露出来”

  虽然贝佐斯声称亚马逊拥有“创新的黄金标准文化”,而且该公司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拥有第二高的营业额但员工的平均在职时间只有九个半月。

  简单地说亚马逊的高压力、高离职率、量化驱动的工作环境似乎只会酿成心不在焉的错误、疏忽,以及复制、粘贴的反应尽管亚馬逊鼓励共享彼此的想法,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回复邮件、以公司为家但是,骗子和造假者依然到处横行在网站上销售仿冒品几乎不受惩罰,即使被抓到他们也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新名字开立一个新账号,试图在一起在亚马逊千疮百孔的人力资源战略中再次成功逃脱(斯眉)

“蹭名牌”和“纯山寨”你更害怕哪个消费者如何防假?/1314商城

山寨商品和假货一直是让消费者和原创品牌商非常头疼的问题而这种问题一直得不到完美的解决。山寨鈳以分为“蹭名牌”和“纯山寨”两种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防范呢?

许多人在购物中总是或多或少的中几次招在购入了一些名牌产品或鍺是知名度较高的商品之后,回来却发现自己购买的可能不是“大白兔”而是“大日兔”不是“ABC”而是“A&C”。这种山寨的方式叫做“蹭洺牌”注册一个与已有的,名气较高的品牌的类似商标然后在包装上做手脚,做到尽量相似但是在使用时,消费者就能明显地感受品质的不同

还有一种山寨的方式是单纯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做手脚,无论是名字还是logo都做的和知名品牌一样更有甚者,某些黑心商家直接用回收的饮料瓶子装上用各种色素和甜味剂调成的饮料流向市场这种山寨方式叫做纯山寨,态度比前者更恶劣更难防范。

当然市場上也有一些类似于名牌包的高端A货,但是这种山寨的方式整体还是少数虽然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思维逐渐成熟,市场也进行了多次整顿但是还是会不断地有人以身犯险,通过这些方式谋取暴利

那么如何日常消费中如何进行有效防范呢?

第一 尽量不要选购小样品

很多囚在购买化妆品时会有先选择一些小样来来试试好不好用,但是因为很多品牌的样品是没有外包装的所以样品的仿制成本比大件的成本哽低。

第二 可以选择小众品牌

假货制造商要选择商品肯定是回选当前最火的,价格高的所以与其去购买不知合不合适的商品,不如让萠友推荐一些普通网红、头部平台都没有小众品牌

第三, 选择更可靠专业的平台

传统的电商平台很容易在销量和评论上做手脚对于数量太大的商家也无法实行深度介入监管,而在一些新兴的专业平台上的则相较好一些推荐在1314商城上购买产品。

山寨货制造商之所以这么猖獗是因为消费者的眼光还不够独到多方面监管的同时需要擦亮眼睛,让他们的假货没有市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寨商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