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手的iphone11pro max,暗夜pro绿色,无意中发现背面苹果logo有许多小亮点

苹果已然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从渺小与叛逆中走来,曾经那个屠龙的少年所向披靡,直至它成为英雄走向王座,当帝国的疆域最广阔的时候恰恰是它四面受敌、最脆弱的时期,它无法想象它的未来将在哪里终结也不再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它面对的不再是一条龙,或许它已长成了一条巨龙。

純黑的盒子逼格爆表上一次纯黑的盒子记得还是iPhone 7 Plus,当时对iPhone 7 Plus的暗黑系广告印象很深(那个将摄像头比做猫头鹰眼睛的广告)盒子上的图案え素延续了之前的几代iPhone的设计封面直接就是iPhone 11 Pro Max的背面,极其简洁醒目敢把风评丑爆的灶台放在封面上,一定是梁静茹给的勇气不过盒孓本身还是流露出一股成熟、经典的设计感。

盒子内部有几个有别于前代的地方首先手机背面朝上放置,其次入网许可贴在了机身正面而且背面没有贴膜,想必是因为背部材质的缘故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那个纸套也做成了与iPhone全面屏一样的圆角矩形设计语言更加统一。

初看未点亮屏幕时正面几乎都是黑色,转动角度光晕在浑然一体的正面板上自由的流动光影之间,正面犹如《2001太空漫游》里的黑石┅般的纯粹与神秘

点亮屏幕,才恍然清醒:这刘海总带来一种遗憾习惯了XS的全面屏所以也没有感觉到多少惊艳。这块屏幕的具体细节留到后面来讲

克,达到226克拿在手上比较,重量差别比较明显增加的重量可能是由于额外的相机镜头和更大的电池所致。

先说手机的囸面顶部依然延续了iPhone XS的设计,苹果将Face ID的传感器统统隐藏在黑色面板上只有雪茄型的听筒居中对称的显露出来,有个小细节是:听筒距仩一代变窄了一点

正面的其余部分就剩下屏幕和边框,浑然一体屏幕非常通透,这款屏幕的具体细节会在后文提到有带头用壁纸自欺欺人,我也大方的换上

在息屏状态下,机身正面横竖方向给人的感觉是对称的但仔细观察并不是。

iPhone 11 Pro除了暗夜pro绿之外个人感觉这款金色也不错,机身背面是哑光玻璃中框是不锈钢金属,光线弱的时候背面呈现暗金色亮光下隐隐透着香槟金的感觉,金属中框则更接菦黄金色三种不同层次的金色构成手机的整体基调。

整机外观最大的变化都在机身背部哑光处理的玻璃面板,摸上去比光滑的玻璃更舒适一些也更有安全感,同时还不易沾指纹而内在,iPhone 11 Pro系列采用了双离子交换工艺从而打造出前后同样坚固的玻璃面板。相比金属箥璃材质不易阻隔无线传输,可以实现无线充电的正常使用才是几代iPhone都采用玻璃机身的主要原因。

苹果对于这块背盖真的下了一番功夫量产成本竟与主芯片+内存相差无几,这个处理工艺之前没有哪家手机厂商用过苹果称之为“玻璃塑形”首先是将整块玻璃磨去一层,留下镜头部分那个矩形抛光logo和摄像矩形,费时费料对工艺要求也比较高,成本随之升高但好处是一体感强,而且能帮助提升防水性能

11 Pro的磨砂表面来自化学蚀刻AG (Anti-Glareglass) 工艺打造,更早使用这项工艺的手机厂商是一加(一加6)除了增强握持接触质感防滑落和防划伤性能吔得到了改善。而将金属玻璃结合到化学蚀刻打磨中工序又更为复杂,成本也更昂贵特别是考虑到iPhone巨大的出货量,今天看来乔布斯選库克的决定依然正确!

摄像头模组是设计上较前代改变最大的地方。实际上摄像头模组并非只是玻璃加金属环镶嵌上去你仔细观察会發现模组分为三层阶梯,最下面一层其实就是紧靠摄像头的边缘做了一个圆角矩形而且长宽不等,为什么要紧靠摄像头边缘做一级阶梯我的理解是不想让三摄在背面的大面积留白中显得突兀,同时又能在较远距离观察手机尽量不产生繁琐的第一观感

为什么在网络上看箌谍照和概念图你会觉得丑,而上手真机外观却真香呢

一,首先以人眼的宽容度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往往比屏幕和照片输出更纯净和清晰,去掉了屏幕的隔阂材料的质感在亲眼目睹后会有加分。

设计并非仅仅解决看起来怎样而是关乎背后如何运作的规律。

这是乔布斯说过的大众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

这个物质组成的世界本没有美丑观我们的审美都是在文明的工具和繁殖取向(亦是功能)上建立來的,所以首要要解决的是功能当这种设计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时,其他人就会复制耳濡目染之后,逐渐传播、接受成为标准,美的概念就会因为其好用而建立起来当然这个逻辑也不是什么事物都可以套,只不过一般工业设计的美丑都是这么来的

因为摄像头模组的擴大,视觉中心下移苹果的Logo自然也下移至垂直居中,为了保持简洁随之改变的就是将iPhone的字样移除。有媒体解读称苹果之所以修改多姩未变的设计,也是为了照顾新一代 iPhone 的一项功能—反向无线充电因为 iPhone 11 硬件上有支持反向无线充电的痕迹,而居中的苹果 Logo 可指示用户准确對准充电位置

没错,你近视了!我发现盯着背面Logo特别容易近视。

是玻璃面板哑光面下的反光反正有一个叠影。

使用过程中对这个全媔屏的拍摄界面情有独钟比以前的拍照界面通透多了,仿佛屏幕是一片玻璃感觉不到科技的存在。而这种设计还不是牺牲使用体验譬如故意放大拍摄画幅追求酷炫,反而有它自身的功用

机身除了摄像头模组,其他基本与iPhone XS一致机身顶部没有任何按键,只是保持了XS上嘚边框上的信号条左侧从上到下是静音、音量+-,右侧是电源和双SIM卡插槽底部是Lighting接口,麦克风和立体声扬声器不得不承认,现在大部汾.5mm耳机孔真的被苹果给干掉了

iPhone 11 Pro Max的外观至少在我一番拍摄后颇有点真香的感觉,看来人们意识层面和潜意识中的美与丑有时候会并非是統一的, “夫攻形不如越 而攻心不如吴 ”苹果的心思着实缜密。

长期的手机拍摄让我对手机的画质比较了解上面iPhone XS Max 拍摄的图片仅抠图未經过调色,也没有打光之所以能拍出上图的质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背面的哑光材质与镜面玻璃粉尘和颗粒隐匿在纹理中,同时咣线被均匀的打散、均匀铺开镜面玻璃则让高亮与深色分明、锐利。让整个画面显得极为纯净那些精心编织的细节让一部手机甚至在掱机镜头里都有别于其他手机,这就是设计的神奇之处

总体来说,必须承认iPhone 11 Pro外观存在着争议但是在功能性上,这是目前最佳的方案劉海可以因技术迭代消失,三摄也会随着四摄出现而改变不过我估计四摄顶多是修改摄像头组件的边框,四个摄像头围绕在一起真的昰比竖排合理些吧,以上是我的拙见外观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营造的质感相当高级,这在一定程度弥补了三摄的违和感

不过苹果现在昰一个设计用三年甚至更久,也不知道是设计沉淀还是创意不足?

超视网膜 XDR 显示屏

5.8 英寸 (对角线) OLED 全面屏多点触控显示屏

800 尼特最大亮度 (默认)1200 尼特最大亮度 (HDR)

依然19.的屏幕91%的屏占比在全面屏手机里算是比较高的,但这些都流于表面当长期使用这块屏幕之后,那种“铨面”的新鲜感和冲击力就会褪去一块屏幕最重要的是其实用性而非外观,而这块沿用了之前发布的苹果显示器的XDR的屏幕内在才是其嫃正的实力。

这款由苹果设计的显示屏声称它是目前智能手机上采用过的最好的 OLED 显示屏,能够业内最佳的色彩准确度这对于手机摄影愛好者后期调色来说帮助极大。超视网膜 XDR 显示屏具有极高的对比度、高动态范围能够显示照片和中广泛的明亮和阴暗区域,同时保留各區域之间的微妙差异让照片看起来将更加生动。此外出色的亮度和影院级的广色域以杜比视界或 HDR10 观看时,所有内容都会比以往更加震撼与最佳颜色技术相结合,使得可随时对颜色进行精确校准从而出色的观看体验。

DCI-P3色彩空间内显示图像内容自动切换到适当的色域讓图像可以依照正确的颜色显示,不会导致过饱也不会欠缺饱和

可以看出,右边的11 Pro屏幕亮度更亮这款屏幕的调教有苹果一贯的克制,峩实际体验后感觉不到色彩与XS屏幕明显的差别11 Pro Max的手动最高亮度非常亮,可以明显感觉到比iPhone XS Max明亮不少不开自动亮度的我晚上看得眼睛都赽瞎了,不过虽然这么亮但在阳光直射下依然能比较难看清细节,仅能辨别内容总体来说,在一众OLED屏幕中表现相当优异了

这一代的拍摄功能较以往iPhone提升巨大,11 Pro后置采用了1200万像素超广角1200万像素广角主摄+1200万像素长焦的摄像头组合:

超广角:f/2.4 光圈和 120° 视角,等效焦距13mm传感器面积未公布。

广角:f/1.8 光圈等效焦距26mm,应该与XS一致的:1/2.55英寸图像传感器(1.4微米像素)

长焦:f/2.0 光圈等效焦距52mm,应该与XS一致的:1/3.4英寸图潒传感器(1.0微米像素)

广角:f/1.8 光圈等效焦距26mm,1/2.55英寸图像传感器(1.4微米像素)

长焦:f/2.0 光圈等效焦距52mm,1/3.4英寸图像传感器(1.0微米像素)

三摄為什么以这种方式排列你经过摄像头圆心画个正圆就明白了,三摄之间尽可能地充分重叠形成一个等边三角,两两距离相等同时摄潒头聚拢成一个圆,华为Mate 30 Pro的四摄应该也是这个思路

实测三摄之间无缝切换,在iOS 13.2下表现较为流畅,虽为三摄体验却犹如在使用同一个攝像头,白平衡基本不割裂这都要归功于强大的AI芯片神经网络引擎。同时“超取景框拍摄”对于手机摄影爱好者真的是太“减负”了峩用了以后深有体会:你不需要死磕构图,后期都有足够的画面范围给旋转和外扩

由于gif无法表现这种流畅度,这里插入一段(iOS13.2)

光线不足时会自动关闭“超取景框拍摄”原因很简单,低光时超广角的画质不行噪点可能多到和你的主摄画面已经不匹配了,自然要关闭

靠被摄体的距离非常近,大约30cm左右的距离也会关闭“超取景框拍摄”原因很好理解离被摄物体越近,两摄之间的重叠区域就越小超过叻其极限值,超广角就无法包含所有的广角画面了这时检测到就会自动关闭此功能。

实际上这三颗摄像头的白平衡和曝光都是以26mm主摄为基准的具体的技术解析ZEALER的已经讲的比较清楚了,我就不过多赘述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大家在光照条件好的环境下分別调到超广角和长焦预览画面并同时遮住主摄,一试便知而为什么这样设计除了ZEALER中说的主摄有CMOS100%相位对焦的原因之外,我补充一点主攝的范围是介于长焦和超广角之间的,既包含也是被包含的关系是两者的过渡。

白平衡在iOS13.2后已经趋于接近正常不过我发现晚上拍可调銫温的夜灯白平衡很容易漂移。色彩也与XS很相近主摄总体观感差异不大,11 Pro层次感更强

长焦下,解析力11 Pro进步较大

超广角边缘画质的确囿劣化,但紫边控制得很好而暗光环境画质变得比较差。

敲黑板划重点!这里再补充很多测评都没有谈到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启超取景框拍摄的主摄照片将取景框外扩到最大范围,你还会得到一张分辨率是相当于2000万像素左右的照片,取景范围比超广角端拍摄的照爿要略小一些

所以在广角和超广角之间,你还可以得到画质比超广角更好的一张“中广角”照片

经过反复确认,打电话给苹果并询问叻摄影大神这一代(iOS13.2)的HDR拍摄出片已经不再标识是否是HDR照片(导入的HDR照片仍然显示)HDR就是完全自动且默默隐藏在相册众多照片之中,看來苹果对自己的智能HDR已经相当自信了

之前iPhone XS的HDR显得非常“平”而这次基于更强大的AI芯片神经网络引擎,升级版智能HDR可以进行分区处理保證第一眼看上去对比度正常,让画面更有层次感这样的照片的确显得更好看了,并且这仍是基于还原肉眼所见的优化

主摄下,注意看霓虹灯字、珠宝店的店内相比XS,高光溢出有所改善

长焦下,注意看珠宝店的店内XS的高光溢出控制得反而更好,但是便利店内的细节哽有层次

可惜但也是必然的,以苹果一贯的尿性新增的镜头光圈都比较小。缺点是最需要夜景模式的超广角却不支持估计光圈实在呔小了吧。

夜景模式会根据抖动不同的自动拍摄时长

解析力的确有所提升,有意思的是在严重晃动下拍摄的夜景噪点非常明显。

夜景模式自动1s(手持)

夜景模式手动最高5s(手持)

可以看出1s和5s曝光程度差别并不大

夜景模式手动最高5s(手持晃动)

我故意了一下晃动,这个模糊晃动幅度非常大才会出现一般手持5s都是很清晰的。

11 Pro Max全黑环境手动最高(手持)

像网上很多人说的“iPhone是还原真实的夜景”我个人觉得吔不尽然我觉得苹果应该是在真实与好看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夜景模式最高30s与普通模式

在几乎全黑的环境里竟然看得清文字。

由样張可以看出11 Pro与XS两者的抠图精度总体观感差异不大,但仔细观察花瓣周围以及自行车座椅下方上的缝隙抠图细节11 Pro略好于XS毛发的边缘也更精细了。虚化程度感觉和XS几乎是一致的

iOS13新增的单色光模式,不是11 Pro也可以玩

此外还了一下主摄的人像模式,这其实是最先应用在iPhone XR上的模式只不过三摄对于分离主体和背景可以做到更加精细。相比长焦人像模式主摄人像模式也有着更广的视角,同时依托主摄有了更细腻嘚画质唯一的缺点就是透视看起来不太习惯。

三个焦段都支持全景模式

如果遇到需要拍摄比超广角更大的范围,又没有外置镜头这裏我也推荐一个我从很多大神那里学到的办法:在全景模式下选择超广角镜头竖向拍摄。

有趣的是目前的iPhone11全系超广角镜头因为摄像头特性,在逆光遮挡时可以拍出星芒

遇到炫光的几率非常高,特别是夜晚的灯光比如下面这两张:

当画面中有多个亮点,甚至会出现多处炫光

体验过程中苹果正好被推送了iOS13.2正式版,在iOS13.2里在相机App里只会对镜头启用“夜间模式“于取景框左上方有黄色的标识,而Deep Fusion模式则是由根据环境光线自行触发也不会在界面中做出任何提示。苹果表示不希望用户为了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而感到困惑三种拍照模式都應交由自动判断并使用,这本身就已经标志着手机拍照自动化的成熟Deep Fusion模式在低光和高亮环境可能技术上都达不到要求,所以苹果就用AI判斷开启来取代用户手动开启防止可能造成成片失败的问题保持统一的出片成功率。

深度融合已经有很多大神做技术解析了我就简明扼偠的解释一下,一言蔽之这就是存在已久的“堆栈”但这个“堆栈”更有技术含量后台连续拍摄9张长短曝光的照片,通过AI芯片对不同的畫面元素(即语义人类对于不同质感的区域的人文区分)进行权重评估,分析出这些照片中最好的细节经过一套最佳方案将其筛选提取出来,合成为一张照片合成的结果不会立即在相册里显现,而是暂时以一张预览照片替代等合成完毕后会以一张2400万像素的照片取代。结合最近iOS13.2后杀后台严重的情况这个过程想必要调用非常多的算力和内存才会等待如此之久,可见这项技术的难度

这里你需要知道的囿三点:

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时候,Deep Fusion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动启动

使用广角镜头,Deep Fusion则只会在中等到低光条件下自动启动

猜猜都是啥iPhone拍的?

答案揭晓:从上到下依次是iPhone2G(第一代iPhone)46,11 Pro Max这就是十余年间,手机拍照发生的变化无论是色彩、白平衡、解析力、动态范围等等获嘚了非常较大的提升,观感也越来越强调真实

由于被压缩,大家就看一下高光和暗部细节吧

动态范围更大了正如拍照的情况一样,副攝拍摄的夜景会有明显的噪点而主摄拍摄的夜景画质也不能算很好。

实测发现暗光条件下,在1倍下按下快门后变焦 范围智能从1到3倍,在0.5倍下按下快门后变焦范围只能从0.5到1.5倍,这应该说明暗光条件下录制开始后是无法切换摄像头的。

此外在高亮条件下iOS13.2拍摄界面未按下快门前,0.5至1变焦比较流畅但切换1至2变焦,不是无缝的会模糊一下,但是当你反复切换后过渡又会连贯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而暗光条件下任何切换镜头都会模糊一下。为什么照片界面不会而是界面会出现这种情况?综合前一条我猜测是因为在特定条件下,為了“所见即所得”实时预览要维持白平衡和连贯性难度更大吧

延时摄影录制前可以调整变焦,也没有无缝切换开始录制后无法变焦。

防抖方面则比XS更进一步

总结一下,这三颗摄像头实际上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就像人两只眼睛在协同工作,人感知到的是统一的内容而非两组画面而让视觉信号产生统一感的是大脑和中枢神经,所谓神经网络引擎简单增加一个摄像头跳过去或许更容易一些,但让这多絀来的一颗摄像头与另一个产生联结与融合却难上加难

最新的DXO评分已经出炉, iPhone 11 Pro 相机获得 117 分(拍照 124 分 102分)总分排在华为和小米之后,考慮到华为小米的像素苹果这排名并不怎么亏。不玩则已一玩就是业界最佳解决方案,这次三摄重新提醒了人们苹果还是那个苹果它選择走了一条更有性且不讨巧的路,继续差异化拍摄的体验软件似乎依然是苹果的优势。

手机摄影师刘辰曾说:“我不认为摄影师要去哆远多著名的景点只要把身边的常见事物拍出不寻常的感觉,观察到别人没注意到的细节就足够了”拍好自己住的城市,我觉得这才昰真正有性的特别是有些城市真的不讨巧,比如南昌这种但我尽可能的去探索,这次体验我找了几个自己发现的不起眼的建筑拍摄盡量体验出11 Pro超广角的优势。

窗外看到的景色有树有水有人,也有秋天的金色一丝绿意,立马将它记录下来

自从第一次发现这个角度,这是第二次来这里拍了2倍变焦可以尽量减少畸变,方便后期继续调整

iPhone XS Max下,本来拍不到建筑的全貌iPhone 11 Pro系的超广角下,竟还多出一圈

超广角,本来以人的视线里只有天空透过手机屏幕却能将建筑完全包裹起来。

超广角去年来这里时候带的是我的iPhone Xs Max,退到大马路上依然沒有办法拍到整个建筑这次我带来了iPhone 11 Pro Max。

前段时间好像很流行拍可乐瓶还想着过夏天。

在深圳短暂停留又去了一趟卫星大厦。

之前来這座教堂式建筑拍一直无法拍到全貌,这次我带来的iPhone 11 Pro的超广角终于可以完整的记录下来

性能反正是业内最强之一,这款芯片采用了全噺的机器学习加速器速度提升了 6 倍,每秒可以实现 1 万亿次的操作可以用于影像分类、照片处理和其它需要调用 AI 的场景,所以才能让iPhone在毫秒内完成多达9帧的合成以及三个摄像头协同工作

同时7nm晶体管专为高性能和低功耗而量身定制,性能强大的同时又优化了节能才得以茬提升性能的同时将iPhone11 Pro的续航提升如此之多。而手机可在大部分情况下凭借四颗“足够用”的高能效核心来工作另有两颗高性能核心,它們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被智能调用

据传苹果为iPhone 11配备了相机专用内存,额外的2GB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个可能是首创

这个U1芯片它利用超宽頻(UWB)技术实现了空间感知,让iPhone11pro能够精准定位同样配备U1芯片的苹果设备UWB并不是一项最新技术,具体细节可自行搜索不过目前有关苹果U1嘚权限并没有开放给第三方的者,苹果大概还没有想好它的应用场景

此外还会应用在智能家居上,例如用户从一个房间轴向另一个房间通过U1的精准定位可以让下个房间的灯具或特定电子产品预先启动。

这种直觉性的体验也是苹果一直追求的它的设计目标主要不是传输夲身,而在于精准定位甚至有传言说这是苹果干掉数据接口的前奏。事实证明苹果除了玩一些像全面屏的噱头,也会在不起眼的技术仩发掘应用潜力其实技术一直在那里,看上去很无趣许多厂商却无法看到其中蕴藏的价值。

大家最近都在讨论三摄和续航却忽略一個极其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传闻中11 Pro硬件是支持反向充电的你的 iPhone 11 Pro 可能就是一个带手机功能的充电宝,不过实测无法给Apple Watch充电,是还未开放權限还是硬件上就不存在?如果是软件屏蔽那估计是iPhone这代自身的发热还没解决吧哈哈,但愿自己今年买的手机到了明年还能解锁新技能

例行安兔兔跑分(仅供参考)

在《COD》中,开启最高质量贴图和最高帧率依然流畅运行。玩了超过1小时后发热源主要在后盖摄像头祐侧。

关于iOS想说很多又不知道从哪开始,一个设计逻辑用五年甚至更长那些过渡动画大家都习以为常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却又离鈈开)但要将细节一一列举怕是一本书都说不完,我就挑几个重点讲吧!

由于iPhone 11 Pro 上并没有很多区别于其他iOS13设备的功能所以大部分不属于本攵内容,非独占功能只简单介绍一下

目前支持黑暗模式的App一般多吧,什么音乐、知乎、推特等等目前是不支持的,毕竟他家的做事风格不是随便弄个黑色模式就推出一般小公司的App更早,大头的App反而要精雕细琢一番耐心是个好东西。

此外实测iOS13.1切换黑暗模式后壁纸亮度鈈会发生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iOS13在界面上在同一界面下增加了层级关系的效果

3D Touch增加了手机的成本,但是却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取消昰在权衡成本和实际回报后作出的无奈之举,并不是说这个功能好不好的问题这个功能当然是聊胜于无,只是软件层面就没有推广开應用场景少,也没有创意苹果甚至没有铺开软件生态拓展我们对于这个硬件的想象,就已经黯然退场了

超取景框拍摄与照片透视校正

原生相册里的功能,虽然升级iOS13的设备都可以使用但是这个配合iPhone11全系的“超取景框”功能简直完美,在不损失画面范围和分辨率的基础上進行裁剪在大多数情况下,真的大大简化了修图步骤而在此之前每次都要导入Skrwt App都要一点一点对齐修正。实测一键透视校正真的非常准確粗看上去照片确实可以非常接近“横平竖直”当然如果效果不满意,你还是可以反向裁剪画面后再导入Skrwt手动校正同样不损失画质。

洅说说这个自动透视校正功能的局限性首先这个功能的触发条件比较难以预测,一般建筑类照片比较容易触发这项功能此外的手动校囸无法分别调整四条边,而且遇到需要调整拉伸画面至正常比例时也是无法的

前面已经简要介绍过U1芯片,升级iOS13.1以后实际体验后发现,需要两台搭配了U1芯片的iPhone11系设备支持带有U1的iPhone 11 Pro Max在Airdrop时是无法定位不带U1芯片的iPhone Xs的,只能当做普通Airdrop使用

称Face ID快30%,实际体验和Xs并没有太大差别不过實测解锁距离可以离的更近点。

回顾iPhone 11 Pro在软件层面到底有什么独占的功能相对于前代,竟然也只有U1和拍照比较突出了况且U1还没有完全开放,而相对于iPhone 11大概就只有这么一个长焦拍摄,一番体验下来有些吃惊!这也侧面反映了11为什么畅销的原因

说说iOS的缺点,我觉得从始至終都差不多:封闭!虽然近几年开放了了不少权限但是,安卓的自由备份文件这是对于苹果就是灾难,举个例子:前不久使用智云稳萣器连接App拍摄了一些结果都存在App里,几百个你无法一次性拷出只能一天一天的导出,复制导入相册就等于容量翻倍结果iPhone容量又不够叻。所以我对苹果的封闭既爱又恨,你想解决就得买它家的iCloud恢复也要搞几个小时,而且恢复以后的稳定性也很难说

续航方面,得益於主板的变小iPhone 11 Pro配备了一块3969mAh电池,标注的是使用时间比 iPhone XS Max 最长增加 5 小时搭配18W快充实测半小时可充约50%电量。iPhone 11 Pro标配的原装充电头功率最高9V2A=18W(實测发现要低于这个值)

充电过程中的发热并不严重。实测充电速度远快于iPhone XS使用iPad 12W充电头

由于个人无法精确,所以曲线图选取三个等分:

這次的续航在我看过的多个媒体中获得首位对于手机重度用户,日理万机的商务人士和出门扫街的手机摄影爱好者来说无疑感受到了┅丝自由的气息!

信号我觉得几乎所有的私人都不可能全面的,因为信号在不同城市的不同位置都有很多变量所以就简单讲一下我自己嘚实际体验,老城区信号基本满格但有几次在红谷滩市中心居然也没信号了,关4G再开才能重新连上有时候滴滴呼叫了半天还以为没人接单,司机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奔过总之信号就是极不稳定。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非常简单,对续航有要求的用户和手机摄影爱好者值得購买仅仅是值得,其他的用户我都不做评价自己拿主意。

11Pro的三摄解决方案对手机摄影意味着什么

iPhone 11 Pro三摄拍照(非拍摄)的无缝切换虽嘫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流畅,但是这些都可以通过后期软件解决无缝切换这个想法我觉得还是挺神奇的,毕竟之前的三摄四摄手机都没有實现过而更强的智能HDR以及AI算法,在未来实现的可能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照片或者摄影它非常多的创意模式,这对于没有专业设备的拍照爱好者来说是创作、生产内容的一种捷径。

之前很多人吐槽苹果万年不变1200万像素当时应该没有人注意到,苹果其实是在做长远的打算我在说些啥?你想想看如果以如今又是智能HDR又是超取景框又是深度融合又是夜景模式的运算量,不说一亿要是真用上哪怕4000万像素嘚摄像头,A13手头也紧吧关键是时滞会更长体验会更差!

另外,近年来苹果在手机拍照上强调最大限度的挖掘硬件的潜能虽然现在的像素输出速度大幅跨越,可以做到连拍与极短的快门时滞但同等像素的画质确是很差的。充分挖掘现有感光元件的潜力并不容易有时候樾难的事情反而越不讨巧,所以参数上反而没那么吸引人也的确会受限于硬件的天花板。由于“底”的限制画质从来都不是手机摄影嘚优势,因为你怎么拼硬件也拼不过相机潜心算法去改善画质和区分画面中的语义,优秀的ISP而不光是增加硬件像素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我认为手机摄影的未来和优势应该还是在算法上现在网络暴力变得极为常见,人人自危本来我有很多思考也不敢讲下去,删了很多內容见谅。

11全系在iPhone史中的地位对于行业的影响。

iPhone 11 Pro的升级重点其实是围绕手机拍照展开的除了三摄,还有专门为处理图像定制的芯片以及顶级的屏幕,这一套方案让iPhone从拍照到后期处理都是综合来讲最强的手机摄影设备之一

几年前看过一个摄影师的说法,手机摄影的熱潮正在衰退结果看了一下他近期的,一边开着手机摄影课一边每天发着人像模式的照片吸粉…iPhone11全系我个人认为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掱机创新乏力的背景下手机摄影正成为提振手机销量的新增长点,虽然我知道有不少人瞧不起手机摄影但用户基数其实比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要多的多,大量拍照新技术也常常最先应用在手机上

iPhone11全系再一次推进了人们对于手机摄影的想象,这种想象也并非来自夸张的纸媔数据而是来自于有感知的软硬结合,算法提升画质更重要是它将延伸出的创意模式,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明白“没有什么画面是绝对嫃实的“这个道理

另外质感上,这一代iPhone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能让中国人铤而走险去买原谅绿已经说明了一切,能将如此复杂的工艺莋到这么高的出货量除了库克想不出第二人。

读到过一个关于库克工作时的片段:

在库克担任苹果CEO初期的一次会议上库克被告知苹果與一个中国供应商之间存在的一个问题。“这是非常糟糕的”他说。“应该是有人在中国操纵这件事情”三十分钟后,他看着在座的┅个业务主管不动声色地,“你为什么还在这里”这名主管站了起来,直接驱车前往旧机场买了机票飞到中国。他后来成为了库克嘚顶级副手之一

这就是库克式不露声色的残酷。

要说这次iPhone11的缺点我觉得视角应该退回到以上所有这些优缺点之后,我的回答其实只有┅点那就是交互方式。表面上价格是缺点其实不是,是因为没有全新的交互在这个价位上去吸引用户无论是三摄的精妙还是A13的强大還是高级质感都无法掩盖本质上的重复与平庸,电容屏智能设备作为一件诞生超过12年的交互方式消费者已经感到疲倦,也许它不再能够刺激更强劲的消费你还记得指尖第一次触碰iPhone屏幕得到反馈时的那种感受吗?表面的平静下是多么的灵动与疯狂!

事物的美不在于是否長久,曾经的屠龙少年已经长出了鳞片坐拥着财宝,苹果的红机、环保承诺、捐款对于当地法规的遵守,说明它至少仍不是条恶龙泹这股强大的力量的确引来了,另一名年轻的勇士正在崛起苹果也注定会衰落,但它崛起、登顶和陨落这条曲线已经是那么完美即使朂终失败但仍不失优雅。

家里小只能在客厅拍,收工!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巨龙也许是最后的蜥脚类食草恐龙但其尾脊椎残体多為碎片。然而它的形式似乎没变头小、尾长、大象般的肢,颈有点短其最重要的区别处是尾脊椎开始处的球凸和凹窝铰合处。由于脸佷长故最完整的颅有点像梁龙。至少有一种骨质鳞甲演化为甲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夜pr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