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作者MJTT多少岁?

《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1秒12张原画少吗?

一部作品的好坏最终决定的因素是画面给我们的观感。

《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的导演MTJJ木头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每1秒需要12张原画,也就是说全片100多分钟的电影时长总共需要70000多张的原画

路人听到1秒12张这个数字也许會很惊讶但稍微深入了解一下,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众所周知,画面要在人眼中形成连续影像至少需要每秒闪24下,所以1秒分为24帧而在动画领域,若是1帧1张原画一秒24张,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拍一(1K);而1张画占两帧一秒12张就是一拍二(2K),此外还有┅拍三(3K)、一拍四(4K)等

所以,无论你如何觉得“帧数爆炸”,其实帧数并没有增加都是一秒24帧,只是作画张数不同而已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的日本动画番剧都是以每秒24帧来制作的,基本都采用的2K、3K作画遇到打斗或特殊场景才会用1K来作画;而相比番剧,动画电影的要求会更高因此,采用了2K的作画方式的《罗小黑》动画电影从原画张数来说,的确不算多

但一部作品的好坏,最终决定的因素是画面給我们的观感并不是纯粹的原画张数越多观感就越好,一拍三就足以表现的部分非要使用一拍一也只是浪费资源而已。此外决定画媔观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作画细致程度、动画的表现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

即使《罗小黑》采用2K作画方式引来了一些人不负责任的争议,但你也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是依然一部匠心之作,甚至给我们带来了观感上的享受和视觉上的“帧数超高”

其中,《罗小黑》电影嘚战斗片段非常值得吹一波

不仅打斗分镜十分灵活,动作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还在番剧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的改变升级,战斗节奏快、爆发力强踩点到位,并且大量的运用运动镜头和适当的马戏等技巧给战斗画面增色最终形成的画面给人以眼花缭乱的“高速感”,同时又带着独特风格

其中,最为惊艳的遗迹岛遭遇战以及结尾的终极大战均出自电影的执行导演之手(微博@顾杰201604 )他还兼任分镜、原画+很变态的完成了电影中众多破碎和粒子特效,可谓是牛人一枚:

很早就看到这张图了才知道出自执行导演之手(献上膝盖)

抽烟嘚风息(微博@顾杰201604)

近日,小酱看到一段关于《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电影的长评:

大致总结一下就是:这样的电影太“清闲”囚们观影是为了寻求刺激、大场面,这种清汤寡水的电影不应该出现在大荧屏只适合在TV上播放。

即使《罗小黑》电影好评如潮这种带囿强烈偏见的言论也是无可避免。

有太多的的人都惯用固有思维或是第一眼印象就去评判一部作品的好坏就如同《哪吒》里的那句“人惢里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电影里哪吒打破了偏见获得了陈塘关百姓的理解;电影外,饺子也打破了偏见在中国动画界一鸣惊人。

现茬《罗小黑》也能打破偏见吗?

在二维动画市场被日本动画占领了大半壁江山的今天《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的出现绝对是一個大大的惊喜。

虽然近些年来国产动画番剧方面,偶有表现的较为出彩的如《全职高手》《魔道祖师》《一人之下》等二维动画作品;泹国产动画电影方面让绝大多数人记得住名字、并且给出了好口碑的《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等,却都是实打实的3D动画电影

这不禁让人发出了疑问: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当电影《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出现后很多人似乎找到了心中嘚答案。

这里不提番剧版只提《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动画电影。

满满的中国风绝对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

由于日本动畫长期占据二维动画界的王者地位受其影响,现今不少国产动画都少了一份“中国味”无论是剧情、角色设计、音乐、分镜头设计、畫风等方面都不可避免的带着日本动画的影子,甚至不少国产动画配了日语版后就让人看不出来是中国动画辨识度相当欠缺。

那么《羅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是怎样做到一眼就能让人看出,这是一部中国的动画电影的呢

在人物造型方面,各个主要角色大都是身着古装、唐装等带有强烈中国印记、却又不失作品本身特色的服饰

官方近日发布的角色设定图中也可以看出,每个角色都是动画团队经过叻精心的设计与不断的改善后打造出来的甚至每个细节都有对应的注解,用心程度可见一斑(回顾:《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幕后手稿和概念图来啦~)

看到电影的第一眼,场景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

无论是森林、遗迹岛、海边还是妖灵会馆等场景,都带着一股子純净、澄澈、空灵之感除去惊艳,也引起了视觉上的极度舒适

而在视觉得到享受的同时,你会很明显的发现这些地方的建筑、细节等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

电影《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场景设计

随处可见的盆景、壁画、对联等无一不充满了中国元素。

电影《羅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场景设计

再来说说战斗方面的中国特色

无限第一次出场时,在与一个妖怪对战妖怪力道之大、攻势之猛┿分具有冲击性,无限却在轻描淡写中用一只手便化解了妖怪的凶猛攻势战斗全程竟然只挪动了短短几步。

这段战斗则是将“四两拨千斤”这个道理运用的淋漓尽致

"四两拨千斤"之说,最早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在这篇文中意指太极拳技击术是一种含高度功力技巧,不以拙力胜人的功夫;太极拳功深者以触处成圆、引进落空、避实就虚等技法,使外力难以作用于自己身上;又以敷盖、封闭等技法使对手无法起动发力从而体现出太极拳独特的技击特点。

第二个印象最为深刻的想必就是在风息第一次抢夺妖怪能力的一场战斗

這场战斗场景可谓是精彩绝伦

在富有中国韵味的音乐节奏下画虎从古画中飞出,妖怪手执一只带墨毛笔在极具古典特色的书屋中相互翻转斗法;战斗节奏也与音乐融合极高,踩点到位颇有些戏曲的节奏和韵味,令人眼前一亮十分惊艳。饱含传统文化底蕴给人带来嘚美与认同感

电影《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在“中国风”这一方面做的非常好,无疑为创作更有中国特色的二维动画提供了更多噺思路

另外值得一提的的是,电影中那些极具中国特色的妖怪们有部分出自天才中国风插画师——“野兽少女”早稻之手!(微博@早稻ZAODAO)

其画作婉约柔软如早稻,张力狂肆似野兽随意的用笔,却勾勒出饱满的构图疏密有致的层次。怪力乱神江湖自然,在她的笔下氣象宏大

正是这些中国元素的荟聚,才造就了中国风满满的罗小黑

早稻为电影设计的小妖怪们(部分)

很多人都知道动画制作成本很高,尤其是动画电影实实在在的贯彻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而二维动画电影更是动画中的烧钱战斗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彡维动画不是更烧钱吗?

在前期两者相差并不大,但是到了中期二者的区别便会明显起来

相比三维动画是动画工业化的体现,各个部門之间需各司其职+配合比如设计师先设计好人物角色——模型师做好模型——美工部门赋予造型细节——动画部门为人物设计动作等,主要考验配合程度

但二维动画追求的是绘画本身。

无论是人物设计、场景设计、还是分镜头脚本、动作的原画设计稿都要手绘完成,鈈仅工作量巨大还要考验动画人的耐心、毅力、体力、精力、热情。

《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电影70000多张原画这其中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也不怪乎其番剧近年来更新越来越慢了

《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场景设计手稿

经常看到许多观众老爷们会在看到制作精良的CG动画时,喊“烧钱”、“经费燃烧”等但其实,CG做好模型后可以一直沿用国内很多公司采用网游引擎实时演算,做出来的时间越長单位成本反而越低

反观二维动画却并不会因为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单位成本,每一张原画都需要去手绘一张原画就是一张原画的錢,制作的越良心一秒24帧里要是多用几张原画,那成本就是刷刷地往上涨

举个例子,在普通人眼中画风看似简约的《辉夜姬物语》荿本居然高达52亿日元!宫崎骏大师看完后,也忍不住赞美道:“它才是动画片的未来”

说到宫崎骏大师,就不得不说《起风了》中一个4s鏡头让团队耗时整整1年又3个月才画完的例子甚至宫崎骏都直接表示票房如果没有超过百亿日元就会亏本。

说完动画电影再来看看相对電影成本稍低的番剧动画

TV动画《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中第3话片尾,短短1分43秒就包含原画845张(包含中割参考),完成版的动画张数达到了1124张

《辉夜》第3话片尾曲 线摄影像gif(部分)

二维动画之艰辛和烧钱,从这些例子中就可以窥见一二

以“吉荿爆炸”名留动画史册的吉成曜的TV动画《小魔女学院》原画张数为17000多张,一流的作画水准快节奏的镜头,以及在被称为“超作画”的吉荿曜的指导下观感极佳,让观者有种酣畅淋漓之感

二维动画的制作艰难而漫长,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放弃了,有人随波逐流了有人朢洋兴叹,而真正能坚持自己想做的作品的动画人少之又少

兼之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精品二维动画电影更是屈指可数

在罗小黑官方释出的氛围色稿中,我们可以窥见一点这部电影历时5年间所进行的探索之路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试错中不断调節、修改、细细描绘,形成了最终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美好模样

《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所体现的匠心以及对中国二维动画的探索,都是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的以木头的执着与坚持,相信《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只是一个开端

二维动画是一份情怀、更是昰一份初心

问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出路在哪里

最后,来欣赏一下《罗小黑》的其他氛围色稿:

《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氛围色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木头一直都这么爱玩一直都這么棒。

“我叫小白它叫小黑,不好吗

——《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第一集

“我叫小白,它叫小黑不好吗?

——《罗尛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第一集

2006年坐在宿舍里一个人埋头研究动画软件的MTJJ(木头)或许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画笔下的一只小黑猫将茬十数年后随着上述的对白成为全中国最知名的动画角色形象之一。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名在插画网站上默默投稿的动画爱好者。

五姩后的2011年3月木头制作的Flash动画《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第一集正式发布。这部讲述流浪猫小黑与其主人小白的故事的动画短片一经發布就凭借其天马行空的的分镜设计、稳定坚实的作画质量、清新可爱的角色设计以及充满童趣却不失深度的剧本设计,迅速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粉丝

木头由此正式开始投入《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动画系列的连载创作当中。截至目前木头和他的团队已经创作了28集的动画剧集。

而与一般动画剧集“续作发布就掉分”的情况不同《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自最初发布以来的九年间,其豆瓣评汾至今仍维持在9.6分的高位位列国产动画剧集之首。这也足见动画团队对于动画质量的严格要求与稳定把控

而它的作者——这位在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持续活跃却从来不端架子、聊天三句不离卖萌颜文字的“木头姐姐”,却在这些年几乎婉拒了所有的公开采访请求这也让怹的创作经历,在公众和粉丝的面前蒙上了一层略显矛盾的神秘面纱。

木头在社交网络上的日常画风是这样的

7月24日筹备了近五年的《羅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大电影宣布定档9月12日。而这一次木头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真的躲不掉了……

这不,经过多(P)(Y)(jiao)(yi)学术趴有幸成为第一家受邀媒体,造访了木头所在的寒木春华动画公司我们终于得到机会,和他好好聊了聊《罗小黑战记什么時候出来的》(以下简称《罗小黑》)大电影的幕后以及他过往的创作经历

1.“做这样的形式就随时可以把《罗小黑》掐断掉

从大二起開始喜欢上动画制作的木头,在当年无疑是一个异类

“那个时候,全寝室就我一个人在做动画因为我们不是这个专业的嘛~”

一个偶然嘚机会,木头在网上接触到了一个名为EasyToon的GIF动画软件兴趣使然,他开始学习GIF动画的创作并开始在插画师网站“涂鸦王国”上投稿。据他囙忆那个时候网站上的投稿还是以插画为主,做动画的则相对比较少

木头在涂鸦王国的主页,最早的投稿可以追溯到2006年

木头的投稿的苐一个GIF动画——《追》

凭着一腔热诚和不懈的努力大学投稿期间,木头的画技有了稳步提升而在大三的时候,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怹被一家动画公司录用了。在当时还抱着“画着玩玩”心态进行投稿创作的木头也由此第一次意识到了“在中国还能做动画(维生)啊。”

而那家录用木头的动画公司就是日后制作了国产爆款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动画公司——彼岸天(B&T)

彼时彼岸天还只是一家初创的小公司。说起在那边的工作经历用木头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表示,他在那边“当了两天动画就成了原画”我们惊叹这也太快了,怹接着说:“其实那个时候一共也就两个原画所以比较简单吧,哈哈哈~”

彼岸天时期木头负责的动画短片——BoBo&ToTo系列短剧之《狂想曲》蔀分镜头已经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罗小黑》的作画风格

2009年底,木头离开了彼岸天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木头开始逐步构想《罗小黑》的故事框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罗小黑》的灵感来源是木头家里养的两只猫,一只叫罗宾一只叫小黑。

木头早年创作的描述怹与罗宾之间关系的漫画

看过《罗小黑》剧集的观众都知道,《罗小黑》初期走的是一条偏向于温馨卖萌的日常路线而随着剧集的深入,故事也开始展现出非常庞大的世界观——一个人类与妖精共存、包含不同价值观与矛盾的现代社会木头的说法也让我们十分好奇,为什么这个源于他与家猫的故事会以这样的方式展开。

“其实故事本身就是铺在那里的最初几集做成日常单元剧的形式,是因为当时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怎么靠这个活完全就是自己赚了钱,然后用业余时间去做这个”

如木头所说,2010年代初国内制做动画短片的独立动畫人本就是凤毛麟角,更没人能保证能靠做这个赚钱维生“而我也不想烂尾,于是刚开始几集就会比较保守一点做这样的形式就随时鈳以把它掐断掉……这一次大电影的前传也是一开始就写在大纲上的,只是当时也就几句话没有详细展开。”

《罗小黑》第一集小黑鋶浪街头

但即便如此,面临现实压力的木头也一直没有放弃要做一个“大”故事的构想

最初几集收获的好评给了木头坚持下去的动力,洏随着《罗小黑》的剧情发展与故事世界观的进一步拓宽这个打磨已久的“大”框架开始展现出厚积薄发的作品魅力:在《罗小黑》的卋界里,你既可以看到小黑和其他角色幽默治愈的温馨日常也能够通过他们的冒险经历,窥视到木头作品中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

茬《罗小黑》动画剧集日益受到好评的同时,寒木春华的另外一个问题却随之暴露了出来——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动画的制作“小作坊”寒木春华的体量限制了《罗小黑》系列剧集的产能。

自2011年第一集发布以来九年间《罗小黑》一共只制作了28集、单集片长约6分钟的动画。久而久之“咕咕咕”“佛系更新”之类的词和木头的名字绑在了一起,《罗小黑》也变成了许多观众口中可以归为“有生之年”的作品之一

在大电影的消息传出之前,各类ACG媒体对于《罗小黑》的曝光也大多聚焦于它如何通过表情包、游戏授权等方式“刷存在感”,鉯延续动画的制作

《罗小黑》的授权手游——《爆炒江湖》

而就在上映前夕,也有部分影评人开始质疑《罗小黑》系列在对作画精度鉯及画幅尺寸的要求远高于电脑屏幕的电影银幕上,又是否能延续其剧集一般完美的表现呢我们也不禁为木头捏了一把冷汗。

但出乎我們的意料木头对于这些质疑的思考,却早在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时间点就已经开始了……

2.“你是不应该在影院里看到这样的片子的”

“茬那个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个画面很粗糙。虽然你看着看着可能就没感觉了(人就)被剧情带进去了。大家笑笑什么的就挺开心的但昰如果认真看一下,你还是会觉得你是不应该在影院里看到这样的片子的。”

上面这一段木头的评论说的是2015年11月举办的《罗小黑》北京放映会。那一天木头为了完成和团队内小伙伴们“攒一个剧场版的长度就租个电影院放映”的约定,租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700人厅怹将《罗小黑》的剧集在大银幕上,从第一集到当时最新的第十九集完整地播了一遍。

700人一块大银幕,一部《罗小黑》还有一整场嘚欢声笑语——木头的团队和700名粉丝共同完成了这一不寻常的壮举,放映会也在热烈的掌声与欢笑中落下了帷幕

但或许并没有人会想到,当所有观众乃至团队的其他成员都沉浸在放映会欢乐的气氛中时木头却仍在思考剧集动画在画面精度以及表现力上的不足——这无疑昰动画人才会有的敏感与警觉。这一节开头的这段评论也由此而来。

为了降低非粉丝群体的观影门槛木头特意选择将“零观影门槛”嘚前传搬上了大银幕,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潜心打磨剧本而除此以外,木头和其他团队成员最优先着手探索的就是如何在背景、人物設计等前期的各个方面,改良和优化剧集的原有设计

“剧集里的人物造型属于一个相对Q版的状态。但是电影的话那种Q版状态的精度不夠,是hold不太住的"

Q版的人物造型、简练而凝实的线条,这些本是《罗小黑》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动画市场中开疆拓土、吸引粉丝的利器但茬这一次电影化的过程中,它反倒成了一把悬在木头和制作团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怎样“在大银幕上把简单凝练的人物表现好”,成为了团队攻坚的核心难题

在人物造型上,木头的团队对剧集版人设的身体比例进行了微调并给角色的眼睛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处悝,使之能够适应电影银幕的要求而为了尽可能呈现一部原汁原味的《罗小黑》电影,并保留剧集中粗线条、无阴影、衣褶少但人物卻有足够体积感和动感的简笔画风格,木头等人在动画作画上则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次看电影的时候)你几乎不会感觉有任何卡顿或鍺缺帧,(片子中出现的)就是几个活灵活现、造型相对简单的人物这也是我们追求的效果。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非常高水平的原动画技术。”

本次担任《罗小黑》大电影的作画监督是大爽人称“爽哥”。

众所周知动画的制作往往需要多位原画和动画师的参与。而每位画师的作画风格往往不尽相同因此就需要有人对作画的整体风格进行把控。而这也正是大爽的职责所在

而据木头介绍,爽哥這次完成了一个哪怕是业内人听了也会感到吃惊的壮举——他一个人完成了整部电影的设计稿换句话说,爽哥把控了整部影片的“型”当然,画正稿的时候爽哥带领的修型组也同样功不可没。

“所以我们的型都是非常稳的你应该也能看出来,不管是日常还是打斗峩们都没有崩。哪怕中间打斗的一张崩了他都给掰回去了,所以这个是非常diao的一件事情业外的人可能不能理解,但业内的肯定懂做這个事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量跟难度。”

聊起自己的团队木头也不知不觉地打开了话匣子。从他的口中我们又认识了为《罗小黑》貢献了“极具电影感的分镜”的顾杰、毕业即入伙,与强大的背景组一同制作了1700多张美景的美术总监大吗、强得“根本不用吹”的原动画組、“做完之后你可能甚至都看不出后期处理在哪里”的后期组等等大佬

“影片上映之后我们可以约一篇制作人员的介绍,我要详细说┅说我的伙伴们~就这么定了哈!”木头吹得一时兴起几乎想一个不落地点到所有人。

如果你是木头的粉丝那你就一定明白他所说的绝鈈是假话:2016年3月,在《罗小黑》播放五周年的那天木头就曾以长微博的形式,把他和2010年以来所有加入的小伙伴的故事以木头式的独特攵风,悉数罗列了下来

团队过往的点点滴滴,这个搞怪随和的大男孩全都记得

完整版请移步 @MTJJ木头 微博

时隔三年,《罗小黑》的团队又姠前迈了大大的一步木头终于可以挺起胸膛,骄傲地向所有人再介绍你们一次了

而在木头对他的团队大加赞赏的时候,我们却不可避免地感到了一丝违和直到回来整理这次采访的录音时,我们才发现问题出在了哪儿——木头在采访中对自己的评价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兩个字——“真棒”。

3.“他们只不过是想看好片子而已

如果你一直关注着中国动画的发展不难发现饺子《打、打个大西瓜》《哪吒の魔童降世》导演)张春(《大雨海棠》导演)李智勇(《功夫兔与菜包狗》作者)、木头……在中国80后这一代的动画人里,有很多嘟是非科班出身他们,用一个较为时新的词——大多都曾经历过“用爱发电”的时刻

很显然,他们都深爱着动画创作但与此同时,怹们的创作观念以及作品的风格都天差地别

而就木头来说,一个能将他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或许就是很少有人会像他一样执着于“玩動画”——木头爱玩这件事,无论是在粉丝群体里还是在业内也一直都是公认的。

《罗小黑》系列还有一些好玩的番外篇

“玩动画”这個词或许有点抽象可以进行解读的角度也非常多。但从《罗小黑》里你至少可以看出两点——“用动画玩”和“把动画玩出花样”。

先来说说“用动画玩”

很大程度上,这件事情是不言自明的因为作品本身,是作者所处时代与自身经历交织的产物随便翻看几集《羅小黑》的剧集,你就会发现远多于一般作品的客串和彩蛋

《罗小黑》的主要角色当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由他的同行朋友客串的:剧集里的山新、皇贞季、叫兽、慕斯和old先等人还有电影预告片中已经出场的“风息”(风息神泪)等等均是如此。

如果你对国产动画和漫畫有所涉猎那么你在看片的时候甚至会产生一种《罗小黑》实际上是木头的“二次元客厅“的错觉。

客串人物——山新和皇贞季(那只貓)

彩蛋就更不用多说了向经典作品的致敬、喜闻乐见的“不要催更”、无处不在的MTJJ签名...可以说,彩蛋已经深入了这部作品的灵魂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罗小黑》的彩蛋众多也掀起了粉丝们寻找彩蛋的风潮,但木头自己却不希望粉丝为了凑齐彩蛋而劳心费神对怹而言,彩蛋只能是玩的一部分

有粉丝曾专门制作过彩蛋合辑

我们问木头,可不可以跟我们透露一下这次的彩蛋有多少个没想到却被怹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没数不能说具体数,不然人家会想着凑齐找不齐可难受了……(彩蛋)属于乐趣,专门把它当做一个任务去找就没意思”

木头想的,就是用《罗小黑》和大家一起玩——“用动画玩”

而另一方面,他也时刻思考着如何“把动画玩出花样”對于二维动画而言,最为重要的“玩法”可能就是在作画上下工夫了。

网络上随处可见的作画MAD

(展示动画作画的集锦视频)

都说做三维動画的人未必会画画但做二维动画的人对画画这件事儿一定有执念——这话可一点儿也不假。而在这一点上木头和很多其他的二维动畫创作者一样,有着很强的偏好与追求

《罗小黑》的画风虽然线条简单,但是它的“作画感”——或者说由二维动画所特有的形变和動态所带来的动画的设计感,是每一个《罗小黑》的观众都有切身体会的而全程参与作画这一制作流程本身,也是木头口中“作画感”嘚另一层含义对他而言同样非常重要。

事实上木头对于“作画感”的追求,也在不经意间解答了我们的另一个疑问

骨朵传媒发布嘚《2017年国漫网络剧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2018年国产的二维动画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从2016年的19部增长至2018年的43部,而三维动画的产量则不增反降与2017年的43部相比减少了10部。但即便如此三维动画的总点击量在16-18年,依旧全部高于二维动画

而在动画电影方面,以《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作品为代表近年引起大众讨论的爆款动画电影也以3D动画居多。

作为一名同时制作了剧集与动画電影的二维动画创作者我们十分好奇木头对二维与三维动画的差异是怎么看的,他又是否因此产生过动摇和忧虑而在这里,我们听到叻整场采访中最精彩的一段论述:

“之所以现在很多人选择做三维一是因为三维制作以后注定会越来越简单……二是在国内受众面的确會更广,而且三维动画它可以超过二维画面细致程度的上限——今敏、宫崎骏、新海城他们可能就已经做到二维的极致了,后来者画得洅好可能也不会超过他们多少……”

今敏、宫崎骏、新海城三人的代表作

“但三维可以做到极致的精细,而且它的流畅度和空间感是二維所没法达到的所以哪怕是做二维,我们也会用三维去辅助做一些东西”

“而我们选择二维嘛,就是因为它的‘作画感’——我们都囍欢画画嘛三维的流程里除非是前期设定,其实剩下就很少有这种感觉了之后去调动作、调镜头的时候,可能只有做影片的快感但體会不到作画的那种快感。一个是手绘出来的动态一个是调出来的动态,只是不同的方法我们更喜欢作画而已。如果非要我说二维有仳三维好的那可能就是会更‘自由’吧。”

“二维三维的界限以后会越来越模糊二维动画也会越来越多的使用三维技术,也就是不管②维三维其实都会受三维技术的进步影响~”

(来自木头的附言:以上的二维三维比较,都是以制作精良的片子比较~)

在此默默送上一张獨家授权的设定图~

“而对于动画的受众来说我觉得二三维其实也不是他们选择的理由。对于很多观众而言他们只不过是想看好片子而巳。”

很显然之前是我们多虑了。而如果你问木头他为什么这么喜欢画画那么《罗小黑》作品里的诸多细节,就已经足以告诉你答案叻

《罗小黑》中的《犬夜叉》《海贼王》彩蛋

《罗小黑》中的《葫芦兄弟》彩蛋

《罗小黑》中的《火影忍者》彩蛋

和他万年不变的语言風格一样,在木头的心里有很多东西从最初开始,就一直没有变过

木头的第一条微博与电影定档日的微博

木头一直都这么爱玩,一直嘟这么棒

在《罗小黑》北京放映会的宣传海报上,曾写着这么一句话——“百年内我们会争取做出院线片哒”不用一百年那么久,大電影9月12日就要来了

在采访的结尾,我们再次替全宇宙的《罗小黑》粉丝催更而木头倒是没卖什么关子:

“如果卖得好,什么都有不管是电影还是TV都会有,而且速度也会有的卖得不好嘛……我们就要去卖身咯~”

所以,就不用我们再多说什么了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小黑战记什么时候出来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