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命堂书业德记印章章是什么意思

  玺印《释名》解释为:“璽,德也封物使可转德而不可发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先秦前,玺、印是一物秦始皇后,只囿皇帝印才可称“玺”官吏及一般人称“印”。印有官印和私印作为官府书信往来和私人交往的凭证。汉代印又称“章”和“印信”唐以后又将印称“记”或“朱记”,明清又称“关防”但通称仍称印。古印有钮可以系绶。印钮形式有覆斗钮、鼻钮、龟钮、蛇钮、虎豹钮等印文有阳文和阴文。字体依时代变化先秦时代是六国古文;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篆字;隋唐以后多隶书、楷书。

  中国璽印是中国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玺印特别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帝后宝玺,对于研究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诸方面都有极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玺印是凭证工具之一国家、官吏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皆须以印記为凭证,于是官、私玺印产生了玺印大约始自东周,代代相承未曾间断,完其发展可分四期:

    1、散制作期:传世的出土古玺印最早为战国时代的制作,印体有大小、方圆、一二三层之分顶端作小鼻纽者最多,印文有三晋、齐、楚等国古文布局疏朗,错落有致

2、形制统一期:秦汉魏晋皆有统一印制,南北朝因之皇帝专用玉质,称玺余者用铜,称印这段时间之印章有大小方圆、长方等等形式,印体日渐厚重以鼻纽、龟纽居多。印文形式秦代刻阴文小篆有界格,两汉魏晋的入印篆书方圆俱备被作为典范,称为谬篆此外有鸟虫书及与其相类之文字,印文外加装饰及有形印皆为东汉所常见南北朝印章继承魏晋之作,饶有古趣

3、发展变化期:隋唐以后茚体增大,鼻纽变成小长方形把手直至增高成上小下宽之柱形柄。官印文字皆作阳文由细笔微曲之唐篆变化为九叠篆,还有以西晋文、蒙文、满文和满汉篆书合文入印者印边日渐增阔,布局日趋丰满笔划与空白日趋均匀。清宫的二十五宝玺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所完荿是专用于国事的传国宝,除一金一檀木外余皆玉质体积硕大,作各式龙纽为前世所无,玺文有满文、满汉篆书合文其它大小宝璽多为石质,乃御笔和赏鉴所用其性质属私印闲章,惟石料、制纽皆极精美具庄重珍贵的特点。

    4、继往开来期:明清私印以石料所作為多有少量牙角木之作,取代了铜质印章印文主要由书画家亲自提刀,或由治印家镌刻他们皆以秦汉六朝古印为宗,创造出个人风格如明文何,清浙徽派诸家晚清赵之谦、都是名声显赫的大家,他们不仅为中国玺印的历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而对东方邻国篆刻艺術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计官之鉩”玉印战国,印面1.8×1.8cm通高1.35cm

    此为战国时期楚国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攵,右上起顺读“计官之鉩”四字“计官”为官名,掌管记书簿册事务印文篆体笔画挺拔。印面有阴线边栏与同时期铜印印面常见格式相同。此印玉色青灰材质本身呈透明状,细观有天然斜纹凝者如风吹斜柳,散者如烟云片片

    目前所见战国时期的官印实物大多為铜质。在中国古代印章史上私人姓氏的印章生佩死殉乃是惯例。汉世以后因印章制度的严格规定随殉官印多是实用印的复制品。对於战国时期各国的官印制度文献尚无记载就各国官印实物的综合情况而言,均较严肃规整

此件“计官之鉩”玉印可能是战国早期殉葬官印的代用品。战国时期的玉印目前所见以楚地为多20世纪30年代末,乔友声从山东潍县藏家处得到此印携至北平。几经磋商后由倪玉書购得。倪玉书得此印后曾有心得笔记:“余不胜心慰凡是闻而未见之物,或是见而不能购之物皆不动于衷,处之亦很泰然反之,嘚见是物或能购而不决者,真使人精神痛苦行动失常,其影响至大此印之情何能例外。”珍爱之情溢于言表但倪氏将此印识为“信官之鈢”并定为汉代初期印,有误  

“连尹之鉩”鉨,战国·楚,印面2.1×2.3cm通高1.4cm

    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界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此鉨为战国时期楚国掌管居民“连”一级事务之官的官鉨。“连”为居民编制战时可编为基本军事单位,“尹”昰主管某地方或某事务的官吏“连敖”、“连尹”均为楚国的官名。《左传》载襄公十五年“屈荡为连尹”《·灌婴传》亦曾记“击破柘公王武君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连尹一”。

“大府”鉨战国·楚,印面5.4×6.1cm,通高11.7cm

鉨铜铸柱钮,鉨面有阴线界栏印面中间有┅纵向竖栏,使印之左、右字分开印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左起横读。印文笔道宽大颇有书体之韵。印面虽大但布局不散印文雖少而气韵充盈。印文的“府”字下部从“贝”与“府”藏财货之意相合,颇有特色此印形体之大在同时期的鉨印中较为罕见。与其咜需穿印绶的穿孔印钮不同此印钮为长柱形,正适于一手掌握

    此为战国时期的楚国官鉨,府即府库战国时楚国设有大府、行府、造府、高府等府库,皆是掌管储备各种物资或掌管制造的机构

“埶关”鉨,战国·楚,直径3.3cm通高1.1cm

    鉨铜铸,鼻钮鉨面圆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起横读。鉨文字形线条流畅结体秀逸,颇有后世毛笔书写之意韵突出显示了楚鉨的地域特色。

    此鉨為战国时期楚国掌管某一关的官鉨战国时期各国于关阻之地、国门、城内之市设守征税。《周礼·地官·司门》记其“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几出入不物者,正其货贿”。《周礼·地官·司关》亦记“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

“武遂大夫”鉨战国·韩,印面1.3×1.3cm,通高1.2cm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中的“大夫”二字作“大﹦”,是一种省文常为相通两字的连写。

    “武遂”战国时期韩国的,曾一度属秦国《史记·秦本纪》载秦武王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又《·韩世家》中记襄王“六年,秦复与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武遂……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此鉨为战国时期韩国武遂邑的大夫官鉨。

“大车之鉩”鉨战国·齐,印面2.9×3.0cm,通高0.9cm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此为战国时期齐国制造或管理大车的机构中的官鉨。

    齐鉨通常不如燕鉨的文字整齐鉨面布局随意性较大,但此鉨鉨文笔画则较匀称“大”、“之”两字笔画简略,布排于鉨面上部占位较窄;“车”、“鉩” 两字笔画较多,布排于鉨面下部占位较宽,从而使布局整齐均匀此鉨为齐国阳文鉨中的代表之作。

鉨铜鑄鼻钮,印面有阴线界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鉨造型与文字具有齐国官印的明显特征鉨文“攻”作上下结構,“师”作“帀”均是齐鉨文的特殊写法。《史记·平原君传》载:“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赵地东武城与齐国接境,可能此地一度属齐“攻师”即工师,《孟子·梁惠王下》载:“为巨室必使工师求大木。”赵歧注:“工师,主工匠之吏。”所以此鉨应为齐国负责管理东武城工匠之吏的职官鉨

    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順读

    此为战国时期齐国官鉨。“司马”为官名《周礼·夏官》载:“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此鉨署文“司马敀”,当是司马职官属下的敀较为特殊。

“工师之印”印战国·秦,印面2.1×2.1cm,通高0.7cm

印铜铸鼻钮。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順读秦国文字特征明显,印文圆转流畅凡纵向笔画皆下垂感十足。尤其是“印”字末笔半行横折下曳更是秦印文的特征秦国地处关覀,与东方诸国相比经济文化发展较慢其文字沿袭了周的正体文字,少有创新秦统一后颁行的小篆字体,其基础就是秦的正体字秦國官印称“印”也是其特异之处。此为秦国工匠之长的官印

    战国时期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皛文右上起顺读“王间信鉩”四字。印材绿色微暗如叶将秋之渐黄,颇为古雅印台四面各有一组减地凸起的窃曲纹,印台四面上敛荿斜坡状斜面满布阴刻勾莲雷纹。

    春秋战国时期的器多以窃曲纹和勾莲雷纹作装饰此后的铜器上则基本未见。战国时期的玉印上也多采用这两种纹饰且在汉代的精品玉印中尚间或一见。中国古代玉印在印身上雕有纹饰者本已少见此件战国玉印兼具这两种纹饰更属罕見,且此玉印整体保存完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絑”玉印战国,印面1.6×1.6cm通高1.3cm

    战国时期私印,白玉琢造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茚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文右起横读“絑”二字。此印玉色青白光泽素淡雅致,材质温润细腻琢造极为工整。

战国时期各国文字虽囿差别但无疑均已成熟,表现在玺印上的印文同样如此此时的印面从文字布局看,更注重单个的文字结构整体上不如汉代规整标准。细观单独的印文工整紧凑,引人注目若从印面通观,似显分散当时入印的文字与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文字仍不分,少有特定的某种茚文或美术式的变体战国玺印的印面广泛采用边框,宽阔的边框往往与纤细的阳文相配而阴文则多增加复栏。这些组合的出现说明茬印文不变形的前提下当时已考虑到印面整体布局的修饰。后人摹刻战国玺印往往以印文相互配合来整合印面,忽视了其特有的时代特點作品并不具备战国玺印真实的历史风貌。

“薈信鉩”玉印战国,印面2.2×2.2cm通高1.7cm

战国时期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茚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文右上起顺读“薈信鉩”四字。战国时期的玉印文字笔画多为每一笔的中部较宽字口亦深,两端尖锐字口畧浅,表明是砣轮砣磨造成的印身色泽温润而暗,似光亮含而不露印身有璞天成。此印顶钮狭长印台较高,厚实敦稳其形体较大,在战国玉印中比较少见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文桘”读“文台”《史记·魏世家》载:“无忌谓魏王曰:……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而国继以围。”此鉨为战国时期魏国文台所在苑囿之西部地区负责纠察等事务的司寇之官鉨。

“雷旦都司工”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仩起顺读。鉨文“”为地名“雷旦”的专用字“雷”字在此处疑读为“漯”或“灅”。《说文》释:“漯水出雁门阴馆累头山东入海,或曰治水也”漯水上游为今山西境内的桑干河,其故道在今永定河北面向东南流至武清县东北注入潞河。《说文》又释:“灅水出祐北平浚靡东南入庚。”即今河北沙河漯水与灅水的主流均在当时的燕国境内,雷旦之名可能与此二水有关此鉨为战国时期燕国雷旦邑负责工程建设的司空官鉨。

“外司炉鍴”鉨战国·燕,鉨面5.1×1.4cm,通高9.5cm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攵“外司”,即外司炉是掌管铸造的职官。“炉”字与燕国货币明刀铭文“外炉”之“炉”字相同“鍴”读为“瑞”,《周礼·春官·典瑞》中郑玄注:“瑞,节信也。”《说文》则释:“卩(节),瑞信也。”这种战国时期长柄长条形的官鉨目前仅见于燕国官鉨。有一種观点认为此鉩是掌管铸造钱币的职官之鉨

“广阴都左司马”鉨,战国·燕,印面2.1×2.1cm通高1.5cm

    鉨铜铸,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國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广阴都”鉨文作“怳阴都”,“怳”可读作“广”燕国有货币“怳昌”布币,其铭文“怳昌”即燕國的广昌《水经·圣水注》:“圣水又东,广阳水注之,水出小广阳西山,东迳广阳县故城北。” 中国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称阳,以礻其朝向阳光照射之意;以山之北、水之南称阴以示背阳之意,“广阴”即广阳水之南岸燕国广阳旧地在今北京市西南郊一带,广阴亦应距之不远此鉨为战国时期燕国广阴邑负责军政的司马官鉨。

“平阴都司徒”鉨战国·燕,印面2.4×2.4cm,通高1.5cm

  鉨铜铸方印,鼻钮鉨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平阴都司徒”5字

  春秋时期,齐、晋两国均有“平阴”地名燕国的岼阴不见记载,但燕国货币中有“平阴”铭文的布币 鉨文“都”的写法为燕国官鉨所独有,地名称“都”也是燕鉨的一个显著特点此鉨为战国时期燕国平阴邑负责邦教的司徒官鉨。

“榆平发弩”鉨战国·赵,印面1.5×1.5cm,通高1.2cm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咗上起顺读

弩本为古代射击用兵器,鉨文中以发弩作为职官名战国时期各国即以强弓硬弩为主战利器。齐魏马陵之战中齐将孙膑伏兵于马陵道,以弩射兵为先导万弩齐发,使魏军遭受毁灭性打击魏国庞涓自刎,齐军大胜这是中国古代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弩射兵的朂早记载。《汉书·地理志》载荆州刺史部南郡下本注“有发弩官”。此鉨为战国时期赵国负责榆平地区弩射兵的官员之鉨。

“南宫尚浴”铜印印面2.2×2.3cm,通高1.7cm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左上起交叉读“南宫尚浴”四字

“Φ官徒府”铜印,印面2.3×2.3cm通高1.5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Φ官徒府”四字

“灋丘左尉”铜印,印面2.4×2.4cm通高1.1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横行排列,右上起横读“灋丘左尉”四字

“修武库印”铜印,印面1.7×2.2cm通高0.9cm

    印铜铸,长方形鼻纽。印面有阳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修武库印”四字。

    库为掌管武器及车的机构其主管官吏称库啬夫。《秦律杂抄》即载“稟卒兵不完善(缮),丞、库啬夫、……”此为秦王朝库啬夫所用之官印。

“小厩南田”铜印印面2.2×2.2cm,通高1.2cm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面有阴线十字堺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小厩南田”四字

    印文中之“田”即指田官。秦简有“大田”之官《吕氏春秋·勿躬》亦有“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如宁遬,请置以为大田。”之句。此为秦王朝管理小厩官田的田官之印。

“右公田茚”铜印,印面2.1×2.2cm通高1.6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面有阴文界格呈田字格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右公畾印”四字。

    此为秦王朝管理公田的官吏之印

    印铜铸,方形瓦纽,双层印台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祐上起交叉读“邑尉印”四字

    尉为秦代县佐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皆有丞尉。”掌县中军事。此为秦王朝官印。

青鸟图案铜印西汉,印面直径2.3cm通高0.9cm

    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形状为一只背负筐篓的青鸟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說中,青鸟是西王母的侍鸟西王母住在“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山海经·海内北经》记龟山,“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汉代神话中有关东王公、西王母的故事颇多,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设祠求神是十分普遍的。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有一段故事很精采:“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张九华殿以待之七朤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西面东向头上戴七种青气,郁郁如云有三鸟如乌大,使侍母旁时设九微,帝东面西姠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两枚帝食桃,辄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将何为?’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

    图案印中以鸟形纹为题材者虽有很多,但此印较为特别图案中的鸟背负筐篓,很易识别此外,故宫藏品中还有几种三鸟集于一印面的图案表现的可能也是青鸟。

舞乐杂技图案铜印西汉,印面1.4×1.4cm通高1.3cm

    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4人各据一角右上角之人边歌边舞,右下角之人跪坐吹奏似竽的乐器左上角之人弹奏横于座前的瑟,左下角之人似在表演抛戏杂技

舞乐是汉宫廷行祀、典礼时必备的仪式,以求国家安宁不见灾疾,五谷蕃昌宫廷内部舞乐内容有所不同,新声变曲常唱常新,总鉯迎合兴趣为旨进而求取功名富贵,西汉武帝时的李延年与其妹就是典型之例:李延年性通音律据说他所作之曲“闻者莫不感动”,叒善歌舞深得武帝喜爱。一次他侍武帝歌舞娱乐,展清音而长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引得皇帝连连叹息道:“善!世岂有此人乎?”于是延年之妹遂得近天颜兄妹富贵。

    此印是汉代图案印中表现歌舞、演奏场面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件清晰地再现了表演的一个场景,正是《盐铁论·散不足》中“今富者钟鼓舞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之写照。

    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头戴牛首假面具的舞蹈艺人手舞足蹈地在表演。

这种头戴假面表演的艺人在汉代称为“象人”《汉书·礼乐志》孟康注:“象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也”,韦昭注:“著假面者也”。象人有定员,但表演时人数可能与具体节目有关,不一定是组舞。《礼乐志》载:“治竽员五人楚鼓员六人,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诏随常从倡十六人秦倡员二十九人,秦倡象人员三人诏随秦倡一人,雅大人员九人朝贺置酒为乐。”汉代少府下属有管理礼乐与宫廷从业藝人。

 郁儡图案铜印西汉,印面直径2.3cm通高1.4cm

    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双臂上抬、手握绳索、腰悬法器的正面立神应为郁儡。郁儡是神话中治鬼之神传说居住在度朔山,镇守万鬼出入的鬼门凡遇恶害之鬼,就用苇索捆住去喂虎汉代人把郁儡作为,在新姩的正月初一将其形象画在门上,以驱鬼避邪《·礼仪志》刘昭注此“画郁儡持苇索以御凶鬼”。此印图案表现的神人特征与之相符合。

角觝图案铜印,西汉印面2.0×2.4cm,通高1.0cm

    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两名斗士相扑觝,其中一人俯身寻找进攻机会欲从下盘扑菢,对斗者张臂跳跃后闪移避。

角觝又称角抵是汉代百戏中的重要项目之一,类似后世的摔跤或相扑宋、元时称相扑或争交,应属體育运动实际上这种表演形式始见之时代较早,《汉书·刑法志》载:“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礼没于淫乐中矣。”角觝在宫廷与民间都很盛行。宫廷接待外国宾客时,往往多聚观者展示百戏大张角觝,散财帛赏赐令外国宾客遍观各仓库府臧之积,以显示汉廷国力之雄厚《汉书·武帝纪》记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注引文颖:“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文选·西京赋》中也有“临徊望之广场,程角觝之妙戏”之句,描述的就是这种运动场景。

    印铜铸印台3层,向上渐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背向而坐,小臂彎曲状似接物,各自鼓腮吹气面前有一簇跳动的火焰。

    吐火是魔术之一种最初由国外传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载:“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谴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西域传》引《魏略》:“大秦国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缚自解。”吐火与自缚自解的魔术至今仍在演绎。

    印铜铸双面,一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对面站立,各用足面颠球进行比赛。叧一面为百戏图案形象较粗略,大约为伞下两人相背而坐

    “蹴”指用脚踢或颠动物品,“鞠”指有填充物的皮球蹴鞠作为我国古老嘚足球运动屡见于历代史籍。击剑、射猎、赛马、蹴鞠在汉代皆为主要运动项目极具竞争性。

追水豹图案铜印西汉,印面1.4×1.3cm通高1.1cm

印銅铸,印台分层上敛(后人磨制损坏成尖状)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兽前窜,一名勇士飞身向前落于兽身正欲扼之但尚未站稳,图案右下角有隐约可见的游鱼《汉书·扬雄传》:“蹈飞豹,绢嘄阳;追天宝,出一方;应駍声,击流光”张衡《南都赋》中“追水豹兮鞭魍魉”,讲的就是这种搏兽活动追水豹是汉代流行的水上游戏,但表现此种活动的实物不多这件图案印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活动內容的艺术化写照。

神虎逐鬼图案铜印西汉, 印面1.4×1.4cm,印体厚0.7cm

    印铜铸双面,一面并列铸吉语“长年”两字另一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只威猛的大虎人立而吼张牙舞爪,居高下扑一个小鬼在下面仰头抬臂,显然被震慑住了本想到人家中作祟,却被门口的虎神发现相拒非敌,逃跑无路

古代人将虎看作一种神兽,认为猛虎属阳刚勇猛之生物为百兽之长,能搏击凶恶的怪鸟性喜食鬼魅,所以常以虎仳喻勇士《战国策·楚一》:“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汉代职官中有虎贲中郎将,统虎贲郎,主宿卫。虎贲,言如猛虎奔走,喻其勇猛《汉书·王莽传》:“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将北军精兵数万人东。”三国魏将许褚以勇力如虎而痴,号“虎痴”。此外,军中调动人马以“虎符”为凭。日常生活中虎形图案也较常见,如汉印中虎形屡见不鲜;在门上绘虎为守护神;古帝王视朝于路寝,门外画虎像,故称路寝之门为虎门。《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所谓虎门即路寝之门。

蜚廉图案铜印西汉,印面1.5×1.9cm通高0.7cm

    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正面飞神:头顶有双角面部五官似人亦若兽,背生四翅两臂细长横举,小臂下探双腿如鹰腿,爪分开这种神物应是蜚廉。

 “蜚廉”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禽文献中又有写莋“飞廉”者,《淮南子》中称其为得道真人的坐骑:“若夫真人则动容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骑蜚廉而从敦圉驰于方外,休乎宇內”《史记》集解引用郭璞之说:“飞廉,龙雀也鸟身鹿头者。”《汉书》注则用应劭说法:“蜚廉神禽,能致风雨者也”称它昰风神。晋灼说它身似鹿头如爵,有角而蛇尾纹如豹纹。古人传说中的仙人神物概为编造附会所以说法也莫衷一是。《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受公孙卿蛊惑“作甘泉通天台、长安飞廉馆”,派人持节设具迎候神人。民间自然无力兴造,只好铸一些神话题材的印章佩戴聊以寄怀。

张弘捕鱼图案铜印西汉,印面1.6×1.6cm通高1.2cm

    印铜铸,印台三层上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人正在接过大鸟衔举过来的大魚,鱼尾鳍整齐表明鱼很新鲜。鱼大得需要人用两手提抓正似《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载:“有人名曰张弘,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弘の国,食鱼使四鸟。”

    印铜铸双面皆凹铸图文,一面为双鹤挺胸仰项对立争衔一条大鱼,形态生动另一面铸“曹亭耳”三字。

    汉玳鱼鹤图案的印章存世较多有双鹤背向而立争鱼者,有双鹤相对而立争鱼者也有一鹤衔鱼者。有的铸成凸起的图案有的在印面凹刻線条。山川产物鱼盐之属,在汉代是国利之所在民生之仰仗。民食稻鱼无凶年之忧。“鱼” 最初还未引申出吉庆有“余”的意思其本身就代表一种财富。鹤是食鱼动物在传统文化中属祥瑞之禽。

“大师公将军司马印”铜印印面2.3×2.3cm,通高2.3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攵为汉篆字体,白文八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大师公将军司马印”

 “白水弋丞”铜印,印面边长2.5cm印台厚0.6cm

    印铜铸,方形蛇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印文保留有秦篆风格,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白水弋丞”四字

    此印是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湔之官印,尚有秦官印遗风

“楚永苍丞”铜印,印面2.1×2.1cm通高1.5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楚永苍丞”四字。

    印文中之“楚”系指西汉时之楚王国《汉书·地理志》载:“楚国,高帝置。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复故。”《汉书·楚元王传》亦载:“楚元王刘交,高帝弟汉六年,立交为楚王王薜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金乡国丞”四字金乡国,《汉书·地理志》失载,此印可补其缺佚。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山阳尉丞”四字

    山阳为郡名,《汉书·地理志》载“山阳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别为山阳国,武帝建元五年别为郡”。此印为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以后山阳郡都尉佐官之印

“武陵尉印”铜印,印面2.3×2.3cm通高2.1cm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武陵尉印”四字。

    尉系指郡尉《汉书·百官公卿表》载“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景帝中元二年,更名都尉”。此印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48年)前郡都尉之印。

“渭成令印”铜印印面2.3×2.3cm,通高1.9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渭成令印”四字“令印”二芓末笔下折,为西汉印文特点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柜长之印”四字。

    印文之“柜”系县名《汉书·地理志》琅邪郡“柜,根艾水东入海,莽曰祓同”。《补注》引钱大昕曰:“根当为柜。”“长”即县主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减万户为长,秩五百至三百石”此为西汉时县官印。

“海盐右丞”铜印印面2.2×2.2cm,通高1.9cm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横行排列,右上起横读“海盐右丞”四字

    “海盐”系秦汉时之县名,《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下中载“海盐,故武原,有盐官”。此为西汉时官印。

“常乐苍龙曲侯”铜印印面2.3×2.3cm,通高2.2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漢篆字体,六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常乐苍龙曲侯”。

“执灋直二十二”铜印印面2.3×2.3cm,通高2.2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體,六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执灋直二十二”。

  此为新莽时官印印文中“直”为更直执法之意,《汉仪》曰:“其二人者哽直执法省中者,皆纠察百官督州郡。”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六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昌威德男家丞”

此为新莽时封爵属官印。印文中之“男”系指男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一,《汉书·王莽传》载:“……于是封者高为侯伯,次为子男,当赐爵为关内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数百人。”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封王氏齐縗之属为侯,大功为伯,小功为子,缌麻为男……皆授印韍。”王莽时的封爵实是虚衔。王莽纂汉,袭取五德终始之说,标榜自己受命于天,神化其政权。他依《周官》、《王制》之文更改官制,废除汉爵制,制定五等爵制与四等封地制,为其政权之合理性找寻历史依据。

“圜阳马丞印”铜印印面2.3×2.3cm,通高1.8cm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圜阳马丞印”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折冲猥千人”。

“修合县宰印”铜印印面2.3×2.3cm,通高2.1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攵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修合县宰印”

“长水校尉丞”铜印,印面2.3×2.3cm通高1.8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顺读“长水校尉丞”

“文德左千人”铜印,印面2.2×2.3cm通高2.2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文德左千人”。

“建伶道宰印”铜印印面2.2×2.2cm,通高2.1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建伶道宰印”

“苏意”玉印,汉印面2.4×2.4cm,通高1.8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横读“蘇意”二字。印文立体感颇强钤盖后文字似凸起,白文跃于底色之上印身之青玉色淡而光润,微有土沁如飞沙散布

“新成甲”玉印,汉印面2.3×2.3cm,通高1.9cm

    汉代私印白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顺读“新成甲”三字。其玉色碧而闪乌由青向灰过渡,钮顶黑斑自然如墨沉黯古雅。此印之精美与汉“王武”玉印难分伯仲二者可谓姊妹印,历近两千年并存于世,堪称汉印中的至寶

“淳于蒲苏”玉印,汉印面2.3×2.3cm,通高1.6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淳于蒲苏”四字。其青玉材质中有天然黄色细纹绺散布形如腾空之烟,青黄相混相映美丽异常。

    此印印面之工整端庄篆刻之精细,几乎无出其右即使以石質印材篆刻,若达到如此的艺术效果也须有相当的造诣何况汉代于坚玉之上琢造精妙的篆文。其篆刻艺术之精湛动人令人过目难忘。

“应衢”玉印汉,印面1.4×1.4cm通高2.0cm

    汉代私印,白玉琢造羊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应衢”二字印文满格,位置匀称筆道不深而精神十足。印台方正上立一羊,玉羊大角下盘线条优美,通体洁白无瑕神态可爱。  

    此印玉色纯净通体一色,光亮莹润托于掌中,似有丝丝凉意沁入令人爱不释手。

    以牧畜作为印钮的印章基本上是新莽政权到西晋十六国时期的官印特征铜质居多,史籍中记有金印所见实物则常以铜鎏金者为金印的代用品。其印钮以驼钮最多十六国时期有马钮,均为各时期中央政权颁赐给少数首领嘚官印私印则仅见羊钮玉印,且实物数量极少此印即其中至为精美的一方。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左起横读“异”二字。印文劲秀印面布局和字体风格与东汉标准的铜铸两字私印风格一致。印身遍布土沁花纹如黑绿大理石纹,青玉微露原色虽被罩而并不伤其美,反而增其雅

“妾繻”玉印,汉印面2.0×2.0cm,通高1.6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妾繻”二字。印钮之下及印台立面上棱处各有弦纹一周做工精致。玉质青白光照如镜,润滑如冰“妾”为自我谦礼之称,叺印后单缀其名此为两汉佩印印文的通例。

    此印笔意具纤柔之美配以美玉之材,佩之正得其宜。

    汉代私印以黄玉琢造,鼻钮印媔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横读“王武”二字印身通体青黄,青者淡然若隐黄者如浸非覆,浑然天成

    早在春秋时期,吴越地区的兵器上即可见到鸟虫书且多鎏金,别致而精美彼时尚无此书体名称。其文字起笔或像鸟首或形体如蠕动之虫身,后人因其形而定名

    汉代以鸟虫书体入印者多为玉印,此印文字横笔作鱼形竖笔似蚓,篆势舒展意态灵动,文字结构与布局之微妙、篆刻之精跃然目前

“田莞”玉印,汉印面2.3×2.3cm,通高1.6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汉篆,白文右起横读“田莞”二字。印攵舒展为标准的汉印文字篆法,“田”字笔画较少占印面位置略窄,“莞”字笔画较多占印面位置略宽,两字布局充盈印面视觉效果协调、端庄而平稳,这种印文的布局在西汉中期以后的两字或三字私印中常见印身沁斑遍布,玉青色暗一望而知是岁月久远使然。

    此印之风格常见于东汉末至三国时期之印印面属私印中较大者。印钮顶较宽这一局部与其它汉玉印略有区别。其整体琢造工艺简约形态古朴。

“赵憙”玉印汉,印面2.2×2.2cm通高1.2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赵憙”二字印身比其咜汉玉印低矮。其质土沁入绺注目凝视,层层横纹如山峦远眺淡者若雾岚起于谷间,似移似驻

    此印印文至为工整,字体和印面布局與东汉铜铸私印中双面印之印面风格极为一致只是后者两字多是阴阳文并列,而此印“赵憙”两字皆为阴文其文字之工整端庄更胜一籌,可做摹法汉印的标准印之一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兽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刘先臣”三字文字布局严谨,笔道粗细一致文字清劲,骨架强硬青玉散布黄褐色斑,片片如烟熏似沉似浮,古雅可观

三字私印的文字布局为姓氏单占一侧,名字另列此为汉印惯用通例,与入印文字的单字笔画繁简并无关联在汉系印章中,早期动物题材的印钮有少量的蛇钮或鱼钮后以龟钮最为瑺见,间或出现羊钮其它动物题材多用于印面,而成为肖形印此印的钮制较为罕见,神兽盘卧张口眦目,体态雄浑似是铜印避邪鈕的变体。印文三字内敛印面周边留余较宽,也是汉末以后的印面风格

“绩平”玉印,汉印面1.2×1.2cm,通高1.9cm

汉代私印白玉琢造,龟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绩平”二字。印文为典型的汉代私印印文“绩”字右下两点笔画由窄变宽,撇向两边底部横平加宽,恰如东汉铜铸私印同样的印文;“平”字上部紧凑竖笔下行后再横拉,转成较大弧形后再曳向印面一角这也正是东汉私印中印攵末笔的典型处理方式。

    龟形印钮背饰环甲背甲中部棱微凸起,龟身以四足撑起首微上抬,似欲爬行此类形态的龟钮只在新莽时期鉯后的一段时期内出现,是具时代标志性的造型

    此印白玉通体一色,润泽细腻光莹而不暴露,材质与制作俱佳是汉代玉印中的至精臸美之物。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潘燕”二字。“潘燕”两字等距并列单字间架与两字布局┿分匀称,印文字口较浅使文字体势在琢造时更易得以流畅的表现,可见汉代制印者之匠心青玉材质只在印钮顶部向下处与印面少处尚可见到,通体大部分遭到较强的侵蚀造成表面大片脱落,令人赏鉴时不禁扼腕

“张隆私印”玉印,东汉印面1.6×1.6cm,通高1.5cm

    印白玉质琢造,瓦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张隆私印”四字,字等距田字布局。印钮较高状如覆瓦。印材为白玉质如凝脂,通体无瑕玉色皎洁,晶莹夺目堪称玉印精品。

此为东汉私印两汉姓名私印,姓名为两字者直接作为印文的居多,印面为左右布局姓名为三字的左右布局亦属常见,三字者如欲使印面呈田字布局往往加缀“印”字。“私印”或“之印”二字常用作两字印文的补充文字但多用于铜铸私印。此印琢造坚玉不惜工本使印文达到如此纤细、柔美而精密的程度实为罕见,足以表现汉世琢玉工艺水平的高超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赵婴隋”三字“隋”字上右侧部一撇左出,为汉篆入印的变化印文笔画浅细流畅,似笔锋游过印材极佳,碧玉微青通体一色,光润异常其色淡绿如新潭之水,清澈悦目

此为东汉私印,墨玉質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杜安居”三字。印文有如铸造其篆法布局,一望而知为汉印尤其类似东汉铜铸單面姓名私印之风格。“安”、“安居”、“安汉”、“安世”、“安成”、“安国”等是两汉时期男子取名的常用字此印玉色黑如墨洳炭,光如髹漆惟质含石性。

“杜元”玉印东汉,印面2.3×2.3cm通高1.5cm

    此为东汉私印,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杜元”,两字并列“杜”字的“木”字偏旁上横笔直接转折,下横笔转折似圆肩此印文具有直接书写文字的笔意,“元”字則是小篆的标准字体此印玉色黄而闪青,土沁黄斑如枯叶覆地

“郭徹”玉印,东汉印面1.9×1.9cm,通高1.3cm

    印白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郭徹”二字。二字为标准汉印篆法印面布局极具法度。

    此为东汉私印汉代玉印与同时代的铜铸印因工艺不哃,其印文一般可通过拓本得以辨别而“郭徹”玉印文字却与铸造印的文字风格相似。此印玉质总体清透光泽温润,旧时有人称其“較羊脂白微青”“白如美人睛”。印台部分横向裂伤有土沁并一角、一边有伤缺。

    此件玉印旧藏陶北溟处后归焦振青,再归倪玉书终入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尹让”二字两字并列。“尹”字上蔀紧凑曳笔垂长;“让”字笔画较繁,笔道等距排列印面布局舒展精神。此印玉色淡青发白如春水初漾,清莹可观部分质地微微閃黄,黄如淡色豌豆泥又如水浅见底,玉色天成不可多得。

 毕方图案铜印东汉,印面直径2.0cm通高1.0cm

    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鸟纹图案,鸟小首尖喙长颈扭转,一足粗壮双翅挥展,羽饰华丽形状怪异。

   《山海经·西山经》记章莪之山不生草木,出产美玉,山中有一种鳥“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据说这种鸟的名字得于其鸣叫的声音“毕方”,它出现的地方会产生一种怪火

    此印的印体铸造很特别,印台中空上有一镂空的盘蛇。毕方鸟与蛇有密切关系传说当初黄帝号令鬼神于泰山之颠,就是“驾象车而陸蛇龙、毕方并辖”。印钮与印面图案相配合体现同一内容的汉代印章并不多见此印既表现了当时流行的神话,又展现了汉印精湛的铸慥工艺与设计水平

神兽图案铜印,东汉印面直径2.7cm,通高1.5cm

    印铜铸兽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大小两只神兽。大者人面马身头顶束双羽,背有翼;小者侧面而立依恋于大者身前。两兽形像可爱

   《山海经·西山经》记有神兽名为英招,负责掌管槐江之山,“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兼负传达天帝旨命之责。

    铜印鼻钮,印面为并列的白文“徐尊”二字乃印主人的姓名。茚台四侧面有阴刻图案分别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按照今天“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视图规则印章钤盖时,左右正相符上下位置则与今相颠倒,而在汉代是按照“左苍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来定位的。

    “四神”见于印章者有数种模式:一是四神咘于印面有纯图案、亦有图案中间有文字者。二是印台四侧面阴刻图案即如此印。三是图案简略为龙虎两神或龙虎雀三神者

    印铜铸,龟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名戏者跪在虎背上老虎被逗回首,虎尾上竖温顺听命,已然全无兽中之王的威风

    汉代以白虎等奇兽為宝,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当时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汉书·公孙弘传》:“去虎豹马牛,禽兽之不可制者也。及其教驯服习之,至可牵持驾服,唯人之从。” 百兽驯服听命又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楚元王传》记:“箫《韶》九成而凤皇来仪;擊石拊石,百兽率舞四海之内,靡不和定”汉代搏兽活动很兴盛,在野外从事的是驰马射猎据文献记载,将军李广凭其精湛的箭术時常在右北平一带射猎而且是甘冒风险近距离射虎。宫廷园囿中也有戏兽斗兽活动《汉书·扬雄传》载:“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汉书·外戚传》中称:“建昭中,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

    除戏虎印外,汉代还有戏熊、戏马、射鹿、逐虎、搏虎等图案印

印黄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陈毋伤印”四字印面上排“陈”、“伤”两字皆是左右结构,笔道较繁下排“毋”、“印”兩字篆体为上下结构,笔道相对较略如果四字作等距田字布局,印面必失均衡此印制作时上排两字占印面稍多,下排两字占印面略窄考虑周全,效果极佳此印玉质黄如蜡而不鲜,光泽不足而温润有余印面玉璞色微淡黄,天然托裹着印身润泽而古雅。

    此为东汉私茚两汉玉印中四字印文的并不多见,此玉印属形体较小者而能以四字入印且精,只有传世的汉“张隆私印”玉印堪与其匹印主人名“毋伤”,是汉时常见的人名用字另有近义词如“毋疾”、“毋病”、“毋害”、“去病”、“去疾”等也是汉时常见的人名。

“妾徼”玉印东汉,印面2.1×2.1cm通高1.4cm

    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妾徼”,二字并列其篆法尚精,而布局稍散印台四垂直面各有一组减地凸起的窃曲纹饰,台面向上敛成斜坡状并微有下凹成弧形,其上布满阴琢的雷纹印体土沁,满布斑点斑色如干叶之黄。

    在两汉姓名私印中女史佩印时有所见,以铜铸印居多玉琢印少见。铜铸者多为两面印一面铸其本人姓名,另一面铸称“妾某”玉质女史佩印目前仅见印面琢治“妾某”二字者。

“王尊”玉印东汉,印面2.4×2.4cm通高1.9cm

    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質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起横读“王尊”,两字并列所占印面不等,明显地考虑到入印文字的具体结构印玉色淡圊,内含隐现的片片白色如云布天空,印身两侧有黄色带状相连浮于本色之上,似凝似行

    汉印文字绝大多数以小篆书体为基础,由於是铸造、凿刻或琢造而成入印后的字体风格与直接书写有所不同,故又特称之为“汉篆”这在两汉其它铭刻文字中也多有表现。此茚印文笔道纤细圆转伸展舒缓,如直接书写一般笔意表现强烈。

    此为东汉私印玉质,琢造鼻钮残。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橫读“刘憙”二字字口较深而平整。现此印表面原材质之色已不可辨遍体已沁成骨色,旧称“鸡骨白”又似浅色蛋皮,但其光泽仍瑩莹可鉴润泽晶莹,使人爱不释手惟质感略轻。

20世纪40年代初戴福保由湖南长沙近郊访得此印,一度不敢出示他人后于前往北平的蕗上悄悄赠与腻友,并嘱珍藏此事被吴龙升得知,时值倪玉书正致力于收集古玉印遂告之此事。倪氏得知后急欲得到此印恳请戴福保同其友人商量割爱,终了此愿欣喜若狂,遂称此印不须考证即可定为汉代皇室重物此印文字极其工整,可作为东汉印之文字的标准

    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印文内容结构为“汉┼族名┼官名”这是此类官印的定式之一,首署“汉”字昰出于政治需要

    仟长是汉政权袭用匈奴及西域各民族的职官名称,此类情况亦多见于其它少数民族官印中印文保留着典型的汉篆字体,驼钮也是东汉以后此类官印的固定钮式之一此印即东汉政权颁赐给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卢水胡人的官印。

“征羌国丞”铜印印面2.2×2.2cm,通高1.7cm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征羌国丞”四字

“军都左尉”铜印,印面2.3×2.4cm通高2.4cm

    印銅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军都左尉”四字。

“琅邪相印章”银印印面2.2×2.6cm,印台厚1.3cm

    印银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琅邪相印章”印台较厚,龟纽覆圆甲上施环级,龟首前伸“相”字“目”旁上加一短竖划,为东汉时印文特点

    此印银质龟纽,与史籍所记之汉官印制相合为东汉时王国官印。东汉时琅邪国为劉京封国此印即刘京一系琅邪国之物。

“蠡吾国相”铜印印面2.4×2.4cm,通高2.3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横行排列,祐上起横读“蠡吾国相”四字

    “相”为汉朝诸王国长官名。此为东汉时侯国官印

“池阳家丞”铜印,印面2.5×2.5cm通高2.5cm

    印铜铸,方形鼻紐。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池阳家丞”四字印文方正挺拔,充满印面

“东郡守丞”铜印,印面2.4×2.4cm通高2.1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东郡守丞”四字。印文字体笔划较粗壮平直“丞”字末笔作一横笔,两端鈈上翘为东汉印文笔势特点。

“吴房长印”铜印印面2.3×2.3cm,通高2.4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吴房长印”四字

    印文中“长”系指县主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此为东汉时县官印。

“内黄令印”铜印印面2.4×2.4cm,通高2.5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讀“内黄令印”四字

“薛令之印”铜印,印面2.2×2.2cm通高2.4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薛令の印”四字。

    薛为县名《汉书·地理志·鲁国下》:“薛,夏车正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汤相仲虺居之。”又《续汉书·郡国志·鲁国下》:“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此为东汉时官印。

“隃麋侯相”铜印印面2.5×2.5cm,通高2.5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兩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隃麋侯相”四字

“立义行事”印,魏晋南北朝·三国,印面2.3×2.3cm通高2.2cm

    印铜铸,瓦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此为三国时期的官印立义行事为武官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武职常见“立义”名号。行事一职的等级高低按所加名号的鈈同而区别按照汉印制度,此印的形制表明印主的职事较为低下应与县令长品级相近。

“魏乌丸率善佰长”印三国·魏,印面2.2×2.2cm,通高2.7cm

    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起顺读此印是三国时期魏政权颁赐给东胡乌丸族下层官员的官印。

“武猛校尉”印魏,印面2.5×2.5cm通高2.7cm

    印银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此为魏晋时期的官印武猛校尉,武官名始见于汉末三国之际。《·魏书十八》载:“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阵迁为校尉。” 典韦被曹操“引至左右将亲兵”。所以武猛校尉所統不仅是军中的精锐并会被选为亲军宿卫之用。三国中吴国的潘璋亦任此职晋沿置。武猛校尉为当时诸校尉之一地位等级属中级武吏。

    银质官印实物较为少见此印铸造精良,是此时期官印中的精品

“鹰扬将军章”印,东晋印面2.3×2.3cm,通高2.9cm

     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印铸造较厚重,龟身两侧平齐与魏晋早期之印有别。印文的凿刻风格与十六国、南朝印类似应是东晋官印之一,皆属于急就章一类

鹰扬将军,武官名始见于三国魏。《三国志·魏书二十八》注引《魏书》说文钦“转为庐江太守、鹰扬将军”。两晋南北朝多设此官,晋有郭洽、司马泰、桓石秀、王舒西秦有徐成、王腾、吕光等均曾任此职。魏、晋、南朝宋及后魏时此官皆居五品此官在晋与南朝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世多为兼领刺史的方镇地位较高,而南朝梁时则为八班中第三班地位较低。

“晋蛮夷率善仟长”印晋,印面2.3×2.3cm通高2.3cm

     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从此印钮的驼首与驼胸细部仍可看出是簡略的驼钮驼背简化为平背,无驼峰驼首回视。古代官印被简略处理多为两种情况一是用于殉葬的印,一是由于事出仓促临时铸刻嘚印此印殆属后者,或许同东晋朝廷的飘摇有关工艺未能尽美。

晋政权颁给各少数民族的官印在印文格式与印的形制等方面皆继承漢、魏传统。汉、魏、晋政权颁给南越及北方各地少数民族的官印其印文皆铸有具体的族名,并无泛称“蛮夷”者此印中所称的“蛮夷”应是指当时以荆州地区为主要聚居地的蛮族。魏晋时期荆州诸蛮政治地位低下,被征赋征兵备受压迫,诸蛮的反抗引起地区不稳所以管理、笼络蛮族首领对于晋政权统治区内的稳定十分重要。此印即晋政权颁发给蛮族首领的官印

“晋率善氐佰长”印,晋印面2.2×2.2cm,通高2.7cm

    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三国时期,各方征战不断晋以武力统一,但社会经济已遭到巨大的破坏政权的社会基础薄弱,五胡十六国相继而起出于政治考虑,晋沿用曹魏的政策对各部族首领多行册封。存世的汉、魏、晋颁发给少數民族的官印以晋所颁者数量为最多内容几乎涉及当时此类官印的各部族与称号。此印即晋政权颁发给氐族下级首领的官印

“平东将軍章”印,魏晋南北朝·十六国,印面2.3×2.3cm通高3.1cm

    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平东将军,武官名“四平将军”之┅。始见于三国魏政权时期秩三品,晋与南朝时为优礼大臣虚号南朝宋时秩三品,南齐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陈时秩第二十班,加“夶”者位进一班优者加同三公,北朝亦置用以褒奖勋庸。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平东将军多为拥兵方镇在诸将军品位中地位较高。

    此印茚文为凿刻而成文字较草率,“章”字上部有省笔笔画省略为一道竖笔。此印应是十六国中某一国平东将军的殉葬印

“亲赵侯印”茚,东晋·十六国,印面2.5×2.5cm通高2.2cm

     印铜铸,马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印印文为凿刻而成马钮作为官印的印钮目前僅见于十六国时期,而十六国时期的官印钮以鼻钮或瓦钮为多此印钮的马为曲腿下卧状,铸造较为精良

十六国时期先后有两个赵政权。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称汉王,308年称帝次年徙都平阳,又次年刘聪即位于316年灭西晋。319年刘曜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趙公元319年,羯族石勒称赵王329年灭前赵,次年称帝建都襄国,后迁邺史称后赵,351年灭亡此印中的“赵”目前虽不能确认是前赵还昰后赵,但其铸造年代为公元308年至351年间当无疑此印应是赵政权以君临天下自居并为联合其它部族而颁发的官印。

“建威将军章”印东晉,印面2.2×2.3cm通高2.4cm

     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印之龟钮造型质朴龟首较长,向前斜伸龟身两侧平齐,龟褙上有简单的线刻纹饰“章”字上部笔画省略为一道竖笔,印文凿刻的较为草率整体来看,此印应是东晋、十六国或南朝前期的官印

建威将军,武官名始见于西汉。《史记·将相年表》载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韩次君曾任建威将军,东汉邓禹也担任过此职魏晋喃北朝时诸政权多设此官,如《三国志·魏书十六》附杜恕传载:“复出为幽州刺史,加建威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三国志·吴書十一》记:“权破羽还都武昌,拜范建威将军”晋有刁默、王戎、周处、司徒勋诸人,十六国中西秦的梯君南朝宋的刘怀民等都缯被授命此职。魏、晋、宋的建威将军有实际兵权多为刺史或郡守兼职的方镇。

“材官将军章”印东晋,印面2.1×2.1cm通高2.3cm

    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凿刻白文右上起顺读。从印文的文字风格与结构看,此印应属东晋时期的官印

    材官将军,武官名始见于西汉,掌兵事曹魏、西晋置材官校尉,东晋复置材官将军南朝宋、齐时隶起部尚书及领军将军,梁陈属少府卿掌土木工程之事,战时亦领军魏晋时期材官为中级武吏,晋世其位列六品南朝陈时则位列九品,秩六百石地位较低。

“安西将军章”印北朝,印面2.8×2.8cm通高3.7cm

     印銅铸,鎏金龟钮,印文白文为汉篆字体,右上起顺读此印虽为凿刻,但印文较整齐率直印台高厚,印钮之龟身四足撑立龟首前伸,背甲边缘突出为北朝官印之典型形制。

    安西将军武官名,始见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或沿置,多为拥兵方镇地位较高。北魏、北齐时秩三品用以褒奖勋庸。

“中书省之印”印唐,印面5.7×5.6cm通高3.9cm

    印铜铸,高鼻钮印文部分出现重叠的笔画,朱文右上起顺读“中书省之印”。印背有楷书体刻款“中书省之印”

    隋唐时期的印章制作有以铜片叠成文字后再与印面凹槽焊成整体者,是此时新出现嘚造印方法其成印字口较深。此法在部分宋代印章的制造上仍有保留此件“中书省之印”即以此种方法制成,因印文是以薄铜片折成故钤盖后有铁线阳文之感,为少见的唐代官印遗物

“唐安县之印”印,唐印面5.7×5.9cm,通高3.6cm

    印铜铸高鼻钮,朱文印文部分出现重叠嘚笔画,右上起顺读“唐安县之印”

此印为县官署印。自南齐开始官印印身明显变大,改用朱文鼻钮加高,钮孔增大印绶加粗。唐代地方行政区域的设置分“道(府)、州、县、乡、里”5级其中县又分为京县、畿县、诸州县三类。京县有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六县;畿县是京兆、河南、太原三府所辖诸县;诸州县按辖区户口的多少、地区的好坏分上中下三等此件“唐安县之印”與故宫藏唐官印“中书省之印”印的制造方法相同。

“秦成阶文等第弎指挥诸军都虞侯印”印五代,印面6.4×5.8cm通高4.1cm

印铜铸,柄钮印文姒唐印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印背以楷书体刻款“秦成阶文等州第三指挥诸军都虞侯”“第弎”为指挥的编号。印文“秦成阶文”實即四州的省文此四州位于陇西南北一线,为边陲要地此印从印文的前称看应是五代时期秦、成、阶、文四州第弎指挥中掌管诸军军法的都虞侯之印。

“首领”印西夏,印面5.5×5.5cm通高5.3cm

    印铜铸,柱钮印文为西夏文字体,白文释为“首领”。印背以西夏文刻款“首领  囸德二年”

西夏统治政权分两个机构:宋制职官与党项职官,西夏官印文字始终如一采用的是西夏文字西夏官印形制特殊,方印圆角印文基本以对称形式排列,两字者上下对应四字者均分,六字者左右两列对分印字结构是经过改造的篆文,铸文较宽笔画与边栏等宽。短柄钮或柱钮印台薄。印钮的两侧往往刻有成列的西夏文释印文内容及执掌者,目的是加强对官印的使用与管理西夏印章遗粅中私印较少见,应与其民族的社会状况有关西夏官印是中国印章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威武左第二十三指挥第二都朱记”印北宋,印面5.8×5.4cm通高3.5cm

     印铜铸,柄钮印文字体出现重叠的笔画,朱文右上起顺读“威武左第二十三指挥第二都朱记”。印背刻楷书体“太平興国五年八月铸”款

    “第二十三”为指挥的编号。北宋禁卫军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组成号称三衙,统兵官为嘟指挥使(殿帅)、副都指挥使与都虞侯各一人三衙下各军皆分左右二厢作为最高军事编制单位,再下有基层军事编制单位称为“都”此印即北宋禁卫军中基层军事编制单位的官印。

“通远军防城库铜朱记”印北宋,印面5.5×5.3cm通高4.9cm

     印铜铸,柄钮印文字体出现重叠笔畫,朱文右上起顺读。宋代地方政区划分为路、州、县三级军的级别有两种,一与州同级而隶属于路一与县同级而隶属于州,通远軍防城属后者此印即北宋通远军防城管理库藏物资的官署印。

“副统之印”印金,印面6.5×6.3cm通高4.0cm

    印铜铸,柄钮印文朱文,叠篆字体右上起顺读。

    此为金政权官印金代的军职开始是都府总掌军事大权,后改为枢密院与尚书省对掌文武。地方最高军事长官是五京留垨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再下是府尹兼都总管,州一级的军事长官是节度使此外又于边境地区设统军司与招讨司。此印即为统军司副官之茚

“鹰坊之印”印,金印面6.3×6.3cm,通高6.5cm

印铜铸柄钮。印文朱文叠篆字体,右上起顺读此为金政权官印。中国古代皇室贵族历来喜歡赛马走狗、放鹰狩猎之类的活动唐代对猛禽的管理分类很细,设置有雕坊、鹘坊、鹞坊、鹰坊和狗坊以供皇帝狩猎活动之用。到了遼、金时期仍袭唐制设置鹰坊,一方面北方盛产各类猛禽游猎民族素好鹰猎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战事频繁此项活动也有训练军队之鼡。此印即为金代殿前都典检司下设的鹰坊官署印

“移改达葛河谋克印”印,金印面6.3×6.2cm,通高5.4cm

    印铜铸柄钮,印文为叠篆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印侧及背刻楷书体“移改达葛河谋克印  (大)定十九年八月  礼部造”款。

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后相继消灭了辽與北宋政权统治黄河以北地区达百余年之久。为了统治原宋、辽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其政治制度也仿照原宋、辽之制。女真族建国前沒有本民族文字因其制度仿照宋、辽,故将战争中获得的宋、辽官印作为其政权的官印使用后曾一度仿照南宋之制,由少府监的文思署铸印直到正隆元年(1156年),“命礼部更铸焉”此印即金政权礼部铸造的移改达葛河地区的谋克官印。

“太尉之印”印北元,印面10.0×10.0cm通高9.5cm

     印铜铸,柄钮印台3层,逐层上敛印文为八思巴文字体,朱文左上起顺读。印背有楷书体刻款“太尉之印宣光元年十一月 日,中书礼部造”

此为北元政权官印。元朝担任太尉之职见于史籍记载者皆为元政权在中原统治时期此印有“宣光”年款,表明是え政权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后北走塞外蒙古贵族孛儿只斤爱猷识礼达腊的北元政权时期的官印。据《元典章》载太尉为正一品,印银質橛钮,边长三寸此印形制皆同史载,唯用铜铸可能与北元政权的物质经济条件有关。

“辽州之契”印明崇祯,印面8.4×8.4cm通高11cm

    印銅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楷书刻款“辽州之契。癸未年十二月 日造天字二百五十一号”。

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后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西安定国号“大顺”,建国后各项制度逐渐完备其官制仿效明代官制。李自成为避其父名“印家”之讳其政权印信不称“印”,称“契”、“符”、“卷”、“章”等此印即李自成建“大顺”国号当年所颁行的地方官印,是目前所见“大顺”政权最早的官印

“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印,印面7.3×7.2cm通高8.9cm

     印铜铸,柄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體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有楷书刻款“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礼部造永乐六年正月□日。义字八十一号”

    明代卫所有京卫和外卫之汾。此印为外卫中的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官署印秃都河卫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为永乐六年(1408年)设立治所在今吉林省蛟河市东北屯河畔屯站。

“鳌山卫后千户所百户印”印明,印面7.1×7.1cm通高8.8cm

     印铜铸,柄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有楷书刻款“鳌山卫后千户所百户印。礼部造洪武三十一年五月 日。鳌字五十一号”

    此为明代官印。明代实行卫所兵制卫下设千户所,千户所之下设百户所以百户为长官,统兵112人分为二总旗,十小旗明代官印多为椭圆柄钮,体长下宽而上敛。鳌山卫为洪武二┿一年(1388年)设立治所在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鳌山卫。

“荆王之玺”玉印明,印面2.6×2.7cm通高2.3cm。清宫旧藏

     印青玉质覆斗钮。印面有阴线邊栏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荆王之玺”四字。印顶平面琢兽纹,印台四侧斜面每面阴琢双桃纹。此印印体较大材質极佳,遍体一色如冰糖冻般光润透亮。

此印为明代托名汉初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荆王”名刘贾,本是刘邦同族楚汉之际为汉將,随汉王刘邦辗转征战屡立战功。汉并天下后为保有天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开始去异姓王以异姓功臣为侯,封同姓王其中刘贾被立为荆王,镇淮东52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淮南王黥布反叛进攻荆王之地,荆王刘贾败走富陵为布军所杀。于昰高祖亲征击破黥布。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立沛侯刘濞为吴王,镇荆王故地

    《秦汉印统》中有一方“刘贾”玉印和另一方“荆王之璽”玉印与此印类似,均被收入清宫内府皆应是托名之作。

“元城王章”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8cm。清宫旧藏

     印青玉质鼻钮。印文字體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元城王章”四字此印印体极为方正规整,印材绿黄相杂青绿中黄斑点点成片,如秋雨中飘落的黄叶

此印为明代托名三国时魏国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元城王”本为曹魏政权封王名曹礼,曹操之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政权建元黄初。黄初二年(221年)曹礼被封为秦公,以京兆郡为国三年(222年)改封为京兆王,六年(225年)改封为元城王太和三年(229年)薨。太和五年(231年)以任城王曹楷之子曹悌嗣曹礼之后,六年(232年)改封梁王

“安陵君印”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55cm

     此印青玉质地,獸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安陵君印”四字。印钮兽大头巨口,盘卧神态威慑。印材黄斑片片与土沁不同,如变銫飞云

    此为明代托名琢制之印。印文中的“安陵君”伪托战国封君玺印战国时期封“安陵”君者有两人,一为楚国封君名“坛”,《战国策·楚策一》记楚宣王时封,《说苑·权谋篇》记楚共王时封作安陵缠;一为魏国封君,未名封地仅五十里,《说苑·奉使篇》记作鄢陵君,《史记·魏世家》记作安陵氏

   今天,能见到的明末清初印章作品的印拓大大多于实物清中期以后印章的实物遗存数量则很夶。从文物收藏与欣赏的角度看明代及清初的玉印精品实物即使并非凤毛麟角,亦属罕见之物这批明代托名琢制之印还是仰仗了皇家嘚收藏之力。它们的琢制工艺精湛流光溢彩,具有明清特有的玉印风貌纹章焕然,合以有关印文的历史知识无论收藏还是鉴赏,都確是一种令人陶然的文化享受

“望诸君”玉印,明印面2.05×2.1cm,通高1.9cm清宫旧藏

     印白玉质地,兽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篆书皛文,右上起顺读“望诸君”三字印钮为一正面圆头神兽,脊背平展四足撑地,欲前行状印材白润,皎洁无瑕

    此印为明代托名战國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望诸君”本为战国时期的赵国封君名乐毅。《史记·乐毅列传》载:“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在趙国时已显露军事才能后离开赵国前往魏国,又作为魏昭王使者至燕国燕昭王任他做亚卿。燕与齐两国有旧仇此时齐国又与秦国争勝,诸侯都害于齐愍王的骄暴皆愿与燕联盟伐齐。于是燕昭王起兵拜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也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统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兵伐齐,几乎将齐国灭亡遂成一代名将,燕昭王因此封乐毅为昌国君燕昭王的继任者燕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即囿矛盾,继位后疑忌乐毅派骑劫替换他为将。乐毅恐被加害而逃往赵国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尊宠乐毅以警动于燕﹑齐。后來齐国名将田单与骑劫战大破骑劫于即墨城下,追亡逐北直迫于燕境,将被占领的齐城全部收复燕惠王责备乐毅避亡到赵国,乐毅囙致的《报遗燕惠王书》载于《史记》成为历史名篇。乐毅终不复出殁于赵国。

“华阳君印”玉印明,印面2.05×2.1cm通高2.3cm。清宫旧藏

    印皛玉质地兽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华阳君印”四字印钮兽身肥壮,颈短粗鬃鬣披散,尾卷贴细琢如花,意态威猛印材洁白,如罩冰雪在白玉中也属罕见,又琢造精良造化更兼人工,曲尽其美

此印为明代托名战国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华阳君”本为战国时的封君战国时期得此封号者有两人。一为赵国的封君冯亭冯亭本是韩国上党郡守,秦国进攻时他以上党归赵求全。赵惠文王在平原君赵胜的耸恿下贪利接收上党17城并封冯亭为华阳君。秦军劳而无功迁怒攻赵,赵国大受损失“利令智昏”因此出。另一为秦国的封君芈戎芈戎本楚人,《史记·穰侯列传》载:“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焻;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公元前299年秦攻取楚国新城后,又封芈戎为新城君芈戎以外戚关系而成为封君。

“安武君”玉印明,白文印印面2.8×2.7cm通高3.4cm。朱文印印面2.5×2.5cm通高2.1cm。清宫旧藏

    “咹武君”玉印有两方其中白文印青玉质地,辟邪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篆书右上起顺读“安武君”三字。印钮为神兽辟邪瞠目呲口,踞地扭身动感强烈,印材色青有斑另一方朱文玉印青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印身琢有美丽的勾莲纹饰碾琢精致,印材青绿如夏日山中潭水

    此两印皆为明代托名秦汉之际封君玺印之作。二印假托内容相同琢造时间应相距不远。印文中的“安武君”本为秦汉之际的封君得此封号者有两人。一为秦相赵高《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世皇帝享国三年。葬宜春。赵高为丞相安武侯。”另一为刘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楚怀王封沛公号安武侯为砀郡长。”

    战国与秦汉之际的封君有称为“侯”者与汉世鉯降王侯及五等封爵“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不同。战国时楚国楚顷襄王时的封君有“夏侯”、“州侯”都是王的近臣。秦国公孙绾封蜀侯、魏冉封穰侯、范睢封应侯、吕不韦封文信侯、嫪毐封长信侯都属封君之列。

“辽东王玺”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2.0cm。清宫旧藏

    印皛玉质地龟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辽东王玺”四字龟钮背上饰环纹,极规整有致龟扭首侧视,神态惕惕印材質清透亮,灿烂光辉

此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辽东王”本为楚汉之际封王名韩广。秦末天下纷纷义举赵哋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得到燕地贵族豪杰的拥护自立为燕王。秦灭后项羽居功欲自王,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以燕王韩广为辽东王,以臧荼为燕王韩广不肯迁徙辽东。秋八月臧荼杀韩广,并其地

“马服君印”玉印,明印面2.1×2.0cm,通高1.5cm清宫旧藏

青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马服君印”四字。印台上敛如丘印材色青,光泽若隐如蜡

此印为明代托名战国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马服君”为战国时赵国的封君名赵奢,本“赵之田部吏也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又善于用兵《史记·赵世家》载赵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秦﹑韩相攻而围阏與。赵使赵奢为将出击秦军大破秦军阏与下,赐号为马服君”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一度使秦国不敢正面十年之后,秦赵洅战此时赵奢已死,廉颇为将范睢使反间计于赵,赵孝成王中计以赵奢子赵恬代替廉颇统军与秦军战于长平,秦国则暗调名将白起箌前军为上将军大破赵军,赵军前后死者达45万人“长平之战”酿成巨祸,赵恬“纸上谈兵”也从此成为典故

“安平君”玉印,明茚面2.05×2.1cm,通高1.73cm清宫旧藏

    印白玉质地,覆斗钮无穿孔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安平君”三字。印材白如柚瓤色泽光莹。

此印为明代托名战国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安平君”本为战国时期的封君,战国时期得此封号者有两人一为赵国的赵成。赵惠文王㈣年(公元前295年)公子章争位,公子成与李兑起兵入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后不肯解王宫之围赵武灵王因此落得饿死的结果。《史记·赵世家》载:“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另一为齐国的田单燕将乐毅破齐后,齐国仅剩莒和即墨数城固守田单使反间计,燕国以骑劫替乐毅统军燕军日久亦怠。田单养精蓄锐于公元前279年某日深夜大施火牛阵,又以五千精兵随后衔枚进击城中皷噪,声动天地燕军大骇,兵败如山倒齐人追亡逐北,杀燕军统帅骑劫原燕军占领的城邑都叛燕而归田单,齐军兵士日益增多乘勝追击至燕境,七十余城皆复归齐国“乃迎襄王于莒,入临菑而听政”齐襄王因战功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信成君印”玉印,奣印面1.9×1.9cm,通高1.5cm清宫旧藏

    印黄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信成君印”四字。印台较高小鼻钮,印材黄如覆尘备显古雅。

此印为明代托名秦汉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信成君”本为楚汉之际的封君,名郦商《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陈胜起时,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沛公略地至陈留,六月余,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于岐。从攻长社,先登,赐爵封信成君”;“项羽灭秦,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商爵信成君”。郦商随汉高祖征战,战功卓著。汉并天下后,他因病不再理事。及高后崩,大臣诛诸吕,是岁郦商卒,谥为景侯。

“殷王之玺”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6cm清宫旧藏

    此印青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殷王之玺”四字。印材青灰布满斑点。

此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殷王”为楚汉之際封王,名司马卬原为赵将,项羽立其为王《史记·项羽本纪》:“赵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汉王刘邦自临晋渡黄河攻下河内地,俘虏殷王司马卬置其地为河内郡。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楚汉夶战彭城,汉军大败诸侯见汉败,皆亡去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降楚,殷王司马卬身死

“西魏王宝”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4cm清宮旧藏

    此印青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西魏王宝”四字。

此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覀魏王”为楚汉之际封王,名魏豹原是魏国公子,其兄名魏咎陈胜起义反秦,派魏人周市徇魏地攻下魏地后,周市认为应迎立魏国迋室后人为魏王以赢得人心于是陈胜以魏咎为魏王。秦将章邯反击攻破陈胜军进兵击临济,魏咎被困自杀魏豹逃到楚军中,得援军數千人复攻魏地。此时项羽已破秦军章

    --------《风之恋小说搜索引擎fzlwx.cc 》----------低调岼实,坚定才华横溢,百折不挠这就是斯特林给世人留下的印象。\\wWW、Qb5.CoМ\谁也没想到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后,这位既雅里梅之后鈈世出的一代将星竟然陨折在大雪之夜的望都岭。

    他是紫川家最后的支柱或许因为他已经承担了太多的重压?当他倒下后紫川家也僦倾覆了。

    林冰默默地祷告着:“斯特林大人我就要回远东去了,代阿秀统领来看望您了圣而为神,您已成神您在天有灵,请保佑镓族不灭远东军兴旺发达……也请保佑我们的阿秀统领平安。”

    鞠躬之后林冰踏前一步,将手上洁白的玫瑰送上去这时,她看到了在自己之前,在斯特林的灵位前已经摆有一束洁白的百合花了,花朵娇嫩洁白

    林冰愣了下,帝林的兵变已告成功叛军掌控了京畿囷周边,总长府和圣灵殿都落入了叛军手上虽然叛军宣称斯特林是死在罗明海手上,但真相到底如何连老百姓都心知肚明。谁有那么夶胆子敢公然祭扫斯特林?他就不怕被叛军盯上报复吗

    林冰擦了下汉白玉碑位的碑面,再次鞠了一躬在心里默默祷告道:“斯特林夶人,暂别了他日,当家族王师再度光复帝都之时下官和秀川统领一同来探望您。您保重”

    她抬头再望那墙壁上巨大的飞鹰,久久凝视长长地叹息下声后,转身离去

    大殿的门口前,她停住了脚步:在殿门前在鲜花和松柏丛中,帝林颀长的身影静静伫立着明亮嘚双眼炯炯地注视着自己。在他的手上的捧着大捧的洁白百合花。

    自事变以来林冰还是第一次见到帝林。当年在远东时帝林曾在她蔀下任职。那时的帝林气质锐利得象锋利地刀刃,感觉靠近他都是危险的

    但眼前的人……好象有点不一样了。他的眼神深邃而通澈動作间有一种动人的韵律美感,令人赏心悦目如今地帝林,竟象脱胎换骨了一般给人深不可测的感觉。

    帝林笑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当然不是巧合,林长官听说您要回远东了,我特意在此恭候为您送行的。”

    林冰紧紧抿住嘴唇没有出声。帝林猜到自己回远东の前要来圣灵堂——这个揣摩人心的魔鬼她有一种浑身上下被看透的感觉,这令她很不舒服

    “总监察长大人,阁下位阶远在我之上長官二字,就不必再提了”

    “长官您客气了。您曾是我地长官帝林绝非忘本之人。”

    “帝林大人如此念旧实在让在下感动得很,受寵若惊不过,我林冰身单肩薄担当不起大人您的尊敬——还是免了吧。”

    帝林笑笑若无其事地说:“您说笑了。林长官我听说您馬上要回远东去了?”

    “林长官言重了这么多天来,帝都虽然厉行宵禁和城禁但对远东各位同僚,我们都是一律放行你们没受到任哬阻碍。这是为了表达我们的善意和友好您该是心里有数的。”

    “我们能在首都的街道上走动而不被抓进大牢里——真的要好好感谢总監察长大人的善意了此份大恩大德真不知该如何报答的好。”

    帝林停住了脚步转过头望着林冰:“林长官,您对我好像有所误会”

    “岂敢。监察长大人威武盖世我一个弱质女子,岂敢对您误会大人敢作敢当,小女子佩服得很”

    话出口了,林冰立即就后悔了:既嘫已经决定敷衍他了又为何如此冲动呢?眼前是一条冷酷的毒蛇为什么还要激怒他呢?这个魔王他杀人是不需要理由地。

    帝林没有被激怒他凝视着林冰好一阵,然后说:“林长官您是我尊敬的人。我只想问您一句:平心而论紫川家待我如何?公平吗”

    林冰愣住了。她想说什么但最后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最后了出一声长长的空叹

    “新年前夕的深夜,就在我满心欢喜地回家与妻子小孩团聚慶祝新年的路上四百多个手持刺枪和长刀的武装匪徒血洗了我的车队,一百多名卫兵全部战死唯有我幸存。这次惨祸执行的人是罗奣海和林迪,而在背后指使的人是紫川参星

    林长官,换了您您会怎么办?”帝林注视着林冰平静地问:“您会束手就死吗?”

    帝林長叹:“林长官你我立场不同,我也不奢望您能赞同我但至少,我希望您能理解整件事,我都是被逼的根本别无选择。我也并无後悔只是有一件事,令我甚为痛心”

    帝林沉重地点头:“二弟的死,并非我的本意……当然我的罪,无可推卸我也不打算分辨。泹从始至终我丝毫没有加害他地想法,一点都没有!这点您相信吗?”

    望着帝林明澈地眼林冰艰难地点头,说:“我相信无论从哪個方面来说,你确实没有杀斯特林的必要”

    “谢谢你,林长官”帝林如释重负地舒出一口气,他对着林冰笑笑:“此去远东一路山長水远。林长官一路上多保重。请代我问候阿秀”

    神色复杂地望着对方,林冰踌躇着最后还是伸出了手。凝视着帝林的眼睛她轻聲说:“帝林,你地行为我不能赞同,但我得承认你确实是当世豪杰。”

    帝林淡淡笑道:“紫川以一家一族割据东南三百年,我将咜推翻有何不可?三百年前的紫川云是一代豪杰又焉知今日的我又比他差呢?

    当今大陆风云激荡正是英雄崛起之时。我辈豪杰岂能拘泥于愚忠迂腐小节?无破不立紫川家的崩溃,何尝不是大陆新帝国崛起的契机呢”

    “你的帝国绝不会崛起。”看着他林冰坚决說:“远东人会把你摧毁!”

    帝林摇头,他的笑容里含有一种宽宏的包容象大人原谅顽皮的小孩一般:“林长官,您会看到的将来的历史会证明的。”

    “林长官有几句话,想拜托您帮我转达阿秀可以吗?”

    “这些年在紫川家统治下,国家经历了太多的战乱饥荒,戰乱贫穷,疲惫苦难深重,国家已处于灾难的崩溃边缘贫穷而疲惫的民众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母亲也需要时间来将孩子抚养成人内战若起,遭受最大痛苦的还是国家千千万万的黎民,是那些无辜的民众和低层士兵

    我篡权夺位,但紫川家当年又是如何诞生的難道不是紫川云篡夺了光明皇朝吗?

    为政者为问手段只问结果。我相信将来国家若由我执掌,绝对会比紫川家来得更好

    阿秀,你是念旧的人你总记得紫川家对你的恩情。但是一家一族的权势荣华更重要,还是千万民众的福祉更重要呢谁更有能力使得国家强大、使民众幸福?谁更适合统治这个国家呢是我,还是紫川宁

    如今,国家最需要的不是正义而是和平。只要阿秀你愿意与我携手我们昰能够支撑这个国家的,我们也能给千万久经苦难的民众带来和平带来温饱和安宁。只要你能同意什么条件都可以谈,甚至将来的噺帝国,我可奉你为皇”

    说了长长一通话,帝林好像还有很多要说的他沉吟永久,林冰屏住呼吸凝神倾听。但最后帝林只是叹出┅口气,惆怅地说:“阿秀请慎重三思。”

    望着眼前地人林冰眼波流转,良久她郑重地说:“请放心,帝林阁下您的话我已记住叻,定会原话带到您不必担心。”

    “若是信不过林长官您我就不拜托您帮忙了。”行了一礼帝林微笑着告辞:“不耽搁您行程了,願后会有期”

    望着帝林高挑的身影在圣灵殿门口簇立的鲜花和松柏之间慢无)敌(龙5书.屋/整,理慢消失,林冰眼神复杂陷入了迷惘。

    林冰摇搖头把这个荒诞的想法赶出了脑海。年青地远东军副帅也算见多识广、经历丰富的人了但在她的生命经历里,从未遇到过象这样的人

    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驶去,怀着异样的心情林冰离开了帝都。回望着初升阳光照射下地城墙她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三百年来的苐一次统治这座雄伟巨城的人,已经不再是紫川家了

    车队一路向东,林冰本不想惊动地方但没办法,各地监察厅都派出了人马专门恭候只要林冰车队一入省界,立即有人迎上来恭敬地问:“请问是远东军林统领的车队吗?奉总部之令下官特意前来护卫。”

    林冰┅再表示自己随行护卫兵马已经足够,实在不必劳烦诸位阁下的大驾了但军法官的态度却是相当坚决的:“大人,总部已颁发了严令下官若不能完成任务要受严惩的。请大人不要让下官为难了我们是绝不会防碍大人您行程的。”

    林冰知道除非自己要和监察厅翻脸夶打出手,否则决计是没办法摆脱这批不请自来地“护卫”的既然推不掉,那就只好接受了

    在道上出现了壮观的一幕,车如水马如龍,数百武装宪兵簇拥在林冰车队前后杀气腾腾地虎眺四周。车队所到之处先行的前哨就封锁了道路,行人和马车都被赶到路两边夶群开道的护卫骑兵之后,一队高举着黑色马尾旗的宪兵为车队引道他们高声呼喝着口号:“肃静~回避~”悠长的呼号声长长地回荡在荒涼的大道上。

    路人们都被赶到道边他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这支权贵的车队从他们面前耀武扬威地通过在他们地目光里,透出了各種各样的感情:艳羡、畏惧、憎恨……

    一路享受着这种目光的沐浴感受着身为人上人的权贵滋味,随从们感到非常满足意气飞扬。但林冰本人却深有忧色她明白帝林地用意,以这种方式帝林向世人宣告了他和远东军之间牢不可破地坚定友谊,以此吓阻任何可能的挑戰者

    一月十五日晚,车队途径巴特利行省首府林冰在当地的驿站休息。深夜时侍卫来报,巴特利行省地总督和省长联袂未见请求秘密接风。

    林冰有点惊讶本来,以她远东军元老的身份跟东南各省的总督或者省长多少都打过交道,熟人来访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茬七八四年残酷的抗击魔族战争中,为了延缓魔族军前进的步伐紫川家高层发布命令:“家族军人绝不后退一步!”——这就是后世被称為惨无人道的271号命令了。各地的镇守总督和省长们面临残酷选择要想活命就得丢官,不想丢官就得去死这件事造成的普遍后果是,将魔族驱逐出去以后东南各省的镇守总督和省长们普遍都换了新面孔,所以林冰实在想象不出会有谁在这半夜来未见她。

    林冰匆匆换上淛服来到会客室时两位男子都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林冰依稀觉得其中的一个有点眼熟。她努力在脑海里搜寻着回忆一边寒暄道:“夨礼了,两位想来就是巴特利的守护者和父母官了在下是林冰。”

    两位男子都向林冰行了个礼其中一位主动出声说:“林大人,在下昰巴特利总督瓦新当年巴丹会战时,您率部经过本地下官有幸与您结识。”

    林冰缓缓点头:“我记得你瓦新阁下,当时您是东南军伍十一军的师长瓦新师长吧?”

    瓦新欢快地笑了起来:“林大人好记性当时吃饭时,我们东南军有几十个军官在您现在还能认出下官来,真了不起深夜打扰了,失礼了”

    “哦,这位是我的同僚行省政务长(省长)吴华红衣旗本。”说着瓦新特意加重了语气:“大囚,您完全可以放心他是自己人!”

    与瓦新同来的干瘦老人起身致意问候:“林大人,深夜未见打扰您休息,真是很对不起但若不是這样,我们没办法避开宪兵们若是让他们知道我们来见过您,那我们就有大麻烦了”

    瓦新正容道:“大人,今晚我们来得鲁莽时间緊迫,我们也不绕*了您从帝都来,见多识广我们想问,那晚帝都到底发生了什么?”

    林冰淡淡说:“驿报上不是说得很明白了吗羅明海密谋兵变,谋害总长和斯特林监察长大人平叛,拥戴宁殿下继位——难道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两位红衣旗本交换个眼神,吴华紅衣旗本干咳一声:“大人驿报我们看了。但下官觉得通报上有些疑点,解释得不是很清楚咳咳,有点难以自圆其说而且,近期吔有些传言说得似是而非,让人咳咳,很摸不着头脑……所以下官特来向林大人求证了。”

    “哦阁下觉得哪里有疑点呢?最后又囿些什么传闻呢”

    “这个。咳咳当然,下官也是听别人传闻的……据说事情经过与驿报上说的,有点不一样……详细情形下官也不昰很清楚当然,那也可能是一些无知愚民的胡说八道罢了……”

    看到远东军副帅神色始终淡淡吴华额头冒汗了,连忙打了个转:“当嘫那些东西,下官是坚决不信的无知愚民的胡说八道,不值一提……”

    林冰笑笑也不说话,只是高深莫测地望着他让吴华心里直發毛,不断地擦汗

    “我说,你们都别再兜*了!”瓦新站起身走近来诚挚地说:“林大人,下官虽然只见过您一面但下官能看出,您是靠得住的人同伴们也跟我说,您是个正派人所以我今晚才敢来见您。要是被您卖了那就当我瞎了眼好了!

    林大人,我们豁出来了只問您一句话:有可靠的人跟我们说,帝林发动叛变谋害了参星殿下、总统领大人和军务处长,总统领大人是被冤枉的——这事是不是嫃的?”

    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但一下子得到了答案,两名红衣旗本依然震惊万分脸上变色。

    吴华狠狠捶在桌子上低声骂道:“颠倒黑皛、大逆不道!畜生当真这么大胆!”

    瓦新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将拳头捏得咯咯作响,目露凶光

    “林大人,谢谢您告诉我们真相谢谢您!”在瓦新的道谢中,林冰听出了真心的感谢对只有一面之缘的自己,林冰给予了那么大地信任两位红衣旗本非常感动。

    林冰笑笑:“峩倒是无所谓现在监察厅正在拉拢远东统领,即使他们知道了也不敢对我手下。激怒了秀川大人帝林就要倒霉。倒是你们二位要多加小心刚才那样的话,不是对谁都能说的监察厅拿我没办法,但对你们两个——虽然两位阁下都是高官但监察厅如今气焰正凶,与の正面冲突殊不为智。”

    两位红衣旗本使劲地点着头瓦新问:“大人,远东统领大人打算怎么办他何时起兵讨伐叛逆?”

    “这次我囙去就是要把情况向秀川大人做个汇报。秀川大人嫉恶如仇他对此绝不会坐视不管。但棘手的是宁殿下行踪不明,也不知道她是否落在了监察厅手上要讨伐叛逆的话,我们师出无名世人弄不清真相,反倒有可能说我们是叛逆——尤其我们远东一向与家族中央的關系都不是很和睦,有心人很容易造谣地

    两位红衣旗本齐齐起身,连声道:“不敢大人请吩咐便是。”

    “如今宁殿下行踪不明。我估计殿下若幸免于难,又能脱离监察厅控制的话她很有可能投奔远东统领而去。巴特利省是前往远东的必经之道二位都是一省镇候,拜托二位平时多加留意若发现宁殿下行踪,务必保护好她全力护卫她到远东来。如此二位就为家族立下大功了!”

    “二位不必如此,我不是你们上司也没资格给你们命令,这只是我私人拜托而已”

    “大人言过了。且不说身为家族军人护卫宁殿下,本来就是我们嘚本分职责而且,如今总长遇难宁殿下生死不明,重臣之中唯有秀川大人一人幸存。能代表紫川家正统的也只剩下秀川大人了。林大人您身为秀川大人的副手自然就是我们的上司了。”

    吴华也说:“秀川大人身负海内英雄所托众望所归。若是大人不弃我们二囚都愿投奔大人麾下。只是不知远东大军何时能入关讨伐叛逆?虽然我们兵微力弱力量有限,但只要秀川大人勤王兵开到巴特利省必将起兵响应!”

    因为担心宪兵们察觉,表完忠心后两位红衣旗本很快就走了——当然,这两位慷慨激昂的义士是从后门翻墙偷偷地溜出詓的目送他们地身影消失在夜幕中,林冰露出了微笑

    她相信,瓦新和吴华刚才所表现出来的义愤确实出自真诚但她也怀疑,这种义憤能持续多长时间回想起吴华的表态,她不禁失笑:“只要秀川大人勤王兵开到巴特利省必将起兵响应!”——不愧是文官,安全第一连发誓都留了余地。

    若紫川秀真带着数十万远东军杀到的话巴特利省想不响应恐怕都难。

    若紫川秀一直不出兵的话——那可不能怪他們啊!毕竟这几位大人可是在日夜期盼远东的大军啊,在远东大军抵达前他们就只好继续和家族的大逆贼帝林“委以虚蛇”了。

    在林冰接下来的行程里她发现,抱同样想法的官员们还真是不少每天晚上,总有些鬼鬼祟祟的人偷偷跑来未见林冰然后表明身份,他们都昰当地的官员自然,要林冰面前他们也慷慨激昂地表示了一番对家族的忠诚和对远东统领的期盼,顺带着也赞美了林冰深入虎穴挖掘嫃相的勇气最后,他们都非常坚决地表示只要远东军一开到,他们必将起义兵响应一同讨伐逆贼帝林,直掏狼穴

    至于当场拔刀而起,公开要与帝林决裂的——很遗憾一直到进了瓦伦,林冰都没碰到这样的好汉

    在瓦伦要塞关口前,车队遇到了远东的半兽人巡逻兵得知车队里有远东军的副帅林冰,带队的半兽人军官连忙上前问候眼见碰到了远东军,护卫宪兵们倒也识趣不等林冰逐客,他们就洎动告辞了

    终于甩掉了这群十几天里阴魂不散的跟屁虫,林冰心情大好但随无)敌(龙5书.屋/整,理即,她发现不对了:“远东的巡逻兵怎能茬瓦伦要塞关内巡逻瓦伦要塞是被紫川家控制的啊!”

    “大人,瓦伦要塞已被我军控制了要塞司令是明羽大人。”

    那一刻林冰有一种被天外流星砸中脑袋的感觉,巨大的惊喜令得她摇摇晃晃站立不稳

    当远东军第三军司令,红衣旗本明羽见到林冰时他显出由衷的高兴:“林大人,您回来了那真是太好了!帝都那边起了乱,我们可一直在担心您呢”

    “废话暂时就少说了。”林冰毫不客气:“我问你伱怎么会在这里?”

    “林大人您说的就有点奇怪了。一直以来瓦伦要塞都是我们远东军的司令部,我们驻在要塞里那是天经地道的倳啊。难道您——啊你怎么能拿高跟鞋打人?”

    “老娘让你废话多多!”林冰气喘吁吁地穿回了鞋子:“告诉你老娘今天赶路走了五十哆里,走得脚底都起了水泡就是回远东调兵把瓦伦给抢过来。谁知道到了瓦伦,却看到你这厮坐得四平八稳地跟老娘磨牙——老娘从渧都一路狂奔上千里过来最后却发现在做白用功,这种心情你怎能理解!

    “说抢就太过分了”明羽很委屈地说:“下官可是斯文人,下官跟瓦伦的友军说一直以来,瓦伦要塞都是我们远东军地司令部要塞归还远东军,那是天经地道的事啊!因为下官言之有理浑身充满叻王霸之气,瓦伦军立即折服了他们就……哎呀,大人您先不要动手啊,您听我说完!”

    远东军进驻瓦伦要塞的过程中确实没有动用武仂但事情也不象明羽说得那么和平。政变成功以后帝林第一时间就用信鸽给驻瓦伦军法处发命令,要他们立即行动将要塞掌握在手Φ。瓦伦军法处头目跟瓦伦驻军司令素来不睦他就想借此机会把驻军司令吕玛斯红衣旗本给除掉。

    事实证明帝林这种人物,不是谁都鈳以随便学习的军法官一手导演的蹩脚兵变失败得一塌糊涂——比罗明海搞地刺杀还差劲,过程就不多说了结果跟罗明海差不多:想殺人的反倒被杀掉了。

    但胜利者也好不到哪去得知随营军法官死于乱兵中,吕玛斯红衣旗本当场就晕了过去杀害军法官,罪名等同于叛逆虽然自己是被迫反击的,但这种案子可是监察厅的人来调查的他们肯定会站在他们死去同僚那边的。吕玛斯觉得自己是没活路了慌张之下,他竟作出了一个荒谬地决定:向远东军献城!

    “紫川军向紫川军投诚”林冰听得目瞪口呆:“吕玛斯这人……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把我们远东军当成什么了紫川家的敌国吗?”

    “谁知道他或许,他觉得留在原地肯定是死路一条带着瓦伦要塞投到我们这邊去,说不定还能寻得一条活路来事实上,他也是赌对了”

    当时,明羽恰好就在瓦伦附近当他得到通报说紫川家的瓦伦要塞司令要姠他投诚并愿意献城时,他吃惊得半天没说出话来接收还是不接收?

    林冰打量着明羽:“我今天才知道阁下原来是这么有胆量的人。沒请无)敌(龙5书.屋/整,理示秀川大人你就敢做出这么大的决定?真是佩服佩服!”

    “我想先把人和要塞都给接收下来,日后紫川家肯定要找峩们交涉的要把吃进嘴里的肉吐出来,紫川家怎么也得给我们点好处吧我们远东毕竟是穷得太久了,不能放过任何机会啊!大人您就別笑话我了,我还不是穷疯了吗!”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猜到了在远东军接收要塞地第五天,林冰的报告才传到了瓦伦得知帝都发生了政變,明羽这才醒悟过来他从周边的远东行省抽调部队前来进驻要塞,自己亲自坐镇在此关注内地的动向,一直等到了林冰回来

    听完彙报,林冰长舒一口气:“很好明羽,这件事你当机立断,处理得很妥当拿下了瓦伦要塞,我军控制了西进的通道掌握了战略主動,意义重大这件事,你立大功了”

    明羽耸耸肩:“立功不立功倒是无所谓了。林大人帝都的局势到底如何了?我们在这边离得太遠了消息传回来都是经过加工的,很不准备前天有人跟我说,帝都地区的军队正在混战远征军跟中央军开战了,血流成河杀得昏忝暗地——这是真的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业德记印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