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为什么说OLED是DoT时代显示最佳的显示载体?

欢迎关注中关村在线很快就是OLED嘚天下了。

业界传出中国相关部门已不再补助TFT-LCD产业,改全力扶植OLED(AMOLED主动有机发光二极体),为了可以拿到更多的补助激励京东方等積极投入OLED面板,预料2019年将是OLED面板产能大爆发的一年

过去,全球95%的OLED面板市场几全由Samsung Display一家所独占但今年来,除了LGD加入战局之外中国厂商吔加快脚步积极布局;根据CINNO Research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国已建与正在兴建中的OLED生产线高达11条

根据研究机构IHS预测2020年Samsung Display的OLED面板市占率将從鼎盛时期的95%快速下滑到52%;京东方以15%跃居第二,LG Display11%居第三中国大陆天马及华星光电则以5~6%左右之市占分居第4及第5名。

IHS预估2019年智慧型的OLED滲透率将首度超越LCD来到50.7%、市值约207亿美元,2025年OLED的渗透率更将进一步推升至73%在电视面板方面,OLED已俨然成为高端电视产品的代名词;根据IHS统計今年第二季度售价逾2000美元以上的电视,在日本OLED渗透率高达59%北美及欧洲也有约45%左右。

根据京东方对外提供的资料显示成都AMOLED生产线已於2017年10月量产出货,目前良率70%以上并希望在今年底超过80%,绵阳的6代柔性AMOLED线则预计于明年开始投产

除现有2条生产线外,京东方在日前举行嘚投资者大会上亦宣布将斥资人民币465亿元在重庆兴建第3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并已于12月8日正式开工。

累计京东方在OLED面板的总投资金额高达人囻币1395亿元,每月设计产能近15万片基板每片基板可切割6吋萤幕200片。

另外2017年6月华星光电投资54.6亿美元、代号T4的第6代OLED生产线在武汉正式动工,預计2019年开始量产;今年8月来自业界的消息指出华星光电的6代OLED工厂已开始试量产;T4产线设计总产能每月4.5万片,试量产的第1期产线产能则为1.5萬片

随着中国面板厂竞相投入OLED,Samsung Display也开始另辟战场为下一代新产品线铺路。因销售低于预期今年上半年Samsung Display OLED A3厂稼动率下滑至50~60%;另根据韩媒ET News报导,A4厂二条生产线虽已完成量产准备但目前只会先用其中一条线生产。

在大型电视面板方面2019年年中Samsung Display将关闭8.5代LCD厂,以便将资源全部集中在生产成本较低但在技术上能够解决OLED老化问题的QD-OLED;Samsung Display将在2019年建立QD-OLED小量试产线,并在未来三年内投资89亿美元倾全力发展QD-OLED。

相对于Samsung Display在中尛尺寸OLED面板的领先优势LG Display则是把重心全放在大尺寸的OLED电视面板上,LG Display未来两年内将在韩国坡州设10.5代OLED生产线及6代可挠式OLED生产线;若再加上广州嘚8.5代OLED生产线2020年时LG Display的OLED总投资金额将高达135亿美元。

①OLED行业及主流显示技术领域发展趋势概览

②上游材料商、中游制造商、下游应用商三大产業链布局解读

③投资动向及企业资本市场状态分析

④关联企业介绍及融资信息详情其中A股上市企业占21家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加快,消费者对于显示效果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凭借出色的视觉体验和低能耗性能等优势OLED引领了3C产品在显示屏上的新变革。尤其2017年以来苹果、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外厂商纷纷推出OLED显示屏系列手机,助推了OLED显示屏市场的需求全球OLED显示屏的出货量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毫无疑问OLED将会是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

近年来,OLED被普遍认为是替代LCD(液晶)的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与LCD技术不同的是,OLED没有背光源烸个像素可以独立自发光,OLED能够实现纯粹黑色和无限对比度因此,OLED拥有LCD无法比拟的画质和设计优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OLED在拥有出色的画質优势外还可以实现卷曲、透明、折叠、极致轻薄的外观设计。OLED的各方面都已成熟真正具备了大规模爆发的基础。

2017年11月30日由广州塔與LG Display首次跨界合作、共同开发的视觉互动体验项目——广州塔“OLED新视界”顺利落成揭幕,成为中国第一家引入OLED视觉体验项目的地标性旅游建築

▲ 全球最大的OLED隧道

目前,广州塔内的“OLED新视界”共设有三处体验区充分利用内部环境空间与独有的多媒体屏幕结构,为游客呈现一場精彩的视觉盛宴广州塔与LG Display的结合是一次“中国巅峰”和“科技巅峰”的顶尖相遇。中国OLED时代显示也将由此正式开启并为世界所瞩目。

国内OLED厂商崛起中韩产业链竞争加剧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将广泛运用于智能手机、VR、可穿戴设备、电视机、平板电脑、智能汽车等整体市场前景广阔。据相关数据显示预测2020年全球OLED出货量将达到9亿片,将是2015年的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20%。

据统计一直以来三星在OLED顯示屏领域一直遥遥领先,年销售额为29.4亿美元占据着96.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LG则占据了3.3%的市场份额国产厂商和辉光电排名第三,但市場份额仅有0.1%

近日,京东方(BOE)全球首条10.5代线投产8K显示屏大规模量产成为可能,引领全球显示产业步入8K时代显示随着京东方、华星光電等厂商抢占OLED市场制高点,加快了国内显示产业突围日韩企业垄断的步伐

在中国厂商加快追赶的同时,韩国厂商也在加大投资力度近期LG Display宣布在广州建设OLED面板合资工厂,建设第8.5代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而三星为了巩固霸主地位,继投入9.8万亿韩元加大OLED研发后又再次投入14.1万亿韓元。

未来几年韩国依然会是OLED显示屏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家。不过我国在行业市场和投资方面都将更有优势,到2020年我国OLED显示屏产能将占据全球的28%左右成为全球第二大供应国。

2018年产能开始释放将迎来最好发展时期

从需求上看,伴随着苹果公司开始在上使用OLED屏幕使得整个OLED产业链发生了巨大变化,需求迎来爆发期预计到2020年仅OLED手机屏幕的市场空间就可达到约360亿美元。

据显示器供应链咨询公司发布的最新報告称全球OLED产业收入有望在2017年达到232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57%2018年再增长50%,达到349亿美元2022年达到628亿美元。报告预计2019年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貨量将达到 13.7亿台,并在2020年超过LCD面板的出货量

目前,国产面板厂商正在加速追赶OLED产业链布局随着OLED生产成本下降、良品率上升以及我国各夶生产线的逐渐投产,我国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的竞争力有望得到提升产业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张。

截至目前参照系优质企业数据库共收錄OLED行业相关企业71家,涵盖上游材料商、中游制造商和下游应用商三大产业链其中,A股上市企业达21家占行业相关企业总量的29.58%。

领域分析——上游材料商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我国相关的材料主要供应OLED材料的中间体和单体粗品,主要销往欧、美、日、韩等地的企业这些企业進一步合成或升华成单体,而面板的生产企业将多种单体蒸镀到基板上面形成OLED材料层。由于OLED涉及的各种单体的专利权大多数已经被国外嘚企业控制且面板生产企业主要为三星、LG和JDI,所以国内的企业要直接提供单体产品面临着较高的专利门槛和应用壁垒

领域分析——中遊制造商

OLED中游主要是模组组装、面板制造,当前产能严重不足供不应求,所以产品毛利率在40%-50%(成熟的LCD产业则为15%左右)OLED面板制造以SDC和LGD为龍头,技术领先且产能最大

日本与台湾企业有一定技术积累,除友达光电小批量生产外台湾日本其他企业暂时都没有量产;中国内地企业在OLED布局方面更为积极,一是由于有政府扶持二是自身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有过试产经验产线建设进度方面快于日本和台湾,规模也非常大比起LCD时代显示的起点要高出很多。

领域分析——下游应用商

OLED主要应用领域涵盖家用电器、可穿戴设备、汽车应用、手机电脑囷VR/AR其中手机的占有率最大,2015年出货量占比高达71.1%5年CAGR为22.2%。目前市场一直关注着OLED 以iPhone 为首的智能手机上的应用但是OLED 在电视、VR、智能穿戴,甚臸照明等领域的应用都有可能超越市场的预期。

71家OLED行业相关企业中公开企业资本市场状态的共有30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达21家

从知名投資机构布局上看,东方富海共参投3家OLED行业相关企业分别是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利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从最受投资机构追捧企业来看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源智人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均有7家投资机构介入。忝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天利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均获得5家投资机构介入

从OLED行业相关企业的地区分不上看,集中分布在苏州市和罙圳市分别有11家、10家相关企业。

报告数据来源:参照系优质企业数据库

①OLED行业及主流显示技术领域发展趋势概览

②上游材料商、中游制慥商、下游应用商三大产业链布局解读

③投资动向及企业资本市场状态分析

④关联企业介绍及融资信息详情其中A股上市企业占21家

随着移動互联网发展速度加快,消费者对于显示效果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凭借出色的视觉体验和低能耗性能等优势OLED引领了3C产品茬显示屏上的新变革。尤其2017年以来苹果、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外厂商纷纷推出OLED显示屏系列手机,助推了OLED显示屏市场的需求全球OLED显示屏嘚出货量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毫无疑问OLED将会是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

近年来,OLED被普遍认为是替代LCD(液晶)的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与LCD技术鈈同的是,OLED没有背光源每个像素可以独立自发光,OLED能够实现纯粹黑色和无限对比度因此,OLED拥有LCD无法比拟的画质和设计优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OLED在拥有出色的画质优势外还可以实现卷曲、透明、折叠、极致轻薄的外观设计。OLED的各方面都已成熟真正具备了大规模爆发的基础。

2017年11月30日由广州塔与LG Display首次跨界合作、共同开发的视觉互动体验项目——广州塔“OLED新视界”顺利落成揭幕,成为中国第一家引入OLED视觉體验项目的地标性旅游建筑

▲ 全球最大的OLED隧道

目前,广州塔内的“OLED新视界”共设有三处体验区充分利用内部环境空间与独有的多媒体屏幕结构,为游客呈现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广州塔与LG Display的结合是一次“中国巅峰”和“科技巅峰”的顶尖相遇。中国OLED时代显示也将由此正式开启并为世界所瞩目。

国内OLED厂商崛起中韩产业链竞争加剧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将广泛运用于智能手机、VR、可穿戴设备、電视机、平板电脑、智能汽车等整体市场前景广阔。据相关数据显示预测2020年全球OLED出货量将达到9亿片,将是2015年的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20%。

據统计一直以来三星在OLED显示屏领域一直遥遥领先,年销售额为29.4亿美元占据着96.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LG则占据了3.3%的市场份额国产厂商囷辉光电排名第三,但市场份额仅有0.1%

近日,京东方(BOE)全球首条10.5代线投产8K显示屏大规模量产成为可能,引领全球显示产业步入8K时代显礻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厂商抢占OLED市场制高点,加快了国内显示产业突围日韩企业垄断的步伐

在中国厂商加快追赶的同时,韩国厂商也在加大投资力度近期LG Display宣布在广州建设OLED面板合资工厂,建设第8.5代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而三星为了巩固霸主地位,继投入9.8万亿韩元加大OLED研发后又再次投入14.1万亿韩元。

未来几年韩国依然会是OLED显示屏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家。不过我国在行业市场和投资方面都将更有优势,到2020年我国OLED显示屏产能将占据全球的28%左右成为全球第二大供应国。

2018年产能开始释放将迎来最好发展时期

从需求上看,伴随着苹果公司開始在上使用OLED屏幕使得整个OLED产业链发生了巨大变化,需求迎来爆发期预计到2020年仅OLED手机屏幕的市场空间就可达到约360亿美元。

据显示器供應链咨询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全球OLED产业收入有望在2017年达到232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57%2018年再增长50%,达到349亿美元2022年达到628亿美元。报告预计2019年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将达到 13.7亿台,并在2020年超过LCD面板的出货量

目前,国产面板厂商正在加速追赶OLED产业链布局随着OLED生产成本下降、良品率上升以及我国各大生产线的逐渐投产,我国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的竞争力有望得到提升产业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张。

截至目前参照系优质企业数据库共收录OLED行业相关企业71家,涵盖上游材料商、中游制造商和下游应用商三大产业链其中,A股上市企业达21家占行业相關企业总量的29.58%。

领域分析——上游材料商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我国相关的材料主要供应OLED材料的中间体和单体粗品,主要销往欧、美、日、韓等地的企业这些企业进一步合成或升华成单体,而面板的生产企业将多种单体蒸镀到基板上面形成OLED材料层。由于OLED涉及的各种单体的專利权大多数已经被国外的企业控制且面板生产企业主要为三星、LG和JDI,所以国内的企业要直接提供单体产品面临着较高的专利门槛和应鼡壁垒

领域分析——中游制造商

OLED中游主要是模组组装、面板制造,当前产能严重不足供不应求,所以产品毛利率在40%-50%(成熟的LCD产业则为15%咗右)OLED面板制造以SDC和LGD为龙头,技术领先且产能最大

日本与台湾企业有一定技术积累,除友达光电小批量生产外台湾日本其他企业暂時都没有量产;中国内地企业在OLED布局方面更为积极,一是由于有政府扶持二是自身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有过试产经验产线建设进度方面快于日本和台湾,规模也非常大比起LCD时代显示的起点要高出很多。

领域分析——下游应用商

OLED主要应用领域涵盖家用电器、可穿戴设備、汽车应用、手机电脑和VR/AR其中手机的占有率最大,2015年出货量占比高达71.1%5年CAGR为22.2%。目前市场一直关注着OLED 以iPhone 为首的智能手机上的应用但是OLED 茬电视、VR、智能穿戴,甚至照明等领域的应用都有可能超越市场的预期。

71家OLED行业相关企业中公开企业资本市场状态的共有30家,其中A股仩市企业达21家

从知名投资机构布局上看,东方富海共参投3家OLED行业相关企业分别是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利半导体(深圳)囿限公司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从最受投资机构追捧企业来看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源智人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均有7家投资机构介入。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天利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均获得5家投资机构介入

从OLED行业相关企业的地区分不上看,集中分布在苏州市和深圳市分别有11家、10家相关企业。

报告数据来源:参照系优质企业数据库

OLED除了良品率和成本问题造成的高昂价格の外.....说是完爆LCD毫不夸张.....而以上这两个问题也会随着技术成熟逐渐开始普及....其自发光的特性使其拥有的无限对比度特征.......可以完美还原图像画媔的任何细节.....而这是背光板里面的小灯珠永远做不到的

我们就以苹果新出的机器和为例做一个对比

说OLED是什么时候崛起的,时间要回到2016年苹果宣布下单OLED屏。那个时候用户还对苹果新产品嗷嗷待哺并达到疯狂的地步,苹果说了:以后我们的产品要用OLED屏单子都是百亿级别嘚,士气很足仿佛只需要苹果一声号令,就可以攻破LCD久坐十年的王座中日韩各大面板厂成体操队形散开,每个都摇着OLED的大旗锣鼓喧忝、红旗招展、鞭炮齐鸣、人山人海,仿佛宣告着显示技术的时代显示交替风雨的到来众LCD厂商也一度陷入迷惘之中,难道“后液晶时代顯示”提早来了

紧闭双眼回忆过去几年,OLED只是独占一方尽管排挤了一点LCD的国土,但多年以来也都很太平OLED有两大势力,一个叫三星┅个叫LG,打小他们都约定好三星你玩小尺寸,LG我玩大尺寸;三星你玩RGB OLEDLG我来掰扯掰扯White OLED,偶尔尝尝鲜跨跨对方边界,但适可而止咱兄弚俩感情深,一口闷说好不能太认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到了2015年年底金星联盟认为时辰已到,开始外销还在中国成立了OLED基哋,中国彩电业和智能品牌一个接着一个推出OLED旗舰产品LCD有点心慌,似乎要采取点行动了忽然转身一看,库克将咬了一口的苹果对着天涳中的太阳呐喊“我要自发光!给我来10车——O——LED!”

都说OLED有五样法宝:高对比度、广视角、超薄、省电、广色域过去几年OLED从来没有放棄过进攻主城,一统天下只是LCD的防守力太过强硬,每次都能险胜我们来回顾下这场“两国之战”的精彩战役:

1、省电是OLED的卖点之一,宣传海报刚打印出来就有测试达人出来打脸了,做了OLED屏幕手机和LCD手机side by side的对比测试:当黑色像素多时确实是OLED胜出因为根本不需要打开,泹当白色像素充满屏幕的时候OLED便暴露了自己的劣势,测试达人强调OLED发光效率较差蓝光的部分不足5 lm/W,LED却能够轻松破100lm/WLCD在测试环节中胜出。所以说OLED的省电说辞显然存在漏洞,省电是有前提条件的你也别指望卖OLED产品的人个个都是崔永元,啥实话都往外说

3、由于OLED屏幕自发咣的特性,因此关闭画面时接近全黑从而造成较高的对比度,也因如此可视角也很广。LCD给出的战略是推出HDR,并且采用高密度直下式local dimming外加IPS LCD把水平视角开到160以上,尽管在数值对决上还是不及OLED但消费者的视觉落差才不会这么精准,并且消费者还是比较在乎价格的

4、这幾个特点LCD都挺住了。恰恰是“长寿”和“实惠”这两位左右郎将立了大功这也是让OLED背后冒冷汗的硬伤。并且OLED军营中还存在一个叫做烧屏(burn-in)的毒瘤说到底还是蓝光材料的原罪。因此只要有左右朗将和毒瘤的存在LCD任何时候见到OLED都可以挺直腰板。烧屏是说显示器如果长时間显示某个静止的图像画面的话会留下残影。

然而OLED也拥有LCD没有优势。

OLED捏了一手必杀这一技必杀直接消灭掉了库克心中的疑惑,那就昰可挠式技术(Flexible Display)目前已经有行业动态在验证了,国内外面板厂商在中小尺寸面板新兴投资项目已经全面转向可挠式技术的发展减少楿对成熟的LTPS TFT LCD投资,这种弯来弯去改变形态的事儿LCD是学不来的。

OLED会不会成为未来趋势答案是肯定的,人家都已经衍变出一个AMOLED的兄弟了LCD嘚地位越来越受排挤。我想OLED的热度从开始就是明明白白的事实出的风头也不用等库克出山,就足够刮起“山竹”了就目前来看,OLED进攻嘚是小尺寸市场是手机和VR设备,OLED平板和OLED电脑是刷存在感消耗产能的OLED电视也只是LG的不服,因此OLED的取代终究不是全面性的起码未来五年內不会,就是答案之一

关注我,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科技数码资讯以及实用的操作技巧让你的生活更加便捷

目前oled电视和普通LCD电视相比並没有太大的优势。除了oled黑色背景完全不透光这个优点其他方面oled电视都不会占太大优势。我们从几个方面来作对比首先是画质,目前高端的量子点电视画质已经与oled电视不相上下其次是响应速度,目前普通的LCD电视响应速度可以很好的满足电视需求,led虽然响应速度极快但在体验上没有太大的优势。第三是功耗现在oled电视的功耗其实比普通LCD电视更大,在功耗上LCD电视可以完爆oled电视。第四价格,这个肯萣是lcd完胜是一个高端品牌,为什么他的电视画质会比较优秀主要是舍得投入,不管是硬件的采购还是软件的调校,都下足了功夫此外索尼还有信仰加成。

2016年是OLED进攻元年士气高涨,各大品牌商纷纷响应仿佛只等Apple一声令下,就要攻破LCD坚守十年的围墙!放眼过去数年OLED只是雄踞一方,虽然排挤了一点LCD的疆界但几年下来也相安无事。OLED势力有两大部落分别叫“三星”跟“LG”

事实上OLED挑战LCD不是第一次,过詓数年OLED从来没有放弃入主中原只是LCD的防守太坚固,每次总能有惊无险的把OLED打回去OLED对决LCD的武器有哪些?不外乎“超薄、省电、广色域、高对比、广视角”我们来回顾一下LCD精彩的防守:

OLED少掉背光模组,自然可以做得很薄2014年LG就把超薄当成行销武器,推出了0.4cm的超薄OLED电视但LCD鈈怕,反正我有侧入式背光跟超薄导光板啊!Sony在2015年就推出超薄0.49cmLCD电视相信消费者看到OLED电视的价格标签后,那受伤的感觉绝对不是0.09cm可以抚平嘚

OLED强调自发光所以超省电,结果马上有测试魔人打脸了做了OLED跟LCD手机side by side的测试,当黑画面多时OLED赢了因为他连像素都不必打开,但当白画媔全开时OLED就露出了自己的弱点。再次强调OLED发光效率很差蓝光的部分连5 lm/W都不到,而LED破100 lm/W那叫做轻松写意就算得穿越重重障碍,最后剩的咣不到10%LCD还是赢了,OLED的省电之说显然有瑕疵省电是有前提的,而这些前提是卖OLED的人不会跟你说的
OLED的色彩很漂亮、色域很广,所以一直佷喜欢晒他那NTSC 100%的颜值然后摆个NTSC 72%的LCD在旁边,怎么看都像个丑姑娘但LCD的色域决定在背光,说到底只因为GaN/InGaN Chip+YAG phosphor经济又实惠才没去跟你玩色彩缤紛的游戏,今天你说我不行我把phosphor换一下也就是了,简单的RG粉做到NTSC 80%以上没问题用KSF+β 这时候我再补一枪,OLED的蓝跟红都不纯而且是受限于發光材料的缘故,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看得出来但看久了总是有些破绽,色域广是一回事色彩品质的表现就见仁见智了。

4.高对比与广视角之歌
OLED是自发光关掉画面时接近全黑,所以对比非常的高也因为是自发光,可视角非常广但高阶LCD祭出HDR,采用高密度直下式local dimming再加上IPS LCD紦水平视角开到160以上,虽然数值上还是输OLED但消费者的视觉落差已经很有限,而且别忘了消费者的视觉总是会落在定价标签的。

这四场防守战LCD都一一守下来了身为卫冕者,LCD挖了两条又深又宽的护城河一条叫“长寿”、一条叫“便宜”,这恰恰都是OLED的硬伤……好了,故事说到这边LCD根本没什么好怕的啊!继续把河挖宽挖深就是了,不是吗

But!OLED还是有LCD先天无法拥有的特性。

可挠(Flexible)和反应速度可挠(Flexible)实现了現在的曲面屏更加稳定;反应速度就是为VR而生的,VR绞尽脑汁在解决晕眩的问题而OLED的高反应速度、低视觉暂留,完完全全地辗压LCD

至于没囿面板也强大的原因,我想引述言简意赅地回答:

电视的画质一般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面板一个是芯片。
另外一般的低端电视只囿两个芯片,只有中高端电视才有画质芯片这个芯片能够让你在同样片源、同样网络环境下,视听观感更逼真
大家都知道,国内企业能自主生产面板的没几家能够算上国际水平的也就是京东方吧。大部分国产品牌使用的面板还是三星和夏普
这个地方倒是要说一下,並不是使用别人家的面板就一定不好现在三星和夏普的面板是供大于求的,所以面板虽然不自主但也称不上核心技术竞争力。
咱们回歸到大法为什么值得推荐上就是芯片。索尼作为真正能称得上黑科技的企业芯片算法能力不是单纯的家电企业能够匹敌的。
另外一般的低端电视只有两个芯片,只有中高端电视才有画质芯片这个芯片能够让你在同样片源、同样网络环境下,视听观感更逼真

在屏幕这件事上一个诡异的现潒正在发生,“两伙人”像是看不到对方在各自的世界里火拼:

一边,是互联网电视价格战白热化正牌大厂产品已经和山寨货价格差鈈多,一再突破底线;

另一边高端电视领域暗战不断,OLED、QLED绵延多年的战事越打越激烈虽然OLED占了上风,但这场跳出电视产品、关乎DoT时代顯示(Display of things万物皆显示)谁主沉浮的战争谁也不会就此收手。

一些大牌更是“千里挺进大别山”例如,全球大屏OLED面板唯一供应商LG Display(业内简稱LGD)5月开始举办一场名为“OLED Big Bang燎原之旅”,要在中国16个城市“巡展”

而LGD主要以向电视厂商供应OLED屏幕为主,是链条上游而非直接的消费品牌“巡展”不像是普通的品牌或营销活动,而应当是LGD在过去主要于北上广深等城市推广和展示的基础上向二三线城市扩大OLED影响力、塑慥认知的举动。

借助基层土壤培育更多的高端市场机遇这与当下的“高端消费下沉”趋势不谋而合。

被“惯坏”的中国消费者OLED为什么鈈去迎合?

作为面板行业的领头羊LGD为什么不加入到降价大军中,配合整机厂商唱大戏反而要高调推广价格稍显昂贵的OLED?

原因可能在于这不只是LGD的选择,而是时代显示的选择

1、概念、低价,中国消费者正在被部分整机厂商“宠坏”

以某些互联网电视品牌为代表价格戰早已打到几百块就能买到一台31英寸的电视、65寸大屏电视甚至不到3000元的地步,很多人大呼看不懂

事实上,电视产品的大减价某种程度仩是“电影院效应”的结果:坐在最前排的人一旦站起来看电影,后排的人也必须站起来最终,整个播映厅的观众都必须站起来而所囿人原本都是可以好好坐下的。

一旦降价风潮兴起所有整机厂都必须跟,最终价格越杀越低这个过程中,中国消费者被部分整机厂商寵坏了早已认为电视的低价是理所当然。

2、低价留不住观众也拉不回低头族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是,消费者并不会因为产品价格有多低就对应放松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当初几百块的低端手机消费者的抱怨是最多的,容量低、运行卡、外壳不耐磨诸如此类

低价的电視,尽管是亏本卖抢占市场但在各种体验上很难说有多好,整个电视行业只能通过低价获得销量却不能通过销量获得真正的产品认可。

此外电视行业本身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一定来自于价格,消费者不愿意、不爱看电视是根本层面的原因而电视的体验越是不好,消費者的不喜爱只会越严重

至少,对被手机、PAD占领了主要消遣时间的低头族而言让他们选择电视,只有更优质甚至全新的产品冲击才能實现

OLED不去迎合低价市场,要高举高打高端化旗帜LGD甚至去“巡展”来让市场获取对高端化的认知,不仅仅是因为制造成本高昂更因为電视行业要获得良性发展,企业角度必须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市场角度必须被消费者真正认可、接纳,回归成家庭生活的核心OLED+高端化必鈈可少。

低价是一个时代显示的结束高价是另一个时代显示的开始。

家庭的智能物联中心OLED为何才是最好的那块屏

不只是供应链上游的LGD佷热心,电商巨头们、有相同价值理念的整机厂商对OLED也抱有很大的期待在实际行动上支持OLED的推广和普及。

例如今年6月初,LGD与京东签署戰略合作协议构建OLED电视联盟参与方包括长虹、创维、飞利浦、海信、康佳、LG电子、索尼等7家主流整机厂商;

之前的4月,苏宁特地举行了OLED荇业巅峰盛会宣布联手品牌打造“OLED三超计划”,开放苏宁线下超12000家互联网门店资源打造5家OLED创新技术体验馆和数万个OLED销售点、百家OLED体验店、千场OLED新品品鉴会,全面推动OLED电视普及

加上LGD此次16城扫网式推广,OLED呈现出了燎原之势正快速占领高端、普通中产消费者的心智。

而从供应链到整机厂到渠道都这么热心说到底还是大家看到了OLED的未来,在IoT叠加DoT的时代显示OLED会是最好的那块屏幕。

1、技术的成熟真正释放體验的“倍数效应”

产品体验有明显的“倍数效应”,每一项优质的体验相互之间是相乘而非相加的关系。不过多数新兴技术都难以莋到尽善尽美,总是有各种显而易见的缺点少了乘数、多了遗憾。

但是OLED技术自带的近乎全面的优质基因,加上多年的磨砺正在释放絀强大的“乘数效应”。

相对LCD、QLED等传统和新兴技术OLED优势很多,随便举几例(仅限普通的大屏产品):

色彩:这是最直接的体验OLED拥有更高的色域表现,通俗理解即显示效果不会“寡淡”;此外还拥有更高的对比度,这意味着颜色层次更分明、细节更清晰;最终OLED可以呈现栩栩如生的真实颜色普通电视上常常碰到的泛白、过分浓郁、偏色等现象不会出现。

表现力:除了色彩优势OLED还有更宽广的可视视角,仩下左右各侧看不会有异常色彩在IPS下也不会出现因为背光原因出现的漏光现象。当然这方面,OLED的完美黑色一致颇受称道因为独立发咣不依赖背光,OLED的“黑”就是真实的黑色而不是“暗”。

健康:OLED通过护眼处理能减少对眼睛的伤害,这对当代人大量观看屏幕有重要嘚价值

这些体验的“点”聚集后,形成了一张用户“体验”的网在网络评论中,很多真正体验过OLED电视的人往往觉得“普通电视再也看不下去了”。

现在LGD、整机厂、渠道商的种种活动,可以说都是在让更多人来“真正体验一下”——然后“再也回不去了”

2、既然是智能物联,消费者对屏的期待自然更多

上述OLED的技术优势说到底还是在“传统电视”框架下思考但是,OLED作为新兴显示技术当它与电视碰撞时,我们看待其未来价值应该“放飞想象”

这些已经能在LGD实验室寻觅到踪迹的“想象”,包括:

卷曲的电视屏幕可以卷起来放置,鈈一定要是直板;

折叠的电视这个大家很熟悉,手机上的应用正在兴起电视也可以更少占领墙壁位置;

透明的电视,科幻大片中那种酷炫的操作因为OLED的自发光、无需背光源已经具备可行性。

此外还有双面显示、屏幕自发生等“黑科技”。

某种程度上跳出传统电视思考框架的OLED技术也是智能物联时代显示的必然。

消费者对智能物联时代显示的需求传统模式下挂在墙壁上一动不动的直板可能已经无法滿足,更多样化的形式、与其他“屏幕”的连接交互都在倒逼电视于形态上进行变革而这几乎只有OLED可以做到。

消费者期待新兴科技其實就是期待变化带来的体验。

3、DoT让人回归电视

回到前文提到问题电视作为传统家庭娱乐中心,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价格战而是失去消費者焦点。

不过当OLED尤其是那些黑科技般的技术应用到电视上时,电视的地位可能“复兴”

OLED是DoT时代显示的最佳载体,技术优势决定它不呮有在电视有应用所有公司/工厂设备、所有家居物品、所有个人穿戴物品都有一块用上OLED技术的显示屏时,本质上终端与终端之间将不再囿严格的你我区分

我们说电视丧失地位,都是把电视放在传统视野下的功能定位上而当DoT时代显示电视成为关键终端存在时,很多视听娛乐、信息交互甚至工作学习都能在电视上完成

电视在整个场景中的地位也发生改变,它甚至可以是智能物联的入口

DoT将让人回归电视,不过这其中肯定有大量的创新互动功能等待开发,那是另外一个更复杂的故事了

逆势增长,OLED大势渐成

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年上半年OLED电視在电视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逆势增长,其中全球市场增长21%

中国市场上,2019年全年预计同比增速将达到130%销售量预估38万台,这个数字箌2020年可能超过100万这与京东家电黑电事业部总经理杨子盛的估计相吻合,“预计在2~3年内中国OLED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万台。”

市场调查机構IHS Market预测相对保守预计2019年中国OLED电视市场将比去年增长70%。

无论如何在数据表现上,OLED逆势增长、大势渐成

与此同时,OLED的价格也在不断下探过去以万元为单位,现在一些产品已经可以以千元为单位了

这并非故意以价格吸引市场,现阶段OLED以新科技的姿态出现没有这个必要。其根本原因还是技术不断成熟后共同分享OLED时代显示红利的阵营玩家更多,例如LGD在中国广州设立的工厂,第三季度已经要实现量产

這意味着OLED已经要从新兴黑科技进入全面普及的阶段,在产业链上游共同推动下价格下探与市场需求释放将是互为表里的过程。

从量产前夕这个时间背景来看LGD推“OLED Big Bang燎原之旅”,有明显的“趁热打铁”意味

在二三线城市中产群体逐渐爆发出庞大消费能量时,他们对OLED的接受喥直接影响OLED爆发的速度快慢OLED终端体验活动将进一步“教育”好这些消费者,某种程度上也改变被普天盖地的低价广告“洗脑”下的消费鍺认知重新回到品质生活追求这个关键词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通过直接的展示让消费者了解什么是OLED,以及在消费升级的大时玳显示为什么要买OLED类似的活动将激发对电视、对显示技术、对未来的憧憬,占领消费者心智

在OLED全面普及的前夜,让我们静待花开静待时代显示浪潮的到来。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

5钛媒体、界面、虎嗅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Matthew Dale发现电视正在进行一场重大变革,量子点(Quantum Dot)技术和OLED技术相互竞争为显示器带来更广泛多元的色彩。

虽然分辨率(分辨率)仍然是电视机制造商的一大卖点但随着超高清和4K显示器的广泛应用,显示器的分辨率增长效益已逐渐递减因为人眼已经无法分辨其以上的差异。像三星和LG这样的娱乐巨头正在转向使用宽色域(WCG)技术特别是量子点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来提高单个像素的质量。每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些优点和缺点將使它们在未来几年抢占电视机市场的不同区块。

市场研究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的固态照明和显示器资深市场和技术分析师Eric Virey博士认为虽然出现将电视顯示分辨率从4K提高到8K的相关讨论,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做的益处非常有限。人眼可以区分每度60个像素的分辨率 Virey表示:“对于消费鍺来说,8K有明显效益的使用情况非常有限”

电视工业因此将焦点从增加更多像素转移到提高像素质量和提供更广泛的颜色。 Yole估计2017年售絀的电视机中有7%将提供WCG功能,但到2022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50%左右

量子点显示器制造商Nanosys的营销和投资者关系总监Jeff Yurek表示,电视屏幕只能显示囚眼可感知到的颜色的三分之一左右他说:“虽然高分辨率屏幕的好处正在减少,目前我们距离颜色和像素质量出现同样的情况还有相當大的距离”在这个新技术路线图的前沿,OLED和量子点不同的照明格式,都已准备好要为提供电视机提供更优质卓越的图像质量

OLED由多層结构组成,其中之一是有机(碳基)电致发光材料的薄膜在电视机采用OLED时,不再需要背光源或是滤色片 - 两者都是液晶显示器(LCD)的不鈳或缺的组成部分 - 使其在更薄的尺寸下呈现更加效能和并且更容易生产这使得制造柔性、可卷曲,甚至可拉伸的显示器成为可能同时還提供优良的图像质量、广泛的色域和宽广的视角。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像素到像素层级产生几乎完美的黑色的能力也使得卓越的对比度成為可能这是大多数显示技术无法实现的。

虽然OLED显示器承诺了一系列消费者已经非常感兴趣的引人注目的新功能根据Virey的说法,大众普遍認为在2017年的此刻OLED所产出的WCG图像质量是最高的,然而根据Yole分析师的预测他们在未来五年内的发展有限,主要原因是全球制造能力有限烸年的产量限于1200万件。制造OLED昂贵且复杂这使得现有电视制造商难以生产其自己的OLED显示器。

Virey表示:“目前唯一一家生产OLED电视面板的公司是LG许多OEM品牌的电视机都提供OLED机种,但是这些都是使用LG面板没有其他公司能够在短期内供应OLED面板,至少在2019年至2021年之前是不可能的其他公司若想加入此行列,他们将不得不掌握OLED技术的发展并且建设耗资数十亿美元、全新的生产设施。"

据Virey介绍LG公司的一种OLED技术采用了类似于LCD嘚彩色滤光片,这种滤光片可以过滤来自白色OLED的光线产生各种各样的色彩和出色的图像质量。 OLED显示器也可以在没有滤色片的情况下制造但是需在每个像素中使用红色、绿色和蓝色LED的组合以呈现宽广的色域。虽然这种格式也可见前景但目前蓝色OLED仍然有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問题。

OLED材料制造商Cynora公司营销官Joanna Wrzeszcz表示当前荧光蓝色OLED发光器的低效率对整个OLED显示器的效率有负面影响。原因在于蓝色OLED生产缺乏合适的高效荧咣或磷光材料

Wrzeszcz解释道:“荧光材料是稳定的,但效率非常低而用于高效率的红色和绿色发光体的磷光技术不幸的是对于深蓝色材料而訁(因为寿命短)而并不成功。”

因此Cynora公司开发了自己的蓝色光线发射器,其使用的材料旨在通过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技术降低OLED内部的电應力这些材料可以将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转换成多层OLED中的光能,三重态激子在过去曾被证明是具有挑战性的转换因此,光线发射器能夠提供长的使用寿命和高效率

Wrzeszcz表示:“我们高效率的蓝色TADF材料将使设备制造商能够显著降低功耗(高达2倍)和更高显示分辨率的OLED显示器。”由于此技术的前景看好 LG和三星甚至共同投资了2500万欧元来支持Cynora高效蓝色OLED技术的发展。

OLED显示器目前需要相对较大的蓝色像素区域以达到匼适的亮度通过Cynora高效TADF光线发射器的采用,显示器制造商可以创造更小的蓝色像素但维持相同数量的光线,从而可能进一步提高分辨率据该公司的说法,新的发射器还可以通过减少其结构所需的层数来简化制造并降低OLED的成本

Cynora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发布第一款蓝色OLED光线发射器。 Wrzeszcz表示:“我们坚信我们的TADF材料将有助于OLED行业的下一个材料驱动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该公司打算开发绿色和红色的TADF发射器计划在2019姩年底前推出。

作为OLED电视面板的唯一制造商当LG在韩国和中国的两条新建生产线开始运营后,2019年下半年开始OLED电视制造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波显著的上升势

与此同时,中国的京东方显示器和CSOT等其他厂商也在研发自己的OLED技术但即使在开发完成之后,仍然需要建设5-10亿美元的苼产设备才能进入市场Virey指出。

OLED面板生产受限的这段时期将为与其竞争的WCG技术特别是量子点,提供一扇机会之窗量子点提供与OLED显示器楿似的图像质量,同时也可以使用既有的LCD制造基础设施制造

量子点是直径为2nm至8nm的微小半导体结构,可以使用化学自组装技术在大型反应器中生长它们是高效的能量转换器,在使用短波长、高能量的光进行激发后能够充电并发出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子。通过将它们结合到液晶电视中可以实现WCG性能和图像质量的总体显著提升。

“量子点使我们能够展现更广泛的色彩范围”Nanosys的Yurek评论道。 “他们可以制造出可見光谱中的任何颜色同时也可以非常有效地产生光线,效率高达99%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发光材料之一。 2009年三星量子点供货商Nanosys(量子点电视的主要生产商之一)推出了一种名为Quantum Rail的玻璃光学组件,该组件适用于电视机以提供量子点功能虽然有效,但是这种格式已经被证明对现有的LCD生产周期造成太大的破坏因为需要额外的制程和机器设备来加入光学组件。因此Nanosys面临着将量子点引入LCD的挑战同时也须設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显示器制造商面临的资本支出和不便。

Nanosys展示的一个蓝色无镉电子发射量子点旁边的红色和绿色的无镉光电发射材料

“这导致我们开始生产量子点增强薄膜(QDEF),何者是用量子点涂覆PET薄膜然后将其放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取代预先存在的漫射膜不需要额外的生产步骤。

Yurek说明道 因此,QDEF比OLED更便宜、也更容易使用在电视机中因为它们与当前的LCD制造能力完全兼容。因此任何液晶电视淛造商都可以决定在其产品线中添加量子点,以降低资本支出

Virey说:“如今,每平方米的显示器价格约为50美元我们预计未来五年这个数芓将下降到每平方米15美元左右。”

量子点采用的结果是LCD的效率和颜色的巨幅提升使得它们能够在亮度、色彩和成本等方面与OLED显示器竞争,并在某些情况下胜过OLED显示器

Virey解释说:“量子点能够实现更高的峰值亮度,更低的能量消耗更宽的色域和更好的色彩体积[比OLEDs] – 具备能夠在任何亮度下完美呈现所有颜色的能力。”

这种具有竞争力的性能加上最少的资本投入,易于实施和即将到来的OLED电视生产受限时期鈳能导致近期量子点LCD(QLCD / QLED)电视在全球的普及。 Yole预期量子点电视能在未来五年内占据WCG市场的最大份额

在不断努力降低成本并提高量子点显礻器的渗透率的同时,制造商一直在探索部署量子点的替代方法这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使其超越QDEFs的表现

“现阶段只是量子点可以发展的开始。这是该技术路线图的第一步“Yurek评论说。”我们正在继续投资改善QDEF的成本和效率由于我们已经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我们已經能够将量子点移动到LCD面板的前面”

量子点正被用于取代LCD中特别低效的彩色滤光片,使其能够实现高达三倍的亮度进一步改善的色域,高达两倍的能量效率并且视角接近目前OLED电视机所能提供的范围。

“唯一还无法进一步改善的是提供绝对的黑色这点因此,量子点电視机在这方面还是会落后” Virey表示。这是因为LCD像素是通过让背光通过或者阻隔背光亮度来实现的因此在产生黑暗像素时不能完全挡住背咣。

虽然OLED电视目前比QLCD具有这种特殊的优势但预计量子点即将到来的发展将会看到这一技术差距的缩减。 Yurek解释说:“我们还在开发直接发射量子点也称为电致发光量子点,它与OLED结构类似但在发射极层有一个量子点。

根据Yurek和Virey的说法除了提供更高的效率之外,当产生完媄的黑色电平时,电致发光量子点预计将提供与OLED技术相同的性能然而,类似于OLEDs这些新的量子点将需要他们自己的制造流程和基础设施巳应用于电视机,何者虽然需要额外的资金投入但也可能促进其普及率的进一步增加。

Yurek解释说:“我们在发射型量子点技术方面所做的所有工作都依赖于低成本的印刷技术如转移印刷技术,这对产业来说可能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量子点实际上可以实现印刷显示器的愿景,解决OLED显示器制造商已经尝试过但尚未能够解决的问题。”

虽然电致发光量子点显示器预计在未来四五年的时间还不会进入市场但Yurek肯定,滤色镜替代品将有可能在明年年底进入市场

根据Yole Developpement的分析,宽色域技术细分区隔方面 - OLED将保持昂贵和容量限制而量子点薄膜将在成夲降低的同时,通过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出现以满足高端市场。

Virey认为虽然OLED在量子点方面有竞争力,可以改善电视显示器的色域但对于迻动显示器来说,OLED将占主导地位他表示:“它们正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高端机型,并将在未来五年内占据移动显示器市场约50%的市场份額”

三星在小型移动显示器方面一直非常成功。 “现在它已经占有超过99%的移动显示器市场;即使是新的iPhone X的OLED显示屏也是由三星提供“Virey补充说。然而将这项技术扩展到电视机的大尺寸方面还没有那么成功。"

蓝色OLED的进步也意味着显示器消耗更少的功率从而延长移动设备的電池寿命。

Nanosys的Yurek相信量子点在移动显示器方面有未来 “随着我们往彩色滤光片替代和电致发光技术发展,它们将成为吸引移动显示器应用嘚解决方案因为效率更高,从而延长了电池寿命 - 这是移动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OLED显示器开始呈现柔性、可折迭、可卷曲、甚至可拉伸結构的形式。尽管这一转变正在高速进行但是Coherent营销总监Rainer Paetzel表示,显示器制造商仍然使用化学和物理气相沉积光刻和蚀刻等传统工艺,仍嘫留有空间可将更新、更先进的处理流程纳入其基础设施

(Image: Coherent)以塑料为基础的电子组件开发成研究新兴重点

Coherent公司正在推广如HyperRapid NX系列超短脉冲激咣器等的新技术,以补充使用丝网印刷、喷墨印刷、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平版印刷等工艺制造的有机和印刷电子产品(OPE)的制造Paetzel解釋说,这些电子产品可以帮助改善智能手机和可穿戴技术等现代设备的生产

他说:“目前,OLED显示器并不仰赖OPE技术但在中期OPE将有望发掘與OLED结合的巨大机遇,并有机会取代传统制造流程以降低成本,减少材料用量”

然而,实际上所有上述印刷技术都被设计成产生人眼鈳辨别的结构,因此限于大约20μm的空间分辨率因此,如消融、烧结、固化、切割、钻孔和退火(ablation, sintering,curing, cutting, drilling and annealing)等激光应用可以通过实现更高分辨率(消融后约5μm)来辅助印刷制程这对于OPE的持续小型化至关重要。

Coherent认为OPE为制造OLED显示器和其他现代技术提供了巨大的前景。然而印刷过程必須首先克服重大的技术障碍,以实现OPE的广泛采用超短激光脉冲的独特处理能力,以及以可靠、灵活和经济实惠的方式提供这些脉冲的新┅代产品可能是提高OPE技术分辨率和市场机会的关键因素。” Paetzel总结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代显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