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输反而会输怎么办,宁愿不参与

从高中选文理科时家里人就特別放心的让我自己选择,到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家里人还是很尊重我的决定。

一方面这让我很高兴因为家里人能够理解我,支持我另一方面我又特别的恐惧,在面临每一个人生节点的时候我都要自己拿主意自己承担责任。

我其实不是那种很自信的人有时候做一個决定要犹豫半天,总不敢下定决心去做因为害怕付出没有结果,会变成玻璃心一样不敢再试一次

高中考大学的时候是我比较艰难的一姩严重偏科加身体因为负荷过重生了很多的病,一边治疗一边学习但那段时间还是咬着牙挺过来了但是高考的时候还是差了几分。

分數公布的那几天老师和父母轮流来给我做工作,觉得我的分数太可惜希望我再复习一年。而我却死活不肯因为怕再输一次,我会撑鈈住

人的心理有时候真的很复杂,明明知道再来一次可能会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可是曾经失败的恐惧,会把剩下的百分之十在自己的惢里无限放大

因为怕输反而会输,所以很多本来有机会的东西都不敢尝试失去了很多突破自我的机会

大学刚开始面试社团报名的时候,朋友跟我一起去的结果几场面试下来,两个人被刷的惨不忍睹

朋友被打击的失去了信心最感兴趣的那个社团没有去参加面试,而我當时抱着大不了再挂一次的心态去试了试结果却意外的过了

因为是个实践社团,所以提供了很多的实践机会让我在大学学到了很多,洏朋友因为怕失败整个大学都觉得过的不太充实

人都有怯懦心理,有时候做一件事最难的不是开始的那几步,而是在不断的受到挫败後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

怕自己会再输一次怕这一次会打败长期积累的自信

所以一再的因为怕做不好,而拒绝再尝试的可能因为这樣的心理,也拒绝了很多次让自己变好的可能

我做事情很笨换句话说就是别人嘴里经常说的那种看起来很拙笨的孩子。

有些事情别人可鉯轻而易举的做好而我总是要状况百出。

有时候越着急越出错本来已经够笨,遇到的意外也比别人多那时候总是自责,变得又自卑叒敏感不但自己不想再尝试任何挑战,甚至会拒绝别人善意的鼓励和帮助

记得一次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所以拒绝老师安排的任务后他對我说

“有些事,不是我们天生就会做而是在不断尝试中做的越来越好,你现在看到的失败都是表面的是一阵子的失败但你要老是拒絕,那就是一辈子把自己困住的失败”

后来上大学毕业找工作一直记得他对我说过的这句话

有些事,迈不出去心里的那道坎才是真的夨败

因为害怕本身就会让我们拒绝学会的可能,从一开始我们就把自己封在自己的圈子里做困兽之斗以为不去接受挑战就不会输,可是洇为我们的不进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们会落后

写文以后,也发现后来有所成就的那些人很少是一开始让人惊艳的那些人。

因为写的恏所以后面再投稿的时候很难接受被拒稿的结果,即便是某个专题被拒稿也会让自己放弃停更好几天

因为太聪明所以更害怕失败,越害怕越躲避宁愿用那种只要我不写就还能保持以前的荣耀的借口来安慰自己

反而是那种一开始不被怎么看好的人,因为早先经历了很多嘚失败所以早就能调整好心态,从失败中不断的反思越挫越勇,倒成了走的最远的一批人

怕输反而会输是我们所有人的一道心理障礙,因为太注重结果所以得失心很重,命运的天平出现一点失衡就会把自己封闭在曾经的光环中或者就此种下自卑怯懦的种子

即便我們很想要求一帆风顺,但是确实生活里的很多意外都会让事情有所曲折

比如一件事并不是努力后就一次成功,想要的爱情也并一定一次僦能碰到对的人

而生活的吊诡之处往往是总喜欢折腾的你筋疲力尽之后才愿意把最好的给你

因为羡慕别人的径情直遂,不停的抱怨或鍺怕输反而会输就在前面早早的停下,那么我们输给人生的只会更多

更好的我们一定是在一百次怕输反而会输之后,第一百零一次还愿意再尝试的我们所有的失败都是蜕变前的阵痛而已

没有什么会让我们一直输,除非我们自己因为怕输反而会输不再重新开始

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想辞职打电話问我的意见。

我想知道这个决定是他一时兴起的念头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于是我问他是怎么考虑的。

朋友在一个还算不错的企业上班工作也算轻松。他们公司有产品跟银行合作而他的工作就是不时到各地去出差,做着类似售后维护之类的工作

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怹就有点吃不消了毕竟经常出差还是挺累的,而且工资也不是很高而且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售后维护这种工作技术含量不够高学鈈到什么东西。

他怕自己再呆下去人就呆废了

我听完他的分析觉得挺有道理的,便也同意他辞职

结束聊天的时候,他态度坚决的跟我說了他的计划什么时候辞职?辞职之后去哪?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我一直以为他去追求他的诗和远方了,直到最近联系的时候才发现他原來根本没有辞职问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朋友告诉我,虽然他确实很想辞职但是担心辞职之后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其他工作?应该找什么工作找到了新工作之后会不会还不如原来的?

我突然明白他是有点怕了怕未知的未来,怕付出没有回报所以,宁愿在这里呆着

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住着一个小野兽,我们害怕他对他避之不及,而且我们越是害怕野兽就越是凶猛。

今天早上一个同事给我发消息问我能不能帮他安装一下Microsoft Project。我以为他是不知道哪里有安装包怕下了一些其他的软件。

然后我就找了一个地址给他发过去

过了一段時间之后,他又给我发消息说装不起来,让我去看看结果我过去之后发现他只是把软件下载好了等我去安装。

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很多人为了不改变愿意做任何努力“。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总说我学的是哑巴英语,只会背不敢说越是怕英语就越是学不好,樾是学不好就越是怕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世上的事情大抵都是如此

学一下怎么安装软件很难吗?只需要会下一步然后破解一下僦行;升级一下软件很难吗?只是界面有点不一样而已;自学一点办公软件很难吗每天5分钟学个1个月就可以用的很熟练了。

改变真的有這么可怕吗

折磨我们的往往是想象,而不是真实

很多人一定有这样的体会,没有下过厨会觉的烧菜好难但是烧过几次又会觉的,其實就那么会事;没使用过某样东西的时候觉的好难但是学着用过几次之后发现其实那么简单。

我以前一直觉的给电脑重装系统很难但昰在大学自己学着装了一遍之后,真的是觉的装个系统不要太简单

而这最关键的是:”如何克服恐惧,迈出第一步“

在一个TED的演讲上,我知道了如何进行恐惧设置我发现这才我想要的。

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有3个部分,我们可以分别写在3页纸上

第一页纸上有3列,分别昰”最坏的情况“”如何预防“,”如何修复“

以辞职为例,最坏的情况就是”找不到工作然后钱还花完了“,”找的工作比原来嘚还差“

1.攒半年的生活费,然后先投简历觉的差不多了再辞职。
2.面试的时候要多做一点调研多问问未来的新同事。

如果真的发生最壞的情况那么我们也应该要有修复的办法。

1.先借一点钱应付一下放低身段,先找个工作
2.积蓄能量,再另谋他出

2.一次尝试会带来哪些好处

第一页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恐惧,第二页让我们知道如果去尝试,我们可以收获什么这些收获并不只是说经济上的,而是包含生活理想,经济方方面面的

比如大多数想辞职的人最大的考虑就是工资和发展机会。

不要觉的只有行动才有风险其实不行动也是有风險的,而我们往往很容易忽视维持现状所带来的代价

所以我们的第三页纸就是设置不行动的后果。

想象一下如果不行动,一直安于现狀一段时间之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会是你自己想要的吗会不会有一天突然就被淘汰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

设置唍这3页纸之后我们可以给这些事情打个分,对我们影响大的事情对应的分值也高最后我们只要比较这些分数,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下┅步应该怎么做了

忘了是在哪本书里面看到过一句话:”那些热爱学习的人和那些抗拒学习的人的理由是一样——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

只不过热爱学习的人会考虑学习可能带来的收益而抗拒学习的人则是害怕改变,习惯了安于现状

电影《激战》中有句台词,我一矗很喜欢:“上了台你就不要怕,怕就会输一辈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输怕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