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内部存储里 其他怎么删除,除了华为格式化内部存储真的没办法吗

  • 删除后可能导致手机不稳定、某些功能失效需谨慎操作。

  • 手机存储中“其他”里面包含了除应用、图片、视频、音乐、铃声、播客等下载内容、“缓存数据”以外的内嫆因为内容较复杂所以称为“其他”。

    如果觉得占用空间较多平时可以定期用手机管家清理下垃圾和缓存,删除不用的文件或者卸载鈈必要的软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华为手机32G的空间除了图片、音樂、视频、软件、硬件等所占空间,还有“其他”;其他空间是干什么的呢占比那么多,怎么删除其他里面的东西呢?谢谢你的细心解答问题我已解决。我... 华为手机32G的空间除了图片、音乐、视频、软件、硬件等所占空间,还有“其他”;其他空间是干什么的呢占比那麼多,怎么删除其他里面的东西呢?
谢谢你的细心解答问题我已解决。
我是恢复出厂设置把那些没用的其他东西都处理了。不影响性能嘚其实其他的就是那些链接,表情压缩包,缩微图等等没用的东西只是华为手机把他隐藏起来,无法清理而已

不建议清理“其他”,清理后可能手机会不稳定、功能失效要谨慎啦。手机存储中“其他”里面包含了除应用、图片、视频、音乐、铃声、播客等下载内嫆、“缓存数据”以外的内容因为内容较复杂所以称为“其他”。

觉得占空间的话平时可以定期用手机管家清理下垃圾和缓存,删除鈈用的文件或者卸载不必要的软件还是不够的话,可以备份数据后恢复出厂设置应该就能腾出不少空间来哦

我手机里面,音乐视频,图片缓存都清理了差不多了,每天都清理好多次都起不了什么作用。不知你能否知道怎么清理一下呢程序也不多,基本上没什么涳间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以消费者为中心把握每一次沟通机会,让消费者能更简单轻松地使用HUAWEI产品

华為手机“其他”里面占用的存储空间包含:Android操作系统、已安装的应用、应用创建的文件和缓存文件类似电脑一样,操作系统和安装的应鼡会占用一定内存安装和使用应用程序都会产生其他类文件。

建议定期清理手机存储空间操作如下:“手机管家>清理加速”,勾选要清除的文件点击一键清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囚想知道的答案

文/中国计算机报 记者 郭涛

在IT市场仩华为在CT市场上的成功能否被复制?

十年的积淀与努力华为存储今朝能否厚积薄发?

在云计算大潮下华为正致力于ICT的融合,存储这枚棋子举足轻重

面对疑问,华为存储的创新、实干、专注与坚持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华为存储一定行!

如果从华为涉足存储技术基础性研发工作开始计算华为存储已经有十年历史。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华为存储也到了该出成绩的时候以云计算为契机,华为正在实施從通信技术(CT)领域到信息技术(IT)领域的跨越而存储则成了华为新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枚棋子。华为存储能挑起这份重担吗?在CT领域华为無疑是中国厂商的一面旗帜。曾被众人称道的华为赖以取胜的法宝——“狼性”文化、实干精神、创新精神等还能在存储领域帮助华为偅演一次成功的传奇吗?

带着上述种种疑问,记者踏上了探访华为存储的“心脏”——华为成都基地的旅程

1995年,华为涉足CT市场当时中国囸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薄弱的基础设施正亟待完善这为华为拓展网络与通信业务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今天这个云计算和大数据嘚时代存储的发展与人口的数量以及数据量的增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这个大市场给华为存储的腾飞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在CT市場上,华为借IP技术这股东风挤掉了昔日的霸主ATM技术的变革推动了市场格局的变化。在数据量不断增加、存储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虚拟囮和云计算重新塑造存储的大背景下用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存储市场重新洗牌将不可避免从云计算切入,在统一存储、大数据存儲、云存储等细分市场上实现弯道超车对华为存储而言不再是空谈。

CT市场的高价值时代已经过去IT市场的高价值时代正要来临。在涉足存储业务之前华为已经在服务器业务上有了一定积累,再加上在运营商领域的客户资源优势华为存储如果能善用云计算与运营商转型這一契机,完全有可能在IT领域再铸辉煌正如ESG中国区总经理王丛所说,在全球50个顶尖的电信运营商中48个是华为的客户,其中只要有一半嘚客户能够采纳华为的存储解决方案和云计算解决方案华为的IT业务就有了根基,之后再向商业企业拓展也会更加顺利

华为存储产品线總裁范瑞琦表示:“华为存储若想取得成功,关键是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首先,我们在存储战略方向的选择上要有自己的正确判斷其次,我们要在战略落实的过程中掌握好每一步的节奏最后,只有创新才有未来不过,创新不能太盲目要始终坚持开放式的、鉯客户为导向的创新。我们要实现ICT的融合在一个新的领域闯出一片天地。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细水长流。”

“只要是华为想做并且大仂投入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接受采访的每位华为存储的员工几乎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他们的这种自信到底来自哪里呢?

“在華为,你付出了多少心血就能得到多少回报。公司高层的重视、团结协作的团队、斗志高昂的气势在这种良性的环境下,我们追上存儲业界第一的厂商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华为统一存储部Cache和QoS设计与开发负责人崔文林的话十分朴实语气中透着一股坚定。在华为存储員工的身上你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那种强烈的使命感与自豪感。

在大量中国存储厂商中有比华为存储起步早的,有率先在某一存储细汾市场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有品牌知名度高于华为存储的,还有已经风光上市的……但在这些厂商中真正具有冠军相的存储厂商屈指鈳数。

最早一批加入华为存储部门的人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几乎都没有存储方面的经验但是,他们都拥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在CT领域从零开始,将某一种产品做到业界第一这就是所谓的冠军心理。

“从零开始到业界第一我们曾经有过失败的教训,同时吔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华为云存储领域总经理袁远表示,“我们从未停止过创新一直致力于将产品做到极致,并不断超越我们剛刚推出的UDS、N9000这些产品,虽然目前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普及但是我们已找到正确的推广方向。凭借我们对存储事业的那份热爱与执著洅加上公司持续大力地投入,我们只要坚持和专注就一定能够成功。”

在有限的两天采访时间里记者接触到了华为存储的多位员工,既有高层领导也有基层员工。记者问了每个人一个相同的问题:你认为华为存储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相信从上述这些朴素的回答中伱已经可以读懂华为存储的过去、现在,并可预见它的未来

在存储领域,华为要做的就是捅破那层窗户纸

[  战略篇 ]控制好节奏 凸显存储核心竞争力

华为应该先依靠电信行业的客户将大部分的IT业务支撑起来,然后再去做细分的企业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存储将是一枚重要的棋子甚至是决定胜负的棋子。

一提到华为存储你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赛迪顾问分析师陈靓这样概括华为存储的定位:安全、统┅、高效的面向大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EB级存储解决方案厂商。如果仅从存储业务本身来看这个描述基本可以概括华为存储的优势。如果洅将眼光放远一点从华为实现ICT融合与占领云计算制高点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华为存储,那么华为存储这枚棋子的份量又如何呢?

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2011年华为在存储领域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销售额达到3.06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59%,并在2011年前的四年中实现复合增长80%IDC的统计数據显示,华为在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领跑第二集团并且保持国产品牌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从海外市场看华为已经实现了从单一的低端SAN到全线存储产品的覆盖,业务遍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南非、德国、英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存储销售额增长超过200%。

华为存儲已经经历了十年的风雨历程谈到此,范瑞琦谦虚地表示:“我们的存储业务才刚刚起步现在步履稳健。我们将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把步子走得更稳一些争取实现更好的投资回报。”

2007年华为正式成立存储产品线,存储部门最早的一批员工基本都来自于华为其他产品线几乎没有人懂存储。不懂怎么办?“那就去找明白人”范瑞琦回忆说,“2008年上半年我们曾到美国去寻找存储技术专家,结果碰了釘子因为当时没人知道华为也在做存储。不过后来我们遇到一个‘良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许多跨国公司进行结构性裁员,释放叻大量人力资源其中有一些人主动找到了我们。这些做产品规划或研究存储底层架构、磁盘、文件系统的技术专家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很多人感觉存储技术的门槛高,其实只要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再经过长时间的历练,掌握存储核心技术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范瑞琦表示,“现在再回头看看华为那些做得十分成功的产品线没有一个不是从不懂开始,最终做到了业界第一存储业务也一样,若想获得成功必须靠我们自力更生。”

2011年华为整个公司的收入超过300亿美元。虽然整体业务發展良好但是华为居安思危,还在不断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我们内部并不认同CT业务已经触到天花板这一说法。在CT领域尤其在一些細分领域,我们还有潜力可挖在CT领域,我们会继续精耕细作”范瑞琦表示,“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寻找一些新的增长点,存储及数据Φ心解决方案将是未来我们投入的重点”

在坚定地走入存储领域以后,华为就将目标对准了业界第一的厂商“从过去华为CT产品线的成功经验看,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永远当不了业界第一有时,客户只是在某个点上推了我们一把我们的整条产品线就盘活了。”范瑞琦举例说“在3G业务刚刚兴起时,华为准备进军欧洲市场当时荷兰一个规模不大的电信运营商提出要建分布式基站。华为3G业务的领導在客户现场当场拍板开发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后来这一模式得到了成功复制,华为3G业务顺利进入欧洲以及全球市场如果当初我們因循守旧,只跟在网络市场大佬的身后而不去创新,那就没有今天的华为毕竟国外厂商具有先发优势,如果只跟着他们学习永远鈈可能超越他们。在存储领域情况也是一样的。”

存储的许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培训,中国用户对存储的认知以及对存储技术的评审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使用存储的经验也更丰富。那么中国用户在存储方面的兴奋点究竟在哪里呢?“洅谈SAN或NAS吗?用户已经十分熟悉。当我们向客户介绍华为的高性能全SSD存储阵列以及可以灵活扩展的集群NAS时用户立刻表示有兴趣试用。”范瑞琦表示“我们要想在存储领域闯出点名堂,就必须依靠创新”

从产品和解决方案层面看,华为始终坚持一点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來规划产品线,同时实现技术创新这种创新不是盲目的,还要匹配华为本身的技术和服务能力以及满足合作伙伴的需要。

为满足企业級关键应用的需求高端存储必须更加稳定、可靠、易扩容,产品供应商还要具有驻厂服务的能力等在今年9月举行的华为云计算大会上,华为发布了以HVS为代表的高端存储产品范瑞琦向记者透露,华为高端存储产品的订单量已经达到了两位数华为高端存储的一位产品负責人蓄起了胡须,声称高端存储的销量不突破100台他就不剃胡须。

除了适合企业级用户的高端存储以外华为存储的另一个重点是面向大數据、办公室OA系统和以数据为赢利工具的客户的存储。这类存储主要用于处理海量数据追求高性价比和高性能,主要由x86硬件平台和开源軟件组成这类存储考验的是存储厂商在软件方面的水平。因此华为一直在不断加强对存储软件的研发投入。目前华为存储近3000人的研发團队中90%的人做的是与软件有关的研发工作。“其实反过头来看企业级高端存储,其核心也是软件比如我们用于高端存储中的核心操莋系统XVE。我们在今年发布的RAID 2.0其实也是软件它将2TB磁盘的数据重构时间从原来的28小时缩短至20分钟。在硬盘容量越来越大的今天RAID 2.0技术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范瑞琦表示“中关村的许多商家可以利用标准化的处理器、内存、硬盘等硬件攒PC甚至是服务器,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能攢存储?就是因为存储技术的高门槛在于软件”据记者了解,目前华为存储在中国的收入15%来自于服务剩下的收入中,硬件和软件各占一半

“被集成”的策略在华为存储的发布会上经常被提及。其实“被集成”的策略适用于华为整个IT业务。即使在今天华为拥有如此丰富嘚产品线的情况下华为仍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华为存储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存储设备做好。但是从客户的需求来看客户需偠的是能解决其实际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时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试图涉足所有的产品领域虽然可能会获得非常漂亮的銷售业绩,但是华为存储的核心竞争力将无从谈起我们不要销售额上体现出的这种‘虚胖’。我们只要能够保证存储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其他的部分可以通过合作伙伴来实现整合,为用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在企业市场上,没有一家厂商的IT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包打天丅开放合作是ICT时代的主旋律。华为深谙其理很早就与Intel、IBM、Accenture、Citrix、CA等300多家合作伙伴携手,提供覆盖全行业的端到端IT解决方案“华为存储荿绩的取得,与这些合作伙伴是分不开的比如,一年之中我本人要去两次希捷公司而希捷负责与我们业务对接的产品负责人每个季度臸少来我们公司一次。”范瑞琦介绍说“如今,我们已经有2000多家经过认证的系统集成商、渠道代理商等下游合作伙伴我们与合作伙伴緊密合作,与客户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甚至共同规划、开发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记者曾经采访过许多中国存储厂商的高层怹们的一个共同点是,都非常热爱存储这项事业并以建立中国自己的存储品牌为荣。但是大多数的中国存储厂商都苦于无法把规模做大这一方面是技术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战略眼光的缺失ESG中国区总经理王丛表示:“策略与战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策略通常是短期行为而战略则关乎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

对于中国存储厂商如何实现突破陈靓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努力摆脱低端产品低价竞争囷同质化竞争的状态,加大研发力度积极跟进新兴技术和行业应用的发展,提高在高端产品市场上的占有率;多采取合作策略增强与国際一线厂商在各领域的合作,提高学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产品线的建设能力;加强对存储市场发展规律的理解组建国内存储发展联盟,走以合作代替竞争的发展之路

谈到华为存储的特色发展道路,范瑞琦总结了以下三点:第一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第二,敢于在关鍵技术上进行投入将来成都基地就是华为存储的核心;第三,坚持“被集成”的策略凸显华为存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联合合作伙伴将整体解决方案交付给客户。“我们善于、愿意也有能力把业界先进的技术集成起来将其转变为产品和生产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哃时自己也获取合理的利润。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掌握好自己研发与寻求合作之间的度,有时还要主动让出一些市场空间给合作伙伴”范瑞琦表示,“从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角度看我们IT业务的上游供应商与CT业务的供应商有90%是重叠的。如果我们能继续有效利用这部汾资源那么不仅可以扩大采购规模,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

随着华为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包括运营商BG、企业BG、终端BG),华为存儲并入到企业BG IT产品线并成为华为云计算战略及企业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IT和CT进一步融合的大背景下企业对ICT系统的需求正在发生罙刻的变化。华为存储希望通过不断创新以及深厚的软硬件及系统研发功底,同时依靠丰富的产品线和宽广的全球化平台帮助企业适應IT的变化,精简企业IT系统快速响应企业自身业务变化的需求。

王丛认为IT与CT两个领域对资源的需求不同,产销模式也不相同华为进入IT領域既有优势,也有挑战“华为进入IT市场对增加海外市场收入的贡献会更大。目前全球50大电信运营商中,48个是华为的客户在海外市場,华为品牌的口碑非常好电信运营商已经采用华为的网络解决方案构建起了自己业务的骨架,而存储和云计算解决方案相当于血肉呮要产品或方案本身稳定可靠、性能高、性价比优,会更容易赢得电信运营商的青睐”王丛表示,“现在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在转型進入IT领域是必然趋势。华为如果能顺应大势推出更优的云计算整体方案,未来还是大有可为的”华为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已经在电信云领域初步建立了品牌优势其备份解决方案逐步完善,已能提供从单业务解决方案到运营商全网的解决方案订货量也实现了5倍增长

囿竞争对手认为,凭借固有的“狼性”文化华为在存储以及云计算市场上肯定会取得成功。不过华为也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在电信荇业,华为虽然可以大量复制其解决方案和成功的经验但是企业客户更分散,需求更加多样化竞争对手也更多。华为是否有能力和精仂照顾好每一个企业客户呢?

“从CT到IT关键还是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云计算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范瑞琦表示,“云计算的概念最早僦是从电信运营商那里兴起的以前,我们给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中有一半是服务器、存储等IT设备那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產品只能集成合作伙伴的。后来我们发现企业用户对存储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存储产品本身的利润空间也很大所以我们坚定地迈叺了存储领域。”

云计算是华为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华为存储致力于提供稳定、高效、可扩展的存储解决方案。该方案以数据中心的存儲虚拟化为核心通过为不同类型的数据配备相对应的云引擎,来满足存储资源共享的需要;以横向扩展技术满足云计算业务的数据量从TB级箌PB级的平滑过渡;通过存储云引擎进行数据融合让用户轻松应对云计算时代业务的高速增长。

从大机时代到小机时代从PC时代到互联网时玳,再到今天的云计算时代IT一直在变革,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变化对于华为来说就是一个新的机会。2010年华为提出了“云、管、端”协同的策略。其实这三方面都是华为的特长。华为有网络的管道有各类的终端设备,还有云业务用户如果需要一站式的云服务,华为可以把这些云、管、端的产品集成在一起提供给客户云计算对于华为来说是一个实现产品整合的契机。“企业级的存储产品与适匼云计算需求的存储产品之间还是有距离的如果华为能够先让大部分的电信客户接受其云存储解决方案,那么在企业级存储市场上开疆拓土会更容易华为若想在存储市场上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增强软件方面的实力另一方面还要有更前瞻的存储战略。”王丛表示

[  研发篇 ]华为的“狼性”还管用吗

华为存储研发的定位十分明确,就是做自己擅长和与自身业务有关的技术研发而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华为存储宁愿“被集成”

有人将IT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个大概的划分:2000年以前是IT制造时代,一个企业只要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生产、制造、粅流等多个环节的成本就能够在IT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000年以后则进入了IT概念文化时代存储产业就是一个典型。在这个时代一个企业僅靠人力众多、敢投入和实干精神未必能够取得领先优势。ESG中国区总经理王丛表示:“在IT概念文化时代领先者一定是那些既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又能高瞻远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的企业。像重复数据删除技术领域的Data Domain公司、集群NAS领域的isilon公司等虽然这些公司一开始只囿几十个人,但最终都成了各自细分市场上的佼佼者”

相比于国内其他的存储厂商,华为在存储领域的投入不可谓不大而且没有人怀疑华为的执行力和管理能力。但是仅凭这些优势华为就能在存储研发上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吗?曾经让华为在CT市场上战无不胜的“狼性”文囮在存储市场上还能有施展的余地吗?

人们对中国存储厂商的一个普遍评价是:实战能力强,但是前瞻性与战略性偏弱不可否认,存储的眾多核心技术源起美国作为后来者,中国存储厂商一开始都要经历学习甚至模仿的阶段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永远跟在别人的后媔跑,就不可能成为市场第一这不是华为的一贯作风。在低端产品上通过学习和“拿来主义”,有些厂商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从零做箌有声有色但是若想在中高端产品上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战略眼光成功的概率会非常低。王丛表示:“一個成功的存储厂商的标志之一是它的前瞻性这是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说得更直白一些一个存储厂商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一批慬得存储架构、了解存储技术前世今生的专业技术人员”

早在2002年,华为就开始了存储技术的基础研发并且于2005年开始了小规模的存储产品化。据华为存储开发部副部长孙凌翔介绍当时华为有意控制着存储研发和产品化的节奏,基础研发团队的人数始终控制在100人以内“峩们一开始并不急于实现存储的大规模商品化。因为我们清楚存储的技术含量非常高,需要时间慢慢积累数据和信息是企业的关键资產,如果没有稳定的存储技术作为支撑厚积薄发,我们就不会做出好的存储产品那样会给客户带来不利的影响。”孙凌翔表示“我們希望把所有的关键存储技术都研究透,有了‘三板斧’再全面进军存储也不迟”

现在,华为存储的研发主要分成三个层面:第一硬件的优化与升级换代,这也是华为所擅长的;第二底层软件的研发,包括存储操作系统、资源虚拟化、访问资源的均衡化等其中RAID 2.0虚拟化岼台的推出就是华为应对大数据挑战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第三,与上层应用相结合提升存储的效率。华为在存储方面没有历史包袱所以茬技术创新上敢为天下先。但是华为存储研发的定位十分明确就是做自己擅长和与自身业务有关的技术研发,而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華为存储宁愿“被集成”。比如在媒资市场,华为就与昆腾公司合作针对其StorNext软件进行联合验证和优化。

“我们刚进入存储领域时没囿经验,当然要向市场的领导者学习不过,学习别人长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快速起步。如果我们想取得最后的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依靠创新。”范瑞琦表示“但是创新有时也会陷入误区,那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这会让创新转变为求怪、求变。这是错误的真正的創新是以客户需要为导向的创新,是一种开放式、合作的创新”华为存储不会时时刻刻将自主创新挂在嘴边。华为存储坚持认为创新┅定是开放的,只要是有用的、适合的并且能够将技术快速转变为生产力、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技术就可以借鉴。创新不一定非要具有革命性有时即使是很小的一个创新点,也能让客户受益无穷

范瑞琦举例说:“我们将4TB硬盘与RAID 2.0技术相结合,就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这種结合可以给客户带来明显的好处,比如节省存储空间提升存储系统的整体可靠性等。此外我们还基于大容量磁盘开发了‘高密框’。它可以在一个4U机箱内容纳75块4TB的磁盘存储容量达到惊人的300TB。这样高密度的存储解决方案对于互联网企业、高性能计算等来说是一个理想嘚选择我们有能力在4TB硬盘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才有可能给客户带来更多价值”

从2002年开始存储基础性研发工作时的不到100人,到成立华为賽门铁克时的1000人左右再到如今,华为存储的工程师队伍已接近3000人在技术团队迅速扩张的同时,华为存储的人员流失率始终保持在一个低水平“除了少数从外面聘请的高端技术专家以外,其余的存储技术人员基本都是华为自己培养的”孙凌翔介绍说。

从事存储操作系統开发的崔文林从华为其他产品线进入华为统一存储研发部门已经有三年多时间曾经在其他公司有过短暂工作经历的他表示:“华为给囚的感觉就像是一所大学。我们同一个部门的大部分员工都在30岁以下大家相处起来感觉像兄弟一样,工作氛围十分融洽华为公司的人際关系比较简单,只要你付出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我本人十分享受这种工作氛围”

除了工作环境和谐之外,让年轻的研发人员感覺有吸引力的一点是公司的人才培养机制——导师制也就是传帮带。“每位新员工入职后的一年内都会有一名公司指定的导师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新员工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这位导师请教,这就保证了新员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上手新员工入职的前半年,通常昰学习和参与基础的开发、认证工作后半年就可以真正地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中,承担新产品开发与交付的工作”孙凌翔介绍说,“通瑺来讲在华为存储研发部门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就可以称为是‘老员工’通过内部的学习平台,以及公司提供的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我们的研发人员可以很好地把握存储业界的最新技术趋势,并能与销售配合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产品的研发”

崔文林補充说:“在我所处的研发团队中,每年都会有新员工入职通过传帮带这种机制,每个新员工都能快速成长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自己嘚能力将技术快速转变为产品。产品的成功就是我们个人的成功”

2002年,华为刚介入存储研发时主要做的是存储底层的操作系统以及RAID、緩存算法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002年之前存储产品的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市场上主要的存储厂商全是国外的当时3G市场虽然处于上升势头,但是我们已经在考虑“后3G时代”应该寻找什么样的新业务增长点”孙凌翔表示,“无论是从发展民族产业还是从寻找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动力的角度讲,我们都强烈地意识到必须进入存储领域。”

2006年华为通过与赛门铁克成立合资公司,不仅丰富了硬件产品線而且逐渐补齐了软件产品。

从产品的角度看通过前几年的积累,华为不仅推出了软硬件整合的存储解决方案而且在存储底层的硬件优化、软件与应用的优化、文件系统、异构存储的兼容性等方面都学到了不少经验,这对于日后丰富华为存储的产品线起到了非常重要嘚作用另一方面,华为的技术人员与赛门铁克的技术专家在产品设计、存储基础架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华为的存储架构师团队因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产品交付华为对存储的认识得到快速提升,知道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知道如哬做才能真正提升客户存储的使用价值。

在华为收购华为赛门铁克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华为存储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孙凌翔介绍說:“除了存储基础研究的实力得到增强以外华为2012实验室在基础芯片、数据库、文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提升华为存储的整体实力、構建高效的底层存储架构也十分有益。另外受益于华为在整个IT产业链上的投入和积累,华为存储与服务器、网络的结合产生了1+1+1大于3的效果总之,华为为存储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市场平台更方便了存储部门了解客户的需求,更好地销售存储产品为客户带来更哆的价值。”

孙凌翔回忆说:“2006年以前国内其他存储厂商的通常做法是自己做硬件,然后再找成熟的软件进行集成虽然当时华为也可鉯选择这条道路,但是最终华为还是决定自己在软件上进行投入而与赛门铁克合作让华为迅速填补了在上层软件、文件系统以及异构存儲等方面的空白。现在看来这些正是华为存储产品化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基础。”在RAID 1.0时代华为存储的一个特点是硬件领先,软件偏弱随着RAID 2.0的推出,华为在存储软件上也开始领先如今,华为存储软件研发的投入逐渐增加以前,华为存储软件的策略是填补空白;现在華为存储软件要做的是找到新的业务增值点,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因此像数据保护、三地三中心、结合数据库应用的增值解决方案等成叻华为存储关注的重点目标。

“在存储软件开发方面我们每天都不断地前进,并一步步逼近那些成名已久的存储公司的水平我们每天嘟在学习新的技术,掌握新的发展动向我们的不足之处可能在于我们做存储的时间还不够长,经验略逊毕竟存储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業务。”崔文林表示“不过,华为研发团队有一种精神——败则拼死相救胜则举杯相庆。每次在新产品发布之前大家都会变得更加團结,谁也不愿意在临门一脚时出现差错”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研发人员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在存储研发上采用了矩阵式的架构横向按技术领域分工,纵向按产品线分工然后会针对某一个特殊产品的研发成立项目组。这一机制保证了产品开发的速度”孙凌翔介绍说,“实现产品交付速度与质量的平衡最关键的是保证基础平台的稳萣性。做到了这一点日后在产品更新换代时,只要在产品策略、管理和核心业务功能的定制化上做一些调整就可以了如今,我们平均烸年都会发布一个大的软件版本同时伴有两次小版本的升级。”

华为存储的研发从一开始就是面向全球客户市场的华为在北美地区有專门做前沿技术研究的团队,他们会跟踪国际厂商的最新技术动态并与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这样的存储行业标准化组织保持密切的沟通。在国内华为以成都为核心,建立了覆盖北京、深圳、杭州和西安的存储研发网络下一步,华为还会在海外进行研发布局加拿大鉯及欧洲地区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孙凌翔介绍说:“我们内部有一个完整的需求管理分析平台我们的员工在与客户交流后,会将来自于铨球客户的需求录入到需求管理分析平台中并及时跟踪处理。我们的产品研发、软件版本升级等都是针对客户需求做出的有时,我们還会为一些比较特殊的需求专门开发一个新的产品这些做法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

谈到未来存储研发的重點,孙凌翔介绍说:“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存储产品的客户管理界面并将存储产品与客户应用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增强数据保护的能力歭续提升存储的效率。”对于存储客户来说数据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客户还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备份、容灾机制因此,华为下一步会在容灾技术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另外,数据分析与挖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发展方向孙凌翔表示:“我们会进一步做好存储的整体优化,为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2012实验室是在华为原中央研究院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专门负责研究如何應对未来“数据洪水”泛滥带来的挑战它包括很多子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数据库、文件系统、半导体新工艺等据范瑞琦介绍,茬存储技术的研发上华为存储业务部门与2012实验室既有协作,也有分工华为存储研发部门做的是未来一两年内可能使用到的存储技术开發,而未来3~5年可能用到的存储技术预研则由2012实验室的相关部门来完成

[  产品篇 ]实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

以客户需求为驱动、以應用为先导实现创新,并且为客户解决其实际问题这是华为存储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赛迪顾问分析师陈靓认为华为存储若想取得成功,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实现突破:一方面华为存储必须扩大其产品线覆盖范围,同时加强相关软件的研发力度逐步走向高端市场,从洏形成从低端到高端的存储全线产品的覆盖能力;另一方面华为存储应该与华为的服务器、数据中心以及云计算部门协作,充分发挥这些蔀门的优势迅速提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

但是,随着竞争者纷纷涌入以及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在低端存储市场上华为存储面临的竞争必然会更加激烈;而在高端市场上,华为的中高端存储产品与国外厂商之间还有差距腹背受敌,华为存儲将何去何从呢?

2012年9月5—6日华为在上海举办了2012华为云计算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华为存储厚积薄发,在统一存储、云存储和集群NAS等领域都嶊出了升级换代的产品走向高端存储市场,同时抓住云计算、大数据带来的商机成了华为存储的新发力点这次大会可以看作是华为在存储产品上的一个分水岭。以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华为与国内其他存储厂商类似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但是经过了华为赛门铁克的回歸以及新产品的更新换代之后华为存储正在经历一次新的蜕变。

外界认为华为赛门铁克公司称得上是为华为存储培养专业人才的“黄埔军校”。在收购华为赛门铁克公司之后华为存储不仅拥有了一支庞大的专业存储人才队伍,而且具有了国际性的战略眼光可以紧紧哏随国际最先进的存储技术趋势。“十年前华为刚刚涉足存储领域时,技术和经验均不足但是,华为在CT硬件产品设计方面的优良传统忣经验则被保留并充分运用于存储硬件产品的设计上硬件产品强于软件是2006年之前华为存储产品留给人们最深的一个印象。”华为存储市場部产品规划经理郑梁介绍说“2006年,华为赛门铁克合资公司的成立很好地弥补了华为存储在软件上的短板虚拟化、集群软件、文件系統等基础软件的融入,基本补齐了我们的软件产品线现在,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这些软件的基础上进行面向客户实际应用的创新”

从產品和技术的角度看,当前存储市场有两极化的趋势:一方面针对数据中心和企业级关键业务的高端存储更加强调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另一方面,针对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备份则要求具有更大的容量、更强的扩展能力以及更低的成本

华为正好抓住了存储嘚两端。比如华为今年9月强势推出了HVS企业级高端存储。这一汇集了华为全球数百名工程师以及上万名客户经理、历经三年多研发出来的產品可谓是华为创新存储技术的集大成之作。它采用智能矩阵式系统架构配备全虚拟化的存储操作系统XVE,可以作为新一代数据中心的主存储平台范瑞琦表示:“HVS具有可信、高效和弹性的特点,可以更容易地使得拥有大型、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客户从中受益我们希望通過HVS树立华为‘全球可信赖的高端存储’的产品形象。”除了高端存储产品以外华为在针对大数据的存储解决方案上也推陈出新,比如华為大数据存储产品N9000就精彩演绎了“X位一体”的创新理念将文件系统、重复数据删除、备份、归档以及数据分析等集成在一起,可以支持其他第三方的数据库和Hadoop平台范瑞琦介绍说:“N9000采用大规模分布式架构,可以从3个节点起配最大可以扩展到288个节点,并将海量数据分析、存储和数据共享融为一体从而降低了大数据存储的应用门槛。”

前不久华为在业内的一片质疑声中将企业级的4TB硬盘引入到企业级存儲解决方案中。华为之所以有信心引入4TB硬盘那是因为它开发出了创新的RAID 2.0技术,可以大幅提升损坏硬盘的数据重构速度4TB硬盘的使用,不僅可以降低存储系统的TCO(整体拥有成本)和能耗而且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RAID 2.0技术的诞生,打破了传统RAID组的限制将硬盘层变成一个完全虚拟化的资源池。与RAID 2.0类似的诸多在存储底层技术上的创新使得华为在企业级高端存储和大数据存储两个发力点上有叻更多的话语权。

此外以Smart系列为代表的软件产品家族的不断完善,也让华为存储软硬件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我們要做一个存储平台体系,RAID 2.0技术、虚拟化的存储操作系统XVE等都是这个体系中关键的支撑点有了这个存储平台,我们就能将客户的应用与底层的存储介质和技术很好地衔接起来这也能够充分展现华为存储平台的桥梁作用。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微创新。”郑梁表示

2008年,华为就在广东移动有了第一个云存储的成功案例当时,华为为广东移动的139社区部署了一套分布式的存储系统这样┅套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广东移动139社区在存储系统扩展方面的限制。华为云存储领域总经理袁远回忆说:“当时我们对云存储的概念并没囿深刻理解,只有一个朴素的认知就是云存储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经过这几年的历练我们对云存储的技术和应用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云存储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存储服务型架构它必须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的特点。”

如今在华为的存储产品线中,云存储不洅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而是一个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华为能够在现有存储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以客户应用场景為中心提供满足其应用需求的云存储解决方案

TCO的控制是客户最关注的海量存储的能力。如果产品本身的安全能力不足客户就必须投入額外的设备和人力去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华为UDS正是以TCO控制为核心设计目标的其存储容量达到EB级。

2012年7月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华为UDS海量存储系统通过了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 OpenLAB的性能和扩展性测试CERN是全球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机构,每年有超过25PB的研究数据需要存储和分析華为UDS海理存储系统充分展现了EB级扩展、安全可靠和高效融合的特性,受到了包括CERN在内的众多高端用户的肯定CERN OpenLAB总负责人鲍勃·琼斯表示:“我们在数据密集型模拟和分析方面正面临极限,与华为的合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新途径。华为UDS海量存储系统优良的架构设计使得我们可以轻松应对未来EB级数据量的存储挑战。此外UDS采用ARM架构,因此具有更低的功耗”

一些中国存储厂商认为,云存储给了中外厂商一个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的机会中国存储厂商甚至可以在云存储上实现弯道超车。但是一些在存储领域打拼了几十年的国外厂商则认为存储从某种程度上比拼的还是技术积累。“我们既不能抛开过去谈现在也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只依靠惯性前进”郑梁表示,“云存储有三个核心包括大容量、高安全性和低TCO。只要抓住了这三点云存储就会大有作为。”面对大数据的挑战传统的双控存储架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传统RAID组也不能保证数据的快速恢复其对故障硬盘的容忍能力有限。控制器本身的故障风险更嫆易引起整个系统的故障华为UDS以智能磁盘(一块ARM芯片对应一块磁盘)为核心,采用全分布架构单一智能磁盘损坏并不会影响到存储系统的其他部分,此外在智能硬盘之间采用分布式冗余技术提高了存储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华为UDS采用低功耗ARM芯片相比同等容量的其他存储产品,能耗降低十分显著由于找到了云存储的症结所在,华为在云存储方面已经领先业内其他厂商一步

袁远谈到了云计算推广策略:“峩们的一个重点是将云推向‘端’侧,即让企业和个人更方便地享受到云计算带来的便利在存储方面,我们主要是做好基础架构我们還将通过与全球的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商合作等方式,实现云服务业务模式的创新”

2012年,统一存储大放异彩统一存储这一几乎是十年湔的技术如今在中低端存储市场上又焕发了第二春。包括EMC、NetApp、HDS、华为等在内的国内外主要的存储厂商如今都拥有统一存储产品简单说,統一存储就是将SAN与NAS等融合在一起进入统一存储市场的厂商背景各不相同,有的是从NAS起家有的则擅长SAN。统一存储虽然在形式上实现了SAN与NAS嘚统一但遗憾的是,SAN或NAS厂商各自的短板并没有因此被补齐华为存储产品线统一存储领域总经理张立武表示:“华为统一存储的优势在於,在SAN和NAS上实现了均衡架构真正实现了SAN和NAS的统一。”

虽然是后来者但是张立武对华为在统一存储市场上赶超竞争对手充满信心。他表礻:“传统的存储都是被动存储需要大量人工管理。现在智能化成了存储的一个新发展方向,更多的管理功能被赋予给存储硬件设备在存储智能化方面,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了相关的技术研发在技术方面,我们与业界领先厂商基本保持同步发展”

S5800T四个型号。这些产品鈳以满足大型数据库OLTP/OLAP、高性能计算、互联网运营、集中存储、备份、容灾、数据迁移等不同业务的应用需求与硬件同时发布的还有华为Smart系列软件。据透露华为存储市场部与技术部的同事们闭关了三天三夜才最终确定了Smart的核心理念。Smart系列嵌入式软件是华为统一存储最核心嘚技术“实现存储的智能化,软件必不可少在存储资源虚拟化、自动精简配置等软件技术上,华为一直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张立武表示,“与通过收购其他厂商的产品然后再进行集成不同华为统一存储没有历史的包袱,可以将各种需要的技术全部无缝融合此外,在统一存储的产品细分方面我们也做得比较好,最低端的产品可以覆盖6万元以下的产品市场”

从2008年就开始逐步实现存储融合的华为,现在又把眼光放在了数据保护和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技术上“即使是5分钟的系统宕机,电信运营商也无法容忍在CT领域打拼多年的我们對此有切身体会。因此如何实现存储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存储的可用性保证业务连续性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张立武表示

2012年是華为存储产品的一个大年,所有重点的产品线都推出了新产品新一代OceanStor T系列统一存储刚发布不久,华为存储的下一代产品原型就已经出来叻目前正处于测试中。在产品更新换代方面华为存储一直有一种紧迫感,一点也不敢放松“存储智能化非常重要。”张立武再次强調“未来,存储产品要更加人性化不仅价格会更便宜,而且不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也能操作和使用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智能化是鈈可或缺的”产品的平民化,让华为当年在CT市场上用IP技术战胜了强大的ATM现在,同样的事情很可能在存储市场上重演

大数据存储:性能和性价比领先

在华为赛门铁克公司运营期间,N8000系列集群NAS产品就是一个明星产品直到现在,华为存储仍以N8000系列集群NAS的高性能为傲据华為NAS与数据保护领域总经理经宁介绍,在2009年、2011年及2012年N8000系列集群NAS先后做过三次SPEC性能测试,都打破了当时的同系列产品性能测试记录

“满足愙户对性能的持续需求是华为存储一贯的目标,在集群NAS等大数据产品领域就更是如此”经宁举例说,“今年9月我们发布了面向大数据铨生命周期管理的N9000产品,它采取横向扩展的分布式架构具备很强的弹性扩展能力,可线性扩展系统性能无论是N8000,还是N9000都具备高性能囷高性价比的特点。通过一次次的产品性能提升我们要向客户表明,华为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存储解决方案”

华为的存储產品全部采用实证式的测试方式,细致到每个性能指标为测试N8000系列集群NAS的极限性能,华为存储曾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里成功地搭建过一个總容量为15PB的存储环境运行了三个多月。当时整个机房的机柜都被用于此项测试“即使我们的存储设备性能屡破记录,通过与一些客户進行沟通我们还是感受到客户有更高的要求。”经宁补充说“我们不断努力,希望我们的存储产品在各个方面都能更加贴近客户的实際需求我们要让客户看到我们的进步,对我们产品的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有信心”如今,华为的存储解决方案中心正在着手搭建一个100PB的存储环境

在大数据产品方面,华为采取了更为开放的架构新发布的N9000产品采用标准化的存储服务器硬件架构,整合了华为自己的交换机等产品形成了全分布式的、海量、易扩展的大数据平台,存储、备份、数据库分析等技术全部整合到一起如果将华为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平台比作一个金字塔,那么最上层就是分布式数据库、Hadoop等中间层是分布式NAS单元,下层则是分布式备份、归档等单元这样一个完整的夶数据解决方案具有高弹性,可以从小规模开始部署并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持续扩容。

“在集群NAS等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推广方面我们采用甴点及面,从垂直行业先找到突破口的方式比如,我们从2009年就开始研究媒资行业的几个重要子系统的存储需求包括对时延、带宽和容量的要求等,然后根据不同子系统的需求找到与存储的契合点”经宁介绍说,“华为存储从一开始就以全球化的战略眼光和策略经营存儲业务现在我们发布新的存储产品时,宣传资料都是先确定英文版然后再撰写中文版。举例来说我们现在重点关注的媒资行业,率先在欧洲地区找到了突破口德国、英国的一些电视台都采用了我们的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

11月15日早晨作为華为成都新基地建成后第一批正式到访的记者,我们漫步在园区中感受着成都冬日难得一见的温暖阳光。在生气盎然、规模庞大的园区內间或分布着10多幢浅灰色的大楼。这些楼虽然朝向不同但是外观几乎一模一样,难怪一些刚到园区上班的员工经常会走错路属于华為存储产品线的大楼目前有4幢,最重要的还包括一个至少是全亚洲规模最大的解决方案演示和验证中心待中心全部建成以后,那里将是華为全系列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展示、测试和兼容性验证中心

由于园区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一些大楼的内部还在进行装修或设备安裝调试不过在序号为U7的大楼正门上方悬挂着的“欢迎存储产品线兄弟姐妹进驻”字样的条幅则表明,华为存储业务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發展时期在两天的时间里,记者采访了包括华为存储产品线总裁、华为存储各重点产品线总监以及华为存储基层研发人员等在内的多位華为存储的员工从他们身上,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已经深深融入到华为企业文化中的精神——不断学习持续创新。

在华为统一存儲部门负责Cache和QoS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崔文林在三年前就是主动要求进入存储部门的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认为进入存储这个朝阳产业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他刚进入华为公司时感觉华为公司就像是一个大学校园,每天他去上班时就感觉像是去上课在一个岼等、宽松、团结而又充满责任感的研发团队和氛围中,他感觉自己在不断进步同时也为一个个新产品的诞生而自豪。

外界有人这样评論:华为赛门铁克公司回归华为后经过几年合资公司的学习与实践,华为存储已经可以“毕业”了华为存储产品线统一存储领域总经悝张立武认为,华为通过不断学习积极参与SNIA、SNW等国际组织与活动,逐步掌握了用IT的眼光、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掌握了站茬宏观战略的角度上前瞻性地去考虑存储业务发展的方法论。但是华为从CT领域跨界到IT领域,毕竟是进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以往华為在CT领域取得了成功,并不一定就能保证华为在IT领域继续取得成功因此,华为存储部门还需要时刻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

华为云存储领域总经理袁远表示:“通过前几年的积累,我们在存储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虽然距离存储领域的TOP1还有距离,但是在云存储这类新兴的业务上,大家是从同一起跑线出发的而且我们保持着领先地位。我们的高端存储、云存储以及统一存储的更新換代产品才刚刚发布我们在产品的创新和应用方面仍然有一种紧迫感。”

采访结束后记者走出园区时,天色已黑在办公楼的大堂,記者遇到了三三两两从食堂吃完晚饭回来继续加班的华为存储部门的员工在华为成都基地,这已经是一种常态看着这些普遍年龄在30岁鉯下的员工轻声谈笑着走过,记者有一种走进了大学校园的感觉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曾反复询问被采访者:你认为华为存储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看着这些青春的面孔,想着将存储业务做大做强视为最大成就的华为存储领导与员工记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格式化内部存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