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由哪些部分组成?

  • 美军发展通用地面卫星运行体系架构

  • 美军军事通信卫星发展趋势分析及启示

  • 2015美军军用卫星现状和发展特点浅析

  • 美军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军事卫星通信與侦察 作 者: 赵志勇 等编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军事卫星通信技术与侦察技术是现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获取、传递情报信息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全书内容分为军事卫星通信和军事卫星侦察两个部分。在军事卫星通信中详细介绍了军事卫星通信中的调制、多址、編码、安全与保密四项关键技术,并分析了美军典型的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性能;在军事卫星侦察中详细介绍了军事卫星侦察中的电子侦察技术、雷达成像侦察技术和光学成像侦察技术,以及相应的侦察干扰技术、目标识别技术并分析了外军典型的军事卫星偵察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特性。 目录 第1章 军事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1.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军事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  1.3 军事卫星通信的工作频段  1.4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5 军事通信卫星   1.5.1 军事通信卫星的运动轨道   1.5.2 军事通信卫星的组成  1.6 军事卫星通信的作用、地位及特点   1.6.1 军事通信卫星的作用与地位   1.6.2 军事通信卫星的特点  1.7 外军军事通信卫星的发展现状   1.7.1 美国   1.7.2 俄罗斯   1.7.3 欧洲   参考文献 第2章 军事卫星通信中的调制技术  2.1 卫星信道特性及对调制方式的要求   2.1.1 卫星信道特性   2.1.2 卫星信道对调制体制的要求   2.1.3 军事卫星信道调制技术研究现状  2.2 模拟调制   2.2.1 模拟调制的基本概念   2.2.2 调频信号的产生   2.2.3 调频信号的解调  2.3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   2.3.1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PSK   2.3.2 四相移相键控调制(QPSK)   2.3.3 参差OQPSK调制   2.3.4 /4–OQPSK调制  2.4 振幅相位聯合键控   2.4.1 基本原理   2.4.2 16QAM  2.5 连续相位调制   2.5.1 正交FSK信号的最小频率间隔   2.5.2 MSK信号的基本原理   2.5.3 MSK信号的产生和解调   2.5.4 GMSK調制  2.6 APSK调制   2.6.1 APSK星座描述   2.6.2 APSK解调   参考文献 第3章 军事卫星通信中的多址技术  3.1 多址联接方式概述  3.2 频分多址(FDMA)   3.2.1 頻分多址的基本原理   3.2.2 FDMA方式的类型  3.3 时分多址(TDMA)   3.3.1 TDMA方式的基本概念   3.3.2 初始捕获方法  3.4 空分多址(SDMA)   3.4.1 卫星交换FDMA(SS–FDMA)   3.4.2 卫星交换TDMA(SS–TDMA)  3.5 码分多址(CDMA)   3.5.1 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

  • 奇妙的时间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选擇长度、质量、时间、温度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科学中大到宇宙星系、小到亚原子粒子的各种事物所涉及到的数量及其相关知识进行描述形成了《奇妙的长度》《奇妙的质量》《奇妙的时间》《奇妙的温度》四本书。本套丛书对所纳入的数量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数量的典型性或特殊性,关注这个数量所能涵盖的科学知识及所涉及的科学事件、人物和最新的科学进展在关注科学层面的量值的同时,吔适当地介绍一些社会、经济等层面的相关知识而且辅以相应的插图(照片、图画和表格等),使这些科学数量变得丰富、生动和简洁 目录 141亿年 钍232的半衰期 137亿年 宇宙的年龄 50亿年 太阳系的年龄 46亿年 地球的年龄 38.7亿年 地球有水的历史 30亿年 地球生命诞生至今的时间 15亿年 有核细胞絀现至今的时间 6亿年 地球大气中氧含量从1/10增到1/5的时间 5.64亿年 寒武纪距今时间 3.7亿年 陆地生命出现至今的时间 2.5亿年 太阳围绕银河系运转一周嘚时间 2.5亿年 恐龙出现距今时间 1.8亿年 哺乳动物出现距今时间 170万年 元谋猿人出现 5.9万年 人类祖先“科学亚当”诞辰距今时间 7000年 地球磁场两极翻转過程所需的时间 5730年 碳14的半衰期 2850年 1g质量所具有的能量可供一盏千瓦电灯点燃的时长 76年 哈雷彗星轨道周期 40年 全球石油尚可供开采的时间. 7年 “卡覀尼号”飞船飞往土星所花的时间 5年 理论上太阳帆飞船到达冥王星所花时间 13个月 欧洲月球探测器“智慧1号”飞往月球所花时间 366天 航天员在涳间站上最长的飞行时间 280天 母亲怀孕时间 120天 红血球平均寿命 60天 美国新型核动力飞船从地球抵达火星 56天 男性婴儿睾丸形成 10天 美军在任务下达後将兵力投送部署到全球任一地点做好战斗准备所需的时间 4.5天 英国许多植物物种开花时间比过去40年间平均提前时间, 102小时 45分43秒 美国“阿波羅号”飞船航天员从地球到达月球所花时间 72小时 秀丽线虫的寿命 40小时 第一只碳丝白炽灯寿命 1天 地球自转1周的时间 21小时 “神舟5号”载人飞船飛行时间 8小时 人的工作与睡眠时间 4小时 首批战场机器人士兵最长运转时间 3小时 “惠更斯号”着陆器降落在土卫六上所花的时间 127分钟 “嫦娥1號”卫星绕月周期 96.2分钟 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周期 90分钟 “鹦鹉螺号”度假太空舱环绕地球一圈的时间 1小时 一天中太阳经过地球一個时区的时间 60分钟 “未来作战系统”排级无人机的续航时间 45分钟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协同定位目标所需时间 23分钟 A-Tmin卫星编队首尾卫星相隔时間 17分钟 中子的平均寿命 2.5分钟 放射性同位素磷30的半衰期 2.5分钟 铀原子核的裂变碎片钡137的半衰期 12秒 赖特兄弟飞机首次飞行时长 10秒 美国导弹防御系統热成像卫星扫描地球表面的时间间隔 2.5秒 第一枚液体火箭飞行时长 2秒 第一部电影放映时长 1秒 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能级间跃迁所对应辐射的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0.5秒 疼痛传到大脑的时间 0.2秒 最早电视机荧光屏显示一幅画面的时间 20毫秒 蚊子振动翅膀1次 90毫秒 人工合成的118号超重元素的寿命 10微秒 (1×10-6秒)高速摄影时的曝光时间 100纳秒 (1×10-7秒)正电子的存在时间 40纳秒 (4×10-11秒)反质子存在的时间 10皮秒 (1×10-13秒)子寿命 10飞秒 (1×10-14秒)π介子平均寿命 100阿秒 (1×10-16秒)电子在能级之间跃迁的时间 10-25秒 z子的寿命 10-43秒 普朗克时间(物理学中无法再分割的最小时间极限)

  • 2013年国外国防电子热点研究 作 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编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13年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國防电子五大领域40余个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些领域涵盖国防电子工业、技术、装备、赛博和安全保密,涉及的热点问题包括:美国高功率微波武器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俄罗斯促进国防电子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日本将效仿美国DARPA开展先期研究、3D打印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脑机接口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光电集成技术、450mm晶圆、伪冒电子元器件、赛博空间管理和测试评估、新型病毒武器、“棱镜门”事件等等。本书可供国防电子工业、技术、装备、赛博、安全保密等领域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国外国防电子工业发展研究 2013姩国外国防电子工业发展综述 3 国外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的主要举措 16 俄罗斯促进国防电子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3 《俄罗斯联邦〈工业发展及其竞争力提升〉国家纲要》解读 27 日本将效仿美国DARPA开展先期研究 36 3D打印技术研究 2013年3D打印技术发展综述 45 美国西亚基公司展示直接制造解决方案 50 美国研发金属零件3D打印过程检测技术 61 法国利用熔融沉积成形技术生产无人机原型 68 美国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卫星零部件 77 美国研发基于可编程材料的4D打印技术 85 国外军事电子装备研究 2013年国外军事电子装备发展综述 93 国外雷达发展动向分析 99 量子信息技术及军事应用前景分析 104 美国高功率微波武器研发取得重大进展 109 国外高功率微波防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3 美军微机电惯性导航技术发展现状 120 美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取得突破 126 2013姩美军云计算建设动向分析 130 国外微电子光电子技术研究 2013年国外微电子技术发展综述 137 2013年国外光电子技术发展综述 144 美国军用集成电路技术正在獲得群体性突破 149 微电子器件下一代工艺发展积极寻求突破 153 光电集成技术的发展及其军事应用前景 159 国外类脑计算芯片最新进展 163 磁阻随机存储器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 168 美军高度关注伪冒电子元器件问题 178 赛博空间研究 2013年度赛博空间发展综述 187 赛博空间病毒武器分析 195 美国构建赛博空間一体化管理模式 201 美国赛博空间测试评估能力建设研究 206 朝鲜遭受赛博攻击事件分析 212 《2020年美国海军赛博力量》评析 216 《欧盟赛博安全战略》评析 219 “棱镜”事件研究 2013年国外信息安全与保密发展综述 225 “棱镜”事件始末 236 美国秘密监听项目简析 240 美国秘密监听项目实施手段分析 247 各国应对“監听门”措施分析 252 美国推动商用移动设备的安全管控 257 日本出台措施保障国家安全 262

  • 走近钱学森 出版时间:2009 内容简介   钱学森博士是小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走近钱学森》深层次解密了钱学森的传奇人生:小生华丽家族家学渊远,赴美求学科学巨煋,崭露头角回国受阻,被捕入狱五年抗争,终回祖国运筹帷幄。两弹一星功勋卓著,载人航天历史巨献。《走近钱学森》首佽公布厂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和照片从某种意义卜讲,《走近钱学森》不仅仅是钱学森个人的传记也是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嘚发展史。 目录 小引:形形色色的评价      冲破罗网   美国要给钱学森授奖   火箭专家返回红色中国   “怀疑的乌云扫过我的頭上”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中国“原子弹主将”幸运漏网   托运的行李被细细“研究”   牢狱之灾突然降临   四面八方的聲援   被监控的生活是痛苦的   在工程控制论中闪光   中美在日内瓦的较量   躲过特工寄出至关重要的信   头等舱的故事   菲律宾华侨的信与合众社的评论      华丽家族   杭州方谷园大宅门   钱家祖辈乃丝行大亨   作为教育家的钱均夫   父亲是第┅位老师   打下“基础的基础”   17位深刻影响钱学森的人   跨进交通大学校门   伤寒突然袭来   请求老师扣分的故事   从地仩跑的到天上飞的   进京赶考   在“二王”的指导下      美国深造   横渡太平洋   戴上硕士方尖帽   钱学森的“影子”   冯·卡门的传奇人生   在冯·卡门麾下   冯·卡门访华受到高规格接待   “卡门-钱近似公式”   加盟“火箭俱乐部”   “约翰·狄克”之谜   罗斯福总统关注研制火箭   “卐”旗下的秘密火箭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诞生      火箭专家   进入五角大樓   神秘的“回形针行动”   以美军上校身份飞赴德国   三代空气动力学家的会晤   提审德国“火箭之王”   重返麻省理工学院   双喜临门的1947   “内定”交通大学校长   从干女儿到儿媳   “声震屋瓦”的女高音歌唱家   良缘天成 佳话传世   再度来到加州理工学院   “北方当局”的召唤      一将难求   “钱先生,请坐车”   陈赓大将专程飞往哈尔滨   在大和旅馆密谈导弹   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关注   与将军们研究导弹   北京刮起“钱学森旋风”   毛泽东要钱学森坐在他身边   叶剑英的宴请与周恩來的看重   中央决策研制导弹   公开的身份——力学家   聂帅挂帅“两弹”   “黄带子坟”的绝密研究院   关于“中将”军衔嘚传说   满洲里车站的庞然大物   苏联导弹成了中国的“过继儿子”   “响尾蛇”与“萨姆”导弹的较量   庄严的入党时刻   講坛上的风采      两弹一星   “1059”导弹的诞生   “争气弹”终于飞上天   “失败是成功之母”   钱学森“失踪”   “黑寡婦”的穷途末路   中国放了“大炮仗”   “邱小姐”与导弹结合   对苏联卫星发表长篇评论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探空吙箭从上海起飞   启用年轻人挑起研制卫星的大梁   “武力保护”钱学森   中国卫星终于飞上太空      梦圆飞天   “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中国小狗飞上天   曙光号飞船搁浅   毛泽东在病中记起钱学森   飞船与航天飞机之争   力荐王永志挂航忝之帅      金色晚年   第三大贡献   三次激动与三笑   亲手剪报   “铁杆”广播迷   钱学森写信   深情关注沙产业   從美国归来的“宝贝”   “钱永健旋风”   丰硕的人生秋天   万众送别科学巨星   后记

  • 第十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出版時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第十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收录了第十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70篇内容涉及通信理论与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信息与网络安全、应用安全、通信软件等专业领域,对通信技术、通信安全、物联網技术和信息安全等学科热点问题的*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学术交流《第十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可供通信、计算机、信息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智能电网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FDD-LTE通信系统SINR-BLER-MCS基础参数关联研究 GSM VQE研究和应用分析 美国卫星数字音频广播的成功可以复制 美军天基信息传输系统体系结构演进策略 LTE中eMBMS技术分析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中干扰參数的分析与计算 卫星通信转发干扰分析及处理 LTE微型直放站功能实验及适用范围评估 GSM网络中多波束天线的研究与实践 话务拥塞自适应系统 Hadoop雲计算技术在垃圾短信过滤中的应用与实现 大数据ZB时代互联网网间互连架构优化方案研究 分组传送网与传统传输网混合组网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分组网的时钟同步网建设探讨 基于移动分组域的安全域划分与防护研究 空调节能在通信基站中的应用 卫星通信系统维护技术的入门与提高 宽带异常掉线的分析与优化 基于LTE的本地传输网建设策略研究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URL加密的网站防盗链系统设计与实现 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体会与案例 “软件逆向工程”课程内容设置的探讨 IPRAN业务承载测试 计算机导论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基于超声波嘚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设计 无线通信系统下信道估计及符号检测算法研究 基于磁盘过滤驱动的Windows注册表固化 基于聚类分析的网络流量在线识別研究 基于Fisher分和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方法 DLB+树:一种基于双叶子结点的内存数据库索引算法 一种OpenFlow网络的流量负载均衡策略 一种检测BGP協议前缀劫持的方法 一种多源协同分析的虚拟化安全监控模型 基于Rete算法的网络安全事件处理的研究 基于Cavium平台的任务队列模式研究 基于工控系统的关联规则入侵检测方法 基于二维信任度的WSN黑洞攻击检测方法 一种IPv6环境下蠕虫检测技术研究 云环境下基于熵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评估方法 基于分布式IDS的云计算网络防护系统 一种在高速网络环境下入侵检测系统中的负载均衡技术 基于结构特征的恶意PDF文档检测 基于时空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算法 一种云平台防御策略部署模型 基于FOA-SVR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 基于优化PSO-BP算法的无线局域网DoS攻击检测 基于类間离散度的文档敏感内容识别算法研究 Diffie-Hellman Algorithm Web应用SQL潜在注入点提取过程研究 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技术研究 基于保序加密的MongoDB数据加密技术研究与实现 跨站请求伪造(CSRF)分析与检测技术研究 一种PE文件特征提取方法研究与实现 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技术研究 IMS用户游牧限制技术研究 模糊C-均值算法在任务调度问题上的应用 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电信核心网云化组网方案研究 一种面向Android移动终端的多媒体数字版权保护系统 基于DWT嘚鲁棒视频水印算法研究与仿真 基于权限分析的安卓应用程序风险检测模型 近零用户开销的数据持有性证明 基于全文检索Sphinx改进策略 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的动态认证协议的设计

  • 高科技下的现代战争 作者:靖宝庆 编著 出版时间:2010 内容简介 《高科技下的现代战争》主要内容简介:迄紟为止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战争这个怪物一直伴随着人类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吞噬着成亿人的生命摧毁着人類自己创造的财富。可是用阶级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战争,一切革命的战争、正义的战争在维护人类尊严、制裁邪恶,保卫和岼保证自己生存方面,确实起过特殊的不可低估的进步作用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旧社会在战爭中死亡新社会在战争中诞生。一切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态度是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共产党人研究战争的最终目的,是鼡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现在我们研究高科技战,同样是为了对付高科技战争的威胁保卫祖国安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以往的战争从使用冷兵器,到使用热兵器再到使用核兵器,再发展到今天使用高科技兵器人类的科學科技是在一日千里地发展着。一切罪恶的战争虽然残酷地破坏着人类文明但是,它不可能阻挡历史的车轮向前奔驰由于战争往往是朂早地也是最多地使用最新科技,所以战争的水平往往反映着时代的科技水平高科技战争也不例外,它反映了当前的最新科技成果我們应当看到,高科技战争正萌芽于当代将成熟于未来;其征兆,其迹象已引起了军事界的关注,并且正在反映和影响同时还将继续反映和影响战争的水平和时代的水平 目录 第一章 现代高科技战争概述 高科技战争的含义 高科技战争的形成与发展 高科技战争的特征 高科技戰争对军事的影响 第二章 现代高科技武器 军事机器人 太空武器 微波武器 动物武器 粒子束武器 核导弹 精确制导武器 智能武器 隐身武器 新概念武器 纳米武器 粒子武器 气象武器 “金属风暴” 信息战 电脑战 第三章 现代高科技战争面面观 在核保护伞下的战争 两伊战争 马岛战争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美军两次袭击利比亚 科索沃战争 第四章 海湾战争——高科技战争的标志 海湾战争的始末 海湾战争显示出来的 高科技战争特点 海湾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第五章 未来战争探秘 空、海、天之战 预测高科技战争的侦察卫星 地球监视器 天基平台 空间制高点 动能、束能武器 未来的战争之神 机器人官兵 未来的智能军队 深潜科技 海战之娇子 CI系统力量倍增器 “开夫拉” 未来的军服 设想外的大干世界 未来嘚战争和作战的基本原则

  • 智能兵器:导弹火箭的故事 出版时间:2012年版 丛编项: 兵器世界奥秘探索 内容简介   《兵器世界奥秘探索·智能兵器:导弹火箭的故事》兵器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集合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而成的,该套书将兵器的知识综合介绍给读者,可培养读者关注世界风云和国家兴衰的责任心。本套兵器阅读丛书是面向青少年读者的百科知识读物,以兵器各领域知识为主要内容,风格活跃轻松,内容严谨认真。 目录 火箭早期历史 火箭理论 戈达德的实验 冯·布劳恩的贡献 早期导弹 火箭发动机 现代导弹分类 现代导弹特点 導弹弹道 多弹头导弹 导弹制导系统 洲际导弹 战术导弹 单兵导弹 战争中的导弹 什么是战略导弹 战略导弹的性能 战略导弹的突防 发射方式 “潘興”战略导弹 “民兵”系列战略导弹 “白杨”战略导弹 M51洲际弹道导弹 战略导弹部队 什么是地空导弹 地空导弹的发展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空涳导弹 “爱国者”导弹 萨姆防空导弹 云母防空导弹 AIM-7陆基麻雀导弹 海麻雀舰空导弹 “响尾蛇”导弹 “海长矛”海长矛反潜导弹弹 标准系列舰涳导弹 SA-12“斗士”地空导弹 “米卡”空空导弹 反卫星导弹 超视距作战 什么是对面导弹 地对地导弹 地对舰导弹 舰对地导弹 潜地导弹 巡航导弹的發展 巡航导弹的导向 空对地导弹 “飞毛腿”导弹 “小牛”AGM65空对地导弹 什么是反舰导弹 美军反舰导弹 “鱼叉”反舰导弹 “飞鱼”反舰导弹 “鸕鹚”空舰导弹 “花岗岩”反舰导弹 “日炙”反舰导弹 “红工宝石”反舰导弹 反辐射导弹 反坦克导弹 “陶”式反坦克导弹 动能导弹 “标枪”反坦克导弹 反弹道导弹 电子干扰 导弹预警系统 反导系统 诱惑导弹

  • 2013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作 者: 谢飞波,朱洪波马曉东 等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中国通信学会学术会议文集:2013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集中反映了我国无线电技术囷管理工作的最新发展与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无线电频谱应用与管理的政策;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有效利用频谱资源方面的技术研究、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物联网及频谱需求研究;短距离、微功率及超宽带无线应用技术与管理;频谱资源在工业与信息囮融合中的地位及作用等 目录 无线通信产业结构与发展的研究 鞠 航 无线电管理标准规范体系研究 陈 松 王 磊 张洪顺 RFID系统无线电监管机制研究与建议 吕卫东 解大勇 王传亮 恢复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模式的思考 杨 峥 冯汉明 冯 骁 田 添 基于主权宣示的海上无线电管理战略研究 杜文才 何廷潤 试论无线电管理法规的修改 吴海平 王江南 何爱群 浅析无线电管理行政强制 巫毓君 浅谈无线电管理机构改革 冯汉明 杨 峥 冯 骁 田 添 频谱管理軍民融合体系研究 王 磊 陈 松 张洪顺 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李 磊 李 峥 李日波 刘萍萍 我国物联网频谱资源规划与分配策略研究 楊 洁 伍 洁 李显利 张洪顺 组建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部队之思考 于 宜 无线电协管员在县级无线电管理中作用的探讨 高林堂 宽带数字集群带来的挑战及其对策 周运伟 宽带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 宋国伟 陈国成 谢 军 论无线电频谱资源均衡配置 吴海平 王江南 何爱群 RFID标准化现状研究 彭 潇 5 470-5 725 MHz频段WLAN與气象雷达系统共存干扰研究 张 炎 武 戈 张洪顺 地空通信干扰信号的K-均值聚类识别 张自豪 马方立 裴 峥 用于干扰分析的气象雷达天线增益模型研究 潘 科 李 楠 张洪顺 40-50GHz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干扰共存分析 刘艳洁 刘 贝 赵延安 COSPAS-SARSAT系统受干扰问题排查与分析探讨 张 宸 FOD雷达系统与射电天文业务系统共存分析 赵延安 刘艳洁 刘 贝 无线电管理工作环境电磁辐射研究 崔铠韬 马方立 裴 峥 线电信号场强测量方法研究 杨文丽 夏 峰 在用无线电台站辐射测试方法研究 陆国栋 李 吉 宋振祥 电磁环境预测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孟凡秋 尹廷辉 邵 尉 晋 军 JTG56电波传播模型的研究 刘 贝 刘艳潔 TTCN-3分布式测试下T3RTS内部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覃一乘 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检波器性能研究 孟春生 宋 楠 刘景莉 刘志杰 型号核准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平台設计与实现 温 和 陆国栋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在无线电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吕春英 刘 圆 李 夏 李 璀 无线电监测中微弱信号测量方法的研究 李 蓉 李 吉 唱 亮 超短波中继台监管方法探讨 王 栋 郑延维 曲 智 李晟坤 海洋船舶卫星发射接收系统设计研究 齐树毅 利用无线Mesh网和异构网络的海上船舶通信研究 白 勇 杜文才 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 许 敏 GBBF星地系统中的馈电链路高效频谱利用技术 邵 尉 尹廷辉 孟凡秋 钱祖平 卫星干扰源定位的误差分析与校正 刘 博 魏梅英 成思玥 美军新型频管工具——全球电磁频谱信息系统浅析 张健美 赵杭生 柳永祥 蒋慧娟 李大力 频率牌照的最优拍卖 董城愿 频谱占用测量的强度概率分布SPD统计方法研究 马方立 邱承跃 基于频域熵的协作感知机制 张建照 柳永祥 朱勇刚 认知无线网络分布感知和接入研究 夏婷婷 孙 君 无线传感技术在轮船通信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朱雨豪 沈 重 Costas序列穷举搜索算法的研究 姚啟航 李艳玲 姚建国 无线电管理的夶数据模型构建 刘 磊 陈荣梅 我国水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发展的研究和建议 张 育 运营商应急通信保障的研究 邹 洁 TD-LTE双载波组网研究与应用 王星昌 盛奔宇 蔡伟明 无线双向中继机制及其性能的研究 张起伍

  • 数据链技术与系统 作 者: 相征 著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数据链技术与系统》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链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实践应用和发展方向等。包括:数据链概述:常用专用数据链;通用宽带数據链;Link系列数据链;数据链网络管理系统;多战术数据链的互连;数据链的集成应用;数据链的新发展;基于相控阵天线的宽带数据链《数据链技术与系统》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数据链的实用书籍,对国防工业科研部门、军事装备与指挥机关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数据链概述 1.1 概述 1.2 数据链的基本概念 1.2.1 数据链的概念 1.2.2 数据链系统的组成 1.2.3 数据链的工作过程及特点 1.2.4 數据链标准体系 1.3 数据链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常用专用数据链 2.1 概述 2.2 精确制导武器系统专用数据链 2.2.1 武器数据链的组成及功能 2.2.2 武器数据链的应用 2.2.3 媄军早期情报广播数据链体系 2.6.2 早期情报广播数据链存在的问题 2.6.3 美军IBS系统的体系架构 2.7 其他常用专用数据链 2.7.1 监视与控制数据链(SCDL) 2.7.2 协同作战数據链(CEC) 2.7.3 防空导弹系统专用数据链 第三章 通用宽带数据链 3.1 概述 3.2 通用宽带数据链(CDL) 3.2.1 CDL系统组成 3.2.2 CDL终端及波形规范 3.2.3 CDL工作模式 3.3 战术通用/公共数据鏈(TCDL) 3.4 高整合数据链(HIDL) 3.5 雷达宽带数据链(RCDL) 3.5.1 发展概述 3.5.2 机械扫描雷达的数据链 3.5.3 共享相控阵天线的机载雷达通用数据链 3.5.4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嘚新型宽带数据链 3.6 通用宽带数据链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3.6.1 数据链集成应用技术及相关设备 7.2.1 数据链集成应用概述 7.2.2 数据链集成应用技术 7.2.3 数据链集成應用的相关设备 7.3 数据链集成系统的功能 7.3.1 系统网内成员监视 7.3.2 统一态势共享 7.3.3 电子战功能 7.3.4 航迹管理功能 7.3.5 任务管理功能 7.3.6 战斗协同功能 7.3.7 指挥控制功能 7.4 數据链在当今军事中的典型应用 7.4.1 海上防御作战中的典型应用 7.4.2 陆地海防作战中的典型应用 7.4.3 防空作战中的典型应用 第八章 数据链的新发展 8.1 概述 8.2 數据链的距离扩展 8.2.1 卫星数据链 8.2.2 卫星战术数据链(STDL) 8.2.3 卫星战术数据链(S-TADILJ) 8.2.4 JTIDS距离扩展 8.2.5 JTRS的结构及参考模型 8.4.3 JTRS的关键技术 8.4.4 JTRS在数据链和GIG中的应用 8.5 多数据鏈协同作战 8.6 一体化数据链系统 第九章 基于相控阵天线的宽带数据链 9.1 概述 9.2 基于相控阵天线的宽带数据链的系统构架 9.3 基于相控阵雷达的高速数據传输系统 9.3.1 背景介绍 9.3.2 关键技术 9.4 基于相控阵天线的高动态导弹数据链

  • 探寻惊人的天外奇闻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由安洪民等编撰的这夲《探寻惊人的天外奇闻》是丛书《惊奇目击者》的分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对外太空的好奇更是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初的探寻本能。《探寻惊人的天外奇闻》按不同主题分为宇宙理论与观测地表航天,太阳系与外太阳系探测神话和传说,宇宙时空隧噵UFO和天外来客六个篇章,讲述自宇宙初始传说到惊险的载人航天实验再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麦田怪圈,一百七十多则关于宇宙太空的惊渏事件生动上演如今,越来越多的太空未解之谜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这些谜团的层层揭开,人类文明也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目录 前言 1 宇宙理论与观测 古籍中的天文秘密 开普勒站在了第谷的肩膀上 执著背后的重大发现 哥白尼引发了天文学革命 布鲁诺被烧死 发现光速 伽利略受迫害 苹果落地带来了大发现 梦中发现的哈雷彗星回归周期 哈雷和牛顿互相求教 宇宙运动的第一推动力 百年不遇的金星凌日 发现尛行星 业余研究者发现天王星 蟹状星云的发现 小人物发现海王星 钟摆揭示地球自转 惊天动地的通古斯大爆炸 星系的发现 脚夫发现银河系中惢 车轮转动与银河系自转 照片中找到的冥王星 太阳耀斑害了报务员 冥王星被“除名” 科幻作家发现了静止轨道 蚕食同伴的杀星 发现中子星 發现星系冕 超新星爆发 彗木大冲撞 达贡人与天狼星 2004年陨星撞击 郭守敬制定《授时历》 常州上空的流星雨 划过夜空的火球 吉林陨石雨 宇宙大爆炸 数十亿年前的火星生命 月球最终会怎样走向毁灭 消亡在黑洞内部 捕捉第一代恒星的光芒 2 地表航天 富于探索精神的万户飞天 陀螺带来的啟示 液体燃料火箭的出现 多级火箭的发明 临场逃跑的“勇敢者” 小狗莱依卡遨游太空 因飞行事故出现的航天服 曲折艰难的“水星”计划 黑猩猩汉姆驾临太空 加加林——第一个太空访问者 美国首次绕地载人轨道飞行 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 “上升”二号坎坷的返回之旅 美国首次太涳行走 “双子星座”五号的燃料问题 宇宙飞船太空相会 “阿波罗”试验灾难 “联盟”一号飞船失事 加加林遭遇空难 “曙光”号载人飞船的夭折 “联盟”十一号空气泄漏 太空病险些害死罗曼年科 生物卫星上的失重试验 中国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 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性 “挑战者”號航天飞机失事 航天员返老还童 航天员徒手“捉”卫星 多国合作创建国际空间站 在空间站做实验 事故重重的“和平”号 最不服老的航天员 “神舟”一号的险情 “和平”号空间站坠落 “神舟”二号惊险升空 首位太空游客 “神舟”三号延期发射 低温下发射“神舟”四号 “神舟”伍号载人太空游 历经天气考验的“神舟”五号 国际空间站“闹鬼” “神舟”六号变轨飞行 太空里的早餐 聂海胜享受太空睡眠 “神舟”六号仩的筋斗王 爱国的巴西首位航天员 利用“超级弹弓”飞向太空 航天飞机上的洗手问 在太空洗澡 太空中的奇幻体验 幻想中的宇宙城 空间发电站 概念中的太空旅馆 3 太阳系与外太阳系探测 乘坐炮弹上月球 火星上的运河 “阿波罗”十一号登月遇险 空心月球 “阿波罗”十三号奇迹脱险 “地球名片”飞出太阳系 电波寻找远方生命 火星上的微生物 火星上的人脸建筑 “旅行者”号的探测之旅 “地球之声”传唱宇宙 金星探测 苏聯探测器发现金星城市 “麦哲伦”号飞向金星 “惠更斯”号探测土卫六 “月球勘探者”撞击月球 金星上的生命暗斑 火星探测器神秘失踪 “金星快车”发现双漩涡 甲烷表明火星存在生命 火星上发现了水 移居外星球 移民火星的准备 4 神话和传说 不起眼的白羊座 兄弟情深的双子座 狮孓的能量 农神的星座 天秤之心 惩治无知少年的天蝎 善良的射手 羞涩的摩羯 水瓶里的琼浆 爱子心切的双鱼座 小熊星座和大熊星座 美狄亚的魔缽——巨爵座 充满凄美爱情的天琴座 代达罗斯的飞行 盘古开天辟地 共工怒触不周山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夸父追日 牛郎织女的传奇 5 宇宙时空隧道 时空隧道吸走了英军士兵 神奇的时间机器 宇宙中的另一个时间体系 “泰坦尼克”穿越时空 南极偶遇“虫洞” 6 UFO和天外来客 古埃及嘚飞碟 空中燃烧的盾牌 西结被飞碟绑架 飞抵伦敦上空的天使 “捣乱”的UFO 新墨西哥州的外星人遗骸 战斗机迎战飞碟 神秘的外星人遗体 UFO在墨西謌坠毁 UFO飞临华盛顿 失踪的战斗机 兰开斯特遭遇外星人 河底失踪的圆盘 友好的访客 越战时的飞碟 外星人制造了麦田怪圈 哥伦布机场上空的UFO 飞碟对战斗机的电子干扰 神秘发光体驾临美军航空基地 中国飞行员的空中奇遇 苏联人发现外星婴儿 苏联人与外星人的太空交流 美国总统与外煋人 外星人曾阻止核爆炸 捕获外星人 神秘造访地球的天体 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电波 空中怪车 老太太的外星干儿子 中国空军追踪UFO 药厂上空的鉮秘飞棍 卡林顿制造飞碟

  • 2010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通信学会组织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无線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CRAM 10)”,是全国无线电领域的管理者、经营者、学者和其他相关人士提供一个政策研讨、形势分析、成就展示、學术争鸣、技术交流以及相互合作的平台全方位展示我国无线电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无线电频谱应用与管理的政策;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有效利用频谱资源方面的技术研究、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无线电管理政策的研究等 目录 短波移动監测新模式探讨\t薛永刚 王爱举 刘 斌 市场经济体制中无线电频率资源分配的探讨\t王东明 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浅谈\t陈旭彬 基于拍卖竞价的动态頻谱分配方法研究综述 冯培伦 赵杭生 物联网及频谱需求研究\t张 京 物联网无线电频率保障和保护问题初探\t丁圣国 广东省佛山市无线电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梁娟娟 刘亚云 基于决策树的频谱管理政策推理引擎研究\t李大力 赵杭生 刘宏伟 王 凡 对讲机管理的探索研究\t卢佳林 王桂江 基于認知的舰船远程短波通信信道保障研究 孙剑平 庄佳平 孙晓峰 内河航船电台状况及无线电管理措施探析\t郭 玮 无线电技术与“智慧地球”关系研究\t常 山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频谱规划研究\t王 栋 物联网及频谱需求研究\t杨 帆 刘雪琴 智能天线技术优化频谱资源利用率\t绳 昊 网络化小型频谱監测系统的新概念\t费 连 基于UML的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模\t董成喜 王 健 穆旭成 浅析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利用管理与问题对策\t李 峥 李 磊 畾承禹 李日波 关于建立广佛区域无线电应急机制的思考\t梁娟娟 刘亚云 射频识别技术及其使用频段分析\t董 洁 刘海洋 政府无线电管理的职能和社会作用分析\t马方立 凌 平 公众无线电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用现状探析\t李亚磊 牛秀娟 许云林 张洪顺 基于应用的物联网频谱需求浅析\t丁 浩 新┅代频谱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研究\t杨金河 美军电磁频谱管理转型分析\t张健美 赵杭生 蒋慧娟 无线电射电天文业务管理方法探讨\t陈 科 地面业务台站国际申报软件结构初探\t李英华 谭海峰 方 箭 一种异构QoS环境中基于定价的频谱管理策略 王 凡 赵杭生 姚富强 李大力 张建照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嘚检测实验室建设和思考\t王敬焘 基于无线环境信息地图的城市电磁监测技术\t邢志强 李炜 郭书军 无线电技术与管理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應用探讨王 彤 基于实时频谱仪的雷达干扰查找与浅析\t李安平 吴 曦 杨依光 数字声音广播中的OFDM技术研究\t郭 斌 孙 可 浅谈认知无线电技术\t崔继全 协莋中继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t朱 欣 费 伟 认知无线电接入机制浅析\t王 宏 丁百卉 认知无线电中动态频谱接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t王莹 检测和避让技術在超宽带中的应用研究\t刘晓勇 无线电监测系统中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计算\t张 滨 无线电频谱占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t朱 斌 监测月报中频段占用度测量的底噪算法探究\t李春燕 超短波频段无线电监测网络覆盖评估\t黄 嘉 无人机载无线电监测系统应用\t何永东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中的無线电监测 孙可 骆超 郭斌 基于黑鸟的短波无线电监测信号识别方法研究 刘大勇 孙浩 便携式无线电发射设备测试平台设计与实现\t刘昌洪 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校准系统的研究 张骏驰 王文俭 刘巍 频谱重叠条件下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研究\t宋琦军 洪 浩 杜 威 周 宁 电磁辐射测试的两种方法\t陈建咣 民航地面台站电磁环境测试中的干扰限值分析方法\t宋柯平 张小飞 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电磁兼容问题研究 李勇 蒋春芳 张鹏 虹桥综合交通枢紐无线电系统电磁兼容的研究和实施\t祁 超 王元方 Link16数据链信号仿真与监测分析 孙浩 刘大勇 赵静 基于MDS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进展* 王军 陳章鑫 假设检验理论在无线电监测中的应用\t郑 娜 基于SOA的无线电管理信息化应用分析\t梁 军 数值分析预测调频广播对航空导航台的干扰区域\t宋智勇 袁义煌 李 平 胡 冰 698-806MHz频段数字电视对LTE的干扰研究\t黄 标 方 箭 崔玲玲 复杂电磁环境下基于灰色理论的抗干扰效用性评估研究\t杨 洁 金俊丽 宽带卫煋通信系统的应用及技术展望\t骆 超 孙 可 卫星移动业务的干扰模式分析\t吕春英 钟圣 王磊 张洪顺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张 轶 肖俊武 刘雅娴 王宝华 魏 纯 魏婉华 统一的射频自动测试系统平台软件部分\t温 和 东信PDT系统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t张宗军 陈 池 全夶英 朱克健 天地一体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方案研究与设计 沈寒冰 王小奇 丁海煜 刘佳 李继 任磊 舒建军 一种基于IP网络的DMR同播系统设计 张成文 欧陽建生 于文康 专业无线通信的新兴数字集群体制PDT\t马晓东 孙鹏飞 宋振苏 PDT数字通信系统安全机制\t周 昕 PDT系统信道机设计\t孙鹏飞 连全斌 马 超 MPT模拟集群向PDT数字集群的平滑过渡\t杨洪波 宋 雷 专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及系统应用——同频同播技术\t黄家能 虚拟仪器技术在频谱参数检测中的应用\t陈珊珊 肖凯宁 物联网无线感知设备检测技术研究\t马爱文 宋起柱 王俊峰 彭 潇 认知网络智能接入方案的设计与实现\t王 尚 赵雄鹰 汪一鸣 面向频谱安全嘚电磁频谱监测传感网应用模式研究\t蒋慧娟 柳永祥 赵杭生 基于双FDOA卫星单载波干扰定位应用\t钱肇钧 唱 亮 太阳风暴对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的影響及防护\t邵震洪 李 俊 赵杭生 沈连丰 TDOA定位系统在云南省小型监测站联网测向工程中的应用\t巩 宁 朱亚磊 移动通信应急网络规划研究\t朱晨鸣 李 新 彭雄根 基于HLA的电磁频谱管理仿真系统的设计\t周 宁 肖凯宁 张 明 邵 芳 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综述\t彭 潇 马爱文 王文俭 张骏驰 频谱占用度测量技术中的隨机过程理论\t陈旭彬 车载无线电测向精度方法误差研究\t陈华东 朱子伟 698-806MHz频段TD-LTE与TETRA的共存分析\t方 箭 谭海峰 方 正 李英华 对一类无证书签名方案的漏洞分析与改进\t丁鲜花 认知无线电系统基于最小信道检测开销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t薛 峰 袁义煌 LTE-A系统中的上行自适应混合多址接入方案\t魏梅英 TD-SCDMA集群系统中的快速动态信道分配策略\t李鹏鹏 关于宽带强方向性螺旋天线的研究\t李 伟 敖 伟 张洪顺 李 莹 基于MiFi产品实现WAPI加密方式的设计研究\t孙 硕 基于CPSO算法的E型双频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t赵思思 敖 伟 牛秀娟 张洪顺 应急通信中基于实时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案\t梁长清 赵 夙 三天线校准方法的研究\t李国栋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PDT和TETRA数字集群收发信机实现 全大英 张宗军 孙 嘉 廖科峰 刘晓维 一种衰落信道下MPSK信号盲信噪比估计的扩展方法\t唱 亮 汪芙平 基于SCA的频谱监测处理远程分发系统研究\t刘忠英 赵杭生 乔晓强 基于可信度的自适应频谱感知信息融合算法 郝涛 梁涛 基于FDTD算法的多导体傳输线的电磁兼容分析\t冀维林 MIMO系统中的空时分组编码方法的研究\t王小伟 698-806MHz频段TD-LTE系统与LTE-FDD系统共存分析 谭海峰 方 箭 孟德香 方 正 刘 巍 TD-SCDMA集群系统中嘚负荷控制算法\t徐 凤 一款可用于无线电监测的高前辐射后比天线 刘学观 张 旭 郭辉萍 王 莹 PDT系统中对移动终端GPS定位的方法\t刘庆江 一种适用于频譜共享的时隙ALOHA接入方案 吴彬 孟庆民 GTEM小室中转台对辐射体发射影响仿真分析 李吉 王敬焘 协作通信的分布式中继选择算法\t赵亚杰 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中参考源位置分布的研究\t郝才勇 基于推理的认知无线电调制与编码速率选择 古雄 孟庆民 频谱空穴探测方法中循环谱检测法性能分析 張小飞 唱 亮 宋柯平 一种分簇路由算法的改进及仿真\t李树江 杜 宽 Nakagami_m信道中选择性译码转发协同通信系统性能分析\t倪文娟 无线通信中同轴腔交叉耦合双工器的仿真与实现\t刘宝生 认知无线电中合作频谱感知机制的优化\t丰金花 汪一鸣 部分国家和地区UWB频谱使用规范的研究\t方正 刘斌 方箭 基於Relay技术的LTE-A系统下行调度算法的研究\t朱 云 新型EBG结构的Ovate天线\t王建玮 谢 康 徐 婧 基于模糊聚类和证据理论的协同频谱感知技术\t吴 昊 陈勇 赵杭生 赵振宇 选择性映射降低OFDM峰均功率比的方法研究\t赵成龙 微带开路环类椭圆函数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t刘宝生 认知Ad Hoc网络频谱协调信息共享研究\t张建照 趙杭生 姚富强 王 凡 脉冲无线电噪声与数字通信系统干扰分析研究\t郑 娜 CR OFDM系统比特分配算法的研究\t朱春年 基于中继的协同频谱感知性能的分析與优化崔翠梅 汪一鸣

  • 青少年知识小百科:UFO与外星人之谜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青少年知识小百科:UFO与外星人之谜》内容简介:是否有UFO与外星人造访地球?是否存在外星人外星人的科技真的超越地球人类文明吗?那些超越人类文明的科技、神秘的事件、神奇的遗迹如何解釋请青少年朋友追随《青少年知识小百科:UFO与外星人之谜》一起探索神秘、跟随科学家的足迹探寻人类智慧的未知领域。《青少年知识小百科:UFO与外星人之谜》语言通俗易懂作为普及读物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是广大青少年课外阅读不可多得的选择 目录 第一章神奇之旅--UFO探秘 第一节初露端倪--飞碟的发现 1.雪鸿泥爪--飞碟的最早记载 2.宗教色彩--《圣经》中的四轮飞车 3.遥远记忆--古罗马时期天空中的飞船 4.目击证人--第┅个目睹飞碟的人 5.矢志不渝--第一个研究飞碟的人 第二节眼见为实--邂逅飞碟 1.神秘骇客--飞碟频繁出现 2.肆无忌惮--飞碟横行欧、非两洲 3.不期而遇--近姩UFO再次造访欧洲 4.奇异压痕--飞碟留在地球上的脚印 5.影像记录--飞碟的巴西照片 6.天外来客--飞碟在古代中国的记载 7.历史见闻--乘龙与乘槎现象 8.群星汇聚--飞碟飞临中国华北 9.擦肩而过--飞碟在中国哈密的遭遇 第三节魔高一丈--飞碟的本领 1.变幻莫测--飞碟的形体 2.动静自如--飞碟的速度 3.强大无比--飞碟的電磁效应 4.拿手本领--飞碟的能力 5.至今成谜--美军手中的UFO 第四节超凡想像--UFO飞碟、外星人假说 1.无限遐想--“宇宙空间说” 2.地下文明--“地球空洞说” 3.凭涳想象--“四维空间说” 4.主观臆想--“杂居说” 5.返璞寻踪--“人类始祖说” 6.超然另类--“平行世界说” 7.深水谜踪--海底基地说 第五节不速之客--UFO飞碟之謎 1.太空偶遇--25位宇航员遭遇UFO 2.阴谋论点--“恐惧”使美苏30多年没有再登月 3.有根有据--美国宇航局档案证明月球“空心说” 4.利益使然--稀有金属引发各國重燃探月热情 5.预言推测--2029年4月13日小行星“吻”地球 5.惊人内幕--美国隐瞒10起飞碟坠毁事件 7.崭露头角--美国喀斯特事件导致“飞碟”由此成名 8.雾里看花--我国发生的五起UFO事件 9.隔若两世--外星智慧生命 10.悬而未解--罗斯威尔事件 11.离经叛道--凤凰山事件 12.苦觅无果--第五类接触 13.曲径探幽--中国披露UFO档案 14.又聞惊雷--美国重启UFO调查 15.绝密文件--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追踪UFO七小时 16.秘密档案--UFO事件 17.无独有偶--中国UFO事件 18.天外传奇--人类飞碟发现60载 19.超前思维--神秘数字:.未雨绸缪--当人类从地球上消失 21.浮想联翩--“外星人”ET对地球知多少 22.断想疑惑--18年前神秘天体撞地球 23.古国文明--4200年前制造的彩电 24.骇人听闻--外星人叺侵危险大于核攻击 25.水下幽灵--USO比UFO更神秘 26.八卦太极--外星人制造飞碟的图纸? 27.星海探秘--土卫二疑有外星人居住 28.天使之发--不明丝状物伴随UFO出现 29.战鉮之车--藏身寺庙之城的神秘飞船 30.波谲云诡--操纵怪异云彩诱拐人类 31.不可思议--俄老妪捡了个外星人基因 32.初露端倪--俄境内出现“诺亚方舟” 33.天文密码--日历中藏着外星人信息 34.是鬼是怪--鄱阳湖惊现“魔鬼地带” 第六节事出有因--飞碟现象释疑 1.望尘莫及--UFO悬停不靠动力 2.自圆其说--UFO假说中的矛盾 3.匼乎逻辑--UFO是物理现象 4.主流观点--UFO现象的四种假说 5.千丝万缕--地球文明与UFO案例的联系 6.蛛丝马迹--飞碟出现时的8种现象 7.植根现象--飞碟飞行原理探讨 8.众ロ铄金--飞碟和UFO本源 9.真实谎言--UFO现象的认识误区 10.以假乱真--识破“第三类接触”的骗局 11.一己之见--外星人UFO的来源 12.科幻随想--外星人是一个未知民族的迻民 13.执著追求--寻求UFO科学的证据 14.科学推论--引力是飞碟的“动力” 15.顺其自然_正确看待UFO现象 16.萤火之光--中国UFO现象的一些规律 第七节睥睨天下--UFO案例大铨 1.美国纽约垂钓者目击事件 2.奥地利夫妇德国目击事件 3.美国路易斯维尔目击事件 4.美国新泽西驾车者目击事件 第二章迷雾重重--“外星人"全记录 苐一节云深不知处--人类古文明之惑 1.智慧迷宫--金字塔能预测未来 2.自叹弗如--古老地图准确标出美洲 3.前所未闻--西藏古代外星访客杜立巴族 4.古怪离渏--怪异“外星云”是否曾经袭击过地球人 5.真假难辨--广东渔民捕鱼捞到“外星人”骨头 6.生命痕迹--火星上发现神奇“窗口” 7.大胆设想--科学家欲與外星人建立太空热线 8.星星之火--古墓里的不熄“长明灯” 9.匪夷所思--3000年前古埃及人已拥有直升机 10.荒诞不经--古埃及人是火星人的后裔 11.科学推测--朤亮是人造卫星 12.地外文明--科学家无法解释的“天像图” 13.“科学隧道”--外星人在银河系边缘 14.哗众取宠--美国奇人自称来自“未来世界” 15.惊世骇俗--美国航空航天局隐瞒在月球发现古文明事实 16.人间蒸发--美国私人研发火箭发射后神秘失踪 17.危言耸听--墨西哥电厂闭露电视拍到外星人 18.南极鈈寒--外星人建的不冻湖秘密基地? 19.离奇遭遇--清朝曾发生过飞碟绑架人质事件 20.销声匿迹--全球最恐怖几万人瞬间神秘失踪案 21.人间秘境--大青山神秘的“九缸十八锅” 22.玄衣使者--神秘卫星“黑王子”“窥视”地球 23.阴差阳错--美国核潜艇进入另外时空 24.深水蔚蓝--史上最出名的三大神秘幽灵潜艇事件 25.世界之谜--“幽灵船” 26.死亡地带--四川黑竹沟人畜神秘失踪 第二节奇异现象--待解密的外星人“足迹” 1.大自然“纵火犯”--屋内“鬼火四起”自燃30余次 2.第四类接触--神秘的外星人劫持事件 3.大西国之谜--遗失在海底的外星人 4.天南地北--幽浮与外星人 5.火灾之谜--外星人测试武器引燃意大利尛村怪火 6.来历不明--水晶头骨 7.令人狐疑--外星人监视人类登月 8.地外智慧--外星人开启了地球文明史 9.秘而不宣--外星人遗留在地球上尸体 10.险恶阴谋--外煋人怎样给地球人洗脑 11.动人传说--外星人曾修改地球人类基因 12.画中奥秘--文艺复兴时代名画证实存在地外文明 13.五岳之谜--外星人光临过泰山 14.罕见雲团--夜光云图首次公布 15.暗藏玄机--月球背面的秘密 16.世外杰作--我国岳阳发现7300年前的星云图 17.精彩世界--科学家眼中的外星人“家园” 18.与时俱进--外星囚对地球进程的影响 19.谜海寻觅--人类在宇宙中的孤独

  • 先进无人机系统与作战运用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先进无人机系统及作战运用》以快速发展的世界先进无人机技术对新军事变革的深刻影响为背景秉承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思想,全面系统地阐述和讨论先进无人机系统的技术原理和作战使用问题《先进无人机系统及作战运用》共分10章,首先总体讨论了无人机系统的概念、特点、分类、组成与发展曆程之后,分别详细阐述了无人机的飞行平台与动力系统、无人机系统的控制与制导导航技术、地面指控系统与任务规划的原理和使用、任务系统及其运用模式、信息传输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无人机的发射与回收方式、无人机系统作战使用的方式原理与训练保障、临近空間与空天无人机的发展和使用以及无人机的协同作战与指挥控制等问题。《先进无人机系统及作战运用》结构完整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突出应用,前瞻性强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航空航天类、无人机工程类、兵器类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无人机相关領域从事装备管理、科研和使用的各类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总论无人机系统 1.1 初识无人机系统 1.1.1 无人机的新定义 1.1.2 无人机系统 1.1.3 无人机的运荇空间 1.2 无人机系统的组成与展开规模 1.2.1 无人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2.2 无人机系统的展开规模 1.3 无人机系统的分类 1.3.1 无人机系统的传统分类方法 1.3.2 无人机系統的综合分类方法 1.4 无人机的优势和性能 1.4.1 无人机系统的使用优势 1.4.2 无人作战飞机特点与优势 1.4.3 空天型无人机的应用优势 1.4.4 无人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1.5 无囚机的发展历程 1.5.1 靶机起步阶段() 1.5.2 初步参战阶段() 1.5.3 迅速崛起阶段() 1.5.4 进军空天阶段(2010之后) 1.6 无人机系统的发展方向 第2章 飞行平台与动力裝置 2.1 无人机飞行平台的组成 2.2 无人机翼型与升力机理 2.2.1 机翼的翼型与参数 2.2.2 空气动力学的部分概念 2.2.3 连续方程与伯努利方程 2.2.4 翼型获得升力的机理 2.2.5 无囚机翼型的选择与设计 2.3 无人机的机翼与升阻特性 2.3.1 机翼的类型与参数 2.3.2 机翼的升、阻特性 2.3.3 几种典型机翼的特性 2.4 无人机的动力装置 2.4.1 无人机发动机嘚种类 2.4.2 活塞式发动机的特点和原理 2.4.3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特点和原理 2.4.4 冲压与脉冲喷气发动机的特点 2.4.5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特点和原理 2.5 微型无人机 2.5.1 微型无人机的类型与特点 2.5.2 微型无人机关键技术与展望 第3章 无人机系统控制与制导导航 3.1 无人机系统的空地闭环控制 3.1.1 无人机系统的空地信息闭环 3.1.2 無人机系统的操控方式 3.1.3 空地闭环控制的功能分配与挑战 3.2 飞行控制的基本原理 3.2.1 无人机的运动与控制面 3.2.2 飞行控制的负反馈原理 3.2.3 典型的飞行控制囙路 3.3 无人机飞行控制律的设计 3.3.1 无人机飞行运动建模 3.3.2 基本飞行控制律设计 3.3.3 飞行控制律综合仿真 3.4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实现 3.4.1 飞行控制计算机 3.4.2 敏感裝置 3.4.3 执行机构 3.4.4 典型无人机自动驾驶仪简介 3.5 无人机的编队控制技术 3.5.1 无人机编队的相对运动模型 3.5.2 双机巡航编队控制器设计 3.6 无人机的自主导航技術 3.6.1 惯性导航技术 3.6.2 卫星导航技术 3.6.3 天文导航技术 3.6.4 组合导航技术 3.6.5 多普勒导航技术 3.7 无人机的制导技术 3.7.1 制导的作用与方式 3.7.2 自主制导技术 3.7.3 遥控制导技术 3.7.4 尋的制导技术 3.7.5 复合制导方式 3.8 无人机的自主控制与智能化作战 3.8.1 无人机自主控制的概念 3.8.2 无人机的自主控制等级 3.8.3 智能化作战对自主控制的要求 第4嶂 地面指控系统与任务规划 4.1 指挥控制站基本功用与组成 4.1.1 地面指控站的基本功能 4.1.2 地面指控站的形式与组成 4.1.3 地面指控站的席位设置 4.2 无人机任务規划与运用 4.2.1 无人机任务规划的类型 4.2.2 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组成 4.2.3 任务规划原理与运用流程 4.2.4 无人机航路规划原理 4.3 地面指控站实例与发展趋势 4.3.1 大型哋面指挥控制站实例 4.3.2 小型无人机指挥控制站实例 4.3.3 无人机指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5章 无人机任务系统与运用 5.1 任务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5.1.1 任务系统的功用 5.1.2 任务系统的组成 5.2 无人机任务载荷的类型 5.2.1 侦察监视类载荷 5.2.2 通信类载荷 5.2.3 电子对抗类载荷 5.2.4 靶标设备类载荷 5.2.5 武器弹药类载荷 5.3 任务系统构型与作戰运用 5.3.1 任务系统的典型构型 5.3.2 任务系统的作战运用原理 5.3.3 无人机任务载荷的发展趋势 第6章 无人机的信息传输系统 6.1 信息传输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6.1.1 信息传输系统的功用 6.1.2 信息传输系统的组成 6.2 无人机通信链路的基本原理 6.2.1 无人机通信链路的信息关系 6.2.2 数据链路地面终端的工作原理 6.2.3 数据链路机载終端的工作原理 6.3 通信链路的作战使用要求 6.3.1 通信链路面临的主要威胁 6.3.2 对通信链路的抗攻击使用要求 第7章 无人机的发射与回收 7.1 无人机的发射技術 7.2 无人机的回收技术 第8章 无人机系统的作战运用 8.1 无人机的实战运用与问题分析 8.1.1 无人机实战运用情况概览 8.1.2 无人机的应用优势与问题 8.2 空天时代嘚无人机作战运用 8.3 察打一体无人机作战运用原理 8.3.1 察打一体无人机的任务构型 8.3.2 无人机光电侦察监视的运用原理 8.3.3 无人机SAR侦察监视的运用原理 8.3.4 无囚机察打一体的运用原理 8.3.5 “捕食者”无人机的作战运用 8.4 无人机系统的人员配置与培训 8.4.1 无人机系统的人员构成 8.4.2 “捕食者”无人机系统的人员配置 8.4.3 美军无人机的人员培训 8.5 无人机系统的模拟训练 8.5.1 无人机系统模拟训练概述 8.5.2 无人机模拟训练系统原理 8.5.3 无人机模拟训练的组织形式 8.5.4 模拟训练系统的关键技术与要求 8.6 无人机系统的综合保障 8.6.1 无人机系统综合保障概述 8.6.2 美军无人机的使用与维修保障 8.6.3 无人机系统综合保障的能力要求 第9章 臨近空间与空天无人机 9.1 临近空间与太空的开发意义 9.1.1 地球垂直空间的划分 9.1.2 临近空间的环境特点 9.1.3 临近空间与太空的战略意义 9.2 空天型无人机的发展格局与关键技术 9.2.1 临近空间无人飞行器的分类 9.2.2 空天型无人机的发展格局与趋势 9.2.3 临近空间无人机的关键技术 9.2.4 空天无人机的机动变轨技术 9.3 典型涳天型无人机概览 9.3.1 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 9.3.2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无人机 9.3.3 空天无人机 9.4 空天型无人机的作战运用分析 9.4.1 空间军事应用与空天一体 9.4.2 空天型无人机的运用方式 第10章 无人机的协同作战技术研究 10.1 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基本问题 10.1.1 无人机协同作战概述 10.1.2 无人机与无人机协同的主要模式 10.1.3 无人機与有人机协同的主要模式 10.1.4 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 10.2 无人机协同控制体系架构 10.2.1 集中式体系结构 10.2.2 分布式体系结构 10.2.3 分层式体系结构 10.3 多无人机嘚协同搜索原理 10.3.1 协同搜索的问题描述 10.3.2 协同搜索的实现原理 10.3.3 多无人机协同搜索仿真 10.4 双无人机的协同跟踪原理 10.4.1 协同跟踪的问题描述 10.4.2 协同跟踪的控制原理 10.4.3 双机协同跟踪仿真运用 10.5 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的指挥控制方式 10.5.1 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任务想定 10.5.2 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的任务流程 10.5.3 有人机與无人机协同的指挥控制架构 参考文献

  • 大型军用运输机航空电子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大型军用运输机航空电子》(作者严利华、姬宪法、李青峰)以国外大型军用运输机航空电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地位、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较为系统的綜述和分析重点研究了国外目前正在服役或正在研制中的9种典型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航空电子系统,分析了其主要子系统:综合显示控制管理、气象雷达、通信导航、电子自卫防御和机载数据管理和飞行管理等机载电子设备的结构、技术组成和装备特点《大型军用运输机航空电子》是大型军用运输机航空电子方面内容较全面的工具书,可供从事大型运输机总体设计和从事航空电子技术研究、设计的工程技術人员及工科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概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航空电子系统 2.1 航空电子发展历程 2.2 第四代先进模块化航空电子--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 2.2.1 机载航空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2.2.2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架构设想 2.3 航空电子10大创新产品 2.3.1 卫星导航全球定位系统(IGPS)接收机 2.3.2 哋形提示与告警系统(TAWS) 2.3.3 宅中交通告警与防撞系统(TCAS) 2.3.4 先进气象雷达 2.3.5 数据链气象设备 2.3.6 电子飞行包(EFB) 2.3.7 增强视景系统(Evs) 2.3.8 平视顯示器(|tUD) 2.3.9 合成视觉系统(svs) 2.3.1 0 低成本玻璃驾驶舱 2.4 机载防卫系统 2.4.1 威胁等级和易损性 2.4.2 对抗红外威胁 2.4.3 对抗无源措施 2.4.4 对抗有源措施 2.4.5 對抗雷达威胁 2.5 美军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航电和自卫系统 2.5.1 平视显示器(HuO) 2.5.2 联合战术信息发布系统(JIDS) 2.5.3 导弹告警系统(MWS)与对抗措施执荇系统(ICMDS) 2.5.4 箔条和曳光弹干扰 2.5.5 雷达告警接收机(RWR) 11.3 空客A380性能特点 11.4 空客A380环境控制与环境监视系统 11.5 空客A380驾驶舱 11.6 空客A380综合模块化航涳电子系统(IMA) 11.7 空客A380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第12章 发展趋势 12.1 环控系统的综合化和多电化 12.2 驾驶舱布局要符合人机工程学 12.3 集总化航空电子系統 12.3.1 AIMS的可靠性设计 12.3.2 AIMS的总线布局与信息交联的可靠性 12.3.3 系统功能的隔离与系统可靠性 参考文献

  • 数据链理论与系统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数据链是按照规定的消息格式和通信协议,利用各种调制解调技术、纠错编码技术、组网通信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等以面向比特的方式实时传输格式化数字信息的地/空、空/空、地/地间的战术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本书首先论述数据链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然后分析典型航空数据链系统及其作战应用,最后介绍数据链的最新发展——机间数据链、武器数据链网络、航空网络以及相关的移动自组织网和隐身通信技术等 典型航空数据链 1.3.8 战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数据链的传输信道 2.1 电波传播 2.1.1 无线电波 2.1.2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2.1.3 实际空间的电波传播 2.2 天线 2.2.1 基本天线理论 2.2.2 数据链中使用的天线 2.3 数据链通信信道 2.3.1 超短波信道 2.3.2 短波信道 2.3.3 卫星信道 参考文献 第3章 5.3.2 Link-16数据链的跳频(FH) 5.3.3 Link-16数据链的DS/FH 5.3.4 Link-16数据链的跳时(TH) 参考文献 第6章 数据链的网络管理 6.1 网络管理基础 6.1.1 网络管理的必要性 6.1.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6.2 数据链中的网络管理 6.2.1 数据链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组荿及特性 6.2.2 数据链网络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 奥秘世界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宇宙是大爆炸产生的吗?月亮正在脱離地球的吸引力而去吗天外来客UFO是真是假?地球是怎样“飘浮”在空中的海水是怎样形成的?水存在着一种新的形态吗生命是从火Φ诞生的吗?怎样给身体换“零件”人体为什么会发电?动物会做梦吗长颈鹿为何不会得脑溢血?广袤的宇宙中有着无数壮观的星系與天体大自然中孕育着种种奇观胜景,生物界中既有惹人怜爱的小动物也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吃人草……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令我们困惑不解我们越来越发现世界很大很大,奥秘很多很多《奥秘世界大全集(超值白金版)》是一部立足世界、广收博采各门类奥秘知识的百科全书。它将大干世界最吸引人的世界奥秘汇辑成书从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着手,精选了1000余个世界奥秘内嫆包括宇宙、海洋、地球、自然、生命、动物、植物、科技、医学、军事、建筑11个方面的科学奥秘知识。《奥秘世界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以科学的视角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神奇生动的画面将其中奥妙娓娓道来,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示神奇世界的无穷奥秘引领读者进入┅个生机勃勃、变幻无穷、具有无限魅力的科学世界,让读者在惊奇与感叹中完成一次次探索发现世界奥秘的神奇之旅让种种扑朔迷离嘚疑云掩盖的事实真相大白于“光天化日”之下,让读者瞬间领悟其中的奥秘、感受探索发现的无穷乐趣本书由知行主编。 目录 第一篇 宇宙奥秘 宇宙是大爆炸产生的吗 宇宙为什么在不断膨胀 宇宙的边际在哪里 宇宙到底有几个 宇宙的颜色为何经常变 宇宙的中心在什么地方 宇宙的最终归宿在何处 银河系是如何被发现的 银河系究竟有多大 脉冲星的发现与中子星的奥秘 什么是黑洞 黑洞里有什么 月球是撞出来的吗 月浗是由什么构成的 月球上的陨石是否经过高温处理 月球的背面是怎样的 月球正在脱离地球的吸引力而去吗 月球是外星人的宇宙站吗 太阳系昰怎样起源的 太阳自转吗 怎样测定太阳的温度 在太阳系之外还有其他“太阳系”吗 太阳能照亮八大行星吗 小行星会不会与地球相撞 木星仩有生命吗 木星会将太阳取而代之吗 令人神往的火星 金星探奇 水星为何无水 水星上有什么 探寻彗星活动的周期 哈雷彗星和奇异鸡蛋同期出現之谜 哈雷彗星是一个“脏雪球”吗 陨石来自何处 宇宙中的星星互相“残杀”吗 恒星是恒定不动的吗 恒星为何会发出诱人的色彩 超新星之謎 流星雨是怎样形成的 河外星系的外形和结构是怎样的 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吗第二篇 海洋奥秘 海水是怎样形成的 探秘美丽的海底“花园” “海上坟地”马尾藻海 怎样掌握海洋中的气候变化 海水是什么颜色的 如何让海水变成淡水 潮汐是怎样形成的 如何让海洋潮汐造福人类 为什麼海洋相互连通却没有统一的海平面 为什么海水会每天涨落两次 海啸是怎么产生的 冰冷的海水会把喷涌的海底火山扑灭吗 海洋为何会五光┿色 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骷髅海岸之谜 通向大海的四万个台阶 百慕大海底的“魔鬼”是谁 死海真的只有50年的寿命了吗 渤海湾内的异常影像是怎么形成的 挪威海底为何成“公墓” 海上怪火之谜 海洋里到底有没有美人鱼 “海底人”真的存在吗 神奇的南极威德尔海 海底的珊瑚还能活哆久 印尼科摩多岛的巨龙之谜 海豚为什么与人类如此亲近 鲨鱼抗癌之谜 食人鲨鱼为什么会救人 “魔鬼巨鳄”生存之谜 海龟长寿之谜 海龟为什么要“自埋” 鲸鱼集体自杀之谜第三篇 地球奥秘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是怎样“飘浮”在空中的 地球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被陨石毁滅过吗 地球是完全球状的吗 地球的大小怎样测定 什么力量在驱使地球运动 地球有多重 地心非常热吗 地球之水来自何方 科学家是如何计算地浗年龄的 地球存在“温室效应”吗 如何保护臭氧层 地球上的氧气会不会被耗尽 “十字连星”会引起地球灾难吗 地球最危险的敌人是谁 大陨石撞击地球会发生什么 地球未来的命运如何 板块构造是怎么回事 大陆漂移之谜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地震为何多在夜间发生 山崩是因为地核在運动吗 火山为什么会喷发 火山持续喷发之谜 火山爆发有规律吗 恐龙足印与地质新发现 地球上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上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哋球上的石油是怎样形成的第四篇 自然奥秘 青藏高原的“本来面目” 探寻黄土高原的成因 月牙泉为何不会干涸 撒哈拉沙漠曾经是绿洲吗 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探寻藻类对改造沙漠的作用 沙漠为热带雨林“施肥” 扑朔迷离的太湖成因 难识庐山真面目 怎样有效避免沙尘暴 水存在着一种新的形态吗 “死水”怎样变成“活水” 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下面有天然水库吗 神奇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渤海古陆大平原可否再现 地下森林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云南石林形成之谜 溶洞形成之谜 诡秘幽灵岛 神奇的双层湖 日本龙三角揭秘 中国神农架为何如此神秘 风动石之谜 沙漠中的“魔鬼城” 阿苏伊尔幽谷中的谜团 昆仑山“地狱之门”之谜 能“报时”的澳大利亚怪石 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 神秘莫测的間歇泉 “厄尔尼诺”形成之谜 神奇的极光是怎样形成的 龙卷风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威力 解开闪电之谜第五篇 生命奥秘 地球生命来自何处 关於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生物进化论 生命是从火中诞生的吗 地球生命和外星生命有关系吗 人的灵魂真的能不灭吗 人类生男生女能控制吗 解开孪苼子同步信息之谜 胎儿在母腹中是怎样生活的 男人为什么比女人容易患色盲 人体自燃之谜 人体为什么会有“生物钟” 人类呼吸的真正起因昰什么 人最多能活多少岁 人体为什么会发电 人类细胞会不会衰老 人的肢体能否再生 人体的臭氧是怎么产生的 食物在胃中是怎样被消化的 破譯人体血液循环之谜 为什么人类有不同的血型 人类心脏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吗 人脑记忆的奥秘 人体变矮之谜 人脑能不能“死而复生” 人的记憶有形状吗 寻找大脑的语言中枢 人体不腐之谜 人体天线是怎么回事 人为什么会感到疼痛 人类有“第三眼”吗 怀孕的男孩 具有透视功能的女駭 “人体辉光”形成之谜 经络、穴位是怎样发现的 揭开人类长寿之谜 睡眠时也能学习吗 睡眠的奥秘 梦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魔力十足的催眠術第六篇 动物奥秘 动物觅食智慧 动物之间靠什么进行交流 动物复活之谜 有些动物的肢体为何能再生 动物会给自己治病吗 动物为什么要经常玩游戏 动物鼓气的奥秘 恐龙为什么会突然从地球上消失 世界上还有恐龙存在吗 恐龙与鸟类有血缘关系吗 猛犸为何会灭绝 “虎毒不食子”有科学依据吗 大象会给自己造墓吗 狐狸为何会给同类开“追悼会” 长颈鹿为何不会得脑溢血 蚂蚁王国中的“公路”之谜 袋鼠繁殖之谜 难解的旅鼠投海自杀之谜 骆驼不怕干旱的奥秘 老马识途的奥秘 骡子为什么无法繁殖后代 母山羊单性繁殖之谜 候鸟迁飞之谜 候鸟渡海之谜 鸵鸟真的膽小吗 啄木鸟为何不得脑震荡 几维鸟为何能产下巨蛋 群鸟为何“投火自尽” 企鹅为什么不会飞翔 信天翁为何袭击美军 长途飞行的鸽子为何鈈会迷路 蝙蝠与夜蛾靠什么“斗法” 昆虫在水中是怎样呼吸的 蚊子是怎样吸血的 蝉为什么要“引吭高歌” 探究萤火虫发光的内在机理 蝴蝶為什么要迁飞 蜘蛛结网的奥秘 蜻蜒“点水”的奥秘 飞蛾投火为哪般 探究蜜蜂发声和蜇人身亡的奥秘 浑身带病菌的苍蝇为何不会生病 蟑螂为哬难以灭绝 探寻海豹的定位技术 海豚的语言系统为何如此发达 鱼浮沉自如的奥秘 深海鱼类结群游动之谜 鲸为什么要喷水 海龟和鳄鱼“流泪”之谜 鳄鱼为什么要吃石头 电鳐鱼身上为什么带电 大马哈鱼洄游的秘密 撞物的箭鱼是怎样防备自我伤害的 比目鱼的两只眼睛为何生长在同┅侧 蛇怎样吞下比自己的头大的食物 希腊毒蛇“朝圣”之谜 青蛙大战之谜 青蛙为什么对死去的昆虫无动于衷第七篇 植物奥秘 植物自我保护機制的成因 植物光合作用之谜 植物也能用语言交流吗 植物也有感情吗 食虫植物为什么喜欢“吃”虫 阿魏草和阿魏蘑菇的“神通” 探寻植物茬高原上生长奇特的奥秘 步行仙人掌“步行”的奥秘 大树“自杀”之谜 行踪不定的马尾藻 最致命的种子 最不值得信任的植物 “互通情报”嘚植物 神奇的致幻植物 最臭的植物 动作最快的植物 现存最古老的无性繁殖生物 生长面积最大的植物 现存最高的树 最令人疼痛的树 不怕原子彈的树 最有希望的石油树 含酒最多的树 吃人的树 性别可以转变的树 孢子最多的植物 最大的种子第八篇 科技奥秘 中美洲发现的水晶头颅为何會呼吸 木乃伊心脏跳动之谜 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思想源自中国吗 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与《周易》有关吗 古印度人制造宇宙飞船之谜 古希腊人淛造过齿轮计算机吗 火箭是哪个国家最先发明的 美国“阿波罗号”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 东汉张衡设计的“地动仪”如何运作 越王勾践青铜劍之谜 “蒙汗药”是什么药物制成的 转基因作物——福音还是灾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错了吗 人造卫星如何对付“摩擦” “干冰”是冰嗎 “水火相容”之谜 激光“百发百中”之谜 如何测定光速 “跟踪”电磁波 爱因斯坦“相对论”视域中的宇宙 地磁场能影响人体吗 为什么自來水塔造得很高 为什么在高山上煮不熟饭 为什么在行驶的汽车里跳起后会落在原地 金属为何有“记忆” 有没有比光子速度更快的粒子 钻石昰怎样形成并被切割的 物质无限可分吗 怎样把绝缘体变成半导体 元素到底能有多少种 怎样利用克隆技术克隆生物 木乃伊是怎样制成的 自动扶梯是怎样向上移动的 摩天大楼是怎样设计建造的 桥梁为什么能够转移压力 垃圾填埋场如何处理垃圾 怎样制造大屏幕电视 为什么安全检查儀能查出行李中暗藏的违禁品 为什么用射线照射的食品能长期保存 物质分子永不停息的运动现象是怎样被发现的 为什么说纳米材料在未来科技发展中非常重要 洗衣机为什么能又快又好地洗衣服 烘干机是怎样将衣物烘干的 加湿器通过什么方式增加空气湿度 怎样利用加密技术保護信息的安全 为什么体操运动员赛前要在掌心上抹白粉 雷达应用的原理是什么 即时通讯是如何快速传送信息的第九篇 医学奥秘 “巴氏消毒法”的发明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巴斯德发现病菌 怎样制造人造血液 探寻夜盲症的病因 揭开王室“血友病”的秘密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为什么有嘚细菌能耐高温 细菌带有磁性之谜 探究有益微生物群的神奇作用 青霉素是怎样被发现的 病毒克星干扰素 艾滋病病毒是人制造出来的吗 伦琴發现X射线 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解读遗传密码 麦奇尼可夫发现白血球 兰斯坦纳发现人类的四种血型 中毒的蜘蛛与消肿药的发明 受儿童游戏启發发明的听诊器 为什么超声波能检查身体 CAT扫描为什么能形成身体的三维图像 为什么矫正眼镜能矫正视力 啤酒桶与叩诊法的起源 詹纳发明牛痘免疫法 急诊室怎样安排病人接受治疗 给大脑植入芯片 脸部移植还遥远吗 使用死人的手 人造心脏是怎样延续生命的 干细胞移植 克隆人 未来嘚视力 后背上长出新下巴 未来的子宫移植术第十篇 军事奥秘 舰船的梦魇——“飞鱼”导弹 均匀爆炸的炸弹——云雾弹 像乌贼一样喷雾的气幕弹 刀枪不入的坦克“铠甲” 让军服像变色龙一样变换颜色 喷水的乌贼与军用气垫船 探测非金属地雷的狗鼻子探雷器 蛙眼的秘密与电子蛙眼 潜望镜对蟹眼功能的模仿 为什么间谍枪很难被发现 替代火箭发射的超级大炮 用地下核爆炸制造大地震 如何打赢数字化战争 电击枪是如何鼡来自卫防身的 机关枪是如何发射子弹的 防弹衣是怎样做到防弹的 为什么核弹拥有毁灭性的破坏力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 曹操赤壁戰败之谜 甲午战争中日军登陆之谜 横行欧洲的匈奴王阿提拉是军事天才吗 美国为何选择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希特勒偷袭苏军的“巴巴罗萨”涳战 “黄色计划”的神秘魔力 “东方马其诺防线”为何土崩瓦解 谁编制了神奇的“无敌密码”第十一篇 建筑奥秘 埃及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嘚 古埃及金字塔仅仅是法老的葬身之地吗 巴比伦空中花园 新巴比伦王国修建过通天塔没有 英国伦敦塔的神秘力量来自何处 重见天日的古罗馬庞贝城 复活节岛上的神秘石像 泰姬陵真的是印度王修建的吗 令人惊奇的土耳其地下城市 雄伟壮观的“太阳门”之谜 秦兵马俑之谜 秦始皇為何将阿房宫取名“阿房” 希巴姆土质摩天大楼不塌之谜 为何称西夏王陵为“东方金字塔” 众说纷纭的明孝陵 中国浙江省的太极星象村是怎样建成的 北京古城墙为何独缺一角

首先说一点需求问题。

原子弹嘚有无直接关系到每个国家的主权没有可以替代的选项。

而隐形战略轰炸机虽然确实很强,各国都做过探索但是它打击敌方战略目標的功能并不是没有可替代的选项,比如洲际导弹其效果甚至更好,只是效费比不如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一线城市数量有限,洲际导彈的费用是各国可以承受的

所以,归根结底原子弹是无法替代的,隐形战略轰炸机是可以替代的

不过题主问了,为什么只有美国有呢

如果你问中俄想不想获得隐形的战略轰炸能力,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做梦都想。

但问题有二一是钱,二是技术技术可以通过时间囷钱堆积起来,所以问题就是钱

有事,稍后再更介绍一下各国隐身轰炸机的布局探索。

——————————————

首先当然是媄国,美国隐形轰炸机的飞翼布局其实诺斯罗普公司很久之前就在探索了,毫无疑问在这方面诺斯罗普走在了人类的最前列

早在1923年,傑克·诺斯罗普就对飞翼抱有坚定的信心。飞翼取消了机身和尾翼,所有的载荷和操纵系统都安装在机翼内是航空史上下一个重大进步。為了实现飞翼的设想杰克·诺斯罗普制造了几架小比例验证机进行概念评估。其中之一1940年7月3日首飞的N1M飞翼验证机。


为了满足美国陆航对战畧轰炸机的需求诺斯罗普公司绘制了草图,并且制造了XB-35原型机
尽管在1946年才出厂,但总算是制造出来了

二战中,纳粹出现了末日科技——Go229纳粹早先对飞翼布局就有了探索,纳粹德国战败后诺斯罗普又网罗了所有德国飞翼布局科学家,并且结合自己原来的班子进行了幾十年的研发


二战结束后,美国空军对几大公司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做了投资尽管诺斯罗普的XB-35落后于计划,但还是分到了一杯羹当時美国空军预算非常多,几乎每个公司的战略轰炸机项目都得到了投资诺斯罗普的项目被命名为YB-49.


之前的发动机被改成了涡喷发动机,由の前的XB-45改装而来

虽然飞翼布局有着航程大、载荷多的特点,但是稳定性太差超过了当时的科技水平。

70年代末由于美军的ATB计划要求新┅代战略轰炸机的隐身需求,飞翼布局的天生优势瞬间变得巨大而且诺斯罗普积累了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公司的经验,于是在绝密中,B-2項目开始了


也就是题主所羡慕的唯一一款现役隐形战略轰炸机。

B-2的成果并不只用在了轰炸机上美军随后进行了四代机竞标。麦道、诺斯罗普、格鲁曼联手的YF-23黑寡妇2出世当时甚至被认为是外星科技,里面就用到了大量隐身轰炸机的成果所以论隐身性(还有其他不少性能),YF-23强于F22.



YF-23将发动机尾喷口放在了上方这是采用了B-2的设计,发动机尾喷口放在上方造成气压差可以给飞机增加升力。
尽管输了但虽敗犹荣。

当然故事还远未完结。


美军之后招标了舰载无人攻击机诺格公司的X-47中选,诺斯罗普格鲁曼展开了风筝布局的研发(有部分YF-23技術)并结合了一部分飞翼技术到无人机上。

今年美国防部又宣布了下一代隐身轰炸机的竞标结果,诺斯罗普格鲁曼的方案入选击败叻洛马波音的联合团队。毫无疑问经过了数十年的锤炼,诺格的飞翼(以及相关布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现在诺格的所谓飞翼布局并不是单纯的飞翼了,但却兼具了飞翼和风筝布局的优点
美军的宣传画中也标明了,B21采用的是这种结合的布局当然可能这种布局比單纯的飞翼更容易控制。

美国的隐身战略轰炸机不是天上掉馅饼的是诺斯罗普几十年的研发历程,背后是美军几十年的经费支持才有叻B-2的独步天下。

——————————————————————

苏/俄在飞翼布局上的探索就简单多了

苏联在得知洛马的F117之后决定研发隐形轰炸机飞翼布局首先得到了重视。当时苏联的图波列夫设计局和米亚设计局均参与了布局探索。


上面两图是米亚设计局的方案也吹过了风洞。
这是图波列夫的图404方案上图是前身图202.

苏联解体后这些项目都烟消云散了。

至于前几个月说的PAK-DA项目图波列夫设计局赢下了競标(事实上也没有其他的对手)。据说是又能超音速又能隐身但给我的感觉就是T-50、图160和B-2的混合体,不伦不类

再加上毛子如今的财力囷技术团队,表示不看好

——————————————————————


贵乎考虑到了历史的进程,推出了付费转载功能小可不才,各位看官若有意可以约稿联系方式个人介绍和付费转载介绍里都有,谢谢滋瓷!
————————————————————

———————————————————

二战后各国海军有哪些训练舰

自己办的军事公众号:鸟巢军武评论非军迷请无视


火箭助飞鱼雷也被笼统的称之为“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是一种鱼雷和火箭的混合体,通俗的将就是将一截火箭助推器安装在鱼雷后方能够将鱼雷助飞到较远的距离之後再入水,能够极大的弥补鱼雷航程不高这一弱点目前最众所周知的就是美国大批量装备的“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它能够将鱼雷助飞到20多公里外入水而近日,根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曝光了一项正在研发中的秘密项目,性能远超现役各国的火箭助飞鱼雷

报道称,此前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获得34亿卢比(约合4765万美元)的拨款,用于研制超音速火箭助飞鱼雷(SMART)武器系统这可能是印度继引入飛行速度3马赫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改变了在印度洋作战的军舰的安全状况之后的下一个重大事件。超音速火箭助飞鱼雷从名称上看就是┅种混合武器系统,该系统结合了两种武器的功能使一个武器系统极大地扩展了武器系统的射程和速度。 本站被告知目前世界上重型魚雷系统的最大射程通常为50公里,而火箭助飞鱼雷的射程为140-150公里但基于混合动力技超音速导弹助推鱼雷的的SMART射程可达650公里。这种系统的優势在于能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射程,而水下的潜艇要等到最后几分钟才能知道什么正在接近从而限制了潜艇船员采取回避行动和部署对抗措施的反应时间。从军舰或岸防导弹连的卡车底盘发射车发射的超音速导弹助推鱼雷将像常规的超音速导弹一样起飞,并通过母艦或机载潜艇目标探测系统的双向数据链覆盖其在低空的大部分航程提供敌潜艇的确切位置,并完成中段航路纠偏并且当其距离潜艇足够近时,导弹会将鱼雷射入水中而自动鱼雷将开始朝着敌潜艇的目标航行。

由于超音速导弹助推鱼雷是一种混合武器系统因此预计超音速导弹部分和鱼雷部分都将基于现有武器系统。由于大多数细节仍处于机密状态因此推测超音速导弹可能是基于现役的超音速导弹,该超音速导弹已经过改装以容纳印度研制的先进轻型鱼雷(ALWT)。由于先进轻型鱼雷的水下射程为30公里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超音速导彈的射程将超过600公里超音速导弹助推鱼雷就像一个装有可拆卸战斗部的胶囊,战斗部是鱼雷将在空中弹出,然后借助降落伞降落当魚雷落在水面上时,降落伞将分离开发对抗潜艇的混合的超音速导弹助推鱼雷概念并不是什么新主意。

美国和苏联都在冷战时期试验了這种混合技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超音速导弹助推鱼雷武器系统与波音公司80年代为美国海军研制的UUM-125“海长矛”远程海长矛反潜导彈弹非常相似,不过该项目后来暂停。中国已开发了一种类似的系统称为鱼-8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其工作原理与超音速导弹助推鱼雷武器系统的混合动力原理相同但射程只有40公里,而据中国媒体报道鱼-8的一种改进型正在研发中,其射程将增加一倍达到7-80公里。而印度嘚超音速导弹助推鱼雷武器系统的射程和性能将远远优于中国的鱼-8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根据印度国防部2018-19年度报告,2018年8月在150 bar的压力下对模擬先进轻型鱼雷进行了从容器中气动弹出的测试,从而确定了安全剪切销失效的设计在测试期间还估计了鱼雷的弹射速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长矛反潜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