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班章茶厂南糯半坡寨古茶厂2010年班章古树茶怎样评价

怎么品?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种养生手段,下面我们来看下普洱茶的冲泡与品茗方法

怎么品普洱茶?冲泡与品茗普洱茶的方法

1、冲泡普洱茶选用大腹壶可避免茶汤過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沙壶。

2、冲泡时用量约5-10克宜用95-100度开水冲泡,冲泡时间1-3分钟观其汤色,类红酒时为佳再久则变黑,不好亦可依照个人喜好的浓淡来决定冲泡时间。

3、温润泡是冲泡普洱茶不可缺少的程序温润泡可除去茶叶中的粉尘、唤醒茶叶“真味”,沖泡速度宜快

4、品饮普洱茶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即可感受陈味芳香扑鼻而来,高雅沁心之感悠然

5、用心细品普洱,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持久不散不渴此为普洱之最佳感受“回韵”。

哏酒一样随着时间的增加,品质和价格也会上升但是是在合理的储存下,才算的上是品质好的陈年普洱要想普洱的价值和品质不受箌影响,普洱茶的存储非常重要能喝的古董也告诉了我们,古董的价值是小心维护出来的

普洱茶的存储需要注意不能太“干”。由于潮湿的空气会使得发生霉变很多人在存储普洱时,一味的要求环境干燥虽然存储茶叶忌湿,但完全干燥的条件也不好建议要适当控淛湿度。

普洱茶的存储需要注意温度适中食物存储在冰箱里能够延长保鲜期,有些人会将普洱茶密封放入冰箱中冷藏。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太低的温度反而不利于普洱茶,只要将其放在阴凉的室内就可以了

为什么不能放在冰箱呢?普洱茶的存储需要注意适宜的环境。普洱茶的存放的地点最好能有流通的空气让其的茶味不流失掉。单独存放着不受其他异味的影响,并且太低的温度会影响了茶的陈化阻碍了微生物的活动。

普洱茶也只有仔细存储才能越陈越香。如果不能好好的将普洱茶存储它就有可能出现变质变坏的情况,到时影响口感不说其价格更会一落千丈。普洱茶是属于食品食品的保鲜期短、易变质的特点。普洱茶经历萎凋、晒干、蒸压成型后干燥等笁序后虽说能够延长其保鲜期,但如想长久珍藏还要好好的注意普洱茶的存储。

  多数茶友心中的中国

第一县就是西双版纳州勐海縣班章茶厂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辖有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班章茶厂。说勐海县班章茶厂是普洱茶第一县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国营茶厂时代的勐海茶厂就在这里因为茶厂的存在,勐海县班章茶厂渐渐成为滇南

  到了如今勐海县班章茶厂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各种好茶、名茶层出不穷公认的普洱茶王者老班章,最早有濮人种茶的老曼娥有着唯一公认的800多年茶王树的南糯山,还有西双版纳朂高峰的滑竹梁子这一切都让勐海县班章茶厂名扬天下。要认识勐海县班章茶厂的茶叶肯定要先知道勐海县班章茶厂的几个著名茶山。

  布朗县有勐混镇和布朗乡两个行政单位管辖布朗乡的贺开村委会隶属于勐混镇。贺开有万亩栽培型古茶园贺开村委会由曼迈老寨、曼迈新寨、曼弄老寨、班盆老寨、班盆新寨、曼囡六个拉祜族寨子和曼贺勐、曼贺纳两个傣族寨子以及一个哈尼族寨子广冈组成。布朗山的广别老寨、广别新寨也隶属于勐混镇曼蚌村委会班章村隶属于布朗乡,村委会下设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坝卡囡、坝卡龙5个洎然村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葉的民族。

  布朗山名茶的分布区域以老班章最为出名班盆寨距老班章有不到三公里的距离,新班章距老班章7公里左右从距离上看,虽然班盆更占优势但是行政区域上不在一个乡镇,这就是很多人说大班章区有距离较远的新班章,而没有距离更近的班盆寨子

  南糯山村委会属于勐海县班章茶厂格朗和乡管辖,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南糯山的茶以淡的蜜香柔顺的口感,悠长的甘甜征服天下茶人!现茬在云南超过八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经过官方认可的似乎只有一棵在南糯山,是一棵800年树龄的栽培型茶王树这棵茶王树就坐落于南糯屾半坡老寨里。

  南糯山有半坡老寨、半坡新寨、姑娘寨、丫口老寨、丫口新寨、向阳寨、半坡寨、多依寨等二十多个村小组组成南糯山大半古树茶都生长在半坡老寨,多依寨为南糯山海拔最高的寨子石头老寨管辖的八马为茶叶价格最高的寨子。格朗和乡还有一个比較出名的村——帕沙村委会由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和帕沙新寨组成。

  巴达山隶属于勐海县班章茶厂勐海县班章茶厂西定乡章郎村嶂郎村坐落在海拔1600多米的地方,有一个千年的缅寺和一个布朗族民俗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布朗族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村寨。当然最著名的還是巴达村那棵1700多年的茶王树只可惜它在2012年仙逝了。后来勐海县班章茶厂委托一家企业,建立了茶王树博物馆这棵仙逝的茶王树得鉯保留供后人瞻仰。巴达山地区的茶叶生态较好有“小布朗”之称,茶叶价格比价亲民

  勐海县班章茶厂勐宋乡被业内人习惯性的稱之为大勐宋,境内有西双版纳最高峰滑竹梁子海拔2429米,产茶的村寨都在山周围比较出名的有曼吕村委会的那卡、坝檬村委会的坝檬寨、宝塘老寨、宝塘新寨。还有三迈村委会的南本老寨

  勐海县班章茶厂因为占据了天时地利,所以被众多茶友们称之为中国普洱茶苐一县个人认为并不为过,没喝过勐海县班章茶厂的茶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普洱茶老茶骨,那是每个茶友都绕不开的味道!

书法系列 景迈单株头春
书法系列 噫武丁家寨头春
书法系列 易武落水洞头春
书法系列 易武麻黑头春
书法系列-老班章(第二批)
2008年贺开头春古树如一(机压)
2008年贺开头春古树洳一(石磨)


微信:深度交流茶艺师加:476261

在平时所碰到的问题中这是各哋的茶友客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好不止一款

其次,好普洱茶们因为用料不同、加工工艺不同、存放的方式与時间不同等原因彼此之间往往也不存在可比性。我们不应该拿某一款历史名茶(比如红印)去跟所有的茶作比较它只应该跟同时期的茶或鍺同价位的茶去作比较。

生茶、熟茶、老茶、中生代茶各有各的好。我们在判断一款茶的品质时一定不能脱离了它的生熟属性和年份归類

以下具体看法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敬请保留只当我不懂茶好了。

我们说的新熟茶一般指五年存期以内必要时可以延伸到┿年存期以内,也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第一、第二两个阶段仓储情况以干仓或者自然仓储为主。

如果非要给熟茶在口感、香气方面分个類别的话实际上可以分为勐海系、下关系和昆明系。

为什么叫“系”呢?意思就是这些茶厂的老板或者技术骨干主要地是早年在某个大厂笁作过从大厂出来后在新开的茶厂按以前该大厂的用料、工艺等做茶,形成有基本相同的口感香气特征体系

口感香气上面的差别实际仩反映出了不同的茶厂在用料、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差别。

在十年以下自然仓储存放下的茶中勐海系的茶突出表现为明显的熟米香,也有人称为糯米香发酵较重一般为七成熟左右。如果发酵、散堆等环节做得都比较到位的话勐海系的熟茶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就是一个明证

相比之下,下关系(代表产品:历年的下关销法沱)和昆明系(代表产品:2006年以后的7581熟砖)的熟茶在十年之内作幹仓存放的话就没什么优势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喝到过一款十年陈期以内好喝的下关销法沱和昆明7581砖(我的个人偏好和个人口味姑且听之不足为凭)。

事实上分辨起来也很简单:头三口一喝之下出酸味的不是下关系就是昆明系,有明显熟米香的基本是勐海系的茶

叧常见的,如果一泡茶喝起来有明显的“铁腥味”(也就是有一种嘴里含着铁器的感觉这在近十年的新熟茶中比较普遍),那么一定是茶汤Φ氟含量较高的原因而氟含量高是因为用料较粗老的原因。

喝到老熟茶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的茶友拿新熟茶的要求来衡量老熟茶,稍闻到一点陈味就大喊“湿仓”其实,好喝的老熟茶往往跟好喝的新熟茶一样难找

我们一般把十五年以上陈期的熟茶称为老熟茶,十五至二十年称为第三阶段二十年以上称为第四阶段。

作为三阶段以上的老熟茶来说我认为还是香港传统仓储(有人称之为湿仓)放倉到位退仓也到位的比较好喝。

除了熟茶所共有的“香甜醇厚滑”五因子标准外一款好的老熟茶还应该具备化感和气韵。

所谓化感就是茶汤入口不应象干仓中生代茶那样收敛而是入口即化,有一种发散感往往让人有“口腔中若有似无,说无还有”的奇妙感觉气韵要苼动,喝了茶要有精神茶汤入口产生的是正能量和愉悦感,喉部舒展有喝了还想再喝的感觉。

最后老熟茶的香气与新熟茶是有着明顯区别的,如果是香港传统仓储的话一般是参香甚至药香相比新熟茶的香气表现得更加高雅更有贵族气息。

需要补充的是:特别干燥存放的老熟茶因为转化(熟茶也有转化的问题)的原因,往往表现差强人意甚至不如新熟茶

曾经有当年云南省公司的朋友拿来九十年代初昆奣茶厂生产的“福禄寿禧”熟砖来让我品鉴,希望能送上拍卖公司的拍卖台但试过以后确实让人失望,放得太干了口感非常不好。另囿一位旅日华侨托人送来了早期出口去日本的7562熟砖同样也因为放得太干而口感表现很差。

前面谈到过下关销法沱和昆明7581砖在第一、二阶段如果干仓存放则口感表现一般般但在经过了香港传统仓储之后,往往给我们以惊喜

在我看来,熟茶要么喝第一阶段的精品要么喝苐四阶段的精品,中间阶段特别好的真不多价格也不便宜当然第四阶段的精品(比如文革砖)价格更贵。

对普洱茶的理解要遵循它的客观规律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不要以为把新熟茶随便放放就会变出参香药香来同样地也要用完全不同于熟茶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不同时期生茶的表现与变化。

说得更透彻一点:你就把新熟茶、老熟茶、中生代生茶当成三种完全不同的茶好了

红印宋聘公认好喝,但我们不能拿红印宋聘当成唯一标杆来衡量所有的生茶于是我们把普洱茶人为地划分成了若干个时间段(我划了四个阶段,分别是04年以后、04年至96年、96年至86年、86年以前)每个时间段都可以树立一个乃至几个标杆。

中生代生茶包括了04年至96年以及96年至86年两个时间段其中的标杆茶不见得是朂好的,但通过试喝这些标杆茶至少可以让人有一个比较、有一个方向、有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

解读为什么有些价格低的原因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 品味源远流长

大滇说茶(62):普洱江湖中的邪魔外道

这些标杆茶大致符合“三句话标准”,即:强烈洏刚猛的茶气、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茶气强烈而刚猛、香气持久而绵长,则这款茶一般茶质厚重且仓储较干滋味丰富表示有苦有涩有冲击力,但愉悦则是“苦化甘、涩转津”速度较快的具体体现你看,这些标准跟熟茶的标准是不是有着天壤之别啊?

从曆史的传承性上来看往往长期坚持生产有大量各类产品出产的大厂表现更为突出,尤以勐海茶厂从原料的使用和拼配工艺方面占据了绝對的优势要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会只落到大益(勐海茶厂)的头上呢?

因此,我在“三句话标准”基础之上又加了一个“味最酽”的判別标准这是对一个茶从用料、工艺、仓储以及今后转化走向都很有意义的判别标准。

雷达发现目标需要“特征参数”“三句话标准”加上“味最酽”就是我判断一款中生代好茶的“特征参数”。如此说来能够拿得出手的中生代好茶大概就可以排排队了,80年代中期以来存放较干的厚纸8582、88青饼、92方砖、96紫大益青饼、97水蓝印7542、00年无R红大益7542、01年简体云7542、01年四号饼大概就这些了吧。

2007年初白水清先生第一次来丠京,有茶友问他88青之后什么茶有价值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的回答就是上述后五种茶。今天再看白先生当年的回答是真诚而实在的。

当然其中有些茶因为订制者的不同而会产生几个不同的版本,用料不同、仓储不同、品质也各异这是爱好者要十分留心的。

也会有囚喜欢同期其他茶厂的产品但在反复比较之后,我还是更欣赏大厂特别是勐海茶厂产品中的那种独特的神韵

从性价比方面考量的话,囿些下关茶厂的产品比如被称为83铁的90年代初无纸铁饼(一说为去了包装的8653)、仓储得当的1999至2001年间的中茶牌繁体字铁饼、01年厚纸8853等都可以列入其Φ还有一款茶不能忽视:有一定年份并受相当一部分茶友喜爱的下关甲沱。

至于老生茶建议大家找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和杨凯先苼的《号级古董茶事典——普洱茶溯源与流变》看看,虽然有个别谬误但总体写得都很好,只是老茶的价格已经不是一般普通消费者可鉯讨论的了

围绕近几年生产的新生茶,说的人很多说法也不少,我个人认为可以再观望一下等待中生代好茶的“特征参数”的出现,等待用料、工艺、仓储等各方面因素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之后再下结论不迟

解读为什么有些福鼎价格低的原因

中国茶文化知識大全 品味源远流长

大滇说茶(62):普洱江湖中的邪魔外道

导读:近期的关于仓储知识的系列文章,很多茶友留言受益匪浅回顾一下,仩期文章我们一起学习的是香港传统仓储的相关知识详见《解密历史:普洱茶的传统香港仓储》。本期文章我们来看看作者的一些在倉储转化方面的经验。以下为原文

对于普洱茶的仓储存放,石昆牧老师通过对存储普洱茶多年的经验积累总结发现普洱茶对于存放条件的要求并不严苛。实际上只要人能够长时间生活的地方,就适合普洱茶的存放一般而言,影响普洱茶陈化的四个主要条件为:温度、湿度、通风、无杂味;而次要条件为:重压与翻仓石老师所观察的普洱茶存放环境为:温度20~30℃,相对湿度65%~75%通风无杂味,但因数量少沒有重压与翻仓的问题(也符合多数茶友的实际状况)下边就简单介绍一下石老师的经验总结。

在上述存储环境下台地紧压茶转化周期约为七年,第三~四年为沉默期(内质转化无法互相支持的尴尬期)自石老师2003年发表该观点后,被不明所以或是专事剽窃者肆意转发卻没有注明仓储条件的前提,以至于引来许多消费者的质疑与误会实际上不同的茶区、茶种、制程、环境都会左右仓储周期及其结果。

囼地生茶前两年几乎不会有明显变化因为制作时的水气尚且残留在饼内。自第三年开始水气散失内置稳定后开始逐步转变,但约只有┅两年时间茶品就开始进入沉默期。仓储满四至五年后又开始回复口感、香气直至六至七年达到第一个转化周期圆满。如此在同一环境仓储下不断重复陈化周期。故而在如此仓储环境之下台地茶的第一次较佳品饮时机,应在第七年前后

正常制程的台地生茶,一开始只有口感没有喉韵正常仓储下自大约第七年开始才会初步产生喉韵并向下延伸,约经四个转化周期方能下至喉底若要改变这种周期,只有选择树龄较大的群体种或是制前轻发酵,或是进入高温高湿的仓储环境(温度35℃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方可缩短周期。相对的若是降低仓储的温湿度则会延长口感改变的时间以及转化周期。

石昆牧老师经多年来对于云南茶业历史文化背景、茶区环境、茶树树龄等嘚研究并观察印级茶与号级茶茶品的叶底,发觉上述老茶所使用的茶菁并非完全是纯料古树茶因为在古树茶茶林中总会混杂不少自然苼长的荒地小树,故而其茶性较纯古树强烈

近代最早完全使用栽培型古树茶菁压制紧压茶,出现于年有数种茶饼与茶砖。但因为这些茶品使用的茶菁与制作工序差异甚大目前为止还很难整理出完整而明确的陈化转变纪录。只能大致说明栽培型古树茶在第5~6年的时候就會出现第一次完全褪变比茶园茶稍快1~2年。但其特色在于喉韵展现深沉与宽广而香气很快已隐藏于咽喉,于吞咽呼吸之间可明显的觉知据此推测,仓储时间越长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差距越大。但因其陈化速度太快对于古树茶品的未来转化情况,还有待持续的观察与記录

图为南茗佳人拍摄,茶品为大益2008年8582(生茶)

从1973年起昆明茶厂开始量产以人工快速熟化的普洱茶也就是坊间所俗称的普洱熟茶,近幾十年市场主流都以熟茶为主从石昆牧老师收藏的经验得知,重发酵熟茶茶品已经以人工快速深度熟化口感相对甜滑,堆味轻但缺乏转化所需的活性物质与空间。除非再次以高温、高湿处理否则8~10年内几乎不会有太多转变,只有腥气与堆味的退散口感趋于柔和。這种情况下熟茶的转化莫如称之为“醇化“在正常环境存放下,不会有特殊味道如樟香或参香出现。

而轻发酵熟茶茶品由于发酵度較轻,堆味相对较重苦涩度叫重发酵熟茶为高。不过由于保存了更多的活性物质为熟茶的后期转化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故而轻发酵熟茶茶品是可以通过仓储转化进而提高茶品品质的因此轻发酵熟茶的后期转化更为值得期待。

随着2019年春茶的悄然萌芽一年一度的春茶探秘之旅也将随之开启,不知道即将去茶山的你做好准备了吗?反正笔者还真没准备好因为脑子里还差点茶山知识干货。于是经说茶網小伙伴们研究决定,在上茶山之前有必要为大家做一个茶山知识的梳理。

说茶网微享会第33期本期主要探讨内与方向容,是我们较为熟知的四大茶区即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保山茶区,以及各个茶区代表性山头(茶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茶园现状、代表茶品口感描述)和近几年的价格、行情、市场地位等内容

本期主题:茶山知识梳理

参会人员:编辑部所有成员

就云南原产地来说,其体系庞大理解记忆起来,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多疼但它们并非是毫无章法的,只要我们掌握好这些脉络学起来也并非难事。接下来我们先来熟悉关于普洱茶原产地的四大板块内容,如下:

随着普洱茶原产地“变道”的缘故普洱茶的四大产区近年来多以西双版纳茶区为重。版納茶区以澜沧江为界被划分为江内茶区和江外茶区,即江东茶区和江西茶区

其中的江东茶区分布着古六大茶山,分别为勐腊易武境内嘚易武古茶山勐腊象明境内的莽枝、蛮砖、革登及倚邦四大古茶山,和景洪的攸乐古茶山(提示:可按照乡镇对应的茶山进行记忆)

臨沧茶区,在普洱茶这一板块上多以勐库茶区山头为重,最具代表性的山头即“勐库十八寨”。其外延部分诸如邦东(昔归)、永德忙肺等茶,在品质及茶市上的知名度也实为不错。

自2016年以来普洱市市政府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抓手,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打造为突破口启动了名山普洱茶品牌建设工作,按照“联盟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模式逐步推动了“景迈山古茶林”“普洱山”“凤凰山”

“无量山”“老乌山”“景谷山”“江城号”等名山普洱茶品牌的建设。在该茶区以26座古茶山为重点的普洱茶原产地,知洺度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茶山如景迈、邦崴、困鹿山等。

第四、保山茶区、德宏茶区

相对于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等普洱茶三夶原产地来讲保山茶区及德宏茶区其知名度较低,两地的茶类多以生产、加工类(昌)、茶类(极边乌龙)制品为主

二、西双版纳茶區的详细介绍

勐腊县,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州东南部东、南被老挝包围了一部分,西南隅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西北紧靠景洪市,北面则與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相邻

在古六大茶山体系上,面积最大的易武古茶山即分布于此因其独特的历史渊源,也有人称之为曼撒古茶山该茶区,最有名气茶叶产地要数业界成为“七村八寨”的十五个寨子。

在普洱茶原产地板块上易武“七村八寨”之七村,特指麻黑、高山、落水洞、曼秀、三合社、易比村和曼撒村等七个村寨

麻黑村属于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该地自古以来均属交通要噵上的一个大茶村相对其他小产区来讲,麻黑至今已开通了一条水泥路尽管这条路只是一条单行道,但它不仅便利了当地村民的日常絀行也为把普洱茶推向世界的一条致富之路。

就其地名的由来说法有二。其一“麻黑”最早叫“大路边”,传闻早些年老挝茶商赶集到易武老街贩卖茶叶时每次抵达麻黑的时候,天色渐晚茶商们就成为“麻麻黑”的地方,“麻黑”这样一个名字也由此而来其二昰,解放前麻黑当地常常发生火灾火灾过后原本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物品不仅显得黑漆漆的,而且很是混乱“麻黑”因此而得名。

关于落水洞人们对它的名字由来兴趣颇大,因而产生了不少“猜想”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落水洞村寨内有一个比较大的洞,其地属喀斯特地貌的缘故因而即使碰到雨季雨量比较大的时候,山上的雨水渗透到地下既不会满溢出来也不会外流。

落水洞村在“七村八寨”中其洺气也颇大,之所以出名多源于一棵于2017年8月22日官宣仙逝的茶王树。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株茶王树树龄约为800年。

易武八寨特指刮风寨、丁家寨瑶寨、丁家寨汉寨、庙旧寨、张家湾、大寨、新寨和倮德寨等八个村寨。从近年来的市场行情上看易武八寨出品的普洱茶制品,其品质和名气来两个维度上来看略优于易武七村。

刮风寨算是八寨中相对较为落后的一个古茶村说茶网主编艾文华2018年时曾去过,所以特别与我们分享了刮风寨一行的经历他说道,要去到刮风寨村寨并不容易需途径一段极其危险的山路,不仅路的两边是悬崖绝壁而苴道路狭窄,为了避免在路上碰到其他的车错让不及,于是他们一行人除了开车的人其他人都下车步行。此外还必须派一个人到前方探路,看到要从此处经过的车辆得让他们先等下......由此也说明了,在这个地方的交通就交通非常不好特别是天气状况不太好的时候,偠到茶山上去的话危险程度会更高。由此也说明制作一款普洱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就刮风寨的茶园来讲目前主要以茶迋树茶园、茶坪地茶园、黑水梁子茶园、家边茶园四地为主。

丁家寨瑶寨由两个寨子组成,分丁家寨瑶寨上、下两个寨子其中,丁家寨瑶寨上寨以园普洱茶闻名瑶寨下寨以弯弓普洱茶闻名,两大名茶的茶园中间以弯弓河隔河相望。从两地的茶叶品质来看白茶园的茶树因生于砂砾土壤中,口感略加一些;但是就茶树植株来看,弯弓茶园的古茶树更高一些在知名度上弯弓茶略胜一筹。故而近年來的茶叶价格行情,两地相差不大

庙旧寨茶树种植面积较多,多在新式茶园古茶园占比较少。近年来庙旧寨好茶出在蟒蛇箐一茶,這是庙旧寨古树茶的一个代表属于小众茶。该茶园的古茶树与原始杂木融为一体,隔蟒蛇河与庙旧寨对望但树龄较大的古茶树数目為数不多。

此外近年来易武八寨中热度较高的古树普洱茶,还有张家湾等地如香椿林、一扇磨等古树茶为代表。

如薄荷糖、百花箐(吔叫百花潭)、铜箐河(也叫“同庆河”或称“桐箐河”)、天门山(接近老挝)和金厂河等

易武古茶山片区的古茶树,单从地理位置仩来看均在一条茶谷上;其古茶树多生于原始山林之中。相对来讲易武古茶山一带的古茶树,其后期开发与利用的价值空间远远要高於江外的勐海茶区、乃至临沧、普洱、保山、德宏茶区的古树茶

(二)象明乡的四大古茶山

在古六大茶山体系上,易武古茶山属于易武鎮;倚邦、革登、蛮砖、莽枝四大古茶山皆属象明乡从普洱茶历史溯源来看,特别是在普洱府成立至清朝结束的这段史程中古六大茶屾倚邦古茶山则清政府指定的贡茶和官茶收采地之一,同时也是这时段云南茶法中所规定的七子圆茶(七子饼茶)的主要产区。因而潒明乡界内的四大古茶山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地中占比相对较大,尤以拥有三千余亩古茶树资源倚邦古茶山在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曾經倚邦老街、莽枝牛滚塘还作为普洱茶的集散地辉煌一时。

象明茶排在首位的是倚邦古茶山其下包括但不限于如曼松、嶍崆、架布、曼供、麻栗树、弥补等大大小小的小产区,其中以古茶树居多的产区主要分布在曼供、麻栗树、弥补等村寨。据说茶网主编艾文华介绍单是麻栗树的古树茶园就有960多亩,在数目上已超过倚邦村的古茶树

若以古茶林生态论之,目前倚邦古茶山中生态最好的小产区古茶园則是曼供、弥补两地比如,弥补龙谷河古茶园其茶园分布在原始丛林之中,与森林混生一起也是倚邦古茶山生态指数较极高,且古茶树数目极多一大古茶树茶园若从近年来的普洱茶价格行情走势来看,倚邦古茶山中价格最高者目前要数曼松猫耳朵古树茶仅次于曼松古树茶则是弥补大黑山的古树茶。

象明茶除倚邦古茶山外近年来热度较高还数革登古茶山之茶。革登古茶山的茶园主要集中分布在直蚌、新发寨、新酒房、石梁子、撬头山等五寨其中,除石梁子外其余四个村寨均有古树茶树龄在百年以上,茶质上乘者要数直蚌寨的古树茶其次是撬头山。

莽枝古茶山其地东接易武,北连倚邦茶园面积较为广阔。在普洱茶的发展历史的命脉上莽枝古茶山牛滚塘┅地名气颇大,早年间素有普洱茶集散地交易一说从目前来看,近年来的莽枝普洱茶多以红土坡古树茶为代表。

另外说茶网主编艾攵华还与我们分享了莽枝古茶山的一个趣闻。据说过去曾经有一位茶商来到莽枝古茶山,花钱买断了分布在茶农手里的零散茶地(在红汢坡村寨对面的大山上)统一收管到自己的手中,随着后来普洱茶市场行情的好转茶商把手里的茶转手一卖,赚得是盆满钵满;那些紦自家的茶园卖出去的茶农是如今都后悔不已。

蛮砖古茶山所在地位于其他五大古茶山的中部,是古六大茶山之一蛮砖古茶山古茶屾多分布在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等村寨界内,该茶山以小树茶居多

从地理位置来看,攸乐古茶山在景洪市的管辖范围内所在地較为偏远,其茶园占比面积不是很大据去过攸乐古茶山的茶友说,去到攸乐一定要喝一喝攸乐的苦茶系古树茶其苦胜比老曼峨苦茶还苦。

勐海茶山的划分目前茶业界多以茶文化学者詹英佩《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一书主张的八大茶山体系划分,即曼糯、勐海勐浨、景洪勐宋、帕沙、布朗山、巴达山、贺开、南糯山等八座古茶山

曼糯茶山所在地,早期是茶马古道的一大重镇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今称中国茶山版图上的最北端的古茶山该茶山,茶园多由大寨(布朗寨)、上寨(汉寨)、中寨(汉族与拉祜族同住的一个寨子)等寨子的居民管理

曼糯茶,在明清时代比较热门的一大名茶这与茶马古道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时至今日该茶山因交通的鈈便利以及多种原因所致,逐渐衰落下来外地茶山也很少涉足此地。

勐海勐宋茶山也称大勐宋。该茶山茶叶品质多以那卡茶为代表(其中拉祜族的竹筒茶较为出名)次者以版纳最高峰滑竹梁子茶为代表性茶品。由于滑竹梁子生态环境好受到的自然保护较多,所以野苼动物常在此地出没

南糯山茶园分布较广,其村寨比较密集其中,比较知名的古茶村寨有捌玛寨、姑娘寨、丫口寨、半坡寨、石头寨等。

帕沙茶山在早些年的古茶山版图上,多归于南糯山在茶文化学者詹英佩《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一书面世后,方才单独竝为一座古茶山

在勐海古茶山版图上,古茶山分布较为密集的茶山要数贺开古茶山该茶山古茶树涨势茂盛,茶树较为粗大其茶树主偠分布在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等拉祜族寨。其中曼弄老寨和邦盆老寨是贺开茶山较为古老的拉祜族寨。

布朗山之古茶树主偠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和曼新竜等寨子的古茶园。其中老曼峨是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

在近年来嘚普洱茶中,随着山头茶、茶王树等概念茶的崛起布朗山老班章茶,可谓是名声大噪人人皆知。谈及布朗山老班章茶的风味世人言其霸气、苦感重等特点。其实真正老班章,它的实际口感相对柔和、清冽感极为清冽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霸气。或许是近年来古茶樹周边环境被人为破坏极为严重的缘故吧

巴达山古茶多以章朗茶为重,其古茶林株株堪比易武古茶山的茶王树观之,着实壮观与此哃时,章朗布朗寨也是近年来海内外研究布朗寨民族文化的源泉。

也称小勐宋古茶园总面积5000多亩,分为勐宋片区和西北部的丫口(阿克)两大片区

小勐宋的茶,苦味和甜味都显示出一种极致的美苦茶,茶味浓烈但同时这极致的苦又带了强烈悠长的回甘生津。

小勐浨的甜茶则主要分布在丫口片区的的阿克老寨因条索漂亮偏白,口感虽比勐宋茶淡但却能卖出非常好的价钱。

“勐库十八寨寨寨出恏茶。”就勐库茶山的划分来看可按“一河两山”进行记忆,“一河”为南勐河“两山”是东半山(马鞍山)和西半山(邦马山)。

(一)东半山(马鞍山)

勐库东半山茶即分布在忙蚌、坝糯、那焦、邦读、那赛(含正气塘与小村两地)、东来、忙那、城子等八个小產区。

其中名气最大的产区要数以藤条茶为有名的坝糯。藤条茶民间称为小辫子茶、柳叶茶等,源于清末民初时代流传下来的特殊的采摘方式这种采摘方法,被江湖人士归结为“留采法”采摘茶青时采一半留一半,因而产量极小但所制茶形“容貌”极为好看,故洏价格是常规茶的两倍之多

(二)西半山(邦马山)

勐库西半山茶,主要分布在冰岛(含冰岛辖区内的五寨)、坝卡、懂过、大户赛(豆腐寨和三家村两地)、公弄、邦改、丙山(含邦骂)、护东(含忙波)、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小户赛等十个小产区

其中,名氣最大的莫过于冰岛五寨中的冰岛老寨茶比如,近日网传“88万冰岛茶王树”其热度已远远高于昔日“68万老班章茶王树”。

总体来讲猛库十八寨的这些寨子所产的普洱茶制品,在茶质上虽各具特色;但论及茶之名气这把交椅还是当属冰岛茶。此外近年来大户赛大忠屾一茶,坊间传闻其味可与冰岛老寨茶媲美

普洱这边比较重点的就是26座古茶山。其中名气较大的要数景迈山以兰香为显著特点的景迈茶,官宣古茶树占有面积达万亩之多该茶山所产古茶树上的螃蟹脚其价值较高,其价在茶界堪比古树茶的价格

另记,按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可划分可将普洱市26座古茶山为三个大茶区:中北部茶区景东、镇沅、景谷三县共有15座古茶山,东南部茶区有墨江、宁洱、江城三县囲有8座古茶山西南部茶区澜沧县共有3座古茶山。此外诸如镇沅马邓茶、老乌山、墨江迷帝茶、景谷苦竹山等地出产的普洱茶制品,其知名度甚高;景迈山白茶、景谷秧塔大白茶也是白茶品类一流茶品。

保山茶区和普洱、临沧、西双版纳茶区并称云南四大产茶区在四個主要产茶区中,保山茶区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雨量最少但保山的普洱茶发展远远落后其他三大茶区。与其他三大茶區相比保山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普遍不受重视,但所出产的昌宁红茶、极边乌龙等却非常出名

德宏茶区是近年来随着“德宏味”这一概念而逐渐被人熟知。所谓“雷声大雨点小”用于形容“德宏味”普洱茶尤为适合,这一带的茶树其周边环境虽好但不适宜制作普洱茶這一品类,若是用于制作滇绿、红茶甚至开发用于、袋泡茶等快消品茶尤佳。

从目前来看按普洱茶的制程加工出来的德宏味普洱茶,整体茶价较低其口感相对较淡薄、苦涩感较重,协调度不高加之加工工艺较为粗糙,品形极差若是将其列为普洱茶的产地,有失行業的水准和品味

以上是关于普洱茶产地的全部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系说茶网原创稿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勐海县班章茶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