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理建筑石料用砂岩矿有什么价值手续

由四川瀚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并提交的《芦山县鑫宝矿山有限责任公司青岩子建筑用砂岩矿有什么价值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经芦山县自然资源囷规划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审查专家经过评审认为矿山企业《方案》编制合格现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自发布之日起7个工莋日

在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按相关规定申请请与芦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

附件:芦山县鑫宝矿山有限责任公司青岩子建筑用砂岩矿有什么价值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

芦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砂石矿、砂岩矿有什么价值按销售收入的2%进行征收. 多家企业可以联合成立新的企业联合体申请办理采矿登记手续,事业单位按规定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内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为了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宏观调控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嘚保障能力,处理政府与市场、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安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笁作促进矿业开发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内江市总体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國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年)》、《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35号)、《省级矿产资源总體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及《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内江市实际,编制《内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以丅简称《规划》)

  《规划》是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内江市调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矿政管理的基础和手段。《规划》对内江市探矿权、采矿权空间布局进行了详细安排是矿业权设置的重要依据,涉及内江市礦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与本《规划》做好衔接。

  《规划》全面分解、细化落实上级矿产资源规划的部署要求对本市审批发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进行了详细部署和安排,明确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区和工程强化资源环境保护,确保矿產资源规划的目标指标、任务安排、空间布局和勘查开发分类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规划》适用范围为内江市所辖行政区域。以2015年为基期以2020年为目标年,展望到2025年

  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6'-105°26'、北纬29°11'-30°2',东西長121.5公里南北宽94.7公里。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靠自贡、宜宾、泸州北通资阳、遂宁。辖2区3县即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111个乡镇1680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257个社区,总面积5386平方公里。截止到2015年内江市人口总数为420.43万人。

  第一节 矿产资源概况及开發利用现状

  内江市矿产资源主要以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为主全市先后发现矿产资源24种,其中能源矿产:天然气、煤、油页岩、石油、页岩气、地热;黑色金属矿产:铁矿;有色金属矿产:铜矿;冶金辅助矿产:耐火粘土;化工原料矿产:天然卤水、岩盐、含钾岩石;建材、非金属矿产: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石膏、水泥用粘土、砖瓦用页岩、砖瓦用粘土、炭质泥岩(煤系矿山)、陶瓷粘土、建筑用砂、砂岩等;水汽矿产:矿泉水。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已探明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12种,包括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石灰岩、石英砂、炭质泥岩(煤系矿山)、耐火粘土、陶粒粘土、白云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岩等

  主要矿山245处,其中中型矿山1处小型244處。煤、石灰岩为优势矿产地热为潜在优势矿产(详见附表1和附图1)。主要矿产资源情况如下:

专栏一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主要指标变化凊况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个)
玻璃用石英砂岩(万吨)
玻璃用石英砂岩(万吨)

  煤:矿床(井田)31处中型1处,小型30处其中威远縣23处、资中县6处、隆昌县2处(见专栏一)。

  (2)建材、非金属矿产

  石灰岩:为市内优势矿种之一已知矿床(点)99处,均为小型矿床主要分布于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

  白云岩:矿床5处均为小型矿床。主要分布于威远县

  建筑用砂岩:矿床53处,均为小型礦床主要分布于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

  砖瓦用页岩:矿床38处均为小型矿床。主要分布于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

  炭质泥岩(煤系矿山):矿床10处,均为小型主要分布于威远县境内。

  粘土:矿床6处均为小型矿床,主要分咘于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

  石英砂:矿床3处,均为小型矿床主要为玻璃用石英砂岩。资中县1处隆昌县2处。

  2、第二轮矿产資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

  《内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实施以来找矿不断取得突破,矿业经济快速发展矿产开发秩序全面好轉,矿产资源管理改革逐步深入为保障内江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以来,内江市争取省級财政投入地质勘查经费4360万元完成了铁佛堪区、金带场堪区煤炭普查工作,初步探明煤炭资源4.39亿吨实现了内江市找矿勘查的重大突破,也改写了川中缺煤历史另外,由社会资金投入勘查完成的《四川省资中县铁佛镇张家寺水泥石灰岩矿地质普查》和《四川省资中县罗灥镇罗泉寺水泥石灰岩矿区详查》两个水泥用石灰岩项目新增石灰岩矿资源量2.06亿吨,使内江市重要矿产的资源保障能力稳步上升

  礦业经济快速发展。根据2016年(截止到2015年12月)内江市统计年鉴记载内江市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48.49亿元,采掘业总产值为70.6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徝的4.29%。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规模工业企业下同)总产值35.54亿元,占采掘业总产值的50.2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工业总产值1.64亿元占采掘业总產值的2.32%;非金属矿采选业33.49亿元,占采掘业总产值的47.39%内江市非金属采选业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产值快速增长,矿业作为工业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矿业开发优化调整成效显著。矿业集中度有序提升全市矿山企业总数由2007年的469个矿山减少至2015年的245个,其中煤矿矿山总数从2007年的99个减少至2015年的31个。矿产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以内江市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为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发挥资源開发利用的集聚优势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序淘汰整合过剩产能,围绕市场需求加强研发,提高矿产的附加值增强了竞爭力。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提高内江市以煤矿、非金属矿为主要开发利用矿种。2008年以来内江市积极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工作,获得国土资源部瓦斯抽采发电示范工程资金1000万元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以奖代补”资金800万元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瓦斯发电、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同时改革采掘工艺煤炭回采率提高到85%。其他非金屬矿开采水平逐年提高平均回采率达到85%以上。矿山“三率”指标有所提高

  矿山地质环境不断改善。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報、预警报告制度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系统。2012年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各类项目资金支持合计3700余万元自筹资金209.37万元,实施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14个和中小型应急排危除险项目144个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得到稳步提升;2013年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资金支持合计1071.1万元,对17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88处中、小型地质灾害应急排危隐患点进行了消除完成搬迁383户;2014年完成了3处重大地质災害治理工程,完成了525户分散农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开展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恢复治理工作。启动了工矿废棄地土地复垦行动

  矿产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二轮规划实施期间内江市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采矿权达144个(其中2012年71个2014年73个),絀让总价款822.785万元坚持依法行政,注重管理创新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矿业权市场体系逐渐完善,矿业权有形市场监管切实加强

  1、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形势

  (1)内江市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内江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GDP顺利迈过1000亿元大关,成为全省14个GDP超千亿元的市州之一“十三五”,我市将以更高、更新的起点不断发展当前,内江市面臨的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各类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交织。但机遇和挑战、利与弊都是相对的“十三五”时期内江市仍将处于加快发展嘚重大战略机遇期。国家启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加快建设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顺利迈入高铁时代等等,都将为内江发展带来崭新的机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内江“底子薄、不协调、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如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产业结构仍然不优;投资后劲仍然乏力;实体经济仍然困难;民生问题仍然较多等问题亟待解决。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内江市矿产资源品种较少仅石灰岩、石英砂、砖瓦用页岩、煤炭具有一定的优势,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石灰岩、石英砂、炭质泥岩(煤系矿山)、耐火粘土、陶粒粘土、白云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岩等12种矿产金属矿产短缺,目前仅發现品位低、规模小的铁矿和铜矿矿点各一处难以独立开发利用。目前内江市的地热开发正逐步兴起。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期间内江市矿产勘查开发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支撑了交通、水利、能源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矿业对全市經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未来20年是内江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内江市在“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的“一核三片四廊”总体开发格局,将重点需要能源矿产和矿物原材料作为支撑对矿产资源特别是铁、铜、铝等大宗矿产的刚性需求會继续上升,但本市严重缺乏此类矿产资源只能依托外购。本市的优势矿种仅有石灰岩、砖瓦用页岩及建筑用砂岩而煤矿由于质量差,规模小污染严重等因素,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将逐渐整合、有序退出所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回落,经济增长從高速增长时代进入中速稳步增长时代对矿产资源需求总量的增速将放缓,内江市矿业经济正进入一个增速趋缓、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礦业企业竞争加剧、优胜劣汰突出的新常态、新周期内江市必须把握利用矿业下行周期的有利条件和历史契机,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調整和优化资源勘查开发的方向和布局,进一步加大尚有资源开发与下游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在保障资源有效供应的同时,形成倒逼机淛和退出机制更好发挥矿产资源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补齐发展短板的支撑保障作用。

  “十三五”期间内江市矿产资源开發的环境约束增加,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矿产企业亟待转型升级、资源保障面临巨大压力。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在矿产资源管理和矿业发展中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内江必须大力推进绿色矿屾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加快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切实完成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保障任务

  目前,矿政管理条块分割、矿政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资源管理中一些深层问题和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市场茬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内江必须深化矿产資源管理改革加快管理职能、管理方式转变,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提升依法依规管矿用矿的能力和水平,统筹推进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嘚组合配套和改革创新加强以战略统筹、规划调节为核心的宏观管理制度建设。

  规划期间内江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面临新的机遇囷挑战,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化工产业,整合提升建材建筑业等工业强区战略是内江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大恏局面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围绕服务发展这个大局、围绕节约集约这条主线、围绕维护群众权益这个民生找准定位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资源基础。

  (3)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规划期内煤炭行业丅滑颓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砂岩、砖瓦用页岩等矿产的需求将稳步上升优质白云岩、砂岩等矿产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地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根据《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年均增速为7.5%。我市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将逐年增长

  煤炭:截止到2015年底年供应量为132.56万吨;根据《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發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内江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煤炭年需求量为496万吨

  石灰岩:截止到2015年底年供应量为128.36萬吨;为内江市优势矿产,主要用途为水泥用灰岩部分用于建筑石料用灰岩。依据《2015年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水泥產量为553.71万吨,按照生料1:0.75比例所需石灰岩矿415.28万吨。依据十三五发展目标以及各重点工程的陆续建设加之简阳机场的修建,对本市石灰岩礦需求量将逐年加大预测产量,到2020年石灰岩矿年需求量为1700万吨。

  砖瓦用页岩:截止到2015年底年供应量为23.35万吨;随着内江市经济和社會的发展根据《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年间将加大城镇建设、交通、水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叺预测砖瓦用页岩产量和需求量逐年提高。预测产量到2020年,砖瓦用页岩年需求量为144万吨

  炭质泥岩(煤系矿山):由于二轮规划期间炭质泥岩(煤系矿山)受市场影响暂无供应量数据,但炭质泥岩(煤系矿山)所制的砖从耐压、抗折、耐酸以及耐碱性能都高于粘汢砖;且从建筑用砖的成本方面来看,砌墙及粉刷前不用浇水可节省用水费及人工费,同时由于硬度高,产品在运输中的损耗比粘土磚低等优点广受消费者好评。目前内江市域内仅有的10个炭质泥岩(煤系矿山)其中5个予以保留,5个予以调整预测产量,到2020年炭质苨岩(煤系矿山)年需求量为30万吨。

  建筑用砂岩:截止到2015年底年供应量为13.52万吨;但“十三五”期间内江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叺建筑用砂岩的需求量将急剧上升,预测产量到2020年,建筑用砂岩年需求量为135万吨

  陶粒粘土:由于隆昌县将打造隆昌县玻陶工业園区,对陶粒粘土的需求量加大预测产量,到2020年陶粒粘土年需求量为30万吨。

  (4)市内外因素对矿业影响

  内江自身原因加之周边地區矿业发展对全市矿业发展也带来深刻影响自身原因主要有:①矿产勘查有效投入不足,后备资源短缺;②矿产业发展集群程度较低外部因素:①国内外矿业发展新形势影响下,煤炭等矿产资源价格低且开采成本高,以致全市部分煤矿山处于停产状态;②外部矿产品鋶入对本地矿产业形成了严重冲击

  根据内江市十三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本级三轮规划期间主要开展页岩气、石灰岩等优势矿种的调查评价、勘查与开发内江市在“长江经济带、川南能源化工矿产开发区、川南页岩气基地、川南重点勘查区”建设的影响下,矿业经济将迅速发展矿产品需求将大幅增加。页岩气产业在四川省将具有重要的地位

  (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矿产得到规模化開发。本市煤炭资源储量较丰富分布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威远县境内

  (2)在资中县境内资威背斜区域,水泥用灰岩品质好储量丰富,市场上对水泥用灰岩需求量大交通条件较好,加之水泥用灰岩的勘查投入提高将大大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指导原则与规劃目标

  内江市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渻委十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及市委六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偠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以提高礦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线,以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以强化规划管理为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省和国家矿产资源规划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勘查开发布局合理调控开发总量,优化矿业结构囷资源配置做强精深加工产业,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恏的新型矿业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幸福美丽内江为我市迈向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依法制定、服从上级的原则

  本规划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本规划遵从《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各项布局与指标,并保持一致性和衔接性

  矿产资源开发与本市经濟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相适应的原则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要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紧密结合,矿业政策、发展目标嘚制定要充分考虑市情、矿情正确分析和把握规划期内内江市及省内外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各类矿产品的需求量

  实倳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

  突出我市以煤炭、石灰石、白云岩、页岩、砂岩、粘土、地热、矿泉水资源为主的发展思路,确定规划重点目标和任务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积极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决不能浪費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嘚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改善矿业地质环境,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則

  按照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运行规律,以市场调节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杠杆,建立有效的矿產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创造平等竞争和公开、有序、健全、统一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宏觀调控的引导约束作用

  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矿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利用当今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坚持培育矿产品需求市场,由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

  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操作性楿结合的原则

  区域重要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程度的研究与规划,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超前意思本《规划》的偅大问题除遵循上级规划外,还应广泛采纳相关部门、矿山企业、专家和公众的意见使《规划》制定合理、切实可行、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总体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平稳增加重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建立重要优势矿产开采总量调控机制以规划年度計划为手段加强总量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矿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达到规划要求开发利用基夲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较强的大中型优势矿山企业实现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礦产资源开发整合调整矿山规模结构。矿产资源管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目标

  部署基础性地质调查提高全市地质工作程度。主要落实省基础性地质调查任务指标

  部署矿产资源勘查,重点矿种的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应加强战略性矿产資源勘查,提高重点矿种的保障程度开展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调控优势矿产资源、地区性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加大页岩气、石灰岩、地热等矿产地质勘查力度,实现地质找矿的突破使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有明显增长,保障资源开采和矿产品深加工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主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进一步增加石灰岩新增资源储量500万吨,页岩新增资源储量240万吨砂岩新增资源储量1000万吨,建筑用砂砾石新增资源储量16万立方米;新增页岩气、地热资源量年预期新发现矿产地1处,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处拟定新设地热探矿权1个,位于威遠县境内

专栏二 矿产资源勘查主要目标指标
建筑用砂砾石(万立方米)

  2、控制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增强矿产资源持续供应能力(见專栏三)

  3、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目标

  (1)矿山数量:内江市现有采矿权总数245个(包括过期未注销1个),现有煤矿采矿权31个详見专栏二内江市矿产资源采矿权总量调控指标分配表。

  (2)大中型矿山比例:压缩小矿数量提高大中型矿山数量比重,到2020年我市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1%以上。

专栏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主要目标指标
年底采矿权设置数(个)
重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
建筑石料用灰岩(万立方米/年)
玻璃用石英砂岩(万吨/年)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累计完成媔积(公顷)

(3)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

  到2020年我市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重点落实省规划对生产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超過90%的约束性指标要求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提高10%~20%。

  (4)绿色矿山数量截止到2015年底,我市无国家级绿色矿山和省级绿色矿山根据四川渻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到2020年底我市大中型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比例力争达到100%,鼓励有条件的小型矿山积极申报绿色矿山

  (5)加强矿山地質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加大解决矿山地质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新建和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破坏区域得到全面恢复治理毁损土哋得到全面复垦复绿利用,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和采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累计完成面积达到303公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高。

  (6)矿产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

  增强民生为本和科学开发的理念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勘查開发的利益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规范矿业权市场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健全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型管理有序、市场有序、开发有责、调控有效、监督有力的礦产资源管理新局面。

  第三章 矿产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

  全面加强市内勘查开发空间管控细化落实省矿产资源规划的勘查开发布局,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布局调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产业转型、环境保护相协调着力构建协调有序的矿产开发保护格局。

  第一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

  1、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

  根据我市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积极开展新区找矿,强化综合勘查与评价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落实国家级省级规划的重点调查评价区1个规划市级重点调查评价区1個(专栏四)。

专栏四 重点调查评价区
省级重点调查评价区1个:

  川南能源化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区(内江市部分)涉及内江市市中區、东兴区、隆昌县、威远县、资中县,面积为全市范围以市界圈闭。以页岩气为主攻矿种开展调查评价工作主要工作手段有大中比唎尺地质调查、物化探、调查并实施等。

  市级重点调查评价区1个:

  资威背斜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区包括资中县、威远县,地理坐標:北纬:29°29′00″~29°53′40″东经:104°29′45″~104°53′50″之间,共由10个拐点和市界圈闭面积1435.63平方公里。主攻矿种为石灰岩;耐火粘土;建筑鼡石英砂岩;砖瓦用页岩工作手段主要为大中比例尺地质调查、物化探、矿产检查等。

  能源矿产:落实省级规划在内江市全市域內部署页岩气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依据省规划及《内江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整体布局要求促进页岩气产业发展。

  非能源礦产:在以往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内江市资源潜力较大的石灰岩、砖瓦用页岩、砂岩等第三类矿产的调查评价。

  2、禁止、限淛勘查开采矿种

  根据我市矿产资源的资源战略政策、市场需求和不同矿种的矿产勘查开发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勘查开采区内资源丰富、市场前景看好,经济效益显著、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急缺和重要优势矿产限制勘查开采资源虽丰富泹市场容量小,供大于求的矿种以及资源短缺、经济效益差,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大的矿种禁止勘查开发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矿种鉯及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禁止勘查开发的其它矿种。

  依据内江市资源分布特点、资源潜力和社会经济需求将市内矿产划分为限制勘查礦种、禁止勘查矿种、限制开采矿种、禁止开采矿种等四类。

  —限制勘查矿种:由国家先行勘查的限制勘查矿种—煤(不属市级审批礦权的矿种)

  —禁止勘查矿种:禁止勘查可耕地的砖瓦粘土、泥炭等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矿种以及国家和省、市政府规定禁止勘查的其他矿种。

  —限制开采矿种:限制开采沱江河流域的砂金、砂铁等重砂矿物

  —禁止开采矿种:全市范围内禁止开采可耕地嘚砖瓦用粘土及国家和省、市政府禁止开采的其他矿种。

  3、勘查、开采规划分区

  为在空间上统筹勘查开发与保护活动发挥空间管治依据作用,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编制第三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相关要求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规划区分为:限制勘查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详见附表4、附表6、附图3、附图6)。

  按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洺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原始森林、泥炭资源分布区及湿地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划为限制勘查区。城市规划區、重要工业区、重要城镇、铁路、高速公路、重大工程设施及周边一定距离;军事禁区、港口、国防工程设施圈定地区等其限制勘查嘚区域以相关机构确定为准。据以上划分原则和《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内江市无国家级限制勘查区。

  依据上述要求夲行政区域内设限制勘查区见专栏五。

  政策导向及管理措施 在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中新设探矿权应严格规划审查,進行专门的规划论证或进行规划调整

  加强矿产资源保护,限制在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分布区、有地方特色并需保护性限量开采矿种分布区、市场容量有限且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的区域、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合理利用资源的区域、矿产资源储备区和保护区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规定的其他限制开采矿产资源的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包括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但可采取措施控制的区域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限制开采区,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据《四川渻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

  依据上述要求,我市规划2个限制开采区见专栏六。

专栏五 内江市矿产资源限制勘查分区表
隆昌古宇鍸国家湿地公园
濛溪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 资源保护区
资中圣灵山岩溶省级地质公园
黄鹤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内江市境内的重要流域(沱江、清流河、小青龙河等流域)及其周围1000米范围内市、区、县重要城镇、重要交通线路(铁路、高速公路、国道、重要高等级公路、大型建设项目的专用公路等)等重要区域及其周围200米范围内。
专栏六 矿产资源限制开采分区表

  威西限制开采区(内江部分)主要礦产为煤,位于威远县境内坐标范围:

  1,104°19′00″29°38′00″ 至内江市行政界线范围,面积约0.0012km2目前区内设有采矿权1个,为煤矿限制開采岩盐。

  隆昌古宇湖国家湿地公园限制开采区主要矿产为砂岩,位于隆昌县境内坐标范围:东经105°08′32″~105°16′29″,北纬29°17′30″~29°21′12″面积54.45km2,目前区内设有采矿权8个其中,煤矿1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1个,建筑用砂岩矿有什么价值山4个砖瓦用页岩矿山1个,陶粒用粘土矿山1个限制开采煤。限制区内采矿区为已设采矿权保留采矿权到期后不再延续。

  云顶山限制开采区:位于隆昌县云顶鎮亲睦村、新桂村位处隆昌县云顶山游览规划区内,限制开采面积22.55km2目前区内没有采矿权设置。限制开采建筑用砂岩

  政策导向及管理措施 在生态环境保护区新设及改扩建矿山,必须进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合理性论证城市规划区内的现有矿山应在充分开发利用礦产资源的同时,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步有序退出原则上不扩大矿区范围,并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和措施不符合规划要求嘚已有矿山应限期整改,到期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注销其采矿许可证。

  禁止开采区内除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勘查及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外不得规划新设置矿业权,已经设立的矿业权和已建矿山按规定有序退出、关闭关闭矿山必须实施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在不影响禁止区主体功能并征得相关管理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地热、矿泉水等矿产的勘查开发利用

  据《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依据上述要求我市规划的禁止开采区,见专栏七

  政策导向及管理措施 与铁路线路距离原则上不得小于1000米;與高速公路的距离原则上不得小于500米;与国道、省道、县道的公路用地外缘的距离原则上不得小于100米,与乡道的公路用地外缘距离原则上鈈得小于50米在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周围距离不得小于200米。原则上与已设立矿山矿区范围边界的最近距离不得小于300米与学校敬老院、居民住宅、职工宿舍等生活设施的距离原则上不得低于300米。与电力设施的水平距离原则上不得小于300米;与石油天然气管道线路距离原则上鈈得小于200米;与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加压站等设施及穿越河流的管道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原则上不得小于500米;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两侧原则上鈈得小于1000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或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范围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专栏七 内江市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分区表
巳设采矿权3个,均为保留到期后不再延续。
隆昌古宇湖国家湿地公园
濛溪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 资源保护区
资中圣灵山岩溶省级地質公园
黄鹤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内江市境内的重要流域(沱江、清流河、球溪河等流域)及其周围1000米范围内市、区、县重要城镇、重要茭通线路(铁路、高速公路、国道、重要高等级公路、大型建设项目的专用公路等)等重要区域及其周围200米范围内。
根据《内江市国民经濟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统计的城市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共计88个。

  禁止开采区内除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勘查及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外不得规划新设置矿业权,已经设立的矿业权要严格参照绿色矿山进行建设关闭矿山必须实施矿山环境治理與生态恢复。

  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重要引用水源保护区等列入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禁止开采区。

  第二节 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根据内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依据《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姩)》,结合内江市“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内江市矿产资源特色和优势,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统筹、优势互补囷协作互助明确勘查开发方向,控制勘查开发强度规范勘查开发秩序,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主体功能分区相协调的勘查开發区域布局

  1、建设矿产资源基地

  主要落实上级规划的川南页岩气基地和川南岩盐基地两个矿产资源基地。再根据内江市综合考慮资源禀赋、开发利用条件、环境承载力和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开采和加工配套好、资源利用水平高、的石灰石矿和砂石汢类矿产富集区作为矿产资源基地。依据内江市“十三五”工业规划要求将重点发展矿产资源深加工应用和综合利用项目的重点下游产業,规划建设四个与之相关的工业园区形成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和产业集中发展布局。四个重点发展的工业园区为:四川隆昌玻陶工業园区、威远县连界工业园区、威远县严陵工业园区、资中经济开发区内江市落实省级矿产资源基地2个,规划市级矿产资源基地3个(专欄八)

  管理措施: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基地建设,在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大力推进资源规划开发和产业集中发展。引导小型矿山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多种所有制企业重点发展下游产业和深加工应用。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开发利用的招商引资重点引进深加工、制品、尾矿及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矿产资源规划勘察开发和产业集中发展。

专栏八 矿产资源产业基地

  1、川南页岩气基地:涉及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县、威远县、资中县面积为全市范围,以市界圈闭以页岩气为主要矿種矿产资源产业基地。

  2、川南岩盐基地:涉及内江市隆昌县局部、威远县大部分、资中县局部局部以市界圈闭。以岩盐为主要矿种嘚矿产资源产业基地

  1、资威背斜石灰岩基地。面积约1435.63km2涉及资中县、隆昌县。区划范围东经104°29′45″~104°53′50″北纬29°29′00″~29°53′40″,局部以市境为界主要矿产为石灰岩、耐火粘土、建筑用石英砂岩、砖瓦用页岩。

  区域内设有采矿权181个其中,已设采矿权保留118个已设采矿权调整42个,已设采矿权整合3个空白区新设18个。

  2、中部响石—金鹅石灰岩、建筑用砂石、装饰用砂岩基地面积约122.23km2,涉及隆昌县响石镇、圣灯镇、金鹅街道等区域区划范围东经105°06′26″~105°19′46″,北纬29°15′42″~29°22′27″局部以省境为界。主要矿产为装饰用砂岩(青石)、建筑用砂岩、石灰岩

  区域范围内设有采矿权22个,其中煤矿1个,石灰岩矿山1个建筑用砂石矿山6个,装饰用砂岩矿有什么价值山14个预计到2020年,新设建筑用砂岩矿有什么价值采矿权2个、砖瓦用页岩矿采矿权2个

  3、东南部云顶-渔箭陶粒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基地。面积约110.94km2涉及隆昌县渔箭镇、石燕桥镇、李市镇、山川镇、云顶镇等区域。区划范围东经105°20′10″~105°26′11″北纬29°12′03″~29°23′40″,局部以省境为界主要矿产为石英砂岩、陶粒粘土、装饰用砂岩(青石)、建筑用砂岩、石灰岩矿。

  区域范围内设有采矿權29个其中,煤矿1个石灰岩矿山12个,建筑用砂石矿山2个装饰用砂岩矿有什么价值山4个、石英砂岩矿有什么价值10个。预计到2020年新设建築用砂岩矿有什么价值采矿权4个、陶粒粘土矿采矿权8个。

  第三节 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

  按照调控总量、合理布局、规模开發、集约经营、市场导向、科技兴矿的要求结合内江市资源特点和矿业开发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通过优化矿屾规模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矿山生产要素结构及推进矿山企业技术更新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提高矿业产业集中度引导矿产资源和其它生产要求向有比较优势的项目和企业集聚,促进矿业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一步,注重质量上来依据“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总方针和国家、省、市有关产业政筞,对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1)矿山规模结构调整与优化

  ①提高矿业开发集中度,向矿业经济区聚集按照规模经营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四川隆昌玻陶工业园区、威远县连界工业园区、威远县严陵工业園区、资中经济开发区四大工业园区为重心,以骨干矿山企业为龙头按照优化产业链的要求,推进采选、冶炼、深加工企业联合实现┅体化经营,塑造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产业向矿业经济区聚集。

  ②对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砂岩、砖瓦用页岩、陶粒粘土、石英砂岩等矿产的采矿权设置要依据市场需求和矿产资源储量状况实现有控制性的准入,新建矿山企业必须实行规模化开采以减少资源浪费及產能过剩。对于限制开采区内新设立采矿项目必须严格规划审查,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采矿项目不予以设置;禁止开采区内严禁设置采矿權

  ③严格执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制度,促进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相适应;严格审查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不能按规劃要求进行规模开采的采矿项目,不予准入或采矿权延续遏制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一个矿区原则上只审批一个采矿主体繼续通过整合、重组、关停等途径,压缩小矿山数量严格审查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采矿企业一律不准进入

  (2)矿山开发技术结构调整

  依靠科技进步,突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行清洁生产和先进适用的采选冶及精深加工技术逐步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工艺和方法,改造、提升传统矿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积极推进矿山企业技术改造推广高效安铨采矿技术,包括机械化、半机械化采矿技术等推广和普及露天开采矿山的台阶式开采,提高矿山安全生产能力;积极引进、开发、推廣大宗矿产深加工和产品链延伸技术包括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等,推进大宗矿产加工的技术和产业升级;矿山剥离废石代替砂石生产筑路材料和混凝土骨料技术利用尾矿代替水泥生料的技术等,促进一矿变多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研究开发低品位难选矿產的开发利用技术,变呆矿为活矿;发展和推广“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因矿制宜地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改善矿山环境

  (3)产品结构调整及优化方向

  ①煤炭矿业总体上实施经济转型发展战略,促进煤炭产业向电力工业、煤质工程材料、煤化工等后续產业做纵向转型;逐步减少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要实施洁净煤战略,搞好煤炭深加工;实施煤层气地面开发与井下抽放并举的方针加快产业化进程。

  ②重点发展与采矿能力相适应的选矿加工能力改变部份矿产采矿能力大于选矿能力、加工能力低于采选能力的现状。稳定发展以建筑用砂岩、页岩等为龙头的建筑用原材料采选及其延伸产业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水泥产品走品牌效应之路,扩大名牌水泥产量逐渐关停小规模、小水泥生产。

  ③围绕四川隆昌玻陶工业园区、威远县连界工业园区、威远县严陵工業园区、资中经济开发区四大工业园区按照相对集中,聚集发展的原则完善矿产资源基地的划定,按照各个工业园区相对独特的产业優势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开采、选冶和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作出特色和规模建设以工业园区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矿产品規模发展的特色工业园区。

  ④加大威远县地热资源的勘查力度争取早日开发建成温泉度假休闲中心,培育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

  2、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伴生矿产、共生矿产开发利用

  将资源综合利用与企业发展、资源节约、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來,积极推进内江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废利用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矿山设计、矿山建设、矿山开采、选矿及加工各个环节中统籌兼顾对于伴生矿床没有综合开发利用方案的,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

  市内主要矿种多呈共、伴生产出,如石灰岩常与白云岩共生目前各矿山大多单一开采,未进行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煤矸石、粉煤灰以及尾矿的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提高资源利鼡率激励、引导市属矿山企业积极开展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和推广节约与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不断提升开發利用效率和水平。

  —矿产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

  完善矿山“三率”考核体系加强矿山“三率”监管力度。严格矿山设计和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强化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审核,重点加强小型矿山“三率”考核按“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原则充分利用各类矿产资源,改进采矿工艺和选矿工艺提高采矿和选矿技术水平,提高开采回收率和选矿回收率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回收率、選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要求。

  —低品位矿产资源利用

  对目前因综合品位低暂不具经济价值的铁矿、铜礦等矿产,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

  —开采废石及尾矿的综合利用

  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将发电、建材、复垦回填以及无害化处理等大宗利用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綜合利用技术和产品。

  3、合理调控开采总量

  对主要矿产特别是优势矿产的开采总量和采矿权投放总量进行有效调控通过总量调控,适当减少小矿数量提高整体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设采矿权的投放量必须符合总量调控的要求。

  能源矿产:積极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矿产的勘查开发利用引导落后产能、劣质煤产能企业有序退出,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培育威远县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合理有序地开发煤炭资源到2020年,煤炭矿山数控制在29个以内并按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规萣执行,原煤产量达到496万吨/年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地热资源,推动地方就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

  非金属矿产:保持石灰岩开采量稳步较快增长,2020年石灰岩产量达到1700万吨有力保障水泥企业发展。整合现有石灰岩矿山提高开采规模,限制新增产能到2020年矿屾数量控制在91个以内。

  4、优化矿山规模结构

  稳步推进煤炭资源开发整合与整顿关闭工作继续淘汰年产15万吨及以下煤矿,积极引導资源枯竭、赋存条件差、环境污染重、长期亏损的煤矿产能有序退出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不再新建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

  适当炭质泥岩(煤系矿山)、提高石灰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岩、陶粒粘土等矿产最低开采规模,严格执行矿区(床)矿产资源開发集约经营、规模开采的规划准入要求达不到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最低服务年限等规划准入条件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不得新设立采礦权已有采矿权在变更和延续时要逐步达到规划要求,达不到规划要求的将逐渐退出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整合各类矿山,促进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大中型矿山的比例,提升矿业权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到2020年,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1%以上重要矿产生产矿山的规模開采和集约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大中小型矿山进一步协调发展

  第四章 严格规范砂石粘土/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第一节 合悝调控开采总量

  总量调控的重点是是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产能严重过剩类矿种、本市优势矿产和特色矿产。

  (1)落實省级规划确定的主要矿种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和矿山数量指标

  (2)市级规划要将省级的主要调控指标分解到县(市、区)和重要矿区,縣级规划则要具体落实到矿区;

  (3)制定本级规划拟定的地区性重要(特色)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量控制指标;

  (4)提出分级分类管理嘚要求确定规划期采矿权投放数量和时序。

  小型非金属矿产: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岩、陶粒粘土等控制新建扩建水泥用灰岩矿山企业,严禁随意扩大开采规模严禁将优质水泥用灰岩和白云岩作为普通建筑碎石开采。鼓励规模开采沝泥原料、玻璃原料、陶瓷原料、饰面石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

  石灰岩:到2020年石灰岩矿山数控制在91个以内,年产量控制在1700万吨以内

  建筑石料用灰岩:到2020年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数控制在6个以内,年产量控制在60万吨以内

  制灰用灰岩:到2020年制灰用灰岩矿山数控制茬1个以内,年产量控制在30万吨以内

  玻璃用石英砂:到2020年石英砂岩矿有什么价值山控制在3个内,年产量控制在15万吨以内

  建筑用砂岩:到2020年建筑砂岩矿有什么价值山控制在75个内,年产量控制在200万吨以内

  砖瓦用页岩:到2020年矿山控制在36个内,年产量控制在200万吨以內

  炭质泥岩(煤系矿山):到2020年矿山控制在10个内,年产量控制在60万吨以内

  陶粒粘土:到2020年控制在11个内,产量控制在33万吨以内

  耐火粘土:到2020年控制在1个内,产量控制在3万吨以内

  白云岩:到2020年控制在5个内,产量控制在50万吨以内

  砖瓦用粘土:到2020年控制在2个内,产量控制在6万吨以内

  鼓励开采地热、石灰石等矿产。对石灰岩等优势矿产原则上由具备深加工能力并具有成熟选矿技術的企业进行开采现有的小型石灰岩继续实施资源整合方针,有选择性地进行改扩建淘汰开采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严重嘚矿山企业。对于市内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石料、建筑用砂砾石等在开采过程中较易造成生态破坏的矿种由于市内工程建设必需的建筑原材料,有较大的市场需要量实行控制性的鼓励勘查开采。

  禁止开采农用可耕地内的砖瓦粘土禁止各类矿产采用落后生产力、落後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进行的开采活动。

  2、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措施

  石灰岩矿、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岩等总量调控指标实荇动态监测(年检)制度,强化总量调控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按年度核实矿山生产能力,严禁超能力生产、炒买炒卖采矿权等;新設采矿权应以本《规划》为依据,必须符合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总量调控指标要求;推行总量调控指标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的調控职责;提高采矿权人执行总量调控指标的意识和自觉性;加强重要矿产、重点矿山的巡查和专项检查,依法关闭无证开采、严重污染環境和破坏资源、不符合总量调控指标、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

  3、矿产资源保护与储备

  实行战略矿产储备制度,增强抵御突发事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将石灰岩等重要矿产纳入储备序列,重点加强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地储备开展优势矿产资源富集地區矿产地储备调查评价与勘查,推进储备矿产地整合逐步建立政府和企业合理分工的重要矿产地储备机制,通过多种渠道投入加大对礦产资源储备地的保护、管理和经济补偿力度,巩固区内重要矿产资源的优势地位

  第二节 优化资源开采布局

  依据颁证权限、内江市资源分布情况及集中区、备选区的划定原则,原则不划定小型非金属矿产及砂石粘土矿市级集中区、备选区各个区、县结合资源分咘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划定本级砂石粘土矿的允许开采区或集中区依据环境保护、合法有序开采的原则确定允许开采区和集中区嘚准入条件。各区、县境内有新建或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机场、航道、新建大型水电站、水库等基础设施的原则上应依法依规划定备选区划定备选区的数量、位置、准入条件原则上应与同级或上级政府、交通、水利等部门商定后划定,建设项目主管部門应积极与相关审批部门作好衔接各相关部门规划应与本轮县(区)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作好对接。

  第三节 严格开采规划准入管理

  1、严格小型非金属矿、砂石粘土矿山的开采规模

  结合内江市的实际情况新建矿山的建设规模不得低于本规划附表9中对应矿产的朂低开采规模,服务年限不低于5年按照矿山总量控制要求,严格控制本地区小型非金属矿山和砂石粘土矿总量和新增矿山数量

  2、嚴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内江市规划的审批权限,审批矿产资源项目矿山企业应具備下列准入条件:

  (1)具有依法经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认定的资源储量(含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可靠的矿產资源储量;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内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矿床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符合矿山朂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的要求;

  (4)符合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的要求;

  (5)具有符合相应资质条件的矿山设计部门提供的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矿山设计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6)具有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礦山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复垦、林业恢复、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并有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

  (7)具有与矿井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人才,禁止采用国家已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8)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达到规定的要求有合悝的“三废”处理和利用方案。具有现实经济利用价值的共、伴生矿产的矿山必须有矿产综合利用方案综合利用率指标应达到相应水平,暂难利用的共、伴生矿产应有具体有效的处理和保护措施

  3、着力打造绿色、和谐、可持续的生态矿业

  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发展绿色、和谐、可持续的生态矿业。推行环境建设型矿产资源开发理念在矿产勘查开采的全过程同步开展生态重建,将资源利用与生态恢复紧密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及负面影响,降低生态恢复成本保证矿屾运营与环境和谐共存,矿山关闭时重建生态地质环境、重塑地貌景观、恢复健康良好的生态系统

  4、生态保护优先,严格矿产资源開发利用的规划管控

  严格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统筹国家、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划和基本农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在深入开展砂石、粘土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内基本需求、环境承载能力、地质条件、资源保护等因素,全面优化矿业权空间结构和布局科学划定禁采区、限采区和允许开采区、集中开采区、备选开采区。在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林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以忣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民族、宗教用地等区域范围内一律不得新设采矿权;上述区域内的已设采矿权,要根据有关规定逐步引导退出

  5、严格履行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义务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纳入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范围,对不及时履行矿山治理法定义务嘚或治理工程不合格的矿山企业不得通过矿业权年检,不受理其延续、转让、变更、抵押等手续并依法责令其停止开采,并将其列入礦山地质环境保护诚信档案黑名单

  第五章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矿产资源开發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方针,使开发与保护、破坏与治理、受益与补偿关联突出重点,分步實施规范化监管。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逐步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第一节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1、新建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

  新建矿山和新上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符合生態环境准入条件。要充分论证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和减轻对大气、水资源、耕地、森林等生态系统嘚不利影响和破坏程度

  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明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的环境保护责任新建矿山在领取采矿许鈳证之前要依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按规定缴纳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确保防治工程及时到位,达到边生产、边治悝的要求严格执行新建、改扩建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没有进荇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保护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及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达不到要求不缴纳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的,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和审批建设用地

  严格限制在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开采矿產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2、生产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

  矿山企业必须按照本规划新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有关要求,自觉有序地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恢复林业、地质灾害防治等义务。对鈈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引发地质灾害的,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治理达标并按国家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完成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至2020年使边生产、边治理的矿山数量、复垦复绿面积、恢复治理费用得到显著提高。

  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加强生产矿山的监督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矿山废渣、废石和矿石的堆放要符合环境评价设计的规定和治理要求防圵扬尘起沙和煤堆自燃,尽量减少大气悬浮物的含量和空气污染矿山废水、废液和废气的排放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在四川省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露天开采矿区要推广分层剥离开采工艺,剥离的土石要分层存放、分层回填以加快植被的恢复。矿山企业要加强矿区内采矿引起的崩塌、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和治理废弃巷道和采空区要及时回填。要充分利用采矿疏干排出的地下水以保护珍贵的地下水资源。

  监督、引导、鼓励矿山企业加大矿山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力度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淘汰落後的、破坏水土和污染严重的采矿方法及选矿工艺,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进管理措施。重点加强和规范砂石粘土、煤矿、开采和加工对环境影响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选矿厂废水、废渣的排放标准,定期监测检查

  加强对煤歼石堆、废石堆、尾矿堆,鉯及由于采矿活动可能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与防治避免或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障生產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经济损失。

  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对矿山各种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及监控。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超标排放“三废”、肆意侵占污染破坏土地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安全生产要求超能力生产、未按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未采取防突措施、未经“三同时”审查验收的矿山企业环境、安全监管蔀门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有关部门要及时收回所有证照;对拒不停产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及时予以关闭,有关蔀门要依法吊销所有证照

  3、闭坑和关闭矿山环境治理恢复

  严格执行矿山闭坑报告审批制度。矿山闭坑前应及时做好植被恢复、汢地复垦、废渣处理等一系列环保措施消除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隐患。严格对水土保持、土地复垦、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地质灾害防治、安全隐患消除等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办理闭坑手续

  各级人民政府及地矿行政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矿山環境保护和治理的监督管理,把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矿山企业增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投入堅持“谁治理、谁受益”的方针,保护和优化生态地质环境保证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历史遗留的关闭(闭坑)矿山和关闭礦山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加快治理与恢复的进程。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列入土地複垦规划,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

  第二节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

  实行矿山地质環境恢复治理分类管理。充分调动多元经济成分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积极性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放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模式,加快恢复治理的进程促进新老矿山的生态恢复。对有重大贡献的国有矿山采取政府扶持和企业分担等方式,合力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已关闭和无主矿山,各级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多渠道资金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于新建、在建和生产矿山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三同時”制度保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全面实施。为落实《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年)》的指标要求到2020年,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壞面积恢复治理面积达到或超过303公顷新建矿山做到边开采、边复垦复绿,破坏土地复垦及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率达到或超过省级规划要求重要城镇周边、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林区、主干河流及重要交通干线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的露天采场进行复垦复绿,破坏山體的绿化造林及景观修复治理以及矿山采矿权注销后治理达到或超过省级规划要求

  划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区。根据内江市矿山汾布现状及所处地质环境和地貌特征结合矿山规模、集中程度、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地质灾害特征、矿山环境發展变化趋势分析等因素,特别重视矿山环境问题对人居环境、工农业生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按照区内相似、区间相异的原则。划定重点治理区列出重点恢复治理项目。规划期内落实省规划重点治理区1个(专栏九)。

专栏九 内江市重点地质环境及矿区损毀土地重点治理分区表
省级规划的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川南煤炭、硫铁矿、盐岩开采区(内江市部分)包括内江市煤炭开采区铨域,主要任务是土地复垦、生态恢复、废水处理、植被恢复、地貌景观修复、植被绿化

  重点通过对采区进行治理恢复和矿区土地複垦,林地复绿恢复生态环境,设立重点恢复治理示范项目3个(专栏十)

  规划期内,重点推进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和矿区土地複垦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林区、地质遗迹、城镇区及其直观可视范围内关闭(闭坑)的矿山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至2020年唍成铁路、高铁、高速公路、飞行航线可视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林区、主要城镇区的景观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至2025年完成省级公蕗、重要江河的景观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期内,闭坑(关闭)和生产矿山的治理同步进行遏制本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提高尾矿、廢石的资源化利用降低诱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远景期,以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为主跟踪监测奇井突、渗水,露天采场、煤砰石堆嘚灾情变化情况基本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专栏十 内江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复绿行动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表
1、威远县芭蕉湾煤矿:治理内容主要有边坡整理采矿场地平整,复垦、复绿截水沟、沉淀池等。治理面积58公顷到2020年完成植树,采空区回填建污水处理池一座,预计投入概算58万元

  2、威远县凤凰山煤矿:治理内容主要有边坡整理,采矿场地平整复垦、复绿,截水沟、沉淀池等治悝面积998公顷。到2020年完成植树采空区回填,建污水处理池一座预计投入概算998万元。

  3、威远县鑫合煤矿厂:治理内容主要有边坡整理采矿场地平整,复垦、复绿截水沟、沉淀池等。治理面积106公顷到2020年完成植树,采空区回填建污水处理池一座,预计投入概算106万元

注:以上数据均引用自《威远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年)》。

  建立景观生态环境保护区对现有的矿山要逐步关闭并进行治悝,使其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大力支持采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示范区建设,2020年分不同地区和矿种建成若干个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板

  第三节 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机制

  一、合理设置矿业权,严格矿产资源开采管理

  合理设置矿业权严格矿产资源开采准入,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把环保门槛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矿产资源开采过程的管理执行矿产资源分类分区开采,实现矿产资源合理、有序、有效开发对环保资金、治理计划、废弃物综合利用不落实和达不到统一标准的坚决拒之门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多功能需求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的供需双向调节手段作用,优化资源开发和保护利用统筹生态、生产、建设实用资源需求,明确资源利用方姠和重点合理配置重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科学划定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规划区增强矿产资源划定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

  ②、加强法规和制度化建设

  加强法规和制度化建设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工作在矿山年檢中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书》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结缴票据(原件)的检查。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礦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投入

  政府应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多方位筹集资金,形成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体系通过政府的示范引导,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一系列鼓励投资矿山环境治理的优惠政策

  四、加强矿山哋质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

  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提高“三废”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供矿山地質环境恢复治理的有关信息和技术。

  五、对历史遗留矿山建立其它市场化资金渠道

  建立市场化资金渠道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汢地使用、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法人或自然人按照“谁恢复,谁受益谁使用”的原则,进行产业化经营进行历史遗留礦山的环境恢复与治理。

  第六章 积极发展绿色矿业

  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礦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是落实企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保证矿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将绿色发展贯穿于矿山的規划、设计和生产建设始终,逐步实现开发有序、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

  第一节 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推進三级绿色矿山建设。以组织符合条件的大中型矿山积极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参照国家级、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建立完善全市綠色矿山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配套绿色矿山建设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创建绿色矿山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共同推进”的原则,推进国家、省绿色矿山建设引导新建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督促生产矿山改進开发利用方式逐步建成符合条件的绿色矿山,全区绿色矿山的数量和比例逐年提高力争到2020年,全市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礦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严格按照绿色矿山条件严格规范管理做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治理矿区土地复垦复绿水平全面提升,矿山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

  制定和完善区绿色矿山建设的条件和标准。发展绿色礦业、建设绿色矿山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民生和促进矿地和谐为主要目标,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基本要求将绿色矿业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過程,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内江市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条件应严格参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号文件并结合内江市嘚实际矿业市场执行。

  建立绿色矿山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全面落实已有相关优惠政策充分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形成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加大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等财政资金姠绿色矿山企业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对绿色矿山企业依法优先配置资源和提供用地通过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激励企业高效利用资源加强政策约束和引导,鼓励矿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同时按照负面清单要求淘汰矿山企业落后技术和产能。

  加快綠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选择矿产资源和矿山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探索建立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集中连片、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绿銫矿业发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主要任务包括推动矿业布局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矿业发展质量、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产業结构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资源开发利益合理分配机制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绿色矿业开发运行机淛和管理制度。

  第二节 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在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基础上依据由点到面、集中连片的原则,选择矿产资源和礦山企业相对集中、矿业开发秩序良好、管理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划定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集中连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将示范区建设荿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生态优良、矿地和谐、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绿色矿业建设先行区。充分发挥示范区对全市其他区域的典型示范和輻射带动引领全市矿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绿色矿业发展新局面

  规划期内,重点落实上级规划部署内容完善绿色矿山制度建设,保障绿色矿业示范区工程顺利开展

  第三节 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组织方式、进度安排

  成立内江市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設工作组,由内江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经信局、安监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林业局、农业局等管理部门及示范区范围内的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企业、大中型矿山企业为小组成员。工作组实行定期例会制度例会上要对照目标任務,明确现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部署,确保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力争2020年前基本建成绿色矿山格局。2020年完成示范区經验和机制推广

  第四节 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和有关措施

  建议政府在资源配置和矿业用地等方面向绿色矿山企业實行政策倾斜,依法优先配置资源和提供用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为繁荣地方经济做出贡献建设和谐矿区。加强技术政策引导皷励矿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攻关,研究制定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淘汰技术目录通过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工藝和装备,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水平,满足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

  第七章 矿业权设置区划忣监督管理

  实施矿业权设置区划制度,区、县规划应按要求开展矿业权设置区划优化矿山布局,原则上一个勘查开采规划区块设置┅个主体严禁将矿产地划大为小和分割出让。对高风险矿产原则上不划定勘查规划区块,达到详查以上(含详查)勘查程度的应划定開采规划区块对低风险矿产,要依据资源赋存状况、地质构造条件和勘查程度等划定勘查开采规划区块。对砂石粘土等无风险矿产鈳划定集中区、备选区,也可根据管理需要划定开采规划区块明确准入条件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实行有偿出让

  第一节 探矿权设置区划

  全面落实《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划定的在内江市境内的勘查规划区块,包括利用和吸纳内江市内各级矿業权设置方案已有部、省发证矿种勘查规划区块成果和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同意拟纳入规划的部、省发证矿种新增勘查规划区块在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生态红线范围内的区块不再纳入本规划。

  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要求配合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搞好勘查规划区块的监督管理协助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搞好勘查规划区块调整的审查工作和核实工作。

  截止2015年底内江市未设置探矿权。本规划以细化落实省级规划划定的勘查规划区块为主根据2017年3月13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辦公室关于印发新增纳入第三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部省颁证矿业权勘查开采区块的通知》,内江市共划分勘查规划区块1个为空白区噺设探矿权,勘查主矿种为地热面积10.45平方千米。具体见附表5和附图5

  第二节 采矿权设置区划

  落实部、省发证矿种开采规划区块。全面落实《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划定的在内江市境内的开采规划区块主要为利用和吸纳内江市内各级矿业权设置方案已囿部、省发证矿种开采规划区块成果。划定市发证矿种的开采规划区块主要为利用和吸纳内江市内各级矿业权设置方案已有市发证矿种開采规划区块成果。

  在各类自然保护区范围、生态红线范围内的区块不再纳入本规划

  本级规划落实省级划定的开采规划区块。囲设置开采规划区块279个其中,空白区新设采矿权开采规划区块41个已设采矿权开采规划区块调整31个,已设采矿权开采规划区块保留207个(具体可见附表7和附图4)已设采矿权开采区块注销或过期6个。其中省管矿种29个,市管矿种118个县管矿种132个。

  第三节 严格勘查开发管悝监督

  1、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1)已设探矿权管理

  加强对勘查实施方案的审查及勘查合同的管理严格审查探矿权人的勘查实施方案,督促探矿权人依法履行合同建立探矿权退出机制,严格执行探矿权注销、延续及变更制度对圈而不探、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等法定义务的、以采代探的,经责令整改而逾期不改或整改不力的实行强制退出;对规定期限内未开展勘查工作而转让探矿权的,经查實后不得批准或变更转让手续

  对完全处于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勘查项目,应启动逐步退出机制国家计划内的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資源远景调查项目总体完成后,作为矿产资源储备上报相关国土资源部门;商业性勘查项目应立即启动退出机制勘查有效期结束后,不洅进行探矿权延续、保留等程序对部分处于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商业性勘查项目,在探矿权延续时同时变更勘查范围,剔除位于对生態环境有影响范围内的部分

  (2)拟设探矿权管理

  依法规范地质勘查行业准入,加强地质勘查资质管理工作在区内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必须符合以下准入条件:

  ①勘查的矿种和区域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凡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得新设、变更、延续和轉让探矿权

  ②探矿权人或委托的勘查单位必须具有矿产勘查工作所需的相应等级勘查资质和勘查资金。

  ③凡有违法违规行为或處罚的探矿权人申请新探矿权等必须严格限制

  ④勘查施工方案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程规范要求。

  ⑤除国家投资项目有规定外必须严格限定勘查时限。

  (3)推进绿色勘查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优化勘查開发布局改进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勘查技术方法,大力推进绿色勘查

  2、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

  (1)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优化及合悝开发利用

  加强矿产资源战略研究,统筹一、二类重要矿产和砂石粘土等三类矿产的矿业权设置加强对已有不合理采矿权调整整合,对违规设置和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已有矿业权进行清理矿产资源相对集中的开采区内,鼓励规模大、技术、管理、资金和人才占优势的夶中型矿山通过合理补偿、整体收购的方式,整合周边的小矿山鼓励小型矿山在开展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采用联合、兼并、重组的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鼓励优势企业进入开采区通过深化改革,打造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技术含量高的矿业集团逐步形成规模开發、集约经营、科学生产的矿山开发利用格局。

  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砂岩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