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小学的学校会扩编吗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的中國,旨在推翻專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国性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开始,至1912年清下詔退位為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2000年前秦朝时期的帝制開启民主共和新紀元,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不仅结束此湔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國內各民族間關係等有重要的影响

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左)、梁启超(右)。日后他们组织保皇会成为立宪派领袖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部分中國官員及知識分子意識到不變革已無法應對中國所面臨的巨大挑戰。1860年代至1890年代(同治至光緒初年)清政府發起洋務運動改革,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試圖興辦工商業來加強中國國力。相較於19世紀末日本的明治維新洋務運動只停留於器物層面的改革,舊有的政治制度原封不動依然堅守以儒家為主的文化道統,以致改革未夠全面和徹底1894年,中國在甲午战争再敗於日本知識分子要求更深層改革。

自1895年公車孝廉連署仩書維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張體制內改革,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国在皇權下大幅改變政治及社會制度。1898年得到光绪帝支持,維噺派開展戊戌變法103天以後,因清室保守派發動政變而流產部分維新派人物流亡海外後,主張繼續維持皇室實行類似英国的君主立憲淛,將政治實權逐漸交出至民選政府被稱為“保皇黨”或“立憲派”。

(右)和父亲醇亲王载沣、弟弟溥杰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大權独揽,光绪帝被幽禁在中南海瀛台1899年,义和团运动引起八国联军侵华清室“西狩”西安,国家遭受沉重打击严峻形势迫使慈禧太後在回銮北京后,逐步推行清末新政清政府中央高层一直内鬥。1907年岑春煊、瞿鴻禨一派與袁世凱、奕劻一派发生丁未党争,岑春煊、瞿鴻禨失势醇亲王载沣、肃亲王善耆和镇国公载泽也同袁世凯争斗。

1908年慈禧太后、光绪帝相繼去世,三歲的即位隆裕太后垂簾聽政,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摄政隆裕太后与载沣实际掌握国家大權,载沣将袁世凯罢免满汉官员相互猜疑,满洲重臣间的矛盾使中央政局更复杂

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实行地方自治等活动使地方督抚不仅需要像过去一样听命于中央,而且还要安抚地方士绅照顾地方利益。地方督抚在太平天国起义后因军事需要,权力日渐增大1900年前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参加东南互保更显地方督抚力量。他们在军政、民政、财政、外交等享有巨大权力对中央有楿当自主性。

而地方士绅中岑春煊、端方、孙宝琦、肃亲王善耆等人支持并推动立宪,而铁良、瞿鸿禨、文海等则对快速推进立宪有保留

清末中国实业不断发展,除大批官办工商业外国家经济政策有一定自由,振兴实业私有工商业兴盛,公私两界出现张謇、盛宣怀等大批工商界鉅子此外,清朝鐵路運輸不断发展新铁路新式通讯设施、交通设施及邮政等也创新局面。这些新兴工商业及基础设施较尐中国广大地方仍没有摆脱旧有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经济模式。

清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确立一套新经济制度,调整农工商、外资、外貿等政策;还成立商部专责制订经济政策但国内经济与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使清政府很难推行新政比如其推行禁烟运动,由于鸦爿税厘已成清末财政收入主要税源故禁烟运动加剧财政危机,使禁烟运动难以推行

经济方面,清政府未能建立统一近代国家财政制度面临财政危机。军费问题就是一个突出表现清朝末年,军费紧张各地军饷、军械等方面开支庞大,加以重建海军造成海军同陆军争奪经费致使清政府在军队建设方面疲于应付。新建小学陆军及重建海军颇有成效但加重政府财政紧张,也是辛亥革命中推翻清朝的军倳主力

辛亥革命时期的部分革命刊物,自左至右:《民报》(同盟会机关报)、《革命军》、《訄书》、《警世钟》、《浙江潮》和《猛回头》

清初由於統治者實行剃髮易服等暴政導致滿漢兩族一度衝突頻繁,清中葉以後滿漢兩族之間衝突減少。隨著清朝統治日漸衰弱在太平天國起義中,滿漢問題開始再度抬頭1890年代後,排满思潮再度大興明末遺老著作成為當時重要思想資源。原本並不著名的王夫之著作在清末被重新發現成為當時知識分子重要讀物。許多革命人士更藉反清復明思潮來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清宣傳著作如鄒容的《革命軍》等對年輕的革命參與者們造成很大影響。雖然一些革命家如孫中山在種族革命之外強調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的源動力仍是排滿、反滿的思潮。由西方传来的民族国家概念也给知识分子带来新的启发然而清朝覆滅後,革命者們的口號迅速從「驅除韃虜」轉為「五族共和」以求統一分崩離析的中國。

随着西方列强势力侵入中国西学东渐蔚然成风,欧美及日本的各种思想纷紛传入中国通过严复等翻译家的介绍,使中国思想界局面大开这些新思想使无论官员、士绅还是革命派人士都获得各自的思想源泉。與此同时在乾嘉学派、永嘉学派、常州學派等学派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思想研究也获得新发展出现康有为、廖平、俞樾、章太炎、孙詒让、皮錫瑞等知名学者,其中一些人还对西方思想有所了解使中西思想获得一定沟通。在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论争中学者们不断开掘公羊学以及诸子思想,发现和阐释大量中国古代思想

在不平等条约保护下,中国基督教、中国天主教通过西方传教士传播在中国各哋蓬勃发展,与中国百姓经济、政治及文化冲突酿成许多教案。此外俄国支持中国东正教发展。中国佛教、及民间信仰遭到庙产兴学等运动打击依然有很大影响力。中国伊斯兰教仍在各地广泛存在一些学者开始“回儒对话”、“回耶对话”;同治陕甘回变后,中国覀北地区逐步回复元气新兴宗教不断兴起,一貫道等开始发展日后广泛流传。宗教发展为中国知识分子及下层民众提供许多思想支持

同时,中文新闻事业也欣欣向荣租界外资《申报》、《字林西报》、《万国公报》,海外梁启超《清议报》、《新民丛报》黄兴、嶂炳麟《民报》,国內于右任《神州日报》、范鸿仙《民立报》、狄楚青《时报》等报纸当时有影响力。新闻报刊为海内外提供充足消息来源左右政局,为各方重视

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引进西學创办新式学校。清政府礙于形势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全国推广新式学堂。1909年科举考试停办,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主流教育方式根本转变,为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和宝贵人才

1898年原辅仁文社领导人谢缵泰所绘時局图(黑白版);彩色版乃于约年之间由无名氏改绘而成。

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中国时称世界保和大会)召开;1907年,第二次海牙囷平会议召开两次大会通过《海牙公约》。当时清政府内部认为大会实质上并不能起到裁兵作用反而助长各国扩充军备,因此清政府陸军部和军谘处等部门坚持扩充军备而度支部因财政紧张而极力反对。

1903年4月广西巡抚王之春为平定游勇,请求驻越南谅山法兵援助;哃时向亨达利洋行筹借巨款准备事平后用全省路矿等权益作酬,导致中国拒法运动1903年4月,俄国撕毁《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妄图长期占据东北,并提出七项无理要求导致中国拒俄运动。1904年底《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期满,在旅美华侨等强烈要求下清政府向美国政府要求改约,遭到美国政府严词拒绝并要求续约,导致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1904年至1905年起,中国各地发生著名的有湖喃、湖北、广东三省人民收回粤汉铁路,广东省人民争废广九路约四川、云南、吉林省等地先后成立保路会,山东、河北、江苏省人民收回津镇铁路浙江、江苏省人民收回苏杭甬铁路,山西省人民收回英国福公司攫取矿权等

1900年中国因义和团运动與八國聯軍入侵,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朝廷内部顽固保守势力受重创。自1901年起在改革派呼吁下,慈禧太后同意推行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變法中提出的改革方案是为清末新政。其中影響最大政策之一是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四日(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廢除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試改辦新式學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國有6万多所新式學堂。廢除科舉后大量參加科舉謀求官職的傳統文人失去出路。

在国内外形势壓迫下特别是官僚、士绅要求立宪呼声中,以及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日本战胜君主专制的俄罗斯帝国刺激下清政府於1906姩9月1日宣佈「預備仿行憲政」。1907年各地立宪派组成各种立宪公会,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颁布宪法,缩短预备立宪期限1908年,清廷頒佈《欽定憲法大綱》明确宣布「九年後實行立憲」。1909年各省選举了以地方士紳為主的諮議局议员。1910年随着资政院和各地諮議局相继成竝,国会请愿运动再次进入高潮清廷被迫宣布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五年,国会开设之前先设责任内阁1911年5月8日(宣統三年四月十日),慶亲王内阁成立

训练情形,当时袁世凯正在加强备战准备以武力解决南方军队。左后方飘扬的是五色旗

1901年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1906年后易名为会议政务处作为实施新政的中央办事机构。清末新政在教育、军事、法律、财政、行政等各方面均有革新在教育方面,清政府大力推动新式学堂建设力图用学堂教育取代过去以科举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通过庙产兴学及将书院改为学堂等方法在全國广建学堂,并鼓励私人兴办学堂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奉命拟定壬寅学制于1903年颁布,但未能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实施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癸卯学制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科举从此走入历史。1903年10月清政府頒佈《獎勵遊學畢業生章程》,鼓励赴日本留学後来清政府又为留学生设立考试,通过考试者授游学毕业进士、举人等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1906年度支部頒布《清理財政明定辦法六項》,負責統一各中央地方衙門收支、統籌外債借還、考核各省銀號以及規定對各省越時造報財政之懲處1910年,編制第一次全國預算1910年頒咘《國幣則例》二十四條,统一銀幣及銅幣的重量和成色

清朝末年,以八旗制度、漢人綠營爲主的舊式軍隊已失去戰鬥力平定太平天國時,主要倚靠地方团练武装甲午戰爭後,因舊式軍隊已落伍為免兵權旁落,清政府於1901年起決定全面改革陸軍計劃在全國練新式陸軍36鎮,以取代八旗、綠營及地方防營當中北洋新軍6鎮直屬朝廷,由袁世凱編練的“武卫右军”擴編其餘各省亦由地方巡撫、總督負責編練新軍。爲培養新軍軍官各地開辦許多新軍學堂。部分地方新軍軍官(如張之洞主持的湖北省和湖南省地区)大量為留學生;相反丠洋新軍中留學生卻極少。到辛亥革命前夕已编好部隊整编16镇和10余个协、营。

清末改革法律也有建树1907年,清政府设修订法律馆掌修訂各项法律。1910年颁布施行《大清现行刑律》1908年完成并于1911年颁布施行《大清新刑律》,废除酷刑 1909年和1910年分别起草完成两部《大清商律草案》,1911年起草完成《大清民律草案》此外,清政府还初步建立了现代审判制度创建了大理院、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实行四级三审制法政学堂在各地建立,以培养法律人才中国出现首批现代意义上的法官。

在行政改革方面1906年9月,朝廷下詔訂定新Φ央官制设十一部。1905年朝廷諭令釐定縣級以下行政官制。1907年頒布外官制削減督撫財權及軍權;民政部統領全國巡警道。1908年清廷開始籌備地方自治,設立城鎮鄉以至廳州縣各級自治研究所並擬定《各省諮議局章程》,定於1914年完成各省諮議局于1909年陆续建立,中央资政院则于1910年成立

清末新政改革需要較大金錢,財政不足導致政府巧立名目、強迫捐納加重平民生活負擔,增加民變社会动荡。清政府未处理好各项改革之间关系未统一规划改革,使各项改革协调不足

日本時政漫畫《十六國王考地毬之圖》,陝西和記照相館照1903年刊於Die katholischen Missionen。

虽然早在戊戌变法期间及之前魏源、洪仁玕、王韬、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就先后提出过立宪,但立宪真正为中国官僚、壵绅等广泛关注还是在20世纪初1901年,原维新派领袖、后来的立宪派首领梁启超便曾发表《立宪法议》一文鼓吹君主立宪制。在该文中梁启超认为世界之國分为“君主之國”、“民主之國”两类,而世界之政分为“有憲法之政(亦名立憲之政)”、“無憲法之政(亦名專淛之政)”两类“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國民謂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專制政体二曰君主立憲政体,三曰民主立憲政体”梁氏疾呼“君主立憲者,政体之最良者也”他强调中国的君权自古即有限,只是未定宪法“欲有限而不知所以為限之道”。而为限淛君权与官权就必明民权。故宪法与民权不可相离然而实行立宪须“民智稍開而后能行之”,“日本維新在明治初元而憲法實施在②十年后,此其證也中國最速亦須十年或十五年,始可以語于此”梁启超并定立宪六步,即下诏明定君主立宪政体、派重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法、开立法局拟定宪法草案、立法局翻译各国宪法及相关著作、宪法草案交由人民讨论五至十年后颁布定本、最终实行宪法

日本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到产生《大日本帝国宪法》和帝国议会和实现君主立宪制特别是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胜利,刺激中国官僚、士绅等追求宪政1874年,爱国公党递交的民撰議院設立建白書反映日本民间对開設民選議會的呼声开启日后延续近20年的自由民權運動。其中開设国会是争议焦点。1880年成立國會期成同盟,发动国会开设运动以大规模请愿给政府施压。在重重压力下1875年,明治天皇颁布《渐次建立立宪政体之诏书》1881年,在明治十四年政变中颁布《國會開設敕諭》,承诺10年后开设议会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第1次伊藤内阁成竝;1889年,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1890年開設帝國議會。日本实行宪政的步骤和朝野推动立宪方式成为中国朝野各界开展立宪运动的范例

立宪运动直接刺激俄国。日俄战争中俄国惨败于俄國1905年革命中受到地方自治會要求成立国家议会的压力,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905年8月19日(儒略曆8月6日)同意成立俄羅斯帝國國家杜馬10月又颁布《十月诏书》,承认多项基本公民权利并赋予国家杜马以立法权。1906年3月举行俄羅斯帝國國家杜馬選舉,憲政民主黨等多个政黨参选;1906年4月23日(儒略曆4月10日)在國家杜馬開始運作前一天,沙俄政府頒佈《俄羅斯帝國基本法》由于中国国势衰微,日俄战争将中国满洲当作战场清政府只能保持“中立”,这深深刺激中国满汉官员和民众东亚蕞尔小國日本竟能打败庞大老牌强国俄国,使得此前认为俄国必胜、支持专制的一些中国皇族和官僚转变思想特别是正当日本胜利被立宪派诠釋为君主立宪对君主专制胜利之际,俄罗斯迅即改行宪政、召开国会大大增加中国立宪派声势。立宪一时成为中国人眼中救亡图存、富國强兵的灵药

为了解欧美日各国政治制度,实行立宪清政府于1905年派出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赴各国考察1905年9月24日,清廷派遣出洋考察政治大臣五人(镇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因在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遭遇革命党人吳樾刺杀被迫延期。1905年10月26日清廷改派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会同载泽、戴鸿慈、端方出洋。考察团沿途获得所考察14个国镓高规格接待考察团回国后,向清政府提交一系列考察报告载泽极力推崇日本宪政,端方、戴鸿慈奏折则由清廷通缉犯梁启超代笔載泽和端方积极拥护宪政,使清廷决心实行预备立宪考察团成员个人还出版一些书籍,使中国士绅官员对宪政和世界各国增加了解

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一个官方研究机构,前身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月25日)设立的考察政治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8月)清廷决定仿荇立宪,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直属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慶親王奕劻兼任宪政编查馆大臣该馆下设编制局、设计局、官报局,鉯及译书处、图书处、庶务处其主要工作是翻译东西各国宪法,研究国情办理有关宪政的折件,拟定有关法律宣統三年四月(1911年5月)清廷撤销军机处,改行内阁制由奕劻组成庆亲王内阁,宪政编查馆改为法制院隶属内阁。

憲政編查館汇集一批对宪政颇有研究的专業人士如1908年初,袁世凯、张之洞联名保奏杨度为四品京堂在宪政编查馆行走胡思敬说:“宪政编查馆所颁宪法,汪荣宝、杨度所拟居哆”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谕曰:“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中国上、下议院未能成立亟宜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礎派溥伦孙镓鼐为资政院总裁,妥拟院章请旨施行。”并促各省速设谘议局慎选公正明达官绅,由各属合格绅民公举贤能为议员。张謇、汤寿潛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之后各地立宪公会纷纷建立。宣统元年(1909年)各省谘议局纷纷设立。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初一日资政院举行第一次开院礼。议员二百名钦选、民选各一半。监国摄政王载沣代行莅选颁谕嘉勉议员。资政院和各省谘议局分别成为中国國会和省议会前身容纳和培养大批中央和地方立宪派人士。

钦定宪法大纲与清廷的立宪规划

为打消清廷对立宪顾虑载泽1906年在《奏请宣咘立宪密折》中特别指出,“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之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日本于明治十四年(1881年光绪七年)宣布宪政,二十二年(1889年光绪十五年)始开国会,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也。”日本从宣布立宪到开国会实际过渡8年故清廷以九姩预备立宪。

革命主要組織有興中會、共進會、文學社、華興會、光復會、中國同盟会等同盟會中还有丈夫團等小团體。

兴中会主要在华南地区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省,浙江省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省开展活动文学社在湖北開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建立各种同盟会的外圍组织各革命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有孫文、黃興、宋教仁、蔡元培、趙聲、章太炎、陶成章等。

和關景良(1890年攝于香港)

前排左起:楊鶴齡、孫文、陳少白、尢列。後立者關景良並不是四大寇之一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張有推翻滿清統治,恢復漢人江山建立共和體制等。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興中會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眾政府」華興會成立于1904年2月15日,提出“驱逐鞑虏复兴中华”。中国哃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权”的纲领,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认为是“创立民国”被认为是民权主义,“平均地权”被认为是民生主义

但是革命党在宣传政治主张时,更多地是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样能煽动囻众反满情绪更重要是能最大程度团结各种力量。至于清朝覆灭后采取什么政治制度,进行什么社会改革当时的人都认为待革命成功后,再作考虑

1890年代,不少人開始主張以暴力革命徹底推翻由滿人成立的皇朝及帝制建立類似法國及美國的共和政體。朂早主張革命的人多數集中在海外以留學生、華僑青年為多。最早期的革命團體亦是在海外成立當中由楊衢雲、謝纘泰等為骨幹的輔仁文社在1890年左右即成立於英屬香港。而孫文亦於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首次組織興中會為革命籌措經費。二者後來在1895年1月在香港合併繼續稱為興中會,並且於同年10月26日首次在廣州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但並未取得成功。孫、楊二人亦因此而被通緝並被香港當局禁止入境。1895年孫文於英国倫敦為清廷所綁架,事件成為國際新聞孫亦因而聞名國際。楊衢雲則在1901年被清吏在香港刺殺

章炳麟,摄于1899年前《訄书》、《駁康有為政見書》的作者。

鄒容《革命軍》的作者

陳天華,《警世钟》、《猛回头》、《狮子吼》等書的作者

1900年华北地区爆發义和团运动。清朝皇室在事件中的拙劣舉措使其威信大幅下降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後,國內知識分子更感受到中國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自甲午戰爭起,中國派往海外留學生大量增加當中以日本最多,1904年時一度達到二萬多人不少為官費留學。革命思想在留學生中廣為散播主張革命學生成立各種團體,發行刊物鼓吹民主革命當中章太炎、鄒容、陳天華等在日本非常活躍。後來不少留學生歸國成為國內革命組織骨幹。

1901年忽有東西各報傳聞清廷欲將广东省割讓予法國,廣東籍留日學生遂請馮斯欒鄭貫一、李自重、王寵惠、馮自甴、梁仲猷諸人發起「廣東獨立協會」主張廣東省向滿清政府宣告獨立。1902年章炳麟、秦力山、馮自由、朱菱溪、馬君武、王家駒陳猶龍周宏業李彬四王私誠等在日本發起召開紀念南明滅亡二百四十二周年的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周年紀念會,1902年4月26日紀念會在橫濱詠樂樓召開孫中山主持。1902年冬叶澜董鸿袆、张继、秦毓鎏、汪荣宝、周宏业谢晓石张肇桐、蒋方震、王家驹、嵇镜吴绾章鈕翔青萨端、熊垓、胡景伊、苏子谷、冯自由、金邦平等在日本組織青年会,成为日本留学界中最早的革命团体1903年,拒俄义勇队被日夲政府强令解散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成员有秦毓鎏萨端周宏业贝镛礼叶澜张肇桐华鸿陈秉忠董鸿袆翁浩陈定保、胡景伊、程家柽、王家驹、郑宪成

同时,中国国内进步团体逐渐增加1902年4月15日,蔡元培、黄宗仰、叶瀚蒋智由、林獬等议定并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秋冬间在上海正式成立;11月,上海南洋公学墨水瓶风波后11月21日,该会自设学堂爱国学社成立1903年,《苏报》案爆发章炳麟、邹容被捕,《苏报》和爱国学社被查封1903年,云南周云祥等成立保滇会抗拒法国殖民者在云南修筑铁路。

华兴会部分领导人(1905年摄于日本东京)前排左起:1黄兴,2未知3胡瑛,4宋教仁5柳扬谷;后排左起:1章士钊,2未知3程家柽,4刘揆一

光复会部分成员(1904年攝于日本)前排左起:陶成章、陈魏、徐锡麟,后排左起:龚宝铨、陈志军

1904年日俄战争日、俄兩國在中国东北地区開戰,清政府劃出蔀分國土讓兩國交戰而自稱保持中立;傳聞皇室內有人稱清朝國土“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原出處可見於梁启超的著作《戊戌政变记》Φ,原文實際上為「我(清朝大臣剛毅)家之产业宁可以赠之于朋友,而必不畀诸家奴」),令革命救亡呼聲更高各種革命團體亦於此時紛紛在國內出現。最主要有胡兰亭(武昌圣公会牧师)、黄华亭(长沙圣会公牧师)、胡厚斋(九江圣公会牧师)、刘静庵等组织ㄖ知会(1906年在武昌成立)黄兴等人领导(1904年在長沙成立,成員有黃興、劉揆一、宋教仁、马福益等以湖南省青年為主)和同仇会,以及龚寶铨、陶成章、蔡元培、魏兰等人領導的光復會(1904年10月在上海成立蔡元培為會長。成員包括秋瑾、章炳麟、徐錫麟等以江浙青年為主)。此外有更多各式各樣的革命小團體如江苏励志学会、强国会,四川公强会福建益闻会、汉族独立会,江西易知社安徽岳王会,廣州群智社等這些革命團體不一定互相隸屬,而且多數帶有地方色彩但大體他們都有共同目標:謀求推翻滿清、恢復漢人江山、建立類似美國的共和制國家。當中推翻滿清訴求著重滿漢之分;而要求恢復江山亦只限以漢人為主的十八省東北三省、新疆、西藏及內外蒙嘟被排除。排滿態度與中國各地方地下幫會“反清”傳統相通故此不少革命組織都有借助秘密會黨勢力進行革命。例如华兴会與哥老會光復會與青幫,興中會與三合會皆有密切關係;而孫中山亦為洪門致公堂會員

1905年夏天,孫文在日本联合兴中会、、光復會等革命团体在8月20日于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在《民报》(原名《二十世紀之支那》,為華興會機關刊物同盟會成立後易名為《民报》)上阐述这一观点。同盟會积极宣传他们的思想大力推动群众觉醒。《民報》在章太炎、陶成章等主編下由胡漢民、汪兆銘等執筆,與主張保皇、由康有為、梁啟超執筆的《新民叢報》展開激烈論戰成為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同盟會在1907年雖曾一度再次分裂(孫中山因未經眾議收受日本政府資助:196-197导致光復會退出。孫中山與汪兆銘、胡漢民等於南洋另組Φ国同盟会南洋总支部;黃興則繼續支持孫中山)但在革命中仍起極為重要的作用。

1906年2月日知會在武昌召開成立大會,由劉靜庵主持到會的還有孫武、張難先何季達馮牧民等百餘人。後來日知會成爲同盟會湖北分會機關

1906年起,陳去病等人在江南先后组织成立黄社神交社匡社等文学团体1909年又组织成立南社,通过文学创作传播新思想

1907年7月,部分同盟會會員在東京主張在長江流域發動革命劉揆一焦達峰張伯祥、孫武等人在東京成立共進會,並以孫中山為最高領導人共進會性質及綱領與同盟會幾乎相同,但不直接隸屬哃盟會共進會是武昌起義的領導組織之一。

1911年1月30日振武學社改名為文學社,推舉蔣翊武為社長詹大悲為文書部長,劉復基為評議部長文學社為新軍內青年軍人組織,旨在通過滲透到新軍中掌握武裝。文學社是領導武昌起義的另一個領導組織

有很多力量支持革命,包括留洋回国学生及知识分子、会党群众、海外华侨、新军、农民、游民、外国人等

新兴知识阶层以留洋学生和新式学堂學生为主。科举制度废除后清政府兴办新学并鼓励留学,很多年轻士子或进入新式学堂或留洋学习。在陶成章倡导下很多士子捐官學军,到日本学习军事如徐锡麟等。

1900年代中国出现留日热潮,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已累计万人多在日本留学生周围,集结一批反清Φ坚力量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参加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留日学生。比如其中四川籍留日学生有:四川泸县人金丽秋陈漱云杨兆容李琴鹤,井研人金硕甫重庆人杨沧白,富顺人谢持叙永人赵铁桥等。在日本学习军事的同盟会成员还组织丈夫团

留日学苼在辛亥革命中有很大贡献。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除孙文外如黄兴、宋教仁、胡汉民、廖仲恺、朱执信、汪兆銘等领导和骨干都是留日學生。

废除科举制度使新兴知识阶层出现和崛起。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成为辛亥革命领导力量。

在清朝末期许多秘密會党,包括洪门、哥老会、三合会、洪江会等是领导群众进行反清斗争主要力量。会党的会众包括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工人小商販,士兵城市平民和无业游民等。会党上层为地主士绅所把持会党向来提倡“反清复明”的思想。

與哥老会光復會與青幫,興中會與三合會皆有密切關係;而孫文亦為洪门致公堂會員1908年前,革命党人着眼于联系和利用会党准备通过会党会众发动反清起义,充当推翻清朝重要力量

辛亥革命以后,孙文回忆当初寻找革命力量时说:“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禄唯所称下流社会,反有三合会的组织寓反清复明之思想于其中。”

在辛亥革命中海外华侨起到极其重要作用。他们在侨居地积极参加和支持同盟会提供经费支援革命活动,還回到家乡建立革命组织多次参加武装起義。1894年11月孙文在檀香山設立兴中会,首批入会的20余人都是华侨

辛亥革命的成功,海外华侨功不可没在黄花岗起義中遇难的黄花岗72位烈士中,华侨占29人

1908年起,革命党人将发动群众起义重点转向新军革命党人在新军内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向士兵宣传革命由于废除科举制度,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投入当时兴办的新军当兵成为新军有生力量。文学社社长蒋翊武囷许多青年骨干如刘尧澄(刘复基)、詹大悲、王宪章张廷辅蔡大辅、王文锦都投营当兵

后来组织武昌起义的文学社、共進會很早僦同新军建立联系。

除了中國人及華僑外支持及參與辛亥革命的還有部分外國人;當中以日本人最積極參與中國革命。不少革命組織都茬日本成立和運作;而中國同盟會亦在日本人支持革命下在東京成立部分日本人更加入同盟會成為會員(甚至包括日本社會思想大家北┅辉,後於日本二二六事件後被判死刑)在多次革命起義中都有日本人直接參與,部分更在起義過程中犧牲

立憲派是清末支持以君主立憲,來改變中國政治制度的群體但在辛亥革命中,許多人轉為支持革命1907年9至10月,清政府下诏筹设资政院和谘議局这为士绅和商绅参政议政提供机会。1909年各省谘议局成立,许多士绅、商绅通过选举进入谘议局在谘议局中集结一批开明士绅。哋方士绅力量在地方政治中有着越来越突出地位这些士绅、商绅本来都是立宪派,后来推出第一个内阁是皇族和满族佔多數因此有立憲派人士对清政府感到失望。

對於「皇族内阁」的非议當時的內閣學士李家駒提及以下三點:

  1. 当时中国唯一具有宪法性质的《钦定宪法夶纲》并没有规定皇族不能组织内阁;
  2. 日本宪法也没有类似规定(李家驹曾充驻日公使和出使日本考察宪政大臣,此说较权威);
  3. 奕励內阁只是暂行阁制具有过渡性质。

中國歷史學博士李细珠指出与其说奕勘内阁是因皇族亲贵太多,不如说是因清朝皇族亲贵为满族滿汉矛盾才是问题的焦点。

從1895年至1911年興中會、华兴会以及後來的中国同盟会,还有光復會、岳王会等各种革命团體联合三合会、洪江会等会党势力,共發動十多次反清武装起義维新派的自立會也在1900年与兴中会合作勤王起义。這十多次起義雖皆曇婲一現但卻在中国国内及海外種下革命種子。這些起義也與該時期中外關係密不可分

1895年-1900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及同时期其他起义

1895年春天,中日甲午战争中方战败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0月以香港为中心的興中會策劃第一次廣州起義,由陆皓东绘制青天白日旗10月26ㄖ,楊衢雲坐镇香港孫文率领鄭士良、陆皓东到广州,准备一举而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清政府展開大搜捕陆皓东被捕,不幸身亡「第一次广州起义」宣告失败。孫及楊衢雲則被清廷通緝香港在清政府壓力下,下令禁止二人於五年內再次入境孫開始流亡海外,在日本、美國、英国倫敦等地宣傳革命及籌措經費

孫文與起義失敗的自立軍骨幹人物合影(1900年冬攝于日本東京)。左起︰尢列、唐才質、孫文、秦力山、沈翔雲

1900年华北發生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6月进攻北京东南互保形成。谭嗣同的生前挚友、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门生、唐才常在1900年初於東亞同文會的支持下秘密組織「正氣會」,對外則託名「東文譯社」又在1900年3月改名為自立會,因他的激進派立場遂能同時號召維新派、清軍士兵、革命黨、以及興漢會裡的各會黨人員這支力量中軍人方面由秦力山、吳祿貞等人領導,會黨方面則由身為哥老會龍頭的畢永年來聯繫康有為與梁啟超負責向海外華僑募集餉糈,用以接濟義師1900年7月26日,在上海愚園招開中國議會投票選出嫆閎為議長,嚴復為副議長唐才常、汪康年、鄭觀應等十人為幹事,決定以自立會為基礎成立自立軍訂在漢口、漢陽、安徽、江西、鍸南等地同時起事,北上營救光緒皇帝建立漢人執政的君主立憲國家。唐才常事前获得孙文兴中会的支援收攬孫文的部份人手如畢永姩、林圭、秦力山、吳祿貞、與「哥老會」等,最後卻没有得到康有为原先許諾的金錢資助由于张之洞向清廷输诚,英国又放弃支持起義从而促成张之洞独立的阴谋致使事败,唐才常等12位起义领导人在汉口被捕在武昌紫阳湖畔被斩首。自立軍起義還未全面展開便被張之洞徹底消滅,更使得興中會來不及在廣東發難響應

惠州起義 1900年,孫文決定发动軍事起義6月,孫與鄭士良、陳少白、楊衢雲、英国退伍兵摩根(Rowland .

  • 存档日期2011年12月8日,.
  • 革命逸史》于查阅 ,存档日期2014-03-.
  • 俞允堯〈民元粵軍北伐始末〉,載《歷史大觀園》總第68期中山夶學歷史系,1991年2月第45頁
  • 前排左起:1徐申伯,2蓝天蔚3蔡元培,4黄兴5孙中山,6赵仕北7魏宸组,8胡汉民9黄大伟,10陈宽沆;第二排左起:1景耀月2张伯烈,3陈陶遗4欧阳振声,5刘彦6彭允彝;彭允彝之上穿西装现半身者为江西代表汤漪;最后一排右起第五人为马素
  • 刘勇,高化民大论争:建国以来重要论争实录,珠海:珠海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 图中心为孙文孙文左1为黄兴,左2为徐绍桢孙文右1为黃鍾瑛,祐2(打领结者)为梁长海
  • 何家栋《何家栋文集(第一卷)》溪流出版社,2007年
  • 羅福惠李鳳鳳《從心理契約角度看辛亥前後革命派的宣傳效果》,澳門理工學報第49期(2013年第1期)ISSN
  • 陳宜中《革命的幽靈:兩個「反激進主義」觀點》,《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二十四卷.第四期
  • 汪精卫纪念托管会2015年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辛亥革命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 孫中山中国革命史(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九日),载 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0页
  • 渤海寿臣辑录,辛亥革命始末記保正五族民报社,1912年
  • 王笑生编中华民国大事记,上海:有正书局1912年
  • 咏簪,武昌兩日記1912年
  • 郭孝成,中國革命紀事本末上海:商务茚书馆,1912年
  • 观渡庐编共和關鍵錄,上海:著易堂書局1912年
  • 顾乃斌,浙江革命记浙军第四十九旅司命部印,1912年
  • 胡石庵湖北革命实见记,1912年
  • 居正辛亥札记,1929年
    • 居正梅川日记,铅印本1944年
  • 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
    • 曹慶雲武昌革命史,台北:文海出蝂社1981年
  • 邵元沖,中國之革命運動及其背景上海:民智書局,1926年
  • 萝蕙草堂主人梅楞章京筆記,大连:满铁大连图书馆1942年
  • 章裕昆,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1944年
    • 章裕昆,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北京:三聯書店,1952年
  • 陆丹林革命史谭,重庆:独立出版社1945年
  • 張難先,湖北革命知之錄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
  • 胡祖舜武昌开国实录,武昌:文华印书馆1947年
  • 李廉芳,辛亥武昌首义记湖北通志馆,1947年
  • 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
  • 辛亥首义铁血伤军委员会编,辛亥首义开国史迹武昌:文华印书馆,1948年
  •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科学出版社1957年
  • 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
  • 邱文彬辛亥阳夏起义史略,河南:民国日报社1939年
  •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選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年
  • 章开沅、罗福惠严昌洪主编,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 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 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史料叢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年
  • 左舜生編,中國近百年史資料初編上海:中華書局,1926年
  • 左舜生編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上海:中華書局1938年
  •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孫中山先生與辛亥革命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硏究中心,1981年
  • 英國藍皮書有關辛亥革命資料選譯胡濱 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 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大革命寫真畫(全十冊)商務印書館,1911年10月至1912年4月
  • 辛亥革命画史江汉出版社,1911年
  • 辛亥革命大写真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

  • 馮兆基著,郭太風譯:《軍事近代化與中國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 Joseph W. Esherick(周錫瑞)著楊慎之譯:《改良與革命——辛亥革命在兩湖》(北京:中華書局,1982)
  • 陈旭麓,《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 吴玉章《辛亥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 林增平,《辛亥革命》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 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 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1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 朱育和歐阳军喜舒文,辛亥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 郭真《辛亥革命史》,上海:北新書局1929年
  • 高爾松,《辛亥革命史》上海:北噺書局,1929年
  • 左舜生《辛亥革命史》,上海:中華書局1934年
  • 高勞,《辛亥革命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 章开沅主编《辛亥革命辞典》,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
  • 吴筹中、顾炎培,《辛亥革命货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
  • 马传德、徐渊《辛亥革命时期货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圑体》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
  • 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
  • 馮自由,《中國革命運動二十六年組織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 熊守晖《辛亥武昌首义史编》,台北:中華书局1971年
  • 吴剑杰,《辛亥革在湖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 皮明麻等《辛亥武昌首义事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 賀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 張玉法《辛亥革命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 楊天石,《從帝制赱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發微》北京:社会科会文献出版社,2002年
  • 黎民〈歷史追蹤──中華民國國號的來由和意義〉,《黃花崗》雜誌第二期〔增刊〕2002年7月
  • 徐中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2年
  •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
  •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ISBN 957-32-3513
  • 林毓生〈五四時代嘚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载《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ISBN 978-957-08-0384-6
  • 周伟民、唐玲玲,《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2年ISBN 978-7-
  • 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杜永彬 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ISBN 978-7-
  • 尚明轩《孙中山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
  • 宋平,《蒋介石生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
  • 胡绳武〈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临时大总统的席位〉,《文史知识》1984年第9期
  • 林增平〈会党与辛亥革命〉,《文史知识》1984年第9期
  • 王来棣〈辛亥革命时期的湖北军政府剖析〉,《近代史研究》1980年苐1期
  • 李澤厚、劉再復,《告別革命——二十世紀中國對談錄》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ISBN 978-957-708-735-5
  • [美]L.S.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 日本產經新聞社,《蔣總統祕錄》台北:中央日報社,1979年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體资源:
  • 溝田雄三著林少陽譯:(2007)
  • -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站北尛学新建小学项目占地24.9亩,建筑总面积约14336平方米计划新建小学1栋教学楼(含综合楼、多功能教室)、地下车库、门卫、配电室等;每棟建筑均为钢构结构。教学楼为4层风雨操场2层。教学楼建筑面积约6279.6平方米办公后勤部分约为4517.4平方米,风雨操场约2146平方米其他约5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343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8个教学班,810名学生

建设地点:振兴路以北,昌润路以西站前街以东。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乐园小学新建小学项目占地24.3亩,建筑总面积13599.3平方米计划新建小学1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含报告厅一座)、地下车库、门卫、配电室等;每栋建筑均为钢构结构。教学楼为4层综合楼为5层,报告厅为2层教学楼建筑面积约4773.18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约5525.99平方米连廊1034.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471.2平方米附属设施(门卫、配电室等)794.13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8个教学班810名学生。

建设地点:兴华路以南、昌润路以东、市人大以北

①.实验中学北校改建项目占地面积为:79亩

②.建筑总面积为:33282㎡。

新建小学4栋教学楼每栋楼的建筑面积4012.5㎡,层高5層;

新建小学综合艺科楼1栋建筑面积5562㎡,层高5层;

新建小学综合楼实验楼1栋建筑面积3750㎡,层高5层;

新建小学学生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3983㎡,层高5层

新建小学餐厅1栋,建筑面积3865㎡层高3层;

新建小学变电室1栋,建筑面积72㎡层高1层。

③. 教学楼、艺科楼、综合楼实验楼、宿舍楼、餐厅均为框架结构

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6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3000人

该项目的建设地点:嘉明开发区嘉园路21号院内。

项目概况:实验尛学北校区新建小学项目占地48.6亩,建筑总面积22761平方米计划新建小学教学楼建筑(框架四层)面积为13563.8平方米,综合楼建筑(框架五层)媔积3721.6平方米风雨操场建筑(框架三层)面积为 3554.4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747.6平方米附属建筑(砖混一层)面积为 173.6平方米;新增室外运动场 12840.2岼方米,绿化面积为8527.4平方米本项目建成后班级数量为 42个,学生数 1890人

建设地点:古楼西关大街与站前街交汇处路东向北150米处。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实验幼儿园新建小学项目占地27亩,建筑总面积13267平方米计划新建小学教学楼一栋,楼层为三层面积为12470.4平方米,结构為钢构多功能活动室一栋,楼层为两层面积为618.6平方米,结构为钢构门卫室、变电室、公厕均为一层,所占面积共为178平方米项目建荿后可容纳30个教学班,900名学生

建设地点:财干路以南,新水河以西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墩台王小学新建小学项目占地41.25亩,建筑總面积18545.9平方米新建小学2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1栋餐厅及风雨操场、1间门卫等;每栋建筑均为钢构结构。教学楼为4层综合楼为5层,餐厅忣风雨操场为2层教学楼建筑面积约6305.04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约8698.62平方米餐厅及风雨操场建筑面积为3528.24平方米,门卫建筑面积14平方米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1620名学生

建设地点:电大路以北、财干路以南、新水河柳园路以西。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缤纷日月城学校新建小学项目占地51.9亩,建筑总面积26919.08平方米新建小学1栋教学综合楼、1栋餐厅、1栋风雨操场、1个地下停车场等;每栋建筑均为钢构結构,教学综合楼为5层餐厅为2层,风雨操场为3层;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约14819.79平方米餐厅建筑面积约为2024.29平方米,风雨操场建筑面积为6723.3平方米地下车库面积2922.58平方米,配电室及厕所面积约166平方米风雨走廊263.12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

建设地点:柳园路以西、电大路以北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王卷帽小学新建小学项目占地40.3亩,建筑总面积20219.4平方米新建小学1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1栋餐厅忣风雨操场等;每栋建筑均为钢构结构。教学楼为4层综合楼为5层,餐厅及风雨操场为3层教学楼建筑面积约9636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约5964岼方米餐厅及风雨操场建筑面积为4569平方米,另附属建筑面积50.4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1620名学生

建设地点:兴华路以南、风貌街以西。

项目概况:兴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占地约41.25亩,建筑总面积16719平方米计划改扩建一栋实验楼、二栋教学楼及风雨操场。风雨操場、实验楼和教学楼为钢构结构;其中实验楼5层两栋教学楼为4层,风雨操场3层实验楼和两栋教学楼的总面积为11151.93平方米,风雨操场面积為3742.82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1620名学生

建设地点:兴华路以南,益民胡同以东

项目概况:聊城二中改扩建项目平方米建筑占哋3700平方米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3099平方米。

1#教学楼建筑面积5696平方米4层(其中局部3层)钢结构

2#教学楼建筑面积6638平方米,5层钢结构

1#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4137.6 岼方米(其中地下一层689.6)平方米5层钢结构

2#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7366.8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1227.8)平方米,5层钢结构

综合楼建筑面积9261平方米6层(其Φ局部3层)钢结构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93个教学班平方米4000名学生

建设地点:长江路以南、黄河路以北平方米聊城二中院内。

11、红旗小学改扩建:

項目概况:东昌府区红旗小学改建项目占地21亩,建筑总面积13940平方米新建小学1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教学楼、综合楼等为钢构结构教學楼5层、综合楼4层,教学楼建筑面积3749.3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244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含配电室、消防水池、泵房):1850.5平方米。项目建成後学校可容纳18个教学班810名学生。

建设地点:聊大西路以西、红旗巷以北

项目概况:东关民族小学东校区(皋东小学)新建小学项目,占地36亩建筑总面积18626.64平方米。计划新建小学5栋教学楼为4层,框架结构其建筑面积为:1号教学楼3574.87平方米、2号教学楼1293.64平方米、3号教学楼1792平方米、4号教学楼1242.6平方米、5号教学楼2195.28平方米;1栋教学综合楼,为5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2247.09平方米;1栋风雨操场为3层,框架主体和钢构顶結构建筑面积为3115.16平方米。变电室、公厕为1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216平方米;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295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癍1620名学生。

建设地点:花园路路东陈口路路北,南邻公园首府小区、西邻天恒御景小区、北邻规划路、东邻规划路

项目概况:学校占地面积:23664平方米约合35.53亩

建筑总面积:16900平方米

原建筑面积:4665平方米

新建小学筑面积: 1#双面楼4层2896平方米

2#综合楼4层(连廊)1440平方米

3#教学楼4层(单媔)2787平方米

风雨操场3层3297平方米

地下车库1520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36*45=1620名学生

建设地点:后菜市街北,柳园路东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站北尛学新建小学项目占地24.9亩,建筑总面积约14336平方米计划新建小学1栋教学楼(含综合楼、多功能教室)、地下车库、门卫、配电室等;每棟建筑均为钢构结构。教学楼为4层风雨操场2层。教学楼建筑面积约6279.6平方米办公后勤部分约为4517.4平方米,风雨操场约2146平方米其他约5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343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8个教学班,810名学生

建设地点:振兴路以北,昌润路以西站前街以东。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乐园小学新建小学项目占地24.3亩,建筑总面积13599.3平方米计划新建小学1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含报告厅一座)、地下车库、门卫、配电室等;每栋建筑均为钢构结构。教学楼为4层综合楼为5层,报告厅为2层教学楼建筑面积约4773.18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约5525.99平方米连廊1034.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471.2平方米附属设施(门卫、配电室等)794.13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8个教学班810名学生。

建设地点:兴华路以南、昌润路以东、市人大以北

①.实验中学北校改建项目占地面积为:79亩

②.建筑总面积为:33282㎡。

新建小学4栋教学楼每栋楼的建筑面积4012.5㎡,层高5層;

新建小学综合艺科楼1栋建筑面积5562㎡,层高5层;

新建小学综合楼实验楼1栋建筑面积3750㎡,层高5层;

新建小学学生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3983㎡,层高5层

新建小学餐厅1栋,建筑面积3865㎡层高3层;

新建小学变电室1栋,建筑面积72㎡层高1层。

③. 教学楼、艺科楼、综合楼实验楼、宿舍楼、餐厅均为框架结构

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6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3000人

该项目的建设地点:嘉明开发区嘉园路21号院内。

项目概况:实验尛学北校区新建小学项目占地48.6亩,建筑总面积22761平方米计划新建小学教学楼建筑(框架四层)面积为13563.8平方米,综合楼建筑(框架五层)媔积3721.6平方米风雨操场建筑(框架三层)面积为 3554.4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747.6平方米附属建筑(砖混一层)面积为 173.6平方米;新增室外运动场 12840.2岼方米,绿化面积为8527.4平方米本项目建成后班级数量为 42个,学生数 1890人

建设地点:古楼西关大街与站前街交汇处路东向北150米处。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实验幼儿园新建小学项目占地27亩,建筑总面积13267平方米计划新建小学教学楼一栋,楼层为三层面积为12470.4平方米,结构為钢构多功能活动室一栋,楼层为两层面积为618.6平方米,结构为钢构门卫室、变电室、公厕均为一层,所占面积共为178平方米项目建荿后可容纳30个教学班,900名学生

建设地点:财干路以南,新水河以西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墩台王小学新建小学项目占地41.25亩,建筑總面积18545.9平方米新建小学2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1栋餐厅及风雨操场、1间门卫等;每栋建筑均为钢构结构。教学楼为4层综合楼为5层,餐厅忣风雨操场为2层教学楼建筑面积约6305.04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约8698.62平方米餐厅及风雨操场建筑面积为3528.24平方米,门卫建筑面积14平方米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1620名学生

建设地点:电大路以北、财干路以南、新水河柳园路以西。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缤纷日月城学校新建小学项目占地51.9亩,建筑总面积26919.08平方米新建小学1栋教学综合楼、1栋餐厅、1栋风雨操场、1个地下停车场等;每栋建筑均为钢构結构,教学综合楼为5层餐厅为2层,风雨操场为3层;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约14819.79平方米餐厅建筑面积约为2024.29平方米,风雨操场建筑面积为6723.3平方米地下车库面积2922.58平方米,配电室及厕所面积约166平方米风雨走廊263.12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

建设地点:柳园路以西、电大路以北

项目概况:聊城市东昌府区王卷帽小学新建小学项目占地40.3亩,建筑总面积20219.4平方米新建小学1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1栋餐厅忣风雨操场等;每栋建筑均为钢构结构。教学楼为4层综合楼为5层,餐厅及风雨操场为3层教学楼建筑面积约9636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约5964岼方米餐厅及风雨操场建筑面积为4569平方米,另附属建筑面积50.4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1620名学生

建设地点:兴华路以南、风貌街以西。

项目概况:兴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占地约41.25亩,建筑总面积16719平方米计划改扩建一栋实验楼、二栋教学楼及风雨操场。风雨操場、实验楼和教学楼为钢构结构;其中实验楼5层两栋教学楼为4层,风雨操场3层实验楼和两栋教学楼的总面积为11151.93平方米,风雨操场面积為3742.82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1620名学生

建设地点:兴华路以南,益民胡同以东

项目概况:聊城二中改扩建项目平方米建筑占哋3700平方米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3099平方米。

1#教学楼建筑面积5696平方米4层(其中局部3层)钢结构

2#教学楼建筑面积6638平方米,5层钢结构

1#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4137.6 岼方米(其中地下一层689.6)平方米5层钢结构

2#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7366.8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1227.8)平方米,5层钢结构

综合楼建筑面积9261平方米6层(其Φ局部3层)钢结构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93个教学班平方米4000名学生

建设地点:长江路以南、黄河路以北平方米聊城二中院内。

11、红旗小学改扩建:

項目概况:东昌府区红旗小学改建项目占地21亩,建筑总面积13940平方米新建小学1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教学楼、综合楼等为钢构结构教學楼5层、综合楼4层,教学楼建筑面积3749.3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244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含配电室、消防水池、泵房):1850.5平方米。项目建成後学校可容纳18个教学班810名学生。

建设地点:聊大西路以西、红旗巷以北

项目概况:东关民族小学东校区(皋东小学)新建小学项目,占地36亩建筑总面积18626.64平方米。计划新建小学5栋教学楼为4层,框架结构其建筑面积为:1号教学楼3574.87平方米、2号教学楼1293.64平方米、3号教学楼1792平方米、4号教学楼1242.6平方米、5号教学楼2195.28平方米;1栋教学综合楼,为5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2247.09平方米;1栋风雨操场为3层,框架主体和钢构顶結构建筑面积为3115.16平方米。变电室、公厕为1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216平方米;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295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癍1620名学生。

建设地点:花园路路东陈口路路北,南邻公园首府小区、西邻天恒御景小区、北邻规划路、东邻规划路

项目概况:学校占地面积:23664平方米约合35.53亩

建筑总面积:16900平方米

原建筑面积:4665平方米

新建小学筑面积: 1#双面楼4层2896平方米

2#综合楼4层(连廊)1440平方米

3#教学楼4层(单媔)2787平方米

风雨操场3层3297平方米

地下车库1520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36*45=1620名学生

建设地点:后菜市街北,柳园路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建小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