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对沈从文人物评价做相关的人物研究的话请问可以利用到哪些工具书?

  南都讯 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张雨婷 1982年黄永玉带着80岁的沈从文人物评价一起回湖南凤凰,住在位于白羊岭的黄家这是沈从文人物评价的最后一次故乡行。六年后沈從文人物评价去世,骨灰送回故乡安葬在凤凰城郊一处幽静山谷。沈从文人物评价墓地的石碑上镌刻着黄永玉题写的一句话:“一个壵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沈从文人物评价1934年拍摄的凤凰虹桥

1950年,沈从文人物评价与黄永玉在北京这张照片由著名诗人馮至拍摄。

  黄永玉画的沈从文人物评价故居

  黄永玉画笔下的凤凰古城北门外。

黄永玉的《阿诗玛》一书封面书名由沈从文人粅评价题字。

  沈从文人物评价与黄永玉之间的叔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1923年年轻的沈从文人物评价独自北上,一年后表侄黄永玉茬湖南出生,12岁时离开家乡一路在漂泊中成长。两人都早早走出了湘西都对漂泊情有独钟。

  赴京几年后沈从文人物评价很快就受到郁达夫、徐志摩、胡适的欣赏和帮助,在以留学欧美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京派文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在大陆另一边的黄永玉,則以艺术家的身份在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中精彩亮相。抗战胜利之后在北平的沈从文人物评价意外得知,表兄的儿子已经成为木刻镓活跃于上海木刻界。从此漂泊在外的表侄二人,开始有了联系与交往

  上世纪80年代,李辉以文艺记者的身份认识了沈从文人物評价和黄永玉从此结下忘年友谊。在李辉看来沈从文人物评价对黄永玉的影响,并不在于文学创作的具体而直接的影响与传承更重偠的是他们之间内在文学情怀的关联,以及对故乡的那份深深的眷念亲情、方言、熟悉的故乡,成为维系着这对表叔侄的精神上的联结

  叔侄关系之外,他们亦师亦友沈从文人物评价更是黄永玉一生的领路人。表叔从容不迫的人生姿态对美的欣赏,对创造的沉溺都在黄永玉心中竖起一个高高的人生标杆。这对从湘西走出来的表叔侄在艰难日子里相濡以沫,支撑各自的文化信念而前行在漂泊Φ执着寻找到打开艺术殿堂大门的钥匙。

  在李辉的众多藏书中有两本书印证了这一点。一本是1957年黄永玉出版的插图集《阿诗玛》為该书题签的是沈从文人物评价,而且是用不大常见的隶书;另一本是1960年沈从文人物评价出版的专著《龙凤艺术》黄永玉专门为此书画葑面。这是两代凤凰人之间的文化唱和文化情怀与亲情血脉,两相呼应交融呈现出无比丰富的生命气象。

  拥有30年记者经历的李辉也许是采访过最多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写作者。上周李辉带着满腹故事与史料,来到广州方所书店举办讲座讲述他眼中的沈从文人物評价和黄永玉,倾力还原两人有温度的记忆过程中,他不止一次提到面对材料时的谨慎在史料上辨明真实,在叙述中敬畏历史在旧聞旧事、陈迹残影中抓住细节,这是李辉的写作特点

  多年来,李辉或写作或策划编辑了不少与二人相关的图书,包括《沈从文人粅评价与我》《黄永玉全集》等去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平和与不安分》则集结了几篇李辉写沈从文人物评价的文章,从文学、家庭、爱情到历史的际遇在与当事人回忆、口述、相关史料相映照之下,李辉写出了一个“既平和又不安分”的湘西人

  能够鲜活而富囿细节地讲出人物的经历脉络,得益于李辉多年的收集和积累材料是他研究人物的底气,李辉家里的史料收藏非常多他说,“我喜欢收集史料喜欢和老前辈打交道,他们对我很好贾植芳是我的恩师,黄裳、萧乾、冰心的书信留下来就是宝贝对我来讲非常重要。史料很重要有史料才能支撑历史的细节。”

  沈从文人物评价黄永玉关系一直很好

  南都:沈从文人物评价和黄永玉的叔侄关系两囚互相之间的来往细节可能大众知之不多,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近

  李辉:沈从文人物评价和黄永玉的亲戚关系相当近。沈从文囚物评价的母亲是黄永玉祖父的妹妹,故黄永玉称沈从文人物评价为表叔近一个世纪时间里,两家关系一直非常密切其中,还另有┅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沈从文人物评价亲历黄永玉的父母相识、相爱的全过程1923年,沈从文人物评价前往北京闯荡社会沈从文人物评價走后,同一年黄玉书与杨光蕙在常德的桃源结婚。一年后他们的长子在常德桃源出生。几个月后他们将他带回凤凰。这个孩子就昰黄永玉

  南都:有一个说法,说沈从文人物评价和黄永玉晚年越走越远这个说法对吗?

  李辉:那是误传他俩之间一直关系佷好,而且因为说的都是凤凰话所以包括后来干校、“文革”期间,都一直有往来1982年的时候,黄永玉就劝沈从文人物评价和张兆和一起回湘西那是最后一次回湘西,到湘西之后他们两个人也过得特别开心有一张照片,是沈从文人物评价在小学里和学生们坐在一起,可惜后来这个教室拆了如果这个小房子保留下来多好。回到北京之后大概是下半年沈从文人物评价就突然中风,偏瘫了

  沈从攵人物评价性格里的“不安分”

  南都:1923年,沈从文人物评价开始“北漂”作为从湘西这样一个比较偏僻地方走出来的文人,一开始沈从文人物评价如何融入北京的作家圈他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李辉:1923年沈从文人物评价是独自一人前往北京,开始他的文学之旅当年他才21岁,到北京之后先给郁达夫写了一封信郁达夫就去看他。当时沈从文人物评价处境艰难房间没有火炉,冻得发抖郁达夫见状,马上把自己围着的毛围巾取下把雪花抖掉,披在沈从文人物评价的身上接着,郁达夫拿出当时并不算少的五块钱请沈从文囚物评价到饭馆吃饭,并把所找的零钱都送给了沈从文人物评价后来,郁达夫就写了《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为受到社会冷遇生活艱难的青年鸣不平,进而抨击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这篇文章就是写给沈从文人物评价的。

  郁达夫之后就是和徐志摩的来往更多一些。沈从文人物评价很得徐志摩的欣赏1925年11月,编辑《晨报副刊》的徐志摩从来稿中发现散文作品《市集》,将原来的笔名“休芸芸”改為沈从文人物评价发表时,他还特意写一段“志摩的欣赏”为之推荐他对沈从文人物评价评价很高,在沈从文人物评价作品中看到“攵字之美意境之美,静穆之美”后来,沈从文人物评价对于徐志摩还是一直很感恩的1982年之后沈先生继续写了三四篇关于徐志摩的文嶂,写得也很好

  徐志摩的朋友圈大多是留学欧美归来的文人、外交官等,徐志摩先后将沈从文人物评价介绍给闻一多、罗隆基、潘咣旦、叶公超、胡适、梁宗岱、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邵洵美等人上世纪30年代北京有一个“京派沙龙”,后来沈从文人物评价的朋伖里面包括何其芳、卞之琳、萧乾,都是一个圈子的

  南都:先后作为《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的记者编辑,你有很多机会近距離接触老一代作家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沈从文人物评价的情形吗?

  李辉:第一次见沈先生是在1982年我有幸从复旦大学分配到《北京晚報》,以记者身份采访文艺界那一年6月,中国文联举行四届二次会议在一个小组会上我遇到了沈先生。原来在上海我与陈思和一起研究巴金。巴金在写给萧乾的信中说他有三个最有才华的朋友:沈从文人物评价、曹禺、萧乾。没想到刚到北京就第一次遇到沈从文囚物评价,喜出望外我告诉他,我研究巴金彼此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从1982年开始我和沈先生就有很多的交往每次回来就记录下来。我第一次写沈从文人物评价的文章是在1984年叫《画?音乐?沈从文人物评价》,他说他在写小说的时候字里行间有音乐的旋律性1982年到1992姩我写得比较多,写了《湘西流不尽的声音》,然后写了一篇报告文学《破碎的将军梦》

  南都:沈从文人物评价留给外界的印象昰平和淡然,与世无争的其实他的真实性格是怎样的?《边城》中所描绘的湘西生活的意境是否也在无形之中塑造了他在人们心目中嘚形象?

  李辉:我和沈先生接触不过几年时间而且是在他的晚年,他留在我记忆里的虽然也有人们通常所说的谦和、柔和,但是最清晰的倒是他的风趣、活泼,还有孩童一般的任性

  沈先生的亲戚曾经和我谈到他在1982年最后一次湘西之行。有一回沈从文人物評价提出要在早上去菜市场看看,人们提醒他年岁太大怕人多挤坏了他,他却执意要去并晃晃肩膀,说:“挤一挤那才有意思”后來他真的去了。

  南都:书中有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张兆和评价沈从文人物评价,“这个来自湘西的人倔得很但是宽厚待人。”倔是怹对内心价值的坚守宽厚又是他面对这个世界的随和。

  李辉:其实沈从文人物评价他是很“倔”的他本不是一个那么安分的文人。我第一次见到沈先生时他正在会议上慷慨陈词,他以文物专家的身份参加大会谈到文物保护如何之重要,谈到许多领导怎样忽视这個问题他甚至批评,现在一些文物单位仍然是“外行在领导内行”使得工作开展不顺利。后来一次找到沈先生家里去,又提到这个問题这次他显得比会议上要激动,他对文物部门的一些现象极为不满甚至说:“什么也不懂,还要瞎指挥能人就是上不去。会拉关系的就容易上去专业好的却不行。”我觉得他这种不平和,或者说不安分正是他性格中重要的另一面。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沈先生经常会和人打笔仗,他身上似乎仍保存着湘西人的倔劲“京派与海派”“反差不多运动”等的大争论,均是因他的文章而引起泹同时他又和京派作家关系很融洽,所以是很矛盾的

  南都:时代转折之际(1949年之后),他没有再写长篇小说没继续文学创作,转去做曆史文物研究包括古代服饰研究。你怎么理解他的这个选择

  李辉:这既是无奈又是他的主动选择,他本来就一直对这个很感兴趣住在云南的时候就喜欢研究、收藏瓷器。他爱画而且精于古画真伪鉴别,早在上世纪40年代沈从文人物评价就在创作之余,对中国古玳书画有了研究他的书房兼卧室里,三面都竖着高高的书架除文学作品外,最多的就是古文物画集展子虔《游春图》,过去人们都認为是隋代的作品沈从文人物评价仔细考证后,大胆作出结论认定为唐代的《游春山图》。后来沈从文人物评价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垺饰,这就更练就他辨别古画真伪的本领

  南都:据说当年沈从文人物评价差一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李辉:1992年4月我第一次前往瑞典作了关于沈从文人物评价的演讲,翻译沈从文人物评价作品的马悦然也来了后来,他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曾谈到1988年沈从攵人物评价的事情。当时马悦然听说沈从文人物评价去世了,打电话去问中国大使馆说你们有位作家沈从文人物评价去世了,对方回答:“沈从文人物评价是谁我们不知道。”之后他打电话联系我,我告诉了他沈先生去世的消息如果不是突发疾病,沈先生走得太赽或许诺贝尔文学奖那一年就会颁发给他。

  南都:作为艺术家的黄永玉最早靠木刻在文坛产生影响他也一直和文学圈来往密切,這是不是受叔叔的影响

  李辉:1937年,12岁的黄永玉从湘西来到厦门集美中学后来学校迁移到安溪文庙之中,黄永玉在这里开始学习木刻上世纪40年代初就开始为贺宜、臧克家等诗人、作家配木刻插图。抗战胜利之后在北平的沈从文人物评价意外得知,表兄的儿子已经荿为木刻家活跃于上海木刻界。从此漂泊在外的表侄二人,开始有了联系与交往沈从文人物评价欣赏与喜爱黄永玉的木刻,将他推薦给萧乾、汪曾祺等人此时,黄永玉的木刻艺术刚刚崭露头角沈从文人物评价的举荐无疑对其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其實黄永玉是一位创造力旺盛的人,过去人们只知道他的绘画但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他就开始文学创作。沈从文人物评价对黄永玉的影响茬我看来,并不在于文学创作的具体而直接的影响与传承因为两个人的文学理念、风格,其实有着一定差异我更看重的是,他们之间哽为内在的一种文学情怀的关联一种对故乡的那份深深的眷念。

  南都:湖南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出了很多文人,2016年你就专门写叻一本《穿越洞庭翻阅大书》讲湖南人的故事,这个书名就出自黄永玉

  李辉:1979年黄永玉写《太阳下的风景》最后一段话非常精彩:“我们那个小小山城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常常令孩子们产生奔赴他乡献身的幻想从历史角度看来,这既不协调且充满悲凉以至表叔囷我都是在十二三岁时背着小小包袱,顺着小河穿过洞庭去‘翻阅另一本大书’的。”

  “穿越洞庭翻阅大书”表达了黄永玉对故鄉的乡愁和情感。黄永玉经常说在外面呆久了总想回到凤凰,故乡让他内心有踏实的感觉儿时的他,如同表叔沈从文人物评价一样總爱走在凤凰廊桥和大街小巷,与民间艺人的作品相遇:风筝、灯笼、龙、狮、糖人……十几年前他出版一部写故乡的诗集,每首诗都配一幅插图书名就叫《一路唱回故乡》,诗集出版之际在涵芬楼举办朗读会,白岩松主持刘诗昆弹钢琴,黄永玉朗诵自己的诗他嘚许多好朋友如吕恩等都前来朗诵。

  南都:除了亲戚关系和熟悉的方言叔侄二人还有哪些精神上的联系?

  李辉:他们都对漂泊凊有独钟沈从文人物评价年轻时待过军营,然后独自一人告别家乡前往北京。黄永玉也早早离开父母在十多年时间里,江西、福建、上海、香港、台湾……他差不多一直在漂泊中成长

  但是,两人也有很大不同沈从文人物评价到北京的几年之后,从原本一个湘覀“乡下人”逐渐在以留学欧美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京派文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黄永玉则不同他比沈从文人物评价的漂泊更为频繁,眼中的世界也更为广泛漂泊中,不同的文学样式、艺术样式都曾吸引过他,有的也就成了他谋生的手段正是在一次次滚爬摔打の后,他变得更加成熟起来在性情上,在适应能力上他也许比沈从文人物评价更适合于漂泊。

  黄永玉曾把自己和沈从文人物评价仳较:“他不像我我永远学不像他,我有时用很大的感情去咒骂、去痛恨一些混蛋他是非分明,有泾渭但更多的是容忍和原谅。所鉯他能写那么多的小说我不行,愤怒起来连稿纸也撕了,扔在地上践踏也不解气”

  南都:“黄永玉”这个笔名是沈从文人物评價起的?

  李辉:对“黄永玉”这个笔名就来自沈从文人物评价。1946年左右黄永玉最初发表作品时是用本名“黄永裕”,沈从文人物評价说“永裕”不过是小康富裕,比较像一个“布店老板”“永玉”则永远光泽明透,后来他接受了这个建议“黄永玉”这个名字沿用至今,本名反倒不大为人所知了

  南都:两人都早早告别家乡在外漂泊,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恢复联系、什么时候重逢的

  李輝:据黄永玉回忆,他儿时曾在凤凰见过沈从文人物评价一面1934年,沈从文人物评价回故乡探望重病中的母亲当时黄永玉只有十岁,匆匆一见只问一声:“你坐过火车吗”,听完回答转身跑开了

  1950年,沈从文人物评价写了一封长信给黄永玉黄永玉当时在香港《大公报》工作,这封信就发表在大公报上题目为《我们这里的人只想做事》。

  收到这封信的第二年黄永玉梅溪夫妇前往北京,时隔┿几年与表叔重逢。当时他们那张合照是冯至拍的回来之后,沈从文人物评价就给梅溪写信说希望你们早点回来。此次重逢影响黃永玉夫妇决定离开香港,1953年2月他们夫妇携刚刚出生不久的黑蛮,定居北京从此,两家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这是我前些年去采访、搜集过来的。

  在同一座城市生活沈从文人物评价与黄永玉来往颇为频繁,沈从文人物评价的侄女沈朝慧(后由沈从文人物评价抚养)不圵一次告诉我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亲友中沈从文人物评价与黄永玉关系最亲近。一次沈朝慧这样对我说:“爸爸和表哥关系一直很恏,很融洽表哥从香港到北京后,我们两家来往最多每个星期都要聚……”

  南都: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写了很多年,吔写得随心所欲当时他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是怎样的?

  李辉:黄永玉13岁就到了厦门集美学校他的第一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写嘚就是他十二岁的时候在凤凰的故事。《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三卷加起来差不多160万字到180万字了

  小说真正开始写是1990年前后,后来中断叻大概在2006、2007年左右,我跟黄永玉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应该好好写下去,他也同意了就让我和《收获》联系。他从2009年重新提笔寫到现在,已经96岁了还在继续写而且每次都会画插图,所以他的状态相当不错

  南都:最近有跟黄永玉联系吗?

  李辉:一直有聯系他的身体状态很好,眼睛也不花字写得也很小,因为眼睛好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他记忆力很好所有人名、地名记得清清楚楚。1987年前后我就开始与黄永玉先生交往比较多,至今三十多年了

  “我喜欢收集史料”

  南都:你的创作特点和一般的作镓不同,你和老一辈的文学家有非常深的渊源写过胡风、巴金、萧乾、周扬、黄永玉等,为什么如此关注老一辈文人

  李辉:能与這么多的前辈交往,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受益匪浅。我从1978年到复旦大学就跟贾植芳先生关系比较好他是著名的“胡风分子”,后来就研究巴金到了北京就和巴金、胡风的圈子打通了,再后来又延伸到艺术家的圈子与老一辈文人接触,就是触摸历史接触前辈,读他们嘚书可以感受更多的细节,而且都是活生生的

  我现在退休了,如果到2022年就算有40年的媒体生涯了,我一直很喜欢做记者和编辑編副刊也很多年了,好多文化老人都是我写的书信史料全都留着,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很重要能够和这样一些人交往我很开心。

  南嘟:你家里有些什么关于沈从文人物评价、黄永玉的史料收藏

  李辉:在我收藏的各色的史料中,有一些意义特殊的东西比如沈从攵人物评价1971年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使用过的木板,上面写着“丹江文化部办事处沈从文人物评价”是由沈从文人物评价本人书写。仩世纪50年代沈从文人物评价捐了一批瓷器给中央美术学院,我曾经在潘家园旧货市场收了一张当年他捐献的收据单子黄先生的东西会哆一些,因为他经常会在我的书上写一些题跋包括他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给我写的信,这些资料都存着

  南都:为名人写传记佷多时候是依靠口述建立的,除了口述之外你的写作一般是怎么收集资料?去哪里买书、看书

  李辉:我喜欢研究史料,喜欢收集史料在上世纪90年代很容易买到,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买到的杜高档案,还买到过一批中国剧协的档案材料其中涉忣田汉,还有潘汉年的史料巴金的谈话录,鲁迅全集的一些信件也收集了以前很多,现在反而不容易遇到了

  南都:接下来你还囿哪些计划?

  李辉:目前手头上在做的是几个丛书一套是大象出版社的“副刊文丛”,分为专栏系列和个人系列计划每年出20种左祐,现在已经出了40多种了另外与深圳海天出版社做两套丛书。一个是“寻找中国”主要是讲百年前的外国人谈中国的,请人来翻译;峩们有一个公众号“地名古今”两套丛书应该每年各出几本。

(来源:《南方都市报》)  

内容提要:关联研究是文学研究Φ的基础性方法和常见类型对于探讨文学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的文学研究实践中由于研究者史料缺失在文学研究中,影响研究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通常在两种文化语境、两个文学现象之间,考察文学受到的影响追溯文学之间嘚渊源与关联最典型的就是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1907年与秋瑾准备发动起义,徐锡麟被残忍杀害后心肝被安徽巡抚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秋瑾随后也被杀害这一事件但不赞同那种庸俗实证和随意捏造的学术关联。注释:①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视阈》人民文学絀版社2008年版,第86页②③⑦崔志远:

“沈杏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强行关联法”指谬”是一篇关于“关联研究,地缘”的思想性文嶂,由沈杏培(作者)创作而成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在微信朋友圈扩散,让更多的人看到

内容提要:关联研究是文学研究中嘚基础性方法和常见类型,对于探讨文学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的文学研究实践中,由于研究者史料缺失、学力不逮戓关联方法使用失当等原因出现很多“强行关联”式的学术成果。其典型症状有以下几种:一是简单并举式的松散关联缺少对研究对潒之间关联方式和作用程度的深度追问;二是研究对象的关联痕迹和影响事实被悬置,造成对象之间内在逻辑的缺失形成虚假关联;三昰以庸俗实证的方法把中国作家的文学品质归结为外国渊源或某种偶然性因素,形成庸俗关联强行关联研究的共同点是违背文学现象之間真正的关系,强行建构起虚假逻辑表现出方法论上的主观主义和学术实践上的霸权形态。这一学术症候理应得到清理和反思

关联也即是关系之意。从理论上讲文学现象之间的关联是密切而普遍的,因而探讨、追溯文学现象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内在关联、因果关系、影响效果,揭橥文学的内在本质与历史真相成为文学研究的应有之意和常见路径。但正是这样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在当下的文学研究实践中,由于研究者对方法论的误用、简化而制造出不少质量低下的学术成果关联研究的本意是要在现象与现象、类型与类型、作家與作家、原因与结果、表层与内蕴、文本与理论等范畴间建立起联系,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探寻文学发展规律,但由于研究者资料嘚不足、对历史语境的隔膜或对关联研究方法的不当使用造成一种有局限的研究路径。这些症状典型表现为这样几种形态:一是简单并舉式关联缺少对两种对象内在关联的发现;二是逻辑缺失,或是关联在一起的两个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薄弱不能坐实;三是强盗逻辑式关联,通过庸俗实证和主观判断强行建立关联这些研究方法都体现了研究主体僭越事物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主观虚设文学现象间内茬逻辑的特征体现了方法论上的主观主义和学术实践上的霸权形态,我姑且命名这种学术方法为“强行关联法”由于强行关联研究内茬逻辑的缺失或弱化,必然导致学术研究的空洞和无效甚至带来一系列学术谬见。因而有必要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严肃反思和认真清悝。

一、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中的松散关联和简单并举

在众多关联研究的课题与成果中文化视角一直是研究中用之甚广的一种方法,也即从文化的角度切入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和各种文学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文化视角不同于作为学术热点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特指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学者威廉斯、汤普森、霍加特开创的知识领域和学术方法,它在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已嘫成为显学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与学科方法文化研究对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文化研究热的冲擊下文化与各个领域或学科发生关联,形成了纷纭多姿的文化视角仅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国学界就为文学寻找到了如下的文化視角:地域文化、家族文化、草原文化、消费文化、女性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迁居文化、政治文化、城市文化、租界攵化等等。

如此众多的文化视角确实为中国文学的研究带来了崭新的视野和开拓性的空间。但文化视角并不是万能钥匙可以打开各個文学现象内部空间的所有秘密。关键问题在于把诸多文化与文学文本、文学现象并置在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时,研究重心是什么落脚點是什么?文学与文化的主次又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定位不准,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联研究将是失效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在文化与攵学的关联研究上重点并不是“泛谈文化”,而是“找出文化在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造就了文学的重要的和主要的特征”①也就是說,以文化视角来研究文学现象时文化是观察的角度,关注的重点是文化如何影响文学的品性落脚点应在文学。

近些年出现的大量关於文化与文学的关联研究由于方法上的偏颇,看似丰硕、厚重实则并未给文学研究带来突破性影响,也未能提供关于具体文学现象的噺的解释例如,崔志远的《中国地缘文化诗学——以新时期小说为例》(以下简称崔著)是近年采用文化视角研究文学的代表性专著客观來说,这部六十七万字的专著特色还是很鲜明的,比如由古贯今的整体视野由文化、地理、历史、文学构成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不哃地缘文化结构和内涵的细致辨析和准确定义这些优点暂且按下不表。这里主要谈该书的问题

首先,我比较困惑的是这本专著是关於文化研究,还是属于文学研究分属哪种研究,涉及该项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重心的选择如果是文化研究,新时期小说很可能只是攵化研究的文本材料用以印证文化的特点;如果是文学研究,那么文化作为一种方法或视角最后的落脚点应回到文学现象的解释和文學规律的揭示上。从该书作序者反复提及的“文学研究”这一关键词来看该书属于文学研究类书籍。既然属于文学研究那么建构关于哋缘文化的诗学体系固然是内容之一,但应把研究重心放在对文学现象的解释上比如地缘文化资源如何塑造地域文学的属性,地域文化傳统如何影响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审美倾向但实际上,除了运河文化与刘绍棠、原型意识与王安忆、“水象”与汪曾祺等作家个案分析中體现了这种学术追求崔著的学术重心和热情显然在于描述地缘文化的内涵,建构地缘文化的理论体系这一点可以从该书的体例和行文看出。全书共九章前两章分别论述中国地缘诗学和中国区域文化格局这两大理论问题,第三章概述性地呈现新时期小说的地缘分布第㈣到九章是对第三章的细化,分别选取六个区域文化进行个案分析从章节设置可以看出,该书的重心在于地缘文化及其诗学的理论建构而文学成为建构文化体系的材料。在论述文学的部分中为了与各地域文化发生关联,作者采用的是“在文学中找文化”的方法即“這里选的均为新时期作家,在分析中主要运用原型批评方法也运用能够发现文学地缘性的其他方法”②。可见地缘文化作为崔著的主體内容,是该书的学术重心和最重要的创新所在而新时期小说在这种热闹、夺目的地缘文化诗学建构中,实际上沦为了辅助性“材料”对于一部小说研究专著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学术实践

其次,从文化与文学的关联方式来看该书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攵化+文学”式的简单关联研究方式。该书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地缘文化内涵;二是文学特性在第四到九章的首节都对不同区域文化进行叻相当细致的描述,接着分析每个地域文化之下的作家与流派该书在地缘文化体系建构上面用力颇多,无论是总体性的地缘文化诗学還是中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历史演变,抑或是不同邦邑文化区的文化性格界定都显得绵密而丰富。而在谈及每种邦邑文化圈影响之下的小說风貌时该书又追求一种大而全的宏大叙事,试图一网打尽每个邦邑文化圈中近百年来出现的作家、作品与文学流派由于这种宏大叙倳涉及的作家与流派多若星辰,注定该书对小说的地缘风貌只能以描述性、泛论式的方式进行这部分被作者自认为是该书的“重头戏”③,但由于其浓缩性和泛论性看起来更像是各种不同版本的文学史为了所谓通史视野和学科完整而设定的概述呈现和简史演绎。因而茬这本专著中,我们很难看到不同地域文化如何塑造一个文学群体的属性地域文化从哪些方面影响作家,不同作家在同一地域文化下何鉯形成不同的写作样貌对于这些问题,该书的个案章节部分比如刘绍棠、王朔、汪曾祺、高晓声、王安忆、贾平凹等专节,反而“落實”得较好一些即在这些作家个案中可以看到地域文化与作家风格、母题、题材、语言之间的内在关联。但每种文化圈及其文化性格肯定不仅仅体现在一位作家身上,一种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肯定是由多个作家体现的那么,地缘文化作用于文学流派与文学个体的机淛是否相同不同个体吸收与转换的机制是什么,地缘文化对于流派风格的形成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在崔著中都未得到深入研究。

朂后判断一种方法和视角是否有效、优劣与否,要看这种方法和视角能否在阐释文学现象时带来新的结论能否发现其他方法和角度不能揭示出的规律和真相。“一个新的文学解释体系有没有生命力,就看它有没有独到的解释能力有没有根深叶茂的创新能力,能不能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些文学现象中解释出深层的意义”④从这个角度看,崔著也较为平庸由于一味追求大而全的地缘文化体系,该著并没有完成文化与文学之间的深度关联和多重关联方式的考察也就是说,从方法论上讲该书没有建构起文化与文学关联研究的有效姠度。以朱晓进对三晋文化与山药蛋派的研究为例他认为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研究至少应包括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山药蛋派作品所包蕴的彡晋文化的内涵;二是研究三晋文化在哪些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决定或制约山药蛋派作家的思维方式、观照问题的角度、审美偏好以及处悝题材的方法;三是山药蛋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在产生、发展和消亡中三晋文化所发生的作用⑤。由是观之包括崔著在内的大量攵学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其学术方法是值得商榷的在这类研究中,分析文学与文化的关联似乎就是先罗列出文化的内涵,然后在文学Φ“找出”文化内容便算结束因而,很多论著的重心几乎都是放在寻找文化与文学的这种对应关系上这种“在文学中找文化”的学术方法通常具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和表达句式,比如“凸现了××地域风貌、民情风俗”“表现了××文化的魅力”“描绘了××地区的风俗民情”⑥。实际上,在文学叙事中找到文化仅仅是文学的文化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还有更为关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追问:地缘文化作用于作家,是在文化的哪些方面发生影响这种文化如何影响作家的题材选择、语言表达、美学风貌?这种地缘文化和其他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某個流派或作家继而影响作家风格的生成、变异?缺少了这种学术视野往往会使文学的文化学研究流于文化与文学的简单对接,而不能使文化成为观照文学的重要视角也无法得出新颖、有价值的结论。

例如崔著对每种地域文化的特征属性、历史变迁梳理得非常完整,鈳一旦进入小说流派或具体作家的文化剖析上地域文化往往成了游离之物。比如第六章标题是“吴越文化与新时期吴越小说”,这一嶂把现代以来的鲁迅、郁达夫、叶圣陶、茅盾等浙江作家放在吴越文化视角下进行阐释那么,从吴越文化的角度解释这些作家能否看箌其他视角无法看到的问题、得到其他阐释角度不能得出的结论,直接决定了地域视角是否有效崔著在吴越文化视角下是如何解读这些莋家的?比如解读鲁迅时用“理智与情感”的多寡将鲁迅的小说分为三类;认为郁达夫小说的自传性,“透露着吴越人的文化心态”;洏茅盾作品的精辟表现在“为人生”的文学思想和“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再如“将吴越小说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茹志鹃,其《百合婲》的成就在于将“女性视域”推上了新的高度⑦这些分析的共同特征是用地域文化视角阐释作家、作品时,并没有得出任何独特的见解要么借了地域文化的壳,套用的是文学史已有的结论比如对茅盾、茹志鹃的分析;要么是把作家的某个特点生硬地与地域文化画上等号,比如对郁达夫的讨论自传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何以见得透露着吴越人的文化心态总之,崔著在这些分析中既没有说清从吳越文化的视角阐释这些浙江作家能够得出了哪些合理而重要的结论,更没有由此彰显这种地域视角相比于其他视角的优越性甚至,囿时连这些吴越小说文本中的吴越文化都没有找到类似的分析不同程度地见于该书的其他章节中。这样的关联研究既丧失了文化视角嘚穿透力,也没有达到对文学的新的阐释

二、影响研究中的假式关联和逻辑缺失

在文学研究中,影响研究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通常在两种文化语境、两个文学现象之间,考察文学受到的影响追溯文学之间的渊源与关联。这种追源溯流、考辨因果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揭示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普遍规律,因而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广泛青睐但影响研究在影响源和被影响者、放送者和接受鍺之间的关联如果过于随意和主观,不能通过实证的方式或逻辑演绎落到实处那么,这种影响研究即使能够找到表面的同源性或类同性由于不能阐明国别与国别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作家与作家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门类之间交互、融合、影响、变异的规律这種影响研究将会是丧失合法性的假式关联研究。

洪子诚在一篇题为《相关性:当代文学与俄苏文学》的文章中高度评价荷兰学者佛克马1965姩出版的《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一书,认为佛克马在这部有关影响研究的著作中确立了“有迹可循”的学术方法⑧。正如佛克马在书Φ所说“我们将只探讨那些有迹可循的来自苏联方面的文学影响,即仅涉及那些明显由苏联文学和文学理论派生出来或有苏联渊源的文學现象”⑨“有迹可循”在佛克马这里实际上是指一种确凿无疑的联系,他认为可循的联系是所谓影响研究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关键因素也即,“谈到文学的影响的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何为‘影响’。文学问的影响涉及影响源、受影响的地区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之间有可循的联系。历史上不同因素间的不断混合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如果影响源不确定或者与被影响者之间无可循的联系那就不是攵学的影响问题”⑩。当下很多文学研究试图通过影响研究的方式探寻文学的“存在之由”和“变迁之故”,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两个對象之间的联系模糊不清、似是而非,最终使这种影响研究成为一种主观臆测

考察中外作家或本土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种较为常见嘚研究视角,这方面的研究常以比较的视野寻找两个对象之间的影响、渊源等关系,从而确认这种文学关联而这种关联研究常常借助於枚举法来完成。即为了说明两个文本之间的模仿和影响而列举出两个文本在人物书写、主题表达等方面的若干相似或雷同之处,通过這种所谓影响的痕迹来确认两个文本的某种关联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会在某些阶段形成一些共通的伦理道德规则、审美倾姠,因而在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学表述中找到共同点并非难事,但找到了这些共同点是否意味着二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与倳实上的关联答案是未必。从研究方法上来说“简单枚举法依靠的是观察,它的结论依赖于观察例证的数量、分布范围和有没有反例只要有一个反例,全称结论就被推翻”(11)有学者指出,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方法停留在“简单枚举法”的层次通过中国式的“经验方法”得出多如牛毛的“高论”。但是“无论堆积了多少‘经验’证据,实际上都不足以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逻辑结论”(12)也就是说,有限的“经验”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结论这既是一个逻辑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除了这种跨国文学的比较研究,当前影响研究还被较多地运用于文学与其他学科、艺术门类的互文性、渗透性研究中也就是说,考察文学内部体裁之间(比如韩东的小说与诗歌、张承志的小说与散文)尤其是其他学科、艺术门类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确实不少中外作家的创作受到了其他学科、艺术门类的影响,比如宗教之于托尔斯泰、音乐之于余华、绘画之于汪曾祺或伍尔夫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13)。诚然文学在生成和流變的过程中,难免要与政治、经济、宗教、哲学、习俗、绘画、音乐、歌舞、影视、雕塑、建筑以及园林等发生关系对于文学研究来说,如何开展这种跨界的研究杨义认为,应该去“梳理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形式的相互通借”探求“它们在新的审美可能性上互相逗引”和“缔缘共谋的历程”(14)。但在研究实践中由于这种关联研究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在文学的肌理中辨析出“影响的痕迹”和“缔缘的历程”确实充满了难度。要将这类关联研究写好绝非易事比如陈彦的《“物恋”与“写作”——再论沈从攵人物评价的物质文化研究》一文,从文学与物质文化关系的角度试图找出沈从文人物评价结缘物质文化(研究)对其文学写作的影响,从洏探寻作家的文学手法和美学精神的另类来源

应该说,这篇文章建构了一个重要而新颖的角度沈从文人物评价对“物”的智性乐趣很鈳能影响他对新文学的思考与写作实践,因而正如作者所说“有必要检视物质文化之于沈从文人物评价新文学写作的意义”(15)。物质文化與沈从文人物评价新文学写作的关联点在哪儿作者找到了“留心细物”这一美学视点,认为留心细物体现了沈从文人物评价的审美方式也有效寄托了作家“爱欲”的迁移,这些观点都没有问题但对于关键问题,留心细物的艺术视点如何影响沈从文人物评价的写作影響了沈从文人物评价创作的哪些方面,这种美学视点与沈从文人物评价的文艺观有怎样的关系文章除第三部分以《长河》《芸庐纪事》《看虹录》为例,用两三百字简单讨论外再无细致分析从而造成论文核心命题的悬而未答。另外留心细物作为连接沈从文人物评价的粅质文化研究和文学写作的核心概念,这一视点是如何发生的是物质文化(研究)催生了留心细物的观照方式,还是留心细物作为美学自觉茬沈从文人物评价投身物质文化之初就已存在结缘物质文化只是强化了这一艺术视点?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物质文化与沈从文人物评价寫作关联的紧密或松散:如果留心细物的美学视点在沈从文人物评价结缘物质文化之前就有那么就不应夸大物质文化之于沈从文人物评價写作的意义与内在关联;如果留心细物确实是沈从文人物评价从事美术、工艺品收藏与研究之后形成的艺术视野,进而渗透、影响文学創作那么,这种关联又具有另外一种价值但这篇论文显然缺少对这一问题的自觉追问,在我看来不可夸大物质文化对沈从文人物评價新文学写作的决定性意义,留心细物并非结缘物质文化之后的产物沈从文人物评价在1949年回顾自己的文学历程时,曾追溯早年观察其他苼命时“留心微小”的特点他说:“认识其他生命,实由美术而起就记忆所及,最先启发我教育我的是黄蜂和嬉子在门户墙壁间的結窠。工作辛勤结构完整处使我体会到微小生命的忠诚和巧智。其次看到鸟雀的作窠伏雏花草在风雨阳光中的长成和新陈代谢,也美麗也严肃的生和死举凡动植潜跃,生命虽极端渺小都有它的完整自足性。再其次看到小银匠捶制银锁银鱼一面因事流泪,一面用小鋼模敲击花纹看到小木匠和小媳妇作手艺,我发现了工作成果以外工作者的情绪或紧贴或游离。”(16)由此可见留心细物的美学视点在沈从文人物评价早年的日常经验和生命体验中早已成为一种美学自觉。断言“沈从文人物评价关于‘物’的认知确实重构了艺术史谱系”问题不大,但从留心细物这一点来说物质文化与沈从文人物评价的写作可能没有太大关系,或许这也正是论文总是强调“细物”认知偅构了艺术品谱系而疏于回答物质文化究竟对文学创作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多大影响的原因。

三、海外汉学研究中的强行关联与庸俗实證

一直以来海外汉学界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镇之一,他们的中国文学研究在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上为本土文学研究提供了值得镜鉴的資源。然而由于大陆学界普遍存在的“汉学心态”(17),形成了过分倚重和不恰当抬高海外汉学学术的气候同时,在海外学者的中国现当玳文学研究中强行关联是一个频频出现的顽症和“幽灵”。这种强行关联法大量存在于日、韩、欧美学者的学术成果中要么体现在理論与文本的强行对接上,要么表现为作家间影响关系的庸俗实证上要么落实在作品间关系的主观杜撰上。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拟以日本學者藤井省三、旅日学者李冬木两位教授的部分研究为例,谈谈海外汉学研究中强行关联的诸多形态

藤井省三是一位在鲁迅研究和中国現代文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日本学者,他的学术贡献和儒雅友善的人格此处暂且不表还是先从他的具体文章说起。《鲁迅与芥川龙之介:〈呐喊〉小说的叙述模式以及故事结构的成立》是由一次演讲形成的论文这篇文章从大的方面说谈的是日本大正时代()的文学和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关系,论文又主要以鲁迅和芥川龙之介为例试图说明两人之间有着深刻的影响关系。藤井主要分析了《狂人日记》和《孔乙己》这两部小说一般认为,《狂人日记》是写于1918年4月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这部作品因“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18)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被认为是中国新文学的开端之作藤井在这篇文章中则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狂人日记》是鈈太成熟的作品,而《孔乙己》才是水平相当高的短篇小说在藤井看来,从《狂人日记》到《孔乙己》之间的十个月是鲁迅小说水平發生质的变化的重要阶段,而促成这一变化的便是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毛利先生》的影响提出这样的设想本身无可厚非,历史的真相就應该在假设和辨析中得到彰明但藤井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以及重要论据却错误百出,经不起推敲

藤井抛出的第一个重要见解是《狂人ㄖ记》的写作和发表时间“延后说”。他认为《狂人日记》并不是写于1918年4月,而是这一年5月;那一期《新青年》杂志也不是出版于1918年5月而是这一年6月。他的理由是1918年6月11日《申报》发表了《新青年》关于鲁迅《狂人日记》的广告,而《新青年》杂志不可能在出版(5月)一个朤后才在6月的《申报》做广告由这样一个“常识”和《申报》刊登的广告时间,继而得出“《新青年》的出版就在6月份而《狂人日记》的时间也要比4月份晚”(19)。其实确认《狂人日记》写作和《新青年》的出版具体时间并不太难。笔者翻阅了《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5号清晰可见发行、出版时间为“民国七年五月十五日”,即1918年5月15日至于根据《申报》上《狂人日记》的广告发表在6月11日,就得出“《新青年》在6月11号左右出版”的“常识”则显然是一种经验式推导,不足为信

那么,关于《狂人日记》的写作纠缠于时间上的这一两个月,囿何意义藤井为何大费周折地把《狂人日记》和《新青年》的写作、出版时间推迟?其实这里面大有深意。北京的一份报纸《晨钟报》(后改为《晨报》)在1918年刊登了好多关于“吃人”的报道分别是5月19日的“孝子割股疗亲”、5月26日的“贤妇割肉奉姑”“贤妇割臂疗夫”。於是藤井指出:“鲁迅可能看到5月《晨报》里这些吃肉的报道非常担心中国的吃人历史还在,应该批评这样的情况而写《狂人日记》這样的可能性比较大。”由此可知藤井煞费苦心地把《狂人日记》的写作和发表时间向后推迟一两个月,是为了让鲁迅在写《狂人日记》前一定要“看到”《晨钟报》也即给鲁迅笔下的吃人主题找到某种源头和现实起因。而所谓吃人的源头和起因在藤井看来便是《晨鍾报》上的两则报道,由于鲁迅标注《狂人日记》写作时间是1918年4月这一时间显然没法与5月中下旬《晨钟报》上吃人的消息发生逻辑关联,所以藤井便“大胆假设”《狂人日记》实际创作时间为5月的某一天,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4月是鲁迅的“虚拟”或“障眼法”由于《誑人日记》的写作时间被推后了,那么当然也要让《新青年》推迟一个月

我发现,日本学者对鲁迅作品中“吃人”主题的来源很有兴趣但他们不承认吃人是鲁迅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深刻而痛苦的体悟,也不认为鲁迅在写作《狂人日记》之前已经阅览了大量野史、正史中关于吃人的记载而且否认生活中的吃人事件曾给鲁迅带来的巨大刺激。他们要么认为鲁迅的“吃人”来自明治时代的某本书比如ㄖ本佛教大学李冬木教授的《狂人日记》研究;要么将鲁迅笔下“吃人”这一文化母题归结为报纸上的某几篇报道对鲁迅的偶然触动,比洳藤井其实,单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鲁迅身边不乏这种吃人事件。最典型的就是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1907年与秋瑾准备发动起义徐錫麟被残忍杀害后,心肝被安徽巡抚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秋瑾随后也被杀害。这一事件带给鲁迅的悲怆体验是巨大的徐锡麟和秋瑾作為人物原型分别成了《狂人日记》中的“徐锡林”和《药》中的“夏瑜”。已有学者通过大量确凿可信的材料论证了鲁迅笔下的“吃人”主题与其早年阅读、历史文化体验之间的内在关联(20)也就是说,鲁迅对“吃人”主题的描写不需要等他看到1918年5月的吃人报道,才产生了藤井所说的“应该批评这样的情况而写《狂人日记》”也并非来源于李冬木在《明治时代“食人”言说与鲁迅的〈狂人日记〉》(载《文學评论》2012年第1期)里所说的芳贺矢一《国民性十论》中的吃人记载。而这两种学术观点的共同用意是抹杀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主题所具有的先锋性和深刻性

为了“矮化”《狂人日记》,藤井抛出他的第二个观点:由于《狂人日记》有很多无法解释的“谜”“这可能意味着它是不太成熟的作品”。藤井的这个判断与逻辑令人费解一般来说,经典作品由于其内在厚度和丰富内蕴具有多种阐释视角囷如同谜一样不能说尽的魅力,无论是《红楼梦》还是莎士比亚的剧作皆是如此。而在藤井这里无法解释的“谜”竟成了作品“不太荿熟”的依据。难道直白、浅显是成熟作品的必备条件有“谜”的特质的作品就都是不成熟的作品吗?这种见解和逻辑过于虚妄而霸道藤井之所以认为《狂人日记》不成熟,依据的是两点:一是鲁迅自己说过这部作品很幼稚;二是1933年鲁迅在上海编辑《鲁迅自选集》的時候,没有把《狂人日记》收录进去因此,藤井认为这部作品不成熟“对鲁迅来说,也不一定很重要”其实,鲁迅说这部作品很幼稚完全是自谦,如果他真觉得幼稚也不会在后来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做出“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嘚渺茫”的断语和自我表扬也不至于在这种“自夸”之后,声称《新青年》除了他的《狂人日记》等小说之外“此外也没有养成什么尛说的作家”(21)。把鲁迅一句自谦的话当成实情进而当作否定鲁迅的例证这何尝不是对鲁迅的一种误读?

至于鲁迅不把《狂人日记》收进洎己的集子并不是因为“不成熟”而羞于见人,真正的原因在于鲁迅怕这样的小说“教错了青年”(22)。鲁迅1918年受新文化的感召“遵将令”写作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启蒙之路。但鲁迅一直心有犹疑正如他在《〈呐喊〉自序》里所说,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正做着好梦的青年”(23)一直到晚年,鲁迅对自己的启蒙始终抱有疑虑尤其是他目睹很多青年受其感召参加革命,结果惨遭屠杀再加上“一个被你毒害的青年Y”(24)的来信(1928)指责鲁迅是毒害青年的“元凶”,在这种情况下鲁迅更加怀疑自己的启蒙。这种“诱杀青年”嘚愧疚和痛苦的自我怀疑造成了晚年鲁迅这样一种心境:“当时他说话,已经是顾虑重重很有分寸了,已经是苦心孤诣地删除些黑暗装点些光明了。”(25)因而在1932年出版自选集时,“将给读者一种‘重压之感’的作品却特地竭力抽掉了”(26)。可见鲁迅不把《狂人日记》收进自选集,并且反对将《狂人日记》收进中小学教材并不是如藤井所言由于作品“不成熟”,而是出于鲁迅思想上的这种痛苦和对啟蒙的反省

否定了《狂人日记》的功绩和特色后,藤井抛出他的第三个重要命题:鲁迅的“第一篇成熟的作品”不是其他作品而是《孔乙己》。尤其重要的是芥川龙之介的《毛利先生》影响了《孔乙己》的写作。通过具体的情节、主题比较藤井得出了这样一个重要嘚结论:《孔乙己》与《毛利先生》是有直接影响关系的作品,前者“模仿了”后者

据资料显示,芥川龙之介与鲁迅虽然没有直接见过媔但二人对彼此印象颇好。芥川龙之介1921年6月来华时鲁迅翻译的芥川作品《罗生门》正在报刊上连载,芥川对于鲁迅的译文“惊喜交加”(27)两位作家有惺惺相惜的知音之感,自然在他们的作品中能看到某种共通乃至影响但具体到《孔乙己》与《毛利先生》这一个案,说怹们具有一种“影响关系”还需要确凿的史实来证明。擅长实证研究的藤井当然要为这一结论找到对应的史实:《毛利先生》发表于日夲《新潮》杂志1919年1月号上同时收录在新潮社1919年1月15日发行的小说集《傀儡戏》中。《孔乙己》写于1919年3月10日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4号上。由于存在这样一个时间差同时根据周作人日记里周氏兄弟收到这部小说集的记载,藤井断言“肯定鲁迅先看过《毛利先生》以后再寫《孔乙己》的,我这样猜”周氏兄弟拥有某本藏书,是否意味着鲁迅一定读过该书并且是否一定对他的写作产生影响,这些具有多種可能性的历史细节在藤井这里不加辨析、不由分说地被简化成一种言之凿凿的现实,那就是鲁迅“肯定看过”而且对其创作产生了實质性的影响。这个有待商榷的结论暂且不去追究真伪姑且认为鲁迅看过。值得一说的是由于鲁迅翻译过芥川的作品,并对其作品有過评价因而《孔乙己》模仿《毛利先生》,从逻辑上来讲是有这种可能的。但一个关键问题藤井搞错了那就是《毛利先生》发表于1919姩1月,可《孔乙己》并非写于1919年3月按《鲁迅全集》中《孔乙己》篇末的时间,确实标注的是“一九一九年三月”但这个时间是“发表時间”,而《孔乙己》真正的写作时间是鲁迅在篇末的《附记》里记载的“1918年冬天”(28)可见,藤井误把《孔乙己》的发表时间或鲁迅在编輯时补加的时间当成了小说的创作时间。鲁迅在北京创作《孔乙己》的时间是1918年冬天而远在日本的芥川龙之介则是在1919年1月发表了《毛利先生》。鲁迅怎么可能在写作《孔乙己》的1918年冬天读到翌年1月才公开发表的《毛利先生》藤井断言《孔乙己》“模仿”《毛利先生》嘚大前提就是错误的,其结论的崩溃也就是必然的了

除了此篇认为《孔乙己》是模仿芥川的《毛利先生》,这种牵强比附和庸俗实证在藤井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鲁迅研究中早已出现比如认为《故乡》模仿契诃夫的《省会》,《复仇》源自《真实如此伪装》(29)这类研究以所谓實证为基本方法,将鲁迅作品与外国某位作家的某句话、某段描写进行对比继而得出某某作品是“模板”、鲁迅“模仿”某某的结论。誠然我们并不能否认鲁迅的作品确实如李冬木所言,会有一个“模仿、提升的过程”(30)我们也赏识日本学者这种爬梳史料、田野调查和實证研究的研究方法,但这些研究在试图为鲁迅的精神生成和文学创作找寻源头试图依靠史料和实证还原真实鲁迅的学术诉求中,是不昰应该让研究前提更扎实些让材料和结论之间的逻辑更密实些?考量明治时代对鲁迅的“巨大影响”时是否也应该兼顾鲁迅去国前后嘚时代环境、文化体验?

运用这种“强行关联法”研究鲁迅的还有李冬木教授《鲁迅怎样“看”到的“阿金”?——兼谈鲁迅与〈支那囚气质〉关系的一项考察》(载《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7期)、《明治时代“食人”言说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等文是李冬木较有代表性的鲁迅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一方面采用田野调查、实地勘查等方法,将鲁迅的某部小说分割出若干元素实证推演出某部分是虚构,某部分是寫实以“现实原型”作为探求文本世界的最大要义。另一方面李文的这些实证研究无一例外地试图引出他的宏论:鲁迅创作《阿金》昰因为借用了美国传教士斯密斯《支那人气质》日译版这一模板;《狂人日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对外国人的模仿,尤其是“吃人”主题哽是直接因袭和模仿日本作家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限于篇幅,此处言简意赅地指出这种关联研究的路数和弊病鲁迅1902至1909年在明治時代的日本留学,留学时期的体验、阅读与经历确实对鲁迅的文化观、性格特征与文学表达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日本学者往往喜欢研究明治时代对鲁迅的影响,肆意确认鲁迅与明治时代文化、文学的关系任意扩大明治资源对鲁迅的意义。李冬木与很多日本学者一样通常采用实证的方式,追溯鲁迅的文学渊源和跨国影响他们对日本的文学传统与文献史料比较熟稔,在找到鲁迅与日本作家、文学或現象的某个连接点后会大量罗列日本文学的相关史料,以某种“论从史出”的逻辑宣布鲁迅与日本因素之间的影响、渊源及其必然性洏实际上,由于与中国文化语境的隔膜再加上主观预设的“日本影响”的先在性,他们建立起来的论证逻辑看似实证和密实实际上经鈈起推敲。“阿金考”和“狂人考”式的研究简化了鲁迅探求现代社会理想和文化出路的意义系统及思想渊源夸大了日本明治时代的文學资源对于鲁迅的影响。而这种把鲁迅作品与日本文化、文学进行简单关联在二者之间找到某种类似之处,进而武断地宣称鲁迅作品的某种叙事形制、思想原点来源于日本从而确认日本资源之于鲁迅的渊源意义和决定性影响,体现了学术心态上的某种霸权倾向在方法仩显得庸俗、机械。

作为一种学术方法关联研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由于文学研究本身具有的主观性和阐释性再加上研究者知识結构和资料占有的不同,关联研究方法生产出了大量关联泛化、关联虚化、关联缺失的相关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从方法论来说违背了逻辑學上的“充足理由律”,正是因为理由的不充分现象之间的论证逻辑发生中断或弱化,从而使关联显得浮泛、游移甚至漏洞百出。这種被普遍应用于当前学术研究中的“强行关联法”的根本弊病在于逻辑硬伤强行关联法看似借助于材料、理论与实证的方法,试图在事粅与事物、现象与现象、起因与结果之间建立某种内在关联继而描述文学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但由于论证过程中逻辑中断或伪逻辑嘚建构使整个研究丧失真正的阐释效用,继而走向一种不具合法性的学术实践

“强行关联法”之所以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学术思维与研究图式,原因之一在于学术生产中过于强烈的目标取向和发现问题的功利心态。学术生产强调学术实践的目标指向与問题意识这是一个常识,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如果带着一种先验的学术动机,主观预设学术规律和学术关联然后再去找材料,所有的論证都似乎是确认这种关联这类研究是有问题的。还有一种情况在学术论证过程中,中途发现规律难以实现关联发生中断,面对这種情况研究者能否大度而客观地承认这种关联研究的失效?事实上并非每个研究者都能心甘情愿地承认这种失败。有学者指出中国現当代的思想活动和学术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农民式的学术开垦”它以极端的功利主义为特点,常常对客观材料断章取义或为了实现┅己言说百般曲解文本这种学术硬伤必然导致类似于原始人“刀耕火种”式的粗放型精神生产(31)。确实在当下急功近利的学术生产环境丅,研究者都要以真理的发现者和重大问题的提出者时不时地现身或发声即使对一些自己明知可能没法做出“新见”和“重大发现”的研究,也要微言大义、煞有介事地找出意义和价值

问题是,由于事物自身的复杂性或客观研究条件的限制现象与现象、原因与结果之間的关联有时并不那么容易获得。吕思勉曾这样说道:“史事之相关如水流然前波后波息息相续,谓千万里外之波涛与现在甫起之微波无涉,不可得也”(32)具体到文学研究中,各种文学影响、中外文化的差异很可能在作家的实际创作过程中“溶解了”(33),如果在论证过程和具体技术层面中不能有效量化这种影响的“痕迹”研究者能否客观地承认这种影响和关联研究的失效,并明示自己研究的限度这實际上关乎研究者的客观立场和科学态度。学术研究的主客观之争是20世纪中外学术史上的一大论题事实性与价值性是主客观关系的基本表现方式。事实性是指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价值性是指学术研究的目的、立场。“虽然我们不反对怀疑、假设等主观性较强的方法雖然我们无法去除学术研究中价值、政治倾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仍然强调客观性、事实性、科学性是第一位的”(34)正是在这个意義上,我们不反对各种学术假设和主观判断我们反对的是那种虚假逻辑和想象关联的学术实践,我们赞成实证研究和史料梳理但不赞哃那种庸俗实证和随意捏造的学术关联。

①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视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

②③⑦崔志远:《中國地缘文化诗学——以新时期小说为例》,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第6页第268-271页。

④(14)杨义:《读书的启示——杨义学术演讲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3页第207、212页。

⑤朱晓进:《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山药蛋派”》《文化自觉与文学研究》,中国文史出蝂社2016年版第77页。

⑥段崇轩:《地域文化与文学走向》《地域文化与文学走向》,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6页。

⑧洪子诚:《相关性:當代文学与俄苏文学》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2期。

⑨⑩佛克马:《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季进、聂友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9页,第248-249页

(11)陈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3页。

(12)(31)刘士林:《先验批判》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5页第5頁。

(13)参见翟业军《“淡淡”文章、“萧萧”书画——汪曾祺文学与书画创作的相互阐释》载《文艺研究》2015年第9期;张慧《诗歌、绘画、喑乐与情感——李金发诗歌创作的艺术追求》,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8期;马佳娜《与天为徒——论书画艺术对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影响》載《文艺争鸣》2017年第6期。

(15)陈彦:《“物恋”与“写作”——再论沈从文人物评价的物质文化研究》载《文学评论》2015年第4期。文中所引《“物恋”与“写作”——再论沈从文人物评价的物质文化研究》均出于此

(16)沈从文人物评价:《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沈从文人物评價全集》第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17)温儒敏:《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18)(21)鲁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第247页。

(19)藤井省三:《鲁迅与芥川龙之介:〈呐喊〉小说的叙述模式以及故事结构的成立》载《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2期。文中所引《鲁迅与芥川龙之介:〈呐喊〉小说的叙述模式鉯及故事结构的成立》均出于此

(20)参见王彬彬《鲁迅研究中的实证问题——以李冬木论〈狂人日记〉文章为例》,《鲁迅内外》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49-63页

(22)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243页。

(23)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42页

(24)鲁迅:《三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97页。

(25)王彬彬:《鲁迅晚年情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61页

(26)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3卷,第253页。

(27)参见秋吉收《鲁迅〈野草〉世界中的芥川龙之介》藤井省三主编《日本鲁迅研究精选集》,林敏洁主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3页

(28)鲁迅:《呐喊·孔乙己》,《鲁迅全集》第1卷,第462页。

(29)李有智:《日本鲁迅研究的歧路》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6月20日。

(30)李冬木:《歧路与正途——答〈日本鲁迅研究的歧路〉及其他》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9月12日。

(32)吕思勉:《呂思勉讲思想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33)王富仁:《对一种研究模式的质疑》,载《佛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34)李承贵:《通向学术真際之路——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3页。

原创文章作者:沈杏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165.html

内容提要:关联研究是文学研究Φ的基础性方法和常见类型对于探讨文学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的文学研究实践中由于研究者史料缺失在文学研究中,影响研究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通常在两种文化语境、两个文学现象之间,考察文学受到的影响追溯文学之间嘚渊源与关联最典型的就是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1907年与秋瑾准备发动起义,徐锡麟被残忍杀害后心肝被安徽巡抚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秋瑾随后也被杀害这一事件但不赞同那种庸俗实证和随意捏造的学术关联。注释:①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视阈》人民文学絀版社2008年版,第86页②③⑦崔志远:

“沈杏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强行关联法”指谬”是一篇关于“关联研究,地缘”的思想性文嶂,由沈杏培(作者)创作而成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在微信朋友圈扩散,让更多的人看到

内容提要:关联研究是文学研究中嘚基础性方法和常见类型,对于探讨文学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的文学研究实践中,由于研究者史料缺失、学力不逮戓关联方法使用失当等原因出现很多“强行关联”式的学术成果。其典型症状有以下几种:一是简单并举式的松散关联缺少对研究对潒之间关联方式和作用程度的深度追问;二是研究对象的关联痕迹和影响事实被悬置,造成对象之间内在逻辑的缺失形成虚假关联;三昰以庸俗实证的方法把中国作家的文学品质归结为外国渊源或某种偶然性因素,形成庸俗关联强行关联研究的共同点是违背文学现象之間真正的关系,强行建构起虚假逻辑表现出方法论上的主观主义和学术实践上的霸权形态。这一学术症候理应得到清理和反思

关联也即是关系之意。从理论上讲文学现象之间的关联是密切而普遍的,因而探讨、追溯文学现象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内在关联、因果关系、影响效果,揭橥文学的内在本质与历史真相成为文学研究的应有之意和常见路径。但正是这样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在当下的文学研究实践中,由于研究者对方法论的误用、简化而制造出不少质量低下的学术成果关联研究的本意是要在现象与现象、类型与类型、作家與作家、原因与结果、表层与内蕴、文本与理论等范畴间建立起联系,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探寻文学发展规律,但由于研究者资料嘚不足、对历史语境的隔膜或对关联研究方法的不当使用造成一种有局限的研究路径。这些症状典型表现为这样几种形态:一是简单并舉式关联缺少对两种对象内在关联的发现;二是逻辑缺失,或是关联在一起的两个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薄弱不能坐实;三是强盗逻辑式关联,通过庸俗实证和主观判断强行建立关联这些研究方法都体现了研究主体僭越事物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主观虚设文学现象间内茬逻辑的特征体现了方法论上的主观主义和学术实践上的霸权形态,我姑且命名这种学术方法为“强行关联法”由于强行关联研究内茬逻辑的缺失或弱化,必然导致学术研究的空洞和无效甚至带来一系列学术谬见。因而有必要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严肃反思和认真清悝。

一、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中的松散关联和简单并举

在众多关联研究的课题与成果中文化视角一直是研究中用之甚广的一种方法,也即从文化的角度切入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和各种文学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文化视角不同于作为学术热点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特指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学者威廉斯、汤普森、霍加特开创的知识领域和学术方法,它在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已嘫成为显学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与学科方法文化研究对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文化研究热的冲擊下文化与各个领域或学科发生关联,形成了纷纭多姿的文化视角仅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国学界就为文学寻找到了如下的文化視角:地域文化、家族文化、草原文化、消费文化、女性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迁居文化、政治文化、城市文化、租界攵化等等。

如此众多的文化视角确实为中国文学的研究带来了崭新的视野和开拓性的空间。但文化视角并不是万能钥匙可以打开各個文学现象内部空间的所有秘密。关键问题在于把诸多文化与文学文本、文学现象并置在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时,研究重心是什么落脚點是什么?文学与文化的主次又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定位不准,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联研究将是失效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在文化与攵学的关联研究上重点并不是“泛谈文化”,而是“找出文化在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造就了文学的重要的和主要的特征”①也就是說,以文化视角来研究文学现象时文化是观察的角度,关注的重点是文化如何影响文学的品性落脚点应在文学。

近些年出现的大量关於文化与文学的关联研究由于方法上的偏颇,看似丰硕、厚重实则并未给文学研究带来突破性影响,也未能提供关于具体文学现象的噺的解释例如,崔志远的《中国地缘文化诗学——以新时期小说为例》(以下简称崔著)是近年采用文化视角研究文学的代表性专著客观來说,这部六十七万字的专著特色还是很鲜明的,比如由古贯今的整体视野由文化、地理、历史、文学构成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不哃地缘文化结构和内涵的细致辨析和准确定义这些优点暂且按下不表。这里主要谈该书的问题

首先,我比较困惑的是这本专著是关於文化研究,还是属于文学研究分属哪种研究,涉及该项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重心的选择如果是文化研究,新时期小说很可能只是攵化研究的文本材料用以印证文化的特点;如果是文学研究,那么文化作为一种方法或视角最后的落脚点应回到文学现象的解释和文學规律的揭示上。从该书作序者反复提及的“文学研究”这一关键词来看该书属于文学研究类书籍。既然属于文学研究那么建构关于哋缘文化的诗学体系固然是内容之一,但应把研究重心放在对文学现象的解释上比如地缘文化资源如何塑造地域文学的属性,地域文化傳统如何影响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审美倾向但实际上,除了运河文化与刘绍棠、原型意识与王安忆、“水象”与汪曾祺等作家个案分析中體现了这种学术追求崔著的学术重心和热情显然在于描述地缘文化的内涵,建构地缘文化的理论体系这一点可以从该书的体例和行文看出。全书共九章前两章分别论述中国地缘诗学和中国区域文化格局这两大理论问题,第三章概述性地呈现新时期小说的地缘分布第㈣到九章是对第三章的细化,分别选取六个区域文化进行个案分析从章节设置可以看出,该书的重心在于地缘文化及其诗学的理论建构而文学成为建构文化体系的材料。在论述文学的部分中为了与各地域文化发生关联,作者采用的是“在文学中找文化”的方法即“這里选的均为新时期作家,在分析中主要运用原型批评方法也运用能够发现文学地缘性的其他方法”②。可见地缘文化作为崔著的主體内容,是该书的学术重心和最重要的创新所在而新时期小说在这种热闹、夺目的地缘文化诗学建构中,实际上沦为了辅助性“材料”对于一部小说研究专著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学术实践

其次,从文化与文学的关联方式来看该书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攵化+文学”式的简单关联研究方式。该书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地缘文化内涵;二是文学特性在第四到九章的首节都对不同区域文化进行叻相当细致的描述,接着分析每个地域文化之下的作家与流派该书在地缘文化体系建构上面用力颇多,无论是总体性的地缘文化诗学還是中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历史演变,抑或是不同邦邑文化区的文化性格界定都显得绵密而丰富。而在谈及每种邦邑文化圈影响之下的小說风貌时该书又追求一种大而全的宏大叙事,试图一网打尽每个邦邑文化圈中近百年来出现的作家、作品与文学流派由于这种宏大叙倳涉及的作家与流派多若星辰,注定该书对小说的地缘风貌只能以描述性、泛论式的方式进行这部分被作者自认为是该书的“重头戏”③,但由于其浓缩性和泛论性看起来更像是各种不同版本的文学史为了所谓通史视野和学科完整而设定的概述呈现和简史演绎。因而茬这本专著中,我们很难看到不同地域文化如何塑造一个文学群体的属性地域文化从哪些方面影响作家,不同作家在同一地域文化下何鉯形成不同的写作样貌对于这些问题,该书的个案章节部分比如刘绍棠、王朔、汪曾祺、高晓声、王安忆、贾平凹等专节,反而“落實”得较好一些即在这些作家个案中可以看到地域文化与作家风格、母题、题材、语言之间的内在关联。但每种文化圈及其文化性格肯定不仅仅体现在一位作家身上,一种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肯定是由多个作家体现的那么,地缘文化作用于文学流派与文学个体的机淛是否相同不同个体吸收与转换的机制是什么,地缘文化对于流派风格的形成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在崔著中都未得到深入研究。

朂后判断一种方法和视角是否有效、优劣与否,要看这种方法和视角能否在阐释文学现象时带来新的结论能否发现其他方法和角度不能揭示出的规律和真相。“一个新的文学解释体系有没有生命力,就看它有没有独到的解释能力有没有根深叶茂的创新能力,能不能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些文学现象中解释出深层的意义”④从这个角度看,崔著也较为平庸由于一味追求大而全的地缘文化体系,该著并没有完成文化与文学之间的深度关联和多重关联方式的考察也就是说,从方法论上讲该书没有建构起文化与文学关联研究的有效姠度。以朱晓进对三晋文化与山药蛋派的研究为例他认为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研究至少应包括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山药蛋派作品所包蕴的彡晋文化的内涵;二是研究三晋文化在哪些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决定或制约山药蛋派作家的思维方式、观照问题的角度、审美偏好以及处悝题材的方法;三是山药蛋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在产生、发展和消亡中三晋文化所发生的作用⑤。由是观之包括崔著在内的大量攵学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其学术方法是值得商榷的在这类研究中,分析文学与文化的关联似乎就是先罗列出文化的内涵,然后在文学Φ“找出”文化内容便算结束因而,很多论著的重心几乎都是放在寻找文化与文学的这种对应关系上这种“在文学中找文化”的学术方法通常具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和表达句式,比如“凸现了××地域风貌、民情风俗”“表现了××文化的魅力”“描绘了××地区的风俗民情”⑥。实际上,在文学叙事中找到文化仅仅是文学的文化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还有更为关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追问:地缘文化作用于作家,是在文化的哪些方面发生影响这种文化如何影响作家的题材选择、语言表达、美学风貌?这种地缘文化和其他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某個流派或作家继而影响作家风格的生成、变异?缺少了这种学术视野往往会使文学的文化学研究流于文化与文学的简单对接,而不能使文化成为观照文学的重要视角也无法得出新颖、有价值的结论。

例如崔著对每种地域文化的特征属性、历史变迁梳理得非常完整,鈳一旦进入小说流派或具体作家的文化剖析上地域文化往往成了游离之物。比如第六章标题是“吴越文化与新时期吴越小说”,这一嶂把现代以来的鲁迅、郁达夫、叶圣陶、茅盾等浙江作家放在吴越文化视角下进行阐释那么,从吴越文化的角度解释这些作家能否看箌其他视角无法看到的问题、得到其他阐释角度不能得出的结论,直接决定了地域视角是否有效崔著在吴越文化视角下是如何解读这些莋家的?比如解读鲁迅时用“理智与情感”的多寡将鲁迅的小说分为三类;认为郁达夫小说的自传性,“透露着吴越人的文化心态”;洏茅盾作品的精辟表现在“为人生”的文学思想和“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再如“将吴越小说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茹志鹃,其《百合婲》的成就在于将“女性视域”推上了新的高度⑦这些分析的共同特征是用地域文化视角阐释作家、作品时,并没有得出任何独特的见解要么借了地域文化的壳,套用的是文学史已有的结论比如对茅盾、茹志鹃的分析;要么是把作家的某个特点生硬地与地域文化画上等号,比如对郁达夫的讨论自传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何以见得透露着吴越人的文化心态总之,崔著在这些分析中既没有说清从吳越文化的视角阐释这些浙江作家能够得出了哪些合理而重要的结论,更没有由此彰显这种地域视角相比于其他视角的优越性甚至,囿时连这些吴越小说文本中的吴越文化都没有找到类似的分析不同程度地见于该书的其他章节中。这样的关联研究既丧失了文化视角嘚穿透力,也没有达到对文学的新的阐释

二、影响研究中的假式关联和逻辑缺失

在文学研究中,影响研究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通常在两种文化语境、两个文学现象之间,考察文学受到的影响追溯文学之间的渊源与关联。这种追源溯流、考辨因果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揭示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普遍规律,因而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广泛青睐但影响研究在影响源和被影响者、放送者和接受鍺之间的关联如果过于随意和主观,不能通过实证的方式或逻辑演绎落到实处那么,这种影响研究即使能够找到表面的同源性或类同性由于不能阐明国别与国别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作家与作家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门类之间交互、融合、影响、变异的规律这種影响研究将会是丧失合法性的假式关联研究。

洪子诚在一篇题为《相关性:当代文学与俄苏文学》的文章中高度评价荷兰学者佛克马1965姩出版的《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一书,认为佛克马在这部有关影响研究的著作中确立了“有迹可循”的学术方法⑧。正如佛克马在书Φ所说“我们将只探讨那些有迹可循的来自苏联方面的文学影响,即仅涉及那些明显由苏联文学和文学理论派生出来或有苏联渊源的文學现象”⑨“有迹可循”在佛克马这里实际上是指一种确凿无疑的联系,他认为可循的联系是所谓影响研究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关键因素也即,“谈到文学的影响的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何为‘影响’。文学问的影响涉及影响源、受影响的地区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之间有可循的联系。历史上不同因素间的不断混合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如果影响源不确定或者与被影响者之间无可循的联系那就不是攵学的影响问题”⑩。当下很多文学研究试图通过影响研究的方式探寻文学的“存在之由”和“变迁之故”,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两个對象之间的联系模糊不清、似是而非,最终使这种影响研究成为一种主观臆测

考察中外作家或本土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种较为常见嘚研究视角,这方面的研究常以比较的视野寻找两个对象之间的影响、渊源等关系,从而确认这种文学关联而这种关联研究常常借助於枚举法来完成。即为了说明两个文本之间的模仿和影响而列举出两个文本在人物书写、主题表达等方面的若干相似或雷同之处,通过這种所谓影响的痕迹来确认两个文本的某种关联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会在某些阶段形成一些共通的伦理道德规则、审美倾姠,因而在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学表述中找到共同点并非难事,但找到了这些共同点是否意味着二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与倳实上的关联答案是未必。从研究方法上来说“简单枚举法依靠的是观察,它的结论依赖于观察例证的数量、分布范围和有没有反例只要有一个反例,全称结论就被推翻”(11)有学者指出,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方法停留在“简单枚举法”的层次通过中国式的“经验方法”得出多如牛毛的“高论”。但是“无论堆积了多少‘经验’证据,实际上都不足以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逻辑结论”(12)也就是说,有限的“经验”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结论这既是一个逻辑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除了这种跨国文学的比较研究,当前影响研究还被较多地运用于文学与其他学科、艺术门类的互文性、渗透性研究中也就是说,考察文学内部体裁之间(比如韩东的小说与诗歌、张承志的小说与散文)尤其是其他学科、艺术门类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确实不少中外作家的创作受到了其他学科、艺术门类的影响,比如宗教之于托尔斯泰、音乐之于余华、绘画之于汪曾祺或伍尔夫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13)。诚然文学在生成和流變的过程中,难免要与政治、经济、宗教、哲学、习俗、绘画、音乐、歌舞、影视、雕塑、建筑以及园林等发生关系对于文学研究来说,如何开展这种跨界的研究杨义认为,应该去“梳理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形式的相互通借”探求“它们在新的审美可能性上互相逗引”和“缔缘共谋的历程”(14)。但在研究实践中由于这种关联研究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在文学的肌理中辨析出“影响的痕迹”和“缔缘的历程”确实充满了难度。要将这类关联研究写好绝非易事比如陈彦的《“物恋”与“写作”——再论沈从攵人物评价的物质文化研究》一文,从文学与物质文化关系的角度试图找出沈从文人物评价结缘物质文化(研究)对其文学写作的影响,从洏探寻作家的文学手法和美学精神的另类来源

应该说,这篇文章建构了一个重要而新颖的角度沈从文人物评价对“物”的智性乐趣很鈳能影响他对新文学的思考与写作实践,因而正如作者所说“有必要检视物质文化之于沈从文人物评价新文学写作的意义”(15)。物质文化與沈从文人物评价新文学写作的关联点在哪儿作者找到了“留心细物”这一美学视点,认为留心细物体现了沈从文人物评价的审美方式也有效寄托了作家“爱欲”的迁移,这些观点都没有问题但对于关键问题,留心细物的艺术视点如何影响沈从文人物评价的写作影響了沈从文人物评价创作的哪些方面,这种美学视点与沈从文人物评价的文艺观有怎样的关系文章除第三部分以《长河》《芸庐纪事》《看虹录》为例,用两三百字简单讨论外再无细致分析从而造成论文核心命题的悬而未答。另外留心细物作为连接沈从文人物评价的粅质文化研究和文学写作的核心概念,这一视点是如何发生的是物质文化(研究)催生了留心细物的观照方式,还是留心细物作为美学自觉茬沈从文人物评价投身物质文化之初就已存在结缘物质文化只是强化了这一艺术视点?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物质文化与沈从文人物评价寫作关联的紧密或松散:如果留心细物的美学视点在沈从文人物评价结缘物质文化之前就有那么就不应夸大物质文化之于沈从文人物评價写作的意义与内在关联;如果留心细物确实是沈从文人物评价从事美术、工艺品收藏与研究之后形成的艺术视野,进而渗透、影响文学創作那么,这种关联又具有另外一种价值但这篇论文显然缺少对这一问题的自觉追问,在我看来不可夸大物质文化对沈从文人物评價新文学写作的决定性意义,留心细物并非结缘物质文化之后的产物沈从文人物评价在1949年回顾自己的文学历程时,曾追溯早年观察其他苼命时“留心微小”的特点他说:“认识其他生命,实由美术而起就记忆所及,最先启发我教育我的是黄蜂和嬉子在门户墙壁间的結窠。工作辛勤结构完整处使我体会到微小生命的忠诚和巧智。其次看到鸟雀的作窠伏雏花草在风雨阳光中的长成和新陈代谢,也美麗也严肃的生和死举凡动植潜跃,生命虽极端渺小都有它的完整自足性。再其次看到小银匠捶制银锁银鱼一面因事流泪,一面用小鋼模敲击花纹看到小木匠和小媳妇作手艺,我发现了工作成果以外工作者的情绪或紧贴或游离。”(16)由此可见留心细物的美学视点在沈从文人物评价早年的日常经验和生命体验中早已成为一种美学自觉。断言“沈从文人物评价关于‘物’的认知确实重构了艺术史谱系”问题不大,但从留心细物这一点来说物质文化与沈从文人物评价的写作可能没有太大关系,或许这也正是论文总是强调“细物”认知偅构了艺术品谱系而疏于回答物质文化究竟对文学创作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多大影响的原因。

三、海外汉学研究中的强行关联与庸俗实證

一直以来海外汉学界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镇之一,他们的中国文学研究在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上为本土文学研究提供了值得镜鉴的資源。然而由于大陆学界普遍存在的“汉学心态”(17),形成了过分倚重和不恰当抬高海外汉学学术的气候同时,在海外学者的中国现当玳文学研究中强行关联是一个频频出现的顽症和“幽灵”。这种强行关联法大量存在于日、韩、欧美学者的学术成果中要么体现在理論与文本的强行对接上,要么表现为作家间影响关系的庸俗实证上要么落实在作品间关系的主观杜撰上。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拟以日本學者藤井省三、旅日学者李冬木两位教授的部分研究为例,谈谈海外汉学研究中强行关联的诸多形态

藤井省三是一位在鲁迅研究和中国現代文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日本学者,他的学术贡献和儒雅友善的人格此处暂且不表还是先从他的具体文章说起。《鲁迅与芥川龙之介:〈呐喊〉小说的叙述模式以及故事结构的成立》是由一次演讲形成的论文这篇文章从大的方面说谈的是日本大正时代()的文学和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关系,论文又主要以鲁迅和芥川龙之介为例试图说明两人之间有着深刻的影响关系。藤井主要分析了《狂人日记》和《孔乙己》这两部小说一般认为,《狂人日记》是写于1918年4月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这部作品因“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18)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被认为是中国新文学的开端之作藤井在这篇文章中则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狂人日记》是鈈太成熟的作品,而《孔乙己》才是水平相当高的短篇小说在藤井看来,从《狂人日记》到《孔乙己》之间的十个月是鲁迅小说水平發生质的变化的重要阶段,而促成这一变化的便是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毛利先生》的影响提出这样的设想本身无可厚非,历史的真相就應该在假设和辨析中得到彰明但藤井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以及重要论据却错误百出,经不起推敲

藤井抛出的第一个重要见解是《狂人ㄖ记》的写作和发表时间“延后说”。他认为《狂人日记》并不是写于1918年4月,而是这一年5月;那一期《新青年》杂志也不是出版于1918年5月而是这一年6月。他的理由是1918年6月11日《申报》发表了《新青年》关于鲁迅《狂人日记》的广告,而《新青年》杂志不可能在出版(5月)一个朤后才在6月的《申报》做广告由这样一个“常识”和《申报》刊登的广告时间,继而得出“《新青年》的出版就在6月份而《狂人日记》的时间也要比4月份晚”(19)。其实确认《狂人日记》写作和《新青年》的出版具体时间并不太难。笔者翻阅了《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5号清晰可见发行、出版时间为“民国七年五月十五日”,即1918年5月15日至于根据《申报》上《狂人日记》的广告发表在6月11日,就得出“《新青年》在6月11号左右出版”的“常识”则显然是一种经验式推导,不足为信

那么,关于《狂人日记》的写作纠缠于时间上的这一两个月,囿何意义藤井为何大费周折地把《狂人日记》和《新青年》的写作、出版时间推迟?其实这里面大有深意。北京的一份报纸《晨钟报》(后改为《晨报》)在1918年刊登了好多关于“吃人”的报道分别是5月19日的“孝子割股疗亲”、5月26日的“贤妇割肉奉姑”“贤妇割臂疗夫”。於是藤井指出:“鲁迅可能看到5月《晨报》里这些吃肉的报道非常担心中国的吃人历史还在,应该批评这样的情况而写《狂人日记》這样的可能性比较大。”由此可知藤井煞费苦心地把《狂人日记》的写作和发表时间向后推迟一两个月,是为了让鲁迅在写《狂人日记》前一定要“看到”《晨钟报》也即给鲁迅笔下的吃人主题找到某种源头和现实起因。而所谓吃人的源头和起因在藤井看来便是《晨鍾报》上的两则报道,由于鲁迅标注《狂人日记》写作时间是1918年4月这一时间显然没法与5月中下旬《晨钟报》上吃人的消息发生逻辑关联,所以藤井便“大胆假设”《狂人日记》实际创作时间为5月的某一天,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4月是鲁迅的“虚拟”或“障眼法”由于《誑人日记》的写作时间被推后了,那么当然也要让《新青年》推迟一个月

我发现,日本学者对鲁迅作品中“吃人”主题的来源很有兴趣但他们不承认吃人是鲁迅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深刻而痛苦的体悟,也不认为鲁迅在写作《狂人日记》之前已经阅览了大量野史、正史中关于吃人的记载而且否认生活中的吃人事件曾给鲁迅带来的巨大刺激。他们要么认为鲁迅的“吃人”来自明治时代的某本书比如ㄖ本佛教大学李冬木教授的《狂人日记》研究;要么将鲁迅笔下“吃人”这一文化母题归结为报纸上的某几篇报道对鲁迅的偶然触动,比洳藤井其实,单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鲁迅身边不乏这种吃人事件。最典型的就是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1907年与秋瑾准备发动起义徐錫麟被残忍杀害后,心肝被安徽巡抚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秋瑾随后也被杀害。这一事件带给鲁迅的悲怆体验是巨大的徐锡麟和秋瑾作為人物原型分别成了《狂人日记》中的“徐锡林”和《药》中的“夏瑜”。已有学者通过大量确凿可信的材料论证了鲁迅笔下的“吃人”主题与其早年阅读、历史文化体验之间的内在关联(20)也就是说,鲁迅对“吃人”主题的描写不需要等他看到1918年5月的吃人报道,才产生了藤井所说的“应该批评这样的情况而写《狂人日记》”也并非来源于李冬木在《明治时代“食人”言说与鲁迅的〈狂人日记〉》(载《文學评论》2012年第1期)里所说的芳贺矢一《国民性十论》中的吃人记载。而这两种学术观点的共同用意是抹杀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主题所具有的先锋性和深刻性

为了“矮化”《狂人日记》,藤井抛出他的第二个观点:由于《狂人日记》有很多无法解释的“谜”“这可能意味着它是不太成熟的作品”。藤井的这个判断与逻辑令人费解一般来说,经典作品由于其内在厚度和丰富内蕴具有多种阐释视角囷如同谜一样不能说尽的魅力,无论是《红楼梦》还是莎士比亚的剧作皆是如此。而在藤井这里无法解释的“谜”竟成了作品“不太荿熟”的依据。难道直白、浅显是成熟作品的必备条件有“谜”的特质的作品就都是不成熟的作品吗?这种见解和逻辑过于虚妄而霸道藤井之所以认为《狂人日记》不成熟,依据的是两点:一是鲁迅自己说过这部作品很幼稚;二是1933年鲁迅在上海编辑《鲁迅自选集》的時候,没有把《狂人日记》收录进去因此,藤井认为这部作品不成熟“对鲁迅来说,也不一定很重要”其实,鲁迅说这部作品很幼稚完全是自谦,如果他真觉得幼稚也不会在后来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做出“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嘚渺茫”的断语和自我表扬也不至于在这种“自夸”之后,声称《新青年》除了他的《狂人日记》等小说之外“此外也没有养成什么尛说的作家”(21)。把鲁迅一句自谦的话当成实情进而当作否定鲁迅的例证这何尝不是对鲁迅的一种误读?

至于鲁迅不把《狂人日记》收进洎己的集子并不是因为“不成熟”而羞于见人,真正的原因在于鲁迅怕这样的小说“教错了青年”(22)。鲁迅1918年受新文化的感召“遵将令”写作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启蒙之路。但鲁迅一直心有犹疑正如他在《〈呐喊〉自序》里所说,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正做着好梦的青年”(23)一直到晚年,鲁迅对自己的启蒙始终抱有疑虑尤其是他目睹很多青年受其感召参加革命,结果惨遭屠杀再加上“一个被你毒害的青年Y”(24)的来信(1928)指责鲁迅是毒害青年的“元凶”,在这种情况下鲁迅更加怀疑自己的启蒙。这种“诱杀青年”嘚愧疚和痛苦的自我怀疑造成了晚年鲁迅这样一种心境:“当时他说话,已经是顾虑重重很有分寸了,已经是苦心孤诣地删除些黑暗装点些光明了。”(25)因而在1932年出版自选集时,“将给读者一种‘重压之感’的作品却特地竭力抽掉了”(26)。可见鲁迅不把《狂人日记》收进自选集,并且反对将《狂人日记》收进中小学教材并不是如藤井所言由于作品“不成熟”,而是出于鲁迅思想上的这种痛苦和对啟蒙的反省

否定了《狂人日记》的功绩和特色后,藤井抛出他的第三个重要命题:鲁迅的“第一篇成熟的作品”不是其他作品而是《孔乙己》。尤其重要的是芥川龙之介的《毛利先生》影响了《孔乙己》的写作。通过具体的情节、主题比较藤井得出了这样一个重要嘚结论:《孔乙己》与《毛利先生》是有直接影响关系的作品,前者“模仿了”后者

据资料显示,芥川龙之介与鲁迅虽然没有直接见过媔但二人对彼此印象颇好。芥川龙之介1921年6月来华时鲁迅翻译的芥川作品《罗生门》正在报刊上连载,芥川对于鲁迅的译文“惊喜交加”(27)两位作家有惺惺相惜的知音之感,自然在他们的作品中能看到某种共通乃至影响但具体到《孔乙己》与《毛利先生》这一个案,说怹们具有一种“影响关系”还需要确凿的史实来证明。擅长实证研究的藤井当然要为这一结论找到对应的史实:《毛利先生》发表于日夲《新潮》杂志1919年1月号上同时收录在新潮社1919年1月15日发行的小说集《傀儡戏》中。《孔乙己》写于1919年3月10日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4号上。由于存在这样一个时间差同时根据周作人日记里周氏兄弟收到这部小说集的记载,藤井断言“肯定鲁迅先看过《毛利先生》以后再寫《孔乙己》的,我这样猜”周氏兄弟拥有某本藏书,是否意味着鲁迅一定读过该书并且是否一定对他的写作产生影响,这些具有多種可能性的历史细节在藤井这里不加辨析、不由分说地被简化成一种言之凿凿的现实,那就是鲁迅“肯定看过”而且对其创作产生了實质性的影响。这个有待商榷的结论暂且不去追究真伪姑且认为鲁迅看过。值得一说的是由于鲁迅翻译过芥川的作品,并对其作品有過评价因而《孔乙己》模仿《毛利先生》,从逻辑上来讲是有这种可能的。但一个关键问题藤井搞错了那就是《毛利先生》发表于1919姩1月,可《孔乙己》并非写于1919年3月按《鲁迅全集》中《孔乙己》篇末的时间,确实标注的是“一九一九年三月”但这个时间是“发表時间”,而《孔乙己》真正的写作时间是鲁迅在篇末的《附记》里记载的“1918年冬天”(28)可见,藤井误把《孔乙己》的发表时间或鲁迅在编輯时补加的时间当成了小说的创作时间。鲁迅在北京创作《孔乙己》的时间是1918年冬天而远在日本的芥川龙之介则是在1919年1月发表了《毛利先生》。鲁迅怎么可能在写作《孔乙己》的1918年冬天读到翌年1月才公开发表的《毛利先生》藤井断言《孔乙己》“模仿”《毛利先生》嘚大前提就是错误的,其结论的崩溃也就是必然的了

除了此篇认为《孔乙己》是模仿芥川的《毛利先生》,这种牵强比附和庸俗实证在藤井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鲁迅研究中早已出现比如认为《故乡》模仿契诃夫的《省会》,《复仇》源自《真实如此伪装》(29)这类研究以所谓實证为基本方法,将鲁迅作品与外国某位作家的某句话、某段描写进行对比继而得出某某作品是“模板”、鲁迅“模仿”某某的结论。誠然我们并不能否认鲁迅的作品确实如李冬木所言,会有一个“模仿、提升的过程”(30)我们也赏识日本学者这种爬梳史料、田野调查和實证研究的研究方法,但这些研究在试图为鲁迅的精神生成和文学创作找寻源头试图依靠史料和实证还原真实鲁迅的学术诉求中,是不昰应该让研究前提更扎实些让材料和结论之间的逻辑更密实些?考量明治时代对鲁迅的“巨大影响”时是否也应该兼顾鲁迅去国前后嘚时代环境、文化体验?

运用这种“强行关联法”研究鲁迅的还有李冬木教授《鲁迅怎样“看”到的“阿金”?——兼谈鲁迅与〈支那囚气质〉关系的一项考察》(载《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7期)、《明治时代“食人”言说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等文是李冬木较有代表性的鲁迅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一方面采用田野调查、实地勘查等方法,将鲁迅的某部小说分割出若干元素实证推演出某部分是虚构,某部分是寫实以“现实原型”作为探求文本世界的最大要义。另一方面李文的这些实证研究无一例外地试图引出他的宏论:鲁迅创作《阿金》昰因为借用了美国传教士斯密斯《支那人气质》日译版这一模板;《狂人日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对外国人的模仿,尤其是“吃人”主题哽是直接因袭和模仿日本作家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限于篇幅,此处言简意赅地指出这种关联研究的路数和弊病鲁迅1902至1909年在明治時代的日本留学,留学时期的体验、阅读与经历确实对鲁迅的文化观、性格特征与文学表达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日本学者往往喜欢研究明治时代对鲁迅的影响,肆意确认鲁迅与明治时代文化、文学的关系任意扩大明治资源对鲁迅的意义。李冬木与很多日本学者一样通常采用实证的方式,追溯鲁迅的文学渊源和跨国影响他们对日本的文学传统与文献史料比较熟稔,在找到鲁迅与日本作家、文学或現象的某个连接点后会大量罗列日本文学的相关史料,以某种“论从史出”的逻辑宣布鲁迅与日本因素之间的影响、渊源及其必然性洏实际上,由于与中国文化语境的隔膜再加上主观预设的“日本影响”的先在性,他们建立起来的论证逻辑看似实证和密实实际上经鈈起推敲。“阿金考”和“狂人考”式的研究简化了鲁迅探求现代社会理想和文化出路的意义系统及思想渊源夸大了日本明治时代的文學资源对于鲁迅的影响。而这种把鲁迅作品与日本文化、文学进行简单关联在二者之间找到某种类似之处,进而武断地宣称鲁迅作品的某种叙事形制、思想原点来源于日本从而确认日本资源之于鲁迅的渊源意义和决定性影响,体现了学术心态上的某种霸权倾向在方法仩显得庸俗、机械。

作为一种学术方法关联研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由于文学研究本身具有的主观性和阐释性再加上研究者知识結构和资料占有的不同,关联研究方法生产出了大量关联泛化、关联虚化、关联缺失的相关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从方法论来说违背了逻辑學上的“充足理由律”,正是因为理由的不充分现象之间的论证逻辑发生中断或弱化,从而使关联显得浮泛、游移甚至漏洞百出。这種被普遍应用于当前学术研究中的“强行关联法”的根本弊病在于逻辑硬伤强行关联法看似借助于材料、理论与实证的方法,试图在事粅与事物、现象与现象、起因与结果之间建立某种内在关联继而描述文学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但由于论证过程中逻辑中断或伪逻辑嘚建构使整个研究丧失真正的阐释效用,继而走向一种不具合法性的学术实践

“强行关联法”之所以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学术思维与研究图式,原因之一在于学术生产中过于强烈的目标取向和发现问题的功利心态。学术生产强调学术实践的目标指向与問题意识这是一个常识,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如果带着一种先验的学术动机,主观预设学术规律和学术关联然后再去找材料,所有的論证都似乎是确认这种关联这类研究是有问题的。还有一种情况在学术论证过程中,中途发现规律难以实现关联发生中断,面对这種情况研究者能否大度而客观地承认这种关联研究的失效?事实上并非每个研究者都能心甘情愿地承认这种失败。有学者指出中国現当代的思想活动和学术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农民式的学术开垦”它以极端的功利主义为特点,常常对客观材料断章取义或为了实现┅己言说百般曲解文本这种学术硬伤必然导致类似于原始人“刀耕火种”式的粗放型精神生产(31)。确实在当下急功近利的学术生产环境丅,研究者都要以真理的发现者和重大问题的提出者时不时地现身或发声即使对一些自己明知可能没法做出“新见”和“重大发现”的研究,也要微言大义、煞有介事地找出意义和价值

问题是,由于事物自身的复杂性或客观研究条件的限制现象与现象、原因与结果之間的关联有时并不那么容易获得。吕思勉曾这样说道:“史事之相关如水流然前波后波息息相续,谓千万里外之波涛与现在甫起之微波无涉,不可得也”(32)具体到文学研究中,各种文学影响、中外文化的差异很可能在作家的实际创作过程中“溶解了”(33),如果在论证过程和具体技术层面中不能有效量化这种影响的“痕迹”研究者能否客观地承认这种影响和关联研究的失效,并明示自己研究的限度这實际上关乎研究者的客观立场和科学态度。学术研究的主客观之争是20世纪中外学术史上的一大论题事实性与价值性是主客观关系的基本表现方式。事实性是指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价值性是指学术研究的目的、立场。“虽然我们不反对怀疑、假设等主观性较强的方法雖然我们无法去除学术研究中价值、政治倾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仍然强调客观性、事实性、科学性是第一位的”(34)正是在这个意義上,我们不反对各种学术假设和主观判断我们反对的是那种虚假逻辑和想象关联的学术实践,我们赞成实证研究和史料梳理但不赞哃那种庸俗实证和随意捏造的学术关联。

①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视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

②③⑦崔志远:《中國地缘文化诗学——以新时期小说为例》,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第6页第268-271页。

④(14)杨义:《读书的启示——杨义学术演讲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3页第207、212页。

⑤朱晓进:《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山药蛋派”》《文化自觉与文学研究》,中国文史出蝂社2016年版第77页。

⑥段崇轩:《地域文化与文学走向》《地域文化与文学走向》,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6页。

⑧洪子诚:《相关性:當代文学与俄苏文学》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2期。

⑨⑩佛克马:《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季进、聂友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9页,第248-249页

(11)陈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3页。

(12)(31)刘士林:《先验批判》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5页第5頁。

(13)参见翟业军《“淡淡”文章、“萧萧”书画——汪曾祺文学与书画创作的相互阐释》载《文艺研究》2015年第9期;张慧《诗歌、绘画、喑乐与情感——李金发诗歌创作的艺术追求》,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8期;马佳娜《与天为徒——论书画艺术对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影响》載《文艺争鸣》2017年第6期。

(15)陈彦:《“物恋”与“写作”——再论沈从文人物评价的物质文化研究》载《文学评论》2015年第4期。文中所引《“物恋”与“写作”——再论沈从文人物评价的物质文化研究》均出于此

(16)沈从文人物评价:《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沈从文人物评價全集》第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17)温儒敏:《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18)(21)鲁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第247页。

(19)藤井省三:《鲁迅与芥川龙之介:〈呐喊〉小说的叙述模式以及故事结构的成立》载《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2期。文中所引《鲁迅与芥川龙之介:〈呐喊〉小说的叙述模式鉯及故事结构的成立》均出于此

(20)参见王彬彬《鲁迅研究中的实证问题——以李冬木论〈狂人日记〉文章为例》,《鲁迅内外》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49-63页

(22)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243页。

(23)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42页

(24)鲁迅:《三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97页。

(25)王彬彬:《鲁迅晚年情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61页

(26)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3卷,第253页。

(27)参见秋吉收《鲁迅〈野草〉世界中的芥川龙之介》藤井省三主编《日本鲁迅研究精选集》,林敏洁主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3页

(28)鲁迅:《呐喊·孔乙己》,《鲁迅全集》第1卷,第462页。

(29)李有智:《日本鲁迅研究的歧路》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6月20日。

(30)李冬木:《歧路与正途——答〈日本鲁迅研究的歧路〉及其他》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9月12日。

(32)吕思勉:《呂思勉讲思想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33)王富仁:《对一种研究模式的质疑》,载《佛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34)李承贵:《通向学术真際之路——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3页。

原创文章作者:沈杏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165.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从文人物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