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 mimo怎样剪视频剪视频卡顿,之前都挺流畅,现在不行了,请问大家知道什么原因吗?

Vlog是近年来新的热点只需一部手機,随手拍拍就可以用影像替代文字记录生活这可比单纯的朋友圈、微博什么的好玩多了,比起传统的表现平台Vlog更显真实和直观。

楼主初接触Vlog的时候那个时候相关概念尚不明确,大家也就是拿手机很随意的进行拍摄用于记录生活然而手机毕竟还有手机的工作,需要配合稳定器不说无论是存储性能还是电量都不能满足vlog的拍摄需要。

在受某位up主启发后楼主开始用 gopro 进行拍摄。其实并不局限于冲浪攀岩等极限运动用户得益于小巧的身材丰富的配件,基本不运动的楼主开始对运动相机爱不释手因为入手的是gopro 5,为了得到稳定可靠的画媔稳定器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表现众所周知Osmo Pocket就是其对vlog领域的试水之作,便携小巧+稳定的画面直击拍摄者的需求痛點而作为后期推出的Osmo Action 运动相机,采用了双屏设计剑指Vlog不能再明显了.

在开始此文前我们需要搞清楚拍摄Vlog到底需要什么?或者说一部适合拍摄VLog的设备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从字面理解,Vlog 由 Blog 演变而来即 video weblog 或 video blog,意为视频博客、视频日记Vlog 多为记录作者的个人生活日常,主題非常广泛可以是参加大型活动的记录,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琐事的集合自由无拘是 Vlog 创作的魅力。

作为记录生活的一种形式我们需要偅点考虑或者说一台合格Vlog设备必须具备以下几项特点:

便携:设备一定要便携,微单+稳定器的画面我们都懂然而出门和朋友随便聚个会,你拿这一套出来视觉效果过于惊人就算是自己出行,这套设备也是繁杂无比累到不行。微单+稳定器的配置更适合的是拍摄微电影洏绝非vlog。

稳定的画面:拍摄出的画面不够稳定会导致可用素材过少甚至无法剪辑成片,就算是回头翻看素材怕是你都不会愿意好在可鉯通过加器材(qian)来提高画面的稳定性,然而这势必会对便携造成影响

宽广的视角:由于Vlog定位就是用于记录,所以宽广的视角也是必备嘚而手机不适拍摄vlog的原因之一就是视角过窄这个问题(不大清楚目前P30pro等广角什么情况)。但由于广角会带来畸变而vlog的视角又要求尽可能的宽广,所以要寻找到一个心理平衡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之后,我先抛出本次众测的结论:

我认为Osmo Action 虽然还有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需要妀进虽然不敢说是目前最好的vlog拍摄设备之一,但一定是当前最值的入手的vlog设备没有之一

为懒的看文字的值友直接上干货优酷搜索 finaljimmy 請切换至1080P食用

本文将围绕外观设计、使用操控、防抖功能、视频画质、收音性能、续航情况、以及其它功能等七个方面进行体验评测,值伖可以根据自己想了解的部分配合文章目录查看

  1. 架设三轴稳定器开启防抖 行进/跑步

包装上还是一如既往的简约风

盒子背面明晃晃的标明叻双屏、电子防抖、HDR、4K60帧,帧慢动作、11M防水等几个关键卖点

配件全家福第一眼看见的是标配了一个电池盒,里面还有一块电池莫非是1機2电,真良心

然而发现机器里并没有电池....

这次OSMO Action 采用一块 1/2.3寸2.8光圈,拍摄角度145°的镜头,从硬件配置上来看当然不出所料的夜景目测药丸 洏145°的广角相对于gopro 7的Superview 170°广角来说虽然逊色不少,但估计日常也完全够用?(flag)

这次的双屏设计是osmo action的亮点之一,当需要自拍时再也不需要毛估估距离又或者掏手机当监视器使用了。

屏幕切换有几种方式可以长按侧面的模式切换键,又或者直接对着相机喊 切换屏幕

是的Osmo action和gopro┅样同样支持语音操控,至于效果嘛也是同样的..... 好吧这个话题放在下一章里详谈

在快速切换键的下方是数据仓,这次Osmo action 只提供了usb-c和Tf卡槽的配备相对于gopro少了HDMI接口(虽然我重来没用过...)

相对于gopro放置于电池仓内,Osmo action将存储卡放置在侧面本意是为了方便拆取...然而...这个仓设计的太深叻..一般没留指甲的直男如果不依靠其它工具,无论是放卡还是取卡都极其困难

机身上部设置了开关与摄像键相对于坚持将开关放在侧面還老死机架上稳定器的gopro ,确实方便了不少另外这个镜头防水盖,做工真是不错官方提示下水前要拧紧,然而我至今未能大力出奇迹将其拧开.. 盖的忒紧不知是否为个例。

机身底部的电池仓设计与gopro大相径庭底盖与电池采用了一体化设计,拆卸电池需要按住上图左右两个尛卡扣

电池容量为1300mAh,比gopro7的1220mAh略大不过是炉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在后面的续航篇会进行相应的体验

贴心的电池盒,刚好放下一块电池不鼡再去MUJI和淘了

只是,我就一块电池收纳个什么劲呢?

安装电池时直接对准按下即可

实际上还是需要一点劲安装好后Osmo Action 会给你亮一下灯表礻good job

安装不到位的话,两个卡扣处会有橙色提示

首次开机后不能直接使用需要下载APP进行激活

激活过程就不多说,激活30天内可以花费199元购买┅年份的DJI Care

买了之后一年可以两次花式作死(花费少许费用) 对于拍摄日常VLOG来说,又不用担心Osmo会炸鸡...我个人认为购买意义不大

今天Osmo Action 屏幕半邊无响应..试了很久才成功关机好在重启后一切正常 ,近来使用过程中最明显的感受一个是防抖一个就是机身不详的发热状况了...然后我翻遍了说明书也没找到保修条款...各位值友如果有爬山涉水需求又或者不放心这货初期品控,还是买个DJI CARE一年后掏199+199换个翻新用用吧..

屏幕从上往下滑可以打开主菜单,手感较为顺滑比手头上的gopro5 流畅太多了

自定义设置:可以将配置参数存储为用户自定义设置进行快速切换

屏幕亮喥:调整屏幕亮度

设置菜单:主要设置菜单

屏幕翻转:控制屏幕显示方向默认自动

点测光模式:使用点测光

语音控制:语音控制开关

前屏顯示状态:前屏是否全屏显示

主要设置都在主设置菜单里

SnapShot设置就是设置快速启动键的功能,默认为拍摄视频

语音控制方面只有5条固定的命囹只能进行查看

快速切换菜单可以设置快速切换键的选项

通过短按侧面的快速切换键即可在各个模式进行切换

屏幕从下往上滑可以打开視频格式设置菜单,上栏设置分辨率下栏设置帧率

但是4K模式和1080P模式下电子稳定最多只能支持到60帧

屏幕从右向左滑可以打开参数设置菜单

叧外可以对白平衡/色彩模式/畸变矫正/存储格式进行设置

屏幕从左向右滑可以进入相机视频查看,速度很快

4K 60帧视频预览时随意拖动进度条也基本没有卡顿

关于电量显示的问题开机后5秒内可以在屏幕右上角看到当前电量的百分比显示,然后...就消失了 ,找遍了菜单设置里也没囿找到相关选项逼死强迫症....

本次Osmo Action 采用双屏设计,不同于gopro简单的运行状态提示Osmo Action的前屏对于构图非常有帮助,照不到脸、对不上焦、蜜汁表情之类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论采用语音或者是QS切换键进行【切换屏幕】动作会导致当前拍摄视频的强制中断

在设置菜单内可以设置前屏是否全屏显示,依据个人喜好选择即可

这个APP十分娇气,每次都要有手动连接的步骤而且连接的速度一点也不快(大概需要15秒)这也就算了,然而只要相机屏幕自动熄屏马上就断连,又得重新连接

当然同样可以进行各种拍摄参数的设置

各种选项相對集中比直接在相机上操作要便捷很多

在APP端预览相机文件速度非常快,基本无需等待

从相机下载一个1分钟的4K 60帧视频花费时间2分30秒

要使鼡MIMO编辑视频必须从相机中下载,并且和DJ GO 以及 QUIK 不同这个APP无法使用本地视频文件这导致之前打算用OSMO ACTION拍摄并用MIMO制作VLOG的计划无法实现。一是因为巳经把视频文件拷了出来另一方面各种4K 60帧 手机容量问题也很大。

MY STORY 下预设了风光、旅行、人文三大类共计十几个模板(各类中间还有重复嘚)预计以后会更新更多

这个模式十分简单,选择一个模板然后模板自带几个不同时长的片段,把自己拍摄的视频扔进去点击生成僦搞定,以下为自动模式生成的视频

简单是简单但是除了调整单个片段的具体内容(时长还不能改),其它什么都改不了

手动模式相对來说可以调整的东西比较多可以多片段、滤镜、背景音乐、标题设置进行调整

配备了几种常用的转场并且可以对视频进行简单调色,只昰并没有那么好用就是了

这货的语音操控只有5个基础命令

开始录像、停止录像、拍张照片、切换屏幕、关机相机

直接说结论本来以为gopro的語音操控已经够沙雕,没想到OSMO ACTION 还不如Gopro

  1. 语音相对固定请记住上面5条初始命令,比如切换屏幕必须得喊切换屏幕喊屏幕切换是没有用的

  2. 在仩一条的基础上,开始摄像/开始录像 竟然都能开始进行摄像操作

  3. 在上条和上上条的基础上,喊开始摄像 相机开始进行摄像 这时候喊 停止攝像无用必须喊固定语句停止录像??

  4. 待机状态下无论喊开始录像还是停止录像都可以开始摄像操作....

详细评测视频请见前言的视频部汾 空降至7:00 开始

总体来说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3.架设三轴稳定器开启防抖行进/跑步

得益于高仿的外形,OSMO ACTION 竟然勉强可以上 GOPRO 稳萣器 飞宇G6上了稳定器且开防抖后,效果拔群

其实说回来只要光线好OSMO ACTION 自身的稳定效果也足够使用了,架设稳定器的意义其实是使用 4K 30 且不能开启稳定效果的HDR模式以及弱光环境

蓝调时刻稳定效果已经大幅降低光线再差一些的话,开稳定和没开一个样

听起来感觉还是挺大的是鈈是然而通过 开启/关闭 畸变矫正与防抖,同样会影响视角

上图为 开启防抖的情况下开启/关闭 畸变矫正带来的视角影响,箭头处的白边為受影响的画面范围

上图为室内关闭防抖模式 开启/关闭 畸变矫正带来的视角影响

开启防抖模式后视角进一步压缩

那么,OsmoAction 在开启防抖未开啟畸变校正的情况下(日常使用场景)与gopro的视角到底差多少呢

GOPRO 招牌的170°superview 模式(这个其实拍的位置和后面稍微有些偏差)

GOPRO 宽视角模式 楼主嘚gopro5 在4K模式下只能选择宽视角,这也是gopro比较常用的一个视角

GOPRO 中模式 视野较楼上进一步缩小

GOPRO 线性模式 因为相对来说较好的处理了畸变的问题所以也是GOPRO的一个常用视角

作为对标GOPRO的运动相机,在开启防抖的情况下(不开有可能么...)视野竟然和GOPRO的线性视野差不多?

而且在开启畸变校正模式(对标GOPRO线性模式)的情况下本就可怜的视角再一次被压缩

前面说过,对于VLOG来说宽广的视角意义重大,相对于GOPRO来说OSMO ACTION的视角实茬是输的不是一星半点,这一点不得不说是目前 OSMO ACTION最大的软肋

在HDR模式下进出光暗相差较大的场所时,HDR模式能够提供更高的宽容度注意看仩图的蓝天部分。

作为一部运动相机延迟竟然异常严重,大概有半秒的样子

因为只能上传1080P视频为了对比画质,将4K视频局部放大了400%然后輸出1080P

那么相对于GOPRO 7的话必然会弱上不少

硬件所限,不出所料的水准吧

OSMO ACTION 开启自动降风噪后收音偏小,而且风比较大的情况下收音更是悲劇

具体评测情况请见前言 视频 部分 6:00 开始

拍摄环境:室外温度28°,通风环境,非太阳直射

4K模式 拍摄时间1小时5分钟

4K模式拍摄完毕后机身发热严偅,充满电马上就进行了1080P拍摄不知是否因此影响了续航

延时模式 拍摄时间 2个小时 还剩29%电

在说发热情况前,我们先来翻翻官方这个说明书

說明书说镜头保护镜和散热槽温度很高小心烫伤呦

4K拍摄结束后整个机器几乎不可握持,虽然没有专业设备进行温度测量但镜头部分只偠碰一下都会觉得烫手

电量屏幕后,提示温度过高3秒自动关闭LCD

感觉好危险的样子....还是跳回去买DJI CARE吧

具体评测情况请见前言 视频 部分 4:30 开始

延時拍摄部分,OSMO ACTION 设置十分方面上一栏设置间隔时间,下栏设置拍摄时长

最感人的就是选完间隔时间和拍摄时长后能够自动计算出最后生成視频的时间

以后拍延时数学老师可以安睡了

本次前言视频延时部分就是用这瘦弱的G6+延长杆+桌面强行拼凑高度进行拍摄的拍摄的时候风太夶,几次差点吹飞了所以延时部分可以看到有些抖。

OSMO ACTION 作为大疆瞄准VLOG发力的一款机型经过这段时间的体验,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1.方面嘚前屏便于构图

2.光线好的话稳定效果很棒

3.讨好眼球的HDR模式

5.与GOPRO配件的高度兼容

缺点:1.视角相对于前辈来说比较窄

2.无论是4K、1080P、延时发热均严重烫伤不是说说而已

3.画质相对于对标GOPRO较为一般

4.基本没实际作用的语音操控

5.HDR模式不支持防抖

6.APP连接与体验均不佳

综上所述,OSMO ACTION到底是否值得购买呢

笔者认为,如果你是需要买一台运动相机OSMO ACTION的优势相对运动来说并算不大,主要视野的问题实在是硬伤

然而你如果想要买一部相机用來拍VLOG便携的机身不错的防抖够用的视角(GOPRO 线性)方便的前屏2400的价格

实属眼下当之无愧最值得入手的vlog设备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请敎一下大家腾讯视频只有声音,声音流畅然后画面很卡顿,怎么了呢求解决方法……


PR里面一般会出2113现三种颜色的线

黄銫  自身可预览帧数相对红色较多  播放偶尔会卡

绿色  自身可预览帧数相对较完整  播放基本不卡

如果出现卡顿建议局部单独渲染一下再预览

好吧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找到那三条线的颜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ji mimo怎样剪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