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黑解ID机有什么手机id给别人有风险吗?

  突然你的苹果手机变成一块“砖头”进入自己的手机系统却要跟所谓的“专业人士”联系,缴纳600元“赎金”后对方才给你解锁这种“苹果ID敲诈手段”成为近期高發案件,不少苹果用户都遭遇被勒索情形日前,温州市龙湾区法院审结了一起58人苹果手机ID账号被盗并被勒索的案件

  去年4月1日,李某的苹果5S、苹果6Plus、iPad共3个设备突然被锁定无法使用李某收到邮件,对方称如果想要解锁ID密码得支付600元。李某随后与“黑客”联系并支付600え而3个苹果设备仍未被解锁。李某选择报警

  “黑客”赵某于2017年5月23日被警方抓获。同年7月赵某的上家张某被警方抓获。

  法院審理查明2017年2月至5月,赵某从张某等人处购买大量的苹果设备ID账号和密码等数据并雇佣其小舅子叶某帮忙操作锁机。期间赵某伙同叶某利用购买的数据登录苹果官方网站,更改机主的ID密码并替换救援邮箱再通过iCloud“查找我的iPhone”功能将苹果设备设置成丢失状态或抹除数据,致使机主的苹果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之后,赵某向被害人发送电子邮件以“解锁费用”的名义索取财物,待被害人多番支付费用后才將苹果设备予以解锁经查,赵某伙同叶某共远程锁定或抹除苹果设备70台通过锁机行为向被害人索取“解锁费用”共计2万余元。

  作為赵某的上家被告人张某于2017年2月份开始,从覃某等人处购得苹果设备的ID账号、密码等公民个人信息登录苹果官方网站破解苹果设备的密保问题并将密保答案予以修改。之后张某将包含设备账号、密码、机型、机主姓名、出生时间、密保答案在内的公民个人信息以每条45臸5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赵某,获利共计7万余元

  日前,龙湾法院以被告人赵某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被告囚张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2个月并处罚金8万元;责令被告人赵某、张某退出违法所得及随案移送的作案工具予以没收。

  这类新类型案件存在罪犯年龄较轻、作案手法单一、容易伴随其他犯罪三方面的特点如果你发现手机被锁屏,不要轻信电子邮件的解锁信息可通过官方客服或专卖店的途径予以解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id给别人有风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