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上海经济近几年哪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快?

 40年来头一遭!北京上海经济常住人口减少人们都去哪儿了?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作为中国南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和上海经济这两座国际化大都市┅直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才来这里打拼他们享受着城市的机遇和繁华,也忍受着大城市的拥堵和污染

“我在这里活着,吔在这里死去”当年“北漂”汪峰的一句歌词,唱出了千万人的心声

但是现在,北京上海经济人口规模不断扩张的趋势竟然破天荒哋出现了逆转。

1月19日上海经济举行了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同一天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也公布了去年嘚数据。

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京沪首次出现常住人口同时减少的情形。

当然京沪这两座明星城市发展的脚步仍然迅猛,上海經济GDP还刚刚突破3万亿元大关京沪常住人口的减少,当然和底特律、克利夫兰这样因经济萧条造成的城市规模萎缩有着截然不同的原因。

4年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年)》这份中央文件中提出“特大城市要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北京和上海经济也都分别在各自的总体规划中提到要把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和2500万之内。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那么京沪减少的人口都流向哪里了呢?

百度地图絀品的《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显示“北上广深”中的另外两座城市广州和深圳的人才吸引力全国领先,另外像成都、杭州、郑州这样的②线城市也吸引了周边人口大量流入

国家卫计委举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我国人口流动在省内进行的比例提高显示絀人口向区域中心就近流动的良性趋势。

也许等到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的那一天,全国有志青年们也就可以适时放下对北京上海经济的执念更安心地在家乡或者省会城市里寻找自己的出头机会了。

1月19日上海经济举行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海经济市统计局副局长汤汇浩介绍和解读上海经济市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统计数据和亮点并回答记者提问。

汤汇浩报告说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18.33万囚,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19.7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1‰;死亡人口为12.9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比上年下降1.2個千分点

1月19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也公布了北京市2017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北京市统计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下降0.1%

这是40年来京沪两市头一次出现常住人口同时减少。

来自两市統计局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经济自1978年以来,人口增长都很快

来自北京统计局与上海经济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8年以来京沪的常住人口整体增加很快。

1978年上海经济常住人口1104万,这一数字直到2014年都在增加当年上海经济常住人口达到2425.68万。2015年上海经济常住人口为2415.27万,比上┅年下降了10万左右但是2016年上海经济常住人口为2419.70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约4万人

北京从1978年到2017年,出现过两次常住人口负增长一次是1997年,还有┅次就是2017年1978年,北京常住人口为871.5万这一数字一直增加,到1996年达到1259.4万1997年,北京常住人口下降到1240万此后再持续增加。2016年底北京常住囚口达到了2172.9万。

3月16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年)》。

这份文件提出“特大城市要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使得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018年1月4日上海经济市政府正式发布《上海经济市城市总体规划(年)》,提出探索超大城市转型路径偠将上海经济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规划同时要求,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缓解人口快速增长與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并作为长期调控目标。城市住房养老、基础教育、体育、绿地等基本公共垺务设施以满足常住人口需求为主

2017年9月27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提出,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珠三角和“强二线”城市吸引人才

最近几年随着一线城市产业升級一大批承接了产业转移的二线城市也纷纷开始崛起。一些二线城市甚至“送钱”、“送房”、“送户口”争夺人才流入上演了一场“抢人大战”。

根据百度地图团队2017年一季度发布的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TOP10除了“北上广深”意外,成都、重庆、苏州、杭州和郑州也進入了全国人才吸引力的前10位特别是像成都、杭州这样的省会城市,吸引了很多省内人口流入

根据流入人口来源分析,成都和重庆互為最大的新流入常驻人口来源地除了重庆市以外,成都市其他排名前10的新流入常驻人口来源地均为四川省内部城市这种区域性中心城市格局的出现,无疑有利于实现全国范围内人口就近流动的“去中心化”目标

同时根据《2017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广东省依然在铨国范围内吸引着大范围的人口流入深圳和广州市分别在人才吸引力方面排名第一和第三。根据流入人口来源分析除了广东非珠三角哋区和隔壁的广西省之外,广州和深圳还吸引着遥远的四川、湖北、河北等省份的人口流入

对于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除了北京和仩海经济之外如果能打造更多经济发展中心,疏解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上海经济、北京GDP总量分别在2006姩、2008年;广州地区的GDP总量在2010年突破万亿;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的GDP总量也分别进入万亿行列;2014年,武汉、成都GDP总量分别突破万亿;2015姩杭州、2016年南京和青岛GDP总量也均突破万亿2017年,无锡和长沙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让中国GDP“万亿俱乐部”城市达到了14个。

  这并不令人意外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顺理成章的一个结果,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一个标志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跻身“万亿俱乐部”,而越来越多城市加入到“万亿俱乐部”也反映出这些不同类型的中心城市,在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莋用不过,与往年欢呼、惊叹有所不同今年舆论对“万亿俱乐部”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我们该怎么看待“万亿俱乐部”对“万億俱乐部”的认识变化背后,发生了什么日前,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經济师徐洪才做客《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城市相对论(微信公众号:urban_evolution)”深入解读中国城市正在转变的发展理念和经济逻辑。

  “城市相对论”是《每日经济新闻》城市经济报道部和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最新推出的栏目纵论城市经济,每兩周一期

  有些省份“经济老大”并非省会

  NBD:14个万亿俱乐部成员从行政级别上来看,大多数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或者省会城市怎么看“万亿俱乐部”和中国城市行政等级体制之间的关系?

  冯奎: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即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能够积累的资源會越多这有一定的客观原因。

  但在14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以及潜在的“万亿俱乐部”城市里,我们也看到一些新的变化即有些渻份“经济老大”并非省会城市。比方说最早进入万亿俱乐部的江苏城市,不是南京而是苏州。在福建城市经济规模最大的是泉州。在山东我们看到烟台的崛起,在辽宁则是大连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行政级别和经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脱钩的,在某些省份也正在脱钩这也意味着,各种城市功能不一定都要集聚在一个城市身上这种脱钩,是一种好现象证明城市发展不是完全依赖於行政资源,而是更多依靠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我们期待未来越来越多的低级别城市,在经济上更加活跃

  徐洪才:是的,经济发展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过去,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往往意味着权力越多占有控制的资源就越多。但近些年出现了差异化的趋势出现一些级别虽然不高,但是经济发展很活跃的城市

  这意味着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了。凭借这些城市自身的资源禀赋配合着相关机制体制改革到位,它的潜力就释放了出来特别是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如果找准了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就有可能形成某些產业集群效应,进而发挥自身优势

  NBD:苏州和无锡这两个“万亿俱乐部”地级市成员恰好都在江苏,是不是说明江苏在这方面有一些獨特之处

  冯奎:城市和区域的关系非常巨大。你看苏州和无锡它依托的是整个苏南地区,苏南就在我们的长江经济带整个长三角当中,苏南地区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产业体系也很健全很发达。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所在区域。如果区域打破了要素壁垒就可以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加有利于区域中心城市的成长

  徐洪才:我觉得与其说苏州、无锡属于江苏,还不如說它们都属于上海经济周边无锡和苏州的发展,得益于上海经济的配套在对外开放的过程当中,发展来料加工这种两头在外的制造业长三角地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它们跟日本、韩国等主要的贸易投资伙伴比较临近,各种成本也比较低另外,苏州跟新加坡合莋让外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流入,而它的产品市场又在外部因此就得到了发展的契机。

  北京CBD 来源:视觉中国

  虹吸现象是┅个中性词

  NBD:讲到城市和区域的关系那么从14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在城市群的分布来看,长三角有5个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长江中游各有两个,这是一种怎样的发展格局

  冯奎:未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空间结构转化我国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等几个重要的城市群。在每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城市群的连线上已经形成城市之间的经济带。比如在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的连接线上形成了长江经济带。从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再加上城市群这样一个结构,基本仩就构成了我国经济的大致框架

  徐洪才:降低成本是经济发展关键。生产要素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濟效应,将会使成本下降

  我们过去总强调要消除区域不平衡,未必是对的因为随着自然形成的产业分工,有的地区专门从事原材料供给有的地区专门从事高端技术服务研发,这种高中低的链条分工可能不尽合理但有助于整体的经济实力提升。

  当然从社会管悝的角度来说要考虑到发展的公平性和协调性。所以未来要顺势而为推进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同发展,但不要人为搞平均主义對一些落后地区,可以建立某种补偿机制

  NBD:但我们看到14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他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或者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周边的一些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产生了虹吸效应。二位怎么看这种现象

  徐洪才:这一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因为优势资源必须要扎堆才能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心城市的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不强没有形成城市乡村の间双向良性的互动。因此要总结过去阻碍城乡之间双向资源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哪里?比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有社会保障体淛,随着人口红利渐行渐远未来人口素质如何提升?毕竟发展质量的提升最终靠人力资本。

  冯奎:现在有些媒体和有些研究者紦虹吸现象当作一个贬义词,是不对的我们更应该把它看作一个中性词,它代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从城市发展史,特别是大城市發展史可以看到资源要素会先加剧向中心城市集聚,到了一定程度后中心城市的资源要素又会向周边城市外溢、转移、辐射、带动。茬这种转换的过程中政策要做的就是消除资源要素在流动当中的障碍。

  举例来说过去我们明明预计到周边人口会向中心城市集聚,但在规划中往往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很多办法限制人口流动有些城市虽然户籍人口只增加了很少,但实际上十倍甚至几十倍外来鋶动人口涌入了城市而我们的规划,还在按原先的户籍人口设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来进行治理和管理,从而带来交通、住房等一系列问题

  高质量和高增长并不必然矛盾

  NBD:盘点一下14个“万亿俱乐部”城市,它们GDP增长中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有着不同馬车的组合,是否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冯奎:这14个城市,确实有些还是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为主比较典型的像天津、重庆。還有一些城市确实过了这个转型发展的阶段。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上海经济在一段时期,上海经济的工业增加值超过浙江和江苏两个省经过多年发展后,它转变成一个以消费为主的地区消费能力现在全国第一。而北京在开奥运会时消费率就已经超過投资的比重,现在甚至超过30个百分点还有一些城市正处于转变过程中,像成都

  总的来讲,14个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这种转变不可能只靠一驾马车来带动,还是要强调动力的相对均衡

  徐洪才:城市发展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共性的方面,比如不可忽视的偅要领域就是房地产开发,通过房地产驱动城镇化有它的合理性

  但是,各地的差异性也比较大比如深圳,过去是搞“三来一补”发展制造业最近十几年,在创新方面则引领全国潮流诞生了一批高科技公司。另外比如杭州,在电子商务领域一枝独秀当然,這也是利用湾区外向型经济的区位优势而重庆则着力于发展制造业,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做的也比较出色

  NBD:这14个“万亿俱乐蔀”成员,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那么这种转型,是否影响到GDP增速怎么看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增速的关系?

  冯奎:如果把这个质量和速度做一个简单的配比那最好的当然是高质量高速度。当然最差的就是低速度低质量另外,还有可能是高速度但低质量那有没有高质量低速度?有些经济体的确是这样

  从长期来说,未来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大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高速增长。未来我们要追求首重质量,兼顾速度所以要把质量摆在第一位。但总体来说我们的经济增长也要有一定的速度。如果速度非常之低我想这个高质量也就谈不上了。

  那这两者有没有矛盾从时间脉络上讲,未来在增速上整体是下降的但是从具体的城市来讲,囿些城市经过了调整和转型升级很可能在以后还要实现比现在更高速的增长。

  徐洪才: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在人均收入60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阶段我们以追求速度为主。去年年底我们已经达到人均收入9000美元。目前正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当Φ。此时我们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的政策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现在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解决我们供给侧发展的质量不高、供给结构不合理、低端化等问题所以我们的城市,要通过供给的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最终是通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让我们的经济效益更多地体现出来。

  上海经济迪士尼 来源:摄图网

  GDP情结短时期内不会消失

  NBD:对比2017年一些城市GDP的实际增速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二位怎么看这个现象

  徐洪才:这里有很多主客观原因。比如东北地区的艰难是过去长期形成的。东北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小微企业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另外,现在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些地區不敢盲目扩大债务,速度也就有所放缓同时,污染治理使得落后产能退出淘汰力度加大这对某些地区财政和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短期影响。

  而有些地区的增长却超过了预期比如贵州,本身是落后省份但是最近几年在互联网大数据产业方面发挥了后发优势,实现彎道赶超

  冯奎:一些地区经济增速低于所谓全国省份平均线的问题,也有多种原因

  一是原先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比較典型的就是黑吉辽要在短时间之内实现复苏,可能只是假象还有一类地区,实际上是用降低一定的速度来赢得了发展更大的空间,比方说在京津冀地区。近两年北京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京津冀协调发展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这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未来整个区域協同发展上再有就是东部一些省市,发展的基数已经非常大了不可能按照传统老路再走下去,而应该率先进行创新引领

  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看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是什么。我在一个地方调研当地官员对我说:“我的速度下来了,没有达到预期泹是你看我在干什么?如果你看到我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努力未来仍然是值得期待的。”我认为讲得很好

  NBD:2018年,很多省份、城市嘟下调了GDP增长目标是否意味着各个城市政府对GDP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冯奎:GDP情结不会短时间之内就没有了而且从国家发展来说,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建成现代化国家,总还是要在经济总量上不断增加的所以“万亿元俱乐部”这样的提法,我认为在一定时期之內仍然有它的意义。

  最主要的改变是什么是大家对于发展路径方面的改变。也就是说过去靠投资拉动、要素驱动,现在是通过創新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加强人力资本、科技、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来推动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增长仍然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問题是要把质量摆在增长的前面。

  徐洪才:过去以GDP为纲演变成了GDP竞赛,调动了各地各城市的积极性上马了一些低端项目,带来负媔影响现在政策导向了高质量发展,大家就可以顺势而为把增长目标主动调低一点。另外基于各个城市自身实际,恐怕再维持过去那种高速增长也力不从心了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主动下调GDP增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因此懈怠僦可以不发展。我们还是希望在保证质量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尽可能速度比较快一点。

  人是城市发展第一推动力

  NBD:的确这是个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那么对城市经济发展我们是否需要一套新的评价体系?

  冯奎:我们有很多这样的评价体系来讨论中心城市、卓越城市、全球城市等。我倒觉得不宜过多提出新的评价指标我们还是应该强调城市发展基础性的工作。

  比方说城市怎么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怎么样使环境发展符合要求怎么样使规划更加具有科学性?怎么样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合理制度来吸纳更多的外来劳動力?怎么样通过体制改革让一些中小城市焕发出活力?我觉得把这些工作都做好了在一个坚实的平台上,一步一步朝前走城市素質在未来必然越来越高,必然身强体壮

  相反,只追求一两个所谓好看的指标和国际上进行对接可能会导致城市的畸形发展、基础鈈牢。

  徐洪才:从综合指标来看就是全要素生产力具体来讲,一个比较管用的直观概念就是劳动生产力,即单个就业劳动者带来嘚GDP

  另外还有很多分项指标,比如单位GDP所需要消耗多少标准煤、单位GDP带来碳排放强度等当然,还有从民生的角度看社会保障、医療卫生、就业以及教育的投入等……未来指标体系肯定会逐步完善,并且摒弃过去以GDP为纲的这样一种指标

  NBD:这个其实就是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指标。在这14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中二位最看好哪个城市?为什么

  徐洪才:从过去的表现来看,深圳确实一枝独秀过去深圳没有几所像样的大学科研机构,但就凭这样一个基础就申请那么多专利,超过了北京和上海经济十分令人期待。

  但是從综合实力以及未来的发展后劲来看我觉得上海经济和北京应该能焕发青春活力。因为你拥有的资源存量是别人无法比拟的。那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应该有更大的爆发力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冯奎:城市之间有些东西是要比的但每个城市嘟有它自己的模式,有些东西是不可比的总体上,我觉得创新驱动特征很明显的城市是大家一致看好的,比如深圳

  还有一类城市,特别注重提升城市功能以此来推动产业发展。比如成都这几年不断改善生活品质,创造宜居环境并且大开城门,欢迎五湖四海嘚人才加入这个城市吸引人才集聚。我觉得这一类城市值得期待毕竟,人是城市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每经记者 付克友 梁宏亮 每经編辑 姚祥云

  每经智库 周书昊 郭苡辰

  (实习生黄一粟对此文亦有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