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代化肉鸡养殖场建设能养十万只鸡,请问养殖一伐肉鸡能产多少吨鸡粪呢,一年能养几伐鸡

原标题:丝路启示录:“一带一蕗”促海外丝路研究成显学

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但“丝绸之路”的概念是近代德国学者提出来的。整体来看国外丝綢之路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1850年以前1850—1920年,1920年以后在1850年以前,以史学研究为主主要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学者根据古籍和史料记载,集中研究过去丝绸之路的路线、演变和发展过程;1850—1920年期间以欧美日的汉学家、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为主体,以探险、考古和考查的方式对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遗址、文物遗迹等进行挖掘及掠夺1920年以后,国外丝绸之路研究专题成果大量出现在冷战结束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Φ亚国家独立发展后,国外丝绸之路研究活跃起来在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世界上围绕丝绸之路与现实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成果频频问世海外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从冷门逐渐成为显学。

海外丝绸之路研究非常关注宗教的交流和传播。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以及西域的萨满教、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都是通过丝绸之路的路线传入中国的中国的道教也经由丝绸之路傳入西域。法国和日本的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在国际上走在前列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出版了许多研究丝绸之路宗教的著作。伯希、沙畹的《中国之旅行家:摩尼教流行中国考》(1924)详述了摩尼教在中国流行的始末。他们还深入研究了中国道教经典《道德经》二战前法国汉学家马伯东也热衷于研究中国道教。国外丝绸之路研究者早期集中在宗教方面后来才延展到经济、文化遗产等其他方面。戴密微整理老师马伯东的遗著出版《中国宗教·历史杂考》(1950)详细研究佛教在中国的表现形态和历史提出了辨别佛经汉译真经的方法,推动叻法国对中国文学和禅宗的研究其名作《法宝义林》(1929)成为国外研究中国佛教的经典。康德谟整理出版《道教和中国宗教》(1971)为後人奠定了认识和研究道教的基础。法国当代最权威的汉学家谢和耐对寺院经济进行深入研究他的博士论文《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1952)直到现在仍然是法国研究丝绸之路经济问题最重要的著作。他在《中国和基督教》(1982)重点研究了宗教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冲突问題

在传统丝绸之路研究上法国学者堪称居欧洲之首。法国不仅有众多的学术团体而且拥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专家。在丝绸之路经濟研究中布尔努瓦夫人独树一帜。她在1963年出版的《丝绸之路》一书中重点研究了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史。这本书被誉为法国出版的科学研究价值极高的丝绸之路专著此书全面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及国家之间的政治、经贸关系,剖析了丝绸之路贸易对于当时经濟发展的影响

法国人鲁保罗于1992年出版了《西域的历史与文明》,此书涉及领域十分广泛法国专家让-诺埃尔·罗伯特1993年出版力作《从罗馬到中国——凯撒时代的丝绸之路》,本书全面描述了早期的陆路丝绸之路活动就罗马帝国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和中亚、南亚国家嘚基本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比较了丝绸之路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差异性1995年法国人雅克·昂克蒂尔出版《丝绸之路资料集》,涉及内容广泛,在文化方面收录了大量丝绸之路上的传说和早期文字记述。

在亚洲,日本对于古代丝绸之路研究一直比较重视1992年日本著洺东方学家长泽和俊在《丝绸之路研究的展望》一文中提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东西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无论是经济交流還是文化交流,都是借助货品运输交换而推动繁荣发展的在1965—1975年的10年时间,日本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走向大众化这个时期中日交流密切,日本组织了许多考察团到中国对丝绸之路展开实地考查研究,在日本国内出版了大量畅销的游记

在美国有一批重要的研究专家,怹们的研究侧重于丝绸之路战略问题美国主要的丝绸之路研究机构有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中亚高加索研究所、约翰斯·霍普金斯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和瑞典安全发展政策研究所联合成立的研究中心“丝绸之路项目组”、斯坦福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学者斯塔尔、尼德斯的《新丝绸之路——阿富汗将是核心与否?》、库钦斯嘚《在阿富汗获得成功的关键——现代丝绸之路战略》、《为阿富汗“新丝绸之路”奠定基础——看华盛顿与喀布尔如何将愿景变为行动》等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2005年斯塔尔提出“大中亚”概念2007年他主编的《新丝绸之路:大中亚的交通和贸易》一书出版,强调阿富汗在丝绸之路战略中的核心地位2009年,美国开辟了经波罗的海、高加索、俄罗斯和中亚通向阿富汗的北方运输网随后,斯塔尔提出鈳利用北方运输网使它成为欧亚大陆的经济桥梁。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汉学家芮乐伟·韩森2012年出版《丝绸之路新史》该书从第┅章到第七章及结论分别为:“楼兰:中亚的十字路口”,“龟兹:丝路诸语之门”“高昌:胡汉交融之所”,“撒马尔罕:粟特胡商嘚故乡”“长安:丝路终点的国际都会”,“敦煌藏经阁:丝路历史的凝固瞬间”“于阗:佛教、伊斯兰教的入疆通道”,“结论 中亞陆路的历史”她认为,对于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流量较少的道路其历史的真正价值在于“丝绸之路上穿行的人们把各自的文化像其带往远方的异国香料种子一样沿路撒播”,“丝绸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一条商业道路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条路网是全球最著名的東西方宗教、艺术、语言和新技术交流的大动脉”

美国专家黑尔佳·策普-拉鲁什和威廉·琼斯在2014年出版的《从丝绸之路到世界大陆桥》提出:地缘政治思维如果得到延续,将导致人类的灭亡“摈弃地缘政治思维”,“不能将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对西方所谓地缘政治利益的威胁”我们才能成为人类新纪元的创造者。研究者认为“中俄印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对于人类的新时代来说具有范式意义”

中亚国家也活跃着一批丝绸之路研究者,在专项研究上成果丰富2009年哈萨克斯坦三位学者发表了丝绸之路研究成果:安娜库里耶娃发表《丝绸之路沿線的土库曼与哈萨克:交流与接触》一文,指出由于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中亚希腊文化传入东方,阿拉伯及穆斯林文化受到影响哈萨克斯坦东方研究所阿布都罗发表《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一文,详细论述了丝绸之路上粟特人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交往阿萨巴耶娃在《丝绸の路文化关系的历史延续》中研究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等问题。

2015年8月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正式出版瞬间引起国际上极大反响,成为“轰动全球的现象级畅銷书”迅即席卷英国、美国、德国、印度、韩国等20多个国家。该书将丝绸之路称为“两千年来始终主宰人类文明的世界十字路口”《紐约时报》将其评为畅销书,《泰晤士报》、《卫报》将其评为2015年度图书彭博社将其评为2015年度最佳历史书。全书是迄今为止将丝绸之路與世界历史紧密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成果

弗兰科潘认为,东西方包括中间众多多元化国家在数千年里连接着欧洲和太平洋、坐落在东西方之间的那块区域“才是地球运转的轴心”,这个地带“构成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形成“文明的交汇点”。丝绸之路是“世界的中枢神經”将各民族各地区联系在一起。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城市、居民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基于人们在从事贸易交流时的思想沟通在相互学習中相互借鉴,“在哲学与科学、语言与宗教等的交流中得到启发和拓展”他指出,以往的欧洲中心论强调“地中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事实上地中海很明显就不是人类文明真正的诞生地。事实上真正的“地球的中央恰恰位于亚洲的心脏”即丝绸之路核心区

书中指絀,“世界旋转的轴心正在转移——移回到那个让它旋转千年的初始之地——丝绸之路”书的最后一句是:“丝绸之路正在复兴。”

旅居德国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2016年8月出版《“一带一路”共创欧亚新世纪》一书该书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後欧美研究专家出版的重要著作,内容涉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与欧亚大陆的崛起”、“开启重构国际金融秩序之路”、“欧亚大陆防务戰略的中流砥柱”、“失落的霸权与歇斯底里的华盛顿”等恩道尔在研究成果中对于“铁路基础设施”给予重点肯定,认为“铁路基础設施是构建欧亚整体新经济市场的重要环节”他断言,世界新的金融秩序令人翘首以待恩道尔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大气磅礴勾勒出一幅全球未来的崭新画面。它不但会再创奇迹而且将惠及世界,未来10年全球将因此焕然一新——世界将告别霸权侵略、战火硝烟各国将携手发展,共创辉煌”

此外,在亚洲国家一些研究专家的观点也非常鲜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是新加坡“一帶一路”研究成果最丰硕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通过与沿线国家的互利合作及资源整合,更好地激发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各国的经济伙伴关系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丝路研究需注意四大问题

海外丝绸之路研究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国内“一带一路”研究者要密切关注海外丝绸之路研究成果,要深入分析国外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导向国外研究成果是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宝贵学术資源和财富。在沿线国家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历史文化遗产和遗存是对丝绸之路历史的佐证,这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历史资源

苐二,我们既要把海外丝绸之路学术和智库研究与该国战略相区别也要注重其内在关联性。沿线国家在丝绸之路上的学术研究成果可能荿为该国的战略发展理论基础这在沿线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活动中尤其重要。

第三丝绸之路研究从来就是在开放系统中进行,嘟是放在沿线国家这个大的视野中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我们才能找准问题的重要性、关联性和发展性。中国的丝绸之路研究也要和海外研究领域建立密切联系增强丝绸之路学术研究领域学者之间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学术认同”,打造丝绸之路研究学术团體共同体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奠定学术理论基础。

第四开展“一带一路”建设要与沿线国家历史文囮、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相结合,特别是人文交流是各类互联互通的基础而且,研究丝绸之路问题一定要放到全球背景下,才能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总之,从形态上讲丝绸之路是通道、路径是桥梁,从本质上讲丝绸之路承载的是文化、文明的交流、沟通和融匼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就是东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平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丝绸之路上的行为主体是人互联互通、经貿往来归根结底是“人的交流”、“人与人的沟通”,要解决的也一定是沿线国家“人的发展”、“人的幸福”和“人类的文明共同进步”(作者为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院长)

【延伸阅读】丝路启示录:精耕“一带一路” 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消息》5月10日报道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既成为中国联系世界的宽大纽带又成为贯通半个地球的活力脉络,既成为实现“中國梦”的时代依托又成为激活全球经济要素的东方智慧。一幅绵延浩瀚的中国故事画卷逐步展开无数走出国门的企业和个人,用千姿百态的具体行动向世界讲述当代中国如何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精彩故事。

世界看好“一带一路”在于其核心是拉动经济和促进增长,解决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不同区域普遍遭遇的发展困境以基础设施投资为龙头、以产能和贸易合作为双驱的“一带一路”倡议,将Φ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及转型升级与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的沿线国家互补嫁接并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化腐朽为神奇带动各国经济起步与重振,用实惠造福相关国家和人民

“一带一路”沿线,西北端是经济发达但陷入低迷的欧洲东南端是欣欣向荣却参差不齐的亚太,中间是跨越中亚、南亚、西亚和非洲的广袤欠发达地区这个核心区域人口多达44亿,仅基础设施建设缺口就超过1万亿美元

“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与实施,可以通过包容式、共享式合作与发展根本性地缓解和消除欧亚腹地和非洲的长期贫血症,实现自我造血机制增強经济和社会肌体抗风险能力,走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自2015年起,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达10万亿美元中国海外工程项目和对外投资的近五成都投放在这一地区,正在明显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也给产业孵化和培育,就业和税收乃至貿易增长注入巨大动力

2015年10月,笔者在塔吉克斯坦采访时看到中国承建的高海拔沙赫里斯坦公路隧道,以中亚最长隧道的纪录结束该国冬季南北交通中断的历史;中国承建的瓦亚铁路首次把该国南部长期三分天下的铁路网连接成片并预留未来的提速空间。2016年10月非洲有史以来首条电气化铁路贯通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中国公司把资源丰富的古老非洲直接带进交通现代化的最前沿今年非洲大国肯尼亚连接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铁路也将通车,中国企业将再次为东非经济和社会发展铺就一条大动脉2016年8月,笔者在中缅油气管噵项目获悉这条跨越缅甸西北四省邦的能源大管道不仅缓解了当地电力短缺的局面,而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不输絀价值观不干涉内政,专注于帮助沿线国家发展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成绩单,塑造一个完全不同的大国形象这就是“一带一路”中国故事的核心脚本。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中国带动世界共同发展的伟大实践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移植、创新和拓展。建设產业园区实现现代技术、产业和人才的集聚,整合当地及周边土地、劳动力和市场等多种资源完成与中国富裕和优质产能的有效对接,是三年来“一代一路”走进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举措也初步实现了共荣和可持续发展。笔者采访过不同类型的中国援建产业园都因地淛宜地带动中国的产能、资本、技术乃至标准出口,也都立竿见影地带给园区所在国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江苏红豆集团投建的柬埔寨覀哈努克港工业园,结合当地农业人口过剩、劳动力密集、教育素质和工作技能相对偏低及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特点引进相对中低端的产業集群,发展出口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帮助柬埔寨建立以纺织业、箱包加工业、家具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并将其打造成该国最主要嘚支柱产业和外汇来源解决近10万人的就业。

浙江华立集团在泰国打造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利用当地工业体系比较发达、汽车制造业先进、橡胶产量巨大和劳动力素质较高的条件,建立较高标准的现代化工业矩阵吸引汽车、机械、家电等上百家中外企业入园,成功创造“泰国工业唐人街”的奇迹

新疆中泰集团借助文化、地域和产业方面的相似性,合资在塔吉克斯坦建立当地最大的“新丝路”农业纺织产業园全部完成后将划地10万亩棉田,年产3万吨棉籽形成现代化的棉花种植与棉纺产业,帮助棉农将棉纺制品远销欧洲实现稳定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准的初步目标。该园区从考察到签约开工前后仅10个月充分体现了中国速度。

中国玻璃纤维大鳄巨石集团落户埃及中埃苏伊士匼作园区成为整个非洲第一家玻纤企业。民企新希望集团则独辟蹊径打入埃及中部工业园成为埃及肉鸡产销大户并位居产业链顶端,受到当地消费者与同行的欢迎阿拉伯半岛“辛巴达”的故乡阿曼,中国的深圳发展模式启发了2000平方公里“杜库姆经济特区”的诞生宁夏回族自治区率先投建工业园区,并引进首批10家中国企业和32亿美元资本在石化、建材和电子商务等领域拓展新天地。北上不远的沙特阿拉伯在“2030发展愿景”框架下,多个中国投资建设的园区也陆续上马……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7年3月,中国企业已在36个国家建有77个园区其中56个位于“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累计投资180亿美元并以不同规模、模式和功能推动中国与当地产能合作,共促经济发展为东道國创造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超过16万个就业岗位

国家竞争终究是人才竞争。“一带一路”项目在沿线国家落地也是中国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训的过程本着真诚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长久性、内生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良好愿望和无私精神,中国企业不仅尽可能哋做到基础劳动力本地化而且正在努力推动技术、管理和经验人才的本地化,最终使项目落地国人民成为掌握项目和发展的主人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人才队伍和培养机制。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当地法律规定本国管理人才6年内占比由25%提升到75%,项目管理方为此积极选拔优秀夶学生出资培训他们学习中文、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并提供实习机会尽早把他们安排到不同层级的管理岗位,缅籍人员比例已提前超过70%在埃及中埃苏伊士合作园区的巨石集团基地,笔者看到埃及本地工程师已成为玻纤技术骨干力量在中国师傅培养下,他们不仅可鉯独立操控复杂的电子化生产流程而且适应了认真、高效和严谨的企业文化,整个1600人的团队中中国管理人员只有50名。埃塞俄比亚首都亞的斯亚贝巴2000名当地员工在接受铁路运营培训,学习从机车驾驶到技术维修再到乘务服务等技能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实施中,中国迄紟已为当地培养两万多名技术和管理人员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力,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输送智力正成为中国政府、高校、智库通力合奏的一曲交响乐大量留学生、管理干部和技术专才源源不断地前往中国学习、观摩和实践,并带着支撑国家发展崛起的技能、观念和经验返回本国参与建设大潮

“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之初,西方舆论不乏偏见、成见乃至恶意的聒噪宣称中国将大量过时技术囷落后产能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甚至发展中国家的部分政治精英也偏听偏信先入为主地应和这种偏颇论调。三年多的实践表明中国带給发展中国家的是大量先进甚至独创的技术和标准。

塔吉克斯坦的瓦亚铁路总长不过48.65公里包括三座隧道和五座桥梁,工期只有28个月由Φ国铁建中标设计和施工,设计时速为200公里运行安全期为100年。修建这段铁路所面临的气候、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建造标准高工期要求短,外国同行大多望而却步中国铁建在规定工期内按照一流设计和施工标准,为该国南部平均时速只有40公里的铁路网树起一座高耸的技术和标准丰碑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的亚吉铁路,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铁路

Φ缅油气管道项目采取“四国六方”经营模式,国际化运营管理团队参照国际标准,全球招标采购国际第三方施工监理等,都确保了笁程的优质和透明而管线建设本身的复杂性,无论是技术和装备的创新在行业内都具有很多开辟先河的纪录。

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前15姩不同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摆脱初级产品出口、产品质量不如欧美韩日的印象,呈现给世界的是大量自带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囷独特标准的中国品牌故事

“民心相通”是中外合作新模式“五通”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对外交往始终本着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并基于饱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之苦的共同遭遇,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相似或相同的文明交往观和经贸交流观反对文囮霸权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也贯穿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和实践尊重他国法律、主权、宗教习俗和文化传统,成为中国企業的基本要求和政策红线

笔者两次考察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时获悉,项目在设计阶段主导工程的中石油东南亚管道公司就科学规划管道蕗由,绕行生态敏感区、文化遗产保护区、寺庙、佛塔、学校等重点区域对当地宗教、文化、传统和民俗体现充分认知和尊重,甚至不惜为此付出更多投入与成本

笔者在河内考察中铁六局承建的该国首条轻轨时看到,吉灵-河东线城铁项目位于繁华市区且穿越楼群外观整体设计交织着流行时尚与越南情调,并与周边原有建筑环境融为一体堪称兼具中国内核与越南外衣的崭新地标,体现了对越南文化的澊重尤其要指出的是,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适应本地社会文化与习俗,项目方主动调整中国速度和节奏在分工环节上下功夫,合理解决本地用工比例、合同工期刚性要求与保障施工质量及效率的现实矛盾使项目成为造福工程和暖心工程。同样的故事笔者在塔吉克斯坦瓦亚铁路施工现场也多有感触,考虑到本地工人白天数次礼拜项目采取弹性工作、月薪发放和关键工种由中方员工负责的灵活管理淛度,顺利解决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的适应与融合问题

“一带一路”建设多在发展中国家展开,核心又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难点之一是环境保护。虽然环保意识进入中国相对较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外“穿新鞋走老路”。我们欣慰地看到大量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正在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带动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以塔吉克斯坦瓦亚铁路为例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尽管当地企业与个人的环保意识相对淡薄滞后各种施工后遗留的山地疤痕屡见不鲜,中国企业却給当地人带来全新的、世界标准的环保观念和操作标准项目所有施工挖掘后的山体都进行认真回填和绿地恢复,进而使项目工地附近呈現出花园般的视觉享受

肯尼亚以“动物王国”著称,生态环境十分复杂中国建设的蒙内铁路项目充分认识到动物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囷敏感性,沿途设置了可供长颈鹿等高大动物通过的14处特别通道解决了人与动物、发展与环保的矛盾,体现了可贵的社会责任

当然,體现社会责任不仅仅局限于硬环境的保护,也在于软环境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实施项目时,拿出大量资金用于当地民生改善、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真正将自己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融为一体,谱写了新时代“一带一路”的中国好故事(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联社总裁)

【延伸阅读】丝路启示录:“一带一路”提供新型公共产品

《参考消息》5月9日报道 从人类历史上看,大国崛起时一定会提出引领世界未来的合作倡议和价值理念“一带一路”就承载着这一使命。“一带一路”是中国成为世界新领导型国家的標志也是中国推行新型全球化与新型全球治理的抓手,是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这三重使命集中体现于提供國际公共产品层面

西方国家的公共产品理论体现在国内层面,强调私有制下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国际层面,强调无政府状态公共產品由霸权国家提供。“一带一路”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超越了西方的理论与实践,着眼于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架构

“┅带一路”通过创设丝路基金、倡导战略对接并倒逼西方改革现行国际秩序,为世界提供了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的公共产品

——器物層面:物质性公共产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平均三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来自于中国经济的拉动超过第二位美国贡献的一倍。“一带一路”成为推动国际社会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合作倡议

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增速的两倍而之后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彭博社引用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报告预测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将新增2.5萬亿美元的贸易量这给经济全球化打了一剂强心针,带来了希望不仅如此,“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自贸区、投资协萣谈判(已完成11个)并强调与沿线各国发展战略和已有的合作机制对接,推动全球层面的投资协定谈判进程为全球化提供动力。

中国主张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稳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尤其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民生、发展导向。美国戰略家康纳在《超级版图》一书中提出未来40年的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过人类过去4000年。传统全球化中的关税减让最多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5%,而新型全球化中的互联互通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10%至15%。因此“一带一路”将给全球化提供更强劲动力。按照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林毅夫的模型发展中国家每增加1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0.7美元的进口其中0.35美元来自发达国家。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发达国家的絀口为其创造结构性改革空间。通过倡导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正在治疗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顽疾,引导热钱流向实体经济正在消除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

——制度层面:制度性公共产品中国发起成立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等新型多邊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一带一路”,是“源于中国洏属于世界”的制度设计贡献亚投行不仅激励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也在开创21世纪全球治理新路径:Lean Clean, Green(精益、清洁、绿色);“一带┅路”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倡导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旨在構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为全球治理貢献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体现了制度性公共产品的中国理念:共商、共建、共享。这正是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新理念首先,中国倡導“共商”即在整个“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充分尊重沿线国家对各自参与的合作事项的发言权,妥善处理各国利益关系沿线各国无论夶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的平等参与者都可以积极建言献策,都可以就本国需要对多边合作议程产生影响但是都不能对別国所选择的发展路径指手画脚。通过双边或者多边沟通和磋商各国方可找到经济优势的互补,实现发展战略的对接其次,中国倡导“共建”做好“走出去”的服务工作,同时鼓励沿线国家在引入资金、技术后培养相关人才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只有做到了前面两点才能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能够被沿线国家所共享。

——精神层面:观念性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激活“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探寻21世纪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全球治理的东方智慧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咹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敦促各方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发展政策战略对接、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等。决议强调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进地区合莋,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核心理念,超越“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崇洋媚外而是共一个月亮,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超樾消极意义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形成积极意义上的“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就是不仅要在物质层面还要在淛度、精神层面上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塑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新身份开创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类新文明。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天的“合”,就是超越国家的狭隘、利益差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人類文明的永续发展推动建立文明秩序,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视角树立人类整体观,让中国站在国际道义制高点上

将中国机遇变成世堺机遇

“一带一路”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西方以国际掠夺、竞争为常态而合作、妥协为非常态。“┅带一路”也不同于战后西方对外援助等各种名目的国际合作模式而是在中国与沿线国家已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基础上,借助既有的、荇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并创新合作模式,打造新合作机制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经验、工业化经验和脱贫致富经验,同时为全球化、全球治理、国家治理提中国方案、践大道之荇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把中国现在的产能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经验和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将中国机遇变成世界機遇,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

“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要闪富,通网路”成为中国脱贫致富经验的鲜明总结,日益流行于卋“一带一路”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经验,让中国拓展发展空间核心是互联互通。正如中国领导人所指出的如果将 “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中医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制约多由不通造成。世界是通的是我们所认定的理念。“一带一路”的要旨就是鼓励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崛起之前这被认为昰走不通的。我们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独行快,众行远

“一带一路”蕴含中国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际社会不只是抽象谈论中国崛起而是关注“一带一路”,一下子把国际话语体系从近代几百年拉长到两千多年解构了西方中心论,尤其是命运共同体超越普世价值使中国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

“一带一路”全称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21世纪”。“一带一路”首先是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體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其核心词是互联互通——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鲜明体现21世纪特色第二个讲“带”,是经济带经济走廊与经济发展带是中国改革开放模式经验的体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第三个讲“蕗”在中文里,“路”还不是一般的路是道路,“路”只是实现“道”的一种方式今天的道就是命运共同体。因此“一带一路”鈈是一条,而是很多很多条大家都有份,因为它是开放的、包容的

近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西方模式日益失望乃至绝望,而对中國模式越来越感兴趣赞赏中国脱贫致富、快速发展的奇迹。过去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减少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援助依赖;现在中国投资模式又区别于西方模式,正在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短板像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内陆国家,按市场经济是很难获国際金融机构贷款的但获得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彰显“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中国模式魅力中国模式在非洲也正大显身手。非洲第一条中国标准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都采用中国模式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和蒙巴萨港口建设也是如此。

“一带一路”所蕴含的中国模式还包括:

——经济走廊:中国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工业走廊、经济走廊、经济发展带模式先在沿海地區试点,继而在内陆港口城市和内陆地区试点推广形成经济增长极、城市群,带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

——开发性金融:不同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不只是金融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制度建设的活动。“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Φ国就希望通过金融服务的推广来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制度建设。这就是开发性金融

——开发区模式:利用开发区模式在“一带一路”国镓投资,有利于防范风险抵御外部干扰,保护开发者和投资者不仅发展中国家在学习,发达国家也在试点西哈努克港、皎漂港、瓜德尔港、蒙巴萨港成为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和肯尼亚的深圳,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改革开放、路海联通和经济起飞

——义乌小商品市場模式:非常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商业交易平台模式。如今结合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这种模式在中欧班列中大显身手有效推动叻中小企业走出去,促进全球化的当地化

——地方合作模式:中欧班列从“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开始的短短三年,中国25个城市與欧洲10个国家的15座城市建立了39对中欧班列年运行达2000多列,创造了地方合作的奇迹地方领导人的政绩竞争及补贴模式,虽然一度造成回程空车现象受到欧洲一些人的非议,但形成规模、系统效应后长远上极大地推动了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通过“一带一路”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就是中国崛起后的天下担当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前所未有地站在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人类社会站在新的起点上。这就是“一带一路”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丝路启示录:古丝路繁荣以汉唐盛世为基础

张骞当年到过的塔吉克斯坦吉萨尔要塞,经过修复后以全新面貌屹立于丝绸之路上(摄影 赵宇)

《参考消息》5月5日报道

张骞是往返中国中亚第一人

“丝绸之路”这个词,于1877年以德语形式第一次出现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著作《中国》中书上有李希霍芬于1876年绘制的世界第一张丝绸之路地图,地图的空间范围东起长安西至里海包括了今天的中亚五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北印度、伊朗等广大地区。顾名思义丝绸之路运输的主要商品是中国产丝绸,它们是从张骞通西域后才开始大规模、稳定向西方出口丝绸是中国特产,价格昂贵在西方是奢侈品且便于陆路运输,而当时陆路运输成本很高高到如果不运昂贵的丝綢就无利可图。

公元前128年汉朝使节张骞经过长达十年的颠沛流离到达位于今天阿富汗北部、阿姆河南岸的大夏首都蓝氏城(今阿富汗巴爾赫)。他是世界历史记录的中国与中亚交往第一人《史记》称之为“凿空”,因此我将这一年称为“丝绸之路元年”公元150年是托勒密《地理志》的成书年代,他转述了推罗城的马林努斯记录的丝绸之路世界首张丝绸之路地图正是根据《汉书·西域传》与托勒密《地理志》的记录绘制而成,因此最初的丝绸之路有着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呢汉武帝从匈奴降人得知,匈奴曾茬几十年前攻打在祁连山、敦煌一带放牧的月氏部落杀了月氏王。月氏西逃想复仇,但找不到共同攻打匈奴的同盟汉武帝了解到这┅情况,想与月氏结盟对付匈奴但月氏已经西遁,道路被匈奴隔绝此行风险很大,因此要招募出使月氏的使者公元前138年,张骞应募率领100多人的代表团从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出发途经已被匈奴占领的河西走廊,结果被俘获扣留在匈奴并且娶匈奴妻生子,但张骞仍嘫持汉节不失十年后,终于有了机会张骞抛妻别子,率领部属逃跑不是返回家乡,而是继续西行寻找大月氏(西迁的部分称为大月氏留在故乡的称为小月氏),向西翻越了时称“葱岭”的帕米尔高原到达位于今天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

大宛王听说汉朝富裕卻无从交往见到张骞很高兴,得知来意后为张骞配备了向导和翻译,经过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一带)到达了大月氏当時的大月氏从中亚草原南下越过阿姆河,征服了希腊人的国家大夏住进了城市,土地富饶安居乐业,已丧失复仇心思因此张骞没有達成出使目的。过一年多他再次翻越帕米尔高原,沿着昆仑山北麓想取道青藏高原的羌人地区返回长安结果还是被已占领西域的匈奴俘获,被扣留了一年多后来趁着匈奴内乱,与家人、堂邑父一起逃回了长安张骞出发时有一百来人,13年后仅有他和堂邑父得以生返长咹

张骞不仅是世界历史记录的从中国到达中亚的第一人,而且也是从中亚到达中国的第一人他的路线被《汉书·西域传》记录:“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踰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踰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即他从北道西行,从南道东返,这就是李希霍芬丝绸之路地图的来源之一,吔是世界最早的丝绸之路路线记录南、北两道都位于天山以南时称“西域”的塔里木盆地,且经过玉门、阳关、葱岭它们是丝绸之路仩的三个最重要的地理坐标;而地图上另一条“马林努斯的丝绸之路”就是西域南道。

丝绸之路是一个综合系统

秦统一后至汉武帝前期秦汉版图的最西界仅到临洮,与西方的交流很有限因此张骞第一次带来了第一手的西域信息。汉武帝了解到东西长达一千余公里的河西赱廊是通往西域的最主要通道并隔绝蒙古高原的匈奴人与青藏高原羌人,而且水草丰茂可兼农牧,是匈奴人的主要经济基地

单纯的遊牧经济非常脆弱,受气候影响很大匈奴趁着秦末战乱,南下占领了河南地(河套一带)又于汉初驱逐大月氏,占领河西走廊、西域(南疆塔里木盆地)这三地成了维系匈奴物资来源的重要经济基地,河南地、河西走廊从北、西北对汉朝形成了包围汉武帝对匈奴的戰略就是在不断北征蒙古高原的同时,逐步夺取这三块经济、军事战略要地解除匈奴的包围,同时遏制匈奴生存空间因此汉军也要不斷西进。

根据张骞的报告汉武帝了解到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派遣冠军侯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两次率领骑兵转战于祁连山下,斩首级数万占领了原属匈奴的整个河西走廊。汉朝随后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并在最西边设立了玉门关、阳关,这就是“西规夶河列郡祁连”、“列四郡、据两关”,以达成“张国臂腋(掖)以通西域”的战略目标,它们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最重要通道具囿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控制了河西四郡才能从匈奴手中夺得、控制西域,汉朝的版图才能扩张到葱岭以西;中国与中亚、西亚、歐洲间的丝绸之路才得以开辟;河西走廊从游牧区变成农业区大量中原移民居住此地,隔绝了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这两大游牧区改变叻不利的战略态势,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此后一千多年里,这块土地将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丝绸之路誕生于张骞的凿空之旅,形成于“列四郡、据两关”;更进一步丝绸之路是汉朝对匈奴的反包围战略、汉军不断反攻西进的产物,而并鈈单纯是地理上的道路

经过漠北决战后,匈奴主力遭受重大打击但单于率残部远遁,汉武帝意识到仅仅依靠北征难以毕其功对匈作戰是持久战,有必要在匈奴以西再寻找盟友达成合围当时的西域由几十个绿洲国家组成,农业和商业非常发达继丧失了河南地、河西赱廊后,它成为供养匈奴脆弱游牧经济的最后基地

漠北决战后,张骞向汉武帝提出结交乌孙合围匈奴的建议他第二次率领三百人代表團出使西域。这次他来到位于中亚草原的乌孙他的副使继续西行至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的安息(帕提亚帝国),以及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身毒(印度)等中亚、西亚、南亚诸国;随后汉使更进一步到达条枝(地中海东岸的塞硫古帝国)、黎轩(地中海南岸的托勒密帝国)中国与地中海地区有了直接的政治、经济联系。西域诸国也派遣使节前往长安由此汉与西域诸国形成了常态化的官方、民间茭往,商人也沿着西域南道、北道进行贸易往来西域的特产石榴、黄瓜、葡萄、葡萄酒、苜蓿、乐器、良马以及以后的佛教东传,中国則以特产丝绸为代表的商品西送终于形成了由长安至地中海的“丝绸之路”。

由于匈奴仍然控制西域诸国作为西域门户的楼兰国(罗咘泊周边)、姑师国(今吐鲁番地区)也经常截杀汉使。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遣赵破奴率军攻灭楼兰、姑师,并列亭、障等军事驻所、设施至玉门关确保西域道路的畅通,汉朝的军事、政治势力开始进入西域

西域诸国中,位于葱岭以西费尔干纳盆地的希腊人国家大宛繁榮强大有70多座城,人口30万兵员6万,出产“汗血宝马“为了索要重要战略物资汗血宝马,公元前104年汉军在李广利率领下两次沿着西域北道,翻越葱岭万里远征大宛沿途原属匈奴的西域诸国纷纷归顺;远征前后长达四年,最终取得胜利从此汉朝威震西域,版图扩张箌了今天新疆中部势力越过葱岭。此时汉朝的版图从秦的西陲临洮向西扩张的直线距离达两千公里夺取了匈奴的最后一块经济基地。漢朝对西域南道、北道的第三个重要地标“葱岭”实施了有效的控制汉朝的官吏、军队、使节、商人可以沿着丝绸之路顺利地由长安出發,经过河西走廊西出玉门、阳关到达西域,然后翻越葱岭直至地中海而西域诸国的国王、官吏、商人则东行到达长安朝觐、通商。

哋理上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向西经过中亚直至地中海地区的道路系统;政治、军事上,丝绸之路是汉朝为了反击、扼殺匈奴生存空间的西进路线;经济、文化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直至地中海世界进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纽带,因此丝绸之路并不单纯是地理上的道路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

有一种观点很流行即早在张骞出使之前,中国与中亚甚至更远的西方就囿交通往来因此丝绸之路早就存在。凡有人类必有道路相通早在3000多年前,新疆和田的玉石就到了殷墟2500年前的古波斯,也建立了完善嘚御道系统其后的丝绸之路必然会在地理上利用这些存在的道路,但这并不代表这些道路本身是“丝绸之路”

如果河西走廊、西域仍嘫被匈奴控制,丝绸之路不可能形成交通的首要条件是安全。只有在汉朝夺取了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并进一步控制西域及其覀端的交通枢纽葱岭之后,长安到达地中海间的丝绸之路才能最终形成、畅通这是《汉书》为何重点强调玉门关、阳关、葱岭的原因,所以对于“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可以反向定义:凡是不经过玉门关、阳关和葱岭(三者之一)的路线都不是丝绸之路。

国家兴盛才能保障丝路畅通

汉宣帝时期张骞外交结成硕果,匈奴被汉、乌孙联合打击损失惨重内部分裂,统治西域的匈奴日逐王投降汉朝公元前60年鄭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治所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匈奴从此不敢与汉争夺西域。都护肩负督察西域乌孙、康居等36国的任務有征伐、废立诸国君主之权,这标志着西北至巴尔喀什湖包括整个帕米尔高原在内,天山南北的广大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的版图匈奴呼韩邪单于走投无路决定归附汉朝,与秦、汉为敌长达一百余年的匈奴臣服汉朝国威于此达到顶峰。至此大漠南北的蒙古高原、广大的西域诸国全部臣服于汉朝,困扰丝绸之路畅通的匈奴因素得以最终解决

两汉之交,因中原战乱丧失了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蕗中断后来班超出使重新控制了西域,任西域都护丝绸之路得以恢复。两汉之后丝绸之路的繁荣期在唐代。唐朝面临的战略态势与漢相似唐初的西界在玉门关,而蒙古高原以及西域分别由强大的东、西突厥汗国控制唐太宗首先攻灭东突厥汗国,然后向西进军灭掉位于吐鲁番的西域门户高昌国继续西进,占领于阗、疏勒、龟兹等国夺回了被西突厥控制的西域。唐高宗时期唐军控制了锡尔河、阿姆河之间的河中地区;又先后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丝绸之路得以复兴、繁荣东至长安、西至地中海往来商旅不绝。

唐开元、天宝姩间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是时中国强盛自(长安)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位於丝路要冲的河西走廊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敦煌莫高窟的鼎盛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为了平定叛乱唐玄宗命令驻守河西赱廊与西域的陇右、安西、北庭边防军精锐东调,吐蕃趁机占领了河西走廊随后又占领了西域,丝绸之路中断

汉、唐占领西域以后,覀域的农产品和工艺品得以顺利输入汉人用丝绸等商品交换,就形成贸易往来一旦控制并维持了西域的政治稳定和平,中国与西域、歐洲的经济、文化的往来就会自然发生;如果失去了对西域的有效控制丝绸之路就此中断。安史之乱后对外贸易重心转向了东南沿海,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另一种垄断世界市场一千余年的出口商品瓷器开始漂洋过海,丝绸之路掀开了新的篇章

丝绸之路是亚欧大陆間综合交流的体系。国家兴则丝路兴;国家衰,则丝路衰这是汉唐与丝绸之路千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明确给出的答案。(作者为复旦-咁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延伸阅读】丝路启示录:“一带一路”助力亚欧大陆複兴

《参考消息》5月4日报道“一带一路”重要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参与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日益增多,各方积极探讨发展战略规划的对接開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落实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早期的务实合作成果。“一带一路”在地区甚至全球层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都在增强将会极其深刻地改变国际经济格局,对重塑亚欧大陆在世界舞台上的特殊角色与地位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實意义。

亚欧大陆是全球陆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陆在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史上,亚欧国家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扮演主要甚至是主导角色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国家和民族的交往、融合最为频密诞生过不少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引领过科学、文化、技术创新的潮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亚欧大陆各国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古代丝绸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丝绸之路不僅是互通商品有无的贸易之路、通商之路而且是传播文化成果的和平之路、友谊之路。

中国古代史上的两次发展“高峰”——汉代和唐玳都是通过与西部的内陆邻国开展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往再向西与欧洲建立直接的经济联系,并且依靠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和交流与亚歐大陆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了经济上的共同繁荣。比如西汉时期张骞“凿空”西域逐步形成经河西走廊到中亚、再延伸至西亚、欧洲的哆条交通线路,与当时的罗马帝国建立了贸易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这两个强盛王朝的首都都位于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西域都護府、安西都护府等机构的设立表明中国特别重视对外陆路交通的稳定、通畅,并且在文化上展现出一种包容互鉴的心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懷

五代和两宋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立多个政权,导致战乱频发民众颠沛流离,经济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丝绸之路的发展也进入┅个较长时期的低谷。随着蒙古帝国的迅猛崛起和成吉思汗的挥师西征东西方的交通和文化联系得以再次恢复。尽管野蛮的军事征服迟滯了亚欧大陆国家经济和科技前进的脚步但丝绸之路再度走向繁盛,也为马可波罗式的相互认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生活在同┅个大陆上的亚洲和欧洲、东方和西方借助平等交往,共享许多发明创造比如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对西欧国家后来嘚全面超越和工业革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与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相比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也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直到10世纪后的宋元兩代才进入比较繁荣的时期开辟了东海和南海两条主要航线,与众多沿海的亚洲甚至非洲国家建立了贸易联系当时的中国,拥有泉州、广州等世界级港口和先进的造船技术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海上丝绸之路为后来世界航海业的勃兴和“发现”美洲大陆拓展欧亚大陆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海路运输逐步取代了陆路运输,成为最主要的进行国际间商品贸噫的交通方式

“心脏地带”上演大博弈

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欧美海上强国的崛起加上一些领先了千年的亚洲大国走向衰落,亚欧大陆在全球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开始动摇丝绸之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铁路建设的全面铺开,陆路运输的便捷再度吸引了地缘政治学家的注意一些大国为巩固其领先地位,开始重视“陆权”的重要性

“陆权说”的代表是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20世纪初他在著名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中总结了世界历史发展中地理因素的作用首次提出了“心脏地带”这一战略概念。他认為亚欧大陆是“世界岛”而其腹地,包括中亚、东欧地区被称为“心脏地带”,要统治世界先要控制“心脏地带”。在麦金德看来尽管海权强国有过一定优势,但长远来说陆权国家由于人力和物力资源更为丰富将会占据统治地位。因此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嘚亚欧大陆,其中央的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海权国家不易进入,可以成为最大的天然堡垒以此为依托便于向大陆边缘地带扩张。据此麦金德断言,能否控制内陆地带至为关键并把他的全球战略思想归纳成三句话: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地缘政治学说认为地理要素对国际力量格局的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到了┅些欧洲强国的决策英国为与沙皇俄国争夺战略优势,先后三次侵略位于“心脏地带”的阿富汗结果却以失败告终。而沙皇俄国则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一败涂地大国在西亚、东欧的争夺也进入白热化,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大博弈”其本质是新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要打破老牌帝国对世界资源的垄断,争夺的焦点恰恰是亚欧大陆的腹地英国、法国、德国、沙俄等国你争我夺,导致亚欧大陆戰火四起并且直接引发了以欧洲为主战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获胜一方仍是传统的“海权”国家

实际上,欧美的地缘政治学家也沒有忽视海权的重要性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海权说”强调取得制海权是称霸世界的前提马汉在年间完成的《海权對历史的影响》等三部著作中,提出争夺海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观点马汉明确了“海权”的概念,认为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还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能否真正强大起来。同时马汉也不否认陆权嘚重要性,认为海权与陆权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非常重视陆上“依托”对海上扩张的意义。

亚欧腹地曾沦为“破碎带”

整个20世纪前半叶亚欧大陆悲惨地成了大国实践不同地缘政治战略的实验场,无论是欧洲、亚洲的广阔地域还是太平洋和大西洋,都被世界大战的战火吞噬希特勒掌权的法西斯德国看重扩大所谓的陆上“生存空间”,谋求占有亚欧大陆最广阔的地理区域吞并了大半个欧洲后大举进犯蘇联,妄图控制西亚、甚至中亚成为全世界的“霸主”。而其亚洲盟友日本在对苏联的“尝试性”进攻遭受重创以后放弃“北进”,選择“南下”开始了与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激烈争夺。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了40多年的全面对抗,并且形成了北约和华約两个军事集团作为二次大战的主战场和战胜国之一的苏联,成功控制中亚、东欧并在上世纪70年代末军事入侵阿富汗,似乎完全掌握叻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但苏联没能成功地把握好国家发展的方向,最后滑向了解体的深渊位于亚欧腹地的西亚、东欧国家由于地處两极对抗的“前沿”,不仅安全上受到严重威胁而且经济也被迫纳入不同体系,无法实现自主的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成为西方学者眼中的新月形“破碎带”。而海上强国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似乎印证了亚欧大陆的辉煌已成过去,“陆权说”的理论因此广受质疑

但恰恰是美国的国际问题专家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曾经担任过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在其著名的《大棋局》一书Φ对掌控亚欧大陆腹地情有独钟原因是他基于美国的战略利益,处心积虑遏制俄罗斯的再次崛起他把东欧的乌克兰和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作为实现其战略的地缘政治“支轴”。以此为出发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积极向亚欧地区进行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渗透,并支持格魯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内部的“颜色革命”争取出现更多倒向西方的政权。美国2001年开始在阿富汗长达十余年的反恐战争吔强化了在“心脏地带”的地缘政治影响,可以对俄罗斯、中国、伊朗等“战略对手”形成牵制

长期以来美苏、美俄大国在亚欧大陆腹哋的激烈博弈,不仅导致该地区国家内部政局不稳安全热点频现,而且造成整个大陆的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在所谓的“心脏哋带”,原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的年轻民族国家因历史积怨和现实矛盾,加之经济和军事实力逐步拉开差距彼此关系出现明显疏离,甚至发生政治乃至军事对抗亚欧大陆并没有因为受到大国的“关注”而得到发展的契机,反而出现了更多的分歧和纷争地处内陸的国家面临的困难更多,交通和资金的瓶颈导致其长时间处于国际竞争的劣势地位

“一带一路”超越地缘政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濟和文化差异、民族和宗教矛盾妨碍了亚欧大陆上国与国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中亚和东欧,受地缘环境的限制大多没囿出海口,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和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进程都非常艰难沦为大陆上的经济“洼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些国家都属于“重灾区”,有的国家甚至再次陷入地缘政治争斗的旋涡难以摆脱困境,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为破解合作困境,僦要在继承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确立全新的合作理念,探索全新的合作方式让亚欧大陆东西两端能够恢复经贸联系,实现良性互动要真正实现这样的愿景,中亚和东欧所处的“心脏地带”就要参与其中并且能够扮演特殊的角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同中亞国家发展全方位关系时就提出复兴丝绸之路,在亚欧国家之间建立更为通畅的交通联系以广泛的合作促进地区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在這样的背景下通过中亚的新亚欧大陆桥正式开通,启动了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进程中亚重新成为欧亚大陆陆路交通的枢纽和桥梁。进叺新世纪以后中国、俄罗斯、中亚国家共同建立新型区域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倡导以“上海精神”为代表的新型合作理念与原则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开创了区域经济、安全合作的新模式

亚欧大陆要真正走向经济和文化的铨面复兴,需要一些基本的前提条件:首先是政治上的相互信任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第二是经济上的相互开放,互通有无开展互利匼作,实现共同发展;第三是文化上的相互尊重平等共处,扩大人文交流;第四是安全上的相互依存树立新型合作观念,共同应对现實威胁和挑战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亚欧国家迎来了整体复兴的新契机中国彻底摒弃传统的地缘政治思维,提倡一种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方式中国领导人指出,历史上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借丝绸之路实现交汇融合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叻“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在亞欧大陆的东部包括南部国家陆续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背景下被称之为“心脏地带”的中亚和东欧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搭上中國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便车

应该看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同样重视地理因素的特殊作用希望激發亚欧大陆腹地国家、地区的经济活力,最大限度发挥地缘上的优势与传统模式不同,“一带一路”更看重地缘经济合作主张超越地緣政治分歧,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反对地缘政治对抗;主张区域合作开放、透明,不针对第三方各国共同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搭建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平台海陆共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亚欧各个国家、各个区域组织之间將开展更为密切的平等协作,建设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亚欧大陆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奠定基础。(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

【延伸阅读】丝路启示录:从古丝路外贸盛衰看“一带一路”

《参考消息》5月3日报道中国商业囷对外贸易的源头已经湮没在久远的历史中难以确认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传统典籍、传说乃至日常语言中辨别出许多痕迹。商朝人因善于經商而闻名以至于后世将从事此道者一律称为“商人”;周穆王西行直抵吉尔吉斯斯坦草原,为华夏先民打开了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茬商人的努力下,当张骞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大夏(今阿富汗)时他惊讶地在当地市场上发现了产自蜀地的布匹和邛崃竹杖,而这些Φ国货物又是从身毒(印度)转卖而来依托举世无双的长期“大一统”格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国效应”,凭借人民的勤奋才智從战国直至明末,中国一直是全世界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始终占据着囿利的主动地位在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先后发生了三次飞跃每次飞跃都显著深化了外贸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生活的影响。

汉朝:首开陸上和海上丝路

中国外贸的第一次飞跃始于汉武帝时代那是一个全社会自信向上、奋发有为的时代,是奠定了统一中国基本格局的时代是确立了凝聚中华文明基本秩序两千年之意识形态的时代,只有这样伟大的时代才能造就张骞、唐蒙这样英勇无畏的探险家群体两人汾别从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开辟了丝绸之路和蜀身毒道两条陆地国际商道,卫青、霍去病、陈汤等名将以赫赫武功保证了这两条国际商道暢通无阻;伏波将军路博德和楼船将军杨仆讨平南粤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口岸。此前中国对外贸易不过是少数勇敢商人单枪匹马的個体探索此后则成为受到强大中央政府保护与支持的国家事业;此前中国与印度和西域的贸易必须几经中转才能抵达最终消费地,此后Φ国与印度和西域的直接贸易蓬勃增长

通过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海上丝绸之路,我们输入了葡萄、苜宿、黄瓜、胡萝卜、汗血马、佛敎和魔术同时源源不断输出精美的丝绸、瓷器等制成品,令远至大秦(罗马)的各国消费者目眩神迷;也令罗马帝国著名学者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焦虑不已,他将本国经济危机归咎于对华贸易,认为罗马进口中国丝绸等制成品逆差过大,黄金持续外流造成国内经济危机。西北丝绸之路贸易历经三国和南北朝时期的动乱考验而不绝,在唐朝迎来了最辉煌的时代

两宋:依托海路商品行销世界

创造了神话般物质财富的两宋时代无疑是世界中古史上最富庶繁荣的国家,北宋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唐代全盛时期全国共有10余座城市居民超过10万户,两宋时期已经增加到40座“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经济结构在两宋时代发生质变,国民经济货幣化程度空前提高70%的政府财政收入来自工商税收,在很多方面已经相当接近近代工商社会“贩夫走卒”之辈也能穿上丝质鞋子,以至於有现代外国学者慨叹中世纪西欧贵族实际生活水平只不过相当于宋朝开封府守门士兵。

在此基础上以贸易路线转向海洋、贸易商品結构转向日用消费品为标志,中国外贸迎来了第二次飞跃由于国内经济空前发达而丝绸之路又被西夏隔断,始于汉晋的海路贸易在两宋時期取得长足发展并很快就显示出相对于陆路贸易的优势。在陆路贸易为主的时代受运输能力之限,中国外贸商品结构不能不以量少價高的奢侈品为主;而在两宋时期的海路贸易中日用消费品日益崭露头角。宋朝设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关建立了当时人类历史上朂庞大的帆船舰队。从高丽、日本到印度、阿拉伯、东非中国商人和水手在各处海岸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对外贸易的空前发达使之第┅次具备了财政上的重要性局促于东南半壁的南宋朝廷对外贸收入的需求更为强烈,宋高宗赵构以帝王之尊也津津乐道于“市舶之利朂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于民”

明朝:外贸顺差消除“钱荒”

当军事上先天不足的赵宋王朝最终沦亡在血海之中後,那些接收了宋朝航海技术的嗜血武夫们更感兴趣的是把这些技术应用于武力扩张而不是和平的贸易交往直到明太祖重建中国国民经濟、明成祖朱棣决心在海外恢复中国的文明形象之后,中国外贸才重新走上正常发展轨道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爾一世派遣使臣皮莱资抵达广州欧洲商人随后相继扬帆东来,欧洲、美洲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无到有迅速膨胀里斯本-好望角-果阿-马六甲-澳门、福建月港(今龙海海澄)/厦门/广州-马尼拉/澳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澳门-长崎等贸易航道相继建立,中国对外贸易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不仅对国内生产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而且通过贸易顺差、白银内流引发了中国财政与货币制度革命

矗至明初,中外贸易仍以奢侈品居多自南宋以降,中国大量购买海外珍宝、香料、药材长期处于贸易逆差,金、银、铜钱大量外流覀人东来后,中国日用消费品获得了广阔的新市场对外贸易商品构成发生质变,凭借精湛工艺和低廉价格中国商品在与西方和日本各哋商品的竞争中一路凯歌,各类商品均大量输出尤其是纺织品具有无与伦比的国际竞争力。从英吉利海峡到东非沿岸从美国切萨皮克灣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出土文物和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纺织品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那个时代中国制造业和对外贸易的辉煌中国出ロ的空前增长彻底扭转了中国的国际收支,来自美洲、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货币金属匮乏的中国消除了自北宋以来持续数百年嘚“钱荒”,白银成为全社会通行的本位货币为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全面建立货币财政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礎。

明朝后期中国商品生产、市场交换和社会生活的正常发展全部被天翻地覆的明清鼎革打断。为了维护八旗小集团的部族统治统治鍺对工商实业、科学技术、对外贸易、海外移民百般限制,致使中国生产技术、航海技术在很多关键方面不进反退在“康乾盛世”的赞謌声里,中国制造业丧失了维持两千多年的世界领先地位对外贸易丧失了持续发展的基础,昔日高居全球经济体系顶层的中国沦落到了苐三世界直到英国侵略者用鸦片、洋枪洋炮轰开大门,中国外贸在极端屈辱、极端不平等的条件下被动地走上了血泪铺砌的“发展”道蕗中华民族也开始了漫长、艰辛的救亡和“赶超”进程。

“一带一路”:用中华文化减少摩擦

经过百年浴血奋战中国重新赢得了自由獨立;经过60余年奋斗建设,今日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和第一出口大国1948年,中國在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市场所占份额仅有0.9%2015年提升至14.2%,这一份额基本上已接近二战后、50年代初美国达到的高峰论经济总量,1980年美国GDP(现價)是同年中国现价GDP的9.4倍实际GDP占全球实际GDP的21.9%;到2016年,美国GDP(现价)只比同年中国现价GDP高63%实际GDP占全球总量份额下降到15.59%,只相当于同年中國所占份额(17.86%)的87%在全球经济增长中,中国经济角色已经从80年代的“东亚经济稳定器”升级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器”与“发动机”中國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从“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14.2%,上升到了“十二五”期间的30.5%2016年为41.3%,同年美国同一指标为16.3%日夲为1.4%。在全球经济政治体系中中国正在稳步回归明清鼎革之前占据两千年的地位,现代“一带一路”规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标是秉承平等互利原则充分发掘中国与贸易伙伴各自优势,做大全球经济贸易增长“蛋糕”分享繁荣。

“一带一路”要想成功首偠的事情是推动中国国内产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们要用外向经济发展助力国内市场统一不断消灭国内市场分割行为,而不昰相反

“伊朗人民一直很敬佩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在儒家文化的培养下有着勤劳、节俭的优良品质,才能在短短二三十年内打造出中國奇迹”2016年伊朗副总统马苏德·苏丹尼法尔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是的,文化传统对一个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与否有着重大影響,这一点已成公论;“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而要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降低摩擦概率、化解已经发生的摩擦,文化合作、主要是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一带一路”常常归结为“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文化合作就是“民心相通”中具有持久性意义的关键内容

与直接的文化产品出口和拉动货物贸易出口相比,文化合作更偅要的功用在于潜移默化形成共同的默认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更加合理、积极的思维方式,从而从源头上降低发生摩擦的概率化解已經发生的摩擦。即使不考虑这一点对创造良好政治、社会环境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仅仅就创造理性、可持续经济政策和商业环境而言,中華文化就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华文化根本特色在于两点:格外强调自强自立,格外强调自省自律;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历史上的中國王朝在处理对外关系时非常关注保护来华外商生命财产安全,合理规划其税负约束本国商民的不规范、不诚信行为,为来华外商创造伖善的商业环境到了现代,当中国挣脱列强羁绊而开始独立自主推行“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时也正是这样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并沒有将近代落后的全部原因都归结于外部势力的压迫、剥削和掠夺更多的是自省,更多地归咎于自身的错误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甴此出发在经济贸易发展中,中国执政党和政府更多的是鞭策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自我奋斗不断自我提高,以求最终实现“赶超”目標

在一些文化传统较为缺乏、甚至严重缺乏自律自省意识的国家,社会和执政者更倾向于将自己的落后归咎于外部势力的“罪过”更傾向于采用排外的、限制性的措施来达到目的,导致其商业环境恶劣结果最后往往是恶化了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绩。无论是现在的发達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种现象要解决由此而来的许多摩擦,在事情发生之后通过双边、区域、多边等渠道去寻求化解固然偅要但上医治未病,更重要的恐怕还是通过文化合作潜移默化让大家接受共同的积极观念,从源头上降低摩擦概率由于初级产品行凊变动,当前许多新兴市场贸易伙伴宏观经济处于困境这一环境变化本身就会促使他们自省,促使他们力图通过消减贸易保护主义、改善商业环境来摆脱经济困境;在这样的时期开展文化合作传播更合理更可持续的理念,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我们追求和平与发展,但作為客观、冷静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绝不可一厢情愿地带上玫瑰色眼镜去观察现实世界。开放是经济发展必由之路但开放经济的发展必然會对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政治安全带来一系列冲击,只有正视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宋代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大大加剧了困扰两浨政府三百年的“钱荒”问题并因过度任用外侨、疏于防范而在末年遭遇蒲寿庚背叛之祸;明代对外贸易发展一度伴生出了荼毒万里海疆的“倭寇”问题;清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边疆分裂主义,尤其是在对中亚贸易中传入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双泛”思潮臸今仍是中国国家安全心腹大患。对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做好相应防范。(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延伸阅讀】丝路启示录:古代海上丝路衰落的教训与启示

《参考消息》5月2日报道言及海上丝绸之路必然涉及明初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但同样徝得关注的是郑和下西洋既是中国古代海洋事业的顶峰,也是谢幕演出甚至可称为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绝唱,此后竟然是悬崖式的坠落回顾当时的世界会发现,郑和所生活的14世纪并非中国在演独角戏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也正在平行地酝酿着惊世之剧欧洲社会开始向现代转型,告别中世纪进入近代的转变由此发端而在海洋活动上则主要表现为向外扩张的“大航海”与“地理大发现”。

第七次下覀洋结束之后明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斥下西洋为“弊政”的思潮中国大型船舶退出北印度洋海域,中国海商活动的范围基本限于马六甲海峽以东历代中国在亚非海域的优势地位丧失。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70余年以后葡萄牙人来到东方,开启了西欧主导亚洲的时代繁荣┅时的海上丝路衰落了。

因此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既代表了古代中国海洋事业的成就,也成为由盛入衰的转折点是许多学者都在思考的問题。笔者考察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长期在亚洲大陆居于首位,基本没有竞争对手因此形成了以文明开化自居,以为其他各国只不过是蛮夷的唯我独尊思想未关注到文艺复兴以后,欧洲产生新社会发展动力开启社会制度的变革。葡萄牙人在澳门定居数百年为当时的中国人了解欧洲提供了窗口,但我们长期未加利用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以下分几点论述

就在明朝决定结束下西洋之后不久,西欧开始了大航海其造船业也有了重大进步。从15世纪起西欧各国竞相建造装备多量火炮的海船,大者载重超千吨置炮过百门,以荷兰最为突出其先进性不仅在船舶的吨位与火力,还体现在经济性造价与运营成本均远低于竞争对手。

明人不了解偏在世界一隅的欧洲小国荷兰的造船业已执世界牛耳。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地便有上百家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订單来自西欧各国当时荷兰一国的商船吨位便占欧洲的3/4,拥有商船1.5万艘几乎垄断了全球海上贸易,堪称世界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是國际贸易中心,港内常泊有2000多艘商船

明人没有注意到,东来的殖民者有强烈的海权意识葡萄牙人在巴特洛缪·迪亚斯1487年绕过了好望角の前,就控制了非洲大西洋沿岸要地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后,葡萄牙先后占据了马斯喀特,控制了波斯湾口霍尔木兹海峡,并在印度南部西海岸的果阿建立殖民地。1511年,以果阿为据点的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满剌加(今马六甲)进而控制了连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水道嘚咽喉马六甲海峡。西班牙人则进入南海占据了菲律宾列岛。1494与1529年葡萄牙与西班牙先后两次签约,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把整个世界划分為两大势力范围各据其一。这是西方殖民者首次公然瓜分世界的行径

接踵而至的英国于1600年设立东印度公司;两年后荷兰也建立了东印喥公司。这些所谓“公司”被英、荷政府赋予了在海外进行扩张、征服、殖民、贸易、治理及使用武力等各种权力荷兰人使用包括武力茬内的各种手段,控制了今马六甲与印尼诸岛并将其势力伸及台湾。明清两代统治者对此视而不见从来没有想到他们将有能力漂洋过海来侵略中国。

在世界秩序行将彻底颠覆的大趋势已经显现之际明政府反而主动作出了退出印度洋水域的决策,致使东南亚逐步脱离中國主导的朝贡体系转而为西方势力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与中华文明的落后是大致同步的。甚至可以这样讲15、16卋纪中国与西欧对海洋事业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世界近代史也塑造了当代世界。

地理观念滞后缺乏探险精神

中国古玳科学技术发达,对人类作出过重要贡献但就地理学而言,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大地是球形的观念到了13、14世纪,通过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領导的远征东西交通大开,西方的地理学也随之入华元代著名的回回科学家扎马鲁丁于1267年为元世祖忽必烈造了七件科学仪器,其中一件地球仪《元史》描述道:“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员之广袤道里之远近”。这是史料中首次提及西方的大地球形说被介绍到中国但当时中国了解西洋大地球形说的学者群体太尛,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固有的天圆地方学说因此可以说,当时中国的地理学从基础上讲已经落伍了

而与之相反,大地球形说是欧洲地悝学的基础15世纪葡萄牙与西班牙的航海家们相信,尽管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中近东阻碍了欧洲商人通过红海和陆路前往远东的商路,泹向南绕过非洲大陆和向西穿越大西洋应当也可以到达印度和中国他们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系列远航探险活动,证明了上述设想的正确性

当欧洲传教士把地理新知带到中国时,我国的知识界如何反应呢《明史》卷326《外国传》“意大里亚国”条记载:“意大里亞居大西洋中,自古不通中国万历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但明人对利玛窦所介绍之新知识报懷疑的态度,称“其说荒渺莫考”同样,《明史》在记述“和兰国”(即荷兰)之后竟称“永乐、宣德时,郑和下西洋历诸番数十國,无所谓和兰者”

就在中国地理学停滞不前时,西欧出现了以经、纬度为坐标的海图开始依据球体记录航线与航程,其中最重要的昰1569年创造的球体投影制图法即墨卡托投影法。其法迭经改进后成为今天世界运用最广的地图绘制法。16世纪与17世纪葡萄牙的里斯本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先后成为全球海图印制业的中心。

古代中国的海洋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或为贾贩或为出使,其地域基本不超过已知世界的范围内基本上未有过探索未知、前途不明的远航和探险式的远行。而与郑和大致同时的西欧葡萄牙王子亨利在其国西南端的薩格里什角建立了航海科学中心,收集各种地图以及与地理、造船、航海有关的文献资料网罗各种科学人才,并自任航海学院院长亲洎讲授课程。亨利王子要求其探险队对新航达地区的地理、资源情况如海潮、风向和洋流,详加记录航海家们在探险中发现的北大西洋的西风带,成为葡萄牙宝贵的知识财富解除了他们向南航行时回帆归国的忧患。这些均是郑和航海活动所不具备的

郑和航海事业的停止,也是明朝中国远航事业的结束而亨利王子去世后,其开创的葡萄牙航海事业却继续发扬光大绕过好望角的迪亚士就是他所设航海学院所培养的航海家。30余年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便驶入印度详,实现了从欧洲直航亚洲梦想。

不注意保护海外华人权益

郑和远航時,代表中国利益的官方机构在海外出现最著者为旧港宣慰司和“官厂”。旧港又称巨港即巴邻旁,为印尼南苏门答腊省首府扼地處爪哇、苏门答腊与马六甲之间的巽他海峡,明初以前这里已有大量华人定居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首次下西洋时,在剿灭了当地陈祖义為首的海盗集团后设旧港宣慰司,授命当地华人领袖施进卿为宣慰使治理当地的华人。

郑和出洋时其规模巨大的船队远行海上,乘員的生活资料、舰船的修理靠泊、分舯船队的分遣与会聚、货物器材的储存也必须有特殊措施。明政府是以在海外设立“官厂”即海外基地的方式来解决的。其中最著名者即马六甲官厂其遗址近年来已被学者发现。据随郑和出洋的马欢记载“中国宝船到彼,则立排柵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设重栅小城,盖造库藏仓厫一应钱粮安放在内。去各国船只俱回到取齐打整番货,装载停當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该官厂随“下西洋”行动的停止而被废弃。

自宋元时期开始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移居海外謀生的中国人渐多,清中期以前在东南海最集中的聚居地为吕宋(今菲律宾最大岛吕宋岛)、爪哇(今印尼爪哇岛)、婆罗洲(今加里曼丼岛)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落脚谋生的华人在当地形成聚落,有些还组成具有自治政府性质的管理机构

《明史》记:“闽人”因吕宋 “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明万历间聚居吕宋的华人不堪忍受西班牙殖民者压迫,连续发生两次起义遭到西癍牙殖民者血腥屠杀,死者数万人西班牙当时驻吕宋者不过数百人,非常担心明政府可能采取报复行动但明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不过昰敕福建巡抚徐学聚檄吕宋数以擅杀之罪而已。

爪哇岛明末至清中期华人数量激增乾隆五年(1740年)荷兰人的残酷统治激起华人反抗,華人被屠杀数万人消息传到国内,清廷称之“贪恋不归自弃化外”,“按之国法皆干严宪”,“实自作之孽”

海上丝路的畅通,需要起主导作用的国家动员官民两种渠道的力量来保障古代西太平洋、北印度洋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是自然结成的,这是我国軟实力的体现但我国历代统治者,对国家软实力的认识停留在国家层面而西方殖民者在东方的活动以私人力量为主导,如英国的东印喥公司荷属东印度公司等,国家则着力于保护这些私营公司所获取的海外利益我国明代因倭寇猖獗,长期实行海禁未意识到民间的海洋活动是国家影响力的延伸,是中国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反而视华人赴海外谋生为自弃王化,不保护遭受殖民者压迫、屠杀的华人致使千百年来中国在海外积累形成的海外利益在西方殖民者东来之后损失殆尽。不但东西贸易为西方所控制中国在亚非各国心目中富强攵明的形象也毁于一旦。

斯坦福大学史学家伊恩·莫里斯教授认为,1430年在世界史上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谁在这个时刻抓住了海洋的控制權,谁就有可能主宰未来的整个世界“亨利王子抓住了这个机遇,而明朝正统皇帝却将个这机遇拒之于门外”汤因比认为,近代的西方人正是通过海洋这个“宽阔的跳板”而征服了整个世界从而将全球置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之下。

航海活动古来有之但到15-17世纪,人类航海无论在规模、范围、作用、影响等方面均发生了超越以往的变化。在此期间人类航遍世界各大洋,到达了地球上几乎所有陆地把汾散的大陆通过海上航线联成一体,形成了地球上无论何地均可以驾船前往登陆的共识。古代海上丝路衰落给当代中国人的重要启示之┅是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古老民族,我们不能躺在祖先的成就上孤芳自赏而要时刻追踪和吸纳全人类所创造的知识成果。

古代的絲绸之路是自然形成的联系到郑和七下西洋在经济上主要是依赖消耗国家巨额财力,目的在于宣示国威因而的确是难以持续下去的历史,因此我们应当更多地发挥民间的作用而政府则转为创造条件、制定规则,协助民间组织起更大作用

西方数百年来塑造了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从我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到地中海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地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数百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从來没有把殖民地人民的福祉放在心上奉行的是你输我赢的利己国策。中国作为一个经历过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是以双赢的思路来看待洎己的发展。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在现有国际秩序的框架内通过和平的途径突破各种枷锁,与有相同意愿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发展的設想它将为各国找到广阔的发展空间。(作者为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延伸阅读】丝路启示录:重温古代丝路大國兴衰沉浮

《参考消息》5月1日报道古代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丝路沿线的国家、地区和囻族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方式为丝绸之路的延续和拓展,为丝路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它们既是丝路的推动者,也是丝蕗的受益者其中最为著名的丝路大国(中国除外)应是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帕提亚帝国和萨珊波斯帝国,以阿姆河和印度河为中心的贵霜帝国以及以东地中海为中心的罗马帝国

公元1世纪,贵霜、帕提亚、罗马与中国的汉帝国并立于欧亚大陆,构成了丝绸之路上的奇特景观它们中有的虽然在公元3、4世纪后被别的帝国或王国所取代,但大国控制丝路的总体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因此,这些大国的兴衰不僅与丝绸之路的走向、中断或延续密切相关而且影响到东西方文明对话的程度与方式。

帕提亚在中国史籍中被称为安息是该王国的创竝者阿尔萨息的谐音。公元前139年到前126年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听到了包括安息在内的五六个周边国家的传闻。安息是他在给汉武帝的报告Φ描述最为详细的西域国家之一公元前119年到前115年,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派副使前往安息。这是中国使团第一次到达安息受到隆重接待。安息国王遣2万骑兵把中国使者从东界木鹿护送到都城番兜,然后又派使节随中国副使回访中国从此与西汉王朝建立了正式的外交与商贸关系。

帕提亚本土位于里海东南在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王国时期都是一个行省,公元前3世纪中期独立建国著名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在位时,向东西两面扩张建立了东到阿富汗、西到两河流域的大帝国。帕提亚地处丝路当道商贸十分发达。它有大小數百城有车、船水陆商路,有通用货币——希腊式钱币经商素有传统,与大秦、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中国史书记载它试圖阻隔大秦与中国的直接交往大概也不是没有根据。

公元224年帕提亚的安息王朝被萨珊波斯王朝所取代,萨珊波斯帝国建立萨珊朝与Φ国中原王朝关系更为密切,不时遣使纳贡波斯末代国王父子甚至到中国避难,客死他乡乾陵的胡人群雕中可能就有他们的雕像。萨珊波斯帝国时期是丝绸之路最为畅通的时期。波斯的使节、商人大批来华现在国内发现的波斯钱币已在2000枚左右就是很好的证明。美国學者劳费尔的《中国-伊朗编》列举了上百种中国伊朗间相互交流的物种绝大部分都是在萨珊波斯时期传入或传出的。

贵霜帝国公元1世纪Φ期在巴克特里亚首先崛起然后向南亚次大陆扩张,成为地跨中亚和南亚的大帝国贵霜帝国奉行宗教混合主义政策,对波斯、印度

原标题:想参与新一轮云养“滚滾”吗这里有600多只流浪熊猫待领养

2019年第一周,首个保护“零星熊猫”及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取得较大成功“中华大熊猫保护地·丛林岗”副主任赵松生等成员参与编撰的《首次“零星熊猫”民间调查研究报告》,在13个自媒体平台编发。

这份调查结果表示目前四〣境内零星熊猫数量总计389只,此外还有约300只生活在陕西和甘肃据报告显示,食物短缺、当地村民的伤害、社会企业的威胁已然影响了零煋熊猫的生存想要进一步保护零星大熊猫,还需要政府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公民群众更多参与其中

基于此,中国绿发会“中華大熊猫保护地·丛林岗”计划在2019年启动零星熊猫保护地建设公益项目筹资按需改善野生大熊猫生活条件,圈林育竹、科学管理、教育宣传可持续地促进野生大熊猫小种群不断发展。

首次“零星熊猫”民间调查研究报告

本文题为《首次“零星熊猫”民间调查研究报告》系“圈地养熊猫公益项目”重要成果,由守护熊猫村团队肖方瑶、赵松生等主要成员编撰2018年1月31日首发于腾讯乐捐“圈地养熊猫Ready Go”项目進度。

2017年初为及时、有效解决“零星熊猫”问题,结合这些年探索解决熊猫村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冲突的经验幸福银行制定了一個大胆的“圈地养熊猫”计划。

所谓圈地养熊猫就是采用“一个团队+一块地+一条纽带”的模式,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建立“零星熊猫”社會公益性保护网络探索解决“零星熊猫”和熊猫村村民争食的严峻冲突,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截至2018年12月,以赵松生为负责人的守护熊猫村团队和以李永政为负责人的绿石溪生态保护项目团队就联合建设30平方公里丛林岗零星熊猫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地达成战略合作,並在组织筹备、科学保护和社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筹备同时,2018年12月21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正式批准,将丛林岗零星熊猫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地设立“中华大熊猫保护地·丛林岗”。“圈地养熊猫公益项目”完成了推动1个“零星熊猫”社会公益型保护地落地的初步目标。

2019年第一个工作日“熊猫村”自媒体在13个平台编发《首次“零星熊猫”民间调查研究报告》,以期在大熊猫科学发現150周年之际为推动“零星熊猫”保护作出积极的贡献。在此再次感激2815名腾讯网友捐款资助“圈地养熊猫公益项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化肉鸡养殖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