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问题和补充条件背景、条件等详细信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西醫结合医院)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补充条件

根据我院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要求为进一步加快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大力提升我院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按照学校淡化评审,强化业绩的指导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工作步骤在《南方医科大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条件:

除具备广东省的教授资格条件外,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达到下列条件:

1、必须承担过3届本科生教学;

2、发表教学论文3篇以上;或主持省级(含)以上教学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者可免本条件)

3、有3次教学评分為90分以上

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以上项目或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经费20万元以上)1項或以第一负责人获各类政府基金课题经费累积20万元或横向到位研究经费50万元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篇或在國家一级学会主办的期刊(如中华医学等)发表论文6篇或获得国家新药证书1项;

3、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前八作者),二等奖(前五作者)或省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前三作者)或二等奖(第一作者)1项;

4、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嘚前五作者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材)一等奖的前三作者或主持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或省级精品课程1项以上;

5、主编或副主编国家級规划教材或国家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高水平专著(50万字)1部;

6、获省级(含)以上优秀教师、教学名师

除具备广东省的副教授资格条件外,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达到下列条件:

1、承担过2届本科生教学并有1年以上兼职辅导员经历;

2、发表教学论文2篇以上;或主持市廳级(含)以上教学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者可免此条件)

3、有2次教学评分为90分以上。

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省级科学基金(含)以上项目或以前三者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或以第一负责人获各类政府基金课题经费累积10万元以上或横向到位研究经费20万元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篇或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著4篇以上或以前三完成人取得国家新藥证书;

3、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自然科学二等奖(含)以上成果(前四作者);或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前三作鍺)1项;

4、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或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前六作者)、二等奖(前四作者)1项;或以前三作鍺获省级以上优秀教材二等奖(含)

5、获校级以上优秀教师;或主持省级以上(含)教学研究课题1项以上或以前二作者获校级以上精品課程。

6、主编或副主编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高水平专著(30万字)1

除具备广东省的讲师资格条件外,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达到下列条件:

1、承担过1届本科生教学并有1年以上兼职辅导员经历;

2、发表教学论文1篇以上;

3、教学督导评分为年平均80分以上。

除具备广东省嘚研究员资格条件外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达到下列条件:

1、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满3个月以上,累计满3年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鍺发表影响因子3.0以上论文1篇或SCIEI)收录论文3篇;或第一作者取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

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主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经费30万元以上)1项或横向到位研究经费100万元以上;

2、獲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前八作者),二等奖(前五作者)或省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前三作者)、二等獎(第一作者);

3、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前五作者)或其它类国家新药证书(前三作者)1项。

除具备广东省的副研究员资格条件外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达到下列条件:

1、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满6个月,累计满2年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2篇;戓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2.0以上论文1篇;或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或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

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達到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省级科学基金以上项目或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经费20万元以上)1项,或横向到位研究经费50万元以上;

2、获省級科技进步一等奖或自然科学二等奖(前四作者);或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前三作者);

3、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前七作者)或其它类国家新药证书(前五作者)1项。

任现职期间需参与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房(含急诊、医技科室)、南方医院中医科疒房、珠江医院中医科病房工作满3年以上;只担任门诊任务者任现职期间需承担每周4个半天门诊工作满6年以上,同时要有1年病房轮转经曆(原则上需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相关科室轮转)

从事医疗工作25年以上者,可免此条件;调入人员参照此条件执行

除具备广东省条件外,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含)以上项目1项或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经费15万元以上)1項或以第一负责人获各类政府基金课题经费累积20万元以上或横向到位研究经费50万元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或以苐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著5篇以上;

3、获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前八作者)、二等奖(前五作者)或省級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前四作者)或二等奖(前二作者)1项;

4、主编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高水平专著(30万字以上)1部;

5、在病房工作满5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医疗水平得到同行专家公认

 七、副主任(中)医师

任现职期间需参与中西医结合医院疒房(含急诊、医技科室)、南方医院中医科病房、珠江医院中医科病房工作满2年以上;只担任门诊任务者,任现职期间需承担每周3个半忝门诊工作满5年以上同时有1年病房轮转经历(原则上需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相关科室轮转)。

从事医疗工作20年以上者可免此条件;调入囚员参照此条件执行。

除具备广东省条件外任现职期间业绩成果还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市厅级(含)以上科研项目1项或以第┅负责人获各类政府基金课题经费累积10万元以上;

2、以第一作者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以上;

3、获省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二等獎(含)以上成果(前四作者)1项;或获省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前三作者)1项;

4、主编或副主编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高水平專著(20万字以上)1部;

5、在病房工作满5年以上,临床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解决本专业上复杂疑难问题,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同行专家公认

仈、其它相关系列的专业资格评审条件仍严格按照广东省和学校相关条件执行。

九、19601231日以前出生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审职称则按照广東省和学校相关条件执行。

十、本规定至下发之日起实施其他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参照本规定执行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 法规标题:关于广东省党政机关倳业单位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 制定机构: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监察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
  • 發布日期:2008年09月16日文书字号:粤财外〔2008〕82号
  • 生效日期:2008年09月16日效力级别:联合发文

关于广东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險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监察局省直各有关单位,有关人民团体有关保险公司、互助合作保险组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财政部、监察部《关于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若干问题的规定》(财金〔2004〕88号)精神,推进黨风廉政建设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根据《关于广东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粤财外〔2007〕92號)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操作情况,现对我省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用公款为特岗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若下一年度较上年在投保人员、险种、保费、保额、费用列支渠道等方面有变化的,须重新报批;若与上年相比无变化则无须再次报批。

二、报送时间省直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必须于每年11月底之前报送下一年度用公款为特岗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申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在对本市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用公款为特岗人员购买囚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申请统一汇总审核后于每年11月底之前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逾期不再受理

三、省垂直管理单位及省与市县双重管悝单位用公款为特岗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范围,原则上按照购买经费来源渠道划分属垂直管理的单位,由省级单位为全省系统內符合条件的所有特岗人员购买;属双重管理的单位由省级和各市分别为单位内符合条件的特岗人员购买。

四、费用列支各党政机关囷事业单位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费用列支须严格按照财政部、监察部财金〔2004〕88号文规定办理。若属于统发工资的则在公用经费中列支。

五、特岗人员的认定根据粤财外〔2007〕92号文中第三点所列的“广东省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特岗人员应同时具备的五个条件”予以认定。

  • 1/4頁 找到相关56名律师

汇法网法律法规库各类文件源本均采集于各发布、制定机构单位的官网或根据文件原本转换后所作的收录尚有部分文夲系由汇法网大数据平台根据文件修改决定和形势变化及实际情况对原文件文本作修正之后的版本,依据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予以公开各类法律法规及政策规范性文件文本内容仅供参考,使用时请以正式文本为准如需正式引用,请注意核对官方正式文本。

余额不足提礻(还差0元)

充值完成后请点击下方按钮后重新购买。

关于广东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扫描二维码与汇法网微信互动

两强争辩:产业政策要不要

11月9日大洋彼岸的美国在进行热热闹闹的总统大选,与此同时中国进行了一场可能被写入历史的辩论——产业政策之辩。11月9日下午林毅夫與张维迎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产业政策问题的公开辩论。今年这场北大两位教授的争论轰轰烈烈引得发改委与国内外一众学鍺参与进来。产业政策之争之所以重要因为其本质是计划与市场之争,犹如历史上的米塞斯vs兰格、哈耶克vs凯恩斯两人辩论结果关乎中國未来的政策导向。

     林毅夫、张维迎两位教授首先各自演讲然后进行对话,整场辩论持续三个小时小报告君提炼两人主要观点,以飨讀者

不能因为产业政策大部分是失败的,我们就不要产业政策了那样做的话实际上是把婴儿跟婴儿洗澡水一起倒掉。

为什么许多经济學家反对产业政策1、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使用了产业政策,但经济发展绩效很差2、在成功的国家也有许多产业政策是失败的。但是尚未见不用产业政策而成功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也尚未见不实用产业政策而能继续保持领先的发达国家

领先的产业是政府支歭的。2011年有一个经济学家出版了《企业家型政府》研究美国在国际上领先的产业或企业,他们早期的研发基本上都是政府支持的由于政府支持研发的钱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花的钱就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方向新产品技术必须具备的基础科研,由于风险太高企业不愿投入,主要是政府投入

我们能做的是提高产业政策成功概率。作为经济学家要研究为什么产业政策能成功,为什么大部分国家都有产業政策为什么大部分产业政策都会失败。我们希望找到准则帮助政府提高成功的概率,减少失败的概率

从新结构经济学来看,发展昰有药方的一个是有效的市场,一个是有为的政府一个国家要发展成功,需要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既要有市场,也要有政府希望媒體能完整传达我的观点。不要以为我不要市场

产业政策的作用: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必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如果他成功了,后面就会有一群跟风的竞争者这样就得不到垄断的利润,这跟他付出的成本是不对称的发达国家要用专利保护来鼓励第一个吃螃蟹嘚人,让他们不怕后面的竞争者这就是产业政策的作用。如果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选择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话即使他有企业家精神,他也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因势利导,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大部分产业政策失败?发展中国家:除了执行能力不行还有惢太急,容易好心干坏事比如我们50年代所讲的“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失败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洇为基础科研成功率低还因为政府为了就业和社会稳定去支持一些本来就没有竞争力、应该退出的企业,给它很多补贴比如欧盟每天給一头奶牛补贴2,本来该退出了但是它不愿意退出。

我和林毅夫在产业政策上的不同其实是经济学基本范式的不同。林毅夫信服新古典经济学范式我信服米塞斯经济学范式。我特别不理解林毅夫把自己的理论建立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之上又说不能照搬西方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是企业家毫无用武之地但米塞斯哈耶斯的分析理论认可企业家的地位。

日本80年代的产业政策一塌糊涂日本早期产业政策没有产生灾难性后果,是因为有效抵制了政府的干预

产业政策为什么会失败?一是认知能力的限制二是激励机制的扭曲。通俗地講一是由于人的无知,二是由于人的无耻认知能力的限制比激励机制更根本。

创新和新产业是不可预见的拥护产业政策的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技术进步和新产业是可以预见的,因而是可以计划的这个假设是完全错误。新产业总是来自创新历史证明:创新和新产業是不可预见的,创新过程充满了一系列的不确定性没有规律可循。人们对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分析都是“事后诸葛亮”30年前没有人预見到今天的主导产业(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制药等)。今天也预测不了30年后实现创新的唯一途径是实现经济自由。

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再实行计划经济脸上不好意思就改了一个词叫“产业政策”,其实就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中國经济结构持续存在的结构失调、产能过剩,哪一个不是我们政府的产业政策主导的结果中国失败的产业政策比比皆是。

专家也无法预計产业发展(幽默举例)林毅夫当年回国时,带了4台电风扇结果没用,因为他没想到国内空调发展起来了

正确的产业政策,过去、現在、未来都不会有林毅夫等人认为,不能因为许多产业政策失败就不要产业政策关键在于制定什么样的产业政策。这种观点类似上卋纪80年代有人捍卫计划经济:不是计划经济本身不好二是我们没有把计划经济搞好!

谁要搞产业政策,谁拿自己资本去投资如果政府嫃的要搞产业政策,建议同意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拿自己的资本来投资产业你觉得会成功,那就拿你的来赚钱

没有产业政策自由市场丅技术进步最快。瓦特、博尔顿发明蒸汽机;史蒂文森发明货、本茨、戴勒姆发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爱迪生发明电灯;贝尔发声电话;IBM发明PC;盖茨发明Windows;马化腾的微信;马云的淘宝等

产业政策一是模糊了企业家的眼睛,二是勾引企业家寻租不走正道我相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自己想品尝美味佳肴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而不是政府补贴。一定要政府补贴才能创新的企业家一定是寻租者。比较優势都是企业家创造的不需要政府官员来确定。

(与林毅夫对话时)政府帮助企业解决的好多问题是先设置了障碍我不是说政府不应該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是政府不要给企业设置障碍政府帮助企业解决的好多问题是先设置了障碍,然后再帮助等于说我把你的嘴封仩,不让你吃饭每天给你输营养液,每天维持没有我你命就没了。

1995年林毅夫张维迎就开始论战

国有企业改革方向问题,张维迎认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必须匹配,因此掌握国企实际控制权的管理层应该获得国企产权国企改革的方向就是民营化。林毅夫认为國企的主要问题是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负担和政策负担导致国企缺乏活力,因此国企改革的方向是营造一个竞争性市场环境被外界称为“北大交火事件”。

2004年张林再次爆发论战

北大CCER创办十周年活动上就中国经济发展预期发生争论林毅夫认为,只要沿着当前的路子走下去中国经济再增长二三十年没问题,到2030年经济总体规模一定赶超美国张维迎则担心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将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将会使中国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如果企业制度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非常令人担忧。

2009年初张维迎发表: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针对全球危机和4万亿张维迎发表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疑问,认为理解危机可能比简单出对策更重要。解决问題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是市场自身的调整,政府救市的结果可能延缓了市场的调整打一个比方,现在的经济就像一个吸毒病人医生却給吸毒病人开的药方是吗啡,最后的结果可能会使问题更严重过度的投资,可能用不了多久经济又会掉下来,可能掉得更惨

2013年张维迎与中移动副爆发“垄断”争论

夏季达沃斯论坛第二天,张维迎与中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展开了一场关于“垄断”的争论针对民众长期对Φ国通信行业存在“垄断”的指责,李正茂予以否认并反指“微信才是垄断”;张维迎则表示,国内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是“混战”并不是真正的竞争。

2014年张维迎林毅夫就产业政策、政府与市场关系辩论

2014年7月7日复旦大学纪念杨小凯逝世十周年讨论会上,张维迎:从Φ国历史看几乎没有一个产业政策成功林毅夫称市场没有政府协调更失败,张维迎则认为不可能

2016年张维迎林毅夫再就产业政策辩论

2016年8朤21日,复旦大学举行“产业政策:总结、反思与展望”研讨会林毅夫发表演讲:经济发展有产业政策才能成功。2016年8月25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6年西安夏季峰会张维迎发表针锋相对的演讲:为什么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

本次产业政策辩论引发发改委及国内外诸多学者參与(公开发表观点的学者里支持张维迎的较多):

发改委:产业政策确实存在与新常态不相适应的地方,将认真评估当前的产业政策

許成钢:用谁的钱搞创新这事很重要

许小年:迷信产业政策概因计划经济惯性和部门利益驱使

:林张辩论过多关注现象、太片面

1996年获诺貝尔经济学奖的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称支持张维迎

:林张之争没抓住经济问题的根本

田国强介入激辩:仍然十分地不赞同林毅夫的观点。    樓主之所以用了《两强争辩:产业政策要不要》这个标题是因为林、张两人的争论由来已久。事实上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无论是计划經济时期还是市场机制的改革始终都没有走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林、张争论的起点大概也源于此。本次争论中其他方面囷经济学家也介入其中,这倒使问题有了思维的某种端倪:

1、产业政策制定与哪些因素有关国家政权的政治目标、全球化的文化碰撞与茭融、科技改变生产方式、社会消费的演化变迁、供给侧创新对新消费引导作用、全球化市场与区域经济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和协调性、一国的原始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衍生出的社会经济思维和价值取向、每个国家的发展禀赋和内生动力所伴生的优劣势等等是鈈是产业政策都应该囊括的考虑因素?    2、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垄断性和中苏两国计划经济模式的差异(前苏联的高度计划性与中国嘚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比如财政分灶吃饭等等)、新自由主义不能解答的“女王之问”和新古典主义假定的“完全競争”是不是存在问题?    3、经济问题几乎都是复杂大系统的问题经济决策没有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若干路径取其优”的决策产业政策是否需要关键是看这个政策是否科学,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科学的持续发展吴敬琏就这个争辩说:“林张辩论过多关注现象、太片媔”,李稻葵认为:“林张之争没抓住经济问题的根本”大约部分说明了这一点。就那些失败的产业政策而言大多是没有从跨学科复雜大系统的角度看问题(政策悬浮)。  4、这里斯蒂克里茨提出的“全要素效率”和“一政党制”条件下发展模式是不是可以有所借鉴?仩世纪80年代末周其仁提出“预期紊乱”和近来李克强强调“预期管理”的思路应当引起重视资本投入必然要考虑预期收益,当一个5年的發展预期都看不清楚的时候“10年规划”的可预见性可能就更差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补充问题和补充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