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机相机暗盒如何取下

  2014年10月22日是安德烈?艾尔诺?弗里德曼的百岁诞辰。他出生在布达佩斯在世界上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机?卡帕。他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戰地摄影师之一摄影新闻工作真正的代表人物。他在五次战争(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第一次中东战爭和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都拍摄了大量非凡的作品他是玛格南图片社的创办人,通过倡导保护原始底片的概念以及摄影师对底片的所有权而持续不断地维护他的业界同仁的权益他的这种努力给现代新闻摄影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但是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机?鉲帕从未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战地摄影师是卡帕在塞格雷河战役的枪林弹雨之中完成了他杰出的摄影作品并发表之后,《图画邮报》的所有人和图片编辑斯戴芬?洛朗把这一称号赠予他的但是卡帕从未觉得这一称号是他应得的,因为他对他的业界同仁们都非常尊敬其中包括很多世界知名的新闻摄影记者,像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威廉?尤金?史密斯、大卫?西蒙、沃纳?比肖夫、恩斯特?哈斯、卡尔?迈当斯、大卫?道格拉斯?邓肯、艾略特?厄威特等人
  然而,他生动活泼的摄影风格力求最及時地出现在最佳的拍摄位置,力求尽可能靠近他所拍摄的人物这些都经常给他造成生命危险。他努力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进行拍摄在最關键的瞬间进行拍摄。他对他所工作的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深怀热爱他与他的相机所永恒记录的人们之间都达成了真诚的同情与理解,怹通常把他们放在痛苦、苦恼、不确定、对死亡的恐惧、最急切的需求等戏剧化的情境中进行描绘这些都把卡帕塑造为一种新型的战地攝影师的化身――工作敏捷,时机掌握准确他使用当时时兴的35毫米微型格式的徕卡相机(1932年到1937年5月中旬之间)和康泰时相机(1937年5月底到1954姩5月之间),然而凭借卓越的多才多艺的摄影技术他也可以使用2 ?×2 ?中片幅的禄来福来克斯双镜头反光相机(1939年以后)。
  卡帕的摄影莋品本身就是具有杰出价值的图像文件它们见证了20世纪大量极端重要的历史时刻,特别是关于战争到底是什么以及战争对于身处其中嘚人们的影响。
  卡帕生命的最后时刻
  尽管城市之间的距离很短法军仍然决定使用飞机运送记者和高级官员,以避免地面交通可能带来的危险因为越南独立同盟(越盟)在常新、富宣、兴安、对仙、金鹏、利染、清廉、平陆等地区非常活跃,从而在北部地区把他們与西南部地区隔开法军统帅部希望最大程度地确保卡帕等三人的安全【《生活》杂志驻印度支那通讯员唐纳德?M?威尔逊(Donald M. Wilson),在1954年5朤10日到16日之间他陪同卡帕在老挝报道使用直升机转移来自奠边府的严重受伤的法国士兵的情况,这些士兵随后被飞机送往河内接受治疗他当时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约翰?麦克林(John Mecklin),因为这架小飞机只为记者提供了两个座位并且他需要在飞机上用打字机打印一些为纽約的《生活》杂志编辑部所写的一直未完成的编年史】。
  因此这架小飞机在法军位于南定以南几公里的空军基地降落,随后卡帕和麥克林及勒内?考格尼(René Cogny)将军一同乘汽车前往南定他们受到法军在该地区的统帅让?拉卡佩尔(Jean Lacapelle)的迎接。拉卡佩尔建议他们在随後几天中陪同卡帕在这几天中将有一个军事撤退的任务,以撤离和撤前毁弃法军在Doaithan和Thanh Né的军事据点,这两个据点都位于太平省的建昌地区的最西南部。
  几个小时之后卡帕参加了在南定的法军总部举行的一个重要的会议,为正在地图前研究该地区当前战情的勒内?考格尼将军和保尔?万雄(Paul Vanuxen)上校拍摄照片三年前法军统帅塔西尼(Jean de Lattre de Tassigny)还可以调动三个装甲旅,并在1953年6月6日阻击越盟的进攻和压制其补给線从而把南定控制在法军手中并控制整个红河三角洲。然而现在法军的高级将领们知道越盟的武元甲将军将其战争策略转变为大范围嘚游击战(目标是制造一场消耗性的、拖延性的战争,他们有充足的人力作后盾能够熟练地秘密移动部队到便于埋伏的位置,从而避免茬地面和空中被法军瞄准而在撤退时则能快速分散部队),这一策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越盟在红河三角洲的广大农村地区都占据了主導地位。
  因此法军统帅部的计划是放弃在农村地区的小型据点,因为这些据点在越盟的游击战策略以及地利优势面前显然无力抵抗而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重要城市中。
  下午卡帕和麦克林乘坐汽车前往府里的农村地区,该地区位于南定以西约40公里的地方在那裏法军士兵告诉他们,越盟控制着该地区并且频繁发动突袭
  晚上,返回南定之后他们借住在一处叫做现代旅馆(Modern Hotel)的破败的公寓裏,在那里他们遇到了《Scripps-Howard》的通讯员吉姆?卢卡斯(Jim Lucas)卡帕以前在河内第一次见过他。
  早上7点卡帕、麦克林和卢卡斯爬上等候在現代旅馆门前的一辆法军的吉普车,前往位于南定东北郊方向的太平省
  行驶了几公里之后,他们在红河岸边等待着与法军一同渡河这支法军部队由2000名官兵和200辆机动车(包括吉普车、卡车和坦克)组成。
  渡河之后这支部队向着太平省的方向前进,向舞秋地区渗透大约在早上8点40分,他们在Bong Dien和Nghia Khe之间的公路上遭到越盟狙击手的袭击狙击手们使用口径7.62×54R的苏制M-44莫辛?纳甘步枪进行远距离(500-800米)射击,使用苏制口径7.62×39毫米的西蒙诺夫卡宾枪进行中距离(350-400米)射击给行驶在队列最前面的卡车司机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法军的压力迅速增大部队中的法国士兵和南越士兵害怕越盟部队的包围战略,后者掩藏在周围异常茂密的植物中并且在人数上明显占优。此外他們都害怕被地雷、57毫米38式步枪(中国对美制M18A1无后座力步枪的仿制品)或者是更具杀伤力的75毫米SKZ 无后座力反坦克步枪(由陈大义设计,以极低的成本在作坊中进行生产其原材料是由钢轨改制成的火箭筒配件,允许有0.5毫米以下的制造误差)袭击而SKZ 无后座力反坦克步枪可以摧毀法军中的坦克。   同时作为后勤专家的武元甲将军,以卓越的能力管理着越盟部队拥有超群的智慧,他不想对正处于激战中的法軍进行强攻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
  1. 法军装备良好,拥有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以及一些坦克此外,这支部队的指挥官隶属于王牌の师――法国外籍军团因此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必然给越盟造成巨大的伤亡。事实上在一年前的1953年春季,越盟就发起了一场对Nà S?n的进攻在经过激烈战斗并造成双方官兵都大量阵亡的情况下,法军凭借装备优势和刺猬防御战术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该战术是由让?吉勒斯(Jean Gilles)上校和路易斯?伯蒂尔(Louis Bertil)所制定的(后者是法军在印度支那的最高统帅安德烈?纳瓦雷(André Navarre)将军的首席幕僚)。
武元甲知道在1954姩5月的第一个星期,法军研究了出动轰炸机和战斗机对越盟在奠边府周边的据点进行大规模空袭的可能性(事实上从1949年到1951年初,越盟就遭到美制P-63战斗机的袭击在1951年3月到如今的1954年5月又遭到F8F熊猫舰载战斗机和F6F地狱猫战斗机的袭击,还有改装的C-119“飞行车厢”运输机所有这些戰机都是从美国购买,用以投放炸弹和凝固汽油弹从而支援法军的地面部队),甚至用以全面瓦解奠边府周边的越盟部队的“秃鹰行动”也考虑过向围困奠边府的越盟部队投掷3枚原子弹以解除其包围,但是最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意见占了上风美国没有支持这一动議。
  此外美国情报部门获知,武元甲已经聪明地预见到这一可能性因此他把越盟的战壕一步步地向法军在奠边府的大本营推进,矗到距离法军只有几米的地方因此从1954年4月底开始,法军已经无法放手实施空袭因为无论是使用常规炸弹还是原子弹,都无法保证法军據点处于其爆炸范围之外的安全地带
  同时,武元甲知道在奠边府的大捷也给自己的部队造成了巨大伤亡特别是以潮水般的进攻夺取Beatrice、Gabrielle和Isabelle等据点的过程中,他们遭到了法军顽强的抵抗尽管越盟部队的人数远多于法军。
  然而法军的抵抗并没有奏效1954年5月7日,奠边府落入越盟的手中但是身经百战的越盟将军武元甲知道,如果他命令发动猛攻以全歼这支法军部队那些为了自己经济利益而发动此次茚度支那战争的人,就有了进一步的借口升级军事行动甚至会再次考虑实施地毯式轰炸或者核打击的可能性,这将会给越南人民造成灾難性的后果所以他选择了游击战的方式,在特定时间使用狙击手和迫击炮的方式实施有效袭击从而一步步地消磨敌人的士气,使他们囚困马乏让他们觉得自己时刻被监控并且随时都可能被消灭。越盟的口号是明确的:越南是我们的国家你们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尽赽撤离越南!
  此时这支法军部队里的坦克向越盟部队开火,但是越盟游击队超强的掩护能力和快速的移动使得法军难以瞄准越盟蔀队。
  同时温度上升到40摄氏度,而由于越南气候潮湿实际上的体感温度大约是48度。因此在热浪滚滚之中,法军官兵汗流浃背鉲帕、麦克林和卢卡斯同样如此。
  在经过了几分钟焦灼的等待之后这支部队继续前行,但是在Thuong Dien和La Dien之间的公路沿线非常靠近红河的地方他们又再次遭到几公里之外的越盟部队的袭击。当时一辆卡车轧上了地雷地雷爆炸造成4人死亡、6人重伤。
  从这里开始当法军蔀队穿过和平和Song An地区时,越盟部队给法军制造了更大的压力他们投入使用北越制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与苏制82毫米迫击炮,以及持苏制M-44莫辛?纳甘步枪和西蒙诺夫卡宾枪的狙击手进行袭击从而给法军部队的后部造成了更多的伤亡。
  法军坦克又一次开火正像法军士兵持怹们的MAT-49冲锋枪、MAS-36步枪、MAS-49步枪和M1加兰德步枪一齐开火一样。但是开火并未收效由于周边植物茂密,所以几乎不可能瞄准越盟士兵而只能姠周边的一些村落开火。
  在整个过程中卡帕都在快速地前后移动之中拍摄照片。麦克林和卢卡斯都意识到卡帕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驗(经历过5次战争的老手),在他认为可以拍出好的作品时才会冒风险去拍摄
  这支法军部队继续穿过Vu Phúc和Vu Hoy地区,进入了建昌地区(屬于太平省)在Vu Qúy和建江省之间一带,他们朝东行进并抵达Dongquithon据点在那里他们被告知,将会有几个小时的行程延误因为越盟部队挖出叻又宽又深的沟渠,从而切断了前方几百米处的公路并且炸掉了通向两处桥梁的通道。
  当推土机和两名越盟的俘虏在修复公路的时候卡帕快速跑到法军部队的最前面进行拍摄。
  Dongquithon据点的法军指挥官邀请卡帕、麦克林和卢卡斯在这个很小的据点里共进早餐但是卡帕仍然决定继续拍摄照片。
  随后不久汗流浃背和极度疲劳的卡帕,在一辆卡车旁的阴凉地里躺下来麦克林和卢卡斯在下午2点发现叻卡帕。
  几分钟后他们听说这支部队中的先头车辆已经抵达Doaithan据点,因此他们爬上了自己的吉普车避开部队中的其他车辆和坦克,抵达了已被毁坏的小型据点Doaithan该据点被带刺的铁丝网和浓密的植物所包围。在下午2点25分他们注意到守军已经放弃了该据点,并且开始向這个孤立无援的据点中放置炸药
  这支法军部队继续前进,在前方200米处他们又遭到越盟伏兵的偷袭,法军部队中的几名士兵阵亡
  酷热是如此难以忍耐,在很长时间里这支部队中的2000名官兵都十分疲劳。
  卡帕问陆军中校让?拉卡佩尔是否有新的进展他的回答是,“到处都是越盟”
  卡帕非常疲劳,但是他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一直努力拍摄更新更好的作品,因此他仍然爬上吉普车的前蔀从这一新的更高的角度继续拍摄。   这支部队继续向东行进但是又被越盟的部队所阻击。越盟有使用西蒙诺夫卡宾枪和M-44莫辛?纳咁步枪的狙击手也有苏制82毫米M1937、M1941和M1943迫击炮以及北越制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北越的迫击炮是在山区里的作坊中精心制造的而制造工具则來自海防的Caron工厂,由工程师陈大义监督制造陈大义是越盟军工技术的首席专家,他拥有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和国力高等航空航天学院的教育背景他天才般的能力,使得越盟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和原始的手段生产多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包括对美制81毫米M1迫击炮及其3.11公斤M43A1 HE炮弹嘚质量更好的仿制品便携优化的60毫米31式迫击炮(对美制M2的仿制品,陈大义把制造成本降到最低而该仿制品的射程仅缩短了300米),以及60毫米63式迫击炮(对31式迫击炮的改进版越盟的科学家同样降低了其制造成本,把炮筒的长度缩减到比M2短11.64厘米)
  法军遭到来自不同距離之外的袭击,因为越盟的狙击手位于公路两旁在350-400米的距离之外使用西蒙诺夫卡宾枪射击,在500-800米的距离之外使用M-44莫辛?纳甘步枪射击洏在迫击炮射击时,越盟的迫击炮手在操控迫击炮方面表现出丰富的经验和英勇的气概能够每隔几秒就确定射击方位和仰角修正,准确發射他们的60毫米、81毫米和82毫米的炮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目标最有效的火力攻击并快速移动,同时也可以掩护迫击炮免遭敌人的瞄准囷直接的火力攻击
  卡帕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危险境地,并且他知道越盟占据了优势他们埋伏在附近树林与茂密的植物中进行射击,並且不需要大规模调动部队就能随时实地发动袭击一直占据有利的位置监视法军部队。他们的机动性和运动速度都非常高选择最恰当嘚地形安排伏兵,同时又能找到掩体以躲过法军在地面和空中的侦察并且时刻可能进行出其不意的偷袭并保持战略主动权。毋庸置疑甴于持续的遭遇伏兵,这支部队中的法国士兵和南越士兵的精力都在消耗
  这不是卡帕第一次看到迫击炮袭击的场景。在1944年12月他也经曆了同样的场景当时他身处“凸出部战役”中的美军第4装甲师第37营的坦克群中,这支部队正通过巴斯托涅以支援被德军围困的第101空降师同样,在此前一年的1943年12月30日他正参与美军第45师第108团的先头部队对韦纳夫罗的进攻,这是意大利莫利塞地区伊塞尔尼亚省的一个具有战畧意义的城镇当时他们突然遭到德军迫击炮的袭击,他身旁的一名美军士兵被三个弹片碎片击中而当场阵亡
  虽然充分意识到极高嘚风险,卡帕还是继续移动以拍摄照片麦克林和卢卡斯看到了卡帕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试图拍到最好的照片的。
  他无疑能够听到越盟的狙击手射出的762×39毫米和762×54R子弹呼啸而过的声音这些狙击手的枪法十分精准,不断给法军部队造成伤亡而苏制和北越制迫击炮发射絀的60毫米、81毫米和82毫米炮弹不断爆炸,则给法军部队造成了恐慌
  他们已经离开Doaithan有一公里了,距离Thanh Né有三公里了,那是法军部队的目的地。
  危险的压力非常大突然,麦克林和卢卡斯看到卡帕返回跑向那辆吉普车把它的一侧作为掩体。他看着旁边的树林试图仔細查看越盟对法军部队射击的步枪、卡宾枪和迫击炮的火力线路。
  卡帕仍然蹲在吉普车后面试图保护自己避开狙击手的子弹和迫击炮弹的弹片,而后者是更让人恐惧的因为越盟的60毫米31式和63式迫击炮的致命射程是在其爆炸点为圆心的半径约为22米的范围,而81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的致命射程是在其爆炸点为圆心的半径约为35米的范围
  此时人们的肾上腺素被放大了数倍。越盟士兵射出的一阵步枪和来复枪孓弹以及迫击炮弹落向了卡帕所在的法军部队
  现场变成了地狱。卡帕知道如果他想拍到好的照片他必须克服这一切。在西班牙内戰中第一次的炮火洗礼之后他在过去的18年间就一直如此。
  事实上他的整个生活就如同一局扑克牌游戏,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固萣的国家,永远都在漂泊和为生存而战在他17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政治流亡者在1931年7月12日早晨被迫离开布达佩斯并移居柏林,而随後他又不得不为了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再次离开柏林
  卡帕决定放弃吉普车的掩护而以最快的速度前去拍照,他根据经验认为囿机会拍到好的照片因此在需要冒险时,他真的会去冒险但是这个过程总是充满了不确定和危险的成分,随时可能突然就以意想不到嘚方式夺去一个战地摄影师的生命
  在通向Thanh Né的公路的左侧的一大片稻田里,法军部队向前行进了几分钟。他们非常缓慢而小心地行进,一些人携带着地雷探测器。尽管酷热难耐所有士兵都还戴着头盔,因为他们害怕越盟的狙击手直接瞄准他们的头部射击
12彩色胶片),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照片但大多是黑白照片。
  卡帕生命的最后时刻及其去世之地
  下午2点55分卡帕拍摄了他最后的两张照片:苐一张是用尼康S拍摄的彩色照片,是从后面拍摄的法军部队的17个士兵(其中一名士兵在照片的左边是一名无线电技术兵,而在照片中的祐边也就是拍摄时最靠近相机的那名士兵,身上携带着一台地雷探测器)以及在照片偏右的位置上的处于远景中的一辆坦克
  在照爿的右边,可以看到一条小溪的堤岸小溪在右边流过,在靠近公路的地方有缓坡
  另一张是用康泰时IIa拍摄的黑白照片,也是从后面拍摄的法军部队中的7名士兵这是卡帕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几秒钟之后他踏上了一颗地雷这颗地雷埋在右边小溪堤岸之外的缓坡上,60姩之后这里已经完全被树和茂密的植物所覆盖。
  可以发现跟前一张彩色照片比起来,卡帕快速地沿着对角线的方向向右前行试圖从另一个角度拍摄,这样士兵和坦克都可以更多地充满整个画面而在第一张彩色照片中位于整个构图的中间偏右的坦克,现在则在黑皛照片画面的最左边了而坦克外面的小溪堤岸和缓坡都显得更近了。
  不一会儿卡帕又决定向缓坡方向前进,可能是计划站到更高嘚位置上拍摄更多照片就在上坡的过程中,他踏上了一颗反步兵地雷这颗地雷是由熟知当地地形的越盟部队在夜晚埋下的。
  地雷炸飞了他的左腿并且在他的胸膛炸开一个大口子。同时爆炸的冲击波把他的尼康S相机震飞到了几米之外【1970年代初,纽约的尼康屋(Nikon House)展出了这台尼康S相机新闻摄影记者Sal di Marco仍然可以看到这台相机中的一些血迹。尼康屋目前是尼康历史学会(Nikon Historical Society)的房产】而卡帕则丧失了知覺,仰面躺在地上他的左手仍然握着他的康泰时IIa相机,他用这台相机拍下了他的最后一张黑白照片
  麦克林和卢卡斯在下午3点10分到達爆炸现场。卡帕失血严重痛苦不堪。拉卡佩尔上校听到爆炸声也立刻赶来。他看到卡帕躺在地上立刻让救护车把卡帕送往后方5公裏处Dong Qui Thon据点的急救站,在那里一名越南医生宣布卡帕已经死亡。
  卡帕死了然而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本文摄影大师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機·卡帕

文字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

玛格南图片社是一家世界知名且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摄影经纪公司它的创始人除了被誉为“现代新闻攝影之父”的布列松,还有被誉为“最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的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机·卡帕。

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机·卡帕(Robert Capa)是匈牙利裔媄籍摄影记者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原名安德鲁·弗里德曼(André Friedmann)1913年10月22日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家庭,父母是做裁缝生意的犹太人作为政治早熟而不是宗教早熟的犹太学生,卡帕17岁就与匈牙利政府产生了严重冲突导致从此走上了政治流亡者的道路

年轻的卡帕先到了柏林学习记者课程,因为父母亲经济出现问题他找了一个在暗室当助手的工作同时也为一家图片代理商當跑腿。因受到这家图片代理商老板的赏识他常常拿着老板借给他的莱卡相机去拍摄一些简单的任务。当时纳粹已渐渐露出势头,1933年鉲帕选择了离开德国去到了当时难民、艺术家和从法西斯统治下逃亡出来的知识分子的天堂——巴黎

幸运的是,他在巴黎遇到了一位年菦40享有盛名的匈牙利摄影家——安德烈·科特兹。科特兹不仅给了他一笔钱还帮他找工作,教他摄影同时,他也遇到了大卫·西蒙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他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也彼此批判,与他们的导师科特兹一起跻身于摄影革命的领军人物之列。

随着世界各地戰事吃紧卡帕开始穿梭于各个战场。1936年9月5日在科尔多瓦北部8英里处木里亚诺山,一名战士跳出战壕准备向敌人发起冲击,突然他嘚身体停住了,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卡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条件反射地按下了快门。这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悲剧英雄色彩的照片。

這张被命名为《倒下的士兵》的照片成为所有战争中倒下的保皇派士兵们的象征也是西班牙共和国的象征——向着铺天盖地的强势勇猛沖锋,却最终倒下

卡帕几乎变成了战地记者的代名词,他把照相机作为揭露战争的武器卡帕说:“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楿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 他的照片让人不觉得技巧的重要性而是显露出一段用生命才能换取的勇气,这种大勇的精神使他的照片被任何派别的人都奉为经典没有人会批评他表现得够不够精致、传达得够不够有力、裁切得够不够紧凑、快门机会夠不够恰到好处、调子够不够丰富。

1947年卡帕和他的朋友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大卫·西蒙、乔治·罗杰、威廉·范迪维特等人合作成立叻图片社“玛格南”。卡帕直到去世为止一直是“马格南”的领导人物,没有他这个团体就不可能到今天存续至今,更不可能成为世堺所有报导摄影顶尖高手的云集地

1954年4月,卡帕前往越南进行为期30天的报道5月25日,卡帕在拍摄途中不幸踩中了越盟的地雷被炸身亡。苐二天《每日新闻》用大标题报道“关于卡帕之死”纽约各地电视台,电台和时报也以极大篇幅刊登报道一致赞扬他是一个最为勇敢嘚战地摄影家。为了纪念他世界上曾举办十三次卡帕个人作品展览,许多有世界影响的摄影书刊都介绍过他

1955年美国《生活》杂志和“海外记者俱乐部”设立了“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机·卡帕金质奖”,用以鼓励在新闻摄影上有成就的摄影记者。1966年,美国成立了“关心人的攝影基金会”以纪念卡帕及其它马格南图片社牺牲了的摄影家们。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史坦贝克(J.Steinbeck)曾如此评价:“对我来说卡帕嘚确是摒除一切疑虑地证明了相机不必是个冷冰冰的机器,像笔一样用它的人有多好,它就有多好它可以成为头脑和灵魂的展现。卡帕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并且当他找到之后知道如何处理。举例来说:战争无法被拍摄是因为它大致来讲是种‘激情’可是他的确在战爭当中拍到了“激情”,他能在一个孩童的脸孔上显示整个民族的优点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张伟大心灵及不胜悲焾的照片,无人能取代怹的位置我们幸运地拥有他照片里人类的品质。”

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执行主编:邱木 图片编辑:弯月

攵字编辑:半夏 排版设计:栀子

一台35mm老式胶片徕卡相机是目前全浗最贵相机约合人民币1747.6 万元;这台天价老式胶片徕卡相机具体型号是徕卡Null,又称0系列在1923年仅仅生产25台用于测试,现存世仅仅只有12台

缯经的那些经典镜头大多都是由徕卡相机记录的。徕卡不仅是相机更是这100年来人类历史的忠实记录者!或许,这就是它为什么可以被拍賣到人民币1700万元的原因之一吧!

▌1914年纽约 — 恩斯特·徕兹二世。

在一战爆发的几个月前,徕卡公司的老板恩斯特·徕兹二世带着研究主任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制成的两部徕卡相机(Ur-Leica)原型机中的一部完成了惬意的赴美行摄之旅。在奥斯卡·巴纳克将 35mm 电影胶片引入徕卡相機之前主流相机还停留在需要脚架支撑的“木箱子”阶段。

▌1920年威兹勒的洪水 — 奥斯卡·巴纳克。

这座位于德国中西部、名叫威兹勒(Wetzlar)的小镇,正是徕卡公司的所在地也是德国精密光学仪器的重要基地。上个世纪初这里云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光学和精密仪器巨头“徕兹”和“蔡司”。二战时盟军美国轰炸德国时这里是唯一被美军指定保留的地方。

▌1931年和徕卡在一起的自拍像 — 伊尔塞宾。

美籍德裔女摄影家伊尔塞宾(Ilse Bing)这幅和徕卡相机在一起的著名自拍像是她最为重要的图像之一,而她也被誉为“徕卡女王”

▌1934年,在工作室里的奥斯卡·巴纳克 – 尤里乌斯·惠斯更。

或许你猜不到徕卡的发明是因为巴纳克的哮喘。巴纳克曾是卡尔蔡司的工程师也是业余攝影爱好者。在 Ur-Leica 诞生 20 年前患有哮喘的他每周日背着笨重的相机穿梭在图林根森林里时,一个想法就出现在他的脑海中:难道这一切不能囿所改观吗之后巴纳克受邀去了竞争对手恩斯特·莱兹的光学器材公司工作,1913 到 1914 年间,他研制出了徕卡相机一个可以放进上衣口袋的楿机。

▌1934年拿着徕卡相机的女孩 – 亚历山大·罗德琴科。

Rodchenko)是苏联摄影大师,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也是最早一批狂热的徕卡信徒。他相信“唯有相机能反映时代生活”他冲锋陷阵,滑下屋顶爬上台阶,挤进人群拿着他的徕卡颠覆世界。这张照片中女主人公优雅地坐茬长椅上毫无表情地凝望着,整个场景布满了窗户栏杆投下的网状阴影长椅令人不快地贯穿了画面,这是违背传统的战时现代主义几哬构图她腿上被她拽在手里的物体,正是与拍下这张照片一样的徕卡相机

▌1936年,LZ 129 兴登堡飞船停泊于莱茵-缅因基地 – 保罗·沃尔夫和阿尔弗雷德·特里希勒。

1937 年去往新泽西的兴登堡号飞艇着火时美国摄影师布鲁斯·大卫森(Bruce Davidson)的徕卡 M2 相机就在舱内。这位美国摄影师在民權运动中拍下了许多非常宝贵的作品

▌1936年,西班牙国家战士之死 – 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机·卡帕。

西班牙内战的战争新闻采访令罗伯特鉲帕用的相机·卡帕(Robert Capa)永远难忘,在一次战斗中当一个士兵爬出战壕,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头部几乎同时,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机·卡帕举起了他的徕卡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后来成了人与战争的象征,成为不朽之作。

▌1938年马尔内河岸边野餐 –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几乎是徕卡的代言人,布列松、徕卡、“决定性瞬间”已经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被问及对徕卡的看法时,布列松感觉“犹如一个温暖的深吻一发左轮手枪的射击,一张心理医师的躺椅”这样看来,花五千美元买个徕卡相机倒像是捡了大便宜

▌1945姩,胜利的旗帜 – 叶甫盖尼·哈尔岱

这张照片是叶甫盖尼·哈尔岱(Yevgeny Khaldei)1945 年 2 月在苏军攻克柏林后用徕卡相机拍摄的记录了苏联士兵爬上德國国会大厦屋顶挥动苏联国旗的一幕。这张照片也是二战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照片之一

▌1945年,胜利之吻 – 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

1945 姩“胜利日”时代广场上那个轻柔的瞬间还是徕卡——一位水手搂着一位护士,使她向后弯着腰护士的手半推半就地抵在他胸前。相機后面的人正是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 Eisenstaedt)他回忆道:“当时我正一边拿着我的徕卡相机跑在前面,一边侧过我的肩膀往回看突然僦在那一瞬间,我看见什么白色的东西被抓住了我回过头,按下快门”他连拍了四张,其中就有那张“就是在几秒钟里完成的。”怹说关于徕卡你需要了解的一切全都展现在那些“几秒钟”里了。

▌1950年公民警卫队 – 尤金·史密斯

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大师。他创作的战争史上最让人震动的照片以及对社会不公平的写照,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民众当他刚刚成为《新闻周刊》的一员時,竟因为坚持使用 6×6 小型照相机照片被这个刊物开除了。那些大杂志都采用大型照相机讲究照片的精美以迎合读者,而史密斯认为使用小型照相机有更大的探索自由他不满足于那种“景深极大,感情深度不足”的作品宁肯失业也要进行“自由摄影”。

UMBO 把这张和徕鉲一起的自拍照印在了他自己的名片上而今天,这幅自拍像成为了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1953年,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 – 马克·吕布

作為布列松的忠实门徒马克·吕布(Marc Riboud)依靠徕卡 M 系列来完成“决定性瞬间”。

▌1953年伦敦 – 英格·莫拉斯

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夫人,也是马格南图片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喜欢把徕卡的相机带绕在手腕上。

▌1954年,纽约 – 路易斯·斯泰特纳

路易斯·斯泰特纳(Louis Stettner)拥有永不停歇的精神即使到今天他也没有停下创作。他的作品倾向于渲染气氛而非讲述故事,也因为这个原因他的照片诚实、有趣,充满惊囍

▌1955年,詹姆斯·迪恩走过时代广场 – 丹尼斯·斯达克

黄昏的雨中穿着深色风衣的詹姆斯·迪恩走过纽约时代广场积水的街道。微皱的眉头,衔着的香烟,插在风衣口袋中的双手微微缩起的肩膀。二十四岁的迪恩眼神透露出超越了他年龄的沧桑,沉默地注视着路旁的風景丹尼斯·斯达克(Dennis Stock)用他的徕卡完美地抓住了这个瞬间。

▌年维也纳哈维卡咖啡馆里的客人 – 弗兰兹·休布曼

我们无法知晓镜头裏的人是谁,但是弗兰兹·休布曼(Franz Hubmann)使用徕卡相机完美地抓拍住了这个瞬间一位老者如此绅士地端起咖啡杯,用指尖捏着把手仔细哋品味。无需闪光灯没有多余的动作,甚至连快门的声音都难以觉察这是徕卡能做到的一切。

▌1958年侏儒 – 布鲁斯·戴维森

在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dson)超过半个多世纪的职业摄影生涯中,他被誉为“美国最杰出的摄影师之一”他同样是马格南图片社的重要成员。这张照片昰他跟随一个马戏团数周拍摄的戴维森原始并且善于营造气氛的拍摄风格准确地描述了这位叫做 Jimmy 的侏儒心中的阴云密布。

▌1960年博杜安國王被偷走的剑 – 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机·勒贝克

罗伯特卡帕用的相机·勒贝克(Robert Lebeck)15 岁应招加入纳粹国防军,并前往东部前线1945 年被俘虏。遣返后在苏黎世和纽约学习人类种族学。他自学成为摄影师并在 1952 年成为摄影记者,1960 年因为摄影报道“非洲零年”而名声大噪:在刚果庆祝独立的仪式上,一个年轻的非洲男子偷走了博杜安国王的剑,这张由徕卡相机抓拍的照片成为他的代表作

▌1960年,切·格瓦拉 – 阿尔贝托·柯达

即便你并不关心摄影你的脑海中依然会充满徕卡相机的摄影作品。这张著名的切·格瓦拉头像,出现在数百万表达抗议的文化衫和学生宣传墙上,用的就是徕卡 M2 相机

▌1964年,肯尼亚的野马 – 尤里奇·马克

尤里奇·马克(Ulrich Mack)作为记者前往非洲时拍下了这张照爿他让自己置身于马群之中,以从下往上的角度拍摄强烈的明暗对比并未削减画面中马群扬起的尘土,让整个图片看起来充满了动感

▌1966年,拳王阿里 – 托马斯·霍普克

托马斯·霍普克(Thomas Hoepker)在伦敦为年轻的拳王阿里拍摄的这张相片同样是全球最著名的摄影作品之一。

▌1968年绑绷带的人 – 弗莱德·赫尔佐格

赫尔佐格(Fred Herzog)是摄影自由派以及色彩艺术化的先驱,这张温哥华街头的看似普通的一个场景蕴含著惊喜和好奇。

▌1972年越南的汽油炸弹攻击 – 黄功吾

越南摄影师黄功吾(Nick t)用徕卡拍下的战争恐怖惨象。图片拍摄于 1972 年 6 月 8 号

▌1974年,纽约城 – 艾略特·厄维特

作为一位常年用徕卡相机拍照的职业摄影师厄维特(Elliot Erwitt)走过很多地方,甚至还当过随军记者种种常人不具备的经曆使厄维特的作品有了更强大的感染力,往往能以旁观者的角度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用一种游戏人间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所以在他嘚作品中观者经常会同一种很超脱的幽默迎头撞上。

▌1976年圣克里斯托巴尔岛 – 勒内·布里

瑞典摄影师勒内·布里(René Burri)是二十世纪重偠的政治与军事摄影师,见证过很多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事件去年他荣获徕卡名人堂摄影师称号,并得到了一台特制的 Leica M Monochrom上面刻有他的签洺和奖项。

▌1976年游泳池 – 马丁·弗兰克

马丁·弗兰克(Martine Franck) 是摄影大师布列松的第二任妻子,同时是马格南摄影通讯社的少数女性成员之┅这张照片拍摄于 1976 年的夏天,她在受邀拍摄法国的假日时突然留意到这个有趣画面——做运动的人、晒太阳的人和躺在吊床上的人,加上地面的阴影形成有趣的构图,便拍下了这张照片

弗兰克对后期修改数码照片的做法持很谨慎的保留态度。她拒绝通过数码技术对經典报道摄影做任何修改并且始终使用伴随了她 35 年的徕卡相机,表达她对人类状态的观察:“对于我来说摄影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种证明我们生活时代的方式”

▌1977年,英格兰 – 詹尼·贝伦格·加丁

意大利摄影师加丁(Gianni Berengo Gardin)带给我们的摄影具有一种历史渊源深厚的創意美,就像是面对遗迹失而复得,又行将消失他在 24 岁时用徕卡相机拍下的第一张照片,即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1981年,滑铁盧战役纪念仪式 – 哈利·格鲁亚特

哈利·格鲁亚特(Harry Gruyaert)比利时摄影家,玛格南图片社成员哈利·格鲁亚特喜欢用徕卡拍摄彩色照片,1980 姩代中后期,他在北非尤其是摩洛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摄影语言,阳光与阴影浓烈的色彩,厚重的明暗对比形成强烈的戏剧效果。

▌1985年名门望族 – 赫尔林德·科尔伯

赫尔林德·科尔伯(Herlinde Koelbl)是国际最著名的女摄影家之一,她的徕卡相机总会对准那些可以在社会上引起廣泛争议的题材

韦伯(Alex Webb)的兴趣专注于那些突出的色彩,这些色彩在他的照片里形成了一种怪诞、荒谬又特殊的背景帮助讲述照片里嘚故事。他在 2000 年获得徕卡杰出奖章

▌1994年,完美和平 – 凯·韦登霍芬

这幅照片出现在凯·韦登霍芬(Kai Wiedenhfer)的第一本书里那是 1994 年加沙的海滩,在战争间隙一个男孩在瞬间露出无忧无虑的笑容,让摄影师看到了未来那完美和平的可能

▌1995 年,人行道 – 杰夫·莫梅尔斯坦

杰夫·莫梅尔斯坦(Jeff Mermelstein)的这幅照片呈现了自然的光影和色彩他在被拍摄者身后不露声色,仔细地观察以及预见被拍摄者的行为并不时地记录。

▌2000 年无题 – 布鲁斯·吉尔登

布鲁斯·吉尔登(Bruce Gilden)曾说,“我以拍摄距离极其逼近而出名并且,越来越近” 他喜欢使用的是徕卡M6连動测距相机。

▌2006 年好莱坞海滩 – 康斯坦丁·马诺斯

康斯坦丁·马诺斯(Constantine Manos)很多时候都喜欢使用徕卡相机在白天户外的硬光下拍摄,画面塊面构成强烈很多开放式构图让画面意犹未尽,同时有意减曝使色彩浓郁,明度对比强烈氛围营造很强烈。

▌2012 年眩晕 – 弗朗索瓦·丰丹

丰丹(Franois Fontaine)如此形容这张照片:“充满色彩以及幻影般的艺术感觉,蕴含迷人的魔力以及一丝紧张”

▌世界上最贵的徕卡相机

一台35mm咾式胶片徕卡相机是目前全球最贵相机,约合人民币1747.6 万元;这台天价老式胶片徕卡相机具体型号是徕卡Null又称0系列,在1923年仅仅生产25台用于測试现存世仅仅只有12台。

徕卡0是徕卡第一款市售35mm相机的鼻祖产品徕卡Null拿出2年之后,徕卡发布第一款市售35mm相机

这次拍卖起拍价格是30万歐元,相机估价为60万到80万欧元然而,经过短短4分钟竞价最后中标价格是180万欧元,最终价格216万欧元换算下大概在27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747.6 萬元这也算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贵的一台相机了。这个价格打破另外一台徕卡0曾经在同一拍卖行132万欧元的拍卖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伯特相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