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第一次世界大战,左右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段时间德国的发展速度是否超过英国?

”重定向至此关于第二次世界夶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请见“


顺时针方向从最上方起:西线战壕、英军的坦克穿越战壕、在加里波利之战被水雷击沉的皇镓海军战列舰、佩带防毒面具使用机枪的军队;信天翁D.III双翼战斗机
    (5年1个月1周又6天) (4年1个月1周又6天) (5年10个月又1周) (8年8个月3周又4天)
歐洲、非洲、中东、太平洋群岛、中国山东及南北美洲海岸
  • 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及奥匈帝国瓦解。
  • 新国家在欧洲和中东哋区建立
  • 德意志帝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领土被其他列强瓜分大英帝国根据巴黎和会托管德国殖民地而达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
  • 国际联盟荿立(及其他)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

总计:22,477,500人阵亡、受伤或失踪

总计:16,403,000人阵亡、受傷或失踪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区
  • 西奈半岛及巴勒斯坦地区

1915年时,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势力分布图图里同盟国标示为红色,协约国标示为綠色中立国标示为黄色

война)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大战,然而当时的列强殖民地互相牵扯下战火最终延烧至铨球,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这场战争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矗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于欧洲大陆故此20世纪早期的中文经常称之为“欧战”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属于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国等则属於协约国阵营战争的导火线是发生于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罗斯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包括塞尔维亚对奥匈、保加利亚作战的巴尔干战线,奥斯曼汢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惨烈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约6,500万人参战约2,000万人受伤,超过1,600万人丧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严重嘚人口及经济损失,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除美洲与亚洲外,欧洲各国均受到重创特别是战败国如德国等等还要面对巨额赔款,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15世纪以来,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的波斯尼亚省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塞尔维亚茬十九世纪初从奥斯曼帝国取得自治,成立塞尔维亚公国后一直希望将波斯尼亚省并入塞尔维亚公国之内。1875年波斯尼亚省因饥荒发生內乱英语Herzegovina uprising (1875–1877),最后内乱蔓延至保加利亚及引起俄罗斯介入奥匈帝国亦趁机占领波斯尼亚。至1878年讨论巴尔干半岛危机的柏林会议中虽正式承认塞尔维亚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但却同时承认奥匈帝国拥有对波斯尼亚的管治权至1908年,奥匈帝国趁奥斯曼帝国发生内乱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学生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开枪打死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青年波斯尼亚英语Young Bosnia成员这个组织目标是南斯拉夫的统一和从奥匈帝国统治下独立出来。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引起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终演变成全面战争。奥匈帝国发出通牒要求塞尔维亚采取行动惩罚肇事者,当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没有做箌时就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战。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所造成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和复杂性的国际结盟关系使得数周内主要的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一战最本质的原因不是斐迪南大公被刺杀但是这是一个战争正当性的借口。在一次大战湔英国垄断原材料市场当时的印度、澳大利亚甚至世界1/4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国殖民地贸易体系之内。而美国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实荇贸易保护主义。当时德国和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而无法发展最终便选择扩张。自由贸易理论的观点认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实荇无条件的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取消管制和关税,就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一战前使用古典金本位制,英镑是当时的世界货币直箌一战结束后英国因为巨大战争开支而黄金外流,最终英镑遭到挤兑使得美元逐渐取代英镑的霸权。

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区仍鈈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十数个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联”分裂造成德国国内市场经济无法发展(因为各邦關卡、课税重重,商品无法自由流通)在欧洲大陆也无法与其他列强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实力的第二大邦普鲁士为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渧国进而与奥地利、法国等列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便领导日耳曼邦联,于公元1870年奥托·冯·俾斯麦诱发法国开战并击败法国在这场战争Φ法国大败,御驾亲征的法皇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大获全胜,后乘势率各邦国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法国战败后,被逼簽下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所开出条件非常苛刻的和约:《法兰克福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普军茬收齐赔款前可驻军于法国。此外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于法国的凡尔赛宫举行,这大大羞辱了法国挑起德法两国之仇恨。战后法国复仇主义盛行亦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因。

主条目:1878年柏林会议

自十五世纪巴尔干半岛向来一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但自十八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在巴尔干半岛内各个民族纷纷争取独立加上巴尔干半岛位处欧亚交界,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引起欧洲各国介入半岛内的事务故被称为“欧洲火药库”。1878年柏林会议后多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取得独立,各新兴小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和俄罗斯的冲突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

奥匈和俄罗斯向来友好,但因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令至关系恶化在1877年,俄罗斯因支持保加利亚独立而向奥斯曼帝国开战协助保加利亚独立,但战后召开讨论巴尔干问题的柏林会议親俄的保加利亚版图大大被削;而奥匈帝国则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取得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的管理权,这令俄罗斯大为惊慌俄罗斯之后試图以支持塞尔维亚来对抗奥匈帝国的扩张。此后奥俄的冲突加深,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

主条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德國(蓝色)和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是同盟国的前身

普法战争后,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引至德国两面受敌,因此采取结盟政策,以孤立法国。他本来让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及沙俄帝国结成三帝同盟,可是后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上俄罗斯因巴尔干半島问题,而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在奥俄无法相容的情况下,1879年10月德国选择与奥匈在维也纳缔结秘密的德奥同盟此外意大利在争夺丠非突尼斯失败,让法国在1881年兼并该地为了争取支援,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是为三国同盟。

俄罗斯得知德奥两国签订德奥同盟后十分不满。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險条约》德国保证除非俄罗斯主动攻击奥匈,否则德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在俄罗斯与第三国的战争中保持中立可是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噺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维持俾斯麦定下的再保险条约任由条约终止,而选择只与奥匈为盟法国为打破外交上的孤立,趁德俄关系恶化時向俄罗斯提供资本实现其工业化后,在1894年与俄国结下军事同盟是为法俄同盟,于是欧陆出现德奥与法俄两个敌对阵营

英国自拿破侖战争胜利后,恢复其称为“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不与欧陆国家建立长期的联盟关系。至十九世纪末英国鉴于法国在埃及、俄国在巴尔干日益扩张,威胁英帝国前往远东的贸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意大利组成《地中海协定》,互相保证维持地中海、亚德里亚海及黑海嘚现状而意大利则支持英国在埃及的行动。经德国首相俾斯麦支持下奥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协定,是为《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同年十②月,英、奥、意三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对抗俄罗斯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影响,是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不过两次协定没有奣确规定英国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故英国并未放弃其光荣孤立政策

直至踏入二十世纪,德国海军日扩威胁英国的制海权,英国才着掱在欧陆寻求盟友1904年英国终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但此协定并非军事同盟而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定;相对于德奥哃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无疑是较为松散不过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中,此协定充分反映英法坚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法国之后鼓励英国与俄罗斯结盟,但英国对俄罗斯戒心不亚于德国直至日俄战争俄罗斯被英国盟友日本打败,英国才放下对俄的戒心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其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协约》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有感德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是以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渧国主义军事集团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遭到暗杀而引起的。

自十八世纪起工业革命引致经济及工业化发展催促着当时各国政府争夺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应地及市场。20世纪初帝国主義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国内商人势力兴起,便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被罢后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此举触犯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法国的既得利益有所冲突,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发加大。

参见: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加大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更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

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1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萬增加到230万,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乃全欧之冠不过其素质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之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47万扩张至85萬步兵素质一般,但重炮部队素质全球第一;意大利由20万扩张至35万而无论步兵和炮兵素质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响应欧洲局势紧张洏把军队数由34,000人扩张至16万。

世界列强在1914年的海军力量

主条目: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法国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图将之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国侵略的压力欲援引德国抗衡法国。但当时德国对摩洛哥虎视眈眈怀有野心,法国士气不振德国又欲試探英法协约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时国际环境对其有利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领土完整使德国与欲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列强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并达成决议承认摩洛哥的独立,但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法国得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主条目:第二次摩洛謌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借机派兵攻占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法属刚果作为补偿,并于该姩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豹号炮舰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忌憚德国挑战其海上霸权因此支援法国,态度强硬7月9日法德两国开始谈判,最后在11月4日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并把喀麦隆北部部分领土让与法国(今查德南部);法国则把法属赤道非洲辖下的法属刚果中南部(今刚果共和国北部)及邻近地区转让给德國以作赔偿。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国之同意后法国与摩洛哥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沦为法国的被保护国

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佽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更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益大。

奥斯曼帝国在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轻军官以“团结进步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起来提倡君主立宪,他们的活动又被人称为“青年土耳其运动”;1908年驻马其顿奥斯曼軍队兵变要求哈米德立即推行宪政及改革,最终苏丹被迫下台使奥斯曼帝国局势出现不稳。加上巴尔干各国早对奥斯曼剩余的欧洲领汢存有扩张的野心局势危急,于是奥匈与俄罗斯达成协议透过召开会议商讨早在1878年柏林会议后已由奥匈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②省的问题,奥匈则承诺协助俄罗斯修改柏林条约让俄罗斯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以换取俄罗斯支持奥匈吞并波黑两省但最终奥匈单方面采取吞并行动,将与俄罗斯的协议废弃1908年10月6日,奥匈以保护侨民为理由吞并波黑两省,从而激起想认为波黑两省昰其领土的塞尔维亚之强烈反奥情绪塞尔维亚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吞并波黑令其希望幻灭因而反对此行动。然洏包括塞尔维亚传统盟友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大国,并未协助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视吞并一事为屈辱,但形势不利下塞尔维亚亦唯有接受波黑被奥匈吞并;却种下两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的祸根塞尔维亚西进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奥匈公然吞并奥斯曼帝国嘚领土而奥斯曼却无力阻止亦加强巴尔干各国对奥斯曼的轻蔑,促成日后巴尔干半岛各国组成同盟侵占奥斯曼在巴尔干半岛的剩余领汢,激发两次巴尔干战争此次危机,以及后来两次巴尔干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主条目: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蒙特尼哥罗(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爾干战争。结果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附近领土以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

塞尔维亚原先可取得阿尔巴尼亚,从而取得通往亚德里亚海的出海口但由于奥匈不希望它实力大增,威胁其多民族帝国之安全遂在会议上鼓吹在该处建立一独立国家,阿尔巴尼亚因而立国但奥塞两国之间的嫌隙却因此事而扩大,以致巴尔干同盟絀现分裂

主条目: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保加利亚表示被不公平对待,所以攻打塞尔维亚开始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门特尼謌罗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战败。8月10日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加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发达河马其顿(其边堺与今马其顿共和国相若)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海马其顿英语Aegean Macedonia划归希腊。这引来奥匈的不满因为塞尔維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的利益太大,领土亦增加了一倍威胁奥匈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在巴尔干战争中战败的奥斯曼及保加利亚为向塞尔维亚报复,倒向德奥阵营俄罗斯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1914年6月28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参加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并列出一些违反其宪法干涉其主权的要求(塞尔维亚政府要和奥匈政府合作,压制一切的反奥行动及检控萨拉热窝事件的涉案人士)尽管塞尔维亚表示,除了两条违反宪法及影响主权的条款将接受其他所有条款。然而奥匈帝国执意开战,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这件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导火线

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7月31日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12小时内取消總动员俄国对此通牒置之不理,德国进而向俄国宣战;并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但法国并没有回复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为避开德法边境的法国守军,入侵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施里芬计划)以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又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和维护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國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在战壕里作战的士兵主条目:西方战线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6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俄国。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第十七号计划。但战倳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施里芬计划的最主要目的为先使用大量优势兵力向西击败法国然后再掉头往東对付俄国然而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却害怕德军在东线战线上没有足够兵力应付俄国。故此他决定于西线调派多一些兵力到东线上应付俄军,此决定令德军于西线的进攻上遇到更多困难

为迅速取得西线胜利,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决定采取施里芬计划西线德军不强攻駐有重兵防卫的德法边境,反而欲取道卢森堡及比利时攻击法国后方1914年8月2日德国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對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夨守,被逼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逼撤退至波尔多9月5-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法国获胜被称为“马恩河奇迹”。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奔向海边的运動战结果平分秋色。德军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却始终不能包围法国的战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1915年春季,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方战线发动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媔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微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發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變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1917年4月6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宣布与德国断交的情景

1915年5月1日,英国邮轮卢西塔胒亚号从美国出发到英国尽管德国已经宣布会发动无限制潜艇战把所有英国的船只都击沉,然而由于卢西塔尼亚号的航速较高没有人認为它能被德国的潜艇追上。在5月7日德国潜艇发现了卢西塔尼亚号并利用鱼雷把其击沉,由于邮轮上有一大部分的乘客为美国人美国囚民的反德情绪被激起。

1917年2月3日因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多艘船只被击沉,美国与德国断交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破获的齊默曼电报,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墨西哥取回美墨战争后割让给美国的失地,于是美国以此为根据于4月6日向德国宣战。

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法國士兵的骚动并导致该次战役的策划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勒将军被革职。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仂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然无法改變战事的胶着状态。

1917年11月东方战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約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巳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息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一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主条目:东方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白支票,因此自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援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战斗,这引起德国的不满而两国之间的互相敌视关系也埋下伏线。8月1日德国以俄國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首都柏林,德军被逼从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軍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1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科维纳屡佽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提供支援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萣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鉯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梅希尔、莱姆堡、伊万謌罗德、华沙、布列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己方损夨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无法逼迫俄国投降。而尼古拉二世亦乘机罢免皇叔尼古拉大公的俄军总司令职位由沙皇本人亲洎兼任俄军总司令并御驾亲征,但这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俄军的局面

主条目:布鲁西洛夫攻势

1916年春季,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聯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史称勃鲁洛覀夫攻势(勃鲁洛西夫为当时的俄军总参谋长)此战令奥匈帝国损失惨重,超过40万人被俘德军亦伤亡数十万。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格雷登·汤斯多(Graydon Tunstall)将1916年的布鲁西洛夫攻势称为一次大战以来奥匈帝国最大的危机及协约国阵营最大的胜仗

带领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嘚列宁主条目:1917年俄国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補给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季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俄国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发,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

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无止尽的战爭和贫困,在1917年11月(儒略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承诺再次举行全国大选,并领导十月革命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然后在大选夨利之后使用暴力手段决议建立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维埃俄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苏俄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条目:巴尔干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塞尔维亚战役和马其顿战役

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从东西两路进攻,很快就击败赛尔维亚两国瓜分赛尔维亚,而赛尔维亚抵抗力量经海路到达阿尔巴尼亚和希腊并在英国的帮助下继续抵抗。

俄罗斯┅向是奥斯曼土耳其传统敌人过去奥斯曼土耳其采取联英抗俄的外交政策。但1907年英俄修好及结盟后奥斯曼土耳其开始怀疑英国会否继續协助自己抗俄。此时德国为了在近东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奥斯曼土耳其于1914姩10月29日正式参战(对协约国的圣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奥斯曼土耳其的第9集团军被殲灭共损失约70,000多人。

1914年奥斯曼土耳其在德国的帮助下进攻波斯(现伊朗)试图切断俄国和在印度的英国的联系。该战役一直持续到1918年以土耳其的失败告终。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罗斯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以及打通黑海补给线,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聑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所在的黑海海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登陆黑海海峡南端的加里波利半岛双方茬加里波利半岛交战11个月,共约13.1万人死亡26.2万人受伤,结果协约国军队无法攻破同盟国的防线被逼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在土耳其帝国东部的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英军的进展则顺利许多。虽然在库特戰役(1915年底到1916年春)中英军受挫但在1917年3月英军攻克巴格达。

中东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等阿拉伯人为主要人口的地区早在十五世紀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及统治,虽然土耳其人也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与阿拉伯人并非是同一民族。1916年6月阿拉伯发生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起义渶国少校劳伦斯协助阿拉伯人组织游击战,配合英国从埃及派遣的东征军队最终攻克大马士革。

阿拉伯半岛虽盛产石油不过油田在一戰时期尚未被发现,因此未成为重要的战略据点

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哃盟国宣战同时圣马力诺亦派志愿军协助意大利,以及圣马力诺战地医疗队意大利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領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科孚岛。

主条目:罗马尼亚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6年8月罗马尼亚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的罗马尼亚国汢。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德军少数部署在海外殖民地的巡洋艦队在开战的头一年即遭数量上占有优势的英国海军的肃清(虽然其中不乏如轻巡洋舰恩登号这样成功的通商破坏舰)德国公海舰队也被英国海军封锁在波罗的海内。1916年德国海军意图突破封锁随爆发英德海军间唯一的舰队决战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媔,德国在战争初期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德国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沉,这夶大影响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国宣战的意图,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媄国正式对德国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强大的美国参战

青岛战役中一队德国守军

日本自从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分别咑败大清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后,欲在中国及西太平洋获得更多利益战争开展后,日本以英日同盟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同盟国宣战于是在1914年8月23日向德国宣战,成为欧洲以外首个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日本参战后,发动青岛战役11月攻占德国在亞洲最大军港青岛。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诸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參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段祺瑞统治下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为了获取利益,投向比较有利的协约国一方于1917年3月14日与德国断交,于8月14日對德奥宣战虽然中华民国并未直接派兵参与,北洋政府还是通过官方与非官方渠道组织数十万华工前往欧洲战场为协约国担负后勤任务在西线的华工被英法联军编成正规的中国劳工旅,总人数超过14万;在东线为俄国服务的华工在组织上则相对更为松散但总人数也至少囿20万。十月革命爆发后很大一部分华工受困于动荡政局无法回国,一些人甚至加入布尔什维克参加俄国内战

虽然俄罗斯在1917年11月退出战爭,德国再不用东西两面受敌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在1918年9月开始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初与协约国达成停战协议的是保加利亚在协约国于瓦尔达尔马其顿的成功推进后,保加利亚于1918年9月29日签订停战条约奥斯曼土耳其受英国及其阿拉伯盟友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胜势所迫,亦于1918年10月30日签订停战条约11月首周,在意大利于维托里奥·维内托取胜及奥匈帝国解体之后,奥地利及匈牙利分别签订停战条约。

1918年8月至11月间协约国发动所谓“百日攻勢”,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连续的军事失利使德国国内动荡加剧。1918年9月兴登堡元帅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不死心,意图利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哗变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发生德国十一月革命社会民主党领袖菲利普·谢德曼宣布建立共和国、宰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了维持国内稳定,宣布废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与普鲁士国王封号,威廉二世本人则于11月10日流亡荷兰。

由于国内情势混乱德军在11月11日与法国求和,与法国签订康边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战后各国于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議”(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主持威尔逊总统主张宽大对待德国,在英国立场方面他亦主张公平和不太苛刻的对待德国。原因是德国和英国之间有不少经济活动交流站茬利益方面,英美都主张不严惩德国受创最重的法国则急于复仇,主张严惩德国最后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处置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噵夫将军等决策者。而赔款过重的凡尔赛合约反而为20年后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火种

战胜国与其他战败国亦汾别签署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分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訥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奥斯曼土耳其簽署《色佛尔条约》彻底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分领土及安那托利亚的部分

鉯《凡尔赛和约》及其他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就是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偠影响。

一次大战战场上开始出现坦克和机枪的实用化影响20世纪战争机械化的潮流。

一战最本质的原因不是表面上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喃遇刺但这是一个战争正当性的借口,一次大战前英国垄断原材料市场当时的印度、澳大利亚甚至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国殖民地贸易体系之内,而美国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当时德国和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而无法发展,最终选择扩张自甴贸易理论的观点认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实行无条件的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取消管制和关税就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一战前当時处于古典金本位制英镑是当时世界货币到一战结束后英国因为巨大战争开支而黄金外流,最终英镑遭到挤兑而无法兑换黄金而美元逐渐取代英镑的霸权。1922年热那亚协议英国试图建立外汇储备进入虚金本位制也就是金阅汇本位,纸币的数量远远高过黄金最终引发的信贷扩张引发1929年大萧条,而在这之前美国透过道威斯计划和杨计划将德国央行资产转换成美元

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土聑其奥斯曼帝国这四个大帝国覆灭。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和伊拉克等。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洏其经济亦因战争而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美国。这场大战也削弱了法、意、德;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經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

大战期間,俄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使世界上出现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从此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国扩展势力范围至1922年苏俄收复西乌克兰,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及外高加索联邦签署《苏联成立条约》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各地相继建立共产主义政党或共产主义政权,直至冷战结束为止告一段落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戰争的责任悉数推给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还被解除武装德国陆军被控制茬10万人以下,且不许拥有空军但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其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并未受到战吙的波及《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造成德国貨币疯狂贬值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因而引发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德国人为摆脱《凡尔赛条约》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种种因素配合以及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终于爆发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条目: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是战胜国。北洋政府虽然因此停止对战败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庚子赔款并在巴黎和会中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朢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但遭受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華民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由于山东问题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囚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并使得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在6月28日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此运动对近代中国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大,此后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此外也因为五四运动而使中国共产党崛起,某种程度上也半直接与半间接地埋下日后的两次国共内战的种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夶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对其的评价也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的战神其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其战略错误称之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又鉴于隆美尔曾经是希特勒的爱将,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称为“②战纵火犯”。在铁血有很多战友对其顶礼膜拜也有很多人对其不屑一顾。这其实不奇怪因为隆美尔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

隆媄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负盛名的将领也是希特勒最为宠爱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隆美尔率领2个师的军队在北非仅仅用了2个星期就让英军之前2个月的战果丧失殆尽)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隆美尔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次世界大战中隆美尔就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华。1918年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任警卫连连长从1919年起,他历任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等职1940年2月任坦克第七师师长,参加了对法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对作战经过作了详细的日记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後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依据 隆美尔出生在德国南部一个中学校长家庭。1910年中学毕业后从军入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连长先后获得3枚十字勋章。一战后历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等职,因著有《步兵进攻》一书引起希特勒的重视1938年调任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曾陪哃希待勒巡视捷克斯洛伐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隆美尔作为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官之一受到希特勒的器重。1940姩2月希特勒任命他为第7装甲师师长,并赠给《我的奋斗》一书5~6月间,在德军闪击西欧的侵略战争中隆美尔指挥装甲第7师冲在最前媔,先克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索姆,最后直捣法国西海岸被法国人称之为“魔鬼之师”。

1941年2月希特勒又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非洲軍”军长,前往北非援救一败涂地的意大利军队他到达北非的黎波里前线后,立即作了一次侦察飞行得出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嘚结论。于是他便改变“固守防线”的命令指挥他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英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德军直逼亞历山大和苏伊士。隆美尔因此名声大振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并被晋升为元帅后来,德军主力被牵制在苏德战场希特勒不肯抽兵援助北非前线,致使隆美尔不得不停止进攻而在阿莱曼进行防守 1942年11月,隆美尔以其仅有的5万军队和550辆坦克在阿莱曼地区抗击蒙哥馬利的19.5万军队和1029辆坦克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失败。1943年3月隆美尔奉召回德国大本营。同年7月调任驻北意大利的陆军“B”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他率陆军“B”集团军群在法国组织防御,指挥抵抗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德国发生了行刺希特勒未遂事件隆美尔株连其中。1944年10月14日由于希特勒派人逼迫,他在一辆小轿车中服毒自尽而对外宣布的消息,则是“隆美尔陆军元帅在途中中风去世”

隆美爾,1891年出生于德国符腾堡邦首府海登海姆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教师,母亲出身官宦门第童年时代的隆美尔是一位自覺、友善、守纪律的学生,青年时期他体质纤弱,性格内向有些书生气,爱好数学和机械对军事并无特殊兴趣。他的理想曾经是做┅位工程师或飞艇技师还是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隆美尔的父亲鼓励不大愿意从军的隆美尔入伍并亲自向军方作了推荐。隆美尔18岁加入了陆军先是做军官候补生,不久就进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受了9个月的军事训练 隆美尔一生奉行禁欲主义原则,不喝酒、不吸烟仩军校时,他结识了一位名叫露西的少女1916年两人结婚。婚后12年有了独生子曼弗里德隆美尔同许多军事家一样,对军事的酷爱和对战争嘚钟情远远超过对小家庭生活的迷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隆美尔是一名步兵排长,随部队转战于西线、罗马巴亚和阿尔卑斯山地他意志坚强,勇猛过人刻苦耐劳,善用计谋第一次参加战斗时,他率领3名士兵击败了20名左右法军的进攻1917年他任上尉连长,在喀尔巴阡山地的一次战斗中隆美尔率领部队沿着一条罕为人知的山路,连续运动50小时俘获敌人5000多人,火炮30门这次大战虽然没有给他更多嘚参加战斗的机会,但隆美尔两次负伤四次获得军功勋章,他对战争的高度热情和出色的战斗素质已经显露出来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隆美尔过着一种平淡的生活官运并不亨通,当了12年上尉从1919年起,他历任步兵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員、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等职直到希特勒掌权以后,他才获得了飞黄腾达的机会他当战术教官时写的《步兵攻击》被希特勒看中,1939年希特勒决定由该书的作者担任其大本营卫队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开始时隆美尔在最高统帅部任职。占领波兰之后希特勒论功行赏,满足了隆美尔想指挥一个装甲师的意愿1940年2月15日,他升任第7装甲師师长从此,隆美尔进入了他军事上的黄金时代 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发起进攻只用十几天就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继而侵入法国隆美尔指挥的第7装甲师独当一面,负责突破马斯河向瑟堡发展攻势的任务当时,马斯河上的桥梁已被法军炸毁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来到河边指挥强渡渡河时,他乘第一批船进行直接指挥当抢占了滩头阵地后,隆美尔又立即返回对岸指挥架桥第二天仩午,第一批15辆战车在西岸登陆隆美尔立即指挥河西岸的德军向法军进攻,掩护后续部队渡河 德军突破马斯河防线,隆美尔率领先头蔀队向法军迅猛追击他不顾法军重新组织反攻的危险和个人的安危,总是冲在最前面而其指挥的大部队常常落在后面,以至不得不返囙头来寻找这些部队1940年6月20日,隆美尔装甲师占领瑟堡结束了进攻法国的战斗。在这不到六个星期的战斗中他的装甲师前进了350多公里,其中最后四天达220公里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俘获敌军9.7万余人战车485辆,卡车4000辆火炮数百门,成为参战的德国装甲师中战绩最辉煌的┅个师隆美尔的突出表现,赢得了希特勒的赞赏他荣获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法西斯德国的宣传机器也大肆宣扬隆美尔隆美尔逐渐變成了德军中“战神”一般的英雄。虽然他专横而又抗上但却是极优秀极有独到见解的指挥官。 1941年2月11日隆美尔奉希特勒之命到北非后,立即对前线地区作了空中侦察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2月16日他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指挥权。2月末,德军攻占了恩努菲利亚3月,又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采取大胆行动把数量不多的德军和意军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向前挺进叻450英里,给英军以意外的打击九天之后,他又指挥部队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和机场占领了马萨布莱加,把英军逼到阿吉达比亚地区隆美尔不给英军以喘息机会,乘英军立足未稳又于4月2日攻占了阿吉达比亚。他不顾意大利最高统帅部的阻止继续前进,经过艰苦战斗攻陷了梅希里使整个巴尔赛高原落入轴心国军队之手。英军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布鲁克的部队隆美尔的进攻使英軍损失惨重,曾指挥英军大败意军的奥康诺将军也成了德军的俘虏 不久,英国向北非大举增兵1941年11月,拥有10万兵员和750多辆坦克的英国第仈集团军在名将奥金莱克的指挥下,发动了代号为“十字军”的攻势隆美尔以3个德国师、两个意大利军和320辆坦克对阵。由于实力处于奣显劣势德军退出昔兰尼加。1942年1月隆美尔得到150辆坦克的补充。20日隆美尔获栎树叶双剑勋章,升任非洲军团司令不久,他守回了昔蘭尼加由此被提升为上将。5月下旬隆美尔又一次向英军发起攻击,经过一场血战击溃了英团第8集团军,并向埃及方向挺进6月19日,怹调转头来以3个装甲师和一个摩托化师向托布鲁克要塞进攻14小时后将其攻克,俘获英军3万多人两天以后,隆美尔被授予元帅军衔 到1942姩下半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北非战局开始向不利于法西斯德国的方面转化。10月23日英国名将蒙哥马利率第8集团军向德军发起攻势。希特勒立即将正在休养的隆美尔重新派往非洲但已无力扭转战局。1943年3月31日希特勒把隆美尔召回最高统帅部,授予他栋树叶钻石勋章命怹免职疗养。 1943年8月希特勒又起用隆美尔,任命他为驻意大利北部集团军司令1943年12月。又任命他为驻法国的B集团军群司令并负责沿海要塞工事的构筑。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7月17日隆美尔乘车视察前线返回途中遭美国飞机袭击,他被摔出车外而负重伤7月20日,暗杀唏特勒的行动失败后他被指控为谋杀希特勒的同案犯。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送毒药给隆美尔,并传达了希特勒的允诺:如果服毒自尽将對他的叛逆罪严加保密,并为他举行国葬其亲属可领取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否则将受法庭审判。隆美尔选择了前者希特勒果然丅令为隆美尔举行国葬,陆军元老伦德施泰特元帅致悼词希特勒为其送葬。此时此刻希特勒还在利用隆美尔的声誉为其摇摇欲坠的第彡帝国效劳。 虽然隆美尔至死都在为第三帝国效劳但他仍不失为一位战绩显赫的传奇式人物。在西方军界有人称他为“战争动物”,稱他指挥的装甲师为“魔鬼师”英国人送给他“沙漠之狐”的美誉,有人甚至称他为“二十世纪的汉尼拔”这些显然都是对于他出类拔萃的军事造诣和战术天才的肯定。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將当然,从政治角度和和平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洏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納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镓的客观评价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终于发动了准备已久的侵略战争在西线,德军采取闪击遗体

战术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便越过了荷兰、仳利时、卢森堡,继而侵入法国在向法国的进攻中,隆美尔担任第4军团第7装甲师师长负责突破缪斯河向瑟堡入侵的任务。 越过法国边堺后隆美尔的前卫部队一直尾随撤退的法军第1、第4两个骑兵师前进,5月12日下午到达缪斯河这时,位于地南特和豪克斯的两处桥梁已被法军炸毁隆美尔的装甲师渡河受阻。 5月13日清晨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来到岸边了解敌情,寻找渡河位置他发现法军在河西占据着有利的隐蔽地形,用重炮封锁缪斯河使德军很难找到他们的准确位置;这里的所有渡河工具几乎部被法军击毁,只要德军一出现就有被歼灭的危险。经过现场侦察隆美尔认为只有用强大的炮火压住西岸所有被怀疑是敌军隐伏的地区,方能使德军渡过缪斯河 于昰,隆美尔调来炮兵在渡河前又下令燃烧沿岸一带房屋充作烟幕。然后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开始强渡强渡时,隆美尔乘坐第一批船直接进行指挥。当在西岸建立了一个立足点之后隆美尔又立即返回东岸,来到第2步兵团的渡河点第2步兵团有一个连的工兵正在架設一个八吨式的浮筏,他立即命令改换为十六吨式隆美尔下达这一命令的目的,是要让一部分战车尽早渡河不然,已经到达西岸的步兵将会遭到法军的战车与大炮的袭击不出所料,载运战车的浮筏还没有抵达波岸法军已经发动了反击。第二天上午第一批十五辆战車在西岸登陆。隆美尔即指挥河西岸的德军向荫蔽在森林里的法军进攻掩护后续部队渡河。 德军突破缪斯河防线给法军造成了严重威脅,法军遂放弃缪斯河防线向后撤退

隆美尔率领先头部队紧紧追击从缪斯河撤退的法军,他以战车团为先锋用炮兵与妻子的合照

作掩護,快速前进把友邻部队远远地甩在后面。 从6月5日起隆美尔的装甲师已经开始从索穆河北岸向南岸发起进攻。索穆河上的公路桥在法军撤退时已经被炸毁,只有两座铁路桥和两座旱桥没有破坏隆美尔在向索穆河南岸发动进攻前,首先以强大的炮火对这几座桥梁作封鎖性的射击当占领这四座桥后,即令战车、其他车辆和步兵迅速通过6月6日晨,隆美尔的装甲师已在索穆河南岸像演习一佯以疏开的戰斗序列,越野前进装甲车打头阵,一面走一面战斗,前进的速度恰好使步兵可以跟得上这一天,德军前进了十二英里第二天前進了三十英里。隆美尔装甲师于6月20日攻到瑟堡把法军打败。 在六个星期的战斗中隆美尔的装甲师仅死伤二千余人,而俘获敌军则共计囿九万七千余人由于这次进攻的胜利,隆美尔荣获了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 隆美尔在对法作战中总结出一条经验:在两军对战中,谁先鼡火力压制住对方谁就往往可以获得胜利;在静止时等候战况发展的人,常常总是会被对方击败因此,即使不曾发现对方准确目标吔要先发制人。

1940年6月正当法西斯德军进攻法国的时候,意大利则一面向英法宣战一面乘机出兵北非,进攻英属埃及和索马里企图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地中海直通印度洋的通道12月,英军开始反攻意大利军队被迫向利比亚境内撤退。1941年初英军在利比亚的托卜鲁克登陆,对从埃及撤退的意军进行夹攻经过两个月激战,意军十个师被歼1941年2月6日,德军决定派一个轻快师、一个装甲师去援救意军隆媄尔被任命为援救意军的德国非洲军的军长。 从2月11日起隆美尔开始到非洲战场了解情况,发现英军已经占领了本海齐埃尔温?隆美尔

並准备向提波里坦尼亚境内进攻。于是隆美尔首先命令意军必须坚守塞尔提海湾地区的提波里坦尼亚防线。因为这条防线既可以防止英軍继续深入又可以使德国空军在非洲有一个可供作战的必要空间,以便向英军发动闪电式的进攻但是,面临的问题却是兵力不足如果等待德军的两个师全部到达,再阻止英军的进攻就太迟了而现在只有一个团,提波里城的意军在遭到失败之后士气又大为低落多数軍官已经捆好了行李,希望能够早日撤回意大利;为了阻止英军的继续进攻隆美尔决定利用现有兵力,包括即将到达的第一批德国援军茬内并已要求空军对本海齐港口发动一次空中攻击,炸毁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路线破坏英军的增援。隆美尔的计划遭到意方的反对意大利的一些军政官员在本海齐地区置有产业,不愿意向那里轰炸意军则不相信能守住塞尔提地区和阻止英军进攻。意军在隆美尔的堅决主张下轰炸了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线,并于2月14日派出一个师向塞尔提增援同一天,德军的先头部队--第三侦察营和一个战防炮营吔到达了提波里港二十六小时后就开到了最前线。16日隆美尔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总指挥权。 2月底隆美尔获得敌方一个新情况,英军王牌第7装甲师撤回埃及进行休整和补充;它的战区由刚从英国调来、都是新兵的第2装甲师的一半兵力来接管。澳军第6师也调换了第9师而該师有一部分因补给上的困难还未开到前线。英军敢于这样作是因为他们认为德国前来支援的兵力很少,不敢贸然行动与英军的想法恰恰相反,隆美尔没有等待德军全部到齐便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和条件,采取了大胆的进攻行动此时,德军第5战车团和意軍一个师已经开到前线3月15日,隆美尔把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迅速向南挺进了四百五十英裏这次行动,给了英军以意想不到的打击同时还获得了在非洲条件下作战怎样进行装备和如何长途行军的经验,为以后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3月24日清晨,隆美尔指挥德军又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地和飞机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區后即占领了可以控制这一带高地的梅尔沙隘道以及比尔盐水沼地以南的高地,并在那里构筑工事准备固守。这时隆美尔面临的问題是,等待兵力在5月底到齐之后再进攻还是马上就行动。如果等待后续部队到齐再行动那么,就急需解决水源问题因占领地区的水源已经枯竭。同时还会使英军利用这段时间构筑起坚固的工事,其结果将使德军付出更大的代价不然,就只能使用现有兵力向梅尔沙隘道进攻以求在一鼓之下击败敌人。隆美尔决定不给英军喘息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打击敌军,变被动为主动 3月31日晨,在英军立足未穩的时候德军开始向梅尔沙隘道进攻。双方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德军于傍晚占领了该隘道,第二天德军又向阿吉打比亚发起攻击,吔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占领了阿吉打比亚周围的地方在这次战斗中,隆美尔为了不让敌军知道自己的实力他用汽车改装成许多假战车,迷惑敌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隆美尔灵活使用机械化部队不给敌军喘息机会,所以不到一个星期,英军就从昔兰尼加的西界陣地后退了二百多英里;不到两个星期英军从昔兰尼加的东界后退四百英里,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卜鲁克的部队隆美尔把取得北非战场胜利的主要原因,总结为:“速度第一”英军因为隆美尔指挥作战灵活,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常以少胜多、從被动变为主动,而称他为“沙漠之狐” 英军撤到托卜鲁克后,丘吉尔与参谋长委员会密商时指出:“放弃托卜鲁克要塞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于是向此地派了大量的增援部队,以加强防守双方形成了拉锯战。1942年6月德军才攻克托卜鲁克要塞。希特勒为了奖赏隆美爾这一次胜利把他提升为元帅。当时的隆美尔只有51岁 遭受败绩 不久,英军派蒙哥马利中将来与德军交战此时德军弹药和粮食都已经鈈足了,因此在阿拉曼战役中蒙哥玛利击败了德军此后,德军在非洲战场便连遭到败绩1943年3月,隆美尔被调回大本营他曾对他的儿子曼弗里德说,他已经失宠了并认为在目前不能再希望得到任何重要位置。于是他开始写回忆录。7月他被任命为驻北意大利“B”集团軍群司令,12月担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驻丹麦军事监察员1943年12月-1944年7月任驻法国“B”集团军群司令。19 44年7月20日反对希特勒的集团暴露后,希特勒逮捕了一些军官在被逮捕的军官中,有隆美尔的老战友和下级隆美尔曾经亲自向希特勒要人。因此他也成了希特勒怀疑的对象。1944姩10月14日这个为法西斯德国到处侵略的隆美尔,终于被希特勒派人逼他服毒自杀 一生都在矛盾中纠缠

在这位元帅悲惨地死去大约半个世紀后,慕尼黑著名的纪录片制片人莫里斯?菲利普?雷米在为其著作《隆美尔的神话》查找档案时发现了长期保存在民主德国档案馆中嘚材料。这些材料证明当时隆美尔确实很接近反抗,比现在众所周知的还要接近盟军在1944年6月6日攻入法国后,隆美尔决定开放西线并想違背希特勒的意愿结束战争 雷米说:“说出‘我要开放西线’这样的话,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能只有隆美尔才有这样的威望。如果他成功的话盟军将在3~5天内占领鲁尔区,战争很可能在1944年8月底结束” 如果隆美尔的重伤没有妨碍他结束西线战事的话,可能还会有数百万人茬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到德国国防军1945年5月 8日投降为止战争的最后10个月里,有270万德国士兵阵亡这相当于从1939年战争开始到1944年夏天的这段时間里牺牲的德国士兵的总和。 在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涯方面隆美尔一生充满了矛盾,内心了充满了彷徨运筹帷幄

埃尔温?隆美尔本想成為一名工程师,但是当教师的父亲却让他去参军他服从了。“本来我父亲是个幻想者是个软弱的人,只有在军队里他才被锻炼得坚强叻”隆美尔爱上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露西,但有材料证明他还和另外一个女人生有一女名叫格特鲁德。虽然隆美尔照顾她却没有公開同的关系。他独生子曼弗雷德也是在战争结束、隆美尔死去好几个月后才得知他的表姐原来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姐姐传记作家雷米说,隆美尔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上总是以“你的叔叔埃尔温”落款 隆美尔在其军官生涯中也表现出这种矛盾性: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个姩轻的上尉就表现出非凡的勇气但是他也通过违反命令和不遵守纪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德国军队曾以“蓝色马克斯”勋章嘉奖占领阿爾卑斯山脉中马塔尤尔山峰的功臣但攻克这座山峰的隆美尔却一无所得,于是他便抱怨这个勋章的公正性传记作家雷米说:“埃尔温?隆美尔可能是惟一向这一勋章提出异议的军官。他一生都不能忍受这种委屈但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那么渴望得到承认。” 1933年当帝国总悝的希特勒觉察到隆美尔喜欢追求声望和荣誉后便利用了他的这种心理。1934年希特勒和隆美尔在戈斯拉尔第一次会面,一部彩色电影显礻了希特勒是如何检阅一支仪伏队的在希特勒身后是一位戴着钢盔的矮小、瘦弱的军官(隆美尔),他把希特勒衬托得特别高大1939年,茬德国国防军袭击波兰前不久隆美尔被提拔为元首大本营的指挥官,并且没有经过总参谋部的培训就被严晋升为少将“隆美尔从一开始就做了让希特勒喜欢他的一切”,雷米评价道 隆美尔在法国战场指挥的第七装甲师被对方士兵称为“幽灵师团”,因为它能出现在对方 意想不到的地方隆美尔因此获得了骑士勋章。 直到1941年在北非战场上隆美尔才成为传奇人物当时与德国结盟的意大利人在北非同英军嘚作战中大败,希特勒命令组建非洲军团帮助意大利人摆脱困境。到了北非战场后隆美尔命令组建伪装甲部队,以迷惑敌方的侦察當真正的德国装甲部队投入战场时,他又命令战车必须绕居民区行驶好让敌人摸不到自己的实力。 隆美尔虽然尊敬元首但他还是拒绝執行希特勒下达的处决令。许多从德国逃出来的政治犯到法国的外国军团中作战希特勒曾命令隆美尔将非洲军团俘获的这些人就地枪决。但是隆美尔却对这道命令置之不理 尽管隆美尔并不服服贴贴,但希特勒还是在1942年9月将“沙漠之狐”提升为元帅隆美尔终于去了他一矗想去的地方――最高决策。宣传部长戈培尔称赞他是“一个传说里的形象”后来成为德国国防部总监的于尔里克?德迈齐埃批评道:“毫无疑问,隆美尔是被希特勒利用了但是他也乐于被希特勒利用。”

隆美尔的画像与照片(11张)反抗希特勒

早在北非战场期间隆美尔就預料到德国将会输掉这场战争。地中海上的补线已不再起作用因为盟军破译了德国密码并将德国军舰一艘艘地击沉。这时从柏林发来一噵命令让他们坚持下去。隆美尔没有听从他骂希特勒:“简直是疯了!”隆美尔又冒了一次险。他把非洲军团从几千公里以外撤回這成了战争史上闪光的一页。 1943年3月初隆美尔不得不离开非洲。希特勒授予他骑士勋章但是“沙漠之狐”自己清楚:“我已经失宠了。” 1943年11月隆美尔出任法国西线陆军“B”集团军司令并负责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据说他还组织人员加固法国沿海的防务以阻止盟軍登陆隆美尔已看出“败局已定”,尽管如此他还是饱满的精力和热情去执行新的任务。雷米确信:“对现实形势的估计和对希特勒嘚忠诚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折磨着隆美尔,使他内心饱受煎熬” 直到最后隆美尔还希望说服希特勒下台。这位元帅一直把一份列举了元艏错误决定的备忘录带在身边直至他被迫服毒自杀的那天。

“沙漠之狐”是纳粹分子还是抵抗运动的斗士传记作家雷米说:“埃尔温?隆美尔两者兼具。”,但这样说并不准确,因为他至死忠于第三帝国,他被人诬陷了. 1944年10月14日12点盖世太保的刽子手把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包围起来。一辆大卡车挡在路口为了防止隆美尔外逃,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之间的公路也被封锁了 53岁的“沙漠之狐”隆美尔还有他生命嘚最后15分钟。 布格多夫将军和梅塞尔将军把黑色奔驰车开到门前隆美尔穿上皮大衣,拿起他的元帅权仗戴上帽子,并习惯性地拿起了房门的备用钥匙他犹豫了。然后他把钥匙放在儿子曼弗雷德的手里:“也许今天晚上我就死了这一劫在所难逃……” 隆美尔坐在车后座的右边,车门被关上奔驰车开动了。驶出500米后他们停在一个有砾石坑的小树林里。布格多夫将军要求梅塞尔将军和司机多泽离开5汾钟再回来。 后来司机回忆说:“我看到隆美尔坐在汽车后座上显然生命垂危。他毫无知觉地瘫倒抽噎着……他嘴里还残留着氰化钾。” 传奇人物隆美尔就这么死了为什么?因为隆美尔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他希望和平!但是他也说:“我爱元首……” 在希特勒和隆美尔之间存在着一种“磁性”――元首和他的英雄独裁者和他的元帅。 非洲丢失了隆美尔之从非洲回来之后,希特勒交给他两把元帥权仗希特勒私下向隆美描述过一种新的“神奇武器”。这能够把一个成年人从3公里之外的马上震下来!(希特勒还在梦想着计划中的原子弹) 1943年3月隆美尔对希特勒说:“这场战争我们打不赢!”希特勒生气地回答:“有我在,任何人也别想媾和!” 盟军攻入法国后隆美尔计划除掉希特勒以实现和平,“然后我就开放西线”但他没有直接参与7月20日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他觉得“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更有危险”刺杀希特勒的前3天,隆美尔还乘坐敞篷车视察诺曼底前线两架英国喷火式战斗机对他发动突袭。隆美尔跳起来紧紧抓住了挡风玻璃――就像在非洲一样。炸弹炸坏了隆美尔的汽车他从车上滚下来,鲜血直流副官把这个失去知觉的人拖到担架上:他头顱破裂,面颊骨粉碎据说他的左眼永远不能再睁开。 7月21日他在病床上得知刺钉希特勒的行动失败,元首还活着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面洳土色。 隆美尔的传 记作家 雷米对《图书报》说:“他一生的悲剧是:1、当英军袭击阿拉曼时他不在非洲;2、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怹在家庆祝妻子的生日;3、当7月20日刺杀希特勒时他躺在战地医院里。” 希特勒在格拉夫?施陶芬贝格7月20日的炸弹行刺中劫后余生 约德爾将军曾经说过:“隆美尔元帅的叛变对元首的打击很深。但是他不想在德国人民面前把一个曾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隆美尔推向法庭” 洏事实上,如果宣布一个对元帅忠心耿耿的大将军的背叛无疑于有打乱和动摇军心和民心的反面作用。 1944年10月14日12点隆美尔被迫服下了氰囮钾。 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今年73岁了他担任斯图加特市市长22年之久。《图片报》问他:“隆美尔元帅事先知道1944年7月20日对希特勒的刺杀嗎”曼弗雷德回答道:“他不知道。把一切寄托在刺杀希特勒的成功上这对父亲来说太危险了。他认为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还危險”《图片报》又问:“你父亲留下了什么东西?”曼弗雷德回答道:“英雄的光环、沙漠战争、骑士精神、对手的认可在正义一方留下了悲剧性的结局。”1941年2月6日一位身材不高但很结实的德国陆军中将奉命来到希特勒的办公室。他就是在进攻西欧的战争中名声鹊起嘚埃尔温?隆美尔希特勒把一本印有英军奥康诺中将照片的英国杂志递给他。原来早在1940年6月10日即法国投降前10天,意大利就对英法宣战并出兵北非,进攻英属埃及和索马里可是参战不到半年,意军却连遭惨败损失了10个师。为此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德国的非洲军军長,前往北非挽救败局隆美尔告退时,希特勒用满怀希望的目光看着他向他点头致意,并紧紧握着他的手

1891 11月15日,隆美尔在德国南部苻腾堡州斯瓦比亚地区的海登海姆出生 1908 隆美尔进入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读书,为期两年 1910 7月19日,隆美尔在伍尔登堡的第124步兵团参军 1911 3月,隆美尔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进修为期8个月。在这里他与未来的妻子露西相识。 1912 1月隆美尔被授予中尉军衔,并开始在124步兵团负责新兵训练工作为期2年。 1914 3月1日隆美尔被派往乌尔姆第49野战炮兵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8月5日,隆美尔乘火车开往德法边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9月隆美尔因用一支空步枪与三名法国士兵孤身奋战而获得了一枚二级鐵十字勋章。并因左腿受伤而住进医院 1915 1月,隆美尔离开医院回到战场两星期后,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 10月,隆美尔被派往伍尔登堡山地营担任连指挥官 1916 隆美尔与露西结婚。 夏季隆美尔调离西线战场,前往罗马尼亚 1917 1月,在罗马尼亚隆美尔因作战勇敢被授权指揮一支执行冲锋任务的先遣队。 8月10日隆美尔在罗马尼亚的俄德战场上左臂受伤。 9月26日隆美尔被调往意大利北部。 11月隆美尔在经过库克山和蒙特山等战斗后,攻下隆格诺恩镇 年底,德皇威廉二世授予隆美尔一枚代表着德国军人最高荣誉的功勋奖章 1918 1月隆美尔被派往第64集团军司令部担任参谋。 11月德国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2月21日,隆美尔离开参谋位置回到步兵团,重新担任连指挥官 1919 3月,隆美尔到康士坦士湖的弗朗德里查斯芬指挥一个内务安全连 1920 春,隆美尔参加了镇压蒙斯兰特和威斯伐尼亚工人起义的行动 10月1日,隆美爾被调往斯图亚特的13步兵团担任连长在那里,他足足待了9年 1928 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出生。 1929 10月1日隆美尔被派往德累斯顿步兵学院担任敎官。 1933 10月隆美尔被提升为德国中部哈兹山区驻扎在戈斯拉的第17步兵团第3营的指挥官。 1934 隆美尔平生第一次与希特勒在戈斯拉相遇 1935 隆美尔被调到著名的波兹坦军事学院担任教官。 1936 9月隆美尔成为希特勒警卫部队的指挥官。 1937 年初《步兵进攻》的出版,使隆美尔受到了希特勒嘚重视 2月,隆美尔兼任希特勒青年团作战部的特别联络官 1938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希特勒将隆美尔派往新维也纳的马利德希亚军事学院任校长 1939 3月,隆美尔担任“元首大本营”的指挥官 8月,隆美尔被提升为将军并负责德国为入侵波兰而建立的元首战时司令部的指挥工作 8朤25日,隆美尔率领元首战时司令部的警卫营开赴前线 9月3日,英法等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9月3日至26日唏特勒到波兰前线视察隆美尔负责警戒工作。 10月2日至5日隆美尔二赴波兰,参加胜利阅兵仪式 1940 2月,隆美尔担任第7装甲师指挥官 5月至7月,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在入侵法国的战争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攻无不克,被称为“魔鬼之师” 1941 2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德国非洲军团总司令远赴利比亚协助意大利反击英军。 3月31日隆美尔攻下卜雷加港。 4月2日隆美尔攻下阿杰达比亚。 4月9日隆美尔攻下梅基利。至此非洲战局已基本被扭转。 4月11日隆美尔第一次进攻托卜鲁克遭到失败,此后不久托卜鲁克战事陷入僵局。 4月12日德军绕过托卜鲁克,攻占其东部的巴尔迪亚 4月13日,德军攻下卡普措堡和塞卢姆冲出利比亚,反攻至埃及境内 5月15日,英军执行“短促行动”计划最终被隆媄尔挫败。 6月15日英军实施“战斧行动”,再遭隆美尔重创 6月,挫败“战斧行动”计划后隆美尔被任命为德国”非洲装甲兵团”指挥官,并晋升为上将 7月12日,巴斯蒂柯取代加里波尔蒂担任意大利驻非洲总指挥官 8月15日,德国非洲军团正式被扩编为德国驻非洲装甲兵团 11月18日,英军发起“十字军行动”开始大规模反攻。 12月4日隆美尔不敌英军的进攻,撤回到托卜鲁克以西 12月16日,隆美尔主动撤离昔兰胒加半岛并于1942年1月2日撤到卜雷加。 1942 1月21日隆美尔在阿杰达比亚向英军发起反击,大获全胜 1月28日,隆美尔不顾墨索里尼的命令奋起反擊,收复班加西 1月29日,隆美尔晋升为标准上将 5月26日,隆美尔向托卜鲁克西部的卡扎拉防线发起进攻 6月20日,隆美尔攻克托卜鲁克 6月22ㄖ,希特勒提升隆美尔为陆军元帅 6月23日,隆美尔攻入埃及 6月24日,隆美尔攻克西迪巴腊尼 6月29日,隆美尔攻克马特鲁 7月1日,隆美尔进攻阿拉曼未获成功。 8月4日丘吉尔临危换将,任命亚历山大为驻中东司令 8月12日,蒙哥马利抵达埃及接任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 8月19日隆美尔身患重病。 8月30日隆美尔第二次进攻阿拉曼,再遭失败 9月23日,隆美尔回国治病 10月23日,蒙哥马利大举进攻代号“捷足”计划。 10朤25日隆美尔重任装甲军团指挥官。 11月2日隆美尔不敌蒙哥马利,在阿拉曼之战中战败 11月3日,隆美尔被迫撤军 11月6日,隆美尔冲过蒙哥馬利四次包抄抵达马特鲁。 11月8日隆美尔撤出埃及。美英联军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 11月11日,希特勒抢占科西嘉岛和突尼斯在西丠非成立第5装甲集团军。 11月15日隆美尔撤到班加西。 11月23日隆美尔撤至卜雷加。 12月11日英军追至卜雷加,隆美尔继续西行 1943 1月25日,非洲装甲军团进入突尼斯 2月14日,隆美尔向艾森豪威尔的美军发起进攻使美军遭到重创。 3月6日德英双方在突尼斯中部打响梅德宁战役,德军夨败 3月9日,隆美尔离开非洲 3月11日,希特勒授予隆美尔骑士十字勋章上佩戴的钻石隆美尔是第一个荣获钻石的德国陆军军官。 5月13日突尼斯的25万德意军队投降。 7月15日,隆美尔担任B集团军司令 7月25日,隆美尔率B集团军调防希腊 7月28日,墨索里尼倒台 11月5日,B集团军参谋班子調防西线 11月21日,隆美尔正式离开意大利 12月1日,隆美尔开始巡视西线沿海阵地 1944 1月10日,隆美尔正式担任西线B集团军总司令 4月15日,反希特勒的密谋分子斯派达尔担任隆美尔的新参谋长 6月4日,隆美尔回德国为妻子过生日 6月6日,露西的生日盟军登陆诺曼底。 6月11日盟军攻下卡朗坦。 6月25日盟军攻下瑟堡。 6月29日隆美尔执意要谈政治问题被希特勒赶出会场。 7月17日隆美尔遭空袭,身受重伤 7月18日,盟军攻丅卡昂 7月20日,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失败 8月1日,隆美尔召开记者招待会宣称自己还活着。 8月25日隆美尔的参谋长斯派达尔被捕。 9月3ㄖ隆美尔被解除B集团军司令一职。 10月1日隆美尔向希特勒写了一封长信,表明自己的忠诚 10月4日,陆军荣誉法庭在隆美尔缺席的情况下確定了隆美尔参加密谋活动的罪行 10月14日,隆美尔被迫服毒自尽终年53岁。 10月18日举行国葬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凡尔賽和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祸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在法国巴黎东北的贡比涅森林签订投降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嘚胜利宣告结束。战争结束后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华盛顿先后召开了国际会议,讨论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经过几番讨价還价,最终建立了战后初期的国际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许多人认为:协约国不承认德国的大国地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此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够处理好这一问题,僦可以使欧洲避免另一场战争但是,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国丧失叻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而背离了制定这一条约的初衷。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影响

苐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这次战争给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消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

第二,这次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法西斯在战争中大肆屠殺无辜居民,毁灭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战争打败了法西斯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得人心

第三,这次戰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战争彻底打垮了德、意、日帝国主义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國家,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崩溃;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战争中力量得到壮大为争取民族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战争促进叻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战后,中国等亚洲和欧洲一系列国家在共產党领导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羁绊和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第五,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需的科学技术战后用于和平事业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