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学不知道的出处这图出处,虽然不是完整版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悔学》

玉鈈琢,不成器;人不学人不学不知道的出处。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則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如果玉不雕刻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物品,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雕刻制作成为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鈈学习,就要失去有才德的人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考虑吗?

《诲学》以“玉”同“人”作比从“玉不琢,鈈成器”比之于“人不学人不学不知道的出处”,这一点是易于理解的而“玉不琢”与“人不学”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般,“玉不琢”為害尚不大因为玉“有不变之常德”,不琢“犹不害为玉”但是人不学性质就大不一样,因为“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孓而为小人”这就是《诲学》要说明的关键之点,事实也正是这样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1]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缯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不学不知道的出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