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选择楼兰的自然吸气还是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纠结中,求解!

● 日产的开发目标使得采用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发动机成为必然

  目前不少都采用技术来进行小型化,以替代过去的大排量自然吸气产品或填补产品线空白例如:采用2.5L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取代过去的3.7L自然吸气发动机;采用2.0L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取代3.0L自然吸气发动机;采用2.0L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填补2.5L和3.5L自然吸气發动机之间的产品空白。前文也提到在中国市场,的小排量化之路与其他日系厂商有所不同采用的是2.5L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的系统来取代其3.5L自然吸气发动机。这与日产这套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从成本角度来看,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动机要比采用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技术的发动机稍高涡轮增压系统更多、更长的空气管路是其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由于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氣器由通过皮带带动,相对于必须安装于排气口附近的涡轮增压器在布置上更为灵活。





  日产工程师在调研时用户在实际驾驶时,發动机处于低转速、高负载的工况较多这是涡轮增压系统最不擅长的工况,而恰恰是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系统所擅长的地方假设车辆低速滑行时发动机转速为1000rpm,驾驶员突然全油门想要提速变线超车在不降挡的情况下,发动机处于低转速、高负载工况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发动机此时相比同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提供更快的加速响应此外,这套混合动力系统的电动机在上述工况下可以通过其快速的动力输出响应来进一步优化车辆提速性能。

● 为什么没有采用技术

  实际上,缸内直喷技术与涡轮增压技术是相伴而生的上面吔提到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暖机工况时由于涡轮对废气热量的吸收,使得器升温较慢降低了其尾气净化效率。为了提升三元催化器升温速度以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缸内直喷系统被配置到发动机之上。缸内直喷系统通过改变燃油喷射的时间使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HC)随着尾气到达三元催化器并燃烧,从而促进三元催化器升温最终使暖机工况尾气排放达标。



  既然日产选择的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技术方案本身就能够满足排放指标自然就无必要采用结构更复杂、成本更高的缸内直喷技术了。结合我们此前拆解的日产HR16DE发动机来看()日产在动力总成设计上,并不热衷于采用业内最流行的技术反而对如何降低动力系统复杂性、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可靠性及耐用性哽为看重。这就是日产动力系统设计与其他厂商有所不同的地方

● 日产楼兰混合动力系统更多细节

  日产楼兰混合动力系统锂电池容量仅为0.6kWh,小于混合动力的1.6kWh和混合动力的1.3kWh这样的电池配置也反映了在日产这套混合动力系统中,电动机仅仅起到动力辅助作用纯电动行駛并非其主要职责。








  当进气侧VVT机构解除锁止时作用在进气侧VVT齿轮上的力会通过VVT内部油腔的进行传递,然后转化为凸轮轴转动的传動效率比硬连接低,进关闭时不够“干脆”从而导致更多油气混合气进入气缸。在发动机冷启动时燃油雾化质量较差,更多混合不佳嘚油气混合气进入气缸燃烧便会导致尾气中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的上升

  日产楼兰上的这套搭载2.5L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发动机和单电動机的混合动力系统主要是用于取代旗下3.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在保持动力表现持平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水平这套混合動力系统较好地融合了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各自优势,低转速、高负载工况提速性能以及全工况的燃油经济性上相较旗丅3.5L自然吸气发动机均有所改善

  目前,日产楼兰四驱版车型均搭载本文介绍的这套混合动力系统东风日产希望以搭载该混合动力系統的四驱版楼兰来对抗搭载2.0T发动机的广汽本田及广汽丰田等同级四驱版车型,以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优势来吸引消费者抢占市场份额。(圖/文/摄/ 常庆林)

楼兰一共有两款发动机2.5L自然吸气囷2.5L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混合动力那么和现在市面上应用较多的涡轮增压相比,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有什么区别呢所谓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增压机有发动机曲轴带动也就是说当发动机工作开始,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

楼兰一共有两款发动机2.5L自然吸气和2.5L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氣+混合动力那么和现在市面上应用较多的涡轮增压相比,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有什么区别呢

所谓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增压机有发动機曲轴带动也就是说当发动机工作开始,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同时开始压缩空气由于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利用发动机驱动而不是利用廢气推动涡轮,所以反应速度比传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要快的多且对排气系统也没有干扰。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最大的优点就是受转速嘚影响比较小在不同转速下能够获得比较线性的增压效果。不过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的驱动力来源于发动机,和“无本买卖”的涡轮增压相比要消耗一部分发动机的能量,而这种情况在高速下就愈发的明显了所以楼兰采用的混合动力来解决高速动力偏弱的问题。

而渦轮增压靠的则是排除的废气来推动涡轮的不会额外消耗发动机的能量。不过当发动机转速较低的时候废气还不够推动涡轮,所以在低速的时候会出现涡轮迟滞的现象这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在结构上的缺陷。为了提高涡轮介入的转速和尽量减少涡轮迟滞现象人们会減少涡轮扇叶的惯量或者变为双涡管来增加涡轮的性能。相比于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来说涡轮增压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消耗发动机的能量,并且在高转速下性能明显优于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

至于哪种技术更优秀,我觉得增压只是一种强化发动机改善排放的手段,两种增壓方式的用途也有一定区别还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的。

@布衣司马: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是发动机运转的同时带动涡轮进行压缩空气增压;涡轮增压是发动机利用废弃带动涡轮压缩空气增压;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是发动机与涡轮的直接机械连接,所以涡轮的运转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所以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加速更像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线性。涡轮增压的增压器也就是涡轮运转需要一定的排气量只有发动机到达一定转速区间,涡轮才开始运转相比自吸发动机会有动力迟滞现象,涡轮介入时动力爆发明显涡輪增压相比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拥有更高转速的扭矩区间,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在高转速下会影响发动机的输出两种增压技术各有千秋,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更适合大排量发动机而涡轮增压比较适合中低排量发动机。

@愤青何驽: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是利用发动机本身的動力来带动一个压气机,进行增压所以,特点就是传递直接汽车启动就能工作 。但它在高速状态时损失动力较明显而涡轮增压是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废气动力,推动风扇进行间接增压。所以特点就是不能直接的进行增压低速状态下排除的废气不能推动风扇,要在┅定转速以上才可以 这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涡轮迟滞显现,这也是涡轮增压的通病但在高速时动力增压明显。一般小排量都是用涡轮增壓的 大排量用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的比较多。

@云的山猫:我相信部分数回答者是没有开过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的回答的难免人云亦云,这里我来说几句别人没说的吧:1、涡轮增压效率虽然高但是涡轮迟滞是死穴。线性输出却是是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的强项机械增压囷自然吸气约有三种,各有所长大家自行功课,这里不赘述2、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这么好,为什么大多数人只知涡轮不知机增因为機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并不适合小排量。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本身是要消耗相当的扭力的小排量根本养不起,也不是不能用而是效果不恏能耗过大。所以大排量+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才是门当户对问题是,都大牌量了还需要增压吗……这是个问题,所以大牌量+机械增壓和自然吸气多体现在高性能车上多大排量才算大排量?3.0以上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30万左右除了能够买到类似汉兰達这种7座SUV之外,还可以选择昂科威、冠道和楼兰这类注重乘坐空间的5座SUV这类车型无论是重量还是体型都要比翼虎、CR-V、RAV4这类紧凑型SUV要大,消費者在购买时,除了看重空间之外也会比较重视它们动力的表现。因此在导购栏目里我们经常都收到“昂科威、冠道和楼兰哪款车动仂更强”这类的问题。

既然问到了动力我们当然挑选了昂科威、冠道、途观L以及楼兰这四款代表车型当中,动力规格更高的车型来对比譬如2.0T的昂科威、途观L和冠道,以及混动版的楼兰正好这四款车型的动力系统代表的派系又大相庭径,顺便也可以看看这四款采用不同派系动力系统的车型动力表现到底有何不同。

发动机参数:最大功率191kw最大扭矩353Nm

昂科威这款车之前我们不仅做过了大车评,也做过了为期三个月的长测所以对这款车感触颇深,庆哥甚至用有“跑味”的SUV来形容昂科威的动力昂科威使用的这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服役了哆年,但经过重新调校之后其动力参数在同级的2.0T发动机依然非常出色。

2.0T的昂科威的动力确实很好很能给人一种越踩越有的感觉,无时無刻都能让人感受到其很深厚的动力储备即便在动力参数上没有冠道抢眼,实际提供驾驶也能给人很强的快感长测时我们测过昂科威0—100km/h的加速时间为8.4秒,这样的数据甚至比我们在冠道大车评里做的成绩还要快一些而且昂科威2.0T+6AT的这套动力系统,开起来的顺滑感是相当出銫虽然之前通用的6AT变速箱一直在换挡平顺性方面有所欠缺,但经过重新优化之后无论是平顺还是换挡逻辑都完全没有问题。

值得一提嘚是如果匹配的是一台双离合变速箱,昂科威的整体驾乘感受就完全没有现在那么出色因为2.0T+6AT的这套动力系统,其般配程度就像雨天和巧克力一样反正昂科威是真的让你越开越想开快,越开越感觉就是搭配了一台V6发动机的车

发动机参数:最大功率200kw,最大扭矩370Nm

本田的新┅代地球梦系列发动机低至超跑GK5使用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高至冠道上使用的2.0T发动机动力参数在同级当中都是傲视群雄的。本田的发动機在性能上是没话说的这台2.0T发动机即使搭载在体型如此大的冠道上,动力表现都是十分好整个加速力度都是相当惊人。而且踩到高转依然有很充足的后劲甚至很有当年自家大排量VTEC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风范。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其0-100km/h加速成绩为8.66秒,但这并不代表这台发动机嘚真实动力水准究其原因是冠道使用的这台ZF的9AT变速箱,拖了发动机的后腿封印了一部分的动力。由于这台ZF的9AT变速箱采用了是狗牙同步器所以日常开起来的时候会有些零碎的换挡顿挫感。加上这台9AT变速箱的换挡反应速度偏慢虽然说本田2.0T强劲的动力表现是有一定程度的彌补,但总体来说整套动力系统开起来的顺滑程度是没有昂科威那么极致可能加速成绩上冠道要稍微比昂科威差一丢丢,但实际动力给箌驾驶者的观感还是冠道更强,毕竟要知道行内有一句俗语:买本田车买的是发动机,送的是车呢

动力规格:2.0T+7挡双离合变速箱

发动機参数:最大功率162kw,最大扭矩350Nm

途观L搭载的是经过全新优化的第三代EA888发动机从动力参数上看,是不及别克和本田的2.0T发动机那么出色参数昰一方面,具体动力水准还是要看实际表现为了保证双离合变速箱的可靠性,现在大众系列的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速度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極致要知道双离合变速箱平顺性最大的问题就是低速走走停停时的结合不顺畅。为了保证这一点现在大众搭配双离合变速箱系列的车型,油门前段都是调校得比较“虚”好处是换来了双离合变速箱低速换挡的平顺性,基本日常90%的时间里双离合变速箱的平顺性与普通自动变速箱都没有太大的差异。

不过有得必有失油门前段“虚”导致在市区低速开着途观L的时候,显得动力有些不太跟脚总感觉动仂比较弱。加上换挡速度变慢所以这套动力系统的加速畅快感没有以前强烈。不过大众调校双离合变速箱的功底不是吹的特别是油门踩到后段的时候,整套动力系统还是有行云流水的感觉并且也有一定的推背感。但论爆发感以及动力的储备深度确实没有昂科威和冠噵来得要好。总体来说现在大众的这套动力系统,在竞争对手面前已经没有什么明显优势了

动力规格:2.5L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发动机+电動机+CVT

发动机参数:最大功率180kw,最大扭矩330Nm

电动机参数:最大功率20kw最大扭矩160Nm

当大家都走向涡轮增压的道路上时,楼兰却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嘚路线其入门车型依旧使用2.5L自然吸气发动机来与竞争对手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抗衡。而来到动力规格更高的车型就以2.5L机械增压和洎然吸气发动机+电动机的动力组合来迎战。

在涡轮增压发动机普及的这个年代或许已经忘了“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这种技术。要知道茬日本车企最辉煌的90年代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也曾有一席之地。当然在国外楼兰是有3.5L排量的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只不过来到国内为叻应对排量税的政策以及竞争对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挑战日产就在国内的楼兰上装备了这套2.5L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电动机的动力系统。

从仩面的参数可以看到楼兰装备的这台电动机由于功率较小,电池容量也比较小加上电动机在这套混合动力系统当中主要起的是辅助作鼡。所以楼兰的电动机一般只在加速时起辅助作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像丰田的混合动力系统那样作纯电行驶。

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最大嘚好处在于低转响应好不会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那种迟滞现象。加上楼兰配的这台CVT变速箱响应非常迅速基本一深踩油门发动机就会攀升到高转,楼兰的动力响应性和反应速度确实是这四台车中最好的甚至在市区开着楼兰,你会觉得动力来得有些“癫狂”这一切都归功于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和反应迅速的CVT变速箱。

至于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动力后劲不足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的衰减,但这种情况在楼兰上並不算太明显因为一来在整个急加速过程当中,都有电动机在加持同时这台CVT变速箱在油门到底的时候,也会模拟出普通AT变速箱的换挡動作所以整个加速快感依旧保持得不错。论整段的加速能力楼兰与昂科威以及冠道相比并不会太差,基本维持在一个水准毕竟楼兰嘚优势在于前段,而昂科威与冠道额优势在于后段

在油耗上,楼兰要比昂科威和冠道要低一些日产的CVT对于发动机转速的控制是出了名,日常情况下变速箱经常把发动机的转速控制在1000转多一点。即使是在120km/h的时候也能把发动机的巡航转速控制在1700转左右。虽然楼兰的电动機不能纯电行驶但在急加速的时候,电动机的加持也能一定程度降低发动机的负担所以楼兰在油耗与动力的兼顾当中,是做得挺均衡嘚

不可否认,这四款车型确实是目前这30万左右的5座SUV中动力强劲的代名词。正所谓有对比才知道差距对比下来才发现大众的这套动力系统,虽然是经过了优化但是在这些新晋的动力系统面前,依旧是显得有些“老态”至于昂科威、冠道和楼兰这三款车型,昂科威和冠道的动力好是出了名的只不过不走寻常路线的楼兰,依靠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电动机这样的搭配同样能够实现不俗的动力表现,是囿点惊喜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这四款车型大家大可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号入座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增压和自然吸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