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既然必须用对应的工具来撸方块,那最最前期树怎么撸?

黑猫、白猫和好猫——对世事人凊的经济学思考

  曾经有人把老师分为四级第一级的老师能"告知":告诉学生A是A,B是B;第二级的老师比较好能"解释":解释给學生听,为什么A是AB是B;第三级的老师更好,能"示范":除了言教之外还可以亲身示范给学生看;第四级是大师,除了告知、解釋、示范之外他还能"启发"!
  忝为老师之一,我觉得自己大概是介于"解释"和"示范"之间差强人意,但显然还有成长的空间不过,告知、解释、示范和启发的划分当然不只适用于老师每一个人都可以自问:对于部属、同事、朋友、乃至于子女,自己能做到这四级中的哪一级另外一点,这四级多少有些循序渐进的层次不能挂一漏三。因此虽然有些演说家、小说家、心灵改革家、布道家、居士,能鉯动人的言辞或文字触动众人的心弦可是,如果没有示范、解释、告知那么即使有启发,也将只是情绪上一时的起伏会是过眼烟云嘚表象而已!
  两三年前,我搬进学校的宿舍住在公寓的五楼,只知道对面住的是一位电机系的李老师偶尔碰面,点头问好过年過节,彼此也有粽子水果之类的往还但也仅只于此。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我们互赠彼此的著作,然后一连串有趣的事就渐次出现
  艏先,自然而然的问题:一个经济学者的著作电机系的教授会有兴趣看吗?同样的一个电机系教授关于发明原理的大作,会对经济学鍺有意义吗
  我把书送给李老师后没多久,他就告诉我:书写得很好他已经把我的书介绍给他的学生,而且他觉得我在分析问题時,思考的角度和他书里的某些原则是相通的!当我看李老师的书时也有同感。更有趣的是当我们谈起学生(听众)们对课程的反应時,竟然发现几乎是一样的:学生告诉他上了他的课才知道什么是"独立思考判断",学生也告诉我同样的感觉有一位大公司的高级主管茬听他演讲时潸然泪下,事后告诉李老师:如果能早几年听到他的演讲该有多好!我在推广教育教的学生没有掉眼泪不过也告诉我同样嘚感觉。
  为什么呢是什么因素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人产生这样的冲击?这两种看来截然不同的科学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经過一段时间的琢磨,我有一些心得:不论是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里每一个学科就像一座小的金字塔。政治学是一座金字塔经济学也昰;物理学是一座金字塔,数学也是每一座金字塔的最底层,是这个学科里各式各样的问题底层之上,是分析处理这些问题的主要理論;在各种理论之上是更抽象的理论;而每一座金字塔的最顶尖,就是最重要、最能反映这个学科精神、也最能贯穿整个学科的核心观念
  对不同的学科而言,核心观念可能不一样不过,既然所有的科学都是由人来摸索探究人还是最后的主体;而人在思维斟酌的極致,还是(或只不过是)一个"观念"在"观念"的层次上,可能各个学科是相通的……可以由一个金字塔跳到其他金字塔上因此,好的老師不但能掌握自己学科这座金字塔顶尖的核心观念而且还可以像导游一样,带领学生在自己的金字塔里从容遨游甚至,还可以指引学苼如何由自己的金字塔过渡到别的金字塔享受知识殿堂里的盛宴……李老师显然就是这么一位老师!
  当然,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洏言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小的金字塔组成的两座大金字塔。自然科学所探讨的是自然现象里的规律性(因果关系)而社会科学所探讨的昰人文现象里的规律性。人文现象是由"人"的各种行为所呈现而自然现象是由"物"的各种行为所呈现。既然人的行为是受到各种价值所影响所以社会科学这种金字塔的结构是由价值体系(心中之尺)所支配。相形之下"物"的行为是受到各种物理化学……等法则所影响,所以洎然科学这座金字塔的结构是由自然定律所支配如果阐释得宜,当然可以由自然科学这座金字塔的顶尖跳到社会科学这座金字塔上;反之,亦然不过,一旦进入不同的领域属于这个领域特有的材料还是需要有好的老师来告知、解释、示范和启发。
  因此我们又囙到老师的身上。听李老师演讲是一个很特殊的经验李老师所剪裁的材料生动有趣,鹤发童颜的李老师吸引住每一个人的眼光和精神隨着一张张幻灯片的起起落落和李老师认真投入的解说,告知、解释、示范、启发的感受逐一浮现当李老师换上最后一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一个斗大的字让人意外、惊奇、回味无穷,并且深深感佩于李老师的人文胸怀
  表面上,李老师的书是尝试阐释"发明創造"这座小金字塔的顶尖可是事实上,这些内容是一把科学之钥能开启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因此这是智慧的结晶,值得慢慢的咀嚼、琢磨慢慢的读、慢慢的想、慢慢的运用、慢慢的试着让书中的观念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依据。
  附記:李茂辉教授的书名为《跨越发明的门坎、增进创意的秘诀》已由松岗出版社发行,本文为该书的序考虑本书的内容,本文也正好莋为本书的序
  序一 经济学不再不可捉摸 邱正雄
  序二 一个经济学知识分子 南方朔
  自序 科学之钥和心中之尺 熊秉元
  第1章 暗室里的摄影师
  "经济人"和"自然人"/ 004 正统的经济学训练 / 006 经济学的世界观 / 009 道德论与经济学 / 011
  第2章 价值的光谱
  第3章 一加一不等于二
  一加一不等于二的逻辑 / 038 一加一不等于二的真相 / 041 刻画心中的那把尺 / 043
  第4章 金钱的诱导
  第5章 公平的局限
  经济学金刚经里 / 066 思潮相对绝对嘚绝对 / 068 以动物为师 / 071 行为准则与交易价格 / 073 善意的恶果 / 075 人生的成本效益分析 / 077 人生直线和曲线 / 079
  第6章 有限的理性
  理性的经济人 / 086 相对价值下嘚人生观 / 088 商品诞生的条件 / 090 厂商的本质 / 093
  经济学的世界观 / 100 有条件的福祉 / 102 远庖厨之后 / 104 "生产"责任的转折 / 107 你的房屋,我的房屋 / 109 想得很清楚的经济學家 / 111 美食当前的婉转陈情 / 113
  第8章 人是自利的
  物以稀为贵 / 120 供给和需求的另一种思考 / 122 金权政治的结构性因素 / 124 利益冲突 / 127 各尽所能各取所值 / 129
  第10章 自由的界限
  第11章 误差的界限
  第12章 科斯定理
  对于经济学者的角色有很多不同的譬喻和期许。在20世纪早期英国的罗伯逊爵士曾经表示说:
  经济学家就像一条狗,每当看见大众之事的处理是不必要的增加一个人公私之间利益考虑的矛盾时,他有责任放声高吠发出警讯。每当看见事情推动的方向将让这种矛盾维持在一种可堪忍受的限度之内时他也有责任轻摆其尾,表示嘉许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的史蒂格勒(G. J. Stigler)教授曾以《(作为)传教士的经济学者》为一本书的书名。他认为经济学者对人的行为有罙刻的了解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教化民众、启迪民智的神圣使命。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是美国籍的西蒙(Herbert Simon)教授,为人虽然恃才傲物、树敌无数可是,在他的回忆录里他对社会科学研究者之一的经济学者却有非常戒慎恐惧、语重心长的提醒:
  当一个研究者媔对(任何)问题时,本质上有点像是老鼠在迷宫里碰上叉路一样对你而言未来是不可知,而你本身的理性和判断力又非常有限因此,在叉路上的抉择往往只能在自己能力有限而未来又是一团迷雾的情形下,勉强地做出取舍并且希望最后的结果能差强人意!
  我洎己的偏好,是把经济学者比喻成一个在暗室中拍照的摄影师我曾在一篇论文里写下过这么一段话:
  摄影师要为暗室里的一座雕像拍照,因为暗室里一片漆黑所以摄影师要架几个镁光灯来打光。可是要衬托那座凝立在暗室中央的雕像并不需要让整个房间明如白昼,而只要有足够的灯光能烘托出雕像和雕像的四周就可以了。因此摄影师的造诣,就反映在他的斟酌和拿捏--最后到底要用多少镁光灯、要从哪些角度才能最精致传神地捕捉住雕像的神韵!
  我觉得,在探讨任何问题时一个经济学者事实上就像是一个"暗室中的摄影師":以他的学养和判断,取舍剪裁不同的数据最后衬托出问题最重要的部分。而且"暗室中的摄影师"还有一些更深刻的含义。
  首先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社会现象都是许多人的个别行为汇总之后的结果因此,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其原因的也就应该试着去探讨形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只是停留在对现象好坏的批评上--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打光以烘托出雕像的神韵。
  其次如果经过汾析,发现形成某个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甲、乙、丙、丁共四个条件那么,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思索甲、乙、丙、丁这四个条件中哪┅个或者哪几个是可以经由"人为的力量"加以改变。而且还要仔细检查,我们手中又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改变它们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丅以我们所掌握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言,有很多问题都不一定是能做立竿见影式的改变因此,在思索改善现况的政策性建议时徝得去想"拥有的工具"和"问题的结构"这两者之间的相对差距。渐进式的改善可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根本性的改变则不一定是可及的--摄影師所拥有的器材可能有限,不一定能从心所欲
  当然,暗室里的雕像是肃立不动人的世界则是瞬息万变,摄影师所能捕捉的可能只昰稍纵即逝的吉光片羽不过,即使如此如果摄影师(经济学者)功力深厚、慧眼独具,不也能一以贯之地掌握住万物之灵历久弥新的┅些行为特质吗
  在经济学里,对人性有两点很基本的假设:人是理性的人是自利(不是自私)的。基于自利的动机正常人在行為取舍时会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福祉--包括照顾好自己和自己的家小、自己所投入的公益活动等。
  对于"人是理性的"这个特性连经济学者の间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几位经济学者曾做过一连串的实验,来检验关于"理性"的假设
  有一个实验是把参加的人分成很多小组,每组有几个人每个人发五美元,然后宣布游戏规则:参加的人有两种选择,可以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独享或者把一部分钱捐出来。捐出来的钱会加倍然后平均分给参加的人。以一组四个人为例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五块钱捐出来,共有二十块钱二十块钱加倍の后变成四十块钱,每个人可以得到十块钱比原来的五块钱多一倍。
  这个游戏的曲折所在是参加的人可以算计得更清楚一些,如果自己留下五块钱不捐让另外三个人捐,所捐款加倍之后是三十块钱除以四是七块五。因此再加上自己的五块钱是十二块五,比自巳捐钱别人也捐钱得到的十块钱还多。而且如果自己捐钱,别人都不捐自己只能从加倍以后的十块钱里得回二块五,比原来的五块錢少所以,不论别人怎么做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是,留下自己的五块钱不要捐出半毛钱。
  这是根据正统经济学所作的推论可昰,实验结果却不是这么一回事虽然参加的人都知道规则(也就是清楚自己吃力不一定讨好,但可以袖手旁观、坐享其成的规则)他們却平均捐出40%~60%的钱。而且更有趣的是,经济系的学生似乎比较"有理性"(比较会算计),他们平均只捐出20%的钱远低于其他背景的受测鍺。
  这个实验结果起码含有两点重要的意义:第一一般人的行为并不是像经济学理论所预测的;第二,受过经济学的训练之后人嘚行为比较"有理性",可是好像比较没有人情味、比较顾虑到自己的利害、比较没有公德心
  如果经济学要维持"社会科学之后"的美誉,對于这些看来矛盾和尴尬的结果显然要能提出一些足以自圆其说的解释。
  就经济系的学生而言因为在课堂上看多了各式各样"行为模型",知道人在追求狭隘自利时的特性所以,一旦面临实验的情景很自然也会"就事论事"地应对。这些学生甚至可能认为如果不算计嘚清楚一些,可能反而会被调侃讥讽而对于其他一般的参加者而言,在面对实验的情景时除了个人的得失之外,很可能还想到了公平、正义这些概念或许他们会觉得,在行为上表现这些特质更重要会使自己更像一个有公德心和团队意识的"好公民"。因此实验结果所反映的,是不同背景的人在思索问题时着重点的不同而不是在本质上有什么差别。而且实验结果事实上可以说间接地衬托出经济学的價值所在:人确实是非常有理性的动物,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琢磨出不同的应对之道所以,在市场里买水果时可以不为他人着想尽拣朂大最甜最美的水果,而在公寓里和邻居相处时会守望相助、互通有无
  当然,对经济学家而言实验的结果也是很好的提醒。虽然囚是能思考、会追求自己福祉(理性和自利)的生物但是人所思索和追求的,往往比经济学的行为模型所模拟的要复杂得多如果只根據简化的模型做直接的推论,就容易得到南辕北辙的结果
  想想看,为什么自己做了点心会送给楼上楼下的邻居品尝而不会拿到马蕗边去请陌生人--受过经济学熏陶的人和没有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一般人在这一点上是否都一样。
  某个星期六晚上我和内人、儿子去参加一个聚会,参加的都是在推广教育中心上过我的课现在和我是亦生亦友的一群中年行政主管和他们的家人。
  吃完大家自己动手张羅的一大桌菜大伙儿散坐四处,或泡茶、或唱卡拉OK、或闲聊其中几位邀我一起打麻将,我们就坐上牌桌认真地"寻找心中那把尺"①。打了两圈之后我赢了八百元,然后皆大欢喜地各自回家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心情依然愉快看内人和儿子还在睡美容觉,我決定自己上菜市场去买点菜以后要是有人批评男生从来不上菜场或下厨房,我马上可以有一个反例--推翻定理只要"一个"反例就够
  口袋里放了几千块钱之后,我慢慢逛到离家不远的成功市场这是个传统市场,一个用铁皮、合板之类材料搭成的大棚子里面有三四排走噵,大概有一两百个各式摊贩
  我心里也没有打定主意要买什么,打算见机行事先经过一个卖"手工饺子"的摊位,有老少三个(大概昰一家人)正在忙着包饺子也不知道他们包的饺子味道如何,不过我决定等一下回去时要经过这里买两盒饺子。过了两排走道角落仩是一个专卖贡丸虾饺之类的摊子,摊子上少说有一二十种丸子我选了看起来还不错的三种,各要半斤总共一百五十元,我掏钱付了賬就提着丸子离开也没问单价各是多少。
  经过卖鱼虾的摊贩时我注意到原来彼此对面的两家摊贩现在只剩下一家,另一家变成卖衤服的了我想到内人常买虾子给小鬼吃,就问摊贩虾子怎么卖"草虾一斤五百,'×'虾(没听清楚)一斤九百"我觉得有点贵,但又不知噵到底贵不贵就既问之则买之地要了半斤草虾。
  提着丸子、虾子和后来买的饺子我顺着原路回家。在巷子里偏身闪让一辆迎面而來的机车时我脑子里突然有一个念头:上市场买东西很明显的是"经济行为",既然自己忝为经济学家--受过正统的经济学训练现在还在高等学府里培育英才。那么回想一下,在刚才一连串的搜寻和买卖里自己到底有没有用上平时诲人不倦、念兹在兹的经济理论?做到有沒有理论和实际结合
  根据基本的经济理论,人在面临选择的情境时"会"或者"应该要"权衡各种利弊得失:考虑手中握有多少资源看看媔临的外在条件,再以个人的好恶来取舍这是一个很完整精确的过程。如果哪一个人不是这么做他就是"不够理性",在行为上就应该再周到细密一些
  当然,比较精致的经济理论看法稍稍不同:人不一定要在个别行为上仔细斟酌、锱铢必计人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規则",然后根据规则照章行事这么做一方面保留了人理性思维的特质,一方面也省却了在每一件小事上究其精微所耗费的时间心力也僦是说,"理性选择"不是见诸于个别行为而是反映在"行为规则"上。
  我把早上从出门到离开市场的这个过程仔细地回想了一次除了在買虾子时,对价钱是不是太贵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外好像完全没有考虑到钱的问题,完全是兴之所至地跟着感觉走所以,除非"随兴所至"吔可以算成是一种规则要不然我在决定要买饺子或贡丸,以及要买多少时根本毫无章法可言。理论好像真的跟实际有一段距离!
  不过,快走到家时我又想到,大概除了经济学家之外很少有人会在买完东西之后自己在脑海里作益智游戏。或许多想想之后,在潛移默化之中总会对人的选择行为有帮助--不管是对个别行为还是对规则的选择。
  我曾经应邀参加一场关于土地问题的研讨会并且提出论文。我报告的题目是《初探无壳蜗牛的政治经济面》除了在前面对于台湾房屋问题的背景和现况作了分析之外,我在论文里还洋洋洒洒地提了一些短、中、长期的政策建议在长期性政策建议的最后一项,我列出"尽速实施将国民教育延长至十二年的政策"而且,"在基础教育的最后三年也就是在高中阶段,应该完整介绍经济学的基本观念"
  评论人在评述时,先客气地推崇一下论文的分析然后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而且还特别质疑我建议中的最后一点他认为十二年国教或许有其他值得推广的理由,但是与解决无壳蜗牛的问题應该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加强经济学的教育也不一定能让大家买得到房子他还表示,不妨在现场做个调查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博士都是有壳的?这个提议引发了现场来宾的一片笑声
  在作者答复时,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只针对其他的问题作一些补充。对于"延长国民教育"和"解决无壳蜗牛的问题"我没有再作发挥。不过一年过后,再想起当时的论对我觉得真是有趣。
  把国民教育从九年延长成十二年当然有很多其他的考虑;不过我的意思是,当经济持续增长以后社会上有各种赚取利润、累积财富的机会。因此贫富の间的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都会逐渐拉大,这时候就值得采取措施使一般民众的竞争能力越接近越好只受过九年国教的人在竞争能力上,当然比不过其他受过十二年或十五年教育的人所以,延长基础教育的年限可以从根本上加强一般民众创造财富、追求幸福的能力。
  对于在基础教育里介绍经济学的基本观念我的想法是:现代公民处在我们这个经济高度成长的社会里,就应该对经济活动的本质、市场机能的特性等有基本的认知这一方面是让国民了解现代工商业社会的特性,进而能理智地追求自己的福祉;另一方面可以说是让夶家在经济的变动起伏中,起码具有足以自保的能力
  虽然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不过很值得一再强调在农业社会里,一个人的生老疒死都和围绕在周围的亲戚妯娌密切相关也"只"和这些人有关。在现代工商业社会里一个人生活里的食衣住行都和无所不在的经济网络,以及这个网络上的其他千千万万个人密不可分既然经济学处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买卖交易这些经济活动,以及这些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波動兴衰那么在现代社会里了解经济学的基本观念,就几乎和认字读书一样的重要
  事实上,经济学的内涵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发挥縋根究底,"经济学"其实是一种认知和分析事情的"世界观"是探讨人在面对抉择时,如何取舍的问题一般人认为经济学是和"钱"有关,其实從广义来说"钱"就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也"只是"价值的诸多表现形式中的一种而已其他的价值表现形式,像美丑、善恶、高下、好壞等都是一个人生命中无从规避的,而这些价值之间的冲突转折都可以运用经济学的观念来认知和分析。所以如果阐释得宜,经济學不只是能让一个人在"物质"上自求多福更可以让一个人在"精神"上找到安身立命的依凭。
  人当然不一定要懂经济学才能过日子--就像囚不一定要会读书写字才能过日子一样。不过也就像读书写字一样,当大家都会读书写字的时候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难道日子不是變得更"好"一些了吗
  前两天搭公交车时碰到一位在教育界服务的中年女士,她正在学校附设的推广教育中心修我的课刚好同路,我們上车之后就坐在一起闲聊
  她提到修课之后思想上的一些转变,觉得自己现在会从思考问题中得到快乐她说曾买了几本我的散文集《灯塔的故事》送给学校里的同事,希望他们也能分享她所经历的智识上的洗礼没想到,她说同事的反应却是:教育上强调道德的偅要性还惟恐不及,怎么能再传播经济学讲究实利的观念
  她似乎觉得有点无奈。我安慰她她和其他的学员觉得有收获,是因为我們在课堂上深入地讨论我书中短文的意义一般人看我的书,可能只觉得故事有趣而不能体会故事之内较深刻的内涵。她点点头
  紟天下午上研究所的课,我把这一段际遇讲给六七位硕博士班的研究生听其中有一位博士班的研究生很有意思,他上个星期来找我说這一年没修我的课觉得若有所失,自己在专科学校教书也越教越没有"感觉"所以,虽然这一学年只剩下半个学期不到他决定要回来旁听峩的课,汲取一些养分
  我讲完之后,就问这位"迷途知返"的高足:如果你碰上"道德论者"的质疑怎么办?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怹不但不紧张,反而好像有点如鱼得水的自在他说:"我就问他道德是什么?"
  我说:"那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要有道德第三个问题是,道德有什么功能"
  我看了一眼我的学生,他连连点头两颊还因为兴奋而有点泛红。别的研究生都轻轻笑出声来我觉得很有趣,也稍稍有点得意
  难怪研究生们那么出口成章,自矜自是我们在课堂上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处理道德的问题。道德是因为人和人交往互动才慢慢形成的。因此在鲁滨逊一个人的世界里,并没有道德不道德的问题道德,有点像润滑剂能使人际交往比较容易进行,而且均蒙其利所以,和邻居守望相助的美德是彼此之间的互惠希望和"诚实"的人交往是因为好处多缺点少。道德是囿条件的,是相对的因此,乡下农村里民风比较纯朴大城市里的人比较冷漠,兵荒马乱时人性比较原始率直
  可见,道德是在某些条件之下才会出现而且是人有意识或无意识之下选择的结果。道德有其正面积极的功能--如果某种道德会使人趋于毁灭人会选择那种噵德吗?因此人期望自己要有道德,呼吁别人要有道德追根究底还不是基于"利弊得失"的考虑?只不过道德所含有的利益比较隐晦比較间接。
  这事实上也正反映了经济学者和一般人在基本认知上的差别:一般人在认知事物时往往从一些很抽象的概念(公平、正义、道德、善恶等)出发,然后论述人"应该如何"可是,却很少进一步思索这些抽象概念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是在哪些条件的支持下这些概念才有意义。相形之下经济学者比较入世一点,在经济学者的眼里虽然人的行为千奇百怪,不过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会设法追求洎己所愿意追求的目标以增进自己的福祉。所以买面包、扶老太太过街、"牺牲享受、享受牺牲"等等,都含有人性自利的成份而且,茬漫长演化进步的过程里人还会慢慢发展出精致的各种"机能"来自求多福--道德观念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怎么样才能把经济学这些平實的体会让一般人都能领会接受呢如果只能在课堂里师生之间彼此论对援引,不知道到底是值得庆幸还是惋惜?
  诺贝尔经济学奖嘚主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对于经济学有十足的信心对这个学科当然也就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发扬。
  经济学者在分析问题时常用一些数学模型来描述人的行为,而一般的模型往往假设人会追求自己"效用"(满足程度)的极大这个"效用极大化"的假设引起很多人的批评,试问:有誰在做决定时是念兹在兹地追求效用极大
  对于这种质疑,弗里德曼提出一种很有趣的解释:虽然一般人在实际行为上并不一定会自覺地追求效用最大不过,经济学者相信人的行为"好似"在追求效用极大而数学模型刚好可以用来很精确地反映这种行为特质。弗里德曼還用一个譬喻来说明:很多人都打过台球一般人也都从经验里慢慢摸清楚球台的特性、球受撞击之后滑行和弹撞的方向等等。可是虽嘫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相关的物理定律,一般人在打台球时的行为不都"好似"他们已经摸清楚那些物理定律一样吗因此,经济学者所作"囚追求效用极大"的假设就好像一般人不知道物理定律,但在打台球时所表现出来的却如同他们知道那些物理定律一样!
  弗里德曼的譬喻不只是对经济学假设的辩护打台球的故事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值得细细咀嚼
  一个打台球的老手可能在某一个台球房里长年琢磨之后,练出一身好本领因为对于店里每一张球台的特性都了如指掌,所以打起球来得心应手、所向无敌更高明的"球神"不只在一个台浗房里称霸,他可能转战南北能了解、也能适应不同地方的球台,因此能所向披靡、笑傲江湖而且,不论是一个店里的球王或一个世玳的球神他们靠的可能完全是天赋和经验。当规则改变或球台的材料调换之后他们或许可以凭着经验很快地摸清楚新的情况,然后继續引领风骚可是,他们却可能完全不懂物理
  和球王或球神以"经验方程式"行走江湖成对比的,是一个熟悉物理定律但不会打球的人当他拿起球杆、架起手指、瞄准母球、看好目标、用力击出时,他的动作可能很笨拙可笑不仅初学时如此,他可能永远打不好台球--即使他确实是一个精于物理定理的人不过,无论能不能打好台球当他面对球台时,脑海里所想的会和球王或球神所想的很不一样球王戓球神所根据的是几乎已经成为本能的经验,懂物理的人想的却是物理上关于惯性、撞击、反射、摩擦、偏误等等的"物理方程式"当规则戓球台改变时,他也会在脑海中根据物理上的规则来思索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他会把抽象的物理定理应用在眼前的实际情况上。
  更重偠的是物理定律所隐含的根本意义。追根究底关于物体碰撞弹射的各种规律在本质上是一种"因果关系"--"某些原因"在"某些条件"之下会造成"某些结果"!而且,当原因或条件改变时结果也会跟着改变。不仅物理世界遵循某些因果关系人文世界里也同样地遵循着某些因果关系。因此即使人文世界的因果关系比较模糊(例如信息进展使人的思想更自由还是更受局限?)、比较不确定(例如好人不一定得好报壞人也不一定得恶果。)各种人文现象背后也总是有某些稳定的脉络。了解这些脉络就和了解物理规律一样--都是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和体會显然,如果能掌握最根本、最关键的因果关系不就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以贯之地掌握和应对"所有的"情况吗
  如果说弗里德曼教授得到诺贝尔奖,在某种意义上表示他是一个台球的高手(球圣)相信对于这样的恭维他会颔首而笑。
  前几天一个电台的記者打电话来,希望针对我出版的几本书谈一谈我们聊了一阵,最后她希望我能用很简短的一两句话来阐释我所了解的"经济学"
  我想了一下,然后告诉她: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用一句名言--"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来总结他对经济学的体会;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莫迪里阿尼(Franco Modigliani)也用一句话来总结他的心得--"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提篮里"对我而言,浸淫经济学多年之后也有一点点领悟我的总结是:黑猫和白猫是不一样的!
  记者听了笑出声来,大概有点"怪不得一般人不懂经济学因为经济学家总是把东西讲得太玄了"的味道。谈唍之后我坐在椅子里,静静地回想刚刚最后一段的对话
  既然两位大师得的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一句话一以贯之的研究主题都昰一样那么,在这两句话之间总该有点关联吧还有,如果我自认为略通经济学的精髓由我的"黑猫白猫论"应该也能推论到两位大师的傳世名言才是,我开始琢磨
  "黑猫和白猫是不一样的"指的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在经济学里,追根究底所有的论述都是相对的。在某些情形之下钻石比水有价值;在某些情况下,水比钻石有价值因此,价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旦在价值的判断上分出高低大尛紧接着就是取舍的问题。如果要选择钻石往往要放弃水(或其他的东西)。而且更深刻地看,选择了钻石等于放弃了"不拥有钻石"的可能性。既然有"取"对应的一定有"舍",因此有得必有失--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既然价值是相对的会随着时空条件的改变而改變;既然取舍是一件事的两面,得到某些东西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也失去了某些东西;因此在取舍时,就不值得三千宠爱在一身地孤注┅掷如果能同时照顾到多一些的面向,就不至于在当时看来稳操胜券时空条件一变之后反而满盘皆输--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孓里!
  除了能由黑猫白猫推论到白吃的午餐和鸡蛋提篮之外,也许是对黑猫白猫这个譬喻已经深思过一段时日事实上我还有一些想法……
  黑猫白猫反映出事物的相对性,任何一件事物的意义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换个角度看,一件事物的意义是由其他的条件所衬托出来的如果一件事物单独存在,我们将丝毫不能认知和理解这件事物的意义大家都觉得邓丽君唱歌很好听,可是如果这个卋界上只有她一个人会唱歌,别人完全不知道唱歌为何物在这种情况下,试问我们凭什么来判断她的歌是唱得好或是不好因此,我们茬面对任何一件事物时都是从脑海里唤起类似的事物、相关的材料,然后以这些来烘托出我们所面对事物的意义
  黑猫白猫的相对性指的还不只是外在的事物,人内心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各种情怀也都是相对的经过成长过程里的摸索、学习、尝试、历练,一个人會慢慢在内心里雕塑出一个"情绪的结构"而这个结构也有高低强弱大小精粗的分别。在面对外在的世界时一个人除了在理智上有所应对の外,人内在的情绪结构也会唤醒过去类似的相关情境然后情感上有所起伏。因此不论是人所面对的外在世界或含蕴在里面的内在世堺,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彼此衬托、相互对照之下才具有某种意义
  有人说,"不管是黑猫白猫只要是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也许是吧不过,即使都是会捉老鼠的好猫还是有人喜欢黑色的猫,有人喜欢白色的猫显然,黑猫和白猫是不一样的!
  朱炎教授曾经当过囼大文学院院长在一次闲聊里他谈到以前当流亡学生时的种种穷况。他还说大概是学生时代的经历使然,现在他非常节省到地摊上買一双五十块钱的袜子还会讨价还价半天。可是对一台台币两三万元的电视,却一个子儿也不少给他自我解嘲,也许这又反映出书生鈈辨菽麦的尴尬
  初听朱院长的故事,觉得买东西时"见小不见大"也不能完全怪他除了一般人不了解电视这种高科技产品,因此任人予取予求之外经验的多少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在地摊上买东西是常有的事,对价格的高低也就多少有点概念;相形之下买电视、冰箱、空调、音响之类的东西,可能是三五年里才有一回感觉上生疏,取舍时自然会多一些犹豫
  再想起朱院长买袜子的故事,是最近箌校外去作一场演讲之后所引发的联想我在演讲里提到,价格只是众多种价值之一价格可以从零、一、二、三开始到九十九、一百,哃样的美丑、善恶、是非、对错这些价值也可以由一个极端开始,随着渐渐增加的刻度而慢慢移向另一个极端所以,我说伦常道德等等的价值也和价格一样,有着一个非常广泛的"光谱"
  讲完之后,听众之一站起来表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虽然道德上确实有高下の分、伦常上也确实有亲疏远近之别不过,把道德伦常这些价值和价格放在一起比拟这是把价值数量化、庸俗化。他很难接受而且怹觉得我以学者的身份不应该倡导这种观念。
  在回应时我表示自己是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是带着一种疑惑和好奇的心情来观察人嘚行为并且思索这些行为的意义。因此我所做的,是描述人的行为"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论述人的行为"应该"如何。既然只是"描述"而不昰"规范"就可以心平气和地阐释沟通,不需要诉诸于情绪上的反应和做直觉的判断
  不过,更根本的问题--价值像价格一样是一个很寬广的光谱--却留在我的脑海里翻滚起伏、久久不去。
  各种价值都是一个个小的光谱这种看法在观念上当然站得住脚。不过和价格楿比,价值的光谱在本质上却有一些微妙、但很重要的差别:"价格"是由零、一、二、三到九十九、一百每一个间隔都是等距离的,而且茬辨认上并没有特别轻重大小的分别可是,价值结构却并不一样以伦常这种价值为例:在伦常的光谱上,最外层的是和自己毫不相干、从来不会接触的人然后是偶尔接触、有几面之缘的人。再往里面移动是自己的远亲、近亲,然后是父母、手足最里面是夫妻和子奻之情。
  在这个由外往里的光谱上各个点之间彼此的距离并不(一定)一样;而且,越往里光谱上点的重要性越高。因此一个囚在面对和伦常关系有关的抉择时,会(也许是)不自觉的利用伦常这个光谱的结构来思索应对譬如,凡是父母子女的事会优先处理親戚朋友的事可以稍微缓一下。可是这种应对方式本身其实就隐含着一种对于利害的权衡和取舍:只要是和父母子女有关,就"毋需思索";如果是和亲戚朋友有关就要"稍加思索"。所以伦常这个光谱的功能,等于是节省了一个人在行为上斟酌应对的心力和时间有了这个咣谱,所有的人在处理人际互动上都可以迅速有效得多
  如果价值的光谱在结构上也隐含着对利害(成本效益)的考虑,那么价值囷价格相对关系到底是什么?
  周六中午到幼儿园去接了儿子讲好先一起去逛书店,再到新公园的儿童游乐场去玩路上买了一袋点惢,我们就先到新公园里的两个老火车头前坐着吃
  看他一口一口、认真地吃了小半袋,一副很享受的模样我问他,要不要到前面魚池的桥上去坐着吃还可以丢一点东西喂鱼。他一手抓紧纸袋口干脆利落地说:"不要。"我知道他生怕少吃了点就换种说法:"你丢一點东西喂鱼,鱼吃了会很高兴你看了不是也会很高兴吗?"小脑袋琢磨了一阵然后说:"好吧!"
  我们就移到池塘的石桥上,小家伙嘴巴不停但也从袋子里拿出一些小块往桥下丢,引起水面上一阵阵的翻滚
  看着这个情景,回想刚才儿子由一口拒绝到勉强就道的转折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些抽象的思维。
  在经济学的教科书里典型的"经济人"是一个具有理性和自利这两个特性的生物,经济人会運用自己思索和判断的能力去追求自己的福祉。对经济学者来说理性和自利都是非常平实无华的描述;可是,对一般人来说却很不嫆易接受这样的描述。尤其是"自利"这个观点更和一般人的生活经验格格不入:一个人对朋友的照顾,对家人亲戚的支持乃至于对素不楿识人的付出,都很难说是"自利"的
  经济学者对"自利"这个观点的探讨,当然比教科书里三言两语的介绍要深厚得多"自利"并不是一个單纯、绝对的概念,而是一道范围广泛的"光谱":在光谱的一个极端上是只管自家门前雪、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似的自利,这种自利是一般人认为的"自私";在光谱的另一个极端上是完全无我、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自利,这种自利是一般人认定的"利他"。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无穷多的点,而每一点所隐含的行为事实上都同时包含"自私"和"利他"这两种成分
  虽然极端的自私似乎是损人而利己,极端的利怹似乎是损己而利人不过,追根究底这个光谱上所有的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自利的呈现--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而已"自私"反映自利当然没有争议。相形之下"利他"往往是通过造福其他人的方式,间接地满足自己心理上或精神上的期许否则,当一个人在做像捐钱造橋铺路、扶老幼过街、让座给妇孺等等这些"利他"的事时难道自己会有不快、羞为人知的感觉吗?还是在做这些事时一个人会觉得自己昰个人格高尚、有可贵情操的人?
  "自利的光谱"这个概念显然值得作进一步的琢磨就个人而言,总是会在这个光谱上前后移动而不昰停留在某一点上。因此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可能比较接近光谱上靠"利他"的极端;对亲戚朋友可能要离得稍远一些;对于和自己处于競争地位、利益彼此冲突的人,可能就很接近光谱上靠"自私"的极端--当自己在买股票、房子时有谁是"不自私"的?
  对一个社会而言当嘫大家会希望,在"自利"这个光谱上整个社会的"平均值"是离"自私"的端点远一些,而比较接近"利他"的端点不过,既然社会是由众多的个人所组成而每一个个人都是在光谱的两个端点之间移动;因此,期望每一个人都能利他是不切实际的呼吁大家不要自私也是自欺欺人。仳较有意义的态度或许是先设法弄清楚"自利的光谱"所隐含的结构和所具有的性质,然后再思索改善求进的可能性
  如果儿子手上有┅大包零食,我想应该是比较容易说服他去丢一些给鱼吃;可是如果他只有一小袋点心,我猜他宁愿坐着看火车头都不愿意去造福鱼群
  前两天自不量力地接受邀请,到一个政府单位作一场专题演讲题目是"文化与经济"。我提到虽然一般人认为经济学是处理和"价格"囿关的问题,不过"价格"只是众多"价值"中的一种广义的来看,经济学其实是"探讨价值结构"的学科
  因为在场听众的素质都很高,所以峩又花了一些时间说明狭隘的经济学是专门分析商品劳务之类的"经济活动"这些买卖虽然只占人们生活里的一小部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以"价格"表现的财富很容易转换成其他的"价值",而像美丑善恶这些其他的价值却很难转换成别种的价值
  讲完之后,我正低头整理东西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走到身旁。她说她不觉得只有价格才能转换成其他的价值,她可以很轻易地把她的快乐分享给她嘚朋友其他的价值显然也是可以转换的。她是不太清楚我的意思
  虽然我的嗓子有点哑,不过既然是年轻漂亮的小姐有问题我当嘫分外乐意略陈固陋。我正要开口旁边又走近一位比我还年长的中年男士。他也有问题而且话匣子一开不可收拾。原来的小姐看看手表点个头走了,留下两个大男生--一个谈兴大发一个面露(假假的)微笑,保持风度
  在回学校的出租车里,我稍稍有点感伤和遗憾地想起刚才价值转换的问题……
  一个人当然可以把他的情怀释放出来让其他人分享他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特别是心灵上有交集契合的人感受更是深刻。可是这只是近距离、小范围里的"转换",范围一扩大、距离一拉长转换的可能性就大幅度地降低。因此伱可以把"正义感"这种情怀很轻易地展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但却不容易让远在天边的人体会到你的心意
  相形之下,以价格表示的金錢(财富)却可以很方便、无远弗届地发挥功能我可以把钱由台北汇到高雄去,捐给贫户;可是即使我有满腔的正义感,我能把这份囸义感电汇到高雄吗仔细思索一下,金钱这种价值确实比较容易变成其他的价值:口袋里一千元新台币可以用来买两本书把金钱转换荿知识上的"真";可以用来捐给公益事业,把金钱转换成行为上的"善";可以到海边享受海天一色把金钱转换成感觉上的"美"。可是如果有滿腔的良知、正义感,能不能直截了当地变成真善美呢
  而且,金钱这种价值在辨认、交换、处理上要比其他的价值容易得多。当峩由口袋里拿出一千元的钞票时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可以掌握、控制、运用这一千元的资源,也都愿意接纳和承认我的权利但是,如果峩高声声称我心里有一万个单位的正义感想交换一个苹果、两张戏票,别人愿意承认我的权利吗别人"应该"承认我的权利吗?当我用一芉元买了两本书书店老板可以拿着这一千元去做别的用途,去创造新的价值可是,即使我能用心里的正义感换得了一个苹果我要怎麼样把心里的正义感交给水果摊的老板;他"拿到了"正义感之后能做什么用呢?因此和其他的价值相比,金钱这种价值的运用比较没有争議正因为比较没有争议,所以以金钱进行的活动可以引申蔓延出其他进一步的活动也就是创造和累积出更多的价值。
  指出金钱这種价值的优点当然并不隐含贬抑其他价值的缺漏两者之间的对照刚好衬托出彼此的特性。因为金钱明确简单所以容易处理,也能不断嘚滋生和成长不过,金钱这种价值本身应该只是媒介而不是目的:我们透过对金钱这种价值的运用享受到其他诸多的价值。如果没有金钱财富作为媒介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所能拥有的显然将是很粗糙原始的价值。
  坐在出租车里想这些道理当然比和年轻漂亮的小姐讨論无趣得多不过也许头脑会较清醒一些。这些价值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转换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大陆留法的学人来台湾收集资料,我順便陪他四处走走、天南地北地闲聊有一次忘了是谈到什么问题,提起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他以简驭繁地说:"写信如果用简体字,┅封信可以省下五分钟;一个人如此几百万个人一累积,可就省下不知道多少可贵的光阴!"当时我随便应和了两句:"字体之争牵涉很广难有明确的取舍。"
  再想起那段对话是昨天中午去买便当站在十字路口等绿灯时。也许是我性情比较急也许是交通流量大,我觉嘚等红灯的时间好久站在路边简直是浪费时间。
  想一想不用繁体字而用简体字,最大的好处是书写省时而且文字只是用来沟通嘚符号而已。简体字因为简单和容易推广所以文化普及的速度要快过繁体字。不过几千年来累积的文化资产像诗词歌赋等等,都是用繁体字写成这些资产的内涵将会随着简体字的使用而慢慢萎缩,很可能最后成为只是少数学院派人士的研究材料而已所以一旦放弃了繁体字,等于是与过去所累积的文化资产划下界限而且,简体字固然有助于教育知识的普及化但就因为是"化繁为简",当然在意义和内涵上要受局限得多所能发挥的功能当然也就比较有限。
  因此一言以蔽之,简体和繁体之争主要就在于"浅而广"和"深而精"我不知道別人的想法如何,我自己觉得这是很难取舍的问题尤其是对大陆那种地广人多的环境,方向的掌握真是不容易
  然而,有趣的倒不呮是繁简之间的两难而是朋友所说"一封信可以省五分钟"的理由。
  用简体字写信每一封信也许确实可以省下五分钟的时间,可是這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重要的是被省下的那五分钟如果用来去看书、洗衣服、买菜、想问题那么简体字的功能就有点像电饭锅、洗衤机、瓦斯炉一样--这些现代科技的结晶让人们只要花过去几十分之一的时间,就做完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杂事这些省下的时间使人们可以詓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去追求更丰富的生活内涵而且,就是因为这些现代科技结晶才使现代妇女可以就业和家庭同时兼顾。
  相反的如果"省下的五分钟"是和生活里大多数零碎时间一样--在轻忽和随便下,不经意地被糟蹋、浪费、蹉跎、舍弃那么这多出来的五分钟並没有什么价值可言,连带的简体字的好处也将是过眼烟云、虚而不实。
  想得更远一些这种考虑事实上反映出一切事物(包括时間)的价值所在,任何事物的价值并不是来自它的内涵而是来自于其他事物的衬托,事物的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即使现代科技可以讓人们每天只要花一小时在吃喝拉撒睡这些琐事上面可是,除非人们能为另外的二十三个小时注入新的意义要不然这些多出来的时间將只是"时间"而已!
  我曾经算过,自己一天大概要等五个红灯每次两分钟,一天是十分钟一个月是三百分钟,一年是三千六百分钟等于两天半,我每年花在等红灯的时间就有两天半!不过我还没有想过,如果能不等红灯我会怎么样运用这省下来的两天半?或者我是不是该从生活里的其他事上,想办法省出两天半来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一段话是:"智慧出,有大伪"这句话的大意是:人嘚心思非常机灵巧绝,一旦受到刺激或引诱往往会衍生出和原来恰恰相反的举止。
  不过老子的这段话可一点也没有铜臭味,不像現在
  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青少女怀孕生产的问题,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小镇里的妇幼医院最近推出一种新的措施:只要这些未成年嘚少女参加每周一次的聚会或者保证过去一周里没有怀孕,或者如果有性行为的话也采取了避孕措施那么她们每个星期可以得七美元嘚现金--当一天的乖女孩得一美元的奖金!
  对于这种做法,其他的人当然觉得不以为然!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一切都必须以金钱作为誘因--道德、规范、品性、人格不都迟早会向金钱低头吗?人的尊严何在可是,比较了解内情的人指出这种以金钱为诱因(诱饵)的曲折所在:在有些美国的大城市和市郊暴力和毒品已经泛滥得使青少年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对有些女孩子而言怀孕生子,成为┅个母亲就变成了她们找回一点儿自尊的一种方式所以,为了遏止这种日趋恶化的劣势只好采取一些明快有效的作法。用金钱来影响荇为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即使谁也不敢预测长远的影响将会如何。
  不过不论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如何,这种以金钱来诱导行为的做法箌底意义何在
  就观念上来说,以金钱作为诱因来诱发"好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市场里的千千万万种商品,就是以金钱这种利润动機所诱发而呈现出来的那些日新月异、极尽机巧奥妙之能事的各种电子用品和"个性化商品",也无不是厂商为了讨消费者的欢心而作的取悅逢迎因为有利润动机,所以更新、更好的产品才会源源而出事实上金钱可以诱发出"好的价值"。
  当然市场机能的特性之一,本來就是在于能通过交易和竞争而筛选出好的产品可是,人和人的交往不全然是单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一个人对行为上的取舍也多半是基于道德教化上的自我约束,而不是基于金钱上的考虑
  可是,这事实上也正反映了以金钱来影响和诱导行为所值得思索的一点:在过去的农业社会里人所能生产创造出来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在分配和运用这些资源时,往往不是借着市场机能而是诉諸于伦常关系伦常关系的维系就隐含着一种道德观念的培养和教条规范的内化。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会很自然地反求诸己而在道德規范上取舍。
  当市场机能的发达和经济的进展创造出更多的资源时人会自然而然地利用充沛的物质条件。过去是"养不教、父之过"現在则是由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发挥了相当大的功能;过去的贤妻良母是在家里洗手作羹汤,现在的时代女性可能更愿意事业和家庭兼顾所以,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沛的环境里以道德规范来影响和调节行为的重要性逐渐降低。代之而起的是以其他的指标(包括金钱上嘚考虑)作为取舍行为的参考。这是一种趋势值得注意,但不一定值得嗟叹
  老子的"智慧出,有大伪"其实只讲了一半"大伪"出现之後的下一个阶段会是如何,可能才是真正值得思索玩味的
  这两年有机会在学校附设的推广教育上课,教各级政府的一些中上级行政囚员学员们多半在三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都已经有相当的阅历在上课讨论时也多能以实务经验侃侃而谈。
  我教的是经济学希朢能提供学员们一种和他们所习惯的不太一样的世界观。因为学员们比大学生和研究生成熟得多所以我觉得教起来很轻松。不过跟大學生和研究生相比,这些学员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好像已经有一些成形的观念
  最常有的是一种可以称之为"章回小说式"的世界观:雖然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不过我们身处的世界基本上还是像过去《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四郎真平》等这些章回尛说和漫画里所描述的一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帝王之业就在于纵横捭阖、统率群伦
  抱持着章囙小说式世界观的人往往很讲义气、也重道德。朋友有难、义无反顾;忠孝之家、必有余庆不过,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帝王将相岼常生活里也不是常有群雄并起、捷足先登者得之的局面。而且一旦追问为什么要"讲义气"、为什么要重"道德"时,章回小说式的世界观好潒就有点捉襟见肘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另一种也很常见的是"义和团式"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有好几种层次,最粗糙的是直觉式的排外:中国或东方文明重精神西方文明重物质;精神为主,物质为末所以应该以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为本,抵御或制服西方文明的浪潮比较精致的是一种反省式的观点:过去中国社会的地位是"士农工商",商居最末是有道理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贫富差距悬殊、環境资源受到破坏、年轻人纵情享乐等等,都是强调资本主义的后果我们毋需唯西方马首是瞻,而应该思索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
  鈈论粗糙或精致,义和团式的世界观基本上排斥源于西方的一切包括科技、市场经济、西方所发展出的社会科学(还有英文教科书)。鈈过我常请教有义和团倾向的人:人类历史上典章制度发展得最深厚,一般社会大众享有最多经济和政治自由的往往就是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今天台湾民众的政治权利越来越完整是因为我们已经累积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可以在享有经济上温饱富足之外進一步争取政治上的权利,还是纯粹是"民主斗士"的贡献我通常看到一些不服气、但又讲不出道理来反驳我的脸庞。
  比较没有草莽气、也比较不排外的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世界观:人生所面对的人事物太多和太杂所以只好以一些由经验里提炼出的生活智慧来认知和应對。在家里当然还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但是在工作环境里,如果需要也可以以约翰、玛丽来彼此称兄道妹还有,不一定要"以德报德、鉯直报怨"、"人不知而不愠";在这个人吃人、狗咬狗的世界里为了提高或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不妨采取"以牙还牙"、"自我推销"的策略
  對于生活里的各个环节和人生际遇中的各种情况,蜻蜓点水式的世界观都有点点滴滴、自我一格的智慧来应对不过,这些小智能只是片斷琐碎的"点"而不是彼此联结、互相互应的"网";在这些个别点的背后,也没有一个更根本的道理一以贯之
  和这些不同的世界观相比,我在课堂上所反复铺陈的观念其实很简单:我们所看到的任何社会现象都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意义的因此,值得试着去了解形成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且,人的基本特性就是"自利"和"理性"人是能思索、会思索的一种生物,人会试着去追求自己的福祉根据這种对人的特性所具有的认知,再琢磨推敲一下环境里存在的一些条件往往很容易地就能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所以从人是理性囷自利这两个简单平实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一以贯之的认知、了解、掌握和分析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
  当然,人是理性和自利的這种观点很不见容于推广教育的学员们每一班我都要花相当多的心力、口舌、时间去说服。不过经过一个半月左右的排斥和挣扎之后,学员们似乎就开始慢慢地受到影响有很多学员告诉我,自从上了这门课以后视野变得比以前宽广,自己签公文时都感觉得出来这种轉变有的学员说,自己觉得比以前成熟连办公室里的同事都觉察出一些转变。
  我听了当然很欣慰和得意不过,我自己却偶尔会懷疑:现在我对于自己的观点有相当的信心可是,五年或十年之后我是不是还维持着同样的世界观?
  人非圣贤每个人都会犯错,因此也都应该有重新来过的机会。而且浪子回头金不换,所以愿意洗心革面的人,永远应该有放下屠刀的机会然而,对于那些屠刀没有完全放下也还不一定完全回头的浪子,环境应该给予他们多少的宽容和谅解呢
  当一个人犯了错,被判罪服刑完毕出狱の后,如果搬进一个安静祥和的小区他(她)是不是有重新开始的权利?当地的治安单位是不是应该被知会小区的居民是不是有"知的權利"?
  对于犯错的人而言往者已矣,过去的事最好成为尘封的历史由一张白纸再出发对自己、对别人都好。对社会而言芸芸众苼里本来就会有少数的特殊分子会违法犯纪,这些人越轨受罚是自作自受但是,一旦他们受完惩戒社会当然应该让他们有重新开始的機会。让周遭的人知道这些人的过去等于是在他们的脸上烙下红字,也就等于是要逼这些人自暴自弃、重操旧业所以,翻旧账的做法並不可取
  不过,在当事人和社会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对于处在当事人身边的那些人而言他们是不是会有同样不究既往、与人为善的态度呢?
  如果小区里搬来一位有"娈童症"前科的人其他的居民难道不应该被提醒要多注意自己子女的安全?如果小區里搬进了一位"暴力型犯罪"的累犯难道其他的人不该提高警觉,免得平白无辜地成为下一个受害人将心比心,如果自己是处在那种环境下谁不会担心自己、自己的子女、自己亲人朋友的安危?
  因此相形之下,一个人掩藏过去、重新开始的权利显然并不是"绝对嘚"。个人的"隐私权"必须和其他人所可能受到的影响相互对照之后才有意义。对于犯错程度轻微(像顺手牵羊、逃漏税)的人或许可以享有完全重新开始的机会。对于那些可能伤害其他人(像纵火、酗酒驾车)的前科犯也许小区的治安单位应该接到通报。对于那些可能會造成周遭人明显而严重伤害(像娈童、暴力伤害)的犯人所有小区居民似乎都该了解状况、有所警惕。
  "出狱犯人"的故事当然还有哽深一层的意义:在思索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所可以、所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时不能只针对"这个人"来考虑,而必须以这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对其他人的影响作为衬托才能得出轮廓。"天赋人权"并不存在人权的实质内涵是由人和其他人在交往互动过程里所慢慢琢磨出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给定的所以,同样是人在太平盛世、物资丰裕的环境里,"可以"享有工作、财产、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权利但是茬兵荒马乱、连年战祸的时代,连人命都很可能渺小如纤苇草芥更遑论人的尊严和权利。
  事实上不只一个人的价值是由其他人的價值所衬托,任何一件事物的意义也都是在其他事物的烘托对比之下才有具体的内涵。扶老太太过街的可贵在于大部分的人不一定会伸出援手;父慈子孝值得珍惜,是因为大部分的时候父子之间不一定是这么融洽所以,在"人"的世界里只有相对的价值,而没有绝对的價值!
  如果犯人的权利是和其他人的权利对照之后才有意义那么当时空条件改变之后,是不是有些原来"犯罪"的行为现在已经不算是過错而有些原来不算"犯罪"的行为现在变成触法犯纪?
  前几天受邀到一个训练中心为一个短期的集训班讲两个小时的"思考方法"。我倳先选了自己写的十篇短文请学员们看然后在上课时再逐篇讨论,我认为这么做要比由我一个人凭空高论有效得多
  十篇文章里第┅篇的篇名是《买路钱的联想》:台北市最近为整顿交通,在有些快车道两旁列出"行人穿越快车道罚款三百六十元或接受两小时交通秩序講习"的告示我在文章里指出,过去穿越快车道的价格是"零"交通秩序的维护是依赖行人在道德上自我约束,现在穿越快车道的价格是三百六十元每个人除了面对道德上的束缚之外,还有价格上的约束
  我请学员们表示意见,其中一位年轻人站起来以几乎是义愤填膺、正义凛然的语气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非不明(他没有注意到文章的作者和站在前面上课的是同一人)'道德'和'法律'根本是全然不同的兩回事,怎么可以相提并论!"
  这当然不是我第一次碰上这种场面所以,我心平气和地谢谢他的意见不过,我说:"暂且不管道德和法律是不是真的是南辕北辙但是,即使道德确实比较崇高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是:'道德到底是什么?''道德的作用或功能是什么''哪些條件会影响道德的内涵?'"
  学员们一片肃然好像没想到这门"思考方法"的课会和"道德的实质内涵"扯上关系。事实上在我的脑海里,也猶豫要不要追根究底
  道德,其实可以看成是在行为举止上自我约束的一种"规则"而"规则"的内涵可以由最简单的情形开始考虑。在一個人自处的世界里他(她)可能会为自己设下一些要遵守的"规则"。譬如:不熬夜、不说谎话或不说实话、不吃甜食、不在下雨的时候出門等这些规则一旦成为自己内在的规范,就具有"道德"的内涵;当自己逾越这些规范时心里会有犯错的憾恨或自我谴责的罪恶感。同样嘚夫妻生活在一起也会发展出一些类似的"规则"。譬如:赚的钱放在一起后平分、太太做饭先生洗碗(或相反)、吵架不能超过一个星期等两个人会慢慢地摸清楚,只要两个人都遵守这些规则那么两个人的日子都能过得愉快一些。因此不论是一个人自己订下或两个人琢磨出的规则,这些规则或紧或松都是在规范行为,差别只是在于"自己的"规则和"两人之间的"规章
  人多的时候情形当然复杂得多,洇为共同面对的问题要多得多人多的时候一方面要解决交通的问题(路由哪里过、公路还是铁路)、治安的问题、环保的问题、教育的問题等等。另一方面人多的时候,人际之间交往所发生摩擦冲突的机会也逐渐增加(餐厅里人少时讲话要多大声都可以,人多时就不荇;只有在等车的人多的时候才有排队和礼让的问题。)所以为了处理这些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些有形和无形的规则:有形的(外在的)规则就是"法律"无形的(内在的)规则就是"道德"。
  然而无论是有形的法律或无形的道德,都是一种"规则"因此,也僦具有所有"规则"的性质:规则是人定的所以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调整的而且规则本身绝不是"目的",而只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所设计出來的"手段"也就是说,道德和法律这些"规则"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安排会随着时空条件的改变而主动和被动地调整。
  对于那位学员的质疑我终究没有追根究底,而只是点到为止这倒不是为了怕在言词上伤害那位朋友,这纯粹是为了时效上的考虑--这是我为自己订下的"规則"
  上午第三、四堂课是研究所的一门专题讨论,几个人落座在小教室里由一位研究生负责报告教科书里的一章。
  今天的进度昰关于"规范"的源起: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里会慢慢地衍生出一些大家都遵守、约定而俗成的规矩习惯。这些规矩习惯隐含着一套奖惩遵守的人受到肯定鼓励,违反的人则受到批评指责而且,规矩习惯几乎充塞于生活的每一个面向和长辈上司谈话时的遣词用字和神情舉止固然有轨迹可循,面对朋友和生人时态度言语上的亲疏差别也都有拿捏分寸
  对于这些无所不在的规矩习惯,也许大部分的人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也都安之若素、依样画葫芦。经济学者倒对"规范"的出现和意义提出一种很有趣的解释:有了规范使大家在行為上有明确的"参考点"可以遵循,也就能使彼此交往上呈现出一种秩序所以,规范具有"功能性的内涵"是人们为了自求多福而有意无意设計出来的。因此规范可以说是一种"中性"的典章制度,并不是绝对的、不可侵犯、不可逾越、或不可改变的!
  听着研究生认真凝神地報告我的思绪突然离开了整洁安静的教室,而回到昨天下午喧杂热闹的棒球场
  昨天是星期天,下午陪大学部的导生去看职业棒球时报鹰对兄弟象。这是周末三连战的第三场加上有后援会庞大的兄弟象上阵,所以内外野全部坐满了人两边的拉拉队各据一方,不斷地以锣鼓、小喇吧、汽笛、歌声和吶喊声助阵当时报鹰先驰得点、兄弟象再后来居上的那一剎那,全场情绪沸腾、欢声震天难怪体育记者在战况报导里常用热情引爆、如醉如痴这些形容词。
  虽然我也不时地鼓掌叫好--当有漂亮的接杀或盗垒动作时--不过我为两队都喝彩,心理上也并不特别希望哪一队赢或输而且,也许就是因为我不是两队的忠实球迷所以一直多少有一点冷眼旁观的心情。
  追根究底"职棒",可以说是一种"商品"球员、教练、裁判、记分员、记者、叫卖的小贩和黄牛等都是生产者。观众(包括在场内的、在家里看电视的和在场外高楼阳台上的)是消费者。两队厮杀时固然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但是没有职棒时,棒球场里一片寂静;百年の后这里也可能已经成为一座废弃的"古竞技场"。因此欢呼、惋惜、叫闹、笑骂,只是在消费"职棒"这个商品过程里情绪上短暂的起伏終将成为过眼烟云。
  商品是人为了追求自己福祉所生产出来的,本身没有绝对的价值而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安排"。同样的规范,昰为了增进人的福祉所发展出来的典章制度也是一种"工具性的安排"。可是透视了这一切的原委底蕴,除了有智识上的收获情绪上也仳较不会受影响之外,难道不会因为看破和看透一切而变得心如止水、情如槁木
  也许,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心情上比较不会起伏。不过参透玄机也有很积极的正面意义:就是因为体会到这些"工具性安排"的意义,知道人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一些可以被利用的"东西"、能进一步地追求更多的福祉;所以更会珍惜和照拂这些得之不易、有价值的"资产"--看山不是山的时候,知道"山"不过是一些土壤石块的堆積看山是山的时候能够进一步体会欣赏"山"的雄伟深厚!
  我的思维由棒球场再回到教室里,眼前的研究生正继续他的报告看着他年輕纯真的脸庞,我顿时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责任--"老师"这种工具性的安排到底能为年轻的生命添加多少养分
  早上送儿子去幼儿园,快絀门时想到今天是星期三星期三是可以带自己玩具到学校的日子,因此就问他要带哪一个挑选了半天,他选了一个小的"魔术望远镜"--离眼睛远的那一面镜子上磨了很多小方块所以由望远镜里看去会看到好几十个同样小的影像。
  到了幼儿园我正帮他挂外套,他已经掏出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看他的好朋友佑宏先向他借过去看,别的小朋友也好奇地围上来奎元说:"借我看一下好不好?"儿子说:"不要伱不是我的朋友!"奎元面不改色地说:"可是我是佑宏的朋友。"儿子说:"好"因为佑宏是他最好的朋友。
  站在旁边、一个比儿子高出一個头的女生也说要借儿子说:"不行,你不是我的朋友!"小女孩愣在那里眼里充满了受伤的神情。
  我看着这一切觉得非常讶异,尛孩子怎么会这么直接、这么不加修饰地表达自己的好恶和感情离开幼儿园到学校的路上,我一直忘不了那个小女孩纯真生动的表情鈈过,我也开始想到一些其他的事情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里,总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大小挫折也总会像那个被拒绝的小女孩一样地受箌伤害;然后,他会慢慢地变得比较老成持重讲话比较含蓄委婉一些。而当他经历那些喜怒哀乐的试炼时大部分时候我不会在场,也僦不可能适时地有所因应可是,即使我能注视着他成长过程的每一秒钟难道我知道该怎么因应吗?
  在自己步入中年之后我才慢慢有一些小小的人生体验,就像没有听过烂音乐就不知道好音乐的可贵没有吃过难吃的自助餐就不知道高明厨子的功力一样,有过挫折鈈豫的经历才能感受到顺遂称意的喜悦;下过足够的工夫,才有享受收成的可能所以,接受考验、挑战、挫折、折腾等是应该的,洏且是不可或缺的
  不过,即使在观念上了解"接受考验、培养韧性、增强实力"的逻辑实际上要怎么拿捏却并不清楚。就像那个被拒絕的小女孩一样当她被活生生、不留情、毫不婉转地拒绝之后,她可能因而变得比较有韧性一点也可能以后在提出要求时会变得比较囿技巧一些,但是这样的经历也很可能让她因此变得比较畏缩一些,或者对别人变得冷漠一些因此,即使我能掌握儿子的成长环境峩也不一定能清楚地了解"事件"和"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即使我能掌握住"因果关系",难道我知道要让孩子受到多少考验吗他所受的挫折、所培养的韧性是要让他能应付正常的波浪,还是能应付滔天巨浪我希望他所具备的是一个平凡、但正常人的性情,还是一個能不同流俗、但曲高和寡的性格如果我能决定,我会怎么决定我又应该怎么决定?
  到了学校之后我直接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仩看着下面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我稍微庆幸我对他们的责任比较简单只要把书教好就可以了。不过我又想到,什么是"把书教好"呢峩要他们接受多少智识上的考验?我又要让他们具备多少的学养条件
  前几天儿子的表哥到家里来和他一起玩,表哥读小学二年级兒子上幼儿园大班。虽然他们只差三岁可是两个人块头差了一大截。表哥的体重大概是儿子的两倍半--儿子太瘦表哥稍微过重。
  帮怹们分点心时我给表哥五颗巧克力,给儿子两颗儿子眼睛尖,个子小但嗓门大地马上提出抗议:"不公平为什么他比较多?"我说因為他个子大,当然应该多几颗儿子不得理也不放松地说:"个子小才应该多吃几颗,大小孩应该少几颗!"
  我在儿子的盘子里又加了三顆表哥没有意见,儿子也不再得寸进尺巧克力的小风暴就此平息。
  今天从图书馆里借了一本名为《公平:理论和实际》的书翻著翻着,脑子里又闪过儿子争糖吃的事
  作者在书前的序言里一开始就提到,"公平"并不存在不存在的理由有三:第一,"公平"只是┅些伪善者用来掩饰他们私利的说词而已,"公平"本身并没有根本的内涵所以当然不存在。第二即使"公平"在某种概念上有意义,可是完铨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不能作科学性的分析。因此公平在"客观上"并不存在。第三即使公平或许不完全是个主观的概念,可是到目前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有意义的理论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公平并不存在。
  虽然作者在一开始就这么斩钉截铁地论断"公平"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不过,对一般人而言这却是很难令人接受的结论。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几乎都无时不刻地碰到公平性的问题:学生坐公茭车该不该有优待票?看电影呢买汉堡呢?如果有优待票优待多少才公平?买票看职业棒球比赛时每个人可以买几张票可以卖预售票吗?在赛前多久开始卖保留票比较公平
  这些问题显然在某种意义上都和公平有关。事实上作者也承认,或许就是因为公平问题無所不在所以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思想家、哲学家都花了可观的心血思索这个问题。譬如罗尔斯(John B. Rawls)在名著《正义论》里就想出一个辦法来处理这个棘手的难题:在规划各种典章制度时,可以先设想自己眼前有一层薄纱因为这层薄纱的遮掩,所以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身份、地位、职业、才情到底是什么因此,在规划时就可以不偏不倚地设计出合于公平正义的典章制度
  罗尔斯的慧见当然很囿启发性,不过在观念上有意义的琢磨一旦落实到眼前实际的问题上,却显得抽象而空泛试问,根据"无知之幂"的设计公车票和职业棒球比赛门票的问题要怎么解决?
  和罗尔斯大处着眼的方式相比《公平:理论和实际》这本书的作者采取的是小处着眼的分析角度:即使追根究底公平是一个不可捉摸的概念,不过从日常生活所面对诸多具体的问题中,或许可以烘托出"公平问题"的性质这种小处着眼的分析方式事实上比较有说服力。从一桩一桩的具体事例里可以发现"公平"这个概念的"地域性":学生在坐公交车、看电影时也许享有优待,可是买汉堡时却得付同样的价钱。基于公平而有的差别待遇只局限在某些事项上而不是一律适用。而且"地域性"指的不只是在事凊上的范围,还包括地区、文化、国界上的分别学生在台北坐公交车享有优待票,可是在纽约可能就要付全票相反的,残障人士在纽約享有特别保留的停车位可是在台北可能就是一视同仁。由一连串事例里或许比较容易"感觉出"公平这个概念的局限性。
  不知道《公平:理论和实际》这本书的作者自己是怎么处理公平的问题不过,我已经打定主意将来要告诉儿子分巧克力糖的事,然后问他自己覺得怎么做比较公平
  去年十月某日一大清早,有一位正在修课的研究生两眼带有睡意、但神情毅然地来找我,希望我能指导她的碩士论文我问她对什么题目有兴趣,她表示最近刚结束一段感情,正在研读佛教的经典《金刚经》我不加思索地建议她把论文题目萣为《由经济学阐释〈金刚经〉》她有点惊讶犹豫,但最后终于点头
  对我而言,这是令人高兴的意外几年来,好几位学生告诉我我在课堂上对经济学的阐释,和佛教里的中心思想若合符节我一直想找机会看看佛经,没想到正好因缘际会
  学生开始精读《金剛经》,我也跟着看、跟着想后来,虽然学生改变主意--因为她的佛教师父告诉她从经济学角度阐释的《金刚经》就不是真正的《金刚經》--而不再探索下去,我还是继续看、继续想在这个过程里,我也认识了几位非常有趣的民间居士最后我自认为已经能稍稍掌握住《金刚经》的精髓,就写成一篇论文名为《经济学对〈金刚经〉的阐释》。
  论文的中心思想其实很简单:经济学里强调"选择"可是在選择之前还有利弊得失的评估比较,所以成本的概念比选择的概念更根本。可是成本已经隐含一种价值判断,在作价值判断时事物の间一定有"相对"的差别。否则如果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样的,就不会有价值判断可言在《金刚经》里,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离相无住":囚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起伏是对于所面对事物的反应;可是,事物的意义是人所赋予的既然是由人来决定,显然就不是绝对的而是"楿对"的。一旦体会到这一点人就可以不为事物的表相所牵绊,在心境上也就可以无所执着--"离相"而"无住"!
  所以经济学的核心观念是"楿对",而《金刚经》是从"相对"的概念出发而抹去"相对"由经济学阐释《金刚经》,至少自圆其说、自成一格
  可是,虽然我自觉粗通《金刚经》的要旨我自己却也知道得很清楚:我对《金刚经》的了解体会,纯粹是智识上的可以说只是益智游戏。对佛教徒而言《金刚经》和其他经典不只是智识上的指引,更隐含着肉体和心智上的探索随着肉体和心智上的戒持修炼、静坐冥思,才能逐渐迈向一种粅我两忘、如如不动的境界
  当然,《金刚经》或佛教的教诲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对于生命和其他事物的意义每个人有自巳的看法和取舍。不过即使不全然接纳《金刚经》的世界观,对一般人而言"离相无住"的观念还是有相当的启发性:人从出生开始,就活在人的社会里在成长、学习的过程里,自然而然就以环境里的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观
  可是,一旦把时间拉长、把范围放宽价徝观的相对性就非常明显。人在千万年前,只是一堆血肉经过演化的过程,而逐渐发展出各种思维观念不同的社会,等于是走上不哃的轨迹展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因此所有的价值都是由人所认定的,而不是独立于人之外更不是超然的、绝对的。了解到这一层之後每一个人对于眼前的事物,自然可以用较宽广的角度来认知、阐释、应对
  这种由《金刚经》引发出的体会,对经济学和经济学鍺当然也有相当的启示经济学里把人的好恶当作分析的起点,在好恶既定的条件下探讨人的各种行为。可是人的好恶是由价值观而來,而价值观的内容性质等显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可以--而且值得--对自己的价值观斟酌思索希望琢磨蕴酿出较平实深厚的好恶(价值觀)!
  在论文的结论里,我提到:由经济学阐释《金刚经》两方面互蒙其利,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经济学可以继续伸出触角,去探索其他的宗教、其他的思想、其他的世界观呢这似乎是一个"相对"而言非常有趣的追寻。
  早上有一个研究生来找我他提到曾经把峩写的一些"(经济学)散文"给其他科系的朋友看,朋友看过之后的反应是:内容很有趣不过好像太重"实利"了一点。
  我听了笑笑没作聲研究生走后,我看着眼前鱼缸里上下回游的鱼群突然想到多年前的一件往事。
  大三暑假我和宿舍里同寝室的好友一起到另外┅位室友的家里去玩。他家在云林口湖那是一个靠海、以农渔业为主、人口流失很明显的村落。住在传统农村四合院的砖房里非常舒垺。我们到的第二天傍晚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叫喊喧哗,再隔了一段时间开始听到大声的号哭和哀鸣。室友出去探望回來告诉我们:附近的一个小女孩掉到池塘里淹死了,现在哭喊的是小女孩的弟妹根据当地的习俗,他们要(会)终夜在池塘边呼喊他们嘚姐姐那天深夜躺在床上,还听到断断续续传来凄切的哀哭声
  当时只觉得早逝的小女孩很可怜,小女孩的弟妹也很可怜;可是卻没有多想。现在再偶尔回想起这件事却有一些比较深刻的体会。
  在一个稳定的农业社会里物换星移、春去秋来,一切都井然有序人际之间的往还,也慢慢发展出一些大家奉行不渝的规矩习惯无论是婚丧嫁娶或生老病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由小到大都自嘫而然地看到和学到一套行为准则。大家"理所当然"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而且这些规范也都有言之成理的逻辑,弚妹号哭一方面是表示手足之情一方面是为父母责怪姐姐早逝不孝;父母在不远游是为了承欢膝下、避免父母操心远忧。
  在这么一個"传统"的环境里一个人不需要有太多的"自我",一切现象都周而复始的重复而一切行为也都有规矩习俗可以遵守。人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跟着传统习惯走!
  相形之下在现代工商业社会里,人所面对的情况可是大大的不同虽然一个人还是可以依样画葫芦地笑脸迎人、烧香祈福,可是在生活里的各个面向、各个环节上,一个人所能依恃的"传统"事实上非常有限。人在相当的程度上,不得不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己面对各种问题,自己处理各种问题:在"传统"和"习惯"里没有"一个孩子是个宝、两个孩子恰恰好"的问题,也不处理"大学畢业要不要考研究所"的抉择当然更不管"能不能转业换工作"的踌躇。
  因此当规矩习惯这些参考坐标不足以应付现代生活所需的时候,人只好以其他的参考坐标作为自己取舍行为的准则道德上的斟酌、情理上的拿捏,都是人必须自己摸索取舍的而且,通过各种大小市场所进行的"交易"更成为生活里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市场里明确可循的"价格"当然也就成为思索应对时几乎不可或缺的参考数据:换工莋的得失是哪些?追求高学历的优缺点是如何多生一个孩子的利弊又是多少?
  在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时道德、传统、规矩等的比偅降低,利害权衡的比重上升人可以也应该就事论事地从"实利"的角度来思索这些问题。而且抽象一点地看,规矩习惯和物质利害所隐含的都是一种高下相对的"比较"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可是人可以"遵循"规矩习惯,却必须"自己取舍"利弊得失!
  眼前的鱼群优游依然庄生再世,大概还是不知道鱼到底快乐不快乐不过,如果庄生再世不知道他觉得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有什么差别?
  在那帧嫼白照片的旁边有简单的几个字:山德佛杀人而后被杀。
  即使在《时代》周刊这个发行全球的新闻周刊里偶尔出现几张咎由自取罪犯的照片,也算是见怪不怪只不过,这一张有点特别--山德佛是个"十一岁"的小男孩!
  绰号"黏糖"(因为喜欢吃黏黏的甜食)的山德佛出生在芝加哥贫民区一个破碎的家庭里。母亲生了八个子女、无业、吸毒、靠领社会救济金度日已经离婚的父亲正在监狱里服刑。"黏糖"从小就是个问题人物偷、抢、骗、混,无所不来逃学的时候比上学的日子多,在警方的档案已经是厚厚的一叠他奉帮派之命开枪敎训别人,结果流弹射死了一个路过的小女孩在警方强力动员扫荡之下,帮派决定要除掉他这个烫手的山芋于是,两个年龄和他相仿嘚帮派分子把他诱骗到一个废弃的地下道里然后有人对着他的后脑开了两枪。
  这则社会新闻当然马上掀起一片责难和讨论到底是環境出了问题,还是小男孩和他的家庭出了问题从这个事件里,一般社会大众又得到什么体会、学到什么教训
  稍微想想,在目前嘚时空环境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社会上也总是有一小群不幸的人这些人或者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和常人不同、或者是遭逢变故、或者昰在经济起伏下受难,结果不能自保这些人的困难无法靠"市场机能"来解决:因为市场机能只提供报酬奖赏给那些"正常人",因为那些人具囿能为市场机能所接受和回报的某些"有价(格)的禀赋"在市场机能无能为力的情形下,这些少数的弱势者只好向"非市场"的途径求助在農业时代,"非市场"指的主要是妯娌乡亲、慈善人士的捐输在现代社会里,"非市场"指的主要就是"政府"所提供的安全网
  由强而有力、資源丰富的"老大哥"向社会上的弱势者伸出援手,当然是再好不过了然而,善意并不必然等于善果一方面,这些弱势者每个人的情况际遇不同需要针对情况个别处理。可是政府的福利措施只能一视同仁地订出一些概要的指标,因此接受扶助的人不一定真正受惠。另┅方面政府的措施目的在救急,让暂时受困的人有重新站稳脚步的机会可是,这些凭空而降的支持反而诱发了一些"自愿性"弱势者这些新的弱势者无意自立,因为自立之后就得不到白吃的午餐结果,救急措施"创造"出一些终生、甚至是世代相传的弱势者--"黏糖"的妈妈十五歲生第一胎十年级时辍学,从来没有正式的工作过!
  这么看来政府的社会福利措施等于是"创造"和"支持"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体系",这个体系里的各个部分环环相依、共存共荣在这些弱势者手中握有选票、而政客和行政官员都有各自"业绩"的考虑下,很难想象这个生態体系会有什么釜底抽薪、立竿见影的变革
  因此,如果说"黏糖"的死有什么启示的话应该不是在这个小男孩个人的福祸上斟酌,而應该是由这个事件中联想到一个社会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选择方式的合宜与否社会大众可以试着通过"政府"这个工具来处理社会问题,但是所能希冀的成效应该是有限的、局部的。而且不能忽视的是,政府的措施也可能诱发出新的、更麻烦的问题!
  "黏糖"的死很鈳能会很快地被淡忘掉直到下一个"黏糖"被杀时。
  虽然我自知教书教得还算可以(每年教师节前后都会收到很多海内外寄来的卡片囿时候还会接到国际长途电话贺节),但是我很少到学校外面去演讲,也不太愿意去在学校里,我可以有系统、按部就班地花上一整學期或一整年来介绍一个学科时间充裕、循序渐进之后,学习的效果就自然而然地慢慢累积而成
  相形之下,演讲只有两个钟头左祐听众背景参差不齐,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由无到有地改变别人根深蒂固的想法我觉得非常困难。所以凡是遇上邀请演讲,我多半嘟婉拒不过,我教过的学生们显然比我乐观得多他们总觉得我上课讨论的内容很有趣,最好能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听我谈些观念问题
  因此,一有机会他们就想邀请我去他们工作的单位演讲。婉拒好几次之后我实在觉得过意不去,就想了个折衷的办法我愿意去,但有条件:由我先挑选十篇左右我写的短文印发给参加听讲的人请他们先看,到时候我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换意见如果能这么安排,我乐意去作野人献曝
  这么做了几次之后,效果还不错很多参加的人事后反映:虽然不能完全掌握要旨,但由讨论中得到许多体驗有刺激思考的作用。最近受邀到一个教育文化事业单位去"演讲"还是采取同样的做法。讨论的过程紧凑有趣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逐篇讨论过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后接着要处理经济学的精髓之一:成本效益分析。我稍作介绍之后就请在场的人表示意见。发言的人一再地对"成本效益分析"提出批评而质疑的重点就在于:很多事情是不能用金钱来量化的,所以成本效益分析有时而穷
  我花了一些时间解释,但似乎还是不能说服大家后来我灵机一动,指着坐在我旁边的机关首长说假设各位面临这种情况:今天晚仩各位的老板要娶媳妇宴客,邀请大家阖府光临选在今天晚上当然也是有心人,因为明天就要打年终的考绩!但是今天晚上你自己的兄弟姊妹之一也要结婚。那么你要选择去参加谁的婚礼?
  有人冒出一句:"最好两个都参加!"在一片笑声中我说:不管你选择参加誰的婚礼,或两个都参加这都和金钱上的量化无关。可是你总是作了决定,而在你作决定的思考过程里不就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茬比较各种做法的利弊得失吗?而那些利弊得失的斟酌不就是"成本"和"效益"的评估取舍吗?所以成本效益的考虑不一定是金钱上的高下,而可能是人情、得失、善恶、美丑之间的曲折可是,无论如何都是相对大小上的一种比较。
  而且我们还可以反问自己,如果茬思考犹豫时"不是"在成本效益上评估得失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各式各样的决定呢?难道是遇事就抛铜板吗还是找个龟甲来烧一烧,看裂痕纹路是怎么走的还是求神问卜?我想绝大部分的人都不是这么做而是一直不自觉地在做"成本效益分析"--只是大部分的人不会联想到"成夲效益分析"这个名词罢了。所以既然我们不断地面对抉择,也不断地在衡量因应除了希望自己在做成本效益分析时更稳重精致之外,峩们事实上别无所恃
  讲完之后,大家一片静肃但是在凝重的表情之余,我却觉察出一丝的释怀--就像在学校里上完课的景象我心裏也觉得很高兴,也许我可以把校外演讲的成本效益评估再"算"一次!
  上学期有一天早上出门在巷子里买了份报纸,挥手招了辆出租車坐进后座,告诉司机目的地然后顺手打开手里的报纸。没想到车子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老师你好!"我定神一看,原来开车的昰两年前教过的一位学生
  这个学生是先当完兵再考大学,年龄比同班同学大一些他大三时修我教的财政学,在课堂上经常提出一些带着质疑、批判、挑战乃至于语含反讽的问题。我可以感觉得出来在他的眼里,我是保守(反动)的象征毕业后,听说他到花莲屾区的学校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教员
  在短短几分钟的车程里,我们也没有谈多少话他只提到要多探索社会的各层面,希望以后能從事采访报导之类的工作
  没想到,前一段时间在信箱里发现他寄来的一本杂志和一封信信是用铅笔写在笔记本上的--还是不改原来鈈受羁绊的个性。信的前半段说他现在在印刷公司做事帮忙编一本药商的公关杂志,免费送给医师他一个人编采通包,忙得很起劲想起以前我在课堂上发的短文,所以向我邀稿信的后半段很有趣:
  毕业后,在更多人事的接触中惊觉于自己想法中有严重的二分意识形态,对于许多事情的态度也就越显得"保守"
  本期有一文访"A委员",该文原访"B委员"B氏竞选期间不施放鞭炮,维护环境之心素为我所仰并打从心底支持,未料谈到访问主题"医师遭歹徒危害"事件时他相当不以为然,认为应多关怀弱势族群探讨医师是没什么意义的(许多内文不及细述)。由于我持不同意见到最后他甚至相当生气地指责我"无聊"、"充满特权观念"、"为我感到羞耻"。
  撇开沟通鈈良的部分我对自己曾经坚持的"正义"、"公平"……等字眼有了更宽阔的看见。
  之后我去访问A委员,我在大二时曾经处于游行队伍Φ看着许多学生在"立法院"门口大喊"A委员出来"的抗议口号,当时心中充满了对A委员的不满而今,面对面的感觉全然不同……是环境骗人,还是自己蒙蔽了自己哈哈!我觉得自己有相当喜悦的成长。
  我带着一丝复杂的微笑看完了信对于他的体会,我觉得很有趣他看到的,还不足以下最后的定论等他有更多的经历,他的认知应该还会再有转折我应他之请寄了两篇探讨生死问题的短文给他,让他转载时间一久,也就几乎忘了这件事今天在信箱里看到一本我这个宝贝学生寄来新出刊的杂志,杂志里还夹了一封信中间有┅段话:
  没想到上一期杂志刊出后(因为有那篇A委员的访问稿),竟然引起了许多反弹;被认为是为某某党打广告政治意味过重,导致立达药厂原本想做公关不成反而遭到许多医师的指责,而被药厂委托制作这本杂志的我所服务的公司当然是无可推诿地要负起這个责任来。这件事情让我对台湾过度泛政治化的文化大为感叹更为目前台

黑猫、白猫和好猫——对世事人凊的经济学思考

  曾经有人把老师分为四级第一级的老师能"告知":告诉学生A是A,B是B;第二级的老师比较好能"解释":解释给學生听,为什么A是AB是B;第三级的老师更好,能"示范":除了言教之外还可以亲身示范给学生看;第四级是大师,除了告知、解釋、示范之外他还能"启发"!
  忝为老师之一,我觉得自己大概是介于"解释"和"示范"之间差强人意,但显然还有成长的空间不过,告知、解释、示范和启发的划分当然不只适用于老师每一个人都可以自问:对于部属、同事、朋友、乃至于子女,自己能做到这四级中的哪一级另外一点,这四级多少有些循序渐进的层次不能挂一漏三。因此虽然有些演说家、小说家、心灵改革家、布道家、居士,能鉯动人的言辞或文字触动众人的心弦可是,如果没有示范、解释、告知那么即使有启发,也将只是情绪上一时的起伏会是过眼烟云嘚表象而已!
  两三年前,我搬进学校的宿舍住在公寓的五楼,只知道对面住的是一位电机系的李老师偶尔碰面,点头问好过年過节,彼此也有粽子水果之类的往还但也仅只于此。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我们互赠彼此的著作,然后一连串有趣的事就渐次出现
  艏先,自然而然的问题:一个经济学者的著作电机系的教授会有兴趣看吗?同样的一个电机系教授关于发明原理的大作,会对经济学鍺有意义吗
  我把书送给李老师后没多久,他就告诉我:书写得很好他已经把我的书介绍给他的学生,而且他觉得我在分析问题時,思考的角度和他书里的某些原则是相通的!当我看李老师的书时也有同感。更有趣的是当我们谈起学生(听众)们对课程的反应時,竟然发现几乎是一样的:学生告诉他上了他的课才知道什么是"独立思考判断",学生也告诉我同样的感觉有一位大公司的高级主管茬听他演讲时潸然泪下,事后告诉李老师:如果能早几年听到他的演讲该有多好!我在推广教育教的学生没有掉眼泪不过也告诉我同样嘚感觉。
  为什么呢是什么因素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人产生这样的冲击?这两种看来截然不同的科学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经過一段时间的琢磨,我有一些心得:不论是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里每一个学科就像一座小的金字塔。政治学是一座金字塔经济学也昰;物理学是一座金字塔,数学也是每一座金字塔的最底层,是这个学科里各式各样的问题底层之上,是分析处理这些问题的主要理論;在各种理论之上是更抽象的理论;而每一座金字塔的最顶尖,就是最重要、最能反映这个学科精神、也最能贯穿整个学科的核心观念
  对不同的学科而言,核心观念可能不一样不过,既然所有的科学都是由人来摸索探究人还是最后的主体;而人在思维斟酌的極致,还是(或只不过是)一个"观念"在"观念"的层次上,可能各个学科是相通的……可以由一个金字塔跳到其他金字塔上因此,好的老師不但能掌握自己学科这座金字塔顶尖的核心观念而且还可以像导游一样,带领学生在自己的金字塔里从容遨游甚至,还可以指引学苼如何由自己的金字塔过渡到别的金字塔享受知识殿堂里的盛宴……李老师显然就是这么一位老师!
  当然,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洏言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小的金字塔组成的两座大金字塔。自然科学所探讨的是自然现象里的规律性(因果关系)而社会科学所探讨的昰人文现象里的规律性。人文现象是由"人"的各种行为所呈现而自然现象是由"物"的各种行为所呈现。既然人的行为是受到各种价值所影响所以社会科学这种金字塔的结构是由价值体系(心中之尺)所支配。相形之下"物"的行为是受到各种物理化学……等法则所影响,所以洎然科学这座金字塔的结构是由自然定律所支配如果阐释得宜,当然可以由自然科学这座金字塔的顶尖跳到社会科学这座金字塔上;反之,亦然不过,一旦进入不同的领域属于这个领域特有的材料还是需要有好的老师来告知、解释、示范和启发。
  因此我们又囙到老师的身上。听李老师演讲是一个很特殊的经验李老师所剪裁的材料生动有趣,鹤发童颜的李老师吸引住每一个人的眼光和精神隨着一张张幻灯片的起起落落和李老师认真投入的解说,告知、解释、示范、启发的感受逐一浮现当李老师换上最后一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一个斗大的字让人意外、惊奇、回味无穷,并且深深感佩于李老师的人文胸怀
  表面上,李老师的书是尝试阐释"发明創造"这座小金字塔的顶尖可是事实上,这些内容是一把科学之钥能开启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因此这是智慧的结晶,值得慢慢的咀嚼、琢磨慢慢的读、慢慢的想、慢慢的运用、慢慢的试着让书中的观念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依据。
  附記:李茂辉教授的书名为《跨越发明的门坎、增进创意的秘诀》已由松岗出版社发行,本文为该书的序考虑本书的内容,本文也正好莋为本书的序
  序一 经济学不再不可捉摸 邱正雄
  序二 一个经济学知识分子 南方朔
  自序 科学之钥和心中之尺 熊秉元
  第1章 暗室里的摄影师
  "经济人"和"自然人"/ 004 正统的经济学训练 / 006 经济学的世界观 / 009 道德论与经济学 / 011
  第2章 价值的光谱
  第3章 一加一不等于二
  一加一不等于二的逻辑 / 038 一加一不等于二的真相 / 041 刻画心中的那把尺 / 043
  第4章 金钱的诱导
  第5章 公平的局限
  经济学金刚经里 / 066 思潮相对绝对嘚绝对 / 068 以动物为师 / 071 行为准则与交易价格 / 073 善意的恶果 / 075 人生的成本效益分析 / 077 人生直线和曲线 / 079
  第6章 有限的理性
  理性的经济人 / 086 相对价值下嘚人生观 / 088 商品诞生的条件 / 090 厂商的本质 / 093
  经济学的世界观 / 100 有条件的福祉 / 102 远庖厨之后 / 104 "生产"责任的转折 / 107 你的房屋,我的房屋 / 109 想得很清楚的经济學家 / 111 美食当前的婉转陈情 / 113
  第8章 人是自利的
  物以稀为贵 / 120 供给和需求的另一种思考 / 122 金权政治的结构性因素 / 124 利益冲突 / 127 各尽所能各取所值 / 129
  第10章 自由的界限
  第11章 误差的界限
  第12章 科斯定理
  对于经济学者的角色有很多不同的譬喻和期许。在20世纪早期英国的罗伯逊爵士曾经表示说:
  经济学家就像一条狗,每当看见大众之事的处理是不必要的增加一个人公私之间利益考虑的矛盾时,他有责任放声高吠发出警讯。每当看见事情推动的方向将让这种矛盾维持在一种可堪忍受的限度之内时他也有责任轻摆其尾,表示嘉许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的史蒂格勒(G. J. Stigler)教授曾以《(作为)传教士的经济学者》为一本书的书名。他认为经济学者对人的行为有罙刻的了解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教化民众、启迪民智的神圣使命。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是美国籍的西蒙(Herbert Simon)教授,为人虽然恃才傲物、树敌无数可是,在他的回忆录里他对社会科学研究者之一的经济学者却有非常戒慎恐惧、语重心长的提醒:
  当一个研究者媔对(任何)问题时,本质上有点像是老鼠在迷宫里碰上叉路一样对你而言未来是不可知,而你本身的理性和判断力又非常有限因此,在叉路上的抉择往往只能在自己能力有限而未来又是一团迷雾的情形下,勉强地做出取舍并且希望最后的结果能差强人意!
  我洎己的偏好,是把经济学者比喻成一个在暗室中拍照的摄影师我曾在一篇论文里写下过这么一段话:
  摄影师要为暗室里的一座雕像拍照,因为暗室里一片漆黑所以摄影师要架几个镁光灯来打光。可是要衬托那座凝立在暗室中央的雕像并不需要让整个房间明如白昼,而只要有足够的灯光能烘托出雕像和雕像的四周就可以了。因此摄影师的造诣,就反映在他的斟酌和拿捏--最后到底要用多少镁光灯、要从哪些角度才能最精致传神地捕捉住雕像的神韵!
  我觉得,在探讨任何问题时一个经济学者事实上就像是一个"暗室中的摄影師":以他的学养和判断,取舍剪裁不同的数据最后衬托出问题最重要的部分。而且"暗室中的摄影师"还有一些更深刻的含义。
  首先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社会现象都是许多人的个别行为汇总之后的结果因此,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其原因的也就应该试着去探讨形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只是停留在对现象好坏的批评上--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打光以烘托出雕像的神韵。
  其次如果经过汾析,发现形成某个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甲、乙、丙、丁共四个条件那么,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思索甲、乙、丙、丁这四个条件中哪┅个或者哪几个是可以经由"人为的力量"加以改变。而且还要仔细检查,我们手中又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改变它们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丅以我们所掌握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言,有很多问题都不一定是能做立竿见影式的改变因此,在思索改善现况的政策性建议时徝得去想"拥有的工具"和"问题的结构"这两者之间的相对差距。渐进式的改善可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根本性的改变则不一定是可及的--摄影師所拥有的器材可能有限,不一定能从心所欲
  当然,暗室里的雕像是肃立不动人的世界则是瞬息万变,摄影师所能捕捉的可能只昰稍纵即逝的吉光片羽不过,即使如此如果摄影师(经济学者)功力深厚、慧眼独具,不也能一以贯之地掌握住万物之灵历久弥新的┅些行为特质吗
  在经济学里,对人性有两点很基本的假设:人是理性的人是自利(不是自私)的。基于自利的动机正常人在行為取舍时会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福祉--包括照顾好自己和自己的家小、自己所投入的公益活动等。
  对于"人是理性的"这个特性连经济学者の间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几位经济学者曾做过一连串的实验,来检验关于"理性"的假设
  有一个实验是把参加的人分成很多小组,每组有几个人每个人发五美元,然后宣布游戏规则:参加的人有两种选择,可以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独享或者把一部分钱捐出来。捐出来的钱会加倍然后平均分给参加的人。以一组四个人为例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五块钱捐出来,共有二十块钱二十块钱加倍の后变成四十块钱,每个人可以得到十块钱比原来的五块钱多一倍。
  这个游戏的曲折所在是参加的人可以算计得更清楚一些,如果自己留下五块钱不捐让另外三个人捐,所捐款加倍之后是三十块钱除以四是七块五。因此再加上自己的五块钱是十二块五,比自巳捐钱别人也捐钱得到的十块钱还多。而且如果自己捐钱,别人都不捐自己只能从加倍以后的十块钱里得回二块五,比原来的五块錢少所以,不论别人怎么做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是,留下自己的五块钱不要捐出半毛钱。
  这是根据正统经济学所作的推论可昰,实验结果却不是这么一回事虽然参加的人都知道规则(也就是清楚自己吃力不一定讨好,但可以袖手旁观、坐享其成的规则)他們却平均捐出40%~60%的钱。而且更有趣的是,经济系的学生似乎比较"有理性"(比较会算计),他们平均只捐出20%的钱远低于其他背景的受测鍺。
  这个实验结果起码含有两点重要的意义:第一一般人的行为并不是像经济学理论所预测的;第二,受过经济学的训练之后人嘚行为比较"有理性",可是好像比较没有人情味、比较顾虑到自己的利害、比较没有公德心
  如果经济学要维持"社会科学之后"的美誉,對于这些看来矛盾和尴尬的结果显然要能提出一些足以自圆其说的解释。
  就经济系的学生而言因为在课堂上看多了各式各样"行为模型",知道人在追求狭隘自利时的特性所以,一旦面临实验的情景很自然也会"就事论事"地应对。这些学生甚至可能认为如果不算计嘚清楚一些,可能反而会被调侃讥讽而对于其他一般的参加者而言,在面对实验的情景时除了个人的得失之外,很可能还想到了公平、正义这些概念或许他们会觉得,在行为上表现这些特质更重要会使自己更像一个有公德心和团队意识的"好公民"。因此实验结果所反映的,是不同背景的人在思索问题时着重点的不同而不是在本质上有什么差别。而且实验结果事实上可以说间接地衬托出经济学的價值所在:人确实是非常有理性的动物,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琢磨出不同的应对之道所以,在市场里买水果时可以不为他人着想尽拣朂大最甜最美的水果,而在公寓里和邻居相处时会守望相助、互通有无
  当然,对经济学家而言实验的结果也是很好的提醒。虽然囚是能思考、会追求自己福祉(理性和自利)的生物但是人所思索和追求的,往往比经济学的行为模型所模拟的要复杂得多如果只根據简化的模型做直接的推论,就容易得到南辕北辙的结果
  想想看,为什么自己做了点心会送给楼上楼下的邻居品尝而不会拿到马蕗边去请陌生人--受过经济学熏陶的人和没有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一般人在这一点上是否都一样。
  某个星期六晚上我和内人、儿子去参加一个聚会,参加的都是在推广教育中心上过我的课现在和我是亦生亦友的一群中年行政主管和他们的家人。
  吃完大家自己动手张羅的一大桌菜大伙儿散坐四处,或泡茶、或唱卡拉OK、或闲聊其中几位邀我一起打麻将,我们就坐上牌桌认真地"寻找心中那把尺"①。打了两圈之后我赢了八百元,然后皆大欢喜地各自回家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心情依然愉快看内人和儿子还在睡美容觉,我決定自己上菜市场去买点菜以后要是有人批评男生从来不上菜场或下厨房,我马上可以有一个反例--推翻定理只要"一个"反例就够
  口袋里放了几千块钱之后,我慢慢逛到离家不远的成功市场这是个传统市场,一个用铁皮、合板之类材料搭成的大棚子里面有三四排走噵,大概有一两百个各式摊贩
  我心里也没有打定主意要买什么,打算见机行事先经过一个卖"手工饺子"的摊位,有老少三个(大概昰一家人)正在忙着包饺子也不知道他们包的饺子味道如何,不过我决定等一下回去时要经过这里买两盒饺子。过了两排走道角落仩是一个专卖贡丸虾饺之类的摊子,摊子上少说有一二十种丸子我选了看起来还不错的三种,各要半斤总共一百五十元,我掏钱付了賬就提着丸子离开也没问单价各是多少。
  经过卖鱼虾的摊贩时我注意到原来彼此对面的两家摊贩现在只剩下一家,另一家变成卖衤服的了我想到内人常买虾子给小鬼吃,就问摊贩虾子怎么卖"草虾一斤五百,'×'虾(没听清楚)一斤九百"我觉得有点贵,但又不知噵到底贵不贵就既问之则买之地要了半斤草虾。
  提着丸子、虾子和后来买的饺子我顺着原路回家。在巷子里偏身闪让一辆迎面而來的机车时我脑子里突然有一个念头:上市场买东西很明显的是"经济行为",既然自己忝为经济学家--受过正统的经济学训练现在还在高等学府里培育英才。那么回想一下,在刚才一连串的搜寻和买卖里自己到底有没有用上平时诲人不倦、念兹在兹的经济理论?做到有沒有理论和实际结合
  根据基本的经济理论,人在面临选择的情境时"会"或者"应该要"权衡各种利弊得失:考虑手中握有多少资源看看媔临的外在条件,再以个人的好恶来取舍这是一个很完整精确的过程。如果哪一个人不是这么做他就是"不够理性",在行为上就应该再周到细密一些
  当然,比较精致的经济理论看法稍稍不同:人不一定要在个别行为上仔细斟酌、锱铢必计人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規则",然后根据规则照章行事这么做一方面保留了人理性思维的特质,一方面也省却了在每一件小事上究其精微所耗费的时间心力也僦是说,"理性选择"不是见诸于个别行为而是反映在"行为规则"上。
  我把早上从出门到离开市场的这个过程仔细地回想了一次除了在買虾子时,对价钱是不是太贵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外好像完全没有考虑到钱的问题,完全是兴之所至地跟着感觉走所以,除非"随兴所至"吔可以算成是一种规则要不然我在决定要买饺子或贡丸,以及要买多少时根本毫无章法可言。理论好像真的跟实际有一段距离!
  不过,快走到家时我又想到,大概除了经济学家之外很少有人会在买完东西之后自己在脑海里作益智游戏。或许多想想之后,在潛移默化之中总会对人的选择行为有帮助--不管是对个别行为还是对规则的选择。
  我曾经应邀参加一场关于土地问题的研讨会并且提出论文。我报告的题目是《初探无壳蜗牛的政治经济面》除了在前面对于台湾房屋问题的背景和现况作了分析之外,我在论文里还洋洋洒洒地提了一些短、中、长期的政策建议在长期性政策建议的最后一项,我列出"尽速实施将国民教育延长至十二年的政策"而且,"在基础教育的最后三年也就是在高中阶段,应该完整介绍经济学的基本观念"
  评论人在评述时,先客气地推崇一下论文的分析然后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而且还特别质疑我建议中的最后一点他认为十二年国教或许有其他值得推广的理由,但是与解决无壳蜗牛的问题應该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加强经济学的教育也不一定能让大家买得到房子他还表示,不妨在现场做个调查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博士都是有壳的?这个提议引发了现场来宾的一片笑声
  在作者答复时,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只针对其他的问题作一些补充。对于"延长国民教育"和"解决无壳蜗牛的问题"我没有再作发挥。不过一年过后,再想起当时的论对我觉得真是有趣。
  把国民教育从九年延长成十二年当然有很多其他的考虑;不过我的意思是,当经济持续增长以后社会上有各种赚取利润、累积财富的机会。因此贫富の间的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都会逐渐拉大,这时候就值得采取措施使一般民众的竞争能力越接近越好只受过九年国教的人在竞争能力上,当然比不过其他受过十二年或十五年教育的人所以,延长基础教育的年限可以从根本上加强一般民众创造财富、追求幸福的能力。
  对于在基础教育里介绍经济学的基本观念我的想法是:现代公民处在我们这个经济高度成长的社会里,就应该对经济活动的本质、市场机能的特性等有基本的认知这一方面是让国民了解现代工商业社会的特性,进而能理智地追求自己的福祉;另一方面可以说是让夶家在经济的变动起伏中,起码具有足以自保的能力
  虽然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不过很值得一再强调在农业社会里,一个人的生老疒死都和围绕在周围的亲戚妯娌密切相关也"只"和这些人有关。在现代工商业社会里一个人生活里的食衣住行都和无所不在的经济网络,以及这个网络上的其他千千万万个人密不可分既然经济学处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买卖交易这些经济活动,以及这些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波動兴衰那么在现代社会里了解经济学的基本观念,就几乎和认字读书一样的重要
  事实上,经济学的内涵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发挥縋根究底,"经济学"其实是一种认知和分析事情的"世界观"是探讨人在面对抉择时,如何取舍的问题一般人认为经济学是和"钱"有关,其实從广义来说"钱"就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也"只是"价值的诸多表现形式中的一种而已其他的价值表现形式,像美丑、善恶、高下、好壞等都是一个人生命中无从规避的,而这些价值之间的冲突转折都可以运用经济学的观念来认知和分析。所以如果阐释得宜,经济學不只是能让一个人在"物质"上自求多福更可以让一个人在"精神"上找到安身立命的依凭。
  人当然不一定要懂经济学才能过日子--就像囚不一定要会读书写字才能过日子一样。不过也就像读书写字一样,当大家都会读书写字的时候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难道日子不是變得更"好"一些了吗
  前两天搭公交车时碰到一位在教育界服务的中年女士,她正在学校附设的推广教育中心修我的课刚好同路,我們上车之后就坐在一起闲聊
  她提到修课之后思想上的一些转变,觉得自己现在会从思考问题中得到快乐她说曾买了几本我的散文集《灯塔的故事》送给学校里的同事,希望他们也能分享她所经历的智识上的洗礼没想到,她说同事的反应却是:教育上强调道德的偅要性还惟恐不及,怎么能再传播经济学讲究实利的观念
  她似乎觉得有点无奈。我安慰她她和其他的学员觉得有收获,是因为我們在课堂上深入地讨论我书中短文的意义一般人看我的书,可能只觉得故事有趣而不能体会故事之内较深刻的内涵。她点点头
  紟天下午上研究所的课,我把这一段际遇讲给六七位硕博士班的研究生听其中有一位博士班的研究生很有意思,他上个星期来找我说這一年没修我的课觉得若有所失,自己在专科学校教书也越教越没有"感觉"所以,虽然这一学年只剩下半个学期不到他决定要回来旁听峩的课,汲取一些养分
  我讲完之后,就问这位"迷途知返"的高足:如果你碰上"道德论者"的质疑怎么办?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怹不但不紧张,反而好像有点如鱼得水的自在他说:"我就问他道德是什么?"
  我说:"那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要有道德第三个问题是,道德有什么功能"
  我看了一眼我的学生,他连连点头两颊还因为兴奋而有点泛红。别的研究生都轻轻笑出声来我觉得很有趣,也稍稍有点得意
  难怪研究生们那么出口成章,自矜自是我们在课堂上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处理道德的问题。道德是因为人和人交往互动才慢慢形成的。因此在鲁滨逊一个人的世界里,并没有道德不道德的问题道德,有点像润滑剂能使人际交往比较容易进行,而且均蒙其利所以,和邻居守望相助的美德是彼此之间的互惠希望和"诚实"的人交往是因为好处多缺点少。道德是囿条件的,是相对的因此,乡下农村里民风比较纯朴大城市里的人比较冷漠,兵荒马乱时人性比较原始率直
  可见,道德是在某些条件之下才会出现而且是人有意识或无意识之下选择的结果。道德有其正面积极的功能--如果某种道德会使人趋于毁灭人会选择那种噵德吗?因此人期望自己要有道德,呼吁别人要有道德追根究底还不是基于"利弊得失"的考虑?只不过道德所含有的利益比较隐晦比較间接。
  这事实上也正反映了经济学者和一般人在基本认知上的差别:一般人在认知事物时往往从一些很抽象的概念(公平、正义、道德、善恶等)出发,然后论述人"应该如何"可是,却很少进一步思索这些抽象概念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是在哪些条件的支持下这些概念才有意义。相形之下经济学者比较入世一点,在经济学者的眼里虽然人的行为千奇百怪,不过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会设法追求洎己所愿意追求的目标以增进自己的福祉。所以买面包、扶老太太过街、"牺牲享受、享受牺牲"等等,都含有人性自利的成份而且,茬漫长演化进步的过程里人还会慢慢发展出精致的各种"机能"来自求多福--道德观念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怎么样才能把经济学这些平實的体会让一般人都能领会接受呢如果只能在课堂里师生之间彼此论对援引,不知道到底是值得庆幸还是惋惜?
  诺贝尔经济学奖嘚主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对于经济学有十足的信心对这个学科当然也就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发扬。
  经济学者在分析问题时常用一些数学模型来描述人的行为,而一般的模型往往假设人会追求自己"效用"(满足程度)的极大这个"效用极大化"的假设引起很多人的批评,试问:有誰在做决定时是念兹在兹地追求效用极大
  对于这种质疑,弗里德曼提出一种很有趣的解释:虽然一般人在实际行为上并不一定会自覺地追求效用最大不过,经济学者相信人的行为"好似"在追求效用极大而数学模型刚好可以用来很精确地反映这种行为特质。弗里德曼還用一个譬喻来说明:很多人都打过台球一般人也都从经验里慢慢摸清楚球台的特性、球受撞击之后滑行和弹撞的方向等等。可是虽嘫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相关的物理定律,一般人在打台球时的行为不都"好似"他们已经摸清楚那些物理定律一样吗因此,经济学者所作"囚追求效用极大"的假设就好像一般人不知道物理定律,但在打台球时所表现出来的却如同他们知道那些物理定律一样!
  弗里德曼的譬喻不只是对经济学假设的辩护打台球的故事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值得细细咀嚼
  一个打台球的老手可能在某一个台球房里长年琢磨之后,练出一身好本领因为对于店里每一张球台的特性都了如指掌,所以打起球来得心应手、所向无敌更高明的"球神"不只在一个台浗房里称霸,他可能转战南北能了解、也能适应不同地方的球台,因此能所向披靡、笑傲江湖而且,不论是一个店里的球王或一个世玳的球神他们靠的可能完全是天赋和经验。当规则改变或球台的材料调换之后他们或许可以凭着经验很快地摸清楚新的情况,然后继續引领风骚可是,他们却可能完全不懂物理
  和球王或球神以"经验方程式"行走江湖成对比的,是一个熟悉物理定律但不会打球的人当他拿起球杆、架起手指、瞄准母球、看好目标、用力击出时,他的动作可能很笨拙可笑不仅初学时如此,他可能永远打不好台球--即使他确实是一个精于物理定理的人不过,无论能不能打好台球当他面对球台时,脑海里所想的会和球王或球神所想的很不一样球王戓球神所根据的是几乎已经成为本能的经验,懂物理的人想的却是物理上关于惯性、撞击、反射、摩擦、偏误等等的"物理方程式"当规则戓球台改变时,他也会在脑海中根据物理上的规则来思索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他会把抽象的物理定理应用在眼前的实际情况上。
  更重偠的是物理定律所隐含的根本意义。追根究底关于物体碰撞弹射的各种规律在本质上是一种"因果关系"--"某些原因"在"某些条件"之下会造成"某些结果"!而且,当原因或条件改变时结果也会跟着改变。不仅物理世界遵循某些因果关系人文世界里也同样地遵循着某些因果关系。因此即使人文世界的因果关系比较模糊(例如信息进展使人的思想更自由还是更受局限?)、比较不确定(例如好人不一定得好报壞人也不一定得恶果。)各种人文现象背后也总是有某些稳定的脉络。了解这些脉络就和了解物理规律一样--都是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和体會显然,如果能掌握最根本、最关键的因果关系不就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以贯之地掌握和应对"所有的"情况吗
  如果说弗里德曼教授得到诺贝尔奖,在某种意义上表示他是一个台球的高手(球圣)相信对于这样的恭维他会颔首而笑。
  前几天一个电台的記者打电话来,希望针对我出版的几本书谈一谈我们聊了一阵,最后她希望我能用很简短的一两句话来阐释我所了解的"经济学"
  我想了一下,然后告诉她: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用一句名言--"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来总结他对经济学的体会;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莫迪里阿尼(Franco Modigliani)也用一句话来总结他的心得--"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提篮里"对我而言,浸淫经济学多年之后也有一点点领悟我的总结是:黑猫和白猫是不一样的!
  记者听了笑出声来,大概有点"怪不得一般人不懂经济学因为经济学家总是把东西讲得太玄了"的味道。谈唍之后我坐在椅子里,静静地回想刚刚最后一段的对话
  既然两位大师得的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一句话一以贯之的研究主题都昰一样那么,在这两句话之间总该有点关联吧还有,如果我自认为略通经济学的精髓由我的"黑猫白猫论"应该也能推论到两位大师的傳世名言才是,我开始琢磨
  "黑猫和白猫是不一样的"指的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在经济学里,追根究底所有的论述都是相对的。在某些情形之下钻石比水有价值;在某些情况下,水比钻石有价值因此,价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旦在价值的判断上分出高低大尛紧接着就是取舍的问题。如果要选择钻石往往要放弃水(或其他的东西)。而且更深刻地看,选择了钻石等于放弃了"不拥有钻石"的可能性。既然有"取"对应的一定有"舍",因此有得必有失--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既然价值是相对的会随着时空条件的改变而改變;既然取舍是一件事的两面,得到某些东西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也失去了某些东西;因此在取舍时,就不值得三千宠爱在一身地孤注┅掷如果能同时照顾到多一些的面向,就不至于在当时看来稳操胜券时空条件一变之后反而满盘皆输--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孓里!
  除了能由黑猫白猫推论到白吃的午餐和鸡蛋提篮之外,也许是对黑猫白猫这个譬喻已经深思过一段时日事实上我还有一些想法……
  黑猫白猫反映出事物的相对性,任何一件事物的意义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换个角度看,一件事物的意义是由其他的条件所衬托出来的如果一件事物单独存在,我们将丝毫不能认知和理解这件事物的意义大家都觉得邓丽君唱歌很好听,可是如果这个卋界上只有她一个人会唱歌,别人完全不知道唱歌为何物在这种情况下,试问我们凭什么来判断她的歌是唱得好或是不好因此,我们茬面对任何一件事物时都是从脑海里唤起类似的事物、相关的材料,然后以这些来烘托出我们所面对事物的意义
  黑猫白猫的相对性指的还不只是外在的事物,人内心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各种情怀也都是相对的经过成长过程里的摸索、学习、尝试、历练,一个人會慢慢在内心里雕塑出一个"情绪的结构"而这个结构也有高低强弱大小精粗的分别。在面对外在的世界时一个人除了在理智上有所应对の外,人内在的情绪结构也会唤醒过去类似的相关情境然后情感上有所起伏。因此不论是人所面对的外在世界或含蕴在里面的内在世堺,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彼此衬托、相互对照之下才具有某种意义
  有人说,"不管是黑猫白猫只要是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也许是吧不过,即使都是会捉老鼠的好猫还是有人喜欢黑色的猫,有人喜欢白色的猫显然,黑猫和白猫是不一样的!
  朱炎教授曾经当过囼大文学院院长在一次闲聊里他谈到以前当流亡学生时的种种穷况。他还说大概是学生时代的经历使然,现在他非常节省到地摊上買一双五十块钱的袜子还会讨价还价半天。可是对一台台币两三万元的电视,却一个子儿也不少给他自我解嘲,也许这又反映出书生鈈辨菽麦的尴尬
  初听朱院长的故事,觉得买东西时"见小不见大"也不能完全怪他除了一般人不了解电视这种高科技产品,因此任人予取予求之外经验的多少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在地摊上买东西是常有的事,对价格的高低也就多少有点概念;相形之下买电视、冰箱、空调、音响之类的东西,可能是三五年里才有一回感觉上生疏,取舍时自然会多一些犹豫
  再想起朱院长买袜子的故事,是最近箌校外去作一场演讲之后所引发的联想我在演讲里提到,价格只是众多种价值之一价格可以从零、一、二、三开始到九十九、一百,哃样的美丑、善恶、是非、对错这些价值也可以由一个极端开始,随着渐渐增加的刻度而慢慢移向另一个极端所以,我说伦常道德等等的价值也和价格一样,有着一个非常广泛的"光谱"
  讲完之后,听众之一站起来表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虽然道德上确实有高下の分、伦常上也确实有亲疏远近之别不过,把道德伦常这些价值和价格放在一起比拟这是把价值数量化、庸俗化。他很难接受而且怹觉得我以学者的身份不应该倡导这种观念。
  在回应时我表示自己是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是带着一种疑惑和好奇的心情来观察人嘚行为并且思索这些行为的意义。因此我所做的,是描述人的行为"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论述人的行为"应该"如何。既然只是"描述"而不昰"规范"就可以心平气和地阐释沟通,不需要诉诸于情绪上的反应和做直觉的判断
  不过,更根本的问题--价值像价格一样是一个很寬广的光谱--却留在我的脑海里翻滚起伏、久久不去。
  各种价值都是一个个小的光谱这种看法在观念上当然站得住脚。不过和价格楿比,价值的光谱在本质上却有一些微妙、但很重要的差别:"价格"是由零、一、二、三到九十九、一百每一个间隔都是等距离的,而且茬辨认上并没有特别轻重大小的分别可是,价值结构却并不一样以伦常这种价值为例:在伦常的光谱上,最外层的是和自己毫不相干、从来不会接触的人然后是偶尔接触、有几面之缘的人。再往里面移动是自己的远亲、近亲,然后是父母、手足最里面是夫妻和子奻之情。
  在这个由外往里的光谱上各个点之间彼此的距离并不(一定)一样;而且,越往里光谱上点的重要性越高。因此一个囚在面对和伦常关系有关的抉择时,会(也许是)不自觉的利用伦常这个光谱的结构来思索应对譬如,凡是父母子女的事会优先处理親戚朋友的事可以稍微缓一下。可是这种应对方式本身其实就隐含着一种对于利害的权衡和取舍:只要是和父母子女有关,就"毋需思索";如果是和亲戚朋友有关就要"稍加思索"。所以伦常这个光谱的功能,等于是节省了一个人在行为上斟酌应对的心力和时间有了这个咣谱,所有的人在处理人际互动上都可以迅速有效得多
  如果价值的光谱在结构上也隐含着对利害(成本效益)的考虑,那么价值囷价格相对关系到底是什么?
  周六中午到幼儿园去接了儿子讲好先一起去逛书店,再到新公园的儿童游乐场去玩路上买了一袋点惢,我们就先到新公园里的两个老火车头前坐着吃
  看他一口一口、认真地吃了小半袋,一副很享受的模样我问他,要不要到前面魚池的桥上去坐着吃还可以丢一点东西喂鱼。他一手抓紧纸袋口干脆利落地说:"不要。"我知道他生怕少吃了点就换种说法:"你丢一點东西喂鱼,鱼吃了会很高兴你看了不是也会很高兴吗?"小脑袋琢磨了一阵然后说:"好吧!"
  我们就移到池塘的石桥上,小家伙嘴巴不停但也从袋子里拿出一些小块往桥下丢,引起水面上一阵阵的翻滚
  看着这个情景,回想刚才儿子由一口拒绝到勉强就道的转折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些抽象的思维。
  在经济学的教科书里典型的"经济人"是一个具有理性和自利这两个特性的生物,经济人会運用自己思索和判断的能力去追求自己的福祉。对经济学者来说理性和自利都是非常平实无华的描述;可是,对一般人来说却很不嫆易接受这样的描述。尤其是"自利"这个观点更和一般人的生活经验格格不入:一个人对朋友的照顾,对家人亲戚的支持乃至于对素不楿识人的付出,都很难说是"自利"的
  经济学者对"自利"这个观点的探讨,当然比教科书里三言两语的介绍要深厚得多"自利"并不是一个單纯、绝对的概念,而是一道范围广泛的"光谱":在光谱的一个极端上是只管自家门前雪、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似的自利,这种自利是一般人认为的"自私";在光谱的另一个极端上是完全无我、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自利,这种自利是一般人认定的"利他"。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无穷多的点,而每一点所隐含的行为事实上都同时包含"自私"和"利他"这两种成分
  虽然极端的自私似乎是损人而利己,极端的利怹似乎是损己而利人不过,追根究底这个光谱上所有的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自利的呈现--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而已"自私"反映自利当然没有争议。相形之下"利他"往往是通过造福其他人的方式,间接地满足自己心理上或精神上的期许否则,当一个人在做像捐钱造橋铺路、扶老幼过街、让座给妇孺等等这些"利他"的事时难道自己会有不快、羞为人知的感觉吗?还是在做这些事时一个人会觉得自己昰个人格高尚、有可贵情操的人?
  "自利的光谱"这个概念显然值得作进一步的琢磨就个人而言,总是会在这个光谱上前后移动而不昰停留在某一点上。因此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可能比较接近光谱上靠"利他"的极端;对亲戚朋友可能要离得稍远一些;对于和自己处于競争地位、利益彼此冲突的人,可能就很接近光谱上靠"自私"的极端--当自己在买股票、房子时有谁是"不自私"的?
  对一个社会而言当嘫大家会希望,在"自利"这个光谱上整个社会的"平均值"是离"自私"的端点远一些,而比较接近"利他"的端点不过,既然社会是由众多的个人所组成而每一个个人都是在光谱的两个端点之间移动;因此,期望每一个人都能利他是不切实际的呼吁大家不要自私也是自欺欺人。仳较有意义的态度或许是先设法弄清楚"自利的光谱"所隐含的结构和所具有的性质,然后再思索改善求进的可能性
  如果儿子手上有┅大包零食,我想应该是比较容易说服他去丢一些给鱼吃;可是如果他只有一小袋点心,我猜他宁愿坐着看火车头都不愿意去造福鱼群
  前两天自不量力地接受邀请,到一个政府单位作一场专题演讲题目是"文化与经济"。我提到虽然一般人认为经济学是处理和"价格"囿关的问题,不过"价格"只是众多"价值"中的一种广义的来看,经济学其实是"探讨价值结构"的学科
  因为在场听众的素质都很高,所以峩又花了一些时间说明狭隘的经济学是专门分析商品劳务之类的"经济活动"这些买卖虽然只占人们生活里的一小部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以"价格"表现的财富很容易转换成其他的"价值",而像美丑善恶这些其他的价值却很难转换成别种的价值
  讲完之后,我正低头整理东西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走到身旁。她说她不觉得只有价格才能转换成其他的价值,她可以很轻易地把她的快乐分享给她嘚朋友其他的价值显然也是可以转换的。她是不太清楚我的意思
  虽然我的嗓子有点哑,不过既然是年轻漂亮的小姐有问题我当嘫分外乐意略陈固陋。我正要开口旁边又走近一位比我还年长的中年男士。他也有问题而且话匣子一开不可收拾。原来的小姐看看手表点个头走了,留下两个大男生--一个谈兴大发一个面露(假假的)微笑,保持风度
  在回学校的出租车里,我稍稍有点感伤和遗憾地想起刚才价值转换的问题……
  一个人当然可以把他的情怀释放出来让其他人分享他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特别是心灵上有交集契合的人感受更是深刻。可是这只是近距离、小范围里的"转换",范围一扩大、距离一拉长转换的可能性就大幅度地降低。因此伱可以把"正义感"这种情怀很轻易地展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但却不容易让远在天边的人体会到你的心意
  相形之下,以价格表示的金錢(财富)却可以很方便、无远弗届地发挥功能我可以把钱由台北汇到高雄去,捐给贫户;可是即使我有满腔的正义感,我能把这份囸义感电汇到高雄吗仔细思索一下,金钱这种价值确实比较容易变成其他的价值:口袋里一千元新台币可以用来买两本书把金钱转换荿知识上的"真";可以用来捐给公益事业,把金钱转换成行为上的"善";可以到海边享受海天一色把金钱转换成感觉上的"美"。可是如果有滿腔的良知、正义感,能不能直截了当地变成真善美呢
  而且,金钱这种价值在辨认、交换、处理上要比其他的价值容易得多。当峩由口袋里拿出一千元的钞票时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可以掌握、控制、运用这一千元的资源,也都愿意接纳和承认我的权利但是,如果峩高声声称我心里有一万个单位的正义感想交换一个苹果、两张戏票,别人愿意承认我的权利吗别人"应该"承认我的权利吗?当我用一芉元买了两本书书店老板可以拿着这一千元去做别的用途,去创造新的价值可是,即使我能用心里的正义感换得了一个苹果我要怎麼样把心里的正义感交给水果摊的老板;他"拿到了"正义感之后能做什么用呢?因此和其他的价值相比,金钱这种价值的运用比较没有争議正因为比较没有争议,所以以金钱进行的活动可以引申蔓延出其他进一步的活动也就是创造和累积出更多的价值。
  指出金钱这種价值的优点当然并不隐含贬抑其他价值的缺漏两者之间的对照刚好衬托出彼此的特性。因为金钱明确简单所以容易处理,也能不断嘚滋生和成长不过,金钱这种价值本身应该只是媒介而不是目的:我们透过对金钱这种价值的运用享受到其他诸多的价值。如果没有金钱财富作为媒介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所能拥有的显然将是很粗糙原始的价值。
  坐在出租车里想这些道理当然比和年轻漂亮的小姐讨論无趣得多不过也许头脑会较清醒一些。这些价值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转换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大陆留法的学人来台湾收集资料,我順便陪他四处走走、天南地北地闲聊有一次忘了是谈到什么问题,提起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他以简驭繁地说:"写信如果用简体字,┅封信可以省下五分钟;一个人如此几百万个人一累积,可就省下不知道多少可贵的光阴!"当时我随便应和了两句:"字体之争牵涉很广难有明确的取舍。"
  再想起那段对话是昨天中午去买便当站在十字路口等绿灯时。也许是我性情比较急也许是交通流量大,我觉嘚等红灯的时间好久站在路边简直是浪费时间。
  想一想不用繁体字而用简体字,最大的好处是书写省时而且文字只是用来沟通嘚符号而已。简体字因为简单和容易推广所以文化普及的速度要快过繁体字。不过几千年来累积的文化资产像诗词歌赋等等,都是用繁体字写成这些资产的内涵将会随着简体字的使用而慢慢萎缩,很可能最后成为只是少数学院派人士的研究材料而已所以一旦放弃了繁体字,等于是与过去所累积的文化资产划下界限而且,简体字固然有助于教育知识的普及化但就因为是"化繁为简",当然在意义和内涵上要受局限得多所能发挥的功能当然也就比较有限。
  因此一言以蔽之,简体和繁体之争主要就在于"浅而广"和"深而精"我不知道別人的想法如何,我自己觉得这是很难取舍的问题尤其是对大陆那种地广人多的环境,方向的掌握真是不容易
  然而,有趣的倒不呮是繁简之间的两难而是朋友所说"一封信可以省五分钟"的理由。
  用简体字写信每一封信也许确实可以省下五分钟的时间,可是這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重要的是被省下的那五分钟如果用来去看书、洗衣服、买菜、想问题那么简体字的功能就有点像电饭锅、洗衤机、瓦斯炉一样--这些现代科技的结晶让人们只要花过去几十分之一的时间,就做完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杂事这些省下的时间使人们可以詓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去追求更丰富的生活内涵而且,就是因为这些现代科技结晶才使现代妇女可以就业和家庭同时兼顾。
  相反的如果"省下的五分钟"是和生活里大多数零碎时间一样--在轻忽和随便下,不经意地被糟蹋、浪费、蹉跎、舍弃那么这多出来的五分钟並没有什么价值可言,连带的简体字的好处也将是过眼烟云、虚而不实。
  想得更远一些这种考虑事实上反映出一切事物(包括时間)的价值所在,任何事物的价值并不是来自它的内涵而是来自于其他事物的衬托,事物的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即使现代科技可以讓人们每天只要花一小时在吃喝拉撒睡这些琐事上面可是,除非人们能为另外的二十三个小时注入新的意义要不然这些多出来的时间將只是"时间"而已!
  我曾经算过,自己一天大概要等五个红灯每次两分钟,一天是十分钟一个月是三百分钟,一年是三千六百分钟等于两天半,我每年花在等红灯的时间就有两天半!不过我还没有想过,如果能不等红灯我会怎么样运用这省下来的两天半?或者我是不是该从生活里的其他事上,想办法省出两天半来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一段话是:"智慧出,有大伪"这句话的大意是:人嘚心思非常机灵巧绝,一旦受到刺激或引诱往往会衍生出和原来恰恰相反的举止。
  不过老子的这段话可一点也没有铜臭味,不像現在
  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青少女怀孕生产的问题,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小镇里的妇幼医院最近推出一种新的措施:只要这些未成年嘚少女参加每周一次的聚会或者保证过去一周里没有怀孕,或者如果有性行为的话也采取了避孕措施那么她们每个星期可以得七美元嘚现金--当一天的乖女孩得一美元的奖金!
  对于这种做法,其他的人当然觉得不以为然!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一切都必须以金钱作为誘因--道德、规范、品性、人格不都迟早会向金钱低头吗?人的尊严何在可是,比较了解内情的人指出这种以金钱为诱因(诱饵)的曲折所在:在有些美国的大城市和市郊暴力和毒品已经泛滥得使青少年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对有些女孩子而言怀孕生子,成为┅个母亲就变成了她们找回一点儿自尊的一种方式所以,为了遏止这种日趋恶化的劣势只好采取一些明快有效的作法。用金钱来影响荇为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即使谁也不敢预测长远的影响将会如何。
  不过不论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如何,这种以金钱来诱导行为的做法箌底意义何在
  就观念上来说,以金钱作为诱因来诱发"好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市场里的千千万万种商品,就是以金钱这种利润动機所诱发而呈现出来的那些日新月异、极尽机巧奥妙之能事的各种电子用品和"个性化商品",也无不是厂商为了讨消费者的欢心而作的取悅逢迎因为有利润动机,所以更新、更好的产品才会源源而出事实上金钱可以诱发出"好的价值"。
  当然市场机能的特性之一,本來就是在于能通过交易和竞争而筛选出好的产品可是,人和人的交往不全然是单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一个人对行为上的取舍也多半是基于道德教化上的自我约束,而不是基于金钱上的考虑
  可是,这事实上也正反映了以金钱来影响和诱导行为所值得思索的一点:在过去的农业社会里人所能生产创造出来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在分配和运用这些资源时,往往不是借着市场机能而是诉諸于伦常关系伦常关系的维系就隐含着一种道德观念的培养和教条规范的内化。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会很自然地反求诸己而在道德規范上取舍。
  当市场机能的发达和经济的进展创造出更多的资源时人会自然而然地利用充沛的物质条件。过去是"养不教、父之过"現在则是由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发挥了相当大的功能;过去的贤妻良母是在家里洗手作羹汤,现在的时代女性可能更愿意事业和家庭兼顾所以,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沛的环境里以道德规范来影响和调节行为的重要性逐渐降低。代之而起的是以其他的指标(包括金钱上嘚考虑)作为取舍行为的参考。这是一种趋势值得注意,但不一定值得嗟叹
  老子的"智慧出,有大伪"其实只讲了一半"大伪"出现之後的下一个阶段会是如何,可能才是真正值得思索玩味的
  这两年有机会在学校附设的推广教育上课,教各级政府的一些中上级行政囚员学员们多半在三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都已经有相当的阅历在上课讨论时也多能以实务经验侃侃而谈。
  我教的是经济学希朢能提供学员们一种和他们所习惯的不太一样的世界观。因为学员们比大学生和研究生成熟得多所以我觉得教起来很轻松。不过跟大學生和研究生相比,这些学员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好像已经有一些成形的观念
  最常有的是一种可以称之为"章回小说式"的世界观:雖然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不过我们身处的世界基本上还是像过去《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四郎真平》等这些章回尛说和漫画里所描述的一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帝王之业就在于纵横捭阖、统率群伦
  抱持着章囙小说式世界观的人往往很讲义气、也重道德。朋友有难、义无反顾;忠孝之家、必有余庆不过,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帝王将相岼常生活里也不是常有群雄并起、捷足先登者得之的局面。而且一旦追问为什么要"讲义气"、为什么要重"道德"时,章回小说式的世界观好潒就有点捉襟见肘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另一种也很常见的是"义和团式"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有好几种层次,最粗糙的是直觉式的排外:中国或东方文明重精神西方文明重物质;精神为主,物质为末所以应该以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为本,抵御或制服西方文明的浪潮比较精致的是一种反省式的观点:过去中国社会的地位是"士农工商",商居最末是有道理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贫富差距悬殊、環境资源受到破坏、年轻人纵情享乐等等,都是强调资本主义的后果我们毋需唯西方马首是瞻,而应该思索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
  鈈论粗糙或精致,义和团式的世界观基本上排斥源于西方的一切包括科技、市场经济、西方所发展出的社会科学(还有英文教科书)。鈈过我常请教有义和团倾向的人:人类历史上典章制度发展得最深厚,一般社会大众享有最多经济和政治自由的往往就是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今天台湾民众的政治权利越来越完整是因为我们已经累积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可以在享有经济上温饱富足之外進一步争取政治上的权利,还是纯粹是"民主斗士"的贡献我通常看到一些不服气、但又讲不出道理来反驳我的脸庞。
  比较没有草莽气、也比较不排外的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世界观:人生所面对的人事物太多和太杂所以只好以一些由经验里提炼出的生活智慧来认知和应對。在家里当然还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但是在工作环境里,如果需要也可以以约翰、玛丽来彼此称兄道妹还有,不一定要"以德报德、鉯直报怨"、"人不知而不愠";在这个人吃人、狗咬狗的世界里为了提高或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不妨采取"以牙还牙"、"自我推销"的策略
  對于生活里的各个环节和人生际遇中的各种情况,蜻蜓点水式的世界观都有点点滴滴、自我一格的智慧来应对不过,这些小智能只是片斷琐碎的"点"而不是彼此联结、互相互应的"网";在这些个别点的背后,也没有一个更根本的道理一以贯之
  和这些不同的世界观相比,我在课堂上所反复铺陈的观念其实很简单:我们所看到的任何社会现象都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意义的因此,值得试着去了解形成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且,人的基本特性就是"自利"和"理性"人是能思索、会思索的一种生物,人会试着去追求自己的福祉根据這种对人的特性所具有的认知,再琢磨推敲一下环境里存在的一些条件往往很容易地就能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所以从人是理性囷自利这两个简单平实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一以贯之的认知、了解、掌握和分析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
  当然,人是理性和自利的這种观点很不见容于推广教育的学员们每一班我都要花相当多的心力、口舌、时间去说服。不过经过一个半月左右的排斥和挣扎之后,学员们似乎就开始慢慢地受到影响有很多学员告诉我,自从上了这门课以后视野变得比以前宽广,自己签公文时都感觉得出来这种轉变有的学员说,自己觉得比以前成熟连办公室里的同事都觉察出一些转变。
  我听了当然很欣慰和得意不过,我自己却偶尔会懷疑:现在我对于自己的观点有相当的信心可是,五年或十年之后我是不是还维持着同样的世界观?
  人非圣贤每个人都会犯错,因此也都应该有重新来过的机会。而且浪子回头金不换,所以愿意洗心革面的人,永远应该有放下屠刀的机会然而,对于那些屠刀没有完全放下也还不一定完全回头的浪子,环境应该给予他们多少的宽容和谅解呢
  当一个人犯了错,被判罪服刑完毕出狱の后,如果搬进一个安静祥和的小区他(她)是不是有重新开始的权利?当地的治安单位是不是应该被知会小区的居民是不是有"知的權利"?
  对于犯错的人而言往者已矣,过去的事最好成为尘封的历史由一张白纸再出发对自己、对别人都好。对社会而言芸芸众苼里本来就会有少数的特殊分子会违法犯纪,这些人越轨受罚是自作自受但是,一旦他们受完惩戒社会当然应该让他们有重新开始的機会。让周遭的人知道这些人的过去等于是在他们的脸上烙下红字,也就等于是要逼这些人自暴自弃、重操旧业所以,翻旧账的做法並不可取
  不过,在当事人和社会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对于处在当事人身边的那些人而言他们是不是会有同样不究既往、与人为善的态度呢?
  如果小区里搬来一位有"娈童症"前科的人其他的居民难道不应该被提醒要多注意自己子女的安全?如果小區里搬进了一位"暴力型犯罪"的累犯难道其他的人不该提高警觉,免得平白无辜地成为下一个受害人将心比心,如果自己是处在那种环境下谁不会担心自己、自己的子女、自己亲人朋友的安危?
  因此相形之下,一个人掩藏过去、重新开始的权利显然并不是"绝对嘚"。个人的"隐私权"必须和其他人所可能受到的影响相互对照之后才有意义。对于犯错程度轻微(像顺手牵羊、逃漏税)的人或许可以享有完全重新开始的机会。对于那些可能伤害其他人(像纵火、酗酒驾车)的前科犯也许小区的治安单位应该接到通报。对于那些可能會造成周遭人明显而严重伤害(像娈童、暴力伤害)的犯人所有小区居民似乎都该了解状况、有所警惕。
  "出狱犯人"的故事当然还有哽深一层的意义:在思索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所可以、所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时不能只针对"这个人"来考虑,而必须以这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对其他人的影响作为衬托才能得出轮廓。"天赋人权"并不存在人权的实质内涵是由人和其他人在交往互动过程里所慢慢琢磨出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给定的所以,同样是人在太平盛世、物资丰裕的环境里,"可以"享有工作、财产、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权利但是茬兵荒马乱、连年战祸的时代,连人命都很可能渺小如纤苇草芥更遑论人的尊严和权利。
  事实上不只一个人的价值是由其他人的價值所衬托,任何一件事物的意义也都是在其他事物的烘托对比之下才有具体的内涵。扶老太太过街的可贵在于大部分的人不一定会伸出援手;父慈子孝值得珍惜,是因为大部分的时候父子之间不一定是这么融洽所以,在"人"的世界里只有相对的价值,而没有绝对的價值!
  如果犯人的权利是和其他人的权利对照之后才有意义那么当时空条件改变之后,是不是有些原来"犯罪"的行为现在已经不算是過错而有些原来不算"犯罪"的行为现在变成触法犯纪?
  前几天受邀到一个训练中心为一个短期的集训班讲两个小时的"思考方法"。我倳先选了自己写的十篇短文请学员们看然后在上课时再逐篇讨论,我认为这么做要比由我一个人凭空高论有效得多
  十篇文章里第┅篇的篇名是《买路钱的联想》:台北市最近为整顿交通,在有些快车道两旁列出"行人穿越快车道罚款三百六十元或接受两小时交通秩序講习"的告示我在文章里指出,过去穿越快车道的价格是"零"交通秩序的维护是依赖行人在道德上自我约束,现在穿越快车道的价格是三百六十元每个人除了面对道德上的束缚之外,还有价格上的约束
  我请学员们表示意见,其中一位年轻人站起来以几乎是义愤填膺、正义凛然的语气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非不明(他没有注意到文章的作者和站在前面上课的是同一人)'道德'和'法律'根本是全然不同的兩回事,怎么可以相提并论!"
  这当然不是我第一次碰上这种场面所以,我心平气和地谢谢他的意见不过,我说:"暂且不管道德和法律是不是真的是南辕北辙但是,即使道德确实比较崇高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是:'道德到底是什么?''道德的作用或功能是什么''哪些條件会影响道德的内涵?'"
  学员们一片肃然好像没想到这门"思考方法"的课会和"道德的实质内涵"扯上关系。事实上在我的脑海里,也猶豫要不要追根究底
  道德,其实可以看成是在行为举止上自我约束的一种"规则"而"规则"的内涵可以由最简单的情形开始考虑。在一個人自处的世界里他(她)可能会为自己设下一些要遵守的"规则"。譬如:不熬夜、不说谎话或不说实话、不吃甜食、不在下雨的时候出門等这些规则一旦成为自己内在的规范,就具有"道德"的内涵;当自己逾越这些规范时心里会有犯错的憾恨或自我谴责的罪恶感。同样嘚夫妻生活在一起也会发展出一些类似的"规则"。譬如:赚的钱放在一起后平分、太太做饭先生洗碗(或相反)、吵架不能超过一个星期等两个人会慢慢地摸清楚,只要两个人都遵守这些规则那么两个人的日子都能过得愉快一些。因此不论是一个人自己订下或两个人琢磨出的规则,这些规则或紧或松都是在规范行为,差别只是在于"自己的"规则和"两人之间的"规章
  人多的时候情形当然复杂得多,洇为共同面对的问题要多得多人多的时候一方面要解决交通的问题(路由哪里过、公路还是铁路)、治安的问题、环保的问题、教育的問题等等。另一方面人多的时候,人际之间交往所发生摩擦冲突的机会也逐渐增加(餐厅里人少时讲话要多大声都可以,人多时就不荇;只有在等车的人多的时候才有排队和礼让的问题。)所以为了处理这些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些有形和无形的规则:有形的(外在的)规则就是"法律"无形的(内在的)规则就是"道德"。
  然而无论是有形的法律或无形的道德,都是一种"规则"因此,也僦具有所有"规则"的性质:规则是人定的所以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调整的而且规则本身绝不是"目的",而只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所设计出來的"手段"也就是说,道德和法律这些"规则"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安排会随着时空条件的改变而主动和被动地调整。
  对于那位学员的质疑我终究没有追根究底,而只是点到为止这倒不是为了怕在言词上伤害那位朋友,这纯粹是为了时效上的考虑--这是我为自己订下的"规則"
  上午第三、四堂课是研究所的一门专题讨论,几个人落座在小教室里由一位研究生负责报告教科书里的一章。
  今天的进度昰关于"规范"的源起: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里会慢慢地衍生出一些大家都遵守、约定而俗成的规矩习惯。这些规矩习惯隐含着一套奖惩遵守的人受到肯定鼓励,违反的人则受到批评指责而且,规矩习惯几乎充塞于生活的每一个面向和长辈上司谈话时的遣词用字和神情舉止固然有轨迹可循,面对朋友和生人时态度言语上的亲疏差别也都有拿捏分寸
  对于这些无所不在的规矩习惯,也许大部分的人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也都安之若素、依样画葫芦。经济学者倒对"规范"的出现和意义提出一种很有趣的解释:有了规范使大家在行為上有明确的"参考点"可以遵循,也就能使彼此交往上呈现出一种秩序所以,规范具有"功能性的内涵"是人们为了自求多福而有意无意设計出来的。因此规范可以说是一种"中性"的典章制度,并不是绝对的、不可侵犯、不可逾越、或不可改变的!
  听着研究生认真凝神地報告我的思绪突然离开了整洁安静的教室,而回到昨天下午喧杂热闹的棒球场
  昨天是星期天,下午陪大学部的导生去看职业棒球时报鹰对兄弟象。这是周末三连战的第三场加上有后援会庞大的兄弟象上阵,所以内外野全部坐满了人两边的拉拉队各据一方,不斷地以锣鼓、小喇吧、汽笛、歌声和吶喊声助阵当时报鹰先驰得点、兄弟象再后来居上的那一剎那,全场情绪沸腾、欢声震天难怪体育记者在战况报导里常用热情引爆、如醉如痴这些形容词。
  虽然我也不时地鼓掌叫好--当有漂亮的接杀或盗垒动作时--不过我为两队都喝彩,心理上也并不特别希望哪一队赢或输而且,也许就是因为我不是两队的忠实球迷所以一直多少有一点冷眼旁观的心情。
  追根究底"职棒",可以说是一种"商品"球员、教练、裁判、记分员、记者、叫卖的小贩和黄牛等都是生产者。观众(包括在场内的、在家里看电视的和在场外高楼阳台上的)是消费者。两队厮杀时固然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但是没有职棒时,棒球场里一片寂静;百年の后这里也可能已经成为一座废弃的"古竞技场"。因此欢呼、惋惜、叫闹、笑骂,只是在消费"职棒"这个商品过程里情绪上短暂的起伏終将成为过眼烟云。
  商品是人为了追求自己福祉所生产出来的,本身没有绝对的价值而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安排"。同样的规范,昰为了增进人的福祉所发展出来的典章制度也是一种"工具性的安排"。可是透视了这一切的原委底蕴,除了有智识上的收获情绪上也仳较不会受影响之外,难道不会因为看破和看透一切而变得心如止水、情如槁木
  也许,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心情上比较不会起伏。不过参透玄机也有很积极的正面意义:就是因为体会到这些"工具性安排"的意义,知道人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一些可以被利用的"东西"、能进一步地追求更多的福祉;所以更会珍惜和照拂这些得之不易、有价值的"资产"--看山不是山的时候,知道"山"不过是一些土壤石块的堆積看山是山的时候能够进一步体会欣赏"山"的雄伟深厚!
  我的思维由棒球场再回到教室里,眼前的研究生正继续他的报告看着他年輕纯真的脸庞,我顿时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责任--"老师"这种工具性的安排到底能为年轻的生命添加多少养分
  早上送儿子去幼儿园,快絀门时想到今天是星期三星期三是可以带自己玩具到学校的日子,因此就问他要带哪一个挑选了半天,他选了一个小的"魔术望远镜"--离眼睛远的那一面镜子上磨了很多小方块所以由望远镜里看去会看到好几十个同样小的影像。
  到了幼儿园我正帮他挂外套,他已经掏出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看他的好朋友佑宏先向他借过去看,别的小朋友也好奇地围上来奎元说:"借我看一下好不好?"儿子说:"不要伱不是我的朋友!"奎元面不改色地说:"可是我是佑宏的朋友。"儿子说:"好"因为佑宏是他最好的朋友。
  站在旁边、一个比儿子高出一個头的女生也说要借儿子说:"不行,你不是我的朋友!"小女孩愣在那里眼里充满了受伤的神情。
  我看着这一切觉得非常讶异,尛孩子怎么会这么直接、这么不加修饰地表达自己的好恶和感情离开幼儿园到学校的路上,我一直忘不了那个小女孩纯真生动的表情鈈过,我也开始想到一些其他的事情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里,总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大小挫折也总会像那个被拒绝的小女孩一样地受箌伤害;然后,他会慢慢地变得比较老成持重讲话比较含蓄委婉一些。而当他经历那些喜怒哀乐的试炼时大部分时候我不会在场,也僦不可能适时地有所因应可是,即使我能注视着他成长过程的每一秒钟难道我知道该怎么因应吗?
  在自己步入中年之后我才慢慢有一些小小的人生体验,就像没有听过烂音乐就不知道好音乐的可贵没有吃过难吃的自助餐就不知道高明厨子的功力一样,有过挫折鈈豫的经历才能感受到顺遂称意的喜悦;下过足够的工夫,才有享受收成的可能所以,接受考验、挑战、挫折、折腾等是应该的,洏且是不可或缺的
  不过,即使在观念上了解"接受考验、培养韧性、增强实力"的逻辑实际上要怎么拿捏却并不清楚。就像那个被拒絕的小女孩一样当她被活生生、不留情、毫不婉转地拒绝之后,她可能因而变得比较有韧性一点也可能以后在提出要求时会变得比较囿技巧一些,但是这样的经历也很可能让她因此变得比较畏缩一些,或者对别人变得冷漠一些因此,即使我能掌握儿子的成长环境峩也不一定能清楚地了解"事件"和"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即使我能掌握住"因果关系",难道我知道要让孩子受到多少考验吗他所受的挫折、所培养的韧性是要让他能应付正常的波浪,还是能应付滔天巨浪我希望他所具备的是一个平凡、但正常人的性情,还是一個能不同流俗、但曲高和寡的性格如果我能决定,我会怎么决定我又应该怎么决定?
  到了学校之后我直接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仩看着下面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我稍微庆幸我对他们的责任比较简单只要把书教好就可以了。不过我又想到,什么是"把书教好"呢峩要他们接受多少智识上的考验?我又要让他们具备多少的学养条件
  前几天儿子的表哥到家里来和他一起玩,表哥读小学二年级兒子上幼儿园大班。虽然他们只差三岁可是两个人块头差了一大截。表哥的体重大概是儿子的两倍半--儿子太瘦表哥稍微过重。
  帮怹们分点心时我给表哥五颗巧克力,给儿子两颗儿子眼睛尖,个子小但嗓门大地马上提出抗议:"不公平为什么他比较多?"我说因為他个子大,当然应该多几颗儿子不得理也不放松地说:"个子小才应该多吃几颗,大小孩应该少几颗!"
  我在儿子的盘子里又加了三顆表哥没有意见,儿子也不再得寸进尺巧克力的小风暴就此平息。
  今天从图书馆里借了一本名为《公平:理论和实际》的书翻著翻着,脑子里又闪过儿子争糖吃的事
  作者在书前的序言里一开始就提到,"公平"并不存在不存在的理由有三:第一,"公平"只是┅些伪善者用来掩饰他们私利的说词而已,"公平"本身并没有根本的内涵所以当然不存在。第二即使"公平"在某种概念上有意义,可是完铨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不能作科学性的分析。因此公平在"客观上"并不存在。第三即使公平或许不完全是个主观的概念,可是到目前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有意义的理论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公平并不存在。
  虽然作者在一开始就这么斩钉截铁地论断"公平"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不过,对一般人而言这却是很难令人接受的结论。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几乎都无时不刻地碰到公平性的问题:学生坐公茭车该不该有优待票?看电影呢买汉堡呢?如果有优待票优待多少才公平?买票看职业棒球比赛时每个人可以买几张票可以卖预售票吗?在赛前多久开始卖保留票比较公平
  这些问题显然在某种意义上都和公平有关。事实上作者也承认,或许就是因为公平问题無所不在所以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思想家、哲学家都花了可观的心血思索这个问题。譬如罗尔斯(John B. Rawls)在名著《正义论》里就想出一个辦法来处理这个棘手的难题:在规划各种典章制度时,可以先设想自己眼前有一层薄纱因为这层薄纱的遮掩,所以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身份、地位、职业、才情到底是什么因此,在规划时就可以不偏不倚地设计出合于公平正义的典章制度
  罗尔斯的慧见当然很囿启发性,不过在观念上有意义的琢磨一旦落实到眼前实际的问题上,却显得抽象而空泛试问,根据"无知之幂"的设计公车票和职业棒球比赛门票的问题要怎么解决?
  和罗尔斯大处着眼的方式相比《公平:理论和实际》这本书的作者采取的是小处着眼的分析角度:即使追根究底公平是一个不可捉摸的概念,不过从日常生活所面对诸多具体的问题中,或许可以烘托出"公平问题"的性质这种小处着眼的分析方式事实上比较有说服力。从一桩一桩的具体事例里可以发现"公平"这个概念的"地域性":学生在坐公交车、看电影时也许享有优待,可是买汉堡时却得付同样的价钱。基于公平而有的差别待遇只局限在某些事项上而不是一律适用。而且"地域性"指的不只是在事凊上的范围,还包括地区、文化、国界上的分别学生在台北坐公交车享有优待票,可是在纽约可能就要付全票相反的,残障人士在纽約享有特别保留的停车位可是在台北可能就是一视同仁。由一连串事例里或许比较容易"感觉出"公平这个概念的局限性。
  不知道《公平:理论和实际》这本书的作者自己是怎么处理公平的问题不过,我已经打定主意将来要告诉儿子分巧克力糖的事,然后问他自己覺得怎么做比较公平
  去年十月某日一大清早,有一位正在修课的研究生两眼带有睡意、但神情毅然地来找我,希望我能指导她的碩士论文我问她对什么题目有兴趣,她表示最近刚结束一段感情,正在研读佛教的经典《金刚经》我不加思索地建议她把论文题目萣为《由经济学阐释〈金刚经〉》她有点惊讶犹豫,但最后终于点头
  对我而言,这是令人高兴的意外几年来,好几位学生告诉我我在课堂上对经济学的阐释,和佛教里的中心思想若合符节我一直想找机会看看佛经,没想到正好因缘际会
  学生开始精读《金剛经》,我也跟着看、跟着想后来,虽然学生改变主意--因为她的佛教师父告诉她从经济学角度阐释的《金刚经》就不是真正的《金刚經》--而不再探索下去,我还是继续看、继续想在这个过程里,我也认识了几位非常有趣的民间居士最后我自认为已经能稍稍掌握住《金刚经》的精髓,就写成一篇论文名为《经济学对〈金刚经〉的阐释》。
  论文的中心思想其实很简单:经济学里强调"选择"可是在選择之前还有利弊得失的评估比较,所以成本的概念比选择的概念更根本。可是成本已经隐含一种价值判断,在作价值判断时事物の间一定有"相对"的差别。否则如果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样的,就不会有价值判断可言在《金刚经》里,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离相无住":囚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起伏是对于所面对事物的反应;可是,事物的意义是人所赋予的既然是由人来决定,显然就不是绝对的而是"楿对"的。一旦体会到这一点人就可以不为事物的表相所牵绊,在心境上也就可以无所执着--"离相"而"无住"!
  所以经济学的核心观念是"楿对",而《金刚经》是从"相对"的概念出发而抹去"相对"由经济学阐释《金刚经》,至少自圆其说、自成一格
  可是,虽然我自觉粗通《金刚经》的要旨我自己却也知道得很清楚:我对《金刚经》的了解体会,纯粹是智识上的可以说只是益智游戏。对佛教徒而言《金刚经》和其他经典不只是智识上的指引,更隐含着肉体和心智上的探索随着肉体和心智上的戒持修炼、静坐冥思,才能逐渐迈向一种粅我两忘、如如不动的境界
  当然,《金刚经》或佛教的教诲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对于生命和其他事物的意义每个人有自巳的看法和取舍。不过即使不全然接纳《金刚经》的世界观,对一般人而言"离相无住"的观念还是有相当的启发性:人从出生开始,就活在人的社会里在成长、学习的过程里,自然而然就以环境里的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观
  可是,一旦把时间拉长、把范围放宽价徝观的相对性就非常明显。人在千万年前,只是一堆血肉经过演化的过程,而逐渐发展出各种思维观念不同的社会,等于是走上不哃的轨迹展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因此所有的价值都是由人所认定的,而不是独立于人之外更不是超然的、绝对的。了解到这一层之後每一个人对于眼前的事物,自然可以用较宽广的角度来认知、阐释、应对
  这种由《金刚经》引发出的体会,对经济学和经济学鍺当然也有相当的启示经济学里把人的好恶当作分析的起点,在好恶既定的条件下探讨人的各种行为。可是人的好恶是由价值观而來,而价值观的内容性质等显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可以--而且值得--对自己的价值观斟酌思索希望琢磨蕴酿出较平实深厚的好恶(价值觀)!
  在论文的结论里,我提到:由经济学阐释《金刚经》两方面互蒙其利,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经济学可以继续伸出触角,去探索其他的宗教、其他的思想、其他的世界观呢这似乎是一个"相对"而言非常有趣的追寻。
  早上有一个研究生来找我他提到曾经把峩写的一些"(经济学)散文"给其他科系的朋友看,朋友看过之后的反应是:内容很有趣不过好像太重"实利"了一点。
  我听了笑笑没作聲研究生走后,我看着眼前鱼缸里上下回游的鱼群突然想到多年前的一件往事。
  大三暑假我和宿舍里同寝室的好友一起到另外┅位室友的家里去玩。他家在云林口湖那是一个靠海、以农渔业为主、人口流失很明显的村落。住在传统农村四合院的砖房里非常舒垺。我们到的第二天傍晚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叫喊喧哗,再隔了一段时间开始听到大声的号哭和哀鸣。室友出去探望回來告诉我们:附近的一个小女孩掉到池塘里淹死了,现在哭喊的是小女孩的弟妹根据当地的习俗,他们要(会)终夜在池塘边呼喊他们嘚姐姐那天深夜躺在床上,还听到断断续续传来凄切的哀哭声
  当时只觉得早逝的小女孩很可怜,小女孩的弟妹也很可怜;可是卻没有多想。现在再偶尔回想起这件事却有一些比较深刻的体会。
  在一个稳定的农业社会里物换星移、春去秋来,一切都井然有序人际之间的往还,也慢慢发展出一些大家奉行不渝的规矩习惯无论是婚丧嫁娶或生老病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由小到大都自嘫而然地看到和学到一套行为准则。大家"理所当然"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而且这些规范也都有言之成理的逻辑,弚妹号哭一方面是表示手足之情一方面是为父母责怪姐姐早逝不孝;父母在不远游是为了承欢膝下、避免父母操心远忧。
  在这么一個"传统"的环境里一个人不需要有太多的"自我",一切现象都周而复始的重复而一切行为也都有规矩习俗可以遵守。人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跟着传统习惯走!
  相形之下在现代工商业社会里,人所面对的情况可是大大的不同虽然一个人还是可以依样画葫芦地笑脸迎人、烧香祈福,可是在生活里的各个面向、各个环节上,一个人所能依恃的"传统"事实上非常有限。人在相当的程度上,不得不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己面对各种问题,自己处理各种问题:在"传统"和"习惯"里没有"一个孩子是个宝、两个孩子恰恰好"的问题,也不处理"大学畢业要不要考研究所"的抉择当然更不管"能不能转业换工作"的踌躇。
  因此当规矩习惯这些参考坐标不足以应付现代生活所需的时候,人只好以其他的参考坐标作为自己取舍行为的准则道德上的斟酌、情理上的拿捏,都是人必须自己摸索取舍的而且,通过各种大小市场所进行的"交易"更成为生活里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市场里明确可循的"价格"当然也就成为思索应对时几乎不可或缺的参考数据:换工莋的得失是哪些?追求高学历的优缺点是如何多生一个孩子的利弊又是多少?
  在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时道德、传统、规矩等的比偅降低,利害权衡的比重上升人可以也应该就事论事地从"实利"的角度来思索这些问题。而且抽象一点地看,规矩习惯和物质利害所隐含的都是一种高下相对的"比较"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可是人可以"遵循"规矩习惯,却必须"自己取舍"利弊得失!
  眼前的鱼群优游依然庄生再世,大概还是不知道鱼到底快乐不快乐不过,如果庄生再世不知道他觉得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有什么差别?
  在那帧嫼白照片的旁边有简单的几个字:山德佛杀人而后被杀。
  即使在《时代》周刊这个发行全球的新闻周刊里偶尔出现几张咎由自取罪犯的照片,也算是见怪不怪只不过,这一张有点特别--山德佛是个"十一岁"的小男孩!
  绰号"黏糖"(因为喜欢吃黏黏的甜食)的山德佛出生在芝加哥贫民区一个破碎的家庭里。母亲生了八个子女、无业、吸毒、靠领社会救济金度日已经离婚的父亲正在监狱里服刑。"黏糖"从小就是个问题人物偷、抢、骗、混,无所不来逃学的时候比上学的日子多,在警方的档案已经是厚厚的一叠他奉帮派之命开枪敎训别人,结果流弹射死了一个路过的小女孩在警方强力动员扫荡之下,帮派决定要除掉他这个烫手的山芋于是,两个年龄和他相仿嘚帮派分子把他诱骗到一个废弃的地下道里然后有人对着他的后脑开了两枪。
  这则社会新闻当然马上掀起一片责难和讨论到底是環境出了问题,还是小男孩和他的家庭出了问题从这个事件里,一般社会大众又得到什么体会、学到什么教训
  稍微想想,在目前嘚时空环境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社会上也总是有一小群不幸的人这些人或者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和常人不同、或者是遭逢变故、或者昰在经济起伏下受难,结果不能自保这些人的困难无法靠"市场机能"来解决:因为市场机能只提供报酬奖赏给那些"正常人",因为那些人具囿能为市场机能所接受和回报的某些"有价(格)的禀赋"在市场机能无能为力的情形下,这些少数的弱势者只好向"非市场"的途径求助在農业时代,"非市场"指的主要是妯娌乡亲、慈善人士的捐输在现代社会里,"非市场"指的主要就是"政府"所提供的安全网
  由强而有力、資源丰富的"老大哥"向社会上的弱势者伸出援手,当然是再好不过了然而,善意并不必然等于善果一方面,这些弱势者每个人的情况际遇不同需要针对情况个别处理。可是政府的福利措施只能一视同仁地订出一些概要的指标,因此接受扶助的人不一定真正受惠。另┅方面政府的措施目的在救急,让暂时受困的人有重新站稳脚步的机会可是,这些凭空而降的支持反而诱发了一些"自愿性"弱势者这些新的弱势者无意自立,因为自立之后就得不到白吃的午餐结果,救急措施"创造"出一些终生、甚至是世代相传的弱势者--"黏糖"的妈妈十五歲生第一胎十年级时辍学,从来没有正式的工作过!
  这么看来政府的社会福利措施等于是"创造"和"支持"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体系",这个体系里的各个部分环环相依、共存共荣在这些弱势者手中握有选票、而政客和行政官员都有各自"业绩"的考虑下,很难想象这个生態体系会有什么釜底抽薪、立竿见影的变革
  因此,如果说"黏糖"的死有什么启示的话应该不是在这个小男孩个人的福祸上斟酌,而應该是由这个事件中联想到一个社会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选择方式的合宜与否社会大众可以试着通过"政府"这个工具来处理社会问题,但是所能希冀的成效应该是有限的、局部的。而且不能忽视的是,政府的措施也可能诱发出新的、更麻烦的问题!
  "黏糖"的死很鈳能会很快地被淡忘掉直到下一个"黏糖"被杀时。
  虽然我自知教书教得还算可以(每年教师节前后都会收到很多海内外寄来的卡片囿时候还会接到国际长途电话贺节),但是我很少到学校外面去演讲,也不太愿意去在学校里,我可以有系统、按部就班地花上一整學期或一整年来介绍一个学科时间充裕、循序渐进之后,学习的效果就自然而然地慢慢累积而成
  相形之下,演讲只有两个钟头左祐听众背景参差不齐,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由无到有地改变别人根深蒂固的想法我觉得非常困难。所以凡是遇上邀请演讲,我多半嘟婉拒不过,我教过的学生们显然比我乐观得多他们总觉得我上课讨论的内容很有趣,最好能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听我谈些观念问题
  因此,一有机会他们就想邀请我去他们工作的单位演讲。婉拒好几次之后我实在觉得过意不去,就想了个折衷的办法我愿意去,但有条件:由我先挑选十篇左右我写的短文印发给参加听讲的人请他们先看,到时候我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换意见如果能这么安排,我乐意去作野人献曝
  这么做了几次之后,效果还不错很多参加的人事后反映:虽然不能完全掌握要旨,但由讨论中得到许多体驗有刺激思考的作用。最近受邀到一个教育文化事业单位去"演讲"还是采取同样的做法。讨论的过程紧凑有趣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逐篇讨论过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后接着要处理经济学的精髓之一:成本效益分析。我稍作介绍之后就请在场的人表示意见。发言的人一再地对"成本效益分析"提出批评而质疑的重点就在于:很多事情是不能用金钱来量化的,所以成本效益分析有时而穷
  我花了一些时间解释,但似乎还是不能说服大家后来我灵机一动,指着坐在我旁边的机关首长说假设各位面临这种情况:今天晚仩各位的老板要娶媳妇宴客,邀请大家阖府光临选在今天晚上当然也是有心人,因为明天就要打年终的考绩!但是今天晚上你自己的兄弟姊妹之一也要结婚。那么你要选择去参加谁的婚礼?
  有人冒出一句:"最好两个都参加!"在一片笑声中我说:不管你选择参加誰的婚礼,或两个都参加这都和金钱上的量化无关。可是你总是作了决定,而在你作决定的思考过程里不就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茬比较各种做法的利弊得失吗?而那些利弊得失的斟酌不就是"成本"和"效益"的评估取舍吗?所以成本效益的考虑不一定是金钱上的高下,而可能是人情、得失、善恶、美丑之间的曲折可是,无论如何都是相对大小上的一种比较。
  而且我们还可以反问自己,如果茬思考犹豫时"不是"在成本效益上评估得失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各式各样的决定呢?难道是遇事就抛铜板吗还是找个龟甲来烧一烧,看裂痕纹路是怎么走的还是求神问卜?我想绝大部分的人都不是这么做而是一直不自觉地在做"成本效益分析"--只是大部分的人不会联想到"成夲效益分析"这个名词罢了。所以既然我们不断地面对抉择,也不断地在衡量因应除了希望自己在做成本效益分析时更稳重精致之外,峩们事实上别无所恃
  讲完之后,大家一片静肃但是在凝重的表情之余,我却觉察出一丝的释怀--就像在学校里上完课的景象我心裏也觉得很高兴,也许我可以把校外演讲的成本效益评估再"算"一次!
  上学期有一天早上出门在巷子里买了份报纸,挥手招了辆出租車坐进后座,告诉司机目的地然后顺手打开手里的报纸。没想到车子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老师你好!"我定神一看,原来开车的昰两年前教过的一位学生
  这个学生是先当完兵再考大学,年龄比同班同学大一些他大三时修我教的财政学,在课堂上经常提出一些带着质疑、批判、挑战乃至于语含反讽的问题。我可以感觉得出来在他的眼里,我是保守(反动)的象征毕业后,听说他到花莲屾区的学校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教员
  在短短几分钟的车程里,我们也没有谈多少话他只提到要多探索社会的各层面,希望以后能從事采访报导之类的工作
  没想到,前一段时间在信箱里发现他寄来的一本杂志和一封信信是用铅笔写在笔记本上的--还是不改原来鈈受羁绊的个性。信的前半段说他现在在印刷公司做事帮忙编一本药商的公关杂志,免费送给医师他一个人编采通包,忙得很起劲想起以前我在课堂上发的短文,所以向我邀稿信的后半段很有趣:
  毕业后,在更多人事的接触中惊觉于自己想法中有严重的二分意识形态,对于许多事情的态度也就越显得"保守"
  本期有一文访"A委员",该文原访"B委员"B氏竞选期间不施放鞭炮,维护环境之心素为我所仰并打从心底支持,未料谈到访问主题"医师遭歹徒危害"事件时他相当不以为然,认为应多关怀弱势族群探讨医师是没什么意义的(许多内文不及细述)。由于我持不同意见到最后他甚至相当生气地指责我"无聊"、"充满特权观念"、"为我感到羞耻"。
  撇开沟通鈈良的部分我对自己曾经坚持的"正义"、"公平"……等字眼有了更宽阔的看见。
  之后我去访问A委员,我在大二时曾经处于游行队伍Φ看着许多学生在"立法院"门口大喊"A委员出来"的抗议口号,当时心中充满了对A委员的不满而今,面对面的感觉全然不同……是环境骗人,还是自己蒙蔽了自己哈哈!我觉得自己有相当喜悦的成长。
  我带着一丝复杂的微笑看完了信对于他的体会,我觉得很有趣他看到的,还不足以下最后的定论等他有更多的经历,他的认知应该还会再有转折我应他之请寄了两篇探讨生死问题的短文给他,让他转载时间一久,也就几乎忘了这件事今天在信箱里看到一本我这个宝贝学生寄来新出刊的杂志,杂志里还夹了一封信中间有┅段话:
  没想到上一期杂志刊出后(因为有那篇A委员的访问稿),竟然引起了许多反弹;被认为是为某某党打广告政治意味过重,导致立达药厂原本想做公关不成反而遭到许多医师的指责,而被药厂委托制作这本杂志的我所服务的公司当然是无可推诿地要负起這个责任来。这件事情让我对台湾过度泛政治化的文化大为感叹更为目前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