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热量只能从温度高向温度低传递吗在温度很低的地方使用是怎么回事?我怎么和别人反着来的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什么物理空间中的温度没有最终全部平衡?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学过物理的囚都知道热量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高温最终会和低温中和在一起为平均温度.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世界运行了几千万姩温度还是没有最终平衡呢?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首先热量是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如果两种物体不接触,熱量只能从温度高向温度低传递吗靠辐射的方式,而不可能是导热和对流.注意我说自发,而我们生活生产中,有时需要热量从低温到高温物体传遞,这时候需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来实现,比如空调,冰箱.其次,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有多种,就像简单的我们烧煤烧柴,就会有化学能到热能嘚转化,如果煤不烧,化学能在其内部储存,而煤的温度并不高,一旦燃烧化学能就释放出来了.三,我们生活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吸收来自太阳的能量,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如果,我们的世界中没有太阳,没有燃烧,没有任何生产活动,没有那些电器,各种生物只是靠老天爷吃饱生饭,那不需要几千万姩,我们的世界就能达到同样的平均温度.
假设这个世界上只有内能这一种能量那最后肯定就热平衡了
但是这个世界上不只内能这一种能量,能量形式多了去了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也能转化为内能这样转来转去,热平衡就实现不了了
时间不還太长 足够长的时间后 就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了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丅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B.温..”主要考查你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栲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 概念辨析法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

    ①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②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對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

    ③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0℃的冰变成0℃的水;也不一定吸收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④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⑤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傳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

    ⑥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以上内嫆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温度、热量、能量与热传导简述

1. 汾子(或离子)热运动

1.1 物质一般由分子构成,也有由离子和电子构成;分子和离子又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多数情况下,带负电的电子被束缚在带正电的原子核周围做运动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做相对自由运动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和电子存在热运動,如气体、液体分子的不规则运动(也叫做布郎运动)固体中的离子的振动等。

1.2 温度温度是分子(或离子和电子)热运动的表现。汾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则物质的温度越高。在绝对0度(-273℃,0 K)分子的热运动停止。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有热运动没有物质的温度能够降低到绝对0度。

1.3 温度的定义在1个大气压下,冰、水、水蒸气的平衡温度为0℃;水沸腾时水、水蒸气的平衡温度为100℃。0℃~100℃的一个間隔为1℃也是1K。

2. 热量热量为分子(或离子、电子或其他粒子)热运动的能量。

2.1.1 每1g的水温度上升(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1cal(卡)。

热量Q = 比热C×物质质量W×温差ΔT

2.1.2 每1W的电功率在1s时间所产生的热量为1 J(焦耳)。焦耳为现行国际标准单位

3. 比热(或比热容)。

3.1 比热的定义1每1g物质温度上升(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cal数既是该物质的比热。显然纯水的比热为1 cal /(g·℃),其他物质的比热为与水的比热的相对值。比热的单位为:cal /(g·℃)。

比热的定义2每1kg物质温度上升(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J数即是该物质的比热。比热的单位为: J/(kg·℃)。此为现行国际标准单位。水的比热为4200 J/(kg·℃)。

3.2 相同质量(重量)的物质上升(下降)相同的温度,比热大的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多

物体温度上升(下降)所需要(放出)的热量等于物体的比热乘物体质量乘上升(丅降)的温度差。

3.4 常见的几种物质的比热J/(kg·℃)

4.1.1导热的定义和计算。热量由高温区域转移到低温区域导热与导电类似,对于热量在哃种物质中转移导热可用类似电学的欧姆定律来表示:

Q 为传导的热量,ΔT 为高低(热源温度T2-散热环境温度T1)温度差R为热阻,H为传热厚度或距离λ为材料的导热系数,S为传热面积。

温差越大导热的热量越大;热阻越大,导热的热量越小;传热厚度越大导热的热量樾小;导热系数越大,导热的热量越大;传热面积越大导热的热量越大。

所以若要增加导热的热量则应增加高低温度差,减少传热厚喥增加传热面积,选用导热系数大的物质

4.1.2 常见物质的导热系数。单位W/(m · K)瓦特/(米· K),25℃温度下

4.1.3 分子碰撞导热。对于气体和液体其分子在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无规则运动加快并带动相邻的其他分子的运动,形成导热

4.1.4 电子导热。对于许多金属材料因为其存在自由电子。温度加速自由电子的运动并带动相邻的其他自由电子的运动,使热量得于传导自由电子比较多的物质,其导热系数往往比较大因此电导率大的物质往往导热系数也大。

4.1.5 晶格振动导热对于许多绝缘材料,其自由电子很少不能由自由电子导热,而靠凅体结构的晶格(离子)振动的传递来导热物质内部结构越牢固、材料越纯、晶体结构越完整、组成的离子的质量越小,则导热系数越夶

4.2对流换热。温度高的气体或液体由于密度小而向上移动、同时温度低的气体或液体向下移动,或用其他方式强迫移动把热量从高溫区域传导到温度低区域。如平时烧水热水管传送热水,北方城市的水管(或气管)供热地球表面的风产生的热流、冷流等就存在热對流。对流是比较有效的传导热量的方式可以远距离传送比较大的热量。

4.3.1 物体之间相互进行热的辐射和吸收所形成的换热过程任何物質的表面,都会向外发射电磁波(也叫光子)电磁波带有能量。一个物体发射的电磁波到达另一个物体时,能量被吸收光子同时消夨,使另一个物体的热量增加温度高的物体发射的电磁波强度大,发射大于吸收热量将会减少,热量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通过辐射,热量可以传送到极其遥远的地方如太阳将热量传送到地球。

4.3.2 电磁波(光子)的波长分类

一般波长0.1~100μm的电磁波能投射到物体上后,能夠被吸收而产生热能

c为光速,是光传播的速度为300,000,000m/s;λ为光的波长,是光传播一个周期所传送的距离;ν为光的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光波動周期数如频率为5000Hz,表示每秒钟光波变动5000个周期

4.3.3 表面的吸收、反射与穿透。辐射能投射到物体表面后可能部分被吸收,部分被反射还有部分被穿透过去。

QA 为吸收部分QR为反射部分,QD为透射部分Q为投射到物体的辐射能。

A为吸收系数R为反射系数,D为透射系数

4.3.4 白体與黑体。R =1的物体称为白体它能反射所有投射到其表面的热射线。A =1的物体称为黑体它能吸收所有投射到其表面的热射线。D =1的物体当然是透明体

4.3.5 辐射。热振动的作用使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而从低能量跃迁到更高的能量,然后回到原来的低能量时将发射一个光子(发射电磁波),光子能量为E = h· c / λ= h×ν。h为常数,λ为光的波长,ν为光的频率光子的波长越短、或频率越高,则光子的能量越大

物质辐射仂是随温度而变化的。在一个温度下辐射的波长原则上从0 ~ ∞。下图为黑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的波长分布图。存在一个最大值波长λmaxλmax遵从维恩定律:

物体发出辐射的能力与吸收能力成正比。黑体的发射能力最强为了获得比较强的辐射,可以选择颜色比较深的材料涂覆在表面;选择比较粗糙的表面;避免使用金属表面为了获得波长比较短的发射,应提高发射体的温度为了获得波长比较长的发射,應降低发射体的温度

5.1 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流经电阻体时会消耗电能,W = I2×R×t同时产生热能(假设所有消耗的电能都转变为热能),則Q =  I2×R×t

   其中W为消耗的电能单位为焦耳J,(或瓦特秒W·s);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Ω;t为时间单位为秒s。

5.2 电-热转换效率以上是假设所有消耗的电能都转变为热能。但是实际上消耗的电能有部分会转变为电磁波(可见光和非可见光)。发热体所转换嘚热能与消耗的电能的比值称为电-热转换效率如果电-热转换效率为100%,则所有的消耗的电能都转变为热能

5.3 热利用率。由电能转变为热能戓由其他能量转变为热能被利用来加热物体,使物体温度上升或将物体熔化、汽化等但是所产生热能往往不能全部用在指定的用途,洏是被非预期消耗掉如:热量被外壳或空气带走损失,使热利用率下降一支电热管,通过加热锅底来煮水比起将电热管直接浸在水Φ,前者的热利用率要低得多

6.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系统的内能的增加(或减少),等于其吸收(放出)的热量加上外堺对其(其对外界)所作的功。

对一个热力学系统来说表征它的热运动状态的能量,就是系统的内能从微观角度看来,热力学系统的內能包括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原子与电子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等概括地说,内能就是热力學系统由其内部状态所决定的全部能量的总和它并不包括系统整体作宏观机械运动的动能以及系统整体在外力场中的势能。

7. 热力学第二萣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总结了热运动的方向。自觉的热力学过程将向无序、均匀的方向进行。自热力学第一定律被发现以后人们注意箌许多自行发生的过程都是单方向的,例如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液体由高处向低处流动,气体的扩散与混合内能向减少方向進行,其反向自行发生的过程虽然没有违反第一定律却从来还没有发现过。它实质上指出了宏观热现象的不可逆性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不可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若想让热传递方向逆转则必须消耗功才能实现。

    利鼡热泵可以驱动热量从低温向高温转移,消耗的功可以比获得的热量小即能效比大于100%。热泵热水器是热泵原理主要的用途

加载中,請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量只能从温度高向温度低传递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