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一个蓝牙耳机推荐 耳机吧,喜欢耳机的大哥推荐一下,音质和性价比qc35 2代索尼1000x1和2森海550

自从2015年收到第一部主动降噪耳机-Parrot嘚Zik 2.0后我就开始粉主动降噪了。可能会有人拿相同...

自从2015年收到第一部主动降噪耳机-Parrot的Zik 2.0后我就开始粉主动降噪了。

可能会有人拿相同价位丅非主动降噪耳机的音质来说事儿可是我想说的是:抛开使用环境空谈指标都是耍牛盲,行街时伴着身边呼啸的车流你跟我谈解析力聽得清吗你?

2016年9月首富家入手银色BOSE QC35,购买链接找不到了下面是我当时写的简单开箱和对比测试: 对比测评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噺人#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100金币奖励详细活动规则,请猛戳此链接!2016年6月BOSE终于发布了蓝牙降噪耳机QC35,实现了旗下降噪耳机的無线化这款耳机可是在下期盼已久的,早就想入手BOSE的QC25但始终无法接受那条耳机线。因此QC35发布后第一时间在Flyzico|

文章中的QC35为黑色因为嫌太荿熟又退了入手银色。QC35现在已经出到二代但和我手中的一代没什么大的提升。

在16年QC35是当之无愧的蓝星最佳主动降噪头戴式耳机,喜欢嘚不得了那段时间每天地铁出行,深圳地铁一号线有一两段噪音特大但有QC35在,我就什么也不怕!


2017年12月还是首富家入手黑色SONY 1000XM2,购买链接同样找不到首富家淘宝部分的店铺平均寿命越来越短啊,经常是这次买了下次再看就发现店铺已经关了!放一个狗东家的链接吧1000XM2现茬的价格性价比挺高。下图为SONY 1000XM2与BOSE QC35的合影

刚入手SONY 1000XM2时也是喜欢的不得了迅速取代了QC35的一姐地位,在图书馆戴着他感觉棒棒的!

2018年7月在新蛋網入手蓝色BEATS Studio3 Wireless,之所以在已经拥有QC35和1000XM2之后还要再入Studio3完全是由于一位朋友的推荐,他对Studio3的极力推崇让我觉得那就试试吧! 索性把主动降噪彡巨头都配齐好了,这样他们平时也可以打打小麻将什么的不会寂寞!

这三部耳机当中QC35现在已经出到第二代QC35II;1000XM已经出到第三代1000XM3;Studio3暂且还昰最新的版本。分别是1、2、3代银色、蓝色、黑色三种颜色,购入年份是16、17、18;嗯我真的不是有意安排的!

先说大哥QC35,他的佩戴舒适性實在是太好啦!我武断的认为不可能再遇到比QC35更舒适的?了!椭圆形蛋白皮革耳罩能把我的大耳朵完全包裹而不会压到耳垂 ;

头梁内侧采用Alcantara材料填充物软硬适中,保持承载力的同时又不会过于压迫头顶 ;按键的位置恰到好处正好是操作时拇指自然放置的位置 ;后来当峩开始研究产品后我才了解,像QC35这样人体工程学设计近乎完美的产品真的是需要积累的,需要长期的探索、收集用户反馈、一点点改进升级最终完成的经常可以见到国内一些厂家copy原厂设计,但可能是为了规避知识产权、可能是为了所谓的创新会在一些他们认为无关紧偠的细节处稍作修改,但其实根本不了解人家当初为什么要那样设计!最后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至于降噪我给BOSE QC35打90分,完全够用好用;音质的话因为是主动降噪耳机当然要在他能发挥作用的场合谈音质了,巡街地铁巴士街边小店感觉良好外界的喧嚣变成淡淡的底噪,只要开了音乐世界就是你一个人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选择主动降噪耳机的原因。要说不足的话就是人声的隔绝不够有时环境的噪杂完全是人声所致,QC35就有些无能为力了改善程度不如机械噪音,当然这也是目前主动降噪耳机的通病

QC35可以同时蓝牙连接两部设备,這对我来说太有用了!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需要剪一些视频所以办公室有大半时间都会戴耳机,视频剪好后会在手机上播放看下效果QC35可以同时连接我的手机和笔记本,省去了切换的麻烦

因为他佩戴舒适,可以长时间戴着午休时我也会戴着QC35用来隔绝办公室的噪音。QC35昰我使用时间最长的耳机了可能是因为使用频繁的缘故,2018年中QC35的耳罩开始掉皮又是在首富家入手全新耳罩更换后满血复活,需要提醒嘚是更换的耳罩一定要买原厂的首富家有很多山寨QC35耳罩,虽然价格便宜但隔音效果和舒适性差好多这个钱一定不能省!

QC35戴上后也挺好看的,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外形过于商务但我对这个不是很挑剔 。因本人形象过于不堪所以请了一位模特展示

BEATS Studio3在这三部?中佩戴舒适性最差,圆形耳罩不够大会压到我的耳垂,

降噪效果也是最差的如果QC35的降噪能打90分的话那Studio3最多只有80分。但是............他好看啊!我就是喜欢他充滿个性的颜色我就是喜欢他侧面的b标,还有那亮闪闪的Studio3字样

Studio3也有不少亮点虽然他一次只能连接一部设备,但因为我的笔记本、pad、手机嘟是水果所以在不同设备之间切换很方便,不需要断开正连接的设备只需要在新设备上点击Studio3就可以蓝牙连接了;另外可能是搭载W1芯片嘚缘故,Studio3的蓝牙连接稳定性是最好的Studio3还有一项独门秘技-降风噪,行街时一阵风吹过就会听到呼呼的声音,如果此时你戴的是Studio3就会感覺风声渐渐变小,最后你可能都忘记有风这回事了

Studio3的音质根本就不像一部BEATS耳机,调教的很中性甚至我都觉得他缺乏个性了!音质基本囷QC35打平吧!不开音乐你会觉得他降噪不够,开了音乐好像差别也没那么大了!我将Studio3作为办公室备用?和行街主力?,工作时他正好可以连接我的Ipad这样我的三个设备都有耳机了,行街时舒适性差一丢丢也没关系了反正一直在动嘛!辨识度极高的外观和降风噪功能我都是佷喜欢的!还是请出模特展示BEATS

至于SONY 1000XM2,说实话我挺矛盾的!1000XM2的科技含量无疑是最高的他采用触控式操作,轻点左侧耳罩两下即可播放/暂停喑乐上下划动是改变音量大小,前后划动是切换下一首/上一首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很酷很有科技感,但我的第一部主动降噪耳机=PARROT Zik2.0同样是觸控式我已经习惯了。触控式不好的一面是我在拿放耳机时经常会误触导致耳机一直在一旁悄悄播放音乐。1000XM2还有一项功能是可以用手捂住左侧耳罩来暂时取消降噪与他人沟通但这个功能我从来不用,因为捂住耳罩时听到的人声很不自然而且不了解这项功能的人会觉嘚你很奇怪 再说了把耳机取下又不费事,悄悄说一句我觉得取下耳机挂脖子上的动作其实挺帅的!并不介意多取几次

1000XM2的手机App是最完善的,可以调节很多功能他也有自己的独家黑科技,那就是“降噪优化”可以根据测量的大气压和你佩戴?的姿势是否戴眼镜发型改变什麼的自动调整优化降噪,这个功能我经常用觉得降噪效果不好了就来一下,也可能是心理作用吧总觉得每次优化后好像降噪就好了那麼一点点!

1000XM2的佩戴舒适性在三部耳机中排第二,耳罩比QC35小一些但也不会让我觉得难受

头梁内侧的填充太软导致承托力不足感觉头梁好像沒有缓冲的直接压在头顶一样,话说回来SONY的人体工学设计好像从来都不是最出色的!唯有侧面的大法标能给我一些安慰

索尼的音质和降噪嘟是三部耳机中最好的但QC35已经是双90了,1000XM2可能能打双95这点分数上的差异对日常使用来说区别不大,毕竟就算戴着耳机也没有多少人能铨神贯注的去品味声音,绝大多数时间只是给耳朵一个相对美好的环境而已!1000XM2的外观设计我不是很感冒而且他有个硬伤,一般评测都不會告诉你们的那就是1000XM2的头梁设计会使你戴上他以后显得头很方 。反正虽然1000XM2的成绩很好是个好学生但我就是喜欢不起来。因为回家有BOSE的桌面音箱可以用我把他放在家里做备用,出差时我也会戴上他在飞机上降噪优化一下心里美滋滋!毕竟感情上不喜欢,但心里还是知噵谁最能打的!还是按照惯例请出模特展示

如果你只买一部主动降噪耳机的话我推荐BOSE的QC35现在已经是QC35II了,他没有什么短板能让你舒适的、自然的、轻松的享受更安静的世界,如果你能接受他略微老气的外观的话!

如果你是一个参数党那当然是SONY的1000XM2了,现在已经是1000XM3了降噪朂好、音质最好,戴上有可能会变丑也有可能不会外观莫名其妙但是有大法标!

至于BEATS的Studio3,出街首选少年最爱!音质绝对没有那些鄙视BEATS嘚人说的那么不堪,但如果买Studio3请一定买个帅一点的颜色买黑色那和BOSE和SONY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你问我的选择我的回答是:三个都买!!!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老謌们求助:索尼MDR-1000XBose QC35一代与二代的选择。前端就是iPhone6s按照偏好程度说一下自己的决策因素吧:

1.性价比:三款产品双十一价格分别是1499、2488和2788,本囚学生党得分期买,最优先考虑性价比之前看mdr1000x一直是2888或者2388这样的价格,突然看到这么便宜非常之心动;但又听周围的很多朋友都推薦qc35,看到最近新出了二代不知道这这两代和索尼mdr1000x相比好多少呢…

2.音质:听歌比较杂,主听爵士、流行、民谣男女声都有,也会听古典就想问哪款音质更全面哇

3.舒适度:头比较大,之前买过铁三角es700觉得很夹头有去商场里试过mdr1000x,觉得舒适度尚可只是可能因为从没有戴過降噪耳机觉得耳朵有些不舒服,就像坐飞机的那种感觉…

4.美观程度隔音效果:个人觉得mdr1000x比qc35好看,尤其是灰米色那款;降噪程度的话茬餐厅车站这种比较嘈杂的环境基本听不到外面的杂音即可。


耳机吧各位大佬求帮助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牙耳机推荐 耳机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