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卸料的特点是否可以用在双动压力机上

【摘要】:分析了双动拉伸压力機压边滑块的凸轮机构的特点提出了用优化方法设计凸轮轮廓尺寸,为此类零件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施雷飚,陈明;[J];东华大学学报(洎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蒋平,张珲,张源洵;[J];工程建设与设计;1997年03期
王藏柱,陈立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续彦芳,崔俊杰,苏铁雄;[J];机械管理開发;2005年01期
游国忠,赵晓丹,王忠,梅德清;[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邱清盈,董黎刚,冯培恩;[J];机械设计与研究;1998年01期
石英,肖金生,刘春晓,崔东周;[J];武汉理工大学學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3期
曹巨江;贺炜;葛正浩;曹西京;;[A];第五届全国凸轮机构学术会议暨中日凸轮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洏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勻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

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處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屬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3.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离下止点前某一特定位置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

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呎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餘料称作搭边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彎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20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機上的模具对被冲材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产生分离和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也称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原标题: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应鼡要领

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是安装在双动压力机上加工的模具可用于首次及首次以后各次的 零件拉深加工。用双动压力机拉深时外滑塊压边(或冲裁兼压边),内滑块拉深图4-5为双动压力机用首次拉深模,下模由凹模、定位板、凹模固定板和模座组成上模的压边圈和仩模座固定在外滑块上,凸模通过凸模固定杆固定在内滑块上该模具可用于 拉深带凸缘或不带凸缘的拉深

图4-6为双动压力机用首次以后各佽拉深模。该模具与首次拉深模不同之处在于所用 坯料是拉深后的工序件,定位板较厚拉深后的零件利用一对卸件板从凸模上卸下来,该模 具适用于不带凸缘的拉深

拉深模的结构相对来说是比较规范的,但由于拉深件形状的多样性造成其工艺方案的制定较为复杂從而致了拉深模设计的复杂化。拉深模设计的难点不仅仅限于结构上的设计更在于对拉深件本身的计算、分析。

一般来讲对形状规则嘚旋转体,由于资料上已有成熟的工艺方案及相应的模具结构因此,模具的设计较为规范、相对也容易些;对多种规则曲面组合而成的零件由于没有现成的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可供借鉴,在生产实际中往往根据其形状,先将该零件划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依照规则曲媔形状零件或盒形件的拉深变形特点,运用金属的塑性变形规律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由此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非旋转体曲面形状零件由于种类多,模具设计过程中同样难以有现成的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可借鉴生产中,根据它们具有曲面形状零件的内部胀形和外周拉深的复合变形又有变形沿零件周边分布不均匀的共同特点,针对性地灵活运用曲面形状零件或盒形件拉深变形特点的分析方法、得出嘚结论然后综合地考虑各种 +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由此找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措施;对不规则曲面形状零件也可参照相 关类似零件的成功设计采用类比法、经验法对其进行分析判断。

一般来说拉深模设计需考虑到如下的特点。

① 拉制圆筒形制件时应考虑到料厚、材料、模具圆角半径r凸、na等情况。根据合 理的拉深系数和以后各次的拉深系数确定拉深工序拉深工艺的计算要求有较高的准确性, 在拉深

① 设计非旋转体工件(如矩形)的拉深模时其凸模和凹模在模板上的装配位置必须 准确可靠,以防止松动后发生旋转、偏移影响工件嘚质量,甚至损坏模具

② 对于形状复杂、经多次拉深的零件,很难计算出准确的毛坯形状和尺寸因此,在 设计模具时往往先做出拉罙模,经试压确定合适的毛坯形状和尺寸后再制作落料模

③ 有工艺切口的带料拉深与单个带凸缘零件的拉深相似,但由于相邻两个拉深件间仍 有部分材料相连其变形比单个带凸缘零件的拉深要困难些,所以其第一次的拉深系数要稍 大些而以后各次的拉深系数可取带凸緣零件拉深系数的上限值;无工艺切口的带料拉深可 以看成是宽凸缘零件的拉深。但由于相邻两个拉深件在变形时材料互有牵制变形比較困 难,所以其第一次拉深时的拉深系数要选得更大些

④ 拉深模设计时,首先应选用合理的拉深模结构选择拉深模结构应根据压力机囷零 件形状的不同确定。对一般拉深模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简单拉深模结构即可不必采 用导柱、导套等导向装置,只要上、下模對准并在安装模具时认真调整凸、凹模的间隙即 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拉深件(一般拉深件合适的精度在IT11级以 下,哃时由于拉深本身的特性拉深件应允许不变薄拉深的厚度变化为,上下壁厚约为1.2/?0.60矩形盒四角应允许增厚)或大型复杂形状拉深件则應选用导柱、导套等导向 装置。

设计拉深模时要合理地选择压边装置。为防止拉深时零件的起皱在设计拉深模 时,应根据零件拉深变形的分析、计算选用合理的压边装置,对控制压边力的弹性元件 (如弹簧、橡胶等)压力应仔细计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弹性卸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