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选天下是什么平台和其他平台相比,哪个好?

  是网易有道推出的实时竞价(RTB)广告产品,基于网易有道在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成为目前中国大的、技术含量高的DSP(需求方平台)之一。有道智选连接中国各大主流广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包括BEX、TANX、ADX、TADE、好耶、MOGO、易传媒等,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准确定位用户需求并智能匹配广告,以帮助广告主大幅地提升广告效果。

l中国第一家移动原生DSP

最早在2013年末接触原生,网易游戏与有道词典进行深度合作,将游戏的情节故事融入到广告中。通过这样新颖的形式,玩家激活充值率相比传统广告提高了60%,完成了原生广告第一次成功的尝试,这也成为有道移动原生DSP的雏形。

l 传统技术传承,底子硬

凭借雄厚的搜索和大数据技术实力,有道智选在2011年即成为国内第一批DSP广告平台。经过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智选在PC端和移 动端的广告技术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Kaggle国际移动端广告点击率预测竞赛”中,有道技术团队荣获第三名的好成绩。

l 词典“发现”新原生

有道词典是市场第一的互联网词典,拥有5亿的忠实优质用户,原生广告的加入,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广告主的投资回报也比传统广告提高3倍,得到了用户和广告主的一致好评。目前词典“看天下”、“发现”等优质的原生广告位置,已经成为广告主的必争之地。

选择有道智选的5大理由

1、涵盖全网媒体,尊享网易流量资源,广告曝光量达80亿

3、细分10亿高质量人群,为您抓准用户投其所好,细分为14个兴趣大类和192个兴趣子类。

4、提供专属用户数据库,支持多组合定向投放

5、首创“人群克隆”技术:深入分析买家属性,帮您扩宽相同属性人群!

卓越的移动平台变现能力,广告主的最佳选择。

  我们还有:抖音、内涵段子、宝宝树、今日头条、、火山小视频、、、、陌陌、UC头条、微信朋友圈,我司拥有各大平台资源。提供专业的SEO运营团队,一对一服务,帮助贵司优化广告内容,做到合理化建议投放时间。

  详情请添加微信或电话联系:微信/电话:  QQ:  或者添加公司微信公众号了解具体情况!

  是网易有道推出的实时竞价(RTB)广告产品,基???于网易有道在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成为目前中国大的、技术含量高的DSP(需求方平台)之一。有道智选连接中国各大主流广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包括BEX、TANX、ADX、TADE、好耶、MOGO、易传媒等,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准确定位用户需求并智能匹配广告,以帮助广告主大幅地提升广告效果。

l中国第一家移动原生DSP

最早在2013年末接触原生,网易游戏与有道词典进行深度合作,将游戏的情节故事融入到广告中。通过这样新颖的形式,玩家激活充值率相比传统广告提高了60%,完成了原生广告第一次成功的尝试,这也成为有道移动原生DSP的雏形。

l 传统技术传承,底子硬

凭借雄厚的搜索和大数据技术实力,有道智选在2011年即成为国内第一批DSP广告平台。经过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智选在PC端和移 动端的广告技术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Kaggle国际移动端广告点击率预测竞赛”中,有道技术团队荣获第三名的好成绩。

l 词典“发现”新原生

有道词典是市场第一的互联网词典,拥有5亿的忠实优质用户,原生广告的加入,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广告主的投资回报也比传统广告提高3倍,得到了用户和广告主的一致好评。目前词典“看天下”、“发现”等优质的原生广告位置,已经成为广告主的必争之地。

选择有道智选的5大理由

1、涵盖全网媒体,尊享网易流量资源,广告曝光量达80亿

3、细分10亿高质量人群,为您抓准用户投其所好,细分为14个兴趣大类和192个兴趣子类。

4、提供专属用户数据库,支持多组合定向投放

5、首创“人群克隆”技术:深入分析买家属性,帮您扩宽相同属性人群!

卓越的移动平台变现能力,广告主的最佳选择。

  我们还有:抖音、内涵段子、宝宝树、今日头条、、火山小视频、、、、陌陌、UC头条、微信朋友圈,我司拥有各大平台资源。提供专业的SEO运营团队,一对一服务,帮助贵司优化广告内容,做到合理化建议投放时间。


  详情请添加微信或电话联系:微信/电话:  QQ:  或者添加公司微信公众号了解具体情况!

原标题:美团火车票年增速超200%,在“超级平台”搭建“生活圈”要迎来新一轮爆发?| TBO报道

上市一周后,美团点评先亮出了自己的“成绩单”。

据美团点评2018半年报显示,到店、酒店及旅游的总交易金额由去年同期的749亿增长10.6%,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828亿,毛利由2017年同期的42亿元增至61亿元,毛利率由88.5%升至89.4%。国内酒店间夜量,则由2017年同期的89.4百万增长至133.5百万,增长率达49%。

在拓展本地生活领域的这场“硬仗”中,美团超级平台的进击之举,似乎正在显示出巨大的能量。这不仅仅是关于股票市值和财富积累的故事,更是美团延伸生态、打造“超级平台”的愿景使然。

如今,到店及酒旅业务已经成为美团的核心业务之一,但这部分业务起步并不算早。2012年,美团以团购方式切入酒店在线分销,整合中低价酒店资源;三年后,美团成立酒旅事业部,布局度假、交通等业务。而美团火车票业务也在此时悄然生发。

实际上,相比12306火车票在2012年底上线,美团火车票的业务上线亦相对较晚。但经过三年的沉淀,过去低调的火车票业务正显示出积极的发展势头——每年业务增速超过200%,总服务人次过亿。现如今,以火车票为起点的“生活圈”模式,进一步促发了火车票业务的属性下沉,成为美团基础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那么,美团火车票会重现“后来者居上”的好故事吗?

正值国庆节前抢票高峰,往常低调的美团火车票着实火了一把。近日,某评测机构针对多款常见抢票软件进行测评。据其结果显示,在抢票速度方面,美团火车票优势明显;可自行添加或取消加速包、配有“抢票险”等功能,使其在应用体验上亦表现突出。

这在美团火车票总经理魏长松看来,或许正是“时候到了”。事实上,从2015年8月上线至今,美团火车票并没有进行过多营销,这或许是不少人认为该业务“低调”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现在,越来越多美团用户自发关注并使用火车票预订功能,魏长松觉得“打基础”的三年,算是没有白费。

就火车票业务的“基本功”,魏长松介绍道,目前美团火车票抢票功能的成功率高,最高可达到96%;极速退款,最快30分钟内退票到账;中转联程功能的完善及积分商城的搭建,则进一步提升了美团火车票业务的服务质量。

但这并不是全部。结合国家发展城市群的建设规划,以及国家铁路“八纵八横”的战略规划,魏长松及其团队“嗅”到了新的机会——从火车票业务出发,衔接起本地和异地转化的消费需求,从而搭建起一套“高铁+生活”的综合消费模式,以火车票为入口吸引用户在美团平台上的深度消费。

这也与美团作为生活服务平台的调性一脉相承。“大家认为火车票是标品,或许会很难做。但美团不是这么看的,美团做火车票真正的本质就是用户的需求。”魏长松告诉TBO,最初美团做酒旅业务都是从立足本地开始,当用户越来越多地产生异地行为,自然会伴随天然的出行需求,火车票业务随之出现。

与此同时,从“吃喝玩乐”到“吃住行”,美团通过不断扩张业务、增加服务品类来构建生活服务的超级大入口,从而不断拓展自身影响力。据公开资料显示,有3.4亿用户在美团上进行过至少一次消费。而互联网经济规律下,用户基数越大,价值就越大,新业务的获客成本就会越低,网络及生态效应会持续扩大。

从收购摩拜单车,到布局美团打车,美团接入本地小交通的野心已经显而易见。但美团的野心还不止这些,火车票业务正是美团跨地域大交通布局的重要一步,这也是美团拓展自身服务边界的必然选择。美团天然的多服务品类优势,也可借助火车票业务实现不同场景的品类交叉,将景区门票、酒店住宿、餐饮、电影等服务打包组合。

美团火车票团队将该模式称为“生活圈”,将用户的生活半径由30公里拓展到300公里,进而将城市内的本地生活变成城市群的本地生活。截止目前,美团火车票“生活圈”模式已先后上线“成都生活圈”、“西安生活圈”,并于本月中旬将该模式推广至郑州、武汉、南京、广州四城。

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号召下,盯上高铁游的不止美团一家。对此,魏长松解释说,他们一方面在练就基本功、围绕产品进行持续性的功能优化;另一方面则是在着重打造基于这一出行场景下,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生活圈”,而并非仅限于旅游的维度上——因为用户的出行目的有多种,除了在节假日外出旅游外,还会在周末及小长假享受异地生活。

作为“超级平台”服务链条上的一环,美团火车票首先需要在基础服务上做得更为精细。据介绍,以抢票这一重点功能为例,其分别设置了需要预先先付款的“极速抢”、出票锁位后再付款的“安心抢”、提前预约开票秒杀的“预约抢”等3种抢票方式。根据美团提供的数据,抢票成功率最高在96%左右。

同时,其对在线选座、中转联程等功能的设置,也是希望提升用户购票的体验度。其中,中转联程主要是解决没有票量、需要中转的问题。但由于车站多、线路复杂,提供方要具备很强的拼接能力。在魏长松看来,这是拼技术的产品,与美团做配送、做外卖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在“生活圈”的打造上,美团火车票则具备天生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旅游与生活场景下的多项服务。可以看到,借助平台本地“吃喝玩乐”的服务优势,目前美团火车票正与生活消费类产品进行着轻量级的结合。

比如当用户出游半径扩大、轨迹迁移至异地后,其满足的不仅是等酒店、门票等旅游产品品类的预定,而是包括餐饮、电影、休闲娱乐等综合消费产品的提供;同时还设有首单9折特惠、多品类优惠等联动售卖形式,在多项业务上实现了更好的协同。

此外,美团火车票也希望在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交叉品类的产品外,根据历史沉淀的数据,通过算法驱动,向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推荐。

不过,用户在异地的消费行为或与其在本地的行为习惯不完全相同,而且用户画像的完善,需要通过更多场景的综合。这似乎也为千人千面、智能化推荐带来一定难度。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生活圈”的打造,火车票及其关联品类产品的订单量均有明显增加。

根据美团提供的数据,生活圈开城城市的出发票量和圈内票量,增速超过60%。用户在购买火车票后,外卖、酒店、美食、境内旅游和电影产品销量有所提升。其中,酒旅业务异地消费增势明显,生活圈转新火车票用户酒店订单占比提升51.7%,境内旅游业务的订单占比提升48%。同时,生活圈用户异地消费成交总额增速比去年提升24%,远高于大盘用户增长。

至于下一步的“城市拓展”计划,魏长松并未作详细介绍。但从已推进“生活圈”模式的城市(成都、西安、郑州、武汉、南京、广州)来看,它们存在几点共性:

即有一个中心城市,同时借助高铁网络支撑,形成了一个一小时的生活圈;其次是短途高频,美团用户位移的距离并不是很长,更多是从北京到天津、上海到昆山、南京等等,同时用户在周五及周末,有在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进行消费及娱乐的需求。

而据此前美团旅行和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发布的《2018国庆黄金周旅行趋势报告》,国庆期间,错峰出行等现象或愈发明显,短途周边游等也有望成为热点。美团火车票则希望以“高铁+生活”的休闲度假模式,为用户提供更深的异地生活体验。

目前,美团火车票年出票量达千万级、累计服务用户数过亿,随着更多“生活圈”的落地,这一业务会迎来新一轮爆发吗?火车票这一标品在解决用户核心痛点上,还将有怎样的创新?这些都值得期待。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原标题:教育O2O平台博出位,只会讲故事够吗?

当互联网+的口号越喊越响亮时,整个社会都处于亢奋的状态。在餐饮、旅游、影视等领域纷纷“中枪”后,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也开始受到“冲击”。一大波的资本开始涌进来,似乎在这个年头,不跟互联网扯上点关系,结果就会被“消灭”掉。但这里,土妖要来唱唱反调,不是看不起互联网这帮天兵天将,而是教育本质的很多东西,不是圈钱、圈地、玩概念就能玩得转的,玩不好结果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谈教育,都离不开老师、学生、机构或者说是平台这三个角色,只有三者完美统一在一起了,并建立一套成熟、正向激励的体系,才能实现最终的教育效果、成绩的提升。但偏偏是在线教育的很多新模式,非要将这三个角色的关系给颠覆了,用全新的规则来重构,结果会是怎么样呢?我们接下来就去分析一下,教育在线化或O2O化后,究竟变成了什么鬼。

教师从教书育人,变成资本的棋子

我们都很清楚,老师天生是教书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在传统教育机构里,是由多个链条组成的,分工也是相当明确,老师负责的就是讲好课,获得收益的同时,也能收获声望和认可,以及成就感。但现在的教育O2O正把老师逼成一个“综合工种”,改变了教育育人的初衷。这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下面可以从互联网和O2O的模式中去窥探下,这个场景下的老师会怎么变?

教育O2O突然间就火了,但是第一枪是怎么打响的呢?也是从“名师效应”开始的,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在线教育、教育O2O放出的第一招就是用“热钱”获益,先把“名师”绑架了。于是,就出现像新东方等传统教育机构里一批老师,意志不坚定,准备“投诚”到在线的平台上去,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卧底”,以及脱离开教育机构“单干”的行为。

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短期内表面上看到的是巨大的利益,平台可以给“名师”各种推广资源进行变现,结果利益化就成了很多老师的“心魔”,并愈来愈强。老师的角色怎么变了呢?从过去只是授课的环节,被“劫持”到O2O平台上后,老师不得不去考虑招生、推广,还不得不把线下的生源“贡献”出来。甚至一旦平台上了规模,就会出现搜索的“竞价排名”、淘宝的直通车等模式,老师还得学会“刷单”、抢生意。如果这样,老师能不能保证授课质量,还有多少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问号,而是一个句号,是显而易见的结果。还有一个奇葩的例子,这两天,教育O2O的平台不断拿到新的融资,动辄都是数千万美元。比如轻轻家教的类滴滴模式,学生和家长基于位置发布需求,教师在线抢单,然后线上完成教学,甚至还模仿打车大战,采用了荒唐的补贴的玩法。我们都知道,滴滴、Uber上有大量的“刷单”行为,平台方往往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可以造成虚假繁荣,提高估值,教育走补贴套路,也必然会滋生刷单,结果教师和学生就成了资本套利的枪子。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从来都是无情的。当教师帮助平台做大时,自身从互联网那里获得的一些小利也就到头了。当年高高兴兴拿着滴滴、快的补贴的出租车时间,如今无情地被抛弃,就是生动的例子。

集体场景缺失,学生学习效果没有保证

其实,相比买个电影票、打个车、吃个饭,教育这个行当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场景的服务,链条比较长,而且一个学生不会天天走马灯似的去更换学校、老师。这也是为什么传统教育机构都很重视教育的方法论、课程等体系的建设,讲究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方法和体系,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比如传统培训机构里,除了老师,还有管理人员、咨询师、主任、校长,这些角色也不是“摆设”,教学相长、后期服务才能有保障。

这个体系建立的目标就是提升教学质量、效果,不管唯成绩单马首是瞻的教育模式和体制是不是合理,学习效果是颠扑不破的考量指标。教育O2O怎么保障教学效果?除了一些轻量级的培训搬到网上可行,K12搬到线上来,本身就是难度非常大,需要大概的教学积淀才可以探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严重依赖场景的事,特别是K12阶段的学生,自律性较差,只有封闭、系统化的教学,才能更有效。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景,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保证。

所以才看到,教育O2O都是在玩概念,真正落到效果上,根本行不通。我们经常谈“风口”,教育站在了“风口”上,就会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模式冒出来。一阵风刮起,肯定会有一些跟风浮躁、凑热闹的,但喧嚣过后,是骡子是马总会见分晓。学习效果是建立在责任心和教育梦想上的,而教育O2O的平台大部分都只是都怀着着利益最大化、去纳斯达克敲钟的想法,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工具和棋子,包括老师、学生。

事实上,一些数据也支持这一论断。腾讯课堂发布的《2014K12教育市场分析报告》表明,在线教育优势是随时随地获取,且资源丰富,可利用碎片时间,但一个最大问题也暴露出来,在线教育效果存在疑问,在答疑、教师学生互动、内容与教材匹配等方面存在严重隐患。而且很多教育O2O平台靠大额补贴、免费等诱惑点拉人,学生和家长加入进来,并不是认可教育效果,而是感觉新鲜,或是贪图占便宜心理作祟。

数据也显示,在线教育的移动化虽然是趋势,但用户付费习惯还在培养中,有六成以上的用户在线学习年花费低于500元,1000元以上的仅占2%,这与游戏、娱乐、生活等支出比大相径庭,意味着用户不会为目前的教育内容和资源买单,而形成规模化在线教育消费市场还需时日。而白皮书数据也显示,仍有大约50%的家长会为孩子报更多的线下课外辅导班。

教育是重资产行业,光讲故事行不通

其实,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教育到底是一个什么特征的行业。虽然目前行业里也出现了一大批拿着风投资金的各种互联网、O2O教育模式,但除了一些“轻资产”的领域有一定空间外,依然无法改变教育本身是“重资产模式”的事实。在互联网行业也有一个法则,越是长链条、复杂的场景,互联网化就越难,医疗、教育都属于此。这一特征越明显,话语权就越攥在传统企业手里。可以说,对于重资产的教育行业,互联网画饼、包装概念、讲故事做法根本行不通。

阿里凭什么去大肆投资银泰、圆通,百度为啥入股星美,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互联网+走的越远,越是重度垂直的领域,线下的渠道、门店、供应链等资源会变得越来越值钱,越影响用户体验。这也是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短板”,教育也如此,远没有互联网、O2O等创新企业想象的那么简单。当潮水退却时,裸泳的人就都会暴露出来。

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一些教育O2O的平台,怀揣着改变教育模式的梦想,但更多的情况是,整个在线教育行业里,很一大部分人只是将教育O2O看做是一次“追求财富”的机会,商业逻辑远大于教育逻辑,于是乎就有了“拉明星老师——吸引学生——炒作营销——做大规模——包装上市套现”这样一个链条,他们对金钱的欲望远大于对教育本质的追求。所以我们也很少看到某一教育平台能在教学理论、方法上孜孜不倦,反而是滴滴的补贴玩法、免费理论、打口水战等大行其道。

如何让大部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事,更有尊严、更加富足地活着?如何让学生可以获得更有效的教育,取得更好的成绩?如何推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变革发展?论是在线化、移动化,还是互联网+、去中介化,又或者是O2O、到家服务,不管哪一种概念和路径,至少从目前来看,土妖还没有看到一张靓丽的成绩单。如果不能解决这三大问题和弊端,在线教育的泡沫,就像当下的中国股市一样,迟早会被捅破。

MIT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兼主任、未来学家、《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有句名言,“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互联网在创造全新教育模式,并自我证明之前,还是先学习好传统教育机构一直在做的事情——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因为,这永远是教育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选天下是什么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