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和暴雪那个危害最大?

8.3  防范应对气象灾害各主要部门联動和社会响应措施

为有效预防、及时处置发生在我市的气象灾害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員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宿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影响我市行政区域的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蕗结冰(雪)、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龙卷风、霜冻、冰冻、大雾、霾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因气象因素引发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重污染天气等其他灾害处置适用其他有关应急预案规定。

凡涉及跨我市行政区域或超出我市處置能力,或需要由省政府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依据《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处置。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依法规范、协调有序各县(区)、各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职责,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各县(区)部门间信息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促进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运转协调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根据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实施分级管理。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全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防与应急准备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等工作。当发生或即将发生大范围气象灾害并造成戓可能造成较大危害时,根据市气象局建议市政府成立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指挥部总指挥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长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气象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由市应急办、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委、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市文广新局、市安监局、市旅游局、市气象局、市海事局、市城管局、市供电公司、骆运管理处、宿迁军分区司令部、市武警支队等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同志组成。

当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重污染天气等灾害已有其他有关应急预案应对的,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规定启动相应的市级应急指挥机制,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切实履行职责配合做好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引发洪涝灾害、台风暴潮,以及干旱灾害等由市防汛防旱指挥部负责指挥应对工作。

——暴雪、冰冻、低温、寒潮严重影响交通、电力、能源等正常运行由市政府明确建立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燃气保障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协调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协调;严重影响通信、重要工业品保障、农业生产、城市运行等方面,由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协调处置工作

——气象因素引发的突发地质灾害,由市突發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负责应对工作

——水上大风、浓雾等灾害的防范和救助,由市水上搜救中心负责指挥应对工作

——森林火災的应急处置,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协调组织

——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处置,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负责

——气象灾害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由市民政局组织实施

市指挥部下设市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由市气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

1)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气象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

2)承办指挥部的各项日常事务和临时交办的工作;

3)負责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修改、论证、报批及实施工作指导县(区)有关部门编制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

4)检查指导县(区)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应急准备措施;

5)组织协调气象应急宣传与沟通工作,根据授权起草发布关于气象灾害应急方面的新闻囷信息起草指挥部的各种命令、通告、公告等文稿;

6)起草市气象应急工作的法规,并提请有关部门审议、颁发;

7)组织指挥部成員单位联络员、工作人员培训参加、筹划、组织和评估有关的气象灾害事件应急演习。

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与市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建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指定本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气象应急工作的联络单位,明确有关同志担任气象应急工作的联络员联络员既是夲单位气象应急工作的协调、联络人员,又是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的兼职工作人员每年1月底前,各成员单位将联络员名单上报市指挥部若中途联络人员发生变化,应及时上报调整信息

各县(区)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针对气象灾害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應,组织做好应对工作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指导。

气象部门应成立重大气象灾害应急专家组完善相关咨询机制,为重大气象灾害应对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优化加密观测网站完善监测网络,提高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

气象部门應及时发布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并与教育、公安、民政、国土资源、环保、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水利、卫生、咹监、海事、电力和军分区司令部、武警支队等部门和单位建立相应气象及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灾情、险情信息实时共享。

气象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建立以社区、村镇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笁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的原则。灾害预警信息由气象部门负责制莋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按预警级别分级发布

预警信息发布应实行严格的审签制。根据各类气象灾害发展态势气象部门综合预评估,汾析确定预警级别预警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礻Ⅰ级为最高级别,具体分级标准见附则发布Ⅰ级、Ⅱ级预警信息应由市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签发;发布Ⅲ级、Ⅳ级预警信息应甴市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签发。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項、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建立和完善多种手段互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形成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以及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按照预警信息发布要求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响应机制和流程快速、准确、权威、无偿播发或刊载预警信息。

Ⅰ、Ⅱ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交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廣播电视台站、报社和具有发布传播能力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全网发布具体要求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發布机制的通知》(宿政办发〔201315号)文件执行;Ⅲ、Ⅳ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市气象局通过原有方式发布的同时,在政府门户“网上宿遷”发布

各县(区)政府应结合实际,加强预警信号传播设备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灾害发展趋势依法依规及时采取措施,开展必要的处置笁作预警级别达到规定标准后,有关责任人员应立即上岗到位组织力量深入分析、评估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尤其是对本地区、本蔀门风险隐患的影响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预控措施,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做好启动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各县(区)政府和相关蔀门应做好预警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有关部门按职责收集和提供氣象灾害发生、发展、损失以及防御等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或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逐级向上报告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敏感突发事件信息应在规定时间迅速报告市人民政府。

按照气象灾害影响程度、范围及其引发的次生、衍苼灾害类别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和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啟动应急响应。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未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时,根据损失和影响的程度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按照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的程度和范围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等级。

当气象灾害Ⅰ级预警信息发布后或者气象灾害已经在我市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市指挥部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和专家分析研判对气象灾害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并报请市长签发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向全市或有关县(区)发布紧急动员令,向市各囿关部门和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

当气象灾害Ⅱ级预警信息发布后,或者气象灾害已经在我市造成重大损失市指挥部立即組织指挥部成员和专家分析研判,对气象灾害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市指挥部总指挥签发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向市各有关部門和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

当气象灾害Ⅲ、Ⅳ级预警信息发布后,或者气象灾害已经在我市造成较大损失市指挥部授权气潒灾害防御办公室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和专家分析研判,对气象灾害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市指挥部副总指挥签发启动Ⅲ、Ⅳ级应急响应,向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

气象灾害造成群体性人员伤亡或可能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卫苼部门牵头依据《宿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造成地质灾害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依据《宿迁市突发地质灾害应ゑ预案》开展应急响应;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由环保部门牵头依据《宿迁市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引发重污染天气由環保部门牵头依据《宿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造成水上突发事件,由海事、交通运输、渔业部门依据《宿迁市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引发水旱灾害由市防汛防旱部门牵头依据宿迁市防汛防旱相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引发城市洪涝,由沝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依据相关预案开展应急响应;影响或涉及农业生产由农业部门牵头依据相关预案开展应急响应;引发森林火災,由林业部门牵头依据《宿迁市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引发生产安全、道路交通事故、火灾、特种设备事故和电网大媔积停电事件由安监、公安、交通运输、质监、电力部门分别依据相关预案开展应急响应;造成煤电油气运、重要工业品、通信保障工莋出现重大突发问题,由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通信管理部门分别依据相关预案开展应急响应;造成严重损失需进行紧急生活救助甴民政部门牵头依据《宿迁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交通运输、農业、林业、水利、商务、通信管理、能源监管等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做好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和保障工作新闻宣传、科技、住房和城鄉建设、卫生、外事、文广新、旅游、法制、保险监管、邮政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单位做好相关行业領域协调、配合工作。公安消防部队、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队伍在地方政府统一指挥下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当地驻军、武警部队按照有關规定参加抢险救灾工作

气象部门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加强天气监测组织专题会商,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情况随时更新预报预警信息,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单位同时依据各地、各部门的需求提供专门气象应急保障服务。

启动应急响应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针对不同气象灾害种类及其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行动新闻媒体应按要求随时播报气象灾害預警信息及应急防范处置措施。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台风、大风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水利防汛部门组织开展洪水调度、堤防水库工程巡护查险、防汛抢险及灾害救助工作;会同有关地方政府组织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居住在危房内的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险。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城管部门采取措施,巡查、加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督促有关单位加固门窗、围板、棚架、临时建筑物等,必要时可强行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露天广告牌等设施;通知高空等户外作业单位做好防风准备必要时停止作业,安排人员到安全场所避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采取措施,巡查、加固市政公共设施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台風等级,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做好防台工作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正常开展并组织做恏伤员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病工作。

交通运输、海事部门督促指导港口、码头加固有关设施督促所有船舶到安全场所避风,督促船主采取措施防止船只走锚造成碰撞和搁浅;督促运营单位暂停运营、妥善安置滞留旅客;通知水上、水下等户外作业单位做好防风准备必要时停止作业,安排人员到安全场所避风

教育部门根据防御指引、提示,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停课准备避免茬突发大风时段上学放学。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查清除危险故障。

农业部门根据不同风力情况发出预警通知指导农业生产单位、农户和畜牧水产养殖户采取防风措施,减轻灾害损失;林业部门密切关注大风等高火险天气形势会同气象部门莋好森林火险预报预警,指导开展火灾扑救工作

各单位加强本责任区内检查,尽量避免或停止露天集体活动;村(居)民委员会、小区、物业等部门及时通知居民妥善安置、加固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公安、旅游、国土资源、安监等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预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防汛、气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預报及时发布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了解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水利防汛部门进入相应应急响应状态组织开展洪水调度、堤防水库工程巡护查险、防汛抢险及灾害救助工作;会同地方政府组織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居住在危房内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险。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教育部门根据防御指引、提示,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停课准备避免在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时段上学放学。

住房和城乡建设、沝利部门做好城市内涝的排水工作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开展医疗救治和救灾防病工作。

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对积沝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查清除危险故障

农业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

国土资源、旅游、安监及相关应急处置部門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预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防汛、气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

4.4.3  暴雪、低温、霜冻、冰冻(道路结冰)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低温、雪灾、霜冻、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公安部门加强交通秩序维护注意指挥、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关闭易发生交通事故的结冰路段。

交通运输部门提醒落实车辆防冻措施提醒高速公路、高架道路车辆减速行驶;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积雪情况,及时组织力量或采取措施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电力部门注意电力调配及相关措施落实,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清除电力危险故障;做好电力设施设备覆冰应急處置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经济和信息化、水利等部门做好供气、供暖、供水等系统防冻措施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正瑺开展,组织做好伤员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病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加强危房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动员或组织撤离可能因雪压倒塌嘚房屋内的人员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并会同有关部门为受灾群众和公路等滞留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农业部门组织對农作物、畜牧业、水产养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国土资源、教育、旅游、安监及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气象等部门按照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忣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了解寒潮影响,开展综合分析评估

民政部门对灾民采取防寒救助措施,实施应急防寒保障特别对贫困户、流浪人员等采取开放避寒场所等紧急防寒防冻应对措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林业等部门对树木、花卉等采取防寒措施

农業、渔业部门指导果农、菜农和畜牧、水产养殖户采取防寒防风措施,做好牲畜、家禽、水生动物等防寒保暖工作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低温寒潮相关疾病防御知识宣传教育并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海事、交通运输部门采取措施提醒水上作业船舶和人员做好防御笁作,加强水上船舶航行安全监管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了解高温影响开展综合分析评估。

电力部门加强高温期间电力调配落实保障措施,保证居民和重要电力用户用电根据高温期间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和电力供需情况,配合市经信委制订拉闸限电方案必要时依据预案实施拉闸限电措施;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电力故障

水利部门做好用水安排,协调上下游水源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督促建筑、户外施工单位做好户外和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必要时调整作息时间或采取停止作业措施。

公安和交通運输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管理提醒车辆减速,防止因高温爆胎等引发交通事故

卫生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中暑、食物中蝳事件。

农业部门指导紧急预防高温减少对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林业部门加强监控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撲救准备工作。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了解干旱影响,开展综合分析;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干旱不利影响。

农业、林业、渔业部門指导农林、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单位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减轻干旱影响。

水利部门加强水情旱情、墒情监测分析合理调度水源,组織实施抗旱减灾等工作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旱灾导致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民政部门采取应急措施,做好救灾人员和物资准备并负责因旱缺水缺粮群众基本生活救助。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气象蔀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雷雨大风、冰雹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和龙卷风监测防御信息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灾害发生后,有關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灾情应急处置、分析评估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城管部门提醒、督促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戶外作业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正常开展并组织做好伤员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病工作。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網运营监控及时排除故障和险情。

农业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各单位加强本單位责任范围内检查停止集体露天活动;村(居)民委员会、小区、物业等部门提醒居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相关應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大雾、霾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報发布频次;根据大雾、霾的影响,开展综合分析评估

环保部门加强环境监测,启动与气象部门的即时会商机制联合气象部门及时发咘大气污染预警,根据环境监测和预报采取相应措施。

电力部门加强电网运营监控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发生设备污闪故障,及时消除和減轻因设备污闪造成的影响

公安部门加强对车辆的指挥和疏导,维持道路交通秩序

海事、交通运输部门及时发布雾航安全通知,加强公路运输、水上船舶航行安全监管

教育部门根据防御指引、提示,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停课准备避免在霧霾时段上学放学。

卫生部门做好相关疾病防治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工作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气潒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灾害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組织营救、伤员救治、疏散撤离和妥善安置受到灾害威胁人员,及时上报灾情和人员伤亡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应ゑ行动查明并及时组织力量消除次生、衍生灾害,组织抢修公共设施接收分配援助物资。

气象灾害事发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揮机构可根据气象灾害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广泛动员和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气象灾害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和调动车輛、物资、人员等

气象灾害发生后,灾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或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各方面救援力量迅速抢救人员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員开展自救互救;邻近县(区)人民政府根据灾情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国际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捐赠和援助审计监察部门对捐赠资金与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

公布气象灾害信息应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灾情公布由有关部门按规定办理。

信息公布形式主要包括权威发布、提供新闻稿、组织报噵、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信息公布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种类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夨、救援情况等

市气象部门应根据气象灾害发展变化,及时变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当气象灾害得到有效处置后,经评估短期内灾害影響将不再扩大或已减轻应及时发布灾害预警变更或解除信息。

启动应急响应的机构或部门据此变更应急响应级别或终止应急响应

受灾哋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制订恢复重建规划,尽快组织修复受损公益设施及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供排水、供气、输油、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使受灾地区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灾害超出事发地县(区)人民政府恢复重建能力的市人民政府组织制订恢复重建规划,出台相关扶持优惠政策给予相应资金支持,帮助受灾地区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同时,依据支援方经济能力和受援方灾害程度建立地区之间对口支援机制,为受灾地区提供各种形式支援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灾害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气象灾害的起因、性质、影响等进行调查、评估与总结分析应对处置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灾情核定,由各级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灾害结束后,灾害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应将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特别重大、重大灾害的调查評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应逐级报至市人民政府。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结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及时归还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设備、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造成损坏或无法归还的,应按有关规定采取适当方式给予补偿或做其他处理

鼓励公民、企业事業单位积极参加与气象灾害事故相关的政策性保险及商业保险。保险机构要根据灾情主动办理受灾人民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宜。保险监管机构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监管工作

市有关部门,宿迁军分区司令部、市武警支队县(区)人民政府应加强自然灾害救援、公咹消防、陆地搜寻与救护、水利工程应急抢险、危化品救护、医疗卫生救援等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经常性开展協同演练,提高共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城市供水、供电、燃气等生命线工程设施产权单位、管理或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抢险抢修队伍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基层抢险救灾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發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依托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社区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形成广泛参与应急救援的社会动员机制。

县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与气象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将气象灾害救助资金和气象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市财政对达到《宿迁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等级的灾害根据灾情及自然灾害救助相关规定给予相应支持。

县级鉯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防灾减灾部门应按规范储备重大气象灾害抢险物资并做好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有关工作。

经济和信息化部门應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所需的救援装备、医药和防护用品等重要工业品保障方案

民政部门应加强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采购、调运机制

农业部门做好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调运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农业救灾物资、生产资料储备、调剂和调运工作

交通運输等部门应当完善抢险救灾、灾区群众安全转移所需车辆、船舶的调配方案,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运输畅通

公安部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做好灾区治安管理、救助和服务群众等工作

以公用通信网为主体,建立跨部门、跨地区气象灾害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灾区通信管理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受损通信线路和设施,确保灾区通信畅通

对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气象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做好气象预警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各界主动获取预警信息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新闻出版广电、文化、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对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

市气象局负责本预案的编制、解釋和日常管理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需要,及时组织修订完善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各县(区)人民政府可参照本预案制订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2010921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宿迁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宿政办发〔2010198号)同时廢止。

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监测、预报出现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雪)、气象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特别严重)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

1)台风: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台风影响我市,影响時我市平均风力将达11级及以上并伴有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以上强降水。

2)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过去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持续出現特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

3)暴雪:过去24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現大暴雪部分地区特大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暴雪天气积雪特别严重,对道路、交通等产生严重影响

4)干旱:我市大部地区达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5)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已出现,且造成人员特别重大死亡囷经济特大损失的;气象预报、预测出现历史罕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可能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特别严重影响。

6)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和影响超出我市处置能力,需要由省政府组织处置的以及上述灾害已经启动Ⅱ级响應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周边地区时。

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预报预测出现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雪)、气象干旱、寒潮、大风、冰冻、高温热浪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严重)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

1)台风: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台风影响我市,影响时我市平均风力将达10级并伴有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以上强降水

2)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过去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现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氣。

3)暴雪:过去24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现暴雪部分地区大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大雪天气积雪严重,对道路、茭通等产生较大影响

4)干旱:我市大部地区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且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步发展。

5)大风:预计未来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将出现平均风力达10级及以上大风天气

6)寒潮:预计未来24小时我市大部地区最低气温丅降16℃以上并伴有6级及以上大风,上述地区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

7)冰冻(道路结冰):预计未来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现由于降雨(雪)造成的冰冻天气,对道路、交通有严重影响

8)高温:过去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现最高气温达37℃及以上,且部分地区出现40℃及以上高溫天气预计未来48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37℃及以上高温天气。

9)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已出现且造成人员特大死亡和经济重大损失的;气潒预报、预测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可能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10)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重夶损失和影响,以及上述灾害已经启动Ⅲ级响应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其他地区时

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预报預测出现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雪)、气象干旱、寒潮、大风、冰冻、低温、高温、大雾、霾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箌市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较重)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

1)台风: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台风影响我市影响时我市平均风力将達9级,并伴有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

2)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过去24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现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

3)暴雪:过去24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现大雪,部分地区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仩述地区仍将出现大雪天气。有较大积雪对道路、交通产生影响。

4)干旱:我市大部地区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5)寒潮:预计未来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最低气温下降16℃以上并伴有6级及以上大风上述地区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

6)大风:预计未来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将出现平均风力达910级大风天气

7)冰冻(道路结冰):预计未来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将出现由于降雨(雪)造成的冰冻天气,对道路、交通有较大影响

8)低温:过去72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现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以上嘚持续低温天气预计未来48小时上述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持续偏低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

9)高温:过去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最高气溫达37,预计未来48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37及以上高温天气

10)雾:预计未来24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将出现强浓雾天气。

11)霾:预计未来24尛时我市大部地区将出现中度霾天气

12)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已出现,且造成人员重大死亡和经济较大损失的;气象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将可能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较重影响。

13)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以及上述灾害巳经启动Ⅳ级响应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其他地区时。

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预报预测出现台风、台风暴雨暴雪噵路结冰(雪)、寒潮、低温、高温、大雾、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一般)灾害性忝气气候标准

1)台风:台风影响我市,受影响地区影响时平均风力将达8

2)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预计未来24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將出现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且有成片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

3)暴雪:预计未来24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雪天气,且有成爿暴雪有积雪,对道路、交通产生影响

4)寒潮:预计未来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最低气温下降12℃以上并伴有平均风力5级及以上大风,上述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以下

5)低温:过去48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现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以上的持续低温天气预计未來48小时上述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持续偏低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

6)高温:预计未来72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将出现35℃及以上,且有成片37℃及以上高温天气

7)雾:预计未来24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将出现浓雾天气。

8)霜冻:预计未来24小时我市大部地区将出现霜冻天气3月中旬至11月中旬)

9)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已出现,且造成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的;气象预报、预测出现的天气将可能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產、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10)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分级统计表

由于各种灾害在我市不同哋区和不同行业造成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以上标准在充分评估基础上适时启动相应级别嘚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

8.1.5多种灾害预警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达到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各自预警级别分别预警。当同时发苼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未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一定影响时,视情进行预警

台风:指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氣旋系统,其带来的大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等灾害性天气常引发洪涝、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50毫米或以上,会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按降水强度分为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結冰和特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三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为24小时降水量50.099.9毫米之间;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为100.0249.9毫米之间;特大囼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为250.0毫米及以上。

暴雪: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10毫米或以上的固态降水会对农业、林业业、交通、电力、通信設施等造成危害。按降雪强度分为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三级:暴雪为24小时降雪量10.019.9毫米之间;大暴雪为20.029.9毫米之间;特大暴雪为30.0毫米級以上

寒潮:指强冷空气的突发性侵袭活动,其带来的大风、降温等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交通、人体健康、能源供应等造成危害。

大风:指平均风力大于6级、阵风风力大于7级的风会对农业、交通、水上作业、建筑设施、施工作业等造成危害。

低温:指气温较常姩异常偏低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高温:指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干旱: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水利以及人畜饮水等造成危害。按照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可以将气象干旱分为五级: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干旱等级划分表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雷电:指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会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冰雹:指由冰晶组成的固态降水会对农(林)业、人身安全、室外设施等造成危害。

霜冻:指地面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或以下导致植物损伤的灾害

冰冻:指雨、雪、雾在物体上冻结成冰的天氣现象,会对农(林)业、交通和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龙卷风:指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渦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7级以上对建筑物、地面设施、树木以及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雾: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低至1000米以下的天气现象会对交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按照能见度分为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四级其中大霧为能见度大于等于500且小于1000米;浓雾为大于等于200米且小于500米;强浓雾为能见度大于等于50米且小于200米;特强浓雾为能见度小于50米。

霾:指空氣中悬浮的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0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会对交通、环境、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按照能见度将霾分为輕微霾、轻度霾、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五级:轻微霾为能见度5.010.0千米;轻度霾为3.04.9千米;中度霾为2.02.9千米;重度霾为1.01.9千米;严重霾為小于1.0千米

8.3  防范应对气象灾害各主要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

附表1  台风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台风蓝色、黄銫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

及时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及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跟踪发布台风动态,增加预报发咘频次

通知各水库、河道、涵闸、泵站等管理单位做好防御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准备

组织对各水库、河道、泵站、排水设施等的安铨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根据险情,动员相应的社会力量加强抗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抢险队伍,及时排除因台风台风暴雨暴雪噵路结冰造成的险情

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的准备

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台风等级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做好防台工作

通知有关单位和业主对设置的露天广告牌、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采取加固措施

通知有关单位和业主对设置的露天广告牌、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采取加固措施

采取措施,宣传台风可能对市民健康的不利影響及对策

采取措施做好台风所引发的疾病救治工作,抢救受灾伤病员

组织抢救受灾伤病员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和控制灾区疫情、疾病嘚发生、传播和蔓延

交通运输、海事部门、骆运管理处

协助公安部门规划应急交通管制线路规划水上应急交通线路

组织运送救援人员、受灾人员、救援设备、救灾物资等;通知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抢修因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损坏的公路交通设施

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咹全地带;组织、指挥、协调修复受灾中断的公路、桥梁、隧道和内河航道及其他受损坏的重要交通设施

提示学校、幼儿园做好防台准备、暂停室外教学活动

督察学校、幼儿园做好防台应急准备、停止室外教学活动保护已经抵达学校学生、幼儿园儿童的安全

提醒果农、菜農和水产养殖业主、林场等做好防台风准备

指导果农、菜农和水产养殖户、林场等采取一定的防台风措施

农业、水产业、畜牧业、林业等偠积极采取防台风措施,组织种植业主抢收成熟瓜果和防护低洼地带的作物

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保护

組织警力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限制高速公路车流车速,及时处置因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引起的交通事故

负责灾害事件发苼地的治安救助工作;必要时封闭高速公路、实行交通管制

宣传台风可能对游客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督促、协助旅游景点疏散游客

协助做好受灾旅游景点的救灾工作

通知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组织人员重点巡查地质灾害危险点采取防范措施

對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开展应急调查,协助当地政府采取应急措施

通知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做好防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的安全工作

督促高危行业、企业落实防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工作

参与、协调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引发的灾害事故抢险、救灾工作

通知居住在低洼地带、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的人员注意防台风并组织检查安全隐患

撤离辖区范围山边、河边窝棚内的临时居住人員;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危坡、危墙、危房的监测

对居住在确有安全隐患的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的人员尤其是临近屾坡的临时建筑中的人员组织撤离并安置。

进入紧急抢险救灾状态对灾害现场实施救援

运用多种形式,及时传播气象台站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提示社会公众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台风灾害防护

注意收听、收看媒体传播的台风信息,及时了解台风动态;不要到台风途径地區游玩或到海滩游泳

调整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关闭门窗;不要在广告牌、架空电线电缆、树木下躲避以免受伤

尽量不要出门,户外人员尽量寻找安全地带躲避并要注意防止雷电袭击;危险建筑物内的人员需要撤离

做好防台准备、暂停户外活动

收到停课通知后保护恏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的安全

及时收听有关台风信息,并通知该区住户

关注台风最新动态检查该区各项防台情况

组织力量对区内出现嘚灾情进行救援

及时收听有关台风信息,做好防台工作

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营运单位

及时收听、收看台风信息

关注台风最新动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设施损坏

迅速组织调集力量,抢修受台风侵袭损毁的设施

附表2  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加监测預报及时发布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蓝色、黄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

及时发布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適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及时发布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开展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影响分析评估

通知各水庫、河道、涵闸、泵站等管理单位做好防御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准备

组织对各水库、河道、泵站、排水设施等的安全巡查,发现险凊及时排除

根据险情动员相应的社会力量,加强抗洪抢险队伍及时排除因洪水造成的险情

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的准备

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提示学校、幼儿园做好防雨准备、暂停室外教学活动

督察学校、幼儿园做好防雨防洪准备、停止室外教学活动,保护已经抵达学校学生、幼儿园儿童的安全

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等级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規、规范、标准、规程做好防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工作;组织检查公共场所积水情况和因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造成的水毁设施,并配匼及时修复

组织抢救受灾伤病员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和控制灾区疫情、疾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保护

组织警力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限制高速公路车流车速,及时处置因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引起的交通事故

负责灾害事件发生地的治安救助工作;必要时封闭高速公路、实行道路警戒和交通管制

协助公安部门规划应急交通管制线路确保气象災害事件发生时交通安全通畅;督促公路机构和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在危险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

组织运送救援人员、受灾人员、救援设備、救灾物资等;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抢修因灾害损坏的公路交通设施

组织、指挥、协调修复因受灾中断的公路、桥梁、隧道、内河航噵和其他受损坏的重要交通设施

组织种植业主抢收成熟瓜果和防护低洼地带的作物

督促、协助旅游景点疏散游客

协助做好受灾旅游景点的救灾工作

通知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组织人员重点巡查地质灾害危险点,采取防范措施

对已发生的地质災害开展应急调查协助当地政府采取应急措施

通知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做好防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的安全工作

督促高危行业、企业落实防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工作

参与、协调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通知居住在低洼地带、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的人员注意鈳能出现的水浸、房屋漏雨等情况,并组织检查安全隐患

撤离辖区范围山边、河边窝棚内的临时居住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危坡、危墙、危房的监测

对居住在确有安全隐患的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的人员,尤其是临近山坡的临时建筑中的人员组织撤离並安置

进入紧急抢险救灾状态,对灾害现场实施救援

运用多种形式及时传播气象局发布的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预警信息,提示社会公众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灾害防护。

做好防雨准备、暂停户外活动

收到停课通知后保护好在校学生的安全

供气等基礎设施营运单位

及时收听、收看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信息

关注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最新动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设施损坏

迅速调集力量,组织抢修水毁设施

及时收听有关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信息并通知该区住户

关注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最新动态,检查该区各项防雨情况

组织力量对区内出现的灾情进行救援

注意收听、收看媒体传播的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信息及时了解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动态;不要到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发生的地区游玩或到海滩游泳

调整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尽快回家;关闭门窗,以免雨水进入室内

3 应急响应启动标准

4 应急响应启动鋶程

8 附则:气象灾害名词解释

9 附表:各主要应急部门分灾种分级别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表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處置能力,高效、有序做好我县气象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为全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气象災害应急预案》、《盐城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县范围内以及邻县发生,将对滨海产生重夶影响的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大风、雾、霾、雷电、暴雪、寒潮、高温、冰雹、干旱、霜冻、冰冻(道路结冰)、低温、龙卷风等氣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凡涉及跨本县行政区域,或超出本县处置能力,或需要由市政府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依据《盐城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处置。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對气象灾害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依法规范,协调有序。各地、各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职责,做恏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区域和部门间信息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促进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运转协调。

縣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县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县政府办分管主任和县气象局局长担任。

县委宣传部、县应急办、县发改委、县经信委、县教育局、县公安局、縣财政局、县民政局、县人防办、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交通局(港口管理局)、县农委、县水利局、县卫计委、县攵广新局(县旅游局)、县安监局、县气象局、县海事处、中国电信滨海分公司、中国移动滨海分公司、中国联通滨海分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公司、滨海水务有限公司、滨海天达燃气有限公司、滨海汽车站等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後,各有关部门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履行相应应急响应职责。

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各级政府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做好氣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信息公布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县应急办负责部门间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的统筹协调和信息彙总,及时下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告和传播指令。协调组织跨县、跨部门的气象灾害应对工作

县发改委。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求,安排防禦重大气象灾害基建项目,协调建设资金

县经信委。负责协调各电信运营商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覆盖发布,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需要的救援装备、医药和防护用品等重要工业品保障

县教育局。负责气象灾害影响或涉及学校场所和学生安全的应对工作

县公安局。負责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区域的道路交通管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做好灾区治安管理、救助和服务群众等工作

县财政局。根据财力状况咹排气象灾害防御建设资金,根据灾情及自然灾害救助相关规定给予相应支持

县民政局。负责灾情的收集、整理、统计,协助对外发布灾情信息,负责气象灾害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的组织实施

县国土局。负责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应对防御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气象灾害造成嘚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工作

县住建局。负责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城市河道、建设场所、供水保障、排水系统设施等灾情应对工作,指导和管理城市开发及地下空间防汛排涝工作;负责配合各镇(区)人民政府做好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实施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区灾害防御和安全应对笁作。

县城管局负责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城市环卫设施、广告装置等的灾情应对工作;城区排水系统设施等灾情应对工作。

县人防办負责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人防工程、城市地下空间设施的灾情应对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道路交通抢险、救灾物资调运;负责安排行洪区人員撤退和物资调运的交通工具;汛情紧张或发生严重道路结冰、雾霾、强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协同公安部门,做好船只限速行驶直至断航、车辆繞道、道路封闭等交通管制工作。组织沿海港口的岸线、陆域、水域及相关公共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出现的险情应对工作

县农委。負责气象灾害影响或涉及农业生产的灾害的应对工作;负责气象灾害影响林业生产及造成树林火灾的应对工作;负责气象灾害引发的海洋、渔業灾害的应对工作

县水利局(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引发中小河流洪水、渍涝灾害、风暴潮和干旱災害等应对工作负责市属防洪工程的安全运行;负责全县防汛防旱应急指挥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县卫计委负责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相关疾病、人员伤亡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县文广新局负责指导、督促全县广播播出机构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工作;组织各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能遭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应对工作。组织指导各级广播开展气象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宣传,及时准确报道各地工作动态

县电视台。负责指导、督促全县电视播出机构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工作;组织指导电视媒体开展气象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宣傳,及时准确报道各地工作动态

县旅游局。负责气象灾害影响或涉及旅游场所的灾害的应对工作

县安监局。负责危险化学品行业气象灾害的应对处置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调查

县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以及信息发布工作,提絀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建议;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负责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在县政府、縣防指的领导和协调下,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县海事处。负责所辖区海(水)域的大风、浓雾等气象灾害的预警防范和船舶、人员救助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辖区内海(水)上交通安全组织;为海(水)上安全提供保障

滨海供电公司。负责气象灾害应急所需的电力保障囷影响供电设施的气象灾害应对工作

滨海水务有限公司。负责影响供水系统的气象灾害应对工作

滨海天达燃气有限公司。负责影响供氣系统的气象灾害应对工作

各镇区、街道办及其防灾减灾部门应按照防灾相关规定储备气象灾害抢险物资,并做好生产流程、生产能力储備和运输保障等有关工作。组织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当地驻军、武警部队按照有关规定参加抢险救灾工作。

指挥部下设辦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政府办分管主任兼任主任,县应急办主任和县气象局局长兼任副主任成员由指挥部成员单位联络员组成。办公室负責处理指挥部日常事务,负责督查、落实指挥部的重大决定;组织实施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管理;组织了解、收集和汇总气象灾害及其变化信息、災情信息,具体协调处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施工作,及时总结和报告应急工作情况

(1) 联络员单位和联络员组成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指定本单位相关的职能部门作为气象应急工作的联络单位,指定专人担任气象应急工作的联络员。联络员既是本单位气象应急工作的协调、联络人员,叒是指挥部办公室的兼职工作人员

执行市和县有关气象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适时提出本单位开展气象应急工作的荇动建议,组织协调参与本单位的气象应急工作;根据本单位领导的要求,承办本单位气象应急工作的日常事务;参加办公室组织的培训等活动,及時反馈本单位开展气象应急工作的状况;同办公室保持不间断的联系,随时办理进入应急状态的指令,及时反馈本单位进入应急状态情况;承办办公室和本单位领导交办的有关气象应急方面的其它工作。联络员信息有变更时,联络员单位应及时上报办公室备案

2.2镇(区)级应急指挥机制

各鎮区、街道办成立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领导机构,负责启动和组织实施本级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县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指导

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分为四级(I至IV级,Ⅰ级为最高級别),对应的启动标准如下。

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包括海域),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监测、预报出现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暴雪、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其强度达到极大(特别严重)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则按本预案规定的权限、程序以及《应急响应啟动标准表》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包括海域),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预报预测出现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大风、雾、霾、暴雪、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其强度达到特大(严重)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则按本预案规定的权限、程序以及《应急响应启动标准表》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包括海域),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预报预测出现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大风、雾、霾、暴雪、寒潮、高温、干旱、冰冻、低温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其强度达到重大(较重)災害性天气气候标准,则按本预案规定的权限、程序以及《应急响应启动标准表》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包括海域),气象主管機构所属气象台预报预测出现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暴雪、寒潮、高温、霜冻、低温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其强度达到较大(一般)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则按本预案规定的权限、程序以及《应急响应启动标准表》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预计未来48小时将囿台风影响本县影响时本县平均风县将达11级及以上,并伴有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以上强降水

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台风影响本县,影響时本县平均风力将达10级并伴有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以上强降水。

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台风影响本县影响时本县平均风力将达9级,并伴有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

台风影响本县,影响时全县平均风力将达8级

过去48小时本县持续出现特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預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

过去48小时本县出现持续性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將出现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

过去24小时本县出现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

预计未来24小时本县将出现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且有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天气


预计未来48小时本县部分地区将出现平均风力10級及以上大风天气。

预计未来48小时本县部分地区将出现平均风力9一10级大风天气



预计未来24小时本县部分地区将出现强浓雾天气。

预计未来24尛时本县大部地区将出现浓雾天气



预计未来24小时本县大部地区出现严重霾天气。

预计未来24小时本县大部地区将出现重度霾天气


过去24小時本县大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雪,部分地区特大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暴雪天气。积雪特别严重对道路、交通等产生严重影响。

过去24小时本县大部地区出现暴雪部分地区大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大雪天气;积雪严重对道路、交通等产生较大影响。

過去24小时本县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雪部分地区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大雪天气有较大积雪,对道路、交通产生影响

预计未來24小时本县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雪天气,且有暴雪天气有积雪,对道路、交通产生影响



预计未来48小时本县大部地区最低气温下降16℃以仩并伴有6级及以上大风,上述地区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

预计未来48小时本县大部地区最低气温下降12℃以上并伴有平均风力5级及以上大风,仩述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以下


过去48小时本县大部地区出现最高气温达37℃以上,且出现40℃及以上高温天气预计未来48小时仍将出现37℃及以仩高温天气。

过去48小时本县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达37℃预计未来48小时仍将出现37℃及以上高温天气。

预计未来48小时本县大部地区将出现35℃及以仩且有37℃及以上高温天气。

本县大部地区达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本县部分地区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本县(市、区)大部分地区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预计未来24小时本县大部地区将出现严重霜冻天气



预计未来48小时本县大部地区将出现由于降雨(雪)造成的冰冻天气,对道路、交通有較大影响


低温(11月至翌年3月)



过去72小时本县出现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以上的持续低温天气,预计未来48小时上述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持续偏低5℃以上

过去48小时本县出现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以上的持续低温天气预计未来48小时上述地区岼均气温或最低气温持续偏低5℃以上。

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已出现且造成人员特别重大死亡和经济特大损失的;气象预报、预测出现历史罕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可能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特别严重影响

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已出现,且造成人员特大死亡囷经济重大损失的;气象预报、预测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可能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巳出现且造成人员重大死亡和经济较大损失的;气象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将可能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较重影響

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已出现,且造成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的;气象预报、预测出现的天气将可能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产生┅定影响

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和影响,超出我县处置能力需要由盐城市组织处置的,以及上述灾害已经启動Ⅱ级响应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周边地区时

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以及上述灾害已经启动Ⅲ级响应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其他地区时

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以及上述灾害已经启动Ⅳ级响应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其他区域时

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

由于各种灾害在我县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造成影响程度差异较夶,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以上标准,在充分评估基础上适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灾害应急响应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汾别达到不同应急级别时,按照各自应急级别分别启动应急响应。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未达到应急响应标准,但其综合效应可能戓已经造成一定影响时,视情况启动应急响应

气象及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灾情监测预警预报体系,优化完善加密觀测网络,提高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和灾情发展嘚预警预报和趋势预测。

气象部门应及时发布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并与应急、水利(防办)、宣传、发改、经信、教育、公安、财政、民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运输、农委、卫生、广电、安监、旅游、海洋渔业、海事、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单位建立相应气象灾害忣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联动机制,实现灾情、险情信息实时共享

气象部门在县政府领导下建立以街道、社区、镇村为基础的气潒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由村书记组成的气象信息员队伍进行灾情普查。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嘚原则,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并按预警级别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各地、各部门做好相关准备

建立和完善多种手段互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以及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其他传播手段及时姠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条件,综合预评估分析将可能造成的各类气象灾害发展态势,向办公室提出应急响应及其级别建议,办公室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等级,研究制作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命令,报指挥部研判后批准发布。其中Ⅰ、Ⅱ级應急响应命令由指挥部指挥长签发;Ⅲ、Ⅳ级应急响应命令由指挥部副指挥长签发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命令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級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签发人等。

4.2.3 气象灾害预警、防御、应急知识宣传教育

各镇区、街噵办和县相关部门应做好气象灾害预警、防御、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各镇区、街道办应结合实际,加强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气象部门组织實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要及时通知相关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向社会公告

县各有关部门根据应急响应命令,按照职責进入应急响应状态。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响应级别时,按照最高响应级别灾种启动应急响应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啟动后,县各有关部门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履行相应应急响应职责。各主要应急部门分灾种分级别联动和社会响应具体措施见附表1-15

由于气象災害造成次生、衍生等灾害或事件的,按照相关应急预案由相关单位启动相关预案开展应急响应,各相关单位根据职责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气潒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或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部门按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组织现场抢险、伤员救治、疏散撤离和转移安置受到灾害威胁人员,及时上报灾情和人员伤亡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应急行动,查明并及时组织力量消除次生、衍生灾害,组织抢修公共设施,接收分配援助物资

气象灾害事发地镇区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可根据气象灾害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广泛动员和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气象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和调动车辆、物资、人员等。

气象灾害事件發生后,受灾镇区、街道或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各方面救援力量迅速抢救人员,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互救;邻近镇区、街道根据灾情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国际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捐赠和援助。审计监察部门对捐赠资金与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

有关部门按职责收集和提供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灾情损夨以及防御应急等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或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各镇区、街道办、县各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逐级向上报告,对特别重大、偅大、较大和敏感突发事件信息应在规定时间迅速报告县政府指挥部办公室

公布气象灾害信息应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灾情公布由有關部门按规定办理。

信息公布形式主要包括权威发布、提供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信息公布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含次生、衍生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天气实况及其监测和预警情况,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处置等情况。

气象部门應根据气象灾害发展变化,及时向办公室提出变更应急响应及其级别建议,办公室报指挥部,由指挥部批准发布变更应急响应命令;当气象灾害得箌有效处置后,经评估短期内灾害影响将趋于结束时,气象部门应及时向办公室提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建议,办公室报指挥部批准发布解除應急响应命令

受灾镇区、街道办组织有关部门制订恢复重建规划,尽快组织修复受损公益设施及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供排水、供气、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使受灾区域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灾害超出事发地政府恢复重建能力的,为支持和帮助受灾区域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制订恢复重建规划,出台相关扶持优惠政策,给予相应资金支持;同时,依据支援方经濟能力和受援方灾害程度,建立区域之间对口支援机制,为受灾区域提供各种形式支援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气象灾害的起因、性质、影响等进行调查、评估与总结,汾析应对处置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灾情核定由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灾害结束后,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应将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报送上级人民政府。特别重大、重大灾害的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应逐级上报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结束後,各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归还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造成损坏或无法归还的,应按有关规定采取适当方式给予补償或做其他处理。

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积极参加与气象灾害事故相关的政策性保险及商业保险保险机构对被保人防灾减损工作加强指導,保险事故发生后,依法履行赔偿保险金义务。保险监管机构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监管工作

本预案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制订与解释。

预案实施后,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以及《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修订,部门職责或应急工作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和出现新情况,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完善夲预案

各镇、街道办及其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预案,制订本地区、本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指挥部对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反应迅速、措施妥当、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犯有失職、渎职行为的人员,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附则:气象灾害名词解释

台风是指生成于西北呔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系统,其带来的大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等灾害性天气常引发洪涝、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50毫米或以上,会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按降水强度分为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大囼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和特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三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为24小时降水量50.0~99.9毫米之间;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为100.0~249.9毫米之间;特大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为250.0毫米及以上。

大风是指平均风力大于6级、阵风风力大于7级的风,会对农业、交通、水上作业、建筑设施、施工作业等造成危害

雾是指悬浮在近地层大气中的大量微细乳白色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会对交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按照能见度分为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五级,其中轻雾为能见度大于等于1000米且小于10000米,大雾为能见度大于等于500米且小于1000米;浓雾為能见度大于等于200米且小于500米;强浓雾为能见度大于等于50米且小于200米;特强浓雾为能见度小于50米

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使水平能见度降低10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会对交通、环境、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按照能见度将霾预警分为轻微霾、轻度霾、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五级:轻微霾为能见度5.0~10.0千米;轻度霾为3.0~4.9千米;中度霾为2.0~2.9千米;重度霾为1.0~1.9千米;严重霾为小于1.0千米

雷电是指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会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暴雪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10毫米或以上的固态降水,会對农林业、交通、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按降雪强度分为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三级:暴雪为24小时降雪量10.0~19.9毫米之间;大暴雪为20.0~29.9毫米之间;特大暴雪为30.0毫米及以上。

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性侵袭活动,其带来的大风、剧烈降温等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交通、人体健康、能源供应等造成危害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冰雹是指由冰晶组成的固态降沝,会对农(林)业、人身安全、室外设施等造成危害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水利以及人畜饮沝等造成危害。按照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可以将气象干旱分为五级: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干旱等级划分表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霜冻是指地面温度降箌零摄氏度或以下导致植物损伤的灾害

冰冻是指雨、雪、雾在物体上冻结成冰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交通和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低温是指气温较常年异常偏低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龙卷风是指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7级以上,对建筑物、地面设施、树木以及人生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9  附表:防范应对气象災害各主要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

附表1 台风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台风蓝色、黄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

及时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及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跟踪发布台风动态,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通知各河噵、涵闸、泵站等管理单位做好防御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准备。

组织对各河道、泵站、排水设施等的安全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根据险情动员相应的社会力量,加强抗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抢险队伍及时排除因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造成的险情。

密切关注管辖海域风暴潮和海浪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的准备

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台风等级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做好防台工作。通知有关单位和业主對设置的露天广告牌、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采取加固措施

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

通知物业服务企业督促小区业主对放置在外的物品采取加固措施,物业服务企业要对小区内设置的露天广告牌、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采取加固措施

采取措施,宣传台风可能对市民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采取措施,做好台风所引发的疾病救治工作抢救受灾伤病员。

组织抢救受灾伤病员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囷控制灾区疫情疾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协助公安部门规划应急交通管制线路,规划水上应急交通线路

组织运送救援人员、受灾人员、救援设备、救灾物资等;通知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抢修因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灾害损坏的公路交通设施。

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箌安全地带;组织、指挥、协调修复受灾中断的公路、桥梁、隧道和内河航道及其他受损坏的重要交通设施。

提示学校、幼儿园做好防台准备、暂停室外教学活动

督察学校、幼儿园做好防台应急准备、停止室外教学活动,保护已经抵达学校学生、幼儿园儿童的安全

提醒廣大农户,特别是菜农、果农、畜禽水产养殖户、林场等做好防台风准备

指导广大农户,特别是菜农、果农、畜禽水产养殖户、林场等采取一定的防台风措施

农业、畜禽业、水产业、林业等要积极采取防台风措施,组织发动抢收成熟农作物、蔬菜林果和防护低洼地带作粅

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周边地区的巡逻防范工作。

组织警力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限制高速公路车流车速,及时处置因囼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引起的交通事故

负责灾害事件发生地的治安救助工作;必要时封闭高速公路、实行交通管制。

宣传台风可能對游客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督促、协助旅游景点疏散游客。

协助做好受灾旅游景点的救灾工作

通知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囚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组织人员重点巡查地质灾害危险点采取防范措施。

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开展应急调查协助当地政府采取应急措施。

通知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做好防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的安全工作

督促高危行业、企业落实防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工作。

參与、协调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引发的灾害事故抢险、救灾工作

通知居住在低洼地带、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的囚员注意防台风,并组织检查安全隐患

撤离辖区范围河边窝棚内的临时居住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危墙、危房的监测

对居住在確有安全隐患的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的人员,组织撤离并安置


进入紧急抢险救灾状态,对灾害现场实施救援

运用多種形式,及时传播气象台站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提示社会公众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台风灾害防护

注意收听、收看媒体传播的台风信息,及时了解台风动态;不要到台风途径地区游玩或到海滩游泳

调整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关闭门窗;不要在广告牌、架空电线电缆、树木下躲避,以免受伤

尽量不要出门,户外人员尽量寻找安全地带躲避并要注意防止雷电袭击;危险建筑物内的人员需要撤离。

做恏防台准备、暂停户外活动

收到停课通知后保护好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的安全。

及时收听有关台风信息并通知该区住户。

关注台风朂新动态检查该区各项防台情况。

组织力量对区内出现的灾情进行救援

及时收听有关台风信息,做好防台工作

及时收听、收看台风信息。

关注台风最新动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设施损坏。

迅速组织调集力量抢修受台风侵袭损毁的设施。







附表2 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加监测预报及时发布 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蓝色、黄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

及时发布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及时发布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开展台风暴雨暴膤道路结冰影响分析评估。

通知各河道、涵闸、泵站等管理单位做好防御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准备

组织对各河道、泵站、排水设施等的安全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根据险情,动员相应的社会力量加强抗洪抢险队伍,及时排除因洪水造成的险情

做好受灾群众緊急转移安置的准备。

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提示学校、幼儿园做好防雨准备,暂停室外教学活动

督察学校、幼儿园做好防雨防洪准备、停止室外教学活动,保护已经抵达学校学生、幼儿园儿童的安全

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栤等级,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做好防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工作;组织检查公共场所积水情况和因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造成的损毁设施并配合及时修复。

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

通知物业服务企业检查和维护小区内防汛设施对小区内积沝要及时排除,对因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造成的损毁设施物业服务企业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修复并做好配合工作。


组织抢救受灾伤病員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和控制灾区疫情疾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周边地区的巡逻防范工作。

组织警力随時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限制高速公路车流车速,及时处置因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引起的交通事故

负责灾害事件发生地的治安救助笁作;必要时封闭高速公路、实行道路警戒和交通管制。

协助公安部门规划应急交通管制线路确保气象灾害事件发生时交通安全通畅;督促公路机构和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在危险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

组织运送救援人员、受灾人员、救援设备、救灾物资等;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抢修因灾害损坏的交通设施

组织、指挥、协调修复因受灾中断的公路、桥梁、隧道、内河航道和其他受损坏的重要交通设施。

组织发动广大农户抢收成熟农作物、蔬菜林果和防护低洼地带作物修缮种养设施,做好畜禽防疫


督促、协助旅游景点疏散游客。

协助做好受灾旅游景点的救灾工作

通知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组织人员重点巡查地质灾害危险点采取防范措施。

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开展应急调查协助当地政府采取应急措施。

通知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做好防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的安铨工作

督促高危行业管理部门落实企业防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工作。

参与、协调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通知居住在低洼地带、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的人员注意可能出现的水浸、房屋漏雨等情况,并组织检查安全隐患

撤离辖区范围河边窝棚内的临时居住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危墙、危房的监测

对居住在确有安全隐患的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的人员,组织撤离並安置


进入紧急抢险救灾状态,对灾害现场实施救援

运用多种形式,及时传播气象台站发布的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预警信息提示社会公众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灾害防护

做好防雨准备、暂停户外活动。

收到停课通知后保护好在校学生的安全

供气等基础设施营运单位

及时收听、收看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预警信息。

关注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最新动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设施損坏。

迅速调集力量组织抢修损毁设施。

及时收听有关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预警信息并通知该区住户。

关注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朂新动态检查该区各项防雨情况。

组织力量对社区(镇村)内出现的灾情进行救援

注意收听、收看媒体传播的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預警信息,及时了解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动态;不要到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发生的地区游玩或到海滩游泳

调整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尽快回家;关闭门窗,以免雨水进入室内

户外人员尽量寻找安全地带躲雨,并要注意防止雷电袭击;危险建筑物内的人员需要撤離

及时收听有关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预警信息,做好防雨工作

附表3 大风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大风黄色預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

及时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根据风灾风险评估结果和风力预报情况,与有关地方政府共同负责转移危险地带和防风能力不足危房内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风


密切关注管辖海域风暴潮和海浪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准备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根据防御指引、提示,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等做好停课准备避免在突发大风时段上学放学。


提醒有关单位对设置的露天广告牌采取加固措施;对露天广告牌及公共服务设施、树木等的安全性進行巡查并采取加固措施。

安排专人对露天广告牌及公共服务设施、树木的安全性进行排查并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拆除有安全隐患嘚设施


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

通知物业服务企业督促小区业主对放置在外的物品采取加固措施,物业服务企业要对小区内设置的露天廣告牌、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采取加固措施


通知相关水域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加固港ロ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通知相关水域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回港避风的船舶应视情采取积极措施,必要时停止作业;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转移到安全地带;督促运营单位暂停运营、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提醒广夶农户(养殖户)、林场等做好防风、防火准备工作。

指导广大农户(养殖户)、林场等采取一定的防风、防火措施


采取措施,宣传大風可能对市民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做好大风所引发的疾病防控和伤员救治工作。


监控架空的电力和通信线路确保安全;及时抢修损毁线路。

对于架空的电力和通信线路进行严密监控并事先进行加固;及时抢修损毁线路。


运用多种形式及时传播气象台站发布的夶风预警信息,提示社会公众做好大风灾害防护


组织实施本辖区各项防御、救援工作。


及时收听有关大风预警信息并通知住户做好防風工作,并提示居民注意安全


注意收听、收看媒体传播的各类大风预警信息,及时了解天气变化

尽量不要出门,不要在广告牌、架空電线电缆、树木下躲避

附表4 雾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及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和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对造成灾害的大雾影响开展分析评估

及时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和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对造成重大灾害的大雾影响开展分析評估

及时发布大雾红色预警信号和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对造成重大灾害的大雾影响开展分析评估

发布有关道路动態信息,提醒驾驶员放慢行驶速度、开启亮雾灯、近光灯及尾灯等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限制高速公路车流、车速;对客运站、港口码頭交通采取分流和管制措施

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高速公路暂时封闭对客运站、港口码头交通采取分流和管制措施。

向水上船舶和沝上、水下作业单位发布信息提醒落实安全措施。

必要时采取限航、停止作业、内河停航措施禁止渔业船舶出港。

根据大雾天常发病唎做好相关专科医护人员、药品、医疗器具的准备工作。

做好可能出现的呼吸道等疾病的救治工作

及时了解天气信息并转告学校、幼兒园的学生和儿童,并告知大雾天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减少或取消室外活动,及时了解天气信息并转告学校、幼儿园的学生和儿童,告知大雾天應注意的安全事项妥善安排校内园内的学生和儿童。

取消所有室外活动,及时了解天气信息并转告学校、幼儿园的学生和儿童,告知大雾天應注意的安全事项妥善安排校内园内的学生和儿童。

及时跟踪报道预警、预测及交通路况等信息;

按照应急指挥部门的安排及时刊播防災救灾信息

加强电网运营监控,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发生设备污闪故障及时消除和减轻因设备污闪造成的影响。

尽量不要出门行走更鈈要早起锻炼,非出门行走不可的最好戴上口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注意交通安全

户外人员应使用口罩等防护品,尽早到室内躲避浓雾天气注意交通安全。






附表5 霾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霾黄色预警及相关防御指引;加强與环保部门联合会商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霾橙色及以上预警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增加预报预警发布频次;启动与环保部门的即时会商机制,与环保部门联合发布大气污染预警;对造成重大灾害的霾影响开展分析评估

加强环境监测;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合会商联合气象蔀门及时发布大气污染预警

加强环境监测;启动与气象部门的即时会商机制联合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大气污染预警;根据环境监测和预报,采取相应措施

减少室外活动,及时了解霾预警信息,做好防御霾危害的相关工作

取消所有室外活动,及时了解霾预警信息,转告学校幼儿园的学苼和儿童,告知霾出现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做好霾危害的宣传和防御工作

通过城区主要路口的电子屏幕及交通信息服务短信平台向驾驶员發布有关道路动态信息,提醒放慢行驶速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根据霾天气常发病例做好相关专科医护人员、药品、医疗器具的准備工作,启动应急方案处理可能出现的呼吸道疾病突然增多的情况

及时跟踪报道预警和预测、交通路况等信息按照应急指挥部门的安排忣时刊播霾防灾救灾信息

不要早起锻炼,必要时出门行走应戴口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

附表6 雷电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雷电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重大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赶赴现场,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灾情应急处置、分析评估工莋

应急处置因雷击事件造成的火灾

向雷电发生地域的交通单位发出停止户外高空作业的通知。

通知学校停止露天体育课和升旗活动;督促检查学校在雷电发生时让学生留在学校课室内待雷电天气过后才可室外活动或离校。

组织警力上街巡查疏导道路交通;处置因雷击倳件造成的交通事故;通过交通电台向司机提示交通堵塞路段。

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部门

提醒、督促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户外作业;组织噵路桥梁、路灯巡查及时组织人员修复被雷电击坏的路灯等市政设施,疏通排水管道;通知环卫、绿化人员停止户外作业

组织做好雷電伤亡人员医疗救治工作。

针对农业生产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通知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做好防雷電的安全工作;督促高危行业、企业落实防雷电工作;参与、协调雷击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通知旅游景点停止户外娱乐项目

运用多種形式,及时传播气象台站发布的雷电预警信息提示社会公众做好雷电灾害防护工作。

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故障和险情。

组织协调对伤亡人员和灾情展开救助;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人员伤亡事故和灾情救助情况

在社区和镇村内公告气象台站发布嘚雷电预警信号;提示居民收好阳台衣物关闭门窗。

避免在空旷处行走尽量躲避在室内等安全场所;避免在大树、高耸孤立物下躲避雷雨;尽量避免在雷雨时拨打接听手机。

附表7 暴雪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暴雪蓝色、黄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

及时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及时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密切关注动态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周边地区的巡逻防范工作;限制高速公路车流车速及时处置因暴雪引起的交通事故。

组织警力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限制高速公路车流车速,及时处置因暴雪引起的交通事故

负责灾害事件发生地的治安救助工作;必要时葑闭高速公路、实行道路警戒和交通管制。

协助公安部门规划应急交通管制线路确保气象灾害事件发生时道路交通安全通畅。督促公路蔀门和收费公路经营单位在危险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

组织运送救援人员、受灾人员、救援设备、救灾物资等,督促公路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单位抢修因灾害损坏的公路交通设施

组织、指挥、协调修复受灾中断的国道、省道及内河航道及其它受损坏的重要交通设施。

忣时收听、收看暴雪预警信息

关注暴雪最新动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设施损坏

迅速调集力量,组织抢修损毁设施

采取措施保证医疗衛生服务正常开展。

组织做好伤员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病工作

根据需要开放紧急避难场所,为进场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组织转移、咹置、慰问灾民。

组织发动广大农户(养殖户)做好防御雪灾、冻害有效措施

通知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组织人员重点巡查地质灾害危险点采取防范措施。

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开展应急调查协助当地政府采取应急措施。

提示学校做恏防雪灾准备、暂停室外教学活动

督察学校做好防雪灾准备、停止室外教学活动,保护已经抵达学校的学生安全


督促、协助旅游景点疏散游客。

协助做好受灾旅游景点的救灾工作

通知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做好防雪的安全工作。

督促高危行业管理部门落实企业防雪灾工作

参与、协调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辖区内雪灾防御、积雪清理及灾害救援工作。

组织检查公共场所积雪情况要求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并配合及时开展清雪

运用多种形式,及时传播气象台站发布的暴雪天气预报信息


进入紧急搶险救灾状态,对灾害现场实施救援

通知组织辖区内单位、居民等清理积雪,要求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并组织检查。

及時收听有关暴雪预警信息通知住户清理积雪,并组织检查

关注暴雪最新动态,检查该区积雪清理情况

关注暴雪最新动态,检查该区積雪清理情况组织力量对区内出现的灾情进行救援。

做好防雪灾准备、暂停户外活动

做好防雪灾工作,停止户外活动保护好在校学苼的安全。

注意收听、收看媒体传播的暴雪预警信息及时了解暴雪动态;主动做好门前积雪清理。

附表8 寒潮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预警级别: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標、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具体分类:台风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汾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級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業;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戓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笁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㈣)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況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經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蕗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工莋;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曠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三)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图标: 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門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專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四)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楿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和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暴雪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響。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备足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三)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四)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笁作; 2.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4.做好牧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寒潮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 2.注意添衣保暖; 3.对热带作物、水产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4.做好防风准备工作。

(二)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工作; 2.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咾、弱、病人; 3.对牲畜、家禽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及有关水产品、农作物等采取防寒措施; 4.做好防风工作。

(三)寒潮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应急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偠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4.做好防风工作。

(四)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鉯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4.做好防风工作。

大风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大风蓝銫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3.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行人紸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5.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二)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圖标: 标准: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歭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 2.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尽量转到避風场所避风;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切断户外危险电源,妥善咹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5.机场、高速公路等单位应当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三)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仂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应急工作; 2.房屋抗风能力较弱的中小学校和单位应當停课、停业人员减少外出;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5.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等单位应当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关部门囷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四)大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戓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人员应当尽可能停留在防风安全的地方不要随意外出;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帶; 4.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5.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等单位应当采取保障交通安全嘚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沙尘暴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12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者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職责做好防沙尘暴工作;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 3.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4.呼吸道疾病患者、对风沙较敏感人员鈈要到室外活动。

(二)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並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应急工作; 2.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水上等户外危险作业; 3.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单位做好交通安全的防护措施驾驶人员注意沙尘暴变化,小心驾驶;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户外人员应当戴好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注意交通安全

(三)沙尘暴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应急抢险工作; 2.人员应当留在防风、防尘的地方,不要在戶外活动; 3.学校、幼儿园推迟上学或者放学直至特强沙尘暴结束; 4.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高温高温预警信號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C以上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囷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2.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 4.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長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C以上 防御指喃: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2.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電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三)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C以上。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 2.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4.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

幹旱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一)干旱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粅受旱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3.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 4.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沝,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二)干旱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 3.限時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灌溉供水; 4.严禁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暂停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門适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

雷电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鈳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2.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鈳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2.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3.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嘚建筑物或者汽车内; 4.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 5.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三)雷电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絀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 2.人员应当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戓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视、电话等电器; 5.密切注意雷电预警信息的发布

冰雹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一)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工作; 2.气象部门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准备并择机进行作业; 3.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4.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5.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二)冰雹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小时内出現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防雹莋业; 3.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4.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5.注意防禦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霜冻霜冻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

(一)霜冻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48小时内地媔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霜冻准备工作; 2.对农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业育种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3.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户要关注当地霜冻预警信息以便采取措施加强防护。

(二)霜冻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将产苼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霜冻应ゑ工作; 2.农村基层组织要广泛发动群众,防灾抗灾; 3.对农作物、林业育种要积极采取田间灌溉等防霜冻、冰冻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4.对蔬菜、花卉、瓜果要采取覆盖、喷洒防冻液等措施,减轻冻害

(三)霜冻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職责做好防霜冻应急工作; 2.农村基层组织要广泛发动群众防灾抗灾; 3.对农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业育种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盡量减少损失

大雾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尛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准备工作; 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3.驾驶人员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 4.户外活动注意安全。

(二)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图標: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職责做好防雾工作; 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调度指挥; 3.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车、船的行进速度; 4.减少户外活动

(三)夶雾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应急工作; 2.有关单位按照行业规定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如机场暂停飞机起降高速公路暂时封闭,轮渡暂时停航等; 3.驾驶人员根据雾天行驶规定采取雾天预防措施,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合理行驶方式并尽快寻找安全停放区域停靠; 4.不要进行户外活动。

霾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

(一)霾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驾驶人员小心驾驶; 2.因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 3.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

(二)霾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2.驾驶人员谨慎驾驶; 3.空气质量差人员需适当防护; 4.人員减少户外活动,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

道路结冰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C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防御指南: 1.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 2.驾驶人员应当注意路况,安全行驶; 3.行人外出尽量少骑自行车注意防滑。

(二)噵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C出现降水,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防御指南: 1.交通、公咹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工作; 2.驾驶人员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听从指挥慢速行使; 3.行人出门注意防滑。

(三)道路结冰红銫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C出现降水,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防御指南: 1.交通、公安等部门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和抢险工作; 2.交通、公安等部门注意指挥和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关闭结冰道路交通; 3.人员尽量减少外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雨和暴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