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发动机原理原理?

垂直起降战斗机,是利用垂直起降技术起降的战斗机。垂直起降战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对跑道条件要求低,能在前沿和攻击舰上跟随地面部队部署和攻击,对前方支援回应速度快,使用非常灵活。典型代表有英国鹞式战斗机和美国F35B战斗机。

垂直起降战斗机也可以借用跑道起飞,鹞式最短距离是435m、F-35B最短距离是170米内,两机尾流温度在600度左右

。垂直起降技术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虽然起步相对较早,但是受制于飞控、发动机动力、材料等多种因素导致成功服役的战机相对较少。目前性能比较好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是美国的

当中的F-35B型号。已经服役。美国在垂直起降技术方面已经超越了创始国英国,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垂直起降技术

。并专门为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定制“闪电航母(Lightning Carrier)”。

利用垂直起降技术起降的战斗机
鹞式战斗机、F-35B

能垂直升降,就要向飞机提供足够大的向上推力,这时就要喷管朝下。而再往后就应该改变喷管

目前性能较好的垂直起降战机——F-35

的角度,但不能一下子变成向后.因为在改变喷管方向的时候要继续有足够向上的推力,同时提供一部分向前的推力.这也就要求有精密、准确的角度变化.而这个角度的变化就成了一个矢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喷管的作用力要很精确的能分解成向下和向前的两个分力(我想应该是一个倒平抛曲线).当然这只是理论,在现实操作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提供向上推力是怎样保持飞机机体的平衡,角度怎样变化才是最佳,怎样来保证角度的变化精确度。

由于鹞式、雅克141的技术已经过时,F35B是采用变态级推重比F135-PW-600涡轮扇发动机+升力风扇(关键在传动轴、离合器),其基本创意源自总结参考和扬弃各国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设计资料,并在以上基础上美国人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一个核心带动两个推力系统,通过把发动机前端进气锥设计成传动连杆带动升力风扇,在升力风扇和发动机尾喷口转向协作下形成两点平衡抬杆起飞模式。STOVL型F135-PW-600为了满足垂直起降要求,设计了升力风扇+发动机喷管下偏+调姿喷管的垂直起降动力方案。升力风扇由涵道、风扇、D形喷管、联轴器、作动装置和伺服系统组成,由主发动机F135的2级低压涡轮驱动;升力风扇直径为1.27m,可以向前偏转13°,向后偏转30°,在

工作状态下使战斗机上方的冷气流以230kg/s的流量垂直向下喷出,产生90千牛的升力;3轴承偏转喷管垂直向下偏转(最多可偏转95度,可左右各偏转10度),产生71.1千牛的升力;该喷管可使发动机的排气从水平偏转到垂直甚至向前,可以使推力从水平方向偏转到垂直向后。

此外,每侧翼根处的滚转控制喷管利用发动机压气机的引气,也可提供16.7kN的推力;在控制杆端的喷管差动地打开和关闭,实现滚转控制;通过偏转喷管偏航实现偏航控制;通过升力风扇和发动机推力分离器实现俯仰控制。包括主发动机在内的整个推进系统的长度为9.37m,悬停总推力为175.3千牛,短距起飞推力为169.5千牛。

飞机着陆时,当喷口完全垂直于地面时,由于飞机悬停在空中,没有前进动力,机翼上的升力随之消失,飞机的重量又完全由发动机产生的垂直推力来支撑。而后,飞行员开始关小油门,减少发动机供油量,垂直推力渐渐变小,飞机开始缓慢下降,直至最后着陆。垂直起落飞机的整个起降过程只需一块空地便可完成,从而结束了喷气式飞机只能依赖跑道起降的历史。机上多个甲烷喷口共同控制和调整飞机的姿态,实现在垂直起落和悬停时对飞机的操纵。

垂直起降战斗机提出设想

。它在空中能自如地向前飞,后退飞,侧着飞,甚至翻筋斗,它可以不

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

需要机场,只要有块小空地,便能起飞降落,并可垂直升降,平稳地悬停在空中。虽有以上优点,但仍有速度低、

短、可靠性差、噪音大、操纵复杂、

高的缺点。这些缺点,特别是速度低,安全性差,是直升机与生俱来的,难以根本改进。因此人们梦想着能设计出新的更好的飞行器以超越直升机。

最早的垂直起降飞行器设想是几位英国人在1975年提出的,设想是由一对装有螺桨推进器的可旋转机翼组成的飞行器,在进行垂直起飞和降落时

与地面为垂直状态,依靠螺桨产生的升力进行上升与下降,当飞行器上升到空中时,机翼旋转90度,变成与普通飞机一样的方式前进(类似美国的鱼鹰),按照该设想,飞行器的动力由一台蒸气引擎提供。

垂直起降战斗机计划出炉

到了1981年,在俄国有人提出了需要制造由旋转机翼和

垂直起降的飞机的计划,并且,该计划第一次提出来由喷气式引擎做为垂直升降的辅助动力。同时,发明家C.I.Baranovski提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设计图,这是一架两个螺桨引擎的单翼飞机,机头装有一个与地面水平的螺旋桨,整个机身与地面接近垂直(比较恐怖),该飞机在停机坪时,机翼还可以折起以便减少占地面积,而飞机所用引擎,发明家并未明确说明。

垂直起降战斗机制造约束

之后,以旋转机翼做当时主流的垂直起降飞机计划被各地提出,不过限于当时的制造工艺,缺乏强有力和轻的引擎以及无法解决两侧机翼同步旋转的问题,这种设想并未成为可以进行试飞的实物,直到二十世纪这些想法作为参考用在了新型飞机的设计上。

垂直起降战斗机事实证明

无数的事实表明,性能最好的常规起降飞机,也只是在跑道完好时才可能起降。那么,能不能使飞机摆脱跑道的束缚,垂直起降呢?不是已经发明了直升机吗?为什么还提出使战斗机垂直起降的问题呢?这是因为,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在喷气式飞机的面前,就显得太慢了,它不能满足战斗时以速度取胜的需要;而且,直升机本身的设计及装备,也不能担当起战斗的重任。所以人们才设想让

也能垂直起降。40年代初,就有一些人在探索飞机垂直起降的方案。当时,英国有人提出将喷气升力发动机装于飞机上,来实现垂直起降的设想。40年

垂直起降战斗机在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上

代末,美国也开始对各类的垂直起降飞机模型进行研究,但因当时的喷气发动机的起飞推力,达不到将喷气战斗机垂直升起的要求,终归没能获得成功。50年代中期,核大国的战术

已对准了每一个已知的机场跑道,这就使研制垂直起降和短距离起降飞机成为当务之急。航空技术的发展,也为研制这种飞机提供了可靠的基础。首先,英国开了头炮,设计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垂直起降飞机,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垂直起降“鹞”式攻击机。垂直/短距起降攻击机具有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两者的长处,它能像直升机那样起飞和着陆,又具有固定翼飞机的速度和攻击能力。假若战争一旦爆发,垂直/短距起降攻击机就可迅速疏散隐蔽。战争中它可以从任何一块坚硬的地面上垂直起降,或是从受到轰炸破坏的机场跑道的弹坑之间进行短距进降,还可以在中、小型军舰甲板和尾部小平台上垂直起降。这种飞机还特别适合渡海登陆作战,当部队强行登陆战领滩头阵地以后,垂直和短距起降攻击机可以立即从军舰甲板上起飞,对陆、海军提供空中支持,摧毁敌方防御工事。“鹞”式飞机的发动机设有4个喷口,都在机身两侧而且可以转动。当喷口向下时,产生的推力可使飞机垂直上升;当喷口向后时,产生的推力可使飞机前进。飞行员调整喷口的方向和角度,便可改变飞机的飞行姿态。这种飞机在一起35×35米大小的空地便可起降,对作战条件要求较低,适应性特别强。“鹞”式飞机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时速只有1000千米,属高亚音速飞机,无法在空中进行高速格斗作战。而一般作战飞机都达1倍音速以上。由于垂直起降时受自身重量限制,挂载燃油和武器较少,作战半径100千米左右。为了增大航程和加大挂量,一般采用短距滑跑起飞,垂直降落方式,加挂

,作战半径可增加到三四百千米。垂直起降技术虽然存在一些重大弱点,但这些弱点正在得到明显改善,前景非常值得看好。

在霍克西德利公司也在研制该垂直起降飞机,达索也在研制垂直起降战斗机,不过两者的结局却完全不同。在幻影Ⅲ家族中有一个型号特别引人注目,即幻影ⅢV垂直起降战斗机,请注意编号后的“V”是英文字母,而不是罗马数字。该机装有8个分布在主发动机两旁的小型的供垂直起降使用的发动机,该机是应北约在60年代中期提出的垂直战斗机要求而研制的。为了验证升力发动机,达索改装了一架幻影Ⅲ,加装了8台罗·罗公司的RB-108升力

垂直起降战斗机在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上

发动机,每台能提供980千克的推力,这架验证机就是后来的巴尔扎克,在1962年就进行了垂直试验,次年又进行了从垂直到平飞的过渡性飞行。1964年在试飞中该机坠毁,飞行员牺牲,达索将坠毁的飞机修复后继续使用,不过很不幸,在次年的试飞中该机又一次坠毁,这一次飞机已经彻底毁坏,无法修复。在巴尔扎克基础上,达索制造了幻影ⅢV,该机机身大小几乎是巴尔扎克的两倍,外形上和幻影系列飞机大体相同,只是机身较长,机翼面积较大,总共有9台发动机,主发动机为斯奈克玛仿自美国普·惠公司JTF10涡扇发动机的TF-104,最大推力61.8千牛,8台罗·罗公司的RB162-1升力发动机,每台提供15.7千牛升力,达索共制造了两架原型机,首架原型机在1965年年初就进行了垂直起降的试验飞行。在试飞后不久,斯奈克玛公司推出了推力更大的TF-106,推力达到了74.5千牛,在换装发动机后,第一架原型机于1966年3月进行了从垂直到平飞的过渡性飞行。在平飞中,该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1.31马赫。第二架原型机换装了82.4千牛的TF-30涡扇发动机,1966年首飞成功。在同年9月的试飞中,该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居然达到了2.04马赫,可惜的是在1966年11月的试飞中这架原型机不幸坠毁。第二架原型机的坠毁给幻影ⅢV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发展计划被迫中断,也使得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飞行员再也没有机会体验这种飞行速度达2马赫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了。英国当时正在发展霍克P.1154验证机,霍克·西德利原想和达索合作,但达索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幻影ⅢV,这也使得后来的鹞几乎没有超音速飞行的能力。英国取消了P.1154,将在该机上取得的成果用运在了后来的鹞身上,成功地装备英国皇家空军并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达索的幻影ⅢV只能停留在幻想里了,究其原因,8台发动机带来的维护性问题将是可怕的,这些不仅将影响飞机出勤率,也将影响该机战时可靠性,所以,即使第二架原型机不坠毁,项目被取消也是理所当然的。曾经的西德垂直起落空军计划,以建设“全垂直起落化空军”为目标,研制了三剑客之一 VJ101型战斗机(另外两个是垂直起降运输机Dornier Do 31、垂直起降轰炸机VAK 191b)。俄罗斯一直有航空产品延续性发展的传统,1961年6月,北约技术委员会宣布开始研究能够垂直起降的舰载机。同时,苏联军方也意识到了此项技术在军事方面的优点,在60年代,为了使战机能在核战时期进行空战,战机需要有能垂直和短距起降的能力。于是,由

各自牵头进行了这方面的研制工作。之后,分别有米格设计局于1967年完成试飞的垂直起降的米格-21PD,由

于1965年进行式飞的苏15VD,和由

夫列夫设计的于1962年研制成功的雅克36。

是苏联追赶西方国家的结果,但为赶超西方国家,苏联于1974年开始设计其后续型雅克-41超音速垂直起降战斗机。1989年3月雅克-41的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在当年夏天突破音障,速度达到1400千米/小时。1990年代初研制了全新的

飞机。 美国军火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10年18号宣布,由他们牵头研发的F-35B型联合攻击战斗机成功实施垂直降落,F-35B可以在陆地或海上的小块区域内实施垂直降落,这在超音速隐形战机上是绝无仅有的

垂直起降战斗机德国发展

二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禁止发展航空器。这条禁令直到1955年才被撤销。禁令撤销后,新的德国国防部讨论了发展一种新的截击机的必要性。作为

前沿的德国办事效率很高,于一年后的1956年,选中海因克尔和

公司开始研发工作。当时的观点是:现代超音速战斗机尽管性能不断提高,但是起降所需的跑道也变得长而脆弱。因此1957年秋天,国防部给新截击机加入了VTOL要求(垂直起降)。在这种情形下,海因克尔、梅塞施密特和波尔科(直升机公司,研制过BK-117直升机)三家公司宣布共同研发并制造5架

原型机。1959年2月,3家公司共同组成EWR小组展开工作。 1964年7月的试飞中原型机速度达1.08

(没开加力,也不靠俯冲)时,跨越了音障。这使VJ-101 C 成为史上第一架超音速的垂直起降飞机。此外德国空军同时还研制了垂直起降运输机Dornier Do 31、垂直起降轰炸机VAK 191b。

垂直起降战斗机法国发展

立式垂直起降不光在德国和美国引起很大的兴趣,在法国同样得到很大的重视。法国斯奈克玛公司在50年代也投入了对垂直起降飞机的研究,并推出了“甲虫”系列垂直起降环翼机方案。和XFV-1等方案不同,“甲虫”系列不光以喷气发动机为动力,环形翼也是它最大的特点之一。当然,环形翼在气动分析和制造上比较麻烦,而且有着立式垂直起降的共同缺点:着陆困难。随着时间推移,法国空军的作战要求也已经改变,仅仅能作垂直起落不再足够,立式垂直起降战机和常规战斗机的性能相差甚远,“甲虫”系列飞机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同期,法国也以幻影III为基础,把8台RB108发统计两列分组纵向布置在加宽的中机身,前后由主起落架隔开,左右由推进发动机的进气道隔开,两个一组以加强可靠性,每组共用进气门和排气门。这种幻影III的改型飞机被命名为巴尔扎克V(V指vertical,垂直),是第一架超音速垂直起落飞机。随后,法国人又进一步研制了幻影III-V型飞机,这次使用的发动机是更先进的RB162,全机推重比达到了惊人16:1!幻影III-V在1965年2月首飞,1966年3月首次完成垂直起落到水平飞行的转换,在以后的试飞中,最高速度达到M2.04,至今仍然是垂直起落飞机的最高速度纪录

垂直起降战斗机英国发展

在这么多方案中,二战前著名的法国飞机设计师米歇尔·威博特在50年代构想了这样一台发动机:将发动机主轴延长,驱动四台可以倾转的离心式压缩机,产生垂直升力,主发动机喷口也用百叶窗导流板,将剩余推力用于垂直起落。由于当时法国醉心于立式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设计,身处“体制外”的威博特,其发动机方案自

最早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英国鹞式战斗机

然也没有被本国的研制部门采纳,最终辗转落到了英国布里斯托航空发动机公司手上。随后英国霍克公司与布里斯托航发公司在这一方案上进行合作,生产的发动机定名为BE.53,就是著名的“飞马”发动机,而这款发动机也成为了后来“鹞”式战斗机的动力。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美国AV-8B垂直起降战斗机(英美合作由鹞式改进而成)。

但英国皇家空军从一开始就是把“鹞”式战斗机作为过渡性的应急之作,最终目标依然是超音速垂直起落战斗机,所以很早就开始研究“鹞”式的后继方案。但这些方案,有些达到具体设计阶段,有些也只是初步概念;原本只是作为过渡方案的“鹞”式战斗机,却成为了一代名机

垂直起降战斗机苏联发展

苏联对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具有和西方同样浓烈的兴趣,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在雅克-36验证机之后,开始专职设计垂直起落战斗机。此外米格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也对量产战斗机设计了垂直/短距起落的型号。为了最大限度地简化设计,并利用现有机体,米格和苏霍伊都在现役主力战斗机座舱后机体重心处,增加一截机体,其中安排2-4台升力发动机,但主要目的不是垂直起落,而是短距起落,由此诞生了米格-21PD、米格-23PD和苏-15VD、

垂直起降战斗机美国发展

美国早期使用英美联合研制的AV-8B,后印度鹞式战斗机退役后被美国购买给AV-8B替换零件,美国人自

垂直起降战斗机在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上

己研发的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机身重约27吨,能够携带6吨武器,而且是隐形飞机。在垂直起飞模式下,F-35B可携带武器的重量约为F16战斗机、“鹞”式战斗机的两倍,其作战半径约为800千米大约也是F16战斗机、“鹞”式战斗机的两倍。在美军中,F-35B战机将取代AV-8B。而美国也正在研究鱼鹰的预警机与加油机型号与垂直起降战斗机配合使用。

将是能在任何地方降落的“捕食者”。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揭晓了一款飞翼立式起落无人机,宣称它不需要跑道,因为它用尾部就能降落。该设计包含在诺思罗普公司针对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的“燕鸥”项目提出的建议方案中。从装备发展来看,DARPA和美国海军正在通过概念定义、技术成熟和系统验证等三个阶段,致力于打造出一种“捕食者”级别的中空长航时舰载无人机,尝试将现役小型军舰变身为无人机航母,从而极大地拓展美国海军的空中侦察与打击能力。如果研制工作顺利,最终投入生产的无人机将陆续装备到美国海军的各种军舰上,承担起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并可以对敌方小型目标实施有效打击。

据《飞行全球》杂志报道,诺思罗普公司负责研究、技术和高级设计的副总裁克里斯·埃尔南德斯说,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计划在明年1月招标建造并从驳船或退役海军舰艇上试飞一架全尺寸原型机。

诺思罗普没有公布其“燕鸥”概念图片或手绘图,但在12月11日邀请记者参观时展出了这款飞机的模型。

埃尔南德斯表示,诺思罗普公司的立式起落无人机设计包括一套大型反转螺旋桨,它覆盖了9.14米翼展的约三分之二。它的机翼下方外挂武器和传感器作为储备。

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的项目负责人丹尼尔·帕特说:“卓有成效的21世纪战争要求能够全天候进行机载情报、监视和侦察(ISR)并打击任何地点的移动目标。但当前技术有局限性。直升机的飞行距离和续航时间相对有限。无论是有人还是无人驾驶的固定翼飞机能飞得更远、更久,但需要有航母或者跑道在1英里(约合1.6公里)以上的大型陆上基地。‘燕鸥’设想以较小的船舶作为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机动发射与回收站点。燕鸥这种海鸟以飞行耐力强著称——很多品种的燕鸥每年迁徙行程达数千英里,‘燕鸥’项目的目的是让国防部更方便、更快捷、花费更少地在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部署持久的ISR和打击能力。”

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想要的无人飞行器必须能从导弹驱逐舰级别或更小的舰船上起飞,并能携带272千克的载荷达到1670千米的作战半径。它还必须能够在5级海况(即海浪高度2.5米至4米)下在颠簸的

垂直起降战斗机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空

。按照计划,下一代无人机将能够在小型水面战舰上起降,从而拓展美军无人机的作战范围,使之能够触及更加遥远的战场。全部军舰变成无人机平台,“燕欧”将成为美国海军无人机的重大飞跃。目前美国海军能够从驱逐舰和其他舰艇上起飞10英尺宽的“扫描鹰”无人机,能够从濒海战斗舰上起飞“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除研发X-47B原型机以及其航母舰载衍生型无人机之外,美国还在研发陆基非武装巡逻“广域海上监视(BAMS)”无人机,该款无人机以美国空军的“全球鹰”无人机为研发基础,而“全球鹰”无人机的体积与波音737相近。从理论上讲,“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能够借助美国多数水面战舰起飞,美国海军列装有122艘水面战舰,但这种无人机在航程、速度和载荷方面欠佳。因此,美国缺少一种中等重量无人机:一款占用甲板空间小,并可在多种水面舰艇上起降的速度快、航程远的武装无人机。

据美国高级计划研究局称,研发可靠发射与回收技术,是“燕欧”无人机项目面临的一个重要技术障碍。濒海战斗舰和驱逐舰没有可供无人机从长跑道上起飞所需的甲板空间,因此它们依靠借助飞机弹射器起飞的“扫描鹰”无人机和垂直起飞的无人直升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美国海军4艘二战时期的战列舰配备有“先锋”无人机——体积约为

的两倍——这些无人机借助捆绑式助推器发射升空。

“先锋者”无人机借助一道悬网着舰,“扫描鹰”无人机则借助悬空线着舰,而“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则垂直着舰。与旧式无人机相比,高性能、固定翼无人机需要更强大的推动力,着舰难度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直升机制造商贝尔公司设计了一款小型“鹰眼”倾转旋翼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类似同为该公司的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可像直升机一样起飞和降落,但受益于其发动机短舱,这款无人机能够像飞机一样巡航飞行。不过,“鹰眼”无人机从未找到买家,最终被废弃。“燕欧”无人机项目很可能会令“鹰眼”无人机项目复苏。

如果“燕欧”无人机获得成功,美国高级计划研究局将做好扩大美国海军无人机的规模,很可能会把几乎所有军舰转变成移动无人机基地

美国目前就正在发展新一代垂直/短距起降飞机(V/STOL)。随着航空科技的发展,垂直起降技术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然而美国并不满足于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成功,美国又准备启动下一代国家级军用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美国VAATE计划的内容扩展到涵盖从进气道到排气装置的整个推进系统,还包括了研发可用于一系列军民用发动机类型的多用途技术。与IHPTET计划集中在性能不同,VAATE计划的目标是将经济可承受性提高10倍。在该计划启动时也针对每类发动机专门确定了可度量的技术目标,这样整个项目朝着10倍经济可承受的目标情况也就可以定量测算。对大型涡扇/涡喷发动机,目标包括推重比提高200%,油耗降低25%,发动机研制、采购和寿命期维护成本减少60%。如果发动机目标实现,垂直起降将变成寻常能力。

垂直起降战斗机中国发展

歼6垂直起降战斗机:出于国土防空需要,1968年7月11日,空军向军委办事组和国防科委上报了 《关于三五期间我国飞机发展问题的建议的几点意见》。其中就明确提出要尽快解决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的问题。随后,六院根据空军的指示,下达了短距起落战斗机的研制课题

据中国航空工业网站消息,2015年3月20日,中航工业成发与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就短垂项目加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推进系统项目(简称“短垂项目”)是针对提高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填补该类作战武器装备空白而进行的探索项目。

垂直起降战斗机印度发展

2006年8月,时任印度国防部长在印度国会表示政府正评估将开发光辉战机的设计经验投入到先进中型战机计划。

2008年10月,印度空军要求印度航空发展局(Aeronautical Development Agency)撰写一份详细的项目报告,有关发展具隐形功能的中型战斗机。

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是印度战斗机的开发计划,目标为设计一款单座、双引擎、第五代隐形多用途战机。中型战斗机将会有非常低的雷达反射截面、S型进气道、内置武器舱以及机身制造运用复合材料。

由2台印度国产引擎GTX Kaveri推动,达成推力矢量,更有可能达成超音速巡航。一件中型战斗机的风洞模型已于2009年班加罗尔航展上亮相。

2009年2月,印度航空发展局局长在班加罗尔航展上表示,该局经已与印度空军紧密合作,共同开发中型战斗机。他指,根据印度空军提出的设计要求,中型战斗机将大概20吨重,由两台印度国产引擎GTX Kaveri 推动

印度为配合即将服役的新航母,印度目前也在加紧研制自己的舰载垂直起降战斗机,被命名为AMCA。据悉,AMCA为单座、双发隐形战斗机,该项目于2015年底获正式立项。同时,关于该型战斗机发动机的配型,印度也在积极和美国谈判引进F414发动机,法国达索公司也对印度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分享“阵风”战斗机的技术

“鹞”式战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也是目前型号最多、使用最广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其研制工作最初是以纯私人方式进行的。在没有政府、军方的资助和支持下,英国霍克·西德利公司(后并入英国航宇公司)基于当时劳斯莱斯设计的独特的“飞马”发动机已基本定形并正进行进一步研发的基础上,于1957年开始研制P.1127飞机,作为新型飞机的原型机。霍克飞机公司很快研制出一架简单的单引擎攻击/侦察垂直起降飞机,除了发动机的回转式喷气管外,喷气控制系统是提供垂/短距起降能力的唯一复杂之处。

以下是1960年的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优缺点皆被2012年的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优化或克服。

(1)随时可以和地面部队机动转移,可以在狭小的地方起降,也可以在破损的机场起飞,必要时可以在公路,建筑屋顶起降,在地面容易伪装,不容易发现,所以战场生存率大大提高。

(2)由于可以垂直起降,所以在寸地为金的航母可以增大载机数量。

(3)因为独特,介于普通战斗机和直升机之间`可以在空中做快速巡航,空中悬停,倒飞原地转弯等其他飞机做不到的高难度动作,必要时可以通过悬停躲避导弹。

(4)起飞时省去了跑道的准备,作战反应速度大大提高。

(1)太费油,鹞式在垂直起飞的时候要耗掉总油料的3分之一,所以不具备远航能力。

(2)载弹量太小,鹞式战机载弹量只有2271千克而同期美国的F-14有6577千克,对比一目了然在载弹量增加的时候,不能垂直起降了,必须要一段跑道`这样还不如发展常规战机。

(3)操作太难,飞行员不好训练,英国在马岛战争时就有5架因为操作失误坠毁了,所以费劲,

(4)发动机在全负荷运转的时候对环境要求高,一旦有因为起飞掀起的沙土被吸进运转中的发动机就有可能发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5)维护频繁,需要的地勤维护时间普遍长于其他战机。

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具体战斗力参见美国空军官网2016年美军F35B、F35A分别参加的两次红旗军演总结报告。

垂直起降战斗机韩国为两栖攻击舰购买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

据防务新闻网透露,韩国可能在2036年前将建成自己的航母,在2019年前开始为自己的“独岛”号两栖突击舰购买垂直起降战斗机。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指出,韩国的这一计划将对整个亚洲军事政治形势产生影响。

现在韩国海军拥有一艘满载时排水量约为19000吨的“独岛”号两栖攻击舰。它能运载10架直升机,但是最初设计时就已把飞行甲板表面喷涂了聚氨酯材料,以便能够承受像F-35这样的飞机在起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独岛”号被看成是韩国未来海军舰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最初计划建设三艘舰只。现在则考虑计划先建两艘攻击舰。据来自防务新闻网的资料,将给第二艘“独岛”级两栖攻击舰装备滑跃坡道以实现飞机的短距起飞、垂直着舰。这样它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轻型航母。到2036年有可能再建两艘3万吨级的轻型航母。可以搭载大约30架飞机的意大利“加富尔”号航母将作为它们的原型舰。

该地区其他国家也在实施航母建设计划。可以说,今天亚洲一场类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无畏舰竞赛”的航母竞赛已经开始。实际上当时的所有海洋强国都竞相开始了刚刚出现的原则上全新型的主力舰、即所谓的无畏舰的建设。今天航母在扮演类似的角色。

日本已经拥有3艘实际上具备轻型航母所有性能的“直升机驱逐舰”,尽管目前仅载有直升机。印度海军的航母力量已经在俄罗斯的援助下得到全面升级。就连菲律宾一段时间以前也讨论了购买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退役轻型航母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正在上海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同时原苏联“瓦良格”号航母已被改建成“辽宁”号,用于各种训练。中国还在为航母建造类似美国海军E2C“鹰眼”预警机、载有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的飞机。

在所有亚洲国家中只有中国正在实施完全依靠自主研发的航母的建造计划。印度目前还要依靠俄罗斯的帮助。俄罗斯已经为印度海军建造了“维兰马迪雅”号航母,还将帮助印度依靠自己的工业建造一艘航母,并向印度提供米格-29K/KUB舰载机。韩国和日本依靠进口美国的海军军械。一旦他们决定把自己的轻型航母变成名副其实的航母,他们就会向美国求助。

一方面,这会加强中国在技术上的独立性并让中国人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如果亚洲海军军备竞赛开始加速,那么中国人就有可能开始落伍。他们的对手在拥有相应资金的条件下能够在世界武器生产大国那里购买到现成的军械和技术方案。中国为了进行研制和完善其他国家的军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目前中国拥有的“辽宁”号航母没有安装弹射器,这会大大限制舰载战斗机J-15的起飞重量。因此不排除一旦日韩两国海军采用F-35B,东亚海军力量平衡就会朝着不利于中国的一端倾斜。中国有可能寄希望于在建的第二艘航母和未来大型核动力航母。然而建设它们同样需要时间,而竞争对手可以凭借购买美国的新式军械应对中国。

  • 1. .凤凰网[引用日期]
  • 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5. .楚秀网[引用日期]
  • 7. .央广网[引用日期]
  • 8. .凤凰网[引用日期]
  • .国防网[引用日期]
  • 10. .腾讯网[引用日期]
  • 11. .环球网[引用日期]
  • 12. .空军之翼[引用日期]
  • 13. 杜朝平. 扶摇直上九霄云——垂直起降战斗机回顾与展望[J].
  • 14. .俄罗斯之声[引用日期]

飞机降落后,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制动。

首先是扰流板,它们是民航客机机翼上表面的一排活动挡板,展开增大空气阻力而使飞机减速;同时会给飞机一个向下的分力,增大滑降角。飞机从高空下降时增加的动能,可以通过扰流板消耗。但是在近进阶段,飞机需要低速和小滑降角(即低速高升力),于是不再使用扰流板减速,而是依靠襟翼和起落架的空气阻力。襟翼在提供阻力的同时,也提供巨大的升力(应该说襟翼原本是为提高低速飞行时的升力而设计的)。这时扰流板仍会时开时合,目的是在低速状态下配合副翼使飞机滚转转向对准跑道,并非减速之用。降落之后,机轮上的传感器会再次打开扰流板,配合其他手段减速;此时扰流板提供的下压力亦可增加机轮刹车的效果。

(向上翻起的是扰流板,向下后伸展的是襟翼。做个受力分析图可知,扰流板受力可分为阻力和下压力,襟翼受力可分为阻力和升力。)

降落后仍在跑道上高速滑跑时,是通过推力反向器配合机轮刹车制动的,此时飞机仍有残余升力,机轮制动的效能不佳。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反向器的工作原理是封闭原有的发动机出气口,利用挡板将气流反向排出。对常见的客机来说,坐在机翼后方的乘客此时可以看到发动机外壳的动作,同时听到巨大的轰鸣声。这是推力反向器扰乱的气流发出的声音。若是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则是通过改变桨叶角度将推力反向(想象一下电风扇变成排气扇)。另外,虽然推力反向器可以让飞机在地面上后退,但飞机一般是被推车推出停泊位的。

(图中可见飞机的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都处于打开位置,推知飞机刚刚着落,此时发动机的反向器处于打开状态。)

当速度降低后,飞行员将发动机油门收回,反推的制动效果降低。为了防止发动机过热,也避免反向气流掀起异物被发动机吸入,飞机不再使用推力反向器制动,而像汽车一样,仅仅使用机轮刹车。不过,比汽车先进的地方是,飞机使用的是液压系统。还有,现在汽车普遍安装了的ABS(Anti BaoSi?)系统早先就是运用在飞机上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斗机发动机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