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哈苏CF22 蔡司CF系列镜头快门环光圈环怎么联动?

  【PConline 评测】“多年以后,面对老对手,手机家族将会回想起决战紫禁之巅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它们再一次得到进化。”——沃兹基硕德 《百年孤独·手机卷》 。

  东风吹战鼓擂,PConline集齐四台地表最强的拍照手机。它们以长短焦、莱卡色彩、全像素双核和变态外挂示人,江湖人称iPhone 7 Plus、华为P9 Plus、三星S7 edge、Moto Z哈苏模块。

  虽然四台手机同为1200万有效像素,却走了完全不一样的技术路线:既有双摄像头在光学变焦和色彩调教上的尝试,也有单反下放的特殊技能。究竟谁能成为最强王者呢?PS:本次参与评测的三星S7 edge为国行版机型(骁龙820),采用IMX260传感器。

  苹果为新一代iPhone进行史无前例的摄像头升级,被视为今年秋季发布会最大的亮点之一。iPhone 7 Plus后置双1200万像素摄像头(广角+长焦),有着更大的F1.8光圈(广角镜头)、更智能的图像信号处理器,以及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

  在双镜头加持下,iPhone 7 Plus拥有2倍光学变焦能力,长焦端画质清晰锐利。其工作原理是在2X~10X且对焦距离大于50cm时启用长焦镜头,其余时间都是广角镜头成像。此外双镜头还能协同工作,焦外虚化效果媲美单反(未来推出,这是重头戏)。

华为P9 Plus:莱卡调教+黑白双摄

  华为P9 Plus是首款与莱卡合作开发的双摄像头手机,其背后的两颗1200万像素摄像头与莱卡共同研发。摄像头利用RGB(彩色)+Monochrome(黑白)的传感器合成成像,有效提高弱光控噪能力。

  P9 Plus针对拍照图像的独有IMAGESmart 5.0算法引擎,将两个传感器拍到的图像融合到一张中,再参考莱卡对图像质量的调校算法,既保留黑白的丰富细节,又拥有丰富的色彩表现,并且支持RAW格式。

  三星Galaxy S7 edge后置了一颗1200万像素的摄像头,从像素看起来,Galaxy S7/S7 edge似乎还落后于配备1600万主摄像头的Galaxy S6。不过成像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像素高低。三星这次为我们带来了单反相机上所应用的全像素双核(Dual Pixel )传感技术。

  全像素双核传感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7D Mark II以及70D两款单反相机上面,能大大提高成像的对焦和跟综对焦速度。全像素双核是指把CMOS里的全部像素点一分为二(双核),而两个像素点可以独立成像。

  计算机能通过对比两个独立成像之间的差别,计算出被摄对象与我们的实际距离,从而实现快速对焦和跟踪对焦。全像素双核传感技术虽然在原理上和相位对焦相似,但是对焦速度更快,有效范围更大。

Moto Z:哈苏模块+十倍光变

  Moto Z的主摄像头规格为1300万像素、单位像素1.12微米;配备F/1.8光圈,具备光学防抖模块,支持激光对焦和反差对焦。

  Moto Z在摄像方面真正的杀手锏在于其配备了一个哈苏的摄影模块,哈苏和前文提到的莱卡皆为欧洲历史悠久的相机制造名门。哈苏摄影模块的相机传感器为1200万像素(1/2.3英寸背照式设计),像素尺寸为1.55μm。

  而让人兴奋的是哈苏摄像头支持10倍光学变焦功能,取景范围覆盖25-250mm(F3.5-F6.5),而且同样支持光学防抖,并加入了加入氙气闪光灯和实体快门,使手机秒变“微单”。

弱光对焦速度:除了拍得好,拍得快也重要

  在正常光线的场景,参评四款机型的对焦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基本都是指哪打哪。但是在弱光环境下,有些机型能明显地拉开差距。所以,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各款手机的对焦速度,此次测试就在弱光环境下进行。

  因为完成一次对焦拍摄的时间很短,随机误差影响较大。所以,此次分别使用四款参评手机在同样的场景下,进行来回切换对焦点的拍摄,记录拍摄10张照片所需要的时间。那么,时间越短说明对焦和成像的速度越快。

  测试场景如上图所示,从焦点1和2间切换对焦拍摄。当然,这样的测试还是避免不了随机误差。但是我们通过了多次测试取平均值,相信已经将随机误差降低到合理的范围。虽然不能直接反映手机的实际对焦速度,但已经足够横向对比各款手机对焦和成像的快慢。

弱光环境相机对焦速度测试结果 

  最后测试结果显示,iPhone 7 Plus虽然有进步,但还是没三星S7 edge顺畅。此外,华为P9 Plus和Moto Z+摩眼-哈苏摄影模块则相对更差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华为P9 Plus和Moto Z+摩眼-哈苏摄影模块的对焦速度其实也很快,只是成像处理过程有点慢(华为P9 Plus在弱光环境会采用多帧合成的算法,因此成像速度较慢,而Moto Z+摩眼-哈苏摄影模块每拍一张照片都要手动选择是否保存)。


三星S7 edge弱光环境对焦成像速度测试

  如上图动态图所示,三星S7 edge完全是指哪打哪,iPhone 7 Plus偶尔会出现“拉风箱”的情况。

CF版镜头是更具C版镜头的结构而重新设计的产品,其主要改进来自快门机构上的设计,并且可以更好的配合焦平面快门的F系列相机;CF镜头采用了Prontor快门,而不是原来C/C T*版本所采用的Synchro-Compur快门,最早的CF版本镜头于1982年出现。
这重新设计在 1982 发生了。

闪光灯同步速度最高达到1/500s,快门速度调节从1/500s~1s,具备B门,不过同C版的镜头不同,CF版镜头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是分开进行调节的,无法进行联动,不过调节EV到依旧可以通过镜头来直接调节。

镜头的景深刻度标尺已经被设计成固定刻蚀在镜头上了,同时镜头已经取消了镜头自拍功能。CF版镜头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在500C这样的镜间快门机身上或者是焦平面快门的机器上。

正常操作情况下,镜头通过最大光圈直接进行取景,镜头左边的按钮可以进行实时的光圈收缩或者打开。拍摄的时候相机会先翻起反光板和后帘挡光片,然后与此同时,把光圈设置到对应的光圈进行曝光,曝光完成之后,镜头自动关闭光圈前的档光片,同时也关闭后帘的挡光片。随后相机再次上弦的时候,打开镜头挡光片和保持光圈全开,并且翻下反光板。

CF版镜头都采用黑色镜身设计,快门速度调节位于镜头前部,随后则是光圈调节环,而对焦环则位于镜头最后部。注意,此版镜头的光圈调节环主要针对右手操作来设计的,因此当用左手调节光圈可能显得非常不方便。

CF 40mm以及50mm FLE (浮动镜片floating lens element)镜头是浮动镜片设计镜头,其拥有两个焦点,使用时可以自动修正获得最佳的表现。40mm FLE镜头拥有三个可选择的第二焦点调节功能,而50mm FLE则用有四个调节功能。

135mm Makro Planar镜头没有对焦环,其能在固定焦距实现拍摄,其可以实现高达1:1的放大倍律。

140-280mm Variogon镜头由Schneider Kreuznach进行设计和生产,镜头除了具备普通的光圈调节、快门调节以外,还同时具备焦距调节。

CF版镜头在镜桶上刻蚀了"CF"的字样,光圈和快门速度指示被设置成白色的刻度,而EV和焦距则用橙色刻度标识。早期的CF版镜头,镜桶上被打上了“Prontror”的字样,因为所有的CF版镜头都采用了Prontor快门。

所有CF版镜头都用有T*多层镀膜技术,不过有以下几个例外:

- 105mm UV Sonnar版镜头虽然也采用了一些防眩光涂层,但其并不算多层镀膜镜头。

- 140-280mm Variogon镜头由Schneider设计和生产,虽然没有打上T*的标志,但其同样采用了多层镀膜技术。

这些镜头从1982年起开始生产到今天。

哈苏501C和对应的特别C版镜头

哈苏为了对应廉价的501C机身,推出了一款基于CF版镜头设计的简化版C镜头,其具备类似于CF版镜头的光学设计,同样也采用和CF版镜头一样的新式快门,同样也使用了T*的多层镀膜技术。这款镜头于1994年正式上市。

同CF版镜头相比,501C版C镜头用有如下两个不同点:

首先,C版镜头不允许以EV作为单位进行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联动,因此这个镜头上的快门速度和光圈调节永远是独立调节的。

第二,此镜头必须设定在B门才可以使用在焦平面机身上。

有意思的是,这种强制B门设定使用在焦平面快门机身上,让人感觉更无法去区别其同老C版镜头的差别了。不过这个镜头还是比较好认的,此镜头为黑色设计,所有刻度均为白色,包括EV甚至等。

这个型号只有一枚镜头:

这款镜头于1994年到1997年之间生产,这个版本的镜头其实是同档的CF版镜头的简化版,其减少了一片镜片,因此成本会比较低,所以其作为廉价的501C和501CM机身的对应镜头,不过很快这个版本的镜头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CB系列镜头。

CB版镜头于1997年秋天开始推出,最早推出的是80/2.8 CB,其用来对应1997年11月发布的501CM机身,从成本上来看这也是一款CF版镜头的廉价产品。

相对来说CB镜头和CF镜头无论在功能上还是使用上都还是比较类似的,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是:

80/2.8CB镜头(6片)相比CF和501C版镜头来说会少一些镜片(7片),虽然在MTF表现上来看这几款镜头差异不大,但是在实际拍摄的时候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别:

镜头表面焦距标尺以及快门速度值标称方式有所不同,CB版镜头采用了合成材料,同CF版镜头一样只适合右手调节。此外虽然CB镜头用有EV刻度,但无法实现光圈和快门的联动,因此几乎成为摆设。

重新设计的景深标尺,相比CF版镜头更加容易查看;PC同步口用有锁定机构;CB版镜头无论光圈设置在哪个档位,都可以在焦平面机身上使用,并且并不需要进行设置,而如果把镜头设定到B门,则需要在机身上设定成焦平面模式才可以进行拍摄;镜头的滤镜安装卡采用碳纤维制造;镜头卡口采用单层钢材制造,而不是传统的四层钢材制造;CB版镜头为纯黑色,所有刻度则为白色设计。

这些镜头从1997年开始生产至今。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苏CF2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