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崛起中陈群身高大约是多少

    曹丕躺在床榻之上,只见他面黄肌瘦,眼眶深陷,年纪不过四十岁的他,脸上已有深深的皱纹。

    皇后郭氏跪在床榻前伺候着曹丕,郭氏后面,跪着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这个青年是曹丕和甄宓所生的孩子,名叫曹睿,许是继承了洛神的基因,曹睿相貌非常英俊。

    曹睿低着头,曹丕很快就要死了,然而曹睿脸上并没有多少悲痛之色,幼年其母甄宓被曹丕毒杀,口含米糠,以发覆面,死前凄惨,死后更不得安生。

    因其母不得善终,所以曹睿对于杀害自己母亲的曹丕一直没有多少感情,甚至还有些怨恨。

    曹丕对于曹睿也没有多少情感,甚至后来还一度废除曹睿,只是在文武的建议下,曹睿才被立为太子。

    钟繇,王朗,华歆等三公,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等重臣。

    曹丕深深的吸了口气,对着一旁侍奉的郭氏说道:“扶朕起来!”

    郭氏三十来岁,生的明艳动人,此刻她泪流满脸,听了曹丕的话一脸担忧道:“陛下你还是好好休息吧!”

    “是!”郭氏无奈,只得扶曹丕坐起来,但奈何她只是一个柔弱女子,曹丕此刻身体一点力气都没有,郭氏扶了许久,却无法将曹丕扶坐下来。

    他拉着郭氏在身旁坐下,曹睿又跪在了地上,曹丕对着一众文武说道:“朕登基为帝已有六载,正要与众爱卿共创一番大事,奈何天不予寿,死期将至。”

    曹丕摆了摆手道:“朕死期将至,因此不得不以国家大事相托,朕长子曹睿,德行恭谨,深得朕心,可继大业,朕死之后,卿等宜辅佐之!”

    曹丕虽与曹睿没多少感情,但曹睿却是如今最适合继承魏国大业的人,其他儿子年纪太小,而且才能也不如曹睿,因此曹丕不得不将大魏的江山交到曹睿的手中。

    至于德行方面,曹睿虽然没有对曹丕尽多少孝道,但平日里却非常仁德,因此不必担心曹睿会成为暴虐之君。

    内侍从怀中掏出一份圣旨,宣读道:“封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司马懿为骠骑将军,陈群为尚书令,四人为辅政大臣,朕死之后,好生辅佐新君,不得有误。”

    这四人在曹丕还不是世子之时,与曹丕便有很深厚的关系,如今曹真负责镇守雍凉,曹休负责镇守淮南,司马懿则是负责镇守宛城了。

    因为曹丕心知自己命不久矣,这才将三人召回京城。好在各地,他们都留下了心腹,也不必担心大汉和江东趁机进攻。

    曹丕对着众人说道:“你们都退下了,子丹,文烈,仲达,为防止蜀国和江东来犯,朕死之后,睿儿登基,你们尽快返回地方镇守,不可懈怠。”

    曹丕又下令道:“宫中妃子,昭仪之下,尽皆遣散回家。”

    “睿儿,你过来!”此刻曹丕已经坐不住了,又躺回了床榻,呼唤曹睿过来。

    “父皇”见曹丕命不久矣,曹睿心中也有些难受,跪行来到了曹丕塌前。

    曹丕抓着曹睿的手说道:“睿儿,如今我大魏江山,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你知道吗,朕死之后,蜀国和江东一定会来犯的,稍有不慎就是灭国之危你知道吗。因此你肩负着魏国的生死存亡,你知道吗?”

    曹睿的智慧尚在曹丕之上,自然清楚曹丕一死,蜀汉和江东会趁机来攻了。

    曹丕一脸郑重的看着曹睿,说道:“你一定能守住我大魏江山,是不是!”

    曹睿沉吟道:“如今张辽将军虽然病逝,但孙权仍不足为虑,因为他不会坐视蜀国覆灭我大魏的,如若不然,他江东也离覆灭不远了。

    至于蜀国,无外乎出兵攻打关中,我关中有秦川之险,安定军也占据了一部分陇山,只要拒险而守,便没有大碍。父皇大可放心。”

    曹丕听了曹睿的分析,终于露出一抹笑容:“好,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朕是无能之君,先帝打下来的雍凉,在朕手里丢了,睿儿,如若可能,你一定要想办法给朕夺回来。”

    曹丕仔细的看了看曹睿,见他脸上有着与年龄不匹配的成熟,不禁有些心疼,想到其母甄宓,心中又升起一抹愧疚,他握着曹睿的手说道:“睿儿,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母亲是我下令杀的,我对不起她,如今便要下去陪她了。

    女王是你的嫡母,这些年一直是尽心尽力的照顾你,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善待她。啊?”

    “是!”曹睿看了一眼郭女王,惜字如金的点了点头,以前他一直觉得是甄宓与郭女王争宠导致甄宓被杀,小时候对郭女王心有怨恨,但这些年他渐渐成人,郭女王对他也是无微不至,视若亲子,因此曹睿对于郭女王倒也没有那么深的仇恨了。

    见曹睿答应下来,曹丕松了口气,扭头对着郭女王说道:“你先退下吧!”

    郭女王走后,曹丕对着曹睿说道:“朕以前一直打压宗室,以至于如今仅有曹真,曹休等可用,朕死之后,汝当提拔宗室,不可学朕。鄢陵侯曹彰,先帝病逝之前让朕用之,朕畏其勇,不敢用之。

    此人虽勇,但却恩怨分明,言出必行,当年他答应过先帝,你将来若无将可用,可用之。

    司马懿此人,先帝在时,告诫朕慎用之,其有野心,如魏国没有对手,当提防之,如魏国势危,可重用之,如今我魏国不敌蜀汉,因此可重用司马懿,若将来蜀,吴俱灭,则需提防。”


    “准!”曹睿同样明白这一点,点头答应了蒋济的请求。

    这一战搞不好是持久战,如果江东入侵淮南,就有可能动用兖州,徐州的钱粮。

    到时候关中这边,钱粮就有可能维持不上,因此淮南的安定,也是至关重要。

    赵俨是魏国重臣,但自从曹丕丢了雍凉,关中成了边境,曹丕便将赵俨派到了关中担任刺史,若是战起,便是军师参谋。

    赵俨拱手对着曹真说道:“斥候传来的最新消息,安定方面又来了两万蜀军。

    另外陛下传信大将军,陛下不知兵,但此次务必以守为主,如何调兵遣将,全凭大将军做主。只是大将军务必要严防死守,不可有丝毫懈怠。

    另外陛下会率领八百石以上的文武群臣赶来坐镇长安,与长安共存亡。司徒王朗先行负责打点杂事,已经在路上了。”

    “什么?”曹真听了这话,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曹睿这一手,却是把他吓到了。

    历史上有太多这种皇帝了,特别是宋朝,很多时候皇帝和官员商议如何用兵,甚至画出图纸,然后让前线的将士按照这个来打。

    曹睿生于深宫,的确不懂军事,他没有指挥,只是定下防守的策略,然后将一切战事交给曹真全权负责,这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害怕皇帝不能给予前线支持,甚至听信谣言,给前线士兵使绊子。

    比如历史上的刘禅,就听信了李严的话,把刚刚大胜的诸葛亮给召回去了。

    然而曹睿没有,不仅没有,他还御驾亲征,给予前线将士最大的支持。

    不得不说曹睿这件事做出来,便收获了关中全体将士的忠诚,爱戴。

    更大大激发了将士们的士气,陛下就在长安,若是守不住关中,陛下就要死,我等将士自兵抛头颅,撒热血,用命去守了。

    曹丕有御驾亲征的魄力,但他没有与关中,与长安共存亡的魄力,比胆色,比魄力,曹睿比他老子强。

    曹睿看着大殿中的一众将校,说道:“诸位将士,陛下即将率八百石以上的官员前来长安,与长安共存亡,你们告诉我,该怎么办?”

    “好!”曹真一拍桌案,精神大震,魏国上下,万众一心,文武群臣,皆愿效死,他就不信,这一次还胜不过蜀国!

    曹真说道:“蜀将邓艾率兵三万进攻华亭,你立刻前往华亭,抽调两万兵马赶往安定。并转告郭淮,不得出战,一定要给我守住华亭!”

    曹真下令道:“汝持我将令,前往眉县,抽调一万兵马,赶往安定,协助牵招!转告孙礼,不能让张任越过眉县一步。”

    “诺!”夏侯霸接下令信,转身出了大殿,前往眉县去了。

    曹真又下令道:“曹纯,陈泰,石苞,王双,汝等速速准备,两个时辰后,于城外集合,随本将赶往安定!”

    陈泰是陈群之子,如今不过二十来岁,其人颇有才名,又懂兵法,被大将军曹真招为幕僚。

    石苞与邓艾一般大,历史上,邓艾与石苞相识,乃是好友,公元218年,许昌的太医吉本造反,当时石苞与邓艾在南皮担任职务低位的给农司马。

    谒者郭玄信因公外出,寻找驾车的人,官府便推荐了石苞与邓艾,一番交谈,二人逐渐得到他的赏识,渐渐知名,从而走向仕途。

    不过如今,邓艾早就归属大汉了,不过石苞仍旧与历史一样,但原本他正式得到司马懿的赏识受到重用要晚几年,但如今魏国正是用人之际,因此石苞得到起用,被派往关中任职,得到了曹真的赏识,委以重任。

    至于曹纯,王双,便不用多说,历史上也是鼎鼎有名的。

    曹真吩咐完众将,正要离开,殿下一道声音响起:“将军为何不带末将?”

    曹荣看向殿下,却是一个年纪大约在二十岁左右的少年,少年虽只有二十来岁,但也身高八尺,虎背狼腰,一看便是一员猛将,但脸上却带着一似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稳重。

    “荣弟?”曹真皱了皱眉头,说道:“陛下即将驾临长安,你就留在长安吧。况且你是叔父最疼爱的儿子,你年纪还我着实不忍”

    少年一把抽出腰间佩剑,喝道:“我十三岁便随父亲出征,如今已有十九,如何不能出征?如今已经父亲,兄长皆死于蜀贼之手,我这些年,日以继夜,学习武艺,阅读兵书,我知将军顾及兄弟之情,不忍让我出征,但将军若不带我去,今日我便死在将军面前。”

    “荣弟,你这是做什么,快把剑放下来。”曹真连忙上,去夺少年的剑。

    曹真也算是一员猛将,正值壮年,直接伸手抓向少年剑柄,那少年伸出另一只手拦下曹真,用力一推,竟将曹真推得连连后退。

    少年看着曹真说道:“军中无兄弟,请将军答应我的请求。”

    曹真点了点头,喝道:“好,好,想不到你竟有如此胆色,夏侯荣!”

    原来这少年,乃是夏侯渊幼子,夏侯霸,夏侯称之弟,夏侯荣,当年定军山一战,曾经跟夏侯渊一起被擒,被曹操换回去的,便是他。

    夏侯荣年少时便聪明过人,十三岁便随父出征,不惧死亡,自夏侯渊战死后,夏侯荣勤学苦练,如今成年入军,便是为了报仇雪恨。

    只是曹真念及夏侯荣是夏侯渊最疼爱的儿子,不忍心让他出征,所以刚才没有叫上他。

    曹真指着夏侯荣喝道:“给你一个时辰收拾东西去城门等我,你既然说军中无兄弟,只有军法,到时候一切都得听我安排。”

    “末将只有这把剑,现在就去城外等将军!”夏侯荣拱手领命,提着长剑出了大殿。

    “我大魏后继有人矣!”看着夏侯荣离去的背影,曹真心中满是欣慰之色。

    夏侯称虽然战死了,但夏侯荣比夏侯称更加优秀,夏侯称只是勇将,然而夏侯荣却是文武双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之大汉崛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