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互换定律律的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什么双显:双隐:隐显:显隐为x:x:1:1?

2002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升本科 阶段学习考试动物、植物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用碱基燃料染色,染色体上染色深的区域称为___________染色浅的区域称为_________. 个体的遗传组成称為___________,成对基因相同的个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其杂交后代中有______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双交换值和理论双交换值的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其变化范围为______________之间。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解释杂种优势现象的理论假说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倒位┅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其中__________倒位若在倒位圈内发生一次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则可以产生后期1桥。 12、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和状态时显性基因不能完全抑制隐性基因的表达而表现为相对性状的中间型,这种等位基因关系叫__________________;若二者不存在相互抑制关系所决定的性状在同┅个体上都能表达出来,这种等位基因的关系叫__________________. 13、蛋白质合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模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种性状的发育受多对基因影响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而一个基因決定两个或两个以上表型效应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15、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对雄性和雌性的结合都是随机的,不受任何选配的影响这种交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 )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2、在豌豆花中红花C对白花c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无互作那麼CcRr*ccRr 的后代中,双隐性个体出现的频率为 ( ) A、1/2 B、1/4 C、1/8 D、1/16 3、一个三对基因的杂合体被测交后产生8种表现型,其中每4种表现型的比例一样总共有兩类比例值,因此这三对基因是 ( ) A、相互独立 B、相互连锁 C、完全连锁 D、两对连锁与另外一对独立 4、若a、-a、d分别表示基因型AA、aa和Aa的效应值那么,当d>a的时候表明Aa这对基因存在( ) A、部分显性 B、完全显性 C、无显性 D、超显性 5、杂合体通过连续自交,会导致 ( ) A、等位基因的分离 B、等位基因的纯合 C、性状的稳定 D、前三者均出现 6、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爾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 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嘚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顯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礻。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隱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孓,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孓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正交囷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 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其实质就昰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楿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為三个分离定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種表现型

实质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内容提示: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精品PPT)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11:23:5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锁互换定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