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12好恐怖啊这2把武器那个比较好用,那个贵,

本人COD群号:
希望能有游戏方面的爱好者无偿翻译与制作国外游戏视频的字幕文件。投稿:3716粉丝:2.2万分享--dynmicweibozoneqqbaidu将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嵌入代码复制微信扫一扫分享收藏0硬币--稍后看马克一下~用手机看转移阵地~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手机下视频请使用扫码若未安装客户端,可直接扫此码下载应用看过该视频的还喜欢正在加载...miniOFF本人COD群号:
希望能有游戏方面的爱好者无偿翻译与制作国外游戏视频的字幕文件。投稿:3716粉丝:2.2万分享--dynmicweibozoneqqbaidu将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嵌入代码复制微信扫一扫分享收藏0硬币--稍后看马克一下~用手机看转移阵地~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手机下视频请使用扫码若未安装客户端,可直接扫此码下载应用看过该视频的还喜欢正在加载...miniOFF手机游戏&&尽在九游
使命召唤奇迹武器DG-2电磁枪属性一览
使命召唤奇迹武器DG-2电磁枪属性一览
作者: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 21:55:39
使命武器DG-2电磁枪属性一览 在使命召唤围城模式中,有一把奇迹武器十分好用,它就是DG-2电磁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使命召唤奇迹武器DG-2电磁枪属性一览。
在使命召唤ol模式里有一个,它可以为玩家提供近身武器的升级,子弹的补充,获得一些有助于玩家存活的陷阱,以及在模式里出现过的~!每次抽取都将耗费一颗电池!
DG-2电磁枪
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抽到了一把奇迹武器:。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详解一下这把武器!!
接下来是机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机瞄状态根本看不出它是一把枪!!
这是这把武器换弹的样子: 不得不说这把武器换弹实在是太慢了比轻机枪还慢- -
这把武器的伤害也是非常良心的,对于普通机械僵尸以及怒吼者的伤害可以达到800+!普通僵尸是直接秒杀的!
最重要的是这把武器对于大群机械僵尸有着更高的攻击!成片连电~至于为什么机械僵尸为什么会连电,因为它们是电动哒!
以上就是僵尸围城中奇迹武器---DG-2电磁枪的基本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安卓版暂无下载
苹果版暂无下载
苹果版暂无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后...
召唤奇迹手游官网版是一款激情无限的光明与黑暗的战斗手游,华丽的世界挑战
召唤奇迹手游官网版是一款激情无限的光明与黑暗的战斗手游,华丽的世界挑战之路,拥有奇迹的召唤体验,实力与荣耀是成正比的,征服异界魔兽,点燃青春战火! 召唤奇迹手游特色 1、自由转职,个性造型 针对个性玩家打造特色系统,你可以自由转职,不受职业限制,装备等级100%继承,炫酷大招及个性造型,荣耀无比。 2、千人团战,领土争夺 全新团战模式,千人同屏抢夺至高领土。各大公会对抗,野外领土争夺战全面升级,强者对战实力比拼,策略与实力的较量。 3、异兽坐骑,怒吼助阵 凶猛异兽震撼登场,炫丽外形,独立属性养成玩法,助战力迅猛提升!多阶坐骑带给你全新属性加成,怒吼助阵,征战大陆! 4、神宠降临,进化登场 全新宠物系统上线,宠物进化玩法,形象外观跟随进阶等级再进化!霸气宠物助你属性翻倍。宠物技能震撼来袭,百分比伤害不再是梦! 5、全新模式,异界夺旗 全民竞技热潮,狂欢来袭。24人跨服匹配对抗,8V8V8三方激战,配合精妙走位和技能策略,争夺敌方旗帜登顶最强王者,感受轻松竞技新快感! 玩家好评 - 非常不错的游戏,同事推荐入坑的,晚上睡前还要搞波事情,非常好玩! - 不充钱也能玩好,魔幻的世界有你更精彩,极力推荐给大家。 - 非常好的游戏,画面很好,不愧为电影级CG,场景恢弘唯美,技能帅气,玩起来感觉很舒服,值得玩! Tags: 召唤奇迹手游召唤奇迹官网召唤奇迹
开发者:互联网
点击下载按钮,或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
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订阅~
订阅后可及时接受活动,礼包,开测和开放下载的提醒!
扫描二维码下载九游app预约游戏
第一时间接受活动,礼包,开测和下载提醒
直接预约>>>
*手机号格式不正确
游戏开放下载时,我们将通过手机短信通知你,同时告知你礼包领取方式突击步枪篇
M4 Commando
Colt Commando(柯尔特突击队员)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1960年代的CAR-15冲锋枪及由其衍生出的XM177系列上,主要是用来称呼柯尔特的超短卡宾型AR-15。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对柯尔特超短卡宾枪型的统称了,于是被人为地划分为&A2前结构&(pre-A2 configuration)和&M4前结构&(pre-M4 configuration)两大类。后者就是1980 代设计,在上个世纪未被称为&Colt Commando&,这个世纪又改称&M4 Commando&的733型系列。
新的&突击队员&型最初推出时是有733型和735型(Model 733/735,现在前缀改为RO),这两个型号其实相当于720/723/727这一系列M16A2卡宾枪的缩短型,采11.5英寸(292mm)枪管。在733和735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733是A1式的发射机,即有保险-半自动-全自动(S-1-F)3档,而735是A2式的发射机,为保险-半自动-3发点射(S-1-3)。早期的733型采用A1式照门,后来改用A2式照门。后来柯尔特又为这两种型号提供了平顶机匣的新型号,分别是933型和935型。
半自动/全自动
半自动/3发点射
半自动/全自动
半自动/3发点射
柯尔特突击队员的设计初衷是在一个拥有相当于冲锋枪般紧凑体积的武器上能拥有步枪般强大的火力和射程,它的主要使用对象是特种部队。不过,由于枪管极短,又采用了标准的A2式消焰器,因此膛口噪声和枪口焰的问题非常严重,尤其在夜间射击时容易产生眩目和听觉受损等现象,容易导致射手疲劳,这是柯尔特突击队员屡遭诟病的地方。但由于其长度很短,因此许多特种部队和特警队还是少量采用了这种短步枪当室内近战武器使用,例如LAPD SWAT。此外还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例如以色列。
Colt Commando
5.56&45mm SS109/M855
全枪长 展开枪托
30&(762 mm)
全枪长 缩起枪托
26.8&(681 mm)
11.5&(292 mm)
空枪重(不含弹匣)
5.38lb(2.44 kg)
6.38lb(2.89 kg)
700-1000 RPM
796m/s(2611FPS)
&在1980年代后期Colt Commando刚推出后不久,以色列的治安、执法机构就大量地购买,不论是普通的作战单位还是特种部队,几乎配发到每一个人手上,替换当时他们在使用的M16和IMI Galil。到了1990年代后期,IMI公布了Magal&&这是Galil MAR步枪的.30口径型。以色列警察部门一共购买并分发了4000支Magal配给非特种部队替换Colt Commando,但Colt Commando仍然是执法机构特种部队的标准制式武器。在2001年,由于一些IMI Magal出现了严重的操作事故,大部份被迫退出服役并由重新由Colt Commando代替,尽管Magal本来是设计来代替Colt Commando的。
在以色列的Colt Commando大多数是拥有单发/连发机构和固定提把的733型,在最近以色列开始购买平顶型的933型,其中大部分是执行保安任务的以色列安全防卫总局(SHABACH)。在以色列使用的Colt Commando有四种配置类型:
标准型&&固定提把的733型,没有配件,在一般的执法机构使用。
特种部队型&&733型,配有Trijicon ACOG Reflex瞄准镜和一个战术灯,是执法机构特种部队人员的标准配备。
精确射手型&&733型,配Trijicon ACOG 4&32白光瞄准镜、哈利斯两脚架和贴腮板。
SHABACH型&&933型,配Trijicon ACOG 4&32白光瞄准镜的和一个战术灯,这是SHABACH人员的标准配备。所有的SHABACH型武器都在机匣和护木上缠有黄色的识别带,以便在执行便衣任务的行动中作为迅速识别敌我的标志。
以色列人认为,Colt Commando是一件可靠和精确的武器,而它的短枪管使执法机构在城市地区执行治安任务中非常方便地从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展开,而较短的长度也使便衣人员容易隐藏武器。此外,执法机构的作战距离通常只在较近距离,300米的最大有效射击已是绰绰有余。要特别说明的是,Colt Commando只装备了以色列的治安、执法部门,从没有被以色列国防军采用,以军所使用的同类武器其实是以军自己改短的653型。
《》游侠专题站:
Enfield EM-2 / Rifle
EM-1突击步枪的原型枪
EM-2突击步枪,虽然正式通过检测成为英国制式步枪,但是从未使用过.
英国的EM-2(实验模型- 2)突击步枪的故事很有趣同时也有点可怜.英国利用二战中的武器经验来设计EM-2.很明显,现在战争中,步兵需要重量轻,但是射程需要介于冲锋枪和拴式步枪之间的武器.为此就需要中距离的新型步枪弹.第一个研究这种步枪弹的是德国人.他们在1942年就研究出了7.92*33毫米的Kurz枪弹.苏联则是第二个开发此种弹药的国家.从1943年的试制,到1944年的有限制造,再到1949年的大规模量产.
根据研究和经验,英国觉得需要一种武器以替换它的2款斯登冲锋枪和SMLE 4型栓动步枪,新的武器需要有不超过1000码的有效距离,快慢机.同时英国也需要用一种新的步枪弹来配合此种新武器.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测试后,英国人认为.280口径(7毫米)*43毫米的步枪弹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同时把装药量加到9.08克/每颗,即可在枪口产生745米/秒的速度.这样的话,威力和有效距离不仅甩9x19mm鲁格手枪子弹几条街,同时后坐力也比德国7.92x33mmKurz枪弹和苏联7.62x39mm子弹要小的多,但是还是比不上.303口径的英国步枪和7.62x51mmNATO弹.这也立即引起了比利时FN公司的重视,因为此时的他们也正在对SAFN-49做着改进工作.加拿大也对英国的.208口径步枪弹表示兴趣.
有了合适的枪弹后,英国和比利时都开始研制自己的突击步枪了.FN公司后来设计出了FAL,也就在此按下不表.来说说倒霉的英国人.皇家恩菲尔德轻武器厂简称RSAF,开始在40年代后期发展的新突击步枪。
设计团队由 LTC Edward Kent-Lemon 和Stefan Janson领导.新的原型枪被命名为EM-1和EM-2,即试验模型1号和2号.它们的布局和尺寸类似,只是在细节和操控上有所不同.不过两者都采用了无托结构.整个击发机构挪到枪托之中,枪身缩短却维持一般尺寸的枪管,射击精度得以维持。此种设计的最大特色,在于弹匣置于握把後方的枪托上,枪长较一般设计的步枪短上一大截。有了这点,至少让EM-1/2看上去很新潮.同时也让步枪的人机界面更舒适,射击更准确,可靠.1951年,英国打算采用EM-2来作为制式步枪装备英国军队.如果这实现的话,英军将在1960年前拥有当时世界一流的步枪.但是事与愿违,此时的北约开始采取标准化装备,英国无法一面采用美国7.62x51mm弹,一边又采用.208口径枪弹.也有些人认为L85系列是EM-2改进后的型号,这完全是无稽之谈,除了无托,两者并有任何相似之处.
EM-2是一把导气式,可换弹匣,有快慢机的突击步枪.它使用的导气长程活塞位于枪管的上方.而锁定系统类似于二战中德国使用的Gew.43或者苏联的DP-27机枪.
口径: 7x43 mm (.280 British)
气动: 导气式
全长: 889 mm
枪管长: 623 mm
净重t: 3.41 kg 不含弹匣
射速: 450 - 600 发/分钟
装弹量: 20 发
《》游侠专题站:
加利尔(Galili)突击步枪是以色列士兵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的取得教训的一个产物,由于当时以色列军中大量装备的FN FAL步枪在沙漠环境中经常不能正常动作,故障多,因此以色列人加利尔&&IMI的首席武器设计师便着手进行各种武器的野战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他得出一个理论:卡拉斯尼柯夫是一只&沙漠之虎&(Kalashnikov was the &tiger of the desert&)。于是他和IMI的另一位设计师Yaacov Lior带领着一个研制小组,开始设计一种发射5.56mm M193弹的新步枪。
1969年3月,加利尔设计的步枪与M16A1、斯通纳63、AK47、HK33以及以色列另一位著名设计师乌兹&盖尔(Uziel Gal,乌兹冲锋枪的设计者)所设计作品一起进行竞争,在野战测试中特别强调在沙漠环境中的表现,而加利尔小组的步枪表现突击,在1972年,以色列国防部决定采用这件用研制小组的组长名字命名的新步枪&&加利尔步枪代替FAL,并计划在1973年进入以色列国防军(IDF)服役,但是由于赎罪日战争爆发时,它仍未投产,结果在1974年时,加利尔突击步枪才正式进入以色列国防军服役。
对于以色列国防军的特种部队来说,他们对装备加利尔的反应似乎并不热烈。其实,加利尔是一把性能优良的突击步枪,它的精度比AK47高,和M16很接近,但加利尔的缺点就是太重了,因为加利尔的机匣完全是铣削出来的,而AK47的机匣则是冲压件,因此加利尔比AK47重了不少。而在许多精锐的特种部队中,由于他们可以自行选用武器,因此这些以色列特种部队几乎没有采用加利尔步枪。大多数的以色列特种兵喜欢用AK47,甚至在1960年代在一些特种部队中配发AK47。AK47除了因为它的坚固耐用使之很适合以色列的作战环境外,还特别适合在 隐蔽的敌后深入行动中使用,因为当时以色列的敌军基本上都是使用AK47的,他们突然遭遇上携带AK47的以色列突击队员时往往需要1、2秒来判断敌我。在以色列国防军,只有一些非精锐的普通部队,因为无权自由选择自己的武器,因此他们才配备加利尔步枪,不过至少他们有权选择较轻便的短枪管型加利尔SAR。
此外,在赎罪日战争期间,美国空运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给以色列,货物中包括了大量的M16A1和Colt M653卡宾枪(以色列称为CAR15)。一些特种部队在试验过M16A1后,就开始在城市反恐怖作战中使用它。继M16A1后,CAR15也在1970年代后期进入以色列国防军服役。在1980年代以色列国防军的特种部队开始逐步用CAR15代替AK47和加利尔SAR,到了1987年,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爆发反以色列起义,以色列执法机构的特种部队也开始采购大量的Colt Commando,不再使用加利尔SAR,从此,加利尔步枪也不在执法机构中使用。
进入90年代后,很多国家都意识到,火药燃气推动弹丸的轻武器性能已经发展到极限,因此开始为步枪增加先进瞄准装置等各种战术附件,以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这种轻武器思想的变化,使加利尔的另一个缺点显露出来&&不方便加上各种战术附件,尽管加利尔机匣左侧有一个安装基座,可以装上一个瞄准镜支架。
在1991年,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批准M16系列作为制式武器,至此,所有的特种部队和部分常规作战部队(包括步兵、工兵和海军)都弃用加利尔。
加利尔现今只在以色列国防军的装甲部队、炮兵部队和部分以色列空军的防空部队中使用。这些单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不需要徒步作战,而且也很少有机会使用配发至个人的武器,因此他们并不需要类像M16这类比较精确而轻巧的武器。不过,另外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以色列国防军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加利尔步枪,没必要再花更多的钱购买新的武器。另外,加利尔也时常被一些非战斗人员和政法机关的武装部队(如警察和边境防卫队等)使用,当然那是在他们缺乏M16A1的时候。
加利尔步枪主要有以下几种型号:AR&&突击步枪,ARM&&重枪管突击步枪,SAR&&短突击步枪。开始时只有5.56mm口径,在1980年代初为了出口,又研制出7.62mm口径的型号,1990年代兴起研制反恐怖武器的热潮,又发展出适合近距离战斗用的MAR&&微型突击步枪。
从外形上,加利尔与FAL步枪有点相似,但也带有AK47的明显的特征,一眼看上去,就是卡拉斯尼柯夫系统的继承。其实,加利尔真正的直系亲属是芬兰的Valmet M62。事实上,加利尔的第一个原型就是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用M62机匣制造的。但后来加利尔的机匣改用铣削,结果重量比起Valmet M62增加不少。事实上在相同口径步枪中,伽利尔是最重的。在内部结构基本上,加利尔基本上卡拉斯尼柯夫系统和美国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结合。
与AK47一祥,加利尔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闭锁方式为枪机回转式。导气活塞筒内的排气孔固定,无气体调节器。导气箍用销固定于枪管上,导气孔向后倾斜,与枪管轴线成30&夹角。活塞头和活塞杆均镀铬,活塞杆在机匣上方运动。活塞头上有6个排气孔,可以使火药气体后吹以清除零部件上的污物。活塞杆在机匣上方运动,活塞杆后端的延伸部为机框,机框上半部为中空,容纳复进簧。枪机上有一个导柱,在枪机框的定型槽中运动。枪机上的两个闭锁突笋在击发前旋转送人闭锁卡槽,完成闭锁,并牢固地支撑住枪弹。拉机柄与机框连在一起,机柄复进到位,即表示枪机已确实闭锁。机柄自机匣右侧伸出,向上弯曲,左右手均可拉动。
击发后,火药气体压力驱使弹头向前,当弹头经过导气孔后,部分火药气体流入活塞筒,撞击活塞头,推动活塞杆和机框向后。开始时机框有一很短的自由行程,在此期间膛压下降。然后机框定型槽与枪机导柱相互作用,当机框继续后座时,导柱便带动枪机旋转。枪机转动30&后开锁,由此起到预备抽壳的作用。由于伽利尔枪机的开锁过程比较&缓慢&,所以即便在弹膛很脏的情况下,拉壳钩一般也不会把弹壳拉断或把弹壳底缘拉缺。开锁后,机框带动枪机后座,抽壳并抛壳,同时压缩复进簧。随后,复进簧又推动机框复进,第二个射击循环开始。
加利尔的击发和发射机构又与伽兰德M1步枪基本相同,击锤上有2个钩,扳机连杆带动2个阻铁,即第一阻铁(击发阻铁)和第二阻铁(单发阻铁)。AK47的击锤簧兼作扳机簧,加利尔步枪则将其缩短,使其不能作为扳机簧,但增加了一个扳机扭簧。
关上手动保险卡锁后,扳机连杆被卡锁卡住,两个阻铁均不能动作,枪处于保险状态。打开保险待发时,击锤由击发阻铁挂住。扣压扳机后,扳机连杆向下转动,解脱击锤。但只有当机框复进到位后,击锤才能打击击针。
半自动射击时,单发阻铁和击发阻铁作用。当枪弹击发后,机框后座压倒击锤,击锤由带弹簧的单发阻铁挂住。随后,机框和枪机又向前复进,但由于扳机仍被扣住,所以击锤位置没有变化。松开扳机后,扳机连杆向后上方旋转,击锤从单发阻铁上滑出,但随即又被击发阻铁挂住而成待发。此时,再扣压扳机便击发另一发枪弹。
自动射击时,带弹簧的单发阻铁被卡在后方。扣压扳机后,首发弹击发,然后机框后座,压倒击锤。在机框复进到位之前,不到位保险阻铁(连发阻铁)一直将击锤挂在后方。一旦机框完全复进到位,便立即压下保险阻铁,进而解脱击锤。击锤向前旋转,打击击针,击发另一发枪弹。因此,在首发弹击发后,击发阻铁就不起任何作用,只有在松开扳机后,击锤才重新被击发阻铁挂住并停留在后方。
扣压扳机后,击锤打击击针,击针前进而击发底火。随后,火药气体压力驱使弹头向前,当弹头经过导气孔后,部分火药气体流入活塞筒,撞击活塞头,推动活塞杆及枪机框向后运动。开始,枪机框有一个很短的自由行程,在此期间膛压下降。然后,枪机框定型槽与枪机导柱相互作用,当枪机框继续后坐时,导柱便带动枪机转动。枪机转动30&后开锁,并预备抽壳。由于加利尔枪机的开锁过程比较缓慢,所以即使在弹膛很脏的情况下,拉壳钩一般也不会把弹壳拉断或把弹壳底缘拉缺。开锁后,枪机框带动枪机继续后坐,抽壳并抛壳,同时压缩复进簧。随后,复进簧又推动枪机框复进,第二个射击循环开始。
《》游侠专题站:
约翰&伽兰德(John C. Garand )从1919年10月开始在美国陆军的春田兵工厂(U.S. Army Springfield Armory,&春田&在国内也音译为&斯普林菲尔德&)从事武器研究和设计工作,至1953年退职止的34年内,先后设计了54种步枪及生产这些步枪的加工设备,其中最著名的产品就是1935年10月定型的7.62mm口径M1半自动步枪,也称为伽兰德步枪。日,美军开始装备M1伽兰德,历经二战和朝鲜战争,至1957年全世界共生产了M1伽兰德近1000万支。
M1伽兰德发射.30-06(7.62&63mm)步枪弹,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方式,具有可靠性好,射击精度高的优点,但根据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的经验表明M1伽兰德步枪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首先是8发固定式弹仓容弹量太少,而且在不打光子弹的情况下必须把剩余枪弹全部退出才能给步枪重新装满弹;其次是步枪的长度和重量都太大;另外M1伽兰德所用的枪弹也太长和太重,使一名士兵携带的弹药量太少。
最先尝试改进M1伽兰德是在二战期间开始的,1944年伽兰德制造了一种名为T20的试验枪(&T&指&试验&),T20基本上是配用M1918 BAR的20发弹匣并装有快慢机的M1伽兰德步枪。在当时美国也有一些改进.30-06步枪弹的试验,最后研制出T65步枪弹(最后定型为7.62mm北约标准弹),T65的弹壳只是比.30-06弹缩短了1/2英寸(12mm),但保留原来的弹头。T65比较轻,生产成本也比.30-06稍低,而有效射程远,精度也很好,此两项正是美国陆军所需要的,在当时美国军方还不接受中间威力型弹的想法。伽兰德在对T20原型枪经过几次改进后,最后又改进出发射T65弹的T37步枪。
M14步枪的生产合同是由美国政府与一些美国厂商签订的,在1958年4月,先春田兵工厂开始小批量生产M14步枪,到1959年开始美国政府与4个厂商签订采购合同,开始大量生产M14步枪,直到日美国国防部命令终止采购M14步枪为止,生产期间共花费1.3亿美元。从年期间,4个生产厂商共为美国政府生产了1,380,358支M14步枪。其中:
美国陆军春田兵工厂:173,093支(另一说法是167,000支)
奥林&马西森公司的温彻斯特-韦斯顿武器分公司(Winchester-Western Arms Division of Olin Mathieson,简称温彻斯特):350,501支
哈林顿-理查森武器公司(Harrington & Richardson Arms Co.,简称H&R):537,582支
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有限公司(Thompson-Ramo-Wooldridge,简称TRW):319,182支
美国陆军的春田兵工厂是M1和M14步枪的主要生产厂,它于1794年建厂,是美国第一家由国会法律认可的兵工厂,M14的停产波及了春田兵工厂,日,生产M14的专用机床被入库或转为他用,从此春田兵工厂正式关闭,并于1968年辟为历史博物院。
M14停产的原因是在东南亚战斗经验的结果,特别是在越南。M14太长太重,在又热又湿的气候中使用很困难,7.62mm NATO弹也太重,使巡逻部队的单兵弹药量有限。另外M14的快慢机通常都不使用,因为M14太轻而弹药威力太大,在点射时枪的跳动严重,使散布面太大。事实上,大部份配发到部队的M14的快慢机都被部队锁定在半自动模式上,避免在全自动射击时无意义地浪费弹药。另外M14的班用自动武器型M14E2也不太成功。美国军方在M14暴露出这些问题时就开始寻找新的替代品,最后选择了柯尔特/阿玛莱特的AR-15 5.56mm突击步枪,后来定型为M16。
M16系列取代M14是在1967年5月开始,1960年代后期M14全面退出现役的一线部队,但仍有少量M14在使用。例如在1968年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空中骑兵营仍在使用M14,直到1969年12月为止,美国陆军仍在向新征入伍的士兵配发M14,而美国海军陆战队是到1971年12月为止,其后M14仍用于训练和军营守卫。在1972年6月,海军陆战队的军官预备学校仍在用M14作为训练,直到1978年年底圣地牙哥的海军基地的海军陆战队员仍在使用M14步枪。另外,美国人也以M14为平台先后开发出M21和M25狙击步枪等型号,并在其积能上表现良好。
M14国家比赛级步枪(National Match,一般简称为M14NM)在1959年开始生产,M14NM只能半自动射击,配有专门的瞄准具,而且枪管特别准确。春田兵工厂和TRW制造的M14NM用于射击比赛,在1990年代初期,M14NM仍然在射击比赛中很流行。虽然AR-15正在慢慢蚕食M14在射击比赛中的位置,但是美国DCM(Director of Civilian Marksmanship)射击俱乐部仍然把M14NM列入比赛项目。
按照军事援助计划,从1970年代初开始直到1990年代,至少有450,000支M14型步枪移交给外国军队,例如在年间按照Excess Defense Articles计划又输出了124,815支M14步枪。装备过M14的国家包括南韩、土耳其、菲律宾、伯利兹、智利、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共和国、希腊、以色列、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等,例如美国政府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给了以色列35,000支M14步枪,以色列人用这批M14改装了10,000支狙击步枪,并一直使用到1997年。有一些M14是授权外国公司转售的,例如有一批M14是通过以色列出口到新西兰和加拿大再售卖给私人的,也有一些M14步枪售卖到荷兰。当然,还有少部分M14步枪仍然呆在越南民主共和国。不过也有许多M14的命运悲惨,其中有750,000支M14在总统的行政命令下销毁。
今天,美国军方仍封存有至少170,000支M14作为战略储备。M14仍在美国海军的舰艇上使用,而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和美国空军的空降救援队等特种部队也有使用M14作为精确射击武器,美国陆军游骑兵学校在训练中也使用M14。在西点军校、安纳波利斯的海军学院、弗吉尼亚州的军事学院和全国各地的JROTC(国家少年后备役军官训练营)都使用M14训练,在美国的一些州或地方执法机构也有使用美国陆军援助的库存M14。M14也经常用作仪仗队和护旗队的礼仪步枪,例如阿灵顿国家公墓的礼仪枪。另外,M14也经常用于轻武器研制计划中的对比试验。在美国有M14的FANS在2001年时还查到陆军的财产资料数据库中至少能列出120,021支M14型步枪,不过没有说明具体的型号。
随着时代变化,各种新式步兵武器的出现使步枪的作战职能缩小、作战距离缩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作战研究所的《战场伤亡调查研究报告》对一战、二战和朝战中的作战记录、值班日记、伤亡报告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和统计,得出步枪累计使用频率曲线图,认为在采用步枪的战斗中,100m内开火的情况约占30%,200m内开火的情况约占72%,300m内开火的情况约占88%,400m内开火的情况约占92%,从而说明步枪的最大有效射程拟定为300~400m已经足够。
M14是属于过时的设计,它强调过去军用步枪的设计思想&&精度高和射程远,但却显得太长太重,导致M14步枪在东南亚丛林的徒步作战中极不方便,而机械化步兵也反映携带M14步枪不利于乘坐装甲车,影响战场机动性。另外,7.62mm NATO弹的冲量大,射击时后坐猛烈,士兵在连发时难以控制住枪,因而连发射击精度很差。美国陆军设计的M14A1是打算克服这个问题,但是它是太轻而无法成功地代替M1918 BAR系列。而同时期前苏联研制的AK47突击步枪则具有火力猛、体积小和可靠性高的优点。国内在评论M16可靠性时经常会提到在越南战场上美国士兵仍掉手中的M16而捡起AK47使用,但据我国著名轻武器专家刘学昌先生分析和论证,美国士兵经常仍掉的其实是笨重的M14而不是M16,尽管早期的M16步枪也暴露过可靠性差的缺陷,但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然而,M14仍然是一件可靠性好和威力强大的武器,它只是一把生不逢时的好枪,偏爱使用M14的人正是看中它的致命性、远射程和好的侵彻能力。因此M14作为突击步枪的补充,在一些部队里作为精确支援火力的角色应用在战场之上。例如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一直有使用M14,尤其是在一些山地、沙漠、海上或雪地任务中,在这些环境下的作战距离比从林和城市地形的较远,需要有远射程的精确火力来填补突击步枪的缺点。与同时代的另外两种同口径步枪(FN FAL和HK G3)相比,M14无论在射击精度、可靠性、后坐力控制及使用的舒适性等方面都是最好的,我国技术人员对这三种武器进行实弹射击对比,结果也是M14表现最好。
跨入21世纪,随着美军作战思想的改变和战场环境的转变。许多库存的M14又得以重见天日,再披战袍。重新起用M14与美国在阿富汗发动的&持久自由&行动有关。阿富汗的环境不同于越南丛林,是个山区,视野开阔,因此步兵交战的距离比较远。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主要是由特种部队协助当地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武装在美军空中力量的支援下进攻,并在关键战场上让空降部队参加战斗。因此在阿富汗的美军都是轻装步兵,缺乏重武器。小口径步枪的有效射程太近,在阿富汗的环境下往往无法有效地打击中距离上的敌人,而专业狙击步枪M24的射速太慢,数量也不多,为班组提供战术支援时力不从心。根据这些经验,美国陆军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重新起用了一批M14,配上两脚架和4倍的ACOG瞄准镜,射速快射程远的M14弥补了小口径突击步枪与专业狙击步枪之间的火力空白。
这两个空降师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场上使用了更多的M14,基本上是每个班配有1支。许多轻步兵都抱怨M16无法有效攻击600米开阔地外的目标,而M14就可以胜任这个任务。受到这样的启发,在2003年11月,美国陆军正式为轻装快速反应部队斯崔克旅(Stryker brigade)配备了安装有刘波尔德Mk IV瞄准镜的M14步枪,每个班配1支,提供远程火力支援。而现在,在伊拉克的每一支美国陆军部队都装备了配有各式各样瞄准镜的M14步枪(也包括了特种部队的M25狙击步枪)用于提供远程支援火力,有一些配高倍率瞄准镜,而有一些则配低倍率甚至无放大倍率的反射式瞄准镜,并没有统一标准。看到M14重披战袍的前景,KAC公司也赶紧推出专为M14型步枪设计的RAS上护木,有三段M1913标准皮卡汀尼导轨,在军用市场和民用市场上都争取了一些订单。
关于中国生产的M14,曾经看过一篇国内的文章说是个错误的商业决定,因为当中国M14拿到美国市场上时,发现人家库存的M14多得卖不完。其实这个是想当然的想法,事实上中国M14在美国也是有一定销路的。因为美国政府库存的M14主要是用作战略储备和军事援助计划中的赠品,极少流入到民间。就像电脑配件有分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一样,美国厂商生产的M14型步枪价格较高,而中国生产的M14则比较便宜,双方都有自己的客户群,因此中国M14在美加地区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但有关中国M14最大的争议是枪机太软,据说这是因为热处理不好不致,发射高压弹时容易出问题。另外中国枪机也太长,击针经常缩在里面不能有效撞击底火,其他问题还有表面处理不好,外形粗糙难看等。当然一般买便宜货的人都对外形难看有心理准备,但在安全和适用性方面中国的M14确实让一些钱不太多的M14爱好者在BBS上发牢骚。
《》游侠专题站:
G11无壳弹步枪
1960年代,各国军方对换装小口径步枪趋之若鹜,但当时的西德陆军却没有随波逐流,用5.56mm步枪取代当时装备的7.62mm口径的G3步枪。在年间,当时的西德军方、HK公司以及诺贝尔火炸药公司(Dynamit Nobel)达成一致见解,他们认为,无论采用哪一种小口径的步枪,其技术性能都无法摆脱传统步枪技术水平与局限性。为此,他们选择了德国在二战中美国在二战后都曾研究过但未成功的无壳弹/枪技术,试图一举超越小口径化,直接研制并装备具有革命性的无壳弹步枪系统。这就是G11无壳弹步枪系统。
1970年,西德国防部列出了一个标准作为这种革命性的步兵战斗武器的设计要求,这个设计要求是希望能成倍地提高西德士兵的个人战斗能力。这个标准如下:
武器的最大长度:小于750mm
包括100发弹药在内的最大重量:小于4.5kg
武器的装弹数:50发左右
高命中率的3发点射
不校正瞄具的有效平射距离:300m
对设计者而言最大的难题是在实战中提高命中率,因为战斗中的心理压力常常会降低射击水准。另外,经统计发现,3发点射时命中目标的数量比全自动发射时还要少。因为第一发弹的命中率是最高的,而发射第一发弹时的后坐力会影响到随后射出的子弹,而3发点射是每扣动一下扳机就自动发射出3发弹头。经研究只有将射速提高到2000RPM以上,才能提高3发点射时的命中率。因此,HK公司采用了一种圆柱形转膛式枪机的设计来提高射速。
最初,G11的开发项目只有两个公司参与,其中HK公司负责武器部分的设计,而诺贝尔火炸药公司则负责设计无壳弹部分。这两个公司并称为GHGS(德语:Gesellschaft f&r H&lsenlose Gewehrsysteme,即:无壳弹步枪系统联合企业)。后来德国的光学仪器制造公司Hensoldt/Wetzlar又加入了GHGS集团,负责开发/制造G11系统的1倍光学瞄准镜。以下列出的是G11无壳弹步枪的原型枪,但并非所有的原型枪都有照片。
G11第一个能够发射的原型枪,口径4.3mm
G11原型枪1号,G11的基本结构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确定下来,包括平行放置于枪管上方的弹匣,弹匣内的枪弹弹头向下并垂直于枪管轴线,无托结构(弹膛/枪机位于枪托内),兼有提把功能的光学瞄具。
2号原型枪(1975年)
3号原型枪(1976年2月)
上面的是11号原型枪(1979年),下面是12号原型枪(1980年)
13号原型枪(1981年)
从原型枪13号到14号开始,G11在外形上有了较大的改变
14号原型枪(1982年),这时G11已经基本定型
1990年代初期,最终定型并准备装备部队的G11步枪
经过20多年的努力,G11无壳弹步枪系统日趋成熟。日,在G11完成一系列试验后,当时的联邦防卫技术与采购署确定:无壳弹步枪在技术上已经达到装备水平。4月4日,德国陆军部宣布,G11已经达到部队使用要求,随后发给HK公司一份价值6,000万马克的订单。
但就在这一年,柏林墙倒塌,东部地区急需资金建设,加上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威胁减小,换装新型枪已不再是迫切需要了。结果在1990年10月中旬,德国作出决定,在立法会议上不再讨论G11的装备问题。就这样,G11的生产、采购与装备计划被取消。
虽然G11的装备计划被取消,但HK公司仍对G11步枪作了一些改装以提高使用性能,并尝试向其他国家出口G11,现在的G11步枪型号为G11K2型。目前,只有德国国防军的特种部队及美军特种部队极少量地试装备了G11K2。
全长 750 mm
空枪重 3.6 kg
战斗全重(带两个全满弹匣) 4.3 kg
枪管长 540 mm
发射方式 单发、3发点射、连发
理论射速 3发点射 2000 RPM
     连发 460 RPM
弹匣容量 45 rds
枪口初速 930 m/s
G11K2可以把两个备用的弹匣同时放置枪上,位置就插在正在供弹的弹匣两侧。带光学瞄具的提把可以卸下并安装其他瞄具,枪口下方还可以安插刺刀。
在1982年美国提出ACR(先进战斗步枪)计划后,HK公司也以G11为基础,将无壳弹口径更改为4.92mm参与竞投,但1993年美军宣布取消ACR计划后,HK公司的无壳弹步枪装备之梦再一次破灭。在军方公布的实验结果中,尽管四家投标公司的竞投方案都采用了超前的革新技术,但都无法使其性能比超出M16A2,其中HK的ACR样枪在试验中突现的问题是在远距离射程上性能劣于M16A2。
《》游侠专题站:
HK21通用机枪
HK21是G3系统的机枪型号,HK21E是HK21系列枪机最初的型号,E表示出口型,事实直到现在,MG3通用机枪仍是德国陆军的制式装备,HK21E主要是外销,其次才是供应德国国内。HK21E是第一种改良产品是HK21A1,多年来还有各种各样的改进产品。其中一种HK11其实是使用G3的20发弹匣的HK21。
HK21是一种轻重两用机枪,当使用三脚架时可作为重机枪使用。HK21使用弹链式供弹,不过可以通过安装弹匣适配器使用步枪弹匣。
全长 1138 mm
枪管长 560 mm
枪宽 133 mm
枪高 210 mm
瞄准基线 685 mm
空枪重 9.3 kg
理论射速 800 RPM
发射方式 单发、3发点射、连发
《》游侠专题站:
РПК是俄语&卡拉什尼科夫轻机枪&(Ручной Пулемёт Калашников)的缩写,英文为RPK(Ruchnoi Pulemet Kalashnikova)。RPK是以AKM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轻机枪,在1959年被苏军采用。RPK在许多设计特征不同于AKM:枪管延长并增大枪口初速;增大弹匣容量以延长持续火力;配备有折叠的两脚架以提高射击精度;瞄准具增加了风偏调整;枪托与捷格加廖夫RPD机枪的枪托相同,并为空降部队研制了折叠式木制枪托的RPKS。
口径 7.62&39mm M43
全长 1040 mm
枪管长 590 mm
膛线 4条,右旋,缠距240mm
瞄准基线 555 mm
枪口初速 745 m/s
理论射速 600 RPM
弹匣容量 40 rds / 75 rds
表尺射程 1000 m
最大杀伤力射程 1500 m
弹头最大飞行距离 3000 m
空枪重 40发弹匣 5.0 kg
75发弹鼓 5.6 kg
40发弹匣重 368 g
75发弹鼓重 900 g
最终神器---------加特林
在马克沁发明利用后坐力完成自动循环的连发武器之前,那些企图加快武器射速的方法都是利用机械外力,其中比较成功的要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加特林博士发明的加特林机枪。
在1862年,理查德&J&加特林发明了一种利用手摇曲柄、多枪管、机械自动装填的速射武器,被命名为&加特林机枪&(也有音译为&格林式机枪&)。在马克沁发明利用火药后坐力完成自动循环的内能源机枪之前,&加特林机枪&是比较成功的连发武器。这种机枪通常由6至10根枪管&捆&成一圈,当射手摇动曲柄时,这一圈的枪管便旋转起来,并装填入枪弹发射,其射速在每分钟可超过200发&&现在看起来很慢,但在单发步枪的时候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而加特林博士发明的这种转管机枪的原理也被命名为加特林原理。
但当1890年马克沁机枪出现后,这种笨重、难操作的武器马上就显得落伍,当时加特林尝试过通过电动机来提高射速和让射手更省力,但由于枪的重量太大,而且当时的观念认为每分钟超过3,000发的高射速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所以随着内能源自动武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加特林机枪便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在1940年代后期,由于喷气式发动机的出现,使战斗机的速度越来越高,因此在空中缠斗中飞行员射击的机会也变得更少,瞄准射击的机会稍纵即逝,而传统的机枪则因为射速太慢而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射弹数。为了增加飞行员在近距空中缠斗中的胜算,美国空军启动了&火神计划&(Vulcan&&&武耳堪&或&伏尔康&,是古罗马神话中司锻冶之神,也是火神。),由通用电气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一种超级射速的自动武器。
马克沁发明的内能源自动原理是通过自动机往复运动,依次进行装填、射击、抛壳的动作;而&加特林原理&是同一时间在不同的枪管上分别进行着装填、击发和抛壳的动作,因此让射速提高的空间更大。
通用电气公司利用加特林原理研制出来的这种高射速航炮被命名为M61&火神&航空机炮。由于这种高射速原理很适用于机载武器或防空用途,&火神&炮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家族,并出现了发射多种不同弹药的型号,包括有30mm、25mm、20mm、.50 BMG、7.62mm和5.56mm多种口径,武器的射速从每分钟750发到每分钟10,000发不等,枪管数有7根、6根、5根、4根和3根。尤其是6管7.62mm口径的M134&迷你炮&机枪,被广泛装备,用于攻击机、直升机、武装车辆和舰艇。
Minigun:口径到20mm了,应该可以叫炮了吧.
不过很多人知道Minigun是因为终结者2这部电影吧,州长那火力,太舒畅了.我没找到图,有图的兄弟可以提供下.多谢
XM214 Microgun
400~4000 rpm
M134 Minigun及其应用
GAU-19/A GECAL 50
750~1500 rpm
750~800 rpm
M61 Vulcan
GAU-12/U Equalizer
600~750 rpm
GAU-8/A Avenger
120~3000 rpm
&外能源的加特林式机枪在现代的主要优点是极高的射速,这样的射速对于射击高速移动目标来说是必需(例如射击飞机,或从飞机上射击地面目标),因为这样高的射速可在极短时间内投射大量弹药,提高命中目标的机会。多枪管系统的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沉重和需要外能源(电、气压或液压)。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加特林机炮有一个缺点,就是为了在空战中能随时以最高速度发射,必须预先把枪管转动起来,例如对于M61来说,如果不预先把枪管转动起来,从扣动扳机到达到全速射击时大约需要0.4秒。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即使在0.4秒的起动时间内,所发射出的炮弹数仍多于欧洲战斗机常用的转膛炮。
《》游侠专题站:
&MPL/MPK冲锋枪
提起瓦尔特MPL/MPK冲锋枪,很多人都只知道1972年幕尼黑奥运会上营救人质失败,后来西德组建GSG9时采用了MP5冲锋枪。但其实当时营救行动的失败并不在于武器的选择,而是由于指挥人员决策错误和行动人员缺乏针对性训练所至,假如换上今天的GSG9而仍旧使用当年的武器,并不一定就会失败。MPL和MPK其实也是一种很优秀的冲锋枪。
瓦尔特MPL和MPK冲锋枪是在1963年定型和投产,至1987年停产。MP是德文&冲锋枪&(Maschinenpistole)的缩写,该枪族有两种型号,分别为枪管较长的MPL(Maschinenpistole Lang即&长冲锋枪&)和MPK(Maschinenpistole Kurz即&短冲锋枪&)。
正如其名称所示,MPL和MPK之间的区别仅是枪管和枪管套的长度不同而矣。该冲锋枪的自动方式为枪机自由后座,采用前冲击发的原理。枪机的形状比较特殊,呈&L&形,其上部重量较大,并向前延伸到枪管的上方,起机框的作用,内有容纳枪机导杆的通孔,弹底窝平面则位于枪机下部。这样的设计使枪机的大部分位于枪管上方,因此可以采用一个长度较短的机匣,使全枪设计紧凑。枪机导杆穿过枪机上部的通孔而固定于机匣中,该导杆同时又起复进簧导杆的作用。这样的设计使枪机重心位于枪机弹底窝上方,枪机和复进簧套在导杆上作往复运动时,质心移动是在枪管轴线上方进行的,由此减小了射击中的枪口跳动,保持较好的点射散布精度。另外,枪机两侧开有纵槽,可容纳灰尘和油泥,保证枪机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动作可靠性。
由于是采用前冲击发,因此拉动拉机柄后,枪机停留在后方,当扣下扳机时,枪机复进,其下部的推弹凸笋从弹匣中推出一发枪弹,枪弹在枪管下方导弹斜面的导引下进入弹膛。当枪弹与弹膛对正时,拉壳钩卡入弹底环槽。枪弹入膛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使枪弹前进速度减慢。于是,枪机弹底窝平面上的固定击针撞击底火击发枪弹,而此时枪机仍在复进。这样,枪机向前的动量就会抵消一部分火药气体压力冲量,借以减轻枪后座的猛烈程度。
阻铁上有一椭圆孔,阻铁轴穿过其中,故阻铁可前后移动。在阻铁簧(同时又是扳机簧)的作用下,阻铁后端总是力图向后上方运动,而扳机则趋于向前上方运动。扳机上方为扳机连杆,其前端控制不到位保险,后端控制阻铁。
保险/快慢机柄位于握把两侧、板机后方,射手用左、右手均能方便地操作快慢机。当快慢机装定于全自动射击&D&位置时,快慢机轴推阻铁向前,阻铁轴贴于椭圆孔钓后壁。扣压扳机,扳机连杆后端上抬,带动阻铁前端向上,而使阻铁后端的突肩向下离开枪机的待发卡槽。枪机复进,进行击发。由于扣压扳机的同时,扳机连杆的前端还使不到位保险阻铁头下降,所以只要扣住扳机不放,枪机便可无阻地作往复运动,实现连发。
当快慢机装定于半自动射击&E&位置时,阻铁便不受快慢机轴的制约,可前后移动。
枪在非待发状态时(阻铁未挂住枪机),阻铁仅受阻铁簧力的作用而向后。但当枪成待发状态之后(阻铁挂住枪机),由于复进簧力大于阻铁簧力,因此复进簧通过枪机将阻铁推向前方。扣压扳机使枪机解脱后,阻铁后端便又只受到阻铁簧力的作用而向后上方运动,等待枪机再次复进时将枪机挂住。当阻铁尾端的突肩一旦卡入枪机的待发卡槽,阻铁即重新被枪机推向前方而抵在扳机连杆的后端。松开扳机后,扳机连杆后端便回到阻铁前端的下方。此时即可再次扣压扳机,发射另一发枪弹。
快慢机装在保险位置&S&时,快慢机轴锁住阻铁,于是扣不动扳机而形成保险。
该枪有不到位保险。当枪因意外原因而使枪机反跳至弹匣后方而又不足以被阻铁挂住时,枪机虽然也能复进并推弹入膛,但随之却被不到位保险阻铁挂住,这样就可避免发生&走火&的事故。
该枪的部分零部件用厚钢板冲压件制成,上机匣向前延伸形成枪管护套/护木,护套两侧冲有散热孔,加速枪管射击时散热。拉机柄在护套的左前方,向上突起,即使左撇子射手使用也很方便。扳机座和弹匣插座为一整体冲压件,构成下机匣。弹匣插座的入口呈漏斗状,便于迅速插入弹匣。弹匣为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楔形弹匣,容弹量为32发。
机匣顶部安装有机械瞄准具。准星为片状,带护翼,可调高低或风偏。照门为觇孔和缺口组合式,MPL的照门是两个分别装定为100米和200米的翻转式,而MPK只有一个装定射程100米的缺口照门。在正常条件下是用觇孔和准星进行瞄准的,而光线昏暗的条件下,可用照门上方的缺口与和准星护罩的顶端构成瞄准线。
枪托用细钢管制成,按压枪托铰链上方的按钮,可使枪托折叠于枪的右侧,折叠后托底板还能充当前握把使用。
这两种型号均可配装消声器和空包弹助退器。
瓦尔特MP系列冲锋枪的分解过程非常简单。先取下弹匣,检查膛内有无枪弹。取出机匣左侧、弹匣正前方的连接销,向下压枪管。将机匣分解成上、下两部分。再将机柄后拉,取出枪机和复进簧。最后卸下枪机导杆。
瓦尔特MPL和MPK冲锋枪结构简单,轻巧便携,点射散布精度良好,动作可靠。在当时确是很优秀的冲锋枪。在投产后,当时的西德陆军装备的制式冲锋枪是以色列的Uzi 9mm冲锋枪,并命名为MP2,所以MPL和MPK冲锋枪主要是被西德警方广泛装备。同一时间HK公司也研制了HK54,但直到1966年才定型为MP5,在时间上已经失了先机,所以在西德国内只被少数采用。此外,瓦尔特MPL和MPK冲锋枪还出口到其他国家,例如被墨西哥海军和葡萄牙海军采用为制式装备,巴西、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也购买了相当多的数量,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在越南也使用过MPL和MPK冲锋枪。而此时的MP5由于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还没有为人所熟悉,这种情况直到&慕尼黑事件&后才开始改变。
1972年7月,西德慕尼黑奥运会上发生了巴勒斯坦&黑九月&组织劫持以色列运动员的恐怖事件,西德警察营救失败导致人质全部丧生,举世震惊。世界各国都掀起组建专门反恐怖部队的热潮,这些新组建的部队都需要采购合适的武器。然而世人都通过电视看到德国警察携带MPL和MPK企图营救以色列运动员的镜头。虽然导致人质丧生是由于决策失误和没有足够数量的训练有素的狙击手所致,罪不在瓦尔特MP,然而瓦尔特MP系列冲锋枪的名誉却因此而一落千丈,MP5乘机异军突起,成为世界各国反恐怖部队的标志性武器。但在1979年成立的三角突击队在1980年代初仍选用MPL和MPK,足见此枪并非一无是处。但在MP5的挤压下,MPL和MPK由于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来维持生产线的运作,最终在1987年停产,现在的瓦尔特公司也只以半自动手枪为主打产品。
枪托展开 746 mm
枪托折叠 462 mm 381 mm
枪口初速 396 m/s 356 m/s
瞄准基线长 357 mm 270 mm
膛线 6条,右旋
带实弹匣重 3.63 kg 3.46 kg
实际射速 全自动 96 RPM
半自动 40 RPM
32 rds 32 rds
《》游侠专题站:
PM-63 Rak(wz. 63 RAK)是波兰制造的小型冲锋枪。
PM-63 Rak于1963年完成开发,主要用于个人防卫及150米内的近身战斗,发射9 x 18毫米PM弹,可选择全自动或半自动(单发)射击模式。主要提供于重型装备士兵、特种部队、特种反恐部队及警队,并曾对华沙公约诸国进行出口。其特色在于具有类似一般手枪的滑套设计并采用反冲式操作,且为降低连射射速,在滑套后端设有一速率降低装置。而其突出于枪支前端的滑套部分可兼做枪口抑震器用,使得单手便可进行射击准备,只要将滑套向后退,使枪机呈现开放状态便可准备射击。PM-63 Rak在枪口下方设有折叠式握把,而扳机也附有重量极轻的伸缩式枪托。此枪扳机本身即为射击模式切换器,扳机扣到一半时进行半自动射击,全扣时则进行全自动连续射击。握柄则兼作弹匣插座用,而弹匣有大型40发容量及短型25、15发容量三种。
全长:333/583mm
枪管长:150mm
总重:1.6kg
枪口初速:320m/s
射速:650发/分钟
装弹量:15,25,40 rds
《》游侠专题站:
SPECTRE幽灵M4冲锋枪
Spectre M4(&幽灵&M4)冲锋枪由位于意大利都灵的赛茨公司(SITES)在1982年****始研制,当时欧洲笼罩在恐怖主义活动的阴影下,赛茨公司针对本国12年来的城市反恐怖活动的经验教训(年),设计了这种特别适合尺寸紧凑、携带隐蔽、在极近射程内(40~10米)能提供即时火力的小型突击武器。主设计师是Roberto Teppa,该枪经历了两种样枪的试制改进而成。第1型样枪于1983年在美国陆军协会上首次展出,1984年首批试生产;第2型样枪于1985年完成生产准备工作。正式投产后该枪很快就被意大利和保安和执法机构采用,并出口到其他国家,例如瑞士武装部队。但由于该枪性能只属中等,虽然优点明显,但缺点也较多,所以它的市场竞争力不大,销量不佳。该枪最后在2001年停产。
Spectre M4冲锋枪与大多数同时代的冲锋枪一样采用自由后坐式原理,但与众不同的是,它却是采用闭膛待击的。闭膛待击的优点是命中精度较高,但对于以连发为主的武器来说则是不利于散热。所以目前大多数的冲锋枪都采用开膛待击,但也有少数如H&K MP5、柯尔特9mm冲锋枪采用闭膛待击。
Spectre M4冲锋枪的击发方式为平移式击锤击发,其最大的设计特色是它的板机组与手枪很相似,该枪研制时的设计思想是简化射击操作,能实现快速射击,尤其是适合护卫人员平时可以上膛后安全地携枪,遇上突发事件后可以立即举枪射击,没有多余的操作步骤。因此Spectre M4冲锋枪不像其他冲锋枪那样设置有手动保险装置,但却像一些手枪那样采用双动击发,而且还有待击解脱功能。这样,射手就可以在上膛后放下击锤,安全地带弹携行,当需要射击时只要直接扣压扳机就能立即发射,而不需要先手动打开保险。在解脱击锤的待击状态后,发射时也像大多数双动手枪一样,第一次扣压扳机时的扳机力比较大,而之后的扳机力都会比较轻。据制造者声称,幽灵开创了冲锋枪的一个新概念。
Spectre M4冲锋枪的动作过程如图所示:插入弹匣后,向后拉机匣顶部的拉机柄到位,释放拉机柄,枪机复进并推弹入膛,枪机成闭锁状态,而击锤则停留在机匣后方;压下握把左侧的解脱柄,可解脱击锤,于是击锤向前运动到与枪机仍有一很小距离时停下来,不会撞击击针而使枪弹发火;射击时,只要扣压扳机,击锤便重新向后运动到待击位置,继续扣压扳机则被解脱,在击锤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撞击击针,击发膛内枪弹。此后,每当枪机复进到位,击锤便自动解脱,击发下一发枪弹,形成连发射击。
幽灵M4冲锋枪的原理图:(1)装入实弹匣;(2)向后拉动拉机柄;(3)释放拉机柄,枪机复进,推第一发枪弹入膛,击锤停在后方;(4)压下解脱手柄&C&,击锤&D&到达前方位置,但不能击发膛内的枪弹,此时武器处于保险状态,只要扣压扳机即可击发。
Spectre M4冲锋枪的机匣是用冲压钢制成的,并向前延伸形成枪管护套。枪机被设计成具有气泵的作用,运动时会把空气吸进枪管护套内冷却枪管和动作机构。这样的设计在长点射中非常有用,这样可以弥补Spectre M4冲锋枪采用闭膛待击不利于散热的缺点。扳机座的左右两侧均有一个大型、易操作的快慢机,可选择单、连发射击,快慢机后方、握把上方有待击解脱柄。
枪管采用多边形膛线,既有利于弹头嵌入,也降低与弹头的摩擦阻力,从而可降低枪管的升温,且闭气性好,有利于提高弹头的初速,对提供精度和枪管寿命也帮助。但由于枪管太短,因此该枪只适用于近距离战斗。
Spectre M4冲锋枪的枪托由钢板冲压成形,不使用时可向上折叠在机匣顶部,不影响拉机柄的操作。前、后握把均为塑料制,前握把可拆卸。但枪托折叠后拉机柄的操作不太方便,而且影响了机械瞄具的使用。另外枪托展开后也不易于贴腮瞄准。虽说长度只有130mm的枪管决定了该枪只适合在50米以内的近射程使用,但枪托问题不得不说是Spectre M4冲锋枪的一个重大缺点。
独特的4排大容量弹匣是Spectre M4冲锋枪的另一种著名特征,不过4排弹匣并非它的首创。弹匣容弹量有30发和50发两种。弹匣由两个托弹簧、一个托弹板和分隔开的两个双排弹匣组成,弹匣外形像一个不对称的瓶状体,&瓶颈&以下是由隔板隔离成的两个双排弹盒,在&瓶颈&处转变成传统的双排弹匣。50发弹匣的长度为210mm,和一个传统的30发双排弹匣长度相若;而30发弹匣的长度也仅有160mm。
4排弹匣的内部构造
该枪的机械瞄准具由可调柱形准星和U形缺口照门组成。
空枪重 2.9 kg
枪管长 130 mm
全枪长 枪托展开 580 mm
枪托折叠 350 mm
理论射速 850 RPM
有效射程 250 英尺(76.2 m)
弹匣容量 30、50 rds
Spectre M4冲锋枪除标准的冲锋枪外,还有另外4种不同的变型枪。
Spectre C卡宾枪&&这是一种半自动卡宾枪,它具有原型枪的基本特征,但只能半自动发射,枪管也加长至420mm。
Spectre P手枪&&与卡宾型类似,也是只能半自动发射,也具有原型枪的基本特征,但没有枪托和前握把,并采用标准枪管。该枪除9&19mm口径型外,还有.40 S&W口径型(配35发4排弹匣)和.45ACP口径型(配32发弹匣)。但由于该枪的重心靠前,因此单手射击并不容易打得准。
Spectre PCC警用小型卡宾枪(Police Compact Carbine)&&和C型卡宾型相似,也是只能半自动射击,但采用较短的229mm枪管,发射9&19mm和.40 S&W手枪弹,同时可加装枪口消焰器、枪口消声器和光学瞄准镜。
鹰式卡宾枪&&该型号与PCC型完全一样,除了它发射的是意大利民用市场特有的9&21mm手枪弹。
《》游侠专题站:
kiparis-----OTs-02&柏树&冲锋枪
OTs-02 Kiparis(俄文КИПАРИС,意即&柏树&)冲锋枪是由图拉的中央运动和狩猎枪械设计局(TSKIB SOO)在1990年代初期为俄罗斯警察和MVD(内务部)研制的,目前也正被MVD和俄罗斯警察所采用,包括OMON和SOBR等特种部队。
OTs-02采用自由式枪机工作原理,机匣是由钢板冲印成形,弹匣在扳机护圈前插入,握把由工程塑料制成。OTs-02用直形盒式弹匣供弹,20发或30发容量,钢制枪托可以折叠到机匣顶部,托底板有橡胶缓冲垫。OTs-02与KEDR/KLIN的性能与很接近,总体结构也基本相同,也可以安装可卸式消声器和激光指示器,不过在外表形状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而且OTs-02的枪管稍长一点,尺寸也稍大一点。
全长 枪托折叠 317 mm
枪托展开 590 mm
空枪重 1.57 kg
枪管长 167 mm
射速 600-900 RPM
弹匣容量 20 / 30 rds
有效射程 100 m
《》游侠专题站:
美国伊萨卡37M式霰弹枪
美国伊萨卡公司设计生产的37M式和P式12号霰弹枪,主要供警察部队在防暴斗争中自卫和威慑、击伤暴徒用。
伊萨卡37M式和P式12号霰弹枪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能经受苛刻使用条件的考验。
这两种型号霰弹枪都采用推拉式枪机,管状弹匣供弹。弹匣容量有5发和8发两种。容弹量为5发的枪,枪管长度有470mm和508mm两种规格;容弹量为8发的枪,枪管长度只有508mm一种规格。各种型号、规格的枪,其表面都经过磷化处理。
这两种枪发射12号霰弹。
口径----12号
自动方式----推拉式枪机、连发
供弹方式----管状弹匣
容弹量----5发或8发
枪管长----470mm或508mm
全枪质量----2.94~3.06kg
配用弹种----12号&2 3/4in霰弹
《》游侠专题站:
可能是由Olympia Arms Company获得的专利,然后由Iver Johnsons Arms & Cycle Works于1940年制造的.相当古老的枪,据说专利自日取得.
=========================================================== HS-10
High Standard 的HS-10霰弹枪.1968年申请的High Standard专利,到1970年获得通过.
这种无托设计的霰弹枪的构思起源于1957年美国一名警长Alfred Crouch 的大脑中.他将一个单手霰弹枪设计装置安装在一把雷明顿霰弹枪上,从而使得霰弹枪可以自动装弹.并将这种装置提供个各个霰弹枪厂家.他把他的装置装载护木上.之后他卖掉了自己的设计.而High Standard公司则在取得这项技术后在1965年重新设计了该装置.将原来铝制的外壳换成塑料的,然后分为三个部分.提把在顶部,有瞄准架和一个手电筒.于是该枪的核心系统则成为:导气式,自动装弹的High Standard Flite King霰弹枪.
最初HS-10A和其改进型HS-10B被卖给执法机构以及民用市场.照理说应该前景不错,但是其可靠性较低,而且弹匣容量也较低,只有4 ROUND.
在美国警务部门流行了一阵后就很快退役了.
类型: 导气式,半自动
口径: 12 号(二又四分之三英寸- 70毫米马格南口径)
全长: 686 mm (27 in)
枪管长: 457 mm (18 in)
净重 3.63 kg-不带子弹和手电筒.
装弹量:枪管下的弹匣内4发
《》游侠专题站:
Model 39-2 ASP
这种9mm ASP手枪的底把上虽然有S&W和Model 39-2的标记,但该枪并非S&W公司的产品,而是纽约市Seventrees, Ltd公司的一个枪匠Paris Theodore在1970年代用史密斯-韦森39型手枪改装而成。该枪的设计是根据美国政府提出的隐蔽携带手枪的需求而设计。切短了套筒和握把长度,把扳机护圈的形状作了修改,在护圈前增加手指凹槽。套筒右侧增加了手动保险/待击解脱柄,这样左右手都可操作保险开关。为了方便在衣袋里出枪而不受阻碍,该枪取消了准星,只用延长的凹槽形照门作概略瞄准用。另一个有意思的特征是使用透明塑料制的握把侧板,射手可以很容易观察到弹匣余弹量。
类型: 全自动
口径: 9x19 mm 鲁格/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长: ~ 173 mm
枪管长: ~83 mm
装弹量:7发
《》游侠专题站:
马卡洛夫PM / PMM手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人总结战时的经验发现手枪在实战中使用率极低,再加上托卡列夫手枪的一些固有缺点,因此决定开发新的军官自卫手枪,要求比托卡列夫手枪更紧凑、更安全和停止作用更大的半自动手枪。可能是受到帝俄时期曾装备过的勃朗宁FN M1903的影响,有人建议采用自由枪机,因此需要一种威力尽可能大但又要适合简单的自由后坐式枪机的手枪弹。为此,苏联工程师Boris V. Syomin首先研制了一种名为PP39的9&18mm手枪弹,并于1940年6月提交靶场试验。这种PP39手枪弹就是后来的马卡洛夫手枪弹的真正前身,在西方和中国的资料上,一直认为苏联的9&18mm手枪弹是抄袭德国的9mm Ultra弹,但实际上早在二战前苏联人就已经在研制9&18mm弹,只是在战后借助德国9mm Ultra弹使之完善,而且苏联弹与德国9mm Ultra弹和战后类似的9&18mm警用弹都不通用,因为苏联弹的弹头直径更大。
马卡洛夫(Nicolai Fedorovich Makarov生于1914年,1974年退休,1988年去世)在1940年代未期开始设计他的自卫手枪,并命名为马卡洛夫手枪(俄文为Пистолет Макарова,相当于英文的Pistolet Makarova),缩写为PM(俄文ПМ)。由于PM的结构与德国的沃尔特PP近似,因此在许多资料上都认为马卡洛夫是模仿德国手枪。但事实上PM有很多鲜明特点, 比如固定销很少, 零件总数少, 尽可能一物多用,并非完全基于沃尔特PP。同时所采用的9&18mm手枪弹也被称为马卡洛夫手枪弹(或PM手枪弹)。在1951年,苏联红军决定采用马卡洛夫PM手枪作为新的自卫武器,并一直服役到20世纪未,除前苏联/俄罗斯外,在中国和其他前华约国家也有仿制。在2003年马卡洛夫手枪正式被新的Yarygin PYa手枪代替,但在逐步淘汰之前仍然有相当多的数量在俄罗斯的军队和执法机构服役。
马卡洛夫手枪采用简单的自由后坐式工作原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在当年是同时代最好的紧凑型自卫手枪之一。射击时火药燃气的压力通过弹壳底部作用于套筒的弹底窝,使套筒后坐,并利用套筒的重量和复进簧的力量,使套筒后坐的速度降低,在弹头离开枪口后,才开启弹膛,完成抛壳等一系列动作。马卡洛夫手枪的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双动发射机构。保险装置包括有不到位保险,外部有手动保险机柄。马卡洛夫手枪采用由固定式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在15-20米内时有最佳的射击精度和杀伤力。其钢制弹匣可装8发PM手枪弹,弹匣壁镂空,既减轻了重量也便于观察余弹数,并有空仓挂机能力。
在20世纪最后十年间有许多改进马卡洛夫手枪缺点的试验,最明显的缺点是较低的停止作用和杀伤力,以及小容量的弹匣。首先,改进的弹药采用更轻的弹头和燃速更快的发射药颗粒,新枪弹的初速为430米/秒,比原来的9&18mm弹的315米/秒要快,使枪口动能提高到1.7倍。增大容弹量的马卡洛夫手枪改进型与新弹药同时研制,弹匣容量增加到12发,改进型把原来形状纤细的握把改成可以适应较厚弹匣的形状,握把嵌板也作了改进。改进型马卡洛夫手枪被定型为PMM(俄文ПММ,即马卡洛夫手枪改进型的缩写),而新的枪弹也同时被定型为9&18mm PMM弹。PMM手枪既可用标准的PM弹也可以用改进的PMM弹,其使用对象为军队和执法机构,但显然销售运气并不好。最后俄罗斯军队决定采用一把全新的、更有希望的手枪,就是同样由州立Izhevsk机械局设计的Yarygin PYa。
《》游侠专题站:
python &蟒蛇&转轮手枪
1986年,在美国洛杉矶地区的两大警察局LAPD和LASD跟随美国军方的选择,决定采用伯莱塔92F作为其属下警察的标准佩枪,替换掉原来所佩的柯尔特&蟒蛇&.357转轮手枪,从而掀起了美国警用手枪从转轮手枪转向大容量半自动手枪的大浪潮。从那一年起,著名的柯尔特&蟒蛇&.357转轮手枪在市场上象潮水一般退却了,不过其声望和市场价格却在悄然上升。在1993年之后,柯尔特公司已经不再批量生产&蟒蛇&手枪,想要收藏这种经典转轮手枪的人只能购买二手枪,或向枪厂高价订购。
&蟒蛇&(Python)是柯尔特公司生产的一种.357马格南口径转轮手枪,该枪在1955年正式推出,最初的打算是想设计一种加强型底把的.38特种口径单/双动击发的比赛级转轮手枪,结果由于偶然的决定,最后造就了一支以精度和威力著称的.357口径经典转轮手枪。
.357马格南口径转轮手枪弹(.357 Magnum)是由S&W公司研制的。S&W公司的设计人员以原来的.38特种转轮手枪弹(.38 Special)为基础,设计一种综合了良好侵彻力、平直弹道和较远射程的警用、自卫和狩猎用的转轮手枪弹,最后在1934年推出了现在的.357马格南手枪弹,这是最早的马格南手枪弹,从此手枪弹高速进入马格南时代。虽然.44马格南、.454 Casull、.41马格南等还有多种威力比它更大的马格南弹,但.357马格南弹却是更极好的自卫枪弹,其停止作用强,侵彻能力高,初速比起.38 Special弹大大提高,枪口动能也提高了2倍多,在近距离内甚至可以猎鹿。而射击时的后坐感适中,一般人都能承受,不像上述那些更大威力的马格南弹那么难以掌握。
这种口径还有一个特点,一把.357马格南口径转轮手枪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38 Special弹应急,但反过来一把.38 Special口径的转轮手枪却不能接纳.357马格南弹。虽然这两种枪弹的弹头直径和弹壳直径相同(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上都是9mm口径),但.357马格南弹的弹壳加长了2.5mm,因此.38 Special口径转轮手枪的弹巢装不进.357马格南弹。
&蟒蛇&手枪是一种双动击发手枪,但也能用手扳下击锤进行单动射击,弹巢(转轮)向左侧摇出进行退壳和装填。击发机构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由柯尔特专门店或专业枪匠进行调整,使扳机扣力更轻柔。由于最初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特别坚固的手枪,因此&蟒蛇&转轮手枪的设计是在一个.41口径转轮手枪底把(转轮座)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该枪特别坚固和耐用,底把内有保险装置和柯尔特专利的转轮定位器(当击锤待击时固定转轮)。标准的&蟒蛇&手枪采用胡桃木握把,而警用型多为带手指凹槽的橡胶握把,虽然橡胶握把的外形不如胡桃木握把那般经典漂亮,但手感好,而且有助于控制后坐力。
枪管是螺接进底把的,枪管上面有一个斜坡形的肋条,根据枪管长度的不同,肋条下与枪管外壁之间分别内有1~4个排气孔式的长形孔洞,这样的设计据说是防止大量射击后枪管表面的热气影响瞄准视野的。在枪管下面有一直延伸到枪口端面的枪管下凸耳(underlug),枪管下凸耳里面挖空,因此重量并不大,退壳杆收容在枪管下凸耳中。
&蟒蛇&手枪的战斗型机械瞄具很适合快速瞄准。片状准星用销子固定在枪管顶肋条骨顶的斜坡上,可以在枪厂或通过专业枪匠更换,准星嵌有橙色的塑料片,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也容易使用;缺口式照门也可以拆卸和更换,可用改锥来调整风偏和高低。所有的型号都能安装瞄准镜,瞄准镜架固定在肋条上。
&蟒蛇&手枪有4种不同长度的枪型,最初推出时只有6英寸枪管型,后来针对不同的需要分别推出了枪管长度为2.5英寸、4英寸和8英寸的型号,通过肋条内的假排气孔数目能辨认出这些型号来。
2-1/2英寸型长度最短,适宜隐蔽携带,可供平民自卫或便衣警员使用,枪管上方的肋条内有1个假排气孔;
4英寸型的长度最适合让制服警员携带执勤,肋条内有2个假排气孔,当年洛杉矶的警察就使用这种型号,另外也适合作为平民自卫的武器;
6英寸的枪管能使.357马格南弹达到较高的速度和较好的精度,而且外形也漂亮,因此是最流行的型号,许多人把6英寸型&蟒蛇&用于收藏、比赛、精度射击、自卫或只是作为叮当枪(plinking gun,指射击一些叮当作响的物体纯粹用于玩乐的枪械),这种型号的肋条内有3个假排气孔;
8英寸型&蟒蛇&是专门为猎人生产的,有4个假排气孔。&蟒蛇&手枪的准确性极高,可与马努汉MR-73(Manurhin)或SIG P210等以精度著称的手枪相妣美,因此也有人用于射击比赛。
带手指槽胡桃木握把的6英寸型&蟒蛇&手枪
带手指槽橡胶握把4英寸型&蟒蛇&手枪
&蟒蛇&手枪的表面处理极好,原本有两种处理方式:烤蓝和镀光亮镍。烤蓝的手枪表面呈现带有点淡紫的深蓝色,再没有其他烤蓝的转轮手枪能与柯尔特的&蟒蛇&相比,洛杉矶警察使用的&蟒蛇&主要就是烤蓝型;而镀上半光亮镍的&蟒蛇&即使在放置许多年后其表面仍然是非常光滑。在镀镍型号停产后,改用了更耐用的不锈钢型&蟒蛇&,柯尔特公司对于不锈钢型&蟒蛇&也有两种表面处理方法,一是传统的&拉丝加工&,用刷子在表面来回刷磨,虽然处理后会失去明亮的光泽,但表面较不易划伤,即使有轻微划伤也不容易看得出来;另一种是仿电镀漆处理,配合柔和的光学技术能反射出明亮高光泽的仿镀铬金属效果,使其表面有如镜子般完美光滑。
令人信赖的可靠性,比赛级的射击精度,华丽的表面处理,使&蟒蛇&手枪在刚推出不久就受到民间爱好者的青睐,被称为&柯尔特的卡迪拉克&,并迅速进入执法机构市场,而&蟒蛇&手枪的美学设计也受到推崇,它的风格特征被许多其他枪厂所效仿,尤其是全长的枪管下凸耳设计,但这些效仿者们始终不能像&蟒蛇&那样集美观和优异性能于一体并受到追棒。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执法机构开始流行使用大容量半自动手枪后,&蟒蛇&手枪最终还是连同其他的警用转轮手枪一起被各种各样的大容量弹匣半自动手枪所取代。在1993年停产后,柯尔特公司转而大力推销新的&眼镜蛇王&(Kingcobra)转轮手枪,其外形特征与&蟒蛇&手枪有延续性,但许多人仍然喜欢经典的&蟒蛇&。今天这种转轮手枪只能向独家的柯尔特订货商订购,零售价格在1000美元以上。
8英寸型&蟒蛇&手枪
《》游侠专题站:
捷克的国营切斯卡&兹布罗约夫卡公司(Ceska Zbrojovka)位于乌尔斯基&布罗德市(Česk& zbrojovka Uhersk& Brod),从1936年以来一直在生产军用、执法机构和运动用的轻武器,此外还有精密机械、飞机部件和发动机等其他业务。在该公司生产过的多种产品之中,最为人所熟悉的就是著名的CZ 75手枪。这虽然是一把由东方集团国家所生产的手枪,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特殊的设计,但却是集多种手枪的优点于一身,手感舒适、性能可靠、精度良好,而且其造工一流(虽然说不上是&精良&),价格也不高,所以在西方国家备受推崇,而且还被许多厂家仿制成不同的型号。
CZ 75手枪是由一对工程师兄弟约瑟夫&库斯基(Josef Koucky)和弗朗泰斯克&库斯基(Frantisek Koucky)一起研制的,当时他们按照中央政府要求设计一种采用大容量弹匣、双动板机的制式手枪,虽然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是华约成员国,但这一型手枪却要求设计成发射9mm北约标准手枪弹。
库斯基兄弟在比利时FN&大威力&勃朗宁手枪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诸如S&W M39、SIG P210等多种手枪的优点,最后在1975年推出了CZ 75半自动手枪。这种手枪在1976年开始生产,并装备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和警察,当军队和警察都装备了CZ 75之后,CZUB便出口到其他国家,一开始是通过一家名叫Merkuria的出口公司出口到中美洲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然后慢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冷战时期,在CZ 75手枪之前,欧美市场上几乎没有商业销售的社会主义国家研制的手枪,所以西方人刚开始接触CZ 75手枪时,最初是由于新鲜感和便宜而受到欢迎。但随后人们就发现CZ 75手枪的性能可靠,完全可以作为军事手枪;但精度也相当高,可用于射击比赛;再加上价格便宜(最近涨价了,前些年CZ 75手枪在美国的网站和枪店一般卖400美元左右,现在要500美元左右),因此CZ 75被认为是性价比相当高的手枪。
CZ 75系列手枪是一种采用枪管短后坐、勃朗宁闭锁式设计的自动手枪。枪管在弹膛下方有闭锁凸耳,与底把上安装的开闭锁突起零件配合引起枪管的摆动。枪管进入套筒内闭锁,枪管顶部有两个闭锁突笋,位于抛壳口前方。
与大多数的半自动手枪不同的是,CZ 75采用与SIG P210相似的套筒/底把配合方式。也就是手枪底把上的套筒导轨是从外侧整个嵌入套筒外侧的导槽内,而大多数半自动手枪的方式则是底把上的套筒导轨是从内侧嵌入套筒内侧的导槽内,CZ 75的设计可以减少套筒的横向松动,闭锁紧密,这正是CZ 75系列精度较高的原因之一。
大多数型号为单/双动击发,并在底把上有手动保险柄和外露击锤。自1980年代后期以后,所有的CZ 75式手枪都增加有自动击针保险,这些型号均加上&B&字母后缀,如CZ 75B等。在一些较新的型号上开始用待击解脱杆代替手动保险柄,如CZ 75BD、CZ 75 P-01等。还有一些型号采用纯双动击发机构,没有手动保险,并使用尺寸较小的击锤(CZ 75 DAO)。此外还有一些是纯单动型,底把上有手动保险,这些是为IPSC比赛专用的型号(CZ 75 BSA)。在这些所有的型号中,手动保险柄或待击解脱杆都位于底把左侧,与空仓挂机柄一样。CZ 75还有一种双手操作型,重新命名为CZ85,其特点是左右两侧都有手动保险和空仓挂机柄,左右手都能操作。
所有的标准尺寸型CZ 75都是全钢结构,套筒和底把都是模铸而成。有一些紧凑型如CZ 75 P-01是用钢套筒和铝制底把。
CZ 75也是在在勃朗宁&大威力&手枪之后最早采用双排大容量弹匣的9mm手枪之一,但手枪的握把周径极小,适合手掌较小者使用,而且形状、角度在人体工程学上俱佳,握持射击时手感舒服,指向性好。握把护片有胡桃木和塑料两种。CZ 75的袖珍型与基本型的底把相同,但套筒和枪管短了20mm(.78寸)。紧凑型有较短的握把底把,只有13发弹匣容量。(标准弹匣也能使用,但会从握把的底部凸出)。
CZ 75的早期型采用15发弹匣,现在的型号有16发的弹匣(9mm标准尺寸型),12发弹匣(.40型)或13发弹匣(9mm紧凑型)。针对北美民用市场,也有10发弹匣销售。
枪管锤锻而成,内有6条右旋膛线,缠距1/9.7。
CZ 75手枪的击发机构稍微有点复杂,加上工艺问题,所以扳机感稍为有点硬。这是CZ 75手枪的一个主要缺点,尤其体现在新枪上,新枪配新手不容易打出好的成绩。而CZ 75手枪的另一个缺点是不大好分解,改装也不大容易,所以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和经验,建议不要自己打磨扳机系统。
CZ 75手枪分解步骤为:首先按压弹匣卡笋,拔出弹匣。确认弹膛内没有枪弹后,向后拉动套筒,直到套筒左后方的分解线与套筒座上相应的分解线吻合。此时,按压套筒卡笋,并拔出套筒卡笋。然后。从套筒座上取下套筒和枪管组件。轻按复进簧,取出复进簧,并从套筒内取出枪管。对枪进行清洁时,一般分解到此为止。
CZ 75的标准型配有固定式机械瞄具,&战术&型或比赛型通常配可调整的照门。
CZ 75系列的主要型号有:
标准型:CZ 75、CZ 75B、CZ 75B单动型、CZ 85、CZ 85B、CZ 75BD、CZ 75 DAO、CZ 75 SP-01
紧凑型:CZ 75紧凑型、CZ 75 PČR Compact、CZ 75 P-01、CZ 75 D Compact、CZ 75 P-07
此外还有特殊型号,如IPSC比赛型、转换成小口径练习枪的CZ 75 Kadet,还有可全自动射击的冲锋手枪型
目前,CZ 75系列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除了在民间受到欢迎外,也广泛装备执法机构和安全机构。
CZ 75手枪也广泛地被仿制。比较流行的CZ 75仿制型有:美国Bren Ten、意大利Tanfoglio系列、以色列IMI杰里科941、瑞士ITM AT-84、瑞士斯芬克斯系列、中国北方工业NZ75、土耳其克伦奇2000、美国春田P9、英国喷火。
最早的CZ 75型手枪其实出过两种型号,虽然扳机护圈都是一样的,但仔细观察底把前方,会发现早期型和后期型(有一个凹位)是不一样的。早期型CZ 75大概在年间生产。
全枪长 206 mm
枪管长 114 mm
全枪高 138 mm
全枪宽 35 mm
空枪重 1000 g
弹匣容量 16 rds
《》游侠专题站:
&WA 2000狙击步枪
瓦尔特WA2000狙击步枪由卡尔&瓦尔特公司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研制,首次亮相是在1982年,其后被德国和几个欧洲国家的一些特警单位所少量采用。在当时,许多高精度狙击步枪的设计往往都是以一些运动步枪或猎枪为基础改进而成的,但WA2000与众不同,该枪是完全以军/警狙击手为唯一目标用户所作的全新设计。该枪设计优异,射击精度极高。
由于WA2000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以质量和精度为首要目标,不计制造成本,结果导致售价昂贵,乏人问津,结果产量和销售量都相当有限。据估计,大约只生产了176支WA2000步枪,在1988年11月就已经停止生产。在1988年的时候,每枝WA2000售价大约9,000至12,500美元,还不含瞄准镜。一共只有15支出口到美国(另一说法是34支,但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可靠),其中有11支为Earl J. Sheehan, Jr.(瓦尔特美国分公司的总裁)私人拥有。由于数量罕少,当前在美国市场的售价高达75,000至80,000美元,但即使如此,美国有些狙击枪爱好者或比赛射手还是把这把可遇不可求的昂贵步枪视为&梦想步枪&,因为这枪不仅罕有(有继续升值的潜力),更因为这把半自动狙击步枪的射击精度非常高。现在在瓦尔特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还可以看WA2000的订购信息,有几种口径供选择,但没有标价,看来是仍然可以按订单进行生产,据Earl J. Sheehan, Jr.本人的确认,订造的价格也就是75,000美元一支。
WA2000采用无托结构,枪管长有650mm,但全枪长度却只有905mm,不足一米,相当紧凑。而美军的M24枪管才610mm,全枪长却有1092mm。
WA2000设计时的弹膛是以.300温彻斯特-马格南口径为基础,有效射程远远超出了800米,其他的可选口径有7.62&51mm北约标准口径和7.5&55mm瑞士口径。
WA2000是一种半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回转枪机,短行程导气活塞位于枪管下方。机头有7个闭锁凸耳,机头进入弹膛尾部闭锁。
沉重的比赛级枪管为自由浮置式,螺接在机匣上,位于两根铝合金支柱构成的步枪框架之间,在步枪框架下面有木制前托,框架上面有瞄准镜架和两脚架安装点。枪托的长度不可调,但托底板的高低和贴腮板高度可调,扳机力也可调,虽然是无托结构,但扳机力相当轻。整个发射机构可作为一个独立部件从框架上拆除,方便野战维护。
WA2000使用单排可拆卸盒形弹匣供弹,弹匣容量为6发。弹匣插在握把后面。
WA2000狙击步枪没有机械瞄具,配用可快速安装拆卸的瞄准镜。通常配的是施密特-本德的2.5~10x可变倍瞄准镜。在夜间使用时可安装PV4夜视瞄准镜。
WA2000一共生产了两种型号,但这两种型号没有独立的名称,所以人们一般把最早生产的WA2000称为第一代,后来的型号称为第二代。
第一代WA2000的最在特征是圆筒形的消焰器,此外枪管表面有凹槽,既可减轻重量,也可增强散热效率。
第一代的消焰器
第二代的消焰器
但第一代WA2000的导气系统有些问题,所以很快就改进为第二代。第二代WA2000除了改进导气系统外,还降低了后坐力,并采用&鸟笼&型的消焰器,且有制退效果,又取消了枪管表面的凹槽,及改进两脚架的结构,虽然枪管更重一些,但改进后的导气系统和枪管使第二代WA2000比第一代更准确。而且瓦尔特又缩短了第二代WA2000的铝合金框架和木质前托的长度,因此第二代WA2000的重量仍然维持在与第一代相近的程度。
全枪长 905 mm
枪管长 650 mm
枪重 空枪 6.95 kg
含实弹匣 7.35 kg
弹匣容量 6 rds
空弹匣重 0.4 kg
《007》系列《黎明生机》(The Living Daylights)中詹士邦手上的WA2000
《》游侠专题站:
只要是玩过CS(反恐精英)这款游戏的玩家,没有不知道AWP大名的吧.而AWP是&北极战争警察&(Arctic Warfare Police)的缩写,即AW的警用型,或称为反恐型。军用型则是AW/L96A1.
AW是的AW枪族的基本型。AW步枪原本只有7.62mm NATO口径型,在1998年,AI公司推出了5.56mm NATO口径的AW。标准的AW机匣长225mm,圆柱部直径30.5mm,抛壳口位于机匣右侧,长78mm。机匣由一整块实心的锻压碳钢件机加而成,壁厚,底部和两侧较平,整体式的瞄准镜导轨通过机加生产在机匣顶部。机匣通过弹匣座附近的螺丝固定在一个铝合金底座上。
机头上周向均匀排列有3个经过热处理的闭锁凸笋,闭锁时枪机旋转60度,通过3个闭锁凸笋与固定在机匣前桥(front action bridge)上的闭锁环扣合而实现闭锁。闭锁环螺接在机匣内弹头入口处,这样既简化了枪管的制造,又可在闭锁间隙增大后对闭锁环进行更换。为保证闭锁时间最短,击针行程为6.6mm。机匣前桥及直径20mm的枪机上有泄气孔,当枪弹出现故障时可排出高压燃气,防止出现炸膛的危险。枪机套(bolt shroud)上有一个3位置的击针保险杆,向前推为解剖保险,武器待击;中间位置为击针保险,但枪机可以运动;后方位置为击针和枪机同时保险,枪机不能开锁。
枪机后部拉机柄周围有数条纵向铣槽,它们的作用是,在枪里进水并洁冰的情况下,枪机不会冻结,射手仍可以完成装填动作。该枪被命名为AW也是这样缘故。拉机柄稍微向后弯,而不像一般狙击步枪那样向下弯曲,这样,枪的侧面则显得平滑。
击针行程0.26英寸(约6.6mm),击针簧力很大,开火非常迅速。在黑暗中射击,射手可以凭触摸而感到击针已待击,因为此时击针明显突出于枪机后部。
不锈钢枪管螺接在机匣正面,浮置式枪管的设计使准确性只受到枪管因素的决定,不被其他因素所左右。枪膛内有6条右旋膛线,缠距12英寸,AW步枪能达到0.75 MOA,据说在600码(约550m)距离上发射船形尾比赛弹的散布直径能小于2英寸(约51mm)。北约测试中心曾进行了25,000发的可靠性测试,表明AW的枪管非常耐用。而在不降低狙击精度的情况下,其枪管寿命可达5000发。目前有两个枪管生产商为AW供应枪管:澳大利亚的Maddco Arms公司和苏格兰的Border Barrels公司。
为提高射击精度,大多数比赛枪都采用微力扳机,但狙击手在战斗紧张的情况下使用微力扳机可能出现误触发的情况,因此使用中等扣力的扳机更为适合。AW步枪采用的两道火板机其板机扣力在3.3~4.4磅(1.5~2.0kg)之可调,扳机力可通过一个调整螺加以调整,也可用扳手调整。
枪口制退器为可选配件,英军装备的L96A1则没有安装制退器。而AI公司还随枪提供有一种简易消音器,这种消声器并不是与亚音速弹配合使用的,仅仅是减小枪口噪声和地面扬尘。一般情况下,狙击手单发射击的声音会被环境嘈杂声和战场上的各种武器射击声淹没,但如果狙击手必须单独地或在前沿阵地对敌射击,最好拧上这个消音器以减小被敌方发现的机会。
枪托为后托带拇指孔的运动形枪托设计,小握把是其组成部分。枪托材料为纤维增强尼龙,由左右两部分组成,中空,2片枪托通过8个六角螺丝固定在铝合金底座上。枪托的一侧可从底座上拆出来以便维护作业。全枪有5个背带环,3个在前托上,2个在后托上。通过增减橡胶托底板与枪托之间的10mm或40mm厚的黑色填充块,枪托很容易地从12英寸调整到14英寸以上。如果有需要,可在后托上增加贴腮板,贴腮板也是通过螺柱闩在底座上。
折叠式的AW-F枪托在小握把后端上部与肩托连接部位有一铰链,按一下枪托右侧铰链处的按钮,后托可向左折叠,并通过一个孔套扣住位于扳机上部的突起锁定在折叠位置。
枪弹由机匣下的可卸式双排钢弹匣供弹,容弹量10发。折叠式两脚架由合金钢制成,通过前托内的一个通孔,用螺柱直接闩在底座上,并用一锁紧装置锁定,其安装、拆卸都很方便。两脚架可向前或向后折叠。展开时张开角约15度,左右各有5度的偏转角。腿架的长度从6英寸至10英寸可调(152mm至254mm),腿架的长度调节是用弹簧卡销定位的,每隔3/4英寸(约19mm)有一个定位卡槽。
瞄准镜箍座是由一整块铸造的铝合金上用机器生产出来,每个瞄准镜箍座通过一根钢制的柱销固定在机匣顶部。此外,基座有三个大形的六角螺丝固定,安装很容易,拆卸重装后能保持原有的归零。AW步枪配用的瞄准镜一般为MkⅡ军用瞄准镜,这是由AI公司设计并由德国的施密特-本德公司生产。MkⅡ有4种不同规格,分别为固定倍率的6&42和10&42,可变倍率的3~12&50和4~16&50。AI公司设计的密位点分划即使在较暗的目标背景中也较容易地辨别出来,而且有辅助测距线。风偏调整旋钮的调整范围有&6个密位(&20 MOA),而高低调整旋钮则有13个密位(65 MOA)。MkⅡ瞄准镜的光通过率超过90%,有黄昏和夜间射击能力。在瞄准镜的光学部件上连接有激光防护滤镜,其激光防护级别为L5,以防射手被敌方的激光射线刺激而目眩甚至失明。瞄准镜还有两个防尘盖,目镜盖兼做透明的、对比度高的黄色滤光镜。作为装在物镜上的附件,还有一个遮光罩,以防狙击手因物镜反光而暴露目标。
当瞄准镜损坏或对付近距离内突然出现的目标时,射手可利用后备机械瞄具应急。机械瞄具的照门是几乎垂直固定在枪机后端的一个圆盘,圆盘可以旋转,其上有7个大小不同的孔,可以根据不同的射程(200~600m)旋转到最上方位置作为照门。准星安在枪口上,两侧有护翼。
像不像钱队和麦克米兰
5.56&45 NATO
7.62&51 NATO
46.5& (1180mm)
26&(660mm)
13.0 lb (5.9kg)
13.65 lb (6.2kg)
《》游侠专题站:
PSG-1狙击步枪
HK公司不仅想占领军用狙击武器市场,还想占领警用狙击武器市场。但G3/SG1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它始终是按军用自动步枪要求设计的。而狙击手则需要一种高命中精度的专门武器,在较远距离上对付单个或数个目标。为此,HK公司在G3步枪的基础上开发出专门的狙击步枪PSG-1。
PSG是德文&Pr&zisions sch&tzen gewehr&的缩写,意思是精确射击步枪。而PSG-1也的确是世界上最精确的半自动步枪,在300米的距离上它保证可以把五十发子弹全部打进一个棒球大的圆心!不过也是最贵的。单价约10,000美元,加上两年后备零件和售后服务合同,没几个人买得起。
PSG-1的基本结构与G3相同,但使用了加厚的重型枪管,所以全枪重量比较大。重枪管的主要是在射击时依靠枪管自身的重量减小枪管的振动,基于同样的目的,枪口部没有安装消焰器、制退器之类的任何枪口装置,大多数狙击步枪都有这样的设计。
PSG-1作为世界上最精确半自动步枪之一的原因是因为它控制得极其严格的制造公差,所有的零件几乎是完全的结合。出厂试验時,每一支步枪都要在300米距离上持续射击50发子弹,而弹着点必须散布在直径8cm的范围內(相当于1 MOA)。
PSG-1的握把为比赛步枪用的握把,塑料枪托的长度可调,枪托上的贴腮板高低可调,射手可以调节到最舒适的长度和高度。PSG-1的扳机力比G3轻得多,这也是狙击步枪的同通特性。另外PSG-1不像其他军用狙击步枪那样装有应急的机械瞄具,而只采用望远式瞄准镜。PSG-1可以选用两脚架或三脚架支撑射击,两脚架比较方便,但如果要求高精度,用三脚架会更稳定。HK公司原配的瞄准鏡是Hendsoldt 6x42,但一些用户会另外购买倍数更大的瞄准镜。
重量 8.10 kg
枪管长 650mm
膛线 4条,右旋,多边形
全枪长 1208 mm
全枪宽 59 mm
全枪高 258 mm
弹匣容量 5、20 rds
扳机力 1.5 kg(3.3 lbs),可調整。
有效射程 800m
《》游侠专题站:
china lake
资料:无 M72 LAW
曾作为美军制式单兵火箭筒的M72 LAW(Light Anti-armor Weapon,轻型反装甲武器)原本是由美国赫西东方公司(Hesse Eastern Company)在1958年开始研制的,是一种单兵便携式、重量轻、一次性的反装甲武器,也可用于对炮位、碉堡,建筑或轻型车辆等次要目标进行破坏。M72于1962年定型并投入生产,在1964年开始大量装备美军部队,生产商改为塔利防御系统公司(Talley Defense System Inc.,)。M72在在越南战场上首次使用。由于早期的型号不太准确,经过改进瞄准具和火箭发动机后。M72在1971年停产,并被其改进型M72A1和M72A2所取代。
M72 LAW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概念:预封装的可以发射的火箭和使用后即弃的发射器。由于携带和使用方便,因此受到广泛欢迎,出口到其他国家并在挪威被特许生产,后来不只是被多个北约组织成员国所广泛采用,还被多个国家仿制和生产,例如英国和加拿大的66mm HEAT L1A1,前苏联仿制和生产(RPG-18和RPG-26),芬兰的66 KES 75(M72A2)和66 KES 88(M72A5),土耳其的HAR-66等等。随着复合装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使命召唤好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