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如何写出一篇高大上的论文英语教学论文

教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博学多才、厚积薄发。积累教研资料,有利于启迪思维、开阔思路,有利于梳理提炼教研课题,形成论文的论点、论据,在学习、参考、比较、借鉴、吸收的过程中,写出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积累教研资料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思考、创造的过程。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掌握他人最新的教研成果,借鉴吸收名家的好方法、好经验,更新知识、转变观念;通过思考,可以加深对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的理解,拓宽思维角度,明确自己教学实践中成功、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创造,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提出新观点,找出新方法,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创新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无疑会得到较大的提升,既能养成善于钻研、勤于笔耕的习惯,遇到问题能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课题的研究,又能不断发现教育教学新规律,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增强工作中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因此,积累教研资料是教师做好教研工作、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积累教研资料呢?

一、 用一个笔记本,记载工作中的问题与课题.

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天,我们总有一些感悟和问题发现,问题即课题。有些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需要长期探索和研究;有些问题,通过感悟和提炼就能形成教研素材或课题。如果不把它们及时地记录下来,加以时日和忙于事务之后,便会烟消云散,灵光不再。因此,要专用一个笔记本,把工作和学习思考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记载下来,以便在占有素材和深思熟虑之后,或深入研究,或撰写论文。对那些研究价值不大的问题和课题,加以时日之后,删除即可。

二、 用几个剪贴本,分门别类剪辑粘贴自己感兴趣的报刊资料。

搞教研、写论文,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如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哲学、美学的理论等等。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用几个剪贴本,把自己感兴趣的理论文章或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报刊资料,分门别类的剪辑粘贴下来,一方面便于学习吸收,另一方面便于写作时进行理论参考借鉴,再一方面便于了解课题研究的动态和深入程度,便于开阔视野,启迪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剪辑收集的资料越多,得到理论的支持就会越全面,知识经验和材料就越丰富,对撰写研究论文就越有利。

三、 利用网络搜索,下载保存有关课题的论文和论著。

确定了教研课题和方向,就要有目的、有方向地收集资料,弄清该课题有多少人在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有那些方面尚未涉及或深入下去,别人的研究与自己的研究思路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及措施有什么异同,研究结论如何,知此知彼,才能在参考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求得突破,才能避免走弯路、步人后尘,即所谓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只要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把有关的课题论文、论著下载保存下来,查阅学习,进行鉴别即可。

四、 制作一些卡片,摘抄教育名家名言。

当一个论题确定之后,需要用一些材料和事例来论证,论据要充分,论点要正确。用什么样的论据和论点来论证呢?教育名家的经典论述和名言,无疑会使自己的论证添彩,因为它们可信度高,影响大。因此,有心搞研究的教师,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要制作使用一些卡片,把名家名言和经典论述摘录下来,日积月累,将是一座论据和论点的宝库。在这方面,使用网络搜索和查阅工具书,如教育“名言集锦”、《辞海》、《辞源》等,也会事半功倍。

五、 建立文件夹,把课例、感悟、反思等写成日记和随笔文章。

搞研究除要有理论素养和材料积累外,还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积累。经验是教育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对实践中事例进行大量的比较、归纳、思考与总结才能得到的规律性认识的积累。作为一个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大量的实践课例、教育反思、经验材料要总结归纳,使经验变成文字性的东西,才能有发现和创造,才能有所前进。鉴于此,在微机上建立不同类型的写作文件夹,如写“教育札记”、教学后记、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等,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痛苦的思考和智慧的闪现,因循受挫与灵感创新,都倾之笔端和键盘,长期坚持,就会成为自己杏坛耕耘的一笔宝贵财富,撰写教研论文时事例论据就会信手拈来,文章自然会内容充实,富有说服力。

作者当年正读研二,每天都与各种英文论文相伴,我的英语水平也不高,属于工科内的相对平均水平,所以我来分享一点我的经验心得,希望论文季对大家有用。

英文论文之所以难读原因有二:

1)高密度的专业词汇以及英文论文写作的一些特殊表达形式,

2)一篇高端论文所研究的问题一般都很晦涩难懂,加上诘屈聱牙的论文式英语表达形式往往更令人不知所云。

对于专业词汇这一块,除了日常积累没有别的办法。

不过对于一个特定的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不会太多,在阅读过一两篇英文论文之后一些常见的专业词汇都可以熟练掌握,而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哪里读不懂可以直接用词典工具搜索,热门的一点的词汇都可以查得到,一些冷门生僻的词汇,你可以咨询你的导师~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去选择旁听一下相关科目的《专业英语》课程,会有很大帮助,不过对于研究生来说这块应该难读不大,专业英语可是复试面试时的必考科目。

关于英文论文写作的一些特定表达形式:

studied...",我举得例子比较简单,去看一些老外写的英文论文就会发现有时候一个很简单的语句,往往会变得很复杂。

这一块内容,只能通过自己日积月累的学习来加强自己阅读英文论文的能力了,多请教多读比什么方法都强,与学习英语一样,就是个积累的过程,虚不得。

以上内容都是针对”英语“阐述的,

下面说说”论文“这个东西。

论文作为一种学术性的文章,与其他的文章体裁有很大的不同,它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强调客观严谨严肃认真,对所谓的修辞文采之类巴拉巴拉的东西并不强调,所以一提到论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枯燥“。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读懂一篇论文呢? 一、充分利用论文的Abstract

Abstract往往包含这么几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

1.这篇文章研究了什么(为什么研究这个)2.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采用这个方法)3.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好在哪里) 通过摘要,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1.这篇文章与我的研究内容是否相关?

2.采用的方法是否新颖,我是否感兴趣?3.他的结果,是我想要的么? 以上三个问题,可以变化你阅读论文心中所带的问题,即:

1.他是如何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这类问题中的?(学习)

2.它的结果完美么?是否是充分必要的?保守性强不强?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总结+反思) 所以,阅读论文的Abstract,实际是你为阅读论文所做的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带着问题去读论文才最有效率,万万不可跳过Abstract。

二、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某领域,请认真阅读每一篇论文的Introduction

1.此问题的由来(历史)2.此问题在全世界内的研究进展(现状)3.引申出作者的研究动机 所以,Introduction部分可以理解为一篇简单的该领域内的文献综述,众所周知,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是研究者进入某一领域最好的教科书 ,所以,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某领域,还请认真的阅读每篇论文的Introduction,你可以详细的了解到你所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如今的进展,这是你爬上巨人肩膀的梯子。当然,如果你已经读过很多这一领域内的文献,对其历史与现状比较了解,大可跳过这一章节,实际上Introduction部分也是读起来最枯燥乏味的部分,尤其是英文的。而且相关的文章的Introduction也都大同小异。 这里啰嗦一句:如果你真的想对你的研究领域有个深入的了解,最好还是自己搜索一下近3-5年内相关的文章,自己总结一篇文献综述,写得好的话,没准儿还可以拿去投投稿哦~

三、Main results读不懂怎办?做笔记!还读不懂?那不读!

Main results是一篇论文的主体,所有精华都聚集于此,而且,越是好的论文,这一部分就越难读懂。 读这一部分最费时,所以,我建议读者还是采用一点投机取巧的办法:先去看Simulation examples。 理工科的学术论文的这一部分,主要是本篇论文所述内容的实际应用,大家可以先看这一部分,以甄别本篇论文对我是否有用,如果真的有用,那么大可放下心来仔细读读他的主题,如果最终发现他的结果并不完美,没什么借鉴之处,那么也就不必浪费那个时间了。此外,很多说的神乎其神的东西最终运用起来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这样是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作者的方法与结果的。读Main results这一部分,时常有智商被碾压的感觉,比如”他怎么就想到这么变形的...“”他怎么知道用这个方法的...“最悲剧的是,作者时常回写一句”obviously(显然可得)“,然后巴拉巴拉一大堆毫不相关的东西,我去!哪里显然了!难道我是个傻X吗?!嗯...没办法,既然跟作者比起来我是个傻X,那我就用傻X的方法吧,俗话说勤能补拙,读不懂,我就一笔一笔的写下来。Main results读起来会有这样的感觉:读到一半,居然忘了自己在看什么,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读这篇文章,忘了他到底在证明些个什么东西,还有就是每个环节都懂了,最后连在一起还是不懂...那么说明你的大脑已经跟不上伟人的脚步了,你需要一杆笔和一张纸。读一点,就在纸上做一点笔记,有问题标记出来,读完一遍之后回头看这些问题,或去查资料,或去请教老师,然后再读一遍论文,一篇好的论文,值得你去来回读个至少五遍的。 四、还是读不懂,怎么办?找它老子去

所有论文的研究方法都不是凭空”嗖~“的一下出现的,它也有它的来源,有它的发展轨迹,那它的发展轨迹去哪里找?在作者之前的论文里。如果这片文章你无法理解,可以去搜一下此作者(通常是第一、第二作者)之前的文章,嗯...我知道,谷歌学术被禁带来了很大不便...但是没办法...去各大数据库看看,去翻翻墙,总有办法的...在你把这篇文章第一第二作者近5年的文章都统统找出来之后,你最好按照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的读下来,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的前进,整理下来,记在纸上(别对自己的记忆力这么自信,请一定要写下来!)

这东西写在这儿不是为了凑页数的(尽管很多学术论文里的确有这个作用...)

可以参照前面的第四点,当你无法理解这篇论文的话的时候,除了去找这位作者之前的文章,引文也是值得利用的。 一篇小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在20篇左右,这里有很大一部分是Introduction部分所引用的,价值不大,抛去Introduction部分引述的文献,真正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往往不超过5篇,可以把这些文字下载下来,好好看看,感兴趣还可以去找这些引文的作者等等等等 ,怎么样,是不是有种大坝决堤,论文如洪水般涌来的赶脚了?嘿嘿,放心,挺过这次洪水,你就成了这一领域内的一个小专家了。

六、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论文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可以先去找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来读,如果找不到,可以读一读其他论文的Introduction部分(因为真的很少有人愿意写文献综述这种东西,费时费力,然而它有的确是入门者最好的选择,唉...尴尬),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废话啦。

选择论文, 最好失去选顶尖期刊的文章,质量有保证,至少也要是国际会议的。国内会议的,以及一些野鸡期刊刊登的东西,还是不要看了。 最后,还要啰嗦一句:有英文论文,就不要读中文论文!至少理工类的论文是这样!PS: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心得,由于我是学理工科的,所以以上观点都是建立在理工类的英文论文基础上的,是否适用于其他领域尚不了解,不过我个人感觉道理都是相通的。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首先, 你得清楚瞭解所有的英语教学法(产生背景, 理论基础, 优缺点等等, 以及别人对这些教学法有什麼样的研究)

再来, 你自己至少要对某一种或几种教学法有更深入的研究, 你得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突破点.

比如, 你不赞同某一教学法的某个理论, 或是你自己有一种新的教学法, 等等

多看看别人在这方面的论文吧, 把你自己的想法跟指导教授多聊聊, 也许就能找到自己论文的写作方向了~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尚秀秀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写出一篇高大上的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