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如何在Ns里面看你某个你画我猜游戏规则玩了多长时

视频:过去的一年之中,这10款NS游戏你都玩了吗?
&gtTOP--其他&NS发售一周年,你在这上面最爱的游戏是哪一款?
NS发售一周年,你在这上面最爱的游戏是哪一款?
日11时00分来源:
点击上边的“机核”关注我们,这里不止是游戏
日是任天堂新一代主机 NS(Nintendo Swtich)发售的日子,NS 最早的代号为 NX,并于日正式对外公开。
当时这台又是主机又可以称为掌机的小东西也引得玩家群体中不少的争论和质疑,但在一年后的今天再回看过去,似乎有些话题已经没什么讨论的必要了。
一年了,机核办公室里几乎全员都购入了 NS,每个人也都在这台主机上享受着不同的游戏带来的乐趣,那么今天就让各位与大家分享一下他们各自心中那些优秀的 NS 游戏吧(注:本篇文章中不会出现《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和《超级马力欧 奥德赛》的推荐,请直接买)。
无头的推荐:《星露谷物语》
《星露谷物语》是我在NS上最喜欢的游戏。我一直认为NS这个机子其实是个掌机,而不是主机。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在Steam上的游戏在NS会有更好的表现。《星露谷物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游戏在Steam的版本虽然很有意思,但是问题在于太耗时间,一直坐在电脑面前就很累。
但是上到NS之后,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躺着玩,随时随地拿出来玩,这是非常适合《星露谷物语》的。
他让我回忆起来自己曾经玩过《牧场物语》的那些时光,在夜里拿着GBASP偷偷的去后山收集蓝色药草,给自己喜欢的护士。
在深深的矿井之下一路到底,最后体力不支倒下。以及那些节日,那些NPC。
虽然我知道我是几乎不会再有机会回到矿石镇了,但是星露谷能让我再次感受到矿石镇的快乐,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至于“抄袭还是致敬”这些问题,可能对我个人而言,真的不重要了。
小五的推荐:《Floor Kids》
时间过得真快啊!都已经一年了。说起来我的NS入手挺晚,记得特别清楚是去年10月27号,当时正好赶上西总布在香港出差,所以拜托他帮我带了一台,而且还有首发的《超级马力欧 奥德赛》当时兴奋了好长好长时间。
不过要是说NS上最让我眼前一亮并且特别钟爱的,是一款挺冷门的独立游戏《Floor Kids》。
我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游戏,不过难就难在它并不适合每个人,不,应该说它只会让很小一部分人着迷。
它是一个味儿极正的街舞游戏,在我的印象里上一个类似的作品还是很早以前的《BBoy》。
上手之后我立马就能感觉到作者对 Breakin 了解的非常深,因为游戏中的各种动作还有节拍都相当之专业。
去查了一下制作团队,果不其然,制作人兼美术 JonJon 本身就是个爱好街舞的 Bboy,而音乐负责人是加拿大小有名气的 DJ Kid Koala,这样的组合想想也知道有多么令人期待。
如果你想了解街舞,想了解Breakin,不妨从这款游戏开始,它不会让你失望。举个不恰当的例子,《Floor Kids》就是NS上的街舞“混音台”,你不是在玩固定的关卡,而是在创造自己的作品。希望之后能有个合适的机会好好和大家聊聊这款游戏。
发售之后还在制作新模式
阿炳的推荐:《黑色洛城 高清复刻版 / L.A. Noire Remastered》
Rockstar Games 和 Team Bondi 的经典作品《黑色洛城》之前在 NS 上出了高清复刻版,我比较落伍,正好就此机会补了补这游戏。
Rockstar Games 对于车、城市的复刻的痴迷可能不用再多说,游戏中完整复刻了 40 年代的洛杉矶地图和几乎当时所有的名车。
在技术上,动作和面部捕捉的引入让黑色洛城突破了推理类游戏叙事的局限,很多时候你得看着人物的脸和动作去做判断,相比传统的游戏线索套路有意思了不少。
不过最值得推荐的一点是,这游戏的确可以让人认识 40 年代末 L.A. 的真实城市场景:战后重建带来的资本热潮,雾霾笼罩下光怪陆离的城市景观,创后应激障碍的退伍军人在新时代、新城市中寻找新的身份认同。
但资本家、灰帽子警察、政客们都不是省油的灯,相比战争时期,此时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下,更加暗流涌动,这座城市正在像 Billie Holiday 一样,在爵士乐、毒品和犯罪的泥沼中下沉……
小光的推荐:《Splatoon2》
可能很多人已经猜到我要推荐的是《Splatoon2》了,因为《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玩了220小时,《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玩了60小时,但是《Splatoon2》我已经玩了315小时了。
不是说一定要根据我玩得哪款游戏时间长才去给大家推荐哪一款作品,推荐它是因为《Spaltoon2》给了我许久没有的感觉——竞技心和胜负心。
老实说我并不是一个拥有天分的玩家,特别在TPS和FPS这种类型的游戏下。上班几年以后,已经很少有能让我以一种竞技状态去玩某一款游戏了,原因就是太累。
你下班以后,老老实实坐在显示器前面,等到回过味儿的时候抬头看看表,原来已经夜里2点了,明天还要上班呢。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Splatoon2》这我坚持打了下来。
那天看了NHK的72小时纪录片——《传说的街机厅》里面有一幕让我十分唏嘘。街机厅打烊,几位玩家从里面走出来,其中一位说道:真想打通宵啊!另一位回应他:打通宵会死的吧,大家都是社会人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于「游戏」的理解也在慢慢变化,但是还能有这样一款让我为之而努力奋斗,在反复真格模式裂管子和胜负之中感受自己成长的作品,能玩到它真的很开心。
阿彬的推荐:《猎天使魔女2》
最喜欢的NS游戏,啊,西总阻止了我继续写《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真的我跟你说,要是没有塞尔达的中文和大师模式陪伴我,我都不知道这个春节该怎么过……
好了回来吧,这一年来我最喜欢的游戏可能是《Celeste》,不过我都没能把它顺畅地彻底打穿,所以就不多推荐给所有人了。那我就来说说《猎天使魔女2》吧!
终于可以坐在床上玩动作游戏了,终于啊。虽说原先在 WiiU 上理论上也能坐床上玩,但是不能带出门嘛。
《猎天使魔女》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少有的纯 ACT 游戏,如果不是任天堂的出手相助的话,说不定这个系列也就沉没在历史长河里了。
ACT 游戏不光挑玩家也相当考验游戏开发者的能力,如今这个时代能够开发出“魔女”这样好游戏的厂商已经屈指可数了,能够安心把游戏内容体验全的玩家也在逐渐变少。
现在,NS 重新让很多非核心的玩家接触到了游戏,我也希望新生代的玩家可以再感受 ACT 的魅力,切身领会 ACT 游戏里隐藏着的数值设计的精巧。
对了,我爱神谷英树。
四十二的推荐:《佣兵之王》、《Tiny Metal》,还有那个啥
除了第一方的精彩作品以外,我在NS上确实买了不少让我很心动的独立游戏。有些体验很不错,有些遗憾不小。
一些第三方作品就不提了,比如说魔界粘接5马里奥疯兔这些,确实是超好玩,超适合这个平台,不展开说了。
另外多嘴一句就是只要电波勉强能对上,都推荐试试《异度神剑2》,真是难以描绘的体验。
推荐两个很不错的游戏:
《佣兵之王》,这个游戏之前在steam上我就特别喜欢,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塞满了现代游戏设计的合金弹头,什么刷装备啊,重复随机任务啊,之类的。
实话实说作为一个横版动作射击游戏,这游戏因为东西太多太不纯粹了,比如近战动作和射击动作是分开的,比如快速上单有点费神,操作起来其实也没有那么利索,但实在是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
各式各样的任务,种类繁多的枪械,还有特别招人喜欢的像素画面,以及音乐。
这个游戏在steam上联机体验奇差。因此我觉得在NS上玩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在NS上买了以后从来都没有机会跟别人一起玩...
另一个是《Tiny Metal》。因为实在是太有《高级战争》的风格所以盼了许久。
不过我觉得这游戏属于比较典型的没咋上心做优化的战棋游戏。它的整套UI在NS的PAD模式下奇难受无比。
另外这游戏上线上得还是有点仓促,第一个版本运行效力很低,BUG也不少,在Steam上被喷得很惨。
美术十分的招人喜欢
好就好在改得还挺利索,现在steam上评价回升,玩起来也是真的很棒,但在NS上说实话看着就是挺累的。
属于带来了很尴尬体验的一款游戏。
最后推荐一个那个啥,《闪乱神乐:忍舒压》。嗯。反正就。对。
另外其实我也算是NS上杂七杂八游戏买的特多的,还有一些小小的经验:
NS版的《火箭联盟》真的画质忒差了...
顺带一提我真的是《火箭联盟》全平台的拥有者了。
《过气英雄》最大的毛病就是引导做得不好。
《生化危机:启示录》两作在NS上体验很棒,但joycon玩射击游戏体验不是很好,Pro手柄就绝赞了
NS太适合《勇者斗恶龙:创世小玩家》了,但1代不打算再买了,就等2代吧。
NS上的《洞窟物语+》体验一流。
PhotomBreaker这个有萌要素的横版动作游戏初上手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不过这游戏刷的内容可能有点过度繁琐了...
我买了手机上有的《OPUS:地球计划》,主要是这个游戏对我很重要。NS平台并没带来太多的加分项。
火纹无双真的很不错,但到了中后期之后,明明是加分项的策略游戏玩法渐渐地变得烦人了。
NS刚发售时期有一个被埋没了的Roguelike游戏叫TumbleSeed,非常棒。真的太。他。妈。难。了。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除了优秀的第一方大作以外,NS还是个十分完美的独立游戏平台。我特别希望它能扮演好一个不同于steam的独立游戏环境。
steam是粗放、自由、竞争激烈、鱼龙混杂的生态,而NS则负责承载那些在其中搏杀之后混出头的独立游戏佳作,用更高的售价、真正意义上粉丝的支持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奖励。对于独立游戏来说,这两种生态都必不可少。
在NS的第一年,可能我最不满意的事情在于这一年登上NS的独立游戏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项目鸽得厉害,有些项目完全没有用心优化,还有些项目移植得莫名水土不服。
但我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希望,希望NS的第二年,能够真的带来越来越好的独立游戏和小厂游戏的体验。
纵观这一年,Swtich 无论是在第一方出品的游戏质量、还是第三方厂商的合作阵容、以及诸多优秀的独立作品支持上都做得异常出色。
而对于国内玩家来说优秀的本土化工作更是大幅降低了玩家们游玩任天堂游戏的门槛,像《超级马力欧 奥德赛》和《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这种现象级游戏的中文翻译质量也保持了非常高的水平。
游戏的开发商们也不会忽视这台主机的市场潜力,无论是《返校》、《超级肉肉哥》、《Celeste》等非常出色的独立游戏,还是像《毁灭战士》这种来自大厂的支持,又或者是传言中的《使命召唤》新作和《暗黑破坏神3》。
至少从当下来看,我们或许能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作品登陆 NS 平台。
至于未来,可能谁都不敢妄自断言,就像任天堂即将在4月20日发售的 Nintendo Labo 一样,你总会惊异于任天堂的脑洞,最后又会折服于其出色的设计,并由衷地说出那两个字——好玩。
(点击图片查看)求助,ns除了玩游戏之外真的啥用都没有吗?_ns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7,240贴子:
求助,ns除了玩游戏之外真的啥用都没有吗?
如题,连一个免费软件(niconico天朝的网是上不去的吖)都没有?看图片看小说看网页看视频啥都做不了吗?那么后面的那两个usb孔有啥用吖???
3ds好歹还送一个ar卡带几个小游戏,以及拍照录音等功能。。。。ns啥都没有附带吗???
这些功能手机不能解决吗
你需要xbox,当机顶盒确实不错
游戏机不玩游戏,玩什么
你出门不带手机吗?
就只是按游戏机设计的 3ds 有音乐 拍照 浏览器真的有用嘛? usb可以买转换器接网线。
你没手机吗?就算出了你不用手机用这个?
那个。。。楼上的各位为啥都说手机吖。。。。我用电脑不好么。。。用键盘打字速度多快吖!干嘛用别扭到家的手机打字吖!?看视频看小说看图片也都是电脑更好吧!?!?为啥都说手机呢?!??!难道你们认为ns是代替手机的?!??!
游戏机不就是专门玩游戏的么,加上现在手机都能做到听音乐看小说吧,何必多此一举?另外NICO已经解墙了
好多年不用电脑了,这些功能一个平板就够了
建议看看隔壁的PSV,类似功能都有,还能用3G蜂窝数据
以前psp一堆功能是优势,因为当时智能手机还没普及~psv也这样,但人们把那当成缺陷,完全多余——吃掉一只小鲲艮,感觉自己萌萌哒~!
能听歌看电影,就要对音画质有要求。现在的手机电脑平板等普遍设备哪个不比游戏机专业便捷?手游普及已经能说明问题了。加这些功能就等于提高了硬件要求和提高成本,要有用还行,关键是吃力还不讨好,这种问题还需要纠结?
lz你记得3ds的音频文件,psp的刷鸡蛋图吗?
这本质是个游戏机谢谢,游戏机不用来玩游戏你为什么不选择功能更齐全的手机?你自己把NS的定位搞错了
时代不同了,现在手机做这些事情更好更方便,ns没有出这些功能的必要了
点亮12星座印记,
3ds那些自带软件真的有人去玩?
1、它是游戏机2、它是游戏机3、它是游戏机……n、它是游戏机n+1、它是游戏机……
讲道理加上那些功能ns应该是下一个手柄v了加入这么多现在看来已经没必要再加入游戏机的功能,势必会影响成本和售价。买ns不就是为了能随手玩到主机级游戏的体验吗?我就得ns这点做的没错,没有本末倒置。
因为不支持多窗口多应用感觉支持了这些也很鸡肋 没必要
看到那么多人喷LZ,我也很不理解,LZ水个经验你们都那么认真的吗
有个youtube什么的也挺好啊
来个本地播放器和bilibili就好了,玩游戏累了也可以看看新番
有震动功能
PSV什么都有结果死了
因为ns是游戏机 不是多媒体设备把所有资源都用于为游戏服务,它就是为了游戏而生舍弃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冗杂功能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小V当初也是想把自身打造成搭若干多媒体功能的游戏机后来人们发现。。小V的附加功能完全可以被智能手机替代 而且手机上体验还更好...于是特色尽失 加上游戏不给力 暴死....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为何手机没早用上NS的手柄?这些事你可能不知道_爱玩网
不拘一格的游戏文化专栏。在这里尽情分享你的观点、文采、还有情怀。欢迎专栏作家入驻。
为何手机没早用上NS的手柄?这些事你可能不知道
任天堂NS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款主机的手柄Joy-Con以其脑洞大开的玩法吸引了不少路人粉。然而同样都是移动属性的设备,为何手机一直没有发展出像NS一样的手柄操作方式呢?
活动投稿,作者 fisher,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任天堂的新主机Nintendo Switch(以下简称NS)已经发售有一段时间了,这台既可以带出门又可以在客厅电视上玩的神奇主机截止目前为止成为了任天堂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主机,笔者身边很多不经常玩游戏的朋友现在也都开始对这台主机蠢蠢欲动,在NS的身上,除了有趣的使用场景和各种游戏以外,还有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零件,那就是NS的手柄Joy-Con,作为一个既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手柄,又可以连接到像平板电脑一样的switch本体上的手柄,它让很多朋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都是移动属性的设备,手机一直没有发展出像NS一样的手柄操作方式呢?
NS的手柄放到手机上似乎也毫无违和感
集大成者:Joy-Con
虽然大家都已经对NS的手柄了解的很多,不过笔者还是想先说说这款手柄。NS的手柄名字叫做Joy-Con,以一个很特别的方式和主机本体连接在一起,据说NS中这个Switch就是取自手柄插入主机滑轨时的那一声“咔嚓”声。可以说,NS的特色除了可以既在电视上玩,又能在户外玩以外,就是这一对Joy-Con手柄了。Joy-Con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手柄的特点有那么几个,它拥有被任天堂称为HD震动的新震动技术,可以模拟很细腻的震动效果,根据我自己的使用体验,虽然没办法模拟出水流这种效果,但是可以模拟很细微的震动,甚至你可以通过感觉察觉到有几颗小球这么精细的感觉。
《1-2-switch》利用手柄脑洞大开的玩法很有创意
在NS的首发游戏中就有这样一个小游戏,玩家通过感觉手柄的震动判断游戏中小盒子里小球的数量,从实际游戏体验中可以感受到HD震动的魅力。在右手的Joy-Con手柄中还有一颗IR相机,游戏可以通过这个零件达成很多有趣的交互玩法。
还是用1,2switch这个游戏举例子,里面有个小游戏是需要玩家模仿吃三明治的动作,就是用IR相机这个功能去实现的。
这个游戏还蛮有趣,就是有点费下巴
另外还有像体感功能也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任天堂加入到手柄中去了,从wii时代开始任天堂就将体感功能一直植入到自己的手柄中去。不过要说Joy-Con最有趣的特点,那应该是Joy-Con可以和NS组合,并且Joy-Con本身可以一分为二这个特点了。与NS的组合实现了NS主机的便携/电视模式切换的功能,而可以一分为二这个特点又让NS成为了一台可以随时与玩伴分享乐趣的主机。
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手柄在电视上进行游戏
游戏机市场随着发展,游戏越来越倾向于单人模式,即使是和别人合作或者对战的游戏,也都以网络模式为主了,现在想找一个可以和朋友面对面,一人一个手柄的游戏其实蛮难的,也就是格斗游戏和体育游戏还保留着这个特点,其它的可合作游戏很少,独立游戏可能还多有一些。而NS这次强调的一个功能就是随时随地和朋友分享游戏的乐趣,这个功能实现就是依托于Joy-Con可以随时一分为二这个特点。实际上现在NS上很多游戏都是双人或者多人的,其占比要比任天堂的对手索尼和微软的主机上多,发售第一年的游戏很多都是双人游戏,其中还有《剪剪世界》这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独立游戏。
根据日本拆机公司Fomalhaut公布的报告显示,一对Joy-Con手柄的造价应该在90美元上下。由于手柄内部包涵许多小原件,并且手柄由20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复杂的技术,Joy-Con的制造成本并不很低。而任天堂对Joy-Con的官方售价却是80美元。作为对比,2013年ps4的手柄成本为18美元,xbox的手柄造价为15美元,由此可见Joy-Con的复杂程度。
为了达到任天堂对于手柄的各种功能,switch的手柄比Xboxone的手柄贵出了很多
总之,这次的Joy-Con手柄其实是任天堂自wii时代一路走来的集大成作品,看似简单的各种有趣功能其实也是经过很多次的尝试甚至失败的经验而做成的。
任天堂自wii时代一路走来,在手柄上做出过各种尝试,到NS这里算是打磨出了一个目前看各方面最平衡的手柄作品。其特点是拥有更细腻的震动反馈效果,可以给游戏开发商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上古卷轴的开发商就表示,他们想要在NS版的上古卷轴中实现不同魔法的手感,比如当你使用火球或者雷电法术的时候,手柄的震动会是不同的。除此之外,手柄在保留了体感功能的同时摒弃了更复杂的输入方案,为开发商减轻了开发压力和成本,并且手柄本身可以合体分离的功能也促进了NS的主打的随时随地玩游戏的诉求。
作为掌机模式的NS,可以让你和朋友随时随地high起来
这么好的外设方案,手机为何没想到?
既然Joy-Con这么好,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想出来在智能手机上去做一个这样的手柄呢?也许这个手柄不像Joy-Con这样有这么多特点,但是如果在智能手机上外接一个手柄,那一直用触摸屏操作游戏的手机不就可以获得游戏机的体验了么?或者说,就算以前没人想到,现在开始就做一个模仿Joy-Con那样的手机专用手柄,会不会也一样可以风靡呢?别急,笔者对这事并不乐观。
其实类似的手柄外设早就有了,而且还比Joy-Con出现的还早。笔者在网上随便搜了一下,就有一大堆给手机pad用的手柄,奇形怪状五花八门。
这是其中长得最像Joy-Con的手柄
Joy-Con其实是一个表面看似简单、其实包涵了很多特点的手柄,它的有趣的地方并不只是因为可以随时插在NS上。其他的诸如HD震动功能、体感功能、IR相机等等功能,全都是现有的手柄外设难以望其项背的。Joy-Con之所以成功,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次,智能手机的使用诉求和NS有本质的区别。NS作为一台游戏机,输入设备是必须的零件,如果没有合理的输入设备,NS就没有立足之本,所以作为游戏机NS要保证的是最低限度的正常游戏的功能,Joy-Con也就在这个前提下应运而生了,它集合了NS的各种特点诉求,包括上面提到过很多次的随时游戏、多人分享游戏等特点。
当年诺基亚曾经想要推出一个有游戏功能的手机,然而结果是失败的
而智能手机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游戏设备,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智能手机的游戏,但是归根结底智能手机的定位并不完全在游戏上面,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电脑化,除了基本的通讯功能以外,还可以浏览网页、看视频、使用各种APP、照相等等,游戏只是手机的功能之一。这个情况下智能手机的触摸屏操作就是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这点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已经用实际情况多次证明了,乔帮主带头把键盘淘汰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你只是为了游戏而强行为智能手机搭配一个手柄功能,必然会导致成本上升,进而让手机的竞争力下降。这么做得不偿失,所以至今没有一个以自带手柄为卖点的智能手机真的流行起来过。
索尼也在智能机时代推出过有手柄构造的智能手机,效果也不理想
那么既然手机自带手柄不行,为什么智能手机专用手柄这个产品本身也没有流行起来呢? 原因很简单:一个周边想比产品本身还流行是很困难的。比如有10个人有智能手机,可能会有使用手柄的意愿的人只有3个,最后产生购买行为的可能只有1到2个,这就为手柄这个周边流行起来增加了阻力。不只是智能手机的手柄,很多游戏机的周边也有类似的问题在,FC时代的光枪,机器人,能量手套等,ps3时代的体感摄像头,体感手柄等,到xboxone时代的体感摄像头等等,这些都是周边产品,而这些产品就算再流行,都不大可能做到硬件本身总量的一半,如果有哪个周边产品能做到硬件总量的2分之1,其实已经是很成功的周边了。智能手机手柄这个周边面临的也是类似的问题。
在使用场景上,智能手机手柄也没有那么理想。智能手机的使用比较碎片化,而安装手柄和拆卸手柄是需要时间和步骤的,这和碎片化的使用场景有一定冲突。比如你在地铁通勤的路上,想拿出手机来玩两下游戏,然后你得从包里把手柄拿出来,装在手机上然后再进入游戏;没玩两下你到站了,再退出游戏、拆手柄、收手柄、收手机。如果只是作为游戏机的NS,操作过程就远没有这么复杂。
看起来很酷炫的手机手柄,携带出门的话却并不方便
由于以上两条原因,再加上智能手机手柄并不是一个占有率很高的配件,所以现在的游戏也都以触摸屏为主。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适合用手柄玩,比如卡牌游戏、三消游戏等等,其实就和触摸屏的相性很高。游戏的类型有很多很多,想要绕开手柄这个因素还是很容易的,实在不行还有虚拟摇杆呢,代价只是一些游戏没办法登录手机,但是这个代价手游这个市场还承担的起。这就好像是一份命题作文,NS的硬件对游戏的要求就宽一些,你可以用手柄,可以用体感,也可以用触摸屏,而手机的硬件就更挑剔一些,还是要以触摸屏为主,不过虽然手机的命题更窄一些,可是还是有发挥的余地。一方面是手机手柄这个周边没有大范围普及开,另一方面手机游戏也没有大量的去向手柄靠拢,智能手机的手柄所处在的这个环境也就一直没有形成气候。
用手柄来玩卡牌游戏并不合适,但卡牌游戏却是手游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看似简单的Joy-Con手柄其实背后有着很多的产品逻辑,任天堂在wii时代开始剑走偏锋的手柄经过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迭代走到了今天,而手机的交互方式也已经是经过了多年的沉淀,仅仅只是单纯的去模仿Joy-Con表面的特点并不能让手机端的操作方式产生改变,这大概就是为什么Joy-Con的逻辑可以在主机上成功,但是在智能手机上却至今没有类似产品成功的原因吧!
作者能力有限,如有疏漏也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最后提醒一句使用Joy-Con进行游戏的时候别忘记用腕带哦,不然手柄飞出去砸到花花草草就不好了。
欢迎关注爱玩APP【精选】板块,更多精彩等着你!
@@LinkCard="http://i.play.163.com/?from=newsmob" Title="把这本游戏杂志装进口袋!"
Img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news//4225c87.jpg"
Digest="爱玩App 爱阅读的游戏玩家聚集地"@@
你可能感兴趣:
48小时评论排行
作者fisher
一个品味有些奇怪的玩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买不到任天堂switch发愁?不少NS游戏你早能在手机上玩到
编辑:婧小染
发布时间: 10:05
已知登陆NS游戏中,除《王者荣耀》外,有不少好游戏早在移动平台和我们见面或未来推出手游版,而这些作品都不会太差,玩不到NS版的我们,可以在手机上“恶补”一番。
在任天堂不断公布的switch新增游戏中,总会有一些优秀的手游作品出现。最近NS玩家和农药玩家都炸了,因为《王者荣耀》海外版也将上架NS平台,记得不久前已有玩家无意间“预言”道:“说不定《王者荣耀》也上架,购买游戏送英雄送皮肤送vip。”结果这个预言现猝不及防的实现了。已知登陆NS游戏中,除《王者荣耀》外,有不少好游戏早在移动平台和我们见面或未来推出手游版,而这些作品都不会太差,玩不到NS版的我们,可以在手机上“恶补”一番。&《王者荣耀》欧美版《Arena Of Valor》(勇气竞技场)任你怎么吐槽它就是火得慌,可喜的是现在开始烧到国外去了。每当小染问别人在玩什么手游,90%都说玩农药,这让小染还怎么喷?游戏终于在欧美推出,此次上架NS正是农药的欧美版《Arena Of Valor》,与国服版有很大不同,整个画风十分欧美,有些英雄都不一样。想来用switch的Joy-Con手柄来控制玩这款MOBA,相信会比手机触屏操作更带感,就是不知道任天堂和腾讯会怎么设置了。&《我的世界》游戏中最自由最具创造力的“大佬”,必然占坑NS的存在。游戏2009年就推出,至今热度不减,移动版本随着网易国服的到来更是又要继续火一波,与其说没完没了,不如说这样的沙盒游戏能长久年年下去也不是没可能的。游戏还将实现PC、手机、XBOXONE、NS、VR等全平台互通,登上NS那真是理所当然。《兰空VOEZ》/《聚爆》可以说:“雷亚出品,必属精品。”台湾独立游戏商雷亚还是挺受任天堂青睐的,事实已证明他们游戏也实不错,既能文艺小清新,推出《Deemo》等绝赞的音游,也能制作霸气畅爽的动作ACT,搞出《聚爆》这样高端画质的佳作,足见其实力。《兰空VOEZ》作为NS首发游戏中的一款,而没有选择《Deemo》等老游戏不奇怪,毕竟是雷亚最新的音游。《聚爆》毕竟是动作游戏,移植要求更高,所以登陆NS晚了一些,毫无疑问,这款精品非常值得在NS上再推一波。&《粘粘世界》/《小小地狱》/《人力资源机》或许是“志同道合”,让任天堂一下就看中了仨。《粘粘世界》和《小小地狱》这两款益智游戏都是老作品了,尤其《粘粘世界》2008年就推出,还登陆过任天堂的wii主机,想来在wii上的表现不错,不然也不会NS再整一回。开发团队2D Boy制作的益智游戏都极具创意,看起来简单,玩起来趣味性十足,和任天堂的游戏风格理念还是很契合的。解谜游戏《人力资源机》略有难度,充满了数学逻辑,推出就颇受好评,对于喜欢挑战解谜的玩家是不错的选择。&《海之号角:神秘海怪》/《海之号角2》向《塞尔达传说》致敬的手游精品,连老任都信服了。动作冒险手游《海之号角:神秘海怪》的推出可以说又带了一波3D手游清新风的兴盛,至今仍有不少手游效仿《海之号角》的风格。虽说游戏灵感来自《塞尔达传说》,但也走出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了移动平台难得的名作。现一代神秘海怪已经作为首发NS游戏登录,而续作《海之号角2》手游还在制作,未推出就已敲定会登陆NS,这款游戏同样值得期待,其曝光的画面就相当惊艳堪比主机质量。&《妈妈把我的游戏藏起来了》如此魔性的手游,可以在NS上连带小伙伴或家人一起疯魔了。看到这样的画风你好像联想到了国内的“小明”,不,这是日厂的奇葩游戏,讲述男孩的游戏机被妈妈藏起来了,然后引发了一系列脑洞故事,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出其不意滴找到你的游戏机,但是找错一步就会被妈妈重新收缴。这位妈妈你太可怕,你就不能藏的地方正常点?&《塞伯利亚之谜3》相当精致的蒸汽朋克风解谜,NS上当然也要来一发。你一定想不打《塞伯利亚之谜》系列已有13年“历史”了,时隔多年好不容易推出了第三代,多年前游戏就以出色的艺术设定和氛围在解谜AVG中有一席之地,现1-3代都推出到手游平台,都值得一品,只是故事还没有结束,下一款希望尽快推出,为故事划上结尾吧。&
任天堂宣布《王者荣耀》的欧美版本《Arena Of Valor》(勇气竞技场)即将登陆NS,这是不是让你多了一个买Switch的理由?.
2014ChinaJoy导游指南大全
赛尔号媒体礼包
啪啪三国版本更新礼包
野蛮人大作战时空礼包
Love Live! 学园偶像祭四周年礼包
(C) Copyright (C)
超好玩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们男生打游戏好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