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漫游可以几个玩家同时进入适合朋友一起玩的游戏吗

2001太空漫游_电影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在AI秀肌肉的时代里,为什么还要读《太空漫游》?在AI秀肌肉的时代里,为什么还要读《太空漫游》?后现代阿Q百家号1971年,继美国宇航局(NASA)说:是阿瑟·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后,阿波罗十五号的成员从月球归来,送给他一个登月舱法尔康号(Falcon)的着陆模型,上面写着:感谢您对太空的想像。1988年,《时间简史》刚刚出版,克拉克和斯蒂芬·霍金在一个访谈节目里碰了碰各自对宇宙的看法。2008年克拉克逝世,一个写了《三体》的中国男人颔首微言:以后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到了2014年,蜷缩在人工智能轮椅里的斯蒂芬·霍金一动不动,望着亿万公里处的浩瀚星辰和黑洞,警告着自己地球上的同类:傻逼们,千万别彻底开发人工智能,不然大家一起玩完儿。果然2016年到来,阿尔法狗和微软小冰让人类大吃一惊,甚至这一年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元年,即使很多年以后,有了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可能不会同意这个说法。由此,人们的注意力由太空转向人工智能,对外太空的恐惧也转向了对AI的警惕。毕竟外星文明这么多年了都没出现,AI这么快就给人类先打了招呼。但是读一读阿瑟·克拉克就知道不必多虑,因为这个伟大的男人,已经在《太空漫游》四部曲里,展望了人类以千年为单位的未来框架。在人类的进化历程里,人工智能只是一个为人类增添光亮的配角。只要我们还在向着太空时代发展,人工智能就不足为惧。1能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能处在现在的时代里是多么幸运。试想一种情景,当公元1000年的人类突然来到2000年,他即使是那个时代智力超群的智者,也会因为无法适应而完全迷失自己,精神失控,甚至直接吓死。因为我们现在所熟悉并赖以生存的一切,互联网,电影,航空,电力,核能,太空旅行等等,对他们来说全是恐怖的魔法,完全超越他们脑袋里对世界的认识的魔法。而如果当我们穿越到公元3000年时,即使那个时代会出现很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生活常态,科技细节,我们至少可以保持心智正常。因为所有关键的科学发明已经在我们这个时代实现了。即使还会有重大的科技进展,也不会出现像公元1000年人类看待我们所处时代时再狂野的想象也无法触及的东西。因为我们基于世界物理规律发展的优秀科幻文学作品已经在想象力上多少有所涉及,无论是向外探索跨出银河系,还是向内探索进入赛博空间,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变成能量态,在明了宇宙之大和我们自身之局限的情况下,我们的想象力已经给出了一个人类发展的极致范围。说不定我们还会失望于那时人类竟然还没获得永生,竟然还不能横跨银河系。所以,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两三百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人类野蛮与文明的转折点时代。2能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在宇宙尺度下的孤独与渺小,以及在时间长河里的自尊与伟大。在以千年为单位的尺度里,我们人类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物种?一个残暴的物种。地球上唯一一种仅仅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肤色问题或血缘不同而能将对方灭族,必须具备侵略性才能生存下去的物种。一个衍生了众多"拉斯普汀症候群"的物种。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世纪,无论多荒谬的事情,都会有人狂热的相信,比如那些邪魅的宗教,甚至是你小时候听过的神婆。宁愿拼命捍卫,也不愿放弃自己的错误观念。从严格的技术层面来讲,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人都是疯子,史上有几百万个这种例子,遍布每个国家每个时代。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物种。地球上有多少拥有变态行为的人,就有多少研究这些变态行为的人。在现代哲学看来:过度关切病态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病态。但同时,我们也是一个能够凭借智慧自发进阶高级文明的物种。阿瑟·克拉克一眼千年,前瞻了人类社会继续演化下去的样子。比如建造出感觉不到加速度每小时可达两万公里的超级电梯,比如可以植入任何领域知识的脑帽,比如不再食用尸体食物的饮食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人数较少,这些研究和改变已经有人在进行和实践中。3在意识到以上两点的情况下,能让我们去反窥自己,更加明晰自己想去追求的事物。这世界标榜着美好的东西那么多,哪些会成为不朽以及能够为之奉献一生的?只有当你真正明白了自己想追求什么,以及想得到什么时,才会用尽一切方法去为之奋斗。而那些生而为人所无法避免的负面情绪,也会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思索中消解于无。当一个人少了一些烦恼时,才有可能多增一些智慧。在某个春光从繁忙生活里透进来的下午,你翻开那些封面布满星辰的书页,想象着1968年在那个斯里兰卡的小村庄里,在科伦坡的加勒菲斯酒店里,一个伟大的头脑,坐在2012年已被彻底淘汰的打字机前,跨越自身的肉体束缚,思索着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归处,忽然觉得眼前的所有烦恼,都如此微不足道。后现代阿Q辐射理念专注分享书影世界偶尔写故事与时事终极目标突破阶层天花板AI时代不被替代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后现代阿Q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电影丨书评丨故事丨杂文丨在未来持续蹦跶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2010太空漫游(1984)中英字幕》
当前位置: >>
支持格式:SRT ASS
下载次数: 共3645次
字幕时长:01:51:21
下载影币:0影币(免费)
字幕提供:网友happ
更新时间:日
文件MD5:B0E79D00AA308CF4E5FAD0FB54121A7B
  我的天啊,满天的星星!任务背景:,时间:1999年,地点:月球宁静海,美国探险队发现一块长方型的石头,成份:未知,来源:未知,命名:太古石碑,一道讯号从石碑处,向木星发出,原因不明,时间:2001年,太空船:美国发现者号,任务小组成员:指挥官 大卫鲍曼 ,副驾驶: 法兰克 普尔,深度冬眠的科学小组,逻辑回路: 哈尔9000,任务状况,前往探测木星两个主要卫星,欧罗巴与艾欧,哈尔9000电脑发生故障,哈尔9000将生命维持设备关闭,科学小组的成员在冬眠中被杀,副驾驶法兰克普尔,在船舱外被哈尔9000所杀,指挥官鲍曼将哈尔9000关闭后,在艾欧卫星与木星间,大小却不相同 ,靠近木星太古石碑长度有2公里,指挥官鲍曼离开发现者号前往侦察,由指挥官鲍曼最后发出的讯息是...天啊,满天的星星,任务分析,由于"哈尔9000"的故障原因不明,所以无法了解,指挥官最后下落不明--假设已死亡 ,第二块石碑组成: 不明,第二块石碑位置: 木星与艾欧之中心点,发现者号位置: 艾欧卫星轨道上,发现者号状况: 不明,报告结束,报告人: 海伍 佛洛依德博士 ,时间: 日,我的天啊,满天的星星!片名: 2010 威震太阳神,弄干净一点,这个品质非常的好,你是佛洛依德博士?-你是谁?-我是来这里谈论你的问题的,那到底是什么问题?你本来是国家太空人协会的主席,而现在你是学校老师,这是你自已的选择吗?大学的系主任 ,你曾经负责发现者号的任务,那是个失败的任务,如果要怪罪某人的话,-你喜欢当个老师?我只是读到,你留下了一堆未解的问题,-是结果,一堆问题仍旧没有答案,你刚读完那份报告?那你们的人偷我们的东西,大概差不多的时间吧,这对我的气喘病很不好,-我们可以在中间见面吗?我想一个聪明的人,特地跑来见你的,佛洛依德博士,那么你是个聪明的家伙啰,中美洲的情势发展非常的不好,那些军舰,还有更多的飞机像一群愤怒,-非常糟糕,你跟我都一样,我们都是科学家,我们两国的政府是敌对的,为何你不说你真正想说的话,我想要和你一起玩个游戏,-我没有时间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真相",给我两分钟,我会告诉你事情的真相,而你也会告诉我,-只要两分钟?-那就一分半钟吧,你先开始,我们知道你们正在建造发现者二号...准备回到木星去找寻,同时检验那座巨大的石碑,而你知道我们也正在建造,-我以为你们会叫它提托夫号,群众已不再支持他了,里奥洛夫号会赶在发现者号之前提早一年准备完成,我们的政府觉得比你们早先一步,那将会是真理报上非常亮眼的头条新闻,-除了这个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实在的价值,为什么你要告诉我这些,因为有许多事我们必需知道,否则的话,你们的人在那里所发生的事,也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还剩一分钟左右吧?你从月球带回来那块小石碑,你们的政府非常自私且愚蠢地保有它,你们从未让我们来检验它,什么都没有,我们试过雷射,核能,-45秒钟,那块大得多了,那发现者号上的电脑--"哈尔9000",还能再起动吗?是的,-由我们?那要花三到四个月的时间,要去解析那些资料,要花更久的时间,我也这么想,三十秒钟,这就是我们感到为难的地方,我们将会先到达那里,而你们有完成这趟任务所需的知识,我们还剩多少时间?你刚被延长时间,你如何说服你们的人,那不会太容易,但是,我有相当的能耐,一艘苏联人的太空船... ,载着几个需要我们帮助的,这在真理报的的头版看起来也不错,我不确定我可以说服我们的人,他们不会在意看到你失败,载美国人吗?若非必要,我不认为他们会准许,他们不是一定要,你最近有再看过发现者号的轨道吗?-怎样?
年代:其它地区:美国导演:
编剧:Arthur C. Clarke
主演:Roy Scheider
Douglas Rain
Dana Elcar
Taliesin Jaffe
James McEachin
Mary Jo Deschanel
Elya Baskin
Saveli Kramarov
Oleg Rudnik
Natasha Shneider
影视下载排行
|||||
Copyright & 高清电影TM M1080.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号 &&&翻译 御宅族入门 小小修订版【星球大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2,014贴子:
翻译 御宅族入门 小小修订版收藏
一楼放个声明。首先会修订这本宅王的老书是因为里面用星战举了大量的例子,可以看出日本御宅族和科幻粉对于星战系列的看法。本着能偷懒就偷懒的原则我无耻的联系了这本书原本的译者angryfool同学。angryfool同学是个非常好的人,他马上同意我可以使用他的这个译本,可以说这个版本90%以上是基于angryfool同学的文本,我偷懒的把人家因为不熟所以没翻译出来的影视和动漫类名词增订上去而已。angryfool同学大概是不喜欢看某种类型的ACG作品和欧美电影,所以相关内容保持了日语原文,我不过是把这一小部分内容翻译过来而已。当然这个版本的谬误不能算少,有的地方甚至和原文意思相反,百度也可以找到其他几个节译的版本,不过还是那句话,能够坚持完整把整本书翻译出来的只有angryfool君而已。错误太多渣翻译什么的,欢迎你行你来。其实本来我也有把错误修订一遍的念头,不过这里确实是自己犯二,竟然单纯保存了原文的网址而没有存一份文本文件在电脑里到了想修订的时候才发现日文原文网址竟然404了! 404了! 404了!好吧我就是个傻逼……所以下次修订大概会是我自己买一本实体书或者找到另一个日文源之后了。不要脸的辩解一句,说到底这个译本翻译有问题的部分里并没包含介绍星战相关的内容,而且整本书连猜带蒙意思还是能看个差不多的。只想看星战部分的话其实也足够了。如果真想完全了解宅王的这本开山之作,请结合其他版本了解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吧。
星球大战亚马逊,全球著名中文网上书店,正版图书1折起!星球大战,30日内退换货,送货上门!
原作:冈田斗司夫译者:angryfool目录御宅学入门11 御宅的本来面目11-1 御宅的进化论1●不为人知的“御宅”的语源1●适应映像时代的生存竞争的御宅族2●御宅族的产生2●拉姆变身之谜的探索3●被天才动画人金田伊功刺激的御宅族的快感4●催生出近代御宅族的录相机和动画杂志4●让御宅族的动态视力变得发达的板野サーカス61-2御宅族的记忆口袋8●交错的御宅族的视线8●《ちびまる子ちゃん(樱桃小丸子)》之影和《咕噜咕噜魔法阵》高度的御宅族式搞笑9●从《蜡笔小新》中看御宅族界不为人知的故事10●御宅族的上进心和自我展示欲10●深厚的御宅族 粗浅的御宅族111-3 御宅族是情报资本主义社会的引导者11●御宅族为什么看少儿节目12●作为市场引导者的御宅族13●孩子们关于游戏的壮烈的信息战14●不同代的御宅族的活动原点162御宅族的世界性172-1 寻找世界范围内的御宅族17●世界御宅族的状况17●令人称奇的布鲁斯威利斯Walter Bruce Willis和塔伦蒂诺Tarantino的御宅族故事19●读《Animage》的纪宫公主202-2.对“沿袭”的探究21●好莱坞与日本御宅族业界21● Beam Saber的起源21●《星球大战》的冲击22●抄袭宇宙警察系列的《机械战警ロボコップ(RoboCop)》22●欧比-万 克诺比(オビワン?ケノビ)是三船敏郎23●宫崎骏可怕的模仿艺术24●文化由沿袭而生24●《Power Rangers》的慢吞吞?的沿袭25●超越国界的御宅族253.御宅族的三只眼273-1和御宅族一起看《Blade Runner》27●体验一下御宅族的生活吧27●三只眼28●审美之眼28●匠人之眼29●贯通之眼304.审美之眼324-1 鉴定(见立て?)与特摄32●日本特摄的目标与其说是“真实感”不如说是“有型”32●用特效做成的《哥斯拉》34●写实绘画特效、印象派绘画与日本特摄34●“借喻”(见立て,不知译成什么合适by 译者)和日本特摄35●对《魔斯拉》的研究36●斯皮尔伯格的失败36●《哥斯拉对戴斯特洛伊亚(ゴジラvsデストロイア)》的偷工减料37●日本特摄电影史是从战争电影发端的37●东宝?大水池里浮起的全长13米的航母模型?赤城号38●《雷鸟神机队サンダーバード》的冲击39●特摄之心404-2 世界与趣向40●悬浮架是厨房用海绵。40●超级战队是忠臣蔵42●从《铁甲万能侠マジンガーZ》到《新世界福音战士》,世界观都是一样的43●美少女一定都养宠物43●超级战队这类东西就好比水户黄门44●趣向——从忍者到西方奇幻44●万代バンダイ的意图45●17分的趣向46●被骗了也要给出评价的御宅族的美德484-3 美少女角色的发展脉络48●对发展脉络进行推敲48●池上辽一的美少女和拉姆酱的色情程度495
匠人之眼505-1
巨匠·宫崎骏的技艺50●享受匠人技艺的“匠之眼”50●大冢动画的“タメ”51●《未来少年柯南》里的风52●通过倒带观赏《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鲁邦三世?カリオストロの城)》52●用两幅画保持30秒的画面构成力53●连盛夏的阳光都感觉的到的望远压缩效果53●云向正上方流动的动力学545-2 天才Kubrick的超有毅力的特摄55●让御宅族们折服的《2001年太空漫游》55●1秒的画面用了4小时来拍摄56●日本特摄讨厌合成的原因57●解决合成的关键难题!58●模型船的窗户里有人在动是怎么做到的58●眩目的场景拍一帧要用一小时595-3 御宅族导演卢卡斯、斯皮尔伯格的判断59●《星球大战 帝国反击战》的看点是雪!59●由机械操控的摄影机的威力60●300重合成!!61●时间和金钱62●斯皮尔伯格的苦恼63●和CG的邂逅645-4 星球大战的脚本学64●电影和料理64●短的电影才好看65●在第30分钟才能揭示动机66●《虎胆龙威ダイ?ハード》的主人公在第30分钟的决意66●第60分钟事件发展为社会问题67●第60分钟到第90分钟,主人公的处境越来越不妙68●以15分钟为单位看的话就会看出发展线索69●复习69●如果你想成为好莱坞的制片人706 通之眼706-1 少年漫画国盗物语70●只有万事通才明白的有趣之处71●拉面店里的MAGAZINE、漫画研究者的SUNDAY、网架上的JUMP71●SUNDAY、获得常磐庄成员的成功72●MAGAZINE、触怒神灵的盗版事件73●MAGAZINE、通过起用出租漫画作家创立的连环画74●纸张不足、对MAGAZINE的沉重一击75●JUMP、从零开始75●JUMP的问卷至上主义75●黑马?冠军的黄金时代76●SUNDAY、用恋爱漫画来复苏76●JUMP、成为泡沫经济的一部分77●JUMP、减速786-2 闲话休提手办78●手办热潮的开始78●塑料模型是艺术!79●哥斯拉要涂成红色80●霸王龙要涂成红色的806-3 手冢治虫 VS 宫崎骏81●电视动画的创立者?手冢治虫81●因为没钱选择了有限动画82●放映中还在制作分镜头剧本82●宫崎骏的追悼文83●在赤旗上开始连载漫画84●可与美帝迪斯尼对抗的人民动画的据点85●发向手冢治虫的怒火857 御宅族文化论867-1 亚文化(subculture)和御宅族文化86●游戏不是艺术86●主流文化的教育观87●儿童就是一张白纸88●从反体制文化(counterculture)到亚文化的变化88●稍微复习一下89●作为时尚的日本亚文化89●给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的日本文化90●御宅族文化的自由之处91●御宅族文化=匠人文化917-2 御宅族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正统后继者92●御宅族文化的顶点是成为鉴赏者92●自由洗脑的竞争社会93结语94
1 御宅的本来面目 1-1 御宅的进化论●不为人知的“御宅”的语源先从智力问答开始吧。“御宅”是日本放送协会(Nippon Hoso Kyokai,以下简称NHK)播送节目时的禁语。是Yes还是No呢?很遗憾,答案是Yes。这是我在NHK接受采访时知道的。对于自称“御宅王”的我来说,很有些想谈谈海外的动画,并用到了“御宅”这个词,却被告知不可以使用这个词。也许,NHK的人认为应该用“粉Fan”或者“爱好者Mania”这样的说法吧。从这件事或许能看出御宅族的不幸吧。总之,关于“御宅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是凭印象被认为是不好的说法,并被区别对待,而根本没有好好的讨论这个问题本身,这真是不幸啊。说起来的话,这就像是没有对日本人进行采访就进行的日本人的论调之类的东西吧。不过,“御宅”这个词的起源还不清楚,先从这个问题开始吧。“御宅”这个词开始被使用,有种尚不是定论的说法是说出自庆应大学附属小学的哥们儿。他们是充满热情的SF迷,其中有几个人在御宅系动画公司STUDIO NUE工作,参与制作了御宅向动画No.1《超时空要塞Macross》,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时是1982年。他们简直是完全的OTAKU,成为被憧憬的对象。因为他们在SF大会之类的场合在粉丝的面前互相称呼“御宅”,其他的OTAKU不可能不模仿。加之他们在自己制作的动画《Macross》中,出场人物们也以“OTAKU”相称,比如里面的女主角明美要约会男主角光时会说“府上(OTAKU),现在有空吗”。作为大小姐公子哥类型的角色,一直以来都缺乏努力不畏困难热血精神等特质的英雄们,分开那么长时间后,两人以“OTAKU”相称,真是具有象征意义。因为STUDIO NUE的OTAKU们以及他们的作品《Macross》的缘故,“OTAKU”这种称呼在很短时间内就在御宅们之间流传开来。就像被称作Comiket的同人志即卖会的发展那样,最初的动漫迷们也就逐渐“オタク”“オタク”地相称起来。与此同时,别的人,看到以“オタク”相称的人,也会想“那些人是御宅族啊”,从而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始把他们区别对待来开。因此,这时候在SF迷之间就不再以OTAKU相称了。“御宅”这个词,开始变成了区分OTAKU这个群体的用语。就我自己来说,在大坂自己的公司里,经常会笑话东京那些只会装腔作势没有实际内容的SF迷们“OTAKU真是的”。萝莉控杂志《漫画BURIKKO》的评论家中森明夫在1983年就批评过这种现象。现在在《现代用语基础知识》上也有详细的记载。事实上,OTAKU这种称呼被一般社会大众所熟知也有些年头了,但“OTAKU是指一直窝在家里不外出的那种人”这种有些误会的想法却传播开来。“御宅族”就意味着“不外出”这种印象被大大强化了。结果又产生了“喜欢动画漫画游戏的人都是一直蹲在家里性格阴暗不善交际的坏人”这种误解。“御宅”作为对初次见面的人不至于太失礼的称呼的含义,为什么被抛弃了呢?●适应映像时代的生存竞争的御宅族但是我认为御宅族虽然是受歧视的人群,但我认为在20世纪这个被称为是映像的世纪的年代出生的他们来说有其自身的特别之处。也就是对影视作品的感受能力极端进化,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可称之为“御宅族”。自不待言,映像时代带来的,就是对进化缓慢的人类的视觉系统产生的影响。想像一下19世纪的人看到电影《速度》时的困惑就会明白了吧。大量使用分镜头的影视作品,对于不了解这种手法的人来说,应该是难以理解的吧。然而,我们却不觉得的有什么不协调的而且还乐在其中。一言括之,这里给出“御宅族”的定义的第一项:“视觉相对进化的人”。御宅族的“进化的视觉”究竟指什么呢?是怎样拥有这样的视觉的呢?下面就作一下说明。●御宅族的产生御宅族产生于什么时候呢?一般人都会回答说是和电视的普及一起产生的,当然这也不能算错。然而事实上御宅族从数量和质量上的大幅增长,应该是录相机发售以后的事了。但录相机发售以前就已经有御宅族了,这些骨灰级的御宅族,即使是现在是极其辛苦地将御宅族的道路走向极致。在御宅族的黎明期,不用说录相机,连动画杂志也是没有的。即使是在这样什么都没有的条件下,最初的御宅族们(团:也就是后来在宅王书籍的台版被称为原御宅族的群体)也能在看起来一样的动画中明显地感到差异,并意识到这种差异可能和制作人员有关系。他们拼命地睁大双眼,在大学笔记上书写制作人员名单,并研究这种关联。比如说有一部名叫《三一万能侠/盖塔机器人/ゲッターロボ》的机器人动画。这部作品是高达系列之前的正统的机器人动画,即使是现在也是一部分御宅族心中的原点那样的古典名作。《三一万能侠/盖塔机器人/ゲッターロボ》因为作画监督(动画作品通常有许多画师共同绘制,所以需要将这些画进行统一处理的作画监督,这是必要的)不同的缘故画风等感觉就明显不同。比如作画监督是小松原一男的话,登场人物的脸就会异常的端正,全是美型。就比较受看重造型的粉丝的欢迎。与之相对的是动作的切换就会比较僵硬,战斗场面就会索然无味,对于机器人动画来说就是致命的缺点。如果作画监督是中村一夫的话就完全不同了。他担当作画监督的时候画面会有些被涂污了的感觉。具体来说是因为原画阶段使用铅笔和马克笔,加入了阴影效果。这样的话,就比只是单纯干净地上色格外有真实感。如果作画监督是野田卓夫的话,视角会比较倾斜,产生极端的远近分明的感觉,打斗的时候还会有奇妙的火花飞溅,是很独特的表现方法。事实上,动画这东西光是根据作画监督的不同就会有如此多的变化。就这样,那个看起来像是暗号的制作职员表和作品的关系就慢慢地明晰了。其实,根据最初的御宅族的调查发现,不仅仅是作画监督造成的内容上的差异,竟好像到了还和原画人员的个性有关的地步了。(团:突然回忆起以前在做原画的时候曾经因为画的太细致被作监吼过你画成这样要其他人怎么接的往事……)在没有动画杂志的年代,作画监督、原画、动画这三者究竟产生了怎样的不同,要解读这一点的困难不言自明。当然这时是没有录相机的。可以想像,对于最初的御宅族们来说,通过电视收看动画的30分钟是多么充实啊。●拉姆变身之谜的探索要理解原画人员和作品之间的关系的话,就以《うる星やつら(福星小子)》为例吧。《福星小子/うる星やつら》里的拉姆,根据原画人员的不同而不同。在最初的御宅族看来,当时放映时有和原作者高桥留美子画的很像的拉姆就是画的好的拉姆,风格和原作完全不同的就是蹩脚的拉姆。可是,高桥留美子自己画的拉姆各个时期也是各有不同的。当时连载的时候感觉笔的线条强弱很强烈,有种像剧画的画风那样的杀气腾腾的感觉,但后来就没有那么鲜明的对比了。小学馆コミックス(comics)版的(小学馆漫画单行本的标志,少年JUMP的标志则是JUMP COMICS,所以广告页会经常出现JC第XX卷好评发售之类的广告语)《福星小子/うる星やつら》从第25卷到第35卷左右是最有人气的了。大家都说笔触中传达出了微妙的表情。与之相反的是从那之后,漫画画风就完全失去了强弱对比简直成了像动画一样的东西了。现在连载的《乱马1 / 2》也是这样,画的就像所谓的“动画漫画”一样。这样看来,因为原作自身的画风在不断变化,就不能以“是否跟原作很像”作为评判动画制作者的力量的依据了。这样,对于无法捕捉传统习惯的年轻一代的动画人来说,就只能以自己的喜好来重绘拉姆的形象了。西岛克彦画的“西岛拉姆”屁股很大,大腿很粗。森山拉姆的脸很可爱,比较忠实于原作的画风。土器手拉姆的胸部很大,有种色色的感觉。一集TV动画的绘制工作由2~10名原画人员担当。所以不同的场景里出现不同的拉姆也是理所当然的。对照字幕里出现的职员表,在头脑里组合一下,就知道会出现怎样的拉姆了。这一集里的拉姆酱,刚开场的时候和广告后面飞到天空的镜头屁股都好大啊。上上集的那里和那里也是。这样看来,那些场景一定是西岛负责的……这可是比许多谜语还要难的多。这可是没有录相机的时代啊。电视上一放完,眼前就再也没有可以再确认的东西了。当然还有自己在本子上写下的职员表。但是,只凭借这个的话,也只有这些御宅族们才能给予原画人员如此的关注了吧。●被天才动画人金田伊功刺激的御宅族的快感让原画的存在让御宅族们人尽皆知的是,如彗星一般登场的动画制作人金田伊功。金田伊功的画,充满了极端的??和极端的??,不论是谁只要看一眼都会知道是金田的作品。在录相带租赁店之类的地方经常能看到《银河旋风无赖我/银河旋风ブライガー》、《新再造人009/新サイボーグ009》、《六神合体GODMARS/六神合体ゴッドマーズ》等作品,由此可见金田作画的黄金时期的高水准。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华丽的动作。镜头急速回转,在认为应该停的地方突然停下,真是爽快的动作感。而且,应该停下的地方就干脆的让他停下来。比如明明在空中摆着不可思议的POSE,却突然呯的一声就停下了。和迪斯尼动画有着明显的不同,可以说日本的限定动画有着独特的新式的演出方法和理论。伴随着大的冲击,动画界逐渐被接受,各种流派也应运而生。把POSE试着做的极端一点会怎样呢?动作再夸张一点会怎样呢?当然如果没有金田那样的画功的话,只是单纯追求极端的停格和奇怪的POSE,恶搞过了头变的不明所以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即便如此,动画制作者们还是每周不断地,一次一次地坚持自己的主意并进行实验。这对于御宅族来说总是值得好好守护,并为之作出时而严厉时而感动的评价。在今天看来,这可以称之为动画制作人员和为数不多的御宅族们的蜜月期。
●催生出近代御宅族的录相机和动画杂志从为数不多的“原代御宅族”的激增,到进化至“近代御宅族”的原因,是动画杂志的创刊和录相机的普及。1980年,SONY发售了SL-J9型号的录像机(采用的当然是Betamax 格式)。它在播放的时候画质流畅(团:相对与VHS格式而言),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录相机。多亏这种录相机,获得了御宅族们认为是“作为近代御宅族的观影方式”。在录相机的普及率仅为5%的年代,御宅族们节衣缩食购买J9.没钱的人催促朋友们购买J9,或是和有J9的人成为朋友。拥有J9就是够格的御宅族地位的象征。当然,不用说J9了,那时候家里没有录相机是寻常事。不论是怎样的御宅族,没有录相机的话再怎么说也真是太可怜了。这些人就在电视节目播出时翻拍画面,在大学笔记上记下制作人员名单,把录音机的麦克风用透明交代贴近电视喇叭录下台词,用尽全力在所不惜。其中也用8mm 摄影机(当然不是8mm录像带,而是8mm 电影胶片)翻拍名场景的强人。对于LD的全套设备和录相带出租店已经普及的今天来说,可能没听说往昔的这些故事。可这不过是才15年以前的事啊。(团:20年之后的现在,则是没有多少人还记得LD了吧?)那个年代的动画杂志和今天不同,是极为珍贵的东西。不论是多么有趣多么精彩的节目,一旦完结了就再也看不到了。虽然有可能重播,也却也是尚未可知的事情。于是动画杂志应运而生。比如用足足数十张照片再现了令人感动的高达第47集《光之宇宙》。在大和号热潮、高达热潮之中,一个接一个的动画杂志创刊,它们的成功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性。动画热,其实就是动画杂志热。1979年《机动战士高达》播出的时候,有没有录相机的差别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没有录相机的人来说,找一个有录相机的御宅族作朋友变成了最优先的课题。当然,有录相机的人家每周都和放电影似的热闹。(团:不就和80年代谁家有个电视所有邻居都跑来看一样么?)现在30多岁的御宅族当时一般都有几个这样的朋友圈子,其中有些联系是如此紧密,就是因为这个。此外,录相机的更新换代和LD-BOX的收集都被倾注了异常的热情。这种软件上的贫穷的回忆深深地印在心底。这种经历里战后粮食困难的大叔们常常说的“太浪费了!”有些相似啊。1970年代后半段,先于社会潮流,御宅族们都购买了录像机。不过录像带还是不怎么有出售,更别说录像带出租店也是很稀少。当然录像机是用来录下喜欢的节目的机器。(拥有录像机之后)从杂志《PIA/ぴあ》(矢内广氏在1972年创刊的影视方面的情报志,现已改版为免费电子杂志)上确定上映会的情报,为此而急匆匆地换乘电车到达现场,拿着笔记本准备记录,这种情况已经没有必要了。同为阿宅同伴,互相翻录秘藏的珍贵录影带也成为了可能。但毕竟因为很少有同时拥有两台录像机的土豪,所以就会很有毅力地带着录相机去找对方翻录。这还真是充满了气势的做着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啊。就算是如此努力,也还远称不上是御宅族的天国。因为录相带贵的吓人。一卷时长1小时的K-60(团:60代表分钟数 以40.0mm/s的卷片速度可以录制60分钟的图像)要8000日元。所以不得不反复地抹掉喜欢的节目再录。是电视上连续播放的话就要慎重地把广告去掉,再去掉每周都有的片头和片尾曲,即使这样正片还是有23分的长度。再痛苦地去掉下集预告的话1小时的录相带也只能录下2.5集。这样计算的话一共26集的“大和号”全部录下来需要近9万日元。当然,自已想想虽然有点心痛,但还是会继续录下一个节目。“唔,第12集不太好看就抹掉吧”,“第3集再看个20次之后也抹掉吧”,就会这么想。因为是不知何时就要抹掉的作品,就会仔细去看,更有甚者会几次几十次地反复看。明天就要录新节目,作为最后的别离还是要看。当然,所有的镜头都已经记得滚瓜烂熟了。所以,在当时,无论是哪个圈子里 “能说过高达的全部台词的人”“能说出鲁邦三世ルパン的枪械的出场顺序的人”都是比比皆是。在当时我的朋友圈子里,近畿大学SF社团里有个叫三轮的男的能说出《星球大战》的台词,效果音,连配乐都能唱出来。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把剧场版还有LP音轨唱片(还有这样的东西啊!)都听得快要把唱片的纹路给磨平了。因此能记住《星球大战》里所有的声音。三轮经常在聚会的时候表演作为保留节目的“星球大战背诵”。必定会表演到最后,共计121分钟(和电影公映时完美的一致有木有!),称之为大绝技。可是别的大学的SF社团,一定会有拥有同样技能的某个人,因此,真是可怕的年代啊。因为是高度精神集中地观看,所以不仅是台词和故事情节,就连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动作都能记住。比如说大和号主炮发射的场景吧。呯的一声主炮(波动炮)发射。光束啪的一声延伸,命中敌舰。过了一两秒的停顿之后,敌舰爆炸,着火。就是这一两秒提供了真实感。是考虑到舰中间先着火再蔓延到弹药库或者引擎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这样的话就会令人产生“嗯,由这段时间产生的真实感真是不错啊”之类的想法。就在御宅族们观察“画面动起来的时间感”的时候,SONY的J9录像机开始发售了。搭载了即使是单格播放也不会模糊的新机能,吸引着御宅族们。总之,在电视上逐格看过动画之后,就能不受限制的享受(类似)动画杂志的乐趣。实际上逐格看过动画之后,很多御宅族才发现“动画就是连续的画”这一事实。还有通过发现“什么时机使用什么样的画”,这种画面能产生何种不同的效果,御宅族们从而获得了“匠之眼”(后面会详述)。有人说SONY的Betamax 格式在同VHS格式的竞争中取得上风的原因是凭借“痴迷于映像的一部分狂热分子”。所谓的“痴迷于映像的一部分狂热分子”指的是因为喜爱商业播放的动画面而不惜重金购入J9的近代御宅族们。事实上,不仅在逐格播放方面有优势,Betamax 格式在翻录时质量也下降的少,明显的高品位。即便是现在去第一代御宅族家里走走的话,一定会有β录相机和β录相带。和一些绝对不可能再有通过录相带发卖的作品混杂在一起,无论如何也不会丢掉。这些自不必说,正因为有了J9,“不知道什么地方有趣”“不知道哪个镜头有趣”之类的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单格播放也因为录相机的缘故朝着慢速和静止的方向去进化。支持这种进化的是御宅族们的 “想多看几次动画和特摄片”“想一边暂停一边看”“想看单格播放的动画”“想看慢动作”“想倒回去看”之类的想法。虽然录相带慢慢地便宜了,但广告宣传语为“能翻录出画质漂亮的录相带“的发售,又吸引御宅族们很快就去购买,他们是在没有录相机和动画杂志的时代,通过在笔记本上抄写职员表来修行的近代御宅族们啊。由于大量动画杂志的发行和录相机的出现,他们迎来了80年代中期的动画繁荣。
●让御宅族的动态视力变得发达的坂野马戏团/板野サーカス御宅族的数量在成几十倍的增长。在经历了动画繁荣期的近代御宅族里,产生了一位天才的动画爱好者。在动画的鼎盛时期只是作为御宅族存在的他,亲自进行了危险的实验,经历了充分利用录相机机能的修行时代之后,由于这些体验和知识,作为天才动画爱好者,他的名字开始广为人知。他的名字叫板野一郎。以板野马戏团这个名字为人熟知的他的动画,就像空中荡秋千那样拥有自由自在的速度感,有着这样独特的魅力。他小时候就是东映的特摄剧集《电脑奇侠/人造人间キカイダー》的超级粉丝。电脑黑魔/ハカイダー从乘坐的战车上发射导弹的影像在他的心中激荡不已。在实际的电视画面上看到的情况是,从战车的框架上咻咻从排气管喷出火花,这看起来实在不尽如人意。于是他想,实际上骑在摩托车上发射导弹的话,看起来是怎样的呢?于是他考取了摩托车驾照,并马上在车上装上火箭式的焰火在沙滩上跑跑看。结果是发射出的焰火比想像的跑的慢,有时飞奔的时候焰火也会超过自己的摩托车。看起来好像在空中静止的焰火从后面追上来的时候,他将御宅族特有的超级记忆力全力开动,将全部的影像印入脑海。火箭式焰火展现了与预想完全不同的各种运动轨迹。他说飞舞的焰火变的和自己同样速度的时候,可以看到焰火横着飞过自己的眼前。对于有过那样体验的自己来说,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画导弹了。接着他又想弄明白同样驾驶战斗机的两的人相互发射导弹时的情形看起来是怎样。为了体验这个他设计了几个人双手拿满50连发的焰火互相射击这样的实验。勉强叫来了不太情愿的(据WIKI说也不怎么看得顺眼的)后辈动画人来一起实验,结果是虽然他弄的全身都是烧伤,却也体验到了谁也没有体验过东西。(板野一郎你要是生在台南见识过盐水蜂炮估计早就能想到这种表现法了吧?)之后他又为了满足各种好奇心,用摩托车和焰火一起使用进行了多次危险的实验。像是用两台摩托车一边跑一边用焰火相互射击的事情也做过。凡是他能想到的事情差不多都做过了。在《高达》的导演富野由悠季的作品《传说巨神伊迪安/伝说巨神イデオン》的战斗场景中,他的危险的经验发挥了漂亮的作用。御宅族们之间板野一郎的名字的传开,和这部动画有着莫大的关系。导弹飞行的场景尤其棒。经他动画化的导弹,不仅有自由自在地飞行,还有在立体空间里飞行的感觉。电视动画的二维空间里,好像看到了真实世界里的情形一样。御宅族们悄悄地说过板野サーカス看待事物的方法对运动神经有要求。那是真人电影和特摄都无法具有的,却只有板野サーカス独有的深刻感。板野サーカス的最高水平的杰作是剧场版动画《超时空要塞Plus/マクロスプラス》。其中的战斗场景真的很棒。像是从远处的飞机上以远景拍摄的那样以固定的轨迹慢慢移动,或像是从近处的飞机上以广角拍摄的那样以不断变化的轨迹移动。这两种情形出现在同一画面上。而实际中是绝对看不到这种情形的。而且进行复杂困难的盘旋来回飞行的战斗机驾驶员们,相互发射导弹。镜头不断地追 着飞快的导弹。在商业播放的动画中看的话,导弹竟在中途拐了个90度的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然而,却充满着说服力,这种速度感令人酣畅淋漓。真是只有他能做出的动画啊。御宅族们只是看到他的动画就会感动,看到商业播放的动画更是心悦诚服,真是令人称服的伟业。御宅族的动态视力就是这样逐渐锻炼出来的。御宅族们自然会看板野的商业动画,并进行观赏。不论是什么商业形式,要怎样吸引眼球,只要是他的动画,就一定会有欣赏的粉丝。在他们这中,就出现了下一个时代的创造者。不仅是金田和板野,日本动画在“受限的预算和规模”的情况下,有才能的制作人纷纷涌现。这正是现在席卷世界的御宅族文化的基础。96年2月25日的日本经济类报纸《メディアあんぐる(媒体角度)》,评论家堺屋太一,在题目为《夸りうる文化で画一化に风穴を(向值得骄傲的文化中吹入整齐划一的新风?)》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因为施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有个性并有独创力的学生开始进入大企业。这样的人才正流向流行歌曲,演艺界,游戏软件三个领域,催生了卡拉OK,漫画和游戏的热潮。这些领域聚积了高知识水平的年轻人。他们是那种只要有机会,在什么领域都会取得成功的人。教育的标准化,例如“举手要向右前方七十度伸开手指”,这样规定的地方全国所有的都道府县中有四十一个;而规定手要握成拳的地方有六个。事情做到这个份上有些极端。(中间略)对于日本人来说,觉得日本制造的东西没什么在世界上获得好评的可能吧。从桂离宫到浮世松,只有外国人说好的东西才会在日本文化中得到好评,难道不是这样吗?正是漫画,日本在世界上都值得骄傲的独特的文化,今后会更加融入世界吧。现在是多媒体的时代,由电脑软件联结在一起的有趣社会来临了。希望已经走向世界的漫画,也能为教育管理,官僚文化也打开走向世界的大门。在除了互联网,越来越复杂高端化的情报网络中继续创作,拥有制造话题能力的人们,只有御宅族,也就是创造者。现在,日本的动画人员比起在日本国内,在美国等海外国家的评价要更高一些。拥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的创造者,必将在御宅族中产生。1-2御宅族的记忆口袋●交错的御宅族的视线我所理解的御宅族的定义的第二项是:“御宅族是拥有高性能的参考能力的人”。一般人这一点看来没有那么难以理解和接受吧。对于了解某个领域异常之详细的人,我们会用“这家伙是御宅族”之类的说法,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这么说吧。可是,在我看来,这种用法并不是那么合适。高性能的参考能力并不是说就局限在那个领域的意思。要说起来的话跨领域才是御宅族的本领所在。也就是说“这家伙因为喜欢动画所以他是御宅族”这样的人们一般的认识,真是大错特错。只是单纯的喜欢动画的人只不过是单纯的粉FAN或者爱好者Mania罢了。只对单一的领域有兴趣,把这个看作御宅族的价值,真是错的离谱。同理,“fansion御宅族”“钓鱼御宅族”这些说法也是不可取的。只对特定的领域感兴趣的人对于真正的御宅族来说只不过是些努力和进取心不足的家伙罢了。即使录相带的收藏再丰富,只看怪兽电影的家伙也不能称为御宅族,只看动画的人只不过是单纯的FAN罢了。所谓有御宅族的感觉,比如说像是“美国方式”“女权主义”“生态学”这样的一种价值观或世界观这样的感觉吧。以环境保护者为例进行说明。正确的环境保护的作法是要遵循“环境的保全和保护”理念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开着张贴有“不要杀害鲸鱼!”标签的汽车,排气管却排放着废气,这样的行为不是环境保护,这只是单纯的喜欢鲸鱼。自然保护、环境污染、替代能源、循环经济、向非大量消费社会转变。真正的生态保护者应做的事情多的很。同理,只看动画的御宅族只算得上是动画FAN而已。和只考虑鲸鱼人不算是真正的生态保护者是同样的道理。对动画进行思考并进一步深入探求,不可能不对其它的御宅族领域有所关注。虽然动画确实是御宅族理念的大本营,但在游戏、特摄片、西方绘画、漫画这些领域御宅度很高的作品比比皆是。而且,事实上所说的这些领域之间有些深刻的相互影响。只有深刻地理解这种跨领域的思想,才能充分理解御宅族看问题的方法。●《ちびまる子ちゃん(樱桃小丸子)》之影和《咕噜咕噜魔法阵》高度的御宅族式搞笑譬如电视动画《樱桃小丸子》中有在面部表情中加入阴影的表现手法。登场人物有“反正我就这样了”之类的郁闷的心情时就会在脸上和背景中都加入斜线这样的技法。这是在漫画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但是,《樱桃小丸子》的制作人员把这种一直以来只在漫画中使用的“在背景和额头上贴上网点纸(screen tone)来表现阴暗的表情”这种手法引入动画中。最终推测“观众们是能看懂这种表现手法的”。为什么这么推测呢?并没有加入说明啊————但是御宅族就是能够进行这样的跨领域思考。电视动画《金鱼注意报/きんぎょ注意报!》里面,第一次在动画中使用了一直以来在少女漫画中使用的“头上流汗”这种漫画符号。而且还夸张地加上傻乎乎的效果音。不怎么看漫画的人一开始可能会有些不习惯。可是,现在也变成习以为常的事情了。把漫画手法引入动画,也并不是总是这样的方式。事实上,所谓的御宅族文化,就是漫画、动画、游戏、特摄电影等媒体的交叉引用,并在积累中不断进化。所以如果只看动画的话,就不能理解这些了。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电视动画《咕噜咕噜魔法阵》里出现的“暗之风见鸟(屋顶上鸟形的风向计)”场景吧。(向不知道的人说明一下吧:《咕噜咕噜魔法阵》是尼凯(勇士,男孩))和酷酷丽(魔法师,女孩)两个人为了打倒魔王吉利而进行旅行,讲述这样的故事的动画。原作漫画是在叫做艾尼克斯Enix的出版社旗下的漫画杂志上连载的。这个艾尼克斯就是发售过那个《勇者斗恶龙/ドラゴンクエスト》的公司,所以其受众群多是游戏玩家。那么,《咕噜咕噜魔法阵》里的场景中出现了一个“暗之风见鸟”这样的东西,这个“暗之风见鸟”的图像下面打出了“画面中呈现的东西正在开发中”这样的字幕。要理解这个neta,需要了解数量庞大相关的御宅族知识。首先要知道RPG是什么东西。《咕噜咕噜》故事全部是模仿RPG(Role Playing Game,角色扮演游戏)游戏里的。RPG里,会有些物品拿不到的话剧情就不能向下发展了。“暗之风见鸟”就是在neta这样的道具。还有如果没读过《Famicon通信》等游戏资讯杂志的话就不明白“画面中呈现的东西正在开发中”的意思了。Famicon通信经常介绍一些正在开发中的游戏的情况。会比其它杂志介绍的早些,虽然信息量不大但都是很重要的东西,虽然有变更的可能但还是会登载这些信息。这时就一定要在照片下面注明“画面中呈现的东西正在开发中”。“暗之风见鸟”这样的重要道具应该早就介绍过了,也应该加上注明文字了。可是,这个动画却出现了出场角色们还未见过的“暗之风见鸟”的想像图。其实,这和后面主人公们得到的风见鸟完全不同,就是针对这一点进行了neta。要在瞬间全部理解以上所说的东西并笑出来的话,需要相当的知识量。这个是御宅度很高的neta。小孩子自不必说,就连普通的动画爱好者也不一定能明白。
●从《蜡笔小新》中看御宅族界不为人知的故事《蜡笔小新》中《动感超人》一集也有跨领域的内容。电视动画《蜡笔小新》里,名叫野原新之助的5岁主人公喜欢看特摄电影《动感超人》。当然这个《动感超人》是,是作为小新在看的电视剧出现的,也就是所说的剧中剧英雄。那么,小新喜欢的《动感超人》的最终话,大概以前就放映过了。几个月后,小新看的电视里开始放《动感Z》了。首先要说明的是御宅族界法则之一:儿童向的英雄节目如果人气高的话一定会在题目上加上黑暗啊超级啊这样的词再做续集。对这种neta,御宅族们只能抱以苦笑。动画的下一集讲的是小新买了这个《动感超人Z》里出现的内裤并得意洋洋的故事。这里说明御宅族界法则之二:英雄节目在题目中加入黑暗啊超级的这样的词的背后,是玩具店、文具店、内裤店的阴谋。明白这样的铁的原则就会爆笑不已。这种事情小孩子啊普通人啊是不会知道的。为总是想买新玩具的孩子生气的母亲们说不定也不会知道的(对她们来说这一点儿也不好笑)。这种跨领域的把戏,即使是制作方也几乎没人知道其中的含义。这也就意味这是向潜伏在日本全国的御宅族发出的暗号。御宅族们意识到这些之后,就会着眼于作品的细微之处,不放过一个这样的暗号。对于没领会这些暗号的人来说也会通过朋友间的交流来了解这些。这是御宅族们之间特有的现象。对于不是御宅族这个领域的人,比如说喜欢J联赛的人来说,只会对比赛和选手感兴趣,但是足球杂志是不会涉及足球漫画这样的内容的。即使涉及的话J联赛的球迷们也不会喜欢的。让嗅觉敏锐的御宅族找到的话说不定会喜欢的。相反御宅族们则不会拘泥于一个领域的东西,倒是很乐意与别的领域的朋友进行交流。这个问题会在后面说明,这种态度是只崇拜作品本身的“FAN”们不可及的层次。从心里的某个角落,甚至比作者们能看到更多的东西,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御宅族。●御宅族的上进心和自我展示欲说了这么多,应该对御宅族这个人群的轮廓稍微理解一些了吧。即是:拥有对应映像的时代产生的过剩适应的视觉能力,跨领域的高性能的信息总括能力,从制作方那里一个不拉地读取暗号的能力,就是这种理想状态的鉴赏者。不过,只是这些的,好像还缺少画龙点睛的一笔。这个最后的“眼”,就是御宅族定义的第三项,就是永不满足的上进心和展示自己的欲望。比如,如上所述,不论多么喜欢《咕噜咕噜魔法》,每周都看,也只是作为FAN的行为。如果把广告都剪掉,把动画录下来,买下插曲CD,背下动画杂志上关于《咕噜咕噜》的报道,买下相关的周边,这才算是踏出了通向御宅族之路的第一步。但是要是这一步走的不对的话,就只会变成单纯的收集者或者Mania。开始比较《咕噜咕噜》和类似作品,比如《赤ずきんチャチャ(小红帽恰恰)》以及《レイアース(魔法骑士雷亚斯)》,并开始研究职员表,就可以说已经摸到御宅族的门了。最后,头脑中的知识成熟了,开始和朋友们谈论他自己的“咕噜咕噜”论,动画理论,演出理论,这才算是作为御宅族的第一步。不论这些理论怎么幼稚,可能有些似曾相识,但已经和迄今为止的单单地看完后高兴、收集、研究的自己画出了清晰的界线。之后,他只为了赢得别人的称赞,开始研究一般人不会看的小众动画和中古动画,为了研究中世纪的魔法书去欧洲的城堡城市去取材,开始画模仿《咕噜咕噜》的漫画或把自已的咕噜咕噜论创作成同人志,就可以说他已经进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御宅族的过程了。明白了吗?御宅族就是“光是御宅族的定义就是说三个小时的一类人”的别名。●深厚的御宅族 粗浅的御宅族御宅族也是有高低深浅之分的。我们用“深厚”和“粗浅”来区分。“深厚”的意思是说对御宅族文化抱有深厚的热情。只是“喜欢”“感觉有趣”不是结束,不能结束,也可以有种过剩的感觉。是否将御宅族之路走向极限,能做出什么样的牺牲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空调可以没有,《变形金刚/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的光盘一定要有,这样的人可说是“深厚之人”。再具体点说,我有一个超一流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御宅族朋友S君,通过介绍他的烦恼,就可对“深厚”作出诠释。“唉,今年买了空调,因此没买到变形金刚的LD-BOX啊,我啊还差的远啊。”他说自己“还差的远”,并不是因为没钱而没买LD-BOX。他的烦恼是那种金钱解决不了的烦恼。《变形金刚》对于一般的御宅族来说,是部没什么意思的动画。但对于S君这样的一流的御宅族来说,正因为这部作品因为有其看点,所以才认为是出色的动画。本来没什么意义却兴高采烈的解说。采用《巨人之星》的父亲的配音角色来给反派配音(团:给动画版星一彻配音的乃是声优加藤精三老师,在日版变形金刚中也为威震天/惊破天/大力神配音)。擎天柱司令官的没有说服力的说教。什么都欠考虑的美国式的脚本。S君当然也理解这些优点(?)。因此认为这个LD-BOX非买不可。不,优秀的御宅族会觉得坐立不安那样的想买。可是今年的酷暑一天接着一天,到电器店买空调去了,一不小心就错过了LD-BOX的预约期了,真是失态。因此才会觉得“我真没用”。他是发现自己缺乏了那种热情,那种深厚的态度才认为自己“还差的远”的。所以在为自己为什么没有再表现的更“深厚”一些而烦恼。只是“喜欢”这种程度的话是不会看这动画的。再深厚一些,再深入一些,朝这个目标天天努力,精进,这就是御宅族之路。1-3 御宅族是情报资本主义社会的引导者●御宅族为什么看少儿节目知道了御宅族的定义,就以解释针对御宅族的一些疑问作为开始,最后作出“正是御宅族引导了情报资本主义”这个结论,这就是本节的目的。就拿大家最常见的疑问吧:“为什么御宅族都那么大了还看儿童向的电视节目呢?”不错的问题。之所以会这样,和人们什么时候成为御宅族有关。5岁的孩子喜欢看儿童节目一点问题都没有。8岁也没问题。但是,如果18岁还喜欢看就太糟糕了。15岁还喜欢的话父母就差不多开始担心了。这样是因为差不多人们会在10岁和15岁这个年龄段逐渐对儿童节目失去兴趣。在这个时间段,没有完全转移到成人向节目的人们可以说会变成御宅族。有种观点认为御宅族是不能向成年人转变的精神年龄低下的人群。但是,应该不是这样的。如果只是精神年龄低下的话,应该只是离开儿童向节目的时间比别人晚三到五年这样的问题才对。都30岁了还不能成为成年人这是非常少见的的。除非是智能水平在10岁以下的人,或者患有自闭症这样的对社会适应能力极端低下程度的情况,30岁了还不能成为“成人”这种事是不可能的。这个看过现实中的御宅族们就明白了。就引用大冢英志的《假想现实批评》中深感有趣的资料来说明吧。“受策划公司的委托,对‘御宅族’进行了相关调查。(中间省略)比如说御宅族和一般人群比起来异性朋友的数量要多一些。相对于10~20年龄段和20~30年龄段的一般人群的2.8人比起来,御宅族的6.9人几乎是其两倍。姑且不论性别,从朋友的数量来看,还是很有社交能力的。还有总的来说御宅族算是有钱的。20~30年龄段的御宅族的平均月收入是22万7千日元,同年龄段一般人群的平均月收入则是16万6千日元。其中工程师和医生这样的职业群体还是很引人注目的。而且他们的高收入中的相当高的比例是花在玩上的,而这正是御宅族的特征之一。还有就是御宅族和一般人相比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相当少;御宅族的兴趣广泛;为什么会用“堕落”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御宅族呢?像上述的和一般印象里的御宅族的形像完全相反的数据还有好多。怎么样?他们决不是所谓的“长不大的人”吧?那为什么都30多了还看动画呢?答案很简单:御宅族们在小学的时候就看穿电视节目了。“虽说是大人看的节目,但其实和儿童节目差别不大”,“儿童节目中也有水准很高的”。就是这样早熟的看法,这些冷静的判断,让他们选择了动画。也就是说他们并未抱有“我们自己也想长的快点,那么看大人节目就会显得成熟”这种幼稚的想法。进入青春期并未使御宅族们的判断能力下降。大众媒体经常会宣传“御宅族不是差劲的大人,而是帅酷的年轻人的流行文化”、“御宅族是年轻人的文化”“御宅族是亚文化”这样的说法。真正的御宅族不会为这些说法所动的。他们会在10到12岁这个重要的时间段,不会被大人文化这种东西所迷惑,在青春期也不会被年轻人文化这种东西所迷惑。结果,也并未进入一般所说的“被纷乱破碎的文化追逐而作为消费者的年轻人群体”,这个结果市场分析家们现在也无法分析明白。御宅族是由自己来判断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早熟而知性的存在。所以他们不会因跟随流行而迷失自己。常有人说“御宅族的流行真差劲”,事实上这是受“去追寻那样的大众媒体制造的那样的流行是傻瓜”这种说法的影响而武断地得出的结论。(还有一点会在《憧憬手工艺人的文化》这一章中再做论述,将会提到是御宅族文化发源的思想根据。)总之御宅族们并非连社会上“快长大吧!”这样的氛围都感受不到,而是轻轻拨开了这种压迫,心里抱着“三十多了还看动画怎么了”“嗯,我就是三十多了还看动画的那种人啊”这样的想法,轻松自然地生活着。
●作为市场引导者的御宅族自信的天真无邪?的御宅族们虽然被称为“可怜的长不大的人”,现在却一直引领着世界的文化。在时装界担当过市场和商品策划的荷宫和子在《御宅族少女的经济学》这样写道:&御宅族少女们引领着最佳消费层?(volume zone)。这就是这本书的主题。现在看来,作为最佳消费层的那些人,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只是跟在御宅族的后面。漫画,游戏,流行,音乐,各个领域都明显是这样。&服装界被称为最佳消费层的人们,在社会上被称作普通人的人们现在什么也不想要。也就是说想要什么,做什么是快乐的,想做什么,变得完全不知道了。证据之一就是他们的口头禅:“有什么有趣的事吗?”并不是世界变的无聊了。只是世界上缺少某种主要的流行。即使是现在,稍微注意一下周围的话,有趣的事肯定是有的。迪斯科,网球,松任谷由実?。然而,现在也没没有令人大叫“就是这个了!”这样的事情了。不论是什么样的事,总有一半以上的人觉得的无聊。大众媒体现在宣传“价值观的多样化”,预测流行先行出击进行生产的作法已经不行了。开始做别人认为的有趣的事情的最佳消费层的人们迷失了方向,茫然地生活着。要是有人对你说“这个绝对很有趣”的话,谁都会高兴地跳起来的。与之相对的是,御宅族们虽然被说成是“社会适应能力低下”,但对自己的兴趣却是既敏感又忠诚。不论何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乐在其中。●现在御宅族的信息分析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在御宅族的进化论一节中,我提到过原代御宅族进化为近代御宅族,然后就是优秀的创造者产生的历史,并暗示还有进化的可能性。这些会在后面继续讨论。现在,御宅族还有一条进化的途经。我将其命名为现代御宅族。最近的流行常由御宅族们而起,这种现象引人注目。ドラクエ(勇者斗恶龙)、セーラームーン(美少女战士)、还有个人电脑,御宅族们正成为流行信息的发布源头。与由大量杂志支撑的一直以来的高度信息社会相比,在多媒体社会中软件变的越来越重要,软件制作者正变的越来越伟大的这种说法,真是弥天大谎。要是全体国民都是小说家的话就国将不国了吧。所以更重要的是,决定信息价值的人。虽然现在已经是信息社会了,但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才好,该信谁说的才好之类的问题,一般人还是会感到困惑不已。“对我来说这个更有趣”“我觉得那个更适合你”,正是需要这样在海量的信息中挑选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的种类,为你作出切身调整的人。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人对于这样的信息社会、多媒体社会来说是重要的,肯定要比那些只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创作者更伟大。对于成熟的经济社会来说,力量最强大的不是生产者和制造者,而是流通领域的人。电影产业兴起之初,出版领域和流通领域都是最强的。同样,对于现在的信息社会来说,能一眼看透软件自身的价值和品质,并将其送到最适合的受众手边的人,就是值得依赖的批评家,并能够时刻为之调整的人,这样的人在多媒体时代理应成为最终的胜者。所以说,正是由于拥有这种调整能力,发布这类信息的才会是“现代御宅族”。●孩子们关于游戏的壮烈的信息战举一个例子。96年3月的时候,我路过吉祥寺车站近郊的二手红白机店时,听到两个小学生的对话:“堀井雄二是怎么当上Enix的董事的呢?”“听说Square在PS上推出了最终幻想。任天堂明明持有Square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呢,这是怎么回事啊?”我听过这里,心里不禁感叹道:“真了不得,他们以后会成为不错的御宅族的。”当然,这样的事并不是只是吉祥寺才有。在东京,不,在全日本的二手游戏软件店前,总会有这样的对话的。孩子们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因为有儿童向的Famicon杂志登载了这些消息。这些Famicon杂志反正只刊登游戏攻略吧,大概很容易就这么想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读者们最想知道的其实是它们在发售前对游戏们的评价。然而,发售前秘密事项很多,没定下的东西也很多。自然而然的,比其游戏本身,游戏的周边信息更容易变的含糊其辞。此外刊登的还有对开发中的游戏进行的采访呀,游戏公司周边的一些情况啊之类的。内容一般不会考虑到读者的儿童向定位,而是相当专业。这么复杂的事情,孩子们是怎么从头到尾读下来并记住的呢?事实上,这是由于存在某种由来以久的痛苦体验。这是说,孩子们在一直被骗。这种痛苦的体验,从前辈到后辈口口相传,他们一直钻研来鉴别游戏的好坏。在玩具店里常常会有认真地观看游戏的演示动画的孩子。他们会像以前的孩子们那样做的一样不知不觉地把自己贴在橱窗上看,大人们也许会微笑地看着他们。其实大人们的这种看法存在根本性的误解。确实以前的孩子们是因为“想要”或者“有趣”而看。但现在的孩子人不是因为这个,而是为了不被骗到而带着审视的眼光在看啊。是为了审视什么呢?新发售的游戏机的软件,不论在哪个游戏店都是一样的,有哪里不对的话,都是一样的。孩子们就是收集这些信息,亲自看过店里的演示动画再做判断。基本上最新的游戏,游戏中心里都会有的,就是被称作“arcade game(街机)”的装备了专用的电脑或芯片的超高级的游戏机。这种街机要做成总价只有4,5万日元的家用游戏机话,自然会有简化的地方。具体来说,用于表达立体感的多边形的数量有所减少,速度较慢,发色数也减少了。因此对于在游戏店里宣传的家庭版游戏,街机版都能很好的忠实再现,所以有进行评价的价值。如果因为“都是VR战士啊”这样的理由而购买的话,可能会是一笔的投资。再怎么说一个游戏也是一万日元左右的东西啊。这可是一个月零用钱那么多的金额啊,不是可以轻易下决心就买下的。对于自己看中的几个有趣的游戏,仔细的评论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更重要的是,以后没有有可能在二手游戏店用高价买掉。有人气的卖的好的游戏软件在二手店也能买出高价。因为人气很高,当时售价一万日元的游戏,一周之后二手货也能卖到七千日元,也就是说只花三千日元就玩了到这款游戏。而对于无聊的游戏,也就是所谓的“垃圾玩意/粪作/クソゲー”,在二手市场一周内就会跌到两千日元。与前面提到的优秀游戏的收购价格相比,玩到游戏实际花费的资金高达八千日元,是前者的两倍以上。这种鉴定真的很难。即使是大人,在买汽车的时候也会为类似的问题烦恼的吧。虽然真的很想买自己喜欢的车,可是考虑到二手车市场的价格,还是买了丰田的车。而且颜色也是白色的…………
孩子却在为更为复杂的问题而烦恼着。对于孩子们来说,游戏机的机种选择问题要更复杂一些。这个要是搞错了的话,是比弄错游戏软件更为致命的事情。不论游戏机的性能有多好,要是买到了不是很普及的机种的话,以后说不定就几乎不会有对应的新游戏出了。比如说,在红白机全盛的时期,世嘉三代发售了。以游戏机而论的话世嘉三代比红白机性能更好,色彩也更好。发售开始时的游戏质量也不错。从游戏软件发售数量来着,世嘉三代的软件要比红白机少的多。结果世嘉三代的销量不佳,过了两三年就变成了摆设一样的东西。对于没有多少零用钱的孩子来说,游戏机是只有圣诞节和生日的时候死皮赖脸的请求才能得到的最高级的礼物。这个要是选错了可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要是选择失误了的话,面对父母的“之前给你买的游戏机不能玩了吗”这样的质疑,要想再改买别的机种的话是很难的。那么“像白色丰田车那样的怎么都有人要的东西怎么选择都是可以的”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的。在游戏机的世界里任天堂就像是丰田那样的存在。但是,即使是任天堂的新产品,也有像是《ファミリー?ベーシック(famili basic)》(※1984年任天堂发售的外设,可以用专用程式进行基于BASIC语言的编程,FB被我朝山寨成了电脑学习机)《ディスクシステム(disk system)》(※任天堂磁碟机FDS)《サテラビュー(Satellaview)》(※任天堂发售的SFC用卫星接收周边)《バーチャルボーイ(VIRTUAL BOY)》等等,一堆一堆的失败作品。对于只是通过《日经新闻》得知任天堂的大叔们来说,可能只知道任天堂的连战连胜的事情?。可对于生活在现实的世界的孩子们来说,任天堂可是很能出品充满危险性的的新制品的公司啊。为了作出上述的充满危险困难的决定,孩子们就会一个字也不漏地仔细地阅读Famicon杂志。比如, “虽然说PC Engine(nec制造的史上第一部使用CD-ROM(外接)的家用游戏机系统。)的CD-ROM的读写速度很慢很慢的,可HUDSON/ハドソン公司的天外魔境就做到了寻道时间只有四秒” ,杂志上登载着这样的消息。据此,作为御宅族预备军的孩子们就这么想:“嗯,虽然CD-ROM的读取时间是出了名的慢,从这里看倒不是太慢,原来如此。那么,就买PC Engine看看吧。”因为寻道时间缩短,所以就能畅快地游戏了,这里要说的并不仅仅是这个问题。还有通过迄今所知的技术来预测游戏内容是不是可以信赖。这样的话就会判断,别的人要买的话,即使是在二手店里买,卖价也会比较高。大人们选车的时候,会考查安全气囊是不是标配,ABS系统的性能啊,都是一样的道理。御宅族们要买新电脑的时候,也会把商品目录放在手边,仔细研究制造商未来的前景,研究透彻后再买,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游戏机的情况可以说是任天堂一家独大。所以才会宣传“任天堂出品,不会有错的”。Famicon杂志也接受了这一观点,省略了大量的篇幅。然而,孩子们却疑心重重。以之前提到过的任天堂新发售的Satellaview游戏机为例吧。竟然是通过通信卫星直接发布游戏这样高科技的游戏机。Famicon杂志一致称赞。十年前的那时官方也宣称有数十万小孩购买了这一游戏机。然而,据说其实发售几个月也不过卖出了几千台。现在的孩子们都知道这事。Famicon杂志,对于发售前的商品是不说坏话的。商品一般一旦发售,就立刻翻脸开始批判。所有的游戏杂志在叫作“表四”的内封面的部分,都会登上任天堂的广告。考虑到这种情况,对于任天堂旗下的游戏机和游戏软件的批评总会对杂志出版方造成顾虑。不论是怎样的游戏都不会被说坏话,也不会有独家情报和抢先信息。总感觉不知怎么的好像变的有压力了呢。《勇者斗恶龙》的信息操作能力是出了名的。发售伊始从Enix那里所有的游戏杂志都会得到指示。“本周是《勇者斗恶龙》发售的第三周,透露出的情报到目前为止就够了”。如果违逆或者发布抢先情报的话,以后就再也别想从Enix那里得到新的游戏情报了。游戏杂志当然会顾虑重重。所以批评的时候,与大的游戏公司相关的事就不得不避而不谈。这些事情都是不知不觉地,从Famicon杂志上读到的。任天堂发售立体游戏设备《バーチャルボーイ(VIRTUAL BOY)》的时候也是这样。VB是由制作了《马里奥》和《塞尔达》这样的古典名作造成巨大影响的任天堂的游戏制作人宫本茂领衔宣传的。就算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也会找宫本来签名,对游戏玩家来说就他是神一样的存在。就是这个宫本,热烈地评价着在杂志上登场的新机器的意义,BTW,在VB发售的同时还准备以马里奥的新作进行捧场。可是VIRTUAL BOY却根本卖不动。宫本是任天堂的董事,称赞VIRTUAL BOY是理所当然的。孩子们严苛的用评判的眼光注意到了这点。而且最近史克威尔公司宣布要在PS上发布下一款RPG游戏。说起史克威尔的话,都知道RPG《最终幻想》系列是它的代表作。这一系列的最新作不是选择在SFC上,而是在SONY的PS上发布。这不仅给业界造成了重大影响,也给孩子们以巨大的冲击。“任天堂明明持有史克威尔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啊,为什么选择了SONY的PS呢?”“这样看来的话,史克威尔真是想认真地在PS上赌一把了。”“听说以前,PS的开发小组低声下气地向史克威尔请求:’请为我们开发游戏吧’”,得到的回答是“等游戏主机卖出300万台再说吧”,被拒之门外。“这样的话,也许要讨论一下是不是也要购买PS呢。”阅读报道时要把事实、数字和评价分开阅读。要把没提及的事,以及没提及的含义也要考虑进去。就是所谓的要看到字缝里的东西。这就是由“信息泛滥的社会”培养出的现代御宅族的生存能力。当然,所有玩游戏的孩子们都这么去收集信息是不可能的。根据信息收集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差别,产生了不同的阶级。那些知道应该买什么游戏的孩子,自然得到了足够的尊敬。他们的判断通过孩子们的口口相传,不断向下传播。他们已经是作为现代御宅族在生活了。●不同代的御宅族的活动原点写到这里,御宅族进化论,就算是完成了。看看这个进化的轨迹吧,虽然都是御宅族,但根据出生年代不同,都有各自活动的原点,也就是根据所谓的ホームポジション(home position,原意是指法的默认按键)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原点。昭和30年代(昭和元年是1926年)出生的话就是特摄电影,前半段以《奥特曼/ウルトラマン(worldman)》,后半段以《假面骑士/仮面ライダー》为原点。昭和40年代出生的就是动画,以大和号以及高达为代表。昭和50年代出生的是模型,以钢普拉(高达的塑料模型)和迷你四驱车为代表。剩下的就是游戏吧。昭和60年代出生的现在的孩子们不管怎么说原点都是游戏,在享受现在的游戏的另一方面的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他们的眼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比如说,我虽然是昭和30年代出生的,但从未见过只是单纯喜欢怪兽,整天和喊着“斯派修姆光线Specium Ray”“Rider~~ライダー”的朋友们一起玩的家伙,能成长为御宅族。虽然没人让我这么做,却试着记下了怪兽的名字,把少年杂志的插图撕下来小心地收藏起来。用为数不多的零用钱购买收集搪胶人偶和薄膜唱片附赠的小画书。这些孩子们随着成长,会注意到在自己原点的周围的动画,漫画,特摄电视等等别的领域。然后就会进行跨领域的研究活动并进行讨论,变的乐在其中。这就是御宅族。现在的孩子中可能也有很多人几乎不阅读游戏杂志中的文字部分吧。然而也有不少孩子会从中读到对过去选择的反省,对现在游戏界情况的把握,并形成自已的观点。这样的话,就会持续形成众多御宅族的预备军。再过十年,他们作为走向社会的成年人,已经是有相当的购买力了吧。再过十五到二十年,他们中会有许多人活跃在御宅界,并会有许多人成为制作人吧。另一方面,会有能在泛滥的信息中找到价值,进行调整,发布,左右市场的御宅族和编辑出现吧。他们是在信息的海洋中进化,成功存活下来的新人类。
2御宅族的世界性2-1 寻找世界范围内的御宅族●世界御宅族的状况现在,世界上的御宅族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那么就到网上搜搜看吧。类似comiket的活动在很多地方都有,我在前面已经说的很的很明白了。在法国的一个主页上,用片假名写着“オタク”,看着这写的狗爬一样的日语,想到傲慢的法国人那种想把这几个字的中心思想全部表达出来的那种心情,不禁为那种急迫的心情感到胸口一热。像这样的背景故事,美国就不用说了,在东南亚和欧洲,日本动画和漫画的FAN的数量都在急剧增加中。而且这些FAN之中,正有人沿着前面提到的御宅族进化的路线大步前行,20~40岁的一流的御宅族也在不断涌现。95年秋天,在我去过的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州举办的活动中,从美国各地赶来的许多御宅族们欢聚一堂。这次活动叫做“オタコン(otacon)”,是“オタクコンベンション(otaku convention)”的缩写。到那里去的御宅族们看到日本的动画和漫画后几乎都成为了FAN。他们崇拜着宇宙海贼哈洛克船长/キャプテンハーロック,dirty pair 不良搭档银河女警花/ダーティペア,鲁邦3世等角色。像他们的父母崇拜着超人和美剧 《Combat!》里的桑德斯队长Sgt. Chip Saunders那样,从小时候就耳濡目染地进行着合理的崇拜方法?。不仅是otacon。不管在哪个可以称之为大城市的地方,一定会有日本动画相关的活动举行。总之在这样的活动中,一定会看到德斯拉大总统デスラー总统(※宇宙战舰大和号)和哈洛克船长这样的cosplay。到底全美国,有多少人在cos德斯拉大总统呢?他们以日本动画为契机去理解以漫画和特摄等日本御宅族的文化,努力地克服语言和国民性的障碍。其中更有些努力的御宅族说“要是出生在日本,变成日本人就好了”。当然也有对这个神秘的东洋国度的憧憬。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憧憬着动画中描绘的日本普通生活。就像很多年以前,我们也对《家有仙妻/Bewitched /太太是魔女》※ 原文《奥様は魔女》,11区你是怎么翻出这名字的233《霹雳娇娃/Charlie's Angels》里面看到的美国的富裕生活充满憧憬一样。(团:家有仙妻:ABC播放的,由Elizabeth Montgomery饰演的美国电视剧,全8季。在日本于966.2.1 - 在TBS 火曜21:30枠首播第一季。次年于毎日放送?NET系 土曜19:30枠重播( - ), - 播放了第二季。)不仅在美国,这种现象在欧洲和东南亚各地确实不断地上演。比如说法国。十年前,名为《UFO机器人 古连泰沙/UFOロボ?グレンダイザー》和《ゴルドラック》(※古连泰沙在法国放映的时候改名为Goldorak)的电影放映的时候,记录下来的收视率几乎是100%。竟然会有接近100%的收视率,连我也不太也相信。(※当时全法国只有三个电视台,所以才能造成平均收视率75% 最高收视率100%的奇景……)即使现在,播放《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Candy Candy/小甜甜》《龙珠》都有80%~90%的超高收视率。法国文化部认为这是日本的文化侵略,于是对日本动画的放映时间作出了限制。认为这是比迪斯尼还要严重的文化侵略。日本动画的周边专卖店在巴黎开张后也是人气旺盛。每周五从日本都会运来各种宅物,每当这时巴黎的小御宅族们就会大排长龙。在巴黎排队的情况,一直以来都认为是只有在名牌商店的日本观光客身上才能见过。现在又要把动画周边店的巴黎小御宅族们加上了。这是多让人愉快的事啊。御宅文化在亚洲影响巨大。在马科斯(※费迪南德·曼努埃尔·马科斯(),菲律宾第六任总统。)政权下的菲律宾放映的《超电磁侠波鲁吉斯V/超电磁マシーン ボルテスV》收视率超过50%,引起了巨大轰动。但是“太暴力了”“这是在宣传日本军国主义”这样的批判之声不绝余耳,马科斯总统直接下令中止放映。这是后来在NHK特别节目中报道的大事件。但是我的看法和NHK的稍有不同。事实上放映被中止后的剧情中,《波鲁吉斯V》里有在当时的菲律宾不能放映的“打倒独裁军事政权,让市民革命成功”这样的极度激进的思想。差不多这就是真相吧。还有,在上海也是很壮观的。作为新落成的八佰半百货商店的开业纪念活动而举动了一次奥特曼秀。结果,只能容纳3000人的露天剧场涌入了15万人,据说活动不得已中止了。然而,这个事件之后八百半在东南亚和中国再开分店的时候,一定会举办类似“奥特曼秀”这样的活动。在内乱还未平息的柬埔寨,动画《装甲骑兵波特姆斯/装甲骑兵ボトムズ》放映得到了很高的人气。一到《波特姆斯》放映的时候,孩子们就一边躲避战火一边跑到电器商店的门前,如饥似渴地观看。放映结束后,之后放映的《东京爱情故事》则一眼也不看就回去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早点回去就会有生命危险了。关于当时放映的《装甲骑兵波特姆斯》这样的动画,也没有要说的?。“他们那些乘坐机器人的人是最低层的人,于是被称作“ボトムズ(bottoms)”。”这段台词是《波特姆斯》的开场白。与打的人仰马翻?的战斗风格相比,背景设定显得有些阴暗。这个动画是日本在高达放映后,真实系机器人动画热潮最高涨的时候放映的。也正因为是打的过激烈了,并没有产生太高的人气。从这里可以看出内战不断的柬埔寨孩子们的??。是过于真实了吗?因为是在和平的日本做的动画,在不了解战争的情况下观看的,因此如果在世界范围看来就更能领会其中的有趣之处吧。
御宅族的风潮,现在正逐渐传播到地球的另一边了。现在,要说御宅族天堂的话就数墨西哥了。每天电视里循环播出《喷嚏大魔怪/ハクション大魔王》《科学忍者队/ガッチャマン》《特搜战车队ドミニオン》《キャッ盗忍伝てやんでえ》※ 这里原文错误,正确的名称是キャッ党忍伝てやんでえ功夫猫党 《未来少年コナン(未来少年柯南)》等动画,墨西哥的孩子们,就像是泡在日本动画中一样。此外,《大场久美子版彗星公主/大场久美子のコメットさん》也很有人气,都快成了墨西哥熊孩子的下饭菜了。大约是去年播放的宇宙刑警系列也引发热潮。(横山光辉老师的彗星公主两度被改编为真人特摄剧, 这里提到的是1978年至1979年,TBS播映第二代的彗星公主特摄片,大场久美子主演,共68集)不过,要是因为这些就认为“日本文化引领世界了”“日本终于成为世界的楷模了”还为时尚早。最近大众媒体上出现的“日本动画特集”里面就透露出这样的过于武断的意味。得到好评的,不是所谓的“日本文化”,而是“御宅族文化”。现在御宅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好评,是世界范围内御宅族的数量不断增多的自然结果。因为以前世界范围内美国生产的家庭电视剧的传播,所有国家的年轻人都向往着美国。不仅是其生活方式和文化,英语本身也让人觉得“好帅啊”而被接受。与之相似, 20多年以来,世界范围内许多年轻人都在看那些优秀的日本生产的儿童向动画(其实是御宅族向动画),成为御宅族也是理所当然的。我在美国遇到的御宅族中,有很多人都有手写的英日辞典,对此我深感惊讶。现在日语(尤其是片假名的高人气)本身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时髦,受到青睐。●令人称奇的布鲁斯威利斯Walter Bruce Willis和昆汀塔伦蒂诺Tarantino的御宅族故事不仅是一般人,现在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主流创作者?之中,也有很多是御宅族。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悄没声息的夹带了宅元素,向全世界的御宅族致以问候。收到问候的御宅族立刻就认出了对方是怎样的御宅族。就介绍几个能通过如此严苛的御宅度检验的真正的御宅族吧。首先是迈克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大家都知道的,那个跳舞像机械一样好的人,就是那个迈克杰克逊。他是一部只有御宅族才会狂热地追捧的动画《变形金刚/闘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的超级粉丝。他热切地希望着“我也要变得像变形金刚一样”,在第一次主演的电影《月球漫步者moonwalker》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电影中,迈克杰克逊竟然变身为巨大的机器人,而且最后变形成了宇宙飞船,飞向了宇宙。关于他的御宅度和任性的别扭性格有个传说。据说Michael的住所地下建造了和迪斯尼公园里的 “加勒比海盗”几乎一样的游乐项目。每天都对着那样的东西到底想干什么啊?而且要那里去的话还要乘特别定制的缆车。这样在山丘上建造的他的房子到山下别的房子的话就要乘坐缆车了。每次从休息室移动到别的房间移动好像都是很棒的体验。就这样不断地移动才能到达地下的“加勒比海盗”。每次到房间里都像是做梦或者童话故事一样。而且,上次他来日本的时候,把从原宿的Kiddy Land全部包下来,将超合金系机器人玩具买了个精光;把动画角色设定的井又睦实先生叫去宾馆,进行了把Michael Jackson作成动画角色的人设绘画。前几天在与珍妮杰克逊合作的MTV里使用的动画不是像《阿基拉》这样的一般动画,而是像《赤光弹吉里欧/赤い光弾ジリオン》《新巴别二世/新バビル2世》这样的很有御宅度的动画。世界上的御宅族都说这真了不得。真是了不得啊,御宅族里的王者迈克杰克逊。(这里说的是两人合作的《Scream~!》)下面介绍的是在日本也比较有名的音乐家马修斯威特Matthew Sweet。他是个重度御宅族。炫耀手腕上醒目地刺着拉姆的刺青,与日本的音乐杂志的采访者进行对答的故事十分有名。他也有过怀才不遇的时候。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都会依赖麻药,可他却穷的根本连麻药都买不起,只能靠每天狂看动画虚度人生。等后来他的作品《girlfriend》拿到在全美排行榜排第一位的时候,已经无可挽回的变成了御宅族。他在MTV的影像里使用了《剧场版哥普拉/剧场版コブラ》的镜头,也使用过拉姆的画面,在日本的公演时还与高桥留美子会面,得到了画在吉他上的拉姆图像高兴的跟什么似的,那种反应看起来真是超傻。唱片公司的头儿被他搞到一头雾水,最后严令他“以后绝对不要再在MTV中使用动画了!”。于是在下一个MTV中,出现了精心打扮地在自家的起居室里演唱的Matthew的画面。只是摄影机一跑偏就会照到高桥留美子的签名以及《世外之人/アウトランダーズ》的漫画图像!MV里还有Matthew兴高采烈地坐进敞篷车发动引擎的画面,当钥匙链翻到正面,能看出挂件是拉姆的人偶!简直像中学生似的…………(老中二- -)昆汀塔伦蒂诺也是如假包换的御宅族。特意在巴黎买了《森林大帝》的镭射光碟※LD。他在《低俗小说Pulp Fiction》拍摄时老是和布鲁斯威利斯碎碎念:“知道不?法语版的《森林大帝》里面,雷欧是’ Bonjour,papa’这么说话的呢”这类宅度爆棚的发言,因此被对方讨厌了。(昆汀被邀请)参加夕张(北海道中部的一个城市)电影节的时候也在KTV大唱动画歌曲,而让周围的真正的电影FAN困惑不已。狂热的艺术家弗兰克扎帕Frank Vincent Zappa(他的专辑盒子上画着四脚形态的东宝怪兽ヘドラ黑多拉/Hedorah)给自己的二儿子取名为Rodan(拉顿ラドン)。(团:71年特摄电影哥斯拉对黑多拉的敌方怪兽,东宝三大怪兽之一的拉顿,其他两个是哥斯拉&魔斯拉)DEVO的领队马克(马克·马瑟斯鲍夫Mark Allen Mothersbaugh,)是痴迷日本怪兽的御宅族。在盗版的现场中翻唱了《山达对盖拉サンダ对ガイラ》(※全名《フランケンシュタインの怪獣 サンダ対ガイラ》)里面盖拉被吃掉的女性歌手唱的歌。这首歌是在电影院他本人用录音机录下再复制的。(Devo乐队,请自行度娘)●读《Animage》的纪宫公主名人中也有很多是死宅,这方面日本人也不认输。意外不为人所知的御宅族是纪宫公主(团:敬宫莎亚子,明仁天皇的爱女,品学兼优据说还会自己织毛衣。)。她每期《Animage》都会买来读,初中、高中的时代也参加过学习院大学附属的动画社团和漫画社团。特别喜欢《风之谷的娜乌西卡》等宫崎骏的动画。还专门举办过《魔女宅急便》的试映会。她还创作过出现了一堆美少年的《铠传》的同人志。好想看啊。她的哥哥浩宫(浩宫德仁 皇太子,敬宫爱子内亲王的父亲),用第一次搞到手的零用钱买的东西是大伴昌司的《怪兽图鉴》。很坚定的一个人。其他的还有漫画研究社的部长、也出过同人志的斋藤由贵,喜欢对电视上的事喋喋不休的西村知美等等,演艺界的御宅族也很多。最近,这样的有关御宅族的世界性的事情在日本也有报道,不能对御宅族有所偏见的论调,也开始逐渐在大众媒体上出现了。虽然在国内也只是作为应景的报道,但通过对海外御宅族的评价的报道,对日本有个重新的认识,以前是通过浮世绘,现在正逐渐通过御宅族这条通路了。但是,御宅族的世界性的极限还远没有到达。关于这个,会在下一节介绍。
2-2.对“沿袭”的探究●好莱坞与日本御宅族业界就以文学为例来进行讨论吧。早些时候,夏目漱石受福克纳影响开始写小说。近些年来,村上春树也受菲茨杰拉德和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吗?恕我孤陋寡闻还没听说过有受夏目漱石的影响开始写小说的美国人。至于有没有受村上春树影响的欧洲文学家呢,如以我的短见来看的话,也是没有的。不过,日本的御宅族文化倒是和好莱坞棋逢对手,相互攻讦到了白热化。这好像是由于日本御宅族的贸易摩擦引发的。● Beam Saber光束军刀的起源看到高达拔出了光束Beam Saber把扎古给劈了的时候,我们御宅族大家都叫了出来。“这不就是星球大战里的光剑(lightsaber)嘛!”等冷静下来后,我们想了很多。“高达是在1978年后半段开始制作的,从时间来看,明显受到了SW1(星球大战4 新希望)的影响。呃,这个月的Animage上富野导演也这是这么说的哦。嗯,原来如此。”(团:原文是SW1(『スターウォーズ』1作目の略号),但首先实际从时间顺序上是系列第四部,其次宅王写本文时星战前传三部曲还未上映,故后文出现的SW1到SW3会以星战正传1到正传3的字样订正。)御宅族们看待这类作品的方法如前章如述。只看作品本身是有趣还是无聊,这只是个开始。如果通过开动高性能的参考能力的话就能看出,如果引入“抄袭”这个观点的话,就能开始从“御宅族是如何观看动画和电影的”这样一个新角度思考问题了。“因为大家都说日本人整天就知道瞎模仿,所以抄袭美国电影是肯定的”,这样想的话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好莱坞也没少抄袭日本的动画和特摄电影。倒不如说好莱坞的抄袭更露骨一些。《狮子王》(抄袭森林大帝)和《未来水世界》(抄袭未来少年柯南)就是例证。要找到抄袭的证据并从中找到探索的乐趣的话,有必要了解过去的作品相关的庞大琐碎的知识。比如说宇宙飞船吧,它的设计,飞行方式,武器的设计,着陆的方式,气闸的开启方法,改变航行方向的时机,喷射口的色调,等等。这些地方是相似的呢还是全新的呢还是抄袭呢。创作者之间赌上名誉也要发表那些微妙的差异,御宅族们也对研究这些差异乐此不疲。现在就把以前只在御宅族之间悄悄传播并以为此乐的东西用一般人能理解的话语再现,并以此试着探索出日美之间的抄袭之间的全貌。●《星球大战》的冲击抄袭的历史是如此久远,为了让初学者容易理解,首先就从《星球大战》开始说起吧。当然《星球大战》以前的抄袭历史也是一脉相承的。不过,《星球大战》对以后的电影,尤其是SF系的电影,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是划时代的。《星球大战》是伟大的。不管怎么说,在日本是人尽皆知的。虽然说是那么异想天开的太空歌剧,但它让许多普通人也有了御宅族的体验,从这一点上来说就把《大和号》和《高达》比下去了,它的贡献是第一位的。以《POPEYE》(刊载内容是美国人过着如何先进的生活,美国的风光是如何美丽之类内容为主的情报杂志)最先开始,当时的年轻向杂志也争先恐后地推出了星球特辑,由此催生出许多新的御宅族。它对之后的御宅族界的作品的影响也不可估量。这就是所谓的星战冲击。星战之后,日本御宅界难以摆脱其影响。当然比其负面的东西,把它作为正面的模范积极进行学习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像东宝的《行星大作战》,东映的《从宇宙传来的讯息》这样为了赶在《星球大战》发布之前上映而赶工的特摄电影,还有元谷Production的《行星之狼スターウルフ(star wolf)》等特摄TV连续剧都纷纷上映,动画以及特摄节目之中充满星战风格的场景层出不穷。刚才提到的light saber就中其中之一。(团:日本放映方曾经打算直接把STAR WARS翻译成行星大战争,不过被卢卡斯听到之后直接否决了,最后还是决定采用片假名拼写的STAR WARS。)当然看过《星球大战》就把剑弄成光的模样的不止是高达一家。《宇宙刑事加邦/宇宙警察ギャバン》《宇宙刑事沙利邦/宇宙警察シャリバン》还有《宇宙刑事夏伊达/宇宙警察シャイダー》,之后的以光剑交战的SF打斗场面在东映的宇宙警察系列中不断出现。已经不会再有人认为这是抄袭了。倒不如说,已经产生了“要是用剑的话就一定要是光剑”这种约定俗成的感觉了。东映、宇宙警察系列的“光剑”是比light saber更久远的帅气的事情了。它的真名是“laser blade激光大剑”。要用招牌动作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朋友一起玩的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