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为什么不打头会先打近点还是远点

CFPL战队中狙击手真的要比步枪手重要?CFPL战队中狙击手真的要比步枪手重要?兔玩网百家号我们总是在盘点各种传奇狙击手,好像大家的意识里狙击手要比步枪手重要很多。确实,CFPL的赛场上出现过很多优秀的狙击手,狙击手技术的好坏可以左右一场比赛的胜负。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一支职业战队中,狙击手是不是真的要比步枪手重要?狙击手是一支队伍的“眼睛”先来回忆一下大家公认的几位狙神,马哲、白鲨、70KG。有许多人说VG在去年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主要的功劳归功于马哲,说马哲的指挥能力很强,不可否认狙击手在指挥上有天然的优势。狙击手的主要任务就是架点抽人,“开局架过点”“进攻看高点”狙击手总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对方人员的分布,如果狙击手担任指挥,可以马上做出对策,狙击手就是一支队伍的“眼睛”,虽说一支队伍的指挥并不总是由狙击手担任,但狙击手“眼睛”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物以稀为贵大部分队伍中只有一名狙击手,加上双修选手一支队伍最多也就只有两名狙击手。物以稀为贵,因为数量少所以让狙击手在队伍中的地位也相对要高一点,毕竟许多战术是需要靠狙击手来配合的,狙击手如果活着的话,有一些点位对手不敢随便过,就算是过也要考虑一下后果,在比赛的节奏上也可以很好的牵制对手,换而言之狙击手活着就是对对手的威胁。狙击手是优势创造者狙击手到底强在哪?狙击枪的威力要比步枪高上很多,而且现在国内的比赛狙击手还可以使用巴雷特。如果狙击手在开局能够抽掉一名敌人,不但创造了队伍人数上的优势,在增强士气上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往往狙击手就是一支队伍的优势创造者。而且狙击手在远点的防守上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进攻中如果领头的队友被狙杀掉,会直接打乱整支队伍的进攻节奏。近身疲软的狙击手虽说狙击手在远处打击上有很强的优势,但狙击手的劣势也十分的明显,在面对近距离的对手时显得极其疲软,因为瞬狙有太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近距离作战的话狙击手主要还是依靠手枪,这时候步枪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如果说狙击手是队伍的眼睛的话,步枪手则是队伍的依靠。说了这么多,其实狙击手和步枪手各有所长,只有狙击手和步枪手相互搭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可能是由于狙击手在一支队伍中的数量比较少,才让人们觉得狙击手比较重要。其实不然,起码在残局上狙击手就不如步枪手有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狙击手要比步枪手更适合担任一支队伍的指挥。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兔玩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游戏!专注电子竞技!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经常看电视上说,狙击手的眼睛能把大概10米远的一个小点,比如铜钱,看的变大,这是真的吗?为什么?!_百度知道
经常看电视上说,狙击手的眼睛能把大概10米远的一个小点,比如铜钱,看的变大,这是真的吗?为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过这种说法,那是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结果。当然,也是由于长期训练的结果。
采纳率:34%
因为枪上有望远镜,也就是看的清楚点。
那是无聊,以前土匪打枪特别准,是用子弹喂的,两麻袋子弹
不太科学。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狙击手如何快速目测风向和风速?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命中目标的第一要素  狙击手在射击前要做哪些准备?  我们先来看看电影中狙击的标准程序:戴着墨镜、面无表情的射手打开一个琴盒一样的手提箱,利索地把枪支组装好,插上瞄准镜,推弹上膛,举枪瞄准,镜头里立即出现毫无察觉的目标.随即,一声枪响,瞄准镜中的目标人头崩裂,血光四射.狙击完成.  这其中,狙击手少了一个重要的步骤--测距.人们印象中,神枪手应该做到举枪就打,一击必中.事实上,射击远非这么简单.2001年,爱沙尼亚的丛林中,“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大赛的射击课目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当时,某国特战小组在中国队之前出场.这是一项特战小组集火射击集团目标的课目,该国特战小组一番猛烈的射击后,报靶员却报出了0环,当即引起了轰动.参加侦察兵大赛的队员,都是各国特种部队的精英,对于步枪射击这样的小儿科项目,虽不敢说枪枪百步穿杨,但一个小组百余发子弹打出后居然无一中靶,也实在算得上是一件奇闻.  事后的调查显示,导致这个特战小组“剃光头”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测定好距离.靶标在一处湖面上,特战队员们在湖边射击.由于水面测距缺乏参照物,也另之这个成绩一直不错的特战小组有些轻敌,距离测近了,他们的子弹全部射入了靶标前的湖中.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射击的准确度,比如风偏、身手对运动目标提前量的把握、俯射仰射时的修正、板机扣动得不够平顺稳定,等等.不过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测距对于射击准确度的影响是最大的.如果一位射手测距出现差错,即使其它环节操作得再精确,他的子弹也不可能中靶.  距离目标越远,测距不准导致的偏差越大.事实上,射击的子弹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由于弹头受到重力的作用,会逐渐下降.美国军方做过这样一个试验:美国.308(7.62毫米)口径联邦比赛用弹的弹头飞行轨迹.弹头在300码(约合274米)内是一条比较低伸的弹道,弹头的水平下降并不明显;而在300-600码(约合548米)的距离上,弹头动能迅速衰竭,下降非常明显.  如果一名狙击手将200码(约合193米)距离误测为300码(约合274米),他瞄准目标胸部击发的子弹可能还能击中目标,但如果是误将500码(约合457米)测为600码(约合548米),那么他的子弹将会从目标头顶将近1米的空中飞过.前面所提到的某国特战小组脱靶的事例,就是测定距离比实际距离近.一个特战小组出现这种错误,小组中担任狙击手的队员应负主要责任.通常情况下,激光测距仪是最精确的测距装备,但是因推行不便等因素,并不是每个特战小组都装备.此时,特战小组中的狙击手将担负起测定距离的任务.原因很简单——在没有携带专用测距工具的情况下,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是特战小组测定距离最可靠的器材.  枪瞄镜:测距撒手锏  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大多都有测距功能.利普德复式分划,是很多狙击手偏爱的一种瞄准镜.与电子游戏中瞄准镜只是简单的十字不同,从利普德复式瞄准镜的目镜中望去,水平分划线与竖直分划线在靠近圆心点约四分之一处,由粗实线变为细实线,4个等距的圆点又将细实线分为5段.这样的分划设计就是为了便于狙击手战场测距.  利普德复式分划的设计看似怪异,其实非常实用.使用利普德复式分划瞄准镜测距时,狙击手只需将竖直分划线粗实线的底端压在目标的头顶,通过水平分划线处于目标不同的部位来进行判定.当水平分划线位于目标头部正中央时,距离约为100码;位于目标下颌时,距离约为200码;与目标肩部平齐时,距离约为300码;与目标腋窝平齐时,距离约为400码;位于目标腹部太阳神经丛时,距离约为500码;位于目标腰部时,距离约为600码.当距离为600码时,目标身高大休与竖直分划线粗实线的两端想接.这种测距方法简单迅速,并且测距比较准确,因此在战场上非常实用.  俄罗斯德拉古诺夫狙击步枪的分划设计,看起来要比利普德复式复杂,初次接触的人往往会被目镜中高低不同的线段搞晕.该枪瞄准镜以人的身高(1.7米)为参照物,目标的身高达到那条分划线,狙击手就可以从相应读出目标的距离.  野战测距的简便方法  使用瞄准镜测距尽管快捷准确,但只会依靠瞄准镜测距的射手还算不上是一名真正的狙击手.在战场环境中,很多情况下无法使用瞄准镜测距,这时,狙击手必须使用一些简便的方法来判定距离.  跳眼法,是中国军队常用的简便测距法:观测者闭上右眼,右手臂向前伸直,竖起大拇指.在目标上选择一个点,以大拇指左侧与之对准.手臂不动,再用左眼观测,记住此时大拇指左侧对准的位置,并估算该点距离远目标点的距离,然后乘以10倍,便是观测者与目标间的距离.其原理是人两眼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距离.经验不足的人使用跳眼法会产生较大误差,不久前去世的志愿军优秀狙击手张桃芳最擅长此法.在上甘岭狙击战中,张桃芳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没有本性瞄准镜,测距主要依靠目测,而3个月毙敌214名的战绩,也证明了熟练使用跳眼法测距的准确度.  据资料刊载,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勤人员也有一种简便的拇指测距法,与跳眼法不同,这种测距法的目标只能是步行的人.测距者将右臂伸直,竖起大拇指,对准目标.如果目标一步刚好跨越了整个指甲的宽度,距离约为50码,2步100码,3步150码,4步200码.这种方法的测量极限只有200码,因为如果拇指宽度进行5以上的等分,误差将会大大增加.  在远距离测距时,西方特种部队还流行一种“足球场测距法”.狙击手可以借助熟悉的足球场长度(约为100码)将待测距离分为几段来估测.当距离超过500码时,“足球场测距法”的误差就比较大了,这时狙击手可以先在自己与目标之间选择一个中间点,然后用“足球场测距法”测量这半程的距离,之后加倍便得到所求的距离.  无论是跳眼法、拇指测距法,还是“足球场测距法”,由于都是主观判定,因此误差在所难免.为了求得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值,狙击小组可以采取几个队员分别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的办法,这要比一个测定的数值准确.  如果一名狙击手足够细心,他会发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为测距提供准确的参考.电线杆是最典型的例子.通常,为了节省开支,任何一家电力公司都会尽可能少地埋设电线杆,并且电线杆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当然,在一些特殊地形上,有可能会加装一根电线杆,这在测距时要注意到.  此外,还有一些常识需要在测距中注意.  测量时显得比实际距离近的情况:  1.从高处俯视时  2.沿直线(如公路、铁路)观测时  3.目标在雪地、沙漠等平坦表面时  测量时显得比实际距离远的情况:  1.仰视时  2.目标处在峡谷、高墙等高大的物体附近时  3.目标处于较小的视场内,如穿越小巷时  修风偏,高手的终极技术  一位著名的射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般射手研究弹道,高手研究风.听起来玄机四伏,却一语道出了射击的精髓.首先,修风偏只会出现在远距离精确射击时.另一方面,如果说测量距离狙击手还可以依靠观瞄器材,那么修风偏狙击手只能靠自己的经验.  电影《生死狙击》中,狙击手斯瓦格受命制订一项在1600米处击毙要人的计划.这种超远距离的狙击难度极大,子弹要在空中飞行几秒钟,由于目标身着防弹衣,必须要狙击目标头部.狙击当时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甚至连地球自转的因素都要考虑进来.影片中,斯瓦格事先测定好了所有数据,在击发前的最后一刻,斯瓦格死死盯住目标身后的旗帜,他是在测算风速和风向,以修正风偏.在那一刻,风偏一举成为准定子弹是否命中的最重要的因素.  记者曾向解放军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设计教研室的教员们请教过风偏的问题,这些解放军射击高手们的经验是:100米的距离根本不用考虑风偏,风还来不及施展威力,子弹就已经飞到了.如果射击距离在200米,那么射手击发前要酌情修正风偏.当距离在300米时,即使3级微风的横风(风速约4米/秒),也会让子弹依稀约半个人身.美军狙击专家也做过类似的试验.当风速4.4米/秒时,使用.308(7.62毫米)子弹向400码(约合365米)外的目标射击,横风会使子弹侧偏34.5厘米.  要想修正风偏,首先要确定风向.风是空气的流动,肉眼无法看见,但风与水的流动比相像.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风的特点,我们可以把风想象成水流.当风吹过平坦的地势时,因气流没有早于阻碍,因此气流比较均匀.此时的风向最好判定.然而,当气流遭遇障碍物(如树木、建筑物等)时,气流被分割开,如同水流绕过障碍物一样.在障碍物的间隔下,气流会出现撞击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某些区域,风向可能是相反的.对狙击手来说,判定自己与目标区间的风向,寻找到表明风向的证据,是比较困难的,也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也许一名狙击手可以很快在靶场上打出好的环煺,然而在野战情况下,学会判定作战区域复杂风向测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风向测定好后,狙击手还需要测定风速.狙击前的风速测定同样非常复杂.一方面,狙击手大多随身携带一个灵巧的小测风仪,但这样只能测定狙击手所在位置的风力,而这一点的风力对于狙击的精度影响并不大.狙击手急于了解的目标处及子弹飞行区间的风力、测风仪是测不到的.这时,就要求狙击手能够利用地物的变化来判定风速.  除了通过地物征象测风,一些经验丰富的狙击手还利用幻影来测定风速.这时据说的幻想并非海市蜃楼,而是通过瞄准镜观察地面热波形成的幻影.测距时,狙击手将瞄准镜聚焦在目标处,然后旋动调焦钮,使景物变虚,此时,升腾的地面热波会变得非常清晰.瞄准镜观察地面热波的几种典型情况:1.幻影垂直升起,表明无风;2.幻影倾斜60度,此时风力大约为0.4米/秒-1.2米/秒;3.幻影倾斜约为45度,风力大约为1.6米/秒-2.8米/秒;4.幻影平行于地面,风力大约为3.2米/秒-4.8米/秒.  无论如何,横风对于射击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即使考虑再周密,也难免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于是,转移阵地也是修风偏的一种好方法.如果狙击手在600米处没有准确地把握修正风偏,那么利用潜行尽可能地接近目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当距离缩短至300米时,横风对于子弹的影响会降低得多.这种方法对于警方狙击手来说比较实用.实战中,恐怖分子所处的位置比较固定,而警察狙击手可以选择的射击阵位比较多,回旋余地大.野战中的军方狙击手就相对困难多了.在敌前,每一米潜进都会增加一分危险.因此,军队狙击手潜进接敌的前提,是要保证在狙击后可以安全撤离.  一般来说,所谓修风偏都是横风情况,而当顺风或逆风时,情况又当如何呢?美军做过试验,当射击先与风向平行时,即使大风,对于子弹的影响比较小.比如在逆风6级风的情况下,距离600码,子弹弹着点仅仅下降4厘米.  掌握测风的基本知识,欲在实战中真正修准风偏,命中目标还差得很远.其实,人体本身就是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当你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广泛实践后,你在射击时才无需花时间计算如何修正,而是凭感觉就能达成,这才是狙击的最高境界.  不同风力的地物情况表  风力等级
陆上地物征象
风速(米/秒)  0
烟静直上升
烟能表示风向,树叶略有摇动
0.3-0.5  2
人的面部能感觉到风,树叶微响,旗子飘动,高草摇动
1.6-3.3  3
树叶和小树枝援不息,旗帜展开,高草摇动不息
3.4-5.4  4
树枝摇动,高草呈波浪起伏状,地面灰尘纸张被吹起
5.5-7.9  5
小树摇摆,湖泊水面呈现水波
8.0-10.7  6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草不时倾伏于地
10.8-13.8  7
大树枝弯下,迎风步行不便
13.9-17.1  8
小树枝被拆毁,迎风步行吃力
17.2-20.7  9
大树枝被折断,可以破坏草房
20.8-24.4  10
树木可被吹倒
24.5-29.4  11
大树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严重损坏
28.5-32.6  12
陆地上少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狙击手是如何完成 1 公里外的狙击的?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460分享邀请回答7.6K37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qiangyou.org)有一位牛人发了一个关于远程/超远程精射的基础知识贴,文笔扎实内容严谨,他同时有很牛的远射成绩。经他同意将原文转载于此,和大家分享。原文链接: 远程/超远程精射基础知识归纳+附件总结by 见最近玩远程精射的人越来越多,斥巨资更新装备的人也越来越多。天天看到的都是一个孔的靶纸,真心佩服啊~所以,借此时机帮大家整理下技巧上的基础知识吧。希望在大家不断提升手头装备的同时能有进一步的帮助。此贴仅是给大家一个基本的概念,还有很多很多东西不能一一详尽。具体如何应用还需具体射击情况来判断。此贴中所提到的理论知识多应用于远程/超远程上的首发精度射击。无论大家是否玩精射,是否是刚刚入门还是玩枪许久,大家都了解弹头的弹道并非直线,而是一条类似抛物线的曲线。既然是条类似抛物线的曲线,那么久一定有规律可循,甚至可以找到公式来计算。为什么说是一条类似抛物线的曲线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实中弹头在飞行过程中收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影响因素众多,造成弹道的变化非常复杂。所以弹头飞行的曲线并不是高中物理所讲的抛物线那样简单而方便计算。好在美国人发明了计算机,实现了抛射物体轨迹的可计算性。而现在各种手机APP 软件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简单的计算。那么弹头飞行轨迹后者说弹着点有了可计算/可预测性,那就先让我们来归纳总结下对弹头飞行轨迹有影响的各种因素。气象上:1.大气气温:基本的气象参数,温度的高低会影响空气的密度,从而会影响到弹头所受到的阻力大小。参与计算弹头的下降量。2.大气压 : 和大气密度息息相关,由于大气密度很难测量,大气压的高低成为判断大气“稠密”的一个变量。参与计算弹头的下降量。3.湿度:湿度的高低会改变大气的密度。这里要说明一点:通常大家可能会觉得湿度越高意味着空气里的“水”越多,而且水的阻力很大是尝试,故人为湿度越大对弹头的阻力越大,弹头在远距离上的下降越大。 但是,实际上是相反的。 大气湿度越高,空气密度越低,弹头下坠越小。 原因是标准情况下空气的平均分子质量大约是29g/mol,而水蒸汽的分子质量大约是18g/mol。所以自然大气湿度越高,大气里的水蒸气越多,大气密度就越低,弹头所受的阻力下,弹头在远距离上的下降就越小了。 所以这一点以前有所误解的,需要牢记~4.风速风向:对弹头飞行轨迹最大影响因素,也是最难的一部分。风速风向可谓是时刻都在改变,可能这一秒刮得是正东10KM/h的风,下一秒就变成正西16km/h的风了。而且并不是判断出了射击位置的风速风向,就代表了弹头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就一直受着这样的风。很多情况下射击位置风,和中场风,和目标位置风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距离特别远,还可以从近到远分为射击位置风,中前场风,中场风,中后场风,和目标位置风。判断风速和风向是最能考验一个射手的基本功的一个参数了。准确的判断需要射手能够有效地利用和判断不同位置的参照物。在这一部分上给大家推荐一个气象仪:Kestrel 有很多不同的型号,价钱大概从$60-$800不等,功能也有很大的不同。从最基本的只测风速,到测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湿度,海拔……到甚至带上了弹道计算功能的都有。一般来说$300左右的能测气温,气压,湿度,海拔的就够了。重要的就是这几个,其实测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地理上:1.射击位置所处海拔高度:是一个参变量,海拔高度和大气压有着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射击位置的海拔高度和测得大气压来计算不同海拔高度层区的大气压值。在远距离仰俯射击,弹头需要穿越不同海拔层区的时候很有用。由于大气压的变化和海拔高度的变化不是线性关系,具体的粗略计算可以归纳为下列几个公式:P1=测得大气压KPa-H*10kPa/km
H在0,3km之间P2=测得大气压kPa-H*8kPa/km
H在3km,5km之间P3=测得大气压kPa-H*6.5kPa/km
H在5km,7km之间P4=测得大气压kPa-H*5kPa/km
H在7km,10km之间P5=测得大气压Pa-H*3.5kPa/km
H在10km,12km之间如果是跨越变公式层区则为以下公式:(假设射击位置海拔高度为0 km)P1=测得大气压KPa-H*10kPa/km
H在0,3km之间P2=P2 kPa-H*8kPa/km
H在3km,5km之间P3=p3 kPa-H*6.5kPa/km
H在5km,7km之间P4=P4 kPa-H*5kPa/km
H在7km,10km之间P5=P5Pa-H*3.5kPa/km
H在10km,12km之间一般情况下能用上一个就不错了,如果有哪位有幸能用上7km以上的公式一定拍个视频让我膜拜下2.所处经纬度:在超远程射击情况下才需要注意到这一点。地球不是圆的,这个是常识,所以纬度的高低不同会使重力加速度不同,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通俗点就是赤道处加速度小,两极处加速度大。3.射击俯仰角度:这个是不能忽略的一点,从一个射击角度可得到目标地理信息、实际距离、水平距离三个量。而这里最重要的是实际距离和水平距离。我们多数在用测距仪测量距离的时候测得的是射击位置到目标位置的实际距离,但是弹头下坠的计算则是依据水平距离来计算的。这样就需要知道射击角度来计算水平距离。目标的地理信息主要是需要知道垂直距离上的海拔高度差是多少。同样也是需要用射击角度和测得实际距离来计算。很简单的用个三角函数(sin/cos)即可计算出水平距离和海拔高度差。4.射击方向 :在超远距离上要考虑,不同的射击方向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克洛奥立力)的大小不同。公式为mils[size=13.524px]=1+2*0.*枪口初速度/-32.2*COS(RADIANS(纬度))*SIN(RADIANS(指南针度数)) 5.弹道穿越的气压层区:前面已经提到,不同的海拔高度层区对应着气压层区。在大角度远距离射击情况下需要考虑。6.弹道穿越的风层:风也是分层的,高度不同风速风向可能就变了,需要经验深厚才可以判断。通常有效的方法是观察镜子里的热浪。7.弹道穿越的湿度层:同理,湿度也是会随着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的。
8.距离:前面忘记了,但我想这一点应该不用说了吧。关于以上地理因素推荐以下工具:Nikon Prostaff 7i rangefinder 优点是经济实惠,最远可测1200m,可测实际距离和水平距离Garmin GPSMAP 64st 可用来超远距离测距,测经纬度,判断方向(电子指南针)mildot master 多功能,测距,计算,测角度……集合一身对弹着点产生影响的效应:1.螺旋体偏移效应:又称马格努斯效应,简单的可理解为香蕉球的产生原理。属流体力学知识,具体原理大家可以百度/google。在枪械上的体现是,弹头从右旋膛线的枪中射出后,在远距离上会向右侧偏移,反之在左旋膛线枪中射出会向左偏移。计算这个偏移量需要知道所使用弹头的米勒稳定系数,或者分别知道弹头的重量,长度,口径也可以。建议大家使用公式或者软件提前计算好,记下来就可以。2.克洛奥立力效应 :也叫做地转偏向力效应。 在之前的地理因素里有具体计算公式。对原理感兴趣的可以百度,这里就不多介绍了。3.月球引力效应:是一个基本可以不考虑的影响因素,因为影响全都体现在气压,和大气密度上了。大概原因是月球在近地点和远地点对大气的引力不同,导致大气密度分布和大气压产生变化。但这个测量时直接就得出了定量。对弹头的影响的话更是微乎其微了。对弹着点产生影响的器械因素:1. 枪管震动:复装的基础知识,符合你所用的枪管的震动规律的子弹才是好子弹。相信打远程精射的都会自己复装,自己复装的就应该了解这个。如果有想问的可以PM我~2.枪口制退器拉伸效应:这是一个不说可能不知道,但说了也没用的一个点。因为大口径避免不了安装制退器,小口径即使安装了制退器影响也不大。枪口制退器的拉伸效应就是在弹头出膛之前,弹头所推动的枪管里的空气会使制退器在弹头未出膛前就产生向前拉伸的力,这样就会对精度有一定的影响。但说回来大口径的枪不可能不上制退器,小口径的枪管里空气又少产生的效应可忽略,所以这点就目前来说没法避免。3.子弹温度(特别重要):子弹温度对枪口初速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子弹温度越高枪口初速度越高,反之越低。枪口初速对于弹道计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所有的计算都是以这个为基础的。所以如果你不知道枪口初速度,不知道不同的子弹温度相对应的枪口速度,那其他的就无从计算了。这个需要对不同温度的最佳load进行测速,之后记录成一个表格。4.冷管:跟下两个因素有关联,冷管可意味着低铜污积累,也可以意味着低枪管温度。请参考下面的解释。5.铜污积累:对枪械的精度有着不小的影响。在低铜污积累的时候射击和在稳定铜污积累阶段的时候射击,弹着点会在完全不同的位置。归根结底是铜污对枪口初速度有影响。每一把枪都有一个稳定的铜污积累阶段,即新打出的弹头会带走上一发的积累再留下几乎一样多的铜污。要找到自己手里这把枪的稳定铜污积累阶段对于远程射击有很大的重要性。如果有哪位需要对此进一步解释可以私信我。6.枪管温度:枪管温度高低会影响枪管对弹头的摩擦力的大小,从而会影响枪口初速。推荐个测子弹/枪管温度的神器:红外温度计,随便买个几十块钱的就可以行了,先暂时整理这些了。写了好久,该洗洗睡了~希望能对玩远程精射或者准备玩的朋友能有所帮助欢迎大家补充指正。赞技术贴。不过看来不打半mile以上,除了风速别的都忽略了吧。看枪的有效射程 如果是556打800米左右的话基本就要考虑到所有了。任何口径只要目标距离接近最大有效射程或者处在跨音区的时候就要做到能考到的就考虑除非不追求首发命中打猎射击机会稍纵及逝,这么算显然太慢,不如讲些快捷方法,10秒钟以内出结果. ...能稍纵即逝的打猎一般直瞄就可以了。在远距离上打猎一般猎物肯定是静止或者缓慢行走的 一时半会走不出视野。曾经有一次在1000米的距离上,我作为观察员报告修正参数,我朋友做射手一枪撂了只火鸡。另外一次在450米上我自己一个人用 我的精准ar 5.56口径 用了大概15秒左右的时间计算 在有风的情况下命中一只火鸡脖子(瞄的就是脖子)所以远距离打猎的话计算还是必要的~ 取舍影响因素的轻重就好了以后有时间我会再写帖子细谈(转载注:这两个都是几乎神一样水准的成绩了)赞!太专业了。
哪里打火鸡还能用 rifle啊。。私人的地方 有kill permit9238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狙击手最远距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