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和八极拳哪个凶爱好者

为什么现在不能“形意一年打死人”
形意拳是一门技击性非常强的拳术。
在清末民国时期,形意拳是公认的厉害。
于是有了太极十年不出门,
形意一年打死人的说法出来。
那么形意拳为什么能这么厉害呢?
它的核心秘密其实是功力训练,
最为核心的是真传的桩功训练。
在清末民国之时都知此拳其势简、
上功快,慢则一年,快则数月,
习者就具有较强的搏击能力。
然而,现在很多的形意拳爱好者,
其搏击功夫低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更有习拳数年者在街头,
被流氓打得头破血流的惨例。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失其真传唉!
现代形意拳已被一层厚厚的理论所包裹,
我所遇到的形意拳练习者理论知识说的那是一个多,
听的我都记不清有多少了。
还有就是套路练的太多了,功力训练没有。
真传的形意拳是入门不练套路的。
许多人都把能练五行拳、连环拳、
十二形拳、杂式捶作为形意拳入门,
经过对练,再学打法,以求搏击功夫上身,
走的是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
我记得刚认识师父的时候,
我已经是一个咏春拳的高手了。
自认为一个打三五个应该没问题。
因为我是经过严格的空手道训练,
并且惨酷的练习过泰国拳的人。
而且还是经常打擂台实战的人。
自认为实战经验丰富。
可是遇到真正的形意拳之时,
一拳打在师傅身上,我被反弹出去。
他的拳轻轻放在我的胸口立即有窒息感。
我在拜师之后也去过几个听说有功夫的形意师傅的场地,
走过几个城市,想看看他们的传说,根本一验就是假的。
因为师父当年为了得到真传可以说是走遍了全国,
花了好多的钱和时间,几乎就没有遇到有真功夫的人。
我也简单的走了一下,发现的确是没遇到有真功夫的。
别的大师我们今天不讨论,
我给大家讲讲我的练功体验。
未入门之时的考察期有三个月左右,
我每天就是几个单调的蹲起动作。
伸筋动作,一周后再加两个不一样的蹲起动作。
一个月后一个出拳动作。
我每天早八点到师父的场地练到下午一点回家。
晚上还要在我的拳馆教咏春拳。
周六,日我拳馆一天有课不用去师父那练拳。
三个月就是几个简单的动作,说实话真的很累。
有种练完后,站不起来的感觉。
四五个月的时候,师父准备收我入门。
开始学习桩功,三体式。
说真的,我以前不知道,
形意拳是练的什么,只是觉得这个老师父,
好厉害,有真传的功夫,我要学。
桩功入手:桩功最根本的作用是强体增力。
我练桩功之前,三四个月的时间,
体重从一百二十斤涨到了一百四十斤,
但是,身形却是一点也没有变化。
这其实就是真传功夫练内的法门。
由内而外的练出了功夫。
再之后桩功一练三个月,每天除了以前学的蹲起,
伸筋就是站在哪,练三体式桩功,
再之后,才开始定步桩功出拳练习。
一年左右的定步发力训练。
我发现了我的功夫有了突飞猛进。
以前用咏春寸劲拳能把体重一百四十斤以内的人打飞,
和大家在网上看到的李小龙的视频类似。
对方要横着站,前后脚站立有稳定支撑时是不行的。
有稳定支撑的和体重一百六十斤以上的我是打不飞的。
李小龙在视频中打飞人之时那个人是横着站的,
较容易打的飞的。
练了形意拳一年以后,我一次与人聊天说到我是教功夫的。
说传统武术如何如何的厉害,那个人很是不屑。
我一时兴起,就说发个寸劲给他看看,
那时的我心里也不是很有底,
因为这个人的体重有二百五十多斤。
他站立的时候采取了前后步稳定结构站立。
我放松了一下用了形意拳的定步发力。
一下子把他打飞了起来,他家的一个更衣箱被他砸出了一个大坑。
不光是他震惊,我也很震惊。
后来他也随我学拳,并且不断的替我宣传。
可是事实是他的朋友们,大多与他当初一样不相信。
气的他动不动就说我让周哥,我师傅打你一下你就信了。
前几篇文章中说的黑龙江的事,就是他的爱人家的事。
我去那边是他请我去玩,那些人是他爱人在黑龙江的亲属。
我本来没说自己是练功夫教功夫的,
是他不断的替我吹,其实他是很郁闷,
为什么人们都不信。
一定让我给他们打服了才行。
才有了那个人用力打我伤了手腕,被我打伤了小臂,
一天都抬不起来手的事。
这就是一年形意打死人的真功夫。
我学了三年形意拳才把桩功彻底学明白了,
那里面有太多的小细节,小要求。
桩功,除了静的还有动的。
动的桩功叫鹰捉,先练单手单操,再组合成鹰捉。
我在网上见得多了打鹰捉的教学视频,
可以负责任的学,没有一个练的是对的。
有人讲形意打人仅靠一个前趟后蹬的撞劲,
那是只修拳套,桩功不过关的缘故。
如果练出整劲,一个上步,脊柱带动,
就不仅仅是个撞劲了。
那叫做硬打硬进无遮拦。
根本挡不住的感觉。
我还用虎扑,扑倒过一个体重二百三十多斤的,
练过七年燕拳,五年散打,他的拳在散打队中,
别人拿着把被他给打倒,可见他的冲击力有多大,
那回是他想见识我打飞人的技术。
因为那个二百五十多斤的人是没功夫的人,
他也听说了,想试试我的功力,
他拉了个大弓步,身体下蹲前倾。
这种姿势是用力都推不动的何况是打倒。
我的一个弟子先去试了一下,
结果是我的那个弟子被反弹了回来。
说他像个山一样根本就推不动打不动。
我还是用的三体式桩功的发力,
不过是动步的发力,用了一招虎扑。
此人应手而飞,飞起来几米远,
差点飞过他身后接他的垫子。
我再强调一遍,我说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事件。
也不是吹自己行,因为没有用。
就像那个很胖的徒弟,当他给朋友讲上面的事时,
他的朋友没有信的。
信的人多了,能不能改变人们对传统武术的认知,
这件事我不知道,我只想尽一已之力推广国术。
不过我最伤心的事是抨击我的大多数是教练传统武术的。
那些个现代搏击术的大多数是想试一试。
然后大部分来试的都成了我的弟子。
是不是我说的话伤到了某些明门正派的功夫不行的传人。
回到正题,刚刚有点扯远了,自己写作就是这样。
要想功夫上身,就得在桩功上下苦功夫。
然后要练单操,鹰捉,五行单操。
作为搏击入门,五行拳的单式及组合采用就足以制敌,
但五行拳的修炼不只是在招法的施用上,
重点是在练功找劲上。
你有了功夫在身,功力很大时你的拳头就是个铁锤。
敌人根本拦不住,挡不住的。
形意拳不靠精妙的招法赢人,靠的是摧枯拉朽的力量。
它分为三步:
首先是定步找劲,在静步中把五种拳法的劲力找出,
通过身体的各部掌握发劲的方法;
第二步是活步找劲,在运动中掌握发劲的方法;
第三步是变劲,随即应试掌握各劲力之间的转化。
然后要有实战给验,就是没事就得打一打,
我在这方面不用太下功夫是因为我之前练过多种格斗术,
散打,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这些都是要经常实战的拳,
另外还有现在很流行的咏春拳,这也是一个经常对抗的拳。
搏击功夫要上身,实战是关键的一环。
形意拳视敌如蒿草,打人如走路。
切磋,一定要抛掉输赢观。
切磋是为了提高技艺,绝非争高低。
长按或扫描关注: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你好,游客
您的位置: →
形意五行拳是指劈、钻、崩、炮、横五种拳术发力技法。按五行学说冠以劈拳为金,钻拳为水,崩拳为木,炮拳为火,横拳为...
日期:02月12日
作者:河北 王忠海
形意拳将人体的头、肩、肘、手、胯、膝、足等部位喻为&七位&,皆可致用。拳经把头列为第一位,除说明头...
日期:02月02日
作者:上海 曹龚 品帅
形意拳是中华武术史上一门古老的传统拳术,长于搏击,吸取了各种动物特长,如模仿猴的轻灵、虎的勇猛、燕的敏捷、...
日期:01月31日
作者: 巨介龙
形意拳这一传统武术优秀拳种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笔者对形意拳大师李文彬老先生所传的尚派形意拳情有独钟,现...
日期:01月31日
作者:王志强 等
形意拳历史悠久,是内家拳主要拳系之一。它以动作朴实、劲力精巧而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形意拳好学难练,学艺者多如牛毛,成艺者少如麟角。
日期:07/20/:45
作者:KungFu
形意拳是一个重视技击的拳种,在这个问题上值得多费一些口舌,如果是穿着白大褂在公园打太极拳的老太太,怎么打怎么对,说也没用。有人说,练时这样练,用时不这样用。差矣,当兵的有一句话:&练为战&,见过部队练刺杀耍花枪的么?习惯成自然,练就按实战练,打起来才能信手拈来。平时练花架子,打起来突然严密了,哪有那事?
日期:07/10/:16
作者:真定老人
此文发出后,不少人说这篇说得不够科学,年轻一代摈弃迷信,崇尚科学的精神令我惊喜,谢谢。传统武术总是讲&气&,神而玄之,莫名其妙,气是啥?谁见过?沈安先生说过一段话,是否可以作为对&气&的现代语言的描述:&心灵瞬间的感应,气血自然的冲动,神经电磁的脉冲,肌腱纤维的同步张弛,武术的一个较高层次和境界&。
日期:07/10/:11
作者:真定老人
形意拳好学、难练。这是众多习练者的一个共同体会。&好学&是指形意拳动作简单,一看就会。&难练&不是指&拳架&,而是指形意拳&拳劲&难找。练剑有&剑诀&,练拳有&诀窍&。道经云:&道真穿不真,修道枉劳神;祖师真诀窍,知窍便成真&。
日期:07/10/:25
作者:KungFu
形意拳练家子的一个特征==鹰爪其实李仲轩老人说过,我当时还没有体会。他说连劈拳,手会变化,会变得厚实有力。其实只要练对了,崩拳之类的同样有这样的效果。比如我现在的手,感觉有些厚。指头好像都粗了。总想握着。似乎手指力量大了很多。
日期:07/10/:33
作者:KungFu
&硬打硬进无遮拦&武坛人们多知道它是代表形意拳技击特色的。可是,在形意门中有些人们却认为它只是练形意拳的明劲功夫,初步阶段。实际却不尽然。 
日期:07/10/:33
作者:KungFu
尚派形意在筑础建基的五行拳之外,比别人多出一趟名为&鹰捉&的拳,而且特别重视它,列为母拳,称之为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金钥匙。五行拳中的劈拳,多数人都以俯掌的练法来代替,尚派形意用的是立拳而非俯掌。鹰捉与劈拳的独特技法,是尚派形意区别于其他支派的显著特点之一。
日期:07/10/:53
作者:KungFu
形意拳是中国武术中传播较久,习者较多的著名拳种之一。它具有体用兼优,内外兼修老幼皆宜,刚柔相济的技法特色。它的理论深湛,尤多隐讳,但它动作简朴无华,效果显著故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喜爱。由于它传播年久,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多种多样地衍变,广大形意拳爱好者只有循理务实采长补短,才能在学练中得到认识以鉴别良莠,继而持之以恒地锻炼,就可以达到祛病强身和实战中应用的效果。
日期:07/10/:11
作者:KungFu
凡练形意,入门首须站桩,或为混元桩,或为三体式不拘。唯初习三体式亦以双重为宜,盖因单重练时较为吃力,初学者习之较易憋气。一憋气,则气血必有失松和,此非练功养生之道。至于站桩之细则,方家所言甚多,不必我多言。先贤云:万法出于三体式,并非一句空话。笔者初拜师时听老师讲&站好了三体式要什么有什么&。六七年站下来,深感其言并非夸大之词。
日期:07/10/:33
作者:KungFu
形意五行拳的中医健身强体原理中国古代先哲们从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水、火、木、金、土五种性能不同的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称为&五行&。进而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规律。相生意味着相互资生、助长,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意味着相互制约、阻抑,即: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元气是中医理论中主宰人体兴衰的物质,人之性命全凭其真气聚集体内。
日期:07/10/:30
作者:KungFu
 三十六剑是形意、八卦大帅,形意拳第二代传人李存义先生传与家师的,并赠剑谱。李存义在旧中国出版的《当代武侠奇人传》中,被誉为&北侠单刀李存义&。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李存义勇猛杀敌,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一役,如虎入羊群,血染重衣,杀得洋兵弃械而逃。李存义集毕生之经验,总结出用于实战的&三十六剑&,剑法看之古拙,常习练,却可达到身剑合一的效果,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剑法。此剑法已濒临失传,故将此剑法公开,献于读者。
日期:07/10/:11
作者:KungFu
一个初学形意拳的年轻人问:怎么找形意拳的整劲?网上也有朋友问过我此类问题。整劲,是练功的一种追求,也是衡量功夫的尺度。前辈们对这个问题有大量精辟的论述,在这里我从肤浅层面谈谈个人体会。
日期:01/22/:38
作者:KungFu
打拳若不寻规矩,无疑如迷途的羔羊,家是难回的。有人打拳,自己手舞足蹈,认真的很,这种练法不敢苟同,自己还是自己,照如此这般练去,能够脱胎换骨么?我觉得是胡闹。
日期:10/30/:04
作者:KungFu
 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先不说这话是不是全对,但是故老相传的俗话都有一定道理。  形意出功夫快,这是武林公认的。但是时至今日,为什么练形意越来越难出功夫?出功夫为什么越来越慢?为什么练不出前辈那些神奇的功夫?已至于许多人对形意拳产生怀疑,对前辈那些神奇的功夫产生怀疑,这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了。
日期:10/30/:06
作者:KungFu
如果说汉书能下酒,那么李老说拳的系列文章,不但可以饮如长鲸吸百川,还可以醍醐灌顶使人清醒,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百读不厌就像吃重庆火锅一样过瘾。我的一位练习二十多年形意拳的武友被感动了,他愿意让更多的形意拳传人走近李老的内心世界,于是他在工作之余,不辞辛苦。用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将这些惊心动魄的文字浓缩成精华。经过剪辑后的李老说拳,放弃了原文一些人们熟悉的武林旧事和无益的是是非非。而更趋向于学术本身,比之现在形意拳方面所有的杰作,更高一步。以此来告慰逝去的武林、逝去的李老。不存门户之见,真正有志全面了解形意拳文化精神的武友,舍此以外,大概别无捷径了。
日期:07/07/:00
作者:郑确
很久以来,我就想把练习形意拳的道理写出来,供诸位同好作为研究内家拳的基础。但是,始终鼓不起勇气执笔。因为我们人类的身体结构极其复杂,就算练了几十年拳术,所能体会、领悟的也是极为有限的。以有限的认识去揭示极为无限的人体结构,岂非事倍功半,劳效微薄么?不过深入一想,实是似是而非。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内家拳学,形意拳从魏晋创立,到唐宋昌盛,明末清初又复盛行,深受拳术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在众多的拳术传习者当中,真正得到真传,明白拳术道理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这是由于以往的拳术传习者们,咸秉遵师训,口口相传,代代沿袭,所能形之于笔墨者极为稀少。就算有有心人编撰拳谱,但往往生吞活剥,偏成韵语,当时果然便于背诵熟记,过后叩问其意,则多不能准确解释。
日期:06/18/:06
作者:KungFu
  拳谱讲:运动在于梢,机关在于腰。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出腰的最大作用呢?下面根据我习练形意拳的体验谈四点:  1、提肛:有人把提肛叫&谷道内提,精气灌顶&。形意拳讲,提起肛门气灌四梢(发为血梢,舌为肉梢,牙为骨梢,手指为筋梢)。肛门上方有一个穴位叫长强穴,也叫尾闾穴,它是内气循环的总开关。长强穴是督脉的首穴,提肛时调动了长强穴的功能,将内气由背部上升至百会穴,再下行到龈交穴衔接至任脉,经胸腹抵至会阴穴,复合于督脉,循环不止。武术动作在转腰时要想发出内劲、整劲,必须&提肛&,只有提肛腰才有劲。大家可以在实做中体验一下。
日期:05/06/:22
作者:王万有
  在意拳散手模拟实战的基础上,当我们对各种基本技术运用自如时,下一步就要进行真正的实战训练了。为了减少实战中的伤害,要求练习者必须带上拳套,穿上护具。在这种训练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克服胆怯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决定一个人的胜负。同时要大胆的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技术,避免技术的单调性。
日期:02/25/:29
作者:谢永广
中国武术流派甚多,但在中气运行发力秘诀上却惊人的一致。这就是&不传之秘&。清代名师苌乃周在讲此秘诀时说:&谨之秘之,且勿泄露,以遭天谴&。其实,《苌氏武技书》早已有人刊印出版,遭天谴也轮不到我。此文发出后,不少人说这篇说得不够科学,年轻一代摈弃迷信,崇尚科学的精神令我惊喜,谢谢。传统武术总是讲&气&,神而玄之,莫名其妙,气是啥?谁见过?沈安先生说过一段话,是否可以作为对&气&的现代语言的描述:&心灵瞬间的感应,气血自然的冲动,神经电磁的脉冲,肌腱纤维的同步张弛,武术的一个较高层次和境界&。
日期:07/26/:34
作者:真定老人
在打形意劈拳起钻时,不要一只手向前钻出很远了,另一只手还放在肚子下边,应该前手一起钻,后手就紧紧跟在前手腕后面,在脸前合抱蓄力,然后发抖炸劲向前劈出,这是当年南京国术馆定的架子。1993年,曾在南京国术馆工作过的裴锡荣老先生秘密地对他的弟子殷庆珠说:&我的形意跟别人都一样,只有一点不同,就是起钻跟手,这一点是南京国术馆定的&。裴老先生一生写过不少书,也许上帝召走一个生命来得太突然,也许家藏宝贝不愿与人分享,他的著作里从未提及此事。我与殷庆珠先生商量,还是把它贴到网上,与朋友们&资源共享&。为此我还做了个视频传上去。
日期:07/26/:54
作者:真定老人
形意拳万法出自三体式!这是得真传并具备&六合整劲&上身后老前辈的肺腑之言!说明:三体式分阴阳之法、龙虎之劲,又有三七、四六、子午之练法。所有训练均必须符合&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之内涵要求才能达到求取&六合整劲&的目的。三体式的练功简单易行而功效卓著!得真传的习练者自然感受到,一日练一日功、一月练一月功、一年练一年功的神奇效果;以此配合劈拳及其它功法训练即可真正达到所谓:&三年一小成、七年一中成、十年一大成&的功夫意境。站桩的外形不在多,一个&三体桩&一生能练出门堂来就不简单了,切忌贪多求异,功法不在多,在于精专恒,一通百通,万法归一。
日期:07/26/:23
作者:KungFu
形意拳是中国武术四大名拳之一,它的技击术早已闻名遐迩,近代武术界上出现了像李洛能、郭云深、车毅斋、李存义等等一大批的形意拳大师,随着时代的变更,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它的健身作用又显得格外重要。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国蓬勃发展之际,健身途径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是很多活动受到资金、场地、器械的限制,阻碍健身活动的实施和发展,而形意拳作为一项传统的健身运动,它的场地要求灵活,投资也很少,拳路简单,容易习练等,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现在笔者就习练形意拳给人们带来得好处及练习时的心得谈一谈。
日期:06/26/:26
作者:何向达
形意拳有&七拳&之打法。谱曰: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拳如砲形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所谓的&七拳&包括:头、肩、手、肘、胯、膝、脚。一曰、头打头打去意占中堂,两手外拨人难挡,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日期:06/26/:57
作者:悠闲客
形意拳是著名的内家三拳之一,在武林中有着独树一帜的拳论和拳法。&三尖相对&是&形意拳八要&之一,它是指导形意拳套路演练和散手技击的重要拳术理论。所谓&三尖相对&,就是指手指尖(拳架的前手)、鼻尖、脚尖(拳架的前脚趾),在拳式动作演练过程的定式时,使它们三者的位置保持在同一个垂直面上。这样,拳架的上中下三盘就可以相互照应,协调配合,使劈崩钻炮横拳法的攻防更加严谨,促使进退、反侧、起落、吞吐身法的变化更加灵活,让上步、跟步、垫步、磨胫步等步法在动作过程中更加稳固,使踩扑裹束撅五劲的相互配合更加协调紧凑。故此,&三尖相对&不是拳架局部的动作要领,而是对拳架上中下三盘整体的要求,它是形意拳套路演练和散手技击的核心理论。  
日期:06/19/:44
作者:唐黎标
说道握&拳&的问题,当然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它是身体发力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发挥技击威力的最终环节。这个问题,其实杨海老师已经说过:平时要紧,击发目标时更紧。我的理解:整个身体是柔韧(不用&松&这个词)的,像一个力源通道。当发力源的力量发出(这个力源可以有几个部位),
日期:06/19/:50
作者:黄老岐伯
一、形意拳的特征,主要体现有: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守势)、虎豹头(攻势)、雷音(内功)。二、形意拳&六&字诀有:采、扑、裹、绝、束、藏、是也。其、采&&鹰捉也,扑&&虎扑也,裹&&肘打也,绝&&刮地风也,束&&起也,藏&&落也,(藏身而落)
日期:06/19/:24
作者:悠闲客
一、形意拳起落躜翻中的&&爆炸力起似伏龙升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卷地风。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望为高,高中望为低,起落如水中翻浪,不翻不躜,一寸为先。此为,形意拳技击中的爆炸力是也。
日期:06/19/:47
作者:悠闲客
  形意拳中的五行拳,是以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为其创拳之理,以技击中进攻与防守的动作为其创拳之法,以人体外在筋骨变化与内在脏腑功能的对应关系为其创拳之义,从而形成了劈、崩、钻、炮、横的五行拳。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母拳&,形意拳套路中千姿百态、复杂多变的众多拳式动作,都是由五行拳衍生而来的。例如:十二形拳中的虎形拳,就是由五行拳中的劈拳演化而成的。因此说,只有勤学苦练,夯实五行拳这块基石,才能规范地掌握好形意拳体系中拳式动作的演练技术。&
日期:06/10/:50
作者:KungFu
形意拳练的方向。1,形体对抗,一练疯魔似,二练毙疯魔,三练寸拿寸打寸吐纳,四练近身收手要留德。2,神意修练。内敛神意和谐天地。漂洗心扉,净化灵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人生。博客之书,写与自己心中的纯洁灵性。心中有美好天地自然宽。练武者,成非所练,得非所求。自勉也。
日期:06/10/:48
作者:KungFu
武术起源于搏击,在搏击中发展。只有与人相搏,才能懂劲路。常见习武多年的老师傅,架子打得无懈可击,但是与人一搭手便立足不稳,病正在此。打架子如同在陆地上学游泳,姿式练得再好,下水也得挨淹。习武必须与人交手,舍此别无捷径!但是一上来就瞎打也不行,你一不会招,二不懂劲,所学武术根本用不上,不但很难长进,而且容易受伤。于是古人又发明了散手对练,教给你怎样进手,怎样破招,这是古人搏击经验的结晶。
日期:05/04/:48
作者:真定老人
  形意拳讲求步似龙卷风,拳头如雷箭。劈拳像泰山压顶,树倒房塌!猛力劈出一拳要打断对方的颈脖子,击断对方的四肢,或者一记劈拳当胸要把对方打得闷气栽倒爬不起来;炮拳要步似火车向前碾压直冲,架拳要像手臂裹铁皮,中平拳要有击穿大树树心的巨力;横拳像汽车断了轮子杆,猛烈地翻滚身子产生巨大的离心力量,而对手被击中就像汽车从桥栏边上猛冲到桥下被无情的水浪覆没;钻拳是用手抓扣对方手臂衣袖,另一手就像用牛刀捅穿牛腹!令对手肠胃内的口水全部吐出来;崩拳就是像小汽车被大汽车撞得粉碎,或往后翻倒飞于天空!
日期:04/27/:53
作者:KungFu整理
  炮拳的练习时,一拳由下经胸前向上钻起,再翻转上架,停于额角上方,拳眼斜向下,拳心向外;另一拳经肋部旋转向前(或斜前);冲出,拳眼向上,高不过肩,低不过腰,沿着波浪形曲线,左右斜向前进的。步法除垫步、上步、跟步之外,还包含有提步;手法是两手握拳,一架一冲,左右反复轮换;身法则是采用半斜面的拗步式,拳式激烈,活泼。从而对起子小指内侧,结于腕背入腋的手少阴之筋和起于小指结于腕背分支肘后侧的手太阳之筋加以了锻炼。
日期:04/27/:04
作者:KungFu整理
  桩站对了,筋肉相互牵挂拉扯、骨骼互相支撑、关节旋拧撑拔、内脏摩擦充实、各条经络里有水银灌注的膨胀感,这是身体上的收益。关键是人脑子也开了窍,最明显的是看《易筋洗髓经》和《内功四经》里的&内功篇&、&纳卦篇&,应该有与先贤共鸣之感。其他的如兵书、道书、纵横之类,也应该有感触。
日期:04/27/:46
作者:KungFu整理
我们有时看到部队军士们的操练.还有武术表演的运动员所发出的震耳欲聋的&杀杀&声,的确为训练增添了不少浓厚的气氛显得威武雄壮,很有气势.其实无论部队的操练或运动员所发出的声音,都与意拳试声并无多少联系.人们知道,试声不仅仅是恐吓对手,主要是在对抗中弥补发力之不足,起到声力并发之作用,试声就是声来鼓荡,腹部胸部腰背等各部肌肉,在试声的猝然一振之时,而发出弹力,试声与发力并用,其作用有二点:(一)起到鼓荡周身增强弹力的作用,(二)加强胸腹等部抵抗能力,拳术在发力的瞬间是发挥攻击力量最强时候,同时也是防御能力最弱之时,正当我们在发力的刹那间.若为对手所承受到打击时,处于还救不及之际,用试声振荡而产生的弹力,使胸部腹部等来抵消及反弹对方之力。
日期:04/27/:16
作者:KungFu整理
形意拳初练不要谈意气神。形意拳的劲练整、透、活。三者中整是基础。整劲光靠松是松不出来的。整劲的修炼首先靠姿势正确,周身姿势都要力求正确。其次靠大关节放松,松是在姿势基本正确的基础上放松。而且也不是全身都放松,主要放松肩根、胯根、胸腹和臀肌。姿势不正确,无论你怎么放松也整不了。最后是靠动作协同,要点是手、足、身体重心同时同步到达作用位置。
日期:04/27/:38
作者:KungFu整理
形意拳是我国传统优秀拳种之一。形意拳以阴阳五行之原理,配伍&五行拳&之动作,锻炼人体五脏,以&十二形拳&疏通人体十二经络。形意拳根据五行学说之阴阳生克的原理,给人以创新思维之启示;形意之成本于无意,无意至极生有意,意正心诚,极至于静,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则是先天存于静,后天藏于动,因此意为体,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身体动静为阴阳,阴阳生克之原理用于搏击和散手技击实战,则属虚实、攻防;阴阳互易之妙用,柔克刚,进之法,顾中有打,打中有顾,攻防兼备,动静相兼,有莫测之变化,莫测之妙用。因此形意拳有很强的实战作用,运用于现代实战散打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日期:04/27/:10
作者:KungFu整理
  在形意拳古谱中有左右上下&十四&打法之论,即头、手、肘、肩、胯、膝、脚。无论哪种打法,形意拳历代先师均反复强调了手、眼、身法、步的高度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必须手脚并用&,&光是手到不为能,手足齐到艺为真&,&打人如亲觜,贴身近打全凭腿&。往往听到一些外行讲:&形意拳用腿的地方不多&,其实,在形意散手技法中,一时一刻都离不开腿,进退转侧,扭身调膀,吞吐趋避,离开了步法的灵活多变,无论多么高明的技法都无济于世,所以,在下面介绍的形意散手技法中,步法的作用必须放在第一位。
日期:04/27/:36
作者:KungFu整理
练形意拳本是门仿生学,它是根据宇宙间日月星辰,万事万物生态环境, 人与物的动作形象,以物象演变形式的意式形态做为立法之本。五行者金.木.水.火.土,及劈.崩.钻.炮.横,金是金属,以斧头为形象,劈木为拳意,木.以拉弓为形,射物为拳意,水.以柔软而无骨,随形而变化,一但高低落差增大,意之急流豪啸翻浪,火.以炮为形,发射爆炸为拳意,土.以弹丸为形,滚动旋转自然为拳意。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基础,采取动物为了生存而捕抓食物的天性,为主导的技击养身功能锻炼,
日期:04/27/:09
作者:KungFu整理
站桩与单势、单势与套路、套路与对练、对练与撕扒、撕扒与实战,在形意拳体系中是高度一致的,一条规则主线贯彻始终。其技击原则直接来源于运动规律,而其运动规律又决定了技击搏斗的原则并直接应用在技击中。本文探讨的是其中的运动规律、技击原则及其相互对应的一致性。
日期:04/18/:08
作者:王驰
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是现存最为完整的内家拳。古朴,动作简洁、富有攻击性,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之说。形意(形即外形、意即意念)。
日期:02/07/:50
作者:张胜利
今天在薛哥的先容下,认识了形意拳、八卦掌传人崔杰利。崔哥是形意李洛能派系的嫡传,李振邦的徒孙,八卦掌是尹福派系嫡传。初次会晤,薛哥重复跟我说可以和崔哥玩玩,尽管放开手玩都可以。我生病一星期,今天腿总算不软了,也能动动,武术光说确定不行,所以动动是必定要的。在宾馆聊了大半小时,谈了谈国内武术的情形,懂得了下形意和八卦的特色,于是相约往公园交换。通过交换才干真正懂得对方武术的特色,我今天确切也开了眼。第一,知道了被拳&定&住是怎么回事。李老在《逝往的武林》里说过,高手可以一个劈拳把对手&定&住。
日期:02/07/:06
作者:谢根娣
练拳数日,有些许感觉,今天道来,作为初入拳道的记录。最近,差不多有一个星期我每天都去练拳,多时达4个小时,少时也有一个小时。今天由于下雨,就缩短了练拳的时间,只是站了一会儿桩,站桩之余突然想记录一下这几天的变化和收获。
日期:01/13/:32
作者:小凯
在打形意劈拳起钻时,不要一只手向前钻出很远了,另一只手还放在肚子下边,应该前手一起钻,后手就紧紧跟在前手腕后面,在脸前合抱蓄力,然后发抖炸劲向前劈出,这是当年南京国术馆定的架子。1993年,曾在南京国术馆工作过的裴锡荣老先生秘密地对他的弟子殷庆珠说:&我的形意跟别人都一样,只有一点不同,就是起钻跟手,这一点是南京国术馆定的&。裴老先生一生写过不少书,也许上帝召走一个生命来得太突然,也许家藏宝贝不愿与人分享,他的著作里从未提及此事。
日期:01/11/:23
作者:焦建国
形意拳内功周天法口诀
日期:11/27/:27
作者:佚名
不久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河北派形意拳李振邦一系的传人崔杰利先生,初次交流就很快切入主题,谈起形意拳的训练程序,向其求教,问日:&如果一个没有基础的人,向先生学拳,第一步应该练些什么?& 答:&抖手、穿掌、步法。& 我吃了一惊,追问:&怎么,不是从三体式开始吗?&
日期:08/07/:09
作者:风云生
&& 学练形意拳者,多如过江之鲫,能成者寥寥无几。学练不成是因为学练者懒惰还是愚钝?否!是因为没遇到明师传授?也不一定,因为从同师之学徒,在习练过程中,犹如大浪淘沙,淘汰者众,得以真传练成功夫这少。究其原因,根据我个人二十多年学、练、教形意拳过程的经验归纳,应该从学练者是否方法对、窍要真和能否有恒心、有毅力来逾越学练形意拳必须经遇的&三道坎&来说起。学练形意拳要经遇的三道坎,也就是在学练形意拳不可回避的三道关口:一、困倦坎。凡是初学者都必须经过这个坎,即使是习练多年的,在改式换劲时也会遇到。我记得我在刚学时候,17岁的我正是精力充沛的青春小伙,可是学到一个月时整天感到疲乏、迷困,白天也想打盹,我在上课时候一不小心搁头就睡,怕影响听课更怕被讲课老师逮着,没办法只好红着脸请求同桌同学在我瞌睡时想法让我惊醒。后来师父李宏先生按尚派的功架劲力为我改拳,可能因为是改式换劲的原因吧,一周后的那段时间,在练后一回到师父下榻的宾馆,我只能站着听师父的拳法拳理讲解,不敢坐,因为一旦坐到那松软舒服的沙发或床上,我的瞌睡虫就不约而至,上下眼皮就打架。呵呵!学练形意拳绝对能根治失眠。二、酸疼坎。学练形意拳就是打破身体原来的肌肉、筋骨、气血等原来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之过程,无论是站桩、行步还是行拳作式,都必须特定的要求进行抻筋拔骨、气血运行等内外运动,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真可谓是自己别扭自己。三体式的龙折身之三折,就让初学者的各个相关部位的关节、肌肉、筋骨酸疼难耐,趟步中的槐虫步、寒鸡步一定让你脚后跟、膝盖和腰腹肌肉疼上一段时间。当练了一定时间,内气被激发出来后,因为气血串行,一定会让脊背、前胸、两肋等地方游动着疼,别人轻轻用手一触,就感觉似针扎一般。三、浮躁坎。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习练多年的,当习练形意拳一段时间后,会时常出现拳式开合、劲力发动、气血运行等顺达和别扭相互交替的过程,其中在别扭时期,往往心浮气躁,感觉怎么运作都不得劲、不合规而自我否定。我在1984年春天开始学形意拳,暑假回家离开师父自己练,可不久就别扭得练不下去了,只好不等开学提前半月回到师父身边学练。在96年到了山西太谷跟车派传人学了一个月,回来感觉收益很大,可练了半年后,就感觉无所适从,迷惑、烦躁得最后不得不停练多年。以上是学练形意拳绕不过去的&三道坎&,要真正地想学到技艺、练出功力,就必须迈过这&三道坎&,可如何闯过这关口呢?第一,要有恒心和毅力,克服好逸恶劳的习气。困倦坎(初学或换劲时候出现,最多半月),也不是什么技术性的关口,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可挺过,关键是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下去。而酸疼坎(初学时候出现,大约一、二个月)和浮躁坎(在习练一段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才周期性地出现,时间或长或短。如果得到明师指点、自己恍然大悟还不到半天就可迈过)的越过,则要领、窍诀正确,但还要靠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第二,师父要明、要领要对。要想迈过这&三道坎&,必须不能离开师父的正确指教。这也是形意拳习练者在很长时期内离不开师父的缘故,也是形意拳自学难成的原因,自学者或庸师教出之徒,很难遇到这&三道坎&,即使遇到也跨越不过。在我对形意拳既迷恋又迷惑而停练多年的时候,二OO四年幸遇恩师李宏先生为我指点迷津,向我言传身教了纯正拳技和精辟拳理,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帮我迈过&坎&,让我技艺进一步提高。第三,要顺势变&坎&为台阶。形意拳习练就是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反复的提升过程,虽然坎阻碍拳艺的提高,可是没有坎就没有提高。只有在明师的正确指导下,靠自己的苦练、勤悟,而最终跨越了一道道坎,才能提升进入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境界:迈过困倦坎,有助于&惊起四梢&;迈过酸疼坎,可使行拳作式达到&六合&要求、增长劲力;迈过浮躁坎,将帮助领悟拳理、拳法和&锁定心猿和意马&。
日期:04/22/:24
作者:KungFu整理
本栏随机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都在骂形意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