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大神薛老湿看到的一个动态图片 求大神告知这张图片的来源和ID

为什么商业大咖都来支持联想,一文说清联想事件
最近一段时间科技领域的新闻可谓是层出不穷,各大话题轮番上阵。其中之一,无疑是“5G标准”投票事件。一年多前的5G争端现在又遭热炒,挑拨联想华为到底有何目的?
作为中国科技领域的两大巨头,联想一直都是中国计算机领域的领导者,而华为则是中国通信领域的巨头,这两大公司可以说分别代表了中国的PC产业和通信产业。
然而“5G标准”投票事件让它们之间并不太平。一个关于一年多前技术争端的帖子爆火,矛头直指联想,也让华为亲自发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突发性事件。
一、一年多前的一次投票为啥突然爆火?
最近,知乎上的一则帖子爆火,这条帖子的主要内容是:“在5G通信的投票上,联想投给了美国的高通而不是中国的华为,使得华为败北。”这条帖子直指联想为了商业目的不顾民族大义,一时间引发大量的网民群起攻击。
放下所谓的民族大义不说,先来梳理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首先,对于科技行业来说,行业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命脉”,如果企业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那么无论是未来所拥有的专利费用,还是发展规范,都会让这家企业拥有非常大的话语权,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刻可以决定其他企业的生死。所以,很多企业都会不遗余力地努力推动自己研发的标准,上升到行业标准层面。
2016年,世界通信产业开始研究在4G之后,5G该向何处去的问题。在2016年8月(RAN1#86)、2016年10月(RAN1#86bis)和2016年11月(RAN1#87)的三次会议上,多方对到底使用什么样的5G通讯标准进行了讨论。在8月份的会议上,有三种方案被提了出来,分别是由三星(并非谣言中盛传的高通)主导的LDPC方案、由华为主导的Polar方案和由LG主导的Turbo方案。
其中,由LG主导的Turbo方案由于技术较为落后,所以基本上不被考虑,主要就是在由三星主导的LDPC和由华为主导的Polar这两个方案中展开争夺,由三星主导的LDPC方案的推出时间较长,技术相对成熟,但专利多由三星、高通等公司掌握,而由华为主导的Polar方案中,华为握有较多的专利。
在10月份的RAN1#86bis会议上,联想和摩托罗拉移动出于自身技术和专利储备考虑,支持三星牵头的采用LDPC为eMBB数据信道的唯一编码方案。但联想和摩托罗拉移动的两票对由华为主导的Polar码在数据信道长码上失利没有实质影响。因为,3GPP的工作方式是以达到共识为目的。一个提案得以通过,唯一的要求是没有任何公司反对,而不在于有多少公司赞同。
这也是一些造谣帖子广泛传播和引用的“证据”。他们利用人们对专业知识不懂以及非理性爱国主义情绪,大肆传播不利于联想的谣言,生动演绎了“认知大于事实”的抹黑能力。
在2016年11月的第87次会议上,各方分别对控制信道的使用方案、数据信道的短码编码方案进行投票。这两次投票,联想及摩托罗拉移动均选择了支持由华为主导的Polar编码。而不像有些谣言说的弃权投票华为。
二、挑拨联想华为究竟有何目的?
作为中国科技行业的两大巨头,无论是联想还是华为,都在科技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两年前的陈年旧事被反复提及渲染,在我们撇开所谓情感因素之后,会发现在这个时间段将这个旧事提出有着非常大的杀伤力:
一是离间华为和联想的关系,华为、联想作为科技类企业虽然在某些业务上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这种竞争并不显著,在大多数时候合作无疑是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的方式。
现阶段中国的科技产业可以说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危机。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基本都持敌视的态度。这个时候,如果再能够成功挑拨中国科技产业巨头之间的关系,让其由合作变成竞争甚至是敌对的话,那么无疑就会给被各个击破提供了可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科技巨头如果不能一致对外,就极其容易中了对手的反间之计。
二是有着做空联想背后资本势力的影子。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的各大科技股都在各地的资本市场上被反复做空,无论是腾讯还是联想都成为了空头的标的。
国际资本围剿中国科技股的趋势其实已经形成,如果这个时候再能够通过制造一些舆论事件,将联想推上风口浪尖的话,那么无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沽空联想股价,让做空势力进一步获得更大的收益,甚至可以借此股价低迷的机会发布恶意收购,让门口的野蛮人入主企业,从而实现资本市场颠覆的目的。
联想不过是被空头势力唱衰攻击的一个侧面而已,像腾讯等巨头同样也在被攻击的行列中(近来唱空腾讯的消息不断),未来类似事件有可能还会在其他科技企业身上发生。
而对于更加专业的知识来说,背后黑手往往能否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渲染情结,进而挑起事端。这是一种危险的存在,对企业来说不啻灭顶之灾,对经济来讲损害产业根基,对社会则更是莫大的伤害。
三、这不是柳传志一个人的战斗、不是联想一个企业的战斗。
与此同时,更多的民营企业家也站出来,在自己的公司公众号、新浪微博等媒体上发布心声,声援柳传志,声援联想。
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十分心疼他最敬重的企业家柳老爷子。
他说,柳总之所以在整个商界赢得普遍的尊重,成为40年改革开放的殿堂级人物,不只是因为他带领联想人创造了无数商业奇迹,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因为他压抑不住的家国情怀和令人叹服的人格力量。
如果这样一个人还需要悲愤不已地自证清白、还需要相知甚深的朋友们为他纷纷喊冤、伸张正义,他得冤到了什么程度?这是柳老爷子自己的悲哀还是这个社会的悲哀、国人的悲哀?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不再让我们的英雄流血又流泪?我们什么时候能让这个社会做好人成本更低些、做坏人代价更大些?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让柳传志这样的老人家有尊严地、幸福地老去,并有效地把他们所创造、所代表的企业家精神和各种无形资产无限传播放大,变成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乃至后代子孙的宝贵财富?
华为集团董事长任正非:联想投票过程中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
任正非自然是第一个力挺柳传志的人,因为柳传志曾给他打电话。据柳传志描述,“任总对我表示,联想在5G标准的投票过程中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并对联想对华为的支持表示感谢。我们一致认为,中国企业应团结,不能被外人所挑拨。”
《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称其还从可靠渠道获悉,两人在电话中,还对联想集团和华为的关系做了确认:华为和联想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建立了并肩战斗的情谊。华为和联想应该团结合作,不受别有用心的人挑拨,为发展民族工业共同努力!
事实上,华为也多次发声明,为联想说话。最新的一份声明中,华为表示,“感谢联想集团和各合作伙伴一贯的支持,也愿意跟联想集团,以及产业链的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持续推进5G产业的健康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坚定支持柳总,树立商业正气
马云很快也表态力挺柳传志,他说:相信柳总!坚定支持柳总!商业避免不了竞争,但竞争上升到无底线,扣政治帽子,煽动民情民愤实乃商业之悲哀,社会之悲哀。坚定支持柳总,树立商业正气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柳总是我心目中的企业领袖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新希望集团”公众号上发文表示,在他的印象中,这可能是柳总公开表达中最为激愤的一次。对此,“我很理解,也非常支持他:对于这批国家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代民营企业家来说,家国情怀应当受到尊重。”
刘永好说,在他心目中,柳总是公平正直又仗义、热心的一位朋友。民营企业之间经常相互学习、交流和互访,在这些活动中,柳总总是身先士卒,积极参与,为这些业务繁忙的企业家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当某个企业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他总是能给与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体现了企业家大哥的风范,他是我心目中的企业领袖。”
刘永好还特别指出,不因小家小利而驻足,不惧失败挫折而奋进,敢想敢闯去挑战,要让中国的企业在国际上、在某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代表中国发出领先的声音。这是最珍贵的中国企业家精神体现。今天,无论是经济商业的发展还是专业技术的研究,都早已超出一国一地的疆域界限。
无论哪一方愿意与否,都要适应全球化的现状。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更加迫切需要技术研发的积累和突破才能顺利实现高质量的增长,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企业开放团结、面向全球奋进不止,才是民族强大的福祉。
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勿让值得尊敬的企业家受不公正待遇
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新奥人”公众号上发文称,“这两天,联想、柳总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有人提到了‘卖国’,这让我非常震惊,因为柳总在我心中始终是一位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我尊敬他。”
王玉锁表示,“柳总从40岁开始创业,在过去的34年里联想在全球科技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其中的艰难曲折是任何一个做企业经营的人都可想而知的,他的坚持与魄力,让我由衷地钦佩。
同时,联想还在困难重重的国际化进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教学案例。我接触过的管理专家们,都说联想是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样本,我在工作中也特别乐于向柳总请教一些问题,他总是倾囊相授,让我受益良多,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企业家教父。”
王玉锁还强调,企业在发展中走什么样的道路,都是基于当时的具体情况,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不能恶意地质疑一个企业的初心,更不能让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企业家受到这样的不公正待遇。我非常心疼柳总。希望大家能够终止那些不理性的质疑,多为中国企业加油鼓劲。
秦朔:为何要让74岁的老人为初心辩白
秦朔在“秦朔朋友圈”发文称,柳传志待人平和,但在关系到大是大非时,他的态度从来是不含糊的,有棱角的。这时如果不旗帜鲜明表态,那反而不是柳传志了。“我理解柳传志的态度,但多少还是有些悲哀。”
秦朔总结的悲哀有三:
悲哀之一,是74岁的柳传志现在也要站出来为自己的初心辩白。因为不辩白,糊里糊涂,可能就会蔓延,甚至变成一种“政治不正确”。因此必须表态。
这有点像《孟子》里说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爱人敬人,但还是有人“待我以横逆”(对我很粗鲁),尽管我自我反省,并没有不仁不忠,但有人还是继续“横逆”。
如果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国产PC品牌领头羊,从中国走向世界、在个人电脑市场上做成世界第一的探路者,还要回过头来自陈“我的中国心”,正常的商业决策也要先戴上一个正确的帽子,难道不令人唏嘘吗?
悲哀之二,是联想集团在收购IBM PC业务后,已经不只是中国品牌,也是全球品牌,其技术和服务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在此背景下,联想集团当然是我们国民的企业,就像丰田和索尼是日本的国民企业,但同时它也是世界的企业,它要在全球发展,就要适应全球各个区域的文化、法律、市场和消费者要求,在各个国家都尽到企业公民的责任,而不能再简单沿用“我是中国人的企业,代表中国开疆拓土”的思维。
同理,如果将华为主导的Polar码贴上民族标签,似乎选择Polar就是支持中国,支持中华民族,还有哪个国外运营商敢支持我们,它们如何向本国国民交代?
悲哀之三,联想集团作为一个有430亿美元年收入、5.35亿美元净利润(2016年数据)的企业,作为Interbrand全球品牌100强之一(源自中国的还有华为),代表的明明是中国的正能量,正资产,却莫名奇妙被当成负资产贬损,徒叹奈何!
联想集团不是互联网时代最鲜活领先的企业,从战略和产品角度看也有不少值得反思和自我超越的地方,但它一直在脚踏实地前行,创新求索不停步,始终坚守诚信和品质。
联想集团有教训,但这种教训和那种对客户和合作伙伴不诚信、不正当、违背商业文明的问题有本质的区别。联想集团这样的企业在中国不是多了,是太少了。
假如没有联想集团,就像20多年前国外PC产品在中国卖得比在母国贵一倍一样,中国消费者得到的福祉只会更少。
作为联想集团CEO的杨元庆,自2004年后就开始领导一个在全球运营的企业,其所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在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的不易也难以言表。这样的企业和领导人,被数落成“卖国”,谁痛谁快?!
秦朔说,自己最近看微软CEO纳德拉的《刷新》一书,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同理心。“对于合作和建立关系来说,感知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同理心在机器中难以复制,在人工智能的世界中,它将是无价之宝。”
纳德拉分享了自己的面试经历。面试官问:“设想你看到一个婴儿躺在街上哭,你会怎么做?”他回答:“拨打911。”面试官说:“小伙子,你需要一些同理心。如果一个婴儿躺在街上哭,你应该把这个婴儿抱起来。”
中国企业正在走向世界,也许还不成熟,那就给他们更多包容。让他们的心态也更加开放而不是狭窄。
中国企业会有各种挑战。他们不会哭出声,但他们心里也有泪水。那就给他们更多善良的目光,如果你不打算搀扶一下的话。
中国企业也有不少毛病。那就基于事实勇敢批评,治病救人。但批评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建设。
如果“柳传志之呼”能让更多人思考这些问题,那就会带给我们的商界和社会更多外溢的价值。
秦朔呼吁,社会舆论要力避“三人成虎”的非理性扩散,否则再大的企业也抵抗不了。“联想集团要保卫多年积累、视为生命的名誉。我们的商业社会要保卫改革开放年代中国经济的宝贵资产——企业家精神与市场理性。”
由此出发,我们才能更好地共建开放的市场经济,法治化的市场经济,有同理心的市场经济。
王利芬痛斥不负责任的媒体:根本不懂企业
优米创始人王利芬更是在新浪微博上痛斥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王利芬称,也不知道现在的(自)媒体大神们哪儿来的底气跟自信就敢如此不负责任地妄下判断说“联想算是彻底完了”。
王利芬强调,这样的媒体根本不懂企业,创业非常不易,联想能做这么大更不容易。什么叫完了?这家公司还是一家百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更何况联想还在转型当中。
时代永远在变,只要有变化就会有机会,而机会正是属于那些百折不挠的人。什么叫完了?这些媒体急功近利的心态是让人很不舒服的,对一个企业、对整社会环境的营造极其不好!
此外,更多企业家朋友在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转发《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一文,用理性的声音声援联想,力挺柳传志。
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敬重柳总,支持联想,捍卫联想荣誉!
当当联合创始人俞渝:我支持联想!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商业问题不能上纲上线政治化!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联想加油!
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社会网络时代给了每个人发声的能力,但不等于给了某些人可以造谣抹黑好人的权利!
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联想的创始人柳总是我一辈子最为敬重的人。
均瑶集团的创始人、均瑶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王均豪:(谣言)止于智者、止于公开。
还有更多的企业家表态支持联想,支持柳传志,他们是:
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支持柳总,支持民企,保企业就是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保企业健康发展是最大的社会责任。
SOHO中国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潘石屹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宏
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
小猪短租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驰
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微博董事长曹国伟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专职董事徐井宏
参考资料:
《新希望刘永好:柳总是最具企业家精神的领袖》新希望集团
《王玉锁发文声援柳传志:我尊敬柳总非常心疼他》凤凰财经
《秦朔:我从“柳传志之呼”中听到了什么?》秦朔朋友圈
《恶意抹黑激怒半个中国商界,众大佬声援联想》飞象网
《柳传志冲冠一怒,任正非、马云等数十位企业家力挺》中国企业家杂志
文章一、二、转载自江瀚视野观察(ID:jianghanview)作者:慕容随风
文章三、转载自正和岛(ID:zhenghedao)编辑:程灵素
免责声明:本微信平台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其他公众平台(转载注明出处),内容仅供参阅,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信息。谢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一个粉丝3分钱?15秒成名的时代,教你从0到月入3万
不得不说,抖音是今年最火的app。
街头巷尾,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社会青年到大爷大妈,不是在刷抖音,就是在拍抖音,偶尔逛街,你会听见“海草海草……”
这个近来红透半边天的视频软件,几个月前日均播放量就已经突破30亿,春节期间日活峰值一度超过6000万。
虽然近期出了一些问题,但是仍然无法阻挡大家在吃饭前等待时,饭后消化时,睡前酝酿感情时刷上一刷。
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说,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而抖音告诉我们,要出名15秒就够了。
在 4 月初企鹅智酷发布的《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抖音上大约 22% 的用户每天使用该应用超过 1 个小时。抖音目前的日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的比值(即 DAU / MAU)已经达到 0.45,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每月有 13.5 天会打开使用这个应用。而那些沉浸度较高的游戏比值通常在 0.3-0.6。
伴随着高流量的涌入,越来越多的行业都聚焦于此,除了怎么在抖音上获得点赞和涨粉,被关心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通过抖音变现?
那在这么高的流量下,现在大抖音达人是怎么变现的呢?大邦了解后,发现现在主要的变现方式有一下几种:
接广告,达人为品牌定制内容
一个粉丝3分钱,也有的一条视频数十万
抖音达人接广告或者说为品牌定制内容,是目前抖音号最主要的变现模式。
抖音达人可以通过视频贴片、冠名口播、形象代言、互动贴纸、发起挑战等各种巧妙的方式进行品牌合作营销。
“像某500万粉丝以上的红人,接广告都是几百万一条了,他们还不需要像明星活得那么累,可以做自己,还能赚那么多钱,多好啊。”
网传抖音号市场报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品牌的抖音营销,目前网络上有不少抖音号的市场报价流出,一些粉丝上百万的账号,一条15秒短视频的报价就好几万。大邦几位抖音达人核实,得到比较一致的回答是按照“一个粉丝3分钱”报价。
(图片来源于抖音)
相信大家在抖音上都见过这两只可爱的喵,一个近3000万粉丝的大号,如果按照一个粉丝3分钱来算,这个号妥妥的可以估值百万,可以买好多好吃的猫粮了,想想就感觉好厉害。
今年年初,一杯可以占卜的茶在抖音上走红。
消费者先将一个自己困惑的问题写在杯子的腰封上,待所点的奶茶做好后,店员在拉花机的摄像头前扫描该问题,让拉花机把问题的答案印在奶茶奶盖上。最后,店员加杯盖遮住奶盖,套上腰封。
消费者揭开杯盖时,属于自己的答案就随之浮现在眼前。
答案茶郑州二七万达金街店
这种具有一定占卜属性的奶茶被称为“答案茶”,由河南盟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今年1月14日第一家答案茶直营店开店,到了3月中旬,答案茶店外开始排起长队。
4个月时间,答案茶便凭34条抖音小视频,俘获35万粉丝及117万点赞量,
最高单条观看量超过40万。
4个月的时间,收获35万粉丝,吸引了200家加盟商,单店日营业额达到8000+。
由此可见抖音的影响力在生活的各处遍地开花
你也许在网上曾经看过:
一个在家带娃的宝妈,录制教人煮饭的短视频
普通的白领拍摄办公室趣事,圈了一群粉丝
通过恶搞同事,引爆点赞数的小视频
从去年开始,刷抖音开始成了一种风潮,看到好笑的就想接着看,看到不好笑的更要接着看;身边的人也纷纷加入短视频拍摄的大军,拍摄小视频开始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你可以用单反、DV机来拍摄视频,但是实际上一台手机也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考虑到手机携带方便,且能在app上完成视频剪辑,手机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而且用手机拍视频很简单,只要你掌握了一些拍摄的小技巧,你也能拍出刷爆朋友圈的小视频,记录你的生活百态。
而这些刷爆朋友圈的视频效果,都是可以用手机制作出来,下面这几张图片是用手机制作的小视频,我弄成了小动图,跟大家分享一下。
导演远比镜头重要
用手机也能拍出大片
有些人会觉得,用手机拍摄视频真的可以吗? 拍摄出来的效果很差吧?
如果只是拍短视频,那用一台手机真的已经足矣,只要你掌握了拍摄技巧,甚至于用手机也能拍出大片,而且用手机拍摄也非常方便,随用随拍。
还记得年初陈可辛刷屏的短片作品《三分钟》吗,这是一部全程使用IPHONEX拍摄的短篇作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分钟,但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光影使用、镜头视觉媲美电影级作品。
事实上,早就已经有人用手机拍电影而且还拿了奥斯卡奖项。
2012年时,瑞典导演马利克·本德杰鲁拍摄音乐纪录片《寻找小糖人》时,可是电影拍摄到一半的时候,经费短缺,拍摄面临着腰斩的危机,结果电影中有20多分钟的时间,是用几个iPhone 4拍摄完成的。
《寻找小糖人》海报
最后,本片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2015年,《橘色》由于预算问题,导演肖恩·贝克直接用iphone5s拍摄电影,并且成功将电影制作出来。
电影《橘色》海报
最后,这部电影在当年圣丹斯电影节获得了无数好评,并被各大影视公司纷纷抢购版权。
以上这三个例子其实是在说一件事:其实拍摄短视频,用什么设备倒是其次,手机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镜头背后的导演远比镜头本身重要,一位走心的导演只用手机拍摄,也能拍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如果你有一个导演梦,那快拿起你的手机吧。
会拍视频,还能增加额外收入
这两年各种短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一些自媒体视频爱好者,通过自己拍摄、录制、剪辑和发布视频,已经实现月入上万的梦想。
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就这些app,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秒拍、美拍等,只要你能拍,拍出一些有吸引力的内容、吸引更多粉丝,那么你也能在这里挖到第一桶金。
别小看只有短短的几十秒,一些做得好的人会用几个小时,从内容的编辑,灯光、声音、剪辑,特效,封面,标题撰写等等保证了视频的播放率,这背后耗费了无数的精力。
视频是一场温馨的回忆
将生活中那些特别的瞬间拍成视频,无论当时的心情是痛苦还是高兴,时间总是一剂良药,即便是那些痛苦的过去,也能变成一笑而过的回忆。
等几年,十几年过后,通过视频再次重温历史,即使是平淡的日常生活:父母叫你吃早餐、下厨做饭给爱人、给家人准备礼物。。
我们都能从中感觉到幸福,对比照片,声音和视频当然更能记录和表达丰富的瞬间,短视频能帮我们留住生活的美好。
为了让大家能快速学会拍摄短视频,拍微电影联合亚洲微电影协会,给大家带来《零基础学会用手机拍短视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专业知识,教你如何拍出精品短视频,也能教你拍出传播高的短视频技巧。
国内最有趣的短视频直播课程
让你轻松从0进阶 短视频 大神
拍出刷爆朋友圈的短视频
理论+实操一应俱全
永久保存 反复观看
学会用手机拍短视频,随时随地就能拍
拍产品视频展示?
老板叫你拍一个企业宣传片?
在外旅游,想拍旅游视频日志?
想要拍出刷爆朋友圈的视频?
记录和亲人的美好时光?
零基础也能学会的课程
学完这堂课,你将至少收获
▌通俗易懂的拍摄技巧讲解:课程会从短视频的内容构思,到拍摄的基本功:灯光,收音,取景等基础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出来,零基础也能学会的技巧。
▌拍摄的模版框架:会给你拍摄的一些模版框架,不同每次辛苦构思各种场景,让你“批量复制”那些火爆的视频。
▌鉴赏作品:老师会从创作者的角度去分析、剖析一个视频作品,让你学习到如何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鉴赏一个作品,借别人经验为己用。
▌拍短视频也能赚钱:了解短视频变现的各种渠道,如何在短视频领域赚到第一桶金。
拍微电影特联合亚洲微电影协会举办短视频导演创作精品线上课程
每周晚上9-11点2个小时视频直播教学,每周2次课
课程全程录像方便回看复习,课件永久保存
老师常驻微信班级群,群组织永不解散
课程直播+课后小练习+微信群课后讨论教学模式
课余时间参与微电影编剧线上研讨特训营学习
加入亚洲微电影协会导演交流微信群
免费提供一次前期策划拍摄指导,后期剪辑修改意见
短视频行业分析
短视频常用视频语言
前期声音制作
后期剪辑及声音处理
短视频运营(如何传播及积累粉丝)
短视频变现(如何通过短视频赚钱)
优秀短视频传播案例分析
1200元/20天
5月4日前报名可按会员价88折报名
在校学生提供相关证明,学费减免100元(不可与五一优惠同时使用);
同时报名【短视频导演课】与【影视广告文案课】,立减200元,同时可享受其他优惠;
转发此篇文章至朋友圈,集满 100 个赞后联系客服进行验证。开课前10天提交截图至“拍微电影助手”(微信号:paivdy123),可减免 100 元学费。
为保证教学质量,名额仅限20名学员,人满开课,按缴费顺序录取,名额有限,提前预约报名缴费。小班教学,不扩招,不补录。
修满20天课程,颁发短视频导演进修班结业证书。
20天课程修满免试获得亚洲微电影协会颁发的微电影导演资格认证证书。
加入亚洲微电影协会会员群组织,结识更多大咖。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抖音将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文|吴邢一夫
最近抖音可算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被各种科技网站的分析文章刷屏,都是一些宏观分析,也没有过看好或看衰的,今天我就明确说一下我的看法:
不看好,短期内很难再有起色,或者说若维持现状至少是看衰的,找到下一个爆点除外。
两个最大的原因,第一叫物极必反,第二叫政府监管。
其实真正的炸弹在后面,前面的原因我觉得都不叫事——政府监管才是最终需要解决的沟壑,若解决不好,就落得跟内涵段子一样,一毛钱脾气都没有。
说到物极必反,抖音或整个短视频行业,已经做了许多逆天的事了,逆天时间短还可以接受,逆天时间久了,终归会被历史所淹没。
接下来我就顺着内容行业流,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消费,这三者一点一点的输出自己的想法。
再说内容生产之前,不得不先说一下为什么短视频会火——因为行业不火,势必没有人加入生产,没有生产那就无法维系供需平衡,也就没办法有今天了。
抖音火爆的原因
一共是四个方向:本能、门槛、场景和退化,下面逐一去阐述。
为什么不是音频或者别的什么载体在当下火爆,为什么是视频?
在此之前,我们一直在说这是个读图的时代,大多数人比起长段文字,更愿意看简单明了的图片;这和我们的大脑接受信息的原理有关——因为人类的大部分信息获取其实来源于视觉刺激,这种刺激对大脑来说更加直接。而文字则是语言的载体,阅读的过程中多了一步处理与转化的过程。
相对地,图片的理解效率太有优势了,所见即所得,因此人们倾向于读图,这也是小时候漫画能火起来的原因。
拜大脑本能所赐,那么更为直接的视频(实际就是连起来的图片),也远比文字的刺激更加直观。
那么,为什么市场偏偏青睐短视频,而不是长视频呢?
答案是:门槛。
门槛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硬门槛,一个是软门槛。
所谓硬门槛是指:在当下这个时代,因为长视频的数据量太大,没有非常完善的网络基础工程是很难作为一个随时能获取的信息载体的
软门槛大多从生产门槛考虑——长视频大多数是属于PGC,生产门槛过高,专业性过高,也不是这个时代所能大批量推行的,后面会引用一组数据来直接对比
相比于长视频,短视频就不一样了:较短的长度让这类内容非常“轻快”,随着移动通信建设越发完善,流量也没那么贵了的今天,短视频靠着这种直观的刺激方式给文字类内容带去了很大的冲击。无论从所需的生产成本,还是从观看成本来说,都要比长视频小得多。
曾经的新媒体战胜了传统纸媒,是因为智能手机成熟发展,人们随时可以打开手机利用一点点碎片化时间去获取信息,我们很可能只是在经历他们以前经历过的事情。
再从场景来看下,假设人的一天分为三个八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8小时、生活8小时,不管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的消费必然发生在“生活8小时”。
而“生活8小时”的特征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高度碎片化。
你会吃饭、上厕所、通勤等,结合这种碎片化场景,这是短视频在消费维度上优于长视频的场景逻辑。
当然,不可避免有人会在“工作8小时”中看视频,所以短视频还有另一个作用:工作闲暇、冗长会议和无聊讨论的最佳调节剂。
短视频产品的打造者早已洞察了这类消费者的习惯,做了很多辅助手段来辅助他们去在工作时间内看;比如贴心地给视频打上硕大的字幕等,为的就是让你能悄无声息地应对各类必须正经的场合,从而将原本只有8小时的抢夺时间变为10小时甚至12小时——当然抢夺睡眠时间也是同理。
最后说个最恐怖的:是在于人类的“退化”。
我们在迈入互联网时代以后,无法深度思考——大量的碎片化内容充斥着我们每天的时间,开始以更快的速度追求愉悦和刺激;我们大脑刺激的阈值在提高,手机在重新定义我们大脑寻求刺激的节奏。
我上大学的时候,打开一部电影还有一种欣赏的仪式感;如今,很多情况下我看电影都会不自主往前拖动进度条,根本无法忍受慢节奏。
因为那时候的内容匮乏,得到一个优质的内容显得弥足珍贵;而在当下,你根本不缺内容,缺的是时间。
2000年,微软加拿大公司报告称,普通人的注意力幅度仅为12秒;到了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勃兴的201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8秒。
也就是说,在1分钟里,你至少会走神7次,可能用不了几年,我们都会成为无法专注的“梦游人”。
《美丽新世界》作者赫胥黎说:
人们会渐渐爱上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没错,我们的思维的确在被互联网改造:互联网让我们从一个链接转跳到另一个链接,搜索引擎让我们倾向于放弃记忆,手机是继语言、书籍、电视、电脑之后对人类大脑改造最大的工具。
以上这四个原因综合在一起——又是快餐,又是视频,又是碎片化,短视频自然会应运而生并且开始火爆。
诱惑逐渐变多,人类变的不争气,才造就了短视频风口兴起的机会(这其中又有许多其它因素可结合上瘾模型去分析,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不做阐述)。
最后啰嗦一句:长视频是主动消费,短视频是被动消费。
所谓主动消费是我会提前一周购买卡梅隆的新片的午夜场首映票,怕没有好的座位;但我不会为办公室小野的下一条视频定闹钟,看到就看到,看不到也没关系——这也是质的区别。
上面分析完了原理,下面真正的一起看一看:内容,为什么会导致整个短视频行业兴起。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7年,中国电影生产944部,中国电视剧年产量为330部,共14768集;而2017年快手视频的日均上传量为1000万条。
你没有看错,这是日均上传量:一年有3.6亿条视频被发布出来;按照平均时长的57秒计算,一年就生产出3.42亿分钟的视频内容。
单一个快手,每年创造的视频时长是中国2017年电视剧产出总时长的2850倍。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根本不可能不好看的概念:
只要把足够多的猴子放在打字机前,总有一只能随机敲出《西游记》。
就当快手7亿用户全是猴子,一年也应该能产生出不少好看的作品。
在没有短视频崛起之前,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是全国观众期盼的焦点,因为他能承包新年甚至整年的笑点和流行语。
在那时,除了春晚,大部分的人民一年到头几乎看不到相声小品。
德云社、刘老根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动辄千元的票价以及大块的时间付出,也不是每个人都付得起的。
你也可以说:还有长视频载体。
但别忘记:长视频的创意可以说是万年不变的,一个相声发布了,看两次再怎么样也不会笑了——梗都背下来了。
短视频的高产出快迭代,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消费者的内心。
与短视频生产者急剧扩大的还有内容生产工具的普及——罗振宇曾经回顾2011年影响他从央视走出来创业的几件重要的事,其中一件就是:佳能的5DMark2降到了2万块,可见在那时视频的生产工具依然是如此重要。
如今,坐拥450万微博粉丝的“办公室小野”的视频就是用一台最普通的iPhone,PGC已经过去了,UGC正逐渐变为市场主流。
与拍摄工具一起从专业走向大众的还有剪辑工具和特效工具——到App Store一搜,视频类的APP早已超过500款,从滤镜到字幕、从AR特效到回放、从混剪到声音处理,通通可以在一块5英寸的手机屏幕上悄无声息地完成。
说完硬的,再说说软的:以抖音为例说说抖音的内容调性。
在抖音早期,抖音的团队深入全国各地艺术院校,说服一批高颜值的年轻人为平台生产内容,并帮助他们获取粉丝。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能送孩子读艺校的家庭,至少可以说是脱贫了——这也是为什么抖音早期的主要内容有很多透露着富二代的气息。
一个产品一旦阳春白雪起来,想要再下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付出的代价是大多数公司所不能承受的。
微博在2013年意识到了这一点,下沉转化到现在已经5年,且尚未完成。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感觉一直都是利好,可仔细思考发现并不尽然:发展路线在背道而驰。
从生产成本来看,原本应当是小成本门槛低,结果现在被玩成了拍一个15秒或1分钟的视频要用好几个小时,已堪比PGC,这和最开始的初衷是相反的,也为日后的兴衰埋下伏笔。
最关键的是:你不止要有钱,还要有闲。
结合抖音用户群大半都在一二线城市的特征,而一二线城市又属白领聚集地,这注定了就连抖音的典型用户——都市里那些自诩中产的白领丽人——都无法成为抖音的典型生产者。
无法生产只会一直去消费:你的核心重度用户都是消费者,意味着早晚有一天会供需不平衡。
现阶段,抖音还能运用强大的算法和非常高的新人比例去平衡,消耗库存资源,去中心化——比如要不是刷着刷着,视频里偶尔透露出的一句“圣诞礼物、拜年了”或者是反季节的衣服,你根本不会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可长此以往,并不是一个良性内容生态发展的方向。
现在的知乎已经验证了这个论证——无限制接近百度知道;而知乎也针对此情况做了一些其它周边产品试图去拉回调性,效果有目共睹。
从此引发出的另一个恶性后果是:创意成本的无限增长,导致用户的创意意愿降低,从而由一个创新型内容平台变成了模仿平台。而每个创意只会有一个或几个头部视频出现,大量的视频被埋在下方,导致产出的内容无人消费,长此以往谁还会再去生产?
结合抖音的推荐算法以及不定时的话题运营不难发现:这一切都在向着同质化前进(后文会再有赘述)。
总结一下:
本段表述了不看好抖音继续发展下去的两个理由:
第一是背道UGC而驰,成本越来越大,导致日后的头部效应极为明显,用户不愿再去生产,会导致生态断裂;
第二随着供需的不平衡,会导致高质量的内容越发减少,内容同质化增强,吸引用户观看的力度逐渐减弱。
可以先讨论下:为什么头条要做抖音?
从整个头条战略层来看,将头条从图文升级到短视频,这是大趋势。
头条最初靠抓取内容,遭到行业抵制;后来砸了不少钱做内容体系,成果也是差强人意,更多产品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内容分发渠道。
抖音成立之初就坚持自生产,几千块一个短视频,专人导演,专人拍摄;找了非常多的红人和MCN,甚至拒绝机构入驻;直到生态相对完备,才大批引入机构账号——这是对于头条生态的战略层意义。
再具象到平台上:和头条一样,抖音实际也是个分发平台。它兼顾的核心体验是观看。
全屏高清、隐藏评论,通过极强的运营生产超优质内容,集中分发头部内容。
一切都是为了极致的观看体验,你不需要动脑,不需要关注谁,不需要评论,只要不断的上划就可以了——迎合了上述人类“退化”的本质。
再有:封面决定点击率,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和很多长视频软件允许把视频最精彩的一帧设置为封面图不同,短视频封面基本上是视频的第一帧。
这样设计背后的动机是:短视频别给我来前奏,直接进入视频最精彩的部分,用户等不了。
内容消费的基本矛盾,已经变成人们日益消失的耐心,与缓慢冗长的内容节奏之间的矛盾。
抖音和快手不一样:抖音属于强算法性平台,快手才是社交关系链平台。
从之前的数据看,抖音一般用户就一直在刷推荐,刷关注的人很少,而上述也说了推荐是整个头条系的强项。
我之前就有过一次意外,是看了一个视频点了赞还关注了,又看了一个类似的同样的操作;结果抖音就认为我喜欢这类的,给加权了,一直是这类视频,快看吐了。
之后我把所有的心点掉,关注取消,还按了不感兴趣,这才算是慢慢恢复过来。
由此可见,抖音是算法导向内容:和头条系做法一样,先给你一点流量;要是社会反响不错,再多给点,以此类推。
如果说:快手的推荐算法像是今日头条很少人工干预,那么抖音的推荐算法就更像腾讯新闻客户端,算法在这里是一种辅助运营的手段;导致抖音的头部用户很少,爆款视频很多。
但爆款视频又不都是头部用户产出的,头部用户也不是每款都是爆款视频,比较纠结。
姑且算是头部用户活的很滋润,但要真的玩起来,腰部用户才最重要——快手也是保证了这一点,粉丝关系从一开始就牢牢的拴住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管这个人后续怎么样,我都看定你了。
所以快手的直播才能玩得起来,抖音一塌糊涂。
也许是抖音看到了这个问题,想要补全短板;结合整个头条系都越来越在意关注与被关注,越来越强的吸引看关注者的机制也出来了。比如大字的通知有新视频,及时提醒、feed信息流等手段,提醒用户:该去看你关注的粉丝啦。
为什么抖音现在试图去补足这个差异?
原因有二:
首先是上面的问题社交。社交三要素内容、互动和关系链,目前抖音有了内容,有了基础互动,缺的就是牢靠的关系链下沉,有了社交关系链下沉,就能为第二步想要做的铺平道路了,也就是场景化的电商导流平台。
不难观察到:在今年早些时候,有人发现抖音开始批量出现关联淘宝的卖货链接;多个百万级以上的抖音号中,出现了购物车按钮,点击后便出现商品推荐信息;该信息直接链接到淘宝,可以完成跳转和购买,体验较为顺畅。
不禁要问问:用户对于“短视频”这类内容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依赖是否已经形成?也即:是否会有批量用户开始觉得每天不刷点短视频就难受?还是说,短视频只是一个用户在消遣时锦上添花型的选择,而不会是“非它不可”的东西?并且抖音站内的独特社区氛围和用户互动习惯等,是否已经牢牢形成?并且仅仅通过内容,是否能打破人和人原有的陌生隔阂,变成互信状态?
种种疑问,目前都不得而知。
不过有一点是已知的:人类从古至今,一直都是眼见为实。
好东西让我看到了,有个合适的场景和恰当的人群,确实是很容易形成转化的,也许抖音就是想做这类的生意吧。
其实内容上的优势已经不多了,未来更应该去中心化的内容创作,而不是单单靠算法和抖机灵。
创作上,是可以一起参与创作,一起传播分享;每个人都是这个短视频内容的一个节点,每个人都传播给更多的人。
分发上,也是去中心化的:我可以拥有N个圈群,N个小中心化的池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点是内容,而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连接点是人的关系链。
算法再厉害,算法是没有价值观的,就会最直接的反馈给你你喜欢的。比如你喜欢小H片。
那真正的情况呢?一定是——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算法。
不只是算法,运营也需要价值观的指导。
哗众取宠的擦边活动,是决策成本最低,收效看起来最好的方案;最终演变成秀下限的比拼,吸引来一批围观的吃瓜群众,吃完就走;而对品牌的伤害,却是持续的。
抖音相比于快手的运营,还是差的许多。
快手是越刷越佩服——它真的跟一个社会一样,细节错落有致,整体混沌无形,一天就让你看尽人生百态。而抖音是抓住一个头部创意就玩命给流量完成爆款转变,这和头条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总结一下:
从平台端暴露出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抖音更倾向算法层面,将产出的内容更多的曝光出来,而忽略了社交关系链的建设;若没有社交关系链的强链接,后续的变现会很成问题,用户的流失也会成问题,对内容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也会有着微妙的关系。
抖音的社交短板
原本这段应当去阐述内容消费者,可仔细想了想,不如整合在一起去说。
因为单独说内容消费者好像没什么好说的,后续就会变成用户分析了,所以直接将抖音目前最大的社交短板问题抛出来结合一起思考。
社交,其实热闹的背后,是无聊;交流的背后,是孤独。
抖音聚焦内容,消解无聊时光;快手则建立链接,共度孤独人生——这是极度强化内容消费性的必然结果。
每个甜腻的小姐姐都长的差不多。
抖音的粉丝关系甚至弱于微博,毕竟微博起于关系流,还有转发功能。相比之下,快手的粉丝关系强的多,也密集的多。
更强的粉丝关系,让快手达人通过直播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抖音的直播却没做起来。
一段时间内,抖音还不会威胁到微博:抖音的承载性太弱,追爱豆这种场景,抖音承担不来。要知道微博的日活,跟娱乐圈出不出事儿,有一定关系。
不过抖音确实影响了微博——除了追星八卦,微博的另一个典型场景:无聊的时候刷一刷,被抖音拿掉了一些用户时长。
社交的本质是时间,换句话说是你我之间付出的时间,也就是互动。
什么叫互动?
看了不算互动,关注也不是,我留言你回复算是互动——互动必须有来有往才行。
对短视频这种类型的平台来说,怎么完成互动呢?
就是通过内容来连接。
快手的同城模块,占用户时长的比例很大。这说明相当比例的用户,是为了社交来的;它们甚至还做了同城漫游功能,可以定位到任何城市,看周围人的生活。
说个有趣的小细节:
快手的视频上划看评论区的时候,视频是停止播放的。而抖音的评论区点开,视频还在继续播放,可以讨论下抖音是为什么这么设计。
由此也引申出了抖音的评论功能重要性:
前段时间抖音评论区被关闭,许多人瞬间就没了刷抖音的动力——“没有评论区的抖音是没有灵魂的”。两个月前开始出现抖音“中毒”的症状,下班回家常常一刷就是一两个小时。评论区瘫痪期间,观看视频的兴致都没有了,直到前几天评论区完全恢复,才重新开始刷抖音。
这或许能说明,抖音的社区属性逐渐成为吸引用户的主导因素,短视频本身的重要性反倒降低了。
评论区的互动性,是构成抖音社交属性的关键;这对于短视频作者,尤其是机构类的红人很重要。像野食小哥、办公室小野这些MCN机构中的大号,会在评论区与其他账号互动,达到引流的效果。
谁能想到:曾是今日头条软肋的社交,如今成了头条跟腾讯正面交锋的战场。
要理解“短视频社交”,最值得关注的应该就是抖音的评论区:为什么没有评论的抖音就失去了灵魂?
抖音边看视频边看评论。它的每一条评论都很有意思,可能一个视频你看着很普通,但点开评论一看,你就会豁然开朗,被戳到笑点。
靠这个,它和粉丝的粘性互动就很高。
抖音的评论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区氛围,让人想到B站的弹幕、网易新闻的跟贴,还有网易云音乐的评论。附加于内容之上的UGC,产生出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甚至有了超出内容本身的价值。
从评论区五花八门的玩法可以看出来,抖音确实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社区氛围。
不过社区跟社交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抖音目前所具备的功能,还只能满足较弱的社交关系建立,比如关注和评论,主要是低频单次的互动,陌生用户之间还难以形成密切的关系链。
前两天我发了一个视频,故意打错了一个标题,想看看市场反响;结果令人惊讶,视频就这么火了——没错真的火了,评论里全都是再闲扯淡的,没几个骂街的,也没几个讽刺的,都是在顺着我的思路向下进行的。
不由细思极恐:抖音的整体圈子氛围和调性真令人可怕。
大家最初被抖音吸引是因为炫酷的形式、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但在沉迷一段时间后,难免陷入审美疲劳。慢慢会发现:比起看似美好的视频,评论区更加真实有趣:有人一针见血说出心声,有清奇的脑洞让人会心一笑。
所以有人说,离开了评论区,都不知道抖音的笑点在哪儿了。
在这类用户眼里,抖音不只是“抖音”,更是“抖机灵”;微博上的“哈哈党”,知乎神回复、虎扑神评论爱好者,如今又在抖音找到了打发时间的欢乐源泉。
话虽如此,但加强社交属性应该是抖音之后的一个方向;点赞、评论虽然只是一个方向,但微博和微信的封锁,让迫使抖音必须在自己的体系内提升社交粘性;另一方面,整个头条系目前都格外重视订阅关系,大大加强了粉丝数的价值。
从这个变化可以推测,抖音从依靠算法为主的推荐模式,逐渐强化了依靠订阅、互动为主的社交模式。
完成这样的转变,或许才能真正算得上社交短视频吧?
抖音开了个好头,但抖音离真正的社交表达的革命,还有N个产品迭代和N个运营战略转变,抖音还远远不是。
从内容到真正的内容社交,抖音还有很长的路要摸索。
现在踩着头条、musical、快手、微博的经验,让他少走了几年弯路;但后面的路,再也没有经验可言,抖音也只能如履薄冰的慢慢走,慢慢摸着石头过河。
上述说了那么多平台自身的问题,这段我用非常简短的话术来说一下:在中国境内,完全不能忽略的最大原因——政府。
有人想过段子核心被关停的原因嘛?
有人说是低俗,我看不对,也许我是真相帝了,也许我是胡说的,且看且珍惜。
个人来讲,是段子的社群效应已经达到了令政府注意到的地步。
怎么讲,比如你看口号:段友出征寸草不生。
哪届政府能允许一个非官方组织存在有这个口号?要造反?
还有,你看段子、抖音卖的超级火的车贴,灯光条等,这分明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一个庞大网络,政府害怕这种极大组织的出现,轻轻松松就能做你懂得的事(我怕被查水表自己体会)。
再试问,谁不怕?
振臂一呼上万人,而且都是玩网络的,随时能联系,都是有学问的,管都管不住,你说可不可怕?
真相帝了。
我觉得,这才是真真正正段子被干掉的原因:不可能容忍一个组织在政府眼皮子底下肆无忌惮的成长。
党章都不看了看段子?要疯!
抖音,若不吸取教训,必然也会是此下场。
我个人觉得不夸张,所以应了最开始所讲:物极必反。
也仿佛是腾讯前两年做的自断双臂的决定:上线防沉迷系统——抖音比腾讯难多了。
腾讯能用技术手段干掉一切,抖音不能——它又要通过内容保持社交关系粘性,又要防止这一切的发生,根本不是非左即右的选项。
意味着啥,唯一解决方案是:这类视频直接禁掉,相应商品直接下掉。
可,谁都懂的——这只是面子工程,所有的你都能禁,思想你禁不掉。
抖音呀,这才是你真正的风口浪尖,如何渡劫,拭目以待。
上述尽我所能分析了一下当前抖音的危机,最大的危机还是在于社交关系链的下沉和内容。
给2个建议是多去引导用户follow,点赞和评论已经足够了——但是这都是弱社交关系链;第二是多去优化算法,去中心化,将有意思的腰部视频或者用户推到前台,做完这两步,也许会好一些。
在当下,短视频确实突然非常火爆,但是时间一久,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同时会稍稍降一些热度。最后,兼并、收购等等,资本游戏大量介入,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最终会慢慢稳定。就和现在的Instagram和Snapchat,有可观的用户量,但不会完全占领整个互联网。
短视频将会在我们的互联网内容中占据很重要的一块,但不会替代文字——就像书籍一直以来都没有被替代,只是和其他形式的内容载体并行下去而已。
人类的自省能力,可能也会到最后发挥一定的作用,来阻拦这些产品的迅猛发展。
拥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保持一份清醒,才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所在啊!
*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D:woshipm)授权i黑马(ID:iheima)转载,作者:吴邢一夫,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让创业不再孤独,提升普通创业者的成功率,欢迎关注i黑马。
戳“阅读原文”,报名新零售特训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创业者的线上学习社群,点击进入大佬创业实验室!
中国领先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抖音画画大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