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游戏你好,你玩过游戏吃鸡一开始怎么进游戏在一个城里,刚好有10000金币买装备,此时没有

连微信“跳一跳”都有外挂了?有人靠脚本和代练刷到了10000分
大家好,这里是正经游戏,我是正经小弟。
微信在2017年年底发布了最新的6.6.1版本,新版本一经更新,许多用户都发现一款名为“跳一跳”的魔性小游戏在朋友圈刷爆,这款游戏没有华丽的画面,玩家用手指按住屏幕,从一个平台跳到另一个平台,最后看谁的分数最高,谁就能在朋友圈里排名第一,玩法简单老少咸宜。
不过装X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有技术,还要有时间和耐心。另外,榜单每周一凌晨刷新,一定程度上也让微信好友之间产生了攀比的心理。所以一些理科技术宅,就凭借智商上的优势用一些“物理外挂”刷分。
还有的玩家使用直尺丈量物体之间的距离,然后在电脑上输入数值使用物理外挂点触手机屏幕,用这么严谨的方式玩游戏也是非常罕见了。
此外,一些玩家也充分发挥了程序员的优势,自己写脚本冲上了榜单首位。
重点来了,除了这些之外,淘宝也催生了许多“跳一跳”刷分业务。在淘宝上搜索“跳一跳代练”出现了27页的搜索结果,商品价格大多数在10元~50元左右 ,但对于想要在榜单上取得高排名的玩家而言,这一代价并不算高。相比之前王者荣耀从星耀到王者一星30块来说,这样装X的成本是非常低的了。目前已经有店铺销量3000多单,一周就赚了1.5万……
而小弟拿小号卧底尝试了一下,商家一般是用两种形式代练,一是软件脚本,二是人工代练,脚本居多,大约占了95%。如果选择第一种,购买脚本外挂软件则需要花费50元,而包月代练则每月至少需要38元,有的都刷到了10000分。
而人工代练毕竟需要手工,价格也会较贵一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的收费较高,打到500分需要支付50元,而便宜些的上1000分仅需60元。不过,当小弟询问商家有关用户的微信账号安全性该如何保证时,对方普遍回答都是:没法保证,只能靠信任。
针对目前出现的刷分现象, 腾讯表示,微信跳一跳团队已经在进行相关打击,确认为使用外挂的,将会清除该用户的游戏分数,并提醒玩家一些恶意外挂软件可能会存在其他风险。
小弟有话说:俗话说:游戏火不火,就看这个游戏的外挂多不多。但更大程度上,游戏的社交性更为重要,比如当年微信的飞机大战与微信运动计步,到后来就有人把手机绑在宠物狗身上增加步数,去赢得他人的点赞,或许装X才是第一消费力吧?
那么问题来了:你在跳一跳中的分数是多少呢?
【编辑:Zeratul】
类型:ARPG
特征:奇幻
类型:射击
特征:蒸汽朋克
类型:大型RPG
特征:魔幻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view//id_XNDQyODE4.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玩10000把王者荣耀后,我总结出了这些骚操作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更多商业与品牌策略思考请关注他的账号:百闻不如怡见(bwbryj123)
小学5年级的暑假,家里添置了一台电脑。
从那年夏天起,我开始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好少年一样走上了“网瘾沉迷”的不归路:
从接触的第一款RPG剑侠情缘玩到红色警戒,从即时策略开始入门梦幻西游,再从MMORPG过渡到Dota类游戏...而电子游戏/网络这种东西也变成了父母眼里绝对邪恶之物,就差找磁暴步兵杨老师了....
随着我进入社会工作,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电子游戏开始越玩越少了。但有意思的是,十几年的游戏经历结合工作生活,我发现它们相通的道理却很多。
而且这些道理常和我幼年的一些疑问有关,比如:
为什么高中里有些同学游戏玩的好,学习也没落下?(和学习的关系)
为什么有的同学第一次尝试某游戏就玩的比老手厉害?
为什么游戏和毒品一样能让人上瘾?(和生理的关系)
为什么有的人能靠卖游戏虚拟道具变成大富翁?(和经济的关系)
为什么中国鲜有优质的单机游戏?(和商业选择的关系)
blablabla....
电子游戏本来就是拿来消遣的,有的人认为“本来就很累了,玩个游戏就是为了放松消遣嘛”,有的人则希望从任何事情里看出点规律,包括游戏。
正好前两天看到知乎一个问题是「你从电子游戏中学到了哪些有用的东西?」,趁此机会把我过去总结过零零散散的一些游戏哲理分享给大家,希望网瘾少年们有共鸣,更多读者朋友们有启发。
一共有6条learnings,请接好:
关于人生成长:滚雪球效应
关于做事:细节决定成败
关于学习方法:如何刻意练习
关于生理机制:多巴胺与成瘾机制
关于未来:虚拟娱乐趋势
关于习惯养成:主动规律总结
人生成长:滚雪球效应
巴菲特有句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其实这个策略思考在几乎所有即时战略、MOBA等游戏中都有体现。
这些游戏中我们常面对的是直接竞争状况,必须有一方胜利或失败。比如,在LOL中如果你单线击杀对手,你就会拥有更多资源,包括直接的经济、发育时间、发育空间等,这意味着更好的装备、视野、兵线,如果不出现意外(比如贪心和失误)你就很容易再次击杀,即滚起雪球。
生活中虽然很少有直接对抗竞争,但我们个人成长所需要的知识、资本、关系等也同样依赖你的个人品牌雪球:
如果AB在工作岗位上都有能力,但A把握机会在一次提案中大获成功,那老板和其他资源就更多倾向,A也更容易建立自信,提高下一次成功几率。
在学习中滚雪球效应或许体现的更加明显:被老师同学夸赞优秀的学生往往也更容易保持优秀,在一个学科上付出努力并形成学习方法论,会让他们更容易应用到其他学科;优等生在心理上一般也有很大优势,也就更容易形成了所谓的“优秀是一种习惯”。
所以和玩游戏一样,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在初期滚雪球的方式积累优势,读书可以触类旁通、写文章可以熟能生巧...雪球越滚,就越容易保持这个成长的势能。
做事:细节决定成败
几乎所有游戏都讲究细节,一次处理不当可能全盘皆输……一次细心等待可能收获颇丰,细节让游戏蕴含无限乐趣。
比如我第一次玩《三国志曹操传》把豆袋(一个神器)给了曹操而不是夏侯惇,导致一场战役的失败。
比如《星际争霸1》中第一对隐刀生产的时间,对神族扩大优势的重要性。
比如《冰封王座》中人口房是建在矿边还是外面....等等。
在我看来细节这个事儿本质上是“在不同情况判断事情主次之分”的问题。
怎么理解呢?
比如,对反应要求较高的LOL中,装备(也是前面提到的雪球)是极为重要的取胜因素;但当双方打到50分钟,最后一波团战决定胜负的时刻,这时为了更新装备而探头补一波兵、一个人清野等都可能瞬间被闪现开团,形成以多打少断送比赛。问题是装备不重要么?不是,而是这时要有意识什么是更重要的,不被单人开团是,保持队形完整性是更重要的。
细节决定成败在生活中的案例实在太多:在正式场合穿着不得体、在客户面前的小动作、在用户界面上忽略按钮设计、在海报设计中无视字体等等,都是在横向某个维度中没搞清楚当下更为关键的因素而导致的。
在因果关系复杂,未必有清晰联系的现实世界里,如果你能类比游戏中的细节思维,可能会想明白哪些工作中常犯的小错误。
学习方法:刻意练习
如果你浏览近几年有关“如何学习”的书籍,你肯定会经常看见“刻意练习”这个概念,事实上还有本书就叫《刻意练习》,它描绘的是一万小时理论中到底人是怎么掌握一门技能的实践方法。
在学习过这一概念后我突然发现除了小时候的被迫练琴,我还在游戏中完美应用过刻意练习。下面是我的故事:
在moba游戏里,绝大多数人变得厉害通常都只有一个路径 —— 不断的玩....也就是“以赛代练”。但实际上这种做法远没有将复杂任务拆解细化,并分别练习来得有效。
玩英雄联盟不久,我接触了“锐雯riven”这个英雄。LOL玩家大概都听说过“光速QA”这个神操作,这个操作之所以难,是因为该角色施法的前摇后摇都非常长....而所谓光速QA本质上是利用手速取消英雄模型的前摇后摇,达到在2.5s内快速爆发的结果。
于是无意识下我开始了刻意练习:
大概步骤是这样的:
①首先是设定清晰的目的:掌握时间在2.5s以内的光速QA(如果不取消后摇的QA需要超过4s)。
②直面最难点:光速QA最难的地方在于鼠标必须在技能释放后瞬间点地板然后立刻A攻击对象,也就是鼠标的反复移动点击→移动点击。
③大量时间:这个动作我是开单机打野完成的,那段玩游戏最疯狂的时间每天打游戏之前都要练至少1盘,重复几十次。
④反馈:初步掌握后我自己开始计时,后来发现不够准确就找了放逐之刃贴吧的朋友帮我计时,并在贴吧和高手讨论学习,现在想想自己是不是太沉迷...
直到去年,在阅读有关学习的书籍我才发现这就是刻意练习,这个过程与那些书中总结的要点竟然完全对应.....
第一步:【定义优秀】,确立目标
第二步:【跳出舒适区】,拆解动作,做最难的事情
第三步:【耐心】,不断重复
第四步:【反馈】,高手指点
那么对于你来说,刻意练习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方法得当,你几乎可以自学会任何复杂技巧,不论是excel建模、spss数据过滤,还是拉小提琴、骑独轮车...
在一个著名的TED演讲中,Josh Kaufman就讲述了他如何用类似刻意练习的方法在短短20小时内学会谈尤克里里:
(前面说的那个光速QA的故事,当年我还在贴吧写过攻略《大型喜感锐雯科普讨论帖,选择你自己的路》,感兴趣的网瘾少年回复riven查看)
生理机制:多巴胺“奖赏”的成瘾机制
我们为什么会游戏上瘾?以及,游戏化为什么能改变世界?
作为一名中度游戏上瘾者,我认为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是为了在游戏中获得快感。通常,这被认为是大脑中的分泌物“多巴胺”所带来的快乐效应。但在简单学习了一些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的知识后,我逐渐知道这种所谓快乐非本质,尤其对于中高度沉溺的同学们。
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传导物质,曾经被认为是种带来快乐的“快乐激素”,与奖赏(reward)直接相关。但在我自己切身的感受中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数个小时游戏结束后并不是很快乐,如果赢了那么感觉soso,如果输了甚至有点难受,而且更容易继续玩下去导致成瘾。
这个现象实际上解释了现在神经科学对多巴胺的理解,它并非直接产生奖赏(带来快感),而是让人产生“期待奖赏”(仅仅是带来期待快感的渴望感)
(我们玩游戏成瘾的行为很像是科学家Olds和Milner在上世纪对大鼠进行的电击实验:实验中大鼠会反复谋求电击,甚至对食物不感兴趣,但后续证明这并不代表这种刺激带来的是愉悦,而可能只是单纯的“引诱”)
这也就是说当我游戏结束以后,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我产生“在玩一盘你会更开心”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身体兴奋但并非快乐本身。
长此以往,成瘾的大脑已经提高了我们的阈值,让我们不断谋求刺激,继续期待下次的快乐(而快乐却未必到来,如此反复)。
意识到这点是我们解决沉迷、上瘾的第一步,毕竟作为正常的成年人,大家都不希望被某种虚妄的奖赏递质给欺骗吧?
从另外一个角度,游戏能够控制人类,自然也能改变社会。在这个领域有本非常著名的书叫做《游戏改变世界》,由著名的未来学家简·麦戈尼格尔写就。
这本书的观点是游戏及其背后对人影响的心理学原理,反而可能是弥补现实世界不足、帮助人更幸福的力量,比如利用游戏化思维改造上班、学习英语等。如果你想了解游戏思维的具体how-to,推荐从这本书下手。
对社会层面的影响:虚拟娱乐文化崛起
出于对自身游戏成瘾的痛苦,很长时间我都坚信游戏是一种“精神毒品”,是彻彻底底的阴谋。虽然我一直在玩游戏,但实际上我对它的评价并不好,甚至非常后悔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游戏。
但很遗憾,我逐渐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
纵观历史长河,任何事物都是应召人类需求才有存在,而不是先存在再满足需求。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来看,游戏和游戏化思想至少满足了娱乐和训练的需求。
最早的游戏是本能,即小狮子打来打去是为了练习捕猎;人类也有为了生存而诞生的游戏,例如奥林匹克。
而随着基础生理需求被满足,人类剩余时间越来越多,游戏从贵族阶层的小众需求(如马球)全面扩大并填充到几乎全部人类的timeline中,形成了今天的泛游戏娱乐业。现在,虽然技术进步给了人类更多更完美的体验,但依然逃离不出训练和娱乐两个范畴。(极少数益智游戏和游戏思维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可以例证)。
虚拟娱乐文化正是在这个时代爆发的巨大风口,我们看看腾讯股价就知道了。
在可见的未来,当贫穷人口继续下降、人工智能取得突破并替代重复性工作,大量娱乐领域的工作职位被创造,更多更好玩的游戏出现。例如STEAM上现在当红的绝地求生之所以火,一部分是因为它是更真实的模拟文明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黑暗森林场景。
伴随ARVR等技术的成熟运用,游戏娱乐性的各个维度,包括智力性、对抗性、真实性会继续大幅提升,到时可能不管男女老少都在玩游戏,而基于游戏产生的工作也变成了“帮助他人产生幸福感”的工作。
总之,未来,游戏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它正在创造新的历史,搭建人类文明可能的新秩序。
习惯养成:有意识的规律总结
大多数玩家仅仅把游戏当作纯粹的娱乐工具,但只要是稍微厉害一点的游戏高手都懂得有意识的“规律总结”,并自然形成了习惯。
例如,LOL中有个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是“打完团战,甚至团灭对方后大家不知道该干什么”。正确的做法是在关键胜利后集中力量滚一波雪球,推个塔或者拿个龙什么的。但初学者肯定是没有这个思维的,通常是各自清线回城。
为什么呢?因为初学者无意识将“行为”与“胜利”建立直接联系,只能依赖数千盘游戏产生的下意识。但经验玩家很可能很早就分析出哪些行为会导致往胜利偏向一点点,因此更有可能carry全场。
其实,知乎上这个问题的火爆恰恰说明了“游戏经验类比至对生活经验的指导”,这又是远比游戏技术层面更高级的规律总结。但归根结底是游戏者是否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即愿意从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去探索出事物背后的规律和联系。
再给大家一个例子吧:
你们是怎么理解电子游戏的本质的?是那些特技,是那些画面,是剧情?在几年前我提一次听说了“数值策划”这个概念,猛地一下我突然理解了游戏的本质:
从某个角度说,我们看到的都是表皮,游戏实际上就只是数据流和公式。最简单的,我们交易的商品、货币是数据,攻击时造成的伤害是数据,你的血量值是数据。复杂一点,你的技能是数据,加血、减学、伤害值都是加减乘除运算;再复杂一点,你可以想象剥离绚丽的设计后,人物模型也是数据、地图是数据,你之所以能躲过一支穿云箭是因为你的人物模型和移动速度、角度避开了朝你飞来的一堆数据!
我曾经分享过一个小思考,叫《游戏乐趣的五个层次》:
乐趣未必有高低之分,但有深浅之分。
纯粹体验的快乐
黑暗中摸索的快乐
求胜的快乐
总结技巧、升华规律快乐
传播知识的快乐
自知过分并成功抑制的快乐
其中质的转变,发生在第四条。不论是游戏还是人生,拥有总结规律的主动意识都是你获得进步、成长的关键,这是受益终生的习惯。
个人认为,玩游戏需要的素质与人生奋斗需要的素质差不太多,资源、思维、沟通、意志缺一不可,作为电子游戏小玩家,和人生游戏大玩家,我们可以在其中更多探索更多思考,总会有所助益。
突然想到Moba类游戏对与英雄的设定并非生来完美平等,有的英雄是成长型,有的英雄是前期DPS,有的是智力型,有的是力量型,大家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
反过来,这点也是可以指导人生的可操作性建议:
认识你自己,找到更好的人生位置。
含金量也是很高的好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有一个网络游戏叫死,反正里面,现可以打蘑菇,然后还,可以打精灵蜗_百度知道
有一个网络游戏叫死,反正里面,现可以打蘑菇,然后还,可以打精灵蜗
牛,有法师和战士是双人游戏,然后把精灵打死就是你的宠物。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亲爱的4399小玩家,根据您的描述,我们已经找到游戏了,小编是不是很厉害呢?(快点赞~呼呼)祝您玩得开心! 游戏一开始的时候你有10000元,建议一开始先建一栋房子去左边的一栋鱼的的商店,进去后去那个像是蘑菇的商店那里买一个像是蘑菇和水壶...(火星人)3939
采纳率:6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打蘑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lol一盘一般多少金钱,指游戏中买物品的钱,10000元有可能吗?自配的装备要9810元。_百度知道
lol一盘一般多少金钱,指游戏中买物品的钱,10000元有可能吗?自配的装备要9810元。
我有更好的答案
正常混上 中 下路三线的主力英雄 40分钟 不是崩的太狠 都能有1W多的经济
辅助和打野的经济可能要差点
如果你是玩的混线英雄
40分钟1W是肯定有的 除非你们崩的特别狠 没地方打钱
采纳率:79%
来自团队:
1分钟2波兵 再加杀人 正常比赛最多了....通样胜利游戏币70到100左右一直超出这个数字反思下自己了 说明自己有问题
可能,,看你会不会点兵,收人头了一般都1万多
每局都没准阿。最后结束的时候有显示获得多少钱 12.8K=12800 、9.8K=9800
每天第一局首胜多给你150金币平时打得好100-300不等
若果你是ADC,那么你很辛运,因为你的辅助不会抢你的兵,这样你的钱会很多!
其他6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lol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鸡一开始游戏就卡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