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 蛟龙小队》人质小队偷坦克,坦克有那么容易偷吗

[消息]《红海行动》曝霸气单人海报 蛟龙小队各显神通跨境救援——IDOL新闻
一键登录 无需注册
爱豆账号登录
请输入右侧验证码
[消息]《红海行动》曝霸气单人海报 蛟龙小队各显神通跨境救援
爱豆新闻讯 &近日,由林超贤导演的军事动作电影《红海行动》曝光一组角色海报,饰演队长杨锐的张译、饰演副队长兼爆破手徐宏的杜江、饰演狙击手顾顺的黄景瑜、饰演机枪手佟莉的蒋璐霞、饰演观察员李懂的尹昉、饰演医疗兵陆琛的郭家豪、饰演机枪手张天德的王雨甜、饰演通讯兵庄羽的麦亨利、饰演战地记者夏楠的海清以及饰演军舰舰长高云的张涵予重装亮相,“沙漠玫瑰”海清与蛟龙八勇士集结完毕,大年初一轰烈贺岁。蛟龙小队八人各司其职 军备精良战术先进展现我国精兵力量此次曝光的单人海报,首次形象地揭开了角色的“神秘面纱”,将几人鲜明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队长杨锐在战火中大声呼喊,沙场点兵,挥斥方遒;副队长兼爆破手徐宏临危不惧,为队伍扫清一切障碍;狙击手顾顺心无杂念,屏气凝神间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机枪手佟莉将几十斤的重型武器玩转掌心,当真巾帼不让须眉;观察员李懂聚精会神,复杂敌情尽收眼中;医疗兵陆琛手法娴熟,救人于危难之间;机枪手张天德火力全开,仿佛打出的每一颗子弹中都充满力量;通讯兵庄羽是战场上无形的“信鸽”,高科技作战更显神通;舰长高云一袭白色军装,英姿飒爽;记者夏楠虽不是军人,但坚毅的眼神也充满了战斗的力量。《红海行动》从拍摄起就得到了中国海军的大力支持。每件出现的武器都十分考究,军舰、坦克更是实物拍摄;蛟龙小队八人时常变换的队形和战术都经过战术专家严密的设定和推敲。影片中展现的大国风范和精兵力量正如一针强心剂,让无论身处何地的中国人都充满民族自豪感。&春节档唯一荷尔蒙猛片 异国撤侨再扬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国威《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海军陆战队“蛟龙突击队”前往“伊维亚共和国”解救中国人质的惊险过程。在异国实行军事救援,蛟龙小队受到来自多方的压力与阻碍。面对前后夹击的困局,蛟龙小队深入险境,八人一体,向死而生,最终完成了解救人质的使命。继《湄公河行动》等“主旋律商业大片”获得口碑票房的双丰收后,《红海行动》再掀热潮,将民族情绪和人道主义以更合理的方式呈现在大银幕上。作为春节档唯一一部堪比好莱坞工业制作水准的荷尔蒙猛片,《红海行动》势必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打开新的一年。《红海行动》由林超贤导演,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尹昉、郭家豪、王雨甜、麦亨利等主演,张涵予特别出演。由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工作部影视艺术中心、星梦工场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英皇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林超贤导演,于冬、陆振华、唐静总制片人,梁凤英监制。《红海行动》大年初一轰烈贺岁,邀请全部国人一同扬我国威,耀我中华!
粉丝追星神器 追行程 收资源 和小伙伴们尽情勾搭
一手,独家信息
直播清晰流畅
INS,推特,动态
图集,视频,行程等
扫一扫下载
爱豆公众号
深圳市爱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DOL NETWORK
门票专辑,定期大派送
还有明星见面机会呦~《红海行动》为啥这么火,27个细节告诉您答案
我的图书馆
《红海行动》为啥这么火,27个细节告诉您答案
2017年的夏天,《战狼2》横空出世,以56.8亿人民币的成绩打破了中国电影票房的记录,并将其提高了20多个亿。《战狼2》的成功,证明了在票房成绩方面,主旋律电影是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主流商业片的。《战狼2》并非中国电影市场井喷以来第一个取得成功的主旋律电影。2016年,由林超贤导演执导,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湄公河行动》横空出世并横扫12亿票房,就让人们看到了主旋律电影的希望。而在戊戌新年的爆竹声中,同样由林超贤导演执导,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红海行动》已经悄悄地在春节档电影的厮杀中占据了第三的席位。高达8.5的豆瓣评分,似乎也从侧面预示着这将是另一部票房和口碑获得双丰收的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票房成绩:截止22日零时目前分析《红海行动》成功的原因还为时尚早,毕竟只经过六天的口碑发酵,《红海行动》与春节另外两部商业片叫板的底气还略显不足,最终成绩也未可知。但在春节档凭借口碑实现排片占比从10%(上映首日)到28%的逆袭,《红海行动》确实是有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红海行动》正在完成票房逆袭现在我从以下几个细节谈谈这部电影的精彩在哪:1.影片开场是拯救船只上的人质,在解救的过程中动用了一架直升机,这个是反船只劫持战的标准模式VBSS,由直升机上的狙击手 以及船上的作战人员配合完成。2.破门而入的时候 蛟龙队员使用的是多点攻入,这是人质解救的标准模式。同时 对于每一个敌人都起码开了两枪,这是为了保证击杀。3.直升机上的狙击手。他的狙击枪是用吊带固定住的,因为直9很抖...4.影片中所有的狙击手没有射击打算的时候 食指都是不会伸进扳机护圈的 ,防止因为误触所造成的击发。5.电影里面所有的狙击枪,除了一开始直升机上的那一把,其他的狙击镜以及望远镜都被布给包起来了,这是为了防止镜片反光 把自己的位置暴露,而狙击镜和望远镜 因为焦距很长 所以可以通过布上的缝隙看到敌人,实际上是不会对狙击手的视野造成影响的,这个在双方狙击手对抗的时候很重要。6.在实战中是很难有各种环境可以给狙击手提供标准的卧姿射击的,所以电影中狙击手会有把自己的手臂弯过来架住枪托或者直接把狙击枪放在观察员的肩膀上,这是非常合理的根据环境改变自己的射击姿势。7.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狙击手把自己食指上的手套给剪掉了,这是因为纤维和金属的摩擦系数很小,非常影响射击手感 而且容易走火。8. 所有的狙击手在开枪的时候都会屏住自己的呼吸,仔细看枪托就能发现,在观察的时候 枪托是有上下起伏的 而在开枪前几秒起伏就消失了,这是为了保证能够精确射击。9. 这部电影里面敌人的智商真的是全程在线,敌人的迫击炮部队专门有一个人负责计算距离和角度,敌人的狙击手 同时也充当了观察手为迫击炮部队提供位置,这就是为什么敌人的炮弹打得很准。10.小队里面有一个女机枪手,实际上在特殊战术部队里面 女机枪手是非常少见的 电影里面使用的机枪M249 有24斤重 ,这说明她的手臂力量很大,所以在后面才能徒手勒死一个人。11.蛟龙小队在室内作战的时候 队员是相互背靠背的,形成交叉火力,这是标准的CQB作战姿势,而且在近距离作战的时候 队员们都是把枪带攥在垂直握把里的,这个动作是提高了据枪的稳定性。12.影片里面的恐怖分子在伏击车队的时候是做了充足准备的 ,看地图就能发现地图上已经标出来了各种距离,这在军事上 一般叫做“射表”,实际上如果他们迫击炮足够多的话 很有可能这个小队就要交代在这里,敌人的迫击炮阵地都是布置在山坡的反斜面上,这是因为迫击炮的轨道是高弯曲形轨道,这样一来只需要让那个狙击手占领制高点,就能实现输出火力的最大化 并且保证安全。13.在面对敌人迫击炮伏击的时候 狙击手的战术意识还是十分优秀的,通过观察手的火力支援,迅速的做出了反应 打掉了敌人的储备弹药。14.这个影片里面给观察手的笔墨 非常多,大部分讲特种兵的电影,都很少出现观察手这个位置。实际上观察手是比狙击手战术要求更高的,其一是狙击手目标的位置 当时的风速等等信息都是由观察手来提供的,其二是观察手要对狙击手周围的反应做出迅速应对,其三是如果狙击手殉职了 观察手要接替狙击手的位置完成任务,这就是为什么狙击战术小队一般都是二人共同作战。15.当撤侨的车队遇袭的时候,武警在当地的侨民 躲在了废墟的一座小屋子 里面,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做的话 防守面积就太窄了。当蛟龙小队接手侨民之后,队员们采用的是分散的站位,这样防守面积更大 交叉火力使火力覆盖更广,这才是正确的 防守姿势。16.在影片的后半部分里,蛟龙小队使用的都是欧盟的装备,也就是北约的5.56毫米口径的武器,而我国的武器口径统一都是5.8毫米。所以导演很细心的把弹夹都更换了一遍,而且事实上如果外国无力对我国侨民作出一定的保护的话,国际法是允许使用外国武器的。17.要深入敌后去救最后一位中国女侨民时,小队里的女机枪手提出要用她交换,结果被副队立即否决了。这是因为队伍里的两位机枪手 是需要提供交叉火力压制的,失去任意一位机枪手都是难以估量的损失。18.在巷战的时候,小队里的各位成员 以汽车作为掩体时,都是躲在车头部位的。因为大部分车辆引擎都位于前部,车头才是整辆车 防御作用最大的地方,十分细节。19.在坦克战的时候,小队里的一位成员抢走了一辆苏制T72坦克,而敌人追击时使用的是美国制造的M60坦克。抢T72 是非常明智的决定,因为T72口径更大,而且T72是自动装填的,但是M60是手动装填的,这一点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完美的还原。20.坦克追击战 最后利用沙尘暴甩开敌人也是非常机智的做法,完美凸现了M60没有热成像仪的缺点。21.最后和敌军狙击手的一段狙击战,做的非常的细节。敌人的战术素养很高,他把狙击位置找在了一个房间内的阴影中,最后是用观察手的火力吸引才让狙击手成功解决掉敌人。22. &现代战争中各类火器对人造成的种类数不胜数,很多人死时不简简单单被子弹穿透而死的,爆炸、火焰烧灼等等都会让战场的尸体出现非常可怕的模样。国内大部分电影描写这种场景时,多是直接找群众演员躺在那,扮演死尸。然而实际上,战场上很多死尸是这样的:08 年俄格战争新闻照片,挑了一张没那么可怕的,注意前面的焦尸在《红海行动》开头第一场城市作战里,很多特写给了被打死的政府军,大部分尸体都是残缺不全,倒毙在车辆附近的尸体,都是浑身灼烧,形如焦炭,十分震撼,也十分真实。23.在第二场车队遇伏的战斗里,运送平民的巴士被迫击炮弹击中,满车都是残肢伤员,蛟龙小队的医疗兵陆琛在救人时,对于有生命体征的伤员,优先救援。其中有一个伤员腿被炸断,陆琛让队友用刀切割掉连着的皮肉,先把人救出去,这点很符合危环境里「丢车保帅」的救援原则:先救人要紧,危险关头,哪怕截肢也要救人。24.车队伏击战一开始,负责殿后的政府军装甲车刚准备开门放下步兵,结果被尾随的恐怖分子重机枪扫射了车内,仔细看的话,你能看到车里的政府军士兵全部是被打烂的,各种断肢乱飞。12.7 mm 口径以上的子弹击中人体时,因为威力巨大,往往可以把人撕碎,击中手臂飞手,击中大腿飞腿的事常有发生,甚至可能把人拦腰打断。25.机枪手张天德(石头),在最后的追逐作战里被车顶而来的子弹划伤左侧面部,子弹自上而下撕开了石头的左颊,造成口腔破裂,露出牙齿。口腔是人言语发音最后的成型器官,一旦破裂,会导致说话困难,吐字不清,所以石头中弹后到牺牲的最后几分钟里,一直在发怒的狂吼,但是声音都是从喉咙里出来,无法清晰吐字和佟莉、陆琛交流。26. 三人小队在城市里最后据点作战时,随行的中东小妹妹腿部中弹,在后面医疗兵陆琛的救援里,可以看出是腿部动脉被打穿。陆琛是用止血钳夹住动脉,然后直接用绷带连同止血钳一起包扎裹住处理的。当时外面枪林弹雨,陆琛随时都要投入战斗,不能在小姑娘身上花太多时间,所以这种处理方式是可以理解的。27.医疗兵陆琛在最后捡起敌人投进窗户的手雷准备反丢出去的时候,手臂被炸断,有一些人质疑手雷威力那么大为什么没把他炸死,其实这段内容,不知道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了,致敬当年著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丁晓兵。真实的反投手雷救战友的断臂英雄丁晓兵84 年两山轮战时,丁晓兵作为侦察兵深入越军阵地捕俘,当时为了掩护战友,他捡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反投回去,结果手雷在出手的瞬间爆炸,丁的整条右臂被炸的只连一点皮肉,他当时忍痛用刀割断残肢,把断手插在腰间,翻山越岭 4 小时和战友们带着俘虏返回阵地。可以说陆琛最后的受伤情况和丁晓兵非常相似。此外,陆琛在断手之后,迅速从包里拿出一个带状物品处理伤口,他拿的是旋压式止血带 (TQ)。这种止血带以旋压止血的方式,用于四肢的动脉的出血处理,使用时套在受伤肢体上,旋转固定棒勒紧止血,可以防止大出血造成的死亡。这玩意欧美国家军队大规模配发,这几年国内也配发了,16年中国维和部队在南苏丹遇袭的新闻图片里,还能看到解放军使用这种止血带。与《战狼2》相同,《红海行动》同样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讲述了在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军战舰和蛟龙突击队员,在返航途中停泊某爆发内战国家港口,成功转移中国侨民,并营救被恐怖分子追击的中国领事人员和被挟持的中国人质,同时从掌握核材料的恐怖分子手中抢回原材料的故事。在仅有的表达情节发展的镜头里,故事简明扼要,甚至略显薄弱,从而将大部分的镜头都用于描绘交战场面。与《战狼2》超级英雄式的画面不同,《红海行动》的战斗场面更加贴近于现实,包括潜入、搜索、对枪、肉搏等多种形式,加上高质量的镜头语言,使得成片甚至有一点《敦刻尔克》等欧美高质量战争电影的影子。音效和配乐,对于一部军事题材的电影来说恰到好处,也为影片增色不少。除此之外,影片中展示的054A护卫舰,以及各类中外装备,也让军迷大呼过瘾。在《战狼2》热映的时候,关于我们是否需要“中国式”超级英雄这个话题引发了很热烈的讨论。支持者认为这能增强民族自信,当然也不乏反对者觉得这种自信过于盲目。《红海行动》在这个话题上给了我们一个更加准确的答案:超级英雄就在我们的身边。影片中的蛟龙小分队,就可以认为是“超级英雄”的化身。与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钢铁侠或者《战狼2》中无限躲子弹的冷锋不同,蛟龙小分队不会让观众产生艺术创作的距离感,反而是将海军陆战队面临的战争环境比较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队长、狙击手、观察员、爆破手、机枪手、通信兵、医疗兵……这个小队的成员有着明确的分工,对目标有着明确的目的。狙击手与观察员在对枪时的配合,坦克大战时通过扬起的尘沙遮蔽敌人的视线,交战时重视丢雷、侧翼包抄等方式而不是无脑相互开枪,这些通过头脑而不是运气获得的胜利,让观众获得更多的心理上的满足。战术小队进行搜索好的战争片最后应该归于反战。《红海行动》在让我们看到真实的战争场景的同时,也把战场上最真实的伤亡展示给观众。精锐的蛟龙小队最终仅剩4人生还,随着战斗的进行,时刻都有特战队员伤亡。这种影片能真正激发起观众心中的同理心,使得观众能够发自内心地祈祷特战队员的平安,由衷的产生对于特战队员的敬佩,这才是最高级的爱国主义的宣传。特战队员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他们在战场上看到被炸弹炸过后四分五裂的尸体也会感到不适,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些迟疑与犹豫,反而使得他们和观众的距离更加接近。同时,影片中港口城市交战区的废墟与非交战区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大胆地表现了恐怖组织制造人肉炸弹、迫害妇女和儿童等恐怖行为,展示了内战国家的人民时时刻刻面临的死亡的威胁,使得看过影片的观众会更加珍惜国内的和平环境,也会更加涌现出对于国家强大、稳定的自豪感(更加准确来说,是一种“不悔生在中华家”的一种自豪与侥幸并存的感觉)。影片没有刻意提到爱国,但这种润物无声式的教育,正是主旋律电影所缺乏的。虽然也有一些漏洞和不和常理的地方,但是在战场写实这块,《红海行动》可以说在国内电影里做的非常好了,可以说是非常写实了。希望国内电影能多在这些方面下下功夫。总的来说,《红海行动》可能是继《湄公河行动》《战狼2》之后的另一部现象级的主旋律电影。作为得到海军方面大力协助的电影,《红海行动》更加注重观众的心理,展示真正能打动观众的内容,这也是其能得到良好的口碑的原因。陆军已经有了《战狼2》等展示特种兵的代表作,空军也有了《空天猎》这种展示飞行员的影片,再加上这次海军的《红海行动》,现在压力已经转移到了火箭军身上。还是那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用心的好电影,总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红海行动里有哪些军事细节你觉得很赞?
导演翁子光夸林超贤
翁子光:我不认识他本人,但整部电影整体下来,对比或承接他的每一部前作,你可以看到轨迹,他有了更好的思量,圆熟了他之前未圆熟的部分,做得更精准有效,令电影作为一部成熟的军事动作片,不止于商业考虑,而是在纯电影的水准考虑上(就是那种可以提名什麽什麽最佳电影的),或在国际电影市场的舞台上,《红海行动》也不会是面红失礼的。
本来大陆贺岁档期几部戏都有朋友参演,就不想看完比较了,但是看完了一部戏有喜出望外之感- 《红海行动》,无疑是林超贤大器晚成之作, 我觉得她的成绩对林超贤来说也是最佳作品,他喜欢拍大型动作,甚至军事,真的是个人的喜欢﹗你看《逆战》甚至他早期的《重装警察》《神鎗手》之类,他就是喜欢这种,是爱好,《红海》拍得好,完全能想像他自己的要求才是片场裡所有人中最高的,他不是纯为资本服务,他更是为自己的追求服务。
《红海》比《湄公河行动》更有自信及精工,摄影上已经不再是为了拍到一些镜头而牺牲风格及电影感,分镜及机位的设计感有了、强了,从导演强烈的位置感触角、组织力,狙击手在哪裡,怎麽在古城区建筑物间的複杂走位,人物进退如何,战略是怎样的,形势如何改变,武器怎样展现,都很具体,很精湛,有别于《战狼2》的英雄式花式打斗,实感强了,剪接又好,戏味就出来了,因为有了《湄公河》的试水及壮胆,也有军方的支持,电影的尺度很大,战场的血腥不是没来由的,是那种真实的惨烈,观众能切身感受到的,所谓的「英雄」,血是血,肉是肉,没有打不死的,这是我认为这电影最好看的........
最重要是爱国煽情的东西稍比《湄公河》收歛了,张译及蒋璐霞的演出很好(特别是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后者,演得粗中有细,声气、眼神、动作都做得很到位),导演不用大明星,演员成为了导演将士用命的工具,都恰如其份,而导演出于80、90年代的香港电影工业,那个年代,香港的精英主义精神就是在庞大压力下行事的精神,sophistication,电影中所见,每场戏从动作设计、叙事交待、演员的身体力行,都表现出高度的集中及用心,毫不得过且过,是看得出的「工夫活」,不惧难度,在难度上予取予求的风范,令电影好看,不是荷里活不荷里活的问题,是对个人对自己想要的电影的追求而已,否则给你再多的钱都没用。
电影好看,好看在合度,成熟也在于合度,特技适可而止而又有效的使用(坦克车炮弹飞出来射入恐怖分子基地的高速慢镜的画面就是纯电影的趣味,好看﹗沙尘暴中的坦克战也很可观,看得high的东西),另外就是电影剧本也成熟,在导演的掌握下,团队精神是什麽,表现了出来,以前林导演电影中出现过的一些过于剧情生硬毛病(《逆战》最甚、《证人》、《火龙》、《湄公河行动》等时有出现),今次几乎完全没有,唯一留不了手的是一小段一位军人喜欢吃糖果的煽情戏,不必要的通俗剧化了,但又因为蒋璐霞的出色演出而化解了(我也看流泪了)。
政变及恐怖份子阴谋双线并行也有著紧凑严密的结构设计(小小败笔是派了记者去当卧底有点儿戏了),描述恐怖分子的小段落也没穿崩,敢写敢拍又没有失误(始终这些东西很容易拍得很失真),连恐怖分子头目都演得合度,最后恐怖分子与叛军的「狗咬狗骨」也是妙笔,不是英雄突发神威取胜,是利用了形势而英勇扭转乾坤,令人服气,这是一个例子,让我们看到林超贤导演真的成熟了,我不认识他本人,但整部电影整体下来,对比或承接他的每一部前作,你可以看到轨迹,他有了更好的思量,圆熟了他之前未圆熟的部分,做得更精准有效,令电影作为一部成熟的军事动作片,不止于商业考虑,而是在纯电影的水准考虑上(就是那种可以提名什麽什麽最佳电影的),或在国际电影市场的舞台上,《红海行动》也不会是面红失礼的。
引用496楼 @ 发表的:你个二逼,哈哈这个论坛很看素质啊,要命!晚上吃鸡
引用41楼 @ 发表的:原地: 转一个其他地方看到的:
#红海行动# 说说这电影好在哪!
1.影片开场是拯救船只上的人质,在解救的过程中动用了一架直升机,这个是反船只劫持战的标准模式VBSS,由直升机上的狙击手 以及船上的作战人员配合完成。
2.破门而入的时候 蛟龙队员使用的是多点攻入,这是人质解救的标准模式。同时 对于每一个敌人都起码开了两枪,这是为了保证击杀。
3.直升机上的狙击手 他的狙击枪是用吊带固定住的,因为直9很抖...
4.影片中所有的狙击手没有射击打算的时候 食指都是不会伸进扳机护圈的 防止因为误触所造成的击发
5.电影里面所有的狙击枪,除了一开始直升机上的那一把,其他的狙击镜以及望远镜都被布给包起来了,这是为了防止镜片反光 把自己的位置暴露,而狙击镜和望远镜 因为焦距很长 所以可以通过布上的缝隙看到敌人,实际上是不会对狙击手的视野造成影响的,这个在双方狙击手对抗的时候很重要
6.在实战中是很难有各种环境可以给狙击手提供标准的卧姿射击的,所以电影中狙击手会有把自己的手臂弯过来架住枪托或者直接把狙击枪放在观察员的肩膀上,这是非常合理的根据环境改变自己的射击姿势。
7. 仔细观察 你会发现狙击手把自己食指上的手套给剪掉了,这是因为纤维和金属的摩擦系数很小,非常影响射击手感 而且容易走火
8. 所有的狙击手在开枪的时候都会屏住自己的呼吸,仔细看枪托就能发现,在观察的时候 枪托是有上下起伏的 而在开枪前几秒起伏就消失了,这是为了保证能够精确射击
9. 这部电影里面敌人的智商真的是全程在线,敌人的迫击炮部队专门有一个人负责计算距离和角度,敌人的狙击手 同时也充当了观察手为迫击炮部队提供位置,这就是为什么敌人的炮弹打得很准
10.小队里面有一个女机枪手,实际上在特殊战术部队里面 女机枪手是非常少见的 电影里面使用的机枪M249 有24斤重 ,这说明她的手臂力量很大,所以在后面才能徒手勒死一个人
11.蛟龙小队 在室内作战的时候 队员是相互背靠背的 形成交叉火力,这是标准的CQB作战姿势,而且在近距离作战的时候 队员们都是把枪带攥在垂直握把里的,这个动作是提高了据枪的稳定性
12.影片里面的恐怖分子在伏击车队的时候是做了充足准备的 ,看地图就能发现地图上已经标出来了各种距离,这在军事上 一般叫做“射表”,实际上如果他们迫击炮足够多的话 很有可能这个小队就要交代在这里,敌人的迫击炮阵地都是布置在山坡的反斜面上,这是因为迫击炮的轨道是高弯曲形轨道,这样一来只需要让那个狙击手占领制高点,就能实现输出火力的最大化 并且保证安全
13.在面对敌人迫击炮伏击的时候 狙击手的战术意识还是十分优秀的,通过观察手的火力支援,迅速的做出了反应 打掉了敌人的储备弹药
14.这个影片里面给观察手的笔墨 非常多,大部分讲特种兵的电影,都很少出现观察手这个位置。实际上观察手是比狙击手战术要求更高的,其一是狙击手目标的位置 当时的风速等等信息都是由观察手来提供的,其二是观察手要对狙击手周围的反应做出迅速应对,其三是如果狙击手殉职了 观察手要接替狙击手的位置完成任务,这就是为什么狙击战术小队一般都是二人共同作战
15.当撤侨的车队遇袭的时候,武警在当地的侨民 躲在了废墟的一座小屋子 里面,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做的话 防守面积就太窄了。当蛟龙小队接手侨民之后,队员们采用的是分散的站位,这样防守面积更大 交叉火力使火力覆盖更广,这才是正确的 防守姿势
16.在影片的后半部分里,蛟龙小队使用的都是欧盟的装备,也就是北约的5.56毫米口径的武器,而我国的武器口径统一都是5.8毫米。所以导演很细心的把弹夹都更换了一遍,而且事实上如果外国无力对我国侨民作出一定的保护的话,国际法是允许使用外国武器的。
17.要深入敌后去救最后一位中国女侨民时,小队里的女机枪手提出要用她交换,结果被副队立即否决了。这是因为队伍里的两位机枪手 是需要提供交叉火力压制的,失去任意一位机枪手都是难以估量的损失。
18.在巷战的时候,小队里的各位成员 以汽车作为掩体时,都是躲在车头部位的。因为大部分车辆引擎都位于前部,车头才是整辆车 防御作用最大的地方,十分细节。
19.在坦克战的时候,小队里的一位成员抢走了一辆苏制T72坦克,而敌人追击时使用的是美国制造的M60坦克。抢T72 是非常明智的决定,因为T72口径更大,而且T72是自动装填的,但是M60是手动装填的,这一点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完美的还原
20.坦克追击战 最后利用沙尘暴甩开敌人也是非常机智的做法,完美凸现了M60没有热成像仪的缺点
21.最后和敌军狙击手的一段狙击战,做的非常的细节。敌人的战术素养很高,他把狙击位置找在了一个房间内的阴影中,最后是用观察手的火力吸引才让狙击手成功解决掉敌人严重不同意第9点。。。
引用180楼 @ 发表的:那为什么不直接在有特种兵经历的人里面挑演员呢估计是演技不行吧
引用522楼 @ 发表的:这个论坛很看素质啊,要命!晚上吃鸡追光,照这里!保安!过来按住,别让他跑了!
转帖:一开始1130防的是小型反舰导弹,但是这玩意源头是你鳖(应该是说70x系列),现场改剧本,第一稿是海尔法(美军反坦克导弹,也叫地狱火,真用心了),但是吧,太明了。第二稿改火箭炮,结果现场拉过来的是107。更尴尬,于是,发射的镜头只好不用,直接用1130打火箭弹。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矢锋1130拦截几发炮弹能力上没有任何问题。不过这个镜头为了视觉效果和实际情况还是有很大出入的。首先从火箭炮角度上说,看过炮兵演习纪录片的都知道,火箭炮发射是有间隔的,因此火箭弹不会像电影里那样一窝蜂扎堆飞过来,而是一发接一发鱼贯飞行的。以影片中的107火为例,107火的射击间隔是0.6-0.8秒,最大飞行速度372米/秒。因此107火箭弹应该以200-300米的间隔鱼贯飞行。然后从1130近防炮上说,1130的最大射程5000米,拦截距离3000米,比美国电影中常见的密集阵(射程1500米)要远得多。这是因为1130是30mm口径,管子粗弹丸重,比20mm口径的密集阵有天然优势。射程远意味着1130能够在更远距离上开火,因此对来袭导弹拥有更多的射击机会。再加上1130超过10000发/分的射速,1130最大可以拦截4倍音速的目标,密集阵对超音速导弹基本只能干瞪眼。因此,这场战斗如果是实战的话,应该是这样的:绿绿在8000米开外发射火箭弹,1130的火控计算机迅速移动作出反应,甄别出危险目标并进行跟踪。10秒钟后,第12发也是最后一发火箭弹发射完成。大约30秒后,第1发火箭弹爬升至弹道顶点,大约3000米高,距离军舰斜距4500米左右,开始俯冲。1130火控雷达对全部12个目标完成锁定,计算机计算出哪些目标有命中可能并装定射击诸元,建立射击队列。随后,1130对第一发火箭弹开火,炮弹以900的初速飞向目标,以跟踪点射模式开火,共发射50-80发,耗时0.3-0.5秒(顺带说一句,电影中1130开火的场面更像是针对超音速略海反舰导弹用的长点射)。射击后不确认战果,随即对第二发火箭弹开火。整个射击过程在距离军舰斜距米距离上完成。因此,我们大约会看到在两三千米开外,一千米高空以1秒左右为间隔,连续炸开几朵焰火,不会比放烟花更精彩。当然要这样拍就无趣了,所以把近防炮拍成能量护盾的效果也可以理解。——————顺带说一句,电影中绿绿用火箭炮轰军舰这个情节是有原型的,苦主是众望所归的米佬。事发2005年,约旦亚喀巴港,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恐怖组织“阿卜杜拉阿萨姆旅”把3枚107火箭弹偷运进港口附近8000米的贫民窟,在屋顶上开了个洞,对停泊在港口的美第5舰队阿希兰号两栖登陆舰开火。三枚火箭弹中有一枚越过阿希兰号舰首,击中了码头上的一间仓库,造成一名约旦士兵死亡。另一枚火箭弹击中了一座医院,造成一人受伤。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241楼 @ 发表的:好像有个镜头是狙击枪瞄着移动的车的油箱然后车就爆了,讲道理瞄着油箱应该打不到的吧你要知道抛物线,子弹瞄准哪里不一定就是那里,会有提前量的,吃鸡里也是一样!
引用92楼 @ 发表的:第8条骗人的,我就见过不屏息还枪枪爆头的狙击手,这人生前还是个体面人?以上就是层主随地吐痰的原因
引用400楼 @ 发表的:15不明白,当时武警一共不到五个人,怎么扩大防守?正确方法就是缩小面积防守,等待救援……扩大防守面积,把守住出入口,形成交叉火力才能保住性命,如果死守一个点随便来一个手雷基本就gg了!
引用62楼 @ 发表的:最后一点,干掉敌军狙击手的就是观察兵吧,打了两枪打穿墙,再一枪打到人。显然没认真看啊,侦查兵是在用子弹给顾顺报位置,因为他们的通讯设备坏掉了,最后是顾顺一枪打穿墙的
引用518楼 @ 发表的:懂我者jrs也,哈哈,所言极是啊,早点休息,晚?
引用518楼 @ 发表的:懂我者jrs也,哈哈,所言极是啊,少打一个安字,晚安。
引用530楼 @ 发表的:扩大防守面积,把守住出入口,形成交叉火力才能保住性命,如果死守一个点随便来一个手雷基本就gg了!是的,防守要有层次感,要交叉防守……
引用56楼 @ 发表的:演军医陆琛的演员是我发小,回来跟他聊这个戏,真的很用心很辛苦。不算前期培训,光在摩洛哥拍摄就大半年时间,前海军特种部队人员全程跟组拍摄,指导战术动作,比如上面兄弟说的持枪时扣扳机的手指放的位置等等,都是全部按照我军特战队员标准来做,其他的细节要求,有很多咱们不懂,专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戏能有现在的口碑热度,绝不是偶然,演员在北非吃苦半年,真不是白来的,向他们致敬,向解放军致敬!专业性就值得这个40亿票房
引用234楼 @ 发表的:对面是半自动狙击,所以引掉那一枪肯定不是换弹时间,而是对面开了一枪后的重新瞄准时间所以说里面的恐,,怖分子用的是爷爷辈的栓式狙击枪,但是精度很高,而海军突击队用的是自动狙击枪,这种枪可以连发但精度相对差一点!不过没有拉枪栓的停顿时间!
引用59楼 @ 发表的:除了毒刺导弹没有近炸起爆,和脱靶后大角度二次锁定之外,我觉得没有哪里不对。毒刺是防空导弹,有跟踪装置,所以才会拐弯!
引用534楼 @ 发表的:是的,防守要有层次感,要交叉防守……所以电影一开始就提现了海盗和特种部队的差距,海盗死守船只的驾驶室直接被两面包夹然后gg
引用538楼 @ 发表的:所以电影一开始就提现了海盗和特种部队的差距,海盗死守船只的驾驶室直接被两面包夹然后gg只能说控制人质的那个海盗真不走运,愣是让狙击手这么打死的!狙击手也是牛逼,这样也能打死海盗,难度指数爆炸……
引用16楼 @ 发表的:毕竟大个子抬机枪才更有视觉感染力……大个子都是用无限发子弹无后坐力的沙鹰,最好左右手各一把,那威风啧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623人参加团购237.00元&439.00元
754人参加团购697.00元&899.00元
759人参加团购88.00元&249.00元
570人参加团购158.00元&249.00元
460人参加团购248.00元&699.00元
1468人参加团购468.00元&899.00元
593人参加团购629.00元&1199.00元
1119人参加团购159.00元&499.00元
931人参加团购368.00元&819.00元
1193人参加团购589.00元&899.00元
1750人参加团购246.00元&439.00元
305人参加团购159.00元&4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海行动 25人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