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我是小小发明家家是个什么称号?

于淑娟:匠心筑梦成就“当代发明家”
  于淑娟长期致力于冶金领域节能减排和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开发。记者 刘晓明 摄
  匠心筑梦!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于淑娟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捧回“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
  16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中国发明协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发明家论坛”开幕式、第九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颁奖大会正在召开,包括于淑娟在内的98人获得“发明创业奖·人物奖”,其中因作出重大贡献的于淑娟等15人被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站在领奖台上,于淑娟在电话里说:“一切好似在梦中。”
  筑梦,来自于她脚踏实地的工作!她说她最希冀的美梦,就是为她热爱的鞍钢作出自己的贡献!
  变废弃物为宝贝
  娇小身材,小麦肤色,说话腼腆,看似柔弱的于淑娟,却在钢铁领域摸爬滚打了近30年。
  于淑娟是技术中心的一级研究员,现任环境与资源所鞍钢含铁固废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团队的项目组长。见到她时,她正忙于手头工作。从业近30年,于淑娟研究的大大小小科研项目数不胜数。其中,31项创新成果得到工业应用并获奖,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就达22项。而在已获得的25项授权专利中,18项为发明专利,两项发明专利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发明专利在国际、国内发明展上获奖。“现在钢铁行业形势严峻,这就需要每名职工为企业作更多的贡献,对于我们课题组来说,搞好节能减排是我们的责任。”将废弃物变成宝贝,是于淑娟工作的中心。
  过去,尘泥料场晴天烟尘四起,雨天泥泞不堪,污染成为块垒堵得人心中难受。看着那些冶金废料白白丢弃,作为科研人员的于淑娟更觉得十分可惜。近些年来,鞍钢将碧水蓝天工程看作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决定合理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冶金废料。于淑娟又开始了一次全身心的投入。
  在研究鞍钢重大科研项目“含铁尘泥处理技术”中,于淑娟团队独创出含铁尘泥高效再资源化新工艺,这种新工艺既排除了现代大型高炉新杀手——锌的危害,又实现了利用钢铁生产在线工艺设备及冶金生产余热综合利用含铁尘泥的短流程、小循环和低能耗,减少了废弃物填埋、堆存占用的土地资源,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使含铁尘泥利用率达到100%。
  于淑娟还开发出分别适宜在铁水罐(鱼雷罐)、转炉中闪烁自还原的冷固尘泥团块及其制造技术,在炼钢总厂的一、二、三、四工区转炉使用的基础上推广到鲅鱼圈,在重机公司铸钢厂康斯迪电炉上也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炼钢和铁水罐共使用尘泥团块27.6万吨,实现效益25116万元,为含铁尘泥高效再资源化技术在鞍钢全面推广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
  于淑娟原创性地开发出尘泥废料中的铁、碳、锌综合利用新的工艺和技术,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鞍钢在含铁尘泥处理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她主导建立的优化鞍钢含铁尘、泥综合处理体系,实现了年处理含铁尘泥百万吨,含铁尘、泥综合利用率100%、铁的回收率大于90%、碳的利用率达到100%,不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中两项主要技术为鞍钢创造效益2亿多元。
  于淑娟还主导制定了有关含铁尘泥团块开发利用的10项企业标准和1项冶金行业标准“炼钢用尘泥团块”,并先后发布实施,确保了尘泥团块质量的稳定,为生产顺行提供了技术保障。而行业标准的制订,体现了鞍钢在本行业的先进性及前瞻性,在含铁固废领域起到了引领作用。 (下转A2版)
  于淑娟说,1988年到鞍钢时,只要在厂里走一圈,就满身满脸的铁屑,现在鞍钢环境好多了,小铁屑不再飞舞,她心里比蜜还甜,因为这有她的贡献。
  从农村娃到鞍钢教授级高工
  于淑娟出生在锦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高考时她选择了包头钢铁学院。大学四年里,于淑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8年大学毕业时,她因总成绩在毕业生中排名第一,而拥有了优先选择工作单位的权利。“到鞍钢去”,她听从了内心的呼唤。“从报考大学志愿那天起,我就对鞍钢特别向往,读书期间,还总在电台里听到鞍钢的新闻,这更加坚定我要到鞍钢去的信念。”
  又一个选择摆在于淑娟眼前!来到鞍钢以后,于淑娟又以入厂第一名的成绩进行具体单位选择,朴实的她没有选择留在机关工作,而是选择了在外人眼里单调的科研单位,当时的鞍钢钢铁研究所。
  于淑娟被分到钢铁研究所的炼铁研究室,下去实习的单位是炼铁厂9号高炉。
  回忆起最初来到鞍钢的日子,已过知天命年纪的于淑娟依然感动,她说:“到了鞍钢,真的有种回家的感觉,同事们帮着搬行李到宿舍,还垫钱让我先买辆自行车。工作上,单位专门为我们制订了实习计划……从工作到生活,鞍钢让我感到温暖和踏实。”多少年后,有人高薪聘请于淑娟去外面发展,而与鞍钢结下深厚情感的她,不为所动。
  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于淑娟说她工作时,就像给自己家干活一样。于淑娟每天早早到高炉上,扫地、打水,能做的就抢着做。最初高炉的工友们以为,这样一个柔弱的小女生就是做做样子,可时间一久,他们发现她不仅是个肯吃苦的人,而且还是个工作特别认真的人,就开始接受她做技术指导工作。半年实习下来,她和炉前工们成了朋友,而高炉的相关技术工作也走进了于淑娟的心里。回到所里,她就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炼铁原料研究。
  在时光的流逝中,从烧结到炼铁再到炼钢等一个个作业现场,于淑娟成长为鞍钢在钢铁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减排方面的科研骨干。伴着一项项创新成果,荣誉的光环也萦绕其间。2007年于淑娟入选辽宁省第四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先后荣获辽宁省“巾帼先进个人”、鞍钢优秀共产党员、鞍钢技术拔尖人才、鞍钢青年科技标兵、鞍钢新长征突击手等诸多荣誉称号。2009年到2011年她组织课题组全体党员承接了共产党员工程项目攻关,实现降本增效5378.6万元,所在课题组被鞍钢授予“五好班组”和“文明岗位”,她被评为样板党员先锋岗、优秀班组长。
  于淑娟说,在人民大会堂颁奖现场,看到那么多院士专家,知道他们的贡献,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她说她要将自己放在新的起点,继续努力,为鞍钢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工匠精神在上万个取样中放大
  在工匠精神的内涵中,专注、敬业一直为人们所称道。采访于淑娟时,听她娓娓讲述这些年所做的一切,你会觉得专注和敬业这些美好的词汇与于淑娟联系在一起那么相得益彰。
  你很难想象在烟尘弥漫的除尘器部位,蒸汽扑面的热渣处理系统,气味熏人的污泥池边,于淑娟拖着抱着取样的大桶,一步一挪地在楼梯上攀爬。一次回收尘泥,她和同事带了两个桶,一个桶25公斤,一个桶50公斤。当时没想太多,于淑娟就一勺一勺往桶里放,没想到,装满后两个人根本就拿不动,但也舍不得再放回去,干脆就在地上连拖带拽,硬是把样桶挪回了实验室。身上沾满泥浆,脸上也被污泥蹭得左一道右一道的。
  在20多个取样单位的近百个取样点,不顾环境差、难度大、危险性高,于淑娟先后取样1万多个,研究了近百种废弃物特性,在一年内成功开发出低锌尘泥经混料回用烧结工艺、转炉泥与氧化铁皮等制成炼钢用铁碳球回用转炉炼钢工艺、含锌尘泥与铁皮等混合添加渣铁分离剂制成铁水罐用铁碳球,回用于铁水罐中等三种含铁尘泥处理新工艺、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可分别用于炼铁高炉、炼钢转炉,通过上述三种工艺实现废物处理和铁分回收,开辟了废料处理的新途径,实现了仅利用原有钢铁冶炼设备处理鞍钢含铁尘泥,不需要再投资建设转炉尘泥处理设备,一举节约资金3亿多元。
  为获得课题的第一手资料,在现场做实验时,于淑娟常常要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8点。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她常常没时间吃午饭,一天下来连口水也没喝。而多年来,课题研究组是铁打的于淑娟,流水的新人,在这个艰苦的岗位,她坚守着一份奉献的情怀!
  于淑娟说刚工作时,她所在的室劳模辈出,这些前辈们忘我工作的精神对她有多大的影响她并不清楚,但加班加点在她看来都是正常的事。每天的早出晚归,也让她觉得干工作就得这样。直到有一天,因为做实验忘了时间,丢了孩子,于淑娟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疏于照顾家里。一个休息日,于淑娟为了做实验,早早将女儿送到兴趣班,等到她想起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便急三忙四地赶到兴趣班,发现女儿“丢了”,这可给她吓坏了,当晚报了警。直到第二天,5岁的女儿才想起奶奶家的电话号码,小朋友家长打来电话,才知道没人管的女儿被他们带回了家。
  梅花香自苦寒来。埋头工作近30年的于淑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当选“当代发明家”,成为李超那样的人。回首来路,于淑娟说:“没有鞍钢就没有我的今天,鞍钢是工匠精神传承最好的平台,浸润于这片热土,才有我今天的收获。现在是钢铁企业的寒冬,我会带领课题组继续搞好节能减排工作,并将各项新技术传承下去,用科技为鞍钢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鞍山日报)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发明家?_百度知道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发明家?
我有更好的答案
爱因思坦爱迪生牛顿 第一名:莱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最著名的发明:计算器提到达·芬奇和他的发明时,你最好问这样的问题:“什么东西不是他发明的?”因为他发明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达·芬奇的工作日志里绘有许多东西的设计图,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计算器的设计。试想如果缺少简单的复杂的数学运算,那科学将会是什么样子。达·芬奇堪称文艺复兴开山鼻祖,他能画(比如杰作《蒙娜丽莎》),能雕塑,也能发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着迷的日记,描绘勾勒了从人体到直升机和坦克的很多事物。最酷的事实:达·芬奇日记长达13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2005年,一名英国外科医生还利用达·芬奇设计的方法做心脏修复手术,这件事情本身就让人吃惊,你若知道达·芬奇当时连人体循环系统工作机理的一点概念都没有时,那简直就是惊诧了。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国)最著名的发明:无线电虽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没有因此得到认可,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还是肯定了他的专利申请,确认是他而不是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特斯拉也许就是为标新立异而生的。虽然他发明的一种称做“交流电”的输电方法应用至今,其实他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电的理论应用(遗憾的是许多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绘图板上)。就是这个总是自己制作实验设备(比如用来聚集电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线圈)的特斯拉,提出了范围涉及从X射线到地震仪的一系列观点。最酷的事实:特斯拉直到生命快要结束时还在研究一种致命射线。他的观点听起来有点象科幻故事,美国联邦调查局确实也看不出什么有趣的东西,结果胡佛总统只好下令将特斯拉的科研资料收走并宣布为“绝密”。第三名:亚历山德罗·伏特(意大利)最著名的发明:电池伏特虽然没有发现电,但是他却想出了一个可将电携带的好点子。要知道“伏特电池”可是现代电池的先驱。伏特一生职业都在搞电的东西。早期他发明了起电盘(即一次充电单板电容),一年之后致力于封闭室燃气点火发电实验,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沼气(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种气体。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却是“伏特电池”,其实就是一堆锌片和铜片交互排列,再加上两种金属片之间为增强导电性而浸了盐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这种粗陋的电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属-化学组合生电的奥秘。最酷的事实:1810年,拿破仑授予伏特伯爵称号,以表彰这位伟大的意大利发明家。但荣誉并未就此打住,1881年,以其名字作为电压的单位“伏特”。第四名:亚历山大·贝尔(英国)最著名的发明:电话“你能听到我讲话吗?”“是的!”我们能听到对方讲话,多亏了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的电话。现在有那么多的电话提供商,但正是亚历山大·贝尔的功劳造就了世界第一个(也是实力最强的)电话公司——贝尔电话公司。贝尔并不只是个单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调(实际上他在自己屋里就搞了原始的空调系统)、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该概念导致生前从未见到的创新发明——电脑)等。最酷的事实:亚历山大·贝尔还是世界上第一个金属探测器的发明者,他组装这个装置是为了发现美国总统詹姆士·加菲尔德体内的子弹。结果探测器倒是能工作,不过就是定不出子弹的位置,因为检查时加菲尔德总统躺在了一张金属架床上。第五名:艾萨克·牛顿(英国)最著名的发明:微积分如果你费好大劲总算上完了高等数学课程,那你或许就不会是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热心崇拜者,因为你遇到的难题基本上就是他的错——是他发明了微积分。如果你现在学习物理,无论是谈到重力问题(一个苹果从树上下落的故事,不管真假,确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还是光线和光学原理,你还得从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研究成果开始。牛顿第一个提出“光是由粒子构成的”,这原理让他研制出了反射望远镜(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牛顿还在声、热原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最酷的事实:人们很容易认为科学家就是一群不问世事的实验室“耗子”,不过牛顿是个例外:他曾给英格兰国王当了将近两年的法官,干着处决假币伪造者的买卖。他这段法律生涯快结束的时候,手下还有10个待处决的罪犯。第六名:霍华德·休斯(美国)最著名的发明:改进飞机设计霍华德·休斯并没有发明飞机,他作为“环球航空公司(TWA)之父”主要写了些关于航空公司的书籍。如今环球航空公司虽已成历史,但航空旅游业多亏有了霍华德·休斯才兴旺发达。他曾经对客机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设计。比如他重新设计了“H-1”,使可收放式起落架、连杆和连接件等收进机体内部,从而减小了飞行中的空气阻力。这种创新改进对二战时期的一系列战斗机设计都有影响。说霍华德·休斯是个怪人那是贬损他。他可是出身于著名发明家之家,其父亲老休斯发明的油井钻头可让采油设备采到了以前人们接触不到的资源。霍华德·休斯晚年低调隐居,在年轻风光之时却是征服航空界和好莱坞的大人物。无论是开发水陆两栖飞机,还是幽会好莱坞红星凯瑟琳·赫本或贝蒂·戴维斯,他总是那样我行我素。最酷的事实:1972年,休斯受雇于美国中情局,为中情局的一次行动打掩护。这次代号为“珍妮佛计划”的行动,目的是打捞在夏威夷海域沉没的苏联潜艇。这次行动的效果有限。1975年,一名强盗搞走了休斯的一些秘密资料,将其与中情局的瓜葛抖了出来。第七名: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最著名的发明:双焦距眼镜我们都知道阅读是根本,但看却是读的先决条件。多亏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的双焦距眼镜,即使视力低于20/20的人也能浏览网站的网页。在写作《可怜的理查得编年史》,帮美国赢得法国的承认(此举可是扭转了美国革命的形势)和到处对女人大献殷勤的当空儿,富兰克林还是对科学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我们许多人或许记得社会研究课程里描绘他在暴风雨中放风筝的画面。这个实验让富兰克林了解到许多电的知识,也给我们带来了避雷针。最酷的事实:发明家和“种马”(爱对女人大献殷勤的男人)往往不会扯到同一个人身上,但本杰明·富兰克林却是个例外。他是他那个时代最能对女人大献殷勤的男人,而且他在法国女人中的好人缘也确实有利于美国事业。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国)最著名的发明:改进型蒸汽机今天我们是不会把蒸汽当作主要能源了,可回到工业革命早期,蒸汽却是大出风头的时候。詹姆斯·瓦特花了大量时间改进蒸汽机,驱动世界向前进步。瓦特虽没有发明蒸汽机,但却能让蒸汽机为人工作。事实上,正是瓦特的创新改进使世界发生了从农业为主到工业为主的重大转变。除对动力和机器做出如此大贡献外,瓦特还发明了旋转机和一种可自动调整机器转速的被称作“飞球”的装置。最酷的事实:功率的单位“瓦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最伟大工程师。第九名:约翰内斯·古腾堡(德国)最著名的发明:现代印刷术约翰内斯·古腾堡要把所有的小东西拼凑一起,做成了一台活字印刷机。在你意识到他的印刷术可能会掀起一场信息革命这样的事实之前,你觉得他的想法似乎有点不那么伟大。我们谁也不知道《圣经》出自何人之手,但知道其出版发行者的名字:古腾堡。没错,此前中国人活字印刷已用了几百年,但古腾堡是第一个将字印成书籍出版,而不是丝帛书。这项创新使范围更广的人能够接触到知识,从而催生了“启蒙时代”。古腾堡作为发明家数一数二,但作为一名商人却是倒霉蛋。他的印刷术改变了世界,但这并没有让他发财,而且在一场状告自己出资人的官司中,他连这项技术的发明权也丢掉了。最酷的事实:在债务缠身的困境中,古腾堡靠给美因茨大主教“打工”艰难度过晚年,大主教给他提供食宿,以帮他戒掉嗜饮恶习。第十名:托马斯·爱迪生(美国)最著名的发明:灯泡再没有比灯泡更能代表创新的发明了。事实上,爱迪生的发明对世界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被戏称为所有伟大思想的象征。人们一想到爱迪生很容易把目光聚到灯泡上(他实际改进并使之可行的一个发明设计),其实他真正的意图是给灯泡通电让其发光。1882年,爱迪生创建了世界第一个输电公司,将电送往曼哈顿区的59家消费者。在JP摩根和范德尔比特家族财团的支持下,爱迪生也利用自己的知识给世界提供了早期版本的股票机。最酷的事实:爱迪生的晚年迷上了一种流行的时尚节食法,即每3小时只喝1品脱牛奶。好在爱迪生没有将他的知识用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
采纳率:50%
来自团队:
雷奈克(法国)听诊器
爱迪生,瓦特,诸葛亮
中国:张衡,蔡伦,毕升,邓稼先外国:爱迪生,瓦特
张衡,蔡伦,诸葛亮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发明家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九生堂邹远东被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长江商报新闻热线:027-
当前位置: > 九生堂邹远东被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
九生堂邹远东被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邹茂林)4月24日,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协支持,中国发明协会、科技日报社、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发明家论坛”暨第十届“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武汉九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远东获得“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特等奖,并被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本届论坛和颁奖典礼上获得“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的共有18人,邹远东是这18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当中有院士、学科带头人、领域专家、发明人,他们是经过各省市地方发明协会、各大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推荐、专家三轮评选、网上公示等程序产生。
邹远东是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党委委员,也是武汉九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多年来,邹远东发明创立了“酶法多肽”,申报“酶法多肽”系列发明专利51项,其中美国专利2项、日本专利1项,他的发明曾被中国发明协会列为“新中国60年、中国发明协会成立25年来的重大发明之一”。邹远东的“酶法多肽”系列发明专利先后参加德国、法国、英国、伊朗、瑞士、俄罗斯、泰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博览会,荣获国际金奖23项、银奖11项、铜奖5项。他的“酶法多肽”发明专利曾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他的企业曾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发明家论坛”上评为“专利十佳”企业,他个人也曾被评为“十佳专利”发明人,被誉为“中国酶法多肽之父”。邹远东的发明专利曾获得“第四届发明创业奖”。
邹远东的“酶法多肽”系列发明曾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项目以及“中南五省二市省市长联席会议重点协作项目”,他的专利产品曾获得“中国保健精品”。
2013年以来,他的发明专利项目及产品已产生年销售收入1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邹远东将自己的发明专利取得的经济收益投资到大别山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湖北省麻城市木子店镇进行专利产业扶贫,总投资3000多万元,在木子店镇建立了葛根肽饮料厂,由此带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建立了木子店镇农业生态园,吸引了黄酒和医药产业入园,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起了带头孵化和引领作用,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中国酶法多肽之父”邹远东获得“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特等奖,并被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权威发布_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湖北企业家邹远东被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
发布时间: 13:58 来源:人民网
4月24日上午,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协支持,中国发明协会、科技日报社、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发明家论坛&暨第十届&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武汉九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远东获得&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特等奖,并被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
本届论坛和颁奖典礼上获得&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的共有18人,他们当中有院士、学科带头人、领域专家、发明人,经过各省市地方发明协会、各大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推荐、专家三轮评选、网上公示等程序产生。
邹远东是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党委委员,也是武汉九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多年来,邹远东发明创立了&酶法多肽&,申报&酶法多肽&系列发明专利51项,其中美国专利2项、日本专利1项,他的发明曾被中国发明协会列为&新中国60年、中国发明协会成立25年来的重大发明之一&。
邹远东的&酶法多肽&系列发明专利先后参加德国、法国、英国、伊朗、瑞士、俄罗斯、泰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博览会,荣获国际金奖23项、银奖11项、铜奖5项。他的&酶法多肽&发明专利曾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他的企业曾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发明家论坛&上评为&专利十佳&企业,个人也曾被评为&十佳专利&发明人,被誉为&中国酶法多肽之父&。邹远东的发明专利曾获得&第四届发明创业奖&,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医药报》、《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老年报》等媒体报道。
&酶法多肽&系列发明曾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项目以及&中南五省二市省市长联席会议重点协作项目&,专利产品曾获得&中国保健精品&称号。
2013年以来,邹远东发明专利项目及产品已产生年销售收入1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他投资3000多万元,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湖北省麻城市木子店镇进行专利产业扶贫,建立了葛根肽饮料厂,由此带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建立了木子店镇农业生态园,吸引了黄酒和医药产业入园,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起了带头孵化和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权威发布·郭斌
友情链接图片
友情链接文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真想是个发明家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