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二十一,开剑网3月卡区一个月月多,34星的凯龙,值多少魔石

查看: 3756|回复: 10
涅槃经,住世一劫若减一劫,是什么意思啊?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65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意思是住世一劫或一劫余。
(劫是时间单位)
在线时间18608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从人寿10岁增至八万岁是一小劫,从八万岁减至10岁是一小劫。一增一减是一中劫。
《走进佛陀的世界》陈咏明著,这书中是这么解的。
在线时间127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住世一劫,或者略少於一劫。
查閱原文,系眾生聽聞世尊將要涅槃,於是商量著去面見世尊,請求世尊不要現在涅槃,而要住世一劫,或者一劫太長的話略微少於一劫也可以,但千萬不要現在就涅槃…
這也就是普賢十大願王中的「請佛住世」了
在线时间127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住世一劫,或者略少於一劫。
查閱原文,系眾生聽聞世尊將要涅槃,於是商量著去面見世尊,請求世尊不要現在 ...
此處的「減」是不足的意思。
之所以如此解釋,亦可通過其他經文來佐證。
「若持此經者  謹慎莫放逸
 聞如前福業  若滿於一劫
 若減於一劫  常須勤讀誦」
——《佛說十二佛名神呪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此中,「若滿於一劫,若減於一劫」即是「一劫,若減一劫」的意思。
故「住世一劫,若減一劫」就是「住世滿足一劫或者不足一劫」的意思。
在线时间4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根据经文对比意思可能是 一劫或一劫余。&&这里就有这样的经文。
尔时宝髻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坐殊妙座。向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而作是言。尊者。于诸亿佛国菩萨众中最为上首。成最上智了所知法。无量悉檀皆已明见。在瑜只众能净彼疑。善知众生身之本起。能于一劫或一劫余。以妙音词演而不倦。何故不为诸仁等说。离诸逆顺似非似因。真实之法令诸智者心净无疑。舍蕴因缘疾得解脱。法与非法是蕴因缘。生于此身及后身故。智能脱苦爱为坚缚。尊者。众生之心因色与明。作意等缘驰散于境。其心速疾难可觉知。无明爱业以之浊乱。尊者。众生身中种种诸法。意为先导意最速疾意为殊胜。随所有法与意相应。彼法皆以意为其性。如摩尼珠显现众彩。如是之义仁何不说。又如众色摩尼之宝。随所相应种种明现。仁亦如是。具如来像住自在宫。诸佛子众所共围绕。亦应如是随宜说法。
在线时间127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根据经文对比意思可能是 一劫或一劫余。这里就有这样的经文。
尔时宝髻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坐殊 ...
此意不然,「減」只有減少不足的意思,而沒有增多有餘的意思。
《世說新語》: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
此中「減十歲」即不足十歲不到十歲的意思,而不是十歲多的意思。
又隋淨影寺慧遠之《大般涅槃經義記》謂:
「請佛住世一劫及減。
有人釋言:請住一劫為顯滿字,請減一劫為表半字。此何必爾?若此大眾已知滿字,便解佛常,何勞請住?
蓋乃大眾自許之詞:多望一劫,脫若不遂,望滅一劫。」
顯然,慧遠師亦是認為這是大眾自己期望的,希望佛陀能夠住世滿一劫,假如不被允許,就只好退而求其次請住世減一劫,也就是略少於一劫。
在线时间3797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1:16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帖子积分精华
希望佛永久住世的意思。
在线时间127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根据经文对比意思可能是 一劫或一劫余。这里就有这样的经文。
尔时宝髻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坐殊 ...
不過,若據法顯所譯《佛說大般泥洹經》:
「我等當共疾往詣佛禮拜供養,勸請世尊不般泥洹,住壽一劫若過一劫。」
此處「住壽一劫,若過一劫」確實是一劫或一劫多的意思。
末學又發現,在維摩詰所說經中亦有此句,曰:「若一劫,若減一劫」
而玄奘所譯的無垢稱所說經中則為:
「一劫,或一劫餘」
支謙所譯佛說維摩詰經則稱:
「一劫,若百劫」
而查閱黃寶生先生《梵漢對勘維摩詰經》得:
Screenshot_-00-56-12.png (531.8 KB, 下载次数: 0)
01:09 上传
可知,此處確實應該是「一劫餘」的意思。
但為何會被翻譯成「減一劫」?是誤譯?還是梵本不同?抑或是「減一劫」確實可以解釋為過一戒或一劫餘?
其實我還是傾向於梵本不同。或許另一種梵本確實是不足一劫的意思,如我上面所引 佛說十二佛名神咒
在线时间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请佛住世一劫或差不多一劫
在线时间127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不過,若據法顯所譯《佛說大般泥洹經》:
「我等當共疾往詣佛禮拜供養,勸請世尊不般泥洹,住壽一劫若過 ...
通過廣查經論,現在確定幾個事實如下:
一、經中「減一劫」的意思是「不足(不到)一劫」。
例證如下:
1、摩訶僧祇律(白衣而閱律藏,罪過罪過!然只引片語,未敢披覽,庶可諒乎?懺悔懺悔……):
「佛言:『從今日後太少不應與出家。』太少者,若減七歲、若滿七歲不知好惡,皆不應與出家;若滿七歲解知好惡,應與出家。」
此中,「减七岁」顯然是「不滿七歲」的意思,由此推知,「減一劫」當為「不滿一劫」
2、寶雲經:
「若一劫、若減一劫、若過一劫讚歎,如是讚歎猶不能盡。」
此中,「若一劫」與「若過一劫」的意思很明顯為「整整一劫」與「一劫有餘」,則「若减一劫」顯然為「不足一劫」。
3、佛說十二佛名神呪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若持此經者  謹慎莫放逸
 聞如前福業  若滿於一劫
 若減於一劫  常須勤讀誦
 不生懈怠心  我勅有如是
 此等諸佛者  常住功德藏
 虛空雲中王  常住於彼處
 若人聞佛名  一劫減一劫
 聞已生敬心  彼是最健人
 亦是大智慧  亦是人中最
 亦是健丈夫  於世大名聞」
此中,前文的「若滿於一劫,若減於一劫」與後文的「一劫、減一劫」相對應,則顯然「減一劫」是「減於一劫」的意思,即「少於一劫」的意思,而不是「增劫與減劫」中「減劫」的意思。
4、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減一劫住亦名一劫,如世間人於減一日住持所作,亦名直日。此亦如是。』」
這句話的語境背景是:破和合僧的罪報是在無間地獄中一劫受苦。然而經中說,釋迦牟尼佛於第九住劫出世,而提婆達多在當時造破和合僧等罪墮入無間地獄,按說應該在第十劫盡的時候才滿一中劫。但是提婆達多卻將於第十住劫人壽減少到四萬歲的時候得人身而證獨覺,所以說提婆達多在地獄中受報不滿一中劫。而這裡引用世友菩薩的話說:不滿一劫也可以稱為一劫。則其中「減一劫」亦是「不滿一劫」之意。
二、「減一劫」有些地方確實也翻譯成「過一劫」或「一劫餘」
這種例子非常多,如9樓所引涅槃經及維摩詰經,尤其黃寶生先生的《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中指出的:
此處「減一劫」的原文是kalpāvaśeṣa,可以讀為「一劫(kalpa)的剩餘(avaśeṣa)」或「剩下一劫」。但在佛經中常讀為「一劫多」。奘譯「一劫餘」。
其實,通過末學查閱經藏,發現這兩種說法不僅在古代梵文翻譯中有差異,即使在現代巴利文的翻譯中亦有異解。如南傳涅槃經中:
巴宙譯《南傳大涅槃經》:
「阿難,若有人修持、留住、擴展四神足的極頂,既精於此,可用之如車乘,以此為基礎,若欲,彼可住壽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擴展此四神足(其詳見上),彼若有意,可住壽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
尊者阿難對佛陀所給與之明顯提示未能了解,他未曾懇請世尊說:「世尊,請住壽一劫,慈尊為眾生之利益與快樂,及慈湣此世界,為人天之利益,快樂與幸福,請壽一劫!」因其心為魔所蒙蔽。
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長部·大般涅槃經:
「阿難!若有人修習、多修習四神足,修到充分,積聚至極頂,則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若欲者得壽量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然,如來修習四神足已達極頂,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阿難!若欲者,如來之壽量可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
尊者阿難對世尊所明細顯示,未能洞察了解,故未曾對世尊懇請:「世尊!願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人天之利益、幸福及慈愍此世間。」因其心為魔所覆蔽。
莊春江漢譯四部·長部16經·般涅槃大經:
「阿難!凡任何人已修習、已多修習四神足,作為車輛、作為基礎、已實行、成為習慣、善精勤的,當他願意時,他能住留一劫或一劫剩餘的時間。阿難!如來已修習、已多修習四神足,作為車輛、作為基礎、已實行、成為習慣、善精勤的,阿難!當如來願意時,他能住留一劫或一劫剩餘的時間。」
當尊者阿難被世尊作了這麼明顯的徵相、明顯的暗示時,他不能夠洞察,沒求世尊: 「大德!為了眾人有利益,為了眾人安樂,為了世間的憐愍,為了天與人有利益、有利、安樂,請世尊住留一劫,請善逝住留一劫。」因為他被魔纏心。
此中,對應「減一劫」的是巴宙所譯「其劫之某部份」,對應「一劫餘」的是元亨寺的「一劫以上」。
而莊春江所譯「一劫剩餘的時間」則所指不是很明確,但他有註解:
「一劫有餘(DA.2)」,南傳作「一劫剩餘的時間」(kappāvases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一劫的剩餘」(the remainder of an eon, AN.8.70)。
則亦應是「一劫餘」的意思,而且其指出巴利文為kappāvasesaṃ,則與梵文kalpāvaśeṣa是一致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同一個文本(目前巴利文本經藏極為統一),巴宙卻翻譯為「其劫之某部份」呢?
是不是這個詞確實有異解?
而查閱北傳經藏中同樣的這段話,亦同樣有此兩種翻譯: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爾時,阿難默然不對,如是再三,又亦默然。是時阿難為魔所蔽,曚曚不悟,佛三現相而不知請。(《長阿含經·遊行經》)
「阿難!四神足人,尚能住壽滿於一劫若減一劫,如來今者有大神力,豈當不能住壽一劫若減一劫?」爾時,世尊既開如是可請之門,以語阿難,阿難默然,而不覺知;世尊乃至慇懃三說,阿難茫然,猶不解悟,不請如來住壽一劫若減一劫,利益世間諸天人民。所以者何?其為魔王所迷惑故。爾時,世尊三說此語,猶見阿難心不開悟,即便默然。(法顯譯《大般涅槃經》)
三、對於兩種翻譯,應該是所據底本不同,因為同一處所用的詞語不同從而導致不同的翻譯。
對於這一點,目前我只是做假設,但證據是充足的:
1、如鳩摩羅什譯《金剛經》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此處須菩提先作肯定回答「如是如是」,待到被佛反駁後才作否定回答。
但玄奘、義淨乃至笈多的譯本中,須菩提均是直接作否定回答,而後得到釋迦牟尼佛的肯定與稱讚,如玄奘譯本: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善現答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善現,若以諸相具足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如是應以諸相非相觀於如來!」
這兩種翻譯,肯定不是鳩摩羅什的錯譯,而應該是鳩摩羅什所據梵本與玄奘、義淨及笈多等的不一樣。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鳩摩羅什譯本中須菩提在被釋迦牟尼佛反駁之後糾正自己的觀點所說的話「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在玄奘與義淨等的譯本中是沒有的,這也應該是正常的,因為須菩提已經回答對了,在得到佛的肯定時沒有必要再重復自己的觀點。但是在笈多譯本中,這一句話卻又出現了,為:
爾時,命者善實世尊邊如是言:「如我,世尊!世尊說義解我,不相具足如來見應。」(順序可調整為:爾時,命者善實世尊邊如是言:「世尊!如我解世尊[所]說義,不應[以]相具足見如來。」)
則似乎笈多所據梵本可能為須菩提回答錯誤與須菩提正確錯誤之間的一個版本。
2、《菩薩念佛三昧經》與《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為同一部經的異譯本,其中的同一句話為:
如是,阿難!我在佛前作師子吼,能以須彌內置口中,若經一劫、若過一劫。(《菩薩念佛三昧經》)
阿難!復念我昔在世尊前作師子吼,能以須彌內於口中,能過一劫、若減一劫,如是為常。(《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此中,同一處的不同翻譯,顯然是底本不同。而且後者的「減一劫」與「過一劫」並列,顯然「減一劫」絕不可能是「一劫餘」的錯譯。
3、寶雲經:
「若一劫、若減一劫、若過一劫讚歎,如是讚歎猶不能盡。」
此中,「減一劫」與「一劫」和「過一劫」並列,而成為不足一劫、正好一劫、一劫有餘的三種形式,則顯然「減一劫」亦絕不可能為「一劫餘」或「過一劫」的錯譯。
故而據此可知,「減一劫」與「一劫餘」或「過一劫」,只能是翻譯所據的底本不同,而不能是錯譯。
Powered by大般涅槃经集解41-50
标题 全文 作者
即时消息:
您现在的位置:
&& && && 正文
选择类别信息中心
- 本地信息
- 教内动态
- 佛友文摘
- 法务专题
- 初机学佛
- 深入般若
- 修学规仪
- 各大法门
- 佛学研究
- 传说故事
- 禅定指导
- 声闻教法
- 大乘文集
- 密乘法要
- 佛教史略
- 经论讲记
- 开示研讨
- 梵呗赞偈
- 经咒圣号
- 经忏诵唱
- 声乐器乐
- 释经论部
- 素苑杂谈
- 健康指南
- 美食影像
- 素斋制作
- 五台佛寺
- 中华佛寺
- 国外佛寺
- 五台名僧
- 历代高僧
- 大德居士
- 传说五台山
- 酒店宾馆
- 名优特产
- 交通指南
- 佛书下载
- 相关软件
- 影音下载
- 法物专题
- 寺院简介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住持简介
- 本寺动态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我们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我们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我们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我们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本寺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风景
- 联系方式
- 特色菜单
- 走进我们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南
名称全文作者/公司
信息下载法物
大般涅槃经集解41-50
发布日期: 19:36:14
录入:普润师父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一 释念法无相 念僧为福田 念戒为桥梁 念施为菩提因 念天是第一义天 辨三品入胎差别 解迦叶佛法七日灭义 明涅槃经流通则佛法不灭 明恶世声闻取相失理佛法则灭 出不得食十种肉之数及卖刀酒洛沙等事  梵行品之第六云何菩萨摩诃萨念法(至)是名菩萨念法案。僧亮曰。以涅槃经为法。朝修夕得利。夕修朝得利。故言无时而有现果。法眼所见至无为无数。说十一空。是法无舍宅至毕竟微妙。释空以名法能涅槃也。非色断色者。说真也。而亦是色者。说应也。非因者。非作因也。是因者。智为解脱作了因也云何念僧诸佛圣僧(至)常不变易是名念僧案。僧亮曰。诸佛圣僧。至修行正直法。释如法住也。佛师于法。法常故如来常。僧有三义。此释和合及弟子僧义。不可观见至不可思议。义常僧也。一切众生。良祐福田。释福田僧义也云何念戒菩萨思惟(至)是名菩萨摩诃萨念戒案。僧亮曰。有戒不破。至诸佛赞叹。说净戒体也。是大方等至妙宝胜幢。美戒也。能生万行譬地。度生死河譬船。庄严众生譬璎珞。能持僧众譬如大姓。洗除烦恼譬灰汁。障诸恶风雨譬舍宅。断诸结缚譬刀剑。无乐不备譬宝珠。所向自在譬脚足。见涅槃路譬眼目。能生众善譬父母。彰烦恼热譬荫凉。升涅槃山譬梯橙。摧诸魔贼譬幢也云何念施菩萨摩诃萨(至)广说如杂华中案。僧亮曰。初讫之所赞叹。说成就外功德也。从施众生食则施命。说内功德也云何念天有四天王处(至)而是菩萨所知见觉案。僧亮曰。遣三涂之畏也。信戒施闻慧。三界天因。我今具之。无地狱等苦。世天无常。回此功德。以求义天。永离生死。何有生死之畏善男子若我弟子(至)甚奇甚特不可思议案。僧亮曰。已说修经者德。今结经不可思议也。僧宗曰。自梵行以来。明四无量慈悲喜舍。而明舍自有八段。文句相生。其义已毕。故今叹经也。有三翻。第一明受持书写功德。则大不比余经。第二寄人以叹经也。言所以得八不思议者。由经力故也。第三寄兴灭叹经。言此经在世则法兴。此经若没则沦翳。既兴灭必由此典。当知众经之胜也。宝亮曰。此以下。是梵行中第三文。叹经流通。就此叹经中。有三翻。第一将法华以前校量。今涅槃具足明六行故胜。然昔经但明三行。是故不如也。第二从复言菩萨不可思议以下。就益人以致叹。此人不从人闻法。恶世中但见此经。能自依六行。而修因取益。犹经力大故尔也。第三从上佛法几时而灭以下。尽就兴废以为叹也。何故尔。自法华以前经。应众生根性。渐进其行。为伏四倒。根机亦熟。便废此教。然大涅槃。是究竟无余之唱。三世诸佛。共宣此理。故无兴废也。智秀曰。此下品中。第四段叹经也。夫行不孤立。立必藉经。故辨行体竟。次叹经也。有三翻。第一约受持。第二约成就不思议。第三约法兴灭。此即第一寄受持之胜负。辨经力之优降也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大般涅槃亦不可思议案。僧亮曰。将欲致问。先受解也。僧宗曰。此下第二翻。寄人以为叹也。以经力故。得八不思议也世尊以何义故复言菩萨(至)三藐三菩提因案。宝亮曰。第一明菩萨得此经。无师自悟。能依六行理。而修因取佛也善男子如是菩萨未见阿耨(至)是故菩萨不可思议案。僧亮曰。闻经发心。无有人数。未见菩提之利。而能不惜身命。第一事也又复不可思议菩萨(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案。僧亮曰。有两譬。显安苦无厌。第二事也。宝亮曰。菩萨见此经。自能修行。为众生受苦。乃至三涂不厌也善男子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案。僧亮曰。上二菩萨。未阶初地。而心坚固。由经力致尔。重结上二事也。宝亮曰。第四三事。明众生发心虽多。而成就者少。此人见经。而能毕竟不退也善男子若有唱言我能浮度(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案。僧亮曰。为发心作譬也。力小而现事大。果其心也。第三事也。宝亮曰。第四事。世人能度生死海。此人能度。取佛果故也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案。僧亮曰。虽颠倒说。而不染生死。第四事也。案。宝亮曰。第五事。此人为众生说常等。而非虚妄也善男子人有三品谓上中下(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案。僧亮曰。凡夫受生颠倒。下者起颠。上者生贪。而六念菩萨。同是凡夫受生。不起贪颠。第五事也。宝亮曰。第六事。此人得经力。能修定学慧。自知入胎出胎等事也善男子阿耨多罗三藐(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案。僧亮曰。菩提果。心是因。因果皆不可以事比说。涅槃经说之。菩萨更不师人能灭。菩提能为人说。第六事也。宝亮曰。第七事。佛果真如。有而无。相非人比。类不可取。此因中得此经。故安心修行。复能令他安心。同起极果也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不可思议口亦如是案。僧亮曰。离即十善戒也。菩萨无我无我所。而修净戒。轻重不犯。第七事也善男子从身离身从口离口(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案。僧亮曰。欲说菩萨善解假名。先说实法无断结。从身作远离。身无作也。余类尔也。慧是实。言实有实法无断结。不能令菩萨。远离异生异灭也。终不生念至非虚妄。善解法假故。言不虚妄。第八事也。宝亮曰。第八事明菩萨远离十恶。而不在离相。不见一法。是身是业及离主者。以空理而求。则不见三业以缘假而求。亦是有也。实有此慧。不能令菩萨远离者。言菩萨不存实慧。虚心会理。故能知从身离身。乃至从慧远离。非身非口。三业既空。十恶斯遣也。无有一法者。上句明缘成假空。此明相续假空。言无一法者。就实法道。常分自灭。前不至后。故无慧远离。旧此下第八翻。明此人由经力故。识假名实法。知因缘虚有。能息三业。不为非法。亦不思议也。止身三恶。故言从身离身。止口四过。故言从口离口。要得慧故。能翻三毒。故言从慧远离非身非口也。实有此慧。然不能离者。明实法之中。无别力用。前生后灭。初不相及慧生之时。无惑可断。惑在之时。复无有慧。要是相续道中。向有而今无。方得辨用也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住当久近几时而灭案。僧亮曰。欲闻经故。先受解也。当久近住者。问一切佛法也。宝亮曰。此下第三就兴废为叹也。故先审后开问也。智秀曰。就此第三叹中有七翻。论兴废也善男子若大涅槃经(至)当知尔时佛法未灭案。僧亮曰。说佛常住一句偈。是此经五行文备称之。是众经之本。人能奉本。则枝条必茂。佛法未灭善男子若大涅槃经(至)当知佛法将灭不久案。僧亮曰。经虽流布。而不能信敬。则为将灭不久也。宝亮曰。若行此经者。则其道不废。若弃而从恶。则将灭不久也。智秀曰。第一翻明此经在故。则佛法不灭。故知。理摄众典矣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至)是诸如来秘密之藏案。僧亮曰。理及名句为经。有三种。一谓名字经。二谓章句经。三谓纸墨经。彼时人皆强记。不须纸墨。放纸墨经灭也。有是经不者。若有是经。人应恭敬。经法不应灭。名其无者。则非共有。不应说言此经典者是诸佛秘藏也。僧宗曰。就言语中。非不相负。故致问也。假为二开。意在愿闻不灭之理。乃所以为叹经也。若常教恒在。则不应言灭。以其灭尽。则不应常也。宝亮曰。先作一审。即结两开难也。若迦叶佛法。有此常经。则不得言七日便灭。若其无者。则不得言诸佛秘藏也。智秀曰。第二翻将显兴废之相。先作两开难也佛言善男子我上说言(至)当知尔时佛法不灭案。僧亮曰。涅槃经兴二种法。皆不灭也。僧宗曰。以九重法相对。明常法不灭。无常不灭也。宝亮曰。第一事。举世法以音声章句有灭。第一义非世间可毁。故不灭也。智秀曰。第三翻将欲答。先列诸法。略明兴废。在文不在于理善男子汝向所问迦叶如来(至)所不说故故名为藏案。僧亮曰。一切诸佛。皆具净秽二土。佛在恶土。开三乘教。先浅后深。渐除诸恶。故名藏也。僧宗曰。迦叶佛时。有此经不者。上已定理。今答其问。言迦叶佛时。岂得无邪。所以法教不传者。于时人根易悟。烦恼减少。不假言教。自能深思幽旨。不可以人不传。故使常理亦丧也。今世众生。多烦恼故。须说此经也。若有众生。我计无我者。出其人。政有如此人。其惑厚重。故须常教以训物心耳。宝亮曰。岂问有无。但十一部不明。故为灭如人七宝不出外用(至)迦叶佛时有是经不案。僧亮曰。经为灭重恶故出。若恶不息。经则名隐。经隐故。一切法灭也。宝亮曰。释所以不明者。如外问藏积七宝。要具四种因缘。方出用耳。一为谷贵。二拟贼来赏赉。三为值恶王赎命。四拟财物难得时出用。明佛意亦然。如说四时教。后众生断常见病发。便为说涅槃经。令物情得法味以自充。如为谷贵而须食也。既起烦恼。于行道事发。便为说常教。如贼来运财而赐赏。众生智慧命不续。如值恶王赎命。既起结业。招生死八苦。今说于极理。令解心得发是于生死也。是以众生。起种种病时。如来欲为灭此之恶故。以说此理而导物也。既显秘藏之义如此。便呵迦叶向难。然后正答。明迦叶佛法。于时住世七日后方灭。何以然。此是净土众生。神根[仁-二+(隹/乃)]利。智慧滋多。故七日之中。受持悉得。过是已后。不复须此音声章句。故言其灭。理宝常恒。而不毁也。今此世界。愚痴无智。秽浊居怀。不体于常故。所以须分明宣辨理本常住。岂容灭耶善男子迦叶佛时所有众生(至)虽有是典不须演说案。僧亮曰。于时国土严净。无有钝根。不须三种经也善男子今世众生多诸烦恼(至)何以故常不变案。僧亮曰。明此国土秽恶。众生喜忘故。具有三种经也。智秀曰。第四正答所问也。明迦叶佛法。理常不灭。正以学者根利。不须言说。由言教不兴。故言灭也善男子若有众生我见无我(至)不可说言如来法灭案。僧亮曰。上说多诸烦恼。今说烦恼。相也。宝亮曰。对向七宝譬赎命等句也。若众生断常病起。便说六行。有能安心此理。则慧命增也。乃引[仁-二+(隹/乃)]等六事为誓也。智秀曰。第五翻辨诸须说时也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至)当知是法久住于世案。僧亮曰。明此经隐时。余经亦灭也。行恶法者。恶法互起。起恶涅槃经隐也。僧宗曰。广明佛法灭不灭相。乃有十二句。合为六对。要使道俗相须。方得弘法。得失相形。互辨优劣也。智秀曰。第六翻。广明灭不灭相善男子我法灭时(至)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案。僧亮曰。上说诸佛法有兴衰。此说释迦法中第六恶也。酪沙者。从波罗奢华中出也。出时纯虫可用除也。有十二万诸大菩萨。至烧一切经典。证涅槃经不灭。直是纸墨文字灭耳。智秀曰。第七翻明释迦法兴灭之相也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一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二 阿阇世王六臣说邪见事 耆婆慰喻阿阇世王事  梵行品之第七尔时王舍大城阿阇世王(至)父王无辜横加逆害案。僧亮曰。列在品末者。有四意。证经多义。一证慈等怨亲。二证慈有益。三拔五逆重罪。四明若信因果。生重惭愧。发露悔过。加阇世者。为可拔。不如是者。不可救也。此先明造罪之缘起。内具十恶。不见未来。外党凶人。遂兴重逆。昙济曰。有六意。一明慈有有益。二明怨亲等。三明外净众生。四明能除。五明悔过。六明应近善友也。僧宗曰。此下有二意。一者犹是叹经。二者证成梵行有益也。敬遗记曰。有五意。一叹经。第二内臣劝诣佛。第三空中声告劝随耆婆。第四明佛慈无偏。第五明除罪也。又一解云。第一外臣劝以邪师。二证梵行。三示为慈有改悔之方。四示有真知识。五明其父教中是声闻也。此下五段。第一明外臣劝也。宝亮曰。此是梵行品中。大段之第四。证经力用。能除重罪也。有五意。第一上来虽明经有大力。能除重罪。未见其事。今出阇世。亲是其人。以经力故。罪得除也。第二既明四无量心是实益。若不出其相。则何以为验。今故教月受三昧。先除王身之疮。近表慈悲之实也。第三欲明如来一化之中。普为人天作善知识。具足入道之因缘也。显六师为恶友。耆婆为善知。第四示人忏悔之法则。若当有罪。能如阇世者。必灭矣。第五远证三乘慈等也。次第教云。声闻无有慈悲。济拔于物。而频婆娑罗。亲是须陀洹人。能舍重怨。空中有劝也。智秀曰。品中之第五大段。证慈悲有实益义也。文有四别。第一出内有恶因。外随恶缘造恶。第二耆婆为善友。劝其诣佛。第三其父劝也。第四佛自放光。接化之也因害父已心生悔热(至)有能治者无有是处案。僧亮曰。次明信有悔时有大臣名曰月称(至)灭除我罪我当归依案。僧亮曰。彼国之俗。慰喻之偈。是以人人说之。以晓王意也。富兰那者名也。姓迦叶。其人起断灭之见。故云生法如是也。僧宗曰。此大邪见。谛无因果也复有一臣名曰藏德(至)除灭我罪我当归依案。僧亮曰。末伽梨是其字。拘舍离是母字。其人起断常见也。谓七分是常。无善恶是断也。伊师迦草。外皮软脆。内干坚实。譬七法无害者及死者也。七分一一非人。性异不可合为一。故无害者也。若治国法杀。无罪者治。国有刑杀之罪罪。自招死非。杀者罪。法名无法者。答王所言无辜咎也。先王虽无狂滥之罪。不无刑杀之咎。有余报者。有过去罪也。僧宗曰。第二邪见外道。立常见也复有一臣名曰实得(至)能除我罪我当归依案。僧亮曰。删阇耶是字。毗罗胝是其母字。其人起见云。一切苦乐。因在过去。而现在无因。未来无果。现在持戒。遮苦果不起。名为解脱。僧宗曰。第三邪见。计一切苦乐。皆过去造也复有一臣名悉知义(至)除灭我罪我当归依案。僧亮曰。阿耆多翅舍其字也。钦婆罗衣也。着粗衣苦行。其人起见。谓苦乐之因。亦在过去。若现受苦事。自得解脱。是故种种受苦。投渊赴火五热炙身等也。僧宗曰。此人执断见也复有大臣名曰吉德(至)能灭我罪我当归依案。僧亮曰。迦罗鸠驮其字也。迦栴延其姓也。其人谓。一切万物。自在天作。心无惭愧。自在天喜。不入地狱也。僧宗曰。第五此是二十五谛家计也复有一臣名无所畏(至)能除我罪我当归依案。僧亮曰。尼犍其字也。若提其母字也。谓因亦过去受生死。迳八万劫苦尽。亦无善恶行道断苦。故言无阿罗汉修道等也。僧宗曰。第六此人计有自然解脱也。宝亮曰。自初至此。别恶友之辞。自下耆婆以去。明善知识事尔时大医名曰耆婆往(至)王所白言大王得安眠不案。僧亮曰。向来大臣。并不见因果。言居王位自在得杀。不应愁苦。不进其师也。今耆婆见有因果。已既有罪。理应愁苦。不得安眠。是故问王以偈答若有能永断(至)盗者未获财不得安隐眠案。僧亮曰。初四偈说佛也。次五偈半。说菩萨也。次二偈。一谓佛。一谓菩萨也。次三偈说有罪故。不得安眠也。次三偈广说不安眠事也。智秀曰。偈以下凡有四意。初九行半。出得眠也。第二有两行。出得眠人。第三六行。出不得眠法。第四长行自中也耆婆我今病重于正法王(至)演说法药除我病苦案。僧亮曰。先自说不治之病。不得忧也。后知病起由心。非草石所疗。自非法王。无可治也耆婆答言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案。僧亮曰。庆王病轻也。王知父母恩重有惭愧故。心生重悔。露向人惧地狱苦。信有因果。具此五善。王病易治。莫怀怖畏。下一一引佛语证也。僧宗曰。此下有七番说法也。宝亮曰。此下有八番说法也。智秀曰。此下有六番说法也。至处更叙也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至)善哉大王具有惭愧案。僧亮曰。证惭愧也。宝亮曰。第一明具惭愧故。罪可除也大王且听臣闻佛说(至)罪则除灭清净如本案。僧亮曰。证悔过也大王富有二种一者象马(至)多作诸恶不如一善案。僧亮曰。善从理生。有根力强。恶横故无根。则力弱也。上直提佛语。今以理释也臣闻佛说修一善心(至)何以故破大恶故案。僧亮曰。所说证善力强也大王如佛所说[雨/復]藏者漏(至)说有智者不覆藏罪案。僧亮曰。第二明王虽作重罪。能坏发露。罪可灭也善哉大王能信因果(至)云何而言不可救疗案。僧亮曰。证发露则罪灭也。宝亮曰。第三明王信心不断故可治也。智秀曰。上来至此。第一既非阐提。而有惭愧。罪可灭如王所言无能治者(至)在拘尸城娑罗双树间案。僧宗曰。第二说有师故罪可治也。宝亮曰。第四示王医所也。智秀曰。第二明现在既有大师在此。云何言无耶广为无量阿僧祇等(至)所有重罪即当消灭案。僧亮曰。示王医所也。所以须具说者。六师皆言其师一切智。故须本末述之。僧宗曰。第三明此师说法药。故罪可治也。宝亮曰。第五耆婆为王。说二谛除罪之法药也。智秀曰。第二句举善。今列法药也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二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三 耆婆劝阇世王诣佛 广说杂缘起事 出频婆娑罗于空中劝阇世事 释月爱三昧义 为阐提作一柱殿义  梵行品之第八王今且听释提桓因(至)所有重罪必当得除案。僧亮曰。昔未说治罪人有验。今出所治之人为证大王且听有婆罗门子(至)为无上医非六师也案。僧亮曰。鸯崛摩罗。此言指鬘也大王复有须毗罗王子(至)为无上医非六师也案。僧亮曰。昔有悭贪。今日渴饥。闻说其过。心生惭悔。见水得饮大王舍婆提国群贼五百(至)为大良医非六师也案。智秀曰。第四广出诸蒙益之事。明佛有道力。能旷益无穷也大王若能信臣语者(至)若不见信愿善思之案。宝亮曰。上至此。第六引现事为证。自佛出世至今。有犯罪而见佛者。无不除灭。云何王罪。独不灭耶大王诸佛世尊大悲普[雨/復](至)亦当视佛如父母想案。僧亮曰。恐王思惟。不敢求佛。次说大悲怨亲平等。广出等事也。僧宗曰。第四广引证。以劝王行大王当知如来不但(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案。僧宗曰。第五明佛普覆。不限一人也。宝亮曰。第七明佛平等无有彼此也。智秀曰。第五佛心不偏。所以能除王罪也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至)到如来所诚心听法案。僧亮曰。犯罪既重。唯应听法。非财施所能灭也。僧宗曰。第六格量去留。功德多少也。宝亮曰。第八明佛功德智慧因重。能灭人罪也。智秀曰。第六明佛能加益人心。所以见佛。必有福利也尔时大王答耆婆言(至)深自鄙悼都无去心案。僧亮曰。不以往为虑。自鄙秽累。非听法眷属。往恐不必接叙也。僧宗曰。第七王自念罪重。无去心也。宝亮曰。虽闻上六种胜说。犹未敢去也尔时空中寻出声言(至)疮蒸毒热但增无损案。僧亮曰。证耆婆之言。王罪既重。唯佛能除。故说佛欲涅槃。劝速往也。僧宗曰。第三别也。前外道劝觅邪见师。次耆婆劝也。今其父自劝。令随耆婆语也。宝亮曰。阇世向疑罪重。耻至佛所。其父恐随耶师。今故劝也。智秀曰。此下第三其父以神通之力。劝之令诣佛也尔时世尊在双树间(至)至无量劫不入涅槃案。宝亮曰。此明如来见阇世之心。自可救之理。言味而求。正为欲从阇世解常故耳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何故独为阿阇世王案。宝亮曰。时人不解此旨。故迦叶致问也佛言善男子是大众中(至)是故闷绝自投于地案。僧亮曰。圣人现灭。欲以益物。若生定灭之倒。致闷绝之苦者。佛则为之不涅槃也善男子如我所言(至)大涅槃经亦不可思议案。僧亮曰。释密语也。前四句出所为之事。后二句说涅槃不灭。不应以佛灭故闷绝也。宝亮曰。释时之疑也。非直一人。并为一切未解常者也。智秀曰。此下有七别。明佛放光引王诣佛。佛为说法。灭王罪也。至彼自言其七事。此即第一先唱密语尔时世尊大悲导师(至)身疮即愈郁蒸除灭案。僧亮曰。所以慈光远至者。王闻父诲。地狱苦报。必受不疑。谓罪不可消。自鄙凶秽。佛不接顾。有此二疑。不敢诣佛。慈光远至。二疑俱释也。僧宗曰。此下第五段也。前言为王住世治其心。虽有其言。未见其实。月爱三昧。始为验也。宝亮曰。先治其身。后治心也。智秀曰。第二放光灭苦也王觉疮愈身体清凉(至)先治王身然后及心案。僧亮曰。引双树经。称曾闻人说夫劫火。不烧众生。先有三月并照。除众生病。使得修禅上生。月光既出。无病不愈。其时未至。而有妙光。所以喜而问也。答云。应故现光。无定相也。非色非非色。双释真定相也。非青非齐。偏释真也。为度众生者。偏释应也王言耆婆如来世尊(至)是故复名月爱三昧案。僧亮曰。七子之中。一子遇病。譬凡夫。六子譬六住。慈本缘苦。若重则慈重。初住已离三涂。六住则永离人天。佛则放舍慈也。智秀曰。第二翻正列放光。灭其身苦事也王语耆婆我闻如来(至)当有何心往见如来案。僧亮曰。虽蒙远光。身病得除。闻此经语。惧不敢往也。将无陷入地者。若违经见佛。恐交致此苦也。我观如来者。向引经语。此以情推也。僧宗曰。虽蒙光照。犹以善恶事隔。且惭愧在颜。不欲去也耆婆答言大王譬如渴人(至)而当不蒙慈悲救济案。僧亮曰。为阐提说法者。以重况轻。证必济也。兼非王所引之经。若果尚为阐提说法。云何不与恶人坐起耶王言耆婆我昔曾闻(至)何故如来而为说法案。僧亮曰。如来言不虚设。云何乃为阐提说法。必不然也。宝亮曰。耆婆申佛意。傍为说法。尚为阐提说法。况王非阐提耶。智秀曰。第三王虽蒙光。心犹未达。请耆婆为决耆婆答言大王譬如有人(至)语彼医言速疾上车案。僧宗曰。此下第六说譬。以慰王劝令去。宝亮曰。为阐提说法。凡有三意。如医治病人。一为除现苦。二遣眷属横苦。三息外人诽谤。合譬如此。可知也尔时良医即自思惟(至)如是病者必死不疑案。僧亮曰。譬如来为阐提说法。如医审知病者必死。不得不说法。一为病人。二为亲族。诸佛亦尔。不得不说也大王世尊亦尔于一阐提辈(至)为一阐提而演说法案。僧亮曰。明阐提说法。有二利不虚。前去凡夫诽谤。后明利益阐提。显说法不空也。譬如净人者。喻未来善根也王语耆婆若使如来(至)得道之人不入地狱案。僧亮曰。冀汝捉持者。惧犯罪增生。入地狱也。智秀曰。第七始从耆婆劝命驾。至佛所去也。僧宗曰。第四翻闻法之机发也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三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四(婴儿行品第二十一) 佛为阿阇世王说二十法门 辨婴儿行  梵行品之第九尔时佛告诸大众言(至)犹如微妙真金之山案。僧亮曰。犹有疑佛不垂慈救。罪不得灭。当知无定相者。定罪以烦恼为定也。无定定者。无定疑心。疑心定者。一断不起尔时世尊出八种声(至)礼敬毕已却坐一面案。僧亮曰。言大王者。不直称名。惧其喜过。渐开其心也。无上大师者。知佛慈等真一切智也。智秀曰。第五佛命大王以定其心尔时佛告阿阇世王言(至)心则放逸无恶不造案。僧亮曰。王不发菩提心。罪不可灭。发心者。由见凡夫之过。此二十事。说凡夫之过也。僧宗曰。第六为王说法也。有十一翻。此即第一先命观二十事。就身为其相既浅。如似伏惑阿阇世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至)必定当堕阿鼻地狱案。僧亮曰。上虽说戒等。五法无常。王爱罪影。犹未怗也阿阇世王白佛言世尊(至)是故当知杀无定相案。僧亮曰。去其封罪之报。便从理得解也。宝亮曰。上来至此。且一往总为王说法。以虚忘也大王如汝所言父王无辜(至)若九非者则应无罪案。僧亮曰。第二为说生法二空。其观既深。如似断惑也。宝亮曰。此下别为王说法。先开五门。后更以五阶。释此门也。此即第一门。就假名义中说法。以除其罪。谓若能解万法虚假即空。而有为妄有。罪何从生。虚其心故。则无实罪也大王色有三种过去未来(至)云何说言定入地狱案。僧亮曰。以五门破定罪相。成王所解也。第一门说是假名。无有定相。僧宗曰。第三翻就三世分之。则无罪也大王一众所作罪业(至)汝独云何而得业耶案。僧亮曰。第二门。明一者心念教能杀人。二者心口杀。三者具身口杀。王不具三业。故罪轻也。僧宗曰。第四翻明三业具则罪重。但有心口。而无身业。罪则轻也。宝亮曰。第二明罪福不在因缘中大王频婆娑罗往有恶心(至)云何而言定入地狱案。僧亮曰。第三门。明恶有下中上也。下者。谓彼怨我。我还以恶报也。中者无恩于我。以恶加人也。上者有恩于我。又加其恶。王是下恶也。僧宗曰。第五举昔业缘起富罗山事。宝亮曰。第三明先王以宿业所招。非其创罪之始大王众生狂惑凡有四种(至)若非本心云何得罪案。僧亮曰。第四门明杀有三。谓重者。邪见杀也。中者嗔杀也。下者贪杀也。王以狂乱心杀。故非定也。僧宗曰。第六举贪狂。以遗其心也。宝亮曰。众生作罪。皆由不自在故。若能识此罪源。则无罪矣大王譬如幻师于四衢道(至)诸佛世尊知其非真案。僧亮曰。第五重门也。僧宗曰。第七有六譬。证上第二生法二空。故罪不可得也。宝亮曰。第五有十譬。法体性空无自性。故杀无定大王杀法杀业杀者杀果(至)虽复因王王实无罪案。僧亮曰。重显前第二门也。僧宗曰。第八证上第四王但知杀。而身不自杀。则无罪也。宝亮曰。释上第二因缘中。无罪性也大王如王宫中常敕屠羊(至)于父先王生重忧苦案。僧亮曰。重显前第二门也。宝亮曰。释上第三门。宿业中无罪也大王世间之人是爱僮仆(至)王不自在当有何咎案。僧亮曰。重显前第四门也。僧宗曰。第九成上第六罪由贪狂。宝亮曰。释第四门贪狂也大王譬如涅槃非有非无(至)无有见者则无果报案。僧宗曰。第十举世谛涅槃。是有说有罪常见之人则为非有(至)非有非无而亦是有案。僧亮曰。重显前第五门也。宝亮曰。释上第五门。万有体空。无性罪也。于有惭愧者。则是非有。何以尔。既生惭愧心。达万法体虚。故于人为无罪也。若于无惭愧者。是则非无也。受果报者。名之为有。谓无智人。终日构因得果。是以不无也。空见之人。则非有者。谓于此人。便无性报也。有见之人非无者。谓于报相者。便不无果报也。有有见者。谓计常之人为有也。无有见者。若无向执相。终无果报也。常见之人者。此是解常之心。故于此人为无也。无常见者。若观生死。令佛尽作无常。则不无果报之生死也。常常见者。此是计常之人。不无于恶果也。以见义故者。经云。于解者为非有。于不解者为非无也大王夫众生者名出入息(至)不入地狱汝云何入案。僧亮曰。重显前第一门。僧宗曰。第十一翻。正说法之宗也尔时阿阇世王如佛所说(至)诸法无常苦空无我案。僧亮曰。既已得解。即于佛所得。不坏信也。僧宗曰。若解假名是虚者。则无罪而不灭也世尊我见世间从伊兰子(至)受大苦恼不以为苦案。僧亮曰。废其非分尔时摩伽国无量人民(至)即是一切诸佛弟子案。僧亮曰。己身天身者。因中说果耳。僧宗曰。前言为阇世住者。义现于此说是语已即以种种(至)了了见佛性犹如文殊等案。僧亮曰。初九行半叹佛。次六行自发心也。前九行半中。初三行。总叹口四业。次一行半。别叹不恶口。次一行。叹不绮语。次二行。说语之益物也。次二行。叹慈悲也尔时世尊赞阿阇世王(至)天行品者如杂华说案。僧亮曰。赞述所叹也  婴儿行品第二十一案。僧宗曰。备行三行。其德则喻如婴儿。亦是化婴儿也。此品有三段。第一譬佛。第二从不知苦乐以下。譬菩萨。第三又如婴儿以下。譬众生。明昔所以须说五乘之教也。宝亮曰。此品有五段。第一明佛自作婴儿。第二明菩萨作婴儿。第三明佛方便为化。第四明佛说二乘之果。以为真极。第五明为断见者。说有实众生也善男子云何名为婴儿行(至)断于无常是名婴儿行案。僧宗曰。第一譬也又婴儿者不知苦乐(至)而作声闻辟支佛乘案。僧亮曰。方便诱引。不即法实。以业为譬。下是其正体。如来菩萨。以譬婴儿者。义似婴儿。广其非行体也。何者。解脱中云。如来有婴儿行。无有是处。此之证也。亦可佛菩萨是婴儿行本。名婴儿行也。僧宗曰。第二譬也又婴儿行者如彼婴儿(至)然此黄叶实非金也案。僧亮曰。第三譬。为说三十三天之乐。以免三涂苦也木牛木马木男木女(至)男女想故名曰婴儿案。宝亮曰。木牛即第四譬。为说二乘果也。木男即第五譬。为断见者。说有众生也如来亦尔若有众生(至)亦皆同汝得是五行案。僧亮曰。先总以三法为譬。杨叶譬人天乘四果。牛马人天等一乘。男女譬众生。啼哭譬造恶业。三十三天者。别合杨叶。所以明者。凡著有不说涅槃。众生厌时至二乘之实。则合牛马。所以然者。以厌生死者。不说人天因也。有断不断者。智烦恼断。习不断也。已下类尔。非金中生金想。至而说为净总。合上四果为净。于非牛马作牛马想。至说非道为道。总合四乘为道。说假名众生。合男女。别堕邪见。堕断灭也。是故如来说有众生者。说假名众生。除其断见。于众生中。作众生想者说计我者普也。于众生破众生见者。明说假名众生。亦破常见。不但此也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四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五(德王品第二十二) 广出是有三乘无三乘等事 释闻不闻义。谓三世声并不可闻  德王品第二十二案。僧亮曰。已说五门。次说行之所得功德也。僧宗曰。此品广前五行也。功德是行中之胜。未至佛果。且有功德也。功德之与行。乃义有因果果耳。如苦乐一法。以能生之义为集。从生之义为苦。今行与功德。亦如是也。十功德中。以初功德。及第二功德。同广圣行。第三第四。同广梵行。第五第六。同广天行。第七至第十。无别所广。并通广上三行也。宝亮曰。五行十功德。盖左右为名也。行以从因向果为义。功德以赞叹受名也。又一解五行是因语。功德是果语也。所以者何。金刚心是因中之极。涅槃是果中之极。自一念以上。通一切行。尽是涅槃之因。虽然金刚已还。亦得具有因果之义。但未测起善之久。近要取前一念为因。能资生后念。后念善得生。必由前念善为因。如是前后念相续者。至佛果有即因即果义。若捉后念而望前念是因。捉前念而望后念是果。是则五行据因。十功德据果也。今十功德。还广前五行。何以知之。圣行以戒定慧为体今初功德。还明三慧。终迄漏尽通为体也。第二功德。以五通为体。慧即是智慧。五通是定家之果。故以此二功德。广圣行也。第三功德。以慈悲为体。第四功德。以十事为体。十事即是喜舍。故用此二。广梵行也。第五功德。以五事为体。第六功德。以金刚三昧为体。此二广天行。天行以八禅定为体故也。五事者。一诸根具。故能修定。二不生边地。以非难故能修定。三诸天护念。四世间爱念。宿植德本。故天护人爱。便能修定。五得宿命智。即是定果也。修此五事。便得天行。金刚三昧。即是众定中之极。故知广天行也。第七第八两功德。广婴儿行。第七以四法为体。谓亲近善友。听闻正法。系念思惟。如说修行。此四本是始行之所行。教婴儿之法。第八以九聚法为体。从断五阴。乃至心善解脱。亦是始教之法。是故得知此二功德。并广婴儿行也。第十功德广病行。而相传用前三种病人。及须陀洹等五种病人。为病行相。今第九功德。还明三种病人也。第十功德。明三十七品。此三十七品。即是彼五种病人。所行之法。是故广病行也。智秀曰。大判一品。凡有二意。初列总叹。第二随辨体。别为十者。盖一涂之法门耳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至)无有相貌世间所无案。僧亮曰。此菩萨好修功德命为语对也。一行得二功德。五行具十德也。僧宗曰。二乘心劣。岂能思量耶。非内者。非二乘也。非外者。非外道所能行。非难者。于菩萨不难也。非易者。二乘不能行也。非相非非相者。中道忘相之解。与理冥符。是出世之法也。宝亮曰。今将欲解十功德。故先一往。且总赞叹。云不与二乘共者。二乘之行。本不近道。云何心得行此理耶。故发轸唱云。不无二乘共也。不可思议者。十地真解。离有无之相。岂是有无之心。可图度耶。闻则惊怪者。理玄深寂。岂是执相者。所能解。故曰惊也。非下过之所知。故称怪也。非内非外者。若为有无之所摄。可属内外。既绝有心之境。安得是内是外耶。非难非易者。若修心得所。必会而非难。于不行道者。而息望故。言非易也。非相非非相者。体绝形名。故言非相也。然非不现相而庄严。故亦言非非相也。非是世法者。神解以法性为本。非因之所生。岂是世法。若据体以辨用。义亦因之也。无有相貌者。体既无有无无。岂有相貌可示耶。世间所无者。真体既绝百非。百是岂为世间所据。此总叹功德体也何等为十一者有五(至)能知如来密藏是为五事案。僧宗曰。名虽有五。以性而录。理不出三也。何等初一事明闻慧。中二为思慧。后一为修慧也。宝亮曰。义惟五事。虽复不出三慧。然而不可定以初事是闻慧。以第二事为思慧也。但必知总以三慧为体耳。何故然耶。群生根性万差。解有利钝。发解之时节复异。岂可定耶。智秀曰。五事第一第二第五。此三事。即是闻思修慧也。第三第四。此二事就慧。能有所断功用为体也。下文释第五修慧云。虽知众生实无有我。此二句明善照于空。兼达于有。初是众生空。后是法空。次下诸句。明善照于有。兼知于空。通约假名众生。以显义也何等不闻而能得闻(至)是名不闻而能得闻案。僧亮曰。第一第二功德。对圣行也。第一说漏尽通。此五事是断漏事。佛性至涅槃有五事。一曰四果。皆说常法。昔所不闻。而今得闻。此辨因也。僧宗曰。向已列数。念明此法。妙绝常伦。事见金刚身品也。宝亮曰。此第一事也。昔日机根未熟。所以未能得闻。今日机缘既发。便感声激。是则昔以无感故不闻。今以因惑而闻也。虽复藉言教而闻。即闻无所闻。故言闻所未闻。理虽如此。自有从不闻得不闻。从闻得不闻者也。第二事语其闻法而致。第三事谈其得解后有所除。第四事明其内解心决。第五事出其所解之境。从此经而知理。然文中释初事。有两重。第一从所谓甚深涅槃微密之义下。正列不闻之法体者。谓大般涅槃。常乐我净也。寻此之旨故。得知功德之名。据于果语。明如此胜果。百非所能尽。是则昔所不闻。而能得闻。第二从复有不闻谓外道经书下。列出不闻。今以邪法所据。明如此等经。悉无如是深密之义。亦因此经而知也闻已利益者若能听受(至)是名闻已能为利益案。僧亮曰。第二是利益事得果也。僧宗曰。闻经识旨。得二无碍也。宝亮曰。下去四事。义例相从。推可知也断疑心者疑有二种(至)是名能断疑惑之心案。僧宗曰。生疑亦不必皆由此经。若疑二乘为有为无。法华诸经已能除之。此乃遍引耳慧心正直无邪曲者(至)是名菩萨摩诃萨正直之见案。僧亮曰。第三第四第五类辨果也。僧宗曰。曲见有二种一谓外道。二谓声闻。今于此经得教下旨。故谓正直解也能知如来深密义者(至)是名甚深秘密之义案。僧亮曰。因果难知。甚深义也。佛性是因之深者。无我以下。皆说中道也。僧宗曰。此第五辨修慧也。境不异前。但解力转深耳尔时光明遍照高贵(至)解佛所说闻不闻义不然案。僧亮曰。承上所说不闻闻。佛性五事。皆是常法。若常法可闻。不应是常。假难以辨之也。下构六难也。僧宗曰。此难生于初句也。若初句无滞。则余亦通矣。故先以为难也。将欲显诸法不定。远彰空义。故假设不定之难耳。宝亮曰。德王今作定有定无难者。意在时情也。下复有五难。成此初执。合为六难也。凡夫封着。实为可患。闻有则成性执。闻无便成断见。智秀曰。此下有三翻难两翻问。今第一翻中有七句。第一作定难。第二第六第七同作不闻难。第三第四同作闻难。第五一句防难也。不然者。不然闻不闻之旨也何以故法若有者便应定有(至)便应定无不应灭案。僧亮曰。意在前关也。闻不闻义。不离此二。若闻作不闻。则有法应灭。若不闻作闻。则无法可生也。此第一难也。僧宗曰。先说两关。令法相是定也。若定有者。可从声教而闻。若定无者。则妙绝于相。永不可闻也。无不应生者。若理绝声教。不可闻声而闻也。有不应灭者。谓声教是可闻之法。不可令不闻也。宝亮曰。夫定有之法。则常可得闻。若必定无。则常不可闻。所以闻所不闻。此义不然如其闻者是则为闻(至)云何而言闻所不闻案。道生曰。合难闻不闻也。谓闻不闻。似若闻成不闻。理既不然。便应闻自是闻。不闻自是不闻也。僧亮曰。定有定无。已竟结成难也世尊若不可闻是为不闻(至)云何而言闻所不闻案。道生曰。离难闻不闻也。若果不如向言。便是闻复闻也。夫闻不可重闻。犹不可闻必不可闻也。僧亮曰。重难无法不应可闻。如已闻之法。而不可重闻。况本来定无法。而当可闻。宝亮曰。此下频借四譬。结成前难也。此第一譬。明声是可闻法。涅槃既非音声。云何而言闻所不闻耶。智秀曰。第二难也。谓已谢者。不可闻也譬如去者至则不去去则不至案。道生曰。譬前合难也。僧亮曰。以此譬前有无各定也。宝亮曰。至则不去。譬闻已不闻法。则不至譬不闻不闻也亦如生已不生不生(至)不闻不闻亦复如是案。僧亮曰。以此譬后重难也。宝亮曰。生已不生。譬闻已不闻。不生不生。譬不闻不闻也。得已不得。亦如是也世尊若不闻者一切众生(至)虽见佛性未得明了案。道生曰。若不闻复为闻。一往如似可得教义。而闻更作闻。为踬大矣。僧亮曰。第二难也。僧宗曰。兹决难也。不闻之理。可强得者。菩提亦可强得也。仍取佛意。若亦可强得者。十住菩萨见佛性未明了。何不强明了耶。宝亮曰。借菩提为决。若菩提不可强得者。不闻之理。岂可强闻耶世尊若不闻闻者如来往昔(至)于阿含中复言无师案。僧亮曰。第三难也。宝亮曰。若不闻之法。要必得闻者。佛应有师。若言无师。云何而说闻所不闻也若不闻不闻如来得成(至)不闻是经亦应得见案。道生曰。不闻之理。遂不可闻者。踬亦大也。僧亮曰。第四难也。僧宗曰。逆取佛意。若言改以不闻。此不闻得佛者。弥有过也。宝亮曰。若果自然得道不闻不闻者。众生亦应尔。不假闻此不闻世尊凡是色者或可见(至)云何而言可得见闻案。道生曰。更单难前闻义也。僧亮曰。第五难也。僧宗曰。第五第六难。大意相似而第五难小赊。第六难转切也。今此中犹许现在有闻也。宝亮曰。上四难一向反理。此下两难。傍助佛解。明万法无定。佛正承此而答也。难意谓。可见之法。犹有见不见。况涅槃非色非声。云何可得而闻耶世尊过去已灭则不可闻(至)大涅槃经闻所不闻案。僧亮曰。第六难也。宝亮曰。亦如第五难意无异。若万法有一定性。则无三世。以无定故。经三世耳。而已过之。声不可闻者。未至亦不闻。现在即生即灭。又不可闻。故论云。诸法取取尘无处。以况涅槃也尔时世尊赞光明遍照(至)如十住菩萨之所知见案。道生曰。善其难也。僧亮曰。难其解空也。常与无常。皆从缘有已。而常法从缘。见无常法。从缘生也。缘则是空。空则无见无闻也。唯十地所知耳。宝亮曰。印可其后二难。谓万法无性。如幻如炎等也时大众中忽然之顷(至)譬如比丘入师子王定案。僧亮曰。非青见青等。皆表诸法无定也。所以两佛相证者。明法相不异。诸佛道同。法从缘见见则常也。十号不异。法轮亦同也。从缘所生。无常国土。净秽不同。众生善恶亦异耳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至)尔时如来默然不说案。僧亮曰。光以证佛所说。所以不得答也。宝亮曰。时众之疑未去。佛不答也。众生执心既重。若直以理答。不必为彼心用。所以寄事以感其情也迦叶菩萨复问文殊师利(至)虽相咨问然无答者案。僧亮曰。文殊应答而不答者。未闻命故也尔时世尊问文殊师利(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灯案。僧亮曰。彼满月佛。现此光也。从因而现。因即慧也。无因缘者。常法不从生因生故也。亦有因缘者。从了因见也佛言文殊师利汝今莫入(至)应以世谛而解脱之案。僧亮曰。谓深说为第一义。浅说为世谛也。宝亮曰。命使为说光所由来处也文殊师利言世尊于此东方(至)多有众鸟游集其上案。僧亮曰。示从缘生法是无常也复有无量虎狼师子(至)心常怜愍一切众生案。僧亮曰。说众生净心者。即示净土因也其佛号曰满月光明(至)菩萨摩诃萨所问等无有异案。僧亮曰。从缘法常故一也。十号既同。法不异也彼满月光明佛即告琉璃光(至)是名因缘亦非因缘案。僧亮曰。具说因缘。即说世谛有来去也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五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六 琉璃光与佛论生不生义 辨四相常无常义 出往生不动国义 辩涅槃本有举闇中井及七宝等譬 显五种因义谓生因和合因住因增长因远因辨六度有得名波罗蜜有不得义  德王品之第二尔时琉璃光菩萨(至)修敬已毕却坐一面案。僧亮曰。前说此土秽恶者。盖戒行人之常辞尔时世尊问彼菩萨善男子汝为至来为不至来案。僧亮曰。上说彼土清净众。欣其来致问。以遣着也。僧宗曰。不异净名昔与文殊。因去来以辨无常也。宝亮曰。假名道中。有彼此去来也琉璃光菩萨言世尊(至)若是无常亦无有来案。僧亮曰。诸法生灭。不相知也。至则此生。不至则彼灭。生灭理隔。并无来也。宝亮曰。假名相续道中有来有至。实法则无若人见有众生性者(至)常乐我净则无去来案。僧亮曰。已说诸法。无去无来。今明见去来者。是颠倒也。宝亮曰。寄斥此中时众勿取相憍慢。见有去来。而听法也世尊且置斯事欲有所问唯垂哀愍少见听许案。僧亮曰。自彼之此。正欲问所不知。非欲陈已所知略酬既竟。故云且置也佛言善男子随意所问(至)是故应当专心听受案。僧亮曰。有三意。一往许问。第二叹法难值。第三诫其听法之难也时琉璃光菩萨摩诃萨(至)大涅槃经闻所不闻案。道生曰。虽复无据会亦同涂。是以远来致斯请也。僧亮曰。既蒙许旨。即咨所问也。僧宗曰。问与德王同也。但举其初问。余后不复列也尔时如来赞言善哉善哉(至)是则名为闻所不闻案。僧亮曰。彼来诸人。或有不及。是以致诫也。恐时来会者。生高下之心。是以寄言大士。乃密诫余人也。宝亮曰。能如是解。亦即是闻不闻也善男子有不闻闻有不闻不闻有闻不闻有闻闻案。道生曰。佛说而彼听。即显闻矣。更与四句。以尽其美也。僧亮曰。答前有应定有之难也。谓有为之法。虽有而修道。则无不修。则有何得难言有必定有也。答初难已。五难自释也。僧宗曰。此四句。二句浑法。二句定理。有浑有定。岂可一句执定耶。有不闻闻者。若声未生之时。为不闻。众缘会在于现。是则名为向不闻法今得闻也。理亦如是。虽不可闻。非不假诠以入理。岂可定说耶。有不闻不闻者。此一句还定理也。有闻不闻者。复是浑句也。前难意欲使定是闻者。不可为不闻故。此云闻不闻也。谓已闻之声。谢在过去者。不可重闻矣。有闻闻者。还定声教是可闻也。谓前声亦生耳识。后声亦生耳闻也。宝亮曰。正答问也。此四句并置涅槃之上。初不闻闻者。不闻谓涅槃也。未有机感。所以名为不闻。今日缘发则闻。故云本所不闻今得闻也。有不闻不闻者。此不闻与前不闻。言同而旨异。前举涅槃体不可闻。此举众生无感机故。不闻斯理也。又一解。前不闻法身灭。闻与不闻但闻。众生惑故见耳。是则虽闻即不闻也。有闻不闻者。众生有缘惑故一往得闻。若更不进德。后不复重闻。故言闻不闻也。有闻闻者。初有惑故得闻。后更进德。则有重闻之义也。智秀曰。此通遣诸难也。体绝名相。非是可闻之法。藉缘具故。得闻其名。谓不闻者闻也。不闻者。涅槃之理。于无德者。无能闻之缘也。闻不闻者。声是闻法。一谢之后。不可重闻也。闻闻者。可闻之法从缘。而前念后念皆可闻善男子如不生生(至)不至不至至不至至至案。僧亮曰。生义易了。故举以譬闻也。至不至亦如是也世尊云何不生生善男子(至)初出胎时是名不生生案。僧亮曰。有为是世谛也僧宗曰。五阴为因。行人为果。因果相成。为安住也。宝亮曰。未出胎为不生。出胎为生故言不生者生云何不生不生善男子(至)是名不生不生案。僧亮曰。内法有为中。无不生者。言涅槃也。僧宗曰。始终求其生相。永不可得云何生不生善男子世谛死时是名生不生案。僧亮曰。死时者最后念也。后念是生。生是生过。是则非生也。宝亮曰。本有今无。故言生者不生也云何生生善男子(至)念念生故是名生生案。僧亮曰。前念后念。相续不断也。宝亮曰生生不断凡夫相也四住菩萨名生不生何以故生自在故是名内法案。僧亮曰。三住见谛结尽。四住欲界思惟结尽。于欲界生。虽生不生。以生自在故也。僧宗曰。愿力故生。非向生生者。宝亮曰。四住断见谛烦恼尽。故生是现生。非实业生也云何外法未生生未生未生生未生生生案。僧亮曰。所以前言不。而此言未者。以内有涅槃可得言不。外无涅槃。故云未也。宝亮曰。义类前也。唯未生未生。应云不生生生为便也善男子譬如种子未生芽时(至)是名外法生生案。僧亮曰。已增长最后身。是名牙生过是则非也牙是未生。如牙增长者。牙生未增。是名生生者也琉璃光菩萨摩诃萨(至)为是常耶是无常乎案。僧亮曰。已说世谛。生是假生。但外计四相。谓生是实法。今破其横计。使假生之义立。是故问也。有六句问也。僧宗曰。更设六难。犹成前六难也。如来向以四句解释。初句问不闻难。借生以况闻。今移闻难生者。若于生义有滞。则闻义亦壅也。若于生义通释。则闻旨亦释。此有三闻相对为六。前难生相。不能生法。既不生法。则法不可生。犹执定成前意也。中二难为自他难也。后二有无难也。寻此难相承蹑之。意由佛向解未生法。是无而见在假因缘故生。当知理不闻。假言故闻。琉离光承前言致难。今先难生体也。生若是常者。先张二闻也。言生相若常有漏。不应有生也。何以然耶。生既是常。法体无常。二理天乖。既云天乖。何体以常乃至无常之法耶。欲使有漏不从相生也。宝亮曰。上来既明生生等四句。于执相者。谓言有漏法外。别有一生相。来生有漏法起故。琉璃光今者作难。今佛会通。若论理而言正是法起时名生法。无时名灭。无别有生相。来生法。其难意既尔。下据事来作三关难。一难开两关。便成六重。就一关中。先定后结难。定初关。言有漏法若有生者。为是常故。能生是无常。故能生下。即结难言。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则无有生。若别有一生相。是常而生法者。则所生之法。则无有生。若生若别有一生相。是常而生法者。则所生之法。亦应从生相皆常也。而今现见有漏法。念念无常。得如此法。不为无常生相之所生。则有漏之法无生相。是以言有漏之法。则无有生也。智秀曰。初二句作常无常难。欲使常则寂然不动。无功用力故。岂能生法耶。无常则体不自立。力不及。法亦不能生他也。次二句作自生生他难。初明生之为法理不自生也。若生他为生。无漏涅槃。不即是生相。便是于生为他。何故不能生此他耶。而必不能。故知生相生他为生。义则不然。次复二句就本有本无为难。若生已有之法。则不假更生。若生无法使有则应能使虚空成有也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则无有生案。道生曰。横起故有生。生若常者。则不得生于有漏。有漏无生。何由起耶。僧亮曰。第一句以本无今有为生也。若有漏无生。则非有漏。有漏横起是名为生。无漏不横。故非生也。无常之性。生时即灭即灭之生。不能生物。则有漏无生。无生即常。亦非有漏也。宝亮曰。若法不为生相所生。则有漏之法。无生相。若无生相。则非有漏生若无常则有漏是常案。道生曰。虽得生有漏。而无常在。生不在有漏。故有漏常也。僧亮曰。第二句也。宝亮曰。若不为三相所相。则有漏之法。理应是常也世尊若生能自生生无自性案。这生曰。若变成所生。则无复自性也。僧亮曰第三句生无自性者。自生则一体有二也。一谓能生。二谓受生。受则非能。能则非受。失其性也。宝亮曰。亦应先定难也。应云为是自性。能生于法。为是因缘。故能生耶。今阙此定也若能生他以何因缘不生无漏案。道生曰。第四句也。无漏于有漏为他。若有生他之能。亦应有能。生无漏之能也。僧宗曰。十地无漏。非不发始从缘。当不据此为言也。乃是神明妙体者耳。此妙体绝于有无。不从因生。岂非知善耶世尊若未生时有生者云何于今乃名为生案。道生曰。早应名生。今何脱耶。僧亮曰。第五句也若未生时有法。有法则名为生。云何于今乃名为生耶。僧宗曰。此难使法不从生相生也。宝亮曰。亦应先定也。此初关谓。若先已得生名者。何故后时方名生耶若未生时无生者何故不说虚空为生案。道生曰。虚空亦本无也。僧亮曰。第六句也未生是无法。虚空亦是无。若生于无者。何故不说虚空为生耶。宝亮曰。若有为法。本傍无相及力者。彼起此亦起。彼灭此亦灭正得俱时而已。云何能生于法。若俱无相及力者而得生有为法。何故不说虚空为生耶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不生生不可说案。道生曰。答第六句也。僧亮曰。先答第六句也。生是假名。不可定说也。不生是无而生能生无。亦不可定说也。僧宗曰。先答第六难也。不生即虚空。欲令虚空生者。不可说也。宝亮曰。后关七种章门。下自次第释也。初六句。悉作不定答。后一句明因缘故得生也。不生生不可说者。第一句明无定不生性。亦无定生性。云何可定说耶生生亦不可说案。道生曰。答第五句也。僧亮曰。第五句也。生是已有。已有更生。亦不可定说也。僧宗曰。次答第五难。不可说生已生之法。则有重生之过也。宝亮曰。亦无一定生之性。故不可说也生不生亦不可说案。道生曰。对明第六门也。僧亮曰。上二句说生法有无也。此说生相能生有无也。不生是无而生能生无。故不可定也。僧宗曰。人情展转生疑。若无已生故来生者。便是生于不可生者耶。今言亦不可如此说也。宝亮曰。亦无定生定不生之性。故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案。道生曰。对明第五问。僧亮曰。若不生死者。亦不可定也。僧宗曰。逆取其意也。惑者复谓若如上答。便是可生者自生。不可生者自不生。今言亦不可作此说也。宝亮曰。亦无定不生。定不生故。言以修道故不可定生亦不可说案。道生曰。复有生不生。今离之。亦不可也。僧亮曰。离法之外。别有生相者。亦不可定说也。僧宗曰。不复遣惑。此别遣生体耳。借生遣不生。岂有生之可得耶。宝亮曰。前四句。遣一执。不可谓有定性。今第五第六两句。直遣生相。不可谓离法之外。别有一生相者也不生亦不可说案。道生曰。前已离生。今离不生也。僧亮曰。若法无生相。亦不可定说也。此六句。通答后二句也。僧宗曰。生本对不生。生既不可得。岂有不生而可得耶。宝亮曰。亦不可定说法外。若无别生之相。便使法体。不复得生也有因缘故亦可得说案。僧宗曰。因缘谓与他为他。因虽不自生。而有生他之义。答第四第三问也。生是生他。不生无漏。后更别答也。僧宗曰。遣之稍精。转入第一义谛时。情迷闷故。说有因缘也。宝亮曰。上六句明不定。此第七句。明缘合故生。不合则不生也云何不生生不可说(至)何以故以其生故案。道生曰。释答二问七句也。既云不生。而言其生。是则不生为生也。僧亮曰。生名起。不生则无起。若名为生者。是则起。无起为起。何可说耶。僧宗曰。重释所以也。云何一向都无。而忽然得生。故知有可生之理也。宝亮曰。不生者。今生云何定说。生者。生耶。不生者定不生耶云何生生不可说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亦不可说案。道生曰。生若先生。今则不应复生也。僧亮曰。生生故生者。先定生生之名。谓以生生故。生生也。生故不生者。故前生也。不生后生也。以前生生故。后生不生也。僧宗曰。难者。欲使已有法。在未来及在时生也。今言生故不生者。未来不生也。生生故生者。现在有生也宝亮曰。生生故生者。此一句先立位也。凡夫生生相续。故名作生。亦无一定性也。下云生故不生者。形得故得名。何处有一定生之性也云何生不生不可说(至)生不自生故不可说案。僧亮曰。生即名为生者。先定生名也。生生不自生者。必生可生法。不生不生法也。僧宗曰。未生之无。不同菟角。故云生即名为生也。宝亮曰。正以因缘和合。便名为生。因缘不会。便名不生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说(至)何以故以修道得故案。僧亮曰。涅槃不生。故不可说者。以可学得。故名生也。僧宗曰。不生之法不过涅槃。尚以修道故得。岂谓不生都不生耶。宝亮曰。万善具则得涅槃。岂可定说耶云何生亦不可说以生无故案。僧亮曰。果法虽有。而生无也。僧宗曰。上四句答难。遣执已毕。今直遣生体也。宝亮曰。偏遣生相也云何不生不可说以有得故案。僧亮曰。有得即有作。有作即是生也。僧宗曰。若必有不生可说。则永无生也。宝亮曰。有为则生。云何定说耶云何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至)以是义故亦可得说案。僧亮曰。为生作因者。无明至有。是十法为生作因。是生他不自生之义也。僧宗曰。世谛道中。为生作因也。宝亮曰。若前十因谢。次生法起。即名作生。故得说为生善男子汝今莫入甚深空定何以故大众钝故案。僧亮曰。甚深空定者。求法定相。则空是深也。僧宗曰。遮其前意。故言莫入空定也。宝亮曰。上来所说。寄有以谈理。更试之言莫谓据此而说善男子有为之法生亦是常以无常生亦无常案。道生曰。答常无常问也。有为相续而常。故云生亦常也。僧亮曰。答初二句也。有为之称也。论其生灭有为之法。从而起生也。相续故住也。变故异也。减故坏也。四相一时现在法起是有应常以起时。有住以生续减为住无常故生无常也。僧宗曰。非一向常。亦一向无常。以常无常故。得生法耳。生生相续。故言常也。宝亮曰。法外无别生相。但当生分其位不改。亦得言常。以住来隔故。便名无常也。四相当分位。义皆然也住亦是常以生生故住亦无常案。僧亮曰。住亦是有。有亦应常。以先后二生故。住亦无常也。僧宗曰。此住为生来。生其体故。不得恒住。所以无常也异亦是常以法无常异亦无常案。僧亮曰。以变法名异。法无常故。异亦应尔也。僧宗曰。亦应类前句云。异亦是常。以坏无常。异亦无常也。此互其文耳。今举法者。尔所生能生。同是有为也。又其前云。生若无常。则有漏是常。就言中相关。故此一句。明法亦是无常也坏亦是常以本无今有故(至)能断灭故故名无常案。僧亮曰。法在终灭。始终体满。得受有名。此之有者。本无今有。故无常也。僧宗曰。本无今有之性。其义不常。以是坏故。坏亦无常也善男子有漏之法未生之时(至)父母和合则便有生案。僧亮曰。未生时。已有生性者。作恶是横。必招横果。未生之已有生理。善性不横。不招横果。无漏无生理也。答上无漏不生句也。僧宗曰。上言何以不生灭谛无漏。今明灭谛不可为相所生。乃可了因所感耳。宝亮曰。通释第三句以下四句难也尔时琉离光菩萨(至)复欲咨禀唯垂听许案。僧亮曰。领解并为无畏菩萨问也尔时世尊告无畏菩萨(至)利智捷疾闻则能解案。宝亮曰。问有二意。一问何业生净国。二问彼诸菩萨何业。而得是大威德耶尔时世尊即说偈言(至)诸佛秘密藏则生不动国案。僧亮曰。满月世尊。所以不于彼答者。事现于此八万四千。一闻而悟。云问不持释。而自解也。彼土菩萨。愧其愚钝。必愿生净国琉璃光所以问也。宝亮曰。凡二十一行偈。明修十善离十恶。故生彼国。先答第一问尔时无畏菩萨摩诃萨(至)所造业缘得生彼国案。僧亮曰。领解是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至)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案。僧亮曰。自既未悟。因请法之次。为众重请也。僧宗曰。无畏更申德王之问。以请答也。宝亮曰。所以请佛答德王前至不至等问者。即是遣无畏后问也。义现于下也尔时世尊即告光明遍照(至)何因缘故未至不至案。宝亮曰。下文次第释也善男子夫不至者是大涅槃(至)烦恼因缘故名至至案。僧亮曰。钝根之流。才非一往。重须解释也。上以到不到。譬闻不闻。今先释譬也善男子闻所不闻亦复如是(至)以是义故名不闻闻案。僧亮曰。既以释譬。还合闻等四句也。此四于六难中。答初难。兼答第二第三第四难也。不闻闻者。释第二难。因涅槃经闻所不闻。释第三第四难。名字可闻。释第五第六难。非有为故。至不说故。三法非音声。不可闻。般若绝众相。不可有无说也。法身无定形。不可以天人见也。故涅槃不可说也。得闻名故者。虽复身智无定称。四名不可说异。常乐之名可闻也。宝亮曰。释义既竟。所以复举闻闻等句。以结之者。为与后说之本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至)云何说言常乐我净案。僧亮曰。第一难。若断烦恼得者。则应无常也。僧宗曰。乘声有此难也。凡有六难。此第一举本无今有为征也。宝亮曰。若是本无而今有者。云得得称常耶复次世尊凡因庄严(至)成就涅槃因缘故名无常案。僧亮曰。第二难。因庄严得者。亦是无常也。宝亮曰。凡世间因庄严而成。若使涅槃亦因万行以庄严者。云何而得称常也复次世尊有名无常(至)以是义故名为无常案。僧亮曰。第三难。若是可得者。则是无常也。宝亮曰。凡有法者皆是无常。佛昔云。三乘圣人。若有涅槃。以此义故。应是无常也复次世尊可见之法(至)则得断除一切烦恼案。僧亮曰。第四难。可见故。则无常也。宝亮曰。若见涅槃。而断烦恼者。不容是常也复次世尊譬如虚空(至)若不如是云何名常案。僧亮曰。第五难。不共有故。则无常也。僧宗曰。既不平等。云何言常。宝亮曰。若是常者。应如虚空。而有得不得。故不应常也譬如有人恭敬供养(至)如其无者云何可说案。僧亮曰。第六难。有名故无常也。僧宗曰。不免名故。故知无常。宝亮曰。若有常乐我净之异者。亦不得。称常也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至)非本无今有是故为常案。僧亮曰。答第一难。涅槃非本有者。涅槃以性灭为因。身智以相续灭为因。因非本无。果非本有也。有为因是无常。果亦无常。无为因常。果亦常也。诸佛所师法也。法常故。诸佛常也。僧宗曰。前有六难。今但答四。余后二难。粗故不答也。此答初难云。涅槃非本无今有也。宝亮曰。非本无今有者。所谓生死依如来藏也。故一家义云。神明是虑知之性。但于缘中迷。故起生死。若理缘解发。则伪灭真存。有万德之用者也善男子如闇室中井(至)不应说言本无今有案。宝亮曰。无明覆故不见。非本无今有明矣善男子汝言因庄严故(至)以自庄严然后乃见案。僧亮曰。答第二难也。无烦恼处。是真涅槃。此处寂灭。不可庄严。汝自庄严求耳。非庄严涅槃也。宝亮曰。除障故真显。判非惑尽之时方有真生也善男子譬如地下有八味水(至)则便得之涅槃亦尔案。僧亮曰。答第三难也。宝亮曰。地下之水。人不知故。谓之为无。穿掘必见。岂谓始有。涅槃真体。修善了出。非生因所造。岂无常耶譬如盲人不见日月(至)先自有之非适今也案。僧亮白。答四难也。宝亮曰。致涅槃之名。理有二途。一就二用立称。二就体相为字。此乃据体为论也。就真而辩用者。其万德亦常也善男子如人有罪系之囹圄(至)妻子眷属涅槃亦尔案。僧亮曰。答第五难也。宝亮曰。第五一难。虽引三譬。今此一答。亦总释矣。如彼世人。若恭谨则常安。而行违则触网也。而父母常自本有。但众生生死颠倒。岂涅槃始有耶善男子汝言因缘故(至)乃得名为大涅槃因案。僧亮曰。既已别答。更追释涅槃因。是了因非作因。故常也。宝亮曰。更举第二问重释也。向云非庄严所成。今云从了因而现。不从生因生也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至)此是涅槃此是大涅槃案。僧亮曰。修经见空。会通二谛。得成六度。此是檀。此是波罗蜜者。见第一义。则见世谛也。宝亮曰。德王因此解释。更作两问。一谓。云何六度。名波罗蜜。而有不得名者。二问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也善男子云何是施非波罗蜜(至)如杂华经中广说案。僧亮曰。于相中有檀非檀不说空也。乃不见施者受者也。宝亮曰。正答初问也。夫行门之体。必应忘怀。若见有行之可行。便成分别。是以菩萨。用心得所。故不见有能施所施。不见有行之可行。而能大施。修因取果。不乖中道。若如此者。即谓波罗蜜也。所以尔者。正由菩萨忘三达诸法虚假。不见有施者受者。一无性相。若无此空解。则不得称波罗蜜也。故经言。见有乞者。然后乃施。是而非波罗蜜也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六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七 辨护法等四种罪人不定义 论阐提断善根义 广辩诸佛非天非非天等事 辨三漏义 辨七漏义  德王品之第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至)是名不闻而闻案。僧亮曰。上说有为作因无常。涅槃从了因得则常。若尔者。十二部经。皆是涅槃了因。即是经也。文深义奥。非二乘所闻也。声闻缘觉经中。无阐提有佛性。所以重说此事者。欲发德王问也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至)何故名为一阐提耶案。僧亮曰。德王以二难。初以佛性一难。成前第五涅槃不定之义。若佛性是善。应遮地狱及阐提也。性若常者。应遮令不无常也。僧宗曰。此问之生。由前而来。前六难。初句令本无今有。如来已释此义。明非是始有。言佛性之理。万化之表。生死之外。其旨已彰。其令承本有之言。便谓与阴为一。阴既无常。使性亦无常。此中有八句。前三句难使不得已有。若有则应见用。无则金刚谢时方有。还复成本无今有。若本无今有。便是无常也。下五句不定难。大意皆欲佛果是无常。成前六句无常难也。寻不定难之来由。前佛答高贵。明不定之理。今难言。若以不定使不问。可得闻者。便应还生也。初难言。若有佛性。则应有用。便应遮地狱。而令四禁五逆之人。不免恶道。当知身中非是本有。若非本有。则无常也。第二难言。若身有性。此性既常。便应有常乐之用。何故复言。无常乐我耶。若无常我。则身中不得有性也。第三难言。阐提断善。而佛性既云已有。便应为阐提所断。若汝言虽有。不可断者。复不得言无常乐我。若言即时未有。则是本无之义。又且若有性。不可令断者。即阐提之义。不定反覆致难也。犯四重名不定者。先就邪定中。四种人是不定。故无常也。第二就正定聚中。二乘人是不定。故无常也。第三就如来明不定。第四就涅槃明不定。第五总举一切法通因果。皆为不定。下至阐提。上至诸佛。阐提穷恶之原。以其不定。得成佛者。如来是尽善之极。亦以不定之义。还为生死。虽有五句。意在难果也。宝亮曰。德王第二问。后卷方答。何故尔。向答初问后言。犯重禁人。及一阐提。尽有佛性。今于此经。而得闻之。德王今因斯语。复更作二难。佛正得先遣此义。故来假答向大小涅槃之相也。后二难中。初难有五关。若使犯重及一阐提等有佛性者。佛性是善。何故堕于地狱。第二关言。若使是等。必有佛性。不应言无有常乐我净。第三关言。若断善根。名一阐提。佛性是善。何故不断。第四关言。若佛性果断。复云何言是常乐我净。第五关言。若佛性不断。则不应得受一阐提名也。虽有此五关。皆展转相成。共结一难。智秀曰。由佛答前难云。涅槃非本无今有。体非闻法。此第三翻。更复设难执阐提无性。及以不定。使涅槃体。还成本无今有。便是无常可闻之法也。初三句为难虽异。意正欲令佛性非是本有。涅槃应是本无今有。不得非是闻法。后五句作不定难责。使诸法皆悉不定。涅槃既尔。应还为无常成闻法也世尊犯四重禁名为不定(至)一阐提等当得涅槃案。僧亮曰。第二难阐提不应成佛。何者。四人是邪定。若邪定不定。正定亦应不定。若不定者。涅槃则非常。若有常乐。则阐提不应成佛也。宝亮曰。此下作不定难。且前并列不定之事。然后结难。若阐提不定。后还成佛者。万法皆然。涅槃既是万法之数。亦应不定。还可作生死。法瑶曰。若更是不定。当知无有常乐也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至)吾当为汝分别演说案。宝亮曰。将欲答难。先赞其得理兼识之也善男子一阐提者亦不决定(至)以不决定是故能得案。僧亮曰。先答后问也。僧宗曰。就答中先答第四。其前引四种邪定为难。令且举阐提。后更历四人出也。次答第三。义势兼答第一第二。下答二乘竟。未答第五。先答涅槃第六句也。初句实如汝语。正以不定故得佛。但法不可一类。欲使涅槃亦是不定。何以故尔。夫法有有同异。若是有为。则备三种。以其体无常故。是相续假。以其无自性故。有一时因成假也。相待得称故。有相待假。答涅槃唯可名中相待耳。以如此义故。亦义称不定。以其是常。免二假之相。故可为实不定也。僧亮曰。未是正答。且略举第二问。以虚众人之心。令体万法无定相也。智秀曰。所以别答前问难者。欲明阐提成佛。知所断之善。非是佛性。为成答前三难义耳。此第一先举第四难。第四事偏别答第四难者。欲明阐提后得成佛。故知因中所断之善。非是佛性。为成答前三难义耳如汝所言佛性不断(至)非有漏非无漏是故不断案。僧亮曰。答第三也。从理名内。不从理名外。内外皆是性。不可断也。僧宗曰。此下答前三中第三句。其前难意。欲阐提善根既断。性亦应断。今答言。善有二种。内之与外。意业善为内。身口业善为外。佛性非内外。故非无常也。阐提佛性。既是当有。非为已有。岂可责令遮地狱。既言当有。岂得有常乐我净义。势可得兼当第一第二难也。复有二种。更广明佛性不同此也。此言无漏。是因地无漏也。非常者。佛性不同三心灭处。及三无为常也。若断已得名阐提者。言起作之善是可断。后复还得故。以断起作之善。故称阐提。佛性理常。性相恒尔。岂可断耶。宝亮曰。正举第一问来答我上言。譬提有佛性。唯有正因性。本不论有缘因。何故作此之难。而令断生已得善故。受阐提名也。善有二种。一内二外者。若意地所生善名内。从身口所生善为外。正因之性。非此内外善摄。故不断也。漏有漏者。若狭相所起之善名有漏。若于缘中称境解。不与惑俱。名之无漏。明正因性亦非此二善。是故不断也。常无常者。昔于灭谛中善名常。从缘中所起者。名无常。正因性亦非常善无常善。所以不断也。而正因佛性若可断。则应同上所列善。而今不然。故知不断。正断缘中所生善故。得一阐提名也复有二种一者常(至)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案。僧亮曰。正因是常。缘因是无常也若是断者则应还得(至)若断已得名一阐提案。僧亮曰。明起作法力相倾夺。起邪见断善根入地狱。起正见则断阐提遮地狱。佛性非起作。不能遮地狱无常。及阐提通答前三难也犯四重者亦是不定(至)见一切法是无常相案。僧亮曰。犯四重者。更称后难答也。宝亮曰。此下答第二问。明阐提虽当时断善根。后若善根发时。其必成佛。无有中间停者。若是定者。云何成佛耶。涅槃乃可是万法之数。其体用是定故。不得同生死虚伪也。真体不动。迹无定相。先说十譬。明万法是虚。后广明化物也善男子亦有定相(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案。僧亮曰。谓涅槃者。对二十五有。故为定也善男子如来今于拘尸城(至)如来涅槃亦复如是案。僧亮曰。涅槃有大小。亦多义。今唯大涅槃。常乐我净四义是定。余义皆不定也。如有为法。无常苦定。余义不定也。二端不可烧者。明其应二身不可灭也。宝亮曰。此下乃至非说非非说。当知如来之身。非如来。非不如来。是故如来不定善男子当知如来亦复不定(至)以是义故如来不定案。僧亮曰。前非天一句。四种天明如来并非也。从非人以下。先列竟。后次第释也善男子何故如来不名世天(至)是故如来亦非非定案。僧亮曰。说众生相者。自言我是人中师子。诸法各各别异相者。如眼不见香。耳不睹色。诸佛不尔也。唯有一相者。可以法身为目。不可以六根分别也。金刚身品云。除一法相。不可以人天一相而名也。如来法界者。如来法性也。久已远离诸相者。上明三十二相。下明如来久离此事也。善知诸相者。随众生应见诸相。善知应之也。虚空相故者。空无分别。如来不尔如来非有漏何以故(至)如来永断是故非漏案。僧宗曰。此下释非漏。先总明非三漏。从三漏后起七漏。二是漏。五是助漏因缘。其或有从治道制名。或从因受称。将说起见故。先明疑心。此是见之所由也。又一释。生六种见者。此正见见漏。体无别有。思惟漏。义克可知。宝亮曰。诸佛所以能如此乘迹体尽。无一切漏。具一切德。故有所运。为绝人天之境。而凡夫具诸漏故。故无此神德。下去因即广明凡夫起漏之过患。若寻其漏。原不出见谛思惟。两漏为本。正有此两漏。能广生诸漏。今一方明漏。大分七种。若离三漏为七。亦终不离见谛思惟。七漏者。第一见谛漏。第二思惟漏。第三根漏。第四离漏。第五亲近漏。第六受漏。第七念漏。下去次第。解此七门。述其过患。行人若当依此大涅槃作观解。其漏即灭。常升无为也。智秀曰。此下明七漏中。始举三漏。正出见谛思惟。为正漏体。次出疑见。是别显见谛漏也复次一切凡夫不见有漏(至)常修圣行是故无漏案。僧亮曰。下释七漏也。有漏见漏是实漏。余五是漏因说也。于有漏中。分为见漏。从疑生故。先明也。以凡夫不见有漏过故也。僧宗曰。前二为章门。言我见我者。是假我。而见为实我。亦可佛地是真我。而计为麻麦我也。我见无我者。佛实是我。计为无我也。无我计我者。于生死常计我也。生六种见。决定有我者。起身见也。无我者断见也。无我见我者。如眠是无我。见于净色也。我见我者。以定力。见未来相续不断。我见无我者。若以捉四阴为我。见色为非我。可举一我自释无在也。我作受知。此三句为一。此用为小异不出身见也。若不尔。前决定为章门。后分我作知。更为三句也。宝亮曰。此下正出漏体。明此七漏皆不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托涅瓦必须在最开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