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西游账号找回细节号是什么意思

关于底子号的细节问题求解答!【大话西游2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8,363贴子:
关于底子号的细节问题求解答!
想买个底子号,今天忽然听朋友说第一修正男魔第二修正是女模,比第一修正是女模第二修正是男模的号值钱是吗?相差的金额很大吗?!!底子号我一直认为孩子第一位!天赋第二!功绩第三!坐骑第四!可以这样理解吗?求解答谢谢!
一款游戏,一生朋友!兄弟组队共闯「大话西游2」周年庆典,神兽,鎏金宝鉴,神兵等你赢!周年庆典,大话欢庆!登陆「大话西游2」,海量福利上线得,珍稀道具天天有!
要求不高无所谓,要求很高等级是第一位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预告    中国历史上有哪两块石头最有名?    “一日迸裂,产一石卵,因见风,化一石猴”,迸裂声音到底有多大?    石猴出世惊动天庭,玉帝为什么会批示“下方之物,不足为异”?    道祖是老子,为什么玉帝拥有天庭?如来的说“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是真的吗?一个人的成功要素是什么呢?    神仙不得不向人类妥协,论玉帝的上位,老君的下台,看粉丝的力量。    老子容易吗?由大佬做到小三,最后甚至连小三的位置都保不住,而沦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专攻炼丹,这是因为什么?    老君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石猴是天地所生,但是有一个问题他始终没有搞明白,就是“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学成归来的结果是官封弼马温,一番争斗的结果是徒有虚名,功成名就的结果是身押五指山。为什么会这样?    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山大王有压寨夫人,官宦人家有三妻四妾,花果山三百年,美猴王为什么没有娶妻生子?三百年的单身生活他是怎么走过来的?古代圣人对待女人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孙悟空的人生经历,经历了哪几大变化。    ......    更多问题,一一解答。    请关注,西游记,那些你未曾注意到的细节,一部你未曾读到的西游史。    给你一部前所未有的西游笔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第一回:我是谁      这个世界上有两块石头最有名,一块是“贾(假)宝玉”,一块是“孙大圣”。    这两块石头,一块抑郁,一块疯狂;一块在大荒山无稽崖,一块于傲来国花果山;一块被弃在大荒山山青埂峰下,一块居于花果山正当顶上;一块生在女儿群里,长在女人堆中,阴柔,一块生于鬼怪年代,在群魔中乱舞,刚强;一块是红楼梦中人,一块是西游记中猴;一块在《红楼梦》里,一块在《西游记》中。    《红楼梦》和《西游记》都从石头说起,《红楼梦》里是抑郁的石头,《西游记》是疯狂的石头,其实说来吴承恩的《西游记》反倒更像“石头记”。但是疯狂之后终归抑郁,抑郁久了也必将疯狂。    《西游记》一开始就说:“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这是中国最早对宇宙起源的解释。具体的说法是:    初,“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2    这是什么?鸡子里的宇宙。盘古开天辟地的结果是什么呢?自我牺牲。    昔盘古氏之死也,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口发髭3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骨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4    但是盘古的这个开天辟地工程是有工程质量问题的。因为不久后,天塌陷了。当时的情况是“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天地出现洞裂,眼看天就要塌了,地就要承载不了了,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了。这个时候站出来的不是美国人。在二十一世纪好莱坞电影中充当英雄拯救世界的美国人,这个时候还正拿着芦苇杆到处找食蚂蚁吃呢!面对天地塌陷、世界末日,一个中国女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如此才“苍天补,四极正”,天地重归于好,避免了天翻地覆的事情发生。这个女子就是女娲氏。    女娲的贡献主要有四。第一,补天;第二,造人;第三,建立婚配制度;第四,制作音乐。这四项工作是一脉相承,补天是搞好生存环境,这是基础,如此才有了一个美好的世界;造人的目的是为了让世界充满生机,但是造人的这个事情,屈原有不同意见,屈原在《天问》中有一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就是人的身体是女娲造的,但是女娲自己的身体又是谁造的呢?我只能揣着糊涂装明白,老和尚打哑语“不可说,不可说”;婚配的目的是形成夫妻制,避免群婚,乱婚的混乱男女关系,这是家庭基础,而家庭又是社会的基础,这点是让世界充满爱,把集体责任划归为主体责任,避免第三者插足。《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如果你连父亲都不知道是谁,那么过错又如何追究呢。所以首先有家庭,才有礼,才有孝,才有孔子所谓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治国之道。所以女娲的婚配制度,为孔子的仁、孝、礼、德提供了基础,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明;制作音乐的目的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陶冶情操,过上高雅的生活。这就是后来周公、孔子礼乐制度的基础。    女娲补天,原本计划用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结果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了一块,遗弃在山脚下。这块石头因为没有参与补天计划,就心生抑郁,觉得自己没用,“众石头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整天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正当石头每日雨泪俱下,哀号不止的时候。来了一僧一道,生得骨骼不凡。说笑间就到了峰下,行走间就坐在了石头边上。然后干吗呢?高谈阔论,谈笑风生。虽说出家人看破红尘,但这二位却独不谈经,更不论道,只说那海外玄幻之事,道那人间荣华富贵,真是恋恋红尘。听的石头是动了凡心,想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但是人间那里是只有荣华富贵,“城头变换大王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才是现实。“红尘中确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持......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来终是梦一场,万镜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但是石头只想荣华富贵,那里听的进去。再三恳求,二位仙人知不可强求,遂念动咒语,施展幻术,瞬间将大石变作美玉,又缩成扇坠大小的玉佩,可带可拿。但是这块玉还不够完美,形体倒是可以,只是缺少内涵,还需要再包装包装,然后又在上面写上字迹,使人一见就知道是非凡之物。这样才将这美玉放于袖中,飘然而去。于是女娲补天未用之石便被这二位带入红尘。    红尘滚滚,因缘不断。恰好有一段风流公案叫作“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赤瑕宫神瑛侍者因为每天用甘露浇灌一颗绛珠草,而这颗绛珠草得了仙体,成了绛珠仙子,而衍生了一段世间奇缘。因为“大半分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神瑛侍者欲投胎人间,绛珠仙子也要投胎人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伟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不用说,绛珠仙子就是林黛玉“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神瑛侍者就是贾宝玉“脸似桃瓣,眼若秋波”。这块补天未用之石就是贾宝玉出生时口中所含的那块“通灵宝玉”,故叫做贾宝玉。    这两个人一见面,是黛玉吃一大惊,宝玉砰然心动,天上掉下神仙似的妹妹。黛玉心想:“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这便是《红楼梦》中的石头:“无材补天,幻形于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说来也巧,《西游记》一开始说“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而《红楼梦》中将这块补天未用之石带入红尘的一僧一道,恰好就叫茫茫和渺渺。是巧合还是有意,不得而知。    
  天上不光掉下个林妹妹;天上也掉下了个孙悟空。    相比“补天未用之石”,“孙悟空”的出场可就“漂亮”多了,“阔气”多了,孙悟空是自己干。    世界经盘古开辟、女娲补天、三皇5治世、五帝6定伦之后,遂分为四大洲:东、南、西、北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在这东胜神洲海外傲来国有座花果山,真是个好山。第一,风水好:“势镇汪洋,威宁瑶海”;第二,环境好:丹崖上,彩凤双鸣;峭壁前,麒麟独卧;峰头上,锦鸡鸣叫;石窟中,神龙出没;奇花不谢,翠柏长青;第三,成形早:与盘古同生,“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第四,根脉好:这山是什么山呢?“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真是个好山,好山。    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主角,与一块在山顶上千万年一动不动的石头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石猴的出生也是一样的。“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这都是托,都是辅助性描写,都只是为增加神秘感。什么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它就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它就有两丈四尺周长,这些都不是关键要素,都是扰乱视听,迷惑众人。关键是人家肚子里有货──“内育仙胞”,也就是说是块“活化石”,这才是关键要素。为什么天下那么多块石头怎么偏偏就只有一个孙悟空,这就是原因。不是每块石头都能成为孙悟空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王宝强的。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有两把刷子,第二把刷子就是人家的成长环境好。这是外因,位置好。石头在哪呢?那山正当顶上,“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每日俱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所以多晒晒太阳,多曝曝光是好事。老百姓都知道,什么东西发霉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见见光,拿到太阳底下晒晒。预防发霉的方法也一样,多见光,所以见光总是有好处的,而且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不要总遮着捂着。如果这块石头不处于这个环境下,那么即便是内育仙胞,结果是什么,我们很难确定。    “受天真地秀,感日月精华”这当然是乐观的说法,悲观的说法叫做“暴露于烈日之下,凛冽于寒风之中”,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理解,关键看你以怎样的一个态度去对待这个事情。    当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孙悟空这块顽石大概是一个柱形的石头,同时又不那么圆润,因为上面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任何事情的成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石头也是“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或许只有甘于寂寞,才能有所作为。但是沉默不是目的,只是方式,关键是要能在沉默中爆发,这才是沉默的力量──叫做蓄势待发。“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就是这个事。不是为沉默而沉默,而是为爆发而沉默,所以有时候要能沉下心来做事情。这就是沉默的真谛。    “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大小。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孙悟空的一出世首先就受到了玉帝的关注,虽然他这个时候还是无名氏,不叫孙悟空,但是还是“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为什么会惊动玉帝呢?央视版“西游记”说是“迸裂”声音太大,天庭晃动。但我不这么认为,《西游记》也不这么说。迸裂的声音到底有多大,我们无法确认,只能做个人猜测,我的猜测是不但不大,反而很小。大概就和阿Q捉的虱子声音差不多吧,也只是“劈”的一声。说是阿Q有一年春天,醉醺醺的走在街上,看见王胡赤着胳膊在墙角捉虱子,就觉得自己身上也疡起来了。但是也不知道是因为衣服新洗呢还是因为粗心,想捉一个大的,却最后只找了一个中的,放在嘴里狠命一咬,也只是“劈”的一声,远不如王胡的“毕毕剥剥”响。所以石头的破裂我猜测也应该是阿Q氏的,“劈”的裂开了。就像瓜熟蒂落,自然破裂。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对“迸”的解释是“涌出,喷射”,然后又举了一个例子,“杜甫《杜鹃》诗:‘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可见这个喷射的力度不会很大,肯定不如央视那么艺术夸张。然后词典又做了一个解释,“迸裂,破碎”,所以猜测的结果是有喷射状,也有声音,但不会大到以至于天庭晃动。因为如果真是这样子,这力量要比“小男孩”和“胖子”大多了。当然,我们不必纠缠这么多,因为《西游记》就不是这么讲的,跟“迸裂”没关系。《西游记》的说法是什么呢?说是石猴一出生,便就“学爬学走,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而当时玉帝正在灵霄宝殿,“聚集仙卿”,干什么呢?可能就是召开内部会议或者干什么的。突然“见有金光焰焰”,不知道怎么回事。马上让千里眼、顺风耳察看,调查结果是花果山产一石猴“眼运金光,射冲斗府”。所以引起惊动玉帝的原因是“光”,而不是“声”,跟“迸裂”没关系,是因为“眼运金光,射冲斗府”。“斗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宫。“斗”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斗府”就是二十八宿的府邸,这里就是指天宫。
  但是虽然惊动了玉帝,玉帝却没当回事,“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玉帝的这个指示有三层含义:第一,说明来历──天地所生;第二,指明地位──下方之物;第三,说明立场──不足为异。不足为异什么意思呢?甚至可以理解为就是不足为患的意思,够不成威胁的意思。整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是一个下方之物,反不了天,成不了气候,构不成威胁,不用担心,不用剿灭,任其自生自灭。也正是这样一个批示给石猴留了一条生路,也说明玉帝是允许多元化发展的,也是想构建和谐社会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玉帝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谁能想到若干年后,这只猴子他“老鼠身上别杆枪,起了打猫的心”,还真反了天了。玉帝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当年“不足为异”的“下方之物”却要在百年后夺他的皇位,抢他的江山,干起了反革命,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要让玉帝搬家。    为什么玉帝会做这样的指示呢?四点原因。    第一,石猴的一个小动作让玉帝觉得这只猴子虽然有不平凡的本事,但终究却还是个“凡人”。是什么小动作让玉帝产生这样的想法呢?拜四方。拜四方是什么意思呢?《礼记∙曲礼下》说“天人祭天地,祭四方”。四方是什么呢?四方之神,所以拜四方就是一种礼仪,拜四方神。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臣服,和对天地的敬畏。猴子来到世间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拜四方,“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就是说这个“拜四方”是迫不及待的,学会爬走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拜了四方”。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猴子对这个世界是敬畏的。那么猴子到底是示弱呢、迷惑呢还是本色呢?到底是一种诈术呢还是真实呢?恐怕本色居多,真实为主。因为猴子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本事,也只还是只普通的猴子──“不足为异”。但是玉帝的问题就出在他没有弄明白人是会变的,有些人平凡,但却不甘于平凡;有些人不平凡,但却甘于平凡;而有些人恰恰是不平凡也甘于不平凡,石猴大概就是后一种。不能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何况玉帝自己也是一步步走上来的。有人说看人看什么呢?看他的小动作,就在闲聊之中就知道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在玉帝的眼里,孙悟空还停留在原始人,古人的时代,“猴子”到“人”,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还需要进化一段时间,不足为异。    第二,“金光将潜息矣”,石猴虽然“眼运金光,射冲斗府”,但是“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什么意思呢?就是吃了下方的水之后,没有金光了。所以玉帝就可以放心了──“不足为异”。如果这个金光一直持续不灭,或者石猴不拜四方,我们不知道石猴会有怎样的遭遇。    第三,习惯了,见惯了,见多不怪,可能下届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故而“不足为异”。    第四,玉帝权利大,地位高,这世上还有什么我管不了的,何况一个“下方之物”,所以“不足为异”。这点在后来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当第一次剿匪失败的时候,李天王请求增兵,玉帝的反应是“谅一妖猴,有多少本事?还要添兵。”当听说孙悟空要做“齐天大圣,如果不然,打上灵霄宝殿”,玉帝的态度是“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这说明什么?玉帝是相当自信的。但是说“即刻诛之”就能“即刻诛之”吗?反正玉帝在这个时候是相信的,杀只猴子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我这边一说那边就能脑袋提来。我们来看说这话是在什么情况下?战败的情况下。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玉帝还有这么大的口气,还这么自信,所以可见在石猴一出来的时候的,玉帝就更加不放在眼里了。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我不能杀的,我想杀就能杀。但是有些事情不管你相不相信,他都是事实。你不相信他也是这么回事,你相信他也是这么回事。但是我们会看到玉帝对这份权利是有保留的,要不然他不会留着孙悟空一直不杀。权利是什么?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一句话“权利是我们有权杀人时,我们却不。”我想这就是为权之道,为富之道,为人之道。    
  为什么玉帝会这么自信呢?因为他有资本,有这个实力。而且他的粉丝很强大,“玉米”们力量就足以把这群反动力量干掉了,甚至都不用他老人家出手。    玉帝是怎么上位做了天庭的最高领导人,坐上第一把交椅的?如来的说法是“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都是骗子,都是后来加上去的,都是附会的说法。实际上玉帝顺利上位的原因就是粉丝们的力量,“玉米”们的支持,可以说是篡夺皇位,颠覆政权。    孙悟空喊着“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口号,要打到一切的想做皇帝时候,他并不是先行者。实际上第一个干这事的就是玉帝。但是与孙大圣不同,孙先生是自己干,而玉帝不用动手,只是顺应民意,坐享其成,胜利的成果那都是粉丝们拼出来的。    当年老君和玉帝争权夺位,就是被“玉米”们干掉的。争斗的结果就是老君去炼丹,玉帝拥有天庭,所以老君也叫做老丹。而且炼了丹还要拿去给玉帝服食。    唐以前玉帝是不太有名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是到了宋代才阔气起来的。    唐朝的时候最“阔气”的是太上老君。唐朝皇帝姓李,为了扩充门面,提高地位,就在中国古代名人中找一个祖宗,找来找去就找到老子。为什么要找老子呢?第一,老子老,老子到底有多老?有人说活了两百多岁,有人说活了一百六十多岁,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资格老,孔子都曾经问学于他,释迦牟尼也是他指点的。什么意思呢?我们祖上可是教导过圣人的,那可是圣人的老师。第二,老子是道祖,神仙世界的最高领导人,也就是道教尊称的太上老君,所以人世间的最高领导人的祖宗当然也是神仙界的最高领导人。第三,老子就姓李,老子原名李耳,大家都姓李,五百年前是一家,总不至于找一个姓王的人做祖宗吧,对不上。所以这么一个人,认个祖宗不成问题,门当户对,体面也不荒唐。    但是这个祖宗是真祖宗吗?不是。唐朝的时候就有人跳出来说“你乱认祖宗”,结果是流放、斩首、处死。反正这话说不得。唐朝的研究结果是什么呢?李唐的李是北代李,李耳的李是陇西李,此“李”非彼“李”。那么这个研究结果到底是真的呢还是假的呢?真的。这个事情后来也被当代学者确认。但是有些真话是不能讲的,讲真话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时候讲这种真话的结果就是去“死”。所以,唐朝的政策就是“坚持以老君为神仙世界最高领导人的基本政策不动摇”。    所以不管是真是假,李家这个祖宗是认定了,皇帝的话一出那即便是错的也不能改,何况认祖宗这么大个事。既然李姓当家,老子的位置就要提一提,而道教又奉老子为祖师爷,所以道教就一度成为唐朝的国教而有了政府背景。得以空前发展。这个时候玉皇大帝才开始浮出水面,逐渐流行起来。    老君可能是道教位置最不稳定的神仙,也是最无奈的神仙。刚开始是大佬,后来被挤到第三的位置,再到后来甚至连“小三”的位子都保不住。一时间出现了许多来历不明的高级神仙,都称自己与老君的位置不相上下。    为什么?因为天下不姓李了,形势发生变化了,中国改姓赵了。“坚持老君为神仙世界最高领导人的基本政策”只坚持了三百年就动摇了。唐灭以后是五代,五代又归结于宋。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宋朝的时候,天下改姓赵了,不姓李。不是你李姓当家,而是我赵家的天下,那么李家的祖宗怎么还那么风光的排在三清的位置上继续统领三届呢!老君的位置自然就要降一降了。    这个时候,本来就混乱的神仙体系就更加混乱了。    道教最初尊老子为祖师,以《道德经》为经典。但是后来觉得老子一个人不够用,有点势单力薄,远不如佛教的三世佛气派。就请来了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扩展门面,结果这二位一来,就把老君由大佬的位置挤到了第三的位置。结果是元始天尊居中,为首席,坐第一把交椅,左右分别是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虽然老君仍然处在神系最高领导集团,但是已经屈尊第三把交椅。    这三位就是道教神系的最高领导团队──叫做“三清”,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观里供奉的三清形象,元始天尊居中,以二指捏一圆球,象征混沌未分之状,谓之“无极”。无极是什么呢?道教宇宙观,象征太元之先,万物之始,宇宙之初。类似于霍金“果核里的宇宙”,什么意思呢?就是宇宙起源于无极。跟霍金的观点如出一辙,不谋而合,但是比霍金早了千百年。左边灵宝天尊,双手拿一阴阳镜,谓之“太极”。右边太上老君,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谓之“两仪”。“无极”“太极”“两仪”分别比喻“洪元”“混元”“太初”,这三位就叙写了一部宇宙起源史。    元始天尊是谁呢?据传是盘古真人。《历代神仙通鉴》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后,并没有真死,只是蜕去躯壳,灵魂游于空中,一日见到太元圣女,就一见“钟情”,喜其贞洁,趁着圣女仰天呼吸的时候,化青光投入其口。出生就是元始天尊。那么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原始天尊排在老君前面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灵宝天尊排在老君前面就纯粹是道士们给抬上位的,有点来历不明。灵宝天尊原本只是个不起眼的小神。这位神仙是干吗的呢?东汉三国马融《广成讼》中说是“导区鬼,经神场,诏灵宝,名方相,驱疬疫,走蜮(音玉,一种藏在水里能暗中含沙射人的动物)祥。”就是一个驱邪赶鬼的小神。后来成为高级神仙,又进而成为道教神系的二号领导人,位置在老君之上,可以说是一步登天,纯粹是道士们硬给抬上位的。所以说神仙也需要依靠人才能上位。谁的力量最强大?人民的力量最强大,任何神的上位都是依靠人的力量。不管神仙子弟还是天王老子,都得靠人,要有粉丝,得人心者得天下。    这种依靠人力上位的神仙,在玉帝这里就体现的更加明显了。    
  到了宋朝,天下改姓赵以后,首先出来跟老君叫板的就是玉帝。为什么?有群众基础,腰杆子直了,说话有底气。倒不是老君不得人心,关键是宣传工作做的不够,没有粉丝,而玉帝就有忠实的粉丝──“玉米”。当然也不是玉帝主动出来跟老君叫板,而是粉丝们的自发行为。粉丝们首先就为自己的偶像抱不平,“玉帝做老二,谁敢做老大”。代表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宋真宗,一个是朱熹。    这两个真是铁杆粉丝,骨灰级信徒。    原本玉帝的地位并不是最高的。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的也只是官居四御之首,位置在三清之下。四御就是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紫薇中天北极太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祈。干什么工作呢?相当于丞相工作,参政、议政、辅政、辅佐三清,但不总揽大权。这里顺便说一下,玉帝不是上帝,这是两个概念,上帝在道教体系中指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就是中国式上帝。而且上帝也不是外来词,中国古代就有上帝。“帝”在殷商时期,只能用于称呼天神,而且就称为“上帝”或者“天帝”,所以“上帝”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就有的。人君只能称为“王”。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始称为“帝”,所以嬴政就自称为“始皇帝”。    虽然后来老君做了“小三”,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地位还是要比玉帝高的。    但是道教的这个说法马上犯了众怒,“唬谁呢!唬谁呢!玉帝要做老二,谁敢当老大”,“玉米”们马上站出来反对。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玉皇大帝怎么能位于三清之下呢!三清算什么东西!老君算什么东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地球人都知道,你唬谁呢?按照我们地球人的理解,地上皇帝最大,天上当然是玉帝最大,天上也不能有大过玉帝的,决不可能。俗话就有讲“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玉米”们开始“造反”,这场群众性的自发运动,在宋真宗和朱熹这里掀起了高潮。    宋真宗自导自演了一场玉帝下凡的戏,朱熹开口大骂,结果是神仙不得不向人类妥协。这就叫作人定胜天,人多力量大。    宋真宗演的什么戏呢?封建统治者惯用的计量,叫做“君权神授论”。古代帝王为了给自己的统治蒙上一层神话色彩,叫做“顺天意”,于是就制作一些神仙下凡托梦,托生之类的举动,谓之这是天意。什么意思呢?“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终究已注定”,天让你灭,你不得不灭;天让你亡,你不得不亡;天让你兴,你就不得不兴。江山来的如此容易,人民被骗的如此简单。李唐找了一个姓李的神仙,怎么着我大宋也得找一个姓赵的神仙,没有了怎么办呢?创造。反正都是骗人吗。公元1007年,宋真宗说他梦见神仙降临,预告有天书“大中祥符”下降。结果在承天门的屋顶上果然取下天书,上面说“赵氏当家,应有天下”,而且称颂宋真宗以至孝至道继承皇位,将使宋朝万岁、万岁、万万岁。当然能取到了,就是他让人放上去的,能取不到吗,取不到才怪呢。之后不断的有天书在全国各地从天而降,宋朝的天空下了场“天书雨”,结果用的全是汉子。这样戏剧性的举动,一演就是好几场,闹了很多次。可怜的人民群众就这样被骗了。宋真宗找的神仙是谁呢?就是玉皇大帝。    这是玉皇大帝的名称第一次完整的出现在人间。也正是这个时候,道教徒们才开始注意到原来还有这么一号神仙躲在这里,民间就有了玉帝信仰。真是“一梦成名”,随后的粉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香火极旺。道教徒们也开始注意到这股民间力量的强大,重新修正神仙谱系。可怜的老君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踢出“中央”的。    朱熹骂什么呢?骂三清,骂老君,说什么三清,老君在玉帝之上,这纯粹是扯淡,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大逆不道的事情吗!老子算什么东西,怎么能在我们玉皇大帝的头上呢!原话是“悖戾(音lì,罪过的意思)僭(音jiàn,指下级违背礼制,超越本分)逆,莫此为甚!老冉之流,岂可僭居昊天上帝之上哉!”    这便是宋代民间的道教二神之争,即玉帝和老君争权位、争尊位的事情,实际上都是粉丝之间的口水战。在这种争斗中,很显然“玉米”占了上风。“玉米”一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没办法,改,道教只能加以调和,把玉帝提升到三清的第二位,说玉帝是元始天尊的弟子,这样就只能按班排了,老君就不知道排哪去了。但是即便这样“玉米”们还是不买账,在他们眼中,玉帝还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可见,粉丝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说这到底是神仙管人呢,还是人管神仙呢!那结果就是那里有什么神仙啊,都是人在装神弄鬼。    这场粉丝的自发性运动的结果是:玉帝顺利上位,三清退居二线;老君成了一个科技工作者,负责科学研究专攻炼丹,玉帝拥有天庭,顺利成为宇宙的总皇帝,统领三届、十方、四生,甚至连如来见了都要尊称其一声“大天尊”。    而三位大佬,也只能提前退休,隐居幕后,待在三清观中,门都不敢出。为什么?“玉米”很强大,你要是敢乱说话,口水都能把你淹死。这是民意,不能犯众怒,谁都不敢与“人民”为敌。也就是老君借口给玉帝送丹药偶尔露下小脸,目的是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但结果也只是非主流,客串而已。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出现的机会就更少了,甚至连客串的机会都很少。    这就是有人问的“为什么老子是道祖,玉帝却拥有天宫”,因为老君只有《道德经》,而玉帝有“玉米”吗!    这场争斗的影响是深远的,意义是重大的,就是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争论,到底是太上老君大呢还是玉皇大帝大呢。    所以我们就有疑问了,为什么一个二流神仙却处在一流的位置上?一个人要怎么做才能取得成功呢?四点。第一,要做好宣传工作;第二,要搞好群众关系;第三,要搞好领到关系;第四,要取一个好名字。  
  一个人要做事首先要证明自己,证明怎么证明呢?表现,但是表现不光仅仅停留在表面,还要会表现,怎么表现呢?那就要宣传,恰当的表现,合适的宣传,只要不言过其实,不违法乱纪,必要的宣传工作是需要的。要扩大影响力,就要扬名,扬名就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要把你的形象放在群众中去,要接受群众的检验,这就要求搞好群众关系,要有群众基础,贴近群众。当然了,上下关系都要做,这就还要做好领导关系,要符合某些人的利益,或者政治利益,或者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站队要战好,要对某些人要有用,比如玉皇大帝就和宋真宗的关系处的很好,老君就是站错了队伍,跟错了组织,所以才最后由统治者成了一个科技工作者。至于最后一点,要取个好名字,名字有那么重要吗?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但是关键时刻,他却能发挥关键作用。玉皇大帝的好处就是支持者们给取了一个好名字,又有“皇”又有“帝”,占据了这人间最神圣的两个字,然后还有两个美好的形容词“玉”和“大”做辅助性描写。这个名字为玉帝争取了不少支持者。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大佬们做了人情,顺势而下,做幕后推手,顺从民意。既然民意如此,我们不如顺水推舟,做个样子,退居二线,可是退居二线实际上也叫做隐居幕后,大权仍然在手,而且没有太多顾忌,稳坐庄家。干好了,我们的;干不好,你自己的,反正你有粉丝吗。    但是老君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想恐怕还是不相上下,平起平坐,尽管粉丝们争斗的很厉害,《西游记》中的玉帝和老君还是好哥俩,关系不错,互相尊重,相敬如宾,只要搞的不太过分,大家都可以接受。所以在在《西游记》中的这两位神仙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甚至搞不清楚。真可谓是帮有帮规,国有国法。人前,你是老大;背后,我是大佬。上班时间我跟你汇报工作,下班之后你到我办公室来。    所以正是因为有这样强大的粉丝团队,群众基础,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和武装力量,所以玉帝有底气说这样的话“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但是玉帝说的很明白,石猴却很糊涂,孙悟空一生都没有搞明白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谁?”,别人叫他“妖猴”,他自己称呼自己“天生圣人”,有人叫他“弼马温”,他自己封为“齐天大圣”,他始终就没有搞明白“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    是呀?为了什么?学成归来的结果是官做弼马温,功成名就的结果是身押两界山。先是他被打败,然后又用他去打败别人。都头来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了什么?到底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玉帝的批示以最高指示给悟空的出生做了一个定位,天地所生。天为父,地为母,谁能比天大,谁能比地广,天为大,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是虽然是天地所生,但毕竟是“下方之物”,猴子还是有一个问题始终都没有搞明白“我是谁”,“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天地所生这当然是好听的说法,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没爹没妈。    孙悟空只知道他是石头里生的?但是石头又是从那来的呢?他不知道。这块石头是谁遗弃在花果山的,又是谁在花果山里弄了一个“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而且里面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还有没有其他石生的人呢?有。关于石生的记载最早见于《淮南子∙脩7务训》,有“禹生于石”,大禹就是石头里生的。古人对石头有崇拜,原因有三,第一,硬;第二,可以取火;第三,可以作为武器防身,战胜外来侵略。这是一种巨石崇拜,甚至有些地方以长条形的巨石象征男性生殖器,以槽缝形巨石象征女性生殖器,妇女不育则祭石求子。    是的,孙悟空到底是谁呢?他来到这个时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石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猴子呢?我们也都搞不明白,有待“史学家”考证。但是我想有一首歌不妨叫做“孙悟空之歌”,说的就是这种心声:“我来自偶然,想一颗尘埃,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颗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
  是的,孙悟空到底是谁呢?他来到这个世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石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猴子呢?我们也都搞不明白,有待“史学家”考证。但是我想有一首歌不妨叫做“孙悟空之歌”,说的就是这种心声:“我来自偶然,想一颗尘埃,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颗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楼主是天才!!西游记能读得那么仔细。分析得很有意思啊。我从10岁开始就看西游记,没有楼主的分析能力啊。
  哈哈哈,这话我喜欢听,但是不敢当。    首先,个人认为《西游记》与其他几部著作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西游记》是一部民间创作,而不仅仅是一部个人创作。什么意思呢?现在对《西游记》研究的结论是《西游记》是吴承恩定稿,但是是诸多前人共同创作的底稿,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维基百科写作,所以这里面就有太多的思想、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观点。到底有多少呢,我们已经说不清了。但是我希望我们还是能说点我们能看到的。    另外个人读书一般是书读三遍。    孙悟空三大白骨精才打出原型。我一般读书也至少读上三遍,第一遍,读其大概;第二遍,读其细节;第三遍,还读其大概。    读完第一遍之后,先放一放,想一想,这一放或许就是一年半载,也可能是半月十天,但是终究会拿起来再读一遍,这一遍就要读读细节了,然后你会发现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读完之后再放一放,想一想,然后再拿起来读一读,又有不同收获。    对于一些同志说的,读书就是读其大概就可以了,我不太赞同,真的读书乐趣还在于发现细微之处。    用一句有名的“人生三重界”话说就是: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书大概就要这么读吧。    这句话原本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谢谢支持    -----------------------------------------------------------------------------------  作者:白发江湖 回复日期: 13:57:20         楼主是天才!!西游记能读得那么仔细。分析得很有意思啊。我从10岁开始就看西游记,没有楼主的分析能力啊。
  。。,
  谢谢支持  ----------------------------------------------  kang926 回复日期: 14:28:49 
    不错    
此消息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
    作者:活在夜中 回复日期: 14:59:41 
    经典!       作者:xuduo1234 回复日期: 16:50:12    
  额的神
  陕西人?这话可是佟掌柜的名言——额的神  ----------------------------------------------  作者:biosrs 回复日期: 23:18:22 
    额的神  
  第二回:他是谁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石猴不光有快乐,更有烦恼。所以我一直在想孙悟空一出世之后到底是笑呢还是哭呢?到底是悲呢还是喜呢?面对这个世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一般的孩子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孙悟空到底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呢?我想是笑完了哭,哭完了笑,微笑的脸上在眼角处又挂着那么一丝犹豫,悲喜都在一起,无奈呀!或许这个世界就是让你苦笑不得,悲喜交加,没有谁是一帆风顺,也没有谁是永远一塌糊涂,都是造化弄人,苦中作乐,你不得不面对,谁都要有所经历。即便是笑,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恐慌和寂寞。     是的“有谁看出我的脆弱”,石猴是脆弱的,但是,石猴也是坚强的,“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苍天不光没有给他一个光鲜的门第,一个好的出身,甚至也没有给他一个好的身体。孙悟空长什么样呢?水脏洞洞主混世魔王说他“身不满四尺”,他自己走起路来也是“一拐一拐的”,别人又叫他“雷脸毛公”,所以孙悟空这个“人”,相貌不好,尖嘴猴腮;身材也不好,不够高大魁梧,没有威慑力;“出身”也不好,花果山石生,是个孤儿。    所以这么相貌不好,出身不好的“人”大概是不太被人瞧的起的。所以孙悟空很在乎别人怎么看他──那个弼马温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孙悟空的一生的梦想就是“不要拿我当猴耍”,可情况恰恰是他一生都在被别人当猴耍。    作为一个没有家庭的孩子,石猴一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的家在哪里?”“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谁不会想要家,可是就有人没有它,脸上流着泪,只能自己轻轻擦。我好羡慕他,受伤后可以回家,而我只能孤单的、孤单的寻找我的家”,我想这是此刻石猴的心声,发自肺腑。    没有自然家庭,那就要建立社会家庭;没有兄弟姐妹,那就要广交朋友。    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天大地大,又何处不是我家?四海为家,这里就是我家。
  谢谢支持  -------------------------------------------------------------------------------  作者:CVN_77 回复日期: 15:50:20         up go on    作者:猫和鱼的故事2008 回复日期: 16:45:12         收藏了    过来学习,楼主加油~
  LZ 加油
  写的很乱.  你应该整理一下,没用有东西太多了.
  原来在这更新了!    细微之处有所发现,经典!
  科幻小说?先顶个
  啰啰嗦嗦,婆婆妈妈,没话找话,凑字数
支持楼主  全球减肥第一品牌康宝莱指定折扣店开张了
欢迎大家访问 http://www.china-kbl.cn
  谢谢支持  --------------------------------------------  作者:夜去无痕 回复日期: 17:52:24         LZ 加油
  讲法不同,文风各异,只是试图讲每个问题讲明白,不知道先生来写会是怎么个写法。谢谢建议  ------------------------------------------------------------------------  作者:湘西小子 回复日期: 23:25:13         啰啰嗦嗦,婆婆妈妈,没话找话,凑字数    
  谢谢支持  ---------------------------------------------------------------------------  作者:out_look 回复日期: 21:42:16         原来在这更新了!        细微之处有所发现,经典!
  我这个笔记,一不恶搞,二不颠覆,着眼于大处,发现于细微,只是解开吴承恩先生那些没有明写的伏笔和埋笔,一些想说未说,没有畅所欲言的东西,那就是人性。    实际上任何东西描写的都将归根于人性。所以我试图去探索这个东西,我想这也可能是吴先生的《西游记》的一个目的。那就是一部《西游心史》。    故事背后隐藏的往往是人性。
  。。。
  不是小说,更不是科幻小说,只是一个读书笔记,一部西游心史  -------------------------------------  作者:airjesus 回复日期: 23:17:03         科幻小说?先顶个    
此消息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
  记号,不错,坐等更新
  有意思,有深度
  发言记号
  没有了?
  好文!  坐等楼主更新。。。
  呵呵 有意思
  呵呵,本帖持续更新,只是端午节期间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写,需要陪陪家人,后续补上,谢谢大家的支持  ----------------------------------------------------------  作者:crackor 回复日期: 23:09:48 
    没有了?       作者:huyiba 回复日期: 23:56:42 
    好文!    坐等楼主更新。。。       作者:seasonkid 回复日期: 00:07:53 
    呵呵 有意思
  呵呵 期待中 天涯有才的人真多  看西游记~~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西游记中既有代表道教的天庭,也有佛教中的如来观音,究竟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啊,从属抑或并行不悖?  其实西游记中看的出中国的佛道二教一直并行的....我觉得这种现象很奇怪,因为宗教一直都排他的~~请大家探讨下吧
  做个记号。
  二者平行。按我学的历史课本来说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宗教工具,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反映。
  不错,楼主写得真好
  不错,很好
  第二回:他是谁    (重新编排)    一般的孩子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随着“哇哇”的一声啼哭,一个生命降临在这个世界,来到父母旁边,所以他一出生便能得到父母的保护。但是石猴不一样,他是石生的,说是天地所生,实际上是举目无亲。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石猴不光有欣喜,更有烦恼。 所以我一直在想孙悟空一出世到底是笑呢还是哭呢?到底是悲呢还是喜呢?面对这个世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我想是笑完了哭,哭完了笑,微笑的脸上不经意间又闪过一丝犹豫、一丝恐慌,悲悲喜喜,喜喜悲悲,都在一起,无奈呀!    或许这个世界就是让你苦笑不得,悲喜交加,没有谁是一帆风顺,也没有谁是永远一塌糊涂,都是造化弄人,苦中作乐,你不得不面对,谁都要有所经历。即便是笑,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恐慌和寂寞。    是的“有谁看出我的脆弱”,石猴是脆弱的,但是,石猴也是坚强的,“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苍天不光没有给他一个光鲜的门第,一个好的出身,甚至也没有给他一个好的身体。孙悟空长什么样呢?矮小瘦弱,尖嘴缩腮;罗圈腿,八字步;身躯鄙陋,形象不好。    水脏洞洞主混世魔王说他“身不满四尺”。四尺到底有多长呢?不同的时代,尺寸所代表的具体长度不同。金文中,“尺”字形状如同一个人形的小腿部位加一个指示符号,以表示一尺的高度。也有说法是古人布指为寸,布掌为尺,舒肘为丈。所以不同的时代,尺的长度不同,因为手掌大小不同,小腿长度不同。比如商代一尺合16.95厘米,秦代合23.1厘米(此数据为互联网数据,需进行明确确认,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到今天三尺为一米,所以一尺合33.33厘米。但是虽然每个朝代的具体尺寸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尺表示的长度越来越长。我想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应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中国人民的身体在不断的长高,手掌越来越大,小腿越来越长,这也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所以孙悟空的身高,按照今天的尺寸来算也就是133公分,要是按照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代来算就更短了,明朝一尺合现在的31.1公分,所以孙悟空的身高也就是124公分,比较矮小。    矮也就算了,关键是他自己走起路来还“拐呀拐的”,所以菩提祖师就笑他“身躯鄙陋”,当然这个没有侮辱的意思,而是实事求是。因为猴子走起路来他就是这个样子,没型。    别人又叫他“毛脸雷公”,所以相貌也不怎么样。长相比较“雷”人。这应该是最早的关于“雷”人的记录了吧,所以小妖们报告大王的时候都是“不好了,不好了,外边有一个长相雷人的人打进来了”。由此我们可见孙悟空这个“人”,身高不够,走路没型,相貌不好,身形鄙陋。大概是没人太在意的。所以后来的孙悟空就很在乎别人怎么看他──那个弼马温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一个不能触碰的禁地,一块永远不能揭开的伤疤,关键是“丢不起那人呢”。    孙悟空的一生的梦想就是“不要拿我当猴耍”,可恰恰他一生都在被人当猴耍。    作为一个没有家庭的孩子,石猴一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的家在哪里?”。    所以如果在电视剧中,我想这个时候不妨来一首插曲,或许最合适不过,也最能反应此刻的心情。什么歌呢?“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谁不会想要家,可是就有人没有它,脸上流着泪,只能自己轻轻擦。我好羡慕他,受伤后可以回家,而我只能孤单的、孤单的寻找我的家”。我想这是石猴此刻的心声,发自肺腑。    所以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会在适当的时候插播一首插曲,让歌声响起来,让音乐代替文字,反应某种心情。    虽然出身不好,形象不好,本事也不大,但是石猴有一点好,那就是心态好。身体相貌,去他娘的;改变不了的,随风去吧;咱做咱能做的。改变不了世界,我就改变自己。这就是孙悟空第一阶段的性格特点:用它自己的话说是“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看到这,我忍不住有点悲伤,忍不住潸然泪下,这那里还是那个“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孙悟空,那里还是那个“定要打上灵霄宝殿”的齐天大圣,那里还是那个“不把皇位让我,定要搅的天翻地覆,永无宁日”的孙大圣,那里还是那个央视《西游记续集》中那个“刚擒住了几个妖,又降住了几个魔,魑魅魍魉,怎么他就这么多,杀你个魂也丢来魄也落,神也发抖鬼也哆嗦,打得那狼虫虎豹,无处躲,打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的孙猴子,那里还是那个潇洒的猴哥、追求自由的斗士。这简直就是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大包大揽,老好人一个,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但是看到这我又非常的激动,因为这才是真实的孙悟空,而且他敢于承认这就是我,这是我认为孙悟空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当动画片《西游记》起劲的唱“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我一直在想他到底了不得在什么地方呢?是因为后来本事有多大、成就有多大吗?是因为他后来的降妖除魔的畅快淋漓吗?不是,我认为他最了不得的地方就是:他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的分析自己,量力而行。这是我最佩服地方,识时务,大丈夫就要能屈能伸。
  所以我们说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了解自己的人,一个能认清自己的人,一个能看清形势的人。虽然后来孙先生有点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夜郎自大。但是这个时候的孙悟空还是非常客观地认识到了自己。不是强者,那咱就做弱者。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没本事,就不要逞强。这就叫做“有勇气做我自己”。    我认为这是孙悟空最厉害的地方,本色,有勇气做回自己。很多人就没有勇气做他自己,总在装,好像他是另外一个人,不是他自己一样。为什么很多人在做事的时候频频受挫?那就是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好高骛远,不自量力,逞强。所以一个人到底是要逞强呢还是示弱呢?我认为都没有必要,最重要的是要“做自己”,要了解自己。当然,玩弄权术的阴谋另当别论,不过,即便是玩弄权术,最重要的也是认识自己。    所以这就是孙悟空第一阶段要做的事,改变自己,或者说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认识自己。孤单,瘦弱,矮小,没有家庭,这就是现状。所以他首先需要建立家庭,找一个能够接收自己的地方。    没有自然家庭,那就要建立社会家庭;没有兄弟姐妹,那就要广交朋友。只有找到出路,才能有活路。    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天大地大,又何处不是我家?四海为家。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没有父母的石猴,就只能靠朋友。所以孙悟空一出生的性格特点就很明显──好交友,“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为什么呢?是猴子贪玩吗?我想恐怕不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有谁看出我的脆弱”。他需要一种安全感,要找一个可以归宿的地方,一个可以接受自己的地方。对于一个孤独者来说,首先就是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社交圈,团结一部分可以团结的人。    你要知道,谁会伤害你,谁会保护你;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敌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压根就不要去树敌,都是朋友。    但是朋友是你想交就能交的吗?你想跟别人交朋友别人愿意跟你交朋友吗?石猴的交友过程顺利吗?不顺利。《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朋友都是自己找来的,都是孙悟空一厢情愿的想去跟别人交朋友,主动上门“我是孙悟空,能交个朋友吗”,结果都是直接拖入黑名单。我们看《西游记》中总是孙悟空在说“这就是我的朋友”,但是有人指着孙悟空说“这是我的哥们”吗,没有,即便有恐怕也是虚情假意,走过场,没有谁真正的帮过悟空。所以孙悟空的一生都是一个草根的奋斗史,一个人的战斗史,一个英雄的没落史。也就是镇元子主动和孙悟空交了一回朋友,那还是很远的将来的事情,前提是孙悟空得把人家的人参果树医活。
  这点后面会有详细介绍,先不透露,呵呵  ----------------------------------------------------------------------------------  作者:董大的人生 回复日期: 12:47:05         呵呵 期待中 天涯有才的人真多    看西游记~~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西游记中既有代表道教的天庭,也有佛教中的如来观音,究竟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啊,从属抑或并行不悖?    其实西游记中看的出中国的佛道二教一直并行的....我觉得这种现象很奇怪,因为宗教一直都排他的~~请大家探讨下吧
  不管能不能交,孙悟空都在抛出橄榄枝,主动的交友,不断的交友。刚出生时,“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学有所成之后,“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牛魔王就是在这个时候交的;后来做了齐天大圣,也是“会友游宫,交朋结义”,与众神“俱只以弟兄相待”。    但是这些兄弟谁真正帮过孙悟空,就连大哥牛魔王也只是“每日聚乐不提”,当孙悟空第一次战胜的时候“耍乐一日,各散讫”,当孙悟空被压五指山的时候,牛魔王正在和铁扇公主洞房花烛夜,床前明月光,举头数星星,低头钻被窝。所以这群所谓朋友都是“酒肉朋友”,你要是好,大家是朋友;你要是不好,划清界线,最好连往来都不要往来。    所以交朋友,还是纯粹一些的好。你要是和别人交朋友,我建议你还是要搞明白别人为什么跟愿意你交朋友,这个朋友关系纯不纯粹。搞清楚你交的到底是朋友,还是狐朋狗友,勿把狐朋狗友当朋友。有些人他并不是跟你交朋友,而是势利交朋友,跟好处交朋友,跟你身上所代表的符号交朋友,当这些符号消失之后,那朋友关系也就消失了。这些人有福可以同享,有难不能同当。你要是有好处你不去找他,那你就是不把我当朋友;你要是有难去找他,他会告诉你,你要是是我朋友,你就不要来找我,就不要来连累我,有你这么做朋友的吗。我要问“有你这么做朋友的吗?”,所以人始终是会给自己找借口的,他的信条就是朋友都是用来帮我的,而不是让我帮的。有好处,你不来找我,你就不是我朋友;有难,你要是来找我,你才不是我朋友呢。有这么做朋友的吗?朋友的借口被用的如此潇洒,好人倒成了小人,小人倒成了好人,但是请问这叫朋友吗?而孙悟空恰恰就是这样的朋友,有肉吃了,大家一块潇洒;有难了,我一个人兜,就不麻烦兄弟们了,所以面对十万天兵,孙悟空是一个人在战斗,没有去麻烦那些朋友,只是恐怕麻烦也麻烦不来。所以孙悟空是真朋友,而这些人都是假弟兄。真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朋友是什么?借用一首歌的话说就是“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此处没有任何其他意思,纯粹引用,谢谢!)所以我认为这才是朋友,这才是我们对待朋友的方式。对朋友应该是无求的,是利他的,无私的。甚至我认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都不是朋友的标准,只是一种道义绑架,有福同享只是一种投资,目的是为了将来有难同当。朋友可以邀请我们有福同享,但是我们无权要求朋友这么做。所以我们看看孙悟空是做呢么做的呢?当他正在享受幸福的时候,他把大家请来喝酒吃饭,快乐潇洒;可是当他承受不幸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在孤军作战。所以孙悟空是一个真朋友,但是他的朋友就不及格。    为什么孙悟空这么热衷于交友呢?四点原因。第一,性格;第二,环境;第三,有时间;第四,没有知交。    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孙悟空的性格里就有一点,那就是喜欢结交朋友,但是性格是由环境决定的,这在我们前面也已经说过,孙悟空是以一个弱者身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他的性格里面就有一种怯弱和不安全的因素,这种童年的生活经历势必会造成深远影响。包括后来到了天庭,实际上在孙悟空的性格里一直都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成分,战战兢兢的心情,他不知道别人会怎么对他,所以他需要朋友,需要与别人交朋友。但是我们说交朋友也是要有资本的,最起码得有时间,好在孙悟空工作不是很忙,他有时间。但是为什么一直不断的交朋友呢?我想恐怕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一直就没有找到知心朋友,所以需要不断的交朋友,找一个知心朋友,所以孙悟空的交朋友实际上是找朋友。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深。这是孙悟空在交友方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好交友,好交友的结果是成了广交友。广交友的结果是什么?表面上称兄道弟,实际上交情不深,没有知心朋友。所以太才需要不断的去结交新的朋友,需要在这些朋友中看哪些是真的朋友。但是孙悟空的这个交友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只交,不维持,缺少往来。这样的结果是有些朋友自己甚至都不认识。比如在天庭的时候“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结果是到了车迟国,不认识三清观里的三清,只道是什么菩萨,而这三个可是当年的神仙祖宗啊。只是后来退居二线了。    所以孙悟空在交友方面,存在一些列复杂的因素和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这我们在后面遇到慢慢讲。    总之,这个时候的交友对象还是狼虫虎豹、獐鹿猕猿。而不是央视《西游记续集》中的“打的那狼虫虎豹,无处躲”,现在不光是不敢打,而是要亲近。    但是不管是什么对象,总有问题。石猴的问题是“我是谁?”,别人的问题是“他是谁?”,进而石猴的问题又是“他们是谁?”,所以这两者之间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关系该如何维系”。所以当猴子说出“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这话时,我们就不知这背后有多少故事没有讲出来,是什么样的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至于使得猴子都讲出“我无性......一生无性”这样的话。    结果是猴子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同类中。
  谢谢,《西游记》细细的读起来,有很多以小见大的东西,或许这就是吴承恩先生的埋笔和伏笔,也是西游的真正价值  -------------------------------------------------  作者:tobeforever 回复日期: 21:17:26 
    有意思,有深度
  这是个人见过众多西游解读里面最有思想深度的一篇解读,期待楼主下文
  但是石猴会被接受吗?林冲上梁山的代价是纳投名状,下山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这才可以入伙,以表诚心。(当然,梁山这个时候还不是宋江时代,属于王伦统治时代)。什么意思呢?任何人融入一个团队,要为这个团队所接受,你就必须为这个团队做出点事情,平白无故的没人会接受你。    石猴的贡献是什么呢?发现“新大陆”。    事情就是在这样发生的。    一天炎热,群猴在山涧中洗澡。灵感就是这样来的,思考就是这样开始的,当牛顿开始思考苹果是怎么落下来的时候,早在千万年前中国的一群猴子却集体闪现灵光。每只猴子脑袋里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水是那里来的呢?”集体对这块洗澡水发生了兴趣。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网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但是猴子们不是做学术研究,只是将问题转换为兴趣,“耍子去耶!”。牛顿一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猴子一思考,是发现了瀑布。    果然,“好水!好水!”,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这个时候,一个尚未成熟的方案出炉,不知道是那个先喊了一声,结果是集体高声附和,“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这里我们会发现几个问题:    第一,石猴是从“丛杂”中跳出来的,说明什么?说明石猴没被接受。游离在猴群之外,但是又离的不远;说明石猴想融入,别人不接受,石猴不放弃,始终与猴群保持一定距离,但是又跟随着猴群移动,好像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但又不是,是个边缘人物。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暗恋者,始终保持一定距离的躲在暗处深情的、含情脉脉的看着自己的情人。这天,石猴就躲在一片杂草从中望着这群猴子,终于,机会来了。当猴子们喊出“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他马上从“丛杂”中跳出来“我进去!我进去!”连说两句,可见他的兴奋和迫不及待。因为一般的人不会这么说,他是怎样说的呢?“只见人群之中,发出一声宏亮的声音,‘我进去’,大家随声望去,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人,果然英雄气概,器宇不凡”只说一句,多一句都显的没意思,这是我给大家机会。但是猴子可是连说两句,“我进去!我进去!”猴子认为这是大家给我机会,是一个表现的机会,立功的机会,也是一个可以称王的机会。最起码也能打入猴群内部,被猴群所接受。    但是为什么连呼三声,石猴才跳出来呢?我想原因无非两点。第一,任何事情都要在恰当的时候来做。出来的早了,抢风头,万一人家猴群之中也有“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这不抢了人家的风头,可能第一个喊出来的就是他想做王,这样一来不但不能成事反而坏事,必被团队所不能容忍,所以不能呼一声就出来,等,但是也不能等太久;出来的晚了,大家没兴趣。所以要在一个适当的时机把自己放出来,终于,连呼三声,猴群中没有人站出来,这就说明猴群中确实没有“有本事”的,你们没人,那我就上,这个时候出来理所当然,不抢风头,也顺理成章,而且时机最为恰当。第二,有些事情是需要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要摆足了架子,卖足了关子,否则显得没面子,你不能人家一说,你就马上答应,这样不好,你需要让他再三的求你,才答应,这叫卖人情。但是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前者,猴子还没有那么多小心眼,那么多小算计。但是猴子是一个有思想的猴子,这就是为什么他三声之后才跳出来。    第二,“我等即拜他为王”说明这群猴子一直以来是没有王的,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是很奇怪,在人类千万年想要打破封建统治的时候,打破王权建立共和的时候,现在这群猴子不想共和了,竟然想建立一个“人民政府”,想要一个国王,而且是集体表决通过。但是这个王不最初的指责不是带领大家抵御侵略,战胜灾害,脱贫致富,而仅仅是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进去寻个源头”。可见这个方案不是深思熟虑的,猴子们对王的概念也是很模糊的,但是必须有一点,就是“有本事”。    但是这个事情是有风险的,可能就是进去了,出不来了,付出生命的代价,血的教训。为什么?猴子们已经说了“不伤身体者,进得去,出得来”,这说明大家都不知道这一去的结果是什么。可能是条不归路,也可能坦荡荡。但是没有人敢进去,只有石猴跳出来“我进去!我进去!”。这说明什么?第一,有胆量;第二,敢冒险;第三,有想法;第四,有抱负,他是想做王的。    瀑布后面是什么?结果是在大家都停留在猜测层面的时候,石猴进入了实践层面,敢为天下先。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成不了事?有想法没计划,有计划没行动,有行动不彻底。有些东西不是想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结果是不等大家同意,只见他就眼睛一闭,身子一蹲,纵身一跳,进去了。从大家注意到他到他进去,一气呵成,不给群猴思考的机会。所以石猴是迫不及待的想融入到这个团队中,想有一个表现的机会,至于王吗?那是能争取就争取,不能争取也算是打入群众内部,搞好群众关系。
  头晕,但极佩服楼主
  楼主分析得太细了 !    结果感觉很啰嗦!没有重点!  考据西游记的还是矛十七写得最有趣!
  谢谢建议,看来我咕噜寡闻了,矛十七第一次听说,有机我会学习一下,谢谢建议!    我的重点是讲清西游记中的每个没有被讲清的问题,所以重点不会只是一个,我的线索是西游记的线索,既然问题多多,难免需要多说。    故事背后还有故事,我想这才是故事。  ----------------------------------------------------------------------------------  作者:ABTIME 回复日期: 18:23:50         楼主分析得太细了 !        结果感觉很啰嗦!没有重点!    考据西游记的还是矛十七写得最有趣!
  谢谢建议,刚才拜读了,帖子很火,矛十七的文风很潇洒。    只是我们两个的风格不同,本帖不只是求有趣,有趣只是手段,思考是目的,我更求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帮助。    不求一笑而过,但求三笑留情。    我是跟着西游记走,西游记讲到哪里,我就在讲到那里。西游记那里有问题,我就在哪里说明。  ----------------------------------------------------------------------------------    作者:ABTIME 回复日期: 18:23:50             楼主分析得太细了 !            结果感觉很啰嗦!没有重点!      考据西游记的还是矛十七写得最有趣!
  有深度才有价值,楼主应该坚持自己的风格,不必受一些浮评左右。
  真的很啰嗦,主题飘忽,不知道要说什么。  调侃什么“玉米”啊,什么政治口号啊,意思不大,语言不够简练。
  谢谢支持!    借你的话我多说两句,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们今天评这个,明天评那个,把历史翻了个底朝天,那个朝代没说过,那个名著没品过。所以我一直再想,我们评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  作者:颛顼龙裔 回复日期: 20:19:08         有深度才有价值,楼主应该坚持自己的风格,不必受一些浮评左右。
  《西游记》也不只有一个主题,我们看《西游记》看来看去,看他要说什么,说不清楚,主题太多了,所以才有今天的众多解读。    前面已说,这是一部读书笔记。《西游记》走到哪里,我就讲到哪里。    一部书不只有一个主题。实际上每句话都有它的意思。  -----------------------------------------------------------------------  作者:fufu1943 回复日期: 21:40:08         真的很啰嗦,主题飘忽,不知道要说什么。    调侃什么“玉米”啊,什么政治口号啊,意思不大,语言不够简练。
  mark again
  为啥mark了,找不到进来的路啊
  感谢几位马克  ----------------------------------------------------  作者:bxue99 回复日期: 08:34:04 
    mark       作者:bxue99 回复日期: 18:22:00 
    mark again       作者:CVN_77 回复日期: 19:52:13 
    为啥mark了,找不到进来的路啊    作者:我要买曼联 回复日期: 23:12:48 
    mark
  老兄啊,我们更感谢你的更新,写的如此生动,剖析的如此细致入微,以至于我一天刷好几次屏。
  快更新啊
  楼主好文!加油,快更新!
  楼主继续
  写的不错!好久都没更新了!
   第一,石猴是从“丛杂”中跳出来的,说明什么?说明石猴没被接受。游离在猴群之外,但是又离的不远;说明石猴想融入,别人不接受,石猴不放弃,始终与猴群保持一定距离,但是又跟随着猴群移动,好像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但又不是,是个边缘人物。  ----------------------------------------------------------  这个“丛杂”是不是人群----猴群之中的意思,而不是说 草丛。。。而且我觉得花果山的一群猴子还是把孙悟空当王当朋友的。
  楼主更新太慢了!
  好文 拜读
  女娲补天好象是断的好象不是鳖足,而是鳌足吧,记不太清了,有哪位大大能跟剖清一下
    拜读.
    好文章
  牛贴mark
  楼主已经半个月没有更新了!!!
  楼主最终还是要出书的,写的密一点无可厚非
  楼主已经不再来了。
  呼唤楼主!对孙悟空的草根心态分析得非常好!  关于连呼三声才跳出来,我觉得也不全是把握时机,而是草根在机会面前的兴奋、犹豫、观望、决定。就好像我们刚到一个新单位,大家都不把你放在眼里。虽然你也跟着老员工打成一片,但你心里明白和别人还是有距离的。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机会,你知道你应该能够把握,或者说至少不会受伤,而其他老员工应该没这个本事,这时你的心态是什么?很兴奋,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职业生涯可能会从此改变了,但又不敢第一个跳出来,万一单位里还有深藏不露的高人呢?看了一会儿,确定没人出头了,才决心站出来,要抓紧时间!晚了或许大家就不关心这件事了,所以大喊“我进去!我进去!”这里还是有一点年青人不沉稳的猴气在里面,也就是不太会装B。  
  主旨很好,还是有点啰嗦了,有的硬要把一句话能说明的东西分成几句话来说,文笔有待提高
  楼主写快些
  楼主,你家住哪???  能快点么
  难道楼主也去西天取经了?
  接着呢
  很好,很好,赞一个先
  很好的文章呀,《西游记》里面本来就是矛盾重重,疑点多多,留个记号,且看楼主是怎么点评的。
  up  
作者:董大的人生 回复日期: 12:47:05 
      呵呵 期待中 天涯有才的人真多    看西游记~~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西游记中既有代表道教的天庭,也有佛教中的如来观音,究竟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啊,从属抑或并行不悖?    其实西游记中看的出中国的佛道二教一直并行的....我觉得这种现象很奇怪,因为宗教一直都排他的~~请大家探讨下吧  ~~~~~~~~~~~~~~~~~~~~~~~~~~~~~~~~~~~~~~~~~~~~~~~~~~~~~~~~~~~~~~~~~~~~~~~~~~~~~  在道教神话体系,佛教属于元始天尊的徒弟西方佛创立的,说起来还是道教的分支。。。  在封神榜里面可以看出来的,而且封神榜里面有接收了道教的叛徒,成了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等。。。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幻西游账号找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