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三国志11城池数量里,哪些城池属于荆州地界?关羽败走麦城又是哪里?

当前位置: >
关云长败走麦城的故事:关羽目中无人战败身死
发布时间: 11:12 浏览:加载中
  &败走麦城&选自《演义》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
  &败走麦城&讲述了由于的傲慢轻敌,荆州被吕蒙 夺取,关羽腹背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善待关羽的将士及亲属,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被困麦城, 派人去诱降,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起幡旗,自己却逃走了。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的后路,在临沮捉获了关羽和和他的儿子关平,因他们宁死不肯投 降,被斩首了。关羽之死,使集团痛失爱将,荆州也重新回到了孙权的手中。
  ★心灵之旅
  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由于和孙权的暗中勾结,使得关羽处于腹背受敌的窘迫局面。由于大意,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和樊城守将曹仁对峙的时候偷袭荆州,关羽又急又恨,只好催促人马分头向江陵方面打过去。
   关羽他们走了一程,正好碰上东吴的将士拦住去路。这些将士当然不是关羽的对手,很快就被杀退了。不料杀退一批,又来了一批,吕蒙和陆逊的两路兵马会合起 来,围住了关羽,幸亏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发挥威力,终于杀散敌人,冲出重围。恰好又碰到关平和廖化的两支兵马赶到,合在一起,才算是守住了阵营,但是看看 手下的将士,却越来越少了。
  关平说:&我们刚刚兵败,军心已经乱了,不能再呆在这里了,得先占领一座城,暂时守住,等待救兵。&将军赵累想了想,说:&这儿离麦城不远,麦城虽小,但还是可以屯兵的,而且抵挡一阵不成问题,救兵来了我们就可以解围了。&关羽想不出别的办法来,只好往西占领了麦城。
  其实关羽心里一直在犯嘀咕,从八月中旬水淹七军打了个大胜仗,到了十一月孤军占领麦城,已经三个月了,时间不算太短,可是成都方面一点消息都没有,所谓的援军,究竟在哪里,他自己也拿不准了。
  这个时侯又传来消息,说陆逊往西打过去了,刘备所设置的宜都太守樊友扔下城池自己逃跑了,郡县的长官和当地各部族的首领自然都投降了陆逊。陆逊留用了这些长官,还给部族的首领做了分封,稳定人心,接着又打败了蜀将詹晏,夺下了宜都。
   赵累看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对关羽说:&刘封、孟达在上庸屯兵,我们赶快派人突围出去,向他们去求救兵。只要他们能发兵来,就可以守住麦城,等待成都 的大军了。&关羽问:&谁愿意领兵突围出去?&廖化说:&我去!&关平说:&我护送你突围。&关羽写了封信,交给廖化,嘱咐他藏好了。关平带着一支骑兵, 开了北门出去。刚一出城,就有吴兵上来截住去路,和关平厮杀了起来,于是廖化趁乱杀出了重围,连夜往上庸去了。关平看他跑远了,就退回城里,关上城门,不 再出战。
  廖化赶到了上庸,见了刘封和孟达,然后呈上关羽求救的信。谁知道刘封和孟达两个人各有各的心思,谁也不愿意出救兵,他们推托说:&这儿是个山城,四周有不少部族,他们归附我们还没多久,并不心服,要是我们轻易出兵,怕连这儿也守不住。&
   廖化满腔的希望落了空,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回想起来,当初关羽恃才放旷,得罪了不少将领,这两位对关羽的不满,也是心照不宣的。廖化无话可说,只 是趴在地下磕头,他哭着说:&你们不发兵去,关将军一定完了!&孟达说:&我们这点兵力,怎么能对付得了孙权和曹操的两面夹击呢?&廖化很生气,又无计可 施,一边大骂他们见死不救,猪狗不如,一边只好上马往成都方向去了。
  再说关羽他们被围在麦城,时时刻刻盼望着上庸的兵到,但是过去了 那么多天,还是石沉大海,音讯全无。赵累说:&现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我们不如杀出去,回到西川,再作道理。&关羽上了城门楼,t望了一下,说:&我也 是这么想。&他问当地的向导:&从这儿往北,地势怎么样?&向导说:&都是些山沟小道,路不好走,但是可以通往西川。&周仓催他动身,说:&君侯快走吧, 沿路多多保重,我会在这儿死守到底。城可破,头可断,我决不投降!&有几个跟着周仓的士兵也冲天起誓说:&我们决不投降,您快走吧!&
   关羽打算从小道走出去,但是实践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上次关平帮着廖化冲出去以后,吕蒙下令加紧包围,把四面城门围了个水泄不通。他怕万一关羽突围出 去,所以和将士们商量着在小道上布置好了埋伏。吕蒙叫朱然带领五千精兵,埋伏在离麦城二十里的北边山坡上,嘱咐他:&关羽的人马要是过来,不要跟他们作 战,等他们过去了,在从后面大喊大叫地追杀一阵,让他们逃过去。&他又叫潘章带领一千精兵埋伏在临沮小路上,准备生擒关羽。
  为了进一 步打击关羽的军心,孙权从江陵派使者到麦城去劝他投降。使者见了关羽,说:&一直听说将军智勇双全,我们都很佩服,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将军统管的荆州九郡 全都丢了,刘备当然不会高兴,也难说会派兵来救您,现在您在这儿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麦城也守不下去了。吴侯一向很敬仰将军,他说将军如果能够归顺,他愿 意请将军仍旧镇守荆州,不知将军何意?&
  关羽皱着眉头,慢慢地理着胡子,半睁着眼睛看了看使者,欲言又止。使者小声问:&将军有何难处?&关羽挺了挺腰,说:&关某一生刚强,从来不甘屈服。现在兵临城下,叫我投降,这怎么可能呢?如果吴侯是真心求和、愿意订立盟约的话,请先退兵十里,才有商量余地。&
   使者回去后,说关羽愿意投降,要求退兵十里,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关羽投降。关羽叫人在城头上竖起长幡和长旗,又做了一些草人扮作士兵排 列在城门上,然后带着关平、赵累开了北门,偷偷地向西北逃去,为了避免沿路招摇,只带了十几个骑兵。夜晚的时候,他们进了北山,静悄悄地走了二十多里,只 听见一阵鼓声,伏兵一齐起来追赶。赵累压队对付敌人,关羽他们向前跑去,他见敌人不敢再上来,才带着伤赶上关平他们,继续前进。关羽这个时候倍感凄凉,想 来这些年从未如此狼狈,不由得低头垂泪。终于听不到后面追兵的声音了,他们以为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开始踏上通向西川的小道,往临沮走去。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夏商周 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诸葛亮死后留下了什么?关羽败走麦城时,诸葛亮为什么不发兵救援?诸葛亮死后留下了什么?关羽败走麦城时,诸葛亮为什么不发兵救援?历史畅谈百家号诸葛亮一生罕逢敌手,如果真要算,老狐狸司马懿应该算一个。大家可不要小看了司马懿,这个人的家族在曹魏的势力相当强大,而且司马懿是个天才级别的阴谋家,他特别了解诸葛亮,在汉曹相持阶段,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出兵可谓是用尽心机。使用离间计让曹丕罢免司马懿大司马的职位,让人给司马懿送女人的衣服,等等。司马懿全都没有中招。讲真诸葛亮空城计能够成功完全是靠的运气,因为他知道司马懿太了解他了,诸葛亮一向是谨慎出名的,一场战役总能算到毫末,空城计这种没把握的事简直是赌徒才会干的,诸葛亮如果这样做,不但堵上了身家性命,还堵上了一世英名。但是诸葛亮真的堵了一把,然后他赢了,这就是运气的成分。但是要比运气,司马懿是比诸葛亮好太多了,当年五丈原已经火烧眉毛,要看就要化为焦碳的司马懿,却时逢大雨,逃的一名,最后用拖延战术,将诸葛亮拖死。蜀军才退兵。似乎司马懿胜的不光彩,但是历史只看结果。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司马懿在蜀军撤退之后来到诸葛亮曾经住过的中军帐,在帐中看到一个羽扇纶巾的人坐在木轮车中,司马懿吓了一跳:诸葛亮!惊慌失措的司马懿刚要跑出帐外,却冷静下来,扭过身去和诸葛亮交谈了起来。约摸一盏茶功夫,司马懿见诸葛亮一直不动,就走向前去,原来是个木头人。司马懿哈哈哈哈仰天狂笑起来,引发他的心脏病,后死于班师回朝途中。可悲可叹!关羽败走麦城时,诸葛亮为什么不发兵救援?我们先来复习下,关羽失败的经过。当时刘备分兵入川之时,诸葛亮给留守荆州的一个要求就是,只准守不准战,只要关羽能把荆州防守好,就是无上功劳。刚开始关羽是严格执行诸葛亮这一战略原则的。但是慢慢的他开始膨胀了,这个膨胀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刘备称帝,封他为五虎上将之首,地位还在诸葛亮之上。第二孙权求亲,他傲然拒绝,目中无人可见一斑。第三,他立功心切,张飞魏延入蜀之时都取得赫赫战功,而他独守城池,毫无建树,不喜人后的关羽当然不干。本来,在隆中对中,关羽就是诸葛亮说的那个接应的大将,被委以重任的,荆州作为四战之地,易攻难守,腹背受敌,加上关羽又是外来驻军。这一切内因加上他得罪的那些人的惦记,失败是理所当然的。有读者就会问了,为什么当初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诸葛亮不发兵相救难道真的是和关二爷有私人恩怨。其实真实的原因是,当初荆州距离巴蜀千里之隔,加上交通不便,追兵围追堵截,消息根本没有可能传递出去。所以当关羽的人头被送孙权送给曹操的时候,刘备才得知了这一消息,怨不得诸葛亮不发兵。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历史畅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洞察,见解,犀利,看不一样的历史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真的是大意吗?_百度知道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真的是大意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实,关羽并非因为“大意”才失的荆州。
关羽在荆州问题上没有“粗心大意”,他领军直取曹操襄阳时,随军司马王甫曾提醒过他:“今东吴吕蒙屯兵陆口,常有吞并荆州之意,倘率兵径取荆州,如之奈何?”,关羽是这样安排的:“吾亦念及此。汝便可提调此事: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吾当亲往击之。”关羽的严密布署得到了远在益州的刘备肯定:“忽又探马到来,报说关公于江边多设墩台,提防甚密,万无一失。因此玄德放心”。
既然不是因为“粗心大意”,关羽是什么原因失的荆州呢?我认为只有两个字:傲慢。三国里不管能耐大小,关羽的傲慢可列前三甲。后人有句话:“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关羽看不起这三位英雄,其它英雄更不在话下。我们一块做一简要分析:
首先,关羽“傲慢”最看不起孙权。孙权打不打荆州,本来在两可之间。诸葛瑾给他出的主意正中孙权的下怀:“某闻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其女尚幼,未许字人。某愿往民主公世子求婚。若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孙权用其谋,派诸葛瑾去提亲,没想到关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把诸葛瑾轰了出去。孙权再怎么说也是一方霸主,连天下第一英雄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家好心好意来提亲,按理说是屈就你来的,你关羽不就是刘备手下一员大将吗?关羽却说他是一只狗,真是“士可杀不可辱”,别说孙权是英雄,就是“狗熊”也要跟你翻脸玩命的。关羽一句骂言坚定了孙权取荆州之心,为以后吕蒙白衣渡江埋下了祸根。
其次,关羽“傲慢”看不起曹操及其军队。关羽虽然以“降汉不降曹”的名义“假降”过曹操,但他骨子里没拿曹操当碟菜,过五关斩六将之时,哪里把曹操对他的恩情放在眼里。曹操摸准了关羽“吃软不吃硬”的脾气,华容道前苦苦哀求,果然在这位傲慢将军面前捡了一条命。关羽守荆州时,诸葛亮问他:若曹军攻来,以何挡之?关羽信心十足的慨然答道:以兵拒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全没拿曹军当回事,受刘备之命进攻曹操时,他大战曹仁取了襄阳,一鼓作气直取樊城,没想到碰到了敌手。第一个敌手是庞德,庞德用计一箭射中关羽左臂,正要结果关羽的性命时,曹军元帅于禁出于嫉妒心却怕庞德取了头功,鸣金收兵,救了关羽一命。曹军将帅不和,才致使关羽用计水淹七军,杀死庞德,活捉于禁。吓得曹操直想迁都以避其锋,司马懿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关羽得意洋洋继续进军樊城,城下叫怕:“汝等鼠辈,不早来降,更待何时?”,正骂着呢,曹仁命令五百弓弩手在敌楼上给他来了一箭,正中右臂,这下关羽两条胳膊都废了。当他碰到第二个劲敌徐晃时,“终是右臂少力”,再也不是曹军的对手了。
第三,关羽“傲慢”看不起刘备的一些亲族。刘、关、张虽桃园结义,誓同兄弟,但关羽对刘备的一些安排是不满意的,刘备自封汉中王封官许愿时,加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大将”,关羽不满,表面上是看不起黄忠,“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实际上是不满大哥对自己的安置,嫌官小罢了。刘备打算立义子刘封为嗣,关羽不悦,说刘封乃螟蛉义子,不可僭立,劝刘备远置刘封于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后患,结果导致刘封对关羽兵败“见死不救”;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在关羽手下为将,因饮酒犯了军令,关羽并没有打狗看主人,立命斩之,被别人求情方饶了一命,重打四十大板,摘下先锋印。结果导致糜芳、傅士仁在东吴取荆州时不战而降。
第四,关羽骨子里“傲慢”看不起诸葛亮。刘备与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关系是很遭关羽嫉妒的,关羽一直怀疑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对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部署阳奉阴违,拒不执行,是导致荆州失陷的最主要原因。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哥,前来提亲,他的态度是:“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把诸葛瑾轰了出去。关羽兵败,诸葛瑾前来劝说:“吴侯欲与君侯结秦、晋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汉室,别无他意。君侯何执迷如是?”,关羽不听,关平竟拔剑欲斩诸葛瑾,关羽虽出于诸葛亮之情饶了诸葛瑾一命,但还是命人逐出诸葛瑾。弄得诸葛瑾抱头鼠窜,满面羞惭。俗语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哥,两次拜见关羽都把他轰了出去,可见诸葛亮在关羽心中的地位之低。
第五,关羽“傲慢”不听谋士之言。关羽是如此傲慢的脾气,必然刚愎自用,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一朝大权在握,就是诸葛亮亲自做他的参谋长也是没用的。本来诸葛亮是给他派下很多谋士的,如马良、伊籍等。但他们的建议恐怕在关羽面前是对牛弹琴。如关羽命治中潘浚守荆州,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王甫曾建议他:“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军前都督粮料官赵累代之。赵累为人忠诚谦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关羽不听,说:“吾素知潘浚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这样,守荆州的是对关羽有恨意的糜芳、傅士仁和多忌而好利的潘浚,一方面疏于防守,一方面遇战则降,荆州安能不失。
第六,关羽“傲慢”看不起东吴后起之秀。陆逊是东吴有名的少年英雄,堪比当年英姿勃发的周瑜,关羽身为大将,却对陆逊太缺乏了解,当他得知东吴易帅陆逊,陆逊又送上一封恭维信时,就如同给傲慢的关羽灌下了一碗“迷魂汤”,关羽道:“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于是沾沾自喜,“无复有忧江东之意”,把荆州大半兵力调到抗曹前线樊城,弄得荆州兵力空虚。其实哪是孙权、陆逊见识浅,关羽此时就是一个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大傻蛋。
关羽“舍我天下其谁”的傲慢使他失去了人心,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如果没了帮手,都想把你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你便成了孤家寡人,岂有不败之理?关羽最后落得“里无粮草,外无救兵”,败走麦城本来就在情理之中。有句话“骄兵必败”,关羽正中其言。“大意失荆州”这句话应该改一改,叫做“关羽傲慢失荆州”,才比较符合他的性格。
关羽之所以失掉荆州主要在于他这个人的个人性格绝对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刚愎自用!从来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就以守荆州为例,诸葛亮劝他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而他最后却采取了“分兵拒之”策略,导致城池失守,败走麦城。
是关羽自己。他太刚愎自用了
是被陆逊阴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大意失荆州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1,252被浏览542,868分享邀请回答6948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542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帖子主题:关羽败走麦城最大的责任在谁?
共&5103&个阅读者&
军号:3293268 工分:482609
/ 排名:144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关羽败走麦城最大的责任在谁?
轻敌大意藐视孙权拒谏自负酿成败局分析一下关羽败走麦城的客观因素从他的轻敌大意与拒谏自负是促成败局的外在原因。这从他与诸葛亮和随军司马王甫的对谈中可以轻易地看出来。 诸葛亮当初将荆州交给关羽把守时曾经再三嘱咐‘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是保住荆州的根本大计。关羽虽然当场表示‘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可是后来从他的所作所为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把孔明的这句话放在心上。东吴孙权派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前来说媒主动与关羽联姻,想娶关羽之女为儿媳妇。孙权是吴国皇帝想来也没有辱没关羽之女,可是关羽竟然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关羽这样做就彻底违背了诸葛亮的‘东和孙权’的策略,吴蜀军事联盟就此瓦解。孙权听诸葛瑾回来报告之后,顿时怒发冲冠,便欲与关羽决一死战。如果说关羽轻敌傲慢促成了败局,在最关键的时刻他拒绝随军司马王甫的进谏而不更改任命就失去了改正错误的最后一个机会。他任命治中潘浚守荆州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王甫曾耐心地劝他“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军前都督粮料官赵累代之。赵累为人忠诚谦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关羽不听。说“吾素知潘浚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这样最终守荆州的蜀将是对关羽心怀恨意的糜芳、傅士仁和多忌而好利的潘浚一方面疏于防守,一方面遇战则降,荆州安能不失。后世有一些人把关羽的失败归罪于诸葛亮的见死不救和别有用心。诸葛亮如果真有异心除掉关羽,就不会为他出谋划策‘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可见诸葛亮还是真心希望他能守住荆州、为江山一统建功立业的。此外蜀主刘备是关羽的结拜兄弟,彼此情重如山谁敢见死不救,最终都会被追究责任的。刘封虽是刘备的义子,因为在上庸按兵不动而被诛杀,孟达也因为被追究责任而反叛。 关羽兵败的表面原因在于他的轻敌大意,深层原因则在于冥冥之中的天意。因为若论修为,关羽远在徐晃和吕蒙之上,文韬武略都高于他的对手。然而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 以诸葛武侯的足智多谋几乎料事如神,最终也未能克复中原。冥冥之中的天意深不可测,人是永远无法与上天争强的。如果说三国鼎立的格局不能被打破就是上天的一种安排,那诸葛亮的智慧与关羽的神勇也无法与天意争强。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关羽败走麦城最大的责任在谁?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851306 工分:1308
左箭头-小图标
败走麦城很明显是关羽自身的问题与曹魏明显是敌对.与盟友东吴在荆州的问题上存在非常大的分歧与东吴交恶.与属下交恶.身处前狼后虎之地.反而主动挑起战端很难去揣测他是怎样认为自己一个人能搞定曹魏并且震慑东吴.可能关羽真的以为自己是神了吧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64335
左箭头-小图标
......6楼&关羽轻敌固然有责任但首要责任肯定不是关羽,而是孙权举个例子就算你把几十万现金搁在自己家房间里,大门还没锁。小偷进来偷了法院要判谁的刑?肯定是小偷的了而孙权就是那个小偷大汉疆土,那是老刘家的,孙权,钱塘小吏之子,窃取六郡八十一州还不知足觊觎荆州。背信弃义。这才是光复大汉的失利,失去荆州的首要责任。11楼&笑话,按照你的逻辑,天下就只能永远是姓刘的做?12楼&在当时的逻辑下,就是这道理匡扶汉室就是当时行得通的口号和逻辑14楼&这个口号,实际上有多少人会拥护?黄巾起义时汉朝在天下大部分百姓甚至士族心目中已经是名存实亡了16楼&这个口号,当时还是很多人拥护的比如,刘备,就是以这个口号,网罗人才,也是因为这个口号,在实力不济还能和孙权平起平坐再比如,刘表,刘璋,本身实力不怎么地,也能针的住一方再比如,曹操,为啥得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真的忠心耿耿,人品优秀吗?是他不敢换掉刘的招牌直到他的儿子用九品中正制和豪强士族做了交易三国中刘备人才是最少的,还不如孙权的人才多。刘表刘璋都是地方势力。曹操与汉献帝之间实际就是互相利用关系。至于曹丕使用九品中正制度那就扯远了。诸葛亮姜维十几次北伐,除了第一次陇右三郡的地方官员投降外,以后北伐时,曹魏控制区几乎没有人响应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35769
左箭头-小图标
3楼&最大的责任还是他本人太过于轻敌。6楼&关羽轻敌固然有责任但首要责任肯定不是关羽,而是孙权举个例子就算你把几十万现金搁在自己家房间里,大门还没锁。小偷进来偷了法院要判谁的刑?肯定是小偷的了而孙权就是那个小偷大汉疆土,那是老刘家的,孙权,钱塘小吏之子,窃取六郡八十一州还不知足觊觎荆州。背信弃义。这才是光复大汉的失利,失去荆州的首要责任。11楼&笑话,按照你的逻辑,天下就只能永远是姓刘的做?12楼&在当时的逻辑下,就是这道理匡扶汉室就是当时行得通的口号和逻辑14楼&这个口号,实际上有多少人会拥护?黄巾起义时汉朝在天下大部分百姓甚至士族心目中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这个口号,当时还是很多人拥护的比如,刘备,就是以这个口号,网罗人才,也是因为这个口号,在实力不济还能和孙权平起平坐再比如,刘表,刘璋,本身实力不怎么地,也能针的住一方再比如,曹操,为啥得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真的忠心耿耿,人品优秀吗?是他不敢换掉刘的招牌直到他的儿子用九品中正制和豪强士族做了交易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64326
左箭头-小图标
3楼&最大的责任还是他本人太过于轻敌。6楼&关羽轻敌固然有责任但首要责任肯定不是关羽,而是孙权举个例子就算你把几十万现金搁在自己家房间里,大门还没锁。小偷进来偷了法院要判谁的刑?肯定是小偷的了而孙权就是那个小偷大汉疆土,那是老刘家的,孙权,钱塘小吏之子,窃取六郡八十一州还不知足觊觎荆州。背信弃义。这才是光复大汉的失利,失去荆州的首要责任。11楼&笑话,按照你的逻辑,天下就只能永远是姓刘的做?12楼&在当时的逻辑下,就是这道理匡扶汉室就是当时行得通的口号和逻辑13楼& 本来就有战略依存的关系,一旦蜀国不保,吴国必然灭亡,吴国的灭亡也证明了这点,从上游顺江而下一下子灭亡了吴国。最大责任还是孙权,只能在背后偷偷玩阴的,最后也害死自己的国家。也不能怪孙权。从历史而言,江南的政权无论是想统一天下还是偏安,都必要要控制荆州地区。无论是东晋还是南宋。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64325
左箭头-小图标
3楼&最大的责任还是他本人太过于轻敌。6楼&关羽轻敌固然有责任但首要责任肯定不是关羽,而是孙权举个例子就算你把几十万现金搁在自己家房间里,大门还没锁。小偷进来偷了法院要判谁的刑?肯定是小偷的了而孙权就是那个小偷大汉疆土,那是老刘家的,孙权,钱塘小吏之子,窃取六郡八十一州还不知足觊觎荆州。背信弃义。这才是光复大汉的失利,失去荆州的首要责任。11楼&笑话,按照你的逻辑,天下就只能永远是姓刘的做?12楼&在当时的逻辑下,就是这道理匡扶汉室就是当时行得通的口号和逻辑这个口号,实际上有多少人会拥护?黄巾起义时汉朝在天下大部分百姓甚至士族心目中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98578 工分:15102
左箭头-小图标
3楼&最大的责任还是他本人太过于轻敌。6楼&关羽轻敌固然有责任但首要责任肯定不是关羽,而是孙权举个例子就算你把几十万现金搁在自己家房间里,大门还没锁。小偷进来偷了法院要判谁的刑?肯定是小偷的了而孙权就是那个小偷大汉疆土,那是老刘家的,孙权,钱塘小吏之子,窃取六郡八十一州还不知足觊觎荆州。背信弃义。这才是光复大汉的失利,失去荆州的首要责任。11楼&笑话,按照你的逻辑,天下就只能永远是姓刘的做?12楼&在当时的逻辑下,就是这道理匡扶汉室就是当时行得通的口号和逻辑 本来就有战略依存的关系,一旦蜀国不保,吴国必然灭亡,吴国的灭亡也证明了这点,从上游顺江而下一下子灭亡了吴国。最大责任还是孙权,只能在背后偷偷玩阴的,最后也害死自己的国家。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35766
左箭头-小图标
3楼&最大的责任还是他本人太过于轻敌。6楼&关羽轻敌固然有责任但首要责任肯定不是关羽,而是孙权举个例子就算你把几十万现金搁在自己家房间里,大门还没锁。小偷进来偷了法院要判谁的刑?肯定是小偷的了而孙权就是那个小偷大汉疆土,那是老刘家的,孙权,钱塘小吏之子,窃取六郡八十一州还不知足觊觎荆州。背信弃义。这才是光复大汉的失利,失去荆州的首要责任。11楼&笑话,按照你的逻辑,天下就只能永远是姓刘的做?在当时的逻辑下,就是这道理匡扶汉室就是当时行得通的口号和逻辑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64314
左箭头-小图标
3楼&最大的责任还是他本人太过于轻敌。6楼&关羽轻敌固然有责任但首要责任肯定不是关羽,而是孙权举个例子就算你把几十万现金搁在自己家房间里,大门还没锁。小偷进来偷了法院要判谁的刑?肯定是小偷的了而孙权就是那个小偷大汉疆土,那是老刘家的,孙权,钱塘小吏之子,窃取六郡八十一州还不知足觊觎荆州。背信弃义。这才是光复大汉的失利,失去荆州的首要责任。笑话,按照你的逻辑,天下就只能永远是姓刘的做?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 工分:368
左箭头-小图标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49815 工分:18256
左箭头-小图标
2楼&不赞成楼主的说法。兵家有一句名言:“胜利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关羽本人其实能力并不怎么样。也就是武功方面和统领水军方面,还算是值得称道的地方。要说智谋,关羽真就不怎么样。如果说是在三国时期武将智谋做一个排名的话,关羽的智谋要排出前十名。5楼&关羽统领水军厉害?水淹七军是和水军有关?那诸葛亮统领火军也厉害了(话说,有火军吗?)统领水军厉害手下兵丁不会被一个小孩子的白衣渡江之计拿下荆州!恩,白衣渡江绝对是骗小孩的计策,就好比一个小孩在家里,一个骗子给颗糖喊开门一样好无技术可言。7楼&其实按照关羽的性格,刘备本不应该让关羽镇守荆州,但是镇守荆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水军。关羽是北方一系将领之中,很少能够统领和训练水军的将领。水淹七军还真和水军有关系。当时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是水陆并进的,军队有很多的船只。围困襄阳期间,突下暴雨,曹魏军队因为都是陆军,所以被淹惨了。但是关羽的军队有船,所以就没有什么事。反而乘船围攻于禁部。 不过,谁守荆州,的确是争论话题,准备好久新开一贴,讨论一下。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49815 工分:18255
左箭头-小图标
2楼&不赞成楼主的说法。兵家有一句名言:“胜利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关羽本人其实能力并不怎么样。也就是武功方面和统领水军方面,还算是值得称道的地方。要说智谋,关羽真就不怎么样。如果说是在三国时期武将智谋做一个排名的话,关羽的智谋要排出前十名。5楼&关羽统领水军厉害?水淹七军是和水军有关?那诸葛亮统领火军也厉害了(话说,有火军吗?)统领水军厉害手下兵丁不会被一个小孩子的白衣渡江之计拿下荆州!恩,白衣渡江绝对是骗小孩的计策,就好比一个小孩在家里,一个骗子给颗糖喊开门一样好无技术可言。7楼&其实按照关羽的性格,刘备本不应该让关羽镇守荆州,但是镇守荆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水军。关羽是北方一系将领之中,很少能够统领和训练水军的将领。水淹七军还真和水军有关系。当时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是水陆并进的,军队有很多的船只。围困襄阳期间,突下暴雨,曹魏军队因为都是陆军,所以被淹惨了。但是关羽的军队有船,所以就没有什么事。反而乘船围攻于禁部。 试试打蔡冒看看?试试打蒋钦看看,试试打黄祖看看?十个关羽都不够资格!我就不说周瑜甘宁黄盖等了。也就是欺负于禁罢了。再说,试试打毛阶看看?估计水军也占不了多大优势吧。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8970 工分:11074
左箭头-小图标
2楼&不赞成楼主的说法。兵家有一句名言:“胜利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关羽本人其实能力并不怎么样。也就是武功方面和统领水军方面,还算是值得称道的地方。要说智谋,关羽真就不怎么样。如果说是在三国时期武将智谋做一个排名的话,关羽的智谋要排出前十名。5楼&关羽统领水军厉害?水淹七军是和水军有关?那诸葛亮统领火军也厉害了(话说,有火军吗?)统领水军厉害手下兵丁不会被一个小孩子的白衣渡江之计拿下荆州!恩,白衣渡江绝对是骗小孩的计策,就好比一个小孩在家里,一个骗子给颗糖喊开门一样好无技术可言。 其实按照关羽的性格,刘备本不应该让关羽镇守荆州,但是镇守荆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水军。关羽是北方一系将领之中,很少能够统领和训练水军的将领。水淹七军还真和水军有关系。当时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是水陆并进的,军队有很多的船只。围困襄阳期间,突下暴雨,曹魏军队因为都是陆军,所以被淹惨了。但是关羽的军队有船,所以就没有什么事。反而乘船围攻于禁部。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35754
左箭头-小图标
3楼&最大的责任还是他本人太过于轻敌。关羽轻敌固然有责任但首要责任肯定不是关羽,而是孙权举个例子就算你把几十万现金搁在自己家房间里,大门还没锁。小偷进来偷了法院要判谁的刑?肯定是小偷的了而孙权就是那个小偷大汉疆土,那是老刘家的,孙权,钱塘小吏之子,窃取六郡八十一州还不知足觊觎荆州。背信弃义。这才是光复大汉的失利,失去荆州的首要责任。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49815 工分:18226
左箭头-小图标
2楼&不赞成楼主的说法。兵家有一句名言:“胜利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关羽本人其实能力并不怎么样。也就是武功方面和统领水军方面,还算是值得称道的地方。要说智谋,关羽真就不怎么样。如果说是在三国时期武将智谋做一个排名的话,关羽的智谋要排出前十名。 关羽统领水军厉害?水淹七军是和水军有关?那诸葛亮统领火军也厉害了(话说,有火军吗?)统领水军厉害手下兵丁不会被一个小孩子的白衣渡江之计拿下荆州!恩,白衣渡江绝对是骗小孩的计策,就好比一个小孩在家里,一个骗子给颗糖喊开门一样好无技术可言。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49815 工分:18225
左箭头-小图标
明显关羽是最大责任人。博士仁不说了,糜芳是糜竺的弟弟,潘睿是蒋琬的表弟,在蜀汉都是有大靠山的,他们真的愿意去东吴从0开始?还不是因为关羽平时的为人处世有问题?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52948 工分:122682
左箭头-小图标
最大的责任还是他本人太过于轻敌。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8970 工分:11060
左箭头-小图标
不赞成楼主的说法。兵家有一句名言:“胜利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关羽本人其实能力并不怎么样。也就是武功方面和统领水军方面,还算是值得称道的地方。要说智谋,关羽真就不怎么样。如果说是在三国时期武将智谋做一个排名的话,关羽的智谋要排出前十名。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8条记录]&分页:
&对关羽败走麦城最大的责任在谁?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11 城池 的文章

 

随机推荐